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意大利不面 > 意大利不面 第 12 部分阅读

第 12 部分阅读

    有机会呢?”看来古爵爷很聪明,他接着说:“我可是个守法的好公民。”

    “不会脏你的手”博诺恶狠狠地说,其实他真的很想上去给这个黑鬼一个大嘴巴。谁说这些土人是低智商的笨蛋,玩起政治来一个个比欧洲人还精明。但是优良的城府使得他马上恢复了平静,接着说“大阿哥已经死了,二阿哥也已经被我们包围了,海尔.塞拉西现在一个输红眼的赌徒,企图用最后的赌本翻盘。你说他有几分胜算?”

    “我看是没有赢得可能性。”古爵爷看了一会天花板,转过头对着博诺笑着说:“不是还有个三阿哥萨尔.塞拉西和两位公主吗?”

    “就几个孩子,你也怕吗?”博诺轻蔑地看了他一眼:“一国之主不一定是皇帝,这个在你们国家的历史也不是第一次了。这样的好机会你难道不会把握吗?”

    古爵爷长时间的沉默,使得整个会谈的气氛变得很尴尬,整个大帐里只能听到提斯厄萨特瀑布的轰鸣声.

    这次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这个安静的窘境。只见几十名武装白人冲进了古爵爷的大帐。为首的正是古爵爷的练兵总教头阿尔贝托.帕西诺,现在的他将压箱底的意大利陆军少校军装翻了出来,穿在身上,同时手握一支冲锋枪,身上挂着手榴弹。而和他一起的正是在阿克苏姆向古爵爷投降,而后成为土人军事教官的那批意大利人。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古爵爷尽量用提高声调来掩饰内心的恐惧

    帕西诺看了古爵爷一眼,却向着博诺跨出一步,然后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意大利陆军第一突击队少校指挥官帕西诺,向您报到。”

    博诺看着古爵爷紧张的样子,尽量克制自己不笑出来,淡定地介绍到:”这是我们伟大领袖送给你的一支神兵,他们将帮助你控制欢乐宫。只要你把他们带到亚的斯亚贝巴。”

    原来,在侵阿战争伊始,先知的化身、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就吩咐博诺在驻东非的情报与政治局和军队中挑选暗杀、爆破、狙击等方面的高手组织一支突击队,准备对塞拉西皇帝进行“斩首”,但苦于一直没有好的机会。而且侵阿意军总参谋部认为干掉塞拉西皇帝后,也不一定能改变战局,所以计划就被取消了。但后来,古爵爷的“反水”让一切变得有可能,突击队的成员作为“战俘”来到了古爵爷这边,并以“教官”的形式潜伏下来,并通过与阿军人的教学了解熟悉他们的战术战法。现在,就是他们发出致命一击的时候了。

    分割线--

    就在古爵爷和博诺密谋的时候,北线的12个意大利师也开始对二阿哥马康南的部队开始了最后的总攻。

    这完全是一次教科书般的攻势。这次意大利人动用了12个师,超过15万人的兵力,2个山地师从马康南部的左翼包抄,10个步兵师从正面攻击,而马康南的部队不过是五万余人 。在阿比西尼亚的战场第一次出现了意大利人在兵力上占优势的局面。而这一切就为了尽快的解决马康南部,以便腾出兵力展开与塞拉西皇帝的最后大决战,

    侵阿意军的每个意大利步兵师都编有一个炮兵团。这次侵阿意军总参谋部集中了10个炮兵团,超过300门重炮对马康南部进行炮击。上万发炮弹在第一时间把马康南的后卫部队砸得稀巴烂。

    在猛烈的炮火后,以第一装甲旅为先导的坦克群开始对阿军进行分割。而此时,马康南部已经开始崩溃,所有的土人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跑〃.

    战斗很快变成了追歼战,意大利步兵机动性不足的问题暴露无疑。同样使用双腿机动的意大利步兵无法对装甲兵已经分割的阿军经行包围。如果不是阿军斗志荡然无存,不思反击,那么孤立前突,失去步兵协同的意大利坦克将是相当不错的靶子。最后,南面的塞拉西皇帝收容了大约两万名从阿拉马拉塔溃退下来的散兵游勇。一场计划中的歼灭战变成了无奈的击溃战。

    但这一切在巨大的胜利面前被掩盖了,意大利人将在今后高强度的战争中付出更大的学费后,才明白这一点。

    而现在的侵阿意军总参谋部,胜利是唯一的主题,他们急不可耐的发罗马发去战报:击毙、击伤、俘虏阿军15000人。马康南生死不详,现正全力审讯战俘中。

    周末给自己放个小假,字少点,还请大家海涵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50节、决战(上)

    今夜,罗马的市民们在又一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从遥远的东非传来捷报,在歼灭大阿哥以下十五万人后,英勇的意大利军人在阿拉马塔又一次打败了二阿哥部共计五万人。一个传言在人群中迅速的流传着:侵阿战争将在圣诞节结束。

    但是在威尼斯宫,一个睿智得足以照亮整个地中海的男人,伟大的领袖芒果同志却不能舒展他紧锁的眉头,面对着巨大的阿比西尼亚地图又一次陷入了思考中。

    本来作为奇兵的“梅西战斗群”穿越沙漠后,应该牢牢卡住阿军南逃德赛的去路,阻止阿军进入这个阿比西尼亚中部的“天然堡垒”。但是,他们虽然可以击败土人的大军却无法战胜无情的大自然,整个战斗群到达德卜勒泽哈伊的实际兵力大大缩水(详见47节)。凭借手中单薄的兵力,他们虽然粉碎了瑞典顾问塔姆的进攻,但也被塔姆余下的部队牢牢钉在德卜勒泽哈伊,自保有余,进攻无力。换一句话说,也就是塞拉西皇帝的二十万大军随时可以绕道德卜勒泽哈伊退回易受难攻的德赛地区。那么战局就不可避免地持久化,而这是芒果同志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本来芒果打算派第一装甲旅再次穿越沙漠对梅西战斗群进行增援,同时抽调用于封锁阿国与英属索马里边境的东线部队向德卜勒泽哈伊进发,力争堵截塞拉西的大军。但是,考虑到沙漠行军对部队装备、人员的巨大损耗,侵阿意军总参谋部否定了这一计划。他们认为凭借装备、组织、训练的优势,正面攻击的意军可以击垮塞拉西皇帝的二十万大军,并在其溃退的过程中,在行进间占领德赛。

    最后,芒果认为参谋部专业人员的计划总要比自己这个军迷的臆想更合理,所以就批准了该方案。:虽然,在他的心底派遣第一装甲旅的另一个目的是让更多的部队具有沙漠作战经验。

    现在的他只能通过“X”小组来拉一把奋战中的意大利军人了。作为资深军迷的芒果自然知道对付暴露步兵的利器:凝固汽油弹。尤其是对付像阿比西尼亚部落武装人员这些近乎“裸奔”的士兵。

    但是如何让汽油变粘稠,芒果只记得好像是加脂肪酸盐什么东西的,具体就记不到了。所以,从12月12日开始,意大利最优秀的有机化学家被集中起来研究一个课题:就是如何使得汽油变得粘稠。同时,他们得到了“X”小组给出的提示:加某种脂肪酸盐。

    一周以后,这群化学家发现用环烷酸和脂肪酸的混合铝皂可以使得汽油变稠。于是意大利航空公司的40余架**.73运输机(详细介绍见:hp://en.lwen2.com/wiki/voi-Mrchei_.73)被军方征用了,并且马上转场前往默克莱。意大利空军之所以选择这种三发飞机,是因为它可以搭载1500千克的有效荷载飞行1000公里以上。同时该型飞机两侧的大尺寸舱门,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现在组织生产凝固汽油弹已经来不及了,唯一的方法就是从飞机上直接投掷汽油桶。

    在默克莱的野战机场,地勤人员正在对常用的20升油桶进行改造:每个油桶上被焊接了一个卡锁装置,用于固定一枚德军的拉发手榴弹。然后,油桶中被加入汽油和混合铝皂粉末并充分的摇晃以便混合。本来,意军使用的布雷达手榴弹是碰炸引信,好在战前德国援助了阿军一批军火(见第18节),在战斗中有被意军缴获,解决了这个问题。

    12月22日,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毕。驻东非意大利空军开始了代号为“孜然”的对地打击任务,他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阻滞塞拉西的部队撤退到德赛。

    22日时,8架**.73运输机每架搭载了40个20升油桶和四名陆军人员,在2架Ro.37的护航下飞向阿拉马塔至德卜勒泽哈伊的公路。根据最新的航空侦察,那将是个丰厚的猎场。

    现在的阿拉马塔至德卜勒泽哈伊公路上挤满了阿比西尼亚的军人、难民、骡马、车辆。所有的人都渴望在意大利人到了之前赶到德赛。可是意大利人又怎么会给他们轻易逃脱的机会呢?

    空中,带队的Ro.37长机摇摇机翼,示意开始攻击,接着一压杆俯冲下去对着公路上的人群扫射起来。他们要将地面的防空火力尽量压制。毕竟,接下**.73的表演可是在低空低速的条件下进行的。

    然后,两架**.73沿着公路方向,在150米的低空先后进入攻击航线。机上的无线电员和机械手分别打开了左右两侧的舱门。机舱的每一侧都有一名陆军人员将油桶上手榴弹的拉火绳挂在一个带钩的绳上,然后将油桶交给舱门口的另一名陆军人员,由他将油箱甩出机舱外。在油桶的自重作用下,手榴弹的拉火绳被拔掉了。

    只见那2个油桶在下落了5秒钟,也就是120米左右后,在30米的空中爆炸。被引燃的凝固汽油将方圆20米范围的一切笼罩在一片火海中。满载凝固汽油的油桶爆炸后,飞溅到土人身上的凝固汽油就象猪油膏一样,粘稠而其很耐烧。土人见状马上用手去拍,哪知道打越拍火越大,还搞手上也被烧着。有些土人想在地上滚动来灭火,结果却是弄得全身是火。有些土人的身上沾染凝固汽油较多,结果他奋力挣扎反而将燃烧油块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杀伤效应。当8架飞机将所携带的320个油桶全部投掷时,这段公路变成了火葬场,空气中弥漫这死亡的味道。看到这样一幕,**.73长机呼叫基地:烧烤很入味,不需要再加花椒面。随后第二批8架**.73运输机飞向了其他目标。

    根据一名塔法里教派信徒(此教派为一种黑人宗教,主张耶稣与亚当都是黑人,唯一的真神是埃塞俄比亚国王海尔·塞拉西一世)的牙买加黑人医生志愿者事后回忆:对于凝固汽油弹的受害者而言,死是最大的解脱。即使只是手部的一点烧伤,弹中的化学添加剂所含重金属也会通过烧伤创面入血液,造成中毒。而非洲蚊蝇很多,送来的伤员的伤口处常常已经被这些蚊蝇下卵。伤员在清洗伤口时的痛苦可想而知,发出的哀号使人感觉身在地狱。(有关凝固汽油对暴露步兵的巨大杀伤威力,可以参考志愿军的回忆)

    但是这仅仅是痛苦的开始,随着意大利本土赶制的专用凝固汽油弹运抵东非。塞拉西的部队在白天已经无法行动,只有他们的行军队列出现在意大利飞机的视野里,一个小时内携带凝固汽油弹的轰炸机就会赶来,展开攻击。这使得阿军在行军速度上已经落后于意大利人的情况下,又失去了一半的行军时间。

    现在,塞拉西的后卫部队已经和意大利的前锋交火。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51节、决战(中)

    自从大阿哥部被围歼后,阿军败象已露。而在二阿哥部被击溃、梅西战斗群占领德卜勒泽哈伊后,阿军开始全线溃败,现在已经退到德卜勒泽哈伊与阿拉马塔之间的小镇班杰拉。全军上下弥漫着恐慌、沮丧和互相埋怨的气氛。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意大利的攻势好像可以一口气打到亚的斯亚贝巴。

    这时塞拉西皇帝觉得不能再退了,如果再这样一样一味的撤退,就算能够抵达德赛,民心士气也会遭到沉重的打击。更何况在意大利的机械化追击部队“乘胜追击”的惊人速度面前以及意军空军主宰着天空使得阿军白天无法展开大规模行动的情况下,塞拉西皇帝担心自己部队到不了德赛就会被击溃或是到达了德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防御。他现在需要一个可靠的阻击部队去赢得时间,最后他将这个阻击任务交给了阿比西尼亚最精锐的皇家禁卫军 ,他要求禁卫军坚守三天以上——哪怕把禁卫军打光也在所不惜。

    刚刚死里逃生的二阿哥马康南主动请缨担任该部的指挥官。现在的皇家禁卫军一半兵力已经随着大阿哥一同战死,只剩下区区一万三千多人。现在他们需要防御长达5公里的阵地,而他们的面前是十个意大利步兵师和一个装甲旅。

    按照瑞典顾问塔姆的建议,马康南采取了纵深梯次配备部队的方法,少摆兵,多屯兵,以减少意大利优势火力对阿军的杀伤。同时塔姆还告诫他预备战斗小组布置在前沿阵地,一有机会就与意大利人纠缠,使意大利人的大炮飞机无用武之地。并且,要充分利用夜晚,派出精干小分队袭扰意军。 12月24日,意大利第一装甲旅拍“车”杀到,顿时阿军阵地上火光冲天,浓烟蔽日。 埃塞俄比亚军事史上最悲壮的一页翻开了。

    这完全是不公平的战斗,战场的一边是禁卫军的血肉之躯,另一边是意军的钢铁猛兽。那些在欧洲大陆饱受鄙视的“装甲奥拓”和“装甲老爷爷”,在这遥远的东非高原上,欺负土人没有反坦克武器,排成密集队形,像阅兵式一样压向土人阵地。英勇的阿军官兵面无惧色,就地取材,以集束手榴弹、炸药包之类的近战武器与意军坦克贴身肉搏。在击毁了28辆的意军坦克后,有不少部队成建制的战死在阵地上,用年轻的生命实现他们“人在阵地在”的誓言。

    而同时,意大利人一战水平的炮兵也是“欺软”的一把好手。打出的炮弹将山头削平,将平原打成环形山,阿军的阵地火海一片。炮弹像冰雹砸在阿军阵地上,滚滚的浓烟遮天蔽日,阵地上的天空硝烟笼罩,人像蹲在充满烟雾的灶堂里。伟大的禁卫军战士一片片地倒下,尸体重叠在了一起,又被无情的炮火再次炸烂。

    在这样的情况下,禁卫军苦战一日,不愧于他们“阿国第一强军”的英名,他们顽强抵抗,昼失夜夺,在迟滞意军的同时不断组织反击,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在总体上遏制住意大利人的攻势。但无奈双方的火力相差悬殊,一天之日,马康南就用光了预备队,亲兵队、后勤人员、轻伤员统统都派上了战场。

    班杰拉战场距离的塞拉西皇帝中军大帐部不过几十公里,众人苦谏皇帝先行撤往德赛,但他就是不肯,说要等马康南三日之后一同后撤。夜深了,人们看到,皇帝独自一人在黑暗中,屹立的小山坡上,向北瞭望。在他的眼里,他可以看到意军的炮火和凝固汽油弹怎样将弹片和烈焰倾泻在禁卫军防御阵地上的每一寸土地上,而他那些可爱的禁卫军军人又是如何在鲜血流尽之前与那些意大利侵略者死死地扭打在一起,然后带着微笑一个个地倒在阵地上。

    禁卫军中有一名战士是个独生子,几天前,这个战士的父亲在大帐外苦苦等待,为见皇帝一面,问能不能让他的独子回家,因为老人怕他的儿子死了,一家老小就没人照料。有人指责说这个老人觉悟不高,破坏抗意。塞拉西皇帝听说后大发雷霆,他命令立即把这个战士从近万的士兵中找出来,给这位老人送回去。塞拉西皇帝握着这位士兵的手,含着眼泪对着身边的王公贵族们用近乎哭泣的声音质问道:“战士不是父母养的?就你是?”(东非影帝)

    他不得不深深地指责自己。尽管每个人都知道任何战争都是要死人的,但是,战争进行到现在,他觉得不该过多地责备他的下属。是因为他的贪功好胜,指挥上犯了错,才会使得战局糜烂至此。

    12月25日,圣诞节。在侵阿意军总参谋部的一再催促下,2个步兵师终于赶到班杰拉。意军更大一次进攻开始了。

    8时正,两个炮兵团72门火炮开始为期一小时的火力准备,炮弹将禁卫军的阵地又犁了一边。同时,空中40余架意大利飞机也开始在禁卫军的头顶上盘旋投弹,凝固汽油弹和20升油桶,将禁卫军的阵地变成一片火海。

    在坦克的掩护下,意大利步兵发起了冲击。这次,得益于意大利步兵的紧密配合,禁卫军想再和意军坦克近身肉搏的机会没有了。意大利步兵小心翼翼的搜索着,对任何可疑的目标都不放过。在付出了极其微薄的代价后,意大利人顺利地靠近禁卫军的阵地,现在意大利人已经可以看清楚每一个禁卫军无畏的脸庞了。那些本应该身穿整洁制服的禁卫军浑身的衣服已变成了一缕一缕的布条,不少士兵身上仅剩下一条粘满血迹和烟痕的裤子。不少人显然已经打光了子弹,端着刺刀虎视眈眈地看着越走越近的意大利人。

    突然,从禁卫军的阵地上飞出几个手榴弹,意大利步兵躲避不及,被炸死炸伤不少。就在意大利为躲避手榴弹而分神时候,马康南擎着一面已经破烂不堪“所罗门王旗”跃出了战壕,嘴里还不知道高喊着什么。他的身后,几乎是同一时间,所以的禁卫军端着刺刀向意大利人冲了过来。

    意大利人马上组织火力进行拦截。坦克上的机枪和步兵手里的冲锋枪,喷射着火舌,扫倒一片又一片的禁卫军官兵。但此时双方之间距离已经很近,很快禁卫军的刺刀已经捅进了意大利入侵者的胸膛。可是毕竟此时阵地上残存的禁卫军人数太少,很快源源不断涌上来的意大利士兵将他们全部杀死。只留下一面“所罗门王旗”在风中摇曳。

    在坚守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内,二阿哥马康南以下禁卫军一万三千多人全部战死。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意大利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了。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52节、决战(下)

    12月25日,德卜勒泽哈伊的黄昏,一轮红日挂在灸烤了一天的东非高原之上。:梅西战斗群的军人们戴着圣诞帽,集结在野战机场上,他们在指挥官梅西将军的面前,唱起圣诞节颂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圣诞休战是一个惯例。节日来临时,在战壕里对峙的英军和德军士兵会交换礼物,一起喝酒、唱颂歌,甚至交换节日礼物。 现在被阿军包围的意大利人相信同样信奉上帝的阿比西尼亚人也会默认这个惯例的。早在平安夜时,意军把用蜡烛精心装饰的圣诞树放在环形防御工事的矮墙上,数百点烛光映红了堑壕。

    梅西将军从副官那里接过一个纸包,微笑递给面前的每一个军人,并不时拍拍这些年轻士兵的肩膀。纸包是意大利空军给德卜勒泽哈伊包围圈里的3000多意大利将士们送来的圣诞礼物。纸包里面有香烟、罐头、意大利名酒Cmpri,另外还有侵阿意军总指挥巴多格里奥亲笔签名的贺卡和一枚德卜勒泽哈伊盾章。因为不少运输机都忙于扔油桶去了,直到25日,所以的圣诞纸包才全部交到梅西将军手里,梅西战斗群的战地圣诞派对也推迟了一天。

    蓝度,这个战斗群里海军支援人员靠在战壕里,一边品尝着Cmpri红酒回忆在德卜勒泽哈伊的日日夜夜,一边把玩着德卜勒泽哈伊盾章。在抗击阿军攻击的过程中,包围圈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向蜂拥而至阿军射击,包括像蓝度这样的水兵。作为一名水兵,蓝度一年打掉的子弹不超过50发,步枪射击水平相当之差。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参与这种面对面的厮杀。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阿军冲得那么近,蓝度很快就击中了一个土人。蓝度清晰地记得这个土人被击中的样子:受到子弹的巨大冲力后,土人失去平衡,直接向后倒地,一团血雾从伤口冲出身体。那一瞬间,是一种震惊,经过几秒的呆滞后,蓝度就感到胃部不适。这是他第一次杀人,第一次地看到一个活生生人被自己打死。他感觉心底里最软弱的地方抽搐了一下,整个人仿佛在一瞬间被抽空了。

    在酒精的作用下,蓝度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被一声炸响惊醒。他迷迷糊糊睁开眼,一道火光使他彻底的清醒。“土人的炮击”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他马上抄起步枪向土人的方向瞄准。那里除了一片黑暗,什么也没有。

    土人的炮击断断续续,力度不是很大,却拖拖拉拉进行了三个小时。意大利人一边咒骂着阿比西尼亚人违反战争规则,一边在战壕里搂着步枪享用着迟到的“圣诞节罐头大餐”。

    -------分割线--

    自从陆军大臣穆卢吉塔阵亡后,来自瑞典的塔姆上将就成为了塞拉西皇帝在军事问题上最重要的咨询者。每每发生险情,这位在战争爆发后还执意留在阿国的外国顾问就会成为皇帝的消防员被派到最危险的地方去。12月1日是在德卜勒泽哈伊围困梅西部,23日又在班杰拉帮助马康南阻击意军。

    当他带着马康南的死讯回到塞拉西皇帝身边时,这位又一次经历丧子之痛的皇帝没有说一句话。皇帝只是默默地看着天空,因为他不想周围的大臣贵族们看到他的眼泪。他也没有指责塔姆上将,虽然马康南率领的禁卫军在班杰拉只坚持了短短两天不到的时间,但是这也不可否认塔姆的功绩。没有他的专业指导马康南可能连一天也坚持不了。

    塞拉西皇帝知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马上赶往德赛,凭借那里险要的地形,阿比西尼亚人还可以把战争拖下去。所有的人都知道意大利人耗不起,毕竟他们的核心利益在欧洲而不是这遥远而又贫瘠东非高原。他们不可能在这里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虽然塔姆上将只把消息告诉了皇帝一人,但是很快马康南和禁卫军全部战死的消息在整个阿比西尼亚部队中传播开来。阿比西尼亚军队仅存在的一点组织度(请允许我使用这个HI的词语)终于完全瓦解,他们陷入全面的混乱之中。塞拉西徒劳地试图组织再组织一个后卫部队,但是他对部队的控制权和约束力已经荡然无存了。士兵们向空中乱放枪,只是为了将难民赶下公路以便自己赶路。贵族和将军已经扔下军队逃跑,只是为了躲避意大利人的轰炸(意大利的飞机一般选择轰炸密集人群而不是三三二二的行人)。意大利的飞机俯冲轰炸和扫射那些七零八落的封建民团,并用芥子气制造出更大的混乱,把撤退变成了全面的溃散。

    坏消息总是跑得最快。

    一天之内,马康南战死的消息也同样传到了德卜勒泽哈伊的伊姆鲁公爵耳朵里。作为皇帝的表弟,现在由他统帅这包围梅西战斗群的三万大军。得知这个消息。他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幕僚们都召集起来,商量下一步的对策。

    “不知道爵爷下一步打算如何啊?”一个幕僚大胆的问到

    “我这不是没主意才找大家商量商量吗”在自己的幕僚面前,伊姆鲁公爵并不想掩饰什么,现在的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要的是同舟共济的精神。

    “我们北上接应皇帝的部队,然后一起撤到德赛,在那里抵抗意大利人。”一个年轻的幕僚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一听他说要北上,几乎是同一时间,在场所有的人都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的确,现在的阿比西尼亚人真地被意大利人打怕了。但是,问问他们还有什么其他办法,伊姆鲁公爵得到的确是一片可怕的沉默。

    “要不我们先撤到德赛?”终于有一个人把大家都在想却都不愿说的想法说了出来。

    “是啊,我们先撤到德赛可以把那里的防御先搞起来,要不然皇帝的大军到了,也没有时间组织防御。”一个老幕僚提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立刻赢得了一片附和之声。

    “那这里的意大利人怎么办?”伊姆鲁公爵提出了疑问:“我们的包围圈一撤,他们不会马上追上来吗?我们的两条腿可是跑不过意大利人的坦克和厄立特里亚人的骑兵。和意大利人打野战,我们可是一点胜算也没有啊”

    “这一点倒是不用太担心,意大利的坦克估计数量不是很多,看他们上次反击的时候的表现就知道。再说从马康南阻击意大利坦克的经验看没有步兵掩护的冒进坦克,是很好对付的。”一个幕僚翻着班杰拉的战报说道。

    “至于那个厄立特里亚人的骑兵就更不用怕了,我就不信被我们围了他们一个多礼拜,他们还有足够的饲料喂马。战马可是耗粮草的东西。(一匹战马日耗饲料在15千克以上,一个团算2000匹战马,日耗饲料30吨)”幕僚们说出了一条一条的理由给伊姆鲁公爵壮了壮胆。

    最后,伊姆鲁公爵综合了幕僚们的建议后,决定在2日夜开始向德赛转进。他命令炮兵打光炮弹后破坏火炮,然后与步兵一起行军。为了麻痹意大利人,阿比西尼亚人从25日晚开始零星炮击包围圈里的意大利人。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53节、活棋

    12月2日,天亮了,火辣辣的太阳又一次开始烘烤着大地。德卜勒泽哈伊的上空传来了“嗡嗡”的蜂鸣声。阿军士兵抬头看去,那是意大利人的运输机,它们每天都会来为包围圈里的意大利人空投物资,土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今天的意大利飞机却冲着土人的阵地飞来,然后又从飞机上落下2个小黑点。只见那两个小黑点越变越大,现在已经可以看清楚是2个汽油桶了。接着“轰”一声,油桶爆炸了,凝脂状的燃烧物横飞,土人的阵地被笼罩在一片火海中。

    本来,这些天以来,这些飞机都是给梅西战斗群送“圣诞礼物”的,现在礼物送完他们也要收工了。可是,昨晚土人的炮击搞梅西将军十分的生气,后果很严重,在他的一再要求下,这些运输机开始向包围他们的土人投掷凝固汽油,以抗议土人破坏圣诞节停战的传统。

    这是一次纯粹的“报复性轰炸”,但是在伊姆鲁公爵眼里却不是这样认为。他认定自己的撤退计划已经暴露,意大利人的轰炸是试图阻止他的撤退。震惊于凝固汽油弹的巨大威力,火急火燎的他决定马上离开这里。还好他的幕僚中还有些人没有被意大利人的凝固汽油烧昏头,一针见血地指出,在野地中若没有防御工事的掩护,他们在意大利人轰炸下的损失将更可怕。很快,幕僚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要求马上撤,一派要求等到天黑再走。两派各说各的理,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就在这两派的“持不同意见者”争论不已时,一个部落酋长带着自己的私兵逃跑了。但正如有人预料的那样,在空旷的野地里,意大利飞机是死神的象征。很快这支小部队被意大利的飞机用燃烧弹和机枪消灭了。

    随即,伊姆鲁公爵的幕僚们也结束了争论,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大家都认可了夜间撤退的计划。

    熬过了饱受燃烧弹蹂躏的白天,到了晚上伊姆鲁公爵的部队开始行动了。出于对“活下去”的渴望,这次行动时,所有的人,从贵族到部落士兵都主动积极地听从伊姆鲁公爵的命令。所有人随身携带了五天的食物轻装简行,将残留的粮食,撒上毒药后掩埋。轻伤员跟随大部队一起行军,重伤员在一名西方传教士的看护下准备向意大利人投降。炮兵在打光了炮弹后,在大炮拆解,分别掩埋。整个撤退行动安排地井然有序,没有混乱、没有喧哗、没有火光。等到太阳再一次升起的时候,伊姆鲁公爵的部队已经行军了近二十公里,离德赛还有一大半的路程。此时,为了防止被飞机发现,他们离开在公路,隐蔽在了路边的灌木丛中。

    就在伊姆鲁公爵埋头赶路的时候,梅西也发现苗头不对。对面土人的阵地时出奇的安静,他一方面要求空军侦察,一方面派出了精干的机械化小分队进行试探性的攻击。结果很快传来,伊姆鲁公爵的人跑了,对面的阵地里只留下伤员请求投降。

    这样的结果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没人想到土人会在他们的眼皮子地下溜走了。梅西马上想到了墨索里尼说起过的“装甲突击群箝入战”,他想用这一招打出去,如果运气好的话,凭借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他们甚至可以赶在伊姆鲁公爵的部队之前进入德赛。如果得手的话,阿比西尼亚几乎全部的军队将被堵在沿北线杀来的正面10个师的意军和占据德赛天险的梅西战斗群之间。那么这就将是战争的结束。可是一盘点自己手里可以用来追击的兵力:30多辆坦克、1000多名厄立特里亚骑兵,梅西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伊姆鲁公爵手里可是有三万人马。想用这么一点兵力击垮伊姆鲁公爵,并在北线意军杀到之前死守德赛,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伊姆鲁的部队一撤退,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梅西的兵力就被盘活了,现在他们可以腾出手来堵截从阿拉马塔一路溃败下来的阿军了。所以,当侵阿意军总参谋部知道这个情报后马上电令梅西战斗群马上组织阻击作战。此时,梅西战斗群和北线正面意军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足50公里。虽然他们将面对的是塞拉西皇帝率领的十余万残兵败将。但是,在求生的本能下,他们会不顾一切的冲破阻挡他们逃命的障碍。

    不过接到命令的梅西还是打了个小算盘,他认为在防御作战中,并不需要太多的装甲兵,而其“装甲突击群箝入战”这个想法也太诱人,所以他觉得可以拿出20辆坦克和1000厄立特里亚骑兵去试一试。而剩余的兵力将用于阻击溃退的塞拉西部。

    -----------分割线--------

    就在塞拉西浴血奋战的时候,古格萨公爵已经在完全背离了阿比西尼亚人民,在左倾投降主义路线上越走越远。现在的他正积极策划对亚的斯亚贝巴的突袭。

    这是一个无数次在古格萨公爵梦中出现的场景:神父们在圣乔治大教堂作了通宵的礼拜仪式,**做成的薰香烟雾中,他们连续不断地又唱又跳、打鼓拍手 ,他们用希伯来语吟唱《圣经诗篇》中的大卫王之歌。教士们的东正教长袍镶金错银并装饰有狮鬃,光彩夺目,极为华丽。古格萨在圣乔治教堂大门外接受了皇帝的全部仪仗:带有十字架的纯金宝球 、金银丝细工镂嵌的两支长矛 、一枚镶有巨大钻石的戒指 、金马刺、御剑和皇帝的御服。行完涂油礼后,大主教手捧金皮《圣经》,引导皇帝宣誓永远服从东正教会,最后由大主教为他戴上了镶满翡翠和红宝石的三重黄金皇冠,在礼炮的101声轰鸣中成为上帝的使者、犹太族的雄狮、万王之王的海尔.塞拉西.古格萨陛下。皇帝和皇后随后在举着深红天鹅绒御盖的侍卫簇拥下走入教堂,教师们吟唱起有几千年传统的圣歌“祝福汝啊,以色列王”,乐队在教堂钟声和全城的欢呼声中奏起了阿比西尼亚国歌。

    但是这一切美梦成真的前提是意大利突击队首先要攻入欢乐宫,控制住三阿哥萨尔.塞拉西和两位公主。而欢乐宫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建筑群,他必须找到合适的向导带领意大利的突击队攻入皇宫。可是现在去那里找熟悉欢乐宫的向导呢?

    就在古爵爷维这个事情烦恼的时候,一个叫内尼萨·贝耶查的贵族来到了他的面前。古爵爷认出了他,他曾经是塞拉西派在自己身边潜伏的奸细。但是,在大阿哥被打死之后,这个机灵的家伙知道塞拉西皇帝气数已尽,他很快就开始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这一边。也正是因为这个家伙的“反水”使得塞拉西皇帝对于古格萨公爵和意大利人之间的小动作一无所知。

    现在这个家伙愿意在古爵爷的“建国大业”中再出一把力。原来内尼萨的哥哥塔里库·贝耶查是皇家卫队的一个小头目,他有把握劝说他的哥哥来帮助古爵爷。在进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内尼萨带着500个玛丽亚.特蕾莎银币先一步,向着亚的斯亚贝的出发了。

    对于,这样的好事,古爵爷自然认为这完全是上帝在帮助他登上皇位。他满怀信心的为即将出行的意大利突击队践行。12月27日,这支以意大利突击队为主力的小部队一行130人,开始了向欢乐宫的进军。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54节、初啼

    12月27日下午,梅西派出执行装甲突击群箝入作战任务的追击群撵上了伊姆鲁的部队。/他们紧随阿军追击,力( 意大利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88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