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之龙套 > 三国之龙套 第 38 部分阅读

第 38 部分阅读

    靶子,原先战战兢兢的蜀军以及装备起来的壮丁也终于着这些人的身上练出了勇气,当曹军终于开始驾着云梯、井栏等攻城的时候,蜀军也做好了准备,与曹军你来我往打了个不亦乐乎。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蜀军士兵以及临时整编起来的壮丁在与攻城曹军的对战中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但是两天的大战下来之后,就算是新兵也变成了守城的老兵,曹刘双方的伤亡比例也从一比一变为一比二到一比三,如此一来,反倒是曹军有些坚持不住了。

    为了能够攻陷南郑城,在五天前,曹军的歌姬将领谋士都已经绞尽脑汁,只是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法算来算去无非就是撞城门、用云梯、用井阑、挖地道、用水攻、用投石机以及床弩辅助、掘土堆山等几种方式而已,只是前三种面对南郑城并没有什么优势,挖地道面对蜀军护城河以及地听的双重防御也变得毫无效果,至于水攻,要是夏季的时候说不定还有可能,但是现在显然不行,本来曹军的投石机倒是挺强的,但是投石机又不是大炮,指望它击毁南郑城这种坚城却太不现实,而最后一项则是很笨的笨办法,耗时耗力还不一定取得效果,更何况如今曹军最缺的就是时间。

    “要破南郑,唯有攻心!”曹操话音刚落,司马懿便开口沉声道。

    “攻心?!”曹操本来只是随口一问而已,毕竟这些天什么这下手下也都没有想出什么有效的计策,怎么也不可能在今天就突然想出妙计吧!但是司马懿却偏偏开了口,这不禁令曹操有些诧异,同时也在思考司马懿究竟要用什么攻心计。

    攻心计说白了就是心理战,让敌人心生畏惧而出现错误乃至投降,是兵法上出现频率极高一种计谋,属于上战伐谋的一种。但是这一计谋虽然常用,却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用得出用得好的!

    要能够使用这一计谋的人,不仅对于形势有着极为准确的判断,而且还必须能够极好的掌握人心,尤其是敌人的心理状态,除非是一流的谋臣名将,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对于大部分的二三流的将领而言,能够懂得军阵变化,可以在正面交战的时候指挥得当这已经很不错了。

    “仿效董卓入洛阳之策!”司马懿补充道。

    何进身死后,董卓到达洛阳,但是当时他的主力并没有到来,为了达到令百官尤其是有兵的武将害怕的目的,董卓命令士兵趁着夜色从一个城门大张旗鼓的进入长安城,然后从另一个城门悄悄出去,在来到之前的队列之中,如此往复,造成了董卓军大军到来的假象,进而成功威慑住了洛阳的所有势力,一直坚持到董卓真正主力的到来。

    曹操可不是笨蛋,只是之前太过急躁而已,经过司马懿十来个字的提醒之后,曹操顿时领悟了司马懿真正的打算,而后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眼睛的余光却不自觉的瞥到了如同一截木桩一样站在不远处的贾诩身上。

    第五十六章 斗智(一)

    抱歉,昨天很晚才回到老家,实在是太累了,实在没有jing力更新了,万分抱歉!

    ————--

    “将军,大事不好了,将军!”

    一名神色慌张的侍卫大喊着把谁在城楼的黄权给吵醒。

    “什么事?”黄权眼中的不悦之色一闪而逝,坐起身来,淡定的问道。

    处惊不变,是一个将领的基本素质,很显然黄权就有这种素质,只是比起黄权来,黄权这个从老家带出来的侍卫实在不给他长脸,如果不是因为他是黄家的老人,本身又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话,单是凭着他刚才的表现,黄权就可以用一句“动摇军心”,把他给咔嚓了。

    黄权虽然忍住了没有杀人,但是作为黄家老人的黄元还是看出了黄权的不悦,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表现太跌份儿,于是强迫自己表现的镇定了一点儿,这才开口道:“曹军,曹军大量援兵到了,曹营西侧出现大量曹军援兵,算人数的估计有三四万人!”

    “什么?”杨白等留守的将领顿时大惊,只有作为主将的黄权轻轻“喔”了一声,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神色镇定的仿佛根本听不懂黄元的意思一般。众人见黄权这么镇定,总算是多少恢复了几分冷静,纷纷把目光盯到了黄权身上。

    而黄权事实上也并没有这些属下想象的那样冷静,事实上当他刚听到黄元的汇报时,心里的确是咯噔了一下,只是作为主将,黄权明白,这个时候自己绝对不能够表现出一丝担忧,否则的话,这个易手不过半年的城市恐怕再也无法守卫了。

    黄权刚刚之所以看似镇定的喝水,实际上也不是他真的口渴,而只是借着喝水的机会在思考问题,想要尽量在被属下看出异样之前想到对策而已。

    “你说曹军起码有三四万人从西方赶了过来?”思考了一小会之后,黄权隐约抓住了重点,于是再次向黄元确认道。

    “是的,将军!曹军的援兵浩浩荡荡看不到头啊!”一说到曹军援兵,黄元的神色再次惶恐起来,其他的将领也大多面露惧色。

    黄权明白,这些人之所以害怕,倒不是害怕的这几万曹兵,事实上就算是来了十万曹军,凭着南郑城的兵力、民壮与物资,也能够坚持不短的时间,众人真正担心的是曹军从西侧来所代表的意义——阳平关已经失陷!

    在众人看来,只有阳平关已经失陷,被曹军掌握在手中,曹军西路军主力才敢来增援曹cāo,否则的话,一旦阳平关还在蜀军手中,那么蜀军可能的援军随时都可能出阳平关进入汉中,这绝对不是曹军想要看到的结果!

    而一旦阳平关真的已经曹军攻陷了的话,就算是黄金还在坚守,但是南郑事实上也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仅有一条米仓道与巴蜀相连,但是米仓道不适合大军行进不说,由于原先守卫巴西郡的主力张飞所部以及隶属于张飞所部的张苞所部已经离开,此时的巴西郡根本就没有多少兵,如果不能够与主力配合而只是阎芝所部孤军来援的话,无疑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可以说,南郑是丢定了!如此一来这些将领尤其是那些汉中降将,怎能不心怀畏惧的。

    经过曹军这么一搞恐怕那些好不容易被黄权收拾起的民心尤其是豪强世家之心又要偏向于曹cāo了,而好不容易被激发起的士气,恐怕也要一落千丈!想到这些,黄权心里怎么会不担心呢!

    “不,不对!”一杯水就要喝完,却始终没有想出安抚之策的黄权急的手心直冒汗,而就在这时,他却突然意识到了曹军的一个破绽!

    兵力!

    曹军的总比例比起孙权刘备二人的兵力之和都要多,这并不奇怪,说曹cāo如今又四五十万常备军说不定还是保守估计,但问题是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郡县兵,有需要留下一部人坐镇zhongyāng震慑地方以备不测,同时与孙刘的主要敌人是曹cāo不同,曹cāo的敌人除了孙刘之外还有北方的大量异族,这就使得曹军的兵力虽然雄厚,但是却不可能集中,基本上一次xing集合十万人就不少了,自赤壁之战后曹魏一方鲜有集合二十万以上大军的战斗,最多聚集个十来万人也就顶天了。

    而曹军在雍凉的jing锐也就是十万人而已,在之前的战斗中还损失了,就算是加上郡县兵以及羌胡兵,总兵力最多也就是二十万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曹军还要留下部分人守卫一下三辅之地,至少也要防一下盗贼,还有一些人已经叛变到了刘备一方;能够欺骗住刘备至少也需要五六万人其中还要有一两万jing兵;能够拖住张飞至少也需要两万jing兵;而曹cāo本人也带了三万jing兵;这么算下来曹军的西路军兵力并不宽裕,出去防守阳平关的兵力,竟然还有三四万人来援在数量上难免多了一些,曹军的一支偏师竟然比曹cāo的主力带的人还要多,这怎么想也有问题!

    既然判断出了曹军一定有问题,那么黄权的思路也开阔了起来,随即又想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曹cāo军不攻陷南郑城是绝对不敢支援阳平关的,但是曹cāo西路军攻陷了阳平关就一定会来增援曹cāo军吗?

    黄权不能肯定的说曹cāo西路军不会来,但是至少曹军的西路军有很大的可能xing不会来!原因,自然就是大战略问题。

    虽然大军屯聚南郑城下,必然会给南郑守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极大的缩短攻占南郑的时间,但是比起攻占如今只能够守城而不能够给曹军造成什么其他的伤害,几乎完全沦为一座孤城的南郑,与武都曹军合流击破张飞所部,断了刘备军后路似乎更加重要。

    反正南郑就在那里,跑也跑不掉,既然曹军已经占据了阳平关的话,除非蜀军的主力攻陷阳平关,否则根本不可能大军进入汉中之地,如此一来南郑自然也在曹军的掌控之中,倒也不用太过着急,曹军的西路军完全可以先同武都曹军一道击垮张飞所部之后,切断刘备军退路,到时候就算是刘备军还有一个下辨城,但是粮草不济的刘备军也必然只有大败一途,而至于曹军的粮草问题,到时候大不了从陈仓道转运而已,虽然耗费巨大,但是只要能够灭了刘备军,那么一切就都值得了。

    黄权很清楚,既然自己能够看到这一点,那么能人无数的曹军必然也能够看到这一点,既然如此的话,曹军的西路军自然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地方,因而从西方来的人曹军必然只可能是曹军的疑兵!

    只是虽然黄权知道了这是曹军的疑兵,但是怎么能够令自己的手下都相信呢?黄权脸上浮现出了自信的笑容,一挥手带着众人走了出去,但是心中却陷入了沉思。有些事情黄权自己知道是没有用的,还得令自己的手下相信自己的判断才行啊!

    第五十七章 斗智(二)

    吃坏了肠胃,浑身无力冒虚汗,头晕脑胀点滴中,只能先这样了。第二卷的话,六月是不可能结束了,估计要等到七月中旬才会结束。

    ————————

    曹军大营,三万多人马浩浩荡荡的自带粮草开到。

    正如同黄权所预料的那般,就算是徐晃军攻破了阳平关,也不可能把主力都带到南郑城下,更何况徐晃的主力如今还顿足阳平关下呢!所以这些曹军根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曹军,事实上,这三万人中倒是有两万多人是被曹军强行拉来的披着曹军皮的健壮民夫而已。

    不论是曹cāo还是司马懿,都不是那种不同变通的蠢材,如今曹军的大营就摆在南郑城下,曹军要是完全照搬董卓的计谋的话,自然很容易就被高处的蜀军发现,但若是搞一些壮丁的话穿上曹军衣服的话,被包围的蜀军却是难以分辨。

    如此一来的话,足以令绝大多数的南郑军民认定曹军西路援军已到,阳平关已经被曹军攻陷,南郑基本上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有些就已经足够了,司马懿等人虽然未曾与黄权交流过,并不知道黄权的具体能力究竟强到了什么地步,但是对于这条计策而言,黄权的能力如何就显得并不重要了。

    因为曹军很清楚,蜀军占据汉中才不过半年而已,而且还是用了很不光彩的手段占据的;占领了汉中以后,蜀军虽然尽量安抚,但是由于汉中战事不断,所以投入到汉中的jing力可想而知,因而汉中的民心未定是一定的,至少至少,汉中的人对于刘备可没有多少忠诚度;不仅如此,汉中的守军的正规军至少有半数是汉中的本土士兵!

    有这些,就足够了!

    司马懿等人本来的计划就是骗过黄权最好,骗不过黄权也无所谓,只要汉中大多数的军民被曹军骗过就行了,聪明人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都只是人云亦云的普通人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人心惶惶?

    只要这些人一人心惶惶,那么他们的战斗力又能够剩下多少呢?

    当然了,这些对于曹军而言仍旧不是重点,就算是南郑人心惶惶,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攻下这么一座坚城仍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曹军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更多的是对于那些家大业大的南郑豪族以及统兵将领攻心而已!

    比起最多也就是士气低落的平民与小兵来,这些在南郑根深叶茂的豪族野鸡手里有兵的将领能够发挥的作用显然更大。想当年邺城是怎么被曹军攻陷的,虽然曹军围城日久,但是在审配的守卫下邺城仍旧坚若磐石,最后若不是有叛徒打开了城门,曹军想要攻陷邺城恐怕还得一两年的时间!

    而南郑城中能够打开城门的叛徒,自然就是那些世家豪族以及统兵将领了。所以说,司马懿的这个攻心计一开始就不是向着黄权或者说是普通民众士兵去的,而是冲着这些世家豪族与统兵将领来的。

    南郑城有点能力的世家豪族与统兵将领总归有那么几十个,哪怕是这些人中有大部分都摄于黄权的威胁或是太过保守而不敢行动,但是只有有那么一两个愿意充当内应的话,对于曹军而言,南郑城完全是唾手可得。

    至于说会如果没有内应叛徒的话怎么办,这一点人曹营之后总可没有人会担心,因为南郑豪族本来就是被迫依附于刘备的,相对于刘备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更加看好的是曹cāo,对于侵害他们利益刘备本身并没有多少忠心,而如今在那些人看来南郑已经是死地,刘备大败已成定局,如此一来,这些墙头草中怎么可能会没有人来投降呢!

    因而,司马懿的这个计策虽然仍旧是攻心计,但是真正是司马懿要攻心目标的只有那不到一百个人而已,至于其他的,都是司马懿放出的烟雾弹而已,但这个烟雾弹却是黄权不得不去接住,不得不花大jing力去破解的,而黄权一旦把大量的jing力放在了这方面,那么对于其他豪族将领的监控必然减少,这无疑会极大的增加哪些别有用心的人与曹军连结的可能xing!

    可以说,司马懿的这个计谋完全是计中计,哪怕是黄权已经看破了这个计划的第一步,知道曹军不太可能真的派遣大军前来,但是想要短时间看破第二点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在曹军的不断捣乱下。

    曹军今天并没有攻城,而是大军一副做好了持久战的样子,反而开始挖掘起了深沟,建筑起了堤垒,一副要把南郑城围困起来打持久战的样子。与此同时,原本是围三缺一的曹军竟然又派出了万余人的部队在南郑城的南门建立营寨,至此,南郑城的四门完全被曹军围困起来!

    又是攻心计!

    基本读过兵书的人都知道围三缺一之法,三面围城不仅可以给予守军一定的压力,分散守军的兵力,而且因为给守军留了退路,使得守军有了逃跑的可能,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守军困兽犹斗的可能xing,减少攻城时遇到的抵抗,从而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小的伤亡攻陷敌人城池。

    在最开始的时候,打了速战速决的心思的曹军显然也是用了围三缺一之法!

    但是事事皆有例外,所谓“兵者诡道”,对于用兵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拘泥与形式,能够反其道而为之,所谓“攻其不备”用到计谋的角度,那就是谋敌人所不敢想!曹军这个时候的举动显然就是用了这种策略。

    诚然,四面围城的话极有可能令守军困兽犹斗,但是曹军在这种时候用出所取得的效果却完全不同。

    曹军此时不再攻城,反而好整以暇的筑堤垒四面围城,给城内原本就惊魂不定的蜀军的感觉反而变成了“曹军的确是兵力充足,而且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南郑的确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城”,甚至这些曹军还可能会联想到,刘备大军是不是已经战败了。

    在这种情况下,南郑城的军民怎么可能还会有与城同殉的勇气呢?相反巴不得赶快投降才是正理!

    这个由司马懿开头,老谋深算的贾诩早就想到并与曹cāo等阴谋家一同参与制定的计划对于人心的把握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一旦展开,就算是黄权真的是天纵奇才也不得不落入曹军的算计之中,更何况黄权本身的能力虽然不错,但是论起阴谋了比起贾诩可就差了一筹,甚至连司马懿都比不上,面对贾诩、司马懿、曹cāo等一众身经百战的阴谋家的阴谋,想要让黄权凭借一人之力想要破解终归太困难了一些,哪怕就算是黄权能够把这套阴谋看透也是一样!

    这个世界上最难把握的就是人心,而曹军这套阴谋却一下子抓住了南郑城人心不齐这个致命的弱点,直接乱了南郑城的人心,尤其是曹军四面合围这一步棋,甚至使得黄权本人都曾经出现了短暂的动摇,认为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出现了失误,曹军主力是不是真的来了,更不用说是其他人了。

    虽然黄权很快就判断出了这仍旧是曹军的攻心之计,但是迫于形势,黄权却不得不再调动兵力参与到北方城墙的防守之中,因为虽然黄权判断出了曹军仍旧是虚张声势,但是黄权可不敢赌北门的曹军不会攻城。对于此时的蜀军而言,只要一旦被曹军突破了南郑城门,那么一切就都完了,巷战的可能xing根本连想都不用想。有这么一层城墙保护,蜀军还多少有一些反抗的勇气,一旦被曹军突破的话,这些家伙绝对会直接投降。

    其实,要是在其他时候的话,曹军这么贸然分兵,对于守城一方未必不是一个机会,只要cāo作得当,蜀军完全可以利用曹军不知道蜀军兵力配置而曹军的大营尽数展现在蜀军眼中的机会,把曹军个个击破。只是到了这种时候,由于曹军中混杂了民夫而难以判断曹军的主力不说,黄权真的很担心自己的属下还有没有出城的勇气,更担心这些人会不会一出城就直接投降!

    而且因为需要分兵把守南门与南侧城墙,这令黄权的心里无疑更加烦躁起来,出于对世家大族的顾忌,黄权在一开始的时候对这些人就尽量监视,但是如今四面城墙都需要防守,而他毕竟只有一个人而已,想要好好守住城池的难度无疑大增。

    事实上,黄权的顾虑也正是曹军这么做的目的之一,因为蜀军的兵力越分散,黄权的jing力必然越难集中,蜀军中的别有用心者自然更容易做点儿小动作!

    经过曹军阉了这么一出戏,南郑的战局再次恶化起来,哪怕是黄权好不容易再次安抚了一下城内军民,但是经过曹军的四面围城之后,南郑城的士气已经降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就算是黄权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再自信,心里也不断的开始打鼓。

    “必须要打一场胜仗来振奋士气啊,否则的话南郑城根本无法坚守啊!”黄权在心中焦急的思量道。

    第五十八掌 斗智(三)

    夜幕再次降临于大地,但是汉中的战火却仍旧不熄,徐晃是真的发了狠,拿出了不惜一切代价势要夺取阳平关的架势,jing兵强将在徐晃本人亲自率领的督战队的监督下发了疯一般的不分昼夜对阳平关发动了猛攻。

    面对曹军的猛攻,带着一帮疲兵的句扶一时间还真的有些疲于应对,不过多亏了阳平关附近地形的缘故,使得曹军的兵力优势难以有效的发挥,这才令句扶度过了最艰苦的那段时光。

    阳平关虽然主要的防守方向为西侧,而且借助沔水、白马河以及秦岭、巴山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屏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东侧的防御就十分渣渣,哪怕是刘备重修阳平关等地时把主要jing力都放在了西侧,但是限于阳平关附近的地形,使得曹军的兵力优势难以展开,因而曹军的攻击虽然猛烈,但还是被句扶给挡了下来。当张苞的两千jing锐逐渐多少恢复了一些力气之后,战局总算相对稳定了下来。

    其实阳平关的守卫本来不用这么艰难的,只是最终拗不过张苞的句扶还是给了张苞两千jing锐,让张苞去实施自己的计划,这才造成了阳平关的防御力量在张苞的手下恢复过来之前显得有些薄弱。

    本来句扶是死活不同意张苞的计划的,只是张苞最后也耍起了赖,说如果句扶不给他兵马,他就带着自己疲惫不堪的本部人马前去,经过张苞这么一耍赖,句扶也没了办法,毕竟要是万一张苞真的这么做了,最后因为士兵疲惫而出了意外的话,他句扶本人也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句扶只能够咬牙跟张苞讨价还价一番之后,从自己的手下中抽了两千jing锐,又给张苞配上了熟悉这附近地形的向导,便由着张苞出兵了。

    张苞的离去不可避免的落入了曹军的眼中,徐晃几乎立刻就猜出了张苞的目的,不过徐晃却并不怎么着急,不仅仅是因为徐晃知道着急无用,还因为徐晃对于山中的曹军有着足够的信心,因为山中曹军的领导者是张既!

    虽然徐晃不好命令张既,但是既然曹军安排了张既作为徐晃的副手,徐晃真要命令张既的话,张既也无话可说,更何况张既可不是不知好歹人,他十分清楚曹军这次偷袭汉中的作战计划的风险,因而表现的十分积极。

    在徐晃与张既制定出这一套作战计划之后,张既便主动请命带领部队进入了大山之中。作为一个像文臣多过于像武将的人物,张既这么做也是很无奈的。曹军虽然兵多将广,但是一流的将才也是稀缺资源,入山作战本来就不是曹军的强项,而张苞又非等闲之辈,在这种情况下派遣张顺之类的二三流将领领兵,徐晃与张既还真的不怎么放心,因而只能够选择由张既亲自出马了。

    对于张既的才能,曾经与张既一起平定雍凉的徐晃有着充分的了解,在徐晃看来,虽然在冲锋陷阵破军斩将上张既比不上自己,但是在排兵布阵料敌先机上张既却并不比自己差,只是说由于张既的政治能力太过突出,所以导致他的军事能力相对而言并不被人熟知而已。徐晃相信,有了张既出马,哪怕这次会被张苞突袭,也不至于大败,而且考虑到双方的兵力差距,说不定张既能够取胜也未可知,因而徐晃对于张苞军的行动才没有一点儿担心,相反还有些窃喜,因为张苞军的离去对于徐晃攻击阳平关显然更加有利。

    事实也正是如此,由于张苞带走了两千体力充沛的离开,留下了两千体力到达极限的士兵,这也就使得曹军的攻击轻松了不少,在徐晃的亲自监督下,徐晃麾下的大将徐商甚至一度亲自带人冲上了城头,要不是句扶亲自上阵带人反击的话,说不定真的让徐商打开缺口了。

    看出了蜀军的疲软,替换下重伤的徐商之后,徐晃麾下的大将张顺以及徐晃的爱子徐盖乃至徐晃自己分别分别率兵接连不断的对阳平关发动了猛攻。

    幸好,句扶可不是什么水货,论起能力的话虽然比不上徐晃,但也不是相差太大,在他的指挥下占据了守城优势的蜀军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曹军的进攻,一直扛到了张苞手下摧峰军的基本恢复,局面这才稳定了下来。

    对于阳平关守军的表现,徐晃自然是十分生气,但是这个时候徐晃能做的也就只有依仗自己的兵力优势对阳平关发动接连不断的攻击,借以消耗阳平关守军的jing力,争取达到攻破阳平关的目的,同时暗中命令位于阳平关北侧山脉中的曹军偏师准备好奇袭了。

    在阳平关战事陷于胶着之际,一路马不停蹄的奔入大山中的张苞军成功的对张既所部进行了突袭。本来以应对来自东侧威胁为主的张既所部被从西侧摸过来的张苞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原先的布置彻底被张苞军打乱,张既军摆出的仿若口袋一般的陷阱被张苞捅出了一个大洞,张既军的西侧防线崩溃。

    有了如此大好的形势,张苞自然是挥军追击,然而并不知道这些军队是张既率领,就算是知道他们是张既率领本身也并不清楚张既厉害的张苞很快就为自己的算不上是冒进的追击付出了代价。

    在追击过了一座山头之后,张苞军遇到张既军的伏击。

    不愧是历史上曹魏的西线柱石。遭受攻击后张既虽然不可能马上收拢起全军然后组织反击,却极其敏锐的意识到了这股蜀军的兵力实际上并不多。作为一员知兵的大将,张既很清楚,既然兵力不多,想要击败曹军的优势兵力的话,蜀军就只有不断趁势追击不给曹军反应过来的时间这一条路。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张既立刻想出了击败蜀军的计策。张既首先派出心腹向未被蜀军攻击波及的南北两地的曹军求援,而后亲自带着百余亲兵扫腿就跑,边跑边收拢军队,在收拢了千余人之后,到蜀军追击的必经之路的林地里埋伏起来,等到张苞军经过的时候,突然从蜀军两侧杀出。

    事实证明,就算是在优秀的将领,在手下军队被伏击陷入混乱后想要及时而有效的控制军队都是一种奢望,尤其是在张苞如今的手下并不是他一手带出来的jing兵的情况下,哪怕是张苞已经判断出了这股伏击的曹军人数并不多,蜀军未尝没有一战之力,但是士兵已经心生惧意,并且开始退却,这种时候张苞也只能够跟着溃兵撤退了。

    是撤退,而不是逃跑。

    如果真要算起来的话,这应该是张苞出道以来的第一场败仗,不过作为经历了不少大战的张苞却没有被这种突如其来的失败给打蒙,而是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制定好了对曹军的报复之策,因而虽然蜀军看似被曹军追赶的很惨,但是张苞却很是镇定的在收拢败军,然后带了四五百人在一处小山坳里埋伏起来。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正如同张苞军没有想到在那这种情况下曹军竟然还能够设伏一样,就算是张既也不可能料到在这种情况下,在蜀军新败的情况下,张苞竟然还敢留下来进行伏击,如此一来,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

    惨败。

    张既好不容易集合起来的千余人立刻步了蜀军的后尘,被张苞的四五百人打了个大败,连张既本人都被张苞射了一箭,只是因为张既的亲兵反应及时,所以那一箭最终只是射中了张既的肩膀而已。

    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之后,张苞见好就收,不敢继续追击,收拢了溃兵之后迅速开始后撤。经过这短暂的交手张苞很清楚,自己的对手绝对不是等闲之辈,而如今自己手下只剩下千余人,就算是张苞再大胆也不敢留在这里与曹军死磕了。

    而至于张既,今天也是晦气的狠,虽然胜了张苞一次,但是今天的战斗自己却是一胜二败,士兵伤亡了两千余人,还有五六百人四散而逃如今不知所踪,相对于己方的战果而言,算得上是一场惨败了,更加严重的张既自己也受了伤,不得不撤出山林回到大营养伤。考虑到自己走后,这一路曹军之中恐怕没人会是张苞的对手,因而张既也不得不带领主力撤退,只是命令一员偏将带了两千人马前去占据虽然对于如今的战局没有太大的影响确实战略要地的定军山。

    总起来说这场发生在山地里的小规模战役虽然在规模上在整个汉中——武都之战中显得微不足道,但是jing彩程度上却足以写入兵书之中成为不错的案例,而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则是张苞方兵力不足不敢冒进,而张既受伤只得带人撤离。虽然说,如果张既没有受伤的话,这场小规模战役的最终结果还未可知,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终归还是张苞多少占了一些便宜的。只是这个便宜对于整体战局并没有什么影响罢了。

    考虑再三之后,无计可施的张苞只能够带着残余的士兵退回阳平关,尽管这么做多少有些失面子,但是现在显然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第五十九章 斗智(四)

    月黑风高的夜晚,不仅仅是杀人放火的好时候,也是搞一些阴谋诡计的好时机。南郑城临时派兵防守的北侧城门,在巡逻兵刚刚过去之后,便有一个黑色的身影在几名士兵的帮助下缒城而下,迅速奔向了曹军军营。

    在黑影很没有摸进曹军大营的时候,他便被担当jing卫的曹军发现了,不过黑影本来就没有隐藏自己行踪的意思,只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大声喊道:“快去禀告曹公,无乃南郑杨白,特来将南郑城送与曹公!”

    杨白,来的竟然是杨白!

    曹cāo显然也没有想到己方的计策这么快就有了效果,事实上,虽然曹cāo本人对于这个计策充满了信心,但是心里却仍旧烦躁得紧。的确,对于此时的曹军而言,这个攻心计是现阶段能够想出的最好的计谋,但是其弊端却也不小,往小里说,强行征发这么多青壮,搜集百姓家粮草,此番作为,失去民心是必然的,就算是曹cāo最后占据了汉中,恐怕只能够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把汉中的民众迁走,而不是留着一些不忠心的人聚集在这里成为不安定因素。

    不仅如此,哪怕这些人自带了口粮,但是也并不多,不可能持久,这也就意味着曹军不可能把这条计策实施太久,否则因为壮丁等逃跑、混乱而被蜀军看出破绽的可能xing极大,更重要的是,到时候曹军恐怕不得不供应这些人粮草,这对于几乎没有什么补给的曹军来说是毁灭xing的灾难。

    因而,纵然已经定下了计划,而且对这个计划充满了信心,但是曹cāo心里要不紧张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令曹cāo喜出望外的是,曹军的计谋这么快就有了效果,当天晚上就有南郑大族的人来了,而且来的这个人还是在刘备取得汉中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杨白!

    “快传!不,我亲自去接!”曹cāo连忙走出了大帐,同时对手下命令道:“通知文和、仲达等人速来我的大帐!”

    对于杨白这种人,曹cāo还是很看不起的,杨白可不是许攸,人家许攸好歹是没办法在袁绍阵营混下去了,又跟曹cāo是老朋友,这才去投奔曹cāo的,但是杨白呢,先是受了张鲁的大恩,结果却把张鲁卖给了刘备,如今又来找自己,这样人的曹cāo怎么可能不鄙视呢?

    只是鄙视归鄙视,依着曹cāo的城府自然不会把内心的鄙视表现出来,反而脸上洋溢出无比喜悦的真诚笑容!曹cāo知道,杨白一到南郑基本上就拿下了!

    “明达!尔来何其迟也!”看到被侍卫领过来的杨白,曹cāo大笑着迎了上去。

    杨白虽然不认识曹cāo,但是早就给过侍卫贿赂,经过贿赂指点,又见曹cāo这副架势,自然明白这就是北中国的实际主宰者曹cāo曹孟德,当即也不含糊,立马跪倒在地,大呼道:“罪民杨白见过魏公!”

    “快快请起!”曹cāo大笑着一把将杨白搀起来,笑道:“明达何须多礼,还请到我帐中一叙!”

    上位者的客气都是有目的的,很显然此时杨白的价值正当得起曹cāo的客气,因为曹cāo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攻陷南郑的希望,而只要南郑被攻陷,这场战役虽然还未结束,但是曹军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正是基于杨白的巨大价值,所以曹cāo不仅客气的与杨白把手而行,走进大帐后更是把杨白安排到了仅次于自己的席位上。

    对于曹cāo的这种礼遇,虽然杨白也明白曹cāo这么做是别有用心,但是比起在刘备那里受到的冷落,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

    “明达,今日前来,可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啊?”坐定之后,曹cāo首先发问道。

    “回禀曹公,在下正是要把南郑献于曹公!”杨白俯首道。

    “喔?如何献?”曹cāo捋着胡须问道。

    虽然曹cāo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自己的矜持,但是知道时不我待的曹cāo甚至连客气的讨价还价都省了,直接开口问道。

    “黄公衡虽然自不量力,妄图螳臂当车,为了对付曹公,如今南郑城内的普通男丁乃至各大家族的部曲家丁都被集合起来了,此时南郑城内早已是怨声载道,只要曹公大军攻破任意一座城门,则大势可定矣!”杨白用一副指点江山的口吻说道。

    “不知明达要送哪座城门给主公呢?”刚刚赶到的司马懿脸上露出了晦涩难明的笑容问道。

    “北门!”杨白一咬牙说道!

    “喔?”

    “还请曹公恕罪!”杨白突然跪倒在地磕头不止。

    “明达快快请起,你有何罪之有啊!”今晚曹营的一号影帝曹孟德连忙站起身来来到杨白的面前把杨白扶起。

    “曹公,事实上,小人这次能够出来是黄公衡故意放出来的!”杨白泪眼婆娑的说道。

    “黄公衡故意放你出来的?”曹cāo、贾诩、司马懿三人的眼神交流了一下之后,曹cāo开口( 三国之龙套 http://www.xlawen.org/kan/390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