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阅读
区。政府军控制了马德里、巴塞罗那、东部沿海地区、巴克斯、加泰罗尼亚等地。同时,政府军切断了南北两股叛军的联系。
(以上皆为史实)”
---分割线----
早在“人民阵线”上台伊始,西班牙乱象出现之时,芒果就召集过了一个有关西班牙局势的会议。
会上他对手下的大臣将军们说:“这个西班牙现在是“人民阵线”上台了,我看右翼的那些家伙一定会憋不住,到时候一定会打起啊,你们看这浑水我们应该怎么趟啊?”
情报部长塞萨雷.阿姆抢先发言:“流亡葡萄牙的圣胡尔霍将军(佛朗哥要在圣胡尔霍和莫拉去世后才获得叛军中的领导地位)说他们组织了一个叫“西班牙军事联盟”的社团,他们和我们联系过了,希望我们能在他们起事提供支持。另外长枪党和保皇派也有同样的要求”。芒果一看他那神气的样子,一定是认为自己功劳不小。
“他们具体希望我们做些什么?”芒果看着阿姆以示赞许地问道。
看到领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阿姆部长连忙回答道:“他们已经说服驻扎在北非的部队参与反对人民阵线的战斗,他们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将部队运往西班牙本土。另外他们需要我们提供军火。”
“军火吗,反正陆军现在在换装,倒是有一批退役的老家伙。这个帮助运输部队就相当于直接参与他们的行动,好像不妥吧?”总参谋长巴多里奥元帅品着咖啡,缓缓道来。
听到巴多里奥元帅同意提供军火援助,芒果连忙问:“元帅很看好圣胡尔霍将军吗,你认为他们能打赢人民阵线?”
“是的,我看好他们,毕竟他们掌握了西班牙最好的军队,再加上我们的帮助,他们而赢得西班牙。”
“为什么我们要帮助他们赢得西班牙呢?”芒果狡黠地一笑反问元帅。
“难道您是担心和法国人的关系吗?”新任外交部长加莱阿佐?齐亚诺问道。
“当然不是,现在是法国人有求于我们,难道我们害怕他们翻脸?”芒果解释道:“我只是觉得帮助某人赢得西班牙并不能使得意大利的利益最大化。”
“西班牙不是非洲的土人,别以为我们帮助某人走上西班牙的权利顶峰,他就会感恩戴德,他就会把我们意大利人的话当命令去执行。先生们,别忘了西班牙人是欧洲文明社会的一员,他们拥有足够的智慧决定自己的命运。”芒果终于说出了他对西班牙内战的看法。
从这一刻起,西班牙的命运开始改变了。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8节、出招(上)
13年7月1日(内战爆发次日),人民阵线政府向法国的勃鲁姆政府求援。出于不想被法西斯势力包围的考虑,法国政府从24号开始向西班牙缓慢地提供有限援助:35架战斗机和15架轰炸机被运到了西班牙。
13年7月25日,希特勒在巴伐利亚的拜罗伊特市接见了来自西属摩洛哥的客人。他们是代表西班牙军事联盟向希特勒求援的。他们希望得到10架运输机,结果“希望在国际舞台上一展身手”的希特勒慷慨地给了他们20 架Ju52 ,并答应提供架战斗机护航。
(以上皆为史实)
就在德法两国纷纷出手,援助西班牙内战中自己中意的一方时,意大利却按兵不动,对于来自摩洛哥的请求,意大利人并没有一口回绝也没当场同意。意大利外交部发表声明:对于西班牙的大规模流血事件表示遗憾。视乎对于西班牙内战,意大利人将保持完美的中立,完全置身事外一般。
但是,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机。在亲保守派的西班牙烟业巨头胡安.马尔奇的资助下,意大利人总算同意提供10架**.81运输机(史实是马尔奇出资购买了英国飞机)。
叛军使用这这批飞机,每天在摩洛哥与西班牙本土之间飞行多趟,在一周的时间内将14000人的军队运到了西班牙本土。而那些无法空运的重武器不得不转道葡萄牙,再从葡萄牙通过陆路运到叛军的占领区。好在此时内战双方的第一阶段大规模战事已经结束,不然这样复杂的运输方式一定会拖叛军后腿。但是,这样依靠空运不是长久之计,一来运量太小,也不能运输大件军火;二来空运也不安全,就在7月20日,圣胡尔霍将军因为空难而去世。
彻底解决之道就是摧毁政府军的海军,重新获得直布罗陀的制海权。
内战爆发以后,政府军控制的舰队拥有“海梅一世号”战列舰、轻巡洋舰3艘(Cerver 级2条、Méndez Nú&nilde级1条)、驱逐舰14艘、潜艇12条、、炮艇1条、布雷舰1艘、海岸警卫艇5艘、鱼雷艇12条。
叛军方面有“西班牙号”战列舰、重巡洋舰2艘(Bleres级,在建)、轻巡洋舰2艘(Cerver 级1条、Nvrr级1条改造中)、驱逐舰1艘、炮艇4条、海岸警卫艇4艘、鱼雷艇4条。
开战后,政府军依靠其海军优势,牢牢地控制着直布罗陀海峡,严密封锁以防叛军横渡。叛军想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击败政府军海军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一方面弗朗哥从意大利购买了2条老式驱逐舰(史实)。另一方面希望德、意两国可以提供帮助。
--------分割线----------
7月30日 , 直布罗陀外海,西班牙海军的骄傲,战列舰“海梅一世号”正带领着轻巡洋舰“利伯塔德(Libertad)”号(详细介绍见hp://en.lwen2.com/wiki/pnish_cruiser_lmirne_Cerver)以及杂七杂八的小船7条一行舰破浪航行。“海梅一世号”是114年下水的老船,航速只有1.5节。精打细算的西班牙人在不足15000吨的舰体上安装了4座305mm双联装巨炮,这使得该舰的装甲只相当于其他海军强国装甲巡洋舰的水平。相比之下,利伯塔德号就要新锐的多,该舰属于塞尔韦拉(Cerver )级,是以英国的“E”级为母型设计的,最大航速34节,3座双联装和2座单装152mm主炮,4门102 mm副炮。 不过,这两舰最大的弊端是防空火力薄弱。但是,正是这么一支在欧洲列强眼里一般般的小舰队却让弗朗哥同志不得不望洋兴叹。
现在,300米的高空中,10架怪异的飞机正在缓慢翱翔。这些又胖又笨的双翼机看上去一副古旧外形,可是居然有一个全封闭式的座舱和可收放的起落架。而他们的机腹下携带着一份长长的桶状物,这个桶状物的后面是一个黄铜的螺旋桨,在晴朗的天气下熠熠闪光。这就是美制BG-1舰载鱼雷机。这批飞机现在被涂上了叛军的标志,显示着他们的新主人是弗朗哥麾下的西班牙国民军。按照意大利人的官方解释,这批BG-1飞机因为B.5M的服役而被退出现役,现在转手给了西班牙国民军。当然西班牙的飞行员是不可能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掌握这种飞机的操作的,所以现在驾驶该机的是“美国飞行员”,这些美国人原来是意大利海军雇佣的教官,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们又来到摩洛哥“淘金”。
意大利飞行员罗莫尔多中尉现在正端坐在BG-1鱼雷机宽敞的机舱内。三天前,他和他的战友们被告知将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帮助西班牙国民军袭击政府军的舰队 ,随后他们驾驶飞机来到了摩洛哥的塞卜泰。这里与直布罗陀遥遥相望,是非洲距离欧洲最近的港口。在这里他和他的同伴们被告知,为了防止无线电监听,他们在进行通讯时,必须使用英语。当然,这难不倒罗莫尔多他们,因为平时训练时,他们就是使用英语与美国教官沟通的。
直布罗陀海峡全长仅58千米,海峡西宽东窄,最窄处为仅13公里,最宽处也不过是43公里。所以起飞后不久,意大利鱼雷机编队很快就发现了西班牙政府军的舰艇编队。此时的西班牙人还没有想到他们已经被意大利人瞄上,依然排列了一路纵队,傲慢且缓慢地航行着。
作为编队长机,罗莫尔多上尉通过无线电用英语发布了攻击的命令。很快,除了带队长机及其僚机外的另外8架鱼雷机组成了2个菱形攻击编队向海面俯冲。这次他们选择从背着太阳的方向接近西班牙人的编队,借此希望刺眼的阳光可以给船上高炮射手们带来更大的麻烦。而罗莫尔多中尉的座机和僚机在留3000米的空中负责观察指挥。如果西班牙人的战列舰在这两轮打击中存活下来,将由罗莫尔多中尉做个最后的了断。
虽然一时间无法判断这队飞机的归属和来意,但是从他们的战术动作里,西班牙人判断出来者不善。很快,西班牙人的高射炮开始在鱼雷机附近的空域中炸开一个个黑色的烟云,同时致命的弹片划破水天一线间,使得刚才还平静的海面如同一口沸锅。最恐怖的是高射机枪,一串又一串的曳光弹在鱼雷机的周围飞舞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挨上一发。当意大利的飞机靠近西班牙的舰队时,他们还可以看见西班牙水兵正端着轻武器向他们射击。西班牙人并不疏密的火网还是给意大利人的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哪怕是对于机群中的美国人,这也是他们第一次面对实战,更不用说那些只飞了二、三百小时的意大利菜鸟了。
美式鱼雷机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装备了望远式鱼雷瞄准具,所以鱼雷的投放并不是投弹手的任务,而是飞行员的职责。现在,BG-1上的飞行员们首先要目测“海梅一世”号的航速、方向、距离,然后连同前先已知的西班牙级战列舰的尺寸一同输入瞄准具下方的 MK.24 型鱼雷投放控制器中。然后飞行员将“海梅一世”号套入瞄准具里,保持直线飞行,同时飞行员们还必须在西班牙人的枪林弹雨中将飞机的高度保持30米以下,时速控制在200 公里以内(鱼雷是比较精贵的武器,太高或太快投雷可能会把鱼雷给砸坏)。同时飞行员还要注意着瞄准具中间的那根指针,当这根指针指向了中央刻度的时候,他就可以投下鱼雷了(以上经验来自于BD“蹂躏者”,仅供参考)。此时,鱼雷应该在距离“海梅一世”号大约在1000米左右的地方被投放,之所以选择这个距离是因为太远目标容易逃脱,太近则鱼雷没有达到指定的深度,对目标的伤害不能达到最大值。
第一个菱形编队的带队长机飞行员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佬:美国海军退役上尉,曾经的萨拉托加号上的鱼雷机中队长汤姆先生。当他听说弗朗哥为击沉“海梅一世号”准备了一万美元的奖金时,自告奋勇参与这次行动。现在,当他看到瞄准镜里的指针指向中间时,他立马按下了投雷按扭,一股微弱地震动传来,他知道那是投雷电路接通后,引爆了炸药,炸断了连接着鱼雷地挂钩,鱼雷被投了出去。同时因为瞬间减轻了874公斤的重量,轰炸机会自动向上爬升一点。投雷的同时,汤姆一拉操纵杆,死踩油门,笨拙的BG-1在1000马力的发动机带动下,迟缓地转身,离开西班牙人的火力圈。这时,汤姆瞄了一看后视镜,看到自己身后的三架BG-1都安全地跟在自己的身后。“看来意大利小菜鸟的Chu女秀还不错嘛”汤姆默念说道。
而在他们的身后,4条MK13鱼雷正以33.5节的速度卷携着气泡,在蔚蓝的海面上画出4道白线。白线的尽头是西班牙政府军的旗舰“海梅一世号”战列舰。此时,它正缓慢地扭动自己长达140米的身躯,希望借此逃脱来自水下的打击。谁都知道这条114年下水的老船,缺乏有效的水下防护,哪怕是MK13鱼雷那区区182公斤N的装药也够它喝一壶的。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9节:出招(下)
跑完1000米的距离,对于时速高达33.5节的MK13鱼雷,也就是短短的一分钟时间。:但是就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内,“海梅一世号”上所有的速射火力都放弃了对逃跑中的鱼雷机的打击,而是将全部的火力投放到海中,企图可以引爆来袭的鱼雷。同时,战列舰上的尾舵也已经扭转到最大的角度,整条船以最大的角速度进行转向,力图用舰首对准鱼雷的来袭方向,以减少被弹面积。这时人们可以明显看到“海梅一世”号的舰体因为急转弯而向一侧倾斜。
这一分钟无论对于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还是美国人都是那样的漫长。最后的时刻来到:鱼雷接近战列舰,快了,只差一点了。
第一条鱼雷从战列舰的前方不足5米的地方掠过,好险啊。
又一条鱼雷在舰尾10余米的地方掠过,好悬啊。
第三条鱼雷还是打偏。
现在就要看最后一条鱼雷了。
可惜,它还是没打到。
最后,这4条鱼雷都没有击中“海梅一世号”,汤姆的一万美元大奖泡汤了。但是西班牙人也没有打下一架鱼雷机。现在的比分是:零比零。
马上,意大利人的第二次进攻开始了。还是四架BG-1鱼雷机排列着整齐的菱形编队,从背对阳光的方向冲着“海梅一世”号杀来。这四架飞机在西班牙人的火网中奋勇向前,其强悍表现远胜于第一波。显然这一波飞机的驾驶者,具有更稳定的心理素质、更高超的飞行技巧和更勇猛的胆识。
其实,与上一波飞机不同,这一次4架飞机中有3架是美国教官驾驶的。在意大利人的小算盘里,出于私心考虑,希望将击沉“海梅一世”号的荣誉留给自己人,所以在第一次攻击时,除了带队长机不得不用经验老道的美国人外,其他的机组都安排了意大利人。/在他们的计划里,美国人被安排在“补枪”的位置上。可是没想到老旧的“海梅一世”号超水平地发挥居然躲过了第一波攻击。这使得原来“替补”的美国人成为了“主角”。
很快,这队鱼雷机吸取上一波的经验,更是接近到了距离“海梅一世”号只有800米远的地方,然后干净利落地投下4条鱼雷,紧接着一个燕子翻身,打开节流阀,加速脱离了西班牙人的火力圈。
四条鱼雷如同四把利剑刺向“海梅一世”号,“海梅一世”号马上是一个急转弯,避开了接踵而来的前3条鱼雷。但是,当最后一条鱼雷袭来时,“海梅一世”已经无法躲避,水手们眼睁睁看着鱼雷击中了战列舰的尾部,一些胆小鬼已经开始跳海逃生。
舰尾那里是尾舵和螺旋桨的位置,一旦鱼雷击中那里,整体军舰就会失去机动能力,哪怕战舰侥幸不被击沉,也将成为一个漂浮的靶子。看来上帝已经抛弃了这些“无神论者”。
而在空中几十双眼睛正在盼望了鱼雷爆炸激起的大水花。无疑,今天的胜利属于意大利人和他们的美国教官。
搞不懂是不是因为意大利人还是美国人的“RP”问题。只见那条最关键的鱼雷,它击中了“海梅一世”的尾部,接着狠狠地砸在了船体上并留下一个凹陷,同时激起了一个不大的水花,然后--------它居然没有爆炸。%@#¥%&*(美国海军的鱼雷臭蛋问题要到143年才彻底的解决)。
其实,意大利人有所不知这个MK13鱼雷是125年开始研制,135年进入美军服役,可谓十年铸一剑。但是在美军的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第一批次的MK13可靠性太低,所以就卖个了芒果做好人。没想到一向找空一格当“小白鼠”的意大利人,这次当起了养鸡佬的“小白鼠”。
此时,空中的无线电通信中骂声一片。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大利飞行员居然还能严格遵守保密条例,正确使用诸如“F##K”、“**”之类的词汇,以表达心中的不满,足见其纪律性之强。
这时,空中的意大利人还有2架携带有弹药飞机,那就是罗莫尔多上尉和他的僚机。不过,这次他们的飞机因为是编队长机,出于航程上的考虑这两架飞机上没有携带重达874公斤的MK13鱼雷而是各自携带了2枚500磅的炸弹。现在是他们出场的时候了。作为鱼雷机,无法进行高精度的俯冲轰炸,只有2种投弹方法,一是高空水平投弹,使用这个方式,轰炸机的安全性高但炸弹的命中率低;二是低空下滑投弹,安全性低但命中率高。
在美国海军的教材里,高空水平投弹时若是使用诺顿轰炸瞄准具可以把炸弹精确投进泡菜缸里(当然这是个二战中很有名的吹牛事件)。但是,万恶的美国人在出口到意大利的BG-1鱼雷机上拆除了这个由机械式模拟计算机和电陀螺仪构成的精密系统。所以,罗莫尔多上尉放弃了高空水平投弹的想法,决定采用低空下滑投弹的方式,毕竟这是他为意大利海军航空兵挽回面子的最后机会了,命中率是放在第一位的考虑因素。
不过,出于稳妥的考虑,他命令其余的飞机俯冲扫射,以减轻自己突防的压力。很快,10架投完鱼雷的BG-1鱼雷机又冲向了“海梅一世”,并用机枪来回扫射在暴露防空炮位上的西班牙水手。这时,没有了鱼雷的负担,这些鱼雷机的动作明显轻盈了不少,西班牙射手就更难击中他们了。
同时,罗莫尔多和他的僚机一前一后,在300米的低空,沿着“海梅一世”首尾线进入轰炸航路。然后,他们以一个20度的小角度俯冲,杀到200米的低空实施投弹。只见四枚炸弹中有一枚击中了“海梅一世”号,另外还有一枚是近失弹。
直接命中的那枚炸弹击中“海梅一世”号的前部,一声雷鸣般的爆炸声响彻云间,甲板上顿时被硝烟和火光所笼罩。而近失弹也撕裂了“海梅一世”号上了年纪的老船壳,导致了大量的进水。很快“海梅一世”号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舰体也发生了侧倾。
看到这一幕,意大利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虽然,他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有效的损害管制下,一枚250公斤命中弹和一枚近失弹是无法击沉一条战列舰的。但是,他们也没有剩余的力量再对受伤的“海梅一世”发起致命的一击了。在盘旋了几圈,拍完照片后,12架BG-1鱼雷机排着整齐的队形离开了西班牙人的视野。战场又一次恢复了平静,只留下“海梅一世”号上的水手在修理设备、填塞破口、抢救伤员、清理尸体。而等到“海梅一世”再次出海巡弋将是在137年以后的事了。
虽然,参与此次作战的不全是意大利人;虽然,最终意大利人没有击沉敌方的军舰:虽然,他们的战机不是从航母上起降的。但是,至此意大利海军舰载航空兵的Chu女秀落下了帷幕。这标志着一支崭新的力量以不可阻挡之势走上了地中海的角斗场。
很快弗朗哥麾下的西班牙国民军作为这次行动的最大收益者,在“海梅一世”入坞修理这段时间,国民军的巡洋舰掌握了直布罗陀海峡,大批的国民军人员和装备被运往了西班牙本土。
8月10日,国民军占领梅里达。
8月14日,国民军占领巴达霍斯。
8月2日,国民军占领奥罗佩萨。
当芒果看着国民军高歌猛进时,觉得有必要给弗朗哥刹一下车了。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10节、盘算
在某个面位的13到13年这三年中,慷慨的墨索里尼先生每年花费0-80亿里拉的巨款(相当于每年14-20%财政开支)用于西班牙内战,而此时意大利政府本身却背负了高达四千亿里拉的债务。*意大利人援助给国民军的军火包括:1000架飞机、2000门火炮、10000挺机枪、240000支步枪、12000台车辆、00辆坦克、800辆装甲车辆、4艘驱逐舰、2艘潜艇,还有大量的弹药、油料、药品、食品等。同时,意大利最多时派遣了15万人的“志愿者”协助国民军作战。
而相比之下,工业基础远远强于意大利的德国仅仅只是派出了5万人的部队,花费了2.3亿帝国马克的军费(约合18亿里拉)。而且,精明的德国人很少直接提供军火给弗朗哥的军队,而是不断地轮替派遣各部队前往西班牙作战,以积累作战经验。
现在,我们的芒果同志既然知道了弗朗哥是一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好同志,那么自然要好好调整一下援助的力度和方式。虽然,芒果治下的意大利军火商对于西班牙国民军永远敞开大门。不过,既然是商业行为,交易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硬通货:黄金或是美元。当然,我们仁慈的领袖知道西班牙的300吨黄金储备都被苏联人弄走了,那么支付的方式就要好好商量一下。
“军事援助”,这个就是要我们家的芒果白给,这是万万不可能的。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刚打完阿比西尼亚的意大利可没这么多的闲钱,意大利政府自己还背了几百亿里拉的债务。
“军事贷款”,等内战结束后,弗朗哥再付钱,这个也不可以。芒果本来就打算你们西班牙人打上了个五年、十年的内战,战事一直拖下去,意大利人就可以浑水摸鱼。:如果现在贷款给弗朗哥,啥时候你们西班牙人才能有钱还啊?这个有借没“还”,不就是相当于白给吗?芒果也不干。
“以货易货”,这个听上去还不错。不过,你们西班牙人有什么来换意大利的军火啊?钨砂是好东西,不过,现在国民军的地盘上没有大钨矿。其他的东西意大利人又不敢兴趣。这个不又是一个空头支票吗?
当然,我们伟大的领袖是不会对西班牙人民的正义事业,见死不救。所以芒果提出另一样意大利人感兴趣的东西:“加纳里亚斯”级重巡洋舰。考虑到13年以后,限制各国海军发展的《华盛顿条约》和《伦敦条约》都会失效 ,意大利的巡洋舰数量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发展,所以芒果打起了这2条西班牙条约重巡洋舰的主意。现在这两条巡洋舰正在国民军控制下的费路尔(Ferrol)海军工厂中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加纳利亚斯”级重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为10113吨,满载排水量是13070吨,最高航速33节,续航力15节/8000海里。其舷侧甲板带厚51毫米,甲板装甲厚仅仅38毫米,炮塔装甲厚25毫米,弹药库装甲厚114毫米。火力为4座双联装203毫米舰炮、8座120毫米单联装高射炮以及40毫米、20毫米高射炮枪。舰上还装备了4座的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该舰除了装甲防护薄弱外,其他性能与海军列强的条约型重巡洋舰相当。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芒果才会这么积极地派遣反舰航空兵前往摩洛哥,帮助国民军袭击政府军的舰队。在芒果的算盘里,一旦击沉了政府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那么自然国民军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就可以保证控制直布罗陀海峡,掌握制海权了。这就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为了〃巡洋舰换军火”项目,双方的外交人员开始了一场马拉松的谈判。芒果指示意大利谈判代表,慢慢磨,反正每天战死的都是西班牙人,咱们不心疼。最终经过一场七天七夜,没日没夜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只要意大利人击沉政府军的“海梅一世”号战列舰,西班牙在一个月内就向意大利人移交他们的“加纳里亚斯(Cnris)”号重巡洋舰。而意大利人则同时向西班牙人提供价值五千万里拉的军火。如果,意大利人再击沉政府军的两条轻巡洋舰,那么西班牙人就向意大利人移交他们的“巴尔埃雷斯(Bleres)”号重巡洋舰,同样意大利人再提供五千万里拉的军火。
可是,芒果寄以厚望的“美意合作航空队”辜负了领袖,政府军的海军支柱“海梅一世”居然逃回了阿尔梅里亚(lmeri),进行修理(该处是史实上“海梅一世”搁浅受伤后修理的地方)。现在,意大利空军正策划对阿尔梅里亚船厂的轰炸,力争彻底解决该舰。
--分割线--------
西班牙内战爆发时,政府军方面拥有31万人左右的军队,其中大约只有2万人是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军人,其余的都是热情高涨但水平一般的民兵。而国民军方面拥有21万人的军队,其中包括西班牙最精锐的外籍军团和摩洛哥雇佣军,另外他们还有2.5万人的来自前正规军序列的国民警卫军。
政府军虽然在规模上要超过国民军三分之一,但是这些政府军中的士兵大部分缺乏组织,装备也不理想,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而他们的指挥官也缺乏指挥部队作战的基本素质。这使得除非政府军占据较大的兵力优势,不然他们无法和同等规模的国民军抗衡。
梅里达,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省的首府,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通往马德里途的必经之地,西班牙西南部铁路运输的中心枢纽。因为地理位置重要,从波旁王朝统治时期(1700年)开始,梅里达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昨天,因为缺乏足够的重武器提供火力支援,在城外的瓜迪亚纳河西岸,国民军的强渡在政府军的机枪火力下连续几次被击退,河水被染成红色。最后,国民军还是依靠夜间突袭突破了政府军的防守,杀入城内,但他们为此也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代价。
现在号称西班牙最漂亮的古罗马式城市却在笼罩在一片硝烟和火光之中。古老的旧城墙上政府军的战士和民兵倚墙射击。破旧的古宅中,政府军和国民军的战士们逐屋争夺。空荡的小广场上,坦克的残骸和坦克兵的尸体,述说着战斗的惨烈。因为,缺乏有力的炮兵支援。每一个建筑物都变成了政府军抵抗的堡垒,国民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至8月10日,国民军占领梅里达时,弗朗哥已经付出了四千人伤亡的代价。而到了8月2日,国民军占领奥罗佩萨时,国民军方面的伤亡已经接近两万人,而其中大部分是外籍军团和摩洛哥雇佣军。和某个面位的历史相比,虽然国民军还在一步一步地逼近马德里,但是因为缺乏了强力外援的支持,他们的付出的代价变得更大了。
那些经历了摩洛哥平暴的老兵和军官是国民军中最珍贵而且无法弥补的财富。虽然,此时国民军的攻势依然让政府军难以抵挡,但是大量有经验的军官、士官和老兵的伤亡,使得国民军的战斗力在急剧的下降。现在他们已经马德里的门口了,而这临门一脚却让人有点担心。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11节、漂流瓶(上)
3年8月西班牙政府军的战列舰“海梅一世”号在遭到意大利海军舰载鱼雷机打击后居然奇迹般逃回了阿尔梅里亚(lmeri)进行修理。:这使得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感到脸上无光。所以,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意大利空军临危受命,开始策划对阿尔梅里亚船厂的空袭。
阿尔梅里亚,位于西班牙東南部,阿尔梅里亚省首府,南临地中海的阿尔梅里亚湾,是西班牙南部良港。此地,距离摩洛哥国民军的航空基地400公里以上,政府军在此地修理“海梅一世”号也有考虑到躲避国民军飞机轰炸的因素。
这个距离相对于单引擎的轰炸机的确是个不小的障碍,但是却难不到意大利人的中型轰炸机。不过此时的意大利轰炸机部队也是属于青黄不接的尴尬期。菲亚特公司的BR.20虽然已经在13年2月10日已经首飞成功,但是现在正在进行正式投产前的测试飞行,真正交付使用要到月以后(史实)。萨沃亚-马切蒂公司的**.7军用型刚刚投入产生,产量不足(史实:直至37年,该公司才完成了首批24架最初型飞机的建造)。亚德里亚海联合造船厂航空部(CRD)正在天才设计师菲里波?扎巴塔(Filippo Zpp)主持下进行Z..1007的原型机建造(史实:Z.1007的原型机在137 年3月11日首飞成功)。
再加上航程、载弹量、机场适应性等因素的考虑,最后意大利人发现可以用于执行空袭任务的轰炸机只剩下了老旧的**.81〃蝙蝠”轰炸机。该机和萨沃亚-马切蒂公司的其他轰炸机一样,也是个由运输机改行的“半吊子”轰炸机。该机最大速度320公里/小时,载弹量2000公斤,航程1500公里。其坚固的固定式起落架使得该机可以在摩洛哥的简易机场轻松地起飞。
考虑到这次轰炸的目标是一条战列舰,炸弹太轻无法击穿装甲,所有意大利人准备让每架**.81携带8枚250公斤的半穿甲弹。而在出动的机群规模上,空军的参谋们进行了精确的计算,他们认为对于一条长140,宽24米的战列舰,以意大利飞行员精湛的技术应该可以达到2%的命中率。那么再加上要命中4弹才算击毁该舰,这次意大利人至少要准备25架轰炸机,投弹200枚。很快,意大利空军第7轰炸机联队32架**.81轰炸机被派往了摩洛哥。该联队是最早装备该机的部队,技术熟练(史实)。
**.81缓慢的速度一直是空军最担心的事情。空军本来还安排了CR.42战斗机进行护航,但是CR.42的航程不足以支持全程的护航。而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在敌境飞行上千公里去进行轰炸,无疑是去送死。所以,空军建议取消行动。
“明明是无能的海航惹出来的麻烦,为什么要我们空军去擦屁股”,愤愤不平的空军参谋长瓦勒来到了威尼斯宫告御状。
听完了瓦勒的“控诉”,一个大胆的机会在芒果的脑海里划过。很快海军的人员也被叫到了威尼斯宫。在领袖的撮合下,意大利海、空军在一战结束后最大的联合行动,代号为“漂流瓶”的战斗即将开始。
-----------分割线-------
13年8月7日时,意大利训练航母“大胆”号在装甲巡洋舰“圣乔治”号、轻型巡洋舰“塔兰托”号和“巴里”护航下,在西地中海斩浪破波。对于这样一支编队,沿途遇到的外国船只都大吃一惊:意大利人是脑子进水了吗?居然集合了一大堆垃圾出来“打酱油”。
“丑小鸭变天鹅之前,是没人会注意的。”“大胆”号的舰长,编队指挥官雅格布自嘲道。的确,也难怪人家要奇怪。没有人会想到到日后纵横地中海的意大利航母特混编队,它的第一次出场是这等的寒酸。
“大胆”号航母是一条没有机库、没有升降机、没弹射器的商船改造航母,15节的最高航速严重影响了编队的整体速度。而编队里的护航船更是惨不忍睹:圣乔治号是110年服役,参加过意土战争、一战的老爷舰。“塔兰托“号是一战从德国人手里弄到的战利品。“巴里”更是“三姓家奴”,114年刚服役时是俄国船,后被德国人所俘,战后作为战利品又转交给了意大利人。
整个编队保持着最高航速,以14节的速度“暴走”了整整三天之后,终于到了指定的海域,等待着战斗开始的命令。编队指挥官雅格布一行矗立在舰桥,不时拿出怀表看看时间。
现在整个编队里最为忙碌地人,莫过于来自罗马的工程师们了,至此几天前他们登上了“圣乔治”号,并在舰桥的顶端装了所谓的“风力发电机”后,就躲进了自己的房间---原本舰长的房间忙个不停,不过这个发电机好像不太稳定,工程师老是要爬到舰桥上去检查他们的新设备。虽然,没有官方的消息,不过小道消息已经在整条船上传开:这些工程师带来一段新颖的机器,而这个机器却对不是发电机什么的。虽然水手们不知道那是什么机器,不过这加深了水手们的怀疑。这次出海绝对不是所谓的“远航训练”这么简单。
舰长的套间内,工程师们在摆弄他们的设备。阴极射线管其实就是一个真空管。里面有一束电子束,如果将电压加到垂直偏转板上,电子束就能产生位移。电子击中射线管较粗末端处的荧光屏时,在击中的位置会发出辉光。现在一双双不安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荧光屏,期待着辉光的闪烁。
“来了,他们来了”提贝托(iberio)教授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虽然自己从135年加入无线电及通讯研究所后已经不是第一看到这样的闪烁。他迫不及待地接通连接舰桥的电话,他深吸一口气,使得自己的心情尽量平和下来,然后用淡定地声音说道:“发现大型机群,方向320度正负5度,距离7公里正负5公里。”
几十秒后,圣乔治号用灯光信号通知旗舰大胆号,在西南方向发现大型机群。师从美军的意大利海航,全盘接受了美国人的“全甲板攻击理论”,现在大胆号的飞行甲板上满满地堆放了1架CR.42M战斗机(当然大胆号上没机库,飞机也只好堆( 意大利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885/ )
(以上皆为史实)”
---分割线----
早在“人民阵线”上台伊始,西班牙乱象出现之时,芒果就召集过了一个有关西班牙局势的会议。
会上他对手下的大臣将军们说:“这个西班牙现在是“人民阵线”上台了,我看右翼的那些家伙一定会憋不住,到时候一定会打起啊,你们看这浑水我们应该怎么趟啊?”
情报部长塞萨雷.阿姆抢先发言:“流亡葡萄牙的圣胡尔霍将军(佛朗哥要在圣胡尔霍和莫拉去世后才获得叛军中的领导地位)说他们组织了一个叫“西班牙军事联盟”的社团,他们和我们联系过了,希望我们能在他们起事提供支持。另外长枪党和保皇派也有同样的要求”。芒果一看他那神气的样子,一定是认为自己功劳不小。
“他们具体希望我们做些什么?”芒果看着阿姆以示赞许地问道。
看到领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阿姆部长连忙回答道:“他们已经说服驻扎在北非的部队参与反对人民阵线的战斗,他们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将部队运往西班牙本土。另外他们需要我们提供军火。”
“军火吗,反正陆军现在在换装,倒是有一批退役的老家伙。这个帮助运输部队就相当于直接参与他们的行动,好像不妥吧?”总参谋长巴多里奥元帅品着咖啡,缓缓道来。
听到巴多里奥元帅同意提供军火援助,芒果连忙问:“元帅很看好圣胡尔霍将军吗,你认为他们能打赢人民阵线?”
“是的,我看好他们,毕竟他们掌握了西班牙最好的军队,再加上我们的帮助,他们而赢得西班牙。”
“为什么我们要帮助他们赢得西班牙呢?”芒果狡黠地一笑反问元帅。
“难道您是担心和法国人的关系吗?”新任外交部长加莱阿佐?齐亚诺问道。
“当然不是,现在是法国人有求于我们,难道我们害怕他们翻脸?”芒果解释道:“我只是觉得帮助某人赢得西班牙并不能使得意大利的利益最大化。”
“西班牙不是非洲的土人,别以为我们帮助某人走上西班牙的权利顶峰,他就会感恩戴德,他就会把我们意大利人的话当命令去执行。先生们,别忘了西班牙人是欧洲文明社会的一员,他们拥有足够的智慧决定自己的命运。”芒果终于说出了他对西班牙内战的看法。
从这一刻起,西班牙的命运开始改变了。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8节、出招(上)
13年7月1日(内战爆发次日),人民阵线政府向法国的勃鲁姆政府求援。出于不想被法西斯势力包围的考虑,法国政府从24号开始向西班牙缓慢地提供有限援助:35架战斗机和15架轰炸机被运到了西班牙。
13年7月25日,希特勒在巴伐利亚的拜罗伊特市接见了来自西属摩洛哥的客人。他们是代表西班牙军事联盟向希特勒求援的。他们希望得到10架运输机,结果“希望在国际舞台上一展身手”的希特勒慷慨地给了他们20 架Ju52 ,并答应提供架战斗机护航。
(以上皆为史实)
就在德法两国纷纷出手,援助西班牙内战中自己中意的一方时,意大利却按兵不动,对于来自摩洛哥的请求,意大利人并没有一口回绝也没当场同意。意大利外交部发表声明:对于西班牙的大规模流血事件表示遗憾。视乎对于西班牙内战,意大利人将保持完美的中立,完全置身事外一般。
但是,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机。在亲保守派的西班牙烟业巨头胡安.马尔奇的资助下,意大利人总算同意提供10架**.81运输机(史实是马尔奇出资购买了英国飞机)。
叛军使用这这批飞机,每天在摩洛哥与西班牙本土之间飞行多趟,在一周的时间内将14000人的军队运到了西班牙本土。而那些无法空运的重武器不得不转道葡萄牙,再从葡萄牙通过陆路运到叛军的占领区。好在此时内战双方的第一阶段大规模战事已经结束,不然这样复杂的运输方式一定会拖叛军后腿。但是,这样依靠空运不是长久之计,一来运量太小,也不能运输大件军火;二来空运也不安全,就在7月20日,圣胡尔霍将军因为空难而去世。
彻底解决之道就是摧毁政府军的海军,重新获得直布罗陀的制海权。
内战爆发以后,政府军控制的舰队拥有“海梅一世号”战列舰、轻巡洋舰3艘(Cerver 级2条、Méndez Nú&nilde级1条)、驱逐舰14艘、潜艇12条、、炮艇1条、布雷舰1艘、海岸警卫艇5艘、鱼雷艇12条。
叛军方面有“西班牙号”战列舰、重巡洋舰2艘(Bleres级,在建)、轻巡洋舰2艘(Cerver 级1条、Nvrr级1条改造中)、驱逐舰1艘、炮艇4条、海岸警卫艇4艘、鱼雷艇4条。
开战后,政府军依靠其海军优势,牢牢地控制着直布罗陀海峡,严密封锁以防叛军横渡。叛军想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击败政府军海军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一方面弗朗哥从意大利购买了2条老式驱逐舰(史实)。另一方面希望德、意两国可以提供帮助。
--------分割线----------
7月30日 , 直布罗陀外海,西班牙海军的骄傲,战列舰“海梅一世号”正带领着轻巡洋舰“利伯塔德(Libertad)”号(详细介绍见hp://en.lwen2.com/wiki/pnish_cruiser_lmirne_Cerver)以及杂七杂八的小船7条一行舰破浪航行。“海梅一世号”是114年下水的老船,航速只有1.5节。精打细算的西班牙人在不足15000吨的舰体上安装了4座305mm双联装巨炮,这使得该舰的装甲只相当于其他海军强国装甲巡洋舰的水平。相比之下,利伯塔德号就要新锐的多,该舰属于塞尔韦拉(Cerver )级,是以英国的“E”级为母型设计的,最大航速34节,3座双联装和2座单装152mm主炮,4门102 mm副炮。 不过,这两舰最大的弊端是防空火力薄弱。但是,正是这么一支在欧洲列强眼里一般般的小舰队却让弗朗哥同志不得不望洋兴叹。
现在,300米的高空中,10架怪异的飞机正在缓慢翱翔。这些又胖又笨的双翼机看上去一副古旧外形,可是居然有一个全封闭式的座舱和可收放的起落架。而他们的机腹下携带着一份长长的桶状物,这个桶状物的后面是一个黄铜的螺旋桨,在晴朗的天气下熠熠闪光。这就是美制BG-1舰载鱼雷机。这批飞机现在被涂上了叛军的标志,显示着他们的新主人是弗朗哥麾下的西班牙国民军。按照意大利人的官方解释,这批BG-1飞机因为B.5M的服役而被退出现役,现在转手给了西班牙国民军。当然西班牙的飞行员是不可能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掌握这种飞机的操作的,所以现在驾驶该机的是“美国飞行员”,这些美国人原来是意大利海军雇佣的教官,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们又来到摩洛哥“淘金”。
意大利飞行员罗莫尔多中尉现在正端坐在BG-1鱼雷机宽敞的机舱内。三天前,他和他的战友们被告知将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帮助西班牙国民军袭击政府军的舰队 ,随后他们驾驶飞机来到了摩洛哥的塞卜泰。这里与直布罗陀遥遥相望,是非洲距离欧洲最近的港口。在这里他和他的同伴们被告知,为了防止无线电监听,他们在进行通讯时,必须使用英语。当然,这难不倒罗莫尔多他们,因为平时训练时,他们就是使用英语与美国教官沟通的。
直布罗陀海峡全长仅58千米,海峡西宽东窄,最窄处为仅13公里,最宽处也不过是43公里。所以起飞后不久,意大利鱼雷机编队很快就发现了西班牙政府军的舰艇编队。此时的西班牙人还没有想到他们已经被意大利人瞄上,依然排列了一路纵队,傲慢且缓慢地航行着。
作为编队长机,罗莫尔多上尉通过无线电用英语发布了攻击的命令。很快,除了带队长机及其僚机外的另外8架鱼雷机组成了2个菱形攻击编队向海面俯冲。这次他们选择从背着太阳的方向接近西班牙人的编队,借此希望刺眼的阳光可以给船上高炮射手们带来更大的麻烦。而罗莫尔多中尉的座机和僚机在留3000米的空中负责观察指挥。如果西班牙人的战列舰在这两轮打击中存活下来,将由罗莫尔多中尉做个最后的了断。
虽然一时间无法判断这队飞机的归属和来意,但是从他们的战术动作里,西班牙人判断出来者不善。很快,西班牙人的高射炮开始在鱼雷机附近的空域中炸开一个个黑色的烟云,同时致命的弹片划破水天一线间,使得刚才还平静的海面如同一口沸锅。最恐怖的是高射机枪,一串又一串的曳光弹在鱼雷机的周围飞舞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挨上一发。当意大利的飞机靠近西班牙的舰队时,他们还可以看见西班牙水兵正端着轻武器向他们射击。西班牙人并不疏密的火网还是给意大利人的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哪怕是对于机群中的美国人,这也是他们第一次面对实战,更不用说那些只飞了二、三百小时的意大利菜鸟了。
美式鱼雷机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装备了望远式鱼雷瞄准具,所以鱼雷的投放并不是投弹手的任务,而是飞行员的职责。现在,BG-1上的飞行员们首先要目测“海梅一世”号的航速、方向、距离,然后连同前先已知的西班牙级战列舰的尺寸一同输入瞄准具下方的 MK.24 型鱼雷投放控制器中。然后飞行员将“海梅一世”号套入瞄准具里,保持直线飞行,同时飞行员们还必须在西班牙人的枪林弹雨中将飞机的高度保持30米以下,时速控制在200 公里以内(鱼雷是比较精贵的武器,太高或太快投雷可能会把鱼雷给砸坏)。同时飞行员还要注意着瞄准具中间的那根指针,当这根指针指向了中央刻度的时候,他就可以投下鱼雷了(以上经验来自于BD“蹂躏者”,仅供参考)。此时,鱼雷应该在距离“海梅一世”号大约在1000米左右的地方被投放,之所以选择这个距离是因为太远目标容易逃脱,太近则鱼雷没有达到指定的深度,对目标的伤害不能达到最大值。
第一个菱形编队的带队长机飞行员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佬:美国海军退役上尉,曾经的萨拉托加号上的鱼雷机中队长汤姆先生。当他听说弗朗哥为击沉“海梅一世号”准备了一万美元的奖金时,自告奋勇参与这次行动。现在,当他看到瞄准镜里的指针指向中间时,他立马按下了投雷按扭,一股微弱地震动传来,他知道那是投雷电路接通后,引爆了炸药,炸断了连接着鱼雷地挂钩,鱼雷被投了出去。同时因为瞬间减轻了874公斤的重量,轰炸机会自动向上爬升一点。投雷的同时,汤姆一拉操纵杆,死踩油门,笨拙的BG-1在1000马力的发动机带动下,迟缓地转身,离开西班牙人的火力圈。这时,汤姆瞄了一看后视镜,看到自己身后的三架BG-1都安全地跟在自己的身后。“看来意大利小菜鸟的Chu女秀还不错嘛”汤姆默念说道。
而在他们的身后,4条MK13鱼雷正以33.5节的速度卷携着气泡,在蔚蓝的海面上画出4道白线。白线的尽头是西班牙政府军的旗舰“海梅一世号”战列舰。此时,它正缓慢地扭动自己长达140米的身躯,希望借此逃脱来自水下的打击。谁都知道这条114年下水的老船,缺乏有效的水下防护,哪怕是MK13鱼雷那区区182公斤N的装药也够它喝一壶的。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9节:出招(下)
跑完1000米的距离,对于时速高达33.5节的MK13鱼雷,也就是短短的一分钟时间。:但是就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内,“海梅一世号”上所有的速射火力都放弃了对逃跑中的鱼雷机的打击,而是将全部的火力投放到海中,企图可以引爆来袭的鱼雷。同时,战列舰上的尾舵也已经扭转到最大的角度,整条船以最大的角速度进行转向,力图用舰首对准鱼雷的来袭方向,以减少被弹面积。这时人们可以明显看到“海梅一世”号的舰体因为急转弯而向一侧倾斜。
这一分钟无论对于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还是美国人都是那样的漫长。最后的时刻来到:鱼雷接近战列舰,快了,只差一点了。
第一条鱼雷从战列舰的前方不足5米的地方掠过,好险啊。
又一条鱼雷在舰尾10余米的地方掠过,好悬啊。
第三条鱼雷还是打偏。
现在就要看最后一条鱼雷了。
可惜,它还是没打到。
最后,这4条鱼雷都没有击中“海梅一世号”,汤姆的一万美元大奖泡汤了。但是西班牙人也没有打下一架鱼雷机。现在的比分是:零比零。
马上,意大利人的第二次进攻开始了。还是四架BG-1鱼雷机排列着整齐的菱形编队,从背对阳光的方向冲着“海梅一世”号杀来。这四架飞机在西班牙人的火网中奋勇向前,其强悍表现远胜于第一波。显然这一波飞机的驾驶者,具有更稳定的心理素质、更高超的飞行技巧和更勇猛的胆识。
其实,与上一波飞机不同,这一次4架飞机中有3架是美国教官驾驶的。在意大利人的小算盘里,出于私心考虑,希望将击沉“海梅一世”号的荣誉留给自己人,所以在第一次攻击时,除了带队长机不得不用经验老道的美国人外,其他的机组都安排了意大利人。/在他们的计划里,美国人被安排在“补枪”的位置上。可是没想到老旧的“海梅一世”号超水平地发挥居然躲过了第一波攻击。这使得原来“替补”的美国人成为了“主角”。
很快,这队鱼雷机吸取上一波的经验,更是接近到了距离“海梅一世”号只有800米远的地方,然后干净利落地投下4条鱼雷,紧接着一个燕子翻身,打开节流阀,加速脱离了西班牙人的火力圈。
四条鱼雷如同四把利剑刺向“海梅一世”号,“海梅一世”号马上是一个急转弯,避开了接踵而来的前3条鱼雷。但是,当最后一条鱼雷袭来时,“海梅一世”已经无法躲避,水手们眼睁睁看着鱼雷击中了战列舰的尾部,一些胆小鬼已经开始跳海逃生。
舰尾那里是尾舵和螺旋桨的位置,一旦鱼雷击中那里,整体军舰就会失去机动能力,哪怕战舰侥幸不被击沉,也将成为一个漂浮的靶子。看来上帝已经抛弃了这些“无神论者”。
而在空中几十双眼睛正在盼望了鱼雷爆炸激起的大水花。无疑,今天的胜利属于意大利人和他们的美国教官。
搞不懂是不是因为意大利人还是美国人的“RP”问题。只见那条最关键的鱼雷,它击中了“海梅一世”的尾部,接着狠狠地砸在了船体上并留下一个凹陷,同时激起了一个不大的水花,然后--------它居然没有爆炸。%@#¥%&*(美国海军的鱼雷臭蛋问题要到143年才彻底的解决)。
其实,意大利人有所不知这个MK13鱼雷是125年开始研制,135年进入美军服役,可谓十年铸一剑。但是在美军的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第一批次的MK13可靠性太低,所以就卖个了芒果做好人。没想到一向找空一格当“小白鼠”的意大利人,这次当起了养鸡佬的“小白鼠”。
此时,空中的无线电通信中骂声一片。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大利飞行员居然还能严格遵守保密条例,正确使用诸如“F##K”、“**”之类的词汇,以表达心中的不满,足见其纪律性之强。
这时,空中的意大利人还有2架携带有弹药飞机,那就是罗莫尔多上尉和他的僚机。不过,这次他们的飞机因为是编队长机,出于航程上的考虑这两架飞机上没有携带重达874公斤的MK13鱼雷而是各自携带了2枚500磅的炸弹。现在是他们出场的时候了。作为鱼雷机,无法进行高精度的俯冲轰炸,只有2种投弹方法,一是高空水平投弹,使用这个方式,轰炸机的安全性高但炸弹的命中率低;二是低空下滑投弹,安全性低但命中率高。
在美国海军的教材里,高空水平投弹时若是使用诺顿轰炸瞄准具可以把炸弹精确投进泡菜缸里(当然这是个二战中很有名的吹牛事件)。但是,万恶的美国人在出口到意大利的BG-1鱼雷机上拆除了这个由机械式模拟计算机和电陀螺仪构成的精密系统。所以,罗莫尔多上尉放弃了高空水平投弹的想法,决定采用低空下滑投弹的方式,毕竟这是他为意大利海军航空兵挽回面子的最后机会了,命中率是放在第一位的考虑因素。
不过,出于稳妥的考虑,他命令其余的飞机俯冲扫射,以减轻自己突防的压力。很快,10架投完鱼雷的BG-1鱼雷机又冲向了“海梅一世”,并用机枪来回扫射在暴露防空炮位上的西班牙水手。这时,没有了鱼雷的负担,这些鱼雷机的动作明显轻盈了不少,西班牙射手就更难击中他们了。
同时,罗莫尔多和他的僚机一前一后,在300米的低空,沿着“海梅一世”首尾线进入轰炸航路。然后,他们以一个20度的小角度俯冲,杀到200米的低空实施投弹。只见四枚炸弹中有一枚击中了“海梅一世”号,另外还有一枚是近失弹。
直接命中的那枚炸弹击中“海梅一世”号的前部,一声雷鸣般的爆炸声响彻云间,甲板上顿时被硝烟和火光所笼罩。而近失弹也撕裂了“海梅一世”号上了年纪的老船壳,导致了大量的进水。很快“海梅一世”号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舰体也发生了侧倾。
看到这一幕,意大利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虽然,他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有效的损害管制下,一枚250公斤命中弹和一枚近失弹是无法击沉一条战列舰的。但是,他们也没有剩余的力量再对受伤的“海梅一世”发起致命的一击了。在盘旋了几圈,拍完照片后,12架BG-1鱼雷机排着整齐的队形离开了西班牙人的视野。战场又一次恢复了平静,只留下“海梅一世”号上的水手在修理设备、填塞破口、抢救伤员、清理尸体。而等到“海梅一世”再次出海巡弋将是在137年以后的事了。
虽然,参与此次作战的不全是意大利人;虽然,最终意大利人没有击沉敌方的军舰:虽然,他们的战机不是从航母上起降的。但是,至此意大利海军舰载航空兵的Chu女秀落下了帷幕。这标志着一支崭新的力量以不可阻挡之势走上了地中海的角斗场。
很快弗朗哥麾下的西班牙国民军作为这次行动的最大收益者,在“海梅一世”入坞修理这段时间,国民军的巡洋舰掌握了直布罗陀海峡,大批的国民军人员和装备被运往了西班牙本土。
8月10日,国民军占领梅里达。
8月14日,国民军占领巴达霍斯。
8月2日,国民军占领奥罗佩萨。
当芒果看着国民军高歌猛进时,觉得有必要给弗朗哥刹一下车了。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10节、盘算
在某个面位的13到13年这三年中,慷慨的墨索里尼先生每年花费0-80亿里拉的巨款(相当于每年14-20%财政开支)用于西班牙内战,而此时意大利政府本身却背负了高达四千亿里拉的债务。*意大利人援助给国民军的军火包括:1000架飞机、2000门火炮、10000挺机枪、240000支步枪、12000台车辆、00辆坦克、800辆装甲车辆、4艘驱逐舰、2艘潜艇,还有大量的弹药、油料、药品、食品等。同时,意大利最多时派遣了15万人的“志愿者”协助国民军作战。
而相比之下,工业基础远远强于意大利的德国仅仅只是派出了5万人的部队,花费了2.3亿帝国马克的军费(约合18亿里拉)。而且,精明的德国人很少直接提供军火给弗朗哥的军队,而是不断地轮替派遣各部队前往西班牙作战,以积累作战经验。
现在,我们的芒果同志既然知道了弗朗哥是一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好同志,那么自然要好好调整一下援助的力度和方式。虽然,芒果治下的意大利军火商对于西班牙国民军永远敞开大门。不过,既然是商业行为,交易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硬通货:黄金或是美元。当然,我们仁慈的领袖知道西班牙的300吨黄金储备都被苏联人弄走了,那么支付的方式就要好好商量一下。
“军事援助”,这个就是要我们家的芒果白给,这是万万不可能的。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刚打完阿比西尼亚的意大利可没这么多的闲钱,意大利政府自己还背了几百亿里拉的债务。
“军事贷款”,等内战结束后,弗朗哥再付钱,这个也不可以。芒果本来就打算你们西班牙人打上了个五年、十年的内战,战事一直拖下去,意大利人就可以浑水摸鱼。:如果现在贷款给弗朗哥,啥时候你们西班牙人才能有钱还啊?这个有借没“还”,不就是相当于白给吗?芒果也不干。
“以货易货”,这个听上去还不错。不过,你们西班牙人有什么来换意大利的军火啊?钨砂是好东西,不过,现在国民军的地盘上没有大钨矿。其他的东西意大利人又不敢兴趣。这个不又是一个空头支票吗?
当然,我们伟大的领袖是不会对西班牙人民的正义事业,见死不救。所以芒果提出另一样意大利人感兴趣的东西:“加纳里亚斯”级重巡洋舰。考虑到13年以后,限制各国海军发展的《华盛顿条约》和《伦敦条约》都会失效 ,意大利的巡洋舰数量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发展,所以芒果打起了这2条西班牙条约重巡洋舰的主意。现在这两条巡洋舰正在国民军控制下的费路尔(Ferrol)海军工厂中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加纳利亚斯”级重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为10113吨,满载排水量是13070吨,最高航速33节,续航力15节/8000海里。其舷侧甲板带厚51毫米,甲板装甲厚仅仅38毫米,炮塔装甲厚25毫米,弹药库装甲厚114毫米。火力为4座双联装203毫米舰炮、8座120毫米单联装高射炮以及40毫米、20毫米高射炮枪。舰上还装备了4座的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该舰除了装甲防护薄弱外,其他性能与海军列强的条约型重巡洋舰相当。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芒果才会这么积极地派遣反舰航空兵前往摩洛哥,帮助国民军袭击政府军的舰队。在芒果的算盘里,一旦击沉了政府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那么自然国民军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就可以保证控制直布罗陀海峡,掌握制海权了。这就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为了〃巡洋舰换军火”项目,双方的外交人员开始了一场马拉松的谈判。芒果指示意大利谈判代表,慢慢磨,反正每天战死的都是西班牙人,咱们不心疼。最终经过一场七天七夜,没日没夜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只要意大利人击沉政府军的“海梅一世”号战列舰,西班牙在一个月内就向意大利人移交他们的“加纳里亚斯(Cnris)”号重巡洋舰。而意大利人则同时向西班牙人提供价值五千万里拉的军火。如果,意大利人再击沉政府军的两条轻巡洋舰,那么西班牙人就向意大利人移交他们的“巴尔埃雷斯(Bleres)”号重巡洋舰,同样意大利人再提供五千万里拉的军火。
可是,芒果寄以厚望的“美意合作航空队”辜负了领袖,政府军的海军支柱“海梅一世”居然逃回了阿尔梅里亚(lmeri),进行修理(该处是史实上“海梅一世”搁浅受伤后修理的地方)。现在,意大利空军正策划对阿尔梅里亚船厂的轰炸,力争彻底解决该舰。
--分割线--------
西班牙内战爆发时,政府军方面拥有31万人左右的军队,其中大约只有2万人是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军人,其余的都是热情高涨但水平一般的民兵。而国民军方面拥有21万人的军队,其中包括西班牙最精锐的外籍军团和摩洛哥雇佣军,另外他们还有2.5万人的来自前正规军序列的国民警卫军。
政府军虽然在规模上要超过国民军三分之一,但是这些政府军中的士兵大部分缺乏组织,装备也不理想,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而他们的指挥官也缺乏指挥部队作战的基本素质。这使得除非政府军占据较大的兵力优势,不然他们无法和同等规模的国民军抗衡。
梅里达,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省的首府,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通往马德里途的必经之地,西班牙西南部铁路运输的中心枢纽。因为地理位置重要,从波旁王朝统治时期(1700年)开始,梅里达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昨天,因为缺乏足够的重武器提供火力支援,在城外的瓜迪亚纳河西岸,国民军的强渡在政府军的机枪火力下连续几次被击退,河水被染成红色。最后,国民军还是依靠夜间突袭突破了政府军的防守,杀入城内,但他们为此也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代价。
现在号称西班牙最漂亮的古罗马式城市却在笼罩在一片硝烟和火光之中。古老的旧城墙上政府军的战士和民兵倚墙射击。破旧的古宅中,政府军和国民军的战士们逐屋争夺。空荡的小广场上,坦克的残骸和坦克兵的尸体,述说着战斗的惨烈。因为,缺乏有力的炮兵支援。每一个建筑物都变成了政府军抵抗的堡垒,国民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至8月10日,国民军占领梅里达时,弗朗哥已经付出了四千人伤亡的代价。而到了8月2日,国民军占领奥罗佩萨时,国民军方面的伤亡已经接近两万人,而其中大部分是外籍军团和摩洛哥雇佣军。和某个面位的历史相比,虽然国民军还在一步一步地逼近马德里,但是因为缺乏了强力外援的支持,他们的付出的代价变得更大了。
那些经历了摩洛哥平暴的老兵和军官是国民军中最珍贵而且无法弥补的财富。虽然,此时国民军的攻势依然让政府军难以抵挡,但是大量有经验的军官、士官和老兵的伤亡,使得国民军的战斗力在急剧的下降。现在他们已经马德里的门口了,而这临门一脚却让人有点担心。
.pp {color:#f00;ex-decorion:underline;}
第11节、漂流瓶(上)
3年8月西班牙政府军的战列舰“海梅一世”号在遭到意大利海军舰载鱼雷机打击后居然奇迹般逃回了阿尔梅里亚(lmeri)进行修理。:这使得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感到脸上无光。所以,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意大利空军临危受命,开始策划对阿尔梅里亚船厂的空袭。
阿尔梅里亚,位于西班牙東南部,阿尔梅里亚省首府,南临地中海的阿尔梅里亚湾,是西班牙南部良港。此地,距离摩洛哥国民军的航空基地400公里以上,政府军在此地修理“海梅一世”号也有考虑到躲避国民军飞机轰炸的因素。
这个距离相对于单引擎的轰炸机的确是个不小的障碍,但是却难不到意大利人的中型轰炸机。不过此时的意大利轰炸机部队也是属于青黄不接的尴尬期。菲亚特公司的BR.20虽然已经在13年2月10日已经首飞成功,但是现在正在进行正式投产前的测试飞行,真正交付使用要到月以后(史实)。萨沃亚-马切蒂公司的**.7军用型刚刚投入产生,产量不足(史实:直至37年,该公司才完成了首批24架最初型飞机的建造)。亚德里亚海联合造船厂航空部(CRD)正在天才设计师菲里波?扎巴塔(Filippo Zpp)主持下进行Z..1007的原型机建造(史实:Z.1007的原型机在137 年3月11日首飞成功)。
再加上航程、载弹量、机场适应性等因素的考虑,最后意大利人发现可以用于执行空袭任务的轰炸机只剩下了老旧的**.81〃蝙蝠”轰炸机。该机和萨沃亚-马切蒂公司的其他轰炸机一样,也是个由运输机改行的“半吊子”轰炸机。该机最大速度320公里/小时,载弹量2000公斤,航程1500公里。其坚固的固定式起落架使得该机可以在摩洛哥的简易机场轻松地起飞。
考虑到这次轰炸的目标是一条战列舰,炸弹太轻无法击穿装甲,所有意大利人准备让每架**.81携带8枚250公斤的半穿甲弹。而在出动的机群规模上,空军的参谋们进行了精确的计算,他们认为对于一条长140,宽24米的战列舰,以意大利飞行员精湛的技术应该可以达到2%的命中率。那么再加上要命中4弹才算击毁该舰,这次意大利人至少要准备25架轰炸机,投弹200枚。很快,意大利空军第7轰炸机联队32架**.81轰炸机被派往了摩洛哥。该联队是最早装备该机的部队,技术熟练(史实)。
**.81缓慢的速度一直是空军最担心的事情。空军本来还安排了CR.42战斗机进行护航,但是CR.42的航程不足以支持全程的护航。而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在敌境飞行上千公里去进行轰炸,无疑是去送死。所以,空军建议取消行动。
“明明是无能的海航惹出来的麻烦,为什么要我们空军去擦屁股”,愤愤不平的空军参谋长瓦勒来到了威尼斯宫告御状。
听完了瓦勒的“控诉”,一个大胆的机会在芒果的脑海里划过。很快海军的人员也被叫到了威尼斯宫。在领袖的撮合下,意大利海、空军在一战结束后最大的联合行动,代号为“漂流瓶”的战斗即将开始。
-----------分割线-------
13年8月7日时,意大利训练航母“大胆”号在装甲巡洋舰“圣乔治”号、轻型巡洋舰“塔兰托”号和“巴里”护航下,在西地中海斩浪破波。对于这样一支编队,沿途遇到的外国船只都大吃一惊:意大利人是脑子进水了吗?居然集合了一大堆垃圾出来“打酱油”。
“丑小鸭变天鹅之前,是没人会注意的。”“大胆”号的舰长,编队指挥官雅格布自嘲道。的确,也难怪人家要奇怪。没有人会想到到日后纵横地中海的意大利航母特混编队,它的第一次出场是这等的寒酸。
“大胆”号航母是一条没有机库、没有升降机、没弹射器的商船改造航母,15节的最高航速严重影响了编队的整体速度。而编队里的护航船更是惨不忍睹:圣乔治号是110年服役,参加过意土战争、一战的老爷舰。“塔兰托“号是一战从德国人手里弄到的战利品。“巴里”更是“三姓家奴”,114年刚服役时是俄国船,后被德国人所俘,战后作为战利品又转交给了意大利人。
整个编队保持着最高航速,以14节的速度“暴走”了整整三天之后,终于到了指定的海域,等待着战斗开始的命令。编队指挥官雅格布一行矗立在舰桥,不时拿出怀表看看时间。
现在整个编队里最为忙碌地人,莫过于来自罗马的工程师们了,至此几天前他们登上了“圣乔治”号,并在舰桥的顶端装了所谓的“风力发电机”后,就躲进了自己的房间---原本舰长的房间忙个不停,不过这个发电机好像不太稳定,工程师老是要爬到舰桥上去检查他们的新设备。虽然,没有官方的消息,不过小道消息已经在整条船上传开:这些工程师带来一段新颖的机器,而这个机器却对不是发电机什么的。虽然水手们不知道那是什么机器,不过这加深了水手们的怀疑。这次出海绝对不是所谓的“远航训练”这么简单。
舰长的套间内,工程师们在摆弄他们的设备。阴极射线管其实就是一个真空管。里面有一束电子束,如果将电压加到垂直偏转板上,电子束就能产生位移。电子击中射线管较粗末端处的荧光屏时,在击中的位置会发出辉光。现在一双双不安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荧光屏,期待着辉光的闪烁。
“来了,他们来了”提贝托(iberio)教授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虽然自己从135年加入无线电及通讯研究所后已经不是第一看到这样的闪烁。他迫不及待地接通连接舰桥的电话,他深吸一口气,使得自己的心情尽量平和下来,然后用淡定地声音说道:“发现大型机群,方向320度正负5度,距离7公里正负5公里。”
几十秒后,圣乔治号用灯光信号通知旗舰大胆号,在西南方向发现大型机群。师从美军的意大利海航,全盘接受了美国人的“全甲板攻击理论”,现在大胆号的飞行甲板上满满地堆放了1架CR.42M战斗机(当然大胆号上没机库,飞机也只好堆( 意大利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