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话不能这样说,都是当娘的人,谁不心疼自己的人呢。这是人之常情。亲家娘在这儿多一天,你就多轻松一天。看着卫东的面,你老也得忍着,家和万事兴。再说,马上就正月十五了,出元宵了,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忙了,她哪里还有时间留下来照顾叶英?”郑嫂子被这一群婶娘的言论彻底打败了。人家都说劝人好话三分软,她们倒好,全是火上浇油,真是巴不得上房揭瓦好看热闹一样。
半个月的精心照顾,看着女儿的脸色渐渐红润了,晓晓也争气,吃足了就睡,醒了就吃,一天一个样,长得越来越逗人喜欢。当着女婿的面语重心长的教育了叶英各方面的注意事项,顺便给卫东上了一堂警示课,杨氏这才恋恋不舍的打道回府了。
杨氏前脚一走,王氏长长的呼了口气,这段时间自己忍得够辛苦了。这个家,又回到自己手上了。对自己的这个亲家所作所为,又恨又喜,增添了几分复杂情绪。这以后,却也不再刻薄叶英,鉴于曾放出了不能进恶房的话,她不可能自食其言,但一日三餐还是送到了房间门口。直到叶英四十天出了月子,王氏才能得以解脱。
------题外话------
竹子这段时间被赶鸭子上架,准备公司团拜节目,每晚都要训练。更新章节暂时先变为一节,忙完这段时间后一定加更,谢谢支持竹子的亲们!
第二十六节 箩篼窝
因为叶英做月子,去她家里看电视的人就少了。现在,兰芳家也不好再收钱了,于是去两家看电视的人明显就是和两家关系亲近的人。人数也少下来了,年轻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挣钱买属于自己的电视。
出了月子的叶英,慢慢的从那一群传话筒的嘴里知道了这几十天来的情况,什么不能进恶房;什么亥时生的孩子克人;杨氏当了家;分家另过。原来,老人婆也并不比别家的明理多少,难怪,她一直很少帮忙带晓晓,更不要说平时抱一抱,哭的时候逗一逗。叶英心里发苦,这个世上,最疼你的,永远是自己的爹娘。
分家,不一定是坏事,向来独立好强的叶英认为。只是这个家一共才几间房,要怎么分?卫方娶亲后迟早也是要分的,黄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几间房,到最后估计根本分不到自己手上,意味着,分家前就要考虑修房的事,越想越多困难,叶英第一次知道,嫁人后的日子是多么的烦恼。
出了正月十五后,年也就算过完了。以前长年都是正月十六上工,也就意味着这一年的农忙即将开始了。卫方托人找了个师傅跟着出去学木工了。眼看立春了,卫东就带着卫红一起下田准备秧田。
今年是承包到户的第一季大春。农技站还派了技术人员下派各村各队,详细讲解种植情况。
从蒸房里挑回一箱箱的小秧,小心的一根根移植到田里,盖上薄膜,隔几天去察看一下,晚上把薄膜打开透透气。待秧苗分芽长高至二十厘米左右就可以栽秧子了。
一边收小春,一边种大春,这段时间农忙,卫东卫红两人要种这几亩地,起早摸黑的,进门一挑油菜,出门一挑粪,从没有放空的跑过。慢慢的有些吃不消了。
叶家大房子的承包到户政策也落实下来了。因为地处山区,田少土多。自己的两亩田两天就栽完了。考虑到女儿要带孩子,卫东兄弟三人肯定忙不过来。杨氏一大早又带着儿女来帮忙。
到李家沟时,看见王氏和叶英都下田扯秧子了。而自己的乖乖外孙女,却在田边的箩篼窝里哭,叶英正洗着手,准备上田坎去看看怎么回事。
乡下睡箩篼窝长大的人不计其数,里面垫上厚厚的一层稻草,再垫一层棉被,小小婴孩翻不动身。大人就在旁边放心的做事。
这种带孩子的方法都是以前条件不好的事了。现在哪家哪屋还有睡箩篼窝的娃娃呢。看隔壁的九斤,那孩子身边几乎就没离过人。杨氏心里又是一阵后悔,发誓以后两个女儿一定要高嫁。
“来,丑丑,不哭,我们是乖孩子,不哭,外婆抱抱。”杨氏从箩篼窝里抱出正在哭的晓晓,轻轻的拍打着包裙。
“娘,她怎么啦,是不是饿了?”叶平摸了摸姨侄女纤细手,忍不住又摸了一把这张粉嫩的小脸。
“别光顾着欺负她,我们晓晓是没人理睬,生气了,是不是,来,让小姨陪你玩。”孩子听到大人声音停止了哭声,好奇张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张望着。杨氏让叶平抱晓晓回家去带。
“娘,我怎么带她啊,她这么小,怎么陪她玩啊。”抱着晓晓,叶平苦着一张脸,“娘,让大姐来带,我去扯秧子。”开什么玩笑,这家伙,饿了哭,没人理睬也哭,动不动就哭,我上哪去知道她想要干什么,指不定别人还以为我虐待婴儿呢。
“没事的,娘,这会儿是该喂她了,她瞌睡多,吃了就会乖乖的睡,不用人带的。”叶英从小妹手上接过晓晓,坐在箩篼窝旁边,掀起右边的衣服,就开始喂孩子。叶红叶平见了,同时张大了嘴,惊呀极了。赶紧转身四处看看,见没人注意到这边,这才放下心来,这大姐,也太大胆了吧,是不是,嫁人生子后变化都这么大?
过了一会儿,叶英把晓晓换到左边喂,待她吃饱后,把孩子换成站的姿势,轻轻的拍打了两下后背,听得“隔”的一声后,就放进了箩篼窝,她们说话间,晓晓又进入了梦乡,几人这才下田正式开工。
一时多了三个扯秧子的,加上小雨共三人栽,明显的,供过于求了。
“叶英,我回去煮午饭了。”王氏直起身子,看到眼前的情况,不管怎么说,这亲家来帮忙,不说好酒好菜的招待,饭肯定得管够。
“行,娘,鸡圈里还有一个鸡,等会儿让卫东回去杀了,你抓点泡萝卜泡豇豆盐姜出来炖汤。”总不可能让自己老娘吃粗茶素菜吧,叶英给王氏提议到。
“好,卫东,你休息时回家去把鸡给杀了。”王氏扯开嗓子朝另一块田的儿子喊到。
“哟,王三婶,栽秧子还杀鸡啊”
“干脆我们也来你家田里栽几行,中午你一起把伙食管了噢”
一时之间,相邻的几块田的人都在打趣着。
“来哇,来哇,我锅里多添一瓢水,都要胀到你们几个。”王氏笑着在田边洗脚后回家了。
第二十七节 建议
“英儿,她最近对你怎么样?”王氏前脚一走,杨氏赶紧问女儿。
“没事,娘,她也是火炮性子,过了就过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叶英心里虽然苦,但在爹娘面前,还是报喜不报忧。
本来,女儿满月也想做酒席请客的,结果王氏不搭手,也不说不同意,小两口最后一合计,商量等女儿满百天时小范围的只请送礼的人。背地里,多少女人都在说闲话,连带着自己也跟着遭殃了,话里的意思是说叶英也嫌弃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这块肉。
“唉,娘一直以为她是个贤惠的,结果也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看她对晓晓的态度就知道了,有时候做得也太明显了,让人看不过眼。”杨氏边扯秧子,边感叹。
“过一两年,你们再生一个,虽然现在计划生育抓得有点紧。怀起时偷偷的躲着,只要生了就好了,罚点款算什么。钱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杨氏给女儿提出建议。想起自己小时侯听奶奶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地主和家里的佃农比富。地主家地没平,桌子是斜的,地主喊妻子拿银元来垫平;佃农家桌子缺了腿,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你们一人抬一个桌子腿,随我口号转,我想坐哪个位置你们就抬往哪儿。地主瞬间傻眼了。
“要是又是女儿呢,那不是更让她怨恨”叶英心里没底。
“你这个傻孩子,钻牛角尖了。我的意思是,不管是儿还是女,都得生两个才好。两个女也不怕,一个嫁出去,一个招回来,一样给你们养老送终。”
“再说吧,娘,你看这个家,估计过一两年得分了。卫方也不小了,还有卫红一天天长大了,分家是早晚的事。”叶英想着自己还在月子里老人婆就动了分家的念头的事要被娘知道了,会不会直接找到王氏吵一架呢。
“分吧,英儿,分了家对你来说只好不坏。”杨氏心里也有一杆称,自己这么爬坡上坎,起早摸黑的跑过来帮忙,并不是看你李家任何人的面,是心疼这个女儿。
“分了家,你人口少,土地也少,农忙这些我们过来,一两天就做完了。”是不是也给卫东也找点什么事做,挣点钱补贴一下家用呢,杨氏想着女儿的未来,对女婿也越来越操心。
杨氏带着儿女帮忙做了一天活,半下午时又匆匆忙忙的走了。就算时间短,但也帮着栽了一亩多地。这进度,一下子就赶超了好些人家。看到田里一行行的秧子,卫东就觉得轻松多了。
夜里,叶英轻声的和卫东说着娘的建议。卫东心里一热,把妻子搂进怀里。生女以来,娘的所作所为他不是没看见,只是作为儿子,他也不好去说娘。自己千方百计的遮掩着,就怕婆媳俩有隔阂了,他这个夹气板更难做。
看来,不是妻子不知道,只是并没有往心里去记。自己也想要一个儿子,既然老天送了一个女儿来,肯定是命中注定的,所以并没有多想什么。如果,能再有一个机会,或许,会有一个儿子。卫东想到这儿,呼吸急促,滚烫的身子让叶英发抖。
一年之计在于春,秧子栽完了,就算种下了希望。
晓晓满百天,杨氏带着叶平来了。叶世全早在之前就让街上的银匠精心打造了一副银手镯,小小镯子上面一边镶着两个铃铛,晓晓带在手上,手一动就发出悦耳的声音。时不时的,小家伙就会挥舞着小手,小脑袋也刚能硬起,偶尔会转动脑袋像是四处寻找声音来源。叶平看她那小模样很是可爱,就一直呆在晓晓身边没挪过步子。
卫东家只办了六桌,一些老亲老戚的,一些就是李家沟的本家近亲。电视放起,大家都围着电视看,有说有笑的。郑嫂子系着围腰,在厨房里帮忙打着下手。
“卫方回来了”出门做工两个多月的卫方出现时,亲戚朋友们都感觉到他变化挺大。还真是外面的水土更养人不成。
“这小子越长越标致了,怎么没给你娘带一个媳妇回来。”大舅娘一开口就让卫方红了脸。
“当真,卫东女儿都满百天了,卫方的事也该抓紧了”幺舅娘看着眼前高高大大的侄儿,心里倒是有了一个人选,自己娘家大哥家的侄女和眼前的人不是天生一对吗?只是,转身看了看这家里的几间屋,唉,条件还是差了点。
第二十八节 亲上加亲
卫方没有想到的是,小侄女的百日宴给师傅请假回家一趟,月老的红线会找上自己。
最终,幺舅娘理智战胜了现实,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第二日临走前悄悄的给王氏透露了准备将大哥家女儿马利谈给卫方的想法。自己先给王氏透个风以免被人抢先订了。她随后就回娘家去大哥那里探探底,如果看重人,这门亲八九能成。
马利个子高挑,皮肤白净,在娘家老幺家多次见过。那孩子手脚也麻利,眼里有活,在姑姑家经常帮忙上菜洗碗,见事做事,是一个理得起家的人。王氏对她倒是一百二十个满意。
“卫方,你对马利有没有印象。”王氏探着儿子的口风。
“马利,哪个马利?”莫明其妙的,老娘问什么马利牛利的,什么意思?
“你这孩子,就是你幺舅娘家的那个侄女,小时候你们一起疯跑、、、、”王氏正说着什么,卫方突然反应过来了,这无缘无故的提起她,总是和自己相关的事。
马利,小时候,那个每次和舅家表兄妹们捣蛋玩耍时,总是远远跟在身后,不开腔不出气的老实女孩。没想到,长大后,她可能会是自己相伴一生的人,缘分这东西,真是奇妙,卫方在心里微笑着。
见儿子面带微笑的,根本没听自己说话,八成,这孩子也是有心了。王氏就开始翘首以待,等着兄弟媳妇带来好消息。
“姐,我大哥同意了。”幺舅娘第二日就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李家沟,自己第一次做媒,就有这么一个好结果。“他说选一个日子,先上门看看。”
李家沟要数四叔最会看黄历,王氏忙让卫方跑一趟,请四叔过来一下。
“四月十八,星宿好,赤脚干净,宜订盟,纳采,是一个好日子。”四叔戴着老花眼镜,翻着黄历,远的日期太远,就近的日期就这么一个,于是抬头道“这个日子可以”
谢过四叔,卫方又亲自送了他老人家回去,转身回家时,幺舅娘已经走了。
“你幺舅娘去回话了。卫方,你再跑一趟你师傅家,一是请假,二是四月十八请你师傅过来喝两口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徒弟说媳妇女方第一次上门,师傅是一定要请的,作为长辈,他也能给点建议什么的。
都是老亲了,没有陌生感。吉日里,马氏带着娘家大哥大嫂和马利一起来到了李家沟。看了卫方家的几间屋,夫妻二人虽然早从马氏嘴里知道点情况,还有点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连房间都没有多余的。意味着,女儿进门前,这家人肯定得把大儿子分出去才行,从心底有点担忧女儿的前景。午饭后,再去后山四处走走转转,看了看卫方家的田土情况,以及庄稼长势;和卫方师傅也交谈了几句,听他对这孩子的评价不错,对卫方本人就很满意了。
“年轻人,只要肯钻肯干,吃得苦,有志向就是好的。”马家大哥最后下了结论。
王氏见这亲能定下了,特殊高兴,将打发的红包又拆了重新封过。老人的由当初准备的一块二毛钱改为两块钱,马利的则封了四块钱,取四季发财的好兆头。新客上门,每人都是要打发新毛巾帕子,叶英很懂事的主动从自己的嫁妆箱子里取出了三张质量最好的毛巾给了王氏。
下午离开前,马家大嫂邀请王氏带卫方四月二十二去他家,这就是上女方家门,意味着,这亲就定下了。
王氏又是一种手忙脚乱,准备上门的肘子,酒,糖。一场相亲宴请后,把收的小麦卖的钱全部花了进去。
订了亲,两家关系就更亲厚了,逢年过节,大盘小事也就相互走动起来。促进双方相互了解,只等明年,两孩子岁数一到即可择日成亲了。
第二十九节 分家
卫方定了亲,王氏高兴之余不得不面对分家的问题。
破天荒的,端午节那天,王氏邀请了娘家兄嫂、叶英娘家爹娘、四叔及队长卫民过节。醉翁之意不在家,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道,王氏,这是要分家了。
这个家,也没什么分头。小春收的钱这两三件事就折腾完了。值钱的就只有猪圈里一头半大的猪和这几间屋。
“卫东,叶英,你们也看到的,现在你家里情况就这样。明年,卫方也该成亲了,长嫂如母,长兄似父,你爹走得早,你娘拉扯你们兄弟三人也不容易。你们作为老大,这分家后只能让你们受点委屈搬出去另住了。”饭后,大舅在王氏的授意下开口了。
娘亲舅大,爷亲叔大。舅舅是能替娘做主的人。女子在婆家不受人欺负,最主要的是娘屋里的兄弟能给她撑腰。舅舅都这样说了,这本也是意料中的事,小两口相互看了看,点头同意,关于财产的分法,也同时保持了沉默。
叶英陪嫁的东西都是她自己的,田土也分足了自己那一份。只是因为王氏他们小的还小,老的也老了,分到手的三份田土地势都偏远。唯一近的就是隔壁卫东种了李子树的那一块自留地,而且,那块地是一块很好的屋基地。夫妻二人要在卫方成亲前搬离这个家,作为补偿,猪圈头那头猪卖了后分一半的钱给卫东。
“早晚都得搬,还不如早搬。”杨氏看分家的情形后,心里很不痛快。这架势,女儿相当于是被老人婆净身分出去了。要吃的没吃的,要穿没穿,要住没住的,这个家,当初自己怎么就瞎了眼看上了?
“搬倒是可以搬,问题是往哪儿搬?”王氏心里也有点火起,说搬就搬啊,搬哪儿,有本事,你娘屋头出钱给修几间房。本来心里还有点愧疚的,被杨氏的这句话怄倒了,你又要来我家做主了。
“要不,你们先搬去保管室。”卫民建议。
保管室以前是队上收割储粮的地方,三间屋,正气得很,只需要打一个灶就行了。
“到年底时,你们只需要象征性的给队上交点钱意思一下就行了。”土地承包下放,那房子就是队上唯一的财产了,又不能卖。放那儿空着也是空着,能挣点钱补贴队上,估计家家户户都同意的。
“可以”四叔对卫民这个兄长兼队长的提议很满意,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个队长,就是要有点魄力,要有担当能解决问题。这主意不错,一是解决了卫东当前的困难,二也为队上的利益着想了。
“卫东,我看你那块自留地是一个好屋基,好好干两年,存点钱,把房子就修在那个地方。”四叔作为李家沟长辈中有威旺,懂风水,有学识的老一辈人,他的建议都具有权威性。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般李家沟的人家有了矛盾,都会请四叔去调解一二,双方也乐意接受他的调解
卫东点头称是,叶英抱着晓晓轻轻的拍打着,心里想着何时才会有自己的家。杨氏盘算着女儿搬进去后要给她添点什么,王氏想着是不是也要分点锅碗瓢盆的给卫东。
各人心里想着事,四叔就把黄历都翻了,说是五月十二宜移徙、入宅。搬家的日子就定在了那天。
鸡叫第二遍,夫妻二人就起床了。头天打包好的东西都放进了箩篼里,卫东就挑了去。叶英走在前面,提了篮子,装上柴米油盐先进了屋。虽然是暂时的搬家,但该忌讳的还是得忌讳,这搬家的顺序是详细的问了四叔的。之所以要天不亮就开始搬,取的是越搬天越明,前景越亮的兆头。
“知道不,你们隔壁的分家了,搬到保管室去了。”刚吃完早饭,就有人跑到兰芳家里说道。
“小祖宗,你就老实的吃嘛,我倒想你现在能自己吃才好呢。” 兰芳正在喂九斤的稀饭,小家伙边吃边流口水,还伸手要抓小勺子想自己吃。
“那家人保密工作做得好噢,这之前没听到一点风声。只是今天早上多早就听他家到处都在响,原来是搬家嗦。”兰芳瘪了瘪嘴,那个家,有什么值钱的,搬的不外乎就是几个坛坛罐罐。
“听队长说一年还是要交点钱给队上的,保管室有人住也好,晒坝子的时候还能有口水喝。”保管室坝子宽大,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在那儿晒,只是争坝子也恼火,天不亮就要挑粮食去占地方。
第三十节 周扒皮
“姐,我们来给你烧锅底了。”叶英还没收拾好,就听叶雨在门外大声喊到。
杨氏带了叶雨,挑了满满一挑的东西,一边是锅碗瓢盆,好几斤肉,一边是四只兔子,上面用竹栏隔开,还有八只一斤重左右的小鸡。
“我把这几只鸡给你带来了,这边坝子宽,你可以放养;兔子喂养也快,这三只母兔子一只公的,一年产好几窝,够你的油盐钱了。”杨氏细细的给叶英交待着,
女儿要带外孙女,卫东做地里的庄稼,这家里没个经济来源,到时连炒菜的油都没钱买。难不成先把锅烧热(烧辣),然后直接把菜往锅里一倒,用锅铲翻炒几下,再往锅里掺点水,放一把盐煮好就吃。这辣锅菜卫东还能将就着吃,叶英却是要喂奶,乖乖外孙女连油浑都不能沾,还怎么长身体?
这些叶世全也考虑到了,这不,昨天赶场回来就带回了四斤肉,肥肉居多。今天就把肥的熬油留着炒菜,瘦点的烧锅底吃。
“娘,您对我真好。”叶英眼眶泛红。
“唉,傻孩子,都是爹娘不好,你这日子、、、”杨氏本想说点什么,见卫东走了过来。“好了,都做娘的人了,还哭什么?”杨氏从床上抱起晓晓,“这分了家也好,以后就是你当家作主了,把这个家给立起来。”絮絮叨叨的又教了叶英好些东西。
见母子娘一时半会儿的不会出来,卫东和小雨亲自下厨准备午饭。闻着熬油的香味,叶英才反应过来又到中午了。
饭前,卫东去叫王氏过来吃饭,王氏心里也别扭,说儿子净身出户,自己没脸去吃。说着说着,还掉起了金豆子。
“娘,你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呢?谁不知道我们家情况,我和叶英也没怪过您。再说了,这分了家,以后我们还不一样要指望着您帮忙照看晓晓。我们也一样的孝敬您,难不成分了家您就不是我娘了?”卫东左劝右劝,安慰好了王氏,见她真不愿意过去吃午饭,这才独自回了保管室。
这一顿饭,也不知道是卫东手艺超常,还是因为有肉,叶英吃得特别香。
“姐,我们回去了;李哥,你可得对我姐好点,别让我姐受气受罪。”下午临走前,叶雨郑重的向姐夫说道,言外之意,我姐有我撑腰。
每天,卫东计划着田土的活儿,下田扯稗子,上山给花生松土,打农药,追肥,精心的伺候着庄稼,一家子的未来全都在地里。偶尔空了,还要去帮王氏做做地里的活。卫方经常不在家,全靠王氏带卫红做,他也看不过眼。
“叶英,扯兔草啊”郑嫂子招呼着搬到保管室后就很少一起聊天的叶英。
搬家后几乎没人去他家看电视了。看这小两口的日子也不好过,大家也没什么兴趣去凑热闹。
叶英每天都要将晓晓背在背上,提着篮子就在家附近的田坎土边扯些兔草;她喂的那几只鸡每天都在坝子里转悠,偶尔会跑到别人家的菜地里吃青菜,卫东用竹褶子给围了起来,那家人也就没开腔了。
日子就这样,好坏都是一天,这不,地里的玉米熟了,稻子泛黄弯腰了。看田里的情况,今年会有一个好收成。交完公粮和提留,留下自己一家三口一年的口粮,剩下的就可以卖了,存了钱,准备过一两年修房子,卫东在心里盘算着。
打谷子时,叶世全又是全家总动员来帮忙突击了一天,留下小雨做扫尾工作。交待他等谷子打完了,帮忙捆谷草,晒坝子,上完公粮后才算完成任务。
“李哥,我都快成你家长年了。”鸡叫第二遍,卫东就起来挑谷子占坝子。这和周扒皮有什么区别,叶雨嘴里嘟哝着,不得不跟着起床挑。
“卫东,你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卫兵挑着谷子来时,见卫东已经堆了好几堆谷子在坝子里了。
“嘿嘿”卫东不好意思的笑了。自己也不好占太多,挑了六挑今天晒了够上粮就行了,然后就和小雨回去睡回笼觉了。
第三十一节 打架
“哪家不要脸的,独占这么宽,做多了过宜事,也不怕遭报应。”天刚蒙蒙亮,一家人就被尖锐的骂声惊醒了。
卫东打开门看时,见宽大的坝子里以各种箩篼谷子自成一片,分成了七八个阵营。自己占了这块坝子的十分之一不到,应该不算过宜,也遭不到报应吧,卫东心想应该不是骂自己。
“算了,兰芳,我把这三挑挑回去就是了,明天早点来。”卫华在旁边劝道。
按说这么宽一个坝子,每家人晒几挑,家家户户轮流晒也要不了多久就都晒干了,偏偏有人独占十多挑,不是保管室这家还有谁。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卫华共挑了六挑过来,结果晒得厚厚的也只能晒三挑。兰芳心里越想越气愤,住着公家的房,占着公家的便宜,还欺负这些住得远的人。
晒谷子的几家人休息时都会去叶英家坐坐,喝口水,逗逗晓晓。
“我们这些人心不黑,谷子堆得厚,只有翻勤点,要不然今天干不了,又算白做了”当有人招呼兰芳休息时,她嘴里就不停的念着,害得招呼她的人面上很是难看。其实,大家都知道,她肯定不好意思去叶英家坐,却借口骂人,摇了摇头,都不再理她。
午饭后,卫东让叶英带着孩子睡午觉,自己翻晒谷子。等叶英醒了后兄弟俩带上千担就下田捆谷草,准备挑一些回来晒在房前屋后,干了收拾就方便多了。
“哪家的畜生,不看好,人不要脸,养的畜生也一样。”吃过午饭还没走到坝子边,兰芳看见几只鸡在吃谷子就骂开了。
听得骂声,叶英赶紧出门去撵鸡,冷不防,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直直的打在了额头上,瞬间把她都疼木了,用手一摸,湿湿的,居然出血了。
“你怎么打人啊?”一手捂着额头,转过身狠狠的盯着兰芳。
“谁见我打人的,我打的是畜生。”兰芳没想到自己随手弯腰捡起丢出去的石头会正巧打在叶英的额头上。但她嘴硬的不承认。
“你才是畜生,吃了多少谷子赔你就是了,不分清红皂白把我额头打成这样算怎么一回事?”叶英肺都气炸了,把人打了还鸭子死了嘴壳硬,还说打的是畜生,连着把自己也当畜生骂了。
二人一时之间战火弥漫,越吵越凶。
“算了不要吵了,看她也不是故意的,叶英,你快回去倒点酒消一下毒。”
“这大热的天,伤口容易感染,最好还是去找李医生包扎一下。”
晒谷子的这几个女人忙劝着双方冷静一点,天气热,大家火气都大。
“叶英,快点,晓晓醒了,正哭得伤心。”罗二婶从屋里抱出晓晓递给叶英。
叶英抱着晓晓,心疼的哄着,转身准备回屋。这孩子在亲娘的安抚下慢慢停止哭声。
“一个害人的丫头,还当个宝,心太黑,所以是绝户。”刚转身的叶英听见了兰芳低骂声。
“你说谁是害人丫头,你说谁绝户呢?”叶英把孩子送进了罗二婶怀里,两三步就走到了兰芳面前。骂她打着她她都能忍,可一个|乳嗅未干的孩子也被她骂进去了,孩子就是娘的心头肉,叶英这次实在忍无可忍了。
两人越吵越激烈,最后也不知道谁先动手,双方抓着头发,扯着衣服,直接打了起来。
“卫东,卫东,快点,叶英和兰芳打起来了。”
“卫华,你快来,你家兰芳打架了。”
一时之间,几个女人拉的拉架,喊的喊人,晓晓也在罗二婶的怀里撕心裂肺的哭,场面很失控。
“谁敢打我姐。”叶雨一听,“扑通,扑通”的在田里跑得飞快,两三步窜上田坎,扯起田坎上的千担就往屋里跑。
卫东看着箭一样飞跑出去的小雨,反应过来了也跟着往回跑。边跑边想,坏了,这小子火气大,别闹出什么事来。
兰芳坐在地上,双手被两三个女人拉着,披头散发,脸上还有几道手指甲印子。叶英也坐在另一边,头发凌乱不堪,最主要的是额头上还有一个包,血流得脸上衣服上到处都是。当卫华看到这场景时,很是心惊,妻子这动作太大了吧。
“谁打我姐”卫华还没回过神,听到一声怒吼,就看到一个人影窜到了身边。
“快拦住他,他手上拿着千担”旁边有人惊呼。众人忙七手八脚的扯住小雨,总算让他停下了脚步。
“姐,你没事吧。”隔着几米远,看到大姐额头上流血,小雨尖叫着又跳了起来,使劲想挣脱众人的阻挡。
“叶英,你怎么样?”刚跑到坝子边,听到小雨的尖叫声和晓晓的哭声,卫东心跳加剧,恐慌不已。
第三十二节 意外
“四叔和队长来了。”围着看热闹的人连忙让出了一条道。
“你们怎么回事?”一群的女人,哭的哭,叫的叫,坐的坐地上,站的站边上,还有一个跳起来要吃人的小伙子,坝子里原本楚河汉界分明的谷子也乱成了一片,都分不清你我了。这女人多了,是非就是多。卫民简直一个头两个大。
“我说”四叔习惯性的皱着眉头。“你们这一群老娘们都没事可做了?谷子都晒干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围着这儿干什么。”
“四叔,这儿天气大,我们去卫东家里谈。”卫民朝周围看热闹的人挥了挥手,三三两两的散去了一些。
“卫红,你跑一趟,去请李医生来给你嫂子看一下。”见随后跑来的卫红也红着眼瞪着兰芳,他赶紧让这小子消失一下。
“小伙子,你安静下来,等我们问清楚情况再说下文。”四叔看叶雨不停的闹,双眼通红,忙安抚着他。
“卫东卫华,带着你们的女人跟我进来谈。”转身,四叔摇着头走进了保管室,这一代一代的,越来越不省心,枉自还是一个本家。
屋里,当着四叔和卫民的面,两个女人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几个晒谷子的女人在门口也听明白了八九分。
“兰芳就是死不认错的人,明显占坝子多的不是叶英;打鸡打到叶英了也不道歉。”罗二婶小声和一旁的人说。
最后,卫民调解结果是卫华出医药费。四叔让两个女人相互道谦,冤家宜解不宜结,相互握手言和。
“四叔,我出去晒谷子了。”兰芳一刻都不想在这个屋里呆,还谈什么言和。
罗二婶也要去晒谷子了,把晓晓抱进屋递给叶英。
“晓晓,来,乖,不哭,妈妈抱。”叶英扭过头,接过了晓晓。这辈子,和这家人的梁子结大了。
“大嫂,李医生来了,你先让她给你抱扎一下。”卫红伸手接过晓晓
“乖乖,幺叔抱,妈妈额头疼,要敷药药。”
叶雨红着眼瞪着走出家门的卫东两口子,恨不能上前去揍他们几拳。好男不跟女斗,不打女人打男人总可以吧,叶雨想着,要不是有队长和四叔在这儿,今天一定让他们好看。
交待好医药费最后由卫华去李医生那儿结算以后,卫民和四叔就离开了。门口的女人们被队长呵斥着也散开了。
卫东打来温水,让叶英洗个脸,好让李医生敷药。
“呕,呕…。”刚把帕子搭在脸上,叶英呕吐不止。
“姐你怎么啦?”
“叶英,你没事吧。”
瞧着两人焦急的模样,李医生想了想,伸手拉过叶英的右手,正把脉。
“一定是被那个女人打着了,我找她算帐去。”叶雨猛的站起身,冲的就出去。
“回来”李医生赶紧跑到门外喊道。“要想你姐没事,你马上回来。”
叶雨不明白,但也不敢再跑。回到家里,不只是叶雨疑惑,卫东卫红全都看着叶英。
“我怎么啦?”停止呕吐的叶英不解的问李医生。
“你怀孕了,有五十多天了。”李医生小声的说。“当然,我只是把了一下脉,可能也不确定。”自己虽然是妇产科医生,但望闻问切这技术是爷爷教的,祖传的,因为实际工作中很少用上,也不敢太肯定。
“啊”一屋子里的人全都很惊讶。
叶英更是尴尬的红透了一张脸。自己这次是丢脸丢到家了,也是自己太大意了,最近太忙,忘记上个月没来的事了。现在被李医生当着这两个毛头小伙子的面说出来,真是
羞死个人了。
“你们都知道,现在计划生育搞得很严,这个小伙子闹凶了,到时这个孩子肯定是保不住,吃亏的不就是你们自己了。”李医生对小雨的冲动表示无奈。
“可是,这孩子,早晚得被人知道。”卫东心里想的是,你李医生已经知道了,到时还不被妇女主任带着搞计划生育的人来拉去医院了。
“放心,我的眼里只有病人。如果你们想要留下这个孩子,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营养,也要保持心情愉快。当然,月份大了,知道的人肯定就多了,这就看你们自己了。”政策不让生,偷到生的多了去了,李医生想,从现在开始就要躲,一直到生,还是够辛苦。
“你这个伤口小,问题不大,更不能乱吃药了。我给你敷一下药,过两天你再来换一次就行了。忌姜和豆油,干了结疤就好了,可能会留一点点小印迹。”李医生边敷药边交待,等包扎好后背起药箱子走了。
------题外话------
竹子后知后觉的发现,等把团拜的事忙完,就放春节假了。竹子回老家过春节,家里是没有网络的。55,咋办,不能断更,又没有存稿的竹子只好从现在起不停的码字,到春节时预存。加更的承诺只能延续到春节后了。希望看文的亲们不要生气,您的支持是竹子最大的动力!
第三十三节 交公粮
第三十三节 交公粮
李医生走后,卫东看了看叶英,蹲在房间门口,搓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叶?(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http://www.xlawen.org/kan/392/ )
半个月的精心照顾,看着女儿的脸色渐渐红润了,晓晓也争气,吃足了就睡,醒了就吃,一天一个样,长得越来越逗人喜欢。当着女婿的面语重心长的教育了叶英各方面的注意事项,顺便给卫东上了一堂警示课,杨氏这才恋恋不舍的打道回府了。
杨氏前脚一走,王氏长长的呼了口气,这段时间自己忍得够辛苦了。这个家,又回到自己手上了。对自己的这个亲家所作所为,又恨又喜,增添了几分复杂情绪。这以后,却也不再刻薄叶英,鉴于曾放出了不能进恶房的话,她不可能自食其言,但一日三餐还是送到了房间门口。直到叶英四十天出了月子,王氏才能得以解脱。
------题外话------
竹子这段时间被赶鸭子上架,准备公司团拜节目,每晚都要训练。更新章节暂时先变为一节,忙完这段时间后一定加更,谢谢支持竹子的亲们!
第二十六节 箩篼窝
因为叶英做月子,去她家里看电视的人就少了。现在,兰芳家也不好再收钱了,于是去两家看电视的人明显就是和两家关系亲近的人。人数也少下来了,年轻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挣钱买属于自己的电视。
出了月子的叶英,慢慢的从那一群传话筒的嘴里知道了这几十天来的情况,什么不能进恶房;什么亥时生的孩子克人;杨氏当了家;分家另过。原来,老人婆也并不比别家的明理多少,难怪,她一直很少帮忙带晓晓,更不要说平时抱一抱,哭的时候逗一逗。叶英心里发苦,这个世上,最疼你的,永远是自己的爹娘。
分家,不一定是坏事,向来独立好强的叶英认为。只是这个家一共才几间房,要怎么分?卫方娶亲后迟早也是要分的,黄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几间房,到最后估计根本分不到自己手上,意味着,分家前就要考虑修房的事,越想越多困难,叶英第一次知道,嫁人后的日子是多么的烦恼。
出了正月十五后,年也就算过完了。以前长年都是正月十六上工,也就意味着这一年的农忙即将开始了。卫方托人找了个师傅跟着出去学木工了。眼看立春了,卫东就带着卫红一起下田准备秧田。
今年是承包到户的第一季大春。农技站还派了技术人员下派各村各队,详细讲解种植情况。
从蒸房里挑回一箱箱的小秧,小心的一根根移植到田里,盖上薄膜,隔几天去察看一下,晚上把薄膜打开透透气。待秧苗分芽长高至二十厘米左右就可以栽秧子了。
一边收小春,一边种大春,这段时间农忙,卫东卫红两人要种这几亩地,起早摸黑的,进门一挑油菜,出门一挑粪,从没有放空的跑过。慢慢的有些吃不消了。
叶家大房子的承包到户政策也落实下来了。因为地处山区,田少土多。自己的两亩田两天就栽完了。考虑到女儿要带孩子,卫东兄弟三人肯定忙不过来。杨氏一大早又带着儿女来帮忙。
到李家沟时,看见王氏和叶英都下田扯秧子了。而自己的乖乖外孙女,却在田边的箩篼窝里哭,叶英正洗着手,准备上田坎去看看怎么回事。
乡下睡箩篼窝长大的人不计其数,里面垫上厚厚的一层稻草,再垫一层棉被,小小婴孩翻不动身。大人就在旁边放心的做事。
这种带孩子的方法都是以前条件不好的事了。现在哪家哪屋还有睡箩篼窝的娃娃呢。看隔壁的九斤,那孩子身边几乎就没离过人。杨氏心里又是一阵后悔,发誓以后两个女儿一定要高嫁。
“来,丑丑,不哭,我们是乖孩子,不哭,外婆抱抱。”杨氏从箩篼窝里抱出正在哭的晓晓,轻轻的拍打着包裙。
“娘,她怎么啦,是不是饿了?”叶平摸了摸姨侄女纤细手,忍不住又摸了一把这张粉嫩的小脸。
“别光顾着欺负她,我们晓晓是没人理睬,生气了,是不是,来,让小姨陪你玩。”孩子听到大人声音停止了哭声,好奇张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张望着。杨氏让叶平抱晓晓回家去带。
“娘,我怎么带她啊,她这么小,怎么陪她玩啊。”抱着晓晓,叶平苦着一张脸,“娘,让大姐来带,我去扯秧子。”开什么玩笑,这家伙,饿了哭,没人理睬也哭,动不动就哭,我上哪去知道她想要干什么,指不定别人还以为我虐待婴儿呢。
“没事的,娘,这会儿是该喂她了,她瞌睡多,吃了就会乖乖的睡,不用人带的。”叶英从小妹手上接过晓晓,坐在箩篼窝旁边,掀起右边的衣服,就开始喂孩子。叶红叶平见了,同时张大了嘴,惊呀极了。赶紧转身四处看看,见没人注意到这边,这才放下心来,这大姐,也太大胆了吧,是不是,嫁人生子后变化都这么大?
过了一会儿,叶英把晓晓换到左边喂,待她吃饱后,把孩子换成站的姿势,轻轻的拍打了两下后背,听得“隔”的一声后,就放进了箩篼窝,她们说话间,晓晓又进入了梦乡,几人这才下田正式开工。
一时多了三个扯秧子的,加上小雨共三人栽,明显的,供过于求了。
“叶英,我回去煮午饭了。”王氏直起身子,看到眼前的情况,不管怎么说,这亲家来帮忙,不说好酒好菜的招待,饭肯定得管够。
“行,娘,鸡圈里还有一个鸡,等会儿让卫东回去杀了,你抓点泡萝卜泡豇豆盐姜出来炖汤。”总不可能让自己老娘吃粗茶素菜吧,叶英给王氏提议到。
“好,卫东,你休息时回家去把鸡给杀了。”王氏扯开嗓子朝另一块田的儿子喊到。
“哟,王三婶,栽秧子还杀鸡啊”
“干脆我们也来你家田里栽几行,中午你一起把伙食管了噢”
一时之间,相邻的几块田的人都在打趣着。
“来哇,来哇,我锅里多添一瓢水,都要胀到你们几个。”王氏笑着在田边洗脚后回家了。
第二十七节 建议
“英儿,她最近对你怎么样?”王氏前脚一走,杨氏赶紧问女儿。
“没事,娘,她也是火炮性子,过了就过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叶英心里虽然苦,但在爹娘面前,还是报喜不报忧。
本来,女儿满月也想做酒席请客的,结果王氏不搭手,也不说不同意,小两口最后一合计,商量等女儿满百天时小范围的只请送礼的人。背地里,多少女人都在说闲话,连带着自己也跟着遭殃了,话里的意思是说叶英也嫌弃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这块肉。
“唉,娘一直以为她是个贤惠的,结果也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看她对晓晓的态度就知道了,有时候做得也太明显了,让人看不过眼。”杨氏边扯秧子,边感叹。
“过一两年,你们再生一个,虽然现在计划生育抓得有点紧。怀起时偷偷的躲着,只要生了就好了,罚点款算什么。钱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杨氏给女儿提出建议。想起自己小时侯听奶奶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地主和家里的佃农比富。地主家地没平,桌子是斜的,地主喊妻子拿银元来垫平;佃农家桌子缺了腿,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你们一人抬一个桌子腿,随我口号转,我想坐哪个位置你们就抬往哪儿。地主瞬间傻眼了。
“要是又是女儿呢,那不是更让她怨恨”叶英心里没底。
“你这个傻孩子,钻牛角尖了。我的意思是,不管是儿还是女,都得生两个才好。两个女也不怕,一个嫁出去,一个招回来,一样给你们养老送终。”
“再说吧,娘,你看这个家,估计过一两年得分了。卫方也不小了,还有卫红一天天长大了,分家是早晚的事。”叶英想着自己还在月子里老人婆就动了分家的念头的事要被娘知道了,会不会直接找到王氏吵一架呢。
“分吧,英儿,分了家对你来说只好不坏。”杨氏心里也有一杆称,自己这么爬坡上坎,起早摸黑的跑过来帮忙,并不是看你李家任何人的面,是心疼这个女儿。
“分了家,你人口少,土地也少,农忙这些我们过来,一两天就做完了。”是不是也给卫东也找点什么事做,挣点钱补贴一下家用呢,杨氏想着女儿的未来,对女婿也越来越操心。
杨氏带着儿女帮忙做了一天活,半下午时又匆匆忙忙的走了。就算时间短,但也帮着栽了一亩多地。这进度,一下子就赶超了好些人家。看到田里一行行的秧子,卫东就觉得轻松多了。
夜里,叶英轻声的和卫东说着娘的建议。卫东心里一热,把妻子搂进怀里。生女以来,娘的所作所为他不是没看见,只是作为儿子,他也不好去说娘。自己千方百计的遮掩着,就怕婆媳俩有隔阂了,他这个夹气板更难做。
看来,不是妻子不知道,只是并没有往心里去记。自己也想要一个儿子,既然老天送了一个女儿来,肯定是命中注定的,所以并没有多想什么。如果,能再有一个机会,或许,会有一个儿子。卫东想到这儿,呼吸急促,滚烫的身子让叶英发抖。
一年之计在于春,秧子栽完了,就算种下了希望。
晓晓满百天,杨氏带着叶平来了。叶世全早在之前就让街上的银匠精心打造了一副银手镯,小小镯子上面一边镶着两个铃铛,晓晓带在手上,手一动就发出悦耳的声音。时不时的,小家伙就会挥舞着小手,小脑袋也刚能硬起,偶尔会转动脑袋像是四处寻找声音来源。叶平看她那小模样很是可爱,就一直呆在晓晓身边没挪过步子。
卫东家只办了六桌,一些老亲老戚的,一些就是李家沟的本家近亲。电视放起,大家都围着电视看,有说有笑的。郑嫂子系着围腰,在厨房里帮忙打着下手。
“卫方回来了”出门做工两个多月的卫方出现时,亲戚朋友们都感觉到他变化挺大。还真是外面的水土更养人不成。
“这小子越长越标致了,怎么没给你娘带一个媳妇回来。”大舅娘一开口就让卫方红了脸。
“当真,卫东女儿都满百天了,卫方的事也该抓紧了”幺舅娘看着眼前高高大大的侄儿,心里倒是有了一个人选,自己娘家大哥家的侄女和眼前的人不是天生一对吗?只是,转身看了看这家里的几间屋,唉,条件还是差了点。
第二十八节 亲上加亲
卫方没有想到的是,小侄女的百日宴给师傅请假回家一趟,月老的红线会找上自己。
最终,幺舅娘理智战胜了现实,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第二日临走前悄悄的给王氏透露了准备将大哥家女儿马利谈给卫方的想法。自己先给王氏透个风以免被人抢先订了。她随后就回娘家去大哥那里探探底,如果看重人,这门亲八九能成。
马利个子高挑,皮肤白净,在娘家老幺家多次见过。那孩子手脚也麻利,眼里有活,在姑姑家经常帮忙上菜洗碗,见事做事,是一个理得起家的人。王氏对她倒是一百二十个满意。
“卫方,你对马利有没有印象。”王氏探着儿子的口风。
“马利,哪个马利?”莫明其妙的,老娘问什么马利牛利的,什么意思?
“你这孩子,就是你幺舅娘家的那个侄女,小时候你们一起疯跑、、、、”王氏正说着什么,卫方突然反应过来了,这无缘无故的提起她,总是和自己相关的事。
马利,小时候,那个每次和舅家表兄妹们捣蛋玩耍时,总是远远跟在身后,不开腔不出气的老实女孩。没想到,长大后,她可能会是自己相伴一生的人,缘分这东西,真是奇妙,卫方在心里微笑着。
见儿子面带微笑的,根本没听自己说话,八成,这孩子也是有心了。王氏就开始翘首以待,等着兄弟媳妇带来好消息。
“姐,我大哥同意了。”幺舅娘第二日就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李家沟,自己第一次做媒,就有这么一个好结果。“他说选一个日子,先上门看看。”
李家沟要数四叔最会看黄历,王氏忙让卫方跑一趟,请四叔过来一下。
“四月十八,星宿好,赤脚干净,宜订盟,纳采,是一个好日子。”四叔戴着老花眼镜,翻着黄历,远的日期太远,就近的日期就这么一个,于是抬头道“这个日子可以”
谢过四叔,卫方又亲自送了他老人家回去,转身回家时,幺舅娘已经走了。
“你幺舅娘去回话了。卫方,你再跑一趟你师傅家,一是请假,二是四月十八请你师傅过来喝两口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徒弟说媳妇女方第一次上门,师傅是一定要请的,作为长辈,他也能给点建议什么的。
都是老亲了,没有陌生感。吉日里,马氏带着娘家大哥大嫂和马利一起来到了李家沟。看了卫方家的几间屋,夫妻二人虽然早从马氏嘴里知道点情况,还有点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连房间都没有多余的。意味着,女儿进门前,这家人肯定得把大儿子分出去才行,从心底有点担忧女儿的前景。午饭后,再去后山四处走走转转,看了看卫方家的田土情况,以及庄稼长势;和卫方师傅也交谈了几句,听他对这孩子的评价不错,对卫方本人就很满意了。
“年轻人,只要肯钻肯干,吃得苦,有志向就是好的。”马家大哥最后下了结论。
王氏见这亲能定下了,特殊高兴,将打发的红包又拆了重新封过。老人的由当初准备的一块二毛钱改为两块钱,马利的则封了四块钱,取四季发财的好兆头。新客上门,每人都是要打发新毛巾帕子,叶英很懂事的主动从自己的嫁妆箱子里取出了三张质量最好的毛巾给了王氏。
下午离开前,马家大嫂邀请王氏带卫方四月二十二去他家,这就是上女方家门,意味着,这亲就定下了。
王氏又是一种手忙脚乱,准备上门的肘子,酒,糖。一场相亲宴请后,把收的小麦卖的钱全部花了进去。
订了亲,两家关系就更亲厚了,逢年过节,大盘小事也就相互走动起来。促进双方相互了解,只等明年,两孩子岁数一到即可择日成亲了。
第二十九节 分家
卫方定了亲,王氏高兴之余不得不面对分家的问题。
破天荒的,端午节那天,王氏邀请了娘家兄嫂、叶英娘家爹娘、四叔及队长卫民过节。醉翁之意不在家,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道,王氏,这是要分家了。
这个家,也没什么分头。小春收的钱这两三件事就折腾完了。值钱的就只有猪圈里一头半大的猪和这几间屋。
“卫东,叶英,你们也看到的,现在你家里情况就这样。明年,卫方也该成亲了,长嫂如母,长兄似父,你爹走得早,你娘拉扯你们兄弟三人也不容易。你们作为老大,这分家后只能让你们受点委屈搬出去另住了。”饭后,大舅在王氏的授意下开口了。
娘亲舅大,爷亲叔大。舅舅是能替娘做主的人。女子在婆家不受人欺负,最主要的是娘屋里的兄弟能给她撑腰。舅舅都这样说了,这本也是意料中的事,小两口相互看了看,点头同意,关于财产的分法,也同时保持了沉默。
叶英陪嫁的东西都是她自己的,田土也分足了自己那一份。只是因为王氏他们小的还小,老的也老了,分到手的三份田土地势都偏远。唯一近的就是隔壁卫东种了李子树的那一块自留地,而且,那块地是一块很好的屋基地。夫妻二人要在卫方成亲前搬离这个家,作为补偿,猪圈头那头猪卖了后分一半的钱给卫东。
“早晚都得搬,还不如早搬。”杨氏看分家的情形后,心里很不痛快。这架势,女儿相当于是被老人婆净身分出去了。要吃的没吃的,要穿没穿,要住没住的,这个家,当初自己怎么就瞎了眼看上了?
“搬倒是可以搬,问题是往哪儿搬?”王氏心里也有点火起,说搬就搬啊,搬哪儿,有本事,你娘屋头出钱给修几间房。本来心里还有点愧疚的,被杨氏的这句话怄倒了,你又要来我家做主了。
“要不,你们先搬去保管室。”卫民建议。
保管室以前是队上收割储粮的地方,三间屋,正气得很,只需要打一个灶就行了。
“到年底时,你们只需要象征性的给队上交点钱意思一下就行了。”土地承包下放,那房子就是队上唯一的财产了,又不能卖。放那儿空着也是空着,能挣点钱补贴队上,估计家家户户都同意的。
“可以”四叔对卫民这个兄长兼队长的提议很满意,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个队长,就是要有点魄力,要有担当能解决问题。这主意不错,一是解决了卫东当前的困难,二也为队上的利益着想了。
“卫东,我看你那块自留地是一个好屋基,好好干两年,存点钱,把房子就修在那个地方。”四叔作为李家沟长辈中有威旺,懂风水,有学识的老一辈人,他的建议都具有权威性。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般李家沟的人家有了矛盾,都会请四叔去调解一二,双方也乐意接受他的调解
卫东点头称是,叶英抱着晓晓轻轻的拍打着,心里想着何时才会有自己的家。杨氏盘算着女儿搬进去后要给她添点什么,王氏想着是不是也要分点锅碗瓢盆的给卫东。
各人心里想着事,四叔就把黄历都翻了,说是五月十二宜移徙、入宅。搬家的日子就定在了那天。
鸡叫第二遍,夫妻二人就起床了。头天打包好的东西都放进了箩篼里,卫东就挑了去。叶英走在前面,提了篮子,装上柴米油盐先进了屋。虽然是暂时的搬家,但该忌讳的还是得忌讳,这搬家的顺序是详细的问了四叔的。之所以要天不亮就开始搬,取的是越搬天越明,前景越亮的兆头。
“知道不,你们隔壁的分家了,搬到保管室去了。”刚吃完早饭,就有人跑到兰芳家里说道。
“小祖宗,你就老实的吃嘛,我倒想你现在能自己吃才好呢。” 兰芳正在喂九斤的稀饭,小家伙边吃边流口水,还伸手要抓小勺子想自己吃。
“那家人保密工作做得好噢,这之前没听到一点风声。只是今天早上多早就听他家到处都在响,原来是搬家嗦。”兰芳瘪了瘪嘴,那个家,有什么值钱的,搬的不外乎就是几个坛坛罐罐。
“听队长说一年还是要交点钱给队上的,保管室有人住也好,晒坝子的时候还能有口水喝。”保管室坝子宽大,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在那儿晒,只是争坝子也恼火,天不亮就要挑粮食去占地方。
第三十节 周扒皮
“姐,我们来给你烧锅底了。”叶英还没收拾好,就听叶雨在门外大声喊到。
杨氏带了叶雨,挑了满满一挑的东西,一边是锅碗瓢盆,好几斤肉,一边是四只兔子,上面用竹栏隔开,还有八只一斤重左右的小鸡。
“我把这几只鸡给你带来了,这边坝子宽,你可以放养;兔子喂养也快,这三只母兔子一只公的,一年产好几窝,够你的油盐钱了。”杨氏细细的给叶英交待着,
女儿要带外孙女,卫东做地里的庄稼,这家里没个经济来源,到时连炒菜的油都没钱买。难不成先把锅烧热(烧辣),然后直接把菜往锅里一倒,用锅铲翻炒几下,再往锅里掺点水,放一把盐煮好就吃。这辣锅菜卫东还能将就着吃,叶英却是要喂奶,乖乖外孙女连油浑都不能沾,还怎么长身体?
这些叶世全也考虑到了,这不,昨天赶场回来就带回了四斤肉,肥肉居多。今天就把肥的熬油留着炒菜,瘦点的烧锅底吃。
“娘,您对我真好。”叶英眼眶泛红。
“唉,傻孩子,都是爹娘不好,你这日子、、、”杨氏本想说点什么,见卫东走了过来。“好了,都做娘的人了,还哭什么?”杨氏从床上抱起晓晓,“这分了家也好,以后就是你当家作主了,把这个家给立起来。”絮絮叨叨的又教了叶英好些东西。
见母子娘一时半会儿的不会出来,卫东和小雨亲自下厨准备午饭。闻着熬油的香味,叶英才反应过来又到中午了。
饭前,卫东去叫王氏过来吃饭,王氏心里也别扭,说儿子净身出户,自己没脸去吃。说着说着,还掉起了金豆子。
“娘,你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呢?谁不知道我们家情况,我和叶英也没怪过您。再说了,这分了家,以后我们还不一样要指望着您帮忙照看晓晓。我们也一样的孝敬您,难不成分了家您就不是我娘了?”卫东左劝右劝,安慰好了王氏,见她真不愿意过去吃午饭,这才独自回了保管室。
这一顿饭,也不知道是卫东手艺超常,还是因为有肉,叶英吃得特别香。
“姐,我们回去了;李哥,你可得对我姐好点,别让我姐受气受罪。”下午临走前,叶雨郑重的向姐夫说道,言外之意,我姐有我撑腰。
每天,卫东计划着田土的活儿,下田扯稗子,上山给花生松土,打农药,追肥,精心的伺候着庄稼,一家子的未来全都在地里。偶尔空了,还要去帮王氏做做地里的活。卫方经常不在家,全靠王氏带卫红做,他也看不过眼。
“叶英,扯兔草啊”郑嫂子招呼着搬到保管室后就很少一起聊天的叶英。
搬家后几乎没人去他家看电视了。看这小两口的日子也不好过,大家也没什么兴趣去凑热闹。
叶英每天都要将晓晓背在背上,提着篮子就在家附近的田坎土边扯些兔草;她喂的那几只鸡每天都在坝子里转悠,偶尔会跑到别人家的菜地里吃青菜,卫东用竹褶子给围了起来,那家人也就没开腔了。
日子就这样,好坏都是一天,这不,地里的玉米熟了,稻子泛黄弯腰了。看田里的情况,今年会有一个好收成。交完公粮和提留,留下自己一家三口一年的口粮,剩下的就可以卖了,存了钱,准备过一两年修房子,卫东在心里盘算着。
打谷子时,叶世全又是全家总动员来帮忙突击了一天,留下小雨做扫尾工作。交待他等谷子打完了,帮忙捆谷草,晒坝子,上完公粮后才算完成任务。
“李哥,我都快成你家长年了。”鸡叫第二遍,卫东就起来挑谷子占坝子。这和周扒皮有什么区别,叶雨嘴里嘟哝着,不得不跟着起床挑。
“卫东,你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卫兵挑着谷子来时,见卫东已经堆了好几堆谷子在坝子里了。
“嘿嘿”卫东不好意思的笑了。自己也不好占太多,挑了六挑今天晒了够上粮就行了,然后就和小雨回去睡回笼觉了。
第三十一节 打架
“哪家不要脸的,独占这么宽,做多了过宜事,也不怕遭报应。”天刚蒙蒙亮,一家人就被尖锐的骂声惊醒了。
卫东打开门看时,见宽大的坝子里以各种箩篼谷子自成一片,分成了七八个阵营。自己占了这块坝子的十分之一不到,应该不算过宜,也遭不到报应吧,卫东心想应该不是骂自己。
“算了,兰芳,我把这三挑挑回去就是了,明天早点来。”卫华在旁边劝道。
按说这么宽一个坝子,每家人晒几挑,家家户户轮流晒也要不了多久就都晒干了,偏偏有人独占十多挑,不是保管室这家还有谁。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卫华共挑了六挑过来,结果晒得厚厚的也只能晒三挑。兰芳心里越想越气愤,住着公家的房,占着公家的便宜,还欺负这些住得远的人。
晒谷子的几家人休息时都会去叶英家坐坐,喝口水,逗逗晓晓。
“我们这些人心不黑,谷子堆得厚,只有翻勤点,要不然今天干不了,又算白做了”当有人招呼兰芳休息时,她嘴里就不停的念着,害得招呼她的人面上很是难看。其实,大家都知道,她肯定不好意思去叶英家坐,却借口骂人,摇了摇头,都不再理她。
午饭后,卫东让叶英带着孩子睡午觉,自己翻晒谷子。等叶英醒了后兄弟俩带上千担就下田捆谷草,准备挑一些回来晒在房前屋后,干了收拾就方便多了。
“哪家的畜生,不看好,人不要脸,养的畜生也一样。”吃过午饭还没走到坝子边,兰芳看见几只鸡在吃谷子就骂开了。
听得骂声,叶英赶紧出门去撵鸡,冷不防,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直直的打在了额头上,瞬间把她都疼木了,用手一摸,湿湿的,居然出血了。
“你怎么打人啊?”一手捂着额头,转过身狠狠的盯着兰芳。
“谁见我打人的,我打的是畜生。”兰芳没想到自己随手弯腰捡起丢出去的石头会正巧打在叶英的额头上。但她嘴硬的不承认。
“你才是畜生,吃了多少谷子赔你就是了,不分清红皂白把我额头打成这样算怎么一回事?”叶英肺都气炸了,把人打了还鸭子死了嘴壳硬,还说打的是畜生,连着把自己也当畜生骂了。
二人一时之间战火弥漫,越吵越凶。
“算了不要吵了,看她也不是故意的,叶英,你快回去倒点酒消一下毒。”
“这大热的天,伤口容易感染,最好还是去找李医生包扎一下。”
晒谷子的这几个女人忙劝着双方冷静一点,天气热,大家火气都大。
“叶英,快点,晓晓醒了,正哭得伤心。”罗二婶从屋里抱出晓晓递给叶英。
叶英抱着晓晓,心疼的哄着,转身准备回屋。这孩子在亲娘的安抚下慢慢停止哭声。
“一个害人的丫头,还当个宝,心太黑,所以是绝户。”刚转身的叶英听见了兰芳低骂声。
“你说谁是害人丫头,你说谁绝户呢?”叶英把孩子送进了罗二婶怀里,两三步就走到了兰芳面前。骂她打着她她都能忍,可一个|乳嗅未干的孩子也被她骂进去了,孩子就是娘的心头肉,叶英这次实在忍无可忍了。
两人越吵越激烈,最后也不知道谁先动手,双方抓着头发,扯着衣服,直接打了起来。
“卫东,卫东,快点,叶英和兰芳打起来了。”
“卫华,你快来,你家兰芳打架了。”
一时之间,几个女人拉的拉架,喊的喊人,晓晓也在罗二婶的怀里撕心裂肺的哭,场面很失控。
“谁敢打我姐。”叶雨一听,“扑通,扑通”的在田里跑得飞快,两三步窜上田坎,扯起田坎上的千担就往屋里跑。
卫东看着箭一样飞跑出去的小雨,反应过来了也跟着往回跑。边跑边想,坏了,这小子火气大,别闹出什么事来。
兰芳坐在地上,双手被两三个女人拉着,披头散发,脸上还有几道手指甲印子。叶英也坐在另一边,头发凌乱不堪,最主要的是额头上还有一个包,血流得脸上衣服上到处都是。当卫华看到这场景时,很是心惊,妻子这动作太大了吧。
“谁打我姐”卫华还没回过神,听到一声怒吼,就看到一个人影窜到了身边。
“快拦住他,他手上拿着千担”旁边有人惊呼。众人忙七手八脚的扯住小雨,总算让他停下了脚步。
“姐,你没事吧。”隔着几米远,看到大姐额头上流血,小雨尖叫着又跳了起来,使劲想挣脱众人的阻挡。
“叶英,你怎么样?”刚跑到坝子边,听到小雨的尖叫声和晓晓的哭声,卫东心跳加剧,恐慌不已。
第三十二节 意外
“四叔和队长来了。”围着看热闹的人连忙让出了一条道。
“你们怎么回事?”一群的女人,哭的哭,叫的叫,坐的坐地上,站的站边上,还有一个跳起来要吃人的小伙子,坝子里原本楚河汉界分明的谷子也乱成了一片,都分不清你我了。这女人多了,是非就是多。卫民简直一个头两个大。
“我说”四叔习惯性的皱着眉头。“你们这一群老娘们都没事可做了?谷子都晒干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围着这儿干什么。”
“四叔,这儿天气大,我们去卫东家里谈。”卫民朝周围看热闹的人挥了挥手,三三两两的散去了一些。
“卫红,你跑一趟,去请李医生来给你嫂子看一下。”见随后跑来的卫红也红着眼瞪着兰芳,他赶紧让这小子消失一下。
“小伙子,你安静下来,等我们问清楚情况再说下文。”四叔看叶雨不停的闹,双眼通红,忙安抚着他。
“卫东卫华,带着你们的女人跟我进来谈。”转身,四叔摇着头走进了保管室,这一代一代的,越来越不省心,枉自还是一个本家。
屋里,当着四叔和卫民的面,两个女人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几个晒谷子的女人在门口也听明白了八九分。
“兰芳就是死不认错的人,明显占坝子多的不是叶英;打鸡打到叶英了也不道歉。”罗二婶小声和一旁的人说。
最后,卫民调解结果是卫华出医药费。四叔让两个女人相互道谦,冤家宜解不宜结,相互握手言和。
“四叔,我出去晒谷子了。”兰芳一刻都不想在这个屋里呆,还谈什么言和。
罗二婶也要去晒谷子了,把晓晓抱进屋递给叶英。
“晓晓,来,乖,不哭,妈妈抱。”叶英扭过头,接过了晓晓。这辈子,和这家人的梁子结大了。
“大嫂,李医生来了,你先让她给你抱扎一下。”卫红伸手接过晓晓
“乖乖,幺叔抱,妈妈额头疼,要敷药药。”
叶雨红着眼瞪着走出家门的卫东两口子,恨不能上前去揍他们几拳。好男不跟女斗,不打女人打男人总可以吧,叶雨想着,要不是有队长和四叔在这儿,今天一定让他们好看。
交待好医药费最后由卫华去李医生那儿结算以后,卫民和四叔就离开了。门口的女人们被队长呵斥着也散开了。
卫东打来温水,让叶英洗个脸,好让李医生敷药。
“呕,呕…。”刚把帕子搭在脸上,叶英呕吐不止。
“姐你怎么啦?”
“叶英,你没事吧。”
瞧着两人焦急的模样,李医生想了想,伸手拉过叶英的右手,正把脉。
“一定是被那个女人打着了,我找她算帐去。”叶雨猛的站起身,冲的就出去。
“回来”李医生赶紧跑到门外喊道。“要想你姐没事,你马上回来。”
叶雨不明白,但也不敢再跑。回到家里,不只是叶雨疑惑,卫东卫红全都看着叶英。
“我怎么啦?”停止呕吐的叶英不解的问李医生。
“你怀孕了,有五十多天了。”李医生小声的说。“当然,我只是把了一下脉,可能也不确定。”自己虽然是妇产科医生,但望闻问切这技术是爷爷教的,祖传的,因为实际工作中很少用上,也不敢太肯定。
“啊”一屋子里的人全都很惊讶。
叶英更是尴尬的红透了一张脸。自己这次是丢脸丢到家了,也是自己太大意了,最近太忙,忘记上个月没来的事了。现在被李医生当着这两个毛头小伙子的面说出来,真是
羞死个人了。
“你们都知道,现在计划生育搞得很严,这个小伙子闹凶了,到时这个孩子肯定是保不住,吃亏的不就是你们自己了。”李医生对小雨的冲动表示无奈。
“可是,这孩子,早晚得被人知道。”卫东心里想的是,你李医生已经知道了,到时还不被妇女主任带着搞计划生育的人来拉去医院了。
“放心,我的眼里只有病人。如果你们想要留下这个孩子,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营养,也要保持心情愉快。当然,月份大了,知道的人肯定就多了,这就看你们自己了。”政策不让生,偷到生的多了去了,李医生想,从现在开始就要躲,一直到生,还是够辛苦。
“你这个伤口小,问题不大,更不能乱吃药了。我给你敷一下药,过两天你再来换一次就行了。忌姜和豆油,干了结疤就好了,可能会留一点点小印迹。”李医生边敷药边交待,等包扎好后背起药箱子走了。
------题外话------
竹子后知后觉的发现,等把团拜的事忙完,就放春节假了。竹子回老家过春节,家里是没有网络的。55,咋办,不能断更,又没有存稿的竹子只好从现在起不停的码字,到春节时预存。加更的承诺只能延续到春节后了。希望看文的亲们不要生气,您的支持是竹子最大的动力!
第三十三节 交公粮
第三十三节 交公粮
李医生走后,卫东看了看叶英,蹲在房间门口,搓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叶?(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http://www.xlawen.org/kan/3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