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英雄谱 > 三国英雄谱 第 41 部分阅读

第 41 部分阅读

    走走。就见天色大变,便没敢出去。叫人换了一壶新茶,坐到门口,想要看雨品茗,休闲休闲。

    这第一杯茶还没喝,就见外面暴雨大作,紧跟着关羽、张飞、赵云、郭嘉等等一众文武匆匆忙忙奔进大堂,一个个淋得跟落汤鸡似的。

    高云乐的哈哈大笑,关羽等众人互相看见别人模样,也一个个忍俊不禁,哄笑一堂。

    张飞一边摸着脸上的雨水一边说:“大哥你好自在啊,还在这里喝茶,俺们都快淋成鱼了。这他娘的雨,说来就来,也不提前打个招呼!”

    高云乐了,笑道:“你要真成了鱼,就不怕淋了”。

    众人被张飞这一逗,笑的更厉害了,一个个前仰后合。

    高云赶紧吩咐,从库房取来毛巾、热水、干净衣服,让大家到后面洗换,以防着凉。

    虎威军大营离郡衙不远,关羽、郭嘉他们这两天都在营盘忙活兵马分配和移兵外屯的事,突然看到天色不好,张飞便提议去郡衙避雨,让大哥备酒,大家喝酒聊天。众人看这天色恐怕今天什么也干不了了,就都相应张飞的提议,没想到雨来的急。众人刚到半路就被淋了,这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关羽他们收拾完毕,换了衣服,来到前厅一看,桌案酒菜差不多都摆好了。张飞哈哈大笑,喜道:“嘿嘿!还是俺大哥最好!”。

    高云撇着嘴看着张飞,说道:“要不是冲着它,你能从军营往我这跑?”

    “嘿嘿嘿嘿!”张飞咧着嘴笑的一副憨态。

    高云又笑道:“近日来军务繁重,我知道诸位也都很是辛劳。今天天公作美,恰好让兄弟们稍做歇息。来!大家快坐,我们今日开怀畅饮!”

    “好!也多日没同大哥喝酒了!今天定要跟大哥喝个痛快!”,张飞最是兴高采烈。

    众人都高兴,纷纷落座,举杯就喝,张口就吃。这些都人大部分都跟随高云多年,也都习惯了高云的脾气。都知道,在酒桌上,高云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所以众人全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正在推杯换盏之间。由打大堂外面进来一名侍卫,冲高云施礼报道:“启禀主公,外面来了一人,自称是徐州刺史府下管事,奉命向主公报事”。

    “喔!?”高云一愣,心说:“难不成是糜竺有行动了?要不然这大雨天陶谦派人来干吗?”。便吩咐侍卫带那人进来。

    功夫不大,侍卫带着一人来到前厅。这人四十上下,穿着蓑衣、带着斗笠。来到厅前向高云深施一礼,说道:“启禀将军,我乃陶刺史府中管事。前几日府君突染急恙,渐渐卧床不起,特名小人前来敦请将军。陶府君再三叮嘱,请将军速速过府,有紧要事商议”。

    “哦!?竟有此事!?”,高云站了起来,心里反复的琢磨。

    “小人岂敢乱言!请将军速速过府!”

    “好!你先回禀报,我随后便到!”

    高云打发那人回去,便命人备车,带关羽、张飞、赵云、郭嘉四人,赶奔陶谦府邸。

    来到陶府,早有家丁等候。见高云一行来到,急忙领路。径直来到陶谦房中。

    高云定睛一看,心里咯噔一下。只见陶谦此时已经是面如金纸,气若游丝,一看就是重病在身。高云本来还以为是糜竺使计成功,陶谦故意装病呢。

    这一见,高云心里一声长叹,暗说:“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月前见陶谦的时候,他还红光满面,体态健硕。想不到短短月余,竟然病的如此厉害。”

    有家丁附在陶谦耳边耳语了几句,陶谦缓缓睁开眼睛,看到高云,脸上露出一丝欣喜,叫人把他扶坐了起来。

    高云冲陶谦略一拱手,说道:“府君,高云近来繁忙,未曾前来探望。不知府君究竟所患何疾?怎会弄到如此情形?”

    “额…”,陶谦喘了一口气,强笑道:“生老病死,皆由天命,非人力所能更改…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上不能清君侧以报国家、下不能兴百业以佑百姓,生有何欢、死有何惜?……有幸得识将军,我心甚慰。如今老朽自知大限不远,别无牵挂,只有一事未善,望将军成全。”

    “府君请讲,高云必当尽力”。

    “好…”,陶谦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徐州殷富,户口百万,能资大事。可惜老朽才疏学浅,不能以之造福百姓。将军乃不世之材,又心怀万民,定是百姓之福。老朽已是来日无多,愿将军即接任徐州刺史之位,以之为匡扶天下之基。使老朽此生也能为天下苍生尽绵薄之力,也不枉老朽苦心经营徐州多年。望将军万勿推却,老朽才死得瞑目啊”。

    “这……高云何德何能,敢当府君如此重待”,高云故意推辞了一下。

    其实这接手徐州的事,早在很久以前他跟陶谦就说好了。此时此刻,高云心里很明白陶谦是不行了。但是为了悠悠众口,高云也不得不演一演戏。

    陶谦虽然已经接近弥留之际,但是心里并不糊涂,自然知道高云的用意。这人情既然要做,当然要做到底。陶谦随即作出一副顿足捶胸的痛苦表情,说道:“将军此时还不肯受老夫之请,难道真忍心看老夫死不瞑目吗?!”

    高云还没说话,旁边广陵太守陈登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高云面前,连连苦求道:“将军!徐州万千百姓皆依赖将军福荫!除却将军之外,还谁人能保徐州?今老府君染恙在床,徐州危矣!陈登深知将军乃光明磊落之豪杰,但此时此刻,善保徐州为重!将军当世英雄,岂可为自己之名声而置徐州百姓于不顾乎!?陶府君一片赤诚,此情此景,将军宁不动心乎!?陈登恳求将军,即刻接任徐州刺史之任,上报国家,下安黎庶,陈登等原唯将军马首是瞻!”

    徐州各郡太守都知道高云是什么人,心里自然不敢不服,而且也都想找机会巴结一下。见陈登这一下跪,其他各郡太守也纷纷跪倒,一起哀求高云。

    “哎!”,高云故意长叹一口气,说道:“诸位快快请起,折煞高云矣!既然是陶府君如此器重,又诸位大人抬爱,我高云却之不恭。那么我就暂且接任徐州刺史之职,待府君身体康泰之后,我即便将刺史之位奉还”。

    “咳!咳!……快,快去取刺史印绶等物……”,陶谦听高云应允了,连咳嗽都顾不上了,急忙吩咐取刺史印绶令符,交给高云。

    交接完毕,陶谦让所有人都出去,让高云坐到床边,使出全力抓住高云的手,说道:“普方,我恐怕时日无多了,不能看着你成就大业,造福苍生了。此一件事,实在让我心存遗憾。将徐州交于你手,我心安矣。我那两个犬子,虽不成大器,但也能通晓道理。你尽管放心,他二人绝不会有非分之想。若你以他二人可用,便用之;若不可用,也望请普方妥善安置。另外,若有朝一日,将军克成大业,请务必告知老朽。我在九泉之下,亦为将军庆贺……”

    第一百六十一回 女人心

    四方狼烟起,

    九州满疮痍。

    纵有回春术,

    怎为天下医?

    陶谦说不几句,便体力不支,渐渐昏迷。高云急唤医者服侍,自己转身出门。厅上诸多官员正在等候,见高云出来,一个个满脸堆笑,满是巴结逢迎的言辞。

    高云此时此刻,心情万分凝重,草草应付了几句,便打道回府。

    出得陶谦府门,高云不由得仰天一声长叹,叹息道:“陶恭祖真知我着也!惜哉!痛哉!哎……”

    高云这一声心痛,是有感而发,陶谦方才寥寥数语,让高云觉得心里很是难受。仔细想想,陶谦对自己确实是十分的真心实意。虽然来往不多,但却是为数不多的真正懂自己的人之一。

    陶谦不但深知高云的才能,而且明白高云的为人和志向。更难得的是,为了高云的志向,陶谦尽了自己所有的力量。

    有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陶谦和高云就是这样的朋友。此时此刻,在高云心里,陶谦是自己的一位知己。这位知己让高云莫可名状的心痛。

    回到高府,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玉儿、莎琳娜等一众姐妹一如既往的在厅上等候。看到高云面沉如水,这八个女子心里同时咯噔一下,心仿佛一瞬间便被什么东西揪了起来。

    “普方,你怎么了?不舒服吗?”,玉儿赶紧站起来,迎住高云,身手探试了一下高云的额头,关切的问道。

    “没事”,高云微微的摇了摇头,“陶府君恐怕不行了,他今天把徐州刺史之位让给了我,想必他对自己的病是心知肚明了……”。

    “哦……”,玉儿听了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劝解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也别太过焦虑了”。

    “嗯,我没事,就是心里有些不舒服。你们吃饭吧,我先去休息了”。高云说着,自顾自的走进后房去了。

    莎琳娜见高云这副摸样,心里瞬间压抑了起来,问玉儿道:“姐姐,我们去劝劝云哥吧”。

    玉儿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她知道高云的秉性,这会儿劝什么都是没用的。问莎琳娜道:“妹妹,你可知道陶刺史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莎琳娜想了想,说道:“陶谦有两个儿子,长子陶商、次子陶应,另外陶谦还有一女,好像是唤做陶茵的,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之外好像就没有了。姐姐问这些作甚?”

    “听普方所言,陶府君可能来日无多。他将徐州让与普方,对普方可谓情深义厚。你云哥是什么样的脾气秉性,你也清楚。所以他才闷闷不乐。你我姐妹是他的至亲之人,我们应该尽力为他分忧。如今陶府君这般境况,他膝下二子,我想你云哥必然会妥善安置。只是这陶茵尚且年幼,普方他未必想的周全。若日后有些许偏差,他又要自责。此事还得咱姐妹俩妥善处置才是”。

    “嗯,还是姐姐想的周全,我听姐姐你的”。

    玉儿笑着摸了摸莎琳娜的头,转过身来,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们心里都盼着能跟咱家主爷一起吃饭,但是今天恐怕不行了。咱家主爷心情不佳,大家都回吧,不要打扰家主爷休息。”

    “是啊,家主爷心里烦恼,咱们回吧”,风挽月赶紧应和,领着尹茜往外走。

    这里面风挽月和尹茜的身份最低,本来他们是不能跟玉儿她们一起用餐的。但是玉儿见尹茜心灵手巧,为人又勤快。而自己要打理高府上上下下,又身为主母,不能时时的照顾高云左右。便让尹茜做了高云的随侍,照顾高云的饮食起居。尹茜本身对高云就感恩戴德,伺候高云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因而很讨高云的喜欢。

    而风挽月本身天资聪颖,不但能歌善舞,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平日里闲暇时候,经常陪高云下棋解闷。因此跟高云相处较多,高云也比较宠她。

    玉儿见高云喜欢她俩,自觉不自觉的也对她俩更好一些。这样一来,风挽月和尹茜逐渐的就成了府里比较特殊的女人。

    风挽月这一应和,苏苏她们也都跟着告辞,一起都往外走。

    玉儿稍微沉吟了一下,又说道:“苏妹妹、寒霜、宁儿,你们也一起来吧,我们商量一下陶家的事情。”

    苏苏、寒霜。张宁姐妹三个一听玉儿这话,仿佛吃了蜜糖似的,心里欣喜的砰砰乱跳。

    玉儿能叫她们一起商量这么重要的事,这意味着在玉儿是已经把她们当做高家的人了,叫她们怎么能不欣喜呢。姐妹三个赶紧应声,回到玉儿身边。

    玉儿这话一说完,张瞳和尹茜两个人同时脚步停了一下,接着又继续走了出去。而风挽月却一下站在了那里,身子仿佛有些颤抖。过了一会儿,才勉强的往外走去,脚步却显得有些蹒跚。

    陶谦把徐州刺史的位置让给了高云,照例要向朝廷禀报。当然这个时候,朝廷应允不应允已经无关紧要了。应允最好,不应允就说是董卓篡改君意,其实就是一个过场。

    但这消息可就瞬间传遍天下了。董卓得知这个信儿,当时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虽然蠢,但是也明白,徐州这么大基业落到高云手里,意味着什么。

    其余天下群雄,也全都惊叹不已,都知道,这下高云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了,不自觉的对虎威军又增添了一层敬畏。

    高云却并没有多么高兴,他坐在大堂上,凝视着案头的大印,觉得肩头似乎又重了一分。

    “回事!”

    孙斌的一声“回事”,打断了高云的思绪。

    “噢,辅仁先生,快请坐”

    “谢主公”,孙斌站起来,坐在一旁,向高云报道:“启禀主公,属下奉命操办选材一事,已经办完,特来交令”。孙斌说着,取出一本卷宗,捧给高云。

    “哦,先生辛苦了”,高于接过卷宗,打开来,一边看一边赞口不绝。

    第一百六十二回 开科选士

    四方狼烟起,

    九州满疮痍。

    纵有回春术,

    怎为天下医?

    因为虎威军的编制改革和兵种拓展,让很多新设的职位和兵种空缺。孙斌奉高云的命令多管齐下选拔人才。这孙斌果然不愧是高云的得力助手,仅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把这么一件大事办的有声有色。

    孙斌知道高云对于这件事很急,所以他也就在选拔效率的安排上有所侧重,在下邳城内外,开设多个科场擂台,同时进行选拔。

    下邳军营设在城东,四周空旷。孙斌经过反复核算之后,最终把地点设在了这里。各科场擂台环绕军营而设,一来地势开阔,二来更加安全。另外,为了体现虎威军的公平公正,孙斌把所有科场全都设在露天,并且允许任何人参观。

    十月初五是开科第一天,布告早已经在半月前就贴便了徐州内外。这一天整个下邳大营四周是人山人海,难以数计。

    正门东侧第一位置设置的是武科擂台,武科三个考项,分别是步战、马战和箭术。步战主考官由张虏担任、马战主考官由廖化担任,而箭术则是二主母莎琳娜亲自主考。孙斌当然是不敢劳动二主母的,他原本是想请高顺来主考。但是高云知道高顺的箭术远不及莎琳娜,莎琳娜的箭术在虎威军里绝对是首屈一指,而且高云又教授过她很多的抛物轨迹等理论知识,由莎琳娜来主考是最合适的。所以高云才安排莎琳娜来主考。

    莎琳娜在靶场一出现,武科擂台可就成了人群最密集的地方。虎威将军二夫人美艳绝伦,这早已经传遍了徐州内外。但是却极少有人能见到,这一下有这么好的机会,大家全都争先恐后的想一睹这传说中天下第一美女的芳容。

    武科擂台左侧是器械科考场,考场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部件。来自各处的考生都在紧张忙碌的画图组装。主考官是虎威军制造司主事狄雷。自从高云创办虎威军以来,狄雷就一直在制造司做事。高云见他心灵手巧,为人又忠义,便教授了他许多制作技艺。狄雷本家几代都是木匠,手艺本来不差,头脑也灵光,又加上高云的指导,在器械制造上逐渐的精熟。一路升迁到制造司主事。

    器械科考场再往左是文事科场,文事科场分为两处,一处是文科场、一处是艺科场。文科长主要选拔记事、主簿等案头人才、孙斌安排赵宇为主考官。赵宇精通历律、才思敏捷,这个差事对他可以说是得展所长。

    艺科主要选拔文艺兵,这个年代娱乐节目很少,大多是舞蹈。高云创办文艺兵种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丰富将士们的精神生活、另一个则是塑造和坚定虎威军战士的信仰。舞蹈当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所以高云想到要编演剧目。

    这个想法最初是风挽月提出来的,启发了高云。高云在后来跟风挽月的探讨中才了解到,原来风挽月不但歌舞纯属,而且天资聪颖,无论是编写还是演绎,都是十分精通。正是有了风挽月这样一位才女,高云的想法才得以实施。所以艺科场的主考官自然非风挽月莫属。

    高云在跟风挽月商量让她做主考的时候,风挽月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心里似乎从来没有过的兴奋。这半个月里她每天都是晚睡早起,不停的编写筹划,为开科做准备。今天第一天开科,风挽月坐在科场里仍旧难以压抑心里的喜悦。

    文事科场东面是工程科,工程科选拔的是土木建筑系列的人才。大军征战不但需要逢山开路遇水填桥,而且时时的还需要建造营盘军寨。另外各处城池关隘也都需要经常修缮。所以工程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兵种。在这个时代,各军队往往都是临时调用作战部队的兵丁来建造,战事工程大多粗糙不堪,所以也极少有依靠战地工事取胜的案例。

    而高云十分清楚这其中的重要性,所以才新开这一兵科。工程科场的主考是原来虎威军廖化手下石木司的主事,名叫孟祥。本是瓦匠出身,多年来一直在廖化的督运营当差,负责各种土木工程。可以说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人才。高云改编虎威军,提调孟祥为虎扑旅石木营营尉之职。

    紧随工程科场是仪仗兵选场,主考官是英姿飒爽的韩霜。这一科选的是虎威军的脸面,不但要身形魁梧挺拔,仪容英伟。而且从行动坐立走全面要求,还要善于骑术。韩霜是虎威军里对军容军貌要求最苛刻的,所以高云让她做这一场主考。

    最后一场,位于大营正门西侧的是医兵科场,选拔各部军医。主考官是原高府的医师,也是当下虎威军第一医师—范越。范越接到高云军令之后便日夜准备,结合自己多年所见病例,又详细询问了许多军士,综合军中各种常见伤病。仔仔细细的准备了大宗实用考题、实验泥偶等道具,让应考生员现场答卷并试验操作。

    范越在场内来回的行走,仔细观察每一个生员的操作行为,不时用笔在考生名册上勾勾点点,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完全沉寂其中。

    “哈哈哈哈,可笑啊,可笑!”,猛然间,观众人群里有人大喊可笑。

    范越急忙扭头,循着声音望去,见有一人,约有四十岁年纪,中等身材,略显消瘦,面皮白净,颌下三缕短髯,着一身青布直綴,双手抱在胸前,正在那里边看便笑。

    范越是个谨慎的人,怕对方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赶忙走上前来,略一拱手,说道:“这位先生,虎威军开科选士,乃虎威将军之命,徐州百姓皆为之欢呼雀跃先生为何出言讥讽?”

    那中年男子摇摇头,笑道:“虎威军开科选士,乃虎威将军大善之举,我亦敬佩之至,焉能讥笑?”

    “噢?那先生方才所言,乃是为何?”

    “哈哈哈哈,我不笑别个,单笑足下你”。

    “啊?笑我为何?”

    “笑你自己已病入膏肓,却浑然不知,犹在此选医讲药耶?哈哈哈哈”。

    范越听了这话,心里当时咯噔一下,急忙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那中年男子笑问道:“你近日是否觉胸中积闷、口中无味?是否每日亥、子二时有呕吐之感,却又呕吐不出?是否每日申时、酉时四肢麻木?是否每日晨时手脚僵硬而不能举?”

    范越一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拱手道:“哎呀!先生所言分毫不差!我枉自为医一生,却不知此是何疾,望先生救我啊!”

    那中年男子伸手扶起范越,叹息道:“我虽有医治之法,但却十分痛苦,看足下情形,恐难承受。若忍痛不过,出了差池,我罪大矣,想起来确实叫人为难啊”。

    范越忙道:“先生何戏我也?生死攸关,范越岂惧痛乎?”

    那中年男子却只是推脱,说此痛非常,怕范越难以忍受。

    正在二人争执不下之时,旁边有人说道:“此事易耳,何须争论!”

    第一百六十三回 建安三神医

    疾重越是怀生望,

    医者当有父母心。

    若无慈悲济世志,

    切莫轻身入杏林。

    其实范越自己知道身染疾病,也已经查阅了无数医书药典为自己治疗,但是始终没有起色。今天猛然有人说出自己的病症,而且又说有法可医,范越怎么肯放弃。

    但那青衣男子却说医治的过程十分痛苦,怕范越熬不过,而不敢给范越治疗。

    二人正在争执不下的时候,旁边有人说话。

    范越和那青衣男子急忙回头,一齐往后看。

    只见身后有一人,大概四十五六岁年纪,五短身材,着白衣,神色和蔼,风姿飘逸,隐隐仙风道骨。笑道:“此事不难,在下有一法,可置大缸一口,注满水,加在下草药一副,文火将水烧开。待水温适宜时,让患者入缸泡洗,不需一个时辰,自然睡着。那时慢说你只不过是以刀遍割其皮,便是刀砍斧剁,他亦浑然不知也!呵呵呵呵”。

    那青年男子闻言大惊,问道:“足下能道出医治之法,想必亦能识得此病。我思来想去,能有如此造诣者,天下医者之中,我只知一人。方才又听足下所言麻醉之法,天下罕有,足下莫非沛国华元化乎?”

    那白衣男子闻言哈哈大笑,说道:“不才正是华佗。两丈之外,观其情,便知其病。有此能者,天下亦一人耳!足下乃南阳张仲景也!”

    “哈哈哈哈,在下正是张机,久闻先生大名,无缘不曾拜会,今日得见,足慰平生矣!”

    “仲景先生谬赞了,华佗惭愧。今日得见先生,华佗三生之幸。本当向先生多多讨教,但此时不宜。既是患者在旁,你我还是先为这位先生医治吧”。

    张机连忙答应,让范越准备。

    范越再拜再谢,将考场事务交代副手,便引华佗和张机二人同往住处。

    人的名,树的影。华佗和张仲景与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这三人此时早已经是名播四海,在场众人中一阵阵惊叹之声。

    现场有虎威军干事得了这个信息,急忙赶本本部,报知高云。高云一听也是吓了一跳,这医生可不是别的,那是治病活人的买卖。慢说是一下出现了俩神医,就是来一个,也足以让高云震惊。

    赶紧吩咐车架,前往范越府邸。

    范越本来是住在高府的,自从来到下邳之后,高云念他在高家多年,劳苦功高,便在附近给他置了一所宅院。

    高云来到范越家的时候,华佗和张仲景已经开始为范越医治了。曲良刚要上前报驾,被高云一把给拽住了。高云摆了摆手,轻声说道:“不要打扰”。曲良赶紧退在一旁。

    范越家没有多少家丁佣人,现在都在里面忙活着呢,谁都不知道高云在院里。尹茜从西厢房里拿了把椅子,高云便坐在院子里。从堂屋门口,远远往里观看。

    范越在大缸里泡了许久,渐渐睡着。几个家丁把他从缸里搭出来,放在一张条案上。范越毫无反应。

    张仲景看了看华佗,华佗点了点头。俩人各自拿过医袋,从里面取出几把小刀。华佗在头部往下、张仲景从脚往上,俩人一齐动刀,把范越全身上下割的体无完肤。

    大概一个时辰的功夫,二人才停住刀。跟着叫范府的家院把熬好的药汤端过来,俩人一人一罐,就热往刀口上浇。浇过的地方,连皮肉都烫的泛白,紫黑色的血水混着药水随着翻开的皮肉往外流。

    华佗和张仲景二人早已经是满头大汗,浇完药汤,二人才稍稍松了口气,坐在一旁休息。

    “哎呀!你们看,这是什么虫子!?这么多!”有个家丁突然大叫起来。紧跟着其他人也都跟着惊叫。

    张仲景喝了口茶,缓缓说道:“不必吃惊打怪,此乃沉僵虫。你家主人便是因为被此虫侵入,才至此病。你等将屋内烧热,把你家主人搭到床上,莫让他着凉”。

    众人无不惊呼神术,急忙把范越抬到床上盖好。分人手去添加炉火,让屋内更暖和些。

    高云见华佗和张仲景已经医治完毕,叫尹茜和曲良留在外面,自己迈步进到正厅,冲华佗和张仲景深施一礼,说道:“有劳二位神医搭救范老先生,高云拜谢”。

    华佗和张仲景一听是高云,二人同时一惊,连忙站起来,冲高云躬身还礼,说道:“哎呀,不知是虎威将军驾临,甚是失礼,祈将军责罚”。

    高云连忙搀扶起二人,说道:“二位神医切莫如此,高云久闻二位大名,今日亲眼得见二位神术,真乃世所罕有,令人叹为观止啊!只不知他究竟身患何疾?可否痊愈?”

    张仲景道:“回禀将军,范老先生乃是被沉僵入体,伤及经络。此疾虽然凶险,但好在医治及时。方才我与元化先生已将他皮下之虫祛除,待其醒后,再灌以汤药,使药遍行经络,润泽五脏,便可将体内之虫由刀口尽数驱出体外。届时方可将刀口缝合,再以药物愈合创口。不出月余,便可痊愈”。

    “哦,那就好。不过据我所知,这沉僵之虫应当是西陲疆外之物。范老先生数年来都在高府,并不曾远涉西疆,却因何会感染此虫?”

    华佗笑道:“此虫名唤沉僵,乃至阴之物,寒性极重。初入人体时并不活动,藏于经络内可至一二十年之久。待其寒僵之性暖化,便会在人体内繁衍生息,吸人血气。故而我料范老先生早年必曾涉足边外,乃染此虫。”

    “噢!”高云点点头,又说道:“久仰二位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承蒙二位搭救属下,高云无以为谢。敢请二位移驾寒舍,高云略备薄酒,稍表寸心。”

    一百六十四回 天随人愿

    一百六十四回:天随人愿

    赤星坠,起刀兵。

    汉室社稷将欲倾。

    霸者各图名与利,

    哪问遍地尽哀鸿。

    虎威将,悯苍生。

    为拯黎民次第征。

    今得妙手护勇士,

    敢叫天下尽太平。

    高云请了华佗和张机二人到高府,吩咐后厨大排筵席,又叫来关、张、赵云、郭嘉一同陪宴。

    众人把酒闲聊,说到如今苍生疾苦,百姓流离失所,大家全都是义愤填膺。华佗和张仲景二人多年来四处奔走,为百姓医疾诊病,遍观这几年来中原各地的生灵涂炭,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危害体会更加深刻。说着说着,这二人情不自禁的唉声叹气,眼眶湿润。

    张仲景叹息道:“方尽天下,自南至北,皆是一片疮痍。实不相瞒,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天下竟然还有下邳这样的太平所在。百姓安居乐业,此皆赖将军福荫之深厚也!若天下诸侯,皆如将军般治理一方,则华夏将重现盛世矣!哎……!可惜啊!可惜!千万里走来,眼见尽是哀鸿遍野,委实让人不忍目睹啊!”

    高云摇摇头,叹道:“先生此言差矣,徐州之繁盛,乃虎威军十万勇士以命守护,方才得来。并非高云一人之功也!为保一方安宁,虎威军将士披坚执锐,于矢石交错之间奋不顾身,方才换得这徐州百姓能于此乱世之中安居乐业。数年以来,我虎威军将士为百姓战死者难以数计。二位也应该知道,这些军士每一个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每折损一人,徐州就有一户老幼失去依靠。但是这十几万勇士宁肯撇家舍业,远离至亲,也要来到我虎威军中。所为的,乃是要助我完成还万民以太平盛世的誓言。数年以来,他们抛洒热血,舍生忘死,那都是为百姓而战呐!这是何等的侠义胸襟?所以!他们每折损一人,我高云这心里都是痛不可当呐!我也想好好保护他们,也想不让他们任何一个有所差池。但是,如今天下分崩离析,乱世之下,岂有太平?我要还万民太平盛世,少不得要虎威军将士被坚执锐,千征百战。故而,为全天下之太平,我不得不忍痛见他们冲锋陷阵,纵横于刀风箭雨之中。我常想,若是他们在中箭着刀之际、染疾患病之时,能及时得以救治,必定可以让许多勇士的性命得以保全。故而,我才开设医考,于四处募集通晓医术之人,想要建立一支能够医病疗伤,能为虎威军勇士保驾护航的军旅。但是乱世之中,学医之人十分稀少,所招之医兵,大多只不过能医些冷热小疾,对于枪伤刀创,顽病痼疾,几乎束手无策。我不敢隐瞒二位神医,得知二位现身下邳,高云几乎喜极而泣。我以为此乃天意也,乃苍天垂怜我虎威军万千勇士造福苍生之不易,故而垂降二位神医到此,助我达成夙愿。若二位能留在虎威军,则虎威军全体将士之福,亦天下百姓之福也!此乃高云肺腑之言,二位皆当世神医,高云不敢强留,只以此言恳求,望二位神医成全高云普济万民之心,高云感激不尽!”

    华佗和张仲景都是聪敏之人,早已经在席间的谈话中听出高云有相邀之意,也各自有了主意,只是等高云说破。

    高云这话音一落,张仲景随即站起身来,冲高云拱手施礼,慷慨道:“将军方才之言,真乃感天动地,纵是铁面之人,亦会动心。张机枉活四十余载,今日闻听将军之言,方才如梦初醒也!乱世之秋,虎狼横行,苍生之性命如同蝼蚁,狼烟所过,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纵然我张机不眠不休,又能医得几人活?正如将军所言,使天下太平,方为济世之根本。张机才疏学浅,但深感将军心怀天下之慈悲,如蒙将军不弃,张机愿追随将军,为将军之志略尽绵薄之力。亦不枉此生矣!”

    张机说完,纳头便拜。高云急忙起身,双手扶住,喜道:“得先生相助,乃高云三生之幸,虎威军全军之福也!安敢受先生如此大礼,先生快快请起,高云代天下苍生拜谢先生”。

    张机哪里敢受高云的礼,急忙双手扶住。

    高云回坐,目视华佗,询问道:“敢问元化先生意下如何?”

    华佗略做沉思,冲高云双手一拱,说道:“将军之志确系天下苍生之福,华佗闻听将军之言,亦甚为感动。只是华佗乃一山野村夫,疏懒成性,恐难为大用。将军若要华佗留在此地,须答应华佗三件事”。

    高云忙道:“先生请讲”。

    华佗乃道:“其一,烦劳将军为华佗于下邳开设医馆,许华佗在此开馆授徒,凡愿从华佗学医者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其二,于医馆学成之人,将军不可强征入军,须任其自便。愿入军从征者,将军可择而录之。不愿入军者,当任其自去,不可强求;其三,华佗只开馆授艺,绝不为官。待三年五载之后,虎威军医兵建成之时,华佗即便离去。届时还烦将军放行。只此三事,望将军玉成”。

    高云哈哈大笑,喜道:“先生所言固所愿也,高云明日便安排人手,选址建馆。收纳之人,皆由先生处置。至于先生去留之事,高云岂敢相强?先生若留,高云欢喜迎接;先生欲去,高云亦当差人护送。先生尽请放心!”

    华佗闻言面露喜色,连忙拜谢。

    高云留住了这两个千古神医,心里大喜过望,与众人连连把盏,宴至深夜。

    第二天一早,张仲景主动请缨,代替范越主考医兵。高云自然高兴,亲自领张仲景到医科考场。

    华佗和张仲景加入虎威军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一下四方慕名来学医的人暴增数倍,甚至有很多行医多年的大夫都来参考。生员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让高云十分高兴,医兵本来是他最大的难题,这样的结局让高云喜出望外,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送张仲景到科场之后,高云便赶回了高府,来到华佗临时下脚的地方。刚到廊门口,就见华佗正在院里锻炼身体,那情形乍看起来十分飘逸,犹如飘飘起舞;但再细一看,却处处透着寸劲,短促之间力道十足。高云不禁暗暗称奇,心说:“这套身法看似平平,其实内藏乾坤,包含无穷变化。如果是有怒魄的人学了,加入到战法当中,威力肯定能有大幅提高。我的锋利怒魄是求快的招数,奔放有余,但灵巧不足。这套功法里短促之间的疾进招数,恰好能弥补我的短处啊”。

    高云是个爱武之人,想着想着,不由自主的就跟着练了起来。

    华佗在转身间看到高云在门外跟着自己练,急忙收了身法,迈步上前迎接。--2276532977809952186+dliined+163-->

    一百六十五回 五禽戏

    一百六十五回:五禽戏

    高云见华佗收功迎了过来,这才回过神来,急忙站稳身形,笑道:“适才见元化先生所练功法甚是精妙,不由自主就学了起来,呵呵,先生见笑了”。

    华佗笑道:“此为华佗独创之法,乃综合虎、熊、鹿、猿、鹤五种生灵之行止演化而来。时常练之,对身体大( 三国英雄谱 http://www.xlawen.org/kan/372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