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第 14 部分阅读

第 14 部分阅读

    “卖吧,能卖的抓去卖了,那些鸡鸭、兔子,卖了也有两三百吧。”叶英揉了揉脑门,最近突突的跳着疼得厉害,这钱,可真难挣啊。“嗯,不够的,我去找叶红或叶平她们借点。”

    “卫东哥,你现在卖这猪,好可惜噢,再催几个月能长到两百多斤,正好是过年时期,也能卖个好价钱。” 卫东联系好屠户,找卫兵卫国帮忙把两头一百多斤猪抬到张屠户那儿去,卫兵一进猪圈看到猪就大呼可惜。

    “呵呵,没办法,娃娃开学要钱用,只有先顾这头了。”卫东无奈的笑着,那笑声,掺着更多的苦涩。

    “今晚你俩弟兄过来喝两口。” 帮了忙,给不起工钱,总得请人吃一顿饭。卖完猪回家的卫东向二人邀请道。

    “卫东哥,兄弟些也没少找你帮忙。今晚我们都不来吃饭哈,你千万不要破费了”卫国早就和卫兵商量好了,忙要帮,饭不去吃。现在李家沟的人,谁不知道特困户是卫东家呢,哪还好意思吃这顿饭呢。还是各回各家,各吃各妈心里安稳些。

    晚饭没有请到帮忙的二人。叶英也就没有添菜了。像平常一样炒了一个空心菜,一个大白菜端上了桌子。

    “呵呵,看看,我就说这么早过来要赶上大嫂家的晚饭嘛。”刚提起筷子,刘娟就笑着进了门,身后跟着马利。

    “阿咪,幺娘,你们来了,快来坐。”晓晓、晓林同时起身招呼道。

    “吃没,没吃的话就来喝碗绿豆稀饭。”叶英招呼着。

    “我倒时想喝,就怕喝完了,你们家晓林肚子要唱歌。”马利笑道。晓林正是长个的时候,饭量很大,每次吃饭时都会结结实实的吃几大碗。晓刚嘲笑他,他就说少吃了晚上肚子要唱歌,以后你长身体时就知道这个厉害了。

    “没事,阿咪,你吃了不够我又去煮就是了。”晓晓转身准备拿碗筷。

    “晓晓,你不要去拿了,我们都吃过了。”刘娟看着二嫂,这老实人开玩笑,容易让人当成真。

    两人笑着分别掏出一个纸包着的东西,放在桌上。

    “这是?”卫东问道。一家人看着桌上的东西,也很好奇。

    “晓晓考起大学了,这是我们当长辈的一点心意。”刘娟道。今天看大嫂家忙了一天,几乎是卖光了家畜,看来那孩子该上学了。于是和马利商量了一下,两人相约来到了这里。

    “这么多!?”晓林早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看到面前厚厚的一沓钱,他一下子惊呆了。

    “是啊,哪能给这么多。”叶英也看到了,一个纸包里就有厚厚的一沓,至少是两千,两家人的一样厚,应该是四千块钱了。

    “没事,晓晓,我们给你的,你就放心的拿去用。”马利笑眯眯的看着眼前长得越发清秀的晓晓,这个自己当亲女儿一样疼着的丫头长大了也有出息了。

    “谢谢阿咪!谢谢幺娘!”晓晓看她们真挚的笑容,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知道推不掉的,她也不会推辞,与其让妈妈厚着脸皮四处去借,还不如承受这份来自长辈的爱。以后,自己必定千百辈的孝顺她们,感恩于她们。

    “这孩子,看看,多大的人了,来,快擦擦。”马利看晓晓流出的泪水,又怕惹大哥大嫂心里难受,忙掏出纸巾给晓晓擦。

    “晓晓,快别哭了,等会儿你别把你的鼻涕流到你阿咪手上了。”刘娟打趣道。她不说还好,一说,晓晓忍不住呛住了,眼泪和鼻涕流了马利一手。晓晓手忙脚乱,跑去找毛巾给阿咪擦手。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温馨的笑声永久的回荡在家人的耳边。

    让一家人意外的还有,第二天,杨氏顶着烈日,爬坡上坎的背着一个小背篼也来了。

    “这两条裙子是你幺姨买的,这双凉鞋和皮鞋是你二姨买的。这套运动服、这件大衣是你舅妈买的。”杨氏一边拿出背篼里的东西,一边细细的报备着。“她们爱美,说女孩子出门,要有像样的衣服穿着才好,这不,就给你添置这些了,就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了。”

    “喜欢,外婆,我真的好喜欢,谢谢您们了!”晓晓再一次泪水泛滥。叶英也在一旁擦着泪花。

    “傻孩子,哭什么,来,这儿还有我们几家人给你准备的学费。”杨氏从背篼的最下层掏出一个塑料口袋,一层层的打开,厚厚的一沓人民币出现了。

    “娘,不用了,孩子的学费我们凑够了。您拿回去给她们。”叶英这次比晓晓的眼泪还流得凶。娘家,永远是自己不倒的靠山。

    “凑够了?你们的情况谁不知道,把借的钱还了吧。这些,都是自家人的。用起来安心。”杨氏心疼自己的大女儿。你说这李家嫁错了吧,卫东又是一个踏实可靠的男人;更何况还有这么两个聪明懂事的外孙女、外孙儿。你说嫁对了吧,从嫁进来起,这孩子就没享过一天福。这算是怎么回事呀,杨氏心有千千结,闷声闷气的说。

    “娘,真够了,我们只凑了两千多,是马利和刘娟,一家又给了两千。这样算起来,连晓林的都够了。你把这些钱拿回去还给叶雨叶红叶平他们吧。”叶英抓起身边的一条围裙又擦了擦眼泪道。

    “看起来,你那两个兄弟媳妇也是好相处的。也不枉自以前卫东为她们俩家下蛮力当牛做马的挑担。”杨氏听了,心里总算好受一些了。本家兄弟能顾着点自然是最好不过。“既然这样,他们都这么大方,你兄弟妹妹们又岂有拿出手又收回去的道理。这钱,你们拿着。是留着明年当学费,还是做点什么小生意当本钱,就看你们自己的安排。”

    从先前的愁学费,到现在连明年的都有了,一家人心里总算踏实了!

    第八十八节

    “晓峰,你看,自从初中住校起,你一直把脏衣服背回来洗。现在这么远,你又不会洗,这可怎么办啊。这两天教你洗的衣服,真的看不过眼了,年纪轻轻的帅小伙子,落下个不爱干净的名声可怎么得了。”兰芳帮着给儿子打包,一边担心道。

    “没事,妈妈,我知道,我肯定能学会的。多洗两次就行了。”晓峰满不在乎回答道。手上正数着爸爸递过来的一沓人民币。

    “爸,你给我多少钱一个月生活费,除了学杂费这点钱要用到放假,恼火噢。”数完钱,数学很好的晓峰算出爸爸给的生活费是四百块一个月,觉得远远不够。

    “你呀,省着点花。你以后能挣钱了,想用多少用多少,我才不管你。现在你就只是吃个饭、少量零用钱,都四百一个月了,还不够。”卫华忍不住数落道。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来,乖孙子,奶奶再给你一点钱。”张氏巍颤颤边走边掏着荷包里的手帕。到晓峰面前,一层层的打开,拿出厚厚的一叠钱,最大的是五十元一张的,其余的就是十元一张的,留下了那些一元的零钞,其他的全都往晓峰手里塞。

    “奶奶,我不能要您的钱。您留着零用。”晓峰看到眼前的情况,脸一下子就红了,自己多大的人了,还用老年人的钱,感到丢脸极了,忙推辞道。

    “来,拿着,奶奶的宝贝孙子要上大学了,我在家你爸妈好吃好喝的供养着我,哪用得上钱。这些钱,你拿去零用。”张氏坚持要给晓峰,“好好读书,再给我娶个漂亮的孙媳妇回来,奶奶就高兴了。”边说边笑,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奶奶,”晓峰不好意思的摸摸头,拿着手上推不掉的钱,转身递给妈妈,想等自己走了后妈妈帮忙还给奶奶。

    “拿给我做什么,你奶奶给的,你就拿着吧。”兰芳很高兴,一直以来,老人婆对她、对晓峰,那是掏心掏肝的好。这辈子,遇到这样的人家也是她的福份了。

    “我不送你去学校了,你长大了,各人自觉,不要再打架斗殴了。也不要伙着那些不三不四的人耍,交朋友要看清楚,不要善恶不分、、、、”卫华一直在旁边教着晓峰。

    “爸,我知道的,你都说了五遍了。”晓峰一个头两个大,爸爸继承了奶奶的唠叨品质。

    明天,晓晓就要独自去省城了。晓林想亲自送姐姐的,但去一趟来回车费要花费一百多块钱。一家人都觉得不划算。

    “明天就你各人去学校。路上小心点,学费和这学期的生活费我给你缝在运动服的荷包里压在最下面的,这个包你就一直抱身上,不要离身。到了学校,缴完了费用,把余下的钱存银行里,要用时再取。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叶英一边给女儿收拾装包,一边叮嘱道。

    “妈妈,您放心吧,我知道的。我这次去得这么远,就只能放假时回来了。您和爸爸要注意身体啊!活儿悠着点做,实在不行我们就去贷款,听说没利息,等我毕业了工作了再还。”晓晓听着妈妈一遍遍的唠叨,忍不住也还对妈妈数落道。在她看来,爸爸现在不能做重活,妈妈反倒成了一家人的顶梁柱,看她越发削瘦的身影,晓晓真怕她哪天扛不住倒下去了。

    “你这孩子,我在教你,你反倒说起我来了。”叶英放好最后一件衣服,又用针线把口袋缝了个严严实实。其实这袋口有拉链,本不用缝的,叶英看东西放得太满,一路上拖拖拉拉的,拉链坏了就麻烦了。

    临睡前,叶英泡了一些米“明天一早我做点泡粑给你吃,吃了才走。”她对晓晓说。

    “哇,妈妈,你做的泡粑越来越好吃了。这味道,外面卖的没有哪一家做得出来。”晓林一手拿着泡粑往嘴里送,边嚼边说。一手又抓了一个递给晓晓“姐,快吃,等你回来再吃妈妈亲手做的都又是几个月后的事了。”

    “是啊,妈,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您都可以去开个店卖泡粑了。”晓晓正背着背包下楼,也不管晓林洗没洗手,接过来就咬了一口,赞叹道。

    “开店!”晓林一口还没嚼细就咽了下去,伸了伸噎着的脖子,大声的叫道“当真,妈,您可以去我们学校门口卖早点。”想起虽然是住宿学校,但每天早上吃食堂里的稀饭包子馒头,那群孩子早就不耐烦了。早上总有成群结队的人在校门口吃米线、抄手、饺子、豆浆油条。那些个小摊摊经常挤得水泄不通。要是妈妈的泡粑出现在那一群早餐面前,肯定极受欢迎。

    “说风就是雨。快吃,吃了送你姐去坐车。”叶英白了他两眼。一家人吃完香甜的早饭。马利、刘娟,晓刚和晓果,还有王氏,大家都跑来送晓晓了。在一阵叮嘱声中,晓晓独自踏上了求学的征途。

    “奶奶,您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倒是您,可一定得保重身体,等着您孙子给您娶漂亮的孙媳妇、还要给您生一个聪明活泼的重孙子。”李晓峰扶着抹泪的奶奶,乖巧的哄着她。自己长大了,奶奶老了。那个曾经天不怕地不怕、叱咤学校的风云人物奶奶真的好老了:走路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的移动着;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站在她面前,自己俨然是一根电线杆了。

    “回去吧,放心,我能照顾好自己。”上车后,晓晓接过晓林递过来的背包说道。

    “嗯,姐,到了学校就写信给我们,记得常写信啊。”晓林转身下车。

    “没事,我和你姐一路到省城,放心,我会照顾她的。”在车门口,晓峰背着包,对晓林说。

    “只要你不害她就菩萨保佑了。还照顾,你算哪根葱?”晓林看了他两眼,心里想道。

    直到看不见远去的车影了,晓峰才打道回府。

    “等会儿在县上做大巴,我们可以一路走。我在hx医大,这是我的地址,没事时可来学校找我。”车上,晓晓正看着前方发呆,冷不防旁边递过来一张纸。“你也留个地址给我”晓峰厚脸皮要求道。

    晓晓无奈,只得从这张纸上撕了半张,从包里掏出笔,刷刷的写了几个字递给他。

    从来没有坐过这么久的车,晓晓头晕得厉害。七八个小时下车来,五脏六腑都翻了个遍。蹲在公交车站边的垃圾桶旁,把早上在家里吃的、在车上吃的全都倒了出来。眼泪也流个不停。

    “来,快喝点水,喝点水就好了。”及时出现了一瓶水,晓晓也顾不上那么多,“咕噜咕噜”灌下去半瓶,总算压住了心里的翻腾。

    “谢谢。公交车来了,我先走了。”看着陌生的2路公交车,晓晓背着拎着自己的包匆匆的上了车。

    宽大的校门,硕大的校牌,林立的教学楼、宿舍楼。这,就是心目中的大学了。晓晓一个人背着大背包、左右手各提一个小包,听程璐说起过她姐姐告诉她的:从县城坐长途大巴车;转2路公交车,下车走几百米远。晓晓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省师范大学。

    ------题外话------

    感谢我的责编老师!竹子的文改名了,换了一个封面!走过路过的亲请多支持!

    第八十九节

    大学生活与中学时截然不同。悠闲的人太多,匆忙的人也多。穿梭于硕大的校园内,晓晓俨然四点一线,寝室、教室、图书馆、食堂。侧身看这些手挽手走过的情侣,晓晓觉得自己都有免疫力了。记得刚到校那会儿,看男女同学牵手走过,她还不好意思,主动红着脸避让。现在想起来,牵手的都不怕,自己脸红个什么劲。

    “嗨,晓晓,你又在埋头写信了,写给谁的,情哥哥?”同学张琳一把扯过晓晓桌上的纸,失望的发现顶头称呼是“爸爸妈妈”,丝毫没有兴趣的还给了她。“你才离开你爸妈一个月,信都写了好几封了。”

    “呵呵,以前在县里读中学,隔个一两周的还能回去看看他们,现在这么远,没办法,只能写信问候了。”晓晓想父母,想晓林,想宿舍那几个大朋友,这一切的相思,都只能靠书信来传递。除了努力的学习,晓晓最大的快乐就是收信回信。

    “咦,晓林,今天太阳是不是从西边出来的?”同学邓凯看着手里拿着一包外卖早点匆匆从校门口跑回教室的晓林,惊讶的问道。

    “什么意思?”晓林边吃着妈妈做的泡粑,早自习后跑出去看父母的早点摊生意和想象中的一样火爆,他高兴极了,一边奇怪的想知道有什么意外的事发生了而他不知道。

    “我和你同学一年多了,可重来没见你在外面吃过一点零食。今天居然舍得买外卖了?”邓凯刚才也去那个新出现的早摊点买了泡粑,一股清香,吃起来又有点酸有点甜,关键不上火,不起热,软软的、糯糯的,一元钱三个,自己忍不住吃了两元钱,把肚子都撑胀了。没想到,这个平时节约得要命的小子也被吸引出去了。

    “呵呵,没事,偶尔换换口味也是允许的,是吧。对了,你要不要吃一个,我觉得味道不错的。”当晓林明白意外来自手上的泡粑了时,主动向邓凯推荐道。

    “不了,我才吃了六个进来,现在还撑得慌。”邓凯连忙摇头“是好吃,你看他们比外面那些早点生意都好得多。”

    “嗯。”晓林吃完了最后一个,满意的打着饱嗝。今天是爸爸妈妈第一次摆摊,自己上个早自习都心不在焉的。想到好不容易把他们说动了,农闲时来校门口卖泡粑,要是生意不好,他们灰心不说,置办那些家什租房这些花掉了近两千元钱非得心疼死妈不可。今天这开头炮打响了,也就不怕以后没市场了。

    “晓林坚持喊我们来摆摊,没想到,这生意还真的可以做。”在低矮的出租房里,卫东一边把今晚要推的米淘干净用水泡起,一边高兴的说道。

    “呵呵,就是,看来,真的是树挪死,人挪活。我们真应该早点出来的。”叶英坐在床边数着从围裙口袋里掏出的一把一把的零钱。“卫东,你猜我们今天卖了多少钱?”

    “呵呵,你还考起我了。我今天凌晨起来蒸时就算过了。一元钱三个,我蒸了两次,共四百个,除了我们自己吃的几个,都卖完了,得一百多元钱呢。”因为是第一天卖,怕生意不好,只蒸了四百个,没想到,自己会是那一群卖早点的摊子最早收工的人。明天,打算蒸六百个。卫东想到这儿,干劲十足。这不用挑担,只是早起晚睡而已,自己身体也适合摆摊设点卖东西。

    “嗯,卖了一百三十多,我算算能净挣多少钱。”叶英就在那儿扳着指头算米、白糖、黄豆、鸡蛋、猪油等原材料钱是多少,余下的还有“是不是还要算房租、水电、燃烧的蜂窝煤钱呢?”算了半天,叶英快败下阵来,真算不清能挣多少了。

    “看看你,算那么清楚干什么。来之前卫方就帮我们算过了,这东西毛利润预计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照这样算,我们今天应该挣了差不多三十块钱。”晓林为了说服父母来摆早点摊,拉了很少回家的阿爸卫方做说客,卫方也帮忙算了下成本,对经营方向和前途做了一个分析, 这才鼓动他们下定了决心来县里摆摊。

    “啊,三十块?天,我喂一个鸡,得喂几个月,也才卖十来块钱。这钱当真好挣”叶英一下子高兴起来了。照这样下去,自己也能很快挣钱还清欠帐了。虽然说晓晓读书的钱都是两边的弟弟妹妹主动给的。但夫妻俩依旧一笔笔的记在了记帐本上。想着以后等他们姐弟俩工作了再还,现在看来,还钱计划可以提前了。

    “是啊,怪不得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往城里跑,还说城头遍地黄金,这样看起来,确实不假啊。”卫东想的是自己还只是闲时摆摊,农忙就回家种地。看卫红这些年轻的,几乎没人愿意留家里,土地里挣的那点还真没办法留下他们啊。

    “晓晓,你的信。”张琳走进寝室里,把两封信往她床上一丢“你呀,天天都泡在书里,最大的乐趣可能就是盼信、回信了。这周末放假这些也和我们一起去逛逛街啊!”太不能理解这个李晓晓了,整个一书呆子。你说老土缺钱吧,看她夏天的穿的裙子和凉鞋款式新颖,现在的运动服和大衣面料也好。说有钱吧,没见她逛过一次商场,哪怕是街上的夜市。这女孩,太老实。张琳在心里下了这个定论。

    “真好,妈妈他们摆摊卖早点。爸爸身体也能吃得消。收入还不错。这样看来,以后,家里就应该好过些了。”晓晓先拆了晓林的来信看了,心里特别高兴。想着自己除了读书,好像,也可以勤工俭学,挣点生活费零用钱。

    “晓晓乖妹妹、、、、”再拆另一封,是王欢那个傻大妞写来的。信中除了诉苦,就是诉苦。她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上大学,大家都懒散了,恋爱的人满校园;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她要进一个学生会或社团的,人事都这么复杂;她怀念着中学时期的纯洁无瑕的友谊,她疯狂的想念着宿舍里的几个好友。

    “听说你还好点,和李晓峰相隔不远,你有空还可以找你哥哥玩。而我们,都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依靠,没有熟悉的味道,感觉曾经所有的都抛弃了我。”这,还是那个理性的王欢吗?怎么一下子变得多愁善感了,晓晓看完信,内心悲凉无比。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

    周末安静的宿舍,正适合自己回信。晓晓趴在被窝上,把自己在学校的所看、所想、所感向家里汇报着。也写了一封内容大致相同的给王欢,准备下午发出去。

    “李晓晓,又有你的信,我都快成你的专职邮递员了。”张琳从外面提了几个水果回来,又丢了一封信给她。

    第二章 果 第九十节

    “又是谁给我写的啊?”晓晓暗自猜想,该收到的回信已陆续收了。自己一直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除了宿舍里王欢、凌月她们几个,和班上的其他的同学交往都不深。

    “医大?”正准备拿起信封,张琳哧哧的笑着。“这医大到师大,一个城内一个城外,摇公交顶天就两个小时,还用得着邮递员叔叔三五天的跑吗?”随后带着研究的眼神看着晓晓“你确定这也不是你情哥哥写的信,花一元钱约到公园里,花园里树林边,这艳阳高照的秋天最是谈情说爱的好时节,居然选择这么老土的写信,真受不了你们!”一边摇头,一边哈哈的笑得肆无忌惮。

    “医大的还真不是我情哥哥,是我堂哥,你看名字。”晓晓好笑的看着张琳,这看似娇小的女生却长了一张八卦的嘴。老是想从她嘴里打听点新闻,没去读广播新闻专业真是可惜了。

    张琳探头看去,信封右下方龙飞凤舞赫然写着“李晓峰”三字。这字写得不错,原来真不是亲哥哥,没意思,张琳转身又出了寝室。

    “晓妹,你好,见字如面、、、、”撕开信口,出现在晓晓面前的几个字一下子就把她打蒙了。“晓妹,晓妹”这称呼怎么怪怪的感觉。

    晓晓不知道的是,这是李晓峰进大学校门以后写的第一封信。铺开纸写抬头,从最初的“晓晓、妹妹、”到“晓妹”他足足思考了十多分钟。为了写好这封信,他揉了七八页纸,惹得寝室里打游戏的马军都忍不住行注目礼“那家伙不会失恋了吧。”

    “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医古文、温病学、金匮要略、伤寒论、内经、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临床医技课、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课程多得数不胜数,忙得我现在打篮球的时间都没有了,不过我不怕,我一定要当一名优秀的中医医师!”晓晓看着来信,和自己写回家里、写给王欢她们几个的信内容大同小异,大学生活仅此而已。但,如果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怎么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有着这么一个目标,想来也不会虚度就是了。是了,他是临床医学7年制,想要混过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而自已呢,晓晓觉得,除了正常的学习外,她有着更多空闲时间。家里的经济条件决定了要勤工俭学,所以,待这一切稳定下来后。晓晓决定给自己做一个规划,准备下周出去看看有些什么兼职适合自己做。

    “唉哟哟,累死我了。”傍晚时分,寝室里的刘连和叶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两人高呼着累奔进来一头扎在床上不打算起来了。

    “怎么了啊,你们这是?做体育锻炼了?”在晓晓的心里,除了军训就数做体育锻炼最累人。自己是想起这些脚都打颤的人。

    “没有,我和刘连去城中心商场路边发宣传单了,站了八个小时,天啊,我真佩服自己,八个小时噢。”叶秀抬头看着晓晓,一手举着“八”的手势,“你想想,累不累?”

    “啊,八个小时,发宣传单?”晓晓不解。

    “嗯,就是发宣传单,八个小时算一天班,50元钱工钱。”叶秀一手捶着纤细的腰部,一手拿着五十元的纸币在晓晓眼前晃着。“这是我自己凭汗水换来的第一笔钱,我决定了,我不花掉,我要拿到照相馆去塑封一下,放进我的日记本里,做永久的纪念。”

    “哈哈,你这主意好。”突然窜进寝室的张琳一手夺过叶秀的钞票认真的看了又看,煞有其事说道“瞧瞧,这上面,还带着的汗味,这里面蕴含着你今天的辛劳。叶秀,这带着里程碑纪念意义的珍贵的钞票,你一定得当传家宝一样一代代传承下去。”

    “扑哧”声响,晓晓和刘连,甚至张琳自己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叶秀见大家笑话她,却不反驳,从张琳手上抽回自己的钱,默默的装进日记本里,连同今日的经历,一同锁进了年轻的历史。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家庭条件一向优越的叶秀心里深深的赞同这句话,从来没有吃过苦头的她今天一时心血来潮和刘连去外面做促销挣零花钱,经历了挣钱的酸甜苦辣,于她,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发宣传单一天能挣50元钱?”笑过后,晓晓突然问道“刘连,下周你还去不,把我也带上吧。”

    “你,晓晓,你确定你能吃得下那个苦?站八个小时”刘连对晓晓不是太了解,但看她的穿着打扮,不像是和自己一样是农村里出来的苦孩子。“还有来自路人不屑的眼神,以及冷漠的,甚至于夹着嘲讽的言语。”

    “没事,看叶秀都能坚持下来,我肯定也行。”晓晓心想自己运气不错。刚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这刚刚想下周去找兼职,这不,现成的工作就来了。“何况一周只发一天,还有一天休息,又能挣点零花钱,我愿意去!”

    “那好,下周我带你去。”见她坚持,刘连同意了。

    其实,师大的学生最理想的兼职就是和自己专业挂钩的家教。只是,像她们这类才出来的大一学生,愿意花钱请回去的主家太少。人们都喜欢大三大四的,这些学生在家教领域混的时间长,经验也够足,更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如果请个大一的回去,不像家教,更像是保姆。所以,大一学生的兼职大部分都选择超市促销或者这种发宣传单的站街工作。这恰恰都需要有足够的厚脸皮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又没有我的信啊。”李晓峰从人群中退出,失望的自言自语。发给晓晓的信都两周了,就算是龟速也早该到了啊。这同一个城市,信难不成还得绕全国旅游一圈才能到。看来,要么是信遗失了,要么是晓晓不愿意给自己回信。

    想起那个瘦弱的女孩,从小到大,总是那么聪明懂事,温柔可爱,哪怕自己惹毛了她,也没见她发过脾气。十八年多的相处,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里,每时每刻都能见着她的影子。到今天为止,没心没肺的自己没想过奶奶,没念过妈妈,更没有思念爸爸,却独独对她牵挂不已。她,军训时受得了吗?她,在城外的学校还好吗?她,在这多事之秋又犯过病吗?有时候,恨不能立即坐公交车过去看她一眼,但,硕大的校园,茫茫几千人,如果真的找到了,站在她面前,自己,又能对她说点什么,李晓峰实在找不到什么理由和借口出现在她面前。

    “我想你了,晓晓!”李晓峰站在发黄的银杏树下,望着远处坐在石凳上含情脉脉,低声偶语的情侣们,他在心底说道,并,第一次感到心跳加剧。

    “我这是怎么啦?难道爱上她了?是什么时候的事?”李晓峰目光随着落叶飞舞,是小学落水那一次的后怕;是中学家里见她犯病的内疚;是偷了樱桃第一个想到要给她带回去时;还是发现她喜欢黄角兰无力购买时,自己悄悄的放在她桌上的那一次、、、、剪不断,理还乱,李晓峰自嘲的笑笑,抬脚踩在地上的黄叶上,“吱喀吱喀”声响,踩碎了这个少年的一腔相思。

    “李晓峰,明天星期天,我要去商场配一台电脑,要不和我一起去玩玩?”同学林海迎面走来,见漫无目的李晓峰无聊至极,建议道。

    “行。”林海哥哥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现在是it行业的佼佼者,据说工资高得吓人。而有一个免费老师的林海,都赶得上一个专业人士了,人家不是去买品牌机,说是自己配,买零配件自己组装,软件都要自己安。电脑这玩意儿,从中学时老师们就在说“英语、驾驶、电脑”是二十一世纪的三项必学本领。像自己这农村来的孩子,电脑还是高中时在学校见过,连摸都没摸过。看别人城里的孩子,都开始用电脑玩游戏了,自己这起跑线,差了别人十万八千里远了。

    “我告诉你,其实电脑很简单,像你这样聪明的人多看两遍就知道怎么用了。”市中心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林海和李晓峰两人健步而来。

    “好,到时你电脑买回去了,有时间我也学学。”李晓峰也从来不认为自己笨。从小学时的“天才”到中学时的“天才”,同样的两个字,截然不同的反应,震惊了李家沟的人,也成就了钟老师的教育生涯。所以,他很自信,自己肯定能学会,而且,不久的将来,也会和林海一样专业。

    “这是什么?”接过路旁穿红色工装女子的宣传单,李晓峰问林海。

    “呵呵,广告而已,你想看就看,不想看,”林海指着不远处的垃圾桶“扔进去就是了。”

    李晓峰顺着手势看去,不仅仅看到了垃圾桶,还看到了那边一手托着一叠宣传单,同样穿着红工装的女孩,这一个身影是他日思夜想的,是她,是她,李晓峰心里狂跳不已,加快脚步往前走。

    “急什么,不就丢一张废纸吗?”林海见远去的李晓峰,不解的想道。

    ------题外话------

    慢热的文终于要谈情说爱了。

    竹子的文入v了。注定要和一些无缘的朋友说再见,感谢您的一路相伴!第一次写文的竹子预计在6月开新坑,欢迎再次光临!对接下来坚持和竹子一起走下去的朋友,竹子将回以十二分的热情更新。谢谢我的责编老师!谢谢看竹子文的亲!

    第九十一节

    晃眼有人经过,晓晓机械的递出手中的宣传单。刘连告诉过她,别说话,就往人手上塞就行了。等大家把分到一个组上的一堆单子发完,时间也就差不多八小时。从早上站到现在,时针已到了下午两点,自己好像还真的有点受不了了。站还好,就是这萧萧的秋风吹起,穿着统一的红色工装和裙子,自己感觉有点冷,可千万别感冒了,离家远,最怕犯病。

    来人接过宣传单,并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刚才还感觉冷的晓晓连忙挣脱那只大手,一下子吓出了冷汗,这什么情况?刘连说过会有人说难听的话,但还没有交待过会遇见这种事。

    “晓晓,你怎么在这儿发传单,”抓住那只小手,冰凉感袭透了全身。“你是不是冷了,你别做这些事了,赶紧回去,要不然会感冒的。”

    “是你?!”惊恐中的晓晓听到熟悉的声音,正眼看见了站在他面前的李晓峰。“你怎么会在这儿?你刚才吓死我了。”

    “我和同学来商场买电脑。”李晓峰迅速的打量了晓晓,和上学前有了明显的变化。青涩的小姑娘变得更知性了,要是不穿这么一身招摇的工装肯定更好看。“别做了,快回去。”

    “李晓峰,你跑这么快干什么?”林海从后面撵上他,拍了拍肩膀“老相识?就是太瘦了。”邪恶的眨眨眼。

    “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妹妹李晓晓,在师大读书,晓晓,这是我同学林海。”见晓晓一脸疑惑,他打掉了林海的手,郑重的介绍道。

    “真的是你妹妹?长得一点不像!”林海穷追不舍。

    “废话,我叔叔的女儿,我们两家 墙挨墙,又不是一个妈生的,像就坏事了。”李晓峰瞪了他两眼。“晓晓,快回去了,别在这儿遭罪,不听话小心我告诉你爸。”一副兄长的口吻,不知情的,真还以为两家关系很亲厚。

    “你一个堂兄,管那么多干什么。这么小就知道勤工俭学了,现在像她这样独立的女孩子不多。”林海觉得晓峰咸吃萝卜淡操心,小女孩自己挣零用钱,总比那些想钓金龟的人强百辈。“走了,你还去不去商场啊。”

    晓晓没有理会两人交谈,依旧机械的递发着宣传单。对于晓峰说的告状一事,心里想的是,你长了十九年了,可跟我爸爸说过一句话,还告状,我看你怎么去告状。

    “那你先去吧,我等会儿去找你。”见晓晓对自己不理不睬,李晓峰心里火直往上窜。

    “你干什么?你还给我。”林海前脚刚走,晓峰从晓晓手上一把扯过她手上的所有宣传单,就准备往垃圾桶里扔。

    “还给我,我再发三个小时就可以下班了。”晓晓扯住晓峰的手,心里也气愤不已,真是冤家路窄,自己站这儿几个小时发个宣传单,眼看50元钱就要到手了,遇到一个不懂事的来砸场子,要是被主管看见了,自己岂不就白干了。“你扔了我今天就白站几个小时了。”

    正往下丢的手陡然停住了。是啊,自己这算是帮她还是害她。晓峰看着眼前的人儿,心里骂着自己的鲁莽和冲动。

    “你看看你的手,都冷得像冰块了,再站三个小时,非得生病不可。”犹豫的瞬间,晓晓已经抢回了宣传单,又开始了散发。

    火红的工装,单薄的身体,那个站在人群中的女孩格外显眼。秋风拂起长发,扫过脸庞,晓晓用手理了理,从容专注的做着手上的工作。

    “你又想怎么样?”见李晓峰又抓走了手上三分之二的宣传单,李晓晓忍不住想发火了。

    没有回签,没有丢垃圾桶,眼前的人走到了她的对面的街边,一张张的递给路过的行人。

    “师傅看看这个活动”

    “阿姨,你来一张看看”(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http://www.xlawen.org/kan/39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