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第 6 部分阅读

第 6 部分阅读

    约旱囊饧呐麓虻粞莱莺脱蹋且补植坏降锿飞侠础!本断愕幕槭路绮ǎ醋耪獠换胤蚣业囊队ⅲ度┌荡η煨摇?br />

    “我女婿也是闷冬瓜,都回来了半个多月了,他也不带着孩子来一趟,下个矮桩,我们再施点压,英儿就转过弯来了嘛”杨氏无奈的说道。

    说曹操,曹操到。

    这天中午时分,卫东带着晓晓到了叶家大房子。半个多月了,冯主任隔三岔五的来一趟家里,卫东和王氏的戏都快编不下去了。妻子真的去了哪儿,自己心里也没底。

    过几天就点小春了,一忙起来就又是十天半月的脱不了身。卫东决定带着晓晓到这儿来碰碰运气。

    “晓晓,我的宝贝,来,妈妈抱抱。”看到女儿,叶英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这半个多月里,白天和妹妹们打闹着还不觉得。一到夜里,空闲下来就想女儿,想得入骨,都说孕妇睡眠好,结果她经常失眠。

    晓晓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把叶英从头看到尾,似乎觉得很熟悉,在叶英双手都举累了时,终于扑了过来,还和叶英相互磨蹭着,久违的幸福让这个当妈的又哭又笑。杨氏和两个女儿看了鼻子都发酸。

    卫东也想妻子了,有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残忍的让妻子女儿受这种罪是不是错了。

    “唉,你终于出现了,再不来,我这边的戏快演不下去了。”杨氏松了一口气“吃了中午饭,你就陪着英儿去山那边你舅公家里。他家是山里,没有田,全是土,所以粮食紧缺,你去趟,认认路。过段时间,你去看英儿时就背些米去。”

    “娘,我在舅公家呆一段时间又去哪家呢”叶英为自己的游击战很伤脑筋,无论躲到哪家,时间一长自己都觉得难为情。

    “你舅公在山里,一大片山就两三户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一直到临产才回去。”杨氏决定将持久战的根据地就选在山里。“算了,我也陪你们走一趟,”

    舅舅没有女儿,三个儿子,一直把自己当亲生女儿疼着。虽然逢年过节的常去看他,但这次这么大一件事,还是自己亲自出马去给他说一下。以免那三个儿媳闹出什么妖娥子,给舅舅添了麻烦。

    “哎,带儿带女都伤神。”下午,叶三婶看到杨氏亲自押送叶英回李家沟的情形,忍不住替她心累。

    一路上,叶英想背孩子,被杨氏和卫东阻拦了,开什么玩笑。一个孕妇空手爬山都够累了,还想再背孩子?

    “你不要觉得亏欠她了,生了这个,就是给晓晓找了一个伴,以后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比给她什么都强。”杨氏劝着满眼内疚的女儿。“这些年来,我和你爹带你们几个,虽然也累,但看你们感情好,小雨也心疼你这个姐姐,我们当老的觉得就是一种幸福了。”

    “对了,卫东,点小春我们就不来帮你了,戏总得演像一点。”杨氏知道,卫东和王氏应付那个叫什么冯主任的也很累人。还有七个月,才会有清静日子过。

    第四十节 烧红苕

    杨氏和舅舅说了情况,他老人家爽快的答应了。

    “我知道您这儿粮食比较紧张,您现在也靠三个儿养老,英儿长期吃住你家,三个表嫂会有意见。卫东会在看英儿时给你背点米过来。”离开前,杨氏对舅舅说。

    “不用,不用背米。我靠谁养?我和你舅娘还能动,这山里山外的,爬坡上坎,挑担这些,你还不见得做得赢我。”干瘦的老人精神矍铄,一说一个哈哈,性格很开朗。

    “呵呵,你老今年也七十二了,重的这些还是悠着点做,你还当你多年轻啊。”杨氏忍不住埋怨舅舅。

    “没事,没事,我们这些解放前过来的人,什么苦没吃过。虽说现在过上好日子了,说是可以享福了,但是哪一天不动浑身不舒坦。”不饿肚子了,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就是享福。

    “舅舅,反正我是说不赢你,你和舅娘一定要注意身体,真正的好日子在后面呢。”杨氏无奈的摇着头,含笑看着这一对古稀老人,过往宠溺的事仿佛还在眼前,他们却满头银发了,也是,自己都当外婆的人了。真正是岁月不饶人啊!

    送走杨氏卫东和晓晓,叶英就要长住山里了。按农村里的规矩,老年人一般都是轮流在儿子家吃,舅公却固执的和舅婆俩人单独开火。

    “我们想吃什么煮什么,自己动手种点小菜,养几个鸡,不用去看谁的脸色,这种日子过得多好。”烧火做饭,舅婆边和叶英说自己不去儿子家轮流吃饭的原因。“有个人亲客往的来了,我们自己招待也方便,你来这儿了,就当自己家,不用管你那几个表叔娘说什么,做什么?”

    这以后,叶英还真当是自家了。做饭洗衣这些手脚活儿,她全包干了。两老很是欢喜,说叶英随了她娘杨氏的勤快能干,体贴人。偶尔也会和舅公舅婆一起上山转转,采点草药,捡点磨菇。

    这期间,卫东背着米带晓晓来了两次,不敢来勤了,怕被有心人知道了尾随。孩子相比以前要瘦些了,一见面总是怯怯的,然后才会扑到叶英身上去亲热,叶英见了又是一阵心疼。卫东也汇报着家里的情况,小兔子卖了多少钱,冯主任来了几次,兰芳家的九斤能走路了,郑嫂子问过她的情况,卫方订了婚期,如此种种,家长里短,给她谈上半天,才又恋恋不舍的分别。

    除了寂静的夜里想孩子,想丈夫外,叶英的日子过得相当自在,随着肚子一天天的长大,又到年底了。

    “英姐,我家明天过年,娘喊我来请你明天到我家吃饭。”三表叔娘的幺儿小山吃着什么东西,跑过来对正在洗衣服的叶英道。

    闻这香味是久违的烧红苕,叶英吞了吞口水。她决定等会儿烧火时也丢两个红苕在灶孔里。

    “糟了”吃过晚饭,还没收拾碗筷,叶英突然失声喊道。

    “怎么啦。”疑惑的两老看叶英匆忙跑进厨房,也赶紧跟着进去。

    “唉呀,我煮猪潲的时候就丢了两个红苕进去,结果忘记了。”叶英一边飞快的掏着灶孔里的灰,一边解释道。

    “你这孩子,真是的,吓我们两老一跳。”见叶英掏出两个红苕已经被烧成了木炭形状,舅公和舅婆哭笑不得的看着她。

    待反应过来这不是在家里时,叶英瞬间羞红了脸。

    “没事,没事,怀着身子的人就是想起一样是一样,我还不是这样过来的,只是没你们现在的福气好,你要吃啊,现在再丢两个进去,明天早上吃刚合适。不会再烧成木炭了。”舅婆笑着替叶英开解。

    舅公的三个儿子轮流请他们过年。二十八是老三家,二十九老二家,老大就在年三十。每一家人团年都把两老及叶英还有其他两人家请到,大人小孩子加起来,足足有两桌人,很是热闹。

    “来,慢慢吃,饱年饱节。吃年饭就是要吃得久,长长久久,欢欢乐乐才好。”每当上桌时,舅公就会端起酒杯,慢慢品尝,边吃边和身旁的儿孙谈着过年的各种趣事。看得出,他老人家很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吃了几家团年饭了,叶英想着,李家沟是不是也团年了,爹娘是不是在吃团年饭了,这份热闹让她想家更厉害了。算算时间,还有三个多月才生,叶英抚摸着肚子,一个人孤寂的渡过了这个春节。

    第四十一节 才女

    正月初四,杨氏来了山里给舅舅拜年,也打算好好的陪陪女儿。

    “晓晓昨天满周岁,你猜她抓周抓了什么?”杨氏一见叶英,就笑容满面的问。

    “娘,她抓什么了?”叶英心里很难过,女儿满一周岁这么重要的日子,当妈的却不在她身边。同时很好奇,这小家伙会在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里选择什么。

    “你宝贝女儿在那一堆的东西里抓了队长卫民临时添进去的那支笔,拿着就不松手。一直到她睡着了才抽出来还给卫民。”杨氏笑道“李家沟你四叔他们都说,这个娃娃长大了会是一个才女,说不定还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呢。”

    “要真能上大学就好了,以后进城里工作,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跟黄泥土打一辈子交道。要是能像表姨父他们一样,那就是她的福气了。”叶英憧憬着女儿的未来,想着怎么样才能让女儿上大学,可是,卫东和自己都只是高小毕业,而且,这么多年来,学到的那些知识好多都还给老师了,所以,在城里表姨家,对他们说的很多单位上的事都不懂。女儿能不能上大学,全靠她自己了,想想,也是不太可能的事了。

    杨氏继续说着李家沟女儿满月酒的事说了,来了四桌客人,饭后,王氏又邀请了这些亲朋好友五月初八来喝卫方的喜酒。

    “娃娃头开始往下转了,应该是三月中旬的样子就要生了,你到时提前一两天动身回去。我看卫东那个郑嫂子人好,夜里悄悄躲她家,临产前回你家要近些,总不能生在外面吧。生了就好了,就算计划生育的来了也没办法了。”杨氏摸了摸女儿的肚子很有经验的说道:“卫东家今年双喜临门,你三月生子,卫方五月结婚,添丁进口,好事成双。”

    “娘,你说,这个是儿还是女。”叶英有点焦虑,虽然她爱晓晓,但从心里也想这次能为卫东生一个儿子。

    “我看你肚子尖尖的,又爱吃酸的,而且怀孕前比现在好看多了,八成是儿子。”杨氏也想女儿能生个儿子,缓和一下婆媳关系。在以前,有权势的人家是母凭子贵;在小老百姓的生活世界里,盼儿传宗接代。有儿有女,这一辈子才幸福圆满。

    “真的,娘?”叶英的眼里已经泛起了小星星,瞬间有光彩多了。

    “嗯,好好的保养,我昨天临走前给卫东说过了,让他二月间带晓晓来看你。”杨氏再次叮嘱着叶英。

    “舅舅,舅娘,英儿就麻烦你们多费心了。”杨氏很过意不去,自己的女儿还得拜托眼前的老人照顾。

    “说啥呢,你这孩子,我们难道是外人?英儿在这儿,就当我的亲孙女,有她在身边,我们俩还热闹得多,这几个月,一直是她在照顾我们的生活。”舅娘不满意杨氏见外的客套话。

    “放心吧,你既然要回去,就快点早。过两个月你再来接她回去就行了。”舅舅见天色不早了,杨氏又非要回去,怕她一个人走夜路不放心,催促她快走。

    “舅舅,你看,你害怕我吃你的好东西了吧,都撵我了。那我就走了”杨氏笑着快步离开了。

    第四十二节 天籁之音

    这两三个月是比较漫长的,身子日益笨重,也没办法上山采药摘果转悠了。天天呆在舅公家,最多就房前屋后走走。怀起这个孩子,比怀晓晓时吃力得多。叶英一天天的数着,盼望着卫东带晓晓来看她。

    “英儿,今下午天气好,你就在门口晒晒太阳。”舅婆把一张躺椅给挪到了门口坝子里,还拿了一床薄被子“把这个盖身上,在太阳下眯一会儿,很舒服。”

    “舅婆,山外的人家是不在开始准备秧田了。”叶英想卫东再不来,又该要农忙了,是不是把自己这号人物给忘记了?

    “嗯,听你舅公说是在做秧田了,唉,我也有些时候没到山外去过了。”老太婆无限感慨,住山里,就是不知外间世事。这山上没田,不栽秧打谷,自己都快老颠东了,也分不清农忙农闲了。

    为什么还不来呢,叶英想晓晓都一岁了,如果发音早的都可以喊妈妈了。是不是又长高了一些呢,有没有长胖呢?想着想着,叶英进入了梦乡,舅婆轻轻的上前,把被子往上提高了一些,给叶英盖在了肩头。

    “妈-妈”

    “乖,再叫”

    “妈,妈。”

    睡梦中的叶英仿佛听到了孩子奶声奶叫的喊叫声,还杂加着卫东和人说话的声音。真是想他们想得入梦了,叶英努力的睁开双眼。

    太阳晃得她眼花,但依然看清了站在躺椅旁的不是卫东还是谁,怀里抱着的正是她日思夜想的女儿。

    “来,晓晓,叫妈妈”卫东宠溺的看着女儿。

    “妈-妈。”叶英一动不动的盯着晓晓,唯恐错过了什么,瘦瘦的小脸,一张粉嘟嘟的小嘴一张一盒,叶英听到了这世界上最好听的天籁之音,激动的想要抱过女儿,却被卫东侧身躲过了。

    “你现在别抱她,她虽然小,力气还很大,怕蹬着肚子里的孩子。”卫东轻轻的放下晓晓,让孩子依偎在妈妈身边。叶英不甘心的放弃,改抱为搂,狠狠的亲吻着女儿的小脸,忍不住泪流满面,让晓晓惊慌失措的“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看看你,吓着孩子了。”舅婆走过来,责怪叶英道。

    “舅婆,晓晓会喊妈妈了,我就是高兴。”叶英又哭又笑,用袖子擦着脸上的泪水,却总是擦也擦不完。

    “你别哭了,快了,下个月就该生了,到时我来接你,以后,我们一家四口再也不分开了。”卫东鼻子酸酸的,安慰着妻子。

    “卫东,晓晓是先喊你还是先喊我。”民间传说,孩子先喊谁,谁的命就更苦一些。叶英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转身问丈夫。

    “嘿嘿”卫东不好意思的摸着头,“先喊妈妈。”为了搏妻子一笑,卫东这两三个月天天都在教晓晓喊妈妈,当然是先入主为强,她自然最先开口说妈妈两个字了。

    “难怪,我的命这么苦。”叶英忍不住抱怨。

    “啊?”卫东没反应过来,难道教孩子先喊她还不对,自己又错了?

    三月,卫东依旧把七台土种了花生,这块地土质好,适合种花生,当初抽签抽到时,好多人都羡慕他的好运。又花了两天时间在土角角上打一个新粪坑,以后家里粪多了就挑这儿来中转一下,这附近的庄稼追肥时也方便省力。

    算算日子叶英也快要生了。三月十一日,卫东就避开人群,悄悄的来到了山里舅公家。他已经和郑嫂子说好了,明天天不亮就带着叶英躲到她家去,发作时就回王氏家也方便。

    “来,英儿,我煮了十多个蛋,你们路上吃。”舅婆深更半夜的起床把煮好的蛋用帕子包了装进了叶英的包袱里。“要不是有不在别人家生孩子的规矩,我都舍不得你走了,以后可要常来看我们啊。”

    “你们路上慢点,这都快要生了,还要走几十里山路,唉,这孩子遭罪噢。”舅公也伤感的叹着气,并再三喊卫东要注意点。

    白天路上人多眼杂,怕有认识的人看见了就麻烦了。只有这深更半夜的走,赶在天亮前进村。卫东还让卫红在村口接应一下,如果有情况就马上告诉他。

    第四十三节 生(二合一章节)

    夫妻俩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两三个时辰,幸好舅婆准备了蛋,一路上,叶英都吃了四个才有力气继续走。

    “卫东,我觉得我肚子有点没对呢?”离家还有几里路时,叶英感觉肚子隐隐有点疼。

    “怎么啦,是不是走急了,累着了。”卫东连忙找一个大石头,把包袱放上面垫着,扶着叶英坐了“还早,鸡才叫第二遍,不急,我们歇一会儿再走。”

    歇了一会儿的叶英还是觉得肚子隐隐发痛,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大有生晓晓时的那种症状。

    “会不会要生了?”叶英有点紧张了。离家还有几里路,回去刚好生也好,省得在郑嫂子家躲得难受。

    “啊,真的,这次生只有委屈你在家生了,等会儿我让卫红叫李医生过来。”卫东一听,也紧张起来了。生晓晓那个经历让他现在想起都心疼,这次没生之前是不敢去医院的,叶英更要受苦了。

    卫东再次扶着叶英往李家沟走,快到后山时,远远的看到一个人影,卫东顿时紧张了。看他身形,应该是卫红,这么早出现在后山,难道有什么情况?

    卫红也看见了大哥大嫂,飞快的跑了过来。在七台土旁边相遇了。

    “哥,村里不能回去。冯主任刚才带了四个人打着火把到家里来了。”卫红气喘吁吁“娘听到有人敲门,就到房间推醒我,趁她开门时我从猪圈围墙上翻出来等你们了。”

    这冯主任可真是尽职尽责,经常不按常理出牌,晚饭时、早饭前不定时的来王氏家报道。这次更绝,像是未卜先知,这边刚准备接人回来,她那边正好就带人进了屋。越想,卫东越头痛。

    “哎哟,哎哟。”兄弟俩谈话间,叶英已经受不了疼痛,轻轻的叫出了声。

    “大嫂怎么啦。?”卫红吃惊道

    “可能要生了。”卫东焦急了。四处看看,这附近也没什么地方可躲可藏的。低头看到了新打的粪坑,急中生智“有了”

    卫东把叶英抱进了新粪坑,把包袱里叶英的换洗衣服一骨脑儿的全倒了出来,铺了厚厚的一层,让叶英坐在里面。

    “快,卫红,你跑回去,悄悄的让郑嫂子来这儿,然后去把李医生接来。”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卫红的身上了。

    “来,英儿,这儿还有几个蛋,你再吃两个,等会怕没有力气生。”当过爹,被医生骂过的卫东也有了经验。

    卫东拿了一件厚的衣服盖在叶英身上,自己把她抱在怀里,听着妻子低声的呻吟声,卫东的心也随着她的疼痛喊叫声越揪越紧。

    只盼着,能在天亮不惊动别人的情况下顺利的生下孩子。若不然,天一亮,早饭后大家都上后山种花生,一定会发现情况,孩子未出生,可能就永远没有见天的机会了。

    “这都是遭的什么孽啊。”郑嫂子来时,叶英早已满头大汗了,看到粪炕里的两人,她的心都碎了。

    “家里也没什么东西,我把以前包孩子的包裙带来了,带了几件小衣服,不管大小了,到时先给他裹起再说。”郑嫂子麻利的翻着带来的东西,都是些救急用得上的。

    “来,我看看。”鸡叫第三遍时,卫红背着药箱子,把李医生请过来了。一路上,自己幸好被这小子扶着走,要不然得摔好几跤。

    “快了,宫口开了三指了。”李医生摸了摸肚子,“胎位很正,顺产没问题。只是这儿不行,卫生条件太差了。”环顾四周,地做床,天当被,这次的接生经历,可能会是这辈子印象最深的。

    “没办法,李医生,现在冯主任就在我家坐起的,我们不能自投罗网,功亏一篑。”卫东伤心不已,要不是自己违法在先,真恨不得回去把坐在家里那几个绑了丢出去。

    “马上要生了,这样,卫红,你还是先翻围墙回去,只当天亮了起床烧水煮饭,烧些热水,给你嫂子准备些吃的,等会儿生了我们直接抱回去洗。”郑嫂子转身对李医生道。“孩子一落地,我们就回去,到时他们拿我们也没办法。消毒这些回家就整行不?”

    “唉,只能这样。”李医生无奈道,“就怕落下毛病,有什么后遗。”

    这次,叶英虽然没有机会去医院生孩子,但孩子却很积极的来到人间。天刚蒙蒙亮“哎,哎哎”的婴儿啼哭声就在后山响起了。

    “卫东,快,叶英给你生了个儿子。”郑嫂子三下五除二的把孩子包裹好从粪坑里爬了上来。“赶紧的,给叶英裹严实些,背着她回去了,这里的东西天亮了再来收拾。李医生,麻烦您跟着我们到家里去一趟。”

    “卫红,你不睡觉烧火干嘛。”王氏见卫红悄无声息的在厨房洗锅烧水,以为他没听自己的话,没出去跟大儿子报信。

    “饿了,你陪冯主任他们,我只有自己煮早饭了。”卫红气冲冲的说。

    “小伙子勤快嘛,你大嫂在家煮早饭不呢?”冯主任故意扯起话题。“你看你大嫂这么久都没回来了,喊你大哥把她喊回来嘛,你娘岁数一天天大了,总不能让你娘一直给你煮饭吧。”

    “我大嫂回来了你们要带她走,她回来干嘛?”卫红没好气的说道,心想冯主任还真把自己当三岁孩子哄了。

    “我们能带她去哪儿,还不是国家政策,是她违反计划生育了,我们这也是工作。”冯主任不高兴的说道。

    “你们现在要带她去哪儿就带吧,要不然你说个地址,我直接把人给你们背过去。”虚掩着的大门“嘣”的一声被踢开,卫东背着叶英走了进来,问着冯主任。

    王氏听到声音吃了一惊,回头看到跟随着进屋里来的郑嫂子怀里抱着包裙,再后面还有李医生,这是生了!心下大喜,悬着的一颗心一下就落了地,总算踏实了。

    冯主任一行面面相觑,看来,这几个月的工作算是白做了。

    “你看你们不听劝,躲都要躲到生,现在生了,你们就只有被罚款了,而且娃娃八岁前都没有户口,分不到田土,是一个黑娃娃。”冯主任继续苦口婆心解释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

    卫东理都不理她们,直接把叶英背进房间,这边王氏,郑嫂子,李医生顿时忙碌起来,各干各的,当王氏听说生了个儿子时,三两步跑进屋里,抱起小孩子,喜极而泣。卫东卫红看傻了眼,娘不是说她不能进恶房吗?

    冯主任看自己留在这儿也没用了,只好和同事们一起叹着气离开了。

    第四十四节 罚款

    叶英躲着生了个儿子,李家沟里的人反应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再有的就是羡慕嫉妒恨。

    王氏现在走路都带风,用张氏的话说:“走路衣角都能打死人。”

    “娘,快看,那不是冯主任吗,她带了这么多人到隔壁,是不是来罚款的。”半晌午时,兰芳站在门口,幸灾乐祸的和张氏摆谈着。

    “肯定是,”张氏对此现象见怪不怪,冯主任对哪家的儿子娶了媳妇,哪家的媳妇怀了小孩子,理得比老人婆还清楚。

    “娘,你说会罚多少钱?”兰芳心里恨恨的想着,罚得越多越好。以前自己生了儿子,她生一个女儿,心里特别爽,看她都觉得顺眼多了。如今,她硬是躲都躲着生了一个儿子,儿女双全,自己,却再没有机会拥有一个粉嫩嫩的小女儿。都说自己抢婚赢了,运气肯定比她好,现如今,反而觉得她运气比自己好了。

    “哟,冯主任来了,你们进屋坐吧。”这边,王氏脸上强装着笑颜招呼着这一行七八个人。有三个是老熟人了,这几个月的太极打得,相互都熟悉,知己知彼了。另几个还是第一次看见。

    “王三婶,这是乡上的周同志,这是区上的陈同志,这是、、、、、”王氏没听清楚都是些谁,只记住了冯主任介绍的最后一句话,区乡村组合而来,是为了新添的小孙子的事罚款而来的。虽然说早有准备,知道超生二胎要罚款,但从她们口中知道,包裙里的小家伙得罚款五百元时,王氏彻底蒙了。五百元,自己端午节后娶一个媳妇现在也只准备了两百元钱,还是这几年一元一元好不容易凑了八十元,以及卫方跟师傅一年多以来拿回来的一百二十元。卫东分家不到一年,那个家底有几分几厘钱,王氏不用扳手指都能算出来。

    一行七八个人进得屋里,王氏连凳子都懒得端了。

    “来,英儿,先吃两个蛋垫着肚子。你看,你都生了两天了,家里也穷,连一只鸡都买不起给你吃。早上卫东去叶家大房子报喜,只有等你娘带几只鸡过来给你补补身子了。”王氏没有理屋里子的人,转身进厨房煮了两个蛋端给房间里的叶英,还没进房间门口,一个人絮絮叨叨的说道。

    “没事,娘,我知道家里的情况,我不怪你。”叶英坐在床上,怀里抱着小儿子,配合着王氏。“娘,冯主任他们来了,家里也没钱凑罚款,你看保管室唯一值钱的就是我爹娘给买的电视机,要不,你去把门打开,让他们背走吧。”

    “叶英同志,你这话说得,我们又不是土匪,说什么背你家电视机?当初冯主任就是考虑你家情况,让你去做流产手术,你们队上也借了一百元钱给你们当营养费。结果呢,你死活不去做,跟她们玩游击战。”乡上的周同志一脸严肃说道“几个月下来,表面看你是赢了,生下了这个孩子,现在是根据国家政策对你们进行处罚,你却满口的歪理。”越说越气愤,估计着,要不是因为叶英是个产妇,这个周同志可能都会拉着叶英去公社评理了。

    “是啊,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不就是因为国情需要吗。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生男生女都一样;你看看你这个家,几间破房子,经济条件本来就差,却非要生两个,养一个孩子本就是不容易的事,现在不是你过一天孩子过一天,你吃一口孩子吃一口的时代了,现在养孩子要注意培养、、、、”区上的陈同志边接过周同志的话题继续教育,边摇头叹气,缺乏知识的农民肯定没法沟通,不能理解这些大事。

    “这位领导同志,说起来,这几间房还不是叶英家的。”闻讯而来的队长卫民走进门来,“他们去年五月间就分了家,还没钱修房子,目前是借住在保管室里的。这是因为做月子,没人侍候,才又回到王三婶家暂住一月的。”卫民介绍着这家的情况,做为本队队长,他有义务为村上乡上区上来的领导们汇报基层情况。

    “对了,三婶,卫东头两天还找过我,去年借的一百元钱,喊我给他延期到今年秋收后,卖了谷子还。”卫民继续加码。言外之意,不要说五百元,你现在喊他们这家人能拿出五十元钱都是你们的本事。

    第四十五节 吵架

    “哟,家里还热闹呢。”杨氏一脚跨进大门,身后跟着挑着鸡的卫东,后面还有背着蛋的叶平。

    “亲家来了,唉,这是区上乡上和村上的领导同志们,说是叶英违反计划生育,要罚款五百元呢。”王氏一见杨氏,心里就欢喜得紧,这冯主任撞上了亲家,那才是棋逢对手,好戏登场。表面上叹着气,一副我没办法的样子。

    “咦,这不是那个冯主任吗?你看,我们英儿不懂事,害得你又白跑一趟了。”卫东去报喜时,杨氏问起情况,这个老实的女婿不会撒谎,一五一十将叶英的整个生产过程说了。杨氏当场就气哭了,自己的女儿算得上是鬼门关过来的人了,生产居然在粪坑里生的,前所未有,闻所未闻,都是那害人的冯主任造的孽,这会儿一见她,心里恨着牙根痒痒,面上却丝毫不变色。

    “你看看,你看看,当初你们到叶家大房子来找她,我还以为她回去了。结果呢,不知道又跑哪儿去躲了这几个月,回来还在粪坑里生了,要不是菩萨保佑,这条小命就丢了。”杨氏生气的说着,泪花又忍不住了,快步进屋,一把拉过叶英怀里的包裙,走出屋来,直接往冯主怀里塞“不就是一个小兔崽子吗,还能值什么钱,给,你们抱走吧。”

    前有叶英当他们是土匪,喊去背唯一值钱的电视机;后有杨氏直接塞娃儿到冯主行怀里,王氏直接傻眼,这亲家,不是一二般的厉害。

    冯主任还没反应过来,怀抱里已经多一个包裙,不对,是包袱了,好家伙,这杨氏把孩子往她怀里一丢,两手拍拍,意思就是两清了。冯主任不得不赶紧把这金贵的小东西抱紧了。这哪是钱啊,这就是一个烫手山芋儿!

    一行七八个人,做计划生育这几年来,见过不讲理的,却也未见过这么蛮横无理的。面面相觑,见冯主任哭笑不得,尴尬无比,心里又是一阵默哀,这计划生育工作就不是人做的事!

    “亲家娘,冯主任他们也是工作,执行国家政策。你看这样好不好,以卫东家的条件,确实也不能拿出这么多的钱。卫东也多次跟我提起,他也不想要这个孩子,也不想做这违法的事,都是叶英一心要生的,看在他认错积极,情节较轻,看冯主任他们能不能按照那个国家的规定,不是有那么一条从轻处罚吗,看把这罚款金额少下来行不?”卫民赶紧出面打圆场,给冯主任找一个台阶,顺便为卫东求了情。

    “哟,亲家,你看看,我们卫东也不想生,是你们叶英要生的。这罚款这么多,我卫东哪儿来给,就是在地里刨个十年也未必能给得起。你叶英不是要生吗,那这钱就你们家给吧。”王氏怀里抱着刚能走路的晓晓站在门间门口,接过卫民的话,一副你家做的事你家承担的样子。

    “你说什么,我家给,难道是我叶家自带来的,这孩子都姓叶?”这边杨氏立马河东狮吼。你一言,我一语,瞬间两亲家大吵大闹了起来。

    吵醒了在冯主任怀里熟睡的婴儿,又一阵“哎哎哎”的哭起来了。晓晓也害怕的哇哇大哭。卫东满脸通红,都不知道该去劝哪一位娘。房间里叶英哭着喊道“娘,我用命换的儿子你不能给别人了、、、、”

    “你们不要吵了。”卫民也只好不停的劝着双方。

    一见这阵式,周同志一行相互递了眼色,冯主任把孩子抱进屋,轻轻的放在叶英身边。“你也别哭了,看你,就是不听我们的劝,现在落了这地步。快让你那两个不是省油的灯的娘停止吵闹吧,这罚款,我们会根据国家政策来的酌情考虑。另外,等过一段时间,让你男人去区上医院做节扎手术。毕竟,女人生孩子流产都是伤身体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节扎了,免得你再受苦受罪。你现在还在月子里,还是要忌讳哭和气这些事。”冯主任语重心长的说完,带着这一行人快步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家,让他们吵去吧。

    “娘,快听,隔壁的吵起来了!”兰芳是侧耳倾听,甚是兴奋,吵吧,闹吧,就盼着你家好戏连连呢。

    第四十六节 打算

    “好了,娘,你们别演戏了。他们都离开大房子了。”卫红目送队长卫民送这一行人消失在村口,转身回屋道。

    两亲家相视一笑。杨氏这才走到床前,拉着叶英的一手,一手一个傻孩子的叫着,心里的宝贝女儿,真是受苦了。

    “来,外婆抱抱,你个小崽子,让你妈妈受这么多苦,长大了要不孝顺她,看我不打折的你的腿。”杨氏这才有时间细细的看这个最魁祸首,满心的疼爱和宠溺。

    “这罚款,还不是看家庭情况,听说有人罚的五百,也有罚三百的,遇着拿不出钱的,他们还能怎么样?先拖着吧,反正上了户口都要八岁才能分田土。”王氏把打听来的情况说了,卫东确实也没钱,自己手上的一点钱马上娶媳妇就要用,心里打算着,这罚款,就这样拖着吧,能拖一天是一天。

    “娘,要不让卫东把那个电视背去卖了吧,也能换个百八十的。”床上的叶英,对罚款这事是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要罚这么多。

    “英儿,卫东,罚款的事,你爹之前也打听过了。听人说,现在有一种叫国库券的钱,是像你表姨父那种端铁饭碗的人每一年都要发的一部分钱。他们拿着暂时也没有用处,很多人就便宜转卖,一般花八十元钱就能买一百元的国库券。这样,卫东,你去找一下你们队长,让他去帮你打听一下,看计划生育的人收不收这个,要收的话,让你爹去县城里跑一趟,买五百回来。”杨氏出着主意。

    “真的?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少一百元了。”卫东觉得现在能少一十就算不错了,一下子节约一百,那真是掉陷饼了。“那我现在就去问。”转身就出了门。

    “卫东,之前我送冯主任他们走,也给她们说了你家的情况,估计着,到时能给你们减少一点罚金。”卫民不留余力的帮着本家的兄弟,也希望让这个清贫的家庭能渡过这一关。“你说的国库券的事,我也听说过,这样,我明天就去乡上问一下情况。”

    杨氏在这儿住了三天,看王氏这次的表现简直和生晓晓时天壤之别,放心的同时忍不住在心里将这个老太婆暗暗骂了一通,真是一个势利眼,眼看生了一个孙子就立马变了态度。也幸好生了一个儿子,要不然英儿这一辈子就得跟这个老太婆扛上了。

    “孩子取名字了吗?”外婆依然操心这事。

    “取了,因为这孩子是他妈妈在山林里躲着才能出生的,根据生辰八字算出来缺木,所以我就说给他取一个名字叫李晓林,亲家,你看这名字行不。”王氏立马笑逐颜开问道。

    “行,怎么不行,比他姐姐的名字好听多了,他姐姐可是出生两天都还没定名字呢。”杨氏不忘记讥讽这个亲家,王氏呢,全当没听明白这话的意思,脸上的笑容未减分毫。

    知道罚款可以用国库券代替,而且,听卫民说,他去乡上说了,冯主任也把这家人的情况给区上计划生育办公室的人汇报了,卫东认错态度良好,鉴于他家经济困难,综合种种情况,罚款的原则是认真吸取教训。所以从轻处理,只要一个月内能缴清,就罚三百。

    三百,用国库券代替,就是二百四十元钱,一下子,负担轻(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http://www.xlawen.org/kan/39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