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第 5 部分阅读

第 5 部分阅读

    第三十三节 交公粮

    第三十三节  交公粮

    李医生走后,卫东看了看叶英,蹲在房间门口,搓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叶雨和抱着晓晓的卫红一时也沉默了。

    “我们把这孩子生下来。”突然站起来,卫东决定道。

    “可是晓晓这么小,过两个月姐显怀了就只能出去躲着了,都没人带孩子了。”叶雨很焦心姐姐的现状。本来就穷的家,孩子都没人带,又没有经济来源,更主要的是,现在的房子都还是公家的,连一个窝都没有,姐夫还让姐姐生。难怪国家要实行计划生育,这么穷还生,真应了那句话: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照这样下去,这个家三五年都没办法修新房子。

    “我娘可以带晓晓。”卫红小声的说。他不止一次听娘念叨大哥只有一个女儿,以后都没人养老。而且,娘和大嫂的关系与从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如果再生一个,可能会是一个儿子,也能缓解她俩的矛盾。

    叶英想起娘的建议,自己也想过要再生一个的。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看看晓晓,又抚摸了一下肚子,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叶英决定,如果老人婆愿意带孙女,那么就只有委屈晓晓了,她就是躲上八个月也要把肚子里这个生下来。

    “英儿,你就带晓晓在家休息,我去翻一下谷子,如果晒干了明天就把公粮交了。”卫东说完走出家门。他把谷子翻了一遍,随手抓了一把丢了两三颗在嘴里咬了一下,咬得脆响,晒得真干,完全达到了上粮标准了。

    组上分户时把风车存放在郑嫂子家,卫东和叶雨就去抬了风车回到坝子里。叶雨收谷子,卫东就摇风车,风车把稻草屑、空壳和半空壳谷子、黄灿灿的颗粒饱满的谷子分开了。六挑谷子风完,上粮的就用麻布口袋和塑料口袋一袋袋的扎好,兄弟俩明天一早就挑去街上交公粮。

    “卫东,风车用完了我用一下。”罗二婶很高兴能捡现成。这样农忙时分,争坝子,抢风车用,三两句话言语不和就可能斗嘴。一个组几家人要是协调不好就会闹得乌烟瘴气的。今天她们打架就是一个例子。晒谷子,晒出故事的事是经常有的。

    照旧是鸡叫第二遍挑谷子出去占坝子的卫东发现,自己出门时,保管室坝子里已经堆了好几堆谷子了。黑漆漆的看不清是谁,但从走路的姿势看一定是卫华。卫东心想这家人有可能看完电视就挑谷子出门了。

    兄弟二人一早就挑上麻布口袋里的谷子上街交公粮。因为要交两亩多田,两人都是先挑一挑走一段路后又回头挑第二挑,这样来来回回的跑着。一路上,三三两两的人有挑着箩篼,有抬着大的麻布口袋的,还有用鸡公车推着塑料袋的人都是去交公粮的。越到场口人越多,到粮站时,居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你家的谷子咋样?”旁边一个腰间扎着洗澡帕的老伯问卫东。

    “今年收成好。”卫东很高兴的回答“交了公粮和提留都比以前组上分下来的多一半多。”

    “就是,我家也是。这样就够吃了,终于不用顿顿吃玉米糊糊,红苕汤了。”老伯这张苍桑的脸已经笑成了一朵菊花。

    相熟不相熟的人都在打着招呼,谈着自家的成绩。

    “开称了。”有人喊道。于是,这条长龙随着前面的人而移动,直到卫东他们交完了公粮,后面的队伍人群只增不减。

    “走,小雨,我们把这余下的这几十斤谷子卖了,买点肉回去吃。”卫东挑着口袋走出粮站大门给叶雨说。

    “李哥,你去卖,是该买点回去给我姐补一补身体了。出门时就给姐说了我直接从街上回家了。你家的公粮也交了,谷草收得差不多了,余下的谷子也不多了,你一个人能做完了。我算是完成爹交待的任务了。”叶雨一边说,一边把手上的扁担,麻布口袋一股脑儿的全塞进了卫东手中,给姐夫挥挥手,转身吹着口哨潇洒的走了。

    “这小子,都快成家了,还没个正形。”卫东无奈的看着手上的这些东西,摇摇头,独自把谷子挑到市场上去卖。

    “哟,叶英,今天炒回锅肉啊”罗二婶闻着香味,在坝子里大声的喊道。

    “就是,叶英,炒得这么香,我们是不是也来搭个伙噢。”旁边有人也起哄。

    “好啊,来吧,今天中午就在这儿吃”叶英笑着大方的回答。

    “呵呵,还说到家吃,看你们晓晓都在闹意见了。”郑嫂子听见屋里晓晓的哭声,对叶英笑道。“走了,我们还是各回各家,各吃各妈稳当些。”

    “兰芳,走,回家吃饭了。”见戴着草帽的兰芳还在打埂子,郑嫂子招呼她。

    “嫂子,你先走,我还有几行。今天卫华起得早,终于晒了几挑。”兰芳心里对回锅肉的香味很不以为然。一不过节,二不来客,败家女人穷开心,这些平常日子还买肉吃。凭你这样的好吃嘴,还想修房子,白日做梦。

    第三十四节 秘密

    卫东给王氏端了一碗回锅肉过去。王氏见了,心里很高兴,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但自己这个儿子每次吃点好的都会想到自己。

    “卫东,你以后别给给我端过来了。你的心意我领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着点给叶英吃,给我生一个大胖孙子比给我凤肉龙肝吃都强。”昨晚听幺儿回来说叶英又怀上了,心里很激动,这次,列祖列宗保佑,一定会是一个孙子。

    “没事,娘,你们也很少买肉吃,就当尝尝味道。娘,您总不喜欢到我那边去,以后她月份大点了在家就藏不住了,晓晓是不是您帮我看着呢?”卫东知道,娘和叶英之间虽然没有吵过架,表面没红过脸,但心里的隔阂也不是一天两就能解得了。

    “行,没问题,到时你们也不用住保管室,她出去了,你两爷子就搬过来一起住。”要给儿子把后顾之忧解决了,他们才能放心。

    有了娘的承诺,心里总算踏实了一些。转身回了保管室的家。

    “呕 呕、、、、”刚上桌子的叶英看着眼前的肉又是一阵翻江倒海。快八个月的晓晓不知道妈妈怎么了,“哇”的一声哭了。卫东连忙给叶英倒开水,哄晓晓,一顿饭吃得累出了汗。

    “娘,你说我姐这是遭的什么罪啊。”一进屋,叶雨就问正搅拌着猪潲水的娘。

    “怎么啦,你这孩子,你姐遭什么罪了?”杨氏满头雾水。卫东家条件是差了点,只要人勤劳吃得苦,好日子不就有了。

    “他家这么穷,还嫌晓晓是女孩子,李哥还要让姐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叶雨想起卫东的表情就不爽,要是姐姐又生个女儿,那他们家是不是要闹着离婚了呢。

    “啊,你说什么,什么生下来?”杨氏停止了手上的动作。

    “姐又怀孕了,李哥说让姐过两个月出来躲着把这个孩子生下来。我看他八成是想要一个儿子。”叶雨气愤的说。“姐在他家吃又吃不好,还要被隔壁的人欺负。他都不去为姐出头。”

    “啊,怀孕了?什么,被谁欺负了?”杨氏一惊,把潲水桶都拌倒了,混着豆腐渣的猪潲水流得满地都是。

    叶雨把前因后果详细的给杨氏说了一遍,杨氏又惊又气。生,这孩子肯定是得生下来。气的是,在家风风火火不怕事的叶英居然在李家沟被人打破了头,不行,明天自己得去看看。

    卫华打算用两三天时间把家里的谷子晒完,就都是第一个到保管室里的人。而兰芳就在天刚蒙蒙亮就去坝子里把谷子摊开。

    叶英这天晨起时又是吐得苦胆水都出来才罢休。

    “亲家,你来了哇。”卫东今天一早也帮王氏挑了三挑谷子过来晒。见杨氏提着一篮子的鸡蛋,还有两斤豆腐来了忙招呼道。

    杨氏和坝子里相熟的人都打着招呼,见兰芳也在,知道这是那个打了女儿的人,自己都舍不得动一个手指头的女儿被一个外人打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嗯,来了,亲家,你说我们英儿好笨嘛,这么大一个人还被打破了头。”一边朝着屋里大声喊到“英儿,娘给你说,以后哪个再打你,你就给我往死里打。打死了老娘去给你填命。”

    一坝子的女人全部心惊,传说叶英的娘会杀鸡,难不成还真敢打死人。瞧这架势,如果那天她在现场,兰芳肯定讨不到好处。

    兰芳听了也是一阵害怕,脸上红了又白,白了又红。心里想着,以后,躲着点这老女人。

    “娘,你来了,快进屋,坝子里热气大。”叶英听到喊声,抱着晓晓出来把杨氏招呼了进去。转身对王氏喊道“娘,你也进来坐会儿,你才翻了一遍谷子,不用翻这么勤的。”

    “好,就来。”王氏放下手上的晒耙,走进了屋。

    “晓晓,外婆抱抱,想外婆不。”杨氏抱过晓晓,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铃铛逗着她,这孩子听到好听的声音,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亲家,英儿有了,现在计划生育严得很,我娘家有一个怀起六个月了,躲到谷仓里都找到带去做了引产。再等一两个月肯定不能在家呆了。晓晓你看是你带还是我带。”杨氏小声的问着王氏。本不想揽这么多的,但看到女儿的面上,心一下就软了。

    “卫东给我说了,过两个月叶英出去躲去了,我就让他们搬到我那边去,晓晓我会带好的。”王氏看到面前这个小孩子越来越可爱,只是自己抱她逗她的时间不多。以后,也试着对她好一点。

    “这躲看去哪些人家,住家要偏僻些的,人手简单的靠得住的人家才行。”杨氏来之前就把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朋友都盘算了一遍,筛选了两个出来。一个是县城里的表姐家,城市里就是好,一家一道门,关了门谁都不知道你姓什名谁,不像农村里,哪家哪屋有点风吹草动就惊动了半个乡镇。另一个就是自己的舅舅家,住山里,人烟稀少,屋后就是大山,躲到山里没人能找到。

    王氏也把自己的亲戚朋友想了一遍,最后摇了摇头,这些年,孤儿寡母的,经济条件不好,人亲客往太重受不住,很多老亲就少有走动了。而较亲近的人家都不合适。

    两个娘带着晓晓商量着这些事,叶英就把娘杨氏带来的鸡蛋打了三个蒸了一个蛋羹,做了一个麻婆豆腐,炒了一个素菜,捞了些泡菜起来就吃午饭了。

    “这家人生活开得好噢,天天都香喷喷的。”坝子里晒谷子的卫军妻子赵霞凑到兰芳面前说。

    “过两天我给你说个事。”兰芳神秘的说了,转身回去吃饭了。

    什么密秘不能现在说呢?留下赵霞独自猜了半天。

    第三十五节 泄露

    一连早起了四天,兰芳终于把谷子晒完了。同时,心里也更确定了一件事。

    “我给你说,保管室那家又怀起了。”夜里,兰芳心酸的给卫华说“要是我身体没受损伤,说不定比她还早怀起。”儿子九斤快一岁了,农村里一年生一个的正常得很。

    “没事,我们有一个儿子足够了,看他家这么穷,还生,苦日子在后面。”卫华安慰着妻子,日子都是自己在过,别人家的事就当看戏好了。

    “兰芳,你头两天说的那个密秘是什么?真是的,说话留半截,害得我这两天一直琢磨这事,心痒痒的。”太阳落山时,赵霞在田边收谷草遇到了兰芳。

    “我给你说了,你不要给别人说是我说的啊,”兰芳凑近赵霞耳旁小声的说着。

    “啊,你说什么,保管室那家又怀起了?”赵霞很吃惊,上下打量着兰芳“又没出怀,你怎么知道了,能掐会算?”

    “切,我这几个早上天天这么早去晒谷子,听到她在家里吐的天翻地覆。打谷子的时候还看她肩挑背磨的,现在连腰都不弯一下,什么事都是她男人一手做完的。”兰芳心里很嫉妒,生儿子时身体受损了,这辈子,连在别人眼里遭罪的孕吐自己再没机会有了。

    “你说她生不呢,现在有点严噢,还罚款,修房子都没钱,缴得起罚款啊?”赵霞八卦的问。

    “咋不生,换着是你,生不嘛?”兰芳心想那家人是没钱,架不住人家娘家有钱啊。罚个三五百的,多一个儿女,那是很划算的买卖。

    “肯定生,况且,还望生个儿呢。”赵霞也想到这一点。

    “喂,你不要说是我说的啊,也不要到处说啊,到时计划生育的找上门来了还以为是我去告的密。”临走前兰芳又叮嘱赵霞。

    “放心,再说,未必纸还包得住火啊,被人知道早晚的事。”一出怀,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看来,漫长的躲躲藏藏的路足够叶英整了。赵霞在心里等着好戏出场。

    “知道不,叶英怀起了。”罗二婶去郑嫂子家存放风车时,神神秘秘的把她拉到一边说道。

    “啊,你说什么,谁说的?什么时候的事?”郑嫂子吃了一惊。

    “呵呵,我还以为你早知道了呢,你和她关系一向亲近。”看这个侄儿媳妇的反应,肯定她还真不知道这事,罗二婶对自己这第一手消息来源很有成就感。

    “我真不知道,二婶,谁说的。是三婶给你说的?”一直盼望着有一个孙子的王氏应该不是那不靠谱的人,谁不知道现在的计划生育搞得严,这么早就把这事说出来了。郑嫂子很不解。

    “你三婶那人的嘴虽然快,但这种事她还不会这么大方的给我说的。”想想消息来源,罗二婶估计着,这李家沟不说全部,至少有一半的女人都知道这事了。

    罗二婶她们放好风车走后,郑嫂子立即锁上大门就去了保管室。

    “晓晓乖,来,吃稀饭,我们家宝宝吃了饭饭好长高。”晓晓坐在床边,叶英哄着她吃着菜叶子稀饭。七坐八爬九生牙,孩子一天一个样,做父母的看着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叶英,我问你点事”进门的郑嫂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问了叶英。

    “啊,嫂子,这事别人怎么会知道?多少人知道了?”叶英吓了一跳。自己发现也才几天功夫,这么快消息就泄露出去了。怎么会这样呢,知道这事的都是自己一家人,谁也不会傻傻的说出去的。李医生也保证不会说的。是谁,又是怎么知道这事并传扬出去的呢?原计划是三个月后再出去躲的,现在看来计划没变化快啊。

    “我也不知道情况,所以才急忙的跑来问你。这一传十传百的,估计,这李家沟的人知道的也多了,你还是早做打算的好。”郑嫂子建议道“虽然队长卫民是本家兄弟,但站在他的身份立场上,如果村上妇女主任带人来了,他必须一起来,到时,你不去面子上就过不去。但如果提前走了,找不到人,大家都好交差。”

    “你赶紧和卫东商量一下,安排好就躲出去吧。”出门前,郑嫂子再次交待叶英。

    “今天郑嫂子过来了。”晚饭时,叶英把郑嫂子建议给卫东说了。

    “要不这样,过几天就中秋节了,到时你就回叶家大房子去。现在无缘无故说回娘家消失不见了,反而让人生疑。”卫东想了想道。

    叶英想想也是,打着送节的旗号回娘家,呆一段时间月份大些了再去表姨家或舅公家躲就行了。

    第三十六节 戏(一)

    这两天,叶英也少有出门,在家整理着一些换洗衣服打包。把晓晓的衣物也准备了一些,中秋节带她回外婆家住两天,卫东接回来后就直接送奶奶王氏那儿。

    家里这几只鸡让卫东抓到街上卖了就行。让叶英舍不得放下的还有家里那三只都怀有崽崽的母兔子。王氏要种庄稼,要带晓晓,肯定没功夫管兔子了,现在就卖了好可惜。

    王氏想了想同意留下兔子,就算自己辛苦点,好歹小兔子满月就能卖,也多了点收入。

    吃过早饭,卫东上街卖鸡了。叶英把晓晓送到王氏家里,自己就去田坎土角边扯些兔草。现在队上的女人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估计这些女人全都知道了吧。唉,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可恶,难道和自己有仇。明天就八月十三了,过两天就回娘家去了,离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叶英边扯草边想着心事。

    “虽然我不太喜欢你,但你好歹还是我李家的大孙女,所以要爱干净,拉屎拉尿要喊,知道不。”王氏一边给打湿了的晓晓换裤子,一边念叨着。

    “三婶,三婶,快点。妇女主任带人把叶英堵到了田坎边了,准备带去医院了。”卫民妻子陈梅边喊边冲进了王氏家。

    “啊,来得这么快?”咋办,王氏把晓晓丢进娃儿背篼背在背上,在屋里打着转。卫东又不在家,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叶英去流产?她现在感觉头皮发麻,六神无主。平时麻利无比的人,这会儿没了半点主张。

    “哎呀,三婶,你快点去啊,你是老人,卫民悄悄给我说了,能不能带走叶英全看你了。”陈梅想起刚才村上妇女主任来找到丈夫,他不得不上前去接待这一行四人,尔后假装回屋里小便,才让陈梅出来通风报信。“三婶,你想想流产后用的东西你准备好没,叶英娘家那边你咋交待。”

    “噢,对!”王氏转过弯来,一时有了主意,急忙往外走,连门都没锁,陈梅只好帮她把门锁上,揣上钥匙跟了过去。

    “咦,这是怎么啦?冯主任,我家儿媳没犯法吧?”远远的看见叶英低着头往保管室的家里走。她前面两个人,后面两个人,这情况就像押送着犯人。王氏气愤的招呼妇女主任道。

    “王三婶来了啊,”冯主任皮笑肉不笑,上前说道“是这样的,我们今天来是例行妇女检查。也没什么,就是让你儿媳配合一下我们的工作。”

    “配合,肯定配合,只是,叶英啊,晓晓饿了,你去熬点稀饭喂她。”王氏想支开叶英。

    结果,叶英去厨房熬稀饭,就有一个女人一直站在厨房门口,就这样,叶英去哪儿,那女人就跟着去哪儿。

    “王三婶,你也是知道的,现在我们要响应国家政策,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好独生子女工作,不如这样,让区医院的张医生给叶英检查检查,看有没有什么妇科病。”冯主任见惯了这些小伎俩,直接对王氏说。

    “行,叶英,你去检查,我来熬稀饭。”你才有病,王氏心里咒骂道。见这阵式,叶英今天想要脱身还真的寄托在自己身上了。检查就检查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自己只好见招拆招了。

    “你怀孕了,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你只能跟我们去医院做流产手术。”一番折腾后,张医生公事公办,“流产很伤身体,流产后过一段时间你可以到医院来免费安环,做好节育措施。”

    “那行,这事就定了,王三婶,你媳妇现在就跟我们走一趟,你看你是一起去还是在家。”冯主任想快刀斩乱麻解决这事。

    “啊,怀孕了,这孩子,咋这么不小心。流产多伤身体啊。”王氏吃惊的说着,人却冲到大门口故意把门给堵上。

    “冯主任,你看,我儿子现在不在家,做手术总得拿个人陪同吧,丢一个娃娃在家咋行。再说,你看看这个家,猪油没有二两;蛋一个都没有,鸡毛也见不到一根。就这样把叶英带去医院了,手术后我拿什么给她补身体。”虽然几人都想从门口通过,但王氏背着晓晓固执的不让一步,几人也不敢用力推她。

    “你总得给我点时间准备一下吧。你可能也听说了我亲家的厉害,就这样让她女儿去了医院,她到时问起我的过错,我拿什么话回她。”王氏越说越起劲,口水唾沫满天飞。

    “确实也是这样的。要不,冯主任,让她们今天准备一下,明天去医院。”卫民在旁边小声的给妇女主任说。

    “队长,你是知道我家情况,你看要不这样,你做主,从队上提留里借给我一百元钱,我明天带叶英去医院,回来时在街上顺便买点猪板油回来熬油,买几十个蛋买一只鸡。虽然说是小月子,但还是要补一补身体才行,该忌讳的还是得忌讳。”王氏顺杆子往上爬,接着卫民的话说道。

    冯主任纠结的看了看王氏和卫民,又用眼神询问一直守着叶英的女人。那女人轻轻的摇了摇头。

    “唉,我说,王三婶,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我们来都来了,就顺便陪你们走一趟医院也可以。就现在走。”冯主任坚持自己的意见。

    “冯主任,我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说话算话,明天,老婆子一定亲自带这孩子去医院,该买的也买上,省得被亲家说嘴。”王氏寸步不让。

    “这样,叶英,你找支笔和纸出来,打个借条,我先把钱借给你,你们明天去医院后回来就可以把东西一起买了。”卫民继续打着圆场。

    “家里没有纸和笔。”叶英一直低着头,没有放过这些唇枪舌剑,想着肚子里的孩子真的保不住了,泪水就流个不停。她小声的回答着卫民。

    刚好,赵梅给王氏送钥匙过来了,卫民就让她跑一趟,回家取了纸和笔,当着冯主任一行人的面,打了借条,念给王氏听了,王氏按下手印,并一再保证明天肯定带儿媳去医院,冯主任才带着人走了。

    “冯主任,这人今天不带走,明天可能会跑噢。”看守叶英的女人一出门就给冯主任说。

    “小文,这老太婆再三保证了,他们队长卫民也做了见证。这跑得了和尚还跑得了庙?这漫长的几个月,看她往哪儿跑。”冯主任胸有成竹的说。

    第三十七节 戏(二)

    “唉,你这孩子,这时候咋不开窍了,还哭什么呢?”见人都走了,叶英还不停的流泪,晓晓见妈妈哭,也扯开嗓子吼了起来。王氏顿时气结。

    “怎么了,这是?”卖鸡回来的卫东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哭声,妻女都在哭,难道娘骂她们了?

    “娘让明天去医院、、、”叶英抬头看卫东回来了,心里的委屈更甚。

    “我那都是说给她们听的话,你怎么这会儿一根筋了。”王氏把刚才的情形一一讲给儿子听了,以免说自己虐待他媳妇。

    “那娘,这钱我们还借不借?”卫东问

    “借,咋不借,大张旗鼓的借,最好让李家沟的人都知道。”王氏气愤的想道,叶英有孕,自己也才知道几天,这是哪个心黑的去告的密,搞计划生育的人来得这么快,也太蹊跷了。看来这李家沟的人见不得她家好的人还多呢。

    “英儿下午就走?”卫东恨不得马上让妻子离开这儿。

    “那咋行,卫民面上不好看。今晚走,连夜走,先回叶家大房子,最多呆一两天就得换地方。”王氏看冯主任那架式,如果知道人回娘家了,说不定还不怕多走二十多里地直接去叶家大房子找人呢。

    夜里,见房前屋后坝子里乘凉的人全都回家睡觉后,卫东把晓晓送到王氏家,背着包袱,带着叶英悄悄的离开了李家沟。

    二十多里路,翻山越岭,深更半夜的敲响了家门。杨氏起床看到出现在面前的女儿女婿时大为吃惊。

    “是谁做下这损人不利已的事啊”心疼女儿的杨氏听完前因后果,气愤的骂着告密的人。

    收拾妥当后累极了的小两口都进入了梦乡,杨氏还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把叶英要躲藏的地方想了又想,觉得还是只有这两家。

    “我想了一下,照你们这样说,这个家也不能呆,卫东你吃了饭赶紧回去;小雨,早饭后你送你姐去县城里你表姨家住一段时间。”天刚亮,一家人就开始吃早饭,杨氏交待着孩子们。她担心今天冯主任找不到叶英,会脚跟脚的来叶家大房子。

    “王三婶,你看,我们这么相信您的,现在连你都找不到人了。”冯主任面色不善的看着眼前正在给晓晓喂饭的人,小文的预感还真强烈,没想到自己这么早带人来,叶英家的门就是铁将军把关了。

    “唉,你说这两孩子,一大早就把孩子丢给我。我事都忙不完,还得管这个包袱。我都不知道他们干什么去了。你们要不去医院看看,是不是他们昨天借了钱,今天就直接去医院了。”王氏为难的看了看冯主任。

    转身一脸的不耐烦对晓晓嚷道“快吃,快吃,我还要去翻苕藤,你老汉又不帮我做事,还要来麻烦我。”

    “冯主任,我找到卫东了。”门外,卫民和卫东同时进了屋。

    “你这孩子,一大早去哪儿了,叶英呢,晓晓你们各人带,我还这么多事要做。”王氏一见卫东劈头盖脸就开始抱怨。

    “我们本打算去医院的,结果走到半路上,她说明天就中秋节了,动了手术就不能回去送节。她要先回去送节,回来才去医院。我不同意,我俩吵了几句,她一个人走了。”卫东红着脸,尴尬地曝着家丑。天知道,他是走得多急,才会这么及时的出现在李家沟。这脸红,是累着的。才走到大房子口子,就遇到了卫民,两人嘀咕了几句就过来了。

    “你媳妇也太不懂事了,既然要去送节,也应该跟我们商量一下,打一个招呼。你看我昨天才跟冯主任说好的事,今天就被她一个人搅和了。我还准备今晚打糍粑,让你明天去送节的,这大过节的,她就这样空起手回去过节啊。看看,看看,这都办的什么事啊?”王氏一脸痛心,大有娶错了儿媳的意思。

    “既然这样,明天卫东还是去一趟你老丈人那里,一打鼓二拜年。即送了节,又可以把叶英接回来。”卫民劝着生气的王氏。

    “我才不去,她脾气这么倔” 卫东满脸不乐意。

    “行,卫东,你明天去接叶英回来,我们明下午来带她去医院。”冯主任无奈的退步。“小两口床头吵架床尾和,你就不要计较这么多。而且,时间越拖得久,娃娃大了做手术大人越吃亏。”

    队长卫民送走了冯主任,母子俩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都知道,从今天开始,这出戏会越唱越多,越来越难唱的。

    ------题外话------

    年三十,竹子回老家过春节了。祝看文的亲:新年快乐!马上心想事成!

    第三十八节 戏(三)

    叶英在弟弟的陪同下第一次到了县城。

    表姨家房子也不宽,两个房间,一个大的叫客厅的房间,听他们喊的这叫两室一厅。比农村里方便的是用的自来水,厕所也在家里。表姨两老,一个女儿嫁出去了,儿子娶了媳妇,一个孙子两岁多。多一个叶英,就直接把表姨父挤出了房间,他晚上睡在了沙发上。

    城里的人天天上班,不用种地。早上也不像家里正儿八经的吃早饭,而是随便的煮点面条,或者买的包子,饺子,一人一小碗,吃了就各人匆匆忙忙的走了。中午吃饭时就只有表姨带着孙子和叶英在家,说他们都是各人在单位食堂吃。一直到晚上,他们下班才能见面,晚上吃饭时,都在说着各人单位的事,这些叶英一点也听不懂。

    “你来了我还有个人陪着说说话,要不然,一天到晚就带这个小魔头,做家务,简直都成了他们几个人的佣人了。”表姨一边拖着地,一边和叶英倾诉着自己的悲惨生活。

    听娘说表姨年轻时漂亮能干,大家都羡慕她嫁了进城里,不用种地。没想到,在别人眼里光鲜的生活在表姨眼里居然是受罪。叶英想着,鞋子合不合脚还真的是只有自己知道。

    卫东在中秋节那天跑到外面去转了一圈,到下午三点过时回了家。

    “冯主任,没办法,她还在跟我怄气,不回来。”卫东一进门就看到了坐在家里的冯主任和那个叫小文的女人。

    “怎么办,冯主任,要不我们直接去她娘家。”小文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一连跑了三趟了,这计划生育工作真难做。

    “你要实在喊不回来,那我们就走一趟了。”冯主任带着威胁的语气。“她娘家在哪儿,你老丈人叫什么名字。”

    “在叶家大房子,这老丈人叫什么名字,嘿嘿,我还真没问过。”卫东不好意思的摸着后脑勺回答。

    “他不说名字,我们去了咋找呢。”两人不甘心的出了门边走边说,明天带人直接到叶家大房子找人也总得知道一个人的名字吧。叶英是闺阁女子,长大了就嫁了,方圆几里地的人知道她名字的肯定少。只有问到他老丈人的名字才好找。两人决定打听一下。

    “你好,这位大嫂,在忙哇。”刚出门不远,遇到了兰芳,小文热情上前招呼。“麻烦问你一点事:是这样的,我想了解一下,你有没有听你们隔壁叶英摆过她家住哪儿,他爹娘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我和她不熟。”兰芳冷冷的说。

    “噢,谢谢,”小文失望回过身。

    “谁不知道是个卖豆腐的呢。”身后传来轻轻的嘀咕声,小文听了个真真切切。眼前一亮,叶家大房子,卖豆腐的。这不就好找了。

    “你说你们是李家沟那边来的,找叶英?”杨氏看着眼前来者不善的几人,心里对自己的英明决定佩服不已。还不到晌午,这四人就急匆匆的来了。这些人还是不怕吃苦的主,这么远的路,没有卫东的带领,居然打听着找过来了。

    “来来来,喝口水,都怪我们英儿不懂事,这么热的天,也难为你们了。你们都是为了工作,也不容易啊。”听完他们的自我介绍,杨氏热情的为他们端茶倒水。

    “真不巧,她今天早上吃了早饭就走了,我喊她多住两天,这孩子当娘的人了,说来得匆忙没带晓晓过来,念娃娃了,一早就走了。咦,你们走的哪条路,路上没遇到?”杨氏脸不红心不跳的编着台词,直把眼前的人说得大眼瞪小眼。老娘就是明确的告诉你,不怕山高路远,你们几个今天又白跑了。不要说带人走,就是人影,都让你们看不到一点。

    “冯主任,你说她是不是真的不在这娘屋头。”翻山回程的路上,比较爱思考的小文问道。看杨氏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像在撒谎。

    “可能是回李家沟了。当过娘的人都知道,贸然的丢开娃娃几天不管不问,心头像猫抓了一样难受,想念娃娃时吃不好睡不好。”冯主任在这方便比较有经验。她相信叶英不是那种冷血的人。

    冯主任确实没猜错,叶英不是冷血的人,她的确疯狂的想娃娃。但是,如果说为了眼前看晓晓一眼就会失去身上的这块血脉,孰轻孰重,叶英还是能掂量清楚的。所谓长痛不如短痛,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而杨氏却猜错了。冯主任一行刚消失在山路上,叶英居然出现在了她面前。着实吓了她一跳。

    “你这孩子,怎么会突然跑回来。”再次确认山路上没有那群人的影子后的杨氏一把就把叶英拉回了家。“你知不知道,李家沟计划生育的人前脚才走,刚翻过那道山梁。”

    “啊!”叶英也很后怕,要是自己走路时快些不就自投罗网了吗?“我在表姨家吃住都很不习惯。”表姨每顿的饭菜都做得那么少,自己都不好去添碗,吃都吃不饱,怀起身子饿着肚子算怎么一回事。而且,天天晚上占着床,让表姨父睡客厅,自己也很难为情。

    “既然这样,那你先在家住一段时间,估计他们一时半会儿的不会再来这儿找你了。但也不能住久了,让这个队上的人看出点什么,人多嘴杂的,也会泄露消息出去的。”杨氏盘算着什么时候带英儿去自己的舅舅家。

    ------题外话------

    拜年了,拜年了,竹子给看文的亲拜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平安吉祥!

    第三十九节 戏(四)

    叶英在娘家呆了差不多半个月了,平时就在家帮娘做点事,很少出门。叶红叶平对姐姐回家长住是举双手赞成的。姐妹们相处其乐融融,晃若未嫁时。

    “你家叶英怎么回事?”叶三婶悄悄的问着杨氏“一不回李家沟,二不带娃娃,在娘家能长期呆下去?你叶雨还要不要娶媳妇了?”

    听她关心的口吻,多半以为是小两口吵架闹别扭了。虽然和叶三婶家关系不错,但这种事,能瞒得了一时是一时,杨氏乐得顺水推舟。

    “两孩子脾气都倔,你是看着英儿长大的,她钻了牛角尖,八匹马都拉不回来。你要让她回去吧,她就说人是你们当老的看中的,现在她过得不好,全怪你们,你还要撵她走。”叹了口气,杨氏接着说“三嫂,你看这事闹得。牙齿和舌头还有打架的时候呢,这两人,越闹越僵,我们还不能开腔。还是你们香儿好,自己找的人,好坏自己都认了。”

    “也是,香儿过得还不错。当初和他爷爷闹得这么凶,我都不忍心,想着要是现在过得不好,那孩子有苦肯定都不敢给我说。我现在也算是看明白了:儿女自有儿女福,这种婚姻大事上,还是多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哪怕打掉牙齿和血?(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http://www.xlawen.org/kan/39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