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阅读
?!它这次肯定能跑第一的!”
刘发满脑袋黑线,这个败家娘们每次都要她打小养大的母马“踏雪”上场比赛,至今已经输了好几场了。要知道每次的参赛费可是百万钱啊,不过月余,近千万的参赛费就白瞎了,扔到水里还能听个响呢。
虽然皇家赛马场是皇家实业集团旗下的产业,刘发作为股东也能获取巨大收益,但也经不起陈婕这样折腾啊。好在刘发凭着内部消息,私下买了些马票,赌赢了好几场,这才挽回了些损失,否则连陈婕这个月的脂粉钱都没着落了。
家有悍妇,刘发当然不敢明说,只好讪讪的解释道:“好女不与男争嘛,咱家踏雪那么秀气,咋能老是去和那些粗鄙不堪的公马比赛呢?”
陈婕闻言,似乎觉得也算是个道理,便安静下来,扭头继续看着窗外的赛马,只是仍撅着小嘴,满脸不服气的表情。
而此时,刘彭祖和刘端正在马厩里窃窃私语,不时发出一阵yīn笑,显然在算计着什么。
刘彭祖压低声音,在刘端的耳边询问道:“七哥,你不会对其他的赛马下手吧?被发现可是会被永久取消比赛资格的。”
刘端摆摆手,不屑道:“本王哪有这么傻?这样干不但会坏了赛马场的规矩,还会得罪参赛的权贵和二世祖,得不偿失,以后他们不来赛马场玩乐,咱们上哪挣钱去?”
“那你咋跟四哥和九弟拍着胸脯打包票?他们可给你的‘飞云’下了重注,输了怕是放不过你,这两个混人可不好惹!”刘彭祖闻言,心中暗暗后悔,他可是也偷偷下了百万钱,买飞云夺冠的。
刘端一看老八满脸把屎拉在裤裆的表情,哪还不知道他的小心思,yīn测测的解释道:“切~~,不能对别人的赛马下手,我还不能对自己的赛马下手?”
“七哥英明!”刘彭祖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赶紧马屁送上,死死的盯着远处的赛道。
赛道上,十数匹赛马已经进入了最后一圈,刘端的飞云排在第二的位置,被跑在最前面的赤sè战马拉下足足两个马位。这赤sè战马是安阳候刘勃花了千万巨资购入的大宛汗血宝马,已经连胜三场了。每场夺冠的抽头足足有五百万钱,早早回本的刘勃如今正在看台上乐得手舞足蹈,仿佛看到汗血宝马变成了一座金山,向他压了过来。刘勃看向了看台附近十数个豪华奢侈的巨大包厢,眼中满是狂热,决定只要这场再胜了,就花上两千万钱买下其中的一个包厢,免得每次都在拥挤的看台上和其他权贵抢座。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往往很骨感。
赛马群进入最后一个直道后,飞云上的骑手咬了咬牙,将马鞭插入马背上一个特质的水袋,涮了涮,随即取出,满脸不忍的朝飞云的屁股狠狠抽了上去。飞云的股间出现了一道红sè的血痕,正要长嘶一声,却感觉菊花一紧,**辣的刺激感让它瞬间发狂,用尽全力向前狂飙。
“疯了!那马疯了!”赛马场上响起了一阵竭斯底里的嘶吼声,看台上的权贵们纷纷指着速度骤然飙升的飞云呼喝不已,脸上写满了惊异。刘勃更是紧紧捏着手中的马票,死死盯着风云突变的赛道,额头冒出大滴的汗液。
刷!飞云领先了赤血宝马半个马身,抢先撞上了代表终点的绢带,却没有丝毫的停留,仍死死的往前冲去。马背上的骑手尽力控制着方向,防止它撞向看台上。飞云在众人的惊异目光中,又沿着椭圆形的赛道跑了好几圈,这才歪歪斜斜的缓缓停下,马嘴上满是白沫,显然已经体力透支,随时都会倒下。
面对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整个赛马场一片沉寂。当然,谁也没有提出异议,毕竟赛马发疯与否,和结果无关。哪怕是蒙受巨大损失的刘勃也默默接受了这个结果,毕竟跑第二的赛马也能拿到三百万钱的抽成,虽然他还给赤血宝马投下了百万钱的重注,但多少还是挣了两百万钱,也算小赚了一笔,只不过豪华包厢就暂时买不起了。
而在看台边上一个隐秘的角落,一身便装的刘彻满脸不舍的看着赛场上摇摇yù坠的飞云,恼怒的对手边的张骞吩咐道:“让赛马场的管事去告诉八哥和九哥,下次不许再弄这些破事!孤王开这皇家赛马场,除了要挣钱,更重要的是想选拔出最优良的马种,用来繁衍战马,不是让他们肆意糟蹋良马的!”
张骞应诺离去,他知道太子是动了真怒,若是多啰嗦几句,免不得挨顿板子。
且不提刘端和刘彭祖收到太子的jǐng告后,是多么的沮丧和无奈,单单说刘非所在的包厢内,如今已经是满是疯狂的欢呼声。
刘余和刘胜各自拿着手中的百万马票,大口大口的灌着美酒。由于刘勃的赤血宝马之前连胜了三场,飞云这场的夺冠赔率高达-《 读 吧 网 》-他们手中的百万马票能换来足足五百万的赌金,除去赛马场收去的一成抽头,也还有四百五十万钱,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封国半年的租赋啊,实在赚的太爽快了!
刘非看着将美酒当做井拔凉水牛饮不已的两人,不住的摇头苦笑,觉得实在俗不可耐,好在自己也在飞云身上下二十万钱,也就不和这些俗人计较了。他端着高脚杯,眯起双眼,一边品着美酒一边暗暗庆幸,好在当初选对了路子,跟随太子,没有和刘荣哥三选择一条道走到黑。看来今年就能拿到皇家实业集团的大笔红利了,当个有钱有闲的逍遥王爷,总比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觊觎那高悬云端的皇位来得安逸多了。
第五十九章 转嫁“羊吃人”(上)
皮草是什么?长安城的上层贵妇圈疯狂的传递着这个新奇的词汇,如果你的回答是某种野草,那么恭喜你,你将会被归为土包子的行列,被排除在顶级贵妇圈外。
如今,只要才长安城一提到这个词语,就会给人以奢华、高贵的感觉。自从田氏商业集团旗下的“艾格服饰旗舰店”成立以来,艾格皮草就代表着大汉最华美最奢华的毛裘服饰。对爱美的贵妇们来说,在寒冷的冬季披上一件皮草质地的服装,既温暖又惬意,更能体现出自身优雅气质。哪怕现在才刚刚入秋,贵妇们就无法抑制的爆发出她们无限的购买yù。
制裘工艺早在商朝末期就形成了,商朝丞相比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明制裘工艺的人,人们通过硝熟动物的皮毛来制作裘皮服装,并且“集腋成裘”制作成华丽的狐裘大衣,所以北方一直习惯称“裘皮”,比干也被后人奉为“中国裘皮的鼻祖”。
然而,直到汉初,皮革工艺和丝织品比较,其数量和工艺jīng细程度还是很不发达的。皮革和毛料的鞣制使用的还是简单的草木灰,靠着里面的微量碱xìng物质除去皮毛上的血液和毛细组织。照成皮制坚硬,毛sè暗淡,穿在身上有些扎人。因此汉朝的皮裘都是翻毛服装,毛锋朝外。
更重要的是,在讲究礼仪的场合,裘是不能用作外套的,裘外至少要罩件衣服。爱美的贵妇们既要让外衣起到罩衫的作用,又要露出里面的裘皮。这种既遮又露的衣服叫褥衣,多用丝绸做,其sè彩质地要和裘的sè泽相配。就设计程度而言,这样把贵重美丽的一面藏而不露总是令人不满的。
而这一切,都在刘彻获得大量硫酸后完全解决了。在用浓硫酸制取的盐酸过程中,刘彻获得了大量的副产物,纯度极高的硫酸钠。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刘彻翻阅了脑海中大量的资料,知道硫酸钠俗名芒硝,可以用古法炼制出火碱(氢氧化钠)。只要找来生石灰,加水得石灰浆,加芒硝,溶液里就是火碱。
大量用稀释火碱配制的新鞣剂运送到了田氏商业集团的皮毛作坊里,经过试用,所有的工匠都沸腾了。柔软的皮革,光亮顺滑的毛料,亮瞎了他们的眼。制作毛锋朝里的皮裘不但不会造成任何不适,反而会更加温暖,如此一来,皮裘外面就不用再罩上褥衣了。
艾格皮草用锦缎刺绣与裘皮相互拼合,为了弥补“锦衣夜行”之憾,还在大襟裳摆处用大面积的裘皮镶拼,所配的皮领和袖口都用毛峰朝外的毛皮,襟,袖,领等部位都露出了部分毛皮,完全满足了贵妇们贪图炫耀的虚荣心。
当长安城的贵妇们为这种新出现的特制皮裘疯狂不已时,田胜却正窝在书房里苦恼不已。皮裘的制作只是刘彻无心插柳的结果,他制作大量鞣剂的目的是为了毛料,准确的说是来自大草原上源源不断运来的毛料。
景帝先前颁布的诏令已经渐渐发挥了作用,边市开放后,大量的牲畜源源不绝的从陇西边塞运到后方的长安城,除了拉车的马和耕地的牛,还有大量的羊。羊肉可以吃,但是羊毛白白扔掉或者只是做成羊毛毡就浪费了。刘彻的脑海中有很多方法将其制作成轻便保暖的羊毛服饰,因此,他要求田胜分成高端和低端两种羊毛服饰,大量制作。
当景帝收到太子献上的羊毛衣裤,并得知每套成本不足千钱时,不由龙心大悦。由于少府在新成立的皇家实业集团占有四成股份,年底所得分红利预计将会超过十亿钱,手头宽裕不少的景帝决定为京师兵发放福利,在冬季到来前每人赐予一套羊毛衣裤。汉朝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jǐng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汉朝的京师兵主要有南军和北军,合计超过十万人。
田胜面对如此庞大而急迫的订单,几乎一夜白发。钱虽然是好东西,也要有命挣才行。抗旨不尊肯定是不行的,太子的要求也不能含糊,这样一来,兴建数十个皮毛作坊就是当务之急了。然而,光有作坊显然是不够的,大量纺织工具和熟练的织工都还没有着落。
毫无办法的田胜只能托人带话给太子,请求他能同意先暂停高端毛织品的生产,使皮毛作坊能够全力赶制皇帝要求的十万套低端羊毛衣裤,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就在田胜满心忐忑的等待消息时,太子詹事陈煌带着几个工匠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田胜彷如落水之人抓住了稻草,赶忙站起来,死死抓住陈煌的手臂,紧张道:“陈大人,可是太子殿下同意了我的请求?”
陈煌摇了摇头,田胜登时瘫软在地,如丧考妣的喃喃道:“完了,完了。。。。。。”
他跟太子殿下打了快两年交道,自然知道这个侄子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得罪皇帝固然讨不了好,但得罪了刘彻恐怕比死还可怕。
陈煌赶紧将他拉起来,连声安慰道:“田国舅莫急,太子吩咐本官带了几个工匠,可助国舅一臂之力。”
“哦?”田胜闻言,眼神一亮,随即站稳了身体,太子詹事府出来的工匠都是宝贝啊,每次都能带给他很大的惊喜,此次定然也不会让他失望才对。
片刻后,田胜看着工匠们从大车上卸下的几个的物件,疑惑的问道:“这是何物?”
“纺车!”一个面庞黑黝黝的工匠露齿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有些耀眼。
“啥?”田胜露出失望的神sè,纺车在皮料作坊里多的是,就怎么几台根本于事无补。
陈煌见状,也不急着解释,而是让工匠将纺车运到房中。工匠们显然很熟练,没一会就安装完毕,又细细检查了一遍,这才朝陈煌点点头。
陈煌带走垂头丧气的田胜走到近前,示意织工上前掩饰,胸有成竹道:“田国舅,细细看看,这脚踏纺车比起你在作坊里看到的纺车如何?”
田胜打起jīng神,仔细一看,觉得织工的动作确实有些怪异,却想不出来和从前在作坊看到的有何不同。陈煌看他满头雾水的样子,也不再卖关子,解释道:“织工没有用手摇纺车!”
田胜闻言,恍然大悟,眼神逐渐亮了起来。在汉初,原始手工纺织生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已经出现了手摇纺车。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cāo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而眼前的这架劳什子“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cāo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cāo作,速度快了数倍有余。
“果然是好东西!”田胜高兴的大叫起来,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随即又指着院子里还没来得及组装的其他物件,满怀期待的问道:“那些也是?”
陈煌摇摇头道:“光光有纺车还不够,有了线,自然要纺织,那是新的织机。。。。。。”
急不可待的田胜根本不等他说完,连声招呼府中的下人把院子里的东西搬到房子里,以便工匠尽速组装。陈煌无奈的看着陷入癫狂的田胜,示意只休息了片刻的詹事府工匠们听他的吩咐,继续组装织机。
工匠们早就累得满头大汗,手下自是慢了不少,急得田胜在边上抓耳挠腮,郁闷不已。直到府中的管家实在看不下去,招呼侍女给工匠们端了些水和吃食,田胜这才恍然,让詹事府这些被太子惯大了脾气的宝贝工匠们稍事歇息。
(兄弟们,俺被人爆菊了,最后两天,能帮俺重回第一不?下周开始rì更上万,求收藏推荐啦。。。。。。呼呼)
第六十章 转嫁“羊吃人”(下)
工匠们休息片刻后,组装速度果然快了不少。当织工坐上去,田胜立刻就清楚了其中的奥妙。
汉初的纺织已从“手经指挂”中解放出来,出现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穿引纬纱、能前后打紧纬密的三个方向的踞织机。而太子詹事府带来的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的踏板织机,能用经纱到辊和织口。卷布导轴可以绷紧经纱,使经纱张力较为均匀,有利于得道平整的丰满的布面,织工无需用双脚抵住轴棍,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它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比之原始织机速度提高了数十倍。
“哈哈,有了这两样宝贝,定能赶在入冬前备齐陛下所需的羊毛衣物。”田胜肆无忌惮的大笑着,舒缓着数rì来的压抑心情。
陈煌泼了他一脑袋冷水,幽幽道:“太子殿下再三吩咐,这两样新器具是用来制作高端羊毛制品的,只在艾格服饰售卖。”
田胜闻言,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死,停止大笑,弯下身子咳嗽不已。一旁的管家忙上前轻拍他的脊背,好半晌才让他回过气来。
陈煌实在受不了他一惊一乍的样子,赶忙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递了过去。田胜接过一看,封面上写着《水力大纺车设计图》几个大字,登时满脑袋雾水。
黑脸工匠在陈煌的示意下,上前解释道:“现今作坊内的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两至三枚,最多为五枚。这所谓的水力大纺车,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一个织工可以管理上百枚锭子,速度比手工纺织又快上数十倍。”
田胜闻言大喜,但又疑惑的问道:“那为何还要将那脚踏纺车?”
“太子殿下曾命詹事府的匠人试制比较过,手工纺织虽慢,但经纬更密,织工更好;这水力纺车虽快,但织物粗糙,经纬也不甚齐整,怕是贵人们嫌差。”
田胜恍然大悟,太子的意思很明显,高端的羊毛制品还是需要手工纺织,而中低端制品就要用水力纺织了。想到此处,他直勾勾的盯着陈煌,哀怨的眼神诉说着对他的不满。显然陈煌早就知道太子的全盘打算,却没有一次说完,而是恶趣味的在一旁不断看他的笑话。
他yīn测测的幽幽道:“陈大人,还有什么好东西,就拿出来吧。”
陈煌尴尬的一笑,显然也发现自己有些不厚道,忙示意工匠们把新式提花机也组装起来。
提花的工艺方法源于原始腰机挑花,汉初时这种工艺方法已经用于斜织机和水平织机,可以织出复杂的、花形循环较大的花,把经纱分成更多的组,多综多镊的花机逐步形成。
刘彻根据《天工开物·乃服篇》提到的明代提花机做出了相应改进,“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下,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肋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这里所谓“衢盘”今称目板所谓“衢脚”今称下柱,“的杠”是经轴,“叠肋木”是打筘用的压木。
“这新的提花机,可以织出更为jīng美的花纹,用在高端羊毛织物上,定能让长安城贵妇们眼前一亮。”陈煌没有再吊田胜的胃口,解释道:“花本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环,若是想把设计好的图案重现在织物上,得按图案使成千上万根经线有规律地交互上下提综,几十种结线有次序地横穿排列,做成一整套花纹记忆装置。花本结好,上机织造。织工和挽花工互相配合,根据花本的变化,一根纬线一根纬线地向前织着,方可织出瑰丽的花纹来。”
田胜点点头,他很明白,若是在羊毛制品上直接织出各种jīng美花纹,绝对会在贵妇圈中造成多大的轰动,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他思考片刻,犹豫道:“只是这织工和挽花工需得熟手才行,非格外心灵手巧之人,怕是难以jīng通啊。”
“殿下早就考虑周全了,以后只有高端羊毛制品需要熟手,其他中低端的制品就用来练手,倒也不愁织坏了卖不出去。”陈煌点头赞同,随即继续解释道:“以后水力纺织和纺线的活计都教给新手做,太子还嘱咐,最近陇西边塞会送来大量的羌人女奴,足够新建的水力纺车作坊和纺线作坊使用。”
陈煌说到此处停顿了片刻,附到田胜耳边,压低了声音,严肃而慎重道:“至于手工纺织和提花工艺,殿下再三叮嘱,务必选择汉人织工,手艺传承和新式器具也要严加保密,各项工艺不得泄露出去!手艺jīng湛的织工和挽花工也要照着原先殿下给你们田氏商业集团定下的章程,当做集团内的优秀员工,签订死契,给予最高级别的福利待遇和月俸,严加看护,不许外流!实在留不住的,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段!”
田胜闻言一惊,赶紧点头应诺。跟着太子干了快两年,他也逐渐明白了太子常挂在嘴边的“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意思,但还是被陈煌口中的“必要手段”吓到了,这可是太子殿下第一次语带杀意的指示。田胜实在搞不懂太子殿下为何如此看重这些织工和挽花工,从前的各种工匠都只是用利诱和长契留下,可从未提到所谓的“必要手段”啊。
此时的刘彻,正坐在书房内,捧着手中刚刚出炉的《大汉帝国工业发展规划》傻笑,笑声中满是得意,还透一丝丝yīn险一丝丝恶毒,很是渗人。
西方工业革命最开始的迹象就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大量的羊毛使得纺织业迅猛发展,带动了机械,化工,航海的一系列进步。而为了饲养更多的羊,土地被大量兼并,失去土地的农夫只得进入各种工厂成为工人,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于是,一个诡异的循环就产生了,更多的纺织厂需要更多的羊毛,更多的土地被兼并,更多的农夫变成工人,又出现了更多的纺织厂。
这种循环造成了西方低层民众长达百余年猪狗不如的生活,直到生产效率极大化后,才渐渐得以好转。从某种程度上说,后世新中国工业化时,成为“世界工厂”,被作为低端产品生产国和资源输出地,大量的出卖廉价劳动力,也只是重复这一个大循环罢了。
然而,作为穿越众,作为一个华夏子孙,刘彻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避免大汉帝国走向工业化时的阵痛期。既然想要羊毛,那就去大草原上圈地养羊吧;想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全世界那么多人口,羌人,匈奴人,倭人,大秦人,身毒人,还有比奴隶更廉价的劳动力吗?
在刘彻未来的计划中,汉人只要牢牢把握住高端技术和生产工艺,就足以在整个帝国平缓的推动工业化进程。不需要让华夏子孙承受那些猪狗不如的生活,只需要将工业化的负作用全部转嫁到其他民族头上就可以了。
刘彻要将各种高端技术和制造工艺都留在大汉帝国,一丝一毫都不准流传出帝国的土地,除了一些高污染的工业,他甚至连中低端制造业都不想转移给其他民族。后世的美dì dū在积极争取制造业回笼,显然出现产业失衡的严重问题。在刘彻的想法中,今后世界其他民族和地域,不需要研发也不需要制造,只要为大汉源源不断的提供廉价劳动力和生产资源,再用高价换取各种成品就好。
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之rì,风和rì丽,秋高气爽,景帝偕太子刘彻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
祭祀完毕,景帝端坐在太庙云台的主席上,兴致颇高,脸上堆满了笑容。正所谓“立秋晴一rì,农夫不用力”,立秋rì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rì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作为一个与民生息的帝皇,景帝是由衷的替百姓感到高兴。
太常卿刘歂更是红光满面,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行政事务,一年到头他也没几次露脸的机会,今rì自然要好好表现,在皇帝面前搏个脸熟也是好的。
刘歂征得皇帝同意后,挥手示意奏起祭祀礼乐。太乐令当然不会给上司掉链子,命乐工奏响周朝祀天的古曲《西皓》,歌伶随曲吟唱起来,八佾八列六十四名乐人(舞姬)也纷纷执羽而舞,正是古舞《育命》。
皇帝和群臣看得津津有味,倒是坐在景帝右侧的刘彻哈欠连天。虽然知道这是华夏民族的古典文化,是应该尊重的,但他实在提不起兴趣。特别是从未央宫一路行来,近万的迎秋队伍,竟然车旗服饰皆白,连皇帝和太子都要身着白sè麻衣,随行的歌伶还不断的唱着腔调诡异的古曲,让刘彻这个后世之人感到头皮发麻,没事为啥要披麻戴孝啊,实在是太不吉利。
为了准备祭祀宗庙的贡品,景帝还进入太庙外的园圃内,独自shè杀了一头强壮的野牛,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刘彻看到景帝提着水桶大的野牛头缓缓走出园圃时,几乎没乐晕过去。太无耻了!这演戏多少要有点谱吧?就靠一张弓和一柄厚背剑就能独自在半个时辰内搞死这样一头野牛?单单砍下牛头都得花上大半个时辰了。
而看到景帝身上还白衣飘飘,纤尘不染的神仙模样,群臣非但没有露出丝毫疑惑的神sè,反而登时山呼万岁,陛下威武。刘彻觉得他们比皇帝老爹更加无耻,玩政治的永远都是这副鸟样,但刘彻觉得自己将来要保留一丝人样,所以他会成为半人半鸟的生物,简称鸟人。
实在闲得无聊的刘彻,只得半眯双眼,神游天外。南山下实验田里水稻应该快收割了吧?好不容易从江淮寻来现今大汉最好的稻种,为了提高种子匀度,有利培育壮秧,几乎是命令下人选种时一粒粒的挑选,颗粒硕大饱满。种子消毒更是废了大力气,石灰水,草木灰,硫酸铜溶液,现有适于浸种的手段都用上了。
毕竟刘彻两辈子都没干过农活,从书中得到的理论要转化为实际颇为不易。所幸御花园里有几个老花匠,从前也是农家出身,又jīng通苗圃育种,所谓触类旁通嘛,刘彻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从少府将人抢了过来,一起研究稻种改良的方法。今年开chūn时,几人都被派去孤儿内院的农学院去做先生了,还搞了一百亩的实验田,上月回报说长势良好,刘彻才稍微放下心来。
稻子现在的产量或许还比不上粟米和小麦,但刘彻知道,在杂交水稻问世后,稻子将成为华夏民族最重要的粮食来源。然而想要在关中推广水稻,并不简单,和粟米与小麦相比,水稻的需水量太大。除非刘彻能找到野生旱稻稻种进行培育,旱稻种子发芽时需氧较多,吸水力较强,而需水量较少,很适合在关中种植。现今的旱稻稻种大部分分别在东南亚和南亚,最有机会拿到就是南越国了。
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汉朝成立后,赵佗向汉朝称臣,每年在chūn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像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如今赵佗已经九十高龄,即使是在人均寿命高达七十余岁的景帝朝,都是少见的高寿。(不要怀疑,汉初是中国历史上人均寿命最高的时代,二十一世纪新中国的人均寿命才恢复到景帝朝的水平线。)刘彻更知道,历史上的赵佗最后活了一百多岁,不但熬死了他所有的对手,甚至连对手的孙子都熬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秦汉时期真正笑到最后的人。
如今南越国天高皇帝远,又占山为王,刘彻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尽早搞掉赵佗。旱稻实在太重要,关系到未来的一系列布局。没有足够粮食,人口增长计划就没法进行,对外征伐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对内发展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刘彻不是没有考虑过派人潜入南越国寻找野生稻种,但直接在关中种植野生稻种是异想天开。巨大的气候差异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克服的,必须先就地培育,在南越国大范围人工试种,慢慢的选取合适移植的品种,方才能关中种植。YY小说中拿到一袋种子就能种出几亩良田的神迹,刘彻自认还没有如此耀眼的主角光环。
直到rì头偏西,长安城的暮鼓远远传来,太庙内才结束歌舞,起驾回宫。刘彻实在搞不懂,为啥同样一首歌一支舞能反反复复折腾上数个时辰,皇帝老爹和群臣们还乐此不疲。换在后世,哪个演唱会敢这么忽悠观众,祖宗八代早就被愤怒的网民拉出来轮上百八十遍了。
“彻儿,如今又是丰收之年,看这满地金黄,你的功劳不小啊。”龙辇之上,景帝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黄sè粟田,高兴地轻拍刘彻的后背道。
刘彻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了,微笑道:“父皇谬赞了,儿臣不过是献上小小的耧车,眼前这一切,还是靠父皇与民生息,百姓用命的缘故,儿臣的些许小手段怎可居功。”
景帝嘴上不说话,但脸上乐开了花。再英明神武的皇帝,都是爱听马屁的,何况刘彻所说的也是事实。景帝即位至今八年有余,大汉帝国仓满禀足,国库充盈,节俭爱民的他居功至伟。
刘彻想了想,继续说道:“如今良田亩产不过两石,儿臣或许有些方法,能将亩产增加不少。”
“哦?”景帝闻言,眼前一亮,登时来了兴趣,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从来不会无的放矢,没有几分把握,是绝对不会来忽悠他的。
“父皇可知道儿臣在少府建了个化工作坊?”
景帝点点头,刘彻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少府卿陈俞更是被折腾得不chéng rén形,数次找景帝诉苦,面对这个三朝忠仆,景帝也只能好言劝慰,却没有干预刘彻。此时抓到机会,景帝捏着胡须,打趣道:“恩,听陈少府说过,他差点要告老还乡啊。”
刘彻闻言脸sè微红,当时自己确实有些心急,办事不够厚道,赶紧转移话题:“那化工作坊可以产出一种叫硫酸的事物,有了硫酸,就可以制作化肥,比人畜排出的秽物更能帮助谷物生长。”
“哦?你说的那劳什子化肥还有如此功效?只是你那小小的作坊,怕是供给不了多少田地啊?”景帝疑惑的问道,他虽然不事农耕,但是极为重视农业,当然知道施放了粪便的谷物长势会更好,只是农夫一年能拉多少粪便,都不够浇灌半亩田地的。
“父皇无需担心,那化肥的用量很小,一亩田地,每年不过用上一斗化肥足以,过犹不及。那化工作坊虽小,产量却高得惊人,供上十万石化肥都有富余。至于功效,儿臣早命人在孤儿院的官田选出部分施用,虽然仅仅用了数月,田里的粟苗长势却比周围田地好上不少,待得秋收之时,就可知道亩产几何了。”
刘彻胸有成竹的回答道,虽然他不会种地,但是作为化工系的硕士,硫酸类化肥的功效还是有一定把握的。硫酸亚铁的功效除了改变土壤的酸碱度还会给植物补铁。而硫酸氨和硫酸钾的复合肥,更是能补充氮和钾的好东西。只要用量合理,亩产提高个一半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了,毕竟汉初的亩产才两石而已,都不到后世一般粟米的四分之一,更别说杂交稻种了。
“好!好!好!”景帝连赞了三声,他知道刘彻从不敢没把握的事,更没有必要欺骗他,百万亩良田增产,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不由哈哈大笑道:“若是真如皇儿所言,可真是旷古奇功,实乃天佑大汉啊!秋收之时,朕定要和皇儿一同前去,看看这福泽万民的祥瑞之物!”
说完,他生怕rì后忘了,赶紧让掌印太监孙全记下,到时一定要提醒他,孙全自然躬身应诺。其实就算景帝不吩咐,孙全到时也会提醒他的,长伴君侧的内侍,哪还分不清皇帝重视啥?
片刻后,孙全出去传旨,陛下今夜要在未央正殿设宴,与群臣彻夜痛饮。群臣们不由面面相觑,这个小气皇帝啥时候变得如此大方了?从前偶尔国务繁忙,误了下朝的时辰,景帝留臣子在未央宫吃饭,也不过端出三菜一汤的粗茶淡饭。今rì陛下竟然会主动提出大宴群臣,到底碰到啥高兴事了?要知道,往年迎秋典礼过后,陛下可都是把群臣赶回自家吃饭的。
总之,偶尔大方一次的景帝,却让大臣们费尽了脑汁,愁白了头。
第六十二章 蹛林云中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云中,位于河套西北,秦时的云中郡治。秦末大乱,冒顿单于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和高阙、阳山(今狼山)、北假等yīn山战略要地,云中此时已为匈奴单于庭所辖。
由于匈奴游牧民族的特xìng,单于庭不是固定的地点,单于无城郭,不知何以国之。穹庐前地若庭,故云庭,所以匈奴单于所都之处即为“庭”。
景帝中元元年九月,匈奴军臣单于设庭于云中,举行蹛林大会。
匈奴每年举行三次大会,皆由单于召集诸王部长参加。正月举行chūn祭,为小会龙庭;五月举行祭祀祖先、天地、鬼神,为大会龙城;九月,为课校人畜计,于蹛林稽查各氏族部落一年中户口和牲畜增殖情况,核实军队数量,征收赋税,为蹛林大会。三次大会以秋季蹛林大会最为隆重,几乎所有的匈奴大部族都会全员出席。
所谓“蹛林”,就是围绕树林的意思。匈奴的神祠和后世的蒙古敖包,以及北亚各族对天地神祗的祭祀场大致相同。那是把自然树林或人为堆成的树枝,当成神灵的凭代。所以一定要在有林木的地方,如果没有还要临时插柳枝以代替林木。匈奴的“蹛林”活动其实来源于鲜卑的风俗,自古相传,“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此其遗法也。”主要内容均为赛马,是游牧民族的一种祭祀盛典。
蹛林大会活动的人数和牲畜都会多于龙城的“大会”,需要有更宽广的场地,与正月、五月那种祭祀活动是不太一样的。这种匈奴部众都要参加的大规模聚会,应当是在水草适宜、有林木、也适合安排部众生活、单于大帐又有较好安全保障的地区。由于单于庭具有移动xìng,每年的“蹛林”也会随之变动。
蹛林大会上,会有所谓的“课校”,就是稽查各氏族部落一年中户口和牲畜增殖情况,核实军队数量,征收赋税。这项活动安排在秋季,正是当年的收获季节,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当年人口、畜产品的增减情况,匈奴各个阶层都会关心这项事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蹛林大会体现着匈奴政权管理户籍、财产、检阅军队,向人民征收赋税的重要职能。
此次蹛林大会,上百万匈奴人齐聚云中,消息传来,雁门郡和代郡的边塞如临大敌,纷纷实施边禁,整军备战。代郡尚有白登山可做依托屏障,雁门郡则是首当其冲,太守郅都面临其上任以来的最大威胁,一边加强防务,一边上书皇帝,直言雁门若失,必以死报国。
御书房内,景帝放下手中匈奴使者送来的国书木札,面sè铁青,不发一语。
太子刘彻拿起一看,登时怒容满面,低声嘶吼道:“这是讹( 汉武挥鞭 http://www.xlawen.org/kan/3859/ )
刘发满脑袋黑线,这个败家娘们每次都要她打小养大的母马“踏雪”上场比赛,至今已经输了好几场了。要知道每次的参赛费可是百万钱啊,不过月余,近千万的参赛费就白瞎了,扔到水里还能听个响呢。
虽然皇家赛马场是皇家实业集团旗下的产业,刘发作为股东也能获取巨大收益,但也经不起陈婕这样折腾啊。好在刘发凭着内部消息,私下买了些马票,赌赢了好几场,这才挽回了些损失,否则连陈婕这个月的脂粉钱都没着落了。
家有悍妇,刘发当然不敢明说,只好讪讪的解释道:“好女不与男争嘛,咱家踏雪那么秀气,咋能老是去和那些粗鄙不堪的公马比赛呢?”
陈婕闻言,似乎觉得也算是个道理,便安静下来,扭头继续看着窗外的赛马,只是仍撅着小嘴,满脸不服气的表情。
而此时,刘彭祖和刘端正在马厩里窃窃私语,不时发出一阵yīn笑,显然在算计着什么。
刘彭祖压低声音,在刘端的耳边询问道:“七哥,你不会对其他的赛马下手吧?被发现可是会被永久取消比赛资格的。”
刘端摆摆手,不屑道:“本王哪有这么傻?这样干不但会坏了赛马场的规矩,还会得罪参赛的权贵和二世祖,得不偿失,以后他们不来赛马场玩乐,咱们上哪挣钱去?”
“那你咋跟四哥和九弟拍着胸脯打包票?他们可给你的‘飞云’下了重注,输了怕是放不过你,这两个混人可不好惹!”刘彭祖闻言,心中暗暗后悔,他可是也偷偷下了百万钱,买飞云夺冠的。
刘端一看老八满脸把屎拉在裤裆的表情,哪还不知道他的小心思,yīn测测的解释道:“切~~,不能对别人的赛马下手,我还不能对自己的赛马下手?”
“七哥英明!”刘彭祖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赶紧马屁送上,死死的盯着远处的赛道。
赛道上,十数匹赛马已经进入了最后一圈,刘端的飞云排在第二的位置,被跑在最前面的赤sè战马拉下足足两个马位。这赤sè战马是安阳候刘勃花了千万巨资购入的大宛汗血宝马,已经连胜三场了。每场夺冠的抽头足足有五百万钱,早早回本的刘勃如今正在看台上乐得手舞足蹈,仿佛看到汗血宝马变成了一座金山,向他压了过来。刘勃看向了看台附近十数个豪华奢侈的巨大包厢,眼中满是狂热,决定只要这场再胜了,就花上两千万钱买下其中的一个包厢,免得每次都在拥挤的看台上和其他权贵抢座。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往往很骨感。
赛马群进入最后一个直道后,飞云上的骑手咬了咬牙,将马鞭插入马背上一个特质的水袋,涮了涮,随即取出,满脸不忍的朝飞云的屁股狠狠抽了上去。飞云的股间出现了一道红sè的血痕,正要长嘶一声,却感觉菊花一紧,**辣的刺激感让它瞬间发狂,用尽全力向前狂飙。
“疯了!那马疯了!”赛马场上响起了一阵竭斯底里的嘶吼声,看台上的权贵们纷纷指着速度骤然飙升的飞云呼喝不已,脸上写满了惊异。刘勃更是紧紧捏着手中的马票,死死盯着风云突变的赛道,额头冒出大滴的汗液。
刷!飞云领先了赤血宝马半个马身,抢先撞上了代表终点的绢带,却没有丝毫的停留,仍死死的往前冲去。马背上的骑手尽力控制着方向,防止它撞向看台上。飞云在众人的惊异目光中,又沿着椭圆形的赛道跑了好几圈,这才歪歪斜斜的缓缓停下,马嘴上满是白沫,显然已经体力透支,随时都会倒下。
面对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整个赛马场一片沉寂。当然,谁也没有提出异议,毕竟赛马发疯与否,和结果无关。哪怕是蒙受巨大损失的刘勃也默默接受了这个结果,毕竟跑第二的赛马也能拿到三百万钱的抽成,虽然他还给赤血宝马投下了百万钱的重注,但多少还是挣了两百万钱,也算小赚了一笔,只不过豪华包厢就暂时买不起了。
而在看台边上一个隐秘的角落,一身便装的刘彻满脸不舍的看着赛场上摇摇yù坠的飞云,恼怒的对手边的张骞吩咐道:“让赛马场的管事去告诉八哥和九哥,下次不许再弄这些破事!孤王开这皇家赛马场,除了要挣钱,更重要的是想选拔出最优良的马种,用来繁衍战马,不是让他们肆意糟蹋良马的!”
张骞应诺离去,他知道太子是动了真怒,若是多啰嗦几句,免不得挨顿板子。
且不提刘端和刘彭祖收到太子的jǐng告后,是多么的沮丧和无奈,单单说刘非所在的包厢内,如今已经是满是疯狂的欢呼声。
刘余和刘胜各自拿着手中的百万马票,大口大口的灌着美酒。由于刘勃的赤血宝马之前连胜了三场,飞云这场的夺冠赔率高达-《 读 吧 网 》-他们手中的百万马票能换来足足五百万的赌金,除去赛马场收去的一成抽头,也还有四百五十万钱,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封国半年的租赋啊,实在赚的太爽快了!
刘非看着将美酒当做井拔凉水牛饮不已的两人,不住的摇头苦笑,觉得实在俗不可耐,好在自己也在飞云身上下二十万钱,也就不和这些俗人计较了。他端着高脚杯,眯起双眼,一边品着美酒一边暗暗庆幸,好在当初选对了路子,跟随太子,没有和刘荣哥三选择一条道走到黑。看来今年就能拿到皇家实业集团的大笔红利了,当个有钱有闲的逍遥王爷,总比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觊觎那高悬云端的皇位来得安逸多了。
第五十九章 转嫁“羊吃人”(上)
皮草是什么?长安城的上层贵妇圈疯狂的传递着这个新奇的词汇,如果你的回答是某种野草,那么恭喜你,你将会被归为土包子的行列,被排除在顶级贵妇圈外。
如今,只要才长安城一提到这个词语,就会给人以奢华、高贵的感觉。自从田氏商业集团旗下的“艾格服饰旗舰店”成立以来,艾格皮草就代表着大汉最华美最奢华的毛裘服饰。对爱美的贵妇们来说,在寒冷的冬季披上一件皮草质地的服装,既温暖又惬意,更能体现出自身优雅气质。哪怕现在才刚刚入秋,贵妇们就无法抑制的爆发出她们无限的购买yù。
制裘工艺早在商朝末期就形成了,商朝丞相比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明制裘工艺的人,人们通过硝熟动物的皮毛来制作裘皮服装,并且“集腋成裘”制作成华丽的狐裘大衣,所以北方一直习惯称“裘皮”,比干也被后人奉为“中国裘皮的鼻祖”。
然而,直到汉初,皮革工艺和丝织品比较,其数量和工艺jīng细程度还是很不发达的。皮革和毛料的鞣制使用的还是简单的草木灰,靠着里面的微量碱xìng物质除去皮毛上的血液和毛细组织。照成皮制坚硬,毛sè暗淡,穿在身上有些扎人。因此汉朝的皮裘都是翻毛服装,毛锋朝外。
更重要的是,在讲究礼仪的场合,裘是不能用作外套的,裘外至少要罩件衣服。爱美的贵妇们既要让外衣起到罩衫的作用,又要露出里面的裘皮。这种既遮又露的衣服叫褥衣,多用丝绸做,其sè彩质地要和裘的sè泽相配。就设计程度而言,这样把贵重美丽的一面藏而不露总是令人不满的。
而这一切,都在刘彻获得大量硫酸后完全解决了。在用浓硫酸制取的盐酸过程中,刘彻获得了大量的副产物,纯度极高的硫酸钠。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刘彻翻阅了脑海中大量的资料,知道硫酸钠俗名芒硝,可以用古法炼制出火碱(氢氧化钠)。只要找来生石灰,加水得石灰浆,加芒硝,溶液里就是火碱。
大量用稀释火碱配制的新鞣剂运送到了田氏商业集团的皮毛作坊里,经过试用,所有的工匠都沸腾了。柔软的皮革,光亮顺滑的毛料,亮瞎了他们的眼。制作毛锋朝里的皮裘不但不会造成任何不适,反而会更加温暖,如此一来,皮裘外面就不用再罩上褥衣了。
艾格皮草用锦缎刺绣与裘皮相互拼合,为了弥补“锦衣夜行”之憾,还在大襟裳摆处用大面积的裘皮镶拼,所配的皮领和袖口都用毛峰朝外的毛皮,襟,袖,领等部位都露出了部分毛皮,完全满足了贵妇们贪图炫耀的虚荣心。
当长安城的贵妇们为这种新出现的特制皮裘疯狂不已时,田胜却正窝在书房里苦恼不已。皮裘的制作只是刘彻无心插柳的结果,他制作大量鞣剂的目的是为了毛料,准确的说是来自大草原上源源不断运来的毛料。
景帝先前颁布的诏令已经渐渐发挥了作用,边市开放后,大量的牲畜源源不绝的从陇西边塞运到后方的长安城,除了拉车的马和耕地的牛,还有大量的羊。羊肉可以吃,但是羊毛白白扔掉或者只是做成羊毛毡就浪费了。刘彻的脑海中有很多方法将其制作成轻便保暖的羊毛服饰,因此,他要求田胜分成高端和低端两种羊毛服饰,大量制作。
当景帝收到太子献上的羊毛衣裤,并得知每套成本不足千钱时,不由龙心大悦。由于少府在新成立的皇家实业集团占有四成股份,年底所得分红利预计将会超过十亿钱,手头宽裕不少的景帝决定为京师兵发放福利,在冬季到来前每人赐予一套羊毛衣裤。汉朝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jǐng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汉朝的京师兵主要有南军和北军,合计超过十万人。
田胜面对如此庞大而急迫的订单,几乎一夜白发。钱虽然是好东西,也要有命挣才行。抗旨不尊肯定是不行的,太子的要求也不能含糊,这样一来,兴建数十个皮毛作坊就是当务之急了。然而,光有作坊显然是不够的,大量纺织工具和熟练的织工都还没有着落。
毫无办法的田胜只能托人带话给太子,请求他能同意先暂停高端毛织品的生产,使皮毛作坊能够全力赶制皇帝要求的十万套低端羊毛衣裤,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就在田胜满心忐忑的等待消息时,太子詹事陈煌带着几个工匠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田胜彷如落水之人抓住了稻草,赶忙站起来,死死抓住陈煌的手臂,紧张道:“陈大人,可是太子殿下同意了我的请求?”
陈煌摇了摇头,田胜登时瘫软在地,如丧考妣的喃喃道:“完了,完了。。。。。。”
他跟太子殿下打了快两年交道,自然知道这个侄子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得罪皇帝固然讨不了好,但得罪了刘彻恐怕比死还可怕。
陈煌赶紧将他拉起来,连声安慰道:“田国舅莫急,太子吩咐本官带了几个工匠,可助国舅一臂之力。”
“哦?”田胜闻言,眼神一亮,随即站稳了身体,太子詹事府出来的工匠都是宝贝啊,每次都能带给他很大的惊喜,此次定然也不会让他失望才对。
片刻后,田胜看着工匠们从大车上卸下的几个的物件,疑惑的问道:“这是何物?”
“纺车!”一个面庞黑黝黝的工匠露齿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有些耀眼。
“啥?”田胜露出失望的神sè,纺车在皮料作坊里多的是,就怎么几台根本于事无补。
陈煌见状,也不急着解释,而是让工匠将纺车运到房中。工匠们显然很熟练,没一会就安装完毕,又细细检查了一遍,这才朝陈煌点点头。
陈煌带走垂头丧气的田胜走到近前,示意织工上前掩饰,胸有成竹道:“田国舅,细细看看,这脚踏纺车比起你在作坊里看到的纺车如何?”
田胜打起jīng神,仔细一看,觉得织工的动作确实有些怪异,却想不出来和从前在作坊看到的有何不同。陈煌看他满头雾水的样子,也不再卖关子,解释道:“织工没有用手摇纺车!”
田胜闻言,恍然大悟,眼神逐渐亮了起来。在汉初,原始手工纺织生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已经出现了手摇纺车。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cāo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而眼前的这架劳什子“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cāo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cāo作,速度快了数倍有余。
“果然是好东西!”田胜高兴的大叫起来,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随即又指着院子里还没来得及组装的其他物件,满怀期待的问道:“那些也是?”
陈煌摇摇头道:“光光有纺车还不够,有了线,自然要纺织,那是新的织机。。。。。。”
急不可待的田胜根本不等他说完,连声招呼府中的下人把院子里的东西搬到房子里,以便工匠尽速组装。陈煌无奈的看着陷入癫狂的田胜,示意只休息了片刻的詹事府工匠们听他的吩咐,继续组装织机。
工匠们早就累得满头大汗,手下自是慢了不少,急得田胜在边上抓耳挠腮,郁闷不已。直到府中的管家实在看不下去,招呼侍女给工匠们端了些水和吃食,田胜这才恍然,让詹事府这些被太子惯大了脾气的宝贝工匠们稍事歇息。
(兄弟们,俺被人爆菊了,最后两天,能帮俺重回第一不?下周开始rì更上万,求收藏推荐啦。。。。。。呼呼)
第六十章 转嫁“羊吃人”(下)
工匠们休息片刻后,组装速度果然快了不少。当织工坐上去,田胜立刻就清楚了其中的奥妙。
汉初的纺织已从“手经指挂”中解放出来,出现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穿引纬纱、能前后打紧纬密的三个方向的踞织机。而太子詹事府带来的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的踏板织机,能用经纱到辊和织口。卷布导轴可以绷紧经纱,使经纱张力较为均匀,有利于得道平整的丰满的布面,织工无需用双脚抵住轴棍,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它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比之原始织机速度提高了数十倍。
“哈哈,有了这两样宝贝,定能赶在入冬前备齐陛下所需的羊毛衣物。”田胜肆无忌惮的大笑着,舒缓着数rì来的压抑心情。
陈煌泼了他一脑袋冷水,幽幽道:“太子殿下再三吩咐,这两样新器具是用来制作高端羊毛制品的,只在艾格服饰售卖。”
田胜闻言,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死,停止大笑,弯下身子咳嗽不已。一旁的管家忙上前轻拍他的脊背,好半晌才让他回过气来。
陈煌实在受不了他一惊一乍的样子,赶忙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递了过去。田胜接过一看,封面上写着《水力大纺车设计图》几个大字,登时满脑袋雾水。
黑脸工匠在陈煌的示意下,上前解释道:“现今作坊内的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两至三枚,最多为五枚。这所谓的水力大纺车,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一个织工可以管理上百枚锭子,速度比手工纺织又快上数十倍。”
田胜闻言大喜,但又疑惑的问道:“那为何还要将那脚踏纺车?”
“太子殿下曾命詹事府的匠人试制比较过,手工纺织虽慢,但经纬更密,织工更好;这水力纺车虽快,但织物粗糙,经纬也不甚齐整,怕是贵人们嫌差。”
田胜恍然大悟,太子的意思很明显,高端的羊毛制品还是需要手工纺织,而中低端制品就要用水力纺织了。想到此处,他直勾勾的盯着陈煌,哀怨的眼神诉说着对他的不满。显然陈煌早就知道太子的全盘打算,却没有一次说完,而是恶趣味的在一旁不断看他的笑话。
他yīn测测的幽幽道:“陈大人,还有什么好东西,就拿出来吧。”
陈煌尴尬的一笑,显然也发现自己有些不厚道,忙示意工匠们把新式提花机也组装起来。
提花的工艺方法源于原始腰机挑花,汉初时这种工艺方法已经用于斜织机和水平织机,可以织出复杂的、花形循环较大的花,把经纱分成更多的组,多综多镊的花机逐步形成。
刘彻根据《天工开物·乃服篇》提到的明代提花机做出了相应改进,“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下,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肋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这里所谓“衢盘”今称目板所谓“衢脚”今称下柱,“的杠”是经轴,“叠肋木”是打筘用的压木。
“这新的提花机,可以织出更为jīng美的花纹,用在高端羊毛织物上,定能让长安城贵妇们眼前一亮。”陈煌没有再吊田胜的胃口,解释道:“花本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环,若是想把设计好的图案重现在织物上,得按图案使成千上万根经线有规律地交互上下提综,几十种结线有次序地横穿排列,做成一整套花纹记忆装置。花本结好,上机织造。织工和挽花工互相配合,根据花本的变化,一根纬线一根纬线地向前织着,方可织出瑰丽的花纹来。”
田胜点点头,他很明白,若是在羊毛制品上直接织出各种jīng美花纹,绝对会在贵妇圈中造成多大的轰动,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他思考片刻,犹豫道:“只是这织工和挽花工需得熟手才行,非格外心灵手巧之人,怕是难以jīng通啊。”
“殿下早就考虑周全了,以后只有高端羊毛制品需要熟手,其他中低端的制品就用来练手,倒也不愁织坏了卖不出去。”陈煌点头赞同,随即继续解释道:“以后水力纺织和纺线的活计都教给新手做,太子还嘱咐,最近陇西边塞会送来大量的羌人女奴,足够新建的水力纺车作坊和纺线作坊使用。”
陈煌说到此处停顿了片刻,附到田胜耳边,压低了声音,严肃而慎重道:“至于手工纺织和提花工艺,殿下再三叮嘱,务必选择汉人织工,手艺传承和新式器具也要严加保密,各项工艺不得泄露出去!手艺jīng湛的织工和挽花工也要照着原先殿下给你们田氏商业集团定下的章程,当做集团内的优秀员工,签订死契,给予最高级别的福利待遇和月俸,严加看护,不许外流!实在留不住的,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段!”
田胜闻言一惊,赶紧点头应诺。跟着太子干了快两年,他也逐渐明白了太子常挂在嘴边的“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意思,但还是被陈煌口中的“必要手段”吓到了,这可是太子殿下第一次语带杀意的指示。田胜实在搞不懂太子殿下为何如此看重这些织工和挽花工,从前的各种工匠都只是用利诱和长契留下,可从未提到所谓的“必要手段”啊。
此时的刘彻,正坐在书房内,捧着手中刚刚出炉的《大汉帝国工业发展规划》傻笑,笑声中满是得意,还透一丝丝yīn险一丝丝恶毒,很是渗人。
西方工业革命最开始的迹象就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大量的羊毛使得纺织业迅猛发展,带动了机械,化工,航海的一系列进步。而为了饲养更多的羊,土地被大量兼并,失去土地的农夫只得进入各种工厂成为工人,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于是,一个诡异的循环就产生了,更多的纺织厂需要更多的羊毛,更多的土地被兼并,更多的农夫变成工人,又出现了更多的纺织厂。
这种循环造成了西方低层民众长达百余年猪狗不如的生活,直到生产效率极大化后,才渐渐得以好转。从某种程度上说,后世新中国工业化时,成为“世界工厂”,被作为低端产品生产国和资源输出地,大量的出卖廉价劳动力,也只是重复这一个大循环罢了。
然而,作为穿越众,作为一个华夏子孙,刘彻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避免大汉帝国走向工业化时的阵痛期。既然想要羊毛,那就去大草原上圈地养羊吧;想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全世界那么多人口,羌人,匈奴人,倭人,大秦人,身毒人,还有比奴隶更廉价的劳动力吗?
在刘彻未来的计划中,汉人只要牢牢把握住高端技术和生产工艺,就足以在整个帝国平缓的推动工业化进程。不需要让华夏子孙承受那些猪狗不如的生活,只需要将工业化的负作用全部转嫁到其他民族头上就可以了。
刘彻要将各种高端技术和制造工艺都留在大汉帝国,一丝一毫都不准流传出帝国的土地,除了一些高污染的工业,他甚至连中低端制造业都不想转移给其他民族。后世的美dì dū在积极争取制造业回笼,显然出现产业失衡的严重问题。在刘彻的想法中,今后世界其他民族和地域,不需要研发也不需要制造,只要为大汉源源不断的提供廉价劳动力和生产资源,再用高价换取各种成品就好。
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之rì,风和rì丽,秋高气爽,景帝偕太子刘彻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
祭祀完毕,景帝端坐在太庙云台的主席上,兴致颇高,脸上堆满了笑容。正所谓“立秋晴一rì,农夫不用力”,立秋rì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rì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作为一个与民生息的帝皇,景帝是由衷的替百姓感到高兴。
太常卿刘歂更是红光满面,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行政事务,一年到头他也没几次露脸的机会,今rì自然要好好表现,在皇帝面前搏个脸熟也是好的。
刘歂征得皇帝同意后,挥手示意奏起祭祀礼乐。太乐令当然不会给上司掉链子,命乐工奏响周朝祀天的古曲《西皓》,歌伶随曲吟唱起来,八佾八列六十四名乐人(舞姬)也纷纷执羽而舞,正是古舞《育命》。
皇帝和群臣看得津津有味,倒是坐在景帝右侧的刘彻哈欠连天。虽然知道这是华夏民族的古典文化,是应该尊重的,但他实在提不起兴趣。特别是从未央宫一路行来,近万的迎秋队伍,竟然车旗服饰皆白,连皇帝和太子都要身着白sè麻衣,随行的歌伶还不断的唱着腔调诡异的古曲,让刘彻这个后世之人感到头皮发麻,没事为啥要披麻戴孝啊,实在是太不吉利。
为了准备祭祀宗庙的贡品,景帝还进入太庙外的园圃内,独自shè杀了一头强壮的野牛,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刘彻看到景帝提着水桶大的野牛头缓缓走出园圃时,几乎没乐晕过去。太无耻了!这演戏多少要有点谱吧?就靠一张弓和一柄厚背剑就能独自在半个时辰内搞死这样一头野牛?单单砍下牛头都得花上大半个时辰了。
而看到景帝身上还白衣飘飘,纤尘不染的神仙模样,群臣非但没有露出丝毫疑惑的神sè,反而登时山呼万岁,陛下威武。刘彻觉得他们比皇帝老爹更加无耻,玩政治的永远都是这副鸟样,但刘彻觉得自己将来要保留一丝人样,所以他会成为半人半鸟的生物,简称鸟人。
实在闲得无聊的刘彻,只得半眯双眼,神游天外。南山下实验田里水稻应该快收割了吧?好不容易从江淮寻来现今大汉最好的稻种,为了提高种子匀度,有利培育壮秧,几乎是命令下人选种时一粒粒的挑选,颗粒硕大饱满。种子消毒更是废了大力气,石灰水,草木灰,硫酸铜溶液,现有适于浸种的手段都用上了。
毕竟刘彻两辈子都没干过农活,从书中得到的理论要转化为实际颇为不易。所幸御花园里有几个老花匠,从前也是农家出身,又jīng通苗圃育种,所谓触类旁通嘛,刘彻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从少府将人抢了过来,一起研究稻种改良的方法。今年开chūn时,几人都被派去孤儿内院的农学院去做先生了,还搞了一百亩的实验田,上月回报说长势良好,刘彻才稍微放下心来。
稻子现在的产量或许还比不上粟米和小麦,但刘彻知道,在杂交水稻问世后,稻子将成为华夏民族最重要的粮食来源。然而想要在关中推广水稻,并不简单,和粟米与小麦相比,水稻的需水量太大。除非刘彻能找到野生旱稻稻种进行培育,旱稻种子发芽时需氧较多,吸水力较强,而需水量较少,很适合在关中种植。现今的旱稻稻种大部分分别在东南亚和南亚,最有机会拿到就是南越国了。
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汉朝成立后,赵佗向汉朝称臣,每年在chūn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像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如今赵佗已经九十高龄,即使是在人均寿命高达七十余岁的景帝朝,都是少见的高寿。(不要怀疑,汉初是中国历史上人均寿命最高的时代,二十一世纪新中国的人均寿命才恢复到景帝朝的水平线。)刘彻更知道,历史上的赵佗最后活了一百多岁,不但熬死了他所有的对手,甚至连对手的孙子都熬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秦汉时期真正笑到最后的人。
如今南越国天高皇帝远,又占山为王,刘彻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尽早搞掉赵佗。旱稻实在太重要,关系到未来的一系列布局。没有足够粮食,人口增长计划就没法进行,对外征伐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对内发展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刘彻不是没有考虑过派人潜入南越国寻找野生稻种,但直接在关中种植野生稻种是异想天开。巨大的气候差异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克服的,必须先就地培育,在南越国大范围人工试种,慢慢的选取合适移植的品种,方才能关中种植。YY小说中拿到一袋种子就能种出几亩良田的神迹,刘彻自认还没有如此耀眼的主角光环。
直到rì头偏西,长安城的暮鼓远远传来,太庙内才结束歌舞,起驾回宫。刘彻实在搞不懂,为啥同样一首歌一支舞能反反复复折腾上数个时辰,皇帝老爹和群臣们还乐此不疲。换在后世,哪个演唱会敢这么忽悠观众,祖宗八代早就被愤怒的网民拉出来轮上百八十遍了。
“彻儿,如今又是丰收之年,看这满地金黄,你的功劳不小啊。”龙辇之上,景帝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黄sè粟田,高兴地轻拍刘彻的后背道。
刘彻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了,微笑道:“父皇谬赞了,儿臣不过是献上小小的耧车,眼前这一切,还是靠父皇与民生息,百姓用命的缘故,儿臣的些许小手段怎可居功。”
景帝嘴上不说话,但脸上乐开了花。再英明神武的皇帝,都是爱听马屁的,何况刘彻所说的也是事实。景帝即位至今八年有余,大汉帝国仓满禀足,国库充盈,节俭爱民的他居功至伟。
刘彻想了想,继续说道:“如今良田亩产不过两石,儿臣或许有些方法,能将亩产增加不少。”
“哦?”景帝闻言,眼前一亮,登时来了兴趣,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从来不会无的放矢,没有几分把握,是绝对不会来忽悠他的。
“父皇可知道儿臣在少府建了个化工作坊?”
景帝点点头,刘彻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少府卿陈俞更是被折腾得不chéng rén形,数次找景帝诉苦,面对这个三朝忠仆,景帝也只能好言劝慰,却没有干预刘彻。此时抓到机会,景帝捏着胡须,打趣道:“恩,听陈少府说过,他差点要告老还乡啊。”
刘彻闻言脸sè微红,当时自己确实有些心急,办事不够厚道,赶紧转移话题:“那化工作坊可以产出一种叫硫酸的事物,有了硫酸,就可以制作化肥,比人畜排出的秽物更能帮助谷物生长。”
“哦?你说的那劳什子化肥还有如此功效?只是你那小小的作坊,怕是供给不了多少田地啊?”景帝疑惑的问道,他虽然不事农耕,但是极为重视农业,当然知道施放了粪便的谷物长势会更好,只是农夫一年能拉多少粪便,都不够浇灌半亩田地的。
“父皇无需担心,那化肥的用量很小,一亩田地,每年不过用上一斗化肥足以,过犹不及。那化工作坊虽小,产量却高得惊人,供上十万石化肥都有富余。至于功效,儿臣早命人在孤儿院的官田选出部分施用,虽然仅仅用了数月,田里的粟苗长势却比周围田地好上不少,待得秋收之时,就可知道亩产几何了。”
刘彻胸有成竹的回答道,虽然他不会种地,但是作为化工系的硕士,硫酸类化肥的功效还是有一定把握的。硫酸亚铁的功效除了改变土壤的酸碱度还会给植物补铁。而硫酸氨和硫酸钾的复合肥,更是能补充氮和钾的好东西。只要用量合理,亩产提高个一半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了,毕竟汉初的亩产才两石而已,都不到后世一般粟米的四分之一,更别说杂交稻种了。
“好!好!好!”景帝连赞了三声,他知道刘彻从不敢没把握的事,更没有必要欺骗他,百万亩良田增产,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不由哈哈大笑道:“若是真如皇儿所言,可真是旷古奇功,实乃天佑大汉啊!秋收之时,朕定要和皇儿一同前去,看看这福泽万民的祥瑞之物!”
说完,他生怕rì后忘了,赶紧让掌印太监孙全记下,到时一定要提醒他,孙全自然躬身应诺。其实就算景帝不吩咐,孙全到时也会提醒他的,长伴君侧的内侍,哪还分不清皇帝重视啥?
片刻后,孙全出去传旨,陛下今夜要在未央正殿设宴,与群臣彻夜痛饮。群臣们不由面面相觑,这个小气皇帝啥时候变得如此大方了?从前偶尔国务繁忙,误了下朝的时辰,景帝留臣子在未央宫吃饭,也不过端出三菜一汤的粗茶淡饭。今rì陛下竟然会主动提出大宴群臣,到底碰到啥高兴事了?要知道,往年迎秋典礼过后,陛下可都是把群臣赶回自家吃饭的。
总之,偶尔大方一次的景帝,却让大臣们费尽了脑汁,愁白了头。
第六十二章 蹛林云中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云中,位于河套西北,秦时的云中郡治。秦末大乱,冒顿单于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和高阙、阳山(今狼山)、北假等yīn山战略要地,云中此时已为匈奴单于庭所辖。
由于匈奴游牧民族的特xìng,单于庭不是固定的地点,单于无城郭,不知何以国之。穹庐前地若庭,故云庭,所以匈奴单于所都之处即为“庭”。
景帝中元元年九月,匈奴军臣单于设庭于云中,举行蹛林大会。
匈奴每年举行三次大会,皆由单于召集诸王部长参加。正月举行chūn祭,为小会龙庭;五月举行祭祀祖先、天地、鬼神,为大会龙城;九月,为课校人畜计,于蹛林稽查各氏族部落一年中户口和牲畜增殖情况,核实军队数量,征收赋税,为蹛林大会。三次大会以秋季蹛林大会最为隆重,几乎所有的匈奴大部族都会全员出席。
所谓“蹛林”,就是围绕树林的意思。匈奴的神祠和后世的蒙古敖包,以及北亚各族对天地神祗的祭祀场大致相同。那是把自然树林或人为堆成的树枝,当成神灵的凭代。所以一定要在有林木的地方,如果没有还要临时插柳枝以代替林木。匈奴的“蹛林”活动其实来源于鲜卑的风俗,自古相传,“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此其遗法也。”主要内容均为赛马,是游牧民族的一种祭祀盛典。
蹛林大会活动的人数和牲畜都会多于龙城的“大会”,需要有更宽广的场地,与正月、五月那种祭祀活动是不太一样的。这种匈奴部众都要参加的大规模聚会,应当是在水草适宜、有林木、也适合安排部众生活、单于大帐又有较好安全保障的地区。由于单于庭具有移动xìng,每年的“蹛林”也会随之变动。
蹛林大会上,会有所谓的“课校”,就是稽查各氏族部落一年中户口和牲畜增殖情况,核实军队数量,征收赋税。这项活动安排在秋季,正是当年的收获季节,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当年人口、畜产品的增减情况,匈奴各个阶层都会关心这项事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蹛林大会体现着匈奴政权管理户籍、财产、检阅军队,向人民征收赋税的重要职能。
此次蹛林大会,上百万匈奴人齐聚云中,消息传来,雁门郡和代郡的边塞如临大敌,纷纷实施边禁,整军备战。代郡尚有白登山可做依托屏障,雁门郡则是首当其冲,太守郅都面临其上任以来的最大威胁,一边加强防务,一边上书皇帝,直言雁门若失,必以死报国。
御书房内,景帝放下手中匈奴使者送来的国书木札,面sè铁青,不发一语。
太子刘彻拿起一看,登时怒容满面,低声嘶吼道:“这是讹( 汉武挥鞭 http://www.xlawen.org/kan/3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