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仅仅才过去半个学期,竟然会听到她参加此次小升初考试的消息,杜君琦的实力他是知道的,如果她没有懈怠,她会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每个老师都希望教出状元来,杨老师也不例外,虽然这一届他教的学生的资质很好,但是其它班也有好苗子,到底最后谁能成为第一名,谁也说不准,现在又横空加进了一个杜君琦,真的是胜负难料啊。
“江凯,赵毅,范强,昨天让你们做的卷子做好了吗?”杨老师问道。
“做好了。”江凯第一个交上了卷子,赵毅和范强也跟着交上了卷子。
“好,晚上到我家来,我给你们讲讲卷子。”自从下学期开学后,杨老师就私下给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开小灶,出于对杜君琦的莫名在意,杨老师更是加紧了对几人的辅导。
“是。”
时间进入6月份,马上要期末考了。为了不加重杜君琦的学习负担,学校免去了杜君琦的四年级期末考试,直接参加小升初考试。
6月下旬,小升初考试。
考试前一天,杜君琦就收拾好了准考证、水笔、圆规、三角尺这些东西,专门收进了透明文件袋,晚上准时睡觉,不再提笔做习题。
考试当天,杜广明和宋惠兰陪着杜君琦去了实小,在学校门口,四年级的班主任早已等着了,怕杜君琦紧张,学校专门安排由班主任送她进考室。
周围送考的家长们见到这么小的考生,纷纷小声议论起来,大多是不看好的,杜广明和宋惠兰听到这些议论都紧张的不行,生怕琦琦会受到影响,可是杜君琦仍旧是一脸的严肃,似乎没有听见这些议论声一样。
进场的铃声响了,将杜君琦交给班主任,目送她们进了学校后,杜广明和宋惠兰紧张地等在了校外。
班主任一路将杜君琦送进了考室,为了防止作弊,所有的考室都有两名监考老师,一名是本校老师,一名是外校老师。见到老师亲自送考生进来,而这考生还是一个明显低于正常年龄的小女生,外校老师不免感到大为惊奇。
“哎,你们学校还有这么小的考生啊?”外校老师小声地问向边上的本校老师。
本校老师也不知道这个跳级小天才竟然会来参加考试,心里也很惊讶,不过对着外人她也不肯表现出惊讶来:“嗯,她很聪明,在我们学校挺有名的。”
“哎,是不是那个连跳两级的杜君琦?”外校老师立刻就想到了之前听过的八卦。
“嗯,就是她。”
考场内严禁聊天,两个老师低声说了两句就结束了对话。
进场完毕,分发试卷,开考的铃声响了,杜君琦冷静的提笔作答。
外校老师对这个小女生很感兴趣,巡逻考室时总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杜君琦边上,然后瞄几眼试卷上的答案。对于监考老师的特别注意,若是寻常的考生必定是会紧张的,可是杜君琦却是一如既往的不以为意,一题一题有条不紊的往下写。
外校老师记下答案,回到讲堂细看试卷,眼睛越瞪越大,这小姑娘的准确率还真高啊,果然不愧是实小的跳级小天才。
一天两场的考试结束了,考生们都聚在一起对答案,这次的附加题都很难,数学的就不提了,一向都出的很艰深,不是考生们心中的得分题,而语文的附加题则不同,是必争之题,可是这一次的附加题却难倒了一大片的考生,因为出的题实在是太偏门了,最奇葩的三道题分别是年份的天干地支转换,看广告词猜产品,以及各辈份的称呼。
这三道题出得太偏门了,天干地支是中学才会接触到的知识,叫小学生来转换,不是故意为难嘛;看广告词猜产品,电视上播出的广告都只有聊聊三四个,五六年都不换的,谁有广告词的概念啊;各辈份的称呼就更扯淡了,不要说小学生了,就是初中生,分不清什么是堂亲什么是表亲的大有人在,这让小学生们怎么答题啊。
考生们和家长们都对这次的语文附加题怨念纷纷,全都诅咒出题老师上厕永远没带纸。
一周后成绩出来了,每个考生坐在教室里,看着手中的成绩单,或喜或悲。
校长办公室里,杜君琦看着手中的成绩单,小脸绷得紧紧的,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她更在意排名。
第20章 质疑
杜君琦的小脸一直绷到谢校长公布了她的名次,全县第一名,紧绷的小脸才终于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说到底,她还是很在意结果的。
谢校长满面笑容春风得意,这次考试不仅第一名出自他的学校,连第二名也是出自他的学校,并且本校蝉联了升学率第一名的位置,对于他来说,今年他的成绩可是非常好看的。
谢校长絮絮叨叨地夸奖着杜君琦,还提醒她,第二名与她仅有一分之差,上了初中之后,一定不要松懈学习,要保持干劲,继续保持优秀的成绩。
知道与第二名仅差一分,杜君琦立刻提起了精神,她是因为爷爷奶奶的老革命资格有了特殊加分,如果第二名没有加分的话,她就不算是真正的第一名。
谢校长拿出一份表格给杜君琦细看并且详做解释,她与第二名都有特殊加分,不过两人加的分数是一样的,去掉加分后两人还是相差一分,本次考试前五名,去掉特殊加分后,名次还是一样的,反而是五名之后的排名有了变化,不过影响不了她的第一名。
杜君琦放下了心,如果去掉特殊加分后她的名次下降了,那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坦然接受状元这个称号,排名应该是实打实的,不应该有另外的加分,不靠旁的只靠自己,这样比出来的才是真成绩,这次如果不是周围加分的人太多了,其实她也不想加这个特殊分的,为此她总是感觉心里虚,怕自己的成绩虚高了。
成绩和排名出来了,杜君琦这一边是高兴了,另一边却有人难过了。
成绩单分发后,班上的同学们都散了回家了,唯独成绩最好的几个人留下了。
江凯沉默地看着成绩单,半天都不吭一声,边上的几个好朋友在轮番安慰他逗他说话,可是他一点也不想理。
“凯表哥,我打听过了,第一名虽说是我们学校的,可是8个班我都问过了,没有这个人,估计是哪个领导的关系户,临时□□来的,她的成绩肯定有水份。”隔壁班的表弟陈伟蹿到江凯身边,抹了一把汗说道。
“真的?8个班都问过了?”赵毅问道,他与江凯是同班同学,关系不错,这次县里排名第五名。
“问过了,8个班都有我认识的人,他们都说自己班上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同学。”陈伟很肯定地说道。
赵毅拍了拍江凯的肩膀:“凯子,别多想了,那个人的成绩一定有水份,你才是真正的第一名,回去后和你妈说一下,你妈一定不会怪你的,其实你妈只要你考进一中就好,不会在意你的名次的。”
我妈是不会怪我,可是我会怪我自己啊,这分数里还含着我爸的二十分,我怎么对得起我爸。江凯捏紧了成绩单。
陈伟也劝道:“是呀,凯表哥,大姨一定不会说你的,其实你已经考得很好了,只是人家走了关系,而且那个人也知道比不过表哥你的成绩,所以成绩只敢做的比你多一分,其实你才是第一名。”
范强伸手抽过江凯手中的成绩单:“好啦,凯子,大家都走了,你也快回去给你妈报喜吧,别板着张脸了,开心点,你妈还等着你呢,快回去,别让她担心。”
听了朋友们的劝慰,江凯沉沉地点点头:“好,我回去了。”
“好,凯表哥,我和你一起走吧。”陈伟拉起江凯,半挂在了他背上,“我也好久没去你家玩了,正好去看看大姨。”
一行人走出班级,远远的看见对面办公楼的校长办公室里走出几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小女生,因为年纪明显太小,一行人只以为又是要插班的关系户,转头就把小女生给忘了,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两兄弟进了家门,江妈早已等待多时了。
江凯惴惴地拿出成绩单:“妈,对不起,这次我只考了第二名。”
陈伟赶紧补充:“是全县第二名哦,很厉害。”
江妈接过成绩单仔细看了一遍,江凯紧张地看着妈妈的表情。
“嗯,考得挺好,拿给你爸看看吧。”江妈的脸上终于展现了笑容,将成绩单递给江凯。
江凯拿着成绩单走到一面墙前,墙上悬挂着一张黑白照片像框和一个写着江家列祖列宗的供牌。
江凯抬头看着爸爸的照片:“爸,我考了全县第二名,对不起,有了你的加分,我还是没考到第一名。不过爸你放心,我以后会更努力的学习,肯定会考个第一名回来,我不会给你丢脸的。”
江妈站在江凯身后:“他爸,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小凯的,上了初中后功课就更紧了,我会监督他的。”
江妈的手放到江凯肩上:“小凯,你要记住,你的爸爸是烈士,是英雄,你一定要为他增光。”
江凯重重点头:“嗯,我会的。”
成绩公布后,紧接着就要统计分数,计算各中学的录取线了,一周后各校录取线出来了,杜君琦自然毫无异议地进了县里最好的中学第一中学。
县里有个文溪奖学金,是民间出资设立的奖学金,奖金挺丰厚的,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有奖励,各校的录取工作结束后,文溪奖学金的颁奖礼也开始了。
今年的颁奖礼还是如往年一般在县教育局举行,杜君琦在家人的陪伴下进入了会议室,与她的小兴奋不同,家里的四个大人一个小孩都激动的不得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为了杜君琦将要获得的荣誉而激动,杜君琬则是为了杜君琦答应送她的礼物而激动,总之不管为了什么而激动,一家人都激动的不得了,好似等会儿上台领奖的是他们一样。
谢校长见到杜君琦和她的家人来了,立刻打招呼让他们过来坐,言谈间很是亲切,让杜家人都放松了不少。
江凯和妈妈进入会议室时,一眼就见到了谢校长和他身边的小女生,江凯皱了皱眉,这个小女生有点眼熟,在哪里见过呢?
江凯和妈妈找了个位置坐下,没过多久,赵毅和范强以及他们的家人也来了,赵毅和范强自然而然的坐在了江凯边上,三个人轻声聊了起来。
与会的人渐渐到齐后,领导们也陆续到齐了,在冗长的领导讲话后,颁奖礼的重头戏开始了。
主持人念了前五名的名字后,杜君琦作为第一名率先上了台,紧随其后的江凯惊讶地看着先前一步的杜君琦。
她就是杜君琦?这一届的第一名?
江凯心中的问号也是会议室内绝大多数人的问号。
主持人很有眼色的适时介绍了杜君琦,当他提到杜君琦只有8岁,考试前读的是四年级时,众人都惊讶了,场下议论纷纷。
郑局长瞄了谢校长一眼,谢校长赶紧上台解释,他大力夸奖了杜君琦的聪慧,着重提到杜君琦几次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跳级考试,这次更是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了光。
虽然谢校长几次提到了杜君琦成绩优秀,但是众人还是难免心中泛起嘀咕,对这个小女生的成绩真实性保持怀疑,不过看在郑局长的面子上,并没有明言质疑,颁奖礼还是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颁奖礼的风云瞬变让杜家人的激动兴奋之意一下都被打散了,被质疑被议论的感觉很不好受,但是看到杜君琦一脸平静的样子,杜家人只能当作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以为杜君琦并不明白这些,怕争论起来反而伤害她的心灵于是选择了隐瞒和沉默。
不管旁人怎么怀疑,琦琦的成绩是真实的,等琦琦上了初中,和这些学生比一比他们就知道了,哼!
第一名获得的奖学金是500元,第二名的奖学金是400元,杜君琦和江凯分别接过奖状和红包鞠了躬,又做了一番简单的致谢后,两人一块下了台,下台时江凯多看了杜君琦一眼,再次记下了她的样子。
颁奖礼后,今年出了个小状元的消息一下传遍了全县,杜君琦成了小名人,而杜君琦这个小名人却随着杜广明下了乡。
第21章 养鸡厂
杜广明上次帮老同学的养殖厂布好了电线,因为手艺好又待人客气,没有摆电老大的威风,所以这次老同学又请他帮忙为另一家养殖厂布线。
在90年代可没有什么服务态度的考核,对于国企来说,尤其是铁老大电老大这种实权大国企,都是高高在上仰望着凡人的,就算是私底下接活,也不是他们主动拉业务走关系,而是闲坐在家喝着茶别人请他们帮忙。
对于习惯了电老大的高姿态的小厂长们,遇到杜广明这种稍微态度客气些,做事有保障的技术电工,简直就是撞大运了,于是老同学一联系好杜广明,对方养殖厂立刻备好了山珍海鲜,定好了镇政府的招待所,安排了面包车热情地前来接杜广明了,杜君琦和杜君琬闲在家里无处消遣,也闹着一起去,杜广明就把她们都带上了。
杜广明和两姐妹坐着面包车起程前往乡下,经过漫长的不知道哪里是尽头的惊险万分的盘山道,三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远在深山的养鸡厂。
养鸡厂的张厂长早已等候多时,一见面包车进厂了就立刻迎上去接待,热情地将杜广明迎进了办公室。杜广明是经常下乡的,三四个小时的盘山道是难不住他的,可是两个小姐妹却受不住了,一下车就跑到路边呕吐了,吐完进了办公室喝了几口热茶,两姐妹还是恹恹的,很没精神的样子。
“来,吃李子,很甜,自家栽的,吃几个压一压胃。”张厂长有些尴尬地递过一个大海碗,里面放着十几个红透的大李子,水凌凌的,刚洗过,看着很诱人。
“谢谢叔叔。”杜君琦和杜君琬异口同声地道谢,虽然晕车很难受,但是她们还是没有忘记礼貌。
“不客气不客气。”张厂长笑道。
杜广明适时地说道:“没事,只是有点小晕车而已,她们都是天天锻炼的,过一阵就好了,老张你别太客气了。”
“唉,穷乡僻壤的,路不好走,辛苦你们。”
“深山出山珍嘛,你们厂的鸡就是山珍,养在这里才是真正的土鸡,不像别的厂,养的都是肉鸡。”
“哈哈,是是,说到土鸡,我们厂敢打保票,出的绝对是纯土鸡,不只鸡是本乡的特产品种,连吃的都是草籽虫子和农料,一点饲料都不吃的,绝对没激素,干净。”说起这个张厂长不禁得意地笑了,他家的鸡可是很有名的,不只市场上卖的好,镇政府但凡开会请客,必定是从他厂里买鸡的。
“杜工,你走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我们厂的鸡,绝对好吃。”张厂长特意说道。
“哎呀,太客气了太客气了。”杜广明虚应着客气道。
“一定要,我都备好了,千万别和我客气,不然就是看不起我。”张厂长很是坚持,这种送礼的客气和坚持都是惯行的套路了,中国人就是喜欢这种虚虚实实的套路。
于是在张厂长的坚持下,杜广明推拖几番,终于勉强地收下了这份礼。
杜广明和张厂长走完了套路,两姐妹也恢复过来了,毕竟一个习武一个练舞,天天有锻炼,身体素质都是很好的。
见两姐妹恢复过来了,张厂长立刻就请杜广明到食堂吃饭,时间差不多了,食堂已经准备好了。
杜广明早就饿了,坐了三小时的车,早饭早就消化光了,两姐妹也是,没消化干净也吐干净了,肚子空空的,三人就跟着张厂长去了食堂。
食堂准备了八菜两汤,大都是山里出产的食材,各种菌菇山菜,厂里养的土鸡,山里打的野猪,甚至还有穿山甲,这个在后世可是严令禁止的国家保护动物,可惜现在还没有法令保护它们。
不过现在杜君琦也顾不上感慨,她大口扒饭大口吃菜,这样鲜美的一餐,是她重生以来最好吃的一餐,不吃饱就可惜了,她可是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饭后杜广明就在张厂长的带领下去察看实地规划草图了,两姐妹不习惯在外头午睡,办公室里又坐不住,张厂长就让他老婆带着她们参观养鸡场。
厂长夫人是实干型的女强人,养鸡厂的二把手,带着两姐妹就开始一一介绍起养鸡的技术,如何选种,如何孵化,如何配料,如何放养,说得头头是道。
“阿姨,为什么这些公鸡的鸡冠都破了?”杜君琦指着几只在场边溜达的公鸡问道。
“哦,公鸡爱打架,它们的冠都是打架啄破的。”
“啊。”小萝莉杜君琬捂住小嘴,“那不是很疼。”
“是啊,鸡冠会流血。”厂长夫人叹了口气,“这种土鸡很好斗的,每次打架都是一地鸡毛,不只是鸡冠被啄破,两只鸡的鸡毛都会抓得七零八落,太影响美观了,卖的时候都只能便宜卖,明明爱打架的公鸡鸡肉很好吃的。”
“啊,羽毛还会被抓掉啊,那不是很惨。”杜君琬替那些公鸡们疼。
厂长夫人无奈地笑笑,这就是小孩子啊,大人关心鸡好不好卖,她们关心鸡疼不疼。
“这种鸡很爱打架吗?”杜君琦听到了厂长夫人之前说的话。
“嗯,是啊。”
“能不能给它们一些草,让它们去啄?”杜君琦提议道。
“有试过,可惜效果不好,它们只喜欢新鲜的草,放到第二天就不要了。”厂长夫人皱眉。
“那把草捆成一捆,刚开始它们会啄掉外面的,但是里面的草还是新鲜的,如果捆的紧的话,一捆草应该可以让它们啄三天吧。”杜君琦隐约记得看过一期央视的农广节目,那期讲的是一种鸭,也是本性好斗,里面有专门讲过这样的做法。
“哎,是哎。”厂长夫人一点即通,眉眼顿时舒展了,“你说得很有道理,我这就让人扎几捆草回来,如果能让它们专心啄草,少打几次架,那就太好了。”
厂长夫人是个说风就是雨的急性子,立刻喊了人去打草。
“谢谢你啊小朋友,谢谢你出了个这么好的点子,不愧是县里的小状元,真聪明。”厂长夫人笑眯眯地夸道。
杜君琦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这个办法只是比原来的方法多转了个弯而已,也许不用她提醒,厂长他们多琢磨几次也能想到,厂长夫人这么夸赞她,她实在是有些受之有愧。
“阿姨,我在书上看到一种喂水器,可以自动给水槽加水,而且干净卫生,不容易被鸡们踩脏,最重要的是,这种喂水器用饮料瓶就可以做,很简单的。”杜君琦觉得要做点什么才对得起厂长夫人的夸赞,“有纸笔吗?我可以画出来。”
厂长夫人大喜:“有啊有啊,办公室里就有。”
几人回到办公室,杜君琦认认真真地画了示意图,厂长夫人喜开眼笑地看着示意图,美的直冒泡。
没想到请了杜工来布电还有这个意外之喜啊,这钱花的真是太值了,太值了。
杜广明看完了场地,有几个地方与和张厂长商量后,心中就打好了腹案,回到办公室画了两份草图,与张厂长商定了开工日期和预算,这事就算是敲定了,张厂长很痛快地付了一半的款项作为定金,剩余的等完工后再给付。
除了工程款定金,张厂长还给了杜君琦一百块的感谢费,他从老婆那里听说了杜君琦的捆草建议还有喂水器草图,也认为这两个建议很有用,他是个实在人,觉得不能白用了人家的建议,一定要给酬劳。
杜广明知道小女儿又出了好点子,也觉得面上有光,意思意思地推辞了一番,便替小女儿收下了。
“琦琦,这是张叔叔给你的酬劳,你收好。”杜广明把钱放到了杜君琦的手上。
“真的给我?”杜君琦的眼睛亮了,她没想到她真的能收到钱,在那个时候,孩子的钱就是父母的钱,虽然是她出的点子,但是爸爸要是把钱充公了,她也没话说。
“你就要上初中了,到时要买许多工具书和辅导书,这钱是你赚的,自然就是给你用了。”杜广明笑着说道。
“谢谢张叔叔,谢谢爸爸。”杜君琦甜滋滋地道谢,真是太好了,文溪奖的500元,加上这里的100元,她的存款又多了。
晚饭还是在食堂吃的,菜色和中午一样丰富,饭后张厂长亲自开车送杜广明和两姐妹去了镇上,招待所的房间已经开好了,是两人间的标准房,房间里还有一台黑白电视。
对于习惯了未来的商务酒店的杜君琦来说,如此简陋的房间还真是让她一头黑线,尤其是这个标准房竟然没有洗浴间,只能使用走廊上的公共卫生间,真是太难受了。
而对于小姑娘杜君琬来说,电视竟然只能接收两台,她正在追的电视剧竟然看不到,这真是太惨了。
总之对于两姐妹来说,这个标准间一点也不美好,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到杜广明,他被张厂长敬了好几杯酒,回来一洗了澡就呼呼大睡了,两姐妹愤愤地看着大打呼鲁的爸爸,真是悔到肠子都青了,这个旅程真是太不美好了。
第二天张厂长开车送杜广明和两姐妹回县城,两姐妹在车上睡了个稀里糊涂,杜广明一脸歉意的摸了摸两姐妹的额头,唉,他也不想打呼啊,可是这个实在不是他能控制的啊。
回来后杜君琦又开始了天天泡图书馆的日子,她对土鸡土鸭的养殖也很有兴趣,纯天然绿色养殖的土鸡土鸭,在后世也是很有市场的,反正她还没想好以后要发展的事业,现在先花点时间多了解一些,也能让自己心里有点谱。
杜君琦的回归让齐祖安很欣慰,他一直喜欢好学的孩子,尤其是知道杜君琦是这届的小状元后,他更是对她报以厚望,希望她以后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齐祖安知道杜君琦想要了解本地的农禽市场后略微有些失望,因为这个在他看来有些不务正业,那时候的人总是认为做生意是低人一等的,捧国家的铁饭碗才是受人尊敬的,不过齐祖安不是固执的人,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找来了历年的新闻报纸,和杜君琦一起从中寻找关于本地农禽市场的报道,一点一点的梳理国家政策和本地市场的变化。
第22章 震惊
这天杜君琦收到了方谦益的信,信中写了方谦益在这次的期末考中考了全班第三名,他觉得他能考得这么好的名次,全是靠了杜君琦的题海战术和辨题小窍门,所以专门写了这封信来感谢她,还说等开学了,他要送她一份他亲自晾晒的干货。
杜君琦看着手中的信,不由得露出开心的笑容,虽然她认为他考得好全是凭着他自己的努力,但是他写信来感谢她,她还是觉得很开心的,这个朋友很值得真心相交。
与杜君琦的悠闲假期不同,这次暑假方谦益可是忙的很,夏天日照强,正是晒鱼干虾干蛏干各种干货的好时节,渔村家家户户都会晒干货,小部分留着自家吃,大部分是要卖到市场上的,方谦益每天都要腌制大量的海产品,然后冒着烈日一个一个的摊干晾晒,短短几天,他□□在外的皮肤已经黑了许多了。
方谦益很苦恼自己的晒黑,可是这世的男人就是要光着膀子干活的,他天天戴着草帽穿着长袖已经被张强他们笑话了,要是再去捣腾草本美白水,肯定更要被他们笑死了,可是让他看着自己的皮肤一天比一天黑,他又很不甘愿,真是郁闷。
郁闷的方谦益显得有些无精打采,方母以为他是中暑了,还专门跑小诊所买了霍香正气水给他灌了下去,然后就催他早点睡觉休息,下午就不要出门了。
方谦益被方母强按在床睡午觉,等他醒来时方母已经出门晒干货了,弟弟还在睡觉,因为天太热,睡得满脑门都是汗。
方谦益悄悄爬了起来,打开电视,将音量调到极小,然后拿起大蒲扇给弟弟扇风。
电视上正在播放诗歌朗诵比赛,方谦益一向喜欢诗词,看得极为认真。
“25号选手,朗诵《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线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啪,蒲扇掉到了地上。
方谦益激动地看着电视上的字幕,怎么会,怎么会,怎么会有这首诗?
电视上的选手激|情饱满地朗诵着将进酒,方谦益心绪烦乱地看着下方的字幕,这一句句他念诵过千万遍的诗句,怎么会是那个叫李白的人作的?这怎么可能!
还不等方谦益冷静下来,主持人又开始报幕。
“26号选手,朗诵《沁园春·雪》。”
“27号选手,朗诵《水调歌头》。”
“28号选手,朗诵《卜算子·咏梅》。”
“29号选手,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句句极为熟悉又略有些不同的诗词蹦进了方谦益的脑中,选手们的朗诵与记忆中清朗的女声应合重叠,这些激昂婉转的诗句却让方谦益觉得遍体生寒、手足发颤。
“哥,你怎么了?”弟弟睡醒了,揉着惺松的眼睛坐了起来,看到哥哥的表情很不对,弟弟立刻出声询问,“是不是很难受?要不要叫母亲回来?”
弟弟喊了两遍方谦益都毫无反应,只是直勾勾地看着电视,弟弟又大力摇晃起来,方谦益终于转头看向弟弟,嘴巴动了动,然后就倒地晕了过去。
弟弟吓坏了,立刻跑出门去喊母亲。
方母正在晒场忙活,看到小儿子一头大汗地跑了过来,又听他指手划脚喊了半天,终于弄明白是大儿子出事了,马上就放下东西一路狂奔回家。
“没事,中暑了,刮一下就好。”赤脚医生拿起牛角板开始给方谦益刮痧,边上的方母紧张地看着。
赤脚医生将方谦益的前胸后背都刮了个遍,红红的痧点很快浮现出来,遍布前后,看得方母自责不己,明知道大儿子不像别家孩子那么皮实,她怎么就让他晒了这么多天呢,真是太遭罪了,都是她的错。
“好了,等他醒了给他喝杯温开水,晚上洗澡时一定要烧热水,明天就好了。”赤脚医生交代道。
“好,好,麻烦你了大夫,真是太谢谢了。”方母掏出诊费,赤脚医生收好东西就走了。
“母亲,哥哥好了吗?”弟弟偎了过来。
方母摸了摸小儿子的额头,上面的汗还没干:“快去把汗擦干了,哥哥睡一觉就好了。”
“好。”
方谦益醒来后还是精神恹恹的,也没有食欲,方母看得很心急,可是方旺达一直在海上还没回来,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7月21日,闽狮渔事件发生,福建石狮市渔船闽狮渔2294号和2295号与台湾渔船发生纠纷,被台湾的台中海巡队押回台中港。
闽狮渔事件的起因是捕捞海域的纠纷,后来发展成两岸政治问题,事情发生后震惊沿海几省,民间反抗情绪比较激烈。
受闽狮渔事件影响,海洋作业的船只全部避退近海,观望事件发展,方旺达见近海的船只太多,干脆给自己放了假,将船拖到修船厂进行修整。
放假在家的方旺达见到大儿子这付精神不振的模样,决定带全家人一起去省城玩玩,听村里人说省城新开了一家洋餐厅,叫肯德基,真是个古里古怪的名字,不过听说里面的炸鸡挺好吃的,方旺达打算带全家去尝尝鲜。
坐在明亮带着几分童趣的餐厅里,方家人兴奋不己,方旺达去前台点餐,小儿子看到边上有小孩子吃着一种他没吃过的东西,好像叫什么淋,也嚷着要吃,方旺达干脆点了两个,两个孩子各一个。
方旺达一心为孩子们好,却没想到方谦益见到冰淇淋后更呆了,吃完了冰淇淋就再也不肯吃别的了,真是把他急死了。
方谦益一直在下意识地遗忘小姐的事,因此故意忽略了很多细节。
比如玻璃和镜子,前世小姐发明的珍贵的玻璃和一尺一金的镜子只有世家大族才能享用的起,可是在这一世,比小姐制作的玻璃品质更好的随处可见,而且廉价的多,更不要说镜子了,他见过的所有镜子都比小姐制作的更加清晰,而且商店里的镜子造型非常多样,还有能放大放小扭曲身形的哈哈镜,但是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对小姐的印象,因为差距太大了,他根本没有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过,在他心中,小姐就是天姿聪颖开创技术的发明家,就像这一世的玻璃镜子的发明者一样伟大。
还有肥皂和火锅,虽然这一世这两样东西很常见,他还每日都用到肥皂,可是他就是觉得这两样东西与小姐发明的肥皂火锅是不同的,明明这两者的名称外观功能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也下意识地忽略了。
但是电视上的朗诵比赛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那些熟悉到让他流泪的诗词,却是由完全不同的人作出来的,什么李白苏轼,这些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怎么会作出与小姐几乎一样的诗词?
方谦益想不明白,可是心中却埋下了怀疑的种子,直到今天见到冰淇淋,又是一模一样的名字,又是一样的冰凉甜滑,方谦益心中的种子终于破土发芽了。
难道小姐与这里的世界有关系?不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相同?
如果小姐真的与这里有关系,那她所作的那些让她名扬天下的诗词,岂不是抄来的?
抄袭!这是文人所不耻的行为啊!小姐身为秀才,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事!
这是羞耻啊,羞耻!
见到儿子越来越萎靡,方旺达也急得茶饭不思,想了一大圈认识的人,方旺达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唯一的朋友杜君琦身上,希望朋友可以开解他,最起码能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吧,他也好有个方向。
第23章 解脱
杜君琦见到方谦益时真是吓了一大跳:“你是要减肥吗?瘦成这个样子!”
方谦益苦笑:“减肥?我身上有肥肉吗?我只是不想吃东西,没胃口,也不觉得饿。”
“厌食症?”杜君琦走近一些打量方谦益,“一点都不想吃吗?”
“嗯。”
杜君琦坐到方谦益边上,想了一会儿:“你是有什么心事吗?”
方谦益无言以对,唯有苦笑连连。
“看来真的有心事,不能告诉我吗?我保证绝对不告诉别人。”
方谦益沉默了很久,杜君琦也不催他,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等待他的倾诉。
“杜君琦,你有崇拜的人吗?”
“有,开国总理周爷爷。”
“为什么?”
“因为在我眼中,他是现实中最趋于完美的人,能让敌人都对他心生尊敬,这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方谦益揉了揉脸,他和她说的分明是两件事,她不明白他问的问题,但是他又不能直白的问出来。
杜君琦看着方谦益纠结的表情,突然心有灵犀的反应过来:“你想要问的不是这个问题吧?但你想问的又和这个问题有点关系?”
“嗯。”方谦益想了想,换了种问法,“你有没有觉得某个人很完美,但是后来发生的某件事让你颠覆了对那个人的印象?”
“有。”当然有,前世那个追了她一年,最后却对姐姐动了心的男人,不就是这样嘛,曾经的一往深情全成了狗屁。
方谦益顿时觉得找到了倾诉的话语点。
“我崇拜过一个人,我觉得她很完美,聪明,美丽,优雅,温柔。。。。。。”
“停。”杜君琦挥了下手,“简练点,听起来是个女的,那这个女的是做了什么事让你颠覆了对她的印象?”
方谦益被打断了柔情的回忆,思路还有些转不过来:“呃,我发现,发现有一些文章不是她写的。”
“哦,抄袭了是吧。”杜君琦点头表示明白。
方谦益这才反应过来他说了什么,立刻闭紧了嘴巴。
糟糕,就算是在这个世界也是反对抄袭的,他怎么就这么直接的说了出来!
“她抄了什么?用在了什么地方?获得了什么利益?”杜君琦问的很直接。
方谦益摇了摇头,闭嘴不说。
杜君琦看他这样也不勉强:“看你瘦成这个样子,可以看得出她做的事对你的打击很大,超过了你的承受范围。我也没什么说的,只能建议你远远地离开她,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不同的人就该分开,各走各道。”
“三观?”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你可以简单的理解这三观是对人生的原则底线,就像你( 重生之创业时代 http://www.xlawen.org/kan/3968/ )
每个老师都希望教出状元来,杨老师也不例外,虽然这一届他教的学生的资质很好,但是其它班也有好苗子,到底最后谁能成为第一名,谁也说不准,现在又横空加进了一个杜君琦,真的是胜负难料啊。
“江凯,赵毅,范强,昨天让你们做的卷子做好了吗?”杨老师问道。
“做好了。”江凯第一个交上了卷子,赵毅和范强也跟着交上了卷子。
“好,晚上到我家来,我给你们讲讲卷子。”自从下学期开学后,杨老师就私下给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开小灶,出于对杜君琦的莫名在意,杨老师更是加紧了对几人的辅导。
“是。”
时间进入6月份,马上要期末考了。为了不加重杜君琦的学习负担,学校免去了杜君琦的四年级期末考试,直接参加小升初考试。
6月下旬,小升初考试。
考试前一天,杜君琦就收拾好了准考证、水笔、圆规、三角尺这些东西,专门收进了透明文件袋,晚上准时睡觉,不再提笔做习题。
考试当天,杜广明和宋惠兰陪着杜君琦去了实小,在学校门口,四年级的班主任早已等着了,怕杜君琦紧张,学校专门安排由班主任送她进考室。
周围送考的家长们见到这么小的考生,纷纷小声议论起来,大多是不看好的,杜广明和宋惠兰听到这些议论都紧张的不行,生怕琦琦会受到影响,可是杜君琦仍旧是一脸的严肃,似乎没有听见这些议论声一样。
进场的铃声响了,将杜君琦交给班主任,目送她们进了学校后,杜广明和宋惠兰紧张地等在了校外。
班主任一路将杜君琦送进了考室,为了防止作弊,所有的考室都有两名监考老师,一名是本校老师,一名是外校老师。见到老师亲自送考生进来,而这考生还是一个明显低于正常年龄的小女生,外校老师不免感到大为惊奇。
“哎,你们学校还有这么小的考生啊?”外校老师小声地问向边上的本校老师。
本校老师也不知道这个跳级小天才竟然会来参加考试,心里也很惊讶,不过对着外人她也不肯表现出惊讶来:“嗯,她很聪明,在我们学校挺有名的。”
“哎,是不是那个连跳两级的杜君琦?”外校老师立刻就想到了之前听过的八卦。
“嗯,就是她。”
考场内严禁聊天,两个老师低声说了两句就结束了对话。
进场完毕,分发试卷,开考的铃声响了,杜君琦冷静的提笔作答。
外校老师对这个小女生很感兴趣,巡逻考室时总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杜君琦边上,然后瞄几眼试卷上的答案。对于监考老师的特别注意,若是寻常的考生必定是会紧张的,可是杜君琦却是一如既往的不以为意,一题一题有条不紊的往下写。
外校老师记下答案,回到讲堂细看试卷,眼睛越瞪越大,这小姑娘的准确率还真高啊,果然不愧是实小的跳级小天才。
一天两场的考试结束了,考生们都聚在一起对答案,这次的附加题都很难,数学的就不提了,一向都出的很艰深,不是考生们心中的得分题,而语文的附加题则不同,是必争之题,可是这一次的附加题却难倒了一大片的考生,因为出的题实在是太偏门了,最奇葩的三道题分别是年份的天干地支转换,看广告词猜产品,以及各辈份的称呼。
这三道题出得太偏门了,天干地支是中学才会接触到的知识,叫小学生来转换,不是故意为难嘛;看广告词猜产品,电视上播出的广告都只有聊聊三四个,五六年都不换的,谁有广告词的概念啊;各辈份的称呼就更扯淡了,不要说小学生了,就是初中生,分不清什么是堂亲什么是表亲的大有人在,这让小学生们怎么答题啊。
考生们和家长们都对这次的语文附加题怨念纷纷,全都诅咒出题老师上厕永远没带纸。
一周后成绩出来了,每个考生坐在教室里,看着手中的成绩单,或喜或悲。
校长办公室里,杜君琦看着手中的成绩单,小脸绷得紧紧的,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她更在意排名。
第20章 质疑
杜君琦的小脸一直绷到谢校长公布了她的名次,全县第一名,紧绷的小脸才终于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说到底,她还是很在意结果的。
谢校长满面笑容春风得意,这次考试不仅第一名出自他的学校,连第二名也是出自他的学校,并且本校蝉联了升学率第一名的位置,对于他来说,今年他的成绩可是非常好看的。
谢校长絮絮叨叨地夸奖着杜君琦,还提醒她,第二名与她仅有一分之差,上了初中之后,一定不要松懈学习,要保持干劲,继续保持优秀的成绩。
知道与第二名仅差一分,杜君琦立刻提起了精神,她是因为爷爷奶奶的老革命资格有了特殊加分,如果第二名没有加分的话,她就不算是真正的第一名。
谢校长拿出一份表格给杜君琦细看并且详做解释,她与第二名都有特殊加分,不过两人加的分数是一样的,去掉加分后两人还是相差一分,本次考试前五名,去掉特殊加分后,名次还是一样的,反而是五名之后的排名有了变化,不过影响不了她的第一名。
杜君琦放下了心,如果去掉特殊加分后她的名次下降了,那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坦然接受状元这个称号,排名应该是实打实的,不应该有另外的加分,不靠旁的只靠自己,这样比出来的才是真成绩,这次如果不是周围加分的人太多了,其实她也不想加这个特殊分的,为此她总是感觉心里虚,怕自己的成绩虚高了。
成绩和排名出来了,杜君琦这一边是高兴了,另一边却有人难过了。
成绩单分发后,班上的同学们都散了回家了,唯独成绩最好的几个人留下了。
江凯沉默地看着成绩单,半天都不吭一声,边上的几个好朋友在轮番安慰他逗他说话,可是他一点也不想理。
“凯表哥,我打听过了,第一名虽说是我们学校的,可是8个班我都问过了,没有这个人,估计是哪个领导的关系户,临时□□来的,她的成绩肯定有水份。”隔壁班的表弟陈伟蹿到江凯身边,抹了一把汗说道。
“真的?8个班都问过了?”赵毅问道,他与江凯是同班同学,关系不错,这次县里排名第五名。
“问过了,8个班都有我认识的人,他们都说自己班上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同学。”陈伟很肯定地说道。
赵毅拍了拍江凯的肩膀:“凯子,别多想了,那个人的成绩一定有水份,你才是真正的第一名,回去后和你妈说一下,你妈一定不会怪你的,其实你妈只要你考进一中就好,不会在意你的名次的。”
我妈是不会怪我,可是我会怪我自己啊,这分数里还含着我爸的二十分,我怎么对得起我爸。江凯捏紧了成绩单。
陈伟也劝道:“是呀,凯表哥,大姨一定不会说你的,其实你已经考得很好了,只是人家走了关系,而且那个人也知道比不过表哥你的成绩,所以成绩只敢做的比你多一分,其实你才是第一名。”
范强伸手抽过江凯手中的成绩单:“好啦,凯子,大家都走了,你也快回去给你妈报喜吧,别板着张脸了,开心点,你妈还等着你呢,快回去,别让她担心。”
听了朋友们的劝慰,江凯沉沉地点点头:“好,我回去了。”
“好,凯表哥,我和你一起走吧。”陈伟拉起江凯,半挂在了他背上,“我也好久没去你家玩了,正好去看看大姨。”
一行人走出班级,远远的看见对面办公楼的校长办公室里走出几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小女生,因为年纪明显太小,一行人只以为又是要插班的关系户,转头就把小女生给忘了,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两兄弟进了家门,江妈早已等待多时了。
江凯惴惴地拿出成绩单:“妈,对不起,这次我只考了第二名。”
陈伟赶紧补充:“是全县第二名哦,很厉害。”
江妈接过成绩单仔细看了一遍,江凯紧张地看着妈妈的表情。
“嗯,考得挺好,拿给你爸看看吧。”江妈的脸上终于展现了笑容,将成绩单递给江凯。
江凯拿着成绩单走到一面墙前,墙上悬挂着一张黑白照片像框和一个写着江家列祖列宗的供牌。
江凯抬头看着爸爸的照片:“爸,我考了全县第二名,对不起,有了你的加分,我还是没考到第一名。不过爸你放心,我以后会更努力的学习,肯定会考个第一名回来,我不会给你丢脸的。”
江妈站在江凯身后:“他爸,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小凯的,上了初中后功课就更紧了,我会监督他的。”
江妈的手放到江凯肩上:“小凯,你要记住,你的爸爸是烈士,是英雄,你一定要为他增光。”
江凯重重点头:“嗯,我会的。”
成绩公布后,紧接着就要统计分数,计算各中学的录取线了,一周后各校录取线出来了,杜君琦自然毫无异议地进了县里最好的中学第一中学。
县里有个文溪奖学金,是民间出资设立的奖学金,奖金挺丰厚的,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有奖励,各校的录取工作结束后,文溪奖学金的颁奖礼也开始了。
今年的颁奖礼还是如往年一般在县教育局举行,杜君琦在家人的陪伴下进入了会议室,与她的小兴奋不同,家里的四个大人一个小孩都激动的不得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为了杜君琦将要获得的荣誉而激动,杜君琬则是为了杜君琦答应送她的礼物而激动,总之不管为了什么而激动,一家人都激动的不得了,好似等会儿上台领奖的是他们一样。
谢校长见到杜君琦和她的家人来了,立刻打招呼让他们过来坐,言谈间很是亲切,让杜家人都放松了不少。
江凯和妈妈进入会议室时,一眼就见到了谢校长和他身边的小女生,江凯皱了皱眉,这个小女生有点眼熟,在哪里见过呢?
江凯和妈妈找了个位置坐下,没过多久,赵毅和范强以及他们的家人也来了,赵毅和范强自然而然的坐在了江凯边上,三个人轻声聊了起来。
与会的人渐渐到齐后,领导们也陆续到齐了,在冗长的领导讲话后,颁奖礼的重头戏开始了。
主持人念了前五名的名字后,杜君琦作为第一名率先上了台,紧随其后的江凯惊讶地看着先前一步的杜君琦。
她就是杜君琦?这一届的第一名?
江凯心中的问号也是会议室内绝大多数人的问号。
主持人很有眼色的适时介绍了杜君琦,当他提到杜君琦只有8岁,考试前读的是四年级时,众人都惊讶了,场下议论纷纷。
郑局长瞄了谢校长一眼,谢校长赶紧上台解释,他大力夸奖了杜君琦的聪慧,着重提到杜君琦几次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跳级考试,这次更是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了光。
虽然谢校长几次提到了杜君琦成绩优秀,但是众人还是难免心中泛起嘀咕,对这个小女生的成绩真实性保持怀疑,不过看在郑局长的面子上,并没有明言质疑,颁奖礼还是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颁奖礼的风云瞬变让杜家人的激动兴奋之意一下都被打散了,被质疑被议论的感觉很不好受,但是看到杜君琦一脸平静的样子,杜家人只能当作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以为杜君琦并不明白这些,怕争论起来反而伤害她的心灵于是选择了隐瞒和沉默。
不管旁人怎么怀疑,琦琦的成绩是真实的,等琦琦上了初中,和这些学生比一比他们就知道了,哼!
第一名获得的奖学金是500元,第二名的奖学金是400元,杜君琦和江凯分别接过奖状和红包鞠了躬,又做了一番简单的致谢后,两人一块下了台,下台时江凯多看了杜君琦一眼,再次记下了她的样子。
颁奖礼后,今年出了个小状元的消息一下传遍了全县,杜君琦成了小名人,而杜君琦这个小名人却随着杜广明下了乡。
第21章 养鸡厂
杜广明上次帮老同学的养殖厂布好了电线,因为手艺好又待人客气,没有摆电老大的威风,所以这次老同学又请他帮忙为另一家养殖厂布线。
在90年代可没有什么服务态度的考核,对于国企来说,尤其是铁老大电老大这种实权大国企,都是高高在上仰望着凡人的,就算是私底下接活,也不是他们主动拉业务走关系,而是闲坐在家喝着茶别人请他们帮忙。
对于习惯了电老大的高姿态的小厂长们,遇到杜广明这种稍微态度客气些,做事有保障的技术电工,简直就是撞大运了,于是老同学一联系好杜广明,对方养殖厂立刻备好了山珍海鲜,定好了镇政府的招待所,安排了面包车热情地前来接杜广明了,杜君琦和杜君琬闲在家里无处消遣,也闹着一起去,杜广明就把她们都带上了。
杜广明和两姐妹坐着面包车起程前往乡下,经过漫长的不知道哪里是尽头的惊险万分的盘山道,三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远在深山的养鸡厂。
养鸡厂的张厂长早已等候多时,一见面包车进厂了就立刻迎上去接待,热情地将杜广明迎进了办公室。杜广明是经常下乡的,三四个小时的盘山道是难不住他的,可是两个小姐妹却受不住了,一下车就跑到路边呕吐了,吐完进了办公室喝了几口热茶,两姐妹还是恹恹的,很没精神的样子。
“来,吃李子,很甜,自家栽的,吃几个压一压胃。”张厂长有些尴尬地递过一个大海碗,里面放着十几个红透的大李子,水凌凌的,刚洗过,看着很诱人。
“谢谢叔叔。”杜君琦和杜君琬异口同声地道谢,虽然晕车很难受,但是她们还是没有忘记礼貌。
“不客气不客气。”张厂长笑道。
杜广明适时地说道:“没事,只是有点小晕车而已,她们都是天天锻炼的,过一阵就好了,老张你别太客气了。”
“唉,穷乡僻壤的,路不好走,辛苦你们。”
“深山出山珍嘛,你们厂的鸡就是山珍,养在这里才是真正的土鸡,不像别的厂,养的都是肉鸡。”
“哈哈,是是,说到土鸡,我们厂敢打保票,出的绝对是纯土鸡,不只鸡是本乡的特产品种,连吃的都是草籽虫子和农料,一点饲料都不吃的,绝对没激素,干净。”说起这个张厂长不禁得意地笑了,他家的鸡可是很有名的,不只市场上卖的好,镇政府但凡开会请客,必定是从他厂里买鸡的。
“杜工,你走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我们厂的鸡,绝对好吃。”张厂长特意说道。
“哎呀,太客气了太客气了。”杜广明虚应着客气道。
“一定要,我都备好了,千万别和我客气,不然就是看不起我。”张厂长很是坚持,这种送礼的客气和坚持都是惯行的套路了,中国人就是喜欢这种虚虚实实的套路。
于是在张厂长的坚持下,杜广明推拖几番,终于勉强地收下了这份礼。
杜广明和张厂长走完了套路,两姐妹也恢复过来了,毕竟一个习武一个练舞,天天有锻炼,身体素质都是很好的。
见两姐妹恢复过来了,张厂长立刻就请杜广明到食堂吃饭,时间差不多了,食堂已经准备好了。
杜广明早就饿了,坐了三小时的车,早饭早就消化光了,两姐妹也是,没消化干净也吐干净了,肚子空空的,三人就跟着张厂长去了食堂。
食堂准备了八菜两汤,大都是山里出产的食材,各种菌菇山菜,厂里养的土鸡,山里打的野猪,甚至还有穿山甲,这个在后世可是严令禁止的国家保护动物,可惜现在还没有法令保护它们。
不过现在杜君琦也顾不上感慨,她大口扒饭大口吃菜,这样鲜美的一餐,是她重生以来最好吃的一餐,不吃饱就可惜了,她可是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饭后杜广明就在张厂长的带领下去察看实地规划草图了,两姐妹不习惯在外头午睡,办公室里又坐不住,张厂长就让他老婆带着她们参观养鸡场。
厂长夫人是实干型的女强人,养鸡厂的二把手,带着两姐妹就开始一一介绍起养鸡的技术,如何选种,如何孵化,如何配料,如何放养,说得头头是道。
“阿姨,为什么这些公鸡的鸡冠都破了?”杜君琦指着几只在场边溜达的公鸡问道。
“哦,公鸡爱打架,它们的冠都是打架啄破的。”
“啊。”小萝莉杜君琬捂住小嘴,“那不是很疼。”
“是啊,鸡冠会流血。”厂长夫人叹了口气,“这种土鸡很好斗的,每次打架都是一地鸡毛,不只是鸡冠被啄破,两只鸡的鸡毛都会抓得七零八落,太影响美观了,卖的时候都只能便宜卖,明明爱打架的公鸡鸡肉很好吃的。”
“啊,羽毛还会被抓掉啊,那不是很惨。”杜君琬替那些公鸡们疼。
厂长夫人无奈地笑笑,这就是小孩子啊,大人关心鸡好不好卖,她们关心鸡疼不疼。
“这种鸡很爱打架吗?”杜君琦听到了厂长夫人之前说的话。
“嗯,是啊。”
“能不能给它们一些草,让它们去啄?”杜君琦提议道。
“有试过,可惜效果不好,它们只喜欢新鲜的草,放到第二天就不要了。”厂长夫人皱眉。
“那把草捆成一捆,刚开始它们会啄掉外面的,但是里面的草还是新鲜的,如果捆的紧的话,一捆草应该可以让它们啄三天吧。”杜君琦隐约记得看过一期央视的农广节目,那期讲的是一种鸭,也是本性好斗,里面有专门讲过这样的做法。
“哎,是哎。”厂长夫人一点即通,眉眼顿时舒展了,“你说得很有道理,我这就让人扎几捆草回来,如果能让它们专心啄草,少打几次架,那就太好了。”
厂长夫人是个说风就是雨的急性子,立刻喊了人去打草。
“谢谢你啊小朋友,谢谢你出了个这么好的点子,不愧是县里的小状元,真聪明。”厂长夫人笑眯眯地夸道。
杜君琦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这个办法只是比原来的方法多转了个弯而已,也许不用她提醒,厂长他们多琢磨几次也能想到,厂长夫人这么夸赞她,她实在是有些受之有愧。
“阿姨,我在书上看到一种喂水器,可以自动给水槽加水,而且干净卫生,不容易被鸡们踩脏,最重要的是,这种喂水器用饮料瓶就可以做,很简单的。”杜君琦觉得要做点什么才对得起厂长夫人的夸赞,“有纸笔吗?我可以画出来。”
厂长夫人大喜:“有啊有啊,办公室里就有。”
几人回到办公室,杜君琦认认真真地画了示意图,厂长夫人喜开眼笑地看着示意图,美的直冒泡。
没想到请了杜工来布电还有这个意外之喜啊,这钱花的真是太值了,太值了。
杜广明看完了场地,有几个地方与和张厂长商量后,心中就打好了腹案,回到办公室画了两份草图,与张厂长商定了开工日期和预算,这事就算是敲定了,张厂长很痛快地付了一半的款项作为定金,剩余的等完工后再给付。
除了工程款定金,张厂长还给了杜君琦一百块的感谢费,他从老婆那里听说了杜君琦的捆草建议还有喂水器草图,也认为这两个建议很有用,他是个实在人,觉得不能白用了人家的建议,一定要给酬劳。
杜广明知道小女儿又出了好点子,也觉得面上有光,意思意思地推辞了一番,便替小女儿收下了。
“琦琦,这是张叔叔给你的酬劳,你收好。”杜广明把钱放到了杜君琦的手上。
“真的给我?”杜君琦的眼睛亮了,她没想到她真的能收到钱,在那个时候,孩子的钱就是父母的钱,虽然是她出的点子,但是爸爸要是把钱充公了,她也没话说。
“你就要上初中了,到时要买许多工具书和辅导书,这钱是你赚的,自然就是给你用了。”杜广明笑着说道。
“谢谢张叔叔,谢谢爸爸。”杜君琦甜滋滋地道谢,真是太好了,文溪奖的500元,加上这里的100元,她的存款又多了。
晚饭还是在食堂吃的,菜色和中午一样丰富,饭后张厂长亲自开车送杜广明和两姐妹去了镇上,招待所的房间已经开好了,是两人间的标准房,房间里还有一台黑白电视。
对于习惯了未来的商务酒店的杜君琦来说,如此简陋的房间还真是让她一头黑线,尤其是这个标准房竟然没有洗浴间,只能使用走廊上的公共卫生间,真是太难受了。
而对于小姑娘杜君琬来说,电视竟然只能接收两台,她正在追的电视剧竟然看不到,这真是太惨了。
总之对于两姐妹来说,这个标准间一点也不美好,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到杜广明,他被张厂长敬了好几杯酒,回来一洗了澡就呼呼大睡了,两姐妹愤愤地看着大打呼鲁的爸爸,真是悔到肠子都青了,这个旅程真是太不美好了。
第二天张厂长开车送杜广明和两姐妹回县城,两姐妹在车上睡了个稀里糊涂,杜广明一脸歉意的摸了摸两姐妹的额头,唉,他也不想打呼啊,可是这个实在不是他能控制的啊。
回来后杜君琦又开始了天天泡图书馆的日子,她对土鸡土鸭的养殖也很有兴趣,纯天然绿色养殖的土鸡土鸭,在后世也是很有市场的,反正她还没想好以后要发展的事业,现在先花点时间多了解一些,也能让自己心里有点谱。
杜君琦的回归让齐祖安很欣慰,他一直喜欢好学的孩子,尤其是知道杜君琦是这届的小状元后,他更是对她报以厚望,希望她以后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齐祖安知道杜君琦想要了解本地的农禽市场后略微有些失望,因为这个在他看来有些不务正业,那时候的人总是认为做生意是低人一等的,捧国家的铁饭碗才是受人尊敬的,不过齐祖安不是固执的人,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找来了历年的新闻报纸,和杜君琦一起从中寻找关于本地农禽市场的报道,一点一点的梳理国家政策和本地市场的变化。
第22章 震惊
这天杜君琦收到了方谦益的信,信中写了方谦益在这次的期末考中考了全班第三名,他觉得他能考得这么好的名次,全是靠了杜君琦的题海战术和辨题小窍门,所以专门写了这封信来感谢她,还说等开学了,他要送她一份他亲自晾晒的干货。
杜君琦看着手中的信,不由得露出开心的笑容,虽然她认为他考得好全是凭着他自己的努力,但是他写信来感谢她,她还是觉得很开心的,这个朋友很值得真心相交。
与杜君琦的悠闲假期不同,这次暑假方谦益可是忙的很,夏天日照强,正是晒鱼干虾干蛏干各种干货的好时节,渔村家家户户都会晒干货,小部分留着自家吃,大部分是要卖到市场上的,方谦益每天都要腌制大量的海产品,然后冒着烈日一个一个的摊干晾晒,短短几天,他□□在外的皮肤已经黑了许多了。
方谦益很苦恼自己的晒黑,可是这世的男人就是要光着膀子干活的,他天天戴着草帽穿着长袖已经被张强他们笑话了,要是再去捣腾草本美白水,肯定更要被他们笑死了,可是让他看着自己的皮肤一天比一天黑,他又很不甘愿,真是郁闷。
郁闷的方谦益显得有些无精打采,方母以为他是中暑了,还专门跑小诊所买了霍香正气水给他灌了下去,然后就催他早点睡觉休息,下午就不要出门了。
方谦益被方母强按在床睡午觉,等他醒来时方母已经出门晒干货了,弟弟还在睡觉,因为天太热,睡得满脑门都是汗。
方谦益悄悄爬了起来,打开电视,将音量调到极小,然后拿起大蒲扇给弟弟扇风。
电视上正在播放诗歌朗诵比赛,方谦益一向喜欢诗词,看得极为认真。
“25号选手,朗诵《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线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啪,蒲扇掉到了地上。
方谦益激动地看着电视上的字幕,怎么会,怎么会,怎么会有这首诗?
电视上的选手激|情饱满地朗诵着将进酒,方谦益心绪烦乱地看着下方的字幕,这一句句他念诵过千万遍的诗句,怎么会是那个叫李白的人作的?这怎么可能!
还不等方谦益冷静下来,主持人又开始报幕。
“26号选手,朗诵《沁园春·雪》。”
“27号选手,朗诵《水调歌头》。”
“28号选手,朗诵《卜算子·咏梅》。”
“29号选手,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句句极为熟悉又略有些不同的诗词蹦进了方谦益的脑中,选手们的朗诵与记忆中清朗的女声应合重叠,这些激昂婉转的诗句却让方谦益觉得遍体生寒、手足发颤。
“哥,你怎么了?”弟弟睡醒了,揉着惺松的眼睛坐了起来,看到哥哥的表情很不对,弟弟立刻出声询问,“是不是很难受?要不要叫母亲回来?”
弟弟喊了两遍方谦益都毫无反应,只是直勾勾地看着电视,弟弟又大力摇晃起来,方谦益终于转头看向弟弟,嘴巴动了动,然后就倒地晕了过去。
弟弟吓坏了,立刻跑出门去喊母亲。
方母正在晒场忙活,看到小儿子一头大汗地跑了过来,又听他指手划脚喊了半天,终于弄明白是大儿子出事了,马上就放下东西一路狂奔回家。
“没事,中暑了,刮一下就好。”赤脚医生拿起牛角板开始给方谦益刮痧,边上的方母紧张地看着。
赤脚医生将方谦益的前胸后背都刮了个遍,红红的痧点很快浮现出来,遍布前后,看得方母自责不己,明知道大儿子不像别家孩子那么皮实,她怎么就让他晒了这么多天呢,真是太遭罪了,都是她的错。
“好了,等他醒了给他喝杯温开水,晚上洗澡时一定要烧热水,明天就好了。”赤脚医生交代道。
“好,好,麻烦你了大夫,真是太谢谢了。”方母掏出诊费,赤脚医生收好东西就走了。
“母亲,哥哥好了吗?”弟弟偎了过来。
方母摸了摸小儿子的额头,上面的汗还没干:“快去把汗擦干了,哥哥睡一觉就好了。”
“好。”
方谦益醒来后还是精神恹恹的,也没有食欲,方母看得很心急,可是方旺达一直在海上还没回来,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7月21日,闽狮渔事件发生,福建石狮市渔船闽狮渔2294号和2295号与台湾渔船发生纠纷,被台湾的台中海巡队押回台中港。
闽狮渔事件的起因是捕捞海域的纠纷,后来发展成两岸政治问题,事情发生后震惊沿海几省,民间反抗情绪比较激烈。
受闽狮渔事件影响,海洋作业的船只全部避退近海,观望事件发展,方旺达见近海的船只太多,干脆给自己放了假,将船拖到修船厂进行修整。
放假在家的方旺达见到大儿子这付精神不振的模样,决定带全家人一起去省城玩玩,听村里人说省城新开了一家洋餐厅,叫肯德基,真是个古里古怪的名字,不过听说里面的炸鸡挺好吃的,方旺达打算带全家去尝尝鲜。
坐在明亮带着几分童趣的餐厅里,方家人兴奋不己,方旺达去前台点餐,小儿子看到边上有小孩子吃着一种他没吃过的东西,好像叫什么淋,也嚷着要吃,方旺达干脆点了两个,两个孩子各一个。
方旺达一心为孩子们好,却没想到方谦益见到冰淇淋后更呆了,吃完了冰淇淋就再也不肯吃别的了,真是把他急死了。
方谦益一直在下意识地遗忘小姐的事,因此故意忽略了很多细节。
比如玻璃和镜子,前世小姐发明的珍贵的玻璃和一尺一金的镜子只有世家大族才能享用的起,可是在这一世,比小姐制作的玻璃品质更好的随处可见,而且廉价的多,更不要说镜子了,他见过的所有镜子都比小姐制作的更加清晰,而且商店里的镜子造型非常多样,还有能放大放小扭曲身形的哈哈镜,但是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对小姐的印象,因为差距太大了,他根本没有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过,在他心中,小姐就是天姿聪颖开创技术的发明家,就像这一世的玻璃镜子的发明者一样伟大。
还有肥皂和火锅,虽然这一世这两样东西很常见,他还每日都用到肥皂,可是他就是觉得这两样东西与小姐发明的肥皂火锅是不同的,明明这两者的名称外观功能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也下意识地忽略了。
但是电视上的朗诵比赛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那些熟悉到让他流泪的诗词,却是由完全不同的人作出来的,什么李白苏轼,这些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怎么会作出与小姐几乎一样的诗词?
方谦益想不明白,可是心中却埋下了怀疑的种子,直到今天见到冰淇淋,又是一模一样的名字,又是一样的冰凉甜滑,方谦益心中的种子终于破土发芽了。
难道小姐与这里的世界有关系?不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相同?
如果小姐真的与这里有关系,那她所作的那些让她名扬天下的诗词,岂不是抄来的?
抄袭!这是文人所不耻的行为啊!小姐身为秀才,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事!
这是羞耻啊,羞耻!
见到儿子越来越萎靡,方旺达也急得茶饭不思,想了一大圈认识的人,方旺达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唯一的朋友杜君琦身上,希望朋友可以开解他,最起码能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吧,他也好有个方向。
第23章 解脱
杜君琦见到方谦益时真是吓了一大跳:“你是要减肥吗?瘦成这个样子!”
方谦益苦笑:“减肥?我身上有肥肉吗?我只是不想吃东西,没胃口,也不觉得饿。”
“厌食症?”杜君琦走近一些打量方谦益,“一点都不想吃吗?”
“嗯。”
杜君琦坐到方谦益边上,想了一会儿:“你是有什么心事吗?”
方谦益无言以对,唯有苦笑连连。
“看来真的有心事,不能告诉我吗?我保证绝对不告诉别人。”
方谦益沉默了很久,杜君琦也不催他,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等待他的倾诉。
“杜君琦,你有崇拜的人吗?”
“有,开国总理周爷爷。”
“为什么?”
“因为在我眼中,他是现实中最趋于完美的人,能让敌人都对他心生尊敬,这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方谦益揉了揉脸,他和她说的分明是两件事,她不明白他问的问题,但是他又不能直白的问出来。
杜君琦看着方谦益纠结的表情,突然心有灵犀的反应过来:“你想要问的不是这个问题吧?但你想问的又和这个问题有点关系?”
“嗯。”方谦益想了想,换了种问法,“你有没有觉得某个人很完美,但是后来发生的某件事让你颠覆了对那个人的印象?”
“有。”当然有,前世那个追了她一年,最后却对姐姐动了心的男人,不就是这样嘛,曾经的一往深情全成了狗屁。
方谦益顿时觉得找到了倾诉的话语点。
“我崇拜过一个人,我觉得她很完美,聪明,美丽,优雅,温柔。。。。。。”
“停。”杜君琦挥了下手,“简练点,听起来是个女的,那这个女的是做了什么事让你颠覆了对她的印象?”
方谦益被打断了柔情的回忆,思路还有些转不过来:“呃,我发现,发现有一些文章不是她写的。”
“哦,抄袭了是吧。”杜君琦点头表示明白。
方谦益这才反应过来他说了什么,立刻闭紧了嘴巴。
糟糕,就算是在这个世界也是反对抄袭的,他怎么就这么直接的说了出来!
“她抄了什么?用在了什么地方?获得了什么利益?”杜君琦问的很直接。
方谦益摇了摇头,闭嘴不说。
杜君琦看他这样也不勉强:“看你瘦成这个样子,可以看得出她做的事对你的打击很大,超过了你的承受范围。我也没什么说的,只能建议你远远地离开她,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不同的人就该分开,各走各道。”
“三观?”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你可以简单的理解这三观是对人生的原则底线,就像你( 重生之创业时代 http://www.xlawen.org/kan/3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