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意大利不面 > 意大利不面 第 11 部分阅读

第 11 部分阅读

    被这样粗鲁的回绝,愤怒的意大利决定用更大的暴力去回击土人的暴力回答。几分钟后,几十发的150毫米榴弹都在了核心阵地上。然后是一个营的步兵在十几辆CV.33的协同下冲上的核心阵地。

    至此,大阿哥以下十五万人全部被歼灭。而此时,“梅西战斗群”也已经迂回到了指定的位置。二阿哥马康南部五万余人的后路也已经被意大利人堵截了。可以说意大利人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至于,这场战争何时落幕那就不是意大利人说了算。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45节、本月悲情人物

    如果要评选一个135年12月悲情人物的话,海尔.塞拉西皇帝将是当仁不让的人选。就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一个一个的噩耗从前方传来。先是12月日得知自己的大儿子为国捐躯,10号又得到消息,二儿子的后路被意大利人给抄了。仿佛是一夜之间,这位年仅44岁正值壮年的的皇帝,鬓角的头发白了。

    为什么前几天他看到的局面还是一片大好:大阿哥沃森的部队连续突破意大利人的两道防线,二阿哥马康南的部队一路北上救援,锐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地。而短短的几天功夫,一切都变了。塞拉西皇帝在苦苦的寻觅着答案。最后,他把问题的关键锁定在了大阿哥电报提到的意大利飞机洒下来的“大蒜味”的雨。

    按照外国顾问的介绍,这东西叫芥子气,是化学武器。在一战时杀了不少人,是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的武器。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坚信无耻地意大利卑鄙地使用毒气从阿比西尼亚人手里夺去了即将到手的胜利。(至今,埃塞俄比亚人仍然坚信要是意大利没有使用化学武器,凭借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复杂地形他们将无法获胜,而无视两国综合国力上的巨大差距。)

    马上,阿比西尼亚表开始在国联指责意大利人使用毒气的暴行。国联也对意大利破坏125年签署的《禁止使用毒气议定书》提出强硬的抗议,意大利驻国联代表阿洛伊斯(Pompeo loisi)猛烈地加以尖锐地反驳,但是他只能质问为什么国联对“埃塞俄比亚的暴行”一言不提,却无法否认意大利使用毒气。(显然,他也无法否认这个事实)

    最终如人所料,国联在意大利使用毒气的问题上,再一次伤害了阿比西尼亚以及其他弱小国家人民的感情,意大利人又一次逃脱了国联的惩罚。这使得国际社会进一步看出了国联虚弱的本质。*但是也有人例外,在意大利人的前车之鉴还记忆犹新时,空一格的驻国联代表对日本使用毒气一事在国联提出抗议,结果也是无用功(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仅仅依靠抗议是打不赢意大利人的,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可是,应该怎么去打,却不是随便找个人可以回答得了的。

    “国有疑难可问谁?”现在的塞拉西皇帝身边,留下的要么是只知死战却又不知如何带兵的学士塔克尔之流,要么是被意大利人的军威吓破胆,建议退守山区外别无良策的海马诺特公爵之流。随着忠心耿耿而又具有军事才干的陆军大臣穆卢吉塔与大阿哥一同战死,塞拉西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在他的身边已经没有一个可以在军事辅佐他的良才了。

    入夜后,塞拉西皇帝一次次地从噩梦里惊醒。在梦里,他看到了马康南被意大利的炮弹击中,倒在地上,鲜血不断从伤口涌出,然后他的脸变得煞白煞白。这位可怜的皇帝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和十五万大军,他不能容忍再失去一个儿子。

    第二天的御前会议上,塞拉西皇帝宣布他将亲征前去救援马康南。这一次,他将率领驻德赛的二十万部队与意大利进行决战。

    ---分割线-

    英勇的意大利军队在三小时内歼灭大阿哥部十五万的消息,像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了以著名军事评论家德国海军少将Drei.Z先生为首的“贬意派”脸上。可是这一小撮的“贬意派”是不会乖乖认输的,他们开始对意大利使用芥子气一事,大做文章。当然这一切是不会妨碍在欧洲,大部分“明真相”的群众将意大利军队再一次和“英勇善战”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

    在威尼斯宫,芒果为了庆祝大捷,正在宴请前殖民部部长博诺等一干大臣。

    “伟大的领袖,你的计划真的是太神奇了。”博诺端起酒杯:“我们先预祝在伟大的领袖带来下,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其实,也不是我有多高明,只是大家太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忽视了战争的关键是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芒果谦虚了一下。然后看了一下众人敬仰的眼神,接着说:“不过,这次胜利的关键还是博诺的老朋友古格萨公爵。没有他通风报信,我们也不知道有人打阿克苏姆的主意。”

    “啊?”这时除了博诺,其他的人已经听糊涂了,这次的大捷和这个家伙什么关系啊。

    芒果看到他们吃惊的样子,示意博诺向大家介绍情况。博诺起身说到“最初,古格萨通知我们曼加夏公爵准备借我军后方空虚的时候偷袭阿克苏姆。领袖认为这是个调动全局的机会,我们就开始布置。我们把阿克苏姆的防御重点放在北面,全力阻挡曼加夏攻入阿克苏姆,没想到还打死了他。然后我们让古格萨进城。”

    “你还送了不少礼物给他。”芒果插嘴说道

    博诺笑着没有正面回应:“我们的目的就是借着阿克苏姆的胜利要让古格萨统一北方部落。现在看来,他干的不错。”

    “什么?阿克苏姆是我们故意丢的?”伊塔诺·巴尔博吃惊的问道?

    “对,我这样做就是为了调动塞拉西皇帝的部队”芒果笑笑了说:“你看,这个塞拉西看到古格萨仗着阿克苏姆大捷,风头正劲,就做不坐了。这不派了自己的大儿子带了十五万人向阿杜瓦杀来。”

    “不自量力的家伙,真以为我们军队连部落武装也打不啊〃博诺开始嘲笑土人。

    “原来如此,怪不得阿克苏姆失守的时候,陆军部的家伙也那么自信,感情这是下了套让他跳啊。”巴尔博感慨道。

    “这还不是领袖神机妙算,料到只要我们一示弱,塞拉西就会向我军大举反攻。”博诺的马屁不失时机。(史实上的塞拉西也极具进攻精神,他发动的圣诞攻势,把意大利军逼到阿厄边境。意大利称为黑色圣诞。详见hp://en.lwen2.com/wiki/econd_Ilo-byssinin_Wr

    “那也有你的功劳,要不是你们情报局的人在塞拉西身边给他吹吹风,他也不会这么容易往里面跳啊”芒果不时也表扬一下自己的小跟班。

    那一夜,觥筹交错,把酒言欢。这是一场值得让人喝醉的胜利。

    当芒果回到卧室的时候,头晕晕的。他看到了一个久违的女人,黑发黑眼配着浅褐色肌肤,上身是深V字白色上衣,下身是及膝的柔丝黑裙,最诱人的自然是那对E罩杯的**。

    “我是喝多了,醉了”芒果心想,一定是自己最近忙于军务造成的内分泌失调,所以产出了错觉。这时的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双手去抚摸那对**。

    “就当是庆祝胜利的礼物吧〃芒果将这个女人拥入怀中,倒在了床上。两片火热的嘴唇已印在她的唇上,舌尖更向她的小嘴里伸展。 这一刻,他们彼此的舌尖,互相吮索著,搅动著,搅动得彼此心跳加剧,**如焚。层层热浪包围著她,将她整个人都溶化了。(下面的就不能再写了。)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46节、油

    美妙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芒果醒了,他转身看到枕变空无一人。宿醉的他打了一下自己的前额,他想知道那些美妙的记忆究竟是一场春梦还是现实。

    这时一个温柔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沿着声音寻去,芒果看到了梳妆台旁一张精致的脸和一对黑衫睡袍下若隐若现的E罩杯**。“原来那不是一场梦”芒果没时间感慨,连忙拉开自己的内裤检查了一番。

    “昨晚你的表现完全就是个年轻人”米雪拉走了过来,赞叹道。随着她的走动,那一对“胸器”也摇曳生姿,使得芒果不禁又“硬”了一把。

    “是吗,那你还没看到我年轻时的样子”芒果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他人对自己的赞誉,一边拨弄着怀里米雪拉的刘海,一边问道“对了,乔凡娜呢?不会又是去接他老爸了吧?“

    “是啊,她今天请假去那不勒斯接他父亲了,他父亲参加的赴利比亚地质考察团今天回国了。”

    当“利比亚”、“地质”这两个字从米雪拉的口中说出时,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眼里暧昧的眼神顿时消失,他居然从床上跳了起来,穿着睡衣急急忙忙跑出了卧室。

    “为什么,每次和他在一起都会有这样突然的变化呢?他真是个难以琢磨的人啊。”留下惆怅的米雪拉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中。

    当然,作为一名普通的意大利人,米雪拉自然是无法了解这次赴利比亚的地质考察对于整个意大利,乃至对整个欧洲,整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应该可以肯定如果没有这一次地质考察,就不会有后面那波澜壮阔的意大利崛起之路。

    112年意大利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双方签订了《洛桑条约》。根据该条约,意大利得到了北非的的黎波里及昔兰尼加的领土。同时意大利还与法国协商共同瓜分了北非的海岸。从此,意大利获得“第四个海岸”。但是,新获得的北非殖民地并没有给意大利带来什么经济利益。相反,意大利从20年代开始,花了整整近十年的时间才平定这个殖民地的阿拉伯民人叛乱。(打阿拉伯民人居然也要十年,意大利军队实在是菜得可以。)

    134年,墨索里尼将的黎波里及昔兰尼加殖民地合并,并称为为“利比亚”。这名字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罗马帝国君主戴克里最先使用的。墨索里尼使用这个名字,象征着重振罗马帝国时代的雄风。

    在某个时空的意大利,一边是坐拥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利比亚为殖民地,一边是在那个时空的二战中因为缺油而碌碌无为的窘境。无论如何,我们的芒果通知决心改变这一局面。所以,他才会对此次赴利比亚的地质考察如此重视。

    这一次,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又一次扮演了无所不知的先知角色,他提醒阿迪托·代西教授前往靠近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沙漠寻找石油。

    现在,芒果所作的一切又了回报。这一次代西教授果然在靠近阿尔及利亚的利比亚西部沙漠地区发现了一些油苗、气苗。很快,意大利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迅速组织人马前往该地钻探,预计最快可以在13年3月钻出第一口油井。得知了这一重大利好消息,意大利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马上被股评家称为“意大利最赚钱公司”,该公司的股票大涨200%。

    同时,芒果要求利比亚总督马上开始着手相应的道路、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毕竟有了石油,如何把它们运回来意大利本土加工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要知道,现在的利比亚的港口可是相当的糟糕。黎波里港只能同时容纳5艘中型商船一起作业,每月吞吐量在4、5万吨左右。班加西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每月吞吐量也就在3、4万吨左右。而在芒果的计划里,可是每月至少要从利比亚弄30万吨石油运回意大利本土的。再不抓紧时间搞建设,到了40年实力不足,那芒果同志只好无奈地选择“打酱油”了。

    ----------分割线-

    先向各位读者道个歉。今天的文章就只有这么多了。下面的篇幅就被用来谈谈刚刚开的那个金手指:利比亚的石油

    首先,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我这部YY小说《意大利不面》的写作基础就是利比亚的石油。如果,芒果不能在140年前,使得利比亚拥有日产一万吨原油的能力,那么作为一个穿越者的他只有选择中立才能够使得意大利在二战中的利益最大化。而这样的一部小说,我相信是不会吸引很多的读者。所以,为了收视率,我不得不开这个金手指。(也许,等这部小说写完了,我会写个有关意大利在中立的文章)

    个人认为只有石油可以自给的意大利才有资格去选择入轴或者入盟,才有资格去选择战争。毕竟作为穿越者,芒果知道希特勒的闪电战能搞定法国,不表示他可以搞定苏联和英国,何况他们后面还有一个美国。

    其次,作为一个看着“三大知识”成长起来的资深军迷(个人认为我可以用这个称呼),我又不想为了照顾情节而使得我的文章有过多的硬伤。所以,虽然开了金手指,也尽量希望可以自圆其说。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最后,介绍一下历史上的利比亚石油,给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137年,意大利的阿迪托·代西教授考察了利比亚,采集了一批油样,认定锡尔提加(希德拉)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138年意大利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阿吉普gip)曾经派来四支钻井队,用装备比较简陋的冲击钻机,3年中钻了口探井,由于井深达不到目的层,加上当时还没有地震勘探技术,未能有所发现。口井中有1口钻达1500米,曾经有油气显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41年停止了勘探。

    15--15年期间,重点在靠近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埃克森公司、美孚石油公司、道达尔公司等公司一共投入资金高达2.15亿美元(如果按含金量计算,这个相当于35年的42亿里拉),打探井70口,发现了10个油气田,探明该地的可采储量在17.71亿吨左右。这期间开采出的都是优质的轻质原油,但是没有大油田,在分布上处处开花,没有“大瓜”,基本上都是些日产40-200立方米的小油井。

    15年4月,埃克森公司在利比亚东部的锡尔特盆地发现了利比亚第一个大油田即泽勒坦油田。其发现井在1850米深部找到了高产油层,日产2800立方米。(当然,这个钻探深度显然超过了意大利在30年代的水平)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47节、梅西战斗群

    费纳罗河以南隆隆的炮声终于消退了,侵阿意军总参谋部认为他们现在可以腾出手来收拾二阿哥马康南的五万人马了。

    在他们的计划里,北线意军12个师将兵分两路。一路,以两个精锐的山地师为主体沿特克泽河,包抄马康南部的左翼。另外十个师的意军,在优势炮兵的掩护下将如同一台不可阻挡压路机,向南挤压二阿哥马康南部。

    在马康南部的右翼是沙漠、半沙漠地区,一旦马康南向该处突围,不需要意大利一兵一卒,严酷的大自然就可以吞噬这可怜的五万人马。

    现在,已经迂回到马康南部后方的梅西战斗群倒是最让作为侵阿意队总指挥的巴多格里奥将军担心。毕竟在穿越沙漠后他们的部队人员、装备大量损耗减少,现在到达德卜勒泽哈伊的装甲兵部队不到出发时的30%,既15辆CV.33坦克和22菲亚特3000坦克。步兵相对好一点,也只有六个连,而炮兵只有24门81mm迫击炮和8门5mm步兵炮。原来打算配合他们作战的厄立特里亚部队也只有1个半团约3000人到达了指定位置。不过,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梅西战斗群的弹药和物资储备还算富裕。

    在135年12月10日,梅西战斗群占领了德卜勒泽哈伊。随后在梅西的指挥下,开始布置防御:他们在直径为2公里的环形范围修建了完善的主防御阵地,在防线前设置了铁丝网,在阵地前布了定向地雷。另外,在周围各高地和公路上建立了前哨警戒阵地,各路口也设置了路障,炮兵射击的诸元也预先计算好。甚至,他们利用平坦的地形,修筑了300多米的野战机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可能面对的将是塞拉西皇帝亲自带领的二十万大军和马康南部五万人的南北夹击。

    但是,这一次幸运女神站着了意大利人这边。马康南部得知后路被抄时,其主力已经在阿拉马拉塔一线,以阿军的速度赶到德卜勒泽哈伊至少要三天的时间。

    而求子心切的塞拉西皇帝压根就没有想在梅西战斗群身上花过多的时间精力,他留下了自己的表弟伊姆鲁公爵带了一万五千人去监视梅西部,自己则率领大军继续北上和马康南去会师去了。

    可惜这位梅西将军却不是一个善主。:通过侦察他发现将自己的五千人马包围起来的不过是一万多的部落武装。于是一个大胆地计划在他脑海里勾勒出来。

    从阿比西尼亚的中部腹地通往阿比西尼亚北部地区的公路,沿德赛--德卜勒泽哈伊--阿拉马塔--马伊乔乌一路北上。现在,德卜勒泽哈伊被梅西占领,支撑塞拉西亲征的后勤线就暴露在他的面前。也许,要是其他的意大利军官,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坚守待援。而富有攻击精神的梅西决定给这条大动脉放点血。

    135年12月15日,一支阿比西尼亚的辎重部队到达了德卜勒泽哈伊附近,本来他们准备绕过德卜勒泽哈伊继续向北进发。这时一队意大利人的飞机出现在空中,先是俯冲投弹,接着是低空扫射。顿时整个队伍就乱成了一片,有人四处寻找隐蔽处,有人举枪还击,还有些不幸的家伙倒在地上,鲜血从伤口中涌出,却无人抢救。

    正在这时,土人包围圈里的梅西战斗群开始发起了攻击。先是山炮、迫击炮悉数开火。在土人薄薄的包围圈上炸开一个口子,然后坦克轰隆地开了出来。虽然,地势平坦,但是这些老式的菲亚特3000坦克得益于真正的刚性悬挂,乘员怕被震得骨头散架,所以跑得却不是很快。卷起的沙尘使得土人无法看清坦克的样子。

    当坦克冲到跟前,土人才发现这次每辆坦克上都搭载了四、五个步兵。他们手持冲锋枪对着土人就是一通扫射。这下可好,事先准备的与坦克近身肉搏的计划就宣告破产了。

    原来,在穿越沙漠的时候,墨索里尼吩咐梅西,为了能提高运输量,在坦克上焊了扶手和脚蹬用来运步兵。没想到梅西居然在坦克冲击的时候也用上了这些小玩意。

    冲出了包围圈,按事先的计划,这群坦克冲向了辎重部队。在勇猛的意大利步兵掩护下,菲亚特坦克犹如虎入羊群,用枪炮射击,用履带碾压,用车体撞击,很快就消灭了这支辎重部队。只留下满地的狼藉,就犹如城管铁军刚刚扫荡过的马路市场。然后,赶在伊姆鲁公爵的预备队反应过来之前又退回了德卜勒泽哈伊。

    梅西大胆地行动极大地震惊了塞拉西皇帝。在瑞典顾问同时也是塞拉西一世军校的副校长维京.塔姆上将的建议下,塞拉西皇帝命令他带领五万大军前去拔掉德卜勒泽哈伊这个严重威胁阿军后方的钉子。

    12月1日,塔姆上将率领五万军队加入了伊姆鲁公爵对梅西战斗群的包围。两人商定,大部队稍作休息,先派出小部队在当晚就对包围圈里的梅西部发起试探性攻击。

    1日22时,阿军开始动手了。他们派出了小股侦察部队,以十几人为一组,借着月色悄悄摸到意军的阵地前沿大约50-100米处,然后聪明的土人开始投掷手榴弹。一枚接着一枚的手榴弹落在意军的阵地上,顿时前沿阵地火光阵阵。这时,厄立特里亚人首先开始混乱了,他们开始用手里的一切火器向夜空中根本看不到的敌人射击。

    在老练的塔姆上将眼里,这些无序的火力马上暴露出守军的水平有限。他马上命令一个团的部落武装向该处的守军发起攻击。同时他还命令土人的山炮,迫击炮一股脑砸向了厄立特里亚人防守的阵地。这些炮火的密度虽然无法与意大利人的炮兵相提并论,但也足以给厄立特里亚人带来了不小的伤亡。塔姆上将可以明显得感觉到那些向着黑夜射击的火力在减弱。

    “是时候了”他心想,然后朝着伊姆鲁公爵点头示意开始进攻。

    很快悠扬的战鼓声又一次在阿比西尼亚的大地响起。数千阿比西尼亚的勇士端起刺刀向厄立特里亚人冲来。

    但是在寂静的夜晚,这鼓声传的很远很远,连意大利人也听到了。他们知道土人的“猪突”攻击开始了。

    很快一颗照明弹照亮了夜空了,进过简单的观测,前沿的指挥部命令意大利炮兵按事先计算好的诸元向土人的冲击部队进行拦阻射击。这次射击的主角是81mm迫击炮。凭借着20发/分的射速,一个迫击炮炮组可以在一分钟时间内向2500米外土人倾泻70公斤的炸药和破片。也就是说,梅西战斗群里所以迫击炮可以在一分钟内向土人发射1.7吨炮弹。

    在土人五公里左右的攻击宽度上,这些炮弹爆炸引起的烟柱将土人的攻击部队一份为二。廉价的铸铁破片在人群中横冲直撞,肆意收割着土人的生命。

    但是,意大利人显然低估了阿比西尼亚勇士的斗志,勇士们无所畏惧的献身精神在德卜勒泽哈伊被火光映红的夜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们不顾一切的,向着意军炽热的火力扑去。对于意大利人精心布置的障碍物和铁丝网,阿比西尼亚勇士也是早有准备,或爆破或架上木板通过,总之就像洪流一样冲破敢于阻挡他们的一切。

    在大约付出了一半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后,阿比西尼亚人冲进了厄立特里亚人的阵地。当他们看清自己的对手居然是“无耻的厄立特里亚叛徒”时,他们的斗志再一次被激发,而厄立特里亚人也在仇恨的激化下进入狂暴状态。很快双方就搅在了一起,刺刀、长矛、砍刀、拳脚、牙齿,双方用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武器进行殊死的搏斗。(有关厄立特里亚与阿比西尼亚得民族冲突见第38节)。

    而同时 ,作为预备队的辆CV.33坦克也赶到了这个阿比西尼亚人的突破口变色,准备进行封闭。作为文明人的意大利装甲兵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惊了。在他们眼里,这已经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群嗜血野兽之间的肉搏。

    片刻停顿后,带队坦克的机枪响起,两道火舌在人群中横扫(CV.33装备了8mm的双联机枪)。然后其他的坦克也跟着开火了。十二道条火舌像死神的镰刀一般,撂倒了一群群士兵,有阿比西尼亚人,也有阿比西尼亚人。那些黑色的**一边扭动着,一边挣扎着倒下。血雾已经不是一簇簇的溅起了,而是在一团一团,喷涌而出。被8mm机枪弹近距离击中后,被撕裂的健硕身躯碎片四下飞舞,一条条血肉胡同被硬生生的犁了出来。

    如此大量的血短时间内集中喷涌出来,即使是在旱季的东非高原,土地也很快饱和,失去了对血液的吸收能力,让这些红色的液体,向小溪一般流淌一路。月光下,那些倒下的黑人脸上是一抹的煞白。

    梅西和塔姆都在望远镜里面看到了这个场景。两人都是一脸的倏然,没人去关心这次已经结束的战斗,对于他们来说明天的决战才是值得关心的事。

    3000多字的大章节,算是队昨天的一点补偿吧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48节、终结

    在天地交界之处,一轮红日跃然而上,黑暗终于让位于光明,天亮了。现在的形势是六万阿军对阵二千意大利人和三千厄立特里亚人。但是战场上的白天,历来是属于火力旺盛的一方。

    12月20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攻守双方彻夜未眠,一场恶战马上要拉开帷幕。

    天一亮,意大利人的飞机就赶来助阵。Ro.1和Ro.37这两种小飞机在战场上盘旋着,择机投弹扫射。集结点、炮兵阵地、指挥部这些都是意军飞机重点照顾的对象。虽然,这不是阿军第一次遭到意军的飞机打击,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飞机,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集中使用。意大利飞机虽然只能携带几颗15-50公斤的炸弹,每次轰炸给土人带来的实际损失被不是很大,但是每当这些飞机向低空俯冲时,求生的本能还是使得阿军士兵丢掉手头的事情,抱头鼠窜。这就极大地干扰了阿军的进攻组织,直到上午10时许,阿军才完成了进攻准备工作。

    11时,阿军开始火力准备。20多门博福斯山炮和克虏伯野炮在意军的火炮打击范围之外开始开火。健壮的土人炮兵将一发发擦得锃亮的炮弹填进炮膛,背上的汗珠点缀在黑色的皮肤上。然后,另一个炮兵拉动发火绳,只见炮身一震,一大团的火焰喷吐而出。这些炮弹都是用价值不菲的民脂民膏换来,再由后勤人员不辞辛苦,跋山涉水运来,饱含了阿国人对意大利侵略者的仇恨,现在它们要用意大利人的鲜血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几十秒后,对面的意大利的阵地上面,升起一团团的烟柱,在无风的高原上直冲云霄。烟柱起先还是一排排的几乎同时升起,到了后来开始错落起来。武器的零件,土木干事的碎片,隐约还能看到断手断脚给掀上天空。半小时后。对面防线已经被笼罩在蓝黑色的烟雾和黄|色的沙尘当中。*在这半小时的炮击里,阿军已经打出去上千发炮弹,炮兵阵地上面全是铜弹壳,看来塔姆上将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了。

    在梅西战斗群的阵地上,得益于完善的野战工事,土人炮击并没有给他们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但是,无论在那里,总是有那么几个倒霉蛋。一辆可怜的CV.33被一枚75mm的炮弹直接击中,两个乘员直接被肢解成了肉糜,而坦克的天灵盖也给爆炸的冲击波掀掉了。不过让人奇怪的时,坦克的其他部分居然受损轻微,可以修复。最后,维修人员经过维修恢复了动力,又装上了一挺菲亚特机枪,把这辆坦克改造成了机枪车。没想到,这个战时的应急之作却成就了和英国的“布伦机枪车”齐名的意大利“菲亚特机枪车”。

    11时30分,阿军炮击戛然而止。上万名阿军步兵开始从北面、西面两个方向发起了冲击,而南面居然是一队骑兵在发起冲击。梅西举起了望远镜看到阿军骑兵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马上明白这一次那边阿军的主帅可是下了大本钱。

    但是,拥有火力优势的他,没有丝毫的担心,在他的命令下意大利反击的火炮首先打击威胁最大的骑兵。这次意大利炮兵使用的是时间引信,空爆模式,这些炮弹并没有在地面上激起多么壮观的烟柱,只是在空中留下一朵朵黑色的棉花糖。但是四散飞溅的密集破片却着实让阿军的骑兵大吃苦头。刚才还挥舞着马刀,排着三角形阵型冲击的阿军骑兵队形中有不少战马被撂倒,带着上面的骑士重重砸向地面。而后面飞驰的战马躲避不及撞在一起,血肉飞溅。

    看到土人的骑兵冲击波被打散了,意大利的炮弹开始砸向阿军步兵,这时的阿军步兵已经冲击到一个很危险的位置了。遇到意大利人的炮击,阿军松散的纵队队形即刻变成了散兵线,接着又变成了散兵群,单兵之间的距离也扩大到了五至十米。看到这一幕,梅西心里默念道“看来今天遇到了老手了”。

    而在塔姆这边,看到自己的骑兵被打散,不但面不改色,而且嘴角还微微上翘。原来他就企图依靠骑兵吸引意军的炮火为步兵的冲击创造有利条件。现在步兵已经冲到距离意军阵地1000米以内。最后的胜利就要靠他们去取得了。

    朴实、英勇的阿军步兵没有辜负骑兵的牺牲和塔姆的厚望。他们根本不在乎伤亡,着了魔似地向前猛冲。在西方人眼里他们是一群被咒语控制的野兽。而在阿军勇士眼里,意大利的反击火力不过是向洪流里投进的小石子,激起几个涟漪罢了。转眼之间,阿军已经冲到距离意大利阵地五、六百米的地方了。

    在意大利人公里多的防御正面,加上坦克上的机枪,他们一共布置了近百挺的轻重机枪,这个数字已经大大超过德国在索姆河战役中的机枪密度。上百道火舌每分钟喷射上万发子弹如飞蝗扑向阿军。但是,今天他们居然发现,在这样的火力密度前冲击的阿军步兵居然没有崩溃,他们依然执着坚定地向自己冲来。

    最近的土人已经冲到100米以内了,那些家伙甩出手榴弹已经可以够到意大利人的阵地。梅西发现自己手心的汗水已经使他无法紧握望远镜了。这时他看到厄立特里亚士兵已经崩溃了,他们扔下手中的武器,不顾一切向着东面逃去---这个阿军唯一没法发起冲击的地方。可是那是一片沙海,他们逃得过阿军的杀戮,逃得过自然地惩罚吗?

    这时,一声声闷响传入梅西耳中,那是领袖的小发明:定向地雷,每一枚地雷的威力就相当于一个营的步兵齐射。在地雷爆炸之后,沿着意大利人的阵地和土人的冲击队伍之间出现了一个100多米宽的空地。在这个区域内没有一个站在的人,只有地上的尸体和倒地呻吟的伤员。虽然,这已经不是意大利人第一次使用定向地雷,但是亲眼目睹之后,还是极大震惊了土人的神经。

    就是那一瞬间的停顿,意大利人的反冲击打响了。30辆坦克搭载着150名冲锋枪手,跃出战壕,向土人冲去。最让土人感到恐怖的是,有些坦克居然可以喷出一道火龙。这些喷火坦克就是梅西的秘密武器:L3/35/lf。该车于一九三五年由CV.33的Ⅰ系列改造而成,在机枪座的位置装上了喷火器,而喷射剂箱则装在动力室顶,容量约六十升。但试验发现此容量远远不够,于是采用了一辆两轮拖车,可以容纳五百升燃烧剂〔75%的柴油和25%的汽油〕。喷火器的射程约一百米。

    一旦被这火龙喷到,中弹者并不会马上死亡,而是哀号着,扭曲着燃烧的身体一直被彻底被烧成一段焦炭为止。这样的残忍场面和骇人的惨叫声极大地刺激了在场的每一个阿军士兵。终于,第一个阿军士兵扛不住,大叫一声,扭头就跑。然后,连锁反应,先是几个士兵逃跑,接着是一小群,最后是整片的士兵崩溃了。他们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们的勇气似乎在这一刻全都蒸发了。几千的阿军开始向自己的阵地狂奔,而他们的身后意大利的坦克则不紧不慢地跟着,射出致命的子弹,收割他们的胜利。

    看到这样的一幕,塔姆知道自己失败了,英勇的战士再一次败于先进的科技。虽然同样的一幕幕曾在欧洲一再地上演,但当亲眼目睹时老派军人塔姆还是不能自制地流下了眼泪。

    “一个时代结束了。”梅西在指挥部里默念道。然后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意军向阵地前的阿军尸体行军礼,表达对他们勇敢无畏精神的赞扬。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49节、密谋

    一架Z..501正在红海的上空缓慢地飞行。:这种冈特公司(CN)135年交付的新型飞机是一种单引擎长航程的水上飞机,不错的性能,使得意大利人一直使用该型飞机直至五十年代(有关Z.501的介绍详见:hp://en.lwen2.com/wiki/CN_Z.501)。机上的前殖民部长,现在的首相特使德.博诺已经进入了睡眠状态,因为Z..501发动机远离机身,所以他轻轻的鼾声在机舱中响起。毕竟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在昨晚和领袖商谈了一个通宵后,他的体力已经透支了。飞机降落在马萨瓦岛后,经过简单的加油,检查又马不停蹄飞向伊法格,在那里他的老朋友海尔.塞拉西.古格萨公爵正在恭迎他的到来。

    在曼爵爷为国捐躯后,古爵爷借机统一了提格雷地区的大小军阀,成为了有实无名的“提格雷之王”。而当大阿哥的十五万人被围歼的时候,古格萨公爵在意大利山地师的“配合”下穿越了意军在托戈贝里的防线回到了提格雷的西部山区。现在意大利人准备将他推到更高的权利之巅。

    伊法格是塔纳湖西边的一个小镇,而塔纳湖是埃塞俄比亚最大湖泊,湖区雨量充沛,盛产谷物、油料作物和咖啡,畜牧业和渔业都很发达。古格萨公爵的五万大军正在此休整。

    “我尊敬的朋友博诺先生,这次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又准备给我送什么礼物啊?”古爵爷在自己的大帐中,见无旁人开门见山地问道

    “阿比西尼亚之主”。看到古爵爷这般的“坦诚”,博诺也单刀直入切入正题。

    “我国131年的宪法开章明义地宣布海尔.塞拉西的神圣家族是唯一合法的皇族,我怎么会( 意大利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88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