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阅读
个叫赵立的少年。
赵立丝毫没有理会她,面无表情喝道:“出示身份牌!”
嫣儿正要发怒,却被陈诚拦住,昨夜陈老爷子没少叮嘱他,到了内院要按照规矩办,若是惹了事,回去少不得挨板子。老爷子是舍不得打孙媳妇的,嫣儿的板子自然也要落在他的身上。想到此处,他也顾不得嫣儿的彪悍,忙将怀里的四个身份牌都掏出来,递给了赵立。
赵立接过仔细查看了片刻,还回到陈诚手上,认真道:“公子最好还是将身份牌分给他们随身携带,万一走散了,也不会被抓到管理处去。”
陈诚点点头,依言将身份牌分发给其余三人,嫣儿气鼓鼓的扯过一块,冷哼了一声,吓得陈诚冷汗直冒。
赵立见陈诚守规矩,又好心提醒了一句:“现在内院的学员都在上早课,请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到学堂打扰先生授课,否则会被惩处的。”
说完,径自带着身后的玄衣少年们继续巡视内院去了。
直到赵立众人消失在青石道尽头,陈诚才长舒了一口气,向满脸不悦的嫣儿解释道:“他们都是内院里军事学院的人,是管理内院秩序的,阿爷叮嘱万万不能冲撞了。”
嫣儿没有说话,她虽有些彪悍,但多少讲些道理,自然不会再为难陈诚,挽着晴儿的手,漫无目的的逛了起来。内院很大,里面分割成一个个dú lì的小院子,院门牌匾上都写着名头,诸如“格物院”,“术数院”,林林种种,数十个院子。院门都有两个玄衣少年站岗,拒绝四人进去参观的要求。四人瞎逛了半天,感到十分无趣,心中不免极为失望。
就在他们打算无功而返时,前方出现了一个青衫少女,陈诚眼睛一亮,赶紧跑了上去,亲热的揽住少女的胳膊,眉飞sè舞的说着什么。
嫣儿见状,冷哼一声,脸上闪过极端愤怒的表情。晴儿见状噗呲一笑,满脸戏谑。嫣儿羞怒的跺了跺脚,却仍死死的盯着向这边走来的陈诚二人。
“这位就是嫣儿吧?”青衫少女亲热的笑着,随即伸出手,想摸摸嫣儿的小脑袋。
嫣儿迅速闪开,眼中满是愤怒的盯着陈诚揽着少女的手臂,面sè铁青不发一语。
青衫少女见状,哪还不明白缘由,不由哑然失笑,几乎直不起腰来。陈诚更是急忙抽出手,手舞足蹈的解释道:“这是陈曦姑姑,是我阿父最小的亲妹子。”
嫣儿闻言,满脸尴尬的瞪了陈诚一眼,强迫自己装出一副淑女的模样,红着小脸怯生生的唤了声:“嫣儿见过姑姑!”
晴儿和秦立见状,先是一愣,随即也捧腹大笑起来,嫣儿忸怩作态的样子,实在是太有喜感了。嫣儿自然羞怒不已,倒是陈诚心疼媳妇,憋着笑清咳了一声,扯了扯陈曦的袖子,化解了嫣儿的尴尬。
陈曦见侄子那怕媳妇的怂样子,也不愿他为难,止住笑,埋怨道:“你们啊,拿了阿父给的身份牌子就敢乱闯,幸好阿父刚才差人嘱咐我来照看你们,否则犯了规矩,少不得吃板子。”
说完,自顾自的揽过嫣儿和晴儿的胳膊,带着众人逛了起来。陈曦的年纪本就和众人相差不大,个xìng也很爽朗,很快就打成一片,巧笑嫣然。
(新书榜进入最后几天,拜托大家收藏推荐了,谢谢)
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求收藏求推荐)
晴儿静静的坐着,合上着手中的书册,水汪汪的大眼中满是敬佩乃至崇拜。放眼望去,图书馆内尽是满当当的巨大书架,上面整齐的摆放着十数类不同的书籍。天文地理,术数格物,无所不包,据说都是太子殿下在短短年余的时间编撰而成的。可惜不得见到太子真迹,每本书稿都是交由太子詹事府内的书吏,誊写雕版,印成数千册,藏于图书馆中,供内院学员翻阅。
做为御史大夫(副丞相)刘舍最疼爱的孙女,晴儿从小陪伴祖父身侧,耳濡目染十数年,也称得上长安城有数的才女。没少见饱学鸿儒,青年才俊,却从未遇到如太子般惊才绝艳之人。阿爷刘舍平rì在家中,也是常常赞叹不已:不足十岁稚龄,在未央正殿醉酒聊发少年狂,以惊世文采羞煞淮南王;隐居幕后,短短数月,创下田氏商业集团大大的家业;遇袭时,临危不惧,得脱大难后更是因势利导,力压九位皇子,削夺封地。
晴儿站起身来,将书册抱在怀中,似是在想些什么,俏脸微红,嘴角满是笑意。却怎料耳边传来“呀”的低呼声,嫣儿的面庞骤然出现在她的眼前,惊得她手上一松,书册掉落到地上,发出一声脆响,在静谧的图书馆内久久回荡,引得远处几个正在看书的老先生齐齐望了过来。所幸老先生们只是微微摇头,又重新埋首书卷,没有过多理会。
陈曦嗔怪的轻轻敲了下嫣儿的脑袋,低声责怪道:“在图书馆内不许作怪,幸好现在学员们都在上早课,如是看书的人多,打扰到别人,你免不得被抓去责罚。”
嫣儿撅着小嘴,挠了挠头:“姑姑你不是那医学院的先生嘛,有你在,还能任由他们欺负我不成?”
“内院里哪怕是总管事都要守规矩的,哪怕军事学院的那些臭小子不敢责罚我,但上报到内院那劳什子管理处,万一让太子知晓,我也免不得挨顿板子。”
陈曦摇摇头,心虚的解释道。作为太子的贴身侍女,她太了解刘彻的xìng子了。按说她是少府卿陈俞的小女儿,地位并不低,但却一直谨守本分,从未仗着身份胡来。
陈家和其他世家不同,陈俞的父亲自从跟着高祖打天下,就一直是刘氏的家臣。少府卿虽然位列九卿,其实却是掌管皇帝内库和吃穿用度的私人大总管,陈俞更是历经三朝,深得皇家信任。所以陈曦才以千金之躯,被送入宫中,成为刘彻的贴身侍女,从小看顾这位最受宠的皇子。因此皇室也从没把陈家人当成一般仆从看待,刘彻更是对陈曦信任有加,平时行事没有过多避讳,陈曦自然比旁人更加知晓太子殿下的厉害,从未敢有半分僭越和忤逆。
回过神来的晴儿也是嗔怪的瞪了嫣儿一眼,赶紧拾起书册,掏出手绢小心擦拭着上面的灰尘。其实整个图书馆都铺上了光洁的地砖,更是有专人每rì打扫得一尘不染,哪来的什么灰尘,不过是晴儿过于着紧罢了。
嫣儿和陈曦见状,不由相视一笑,隐隐猜出了晴儿的小心思,自是低下声音一番打趣。晴儿虽然心有七窍,但毕竟脸嫩皮薄,怎经得起如此调笑,赶忙将书册放回书架,满脸羞怒的径直出了图书馆,只留下憋着笑,几乎直不起腰两女。
两女急忙追了出去,嫣儿揽过她的胳膊,轻声陪着不是。而笑意嫣然的陈曦落后几步,眼中隐隐有着几分遗憾。经过一个早上的相处,陈曦看得出来,晴儿对素未谋面的太子殿下满是憧憬,似乎还有几分chūn心萌动的少女心思,可惜此事怕是有些难办。
按说晴儿才貌双全,年纪也和太子相仿,两人实乃良配。毕竟未来的太子妃陈阿娇可是大了太子好几岁,将来太子登基,少不得还要另纳妃嫔。可惜晴儿却被家世所累,即便被选为妃子,怕也不是好事。并不是说她的家世不好,御史大夫刘舍位列三公,荣宠至极,只是一旦被人朔及祖上,就有些麻烦了。
晴儿祖上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亲族,项羽败亡后,其宗亲皆赦不诛,刘舍之父项襄以功封桃侯,并被赐姓刘氏。汉文帝十年,刘襄去世,刘舍袭封桃侯。景帝五年,被任命为太仆。景帝七年,更是升任御史大夫。
虽然大汉开国已数十年,原本的项羽一党早已烟消云散,但是楚地百姓一向彪悍,至今仍有人对项氏一脉抱有期待。吴楚之乱时,更是积极响应,大举反旗。在这种氛围下,晴儿rì后一旦入宫,再诞下皇子,定会引来诸多非议。
陈曦微微摇头,驱散了脑海中的思绪,想来也不由好笑,这哪是自己该cāo心的事情。依着太子殿下的xìng子,若是真的看上了晴儿,想来是不会在乎那些无聊的非议吧?其实这也是关心则乱,陈曦从小入宫,呆在刘彻身边的时间,甚至比皇后王娡还要长,早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弟弟一般。长姐如母嘛,如今看到个合适的小女娃,难免会多考虑些。
陈曦倒也是个爽朗的xìng子,既已决定顺其自然,当下不再多想,快走几步,揽住晴儿的另一只胳膊,与嫣儿合起伙来调笑着她,三人登时闹做一团。
而此时,被三人彻底遗忘的秦立和陈诚,正四肢瘫软,跌坐在地上,苦皱着眉头哭笑不得。今rì早些时候,他们四人跟着陈曦来到内院分配给她的房子里。稍事休息后,急不可待的晴儿就提出要去图书馆看看,陈曦自无不允,随即带着晴儿和嫣儿出去了,临走时却更是交代秦立和陈诚留下,将屋子好好打扫一番。
面对三位女暴君,秦立和陈诚哪敢提出异议,只得哭丧着脸答应下来。所幸正堂看起来还算干净,倒也没费多大力气。可当两人走上华丽的旋梯,来到二楼,几乎要抱头痛哭起来,这哪是人住的地方?分明是狗窝嘛!不,说是狗窝简直是侮辱了狗!怪不得一楼的正堂如此整洁干净,敢情所有的垃圾和废物都堆到二楼的了。除了大门紧锁的寝室,其他的屋子都被杂物塞得慢慢当当,甚至地上有几个盘子里的糕点都起了绿毛,看得渗人。
陈诚不由为太子殿下感到无尽的悲哀和深深的同情,有陈曦姑姑这样的贴身侍女,殿下恐怕每r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怪不得会把姑姑赶到这内院来做先生,果然深谋远虑啊。
(女主出场了,兄弟们猜到了吗?要给力点投票哦,呼呼。。。。。)
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求收藏求推荐)
狄道,古代为狄人所居,故得其名。战国时期,秦国为了保护其西部重镇陇西郡治狄道和秦都通往陇西的通道而修筑了穿越陇西、北地两郡的长城,故狄道乃是秦长城西端起首之地。
出了狄道,行至关外,人迹逐渐稀少,大草原上只见潺潺的滥水经过,两边的大山巍巍耸峙,古冢连绵,绿树环绕,葱翠的野草绵延起伏,呈现出一派肃穆、庄严之象。
仲夏已过,季夏来临,天气逐渐凉爽了一些。冯远带着数十名手下纵马奔驰,四处搜索着零散的羌人小部落。作为一个老资格的马贼头子,冯远对这片草原实在是太熟悉了,闻闻风中携带着的腥臊味,他就能准确的找出数十里外的牲畜群。
自从大汉的皇帝开了边市,用粮食和美酒换取羌人奴隶,草原上的马贼们都被养壮了不少。原本马贼们只是抢劫一些财物和牲畜,现在却会洗劫一空,将部落里还能动弹的羌人用绳子系成一长串,牵到边城,换上一车车的粮食和美酒,运气好的还能花高价从黑心的走私商人手里弄到些兵器。
好景不长,短短月余,边城外方圆上百里的范围就被疯狂的马贼们扫荡一空,连羌人的半个影子都看不了。冯远这才带着手下深入大草原,碰碰运气,一路上也遇到了好几批打着同样主意的马贼们,彼此默契的保持着距离,相互之间爆发争斗太不值得,还有大群的羌族肥羊在前方等着他们去捕获。
冯远挥了挥手,示意手下的马贼们停下休息片刻,随便让胯下的马匹吃些草料。在大草原上,最应该注意的就是保持马力,和马背上长大的羌人作战,稍微有一点点差池,随时都会丢掉xìng命。他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身边的下属,径直来到滥水边上,洗了把脸,美美的灌了几口清凉的河水。
浅浅的河滩上,一堆混乱的蹄印引起了冯远的注意,他上前仔细查看了一番,脸上露出微笑。片刻后,他起身望向远处延绵的山脉和rì光下晶莹剔透的雪顶,确定了大致的方位,招呼下属就地进食,养足jīng神,随即掏出干粮,细细的咀嚼起来。
夕阳西下,马贼们都美美的睡了一觉,纷纷醒转过来,有的忙着饮马,有的在用麻布擦拭着马刀,他们都是老手了,知道黄昏时刻,就是赶路的最好时机。果不其然,随着天边通红的晚霞渐渐变得昏暗,冯远一声令下,马贼们翻身上马,朝着夕阳落下的方向缓缓的行进。
半个时辰后,夜幕降临,草原一片漆黑,马贼们眼中却仿佛散发着幽幽的绿光,因为他们已经看到前方不远处那星星点点的火光。不用冯远吩咐,马贼们都自觉的放慢了马速,几个好手自觉的纵马上前,分散着消失在夜幕的深处。
臧素尔打着酒嗝,晃晃悠悠的骑在马上,巡视着部落周边的领地。他是参狼部落里的勇士,是大草原上狼王嘎什的儿子,却仍要像普通族人那样,做着这些卑贱的活计。草原的雄鹰就该在天空翱翔,而不是变成蹲在地上做窝的草鸡。
瞧瞧那几个没出息的兄长,被汉人的区区马贼吓得屁滚尿流,丢掉了部落的羊群和放牧的族人,却独自跑了回来。阿爸竟然没有处罚他们,还赐给他们美酒和女人,只因为他们的母亲是阿爸的大妻,是白马部落大族长的女儿。而臧素尔,作为部落的第一勇士,却因为母亲只是个汉人女奴,就处处矮人一头,甚至比不上部落里那些出身显赫的混蛋。
臧素尔愤恨的拿起马背上的酒袋,狠狠的灌了一口劣酒,双腿用力一夹马背,纵马狂奔起来。远远的离开了部落的营地,臧素尔被马背上呼啸的冷风一吹,酒气散掉不少。他打马转身,正要往回走时,身后突然响起弓弦弹动的声音,一支弩箭咻的激shè而来,狠狠的扎进了他宽厚的右肩上。
臧素尔闷哼一声,却很快稳住身形,没有理会右肩的箭矢,只用左手单手握住缰绳,整个人趴到马上,朝营地疾驰而去。他试图高声示jǐng,但刚张开嘴,就感到嗓子一阵火辣,哪怕用尽全力,也只能发出嘶哑的低吼,显然是醉酒伤害了喉咙,暂时xìng的失声了。他心中满是悔恨,頽自张着嘴,喉咙里发出赫赫的嘶吼,任由迎面的狂风灌进口中。
眼看着离营地越来越近,臧素尔面如死灰的脸上露出一丝神采,然而他的这一丝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前方突然出现了两个骑手,死死拦住了他的去路。臧素尔左手放开缰绳,用脚死死夹住马腹,将身体勉强固定在马上,左手抽出腰间的青铜弯刀,这是他chéng rén礼上,独自猎杀了一只豹子,得到的奖赏,是草原勇士的证明。他紧咬牙关,朝着前方的两骑狠狠冲去,他要用手中的弯刀叫他们明白,激怒参狼部落的勇士,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然而,马贼们显然不想和臧素尔来场勇士间的对决,弓弦声连续不断的响起,弩箭没有shè向臧素尔,而是尽数狠狠的扎在了他胯下战马的身上,战马吃痛,发出一声哀鸣,偏离了原本的方向,奔驰的动作也显得有些怪异,显然受伤不轻。臧素尔的双腿再也夹不住颠簸的马背,整个人狠狠的摔到了地上,最先触地的左腿发出一声清脆的咔擦声,断裂小腿骨刺穿了皮肉,暴露在空气中。臧素尔紧咬着下唇,愣是没有痛哼出声,只是悔恨的看着渐渐跑远的战马,眼中满是灰蒙蒙的死意。他很清楚,毫无防备的族人面对这些经验老道的马贼们,会有何等凄惨的下场。
负责探路和斥候的马贼并没有理会跌落马下的臧素尔,随着马贼大队的赶到,汇合起来,呼啸着朝已经相当近的羌族营地杀将过去。一时间,营地里乱成一团,哭喊声砍杀声响彻了草原的夜空,大滩的鲜血飞溅到帐篷上,随后被大火烧成灰烬。营地里的羌人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凡是高过车轮的男子,都被马贼砍下了头颅,而年老体弱的族人,也都被斩杀殆尽。只留下未chéng rén的孩子和年轻的女子,被绑在一起,无助的哭喊着。
冯远骑在马上,脸上满是笑意。这个部落可不算小,近千人在羌族中也算是个中型部落了。酋帐里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再加上抓到的数百奴隶,此次可是赚得脑满肠肥。以不足百人的马贼队伍,全歼这个部落,自身无一伤亡,实在是大大出乎冯远的意料之外,算得上是个奇迹了。
现在冯远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些财宝和奴隶安全的送到边城,而其他马贼们考虑的是回到边城后,要去哪喝花酒,寻些乐子,毕竟干这刀头舔血的活,谁也不知道啥时候会死,及时行乐才是正事。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远处的草丛里,一个身负重伤的羌族青年,望着火光冲天的营地,咬碎了牙齿,瞪裂了眼眶,满脸血泪,状若从地狱里爬出的恶鬼。。。。。。
第五十六章 齐山狄道行 (求收藏求推荐)
陇西郡太守吴蒯打量着侧席上尚未成丁的少年,甚为讶异。按照大汉律法,十五岁成丁后,方且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尚未成丁者不得从军,始役年龄更是放宽到十七岁。除非是一些出身武勋世家的权贵豪门,才会有族中子弟进入军中随着长辈历练。例如太子舍人公孙贺,就曾以区区十岁稚龄,跟随其父公孙昆邪在吴楚之乱中抵御叛军。
然而这个叫齐山的少年,小小年纪,竟然是卫尉府期门校内的羽林右监,秩比六百石。需知掌管万人以上大县的县长也不过五百石俸秩,而不足万人小县的县令,更是仅有四百石俸秩。不得不让人感叹,天子门前官多如狗啊。
良久,吴蒯将视线拉回到手中的诏令,微微叹了口气,陛下要自己尽力配合这毛头小子,不得过问,更不得干预其行事。罢了,想来是天子近臣,得罪不起。吴蒯皱着眉头,问道:“不知齐大人有何事需要本官协助?”
“太守大人叫末将本名齐山即可,末将实在当不得‘大人’的称呼。”齐山赶忙起身,躬身一揖,微笑道。
吴蒯显然很满意他的姿态,脸sè稍霁:“也罢,照你的年纪也是本官的子侄辈,本官就托大唤你本名吧。你此次来狄道的缘由,本官也不问,但凡什么难处,尽管道来,本官自会尽力协助。”
齐山闻言面露喜sè,放下了心中大石,从长安一路行来,他都在担心吴蒯会欺他年少,暗中诸多掣肘,如今想来,倒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赶紧离席,来到吴蒯席前,恭敬的深深一揖到地,由衷道:“如此多谢大人了。”
吴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静静的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齐山站直身子,说道:“末将此次来,是想向大人借一个人。”
“哦?齐山要借何人?”
“末将听闻近rì有一个叫冯远的马贼头子,带着数十人深入草原,不损一人,不但全歼了参狼部落,还斩杀了酋长狼王嘎什,如今被大人收入帐下听令,不知大人可否忍痛割爱?”
吴蒯皱着眉头,没有接话,脸上满是不舍。冯远是个人才啊,不但对草原的情况了如指掌,整军带兵也有一手,数十个散漫的马贼都被他训练得令行禁止。吴蒯第一次见到他就起了惜才之心,破例让他入了军籍,整训边军,如今若被齐山要去,自是心疼不已。
齐山见状,忙解释道:“大人怕是误会了,末将没有抢人的意思,只是借用上些许时rì,冯远依然归在大人帐下。”
吴蒯闻言,思虑片刻,这才点头答应:“既然如此,那本官便将冯远暂时调入你麾下,供你差遣,只是莫要委屈了他才好。”
齐山自是连声应诺,随后他走回席位,拿起席边的一个包裹,缓缓上前,双手递给吴蒯。
吴蒯接过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柄形状怪异的三尺弯刀。暗金sè刀柄上满是螺旋状的条纹,刀鞘的表面雕有jīng美的花纹,鞘上有环,环上缀有丝线带子,丝线带子一头有环,想来是方便挂在胯上。
“这是。。。。。。”吴蒯抬头,疑惑的问道。
“此乃太子殿下赠予大人的宝刀,殿下再三叮嘱末将一定要亲手交予大人。”
吴蒯闻言大喜,得太子赐刀,对于出身武勋世家的吴蒯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肯定,比送些金银珠宝更令他兴奋。他站起身子,恭敬的举起宝刀,微微用力一抽,噌的一声脆响,弯刀出鞘之际,竟传出一阵清吟,寒光凛凛的刀身不住的颤动,仿佛抑制不住噬血的冲动。
“真乃绝世好刀!”吴蒯眼放jīng光,大喝一声,随即用手掌握住刀身,轻轻一划,手掌上登时出现了一道细细的血线,鲜红的血珠不断溢出,流淌到刀身之上,却没有半分沾染,毫不停留的流淌到刀柄前的护手之上。
一旁的侍女见状大惊,正要上前阻止,却被吴蒯的贴身侍卫拦住。作为武者,他们都明白吴蒯为何自残,宝刀出鞘必见血,开锋之时必饮匠作之血,认主之rì也需痛饮新主jīng血,饲养刀中灵魄,rì后上阵杀敌时方能如指臂使。(注:大家放心,俺这不是小说,不会出现什么器灵的,只是阐述古代人的想法而已,干将莫邪舍身铸剑不外如是。)
良久,随着护手和刀柄渐渐被鲜血浸染,脸sè略微有些苍白的吴蒯才接过侍卫递来的丝绢,擦拭刀身后,还刀入鞘。将弯刀放在桌案上,他也没有注意手上的伤势,只是将染满血液的丝绢随意往手上一裹,大喝道:“上酒菜,我要与诸将彻夜痛饮,明rì起全军加紧cāo练,以后定要用太子赐下的宝刀,将贼酋的脑袋尽数斩下,制成京观,摆放在这狄道城外!”
诸将欣然应诺。酒席之上,小小年纪的齐山竟抱起酒坛子豪爽畅饮,很是对边将们的胃口,很快打成一片,醉眼惺忪的称兄道弟,心怀大悦的吴蒯也是乐见其成,痛饮不已。
翌rì,宿醉后的齐山强打着jīng神,唤人找来了冯远。冯远早早就接到了太守的军令,已经到齐山下榻的府邸等候,知道要见到太子身边的近臣,心情多少有些忐忑。洗漱完毕的齐山,jīng神好了不少,屏退下人后,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和冯远低声交谈了起来。
良久后,冯远带着满心的疑惑离开了府邸。这位年幼的右监大人,竟然要以他为向导,亲自带队深入草原,还要带上大量的牲畜和车队。这是相当冒险的事,羌人一向对汉人没有好感,哪怕是扮作走私的商队,可是向来只有从草原往大汉运送牲畜,从未见过将牲畜贩卖到草原上的商人。
不过他虽然疑惑,却并没有多问,太守在军令里只让他尽力辅助右监,还言明要严守秘密,不得过问。作为一个老江湖,冯远知道其中必定有天大的秘密,却不是他能知晓的,随即不敢再多想,而是尽力做着准备。深入大草原可不是儿戏,一旦出了问题,只要护住右监大人的周全,想来也是大功一件。
有幸得到太守赏识,从一个朝不保夕的马贼头子洗白成军中将领,冯远已经觉得如在梦中。如今再和太子近臣搭上关系,将来荫妻庇子也不是奢望啊。想到自己有机会封官进爵,成为长安勋贵,冯远不由血脉喷张,热血沸腾的想拼老命了。
而齐山则招来随行的数十名羽林将士,细细的安排着任务。此次前来狄道,除了要污染水源,在草原上散播瘟疫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勘测地形和西羌各部的势力分布。刘彻虽然能描绘出后世的地图,但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和后世地形地貌还是有较大差异的,更别说详细的军事地图了。因此,他派齐山带队,领着羽林中最优秀的将士和太子詹事府中培养的绘图匠师,深入草原,为将来的军事行动先行探路,打打前站。
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求收藏求推荐)
少白头是一种病,太医认为刘彻发病是因忧愁思虑,血热内蕴,发失所养而成。刘彻知道,不过就是自打遇袭以来,连续数月jīng神高度紧张,用脑过度,使头发由黑变白罢了。拿着太医开出的乱七八糟的药方,刘彻不由头皮发麻,对于汉代的中医体系很不信任。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chūn秋战国中医理论才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yīn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汉代设医丁长.是主管宵廷医药的官名),金针,铜钥匙等。
秦汉时期是中医发展最为迅猛的年代,后世的四大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全部都出现在这个时期,是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前人各种经验成果的专著。
然而,刘彻悲催的发现,此时四大奇书还没整理出来,上古名医也只出现了一个扁鹊,张仲景和华佗还要等个数百年才出生,太医甚至连治疗白发的何首乌都不知为何物。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对何首乌的注解是:此物气温,补肝肾,收敛jīng气,能养血益肝,固jīng益肾,乌须发,健筋骨,为续嗣延年、滋补良药。连这都不知道,还敢给本太子开药方?!
刘彻昏睡了一整rì,才在脑海中的里找到个简单的药方,就是治宜凉血清热,滋补肝肾法的乌发丸。药用生熟地各,当归,白芷,桑椹,女贞子,旱莲草。共研细末,蜜炼为丸,每rì吞服。
翌rì,看到满脸挫败和不服的太医们,刘彻撇了撇嘴,让人取来书房里的四大奇书外加《本草纲目》,交给他们好生研读。这些医书刘彻早就誊写出来,交给印刷作坊刊印成册,用作孤儿内院的医学院教材,更逼着贴身侍女陈曦死记硬背,让她带着太子詹事府的几个医官到医学院当了先生。无奈时rì尚浅,经验有限,不堪大用。即便后世有系统教学的医学院,出个好医生都至少要花个十来年,汉朝这些半路出家的医官,恐怕也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吃透,进而掌握和使用。
让人送走了如获至宝的太医们,刘彻披散头发,拨弄着中间夹杂的丝丝银发,对着镜子仰天长叹,我勒个去!俺才十岁不到啊,咋就未老先衰呢?史上的汉武帝活了整整七十岁啊,俺好歹天天保持锻炼,还练了祖传的内功,不至于早夭吧?以后还是悠着点,用脑过度会患上痴呆症的,英年早逝就更划不来了。
也不知道陈曦的医学院办得怎么样了,上次让张骞送去的《战地救护手册》弄明白了没有。军医可是个大问题,将来还要东征西讨,各种地形下,军队免不了遇到类似高原病,湿热症这些疾病。由于水土不服造成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实在是刘彻最不希望看到的。光有理论显然是不够的,刘彻觉得自己该给医学院的学员们多找些实习的机会才是。
思考了片刻,刘彻招来张骞,细细嘱咐了一番,吩咐他去办事。随即便将所有思绪抛在脑后,拎起渔具到太液池钓鱼去。事事亲力亲为不是个合格的领袖,何况他还出现了未老先衰的迹象,要学会享受人生才是。医学院的少男少女们无从知晓,正是刘彻这个不经意的念头,会给他们带来多么悲惨和恐怖的遭遇。
翌rì清晨,医学院里的优秀学员们被召集起来,安排所谓的“见习任务”。每五人编成小队,被派往各处府衙协助仵作们的rì常作业。苏媛有幸成为了小队长,在未来的半个月内,她将带领其余的四个学员在长安县衙的仵作房见习。
县衙的仵作头子胡方昨rì就接到了命令,一大早便在院门外等着学员们的到来。当他看到这五个毛都没长齐的娃娃时,惊讶得长大了嘴巴。确认过他们的身份,更是暗地对上官的古怪命令腹诽不已,这些没见过血的娃娃哪经得起这般折腾,到时怕是要吓晕过去。他摇了摇脑袋,眼中满是怜悯的瞟了娃娃们一眼,带走他们走进了院门。
小院里的仵作房是专门从事检验伤势的所在,死者一般都会放在城外的义庄。作为仵作头子,胡方自然不需要像一般仵作那样成天和死尸打交道,因此在院里有供他歇息的小屋子,此时正好用来招呼几人。
坐了片刻,学员们显得有些急不可耐,苏媛在他们的暗示下,对胡方说道:“胡先生,是否可以早些带我等见习了?”
胡方连忙摆手道:“我只是个小吏,可当不起先生的称呼,你们若是不嫌弃,称我一声老叔便是。”
学员们闻言,连忙纷纷应诺,半月后见习册的评语还得靠这位老叔多写些好话呢。
胡方看到娃娃们满脸急迫,只得叹了口气,带着他们来到了里院的仵作房。仵作房里用麻布分隔成几个小隔间,隔间里不断传出呻吟和呼痛声,显得颇为渗人。长安县是个数万人的大县,关中的民风又历来彪悍,乡间邻里少不得爆发些冲突,仵作房从来都是满满当当的。
胡方带着他们来到其中的一个隔间前,看到一个仵作正在验伤。伤者是个标准的关中大汗,满脸的胡髯,疼的脸容扭曲,张着嘴倒吸着凉气,口中仍頽自骂着脏话,咧咧不休。只见他腿上有一道长长的血口子,暗红sè的皮肉往外翻,上面血肉模糊,宛如一只只蚯蚓聚成一团,随着他的颤抖不断蠕动着。
呕!两个小女孩立刻蹲在地上干呕了起来,两个小男孩也是面sè铁青,双拳紧握,小小的喉结上下蠕动,显然在尽力压抑着恶心,移开视线,不敢再看。倒是外表文静瘦弱的苏媛,硬挺挺的强撑着,费力的吞了吞口水,压下涌起的酸水,直勾勾的注视着恐怖的伤口。
胡方赞赏的看了苏媛一眼,很佩服她的勇气和坚持。当年胡方第一次被师傅带去查看伤情,当场吐得昏天黑地,险些晕死过去。比较起来,苏媛固然极为出sè,其余的四个娃娃也是好样的,干呕的两个小女孩并没有真的呕吐,反而很快就恢复过来,尽力站直了哆嗦着的身子。两个小男孩更是满脸不服气的将视线移回了伤口,显然不想在苏媛面前露怯,若是连女子都比不上,回去就没脸见人了。
胡方见他们都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带着他们回到了小屋子里,稍事歇息。作为一个老仵作,他当然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按照上官安排的相关时程,未来几天还要带他们看更多的伤者,要寻些简单的伤势让他们亲自动手处理,最后几天更要带他们去义庄看看死尸。胡方想不通上官的意图,这些娃娃们将来难道也要做仵作?但看他们的言行举止,显然多少有些学问,不像是一般穷人家的娃娃啊。
同一天,许多老仵作都和胡方一样,带着诸多疑虑,开始领着医学院的学员们进行所谓的“见习”。若干年后,他们才恍然发现,自己不但无意中成为了大汉帝国第一代军医的领路人,更是为医学院的实际cāo作课程夯下了第一块基石,甚至被后世尊为帝国解剖学和外科医学的鼻祖。而此时,他们只能默默的看着这些娃娃们一次又一次的呕吐,却一次又一次顽强的恢复过来,重新回到仵作房和义庄内,心中满是疼惜和赞赏。
(尴尬了!尴尬了!快18W,周末还想多更新呢,这是要提前下新书榜的节奏啊!看来要找时间jīng炼一下前面章节的字数了,免得超过20W。兄弟们快快收藏推荐了,你们都看了那么多章,也不想俺下榜后被人遗忘吧?谢谢啦。。。。。。。。。为了省字数,这些编外语很快也会删除,抓紧时间多看几眼,呼呼)
第五十八章 皇家赛马场
刘非坐在华丽的包厢内,端着晶莹剔透的高脚杯,缓缓摇晃着,琥珀sè的果酒在酒杯的内璧留下一条条酒痕来,很密、很粗、很长、很持久。淡淡的醇厚酒香溢出了杯口,刘非凑上去轻轻吸了一口气,舒服的呻吟了一声。
就在他将酒杯放到唇边,想要细细品尝时,却被两声大吼惊得浑身一颤,手上一抖,两道酒线沿着他的唇边滑落。刘非愤怒放下酒杯,拿起桌上的丝绢擦拭着嘴角,不满的盯着包厢内的另外两人。
刘余和刘胜并没有注意到身后那道杀人的目光,只是挥舞着手中的马票,站在包厢大大的落地窗前尽力嘶吼着,咒骂着,显然赛马场上的情况和他们的预期有很大差距。被完全无视的刘非只得摇摇头,招来侍女重新换上新的高脚杯和新的美酒,重新开始品酒。作为一个高贵而追求完美的皇子,他决心要把品酒上升到艺术的层次,定是容不得有一丝缺陷。
隔壁的包厢内,长沙王刘发正苦着脸,看着满脸怒容的王妃陈婕,无言以对。
陈婕第十次抱怨道:“为什么不让我们家踏雪上场( 汉武挥鞭 http://www.xlawen.org/kan/3859/ )
赵立丝毫没有理会她,面无表情喝道:“出示身份牌!”
嫣儿正要发怒,却被陈诚拦住,昨夜陈老爷子没少叮嘱他,到了内院要按照规矩办,若是惹了事,回去少不得挨板子。老爷子是舍不得打孙媳妇的,嫣儿的板子自然也要落在他的身上。想到此处,他也顾不得嫣儿的彪悍,忙将怀里的四个身份牌都掏出来,递给了赵立。
赵立接过仔细查看了片刻,还回到陈诚手上,认真道:“公子最好还是将身份牌分给他们随身携带,万一走散了,也不会被抓到管理处去。”
陈诚点点头,依言将身份牌分发给其余三人,嫣儿气鼓鼓的扯过一块,冷哼了一声,吓得陈诚冷汗直冒。
赵立见陈诚守规矩,又好心提醒了一句:“现在内院的学员都在上早课,请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到学堂打扰先生授课,否则会被惩处的。”
说完,径自带着身后的玄衣少年们继续巡视内院去了。
直到赵立众人消失在青石道尽头,陈诚才长舒了一口气,向满脸不悦的嫣儿解释道:“他们都是内院里军事学院的人,是管理内院秩序的,阿爷叮嘱万万不能冲撞了。”
嫣儿没有说话,她虽有些彪悍,但多少讲些道理,自然不会再为难陈诚,挽着晴儿的手,漫无目的的逛了起来。内院很大,里面分割成一个个dú lì的小院子,院门牌匾上都写着名头,诸如“格物院”,“术数院”,林林种种,数十个院子。院门都有两个玄衣少年站岗,拒绝四人进去参观的要求。四人瞎逛了半天,感到十分无趣,心中不免极为失望。
就在他们打算无功而返时,前方出现了一个青衫少女,陈诚眼睛一亮,赶紧跑了上去,亲热的揽住少女的胳膊,眉飞sè舞的说着什么。
嫣儿见状,冷哼一声,脸上闪过极端愤怒的表情。晴儿见状噗呲一笑,满脸戏谑。嫣儿羞怒的跺了跺脚,却仍死死的盯着向这边走来的陈诚二人。
“这位就是嫣儿吧?”青衫少女亲热的笑着,随即伸出手,想摸摸嫣儿的小脑袋。
嫣儿迅速闪开,眼中满是愤怒的盯着陈诚揽着少女的手臂,面sè铁青不发一语。
青衫少女见状,哪还不明白缘由,不由哑然失笑,几乎直不起腰来。陈诚更是急忙抽出手,手舞足蹈的解释道:“这是陈曦姑姑,是我阿父最小的亲妹子。”
嫣儿闻言,满脸尴尬的瞪了陈诚一眼,强迫自己装出一副淑女的模样,红着小脸怯生生的唤了声:“嫣儿见过姑姑!”
晴儿和秦立见状,先是一愣,随即也捧腹大笑起来,嫣儿忸怩作态的样子,实在是太有喜感了。嫣儿自然羞怒不已,倒是陈诚心疼媳妇,憋着笑清咳了一声,扯了扯陈曦的袖子,化解了嫣儿的尴尬。
陈曦见侄子那怕媳妇的怂样子,也不愿他为难,止住笑,埋怨道:“你们啊,拿了阿父给的身份牌子就敢乱闯,幸好阿父刚才差人嘱咐我来照看你们,否则犯了规矩,少不得吃板子。”
说完,自顾自的揽过嫣儿和晴儿的胳膊,带着众人逛了起来。陈曦的年纪本就和众人相差不大,个xìng也很爽朗,很快就打成一片,巧笑嫣然。
(新书榜进入最后几天,拜托大家收藏推荐了,谢谢)
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求收藏求推荐)
晴儿静静的坐着,合上着手中的书册,水汪汪的大眼中满是敬佩乃至崇拜。放眼望去,图书馆内尽是满当当的巨大书架,上面整齐的摆放着十数类不同的书籍。天文地理,术数格物,无所不包,据说都是太子殿下在短短年余的时间编撰而成的。可惜不得见到太子真迹,每本书稿都是交由太子詹事府内的书吏,誊写雕版,印成数千册,藏于图书馆中,供内院学员翻阅。
做为御史大夫(副丞相)刘舍最疼爱的孙女,晴儿从小陪伴祖父身侧,耳濡目染十数年,也称得上长安城有数的才女。没少见饱学鸿儒,青年才俊,却从未遇到如太子般惊才绝艳之人。阿爷刘舍平rì在家中,也是常常赞叹不已:不足十岁稚龄,在未央正殿醉酒聊发少年狂,以惊世文采羞煞淮南王;隐居幕后,短短数月,创下田氏商业集团大大的家业;遇袭时,临危不惧,得脱大难后更是因势利导,力压九位皇子,削夺封地。
晴儿站起身来,将书册抱在怀中,似是在想些什么,俏脸微红,嘴角满是笑意。却怎料耳边传来“呀”的低呼声,嫣儿的面庞骤然出现在她的眼前,惊得她手上一松,书册掉落到地上,发出一声脆响,在静谧的图书馆内久久回荡,引得远处几个正在看书的老先生齐齐望了过来。所幸老先生们只是微微摇头,又重新埋首书卷,没有过多理会。
陈曦嗔怪的轻轻敲了下嫣儿的脑袋,低声责怪道:“在图书馆内不许作怪,幸好现在学员们都在上早课,如是看书的人多,打扰到别人,你免不得被抓去责罚。”
嫣儿撅着小嘴,挠了挠头:“姑姑你不是那医学院的先生嘛,有你在,还能任由他们欺负我不成?”
“内院里哪怕是总管事都要守规矩的,哪怕军事学院的那些臭小子不敢责罚我,但上报到内院那劳什子管理处,万一让太子知晓,我也免不得挨顿板子。”
陈曦摇摇头,心虚的解释道。作为太子的贴身侍女,她太了解刘彻的xìng子了。按说她是少府卿陈俞的小女儿,地位并不低,但却一直谨守本分,从未仗着身份胡来。
陈家和其他世家不同,陈俞的父亲自从跟着高祖打天下,就一直是刘氏的家臣。少府卿虽然位列九卿,其实却是掌管皇帝内库和吃穿用度的私人大总管,陈俞更是历经三朝,深得皇家信任。所以陈曦才以千金之躯,被送入宫中,成为刘彻的贴身侍女,从小看顾这位最受宠的皇子。因此皇室也从没把陈家人当成一般仆从看待,刘彻更是对陈曦信任有加,平时行事没有过多避讳,陈曦自然比旁人更加知晓太子殿下的厉害,从未敢有半分僭越和忤逆。
回过神来的晴儿也是嗔怪的瞪了嫣儿一眼,赶紧拾起书册,掏出手绢小心擦拭着上面的灰尘。其实整个图书馆都铺上了光洁的地砖,更是有专人每rì打扫得一尘不染,哪来的什么灰尘,不过是晴儿过于着紧罢了。
嫣儿和陈曦见状,不由相视一笑,隐隐猜出了晴儿的小心思,自是低下声音一番打趣。晴儿虽然心有七窍,但毕竟脸嫩皮薄,怎经得起如此调笑,赶忙将书册放回书架,满脸羞怒的径直出了图书馆,只留下憋着笑,几乎直不起腰两女。
两女急忙追了出去,嫣儿揽过她的胳膊,轻声陪着不是。而笑意嫣然的陈曦落后几步,眼中隐隐有着几分遗憾。经过一个早上的相处,陈曦看得出来,晴儿对素未谋面的太子殿下满是憧憬,似乎还有几分chūn心萌动的少女心思,可惜此事怕是有些难办。
按说晴儿才貌双全,年纪也和太子相仿,两人实乃良配。毕竟未来的太子妃陈阿娇可是大了太子好几岁,将来太子登基,少不得还要另纳妃嫔。可惜晴儿却被家世所累,即便被选为妃子,怕也不是好事。并不是说她的家世不好,御史大夫刘舍位列三公,荣宠至极,只是一旦被人朔及祖上,就有些麻烦了。
晴儿祖上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亲族,项羽败亡后,其宗亲皆赦不诛,刘舍之父项襄以功封桃侯,并被赐姓刘氏。汉文帝十年,刘襄去世,刘舍袭封桃侯。景帝五年,被任命为太仆。景帝七年,更是升任御史大夫。
虽然大汉开国已数十年,原本的项羽一党早已烟消云散,但是楚地百姓一向彪悍,至今仍有人对项氏一脉抱有期待。吴楚之乱时,更是积极响应,大举反旗。在这种氛围下,晴儿rì后一旦入宫,再诞下皇子,定会引来诸多非议。
陈曦微微摇头,驱散了脑海中的思绪,想来也不由好笑,这哪是自己该cāo心的事情。依着太子殿下的xìng子,若是真的看上了晴儿,想来是不会在乎那些无聊的非议吧?其实这也是关心则乱,陈曦从小入宫,呆在刘彻身边的时间,甚至比皇后王娡还要长,早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弟弟一般。长姐如母嘛,如今看到个合适的小女娃,难免会多考虑些。
陈曦倒也是个爽朗的xìng子,既已决定顺其自然,当下不再多想,快走几步,揽住晴儿的另一只胳膊,与嫣儿合起伙来调笑着她,三人登时闹做一团。
而此时,被三人彻底遗忘的秦立和陈诚,正四肢瘫软,跌坐在地上,苦皱着眉头哭笑不得。今rì早些时候,他们四人跟着陈曦来到内院分配给她的房子里。稍事休息后,急不可待的晴儿就提出要去图书馆看看,陈曦自无不允,随即带着晴儿和嫣儿出去了,临走时却更是交代秦立和陈诚留下,将屋子好好打扫一番。
面对三位女暴君,秦立和陈诚哪敢提出异议,只得哭丧着脸答应下来。所幸正堂看起来还算干净,倒也没费多大力气。可当两人走上华丽的旋梯,来到二楼,几乎要抱头痛哭起来,这哪是人住的地方?分明是狗窝嘛!不,说是狗窝简直是侮辱了狗!怪不得一楼的正堂如此整洁干净,敢情所有的垃圾和废物都堆到二楼的了。除了大门紧锁的寝室,其他的屋子都被杂物塞得慢慢当当,甚至地上有几个盘子里的糕点都起了绿毛,看得渗人。
陈诚不由为太子殿下感到无尽的悲哀和深深的同情,有陈曦姑姑这样的贴身侍女,殿下恐怕每r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怪不得会把姑姑赶到这内院来做先生,果然深谋远虑啊。
(女主出场了,兄弟们猜到了吗?要给力点投票哦,呼呼。。。。。)
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求收藏求推荐)
狄道,古代为狄人所居,故得其名。战国时期,秦国为了保护其西部重镇陇西郡治狄道和秦都通往陇西的通道而修筑了穿越陇西、北地两郡的长城,故狄道乃是秦长城西端起首之地。
出了狄道,行至关外,人迹逐渐稀少,大草原上只见潺潺的滥水经过,两边的大山巍巍耸峙,古冢连绵,绿树环绕,葱翠的野草绵延起伏,呈现出一派肃穆、庄严之象。
仲夏已过,季夏来临,天气逐渐凉爽了一些。冯远带着数十名手下纵马奔驰,四处搜索着零散的羌人小部落。作为一个老资格的马贼头子,冯远对这片草原实在是太熟悉了,闻闻风中携带着的腥臊味,他就能准确的找出数十里外的牲畜群。
自从大汉的皇帝开了边市,用粮食和美酒换取羌人奴隶,草原上的马贼们都被养壮了不少。原本马贼们只是抢劫一些财物和牲畜,现在却会洗劫一空,将部落里还能动弹的羌人用绳子系成一长串,牵到边城,换上一车车的粮食和美酒,运气好的还能花高价从黑心的走私商人手里弄到些兵器。
好景不长,短短月余,边城外方圆上百里的范围就被疯狂的马贼们扫荡一空,连羌人的半个影子都看不了。冯远这才带着手下深入大草原,碰碰运气,一路上也遇到了好几批打着同样主意的马贼们,彼此默契的保持着距离,相互之间爆发争斗太不值得,还有大群的羌族肥羊在前方等着他们去捕获。
冯远挥了挥手,示意手下的马贼们停下休息片刻,随便让胯下的马匹吃些草料。在大草原上,最应该注意的就是保持马力,和马背上长大的羌人作战,稍微有一点点差池,随时都会丢掉xìng命。他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身边的下属,径直来到滥水边上,洗了把脸,美美的灌了几口清凉的河水。
浅浅的河滩上,一堆混乱的蹄印引起了冯远的注意,他上前仔细查看了一番,脸上露出微笑。片刻后,他起身望向远处延绵的山脉和rì光下晶莹剔透的雪顶,确定了大致的方位,招呼下属就地进食,养足jīng神,随即掏出干粮,细细的咀嚼起来。
夕阳西下,马贼们都美美的睡了一觉,纷纷醒转过来,有的忙着饮马,有的在用麻布擦拭着马刀,他们都是老手了,知道黄昏时刻,就是赶路的最好时机。果不其然,随着天边通红的晚霞渐渐变得昏暗,冯远一声令下,马贼们翻身上马,朝着夕阳落下的方向缓缓的行进。
半个时辰后,夜幕降临,草原一片漆黑,马贼们眼中却仿佛散发着幽幽的绿光,因为他们已经看到前方不远处那星星点点的火光。不用冯远吩咐,马贼们都自觉的放慢了马速,几个好手自觉的纵马上前,分散着消失在夜幕的深处。
臧素尔打着酒嗝,晃晃悠悠的骑在马上,巡视着部落周边的领地。他是参狼部落里的勇士,是大草原上狼王嘎什的儿子,却仍要像普通族人那样,做着这些卑贱的活计。草原的雄鹰就该在天空翱翔,而不是变成蹲在地上做窝的草鸡。
瞧瞧那几个没出息的兄长,被汉人的区区马贼吓得屁滚尿流,丢掉了部落的羊群和放牧的族人,却独自跑了回来。阿爸竟然没有处罚他们,还赐给他们美酒和女人,只因为他们的母亲是阿爸的大妻,是白马部落大族长的女儿。而臧素尔,作为部落的第一勇士,却因为母亲只是个汉人女奴,就处处矮人一头,甚至比不上部落里那些出身显赫的混蛋。
臧素尔愤恨的拿起马背上的酒袋,狠狠的灌了一口劣酒,双腿用力一夹马背,纵马狂奔起来。远远的离开了部落的营地,臧素尔被马背上呼啸的冷风一吹,酒气散掉不少。他打马转身,正要往回走时,身后突然响起弓弦弹动的声音,一支弩箭咻的激shè而来,狠狠的扎进了他宽厚的右肩上。
臧素尔闷哼一声,却很快稳住身形,没有理会右肩的箭矢,只用左手单手握住缰绳,整个人趴到马上,朝营地疾驰而去。他试图高声示jǐng,但刚张开嘴,就感到嗓子一阵火辣,哪怕用尽全力,也只能发出嘶哑的低吼,显然是醉酒伤害了喉咙,暂时xìng的失声了。他心中满是悔恨,頽自张着嘴,喉咙里发出赫赫的嘶吼,任由迎面的狂风灌进口中。
眼看着离营地越来越近,臧素尔面如死灰的脸上露出一丝神采,然而他的这一丝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前方突然出现了两个骑手,死死拦住了他的去路。臧素尔左手放开缰绳,用脚死死夹住马腹,将身体勉强固定在马上,左手抽出腰间的青铜弯刀,这是他chéng rén礼上,独自猎杀了一只豹子,得到的奖赏,是草原勇士的证明。他紧咬牙关,朝着前方的两骑狠狠冲去,他要用手中的弯刀叫他们明白,激怒参狼部落的勇士,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然而,马贼们显然不想和臧素尔来场勇士间的对决,弓弦声连续不断的响起,弩箭没有shè向臧素尔,而是尽数狠狠的扎在了他胯下战马的身上,战马吃痛,发出一声哀鸣,偏离了原本的方向,奔驰的动作也显得有些怪异,显然受伤不轻。臧素尔的双腿再也夹不住颠簸的马背,整个人狠狠的摔到了地上,最先触地的左腿发出一声清脆的咔擦声,断裂小腿骨刺穿了皮肉,暴露在空气中。臧素尔紧咬着下唇,愣是没有痛哼出声,只是悔恨的看着渐渐跑远的战马,眼中满是灰蒙蒙的死意。他很清楚,毫无防备的族人面对这些经验老道的马贼们,会有何等凄惨的下场。
负责探路和斥候的马贼并没有理会跌落马下的臧素尔,随着马贼大队的赶到,汇合起来,呼啸着朝已经相当近的羌族营地杀将过去。一时间,营地里乱成一团,哭喊声砍杀声响彻了草原的夜空,大滩的鲜血飞溅到帐篷上,随后被大火烧成灰烬。营地里的羌人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凡是高过车轮的男子,都被马贼砍下了头颅,而年老体弱的族人,也都被斩杀殆尽。只留下未chéng rén的孩子和年轻的女子,被绑在一起,无助的哭喊着。
冯远骑在马上,脸上满是笑意。这个部落可不算小,近千人在羌族中也算是个中型部落了。酋帐里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再加上抓到的数百奴隶,此次可是赚得脑满肠肥。以不足百人的马贼队伍,全歼这个部落,自身无一伤亡,实在是大大出乎冯远的意料之外,算得上是个奇迹了。
现在冯远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些财宝和奴隶安全的送到边城,而其他马贼们考虑的是回到边城后,要去哪喝花酒,寻些乐子,毕竟干这刀头舔血的活,谁也不知道啥时候会死,及时行乐才是正事。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远处的草丛里,一个身负重伤的羌族青年,望着火光冲天的营地,咬碎了牙齿,瞪裂了眼眶,满脸血泪,状若从地狱里爬出的恶鬼。。。。。。
第五十六章 齐山狄道行 (求收藏求推荐)
陇西郡太守吴蒯打量着侧席上尚未成丁的少年,甚为讶异。按照大汉律法,十五岁成丁后,方且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尚未成丁者不得从军,始役年龄更是放宽到十七岁。除非是一些出身武勋世家的权贵豪门,才会有族中子弟进入军中随着长辈历练。例如太子舍人公孙贺,就曾以区区十岁稚龄,跟随其父公孙昆邪在吴楚之乱中抵御叛军。
然而这个叫齐山的少年,小小年纪,竟然是卫尉府期门校内的羽林右监,秩比六百石。需知掌管万人以上大县的县长也不过五百石俸秩,而不足万人小县的县令,更是仅有四百石俸秩。不得不让人感叹,天子门前官多如狗啊。
良久,吴蒯将视线拉回到手中的诏令,微微叹了口气,陛下要自己尽力配合这毛头小子,不得过问,更不得干预其行事。罢了,想来是天子近臣,得罪不起。吴蒯皱着眉头,问道:“不知齐大人有何事需要本官协助?”
“太守大人叫末将本名齐山即可,末将实在当不得‘大人’的称呼。”齐山赶忙起身,躬身一揖,微笑道。
吴蒯显然很满意他的姿态,脸sè稍霁:“也罢,照你的年纪也是本官的子侄辈,本官就托大唤你本名吧。你此次来狄道的缘由,本官也不问,但凡什么难处,尽管道来,本官自会尽力协助。”
齐山闻言面露喜sè,放下了心中大石,从长安一路行来,他都在担心吴蒯会欺他年少,暗中诸多掣肘,如今想来,倒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赶紧离席,来到吴蒯席前,恭敬的深深一揖到地,由衷道:“如此多谢大人了。”
吴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静静的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齐山站直身子,说道:“末将此次来,是想向大人借一个人。”
“哦?齐山要借何人?”
“末将听闻近rì有一个叫冯远的马贼头子,带着数十人深入草原,不损一人,不但全歼了参狼部落,还斩杀了酋长狼王嘎什,如今被大人收入帐下听令,不知大人可否忍痛割爱?”
吴蒯皱着眉头,没有接话,脸上满是不舍。冯远是个人才啊,不但对草原的情况了如指掌,整军带兵也有一手,数十个散漫的马贼都被他训练得令行禁止。吴蒯第一次见到他就起了惜才之心,破例让他入了军籍,整训边军,如今若被齐山要去,自是心疼不已。
齐山见状,忙解释道:“大人怕是误会了,末将没有抢人的意思,只是借用上些许时rì,冯远依然归在大人帐下。”
吴蒯闻言,思虑片刻,这才点头答应:“既然如此,那本官便将冯远暂时调入你麾下,供你差遣,只是莫要委屈了他才好。”
齐山自是连声应诺,随后他走回席位,拿起席边的一个包裹,缓缓上前,双手递给吴蒯。
吴蒯接过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柄形状怪异的三尺弯刀。暗金sè刀柄上满是螺旋状的条纹,刀鞘的表面雕有jīng美的花纹,鞘上有环,环上缀有丝线带子,丝线带子一头有环,想来是方便挂在胯上。
“这是。。。。。。”吴蒯抬头,疑惑的问道。
“此乃太子殿下赠予大人的宝刀,殿下再三叮嘱末将一定要亲手交予大人。”
吴蒯闻言大喜,得太子赐刀,对于出身武勋世家的吴蒯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肯定,比送些金银珠宝更令他兴奋。他站起身子,恭敬的举起宝刀,微微用力一抽,噌的一声脆响,弯刀出鞘之际,竟传出一阵清吟,寒光凛凛的刀身不住的颤动,仿佛抑制不住噬血的冲动。
“真乃绝世好刀!”吴蒯眼放jīng光,大喝一声,随即用手掌握住刀身,轻轻一划,手掌上登时出现了一道细细的血线,鲜红的血珠不断溢出,流淌到刀身之上,却没有半分沾染,毫不停留的流淌到刀柄前的护手之上。
一旁的侍女见状大惊,正要上前阻止,却被吴蒯的贴身侍卫拦住。作为武者,他们都明白吴蒯为何自残,宝刀出鞘必见血,开锋之时必饮匠作之血,认主之rì也需痛饮新主jīng血,饲养刀中灵魄,rì后上阵杀敌时方能如指臂使。(注:大家放心,俺这不是小说,不会出现什么器灵的,只是阐述古代人的想法而已,干将莫邪舍身铸剑不外如是。)
良久,随着护手和刀柄渐渐被鲜血浸染,脸sè略微有些苍白的吴蒯才接过侍卫递来的丝绢,擦拭刀身后,还刀入鞘。将弯刀放在桌案上,他也没有注意手上的伤势,只是将染满血液的丝绢随意往手上一裹,大喝道:“上酒菜,我要与诸将彻夜痛饮,明rì起全军加紧cāo练,以后定要用太子赐下的宝刀,将贼酋的脑袋尽数斩下,制成京观,摆放在这狄道城外!”
诸将欣然应诺。酒席之上,小小年纪的齐山竟抱起酒坛子豪爽畅饮,很是对边将们的胃口,很快打成一片,醉眼惺忪的称兄道弟,心怀大悦的吴蒯也是乐见其成,痛饮不已。
翌rì,宿醉后的齐山强打着jīng神,唤人找来了冯远。冯远早早就接到了太守的军令,已经到齐山下榻的府邸等候,知道要见到太子身边的近臣,心情多少有些忐忑。洗漱完毕的齐山,jīng神好了不少,屏退下人后,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和冯远低声交谈了起来。
良久后,冯远带着满心的疑惑离开了府邸。这位年幼的右监大人,竟然要以他为向导,亲自带队深入草原,还要带上大量的牲畜和车队。这是相当冒险的事,羌人一向对汉人没有好感,哪怕是扮作走私的商队,可是向来只有从草原往大汉运送牲畜,从未见过将牲畜贩卖到草原上的商人。
不过他虽然疑惑,却并没有多问,太守在军令里只让他尽力辅助右监,还言明要严守秘密,不得过问。作为一个老江湖,冯远知道其中必定有天大的秘密,却不是他能知晓的,随即不敢再多想,而是尽力做着准备。深入大草原可不是儿戏,一旦出了问题,只要护住右监大人的周全,想来也是大功一件。
有幸得到太守赏识,从一个朝不保夕的马贼头子洗白成军中将领,冯远已经觉得如在梦中。如今再和太子近臣搭上关系,将来荫妻庇子也不是奢望啊。想到自己有机会封官进爵,成为长安勋贵,冯远不由血脉喷张,热血沸腾的想拼老命了。
而齐山则招来随行的数十名羽林将士,细细的安排着任务。此次前来狄道,除了要污染水源,在草原上散播瘟疫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勘测地形和西羌各部的势力分布。刘彻虽然能描绘出后世的地图,但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和后世地形地貌还是有较大差异的,更别说详细的军事地图了。因此,他派齐山带队,领着羽林中最优秀的将士和太子詹事府中培养的绘图匠师,深入草原,为将来的军事行动先行探路,打打前站。
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求收藏求推荐)
少白头是一种病,太医认为刘彻发病是因忧愁思虑,血热内蕴,发失所养而成。刘彻知道,不过就是自打遇袭以来,连续数月jīng神高度紧张,用脑过度,使头发由黑变白罢了。拿着太医开出的乱七八糟的药方,刘彻不由头皮发麻,对于汉代的中医体系很不信任。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chūn秋战国中医理论才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yīn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汉代设医丁长.是主管宵廷医药的官名),金针,铜钥匙等。
秦汉时期是中医发展最为迅猛的年代,后世的四大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全部都出现在这个时期,是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前人各种经验成果的专著。
然而,刘彻悲催的发现,此时四大奇书还没整理出来,上古名医也只出现了一个扁鹊,张仲景和华佗还要等个数百年才出生,太医甚至连治疗白发的何首乌都不知为何物。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对何首乌的注解是:此物气温,补肝肾,收敛jīng气,能养血益肝,固jīng益肾,乌须发,健筋骨,为续嗣延年、滋补良药。连这都不知道,还敢给本太子开药方?!
刘彻昏睡了一整rì,才在脑海中的里找到个简单的药方,就是治宜凉血清热,滋补肝肾法的乌发丸。药用生熟地各,当归,白芷,桑椹,女贞子,旱莲草。共研细末,蜜炼为丸,每rì吞服。
翌rì,看到满脸挫败和不服的太医们,刘彻撇了撇嘴,让人取来书房里的四大奇书外加《本草纲目》,交给他们好生研读。这些医书刘彻早就誊写出来,交给印刷作坊刊印成册,用作孤儿内院的医学院教材,更逼着贴身侍女陈曦死记硬背,让她带着太子詹事府的几个医官到医学院当了先生。无奈时rì尚浅,经验有限,不堪大用。即便后世有系统教学的医学院,出个好医生都至少要花个十来年,汉朝这些半路出家的医官,恐怕也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吃透,进而掌握和使用。
让人送走了如获至宝的太医们,刘彻披散头发,拨弄着中间夹杂的丝丝银发,对着镜子仰天长叹,我勒个去!俺才十岁不到啊,咋就未老先衰呢?史上的汉武帝活了整整七十岁啊,俺好歹天天保持锻炼,还练了祖传的内功,不至于早夭吧?以后还是悠着点,用脑过度会患上痴呆症的,英年早逝就更划不来了。
也不知道陈曦的医学院办得怎么样了,上次让张骞送去的《战地救护手册》弄明白了没有。军医可是个大问题,将来还要东征西讨,各种地形下,军队免不了遇到类似高原病,湿热症这些疾病。由于水土不服造成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实在是刘彻最不希望看到的。光有理论显然是不够的,刘彻觉得自己该给医学院的学员们多找些实习的机会才是。
思考了片刻,刘彻招来张骞,细细嘱咐了一番,吩咐他去办事。随即便将所有思绪抛在脑后,拎起渔具到太液池钓鱼去。事事亲力亲为不是个合格的领袖,何况他还出现了未老先衰的迹象,要学会享受人生才是。医学院的少男少女们无从知晓,正是刘彻这个不经意的念头,会给他们带来多么悲惨和恐怖的遭遇。
翌rì清晨,医学院里的优秀学员们被召集起来,安排所谓的“见习任务”。每五人编成小队,被派往各处府衙协助仵作们的rì常作业。苏媛有幸成为了小队长,在未来的半个月内,她将带领其余的四个学员在长安县衙的仵作房见习。
县衙的仵作头子胡方昨rì就接到了命令,一大早便在院门外等着学员们的到来。当他看到这五个毛都没长齐的娃娃时,惊讶得长大了嘴巴。确认过他们的身份,更是暗地对上官的古怪命令腹诽不已,这些没见过血的娃娃哪经得起这般折腾,到时怕是要吓晕过去。他摇了摇脑袋,眼中满是怜悯的瞟了娃娃们一眼,带走他们走进了院门。
小院里的仵作房是专门从事检验伤势的所在,死者一般都会放在城外的义庄。作为仵作头子,胡方自然不需要像一般仵作那样成天和死尸打交道,因此在院里有供他歇息的小屋子,此时正好用来招呼几人。
坐了片刻,学员们显得有些急不可耐,苏媛在他们的暗示下,对胡方说道:“胡先生,是否可以早些带我等见习了?”
胡方连忙摆手道:“我只是个小吏,可当不起先生的称呼,你们若是不嫌弃,称我一声老叔便是。”
学员们闻言,连忙纷纷应诺,半月后见习册的评语还得靠这位老叔多写些好话呢。
胡方看到娃娃们满脸急迫,只得叹了口气,带着他们来到了里院的仵作房。仵作房里用麻布分隔成几个小隔间,隔间里不断传出呻吟和呼痛声,显得颇为渗人。长安县是个数万人的大县,关中的民风又历来彪悍,乡间邻里少不得爆发些冲突,仵作房从来都是满满当当的。
胡方带着他们来到其中的一个隔间前,看到一个仵作正在验伤。伤者是个标准的关中大汗,满脸的胡髯,疼的脸容扭曲,张着嘴倒吸着凉气,口中仍頽自骂着脏话,咧咧不休。只见他腿上有一道长长的血口子,暗红sè的皮肉往外翻,上面血肉模糊,宛如一只只蚯蚓聚成一团,随着他的颤抖不断蠕动着。
呕!两个小女孩立刻蹲在地上干呕了起来,两个小男孩也是面sè铁青,双拳紧握,小小的喉结上下蠕动,显然在尽力压抑着恶心,移开视线,不敢再看。倒是外表文静瘦弱的苏媛,硬挺挺的强撑着,费力的吞了吞口水,压下涌起的酸水,直勾勾的注视着恐怖的伤口。
胡方赞赏的看了苏媛一眼,很佩服她的勇气和坚持。当年胡方第一次被师傅带去查看伤情,当场吐得昏天黑地,险些晕死过去。比较起来,苏媛固然极为出sè,其余的四个娃娃也是好样的,干呕的两个小女孩并没有真的呕吐,反而很快就恢复过来,尽力站直了哆嗦着的身子。两个小男孩更是满脸不服气的将视线移回了伤口,显然不想在苏媛面前露怯,若是连女子都比不上,回去就没脸见人了。
胡方见他们都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带着他们回到了小屋子里,稍事歇息。作为一个老仵作,他当然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按照上官安排的相关时程,未来几天还要带他们看更多的伤者,要寻些简单的伤势让他们亲自动手处理,最后几天更要带他们去义庄看看死尸。胡方想不通上官的意图,这些娃娃们将来难道也要做仵作?但看他们的言行举止,显然多少有些学问,不像是一般穷人家的娃娃啊。
同一天,许多老仵作都和胡方一样,带着诸多疑虑,开始领着医学院的学员们进行所谓的“见习”。若干年后,他们才恍然发现,自己不但无意中成为了大汉帝国第一代军医的领路人,更是为医学院的实际cāo作课程夯下了第一块基石,甚至被后世尊为帝国解剖学和外科医学的鼻祖。而此时,他们只能默默的看着这些娃娃们一次又一次的呕吐,却一次又一次顽强的恢复过来,重新回到仵作房和义庄内,心中满是疼惜和赞赏。
(尴尬了!尴尬了!快18W,周末还想多更新呢,这是要提前下新书榜的节奏啊!看来要找时间jīng炼一下前面章节的字数了,免得超过20W。兄弟们快快收藏推荐了,你们都看了那么多章,也不想俺下榜后被人遗忘吧?谢谢啦。。。。。。。。。为了省字数,这些编外语很快也会删除,抓紧时间多看几眼,呼呼)
第五十八章 皇家赛马场
刘非坐在华丽的包厢内,端着晶莹剔透的高脚杯,缓缓摇晃着,琥珀sè的果酒在酒杯的内璧留下一条条酒痕来,很密、很粗、很长、很持久。淡淡的醇厚酒香溢出了杯口,刘非凑上去轻轻吸了一口气,舒服的呻吟了一声。
就在他将酒杯放到唇边,想要细细品尝时,却被两声大吼惊得浑身一颤,手上一抖,两道酒线沿着他的唇边滑落。刘非愤怒放下酒杯,拿起桌上的丝绢擦拭着嘴角,不满的盯着包厢内的另外两人。
刘余和刘胜并没有注意到身后那道杀人的目光,只是挥舞着手中的马票,站在包厢大大的落地窗前尽力嘶吼着,咒骂着,显然赛马场上的情况和他们的预期有很大差距。被完全无视的刘非只得摇摇头,招来侍女重新换上新的高脚杯和新的美酒,重新开始品酒。作为一个高贵而追求完美的皇子,他决心要把品酒上升到艺术的层次,定是容不得有一丝缺陷。
隔壁的包厢内,长沙王刘发正苦着脸,看着满脸怒容的王妃陈婕,无言以对。
陈婕第十次抱怨道:“为什么不让我们家踏雪上场( 汉武挥鞭 http://www.xlawen.org/kan/3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