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阅读
“师傅看看这个活动”
“阿姨,你来一张看看”
“来,小妹妹,拿着,拿回去看看你能认识几个字”
“小弟弟,来,拿着,这种纸折飞机远得很高很远。”
刘连见身旁的人眼疾手快的往路过的人手中塞着宣传单。从他面前走过的人,人手一张,理由还不重重,连折纸飞机都说出了口,要让主管看见了,这还得了。这是哪一组的人?有这么个高手加入,肯定可以提前一个小时下班了。
“现在可以走了吧。”两手空空的晓峰大步的回到手上也没有宣传单的晓晓身边,“我带你去吃饭吧,这地方,我来过两三次,知道有一家串串香好吃。”
晓晓看了他两眼,一言未发。跑到街对面刘连面前,抓了一把又回到原地散发着。
“你?”晓峰脸都绿了。
“我们是一个组的,没发完谁也不能走。”晓晓头都没抬。“我身体不好,吃不了辣的食物,你自己去吃吧。”
“你还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啊,我以为你要钱不要命了呢。”
气愤的又抓走一大半,李晓峰无奈的继续刚才哄人的甜言密语,他手上的单子消失得特别快。
“晓晓,你真能干。今天我们这么早就发完了,可以提前下班了,”刘连高兴的跑过来,“走,我们去换工装,等会儿就可以领钱了。”
“你去吧,我真不去吃的。”见身边高大的身影依旧存在,晓晓再次重复道。
“咦,晓晓,这是?”刘连恍然大悟,难怪能早发完,原来高手是晓晓的外援。
“我堂哥,医大的李晓峰”晓晓被迫介绍道“这是我同学,同寝室的刘连。”
“你好!”阳光大帅哥向刘连打着招呼,刘连感觉这秋天少见的太阳怎么突然间有点眩目呢。
“你好!”刘连肯定自己这张厚脸皮瞬间变薄了,这会儿,整张脸肯定红透了,什么时候,自己变得害羞了吗?
“只是,以后这种工作请不要带晓晓过来,她身体不好,吃不了这些苦头。”从刚才所见所闻知道,这刘连应该是这个组的领头羊。
“啊?”刘连从害羞转变成吃惊。
“是我请刘连带我来的,你不用管。对了,你怎么还不去找你同学?”晓晓恨不得面前的人立刻消失,这什么人啊,自己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他来指手画脚了,这不是把刘连给得罪了吗。“刘连,走,我们去换工装,我想快一点拿到我的50元钱呢。”晓晓故作轻松的拉着刘连转身便走。
“晓晓,晓晓”见眼前的人走了,李晓峰连忙喊道,想上前去拉住她,最想问的是“我的信你收到了吗,为什么不回信?”终究,他还是让火红的人影消失在茳茳人海中。
“喂,李晓峰,你发什么呆,你不是要学电脑吗?”林海冲坐在床沿上的人喊道。这家伙,你说是重色轻友吧,却又不对,毕竟那不是她女朋友,是堂妹。但是,从见了她堂妹后,就没看到过他的人影。自己回到寝室把电脑都装好了,他才回来。这儿会干脆坐那儿走神。
“你没看他犯相思病了吗?”马军不以为然的说道“最近这段时间天天去挤信堆,每次都失望的回来。今天更喜剧,也不知道是不是病得严重了,时笑时愁,简直不正常。”说完,继续埋头打他的游戏。
“呵呵,思想也是病,你们谁犯相思病,得早治。”闻声而来的是寝室里年龄最大的何峰。两个多月相处下来,同宿舍的四人,相谈甚欢,各有不同的爱好。空闲时侃侃而谈,大有相见恨晚之势。这来自东北的何峰是一个从小失了双亲的孤儿,靠着姑姑养大,性格却很开朗,人也大方,最主要的是,学习上更是一个好手。原本李晓峰觉得自己还有学习好的优势,对比之下,才发生自己要矮人一小半呢。
“老大,是他,病得挺严重的呢,要不,你给切切脉。”马军抬头,咧嘴大笑。自己是寝室里最小的一个,最大爱好就是打游戏,长这么大没崇拜过谁,对这何峰却是刮目相看。要是身在江湖中,他就是自己的老大。
“解铃还须系铃人”何峰顺势接话“治病得讲究病因病症,总得让我知道病情的的前因后果吧。你最近是不是感觉难堪、苦闷和烦恼?”望着眼前的人,何峰强压制住自己的笑颜,严肃的问道。
“你是不是天天想着会收到自己的信?心里天天想去见一个人?”一连串的发问,李晓峰从刚才的迷茫中清醒,猛的站了起来。
“你们在说什么?”看着他们一张张不怀好意的笑脸,李晓身觉得什么时候被他们耍了。
“何医生在问你病症呢,你回答yesndno即可。”马军继续挪揄。
“是啊,有病得早治,而且,有时候,有些病得看对象才能决定能不能生这种病。”林海大致知道了点什么,他心里很奇怪,依马军的说法,还真的像相思病,但对象不可能是今天下午见的那个女孩,那是他堂妹,有血缘关系的啊。
“你们才有病,特别是林海,你明明知道那是我堂妹。”李昨峰没好气的朝林海吼道。“我至于吗?”这话,说给他们听的同时,也是李晓峰扪心自问。是啊,那是我堂妹,我能爱她吗?而且,我们两家有关系早在二十年前就水火不容了,我们,谁能解得了这个铃,苦涩的摇摇头,“吃饭,你们不饿吗?”甩手率先早出了寝室。
“什么情况?”何峰和马军难得八卦的问着林海。不得已,林海将今天下午商场路边遇到李晓晓的事说一通。
“噢,是堂妹,看来病原体另有其人。”三人同时叹了一口气。
第九十二节
“这马上要放假了,放假了只卖路上那些上班的人,生意不好,干脆,我们也放假算了。”寒冷的冬夜,卫东推完了做泡粑的米,烫了个热水脚钻进了被窝,和坐在床上织毛衣的叶英说道。
“你别靠这么近,小心我的棒针扎着你。”叶英双手握着的棒针不停上下翻动,右手还绕着线,一针针织得飞快。说起来,年轻时只知道做鞋垫,后来知道可以买毛线自己织毛衣,但因为家庭条件所限,这织毛衣还是头两个月手上的钱宽松了,找房东大姐教的。她打算给家人一人织一件过年穿。今年,也可以穿自己买的新衣过年了。
“嗯,这几个月的收入还不错。地里的庄稼也没落下。今年,我们终于可以过一个像样的年了。放了假,我们和晓林一起回家,过年的年货也该准备准备了,晓晓也该回来了。”叶英很满意这几个月起早贪黑挣的钱。在学校卖早点不到一周的时候后,她每天都要卖近千个泡粑,卫东给估算了一下,除掉本钱和开支,他们一天净利润差不多是一百元钱。这四个月下来,卫东去银行开的那个户头上出现了五位数的存款,这是他们二十多年来见得最多的一笔钱,而且,还是自己亲手赚的。
“唉哟”一旁的卫东很不幸,真的被棒针扎了,幸好是手上,叶英后怕的把针线丢到了床边的凳子上,一边抓过卫东的手察看。
一阵酥麻的感觉传遍全身,卫东渴望的眼神盯得叶英红了脸。
“还记得那年,你在油灯下做鞋垫,我被针扎了的事吗?”揽过妻子,卫东感叹道“这些年,跟着我你受苦了。”
“傻瓜,都老夫老妻了,说那些干什么?”叶英在卫东的怀里轻声说道。说不苦,那是骗人的,但,再苦再累,有这么一个宽厚的胸膛给自己依靠,叶英觉得过往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我说过,我会待你好的。现在看来,我们这条路是走对了,这以后,我会加倍的补偿你。”卫东粗糙的手轻轻的抚摸着妻子不再年轻的脸,感觉依然光滑柔软,忍不住将妻子压在身下好好的疼爱了一番。
“睡吧,明天早上还是我起来蒸泡粑,你晚些时候起来和我一起出摊就行了。” 卫东将妻子身后的被子往里掖,累极的了叶英动都不想动,依着丈夫火炉般身体慢慢熟睡。
卫东看着熟睡中的妻子嘴角带笑,他心里宽慰不少。年少有幸得妻如此贤淑能干,养儿育女;中年不幸遭难落下终身残疾;家徒四壁供俩孩子上学,幸好有兄弟姐妹们的扶持,一路走来,一路艰辛,有多少个不眠之夜都是枕边人陪着自己,今年挣了点钱,先把他们给晓晓的学费钱还了,明年,自己会更加努力,挣钱供养俩孩子完成学业;还有这么多年一直是卫方卫红在供养的老娘那里,自己也能出一份力了。生活,肯定会越过越好的。自己更会千百倍的疼爱身边的结发妻子。终于,残疾了的自己找回了曾经的那份自信,卫东满意的进入了梦乡。
“叶嫂子回来啦。”
“晓林哥,你们放假啦。”
“卫东挣大钱了,回来过年了哇。”
一家人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刚回到村口,路上遇到人就纷纷打着招呼。
“你们回来了,正准备找马利拿你家钥匙借大面盆呢。正好,等会儿喊卫东过来帮忙,今天中午都来我家吃饭,今天我杀过年猪。”路过郑嫂子家门口,一家人向她了个招呼,郑嫂子高兴的说道。
“哈哈我们运气真好,婶婶,我很吃得噢,”晓林最馋的还是杀过年猪的血旺、肥肠,还有心肺汤。小时侯,就没觉得吃饱过。
“吃,宽开肚皮吃,婶婶今年杀一头猪,一两肉都不打算卖,还怕你这个小罗汉肚不成。”郑嫂子开怀大笑,晓林这孩子长得越来越高,模样和卫东年轻时一样,一表人才,看叶英这次回来脸上也红润得多了,看来,这家人该时来运转了。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何年到我家。这不,自从他们去县城摆早点摊,这风水肯定是到他家了。
“晓林,你个吃货,我都说过多少次了,这么贪吃,以后怎么娶媳妇!”叶英笑着拍打着儿子的后背,本想拍肩膀的,儿子长高了,当妈的长矮了,这肩膀是拍不上了。
“现在的孩子都自己找媳妇呢,也不用上门,自由恋爱,谁还稀罕上门订亲之类的繁锁小事,你以为是我们那会儿啊。父母之命,煤烁之言,家里老人说了算。你看看你们家卫红、这以后的晓山、晓理这些孩子,谁不是打工回来就给带个媳妇回来了,等见丈母娘时,生米都煮成熟饭了,还怕她反对不成。”一阵阵哄笑声中,郑嫂子笑声尤其开朗大声。
“是啊,我家晓林长得这么高大帅气,以后追他的女孩子多的是,谁还敢嫌他吃得多呢。”刘娟很不幸,听得哥嫂回来了忙过来接他们,结果被郑嫂子笑话了。这年月,谁还管那些老规矩,遇见好的就得主动,要不然坐等起价的生意都得亏本,好的男人都成了别家的菜了。想想当初和卫红,是他追自己还是自己追他呢,都说男追女隔层纱,女追男隔层纸,概念不同,结局倒是最圆满不过。这幸福的生活就得靠自己去争取。听了郑嫂子的玩笑,她丝毫不介意,也为晓林开脱着。
“是啊,我们这李家沟,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看看这一代一代的年轻人,都长得高高大大的,帅气得很。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人才。以前卫东卫华他们这一批,现在的晓山晓理、这慢慢长开了的晓峰、晓林,还有你家的晓刚,就晓果那孩子也长得越发突出了。我要有女都不外嫁了,就嫁本家的算了。”郑嫂子越说越起劲,那话里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
“呵呵,郑嫂子,嫁本家可不行,三代以内的近亲不能结婚的噢。”旁边有人说道。
“那怎么不行了,是三代以内不行,这李家沟,人虽然多,但三代以外的更多。就不信找不到一个适合当女婿的。”郑嫂子爽声笑道。
“呵呵,郑嫂子,幸亏你没有女儿,要不然,你家门槛都得踏破。”对这个在李家沟女人堆中人缘最好,处事最地道的嫂子,叶英是十分佩服的。旁眼看去,郑嫂子对亲妯娌也好,对她这个堂妯娌也好,对有间隙的兰芳,赵霞,所有的女人面前,她都能应对自如。有句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管真心与否,郑嫂子还没有与谁红过脸,更没有与人吵闹过,在李家沟,要说男人说话管用的是四叔,女人圈中,可能就数郑嫂子了。这三姑六婆,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郑嫂子从来没当过主角。就她娶了回的两个媳妇,也没见谁说过老人婆的不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谈笑风生,待媳妇如亲闺女一样亲热。要是以后晓晓能嫁个这么贤慧明理的老人婆,晓林能有这么能干的一个丈母娘,自己就是烧高香了。
又一阵阵笑声传遍这个小小的村落,腊月里,家家户户都杀过年猪、熬猪油;在后山砍些松枝柏丫回家熏香肠腊肉。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家日子都好过了。杀过年猪是必需的,现在不愁没猪杀,只愁家里人丁稀少,怕出门打工的孩子们不回家过年,做的香肠腊肉得吃到栽秧子,那味道变了都吃不完。
一边忙着准备年货,一边,就盼着孩子们回家。计划着,哪天孩子回家,谁要是不回来,得给邮寄多少香肠腊肉。这年味,比那些年要淡些了,生活好了,不盼吃肉穿新衣,只盼儿女回家大团圆。
“芳啊,晓峰是不是该放假了,他哪天回来呢。”张氏坐在门前,盯着远处的路口。孙子出门读书,写了一两封信回来,每次都问侯奶奶,希望她保重身体。自己这一两年有点小病小灾的,倒不是大事。只是,想孙子,那感觉比生病还难受。
“娘,您进屋里坐吧,算起来,晓峰这两三天准能回家了。”兰芳见老人婆又搬了个凳子坐在那儿守候,腊月的风吹起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冻病了还怎么过年。
“嗯,没事,我就坐这儿。卫华出门也几天了,是不是也要回来了。”张氏问了孙子盼儿子。
“娘,卫华出门时说过,预计就在腊月初十左右回来。您别担心。”兰芳看了看张氏,这老人婆越来越老了。盼儿盼孙成了每天的大事。自己以后老了是不是也这样呢。别说以后,就现在,她也没比老人婆少盼,心里也想丈夫,想儿子。
卫华这些年没再南下打工。也不知道是在哪钻了这么一个营生,和人搭伙贩卖猪仔,在乡场上收小猪仔,运到哪个省去卖。十天半月的走一趟,回来住个十天半月的又跑一趟,生意分淡旺季,既照顾了家里,又赚了些钱。自家的经济条件,在李家沟说不上数一数二,但养个家,供个大学生,还是过得绰绰有余。为此,兰芳很是自豪,嫁夫如他,生子如此,这一辈子,自己很知足。
“娘,那您提一个烘笼吧,感觉冷了就赶紧的回屋里。”兰芳转身进灶房置了一些木炭灰,提到张氏的身边。“您别着急,我看那两个人不像我们家的。”见张氏盯着远处的路口背着大包往这边走的人,老眼晕花,看不清楚,却是那么专注,兰芳主动给她说道。
快了,丈夫快回来了,晓峰也该回来了。说起来,这个儿子,终究和她有一道无法磨灭的隔阂了,这走了四个多月,才写了两封信回来。卫华说,男孩子心性冷清,不像女孩子心思细腻。是啊,女孩子,女儿,她这辈子无法拥有了。不过,没女儿会有媳妇,以后娶了媳妇,她会像张氏待自己一样亲厚,会像郑嫂子待媳妇一样随和。想到此,兰芳心里是满满的自信。
------题外话------
感谢订阅竹子文的亲!您的订阅是对竹子最大的支持!
第九十三节
“姐妹们,我们今晚聚餐吃点什么好啊,明天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噢。再见就是明年的事了。”张琳一边费力的往包里塞东西,一边问着寝室里的同学。
“吃串串香吧,想吃什么拿什么,这样方便省事。”最先聚餐时,张琳和叶秀都抢着买单,搞得她和李晓晓都不好意思去吃了。开门见山谈过后的聚餐就变为了制。这是最好不过的一种方式,大家都还是消费者,虽然说自己经济不好,但也没有白吃别人的理由。更何况,刘连信奉欠钱比欠人情好。
“吃西餐吧。”喜欢西餐的氛围,叶秀说道。
“我觉得还是吃中餐好些,我们几个明天都要坐长途车,吃了辣的、或者不合肠胃的东西就有得受的了。”晓晓建议。
“行,就吃中餐,女人需要养,要不,我们去吃煲汤。”张琳提议。这是一个爱美的时代,只要听说哪儿能让自己年轻漂亮,都是蜂涌而至,美容美发中心、健身中心、但凡跟美挂钩的地方,必定人满为患。像张琳提议的煲汤的那个小餐厅,面积不大,但汤味鲜美,关键是,店里的招牌打着养颜滋补的旗号,生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晓晓,你和你哥一起回去哇。”刘连一边翻着自己的衣服,看哪些需要带回去,一边问道。
“就是,传说中的李晓峰是不是会露面来接你呢。”张琳干脆凑到晓晓面前等着答案。
听刘连提过她见过晓晓的哥哥,真的阳光帅气,比学样的校草还要惹人眼。而自己亲眼见过那一手漂亮的字,所以,张琳迫切的想要揭开那个神秘面纱,一睹帅男气质。
“张琳,你小小年纪又犯花痴了。”叶秀笑着打趣。师大的男生都文质彬彬的,好像也不是自己的那盘菜。自己心中的他是什么样的呢,她在心里默默的勾画着模糊的轮廓。
“别说我,这个犯花痴的年纪,还有几个能心静如水?像你、还有刘连,哪怕我们的温柔小妹,我就不信你们心中没有一个他。”张琳嘴不饶人,实话实说。
这校园里,抱着书本的人是匆匆走过,漫步的都是闺密,还有就是亲密的男女朋友,早已见怪不怪了。一起聊天的说的最多的是工作分配到哪个地方,第二大话题就是恋爱对象是谁,干什么工作的。
“你也不能面都没见过就开始犯病啊。”刘连笑得咯咯的,惹得张琳炸毛。
“谁说我犯病是为他啊。我就是想看看长什么样而已,是不是我的那道菜还是一个问号。倒是你,小心魂别被勾了去就好。”张琳牙尖嘴利。
晓晓微笑着看面前的女孩子们唇枪舌战,这场景,自己见多了,都麻木了。你说,那个李晓峰真有这么好?从收到他的第一封信起,又偶遇了一次,再后来,陆续又收到了三四封信,自己一个字都没回。觉得和他好像也没什么共同语言。淡定的是自己,他却在这个女生寝室里隔空搅起一池春水。不管是真是假,有他在的地方,也真没有一刻安宁。
“我喜欢的男生要有责任心,外貌什么的都不在乎,只要比我高一点就好,不要高太多,要不然和他走一起,别人会说是大人带小孩出来玩。”张琳自言自语,陷入了自己的未来。
“那李晓峰还真不是你的菜,长得差不多有一米八了吧,配你吧,嗯,是有点小鸟依人了。”刘连打量了一下一米五六的的张琳,摇了摇头。
“别看我,虽然我觉得他长得好,但是,我的他是要有钱的。不管是祖传的,还是自已打拼的,都得一个字:富。要不然,我还不如不嫁,我各人挣钱养我爸妈,养我自己足够了。”从小穷怕了的刘连对钱看得很紧,自认不是吝啬,但绝对是金钱崇拜者。
“这样啊,看来那个人也不富有,要不然也不会被你一下就抛开了。刘连,你这么爱钱,真怕你为了钱出卖自己,可千万别去当小三了。”叶秀盯着刘连,担心的说道。
“呵呵,你也太高看我了。小三也是一种职业,看我要身材没身材,要人才没人才,我呀,不适合的。”刘连大笑不已,什么小三小密的,我刘连还看不上眼。要么就是一富太太,要不就是一个独身。遇不到不强求,更不勉强自己,绝不让自己再次成为金钱的奴隶。
“唉,你们都好成熟,好有想法,我呢,我的他是什么样的呢。”叶秀闷闷的说道。“晓晓,晓晓,你说说你的标准。”
“我,没想过。”晓晓一脸茫然的摇着头。“从小就体弱多病,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身体倍儿棒,吃饭香,爸爸妈妈为我少操心,我弟弟也不用担心我、、、、”三人疑惑的看着晓晓,这人,看不出是穷人出身,性格这么坚强独立,原来还有不幸童年往事啊。
“别这样盯着我,真的,我的童年都是病床上渡过的,很少有你们这样的乐趣。现在我还没考虑那么远的事呢。”半月前晓林写信告诉说家里现在很好,爸妈的生意不错,放假就回去准备年货了。就盼自己回家了。至于恋爱这些事,谁愿意找一个体弱多病的女人,就算他同意,他家里能包容吗。这是一件奢侈的事,就像儿时看同学玩耍,自己坐在窗边闲看一样,注定,自己又是一个旁观者。只是,如果上天眷顾,自己心中的他又是什么样的呢?
落寂的神色入眼的瞬间,晓峰心里一沉。这次匆匆跑来找她。告诉宿舍阿姨自己是她哥哥,好说歹说才在阿姨查找陪同下出现在这儿。却没想,听到了这句心酸的话。她的童年遭的罪,都是自己造的孽。
“谁是李晓晓, 这位医大的同学说是你哥哥,但宿舍规定要遵守,你们谈完了话尽早离开。”要不是看了学生证,一个李晓晓,一个李晓峰,她才不会带这个甜言蜜语的男生进这个女儿王国。
“好的,我知道,谢谢阿姨。要不,晓晓,我们去外面吃饭。”没等晓晓说话,李晓峰一脸灿烂对她说道。
“你是来接晓晓的啊,我们正打算明天回家呢,有你陪晓晓,我们也放心了,你看,她这么多背包,这小身板可背不了。”刘连兴奋的朝寝室里的人眨着双眼,意思是说曹操曹操到,让你们看看面前的真人版帅哥。
“是啊,哟,你们都整好行李了。要不,今晚我做东,请各位美女赏光,不知是否给在下一个薄面。”对女孩子,李晓峰独有自己的手腕,这是宿舍那几个小青年羡慕的地方。
“好啊,好啊。”刘连拉过身边的同学介绍“这是叶秀,这是张琳,他是晓晓的哥哥李晓峰。咦,晓晓,你怎么不说话,怕吃穷了你哥哥吗。”
“是啊,我倒是怕我哥没带钱,吃完饭把你们几个给抵押了。”晓晓看着面前的人和场面,不得不应声。
“呵呵,没事,晓晓,哥今天带了钱的。走,去哪儿吃,这周围你们熟悉,带路就是了。”晓峰自称的一声哥,听得晓晓全身掉了一层鸡皮疙瘩,自己什么时候和他的关系有这么亲近了。
“来,晓晓,先喝一点热汤,暖暖身体,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不像别桌的上菜规矩,他一上来点菜就先点汤,还要求先上汤。这不,一上桌就舀了一碗端到晓晓面前。几个女孩听了也赶紧的准备舀汤。“没事,没事,来,我给各位美女盛一碗。”握着勺子没松手,晓峰一人一碗的舀着。“晓晓身体不好,就先给她盛了,你们可别见意。”一副亲哥样,让晓晓喝汤差点呛着了。
“晓晓,来,你多吃点油菜、波菜。”上桌的小菜,李晓峰一样给挟两筷子到晓晓碗里。
“豆腐来两块,你要吃清淡点,”埋头苦吃的晓晓忍不住想骂人,这是想节约钱吧,还打着为她好的旗号,净上些素菜,装得这么大方,荷包是瘪的就别请客啊。
“你要多吃羊肠之类的补汤,具有温补、散寒、补血、润肺止咳的功效。”又是一块带着羊膻味的菜入碗,晓晓真想甩到他脸上。他知不知道,自己最吃不下这些带味的东西。
“咦,你们几个怎么不吃啊。吃不惯啊。服务员,拿菜单来,你们看喜欢吃什么点什么。可别给我哥省钱。”抬头看见几个女生满眼星星的看着李晓峰,晓晓强压着心头的怒火,邪念顿起,买单时看你怎么出丑。
“没有,很喜欢,我就觉得,学医的人真好,这吃什么补什么的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叶秀确定这话是实话, 绝对不是对面前的人的恭维。
“唉,晓晓,你确定他不是你亲哥?我怎么觉得比亲哥还好啊。”刘连羡慕嫉妒。
“是啊,对了,晓晓,你怎么不太爱说话呢?”张琳后知后觉的发现,从头到尾,晓晓说的话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有我哥在,我吃饭都搞不赢,他是我的发言人,全权代表,你们可别跟我客气了,想 吃什么点什么啊。”晓晓恨恨的和碗里的羊肉较着劲,心里不痛快极了。脸上却堆满了笑意。
可不是,大家看她碗里,就没空过。关键是,都没见她伸过筷子。有哥如此宠着,幸福啊!几个女生集体恨自己老娘为什么没给自己生一个哥,哪怕是隔壁家叔伯堂哥也行了,看,这堂哥做得不比亲哥差。
第九十四节
一大早,李晓峰就背着自己的背包等在了女生宿舍门口。虽然守门阿姨认识他,但大清早的放进去一个男生可不是她做得出来的事。终于等到晓晓出来了,他伸手拿过大包扛在了左肩上,一左一右两个大背包,再手提两个小包,走在人迹稀少的校园内,也是十分惹人眼。
“你有收到过我的信吗?”没有被怪异的目光吓退,晓峰低声问着身后的女孩。终于把自己憋了几个月的问题问出了口。
“嗯,收到了。”晓晓搞不清楚这人最近吃错了什么药。按说未来的医生不该没看说明书就服药吧。这么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自己无权无钱,怎么说也轮不到他来打主意啊。昨晚的一顿晚餐,把几个女生都吃花了心。半夜里都还在描绘着未来有幸成为他妻子的那个女人的幸福模样。有这么夸张吗?没见过他骄傲起来的样子,没见过他惹祸的本领,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女人,果然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那怎么没回信呢?”晓峰停下脚步,想转身看着身后晓晓的表情。
“哎哟。”没有注意的晓晓一头撞在了他的背包上。抚摸着额头,晓晓无力的想骂娘。有这样走路的人吗?就说,跟他一路回家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吧,这还没出校门,就撞得额头生痛。这一路下来,说不定还得受多少罪。亏得几个女生还说有一个免费劳工,是长途旅行最理想搭档。
“噢,对不起,对不起,没撞疼吧!”李晓峰特别沮丧,前仇未了,又添新恨,晓晓还不恨死自己了。
“没事,走吧。”看在他当免费劳工的份上,晓晓强忍着泪水,压制着疼痛,轻声的说道。
晓峰这才放下了心,但再不敢问刚才的问题。一路上,买票,搬行李,中午时下车在服务站买午餐,买水,几乎不用晓晓开口,心想的事儿都有人屁颠屁颠的跑去做了。
回到乡场上下车。李晓峰依旧坚持背两个大包,让晓晓只提她自己的一个小口袋。“等会儿到村口快看得见家门时,我就放下包,你自己慢慢走,我提前回去,等晓林看见了也会跑来给你背包的,这样你就不累了。”
“这人的确不正常。” 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让晓晓享受的同时感觉毛骨悚然。她很想问问为什么的,但坐了一天车,累得不行,也就懒得开口了。自己坐在路边休息一会儿,让他先回去吧,反正家就在不远的地方,等会儿慢慢拖也要把背包拖回去了。
“赵婶,洗衣服啊。”井边遇见洗衣服的赵霞几人,还有玩肥皂泡的晓果。晓峰给她打着招呼。
“哟,是晓峰回来了,刚才看到远处往村口走的人。我们几个还在猜是哪家打工的回来过年了,点都没想到是你这个大学生放假了。” 赵霞悄悄的打量着他,这孩子,越长越好看,和电视上的明星不相上下。兰芳可真是好福气。
“是啊,放假了,我们读大学的比中学晚放几天。好在我在省城,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到了。”晓峰意有所指,这话,是说给人群中的马利听的。
“那这样说,马利,你家晓晓这两天也该回来了。”郑嫂子道“晓峰,你怎么没和晓晓一起回来呢,你们不是在同一个城市吗?”
“是在一个城市,但我不知道她在哪儿,哪天回。怎么,她还没回来吗?”晓峰半路丢下晓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咦,你看,那是谁家打工回来的,背包可能有点重,走得好慢。”罗二婶最关注远处回来的人有没有自家的孩子。看那身形,不像自家的女儿。
“呀,是我大姐。阿咪,我大姐回来了。”晓果说完,把装肥皂水的瓶子往马利洗衣盆里一丢,就朝远处跑去。
“这孩子,自己还没背包高,跑去还能帮她背不成。”马利一边擦着被瓶子溅起的满面水花和肥皂泡,看那猴子似的小家伙跑得飞快,笑着和郑嫂子说道“我去看看。”抬脚就跟了过去。
“要说晓晓,这孩子也是命苦的,从小就多病,现在读大学了,也不知道这几个月好点没。就这身体能不能找个好工作?”郑嫂子叹气道。
“应该好点了,听说叶英他们在县里摆摊生意不错。这经济上慢慢过得去,生活开好点,孩子的身体好些,抵抗力强些,那病也就少犯了。”陈梅从卫民口中知道,那夫妻俩这几个月可能挣了点钱,照这样下去,这家人日子也该要过起来了。
“身体好点就好,先不说什么好工作,至少以后能找个好婆家。”赵霞历来注重现实的东西。女大十八变,看晓晓也越来越俊俏,颇有当年叶英的样子。只是,这八字不好,身体不好,注定嫁不好。
女人堆里是非多。郑嫂子知道晓晓的八字被这群女人嚼过多次了。这涉及婚嫁的事,她以后是不会说话去掺合了。就晓晓这孩子,户口都下了,别人现在是吃公粮的城市户口了,难道还嫁不好。
“嗯,这变成城里人就是不一样,晓林说什么来着,叫那什么质的都变了。”晓晓回到家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叶英,她拉着女儿,前前后后的看了个遍,见孩子长得高一些,也白净些了。最主要的是,看孩子脸上都有点肉了。
“妈,是气质,我姐以后是当老师的,你看那些女老师走出来,谁不是散发着书卷味,很是高雅,知性,温柔,嗯,我姐现在有点那种味道了。”晓林也跳出来,看着几个月未见面的姐姐,打趣道。
“味道,什么味道,我怎么没有闻到。”叶英不解的再次凑到女儿身边,还真用鼻子嗅了嗅。
“哈哈哈,妈,您真逗,我说姐身上的味道不是您能闻到的,是姐外表给人的印象,内在给人的感觉,您以为是吃的味道啊。”晓林看妈那模样,笑得前俯后仰。
“行了,晓林,你妈不懂,我们供你读书就是让你长知识笑话你妈的?”见妻子窘得脸发红,卫东没好气的吼着儿子。
“别,别,妈,您可别生气。”晓林赶紧道歉“爸,我也不是嘲笑我妈,”转身看着晓晓“姐,你快帮我解释解释,这是什么来着,唉呀,我说不清楚了,是越描越黑了,反正我没有笑话我妈的意思。”
“呵呵,爸,妈,晓林不是笑话你们。”转身对弟弟道“你呀,都快考大学的人了,还这么闹腾,能不能稳重点。”
“晓晓,你回来了,你去喊奶奶,把阿咪和你幺娘她们一起喊过来吃晚饭。”卫东和叶英早就商量把她两家的钱先还了。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过两天,卫方卫红回来了就该热热闹闹的吃团年饭了,年三十晚的,谁还谈还帐的事。
叶英下厨做了滑肉、切了一盘买回来的香肠,用藕炖了两只猪脚,炒了一个素菜,吃食不多,图得是一家人吃饭那种热闹和趣味。这不,饭桌上,孩子们都争着给王氏挟炖粑了的猪脚;叶英就和马利、刘娟说着自己摆摊时遇见的一些趣事;晓晓则为三个未进过大学门的孩子回放着过去一学期她在大学里的所见所闻。饭桌上气氛很是轻松愉快,看着眼前的一幕温馨场景,王氏暗叹自己福气好。
“大嫂,你这是什么意思?”饭后,叶英从房间里拿出两叠钱,准备分别交给马利和刘娟。二人异口同声问道。
“这是晓晓上学时你们给的学费。现在,在你们面前我也不说假话,我和你大哥在县里摆摊,一个月除了开支还能挣两三千块钱,这样看来,我们就供得起俩孩子读书了。所以,也才有余钱还你们了。”叶英轻声的对两个弟媳说道。
“大嫂,我们说过,那是晓晓考上大学我们当长辈的一点心意,你怎么还要还给我们,这不是借给你的钱。”马利嘴笨,但这句话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我知道是你们的心意,但是,马利,刘娟,卫方卫红挣钱也是靠双手打拼,一分一厘来得都不容易。你们?(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http://www.xlawen.org/kan/392/ )
“阿姨,你来一张看看”
“来,小妹妹,拿着,拿回去看看你能认识几个字”
“小弟弟,来,拿着,这种纸折飞机远得很高很远。”
刘连见身旁的人眼疾手快的往路过的人手中塞着宣传单。从他面前走过的人,人手一张,理由还不重重,连折纸飞机都说出了口,要让主管看见了,这还得了。这是哪一组的人?有这么个高手加入,肯定可以提前一个小时下班了。
“现在可以走了吧。”两手空空的晓峰大步的回到手上也没有宣传单的晓晓身边,“我带你去吃饭吧,这地方,我来过两三次,知道有一家串串香好吃。”
晓晓看了他两眼,一言未发。跑到街对面刘连面前,抓了一把又回到原地散发着。
“你?”晓峰脸都绿了。
“我们是一个组的,没发完谁也不能走。”晓晓头都没抬。“我身体不好,吃不了辣的食物,你自己去吃吧。”
“你还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啊,我以为你要钱不要命了呢。”
气愤的又抓走一大半,李晓峰无奈的继续刚才哄人的甜言密语,他手上的单子消失得特别快。
“晓晓,你真能干。今天我们这么早就发完了,可以提前下班了,”刘连高兴的跑过来,“走,我们去换工装,等会儿就可以领钱了。”
“你去吧,我真不去吃的。”见身边高大的身影依旧存在,晓晓再次重复道。
“咦,晓晓,这是?”刘连恍然大悟,难怪能早发完,原来高手是晓晓的外援。
“我堂哥,医大的李晓峰”晓晓被迫介绍道“这是我同学,同寝室的刘连。”
“你好!”阳光大帅哥向刘连打着招呼,刘连感觉这秋天少见的太阳怎么突然间有点眩目呢。
“你好!”刘连肯定自己这张厚脸皮瞬间变薄了,这会儿,整张脸肯定红透了,什么时候,自己变得害羞了吗?
“只是,以后这种工作请不要带晓晓过来,她身体不好,吃不了这些苦头。”从刚才所见所闻知道,这刘连应该是这个组的领头羊。
“啊?”刘连从害羞转变成吃惊。
“是我请刘连带我来的,你不用管。对了,你怎么还不去找你同学?”晓晓恨不得面前的人立刻消失,这什么人啊,自己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他来指手画脚了,这不是把刘连给得罪了吗。“刘连,走,我们去换工装,我想快一点拿到我的50元钱呢。”晓晓故作轻松的拉着刘连转身便走。
“晓晓,晓晓”见眼前的人走了,李晓峰连忙喊道,想上前去拉住她,最想问的是“我的信你收到了吗,为什么不回信?”终究,他还是让火红的人影消失在茳茳人海中。
“喂,李晓峰,你发什么呆,你不是要学电脑吗?”林海冲坐在床沿上的人喊道。这家伙,你说是重色轻友吧,却又不对,毕竟那不是她女朋友,是堂妹。但是,从见了她堂妹后,就没看到过他的人影。自己回到寝室把电脑都装好了,他才回来。这儿会干脆坐那儿走神。
“你没看他犯相思病了吗?”马军不以为然的说道“最近这段时间天天去挤信堆,每次都失望的回来。今天更喜剧,也不知道是不是病得严重了,时笑时愁,简直不正常。”说完,继续埋头打他的游戏。
“呵呵,思想也是病,你们谁犯相思病,得早治。”闻声而来的是寝室里年龄最大的何峰。两个多月相处下来,同宿舍的四人,相谈甚欢,各有不同的爱好。空闲时侃侃而谈,大有相见恨晚之势。这来自东北的何峰是一个从小失了双亲的孤儿,靠着姑姑养大,性格却很开朗,人也大方,最主要的是,学习上更是一个好手。原本李晓峰觉得自己还有学习好的优势,对比之下,才发生自己要矮人一小半呢。
“老大,是他,病得挺严重的呢,要不,你给切切脉。”马军抬头,咧嘴大笑。自己是寝室里最小的一个,最大爱好就是打游戏,长这么大没崇拜过谁,对这何峰却是刮目相看。要是身在江湖中,他就是自己的老大。
“解铃还须系铃人”何峰顺势接话“治病得讲究病因病症,总得让我知道病情的的前因后果吧。你最近是不是感觉难堪、苦闷和烦恼?”望着眼前的人,何峰强压制住自己的笑颜,严肃的问道。
“你是不是天天想着会收到自己的信?心里天天想去见一个人?”一连串的发问,李晓峰从刚才的迷茫中清醒,猛的站了起来。
“你们在说什么?”看着他们一张张不怀好意的笑脸,李晓身觉得什么时候被他们耍了。
“何医生在问你病症呢,你回答yesndno即可。”马军继续挪揄。
“是啊,有病得早治,而且,有时候,有些病得看对象才能决定能不能生这种病。”林海大致知道了点什么,他心里很奇怪,依马军的说法,还真的像相思病,但对象不可能是今天下午见的那个女孩,那是他堂妹,有血缘关系的啊。
“你们才有病,特别是林海,你明明知道那是我堂妹。”李昨峰没好气的朝林海吼道。“我至于吗?”这话,说给他们听的同时,也是李晓峰扪心自问。是啊,那是我堂妹,我能爱她吗?而且,我们两家有关系早在二十年前就水火不容了,我们,谁能解得了这个铃,苦涩的摇摇头,“吃饭,你们不饿吗?”甩手率先早出了寝室。
“什么情况?”何峰和马军难得八卦的问着林海。不得已,林海将今天下午商场路边遇到李晓晓的事说一通。
“噢,是堂妹,看来病原体另有其人。”三人同时叹了一口气。
第九十二节
“这马上要放假了,放假了只卖路上那些上班的人,生意不好,干脆,我们也放假算了。”寒冷的冬夜,卫东推完了做泡粑的米,烫了个热水脚钻进了被窝,和坐在床上织毛衣的叶英说道。
“你别靠这么近,小心我的棒针扎着你。”叶英双手握着的棒针不停上下翻动,右手还绕着线,一针针织得飞快。说起来,年轻时只知道做鞋垫,后来知道可以买毛线自己织毛衣,但因为家庭条件所限,这织毛衣还是头两个月手上的钱宽松了,找房东大姐教的。她打算给家人一人织一件过年穿。今年,也可以穿自己买的新衣过年了。
“嗯,这几个月的收入还不错。地里的庄稼也没落下。今年,我们终于可以过一个像样的年了。放了假,我们和晓林一起回家,过年的年货也该准备准备了,晓晓也该回来了。”叶英很满意这几个月起早贪黑挣的钱。在学校卖早点不到一周的时候后,她每天都要卖近千个泡粑,卫东给估算了一下,除掉本钱和开支,他们一天净利润差不多是一百元钱。这四个月下来,卫东去银行开的那个户头上出现了五位数的存款,这是他们二十多年来见得最多的一笔钱,而且,还是自己亲手赚的。
“唉哟”一旁的卫东很不幸,真的被棒针扎了,幸好是手上,叶英后怕的把针线丢到了床边的凳子上,一边抓过卫东的手察看。
一阵酥麻的感觉传遍全身,卫东渴望的眼神盯得叶英红了脸。
“还记得那年,你在油灯下做鞋垫,我被针扎了的事吗?”揽过妻子,卫东感叹道“这些年,跟着我你受苦了。”
“傻瓜,都老夫老妻了,说那些干什么?”叶英在卫东的怀里轻声说道。说不苦,那是骗人的,但,再苦再累,有这么一个宽厚的胸膛给自己依靠,叶英觉得过往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我说过,我会待你好的。现在看来,我们这条路是走对了,这以后,我会加倍的补偿你。”卫东粗糙的手轻轻的抚摸着妻子不再年轻的脸,感觉依然光滑柔软,忍不住将妻子压在身下好好的疼爱了一番。
“睡吧,明天早上还是我起来蒸泡粑,你晚些时候起来和我一起出摊就行了。” 卫东将妻子身后的被子往里掖,累极的了叶英动都不想动,依着丈夫火炉般身体慢慢熟睡。
卫东看着熟睡中的妻子嘴角带笑,他心里宽慰不少。年少有幸得妻如此贤淑能干,养儿育女;中年不幸遭难落下终身残疾;家徒四壁供俩孩子上学,幸好有兄弟姐妹们的扶持,一路走来,一路艰辛,有多少个不眠之夜都是枕边人陪着自己,今年挣了点钱,先把他们给晓晓的学费钱还了,明年,自己会更加努力,挣钱供养俩孩子完成学业;还有这么多年一直是卫方卫红在供养的老娘那里,自己也能出一份力了。生活,肯定会越过越好的。自己更会千百倍的疼爱身边的结发妻子。终于,残疾了的自己找回了曾经的那份自信,卫东满意的进入了梦乡。
“叶嫂子回来啦。”
“晓林哥,你们放假啦。”
“卫东挣大钱了,回来过年了哇。”
一家人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刚回到村口,路上遇到人就纷纷打着招呼。
“你们回来了,正准备找马利拿你家钥匙借大面盆呢。正好,等会儿喊卫东过来帮忙,今天中午都来我家吃饭,今天我杀过年猪。”路过郑嫂子家门口,一家人向她了个招呼,郑嫂子高兴的说道。
“哈哈我们运气真好,婶婶,我很吃得噢,”晓林最馋的还是杀过年猪的血旺、肥肠,还有心肺汤。小时侯,就没觉得吃饱过。
“吃,宽开肚皮吃,婶婶今年杀一头猪,一两肉都不打算卖,还怕你这个小罗汉肚不成。”郑嫂子开怀大笑,晓林这孩子长得越来越高,模样和卫东年轻时一样,一表人才,看叶英这次回来脸上也红润得多了,看来,这家人该时来运转了。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何年到我家。这不,自从他们去县城摆早点摊,这风水肯定是到他家了。
“晓林,你个吃货,我都说过多少次了,这么贪吃,以后怎么娶媳妇!”叶英笑着拍打着儿子的后背,本想拍肩膀的,儿子长高了,当妈的长矮了,这肩膀是拍不上了。
“现在的孩子都自己找媳妇呢,也不用上门,自由恋爱,谁还稀罕上门订亲之类的繁锁小事,你以为是我们那会儿啊。父母之命,煤烁之言,家里老人说了算。你看看你们家卫红、这以后的晓山、晓理这些孩子,谁不是打工回来就给带个媳妇回来了,等见丈母娘时,生米都煮成熟饭了,还怕她反对不成。”一阵阵哄笑声中,郑嫂子笑声尤其开朗大声。
“是啊,我家晓林长得这么高大帅气,以后追他的女孩子多的是,谁还敢嫌他吃得多呢。”刘娟很不幸,听得哥嫂回来了忙过来接他们,结果被郑嫂子笑话了。这年月,谁还管那些老规矩,遇见好的就得主动,要不然坐等起价的生意都得亏本,好的男人都成了别家的菜了。想想当初和卫红,是他追自己还是自己追他呢,都说男追女隔层纱,女追男隔层纸,概念不同,结局倒是最圆满不过。这幸福的生活就得靠自己去争取。听了郑嫂子的玩笑,她丝毫不介意,也为晓林开脱着。
“是啊,我们这李家沟,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看看这一代一代的年轻人,都长得高高大大的,帅气得很。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人才。以前卫东卫华他们这一批,现在的晓山晓理、这慢慢长开了的晓峰、晓林,还有你家的晓刚,就晓果那孩子也长得越发突出了。我要有女都不外嫁了,就嫁本家的算了。”郑嫂子越说越起劲,那话里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
“呵呵,郑嫂子,嫁本家可不行,三代以内的近亲不能结婚的噢。”旁边有人说道。
“那怎么不行了,是三代以内不行,这李家沟,人虽然多,但三代以外的更多。就不信找不到一个适合当女婿的。”郑嫂子爽声笑道。
“呵呵,郑嫂子,幸亏你没有女儿,要不然,你家门槛都得踏破。”对这个在李家沟女人堆中人缘最好,处事最地道的嫂子,叶英是十分佩服的。旁眼看去,郑嫂子对亲妯娌也好,对她这个堂妯娌也好,对有间隙的兰芳,赵霞,所有的女人面前,她都能应对自如。有句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管真心与否,郑嫂子还没有与谁红过脸,更没有与人吵闹过,在李家沟,要说男人说话管用的是四叔,女人圈中,可能就数郑嫂子了。这三姑六婆,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郑嫂子从来没当过主角。就她娶了回的两个媳妇,也没见谁说过老人婆的不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谈笑风生,待媳妇如亲闺女一样亲热。要是以后晓晓能嫁个这么贤慧明理的老人婆,晓林能有这么能干的一个丈母娘,自己就是烧高香了。
又一阵阵笑声传遍这个小小的村落,腊月里,家家户户都杀过年猪、熬猪油;在后山砍些松枝柏丫回家熏香肠腊肉。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家日子都好过了。杀过年猪是必需的,现在不愁没猪杀,只愁家里人丁稀少,怕出门打工的孩子们不回家过年,做的香肠腊肉得吃到栽秧子,那味道变了都吃不完。
一边忙着准备年货,一边,就盼着孩子们回家。计划着,哪天孩子回家,谁要是不回来,得给邮寄多少香肠腊肉。这年味,比那些年要淡些了,生活好了,不盼吃肉穿新衣,只盼儿女回家大团圆。
“芳啊,晓峰是不是该放假了,他哪天回来呢。”张氏坐在门前,盯着远处的路口。孙子出门读书,写了一两封信回来,每次都问侯奶奶,希望她保重身体。自己这一两年有点小病小灾的,倒不是大事。只是,想孙子,那感觉比生病还难受。
“娘,您进屋里坐吧,算起来,晓峰这两三天准能回家了。”兰芳见老人婆又搬了个凳子坐在那儿守候,腊月的风吹起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冻病了还怎么过年。
“嗯,没事,我就坐这儿。卫华出门也几天了,是不是也要回来了。”张氏问了孙子盼儿子。
“娘,卫华出门时说过,预计就在腊月初十左右回来。您别担心。”兰芳看了看张氏,这老人婆越来越老了。盼儿盼孙成了每天的大事。自己以后老了是不是也这样呢。别说以后,就现在,她也没比老人婆少盼,心里也想丈夫,想儿子。
卫华这些年没再南下打工。也不知道是在哪钻了这么一个营生,和人搭伙贩卖猪仔,在乡场上收小猪仔,运到哪个省去卖。十天半月的走一趟,回来住个十天半月的又跑一趟,生意分淡旺季,既照顾了家里,又赚了些钱。自家的经济条件,在李家沟说不上数一数二,但养个家,供个大学生,还是过得绰绰有余。为此,兰芳很是自豪,嫁夫如他,生子如此,这一辈子,自己很知足。
“娘,那您提一个烘笼吧,感觉冷了就赶紧的回屋里。”兰芳转身进灶房置了一些木炭灰,提到张氏的身边。“您别着急,我看那两个人不像我们家的。”见张氏盯着远处的路口背着大包往这边走的人,老眼晕花,看不清楚,却是那么专注,兰芳主动给她说道。
快了,丈夫快回来了,晓峰也该回来了。说起来,这个儿子,终究和她有一道无法磨灭的隔阂了,这走了四个多月,才写了两封信回来。卫华说,男孩子心性冷清,不像女孩子心思细腻。是啊,女孩子,女儿,她这辈子无法拥有了。不过,没女儿会有媳妇,以后娶了媳妇,她会像张氏待自己一样亲厚,会像郑嫂子待媳妇一样随和。想到此,兰芳心里是满满的自信。
------题外话------
感谢订阅竹子文的亲!您的订阅是对竹子最大的支持!
第九十三节
“姐妹们,我们今晚聚餐吃点什么好啊,明天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噢。再见就是明年的事了。”张琳一边费力的往包里塞东西,一边问着寝室里的同学。
“吃串串香吧,想吃什么拿什么,这样方便省事。”最先聚餐时,张琳和叶秀都抢着买单,搞得她和李晓晓都不好意思去吃了。开门见山谈过后的聚餐就变为了制。这是最好不过的一种方式,大家都还是消费者,虽然说自己经济不好,但也没有白吃别人的理由。更何况,刘连信奉欠钱比欠人情好。
“吃西餐吧。”喜欢西餐的氛围,叶秀说道。
“我觉得还是吃中餐好些,我们几个明天都要坐长途车,吃了辣的、或者不合肠胃的东西就有得受的了。”晓晓建议。
“行,就吃中餐,女人需要养,要不,我们去吃煲汤。”张琳提议。这是一个爱美的时代,只要听说哪儿能让自己年轻漂亮,都是蜂涌而至,美容美发中心、健身中心、但凡跟美挂钩的地方,必定人满为患。像张琳提议的煲汤的那个小餐厅,面积不大,但汤味鲜美,关键是,店里的招牌打着养颜滋补的旗号,生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晓晓,你和你哥一起回去哇。”刘连一边翻着自己的衣服,看哪些需要带回去,一边问道。
“就是,传说中的李晓峰是不是会露面来接你呢。”张琳干脆凑到晓晓面前等着答案。
听刘连提过她见过晓晓的哥哥,真的阳光帅气,比学样的校草还要惹人眼。而自己亲眼见过那一手漂亮的字,所以,张琳迫切的想要揭开那个神秘面纱,一睹帅男气质。
“张琳,你小小年纪又犯花痴了。”叶秀笑着打趣。师大的男生都文质彬彬的,好像也不是自己的那盘菜。自己心中的他是什么样的呢,她在心里默默的勾画着模糊的轮廓。
“别说我,这个犯花痴的年纪,还有几个能心静如水?像你、还有刘连,哪怕我们的温柔小妹,我就不信你们心中没有一个他。”张琳嘴不饶人,实话实说。
这校园里,抱着书本的人是匆匆走过,漫步的都是闺密,还有就是亲密的男女朋友,早已见怪不怪了。一起聊天的说的最多的是工作分配到哪个地方,第二大话题就是恋爱对象是谁,干什么工作的。
“你也不能面都没见过就开始犯病啊。”刘连笑得咯咯的,惹得张琳炸毛。
“谁说我犯病是为他啊。我就是想看看长什么样而已,是不是我的那道菜还是一个问号。倒是你,小心魂别被勾了去就好。”张琳牙尖嘴利。
晓晓微笑着看面前的女孩子们唇枪舌战,这场景,自己见多了,都麻木了。你说,那个李晓峰真有这么好?从收到他的第一封信起,又偶遇了一次,再后来,陆续又收到了三四封信,自己一个字都没回。觉得和他好像也没什么共同语言。淡定的是自己,他却在这个女生寝室里隔空搅起一池春水。不管是真是假,有他在的地方,也真没有一刻安宁。
“我喜欢的男生要有责任心,外貌什么的都不在乎,只要比我高一点就好,不要高太多,要不然和他走一起,别人会说是大人带小孩出来玩。”张琳自言自语,陷入了自己的未来。
“那李晓峰还真不是你的菜,长得差不多有一米八了吧,配你吧,嗯,是有点小鸟依人了。”刘连打量了一下一米五六的的张琳,摇了摇头。
“别看我,虽然我觉得他长得好,但是,我的他是要有钱的。不管是祖传的,还是自已打拼的,都得一个字:富。要不然,我还不如不嫁,我各人挣钱养我爸妈,养我自己足够了。”从小穷怕了的刘连对钱看得很紧,自认不是吝啬,但绝对是金钱崇拜者。
“这样啊,看来那个人也不富有,要不然也不会被你一下就抛开了。刘连,你这么爱钱,真怕你为了钱出卖自己,可千万别去当小三了。”叶秀盯着刘连,担心的说道。
“呵呵,你也太高看我了。小三也是一种职业,看我要身材没身材,要人才没人才,我呀,不适合的。”刘连大笑不已,什么小三小密的,我刘连还看不上眼。要么就是一富太太,要不就是一个独身。遇不到不强求,更不勉强自己,绝不让自己再次成为金钱的奴隶。
“唉,你们都好成熟,好有想法,我呢,我的他是什么样的呢。”叶秀闷闷的说道。“晓晓,晓晓,你说说你的标准。”
“我,没想过。”晓晓一脸茫然的摇着头。“从小就体弱多病,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身体倍儿棒,吃饭香,爸爸妈妈为我少操心,我弟弟也不用担心我、、、、”三人疑惑的看着晓晓,这人,看不出是穷人出身,性格这么坚强独立,原来还有不幸童年往事啊。
“别这样盯着我,真的,我的童年都是病床上渡过的,很少有你们这样的乐趣。现在我还没考虑那么远的事呢。”半月前晓林写信告诉说家里现在很好,爸妈的生意不错,放假就回去准备年货了。就盼自己回家了。至于恋爱这些事,谁愿意找一个体弱多病的女人,就算他同意,他家里能包容吗。这是一件奢侈的事,就像儿时看同学玩耍,自己坐在窗边闲看一样,注定,自己又是一个旁观者。只是,如果上天眷顾,自己心中的他又是什么样的呢?
落寂的神色入眼的瞬间,晓峰心里一沉。这次匆匆跑来找她。告诉宿舍阿姨自己是她哥哥,好说歹说才在阿姨查找陪同下出现在这儿。却没想,听到了这句心酸的话。她的童年遭的罪,都是自己造的孽。
“谁是李晓晓, 这位医大的同学说是你哥哥,但宿舍规定要遵守,你们谈完了话尽早离开。”要不是看了学生证,一个李晓晓,一个李晓峰,她才不会带这个甜言蜜语的男生进这个女儿王国。
“好的,我知道,谢谢阿姨。要不,晓晓,我们去外面吃饭。”没等晓晓说话,李晓峰一脸灿烂对她说道。
“你是来接晓晓的啊,我们正打算明天回家呢,有你陪晓晓,我们也放心了,你看,她这么多背包,这小身板可背不了。”刘连兴奋的朝寝室里的人眨着双眼,意思是说曹操曹操到,让你们看看面前的真人版帅哥。
“是啊,哟,你们都整好行李了。要不,今晚我做东,请各位美女赏光,不知是否给在下一个薄面。”对女孩子,李晓峰独有自己的手腕,这是宿舍那几个小青年羡慕的地方。
“好啊,好啊。”刘连拉过身边的同学介绍“这是叶秀,这是张琳,他是晓晓的哥哥李晓峰。咦,晓晓,你怎么不说话,怕吃穷了你哥哥吗。”
“是啊,我倒是怕我哥没带钱,吃完饭把你们几个给抵押了。”晓晓看着面前的人和场面,不得不应声。
“呵呵,没事,晓晓,哥今天带了钱的。走,去哪儿吃,这周围你们熟悉,带路就是了。”晓峰自称的一声哥,听得晓晓全身掉了一层鸡皮疙瘩,自己什么时候和他的关系有这么亲近了。
“来,晓晓,先喝一点热汤,暖暖身体,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不像别桌的上菜规矩,他一上来点菜就先点汤,还要求先上汤。这不,一上桌就舀了一碗端到晓晓面前。几个女孩听了也赶紧的准备舀汤。“没事,没事,来,我给各位美女盛一碗。”握着勺子没松手,晓峰一人一碗的舀着。“晓晓身体不好,就先给她盛了,你们可别见意。”一副亲哥样,让晓晓喝汤差点呛着了。
“晓晓,来,你多吃点油菜、波菜。”上桌的小菜,李晓峰一样给挟两筷子到晓晓碗里。
“豆腐来两块,你要吃清淡点,”埋头苦吃的晓晓忍不住想骂人,这是想节约钱吧,还打着为她好的旗号,净上些素菜,装得这么大方,荷包是瘪的就别请客啊。
“你要多吃羊肠之类的补汤,具有温补、散寒、补血、润肺止咳的功效。”又是一块带着羊膻味的菜入碗,晓晓真想甩到他脸上。他知不知道,自己最吃不下这些带味的东西。
“咦,你们几个怎么不吃啊。吃不惯啊。服务员,拿菜单来,你们看喜欢吃什么点什么。可别给我哥省钱。”抬头看见几个女生满眼星星的看着李晓峰,晓晓强压着心头的怒火,邪念顿起,买单时看你怎么出丑。
“没有,很喜欢,我就觉得,学医的人真好,这吃什么补什么的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叶秀确定这话是实话, 绝对不是对面前的人的恭维。
“唉,晓晓,你确定他不是你亲哥?我怎么觉得比亲哥还好啊。”刘连羡慕嫉妒。
“是啊,对了,晓晓,你怎么不太爱说话呢?”张琳后知后觉的发现,从头到尾,晓晓说的话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有我哥在,我吃饭都搞不赢,他是我的发言人,全权代表,你们可别跟我客气了,想 吃什么点什么啊。”晓晓恨恨的和碗里的羊肉较着劲,心里不痛快极了。脸上却堆满了笑意。
可不是,大家看她碗里,就没空过。关键是,都没见她伸过筷子。有哥如此宠着,幸福啊!几个女生集体恨自己老娘为什么没给自己生一个哥,哪怕是隔壁家叔伯堂哥也行了,看,这堂哥做得不比亲哥差。
第九十四节
一大早,李晓峰就背着自己的背包等在了女生宿舍门口。虽然守门阿姨认识他,但大清早的放进去一个男生可不是她做得出来的事。终于等到晓晓出来了,他伸手拿过大包扛在了左肩上,一左一右两个大背包,再手提两个小包,走在人迹稀少的校园内,也是十分惹人眼。
“你有收到过我的信吗?”没有被怪异的目光吓退,晓峰低声问着身后的女孩。终于把自己憋了几个月的问题问出了口。
“嗯,收到了。”晓晓搞不清楚这人最近吃错了什么药。按说未来的医生不该没看说明书就服药吧。这么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自己无权无钱,怎么说也轮不到他来打主意啊。昨晚的一顿晚餐,把几个女生都吃花了心。半夜里都还在描绘着未来有幸成为他妻子的那个女人的幸福模样。有这么夸张吗?没见过他骄傲起来的样子,没见过他惹祸的本领,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女人,果然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那怎么没回信呢?”晓峰停下脚步,想转身看着身后晓晓的表情。
“哎哟。”没有注意的晓晓一头撞在了他的背包上。抚摸着额头,晓晓无力的想骂娘。有这样走路的人吗?就说,跟他一路回家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吧,这还没出校门,就撞得额头生痛。这一路下来,说不定还得受多少罪。亏得几个女生还说有一个免费劳工,是长途旅行最理想搭档。
“噢,对不起,对不起,没撞疼吧!”李晓峰特别沮丧,前仇未了,又添新恨,晓晓还不恨死自己了。
“没事,走吧。”看在他当免费劳工的份上,晓晓强忍着泪水,压制着疼痛,轻声的说道。
晓峰这才放下了心,但再不敢问刚才的问题。一路上,买票,搬行李,中午时下车在服务站买午餐,买水,几乎不用晓晓开口,心想的事儿都有人屁颠屁颠的跑去做了。
回到乡场上下车。李晓峰依旧坚持背两个大包,让晓晓只提她自己的一个小口袋。“等会儿到村口快看得见家门时,我就放下包,你自己慢慢走,我提前回去,等晓林看见了也会跑来给你背包的,这样你就不累了。”
“这人的确不正常。” 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让晓晓享受的同时感觉毛骨悚然。她很想问问为什么的,但坐了一天车,累得不行,也就懒得开口了。自己坐在路边休息一会儿,让他先回去吧,反正家就在不远的地方,等会儿慢慢拖也要把背包拖回去了。
“赵婶,洗衣服啊。”井边遇见洗衣服的赵霞几人,还有玩肥皂泡的晓果。晓峰给她打着招呼。
“哟,是晓峰回来了,刚才看到远处往村口走的人。我们几个还在猜是哪家打工的回来过年了,点都没想到是你这个大学生放假了。” 赵霞悄悄的打量着他,这孩子,越长越好看,和电视上的明星不相上下。兰芳可真是好福气。
“是啊,放假了,我们读大学的比中学晚放几天。好在我在省城,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到了。”晓峰意有所指,这话,是说给人群中的马利听的。
“那这样说,马利,你家晓晓这两天也该回来了。”郑嫂子道“晓峰,你怎么没和晓晓一起回来呢,你们不是在同一个城市吗?”
“是在一个城市,但我不知道她在哪儿,哪天回。怎么,她还没回来吗?”晓峰半路丢下晓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咦,你看,那是谁家打工回来的,背包可能有点重,走得好慢。”罗二婶最关注远处回来的人有没有自家的孩子。看那身形,不像自家的女儿。
“呀,是我大姐。阿咪,我大姐回来了。”晓果说完,把装肥皂水的瓶子往马利洗衣盆里一丢,就朝远处跑去。
“这孩子,自己还没背包高,跑去还能帮她背不成。”马利一边擦着被瓶子溅起的满面水花和肥皂泡,看那猴子似的小家伙跑得飞快,笑着和郑嫂子说道“我去看看。”抬脚就跟了过去。
“要说晓晓,这孩子也是命苦的,从小就多病,现在读大学了,也不知道这几个月好点没。就这身体能不能找个好工作?”郑嫂子叹气道。
“应该好点了,听说叶英他们在县里摆摊生意不错。这经济上慢慢过得去,生活开好点,孩子的身体好些,抵抗力强些,那病也就少犯了。”陈梅从卫民口中知道,那夫妻俩这几个月可能挣了点钱,照这样下去,这家人日子也该要过起来了。
“身体好点就好,先不说什么好工作,至少以后能找个好婆家。”赵霞历来注重现实的东西。女大十八变,看晓晓也越来越俊俏,颇有当年叶英的样子。只是,这八字不好,身体不好,注定嫁不好。
女人堆里是非多。郑嫂子知道晓晓的八字被这群女人嚼过多次了。这涉及婚嫁的事,她以后是不会说话去掺合了。就晓晓这孩子,户口都下了,别人现在是吃公粮的城市户口了,难道还嫁不好。
“嗯,这变成城里人就是不一样,晓林说什么来着,叫那什么质的都变了。”晓晓回到家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叶英,她拉着女儿,前前后后的看了个遍,见孩子长得高一些,也白净些了。最主要的是,看孩子脸上都有点肉了。
“妈,是气质,我姐以后是当老师的,你看那些女老师走出来,谁不是散发着书卷味,很是高雅,知性,温柔,嗯,我姐现在有点那种味道了。”晓林也跳出来,看着几个月未见面的姐姐,打趣道。
“味道,什么味道,我怎么没有闻到。”叶英不解的再次凑到女儿身边,还真用鼻子嗅了嗅。
“哈哈哈,妈,您真逗,我说姐身上的味道不是您能闻到的,是姐外表给人的印象,内在给人的感觉,您以为是吃的味道啊。”晓林看妈那模样,笑得前俯后仰。
“行了,晓林,你妈不懂,我们供你读书就是让你长知识笑话你妈的?”见妻子窘得脸发红,卫东没好气的吼着儿子。
“别,别,妈,您可别生气。”晓林赶紧道歉“爸,我也不是嘲笑我妈,”转身看着晓晓“姐,你快帮我解释解释,这是什么来着,唉呀,我说不清楚了,是越描越黑了,反正我没有笑话我妈的意思。”
“呵呵,爸,妈,晓林不是笑话你们。”转身对弟弟道“你呀,都快考大学的人了,还这么闹腾,能不能稳重点。”
“晓晓,你回来了,你去喊奶奶,把阿咪和你幺娘她们一起喊过来吃晚饭。”卫东和叶英早就商量把她两家的钱先还了。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过两天,卫方卫红回来了就该热热闹闹的吃团年饭了,年三十晚的,谁还谈还帐的事。
叶英下厨做了滑肉、切了一盘买回来的香肠,用藕炖了两只猪脚,炒了一个素菜,吃食不多,图得是一家人吃饭那种热闹和趣味。这不,饭桌上,孩子们都争着给王氏挟炖粑了的猪脚;叶英就和马利、刘娟说着自己摆摊时遇见的一些趣事;晓晓则为三个未进过大学门的孩子回放着过去一学期她在大学里的所见所闻。饭桌上气氛很是轻松愉快,看着眼前的一幕温馨场景,王氏暗叹自己福气好。
“大嫂,你这是什么意思?”饭后,叶英从房间里拿出两叠钱,准备分别交给马利和刘娟。二人异口同声问道。
“这是晓晓上学时你们给的学费。现在,在你们面前我也不说假话,我和你大哥在县里摆摊,一个月除了开支还能挣两三千块钱,这样看来,我们就供得起俩孩子读书了。所以,也才有余钱还你们了。”叶英轻声的对两个弟媳说道。
“大嫂,我们说过,那是晓晓考上大学我们当长辈的一点心意,你怎么还要还给我们,这不是借给你的钱。”马利嘴笨,但这句话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我知道是你们的心意,但是,马利,刘娟,卫方卫红挣钱也是靠双手打拼,一分一厘来得都不容易。你们?(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http://www.xlawen.org/kan/3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