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阅读
的联系电话。”杜君琦说道。
“哦,这个简单,我找给你。”齐远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找出一本电话簿,给杜君琦抄写了陈老师的联系电话,“他不常在办公室,你打过去时可能会是别的老师接,你留下你的电话,等他打过来就行。”
“这样啊。”杜君琦支着下巴,“那干脆你和我一起去师大找他好了。”
“啊?我和你一起去找他?”齐远觉得麻烦,“我这边还有一堆的事呢。”
“喂,你这样就不够意思了哈,还是不是朋友?”杜君琦仗着年纪小,叉腰横了他一眼。
齐远举手投降:“好好好,你小,我让着你,我陪你去,可以了吧?”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齐远后来打电话约好了陈老师,周末时和杜君琦一起去了师大。
去之前杜君琦就和齐远说好了,由齐远出面和陈老师谈事情,因为杜君琦毕竟太小了,从形象上来说就完全不给力,陈老师不可能把她当作大人一样平等交谈的,而齐远已经和陈老师联系过一次了,有了初步的交情,再联系陈老师招几个师范生做补习老师,情面上就比较好说话了,而杜君琦就作为齐远的小表妹,同时也是需要补习的小学生来现场感受一下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到了师大后,陈老师早已等在了办公室,之前陈老师就从电话里得知了齐远的来意,见面后话题就自然而然的打开了。
师范生做补习家教赚一点生活费已经是常态化的现象,陈老师自己也介绍过一些优秀生给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做家教,可是介绍师范生去社会上的补习班做补习老师,陈老师还真没有做过,因为补习班一般是几个老师或师范生联合起来私下办的,自己办自己教自己管理,到一个补习机构里担任老师,领工资接受别人的管理,这倒是从未有过的。
所以陈老师并不看好齐远的补习班,先不提师范生愿不愿意接受他人的管理,单是领工资的钱就比不上自己单干的钱。
齐远也有自己的说法,第一,这么大的师大,这么多的师范生,总有几个性格内向不懂得推销自己的师范生吧,通过补习班,他们可以免了自己最弱项的一步,直接在小教室里给学生补习,第二,减少成本,补习班提供所有硬件,教室、桌椅、辅导书、练习册,对于家庭困难经济紧张的贫困生来说,是很好的选择,他们拿到的是纯收入,不需要额外支出。
陈老师听后觉得有道理,紧接着齐远又说他只需要招收四个师范生,陈老师又有点为难,才四个啊,不值得兴师动众办一场见面会啊。
齐远很知机地看出陈老师看不上这点名额,所以直接说他不打算通过学校来安排,只请陈老师介绍一些他自己认识的,成绩还可以的师范生过来,家庭困难的还可以优先安排。
齐远其实就是暗示陈老师可以安排自己的学生过来,算是人情往来。
陈老师也听懂了齐远的意思,心下一动,这也不错,如果成功介绍了一些家庭困难的,成绩不错,但是偏偏不擅人际往来的学生去了补习班,这也算是帮他在学生中树立了威望和名声,别小看这一点点的小小名声,扶助贫困学生可是一顶很好戴的帽子啊。
事情就这么谈妥了,陈老师想了一会儿,打了两个电话,叫来了四个学生,打算让他们现场教学,分别给小学生杜君琦讲半个小时。
因为被叫来的突然,四个学生完全没想到陈老师竟然是叫他们来做补习老师,还是现场教学,一开始他们的反应都有点发懵,不过其中有一个学生很快反应过来,陈老师这是给他们机会呢,于是他马上站出来,率先表示由他来辅导第一场,有了他的开头,后面的事情就很顺利了,另外三人嘀咕了一会儿,很快分配好了顺序,一个接一个的给杜君琦补习起来。
四人的教学风格各有不同,不过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完整复习加难点归纳的方式,说白了就是他们采取了正常上课的流程,先完整地讲一遍课,然后再把这节课的要点难点归纳出来,最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再一一解答。
这种方式很适合补习班,因为补习班不只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从头讲一遍课,补讲一遍基础,再针对性地给学生补缺补漏,可以让补习老师尽可能快地摸清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不从头讲课只针对性的对薄弱处进行强化的补习方式更适合一对一的家教,且只适合对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因为不用再补基础。
四人轮番讲了一遍课后,杜君琦对他们的教学表现表示满意,齐远很干脆地拍板,当场和陈老师定下了这四人。
陈老师很满意,齐远的表现让他在学生面前很有面子。
四位学生听了齐远的详细介绍后都很惊喜,他们有固定的兼职工作了,每月有300块的工资,并且还有交通补贴和周末两天的伙食供应,生活费又省了。
杜君琦也很满意,有了补习老师,补习班马上就可以开课了。
三方都皆大欢喜,各得其所。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天使轻罗小扇的首订,爱你,么么哒
第56章 开起来了
康长青班级里。
“你真能到那个小神童家补习啊?”
“当然了,她可是我搭档,我们都是少体队的。”康长青很骄傲。
“哇,好羡慕,能不能带上我?”
“你?”
“是啊,我们关系这么好了,帮我说说呗。”
“你不是在班主任家补习的吗?”
“我们班有一半的人都在他家补习,他哪里管得过来,还不是一堆人坐在一起做作业,做完了再讲题呗,我觉得和在自己家做作业差不多,就是不能看电视而已。”
“你想改,你家肯吗?”
“我妈早想给我换了,可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不过我要说是去那个小神童家补习,我妈绝对肯的。”
“那好,我晚上带你过去,看看她肯不肯收。”
张帅班级里。
“嗨,你听说了没有?张帅那家伙能去那个小神童家补习啊。”
“听说了,而且我还听说他还带上了三个人,都是和他关系好的。”
“还能带人?这个我才听说,那我现在就过去问问他,能不能多带上我一个。”
“别啊,你和他平时又不玩在一起,现在去找他,不觉得丢脸吗?”
“那你和我一起去,多个人多个伴。”
“我?”
“是啊,走,问问去,问问又掉块肉,走。”
杜君琬班级里。
“你妹妹肯帮人补习?真的假的?”
“骗你干嘛,不过不是她亲自讲课,她现在功课也忙得很,只是拿以前的笔记出来给人看而已,里面很多题型的解题步骤哦,而且她还找了大学生来讲课,很厉害吧。”
“这么好!有笔记还有大学生?我想去我想去。”
“你去什么,我妹只帮五年级的补习。”
“啊,为什么啊?”
“因为她有朋友正好读五年级,快要毕业了,特意求了她帮忙,她才肯的。”
“啊,好可惜。”
另一个女生挤开前一个女生:“我表姐正好是五年级,你能不能帮我说说,让我表姐去补习?”
“可以,我们是朋友嘛,晚上你带你表姐来我家,让我妹妹测一测,要是还可以的话,她看在我的面子上一定会收的。”
“哇,谢谢你了,琬琬,我表姐一定开心死了。”
当天晚上杜家来了一大堆小学生,杜君琦手写了一份小试卷,让这些小学生现场作答,可以翻书,但不能互相抄写。
小试卷的题并不多,45分钟后杜君琦开始逐一批改收上来的一堆作业纸,很快就分成了三叠,一叠是成绩不错的,不需要额外补习,一叠是成绩太差了,要从头补习,一叠是中等的,需要针对性补习。
杜君琦与成绩中等和成绩差的学生商量,如果到她这边来补习是要分班的,成绩中等的一个班,成绩差的一个班,收费是不一样的,成绩中等的每单元收50元,成绩差的要收贵些,每单元要收70元,不过这贵也不算贵,是物有所价的,她这边是小班教学,一个班最多5人,保证他们能得到足够的补习资源,而且请的是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来教学,质量有保证,另外,补习时间是每周六和每周日,如果他们平时有去班主任家补习的话也不影响计划,杜君琦把事情都说清了,让他们回去和家长们商量一下,如果愿意的话,周五晚上去她的补习班报名。
这两批学生好商量,成绩好的那几个就不好商量了,因为杜君琦认为他们不需要补习,自己回去多做些习题就好了,可是他们不这么想,他们宁愿花钱进补习班,谁嫌成绩不够高啊,当然是越高越好了,更保况能得到杜君琦的独家笔记辅导,当然有比没有好啦。
杜君琦无奈,最后只能给了一个每单元50元的价格,并且抽出每周五晚上的时间,专门由师范生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本来去除这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补习班四个小班的名额正好用完,结果硬塞了这几个,周五晚上的时间被占用了,师范生无法坐车回校,杜君琦就得给师范生安排宿舍了。
杜君琦重新在补习班隔起了一道墙,将原本的公共办公区域缩小,隔出一间小小的房间来,里面摆上两张上下床,睡觉问题就勉强解决了,补习班有卫生间,卫生问题也可以解决,就是洗澡这一点,就只能到杜家解决了,不过这也只是小问题,不算什么。
因为增加了师范生的工作量,在周五下午师范生过来报到时,杜君琦和他们进行了说明,给他们提了50元的工资。
师范生对于这点倒是没有异议,反正只是多教一晚上,补习班提供了住宿,还加了工资,他们哪有什么意见,只是得知这个小姑娘竟然不只不是要补习的学生,而且还不是小学生,她其实是高二生,并且还是这个补习班的组织者时,他们倒是全部震惊了。
天哪,这个世界太凶残了,他们已经跟不上了。
很快到了傍晚,补习班陆续来了学生和家长们,当家长们见到工商执照和补习老师的师范大学学生证,以及杜君琦本人后,家长们都放心了,纷纷挤过来报名交钱,生怕晚了就抢不到名额了。
几个成绩好的学生一报完名就进了小教室进行补习,四个老师全程辅导,简直就是一对一的家教服务。
挤在门上的玻璃窗旁观了里面的教学场面的家长们都很满意,这样才是补习嘛,一堆人怎么补习啊,一人一题都不够分,不枉费他们退了班主任的补习班来这里补习,老师认真,学费还不比班主任贵,并且还不用节日送礼,对比一下,这里更划算。
知道家长们在外面旁观,补习老师们都卯足了劲表现,今晚的补习本来是两节课的,结果他们实打实地用足了2个小时,从7点13分一直讲到9点15分。
前来报名的家长们都很耐心地等了下来,而且还挤在小窗户上全程旁观了过程,补习结束后,家长们都挤过去围着学生和补习老师不停发问,问了近半个小时才心满意足地带着孩子各自归家。
周六上午8点,家长们带着孩子陆续到达补习班,8点半补习正式开始,上午3节课,下午3节课,不放心的家长们继续全程陪同。
到了周日,陪同了一天的家长们不再陪同了,放心让孩子们自己前来补习,反正她们来了也做不了什么,坐在外面聊天还不敢大声,还是等单元考成绩出来再说吧,反正两周一次单元考,时间也快得很,如果成绩提高了,那就继续补下去吧。
两周后,参加了补习班的学生们都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成绩明显提高了,成绩中等的那批提高的最明显,就是进步最小的那个都提了十几分,成绩本就优秀的那几个也发觉自己的成绩提高了,虽说只是8分10分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这8分10分能决定他们能不能进班级前5。
学生们高兴了,家长们满意了,补习班的名气提高了,想要报名的家长更多了。
周五晚上,几个想要报名的家长们结伴来到补习班,可是那四个补习老师却拒绝了她们,说是名额已满,加不进去了。
家长们说了一大通的好话,可是她们偏偏遇上的是还没毕业的学生,还未出社会的学生比班主任们坚持原则,说是小班教学就是小班教学,说是最多5人那就是最多5人,没名额他们也没办法,反正不能收就是不能收。
见识了这四个大学生的榆木脑袋,家长们气得够呛,可惜她们再气也拿他们没办法,转头气哄哄地就把这事和亲戚朋友同事们说了一通,她们原本是想抱怨的,结果反而让补习班的名气更大了,许多人还是通过她们才知道原来小神童杜君琦竟然办了一个小学补习班。
经过这一小小波折后,杜君琦的补习班渐渐在小学家长圈子中传开了,大家都等着半期考的到来,检验一下杜君琦的成绩是否能在其他学生身上重现。
第57章 被借风
方谦益跟着杜君琦来到补习班,看着小教室里的学生和补习老师,方谦益心里很不得劲。
“谦益,你要不要加入?”杜君琦还是想拉这个小伙伴一把。
方谦益感谢杜君琦的好意,可是他还是摇了摇头:“不了,补习班能办起来全靠你,我不能坐享其成。”
“可是这个盈利很快的,这个学期结束后,我的投入也都能收回来了,以后就是盈利了。”杜君琦还是想说服方谦益。
“不了,你的好意我知道,不过真的不用,我家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现在台风过去了,我家的船已经出海了,干货厂过段时间就能出货了,养殖厂虽然花费的时间长些,但是等鱼苗养起来也就好了。”方谦益微笑说道。
“好吧,那我就不提了,来,过来看,这是我新画的童装,你看这几款毛衣怎么样?”杜君琦拉着方谦益坐到办公桌,从书包里拿出一大本绘图册,介绍起她新画的毛衣。
方谦益顺从地坐下,和杜君琦慢慢讨论起来。
进入秋天了,天气转凉,运动裙装已经下架了,其它薄款运动服的销量也大大减少,家长们都开始买毛线给孩子打毛衣了,杜君琦也顺势开始设计毛衣的图案了。
这两年的经济环境普遍不好,家长们舍不得花钱买衣服,加上社会大环境都是妈妈给孩子打毛衣,习惯成自然,也就没人给孩子买机织毛衣,所以童装市场除了外套卖得还不错外,其它类型的衣服,尤其是毛衣,卖得一直不好。
杜君琦觉得毛衣好不好卖的唯一重点是价钱,如果市场上图案好看、色彩鲜艳的毛衣的价格和自己织的毛衣差不多的话,那妈妈们绝对会买毛衣的,谁愿意一天到晚打毛衣,打得脖子酸肩膀痛啊,还不是为了省钱嘛。
为了估算毛衣的制衣成本,杜君琦还特意问了诺亚服装厂的会计,发现制衣成本并不高,只要控制一下零售价,让普通家庭也能轻易购买得起,童装毛衣市场还是很有可为的。
杜君琦打算先生产一批毛衣试试水,如果市场反应好再加大生产,所以她重点设计了几个款型,有经久流行的v领针织马甲、套头毛衣、带帽毛衣,还有这几年流行的针织蝙蝠衫,图案也多设计了几种,以花朵动物为主。
方谦益制作了几十款娃娃的服装,对现在的流行审美也有了自己的了解,帮着挑选了几款图案,第一批毛衣的款型图案就这么定下来了。
要宣传毛衣了,杜君琦照例计划在《新视野》上打广告,还是两页彩图大照。
《新视野》现在已经成了本省销量最大的儿童读物,每个月都有新的广告单子找上门来,广告位有限,《新视野》的广告费自然水涨船高,对于诺亚服装厂的广告齐远本来是想提高一下广告费的,可是杜君琦主创构思的《昆仑》是《新视野》的销量支撑,而且她当时体谅工作室资金短缺,还免收了全额稿费,对他是有大人情在的,齐远实在开不了这个口,于是就当作没事一般,按原价接下了广告单。
齐远不是个擅于隐藏心理的人,虽然他的嘴上没提,但是面上还是带了点出来,毕竟他是工作室的头,是要对工作室的运营情况负责任的。
杜君琦前世也是商场精英,看到齐远表情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加价,一问果然如此。
看到杜君琦一幅果然如此不出所料的表情,齐远反而更加尴尬不已。
“那个,不用提价不用提价,就按原来的算。”齐远尴尬之余赶紧表明态度。
“不不,要提的,给别人家是什么价,就给我什么价。”杜君琦知道齐远是碍着两人的情面不敢提价,可是她不愿把之前的人情用在这点小事上,多花点就多花点呗,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齐远红了脸,把新的广告价格表拿了出来:“我也不好意思按这个表来收你的钱,我给你打个折吧。”齐远按着计算器,算了个新价格出来,拿给杜君琦看。
杜君琦不愿在这点小事上计较,现在的广告费还不贵,而且儿童读物的广告再贵也贵不过电视台,若是能做大市场份额,这点广告投入还是值得的。
签定了新的广告合同后,杜君琦收拾合同放进背包就准备回家,齐远却拿了一本杂志放到她的面前:“看看这个。”
“看什么?”杜君琦随手翻开目录页,“你要我看哪个?”
“就是那个《无双神剑》。”
杜君琦翻到《无双神剑》的页面:“咦,这个画风好眼熟啊,哦,是老刘啊,哈,原来他是被这家给挖过去了。”
“这本《星斗》一直是武侠风的,是我们华南区的千年老二,销量一直被《江湖》稳稳压着,没想到这次竟然转变了风格,学着我们出连载连环画,而且同样是仙侠类,想借着我们的东风抢我们的市场,真是不要脸。”齐远一脸的不屑和鄙视。
“我们把题材炒火了,跟风的自然就来了,这很正常,《星斗》现在的销量怎么样?”杜君琦更在意这个。
齐远换上了愤愤的表情:“比以前好。”
杜君琦点点头:“说明仙侠这个题材还是挺受欢迎的,我看了一下,他们仿的很认真,背景、人物和画风都向《昆仑》靠拢,算是仿的比较成功的,不过他们才开始涉及这个题材,剧情也才刚开始,短期之内看不出好坏,得再出几期才知道他们的故事合不合读者的喜好。”
“他们把老刘挖走了,背景、人物和画风当然像《昆仑》了,小偷,哼,而且老刘这个没道德的肯定会把我们的剧情透露给他们,要是他们抢先把《昆仑》的剧情发出去了,我们不是还得临时改,太不爽了。”齐远一想到这点就生气。
“那也没办法,现在又没有什么原创作品的保护条例,而且老刘也算是原创者之一,真要打官司我们也占不了上风。”杜君琦无奈地说道,现实就是这么无奈,知识产权的官司很不好打啊。
齐远一脸憋屈的样子:“那我们就这么算了?”
“不然能怎样。”杜君琦摊手,“要不,等着《星斗》销量惨淡的时候再写信去嘲讽两句?”
“我们就不能在自己的《新视野》上抨击这种丑恶现象吗?”
“算了,这样只能引来对方的忠实支持者,说我们恶意中伤,想踩着《绿野》上位,就算我们有支持者出声反驳,也只会引发双方骂战,对我们只会是得不偿失。”杜君琦一点也不建议这么做,“就算要抨击,也绝不应该由我们出面,而是由不相关的第三方出面,而且还得是级别够高的刊物或干部发声才可以。”
齐远气鼓鼓地抱胸坐在沙发中,一脸不忿。
“好了,别想那么多了,我们先来商量一下备用剧情吧,如果老刘真的用我们原定的剧情来编《无双神剑》,我们也能有个备选方案,不至于手忙脚乱。”杜君琦一向喜欢早做打算,有备无患,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只能尽快做出对应方案减少损失。
齐远无奈,知道现在不是生闷气的时候,拿过纸笔开始与杜君琦讨论起剧情大纲来。
一直讨论到傍晚,剧情大纲才总算定了下来,杜君琦回到家正好赶上吃晚饭的时间,思考了大半天,杜君琦早就饥肠辘辘了,结果没想到晚饭还没做好,饭还在锅里煮着呢。
“琦琦啊,真对不起,今天妈妈和奶奶都有事,回来晚了,再等一会儿,饭马上就好了。”宋惠兰洗了个大红苹果递过来,“先吃个苹果垫垫肚子。”
杜君琦只能捧着大苹果来到客厅,打算边吃边看电视。
杜君琬早就在客厅里看电视了,桌子上放着一个苹果核,看来跟杜君琦一样,她也是先吃个苹果充饥。
杜君琬转头看到妹妹捧着个苹果过来,笑着打趣:“哈,你也饿了吧,你真笨,这么晚回来了,也不在路上带包零食回来,要是我,我肯定会买包饼干的。”
“吃饼干,你也不怕胖。”杜君琦撇了她一眼。
杜君琬面色一苦:“讨厌。”现在杜君琬已经9岁了,再过两三年就会进入青春期,舞蹈老师对她开始有体重要求了。
“今天怎么回事?怎么妈妈和奶奶都回来晚了?”杜君琦边吃边问。
“一个公司忙,一个厂里忙,你没看到爸爸和爷爷都还没回来吗?”
“是啊,为什么今天这么忙?”
“听说是市里来领导视察,县里让各个单位做卫生大检查。”杜君琬转述着从妈妈那里得来的消息。
“哦。”杜君琦点头,领导视察嘛,首先要先做好大卫生的,场面活总是要干好的。
“妈妈说,估计这次视察完后,我们l县就要正式改名叫l区了,我学校的校名也要改了,说是要改成第二实验小学,因为市里已经有一座实验小学了,哼,讨厌。”杜君琬撇嘴表示讨厌。
“哦,那这样我学校不是也要改名,市里也有一座一中啊。”杜君琦咬了一大口苹果,“不知道会改成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所有的订阅读者,小天使们,你们太好了
第58章 琬琬的自作主张
l县一中要改名为f市十八中了。
还好还好,不是三八中。一中的同学们嘻嘻哈哈的打闹着。
太好了太好了,编制扩充了,我们有编制了。一中的编制外老师们拍手庆贺。
太麻烦了太麻烦了,校徵和校服又要设计了。陈校长头疼了。
陈校长一想到要改校徵和校服就头疼,他一向讨厌这种吃力难讨好的麻烦事,改的好是应该的,改不好就要被骂不知道多少年,要是全省都统一了校服该多好啊,难看挨骂也不关自己的事。
陈校长叫来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商量这件事,另外两人也觉得这事吃力不讨好,都不想沾边,打定主意,把这事推到别人身上。
副校长说:“让学校的几个美术老师去设计嘛,他们不就是学这个教这个的。”
教务处主任说:“何必这么麻烦,找几家服装厂,让他们去设计,等设计好了再让我们挑就行了嘛。”
让服装厂设计,这倒也是个办法,陈校长同意了,紧接着又提出下一个问题,找哪几家服装厂?
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对视一眼,这是个掏油水的好机会,该介绍哪家呢?是原来的那家,还是找别家的?
还不等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眼神交流完,陈校长一拍脑袋想起来了,杜君琦她家不就是开服装厂的嘛。
陈校长想到做到,趁着课间操的时间叫来了杜君琦,问她想不想接下这个单子。
杜君琦当然想接,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陈校长个人是倾向杜君琦的,因为杜君琦是他大力推出来的榜样学生,加上杜君琦也尊重他,他是把她当作自己的弟子来看待的,自然有感情倾向,不过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也各自推荐了一家服装厂,为了以示公正,他也向杜君琦做了说明,一个月后会让三家一起竞标。
杜君琦知道陈校长的为难之处,她也不怵与别家竞争,坦然接受了公开竞标。
回家后杜君琦就开始着手设计十八中的校徵和校服,校服还比较好设计,因为有规可循,本国的校服就爱运动服,再改也只能改动一点版型上的细节,比如肩膀加层薄薄的海绵垫,让肩背更挺拔一些,比如修改一下裤型,偏西装一些,再比如女生的裙子,裙型更好看一些,而校徵就麻烦一点,既要简单又要突出,最好一眼就能让人记住。
校服设计的很快,花了一周的时间,几番修改,杜君琦就定了终稿,仔细把图纸收了起来,杜君琦专心设计校徵去了,结果没想到图纸却被杜君琬拿到了第二实验小学。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懵懂的男女意识,男生开始懂得偶尔让让女生帮帮女生,讨讨女生欢心,而杜君琬五官生得可爱漂亮,身型因练舞而显得苗条均称,是班上公认的最漂亮的女孩子,加上她有个小神童妹妹,她的名气也随之上涨,隐隐成了全校有名的小名人小校花,老师喜欢她,女生讨好她,连男生也对她格外退让,所以杜君琬渐渐地开始变得喜欢在外人面前展现自己炫耀自己。
杜君琬很喜欢杜君琦给十八中设计的校服,正好实小改名了也要设计新校服,班主任还私下找过她,问她家里的服装厂要不要接这个单子,杜君琬自然要表现自己,见杜君琦定好了稿样,就直接拿去给了班主任,她想着,反正妹妹会设计,没有这两套,再另外设计两套就是了。
于是在杜君琦完全不知情的时候,她的两套设计图已经放到了实小谢校长的办公桌上了。
“君琬,这是你家服装厂出的设计图?”谢校长笑眯眯地问道。
杜君琬点头:“嗯,是琦琦设计的,琦琦还画了几套,不过她和我都最喜欢这两套。”
“哦。”谢校长点了点头,既然杜君琦也喜欢这两套,那学生们应该也会喜欢,杜君琦她的眼光他是相信的,他不愿意挑套学生们不喜欢校服,然后被学生们说眼光差。
“那价格怎么算呢?”谢校长继续笑眯眯地问道。
杜君琬小小的呆了一下,这个她完全没想到,她只想着先拿图纸来表现一下自己啊。
“啊,这个家里没说啊,我只是先拿图纸过来给校长您看看,如果您满意设计的话,爷爷再来谈价格问题。”杜君琬反应的挺快,很快圆了回来。
谢校长满意地点点头:“我很满意,那你明天让你爷爷来学校一趟,我和你爷爷谈一谈价格。”
“好。”
中午放学回家,杜君琬很得意地在饭桌上把这事和家里人提了。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今天我给服装厂拉来了一个单子哦。”杜君琬骄傲地挺了挺鼻子。
爷爷笑了:“哦,我们家琬琬这么能干啊,什么单子啊?”
“是我们学校的校服单子,我们学校改名了,校服要重新做,我和校长谈好了,校长让爷爷明天去学校谈价格。”
宋惠兰很惊讶:“啊,明天就谈价格?谢校长连校服设计图都不用看吗?”
“已经看过啦,校长很满意。”杜君琬快言快语地说道。
宋惠兰更惊讶了:“看过了?”
转头问杜君琦:“琦琦,你给实小设计了校服?”
杜君琦摇头:“没有啊,我这些天都在给我们学校设计校服和校徵啊,没给实小设计啊。”
宋惠兰问向杜君琬:“琬琬,你拿了谁的设计图给谢校长啊?不是我们厂出的设计图可不能随便用啊,会惹麻烦的。”
“就是琦琦设计的啊。”杜君琬理直气壮地问向杜君琦,“琦琦,你昨天不是定稿了两套校服吗?我拿去给校长看了。”
杜君琦先是呆住,接着一股怒气涌上心头:“那是我给我学校设计的校服啊!”
“反正你还设计了其它套,重新改一改就可以了嘛,又不冲突。”杜君琬毫无所觉。
“你都没问过我,你太过份了!”杜君琦气得把筷子拍在了饭桌上。
“干嘛这么凶。”杜君琬委屈地小嘴一扁,眼泪说来就来,可怜兮兮地看着大人们。
杜君琦气得血气上涌,前世杜君琬就是喜欢表现自己,风头是她的,麻烦是妹妹的,一遇到麻烦她就装可怜,每次出事都是妹妹顶上,顶着顶着,她就把妹妹的维护当成了理所当然,甚至在抢了妹妹的初恋时还“请求”妹妹退让,这世重新来过,她还是这样,不告自取地这么理所当然,这么理直气壮!
自重生以来,杜君琦都是把杜君琬当成小孩子,不愿拉低自己的智商与她计较,尽量客观地对待她,毕竟现在的她还只是个孩子,不是前世那个抢了妹妹初恋的坏姐姐,可是今天她才发现,人的性格真是三分天注定,杜君琬就是个喜欢表现自己、不顾他人感受的人!
杜君琦气得饭都没吃,转头进了房间,重新拿起之前被放弃的设计图。
她需要冷静,她需要理智,工作是最好的镇静剂,这是她做了多年的工作狂后的心得,只有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她才能彻底遗忘所有的负面情绪,成就独一无二的她。
大人们没想到杜君琬这么自作主张,更没想到杜君琦竟然这么生气。
宋惠兰也很生气,她不喜欢琬琬这么做,狠狠地说了她好一通,然后无视琬琬的眼泪,给琦琦收拾了饭菜送去,半强硬地逼着琦琦吃了午饭。
杜广明很头疼,他一向是宠孩子的,虽然琬琬这么做很不应该,但是看她已经被老婆骂了一通,也哭得很惨了,杜广明心疼了,只能好言好语地教导琬琬,告诉她为什么错了,为什么琦琦那么生气,以后不能再这么做了。
爷爷奶奶是原则性很强的党员,都觉得琬琬得好好教育一下,不趁着孩子小的时候改正过来,难道等她大了以后犯了更大的错事时再教育吗?
于是在杜广明教导琬琬的时候,爷爷奶奶在边上穿插着一起教育,务必要让琬琬深刻了解到自己的错误。
被妈妈盯着吃午饭的杜君琦,耳边不停地听到爷爷奶奶的教育声,还有爸爸的维护声,她的心里很乱,刚刚她也是被刺激着想到了前世的事,两者相撞,才让她这般生气,现在冷静下来了,她心里虽然对琬琬有点膈应,但是现在这点问题还上升不到你死我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她不可能一直生琬琬的气,就算她不理琬琬,家里人也会帮着琬琬一直劝她的,可是她心里有前世的芥蒂,让她掩下芥蒂恢复以往,短时间之内她又做不到,她的心真的好乱。
因着杜君琬的自作主张,不只杜君琦要重新修改设计图,爷爷和服装厂会计也跟着忙活了一下午。
要报价就得先算成本,要算布料,要算印染费,要算人工费,还要留下公关费和好处费,实小不可能只向一家服装厂询价,肯定还会再找几家做比较的,公关费和好处费是少不了的,不管谢校长收不收,这笔费用都得预留出来,至于预留多少合适,这又得比较一下行情了,会计还得花时间向行里人打听一下呢。
爷爷是个老干部老党员,他一直反对这种事,但是他也只能做到独善其身,不能阻止别人收用,社会环境变了,他无力阻止人心浮动,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作者有话要说:上了收藏神器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虽然不是第一次上了,但是水镜还是很忐忑,再次感谢所有订阅的小天使们,不管你们是全部订阅,还是部分订阅,你们都是用行动支持了水镜,好感谢你们
第59章 行业竞争
爷爷与谢校长的会谈很顺利,爷爷给出的是公道价,不只价格比别家低,拿来做展示的样本布料还比原来的校服厚实,谢校长很满意。
爷爷一直想提红包的事,可是他完全开不了口,一想提起嘴巴就像被封住了一样,憋了大半天,最后都要走了,爷爷才最终开口提了。
谢校长自然拒绝了,这次会谈只是确定一下初步意向,能不能定下来谢校长也做不了主,实小决定向一中学习,也搞一个竞标会,让几家服装厂公开竞标,诺亚服装厂能不能中标,全看他们在竞标会上的表现。
谢校长这么说爷爷反而松了口气,对于明面上的竞争爷爷一点也不怵,坦坦荡荡地去竞争就是了,只要不是背后搞黑幕,爷爷一点也不担心自家的设计和价格会落选,这次为了接下这个单,厂里开出的价格可是很低的。
杜君琦原定给一中的设计图被杜君琬用掉了,( 重生之创业时代 http://www.xlawen.org/kan/3968/ )
“哦,这个简单,我找给你。”齐远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找出一本电话簿,给杜君琦抄写了陈老师的联系电话,“他不常在办公室,你打过去时可能会是别的老师接,你留下你的电话,等他打过来就行。”
“这样啊。”杜君琦支着下巴,“那干脆你和我一起去师大找他好了。”
“啊?我和你一起去找他?”齐远觉得麻烦,“我这边还有一堆的事呢。”
“喂,你这样就不够意思了哈,还是不是朋友?”杜君琦仗着年纪小,叉腰横了他一眼。
齐远举手投降:“好好好,你小,我让着你,我陪你去,可以了吧?”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齐远后来打电话约好了陈老师,周末时和杜君琦一起去了师大。
去之前杜君琦就和齐远说好了,由齐远出面和陈老师谈事情,因为杜君琦毕竟太小了,从形象上来说就完全不给力,陈老师不可能把她当作大人一样平等交谈的,而齐远已经和陈老师联系过一次了,有了初步的交情,再联系陈老师招几个师范生做补习老师,情面上就比较好说话了,而杜君琦就作为齐远的小表妹,同时也是需要补习的小学生来现场感受一下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到了师大后,陈老师早已等在了办公室,之前陈老师就从电话里得知了齐远的来意,见面后话题就自然而然的打开了。
师范生做补习家教赚一点生活费已经是常态化的现象,陈老师自己也介绍过一些优秀生给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做家教,可是介绍师范生去社会上的补习班做补习老师,陈老师还真没有做过,因为补习班一般是几个老师或师范生联合起来私下办的,自己办自己教自己管理,到一个补习机构里担任老师,领工资接受别人的管理,这倒是从未有过的。
所以陈老师并不看好齐远的补习班,先不提师范生愿不愿意接受他人的管理,单是领工资的钱就比不上自己单干的钱。
齐远也有自己的说法,第一,这么大的师大,这么多的师范生,总有几个性格内向不懂得推销自己的师范生吧,通过补习班,他们可以免了自己最弱项的一步,直接在小教室里给学生补习,第二,减少成本,补习班提供所有硬件,教室、桌椅、辅导书、练习册,对于家庭困难经济紧张的贫困生来说,是很好的选择,他们拿到的是纯收入,不需要额外支出。
陈老师听后觉得有道理,紧接着齐远又说他只需要招收四个师范生,陈老师又有点为难,才四个啊,不值得兴师动众办一场见面会啊。
齐远很知机地看出陈老师看不上这点名额,所以直接说他不打算通过学校来安排,只请陈老师介绍一些他自己认识的,成绩还可以的师范生过来,家庭困难的还可以优先安排。
齐远其实就是暗示陈老师可以安排自己的学生过来,算是人情往来。
陈老师也听懂了齐远的意思,心下一动,这也不错,如果成功介绍了一些家庭困难的,成绩不错,但是偏偏不擅人际往来的学生去了补习班,这也算是帮他在学生中树立了威望和名声,别小看这一点点的小小名声,扶助贫困学生可是一顶很好戴的帽子啊。
事情就这么谈妥了,陈老师想了一会儿,打了两个电话,叫来了四个学生,打算让他们现场教学,分别给小学生杜君琦讲半个小时。
因为被叫来的突然,四个学生完全没想到陈老师竟然是叫他们来做补习老师,还是现场教学,一开始他们的反应都有点发懵,不过其中有一个学生很快反应过来,陈老师这是给他们机会呢,于是他马上站出来,率先表示由他来辅导第一场,有了他的开头,后面的事情就很顺利了,另外三人嘀咕了一会儿,很快分配好了顺序,一个接一个的给杜君琦补习起来。
四人的教学风格各有不同,不过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完整复习加难点归纳的方式,说白了就是他们采取了正常上课的流程,先完整地讲一遍课,然后再把这节课的要点难点归纳出来,最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再一一解答。
这种方式很适合补习班,因为补习班不只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从头讲一遍课,补讲一遍基础,再针对性地给学生补缺补漏,可以让补习老师尽可能快地摸清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不从头讲课只针对性的对薄弱处进行强化的补习方式更适合一对一的家教,且只适合对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因为不用再补基础。
四人轮番讲了一遍课后,杜君琦对他们的教学表现表示满意,齐远很干脆地拍板,当场和陈老师定下了这四人。
陈老师很满意,齐远的表现让他在学生面前很有面子。
四位学生听了齐远的详细介绍后都很惊喜,他们有固定的兼职工作了,每月有300块的工资,并且还有交通补贴和周末两天的伙食供应,生活费又省了。
杜君琦也很满意,有了补习老师,补习班马上就可以开课了。
三方都皆大欢喜,各得其所。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天使轻罗小扇的首订,爱你,么么哒
第56章 开起来了
康长青班级里。
“你真能到那个小神童家补习啊?”
“当然了,她可是我搭档,我们都是少体队的。”康长青很骄傲。
“哇,好羡慕,能不能带上我?”
“你?”
“是啊,我们关系这么好了,帮我说说呗。”
“你不是在班主任家补习的吗?”
“我们班有一半的人都在他家补习,他哪里管得过来,还不是一堆人坐在一起做作业,做完了再讲题呗,我觉得和在自己家做作业差不多,就是不能看电视而已。”
“你想改,你家肯吗?”
“我妈早想给我换了,可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不过我要说是去那个小神童家补习,我妈绝对肯的。”
“那好,我晚上带你过去,看看她肯不肯收。”
张帅班级里。
“嗨,你听说了没有?张帅那家伙能去那个小神童家补习啊。”
“听说了,而且我还听说他还带上了三个人,都是和他关系好的。”
“还能带人?这个我才听说,那我现在就过去问问他,能不能多带上我一个。”
“别啊,你和他平时又不玩在一起,现在去找他,不觉得丢脸吗?”
“那你和我一起去,多个人多个伴。”
“我?”
“是啊,走,问问去,问问又掉块肉,走。”
杜君琬班级里。
“你妹妹肯帮人补习?真的假的?”
“骗你干嘛,不过不是她亲自讲课,她现在功课也忙得很,只是拿以前的笔记出来给人看而已,里面很多题型的解题步骤哦,而且她还找了大学生来讲课,很厉害吧。”
“这么好!有笔记还有大学生?我想去我想去。”
“你去什么,我妹只帮五年级的补习。”
“啊,为什么啊?”
“因为她有朋友正好读五年级,快要毕业了,特意求了她帮忙,她才肯的。”
“啊,好可惜。”
另一个女生挤开前一个女生:“我表姐正好是五年级,你能不能帮我说说,让我表姐去补习?”
“可以,我们是朋友嘛,晚上你带你表姐来我家,让我妹妹测一测,要是还可以的话,她看在我的面子上一定会收的。”
“哇,谢谢你了,琬琬,我表姐一定开心死了。”
当天晚上杜家来了一大堆小学生,杜君琦手写了一份小试卷,让这些小学生现场作答,可以翻书,但不能互相抄写。
小试卷的题并不多,45分钟后杜君琦开始逐一批改收上来的一堆作业纸,很快就分成了三叠,一叠是成绩不错的,不需要额外补习,一叠是成绩太差了,要从头补习,一叠是中等的,需要针对性补习。
杜君琦与成绩中等和成绩差的学生商量,如果到她这边来补习是要分班的,成绩中等的一个班,成绩差的一个班,收费是不一样的,成绩中等的每单元收50元,成绩差的要收贵些,每单元要收70元,不过这贵也不算贵,是物有所价的,她这边是小班教学,一个班最多5人,保证他们能得到足够的补习资源,而且请的是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来教学,质量有保证,另外,补习时间是每周六和每周日,如果他们平时有去班主任家补习的话也不影响计划,杜君琦把事情都说清了,让他们回去和家长们商量一下,如果愿意的话,周五晚上去她的补习班报名。
这两批学生好商量,成绩好的那几个就不好商量了,因为杜君琦认为他们不需要补习,自己回去多做些习题就好了,可是他们不这么想,他们宁愿花钱进补习班,谁嫌成绩不够高啊,当然是越高越好了,更保况能得到杜君琦的独家笔记辅导,当然有比没有好啦。
杜君琦无奈,最后只能给了一个每单元50元的价格,并且抽出每周五晚上的时间,专门由师范生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本来去除这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补习班四个小班的名额正好用完,结果硬塞了这几个,周五晚上的时间被占用了,师范生无法坐车回校,杜君琦就得给师范生安排宿舍了。
杜君琦重新在补习班隔起了一道墙,将原本的公共办公区域缩小,隔出一间小小的房间来,里面摆上两张上下床,睡觉问题就勉强解决了,补习班有卫生间,卫生问题也可以解决,就是洗澡这一点,就只能到杜家解决了,不过这也只是小问题,不算什么。
因为增加了师范生的工作量,在周五下午师范生过来报到时,杜君琦和他们进行了说明,给他们提了50元的工资。
师范生对于这点倒是没有异议,反正只是多教一晚上,补习班提供了住宿,还加了工资,他们哪有什么意见,只是得知这个小姑娘竟然不只不是要补习的学生,而且还不是小学生,她其实是高二生,并且还是这个补习班的组织者时,他们倒是全部震惊了。
天哪,这个世界太凶残了,他们已经跟不上了。
很快到了傍晚,补习班陆续来了学生和家长们,当家长们见到工商执照和补习老师的师范大学学生证,以及杜君琦本人后,家长们都放心了,纷纷挤过来报名交钱,生怕晚了就抢不到名额了。
几个成绩好的学生一报完名就进了小教室进行补习,四个老师全程辅导,简直就是一对一的家教服务。
挤在门上的玻璃窗旁观了里面的教学场面的家长们都很满意,这样才是补习嘛,一堆人怎么补习啊,一人一题都不够分,不枉费他们退了班主任的补习班来这里补习,老师认真,学费还不比班主任贵,并且还不用节日送礼,对比一下,这里更划算。
知道家长们在外面旁观,补习老师们都卯足了劲表现,今晚的补习本来是两节课的,结果他们实打实地用足了2个小时,从7点13分一直讲到9点15分。
前来报名的家长们都很耐心地等了下来,而且还挤在小窗户上全程旁观了过程,补习结束后,家长们都挤过去围着学生和补习老师不停发问,问了近半个小时才心满意足地带着孩子各自归家。
周六上午8点,家长们带着孩子陆续到达补习班,8点半补习正式开始,上午3节课,下午3节课,不放心的家长们继续全程陪同。
到了周日,陪同了一天的家长们不再陪同了,放心让孩子们自己前来补习,反正她们来了也做不了什么,坐在外面聊天还不敢大声,还是等单元考成绩出来再说吧,反正两周一次单元考,时间也快得很,如果成绩提高了,那就继续补下去吧。
两周后,参加了补习班的学生们都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成绩明显提高了,成绩中等的那批提高的最明显,就是进步最小的那个都提了十几分,成绩本就优秀的那几个也发觉自己的成绩提高了,虽说只是8分10分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这8分10分能决定他们能不能进班级前5。
学生们高兴了,家长们满意了,补习班的名气提高了,想要报名的家长更多了。
周五晚上,几个想要报名的家长们结伴来到补习班,可是那四个补习老师却拒绝了她们,说是名额已满,加不进去了。
家长们说了一大通的好话,可是她们偏偏遇上的是还没毕业的学生,还未出社会的学生比班主任们坚持原则,说是小班教学就是小班教学,说是最多5人那就是最多5人,没名额他们也没办法,反正不能收就是不能收。
见识了这四个大学生的榆木脑袋,家长们气得够呛,可惜她们再气也拿他们没办法,转头气哄哄地就把这事和亲戚朋友同事们说了一通,她们原本是想抱怨的,结果反而让补习班的名气更大了,许多人还是通过她们才知道原来小神童杜君琦竟然办了一个小学补习班。
经过这一小小波折后,杜君琦的补习班渐渐在小学家长圈子中传开了,大家都等着半期考的到来,检验一下杜君琦的成绩是否能在其他学生身上重现。
第57章 被借风
方谦益跟着杜君琦来到补习班,看着小教室里的学生和补习老师,方谦益心里很不得劲。
“谦益,你要不要加入?”杜君琦还是想拉这个小伙伴一把。
方谦益感谢杜君琦的好意,可是他还是摇了摇头:“不了,补习班能办起来全靠你,我不能坐享其成。”
“可是这个盈利很快的,这个学期结束后,我的投入也都能收回来了,以后就是盈利了。”杜君琦还是想说服方谦益。
“不了,你的好意我知道,不过真的不用,我家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现在台风过去了,我家的船已经出海了,干货厂过段时间就能出货了,养殖厂虽然花费的时间长些,但是等鱼苗养起来也就好了。”方谦益微笑说道。
“好吧,那我就不提了,来,过来看,这是我新画的童装,你看这几款毛衣怎么样?”杜君琦拉着方谦益坐到办公桌,从书包里拿出一大本绘图册,介绍起她新画的毛衣。
方谦益顺从地坐下,和杜君琦慢慢讨论起来。
进入秋天了,天气转凉,运动裙装已经下架了,其它薄款运动服的销量也大大减少,家长们都开始买毛线给孩子打毛衣了,杜君琦也顺势开始设计毛衣的图案了。
这两年的经济环境普遍不好,家长们舍不得花钱买衣服,加上社会大环境都是妈妈给孩子打毛衣,习惯成自然,也就没人给孩子买机织毛衣,所以童装市场除了外套卖得还不错外,其它类型的衣服,尤其是毛衣,卖得一直不好。
杜君琦觉得毛衣好不好卖的唯一重点是价钱,如果市场上图案好看、色彩鲜艳的毛衣的价格和自己织的毛衣差不多的话,那妈妈们绝对会买毛衣的,谁愿意一天到晚打毛衣,打得脖子酸肩膀痛啊,还不是为了省钱嘛。
为了估算毛衣的制衣成本,杜君琦还特意问了诺亚服装厂的会计,发现制衣成本并不高,只要控制一下零售价,让普通家庭也能轻易购买得起,童装毛衣市场还是很有可为的。
杜君琦打算先生产一批毛衣试试水,如果市场反应好再加大生产,所以她重点设计了几个款型,有经久流行的v领针织马甲、套头毛衣、带帽毛衣,还有这几年流行的针织蝙蝠衫,图案也多设计了几种,以花朵动物为主。
方谦益制作了几十款娃娃的服装,对现在的流行审美也有了自己的了解,帮着挑选了几款图案,第一批毛衣的款型图案就这么定下来了。
要宣传毛衣了,杜君琦照例计划在《新视野》上打广告,还是两页彩图大照。
《新视野》现在已经成了本省销量最大的儿童读物,每个月都有新的广告单子找上门来,广告位有限,《新视野》的广告费自然水涨船高,对于诺亚服装厂的广告齐远本来是想提高一下广告费的,可是杜君琦主创构思的《昆仑》是《新视野》的销量支撑,而且她当时体谅工作室资金短缺,还免收了全额稿费,对他是有大人情在的,齐远实在开不了这个口,于是就当作没事一般,按原价接下了广告单。
齐远不是个擅于隐藏心理的人,虽然他的嘴上没提,但是面上还是带了点出来,毕竟他是工作室的头,是要对工作室的运营情况负责任的。
杜君琦前世也是商场精英,看到齐远表情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加价,一问果然如此。
看到杜君琦一幅果然如此不出所料的表情,齐远反而更加尴尬不已。
“那个,不用提价不用提价,就按原来的算。”齐远尴尬之余赶紧表明态度。
“不不,要提的,给别人家是什么价,就给我什么价。”杜君琦知道齐远是碍着两人的情面不敢提价,可是她不愿把之前的人情用在这点小事上,多花点就多花点呗,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齐远红了脸,把新的广告价格表拿了出来:“我也不好意思按这个表来收你的钱,我给你打个折吧。”齐远按着计算器,算了个新价格出来,拿给杜君琦看。
杜君琦不愿在这点小事上计较,现在的广告费还不贵,而且儿童读物的广告再贵也贵不过电视台,若是能做大市场份额,这点广告投入还是值得的。
签定了新的广告合同后,杜君琦收拾合同放进背包就准备回家,齐远却拿了一本杂志放到她的面前:“看看这个。”
“看什么?”杜君琦随手翻开目录页,“你要我看哪个?”
“就是那个《无双神剑》。”
杜君琦翻到《无双神剑》的页面:“咦,这个画风好眼熟啊,哦,是老刘啊,哈,原来他是被这家给挖过去了。”
“这本《星斗》一直是武侠风的,是我们华南区的千年老二,销量一直被《江湖》稳稳压着,没想到这次竟然转变了风格,学着我们出连载连环画,而且同样是仙侠类,想借着我们的东风抢我们的市场,真是不要脸。”齐远一脸的不屑和鄙视。
“我们把题材炒火了,跟风的自然就来了,这很正常,《星斗》现在的销量怎么样?”杜君琦更在意这个。
齐远换上了愤愤的表情:“比以前好。”
杜君琦点点头:“说明仙侠这个题材还是挺受欢迎的,我看了一下,他们仿的很认真,背景、人物和画风都向《昆仑》靠拢,算是仿的比较成功的,不过他们才开始涉及这个题材,剧情也才刚开始,短期之内看不出好坏,得再出几期才知道他们的故事合不合读者的喜好。”
“他们把老刘挖走了,背景、人物和画风当然像《昆仑》了,小偷,哼,而且老刘这个没道德的肯定会把我们的剧情透露给他们,要是他们抢先把《昆仑》的剧情发出去了,我们不是还得临时改,太不爽了。”齐远一想到这点就生气。
“那也没办法,现在又没有什么原创作品的保护条例,而且老刘也算是原创者之一,真要打官司我们也占不了上风。”杜君琦无奈地说道,现实就是这么无奈,知识产权的官司很不好打啊。
齐远一脸憋屈的样子:“那我们就这么算了?”
“不然能怎样。”杜君琦摊手,“要不,等着《星斗》销量惨淡的时候再写信去嘲讽两句?”
“我们就不能在自己的《新视野》上抨击这种丑恶现象吗?”
“算了,这样只能引来对方的忠实支持者,说我们恶意中伤,想踩着《绿野》上位,就算我们有支持者出声反驳,也只会引发双方骂战,对我们只会是得不偿失。”杜君琦一点也不建议这么做,“就算要抨击,也绝不应该由我们出面,而是由不相关的第三方出面,而且还得是级别够高的刊物或干部发声才可以。”
齐远气鼓鼓地抱胸坐在沙发中,一脸不忿。
“好了,别想那么多了,我们先来商量一下备用剧情吧,如果老刘真的用我们原定的剧情来编《无双神剑》,我们也能有个备选方案,不至于手忙脚乱。”杜君琦一向喜欢早做打算,有备无患,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只能尽快做出对应方案减少损失。
齐远无奈,知道现在不是生闷气的时候,拿过纸笔开始与杜君琦讨论起剧情大纲来。
一直讨论到傍晚,剧情大纲才总算定了下来,杜君琦回到家正好赶上吃晚饭的时间,思考了大半天,杜君琦早就饥肠辘辘了,结果没想到晚饭还没做好,饭还在锅里煮着呢。
“琦琦啊,真对不起,今天妈妈和奶奶都有事,回来晚了,再等一会儿,饭马上就好了。”宋惠兰洗了个大红苹果递过来,“先吃个苹果垫垫肚子。”
杜君琦只能捧着大苹果来到客厅,打算边吃边看电视。
杜君琬早就在客厅里看电视了,桌子上放着一个苹果核,看来跟杜君琦一样,她也是先吃个苹果充饥。
杜君琬转头看到妹妹捧着个苹果过来,笑着打趣:“哈,你也饿了吧,你真笨,这么晚回来了,也不在路上带包零食回来,要是我,我肯定会买包饼干的。”
“吃饼干,你也不怕胖。”杜君琦撇了她一眼。
杜君琬面色一苦:“讨厌。”现在杜君琬已经9岁了,再过两三年就会进入青春期,舞蹈老师对她开始有体重要求了。
“今天怎么回事?怎么妈妈和奶奶都回来晚了?”杜君琦边吃边问。
“一个公司忙,一个厂里忙,你没看到爸爸和爷爷都还没回来吗?”
“是啊,为什么今天这么忙?”
“听说是市里来领导视察,县里让各个单位做卫生大检查。”杜君琬转述着从妈妈那里得来的消息。
“哦。”杜君琦点头,领导视察嘛,首先要先做好大卫生的,场面活总是要干好的。
“妈妈说,估计这次视察完后,我们l县就要正式改名叫l区了,我学校的校名也要改了,说是要改成第二实验小学,因为市里已经有一座实验小学了,哼,讨厌。”杜君琬撇嘴表示讨厌。
“哦,那这样我学校不是也要改名,市里也有一座一中啊。”杜君琦咬了一大口苹果,“不知道会改成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所有的订阅读者,小天使们,你们太好了
第58章 琬琬的自作主张
l县一中要改名为f市十八中了。
还好还好,不是三八中。一中的同学们嘻嘻哈哈的打闹着。
太好了太好了,编制扩充了,我们有编制了。一中的编制外老师们拍手庆贺。
太麻烦了太麻烦了,校徵和校服又要设计了。陈校长头疼了。
陈校长一想到要改校徵和校服就头疼,他一向讨厌这种吃力难讨好的麻烦事,改的好是应该的,改不好就要被骂不知道多少年,要是全省都统一了校服该多好啊,难看挨骂也不关自己的事。
陈校长叫来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商量这件事,另外两人也觉得这事吃力不讨好,都不想沾边,打定主意,把这事推到别人身上。
副校长说:“让学校的几个美术老师去设计嘛,他们不就是学这个教这个的。”
教务处主任说:“何必这么麻烦,找几家服装厂,让他们去设计,等设计好了再让我们挑就行了嘛。”
让服装厂设计,这倒也是个办法,陈校长同意了,紧接着又提出下一个问题,找哪几家服装厂?
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对视一眼,这是个掏油水的好机会,该介绍哪家呢?是原来的那家,还是找别家的?
还不等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眼神交流完,陈校长一拍脑袋想起来了,杜君琦她家不就是开服装厂的嘛。
陈校长想到做到,趁着课间操的时间叫来了杜君琦,问她想不想接下这个单子。
杜君琦当然想接,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陈校长个人是倾向杜君琦的,因为杜君琦是他大力推出来的榜样学生,加上杜君琦也尊重他,他是把她当作自己的弟子来看待的,自然有感情倾向,不过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也各自推荐了一家服装厂,为了以示公正,他也向杜君琦做了说明,一个月后会让三家一起竞标。
杜君琦知道陈校长的为难之处,她也不怵与别家竞争,坦然接受了公开竞标。
回家后杜君琦就开始着手设计十八中的校徵和校服,校服还比较好设计,因为有规可循,本国的校服就爱运动服,再改也只能改动一点版型上的细节,比如肩膀加层薄薄的海绵垫,让肩背更挺拔一些,比如修改一下裤型,偏西装一些,再比如女生的裙子,裙型更好看一些,而校徵就麻烦一点,既要简单又要突出,最好一眼就能让人记住。
校服设计的很快,花了一周的时间,几番修改,杜君琦就定了终稿,仔细把图纸收了起来,杜君琦专心设计校徵去了,结果没想到图纸却被杜君琬拿到了第二实验小学。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懵懂的男女意识,男生开始懂得偶尔让让女生帮帮女生,讨讨女生欢心,而杜君琬五官生得可爱漂亮,身型因练舞而显得苗条均称,是班上公认的最漂亮的女孩子,加上她有个小神童妹妹,她的名气也随之上涨,隐隐成了全校有名的小名人小校花,老师喜欢她,女生讨好她,连男生也对她格外退让,所以杜君琬渐渐地开始变得喜欢在外人面前展现自己炫耀自己。
杜君琬很喜欢杜君琦给十八中设计的校服,正好实小改名了也要设计新校服,班主任还私下找过她,问她家里的服装厂要不要接这个单子,杜君琬自然要表现自己,见杜君琦定好了稿样,就直接拿去给了班主任,她想着,反正妹妹会设计,没有这两套,再另外设计两套就是了。
于是在杜君琦完全不知情的时候,她的两套设计图已经放到了实小谢校长的办公桌上了。
“君琬,这是你家服装厂出的设计图?”谢校长笑眯眯地问道。
杜君琬点头:“嗯,是琦琦设计的,琦琦还画了几套,不过她和我都最喜欢这两套。”
“哦。”谢校长点了点头,既然杜君琦也喜欢这两套,那学生们应该也会喜欢,杜君琦她的眼光他是相信的,他不愿意挑套学生们不喜欢校服,然后被学生们说眼光差。
“那价格怎么算呢?”谢校长继续笑眯眯地问道。
杜君琬小小的呆了一下,这个她完全没想到,她只想着先拿图纸来表现一下自己啊。
“啊,这个家里没说啊,我只是先拿图纸过来给校长您看看,如果您满意设计的话,爷爷再来谈价格问题。”杜君琬反应的挺快,很快圆了回来。
谢校长满意地点点头:“我很满意,那你明天让你爷爷来学校一趟,我和你爷爷谈一谈价格。”
“好。”
中午放学回家,杜君琬很得意地在饭桌上把这事和家里人提了。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今天我给服装厂拉来了一个单子哦。”杜君琬骄傲地挺了挺鼻子。
爷爷笑了:“哦,我们家琬琬这么能干啊,什么单子啊?”
“是我们学校的校服单子,我们学校改名了,校服要重新做,我和校长谈好了,校长让爷爷明天去学校谈价格。”
宋惠兰很惊讶:“啊,明天就谈价格?谢校长连校服设计图都不用看吗?”
“已经看过啦,校长很满意。”杜君琬快言快语地说道。
宋惠兰更惊讶了:“看过了?”
转头问杜君琦:“琦琦,你给实小设计了校服?”
杜君琦摇头:“没有啊,我这些天都在给我们学校设计校服和校徵啊,没给实小设计啊。”
宋惠兰问向杜君琬:“琬琬,你拿了谁的设计图给谢校长啊?不是我们厂出的设计图可不能随便用啊,会惹麻烦的。”
“就是琦琦设计的啊。”杜君琬理直气壮地问向杜君琦,“琦琦,你昨天不是定稿了两套校服吗?我拿去给校长看了。”
杜君琦先是呆住,接着一股怒气涌上心头:“那是我给我学校设计的校服啊!”
“反正你还设计了其它套,重新改一改就可以了嘛,又不冲突。”杜君琬毫无所觉。
“你都没问过我,你太过份了!”杜君琦气得把筷子拍在了饭桌上。
“干嘛这么凶。”杜君琬委屈地小嘴一扁,眼泪说来就来,可怜兮兮地看着大人们。
杜君琦气得血气上涌,前世杜君琬就是喜欢表现自己,风头是她的,麻烦是妹妹的,一遇到麻烦她就装可怜,每次出事都是妹妹顶上,顶着顶着,她就把妹妹的维护当成了理所当然,甚至在抢了妹妹的初恋时还“请求”妹妹退让,这世重新来过,她还是这样,不告自取地这么理所当然,这么理直气壮!
自重生以来,杜君琦都是把杜君琬当成小孩子,不愿拉低自己的智商与她计较,尽量客观地对待她,毕竟现在的她还只是个孩子,不是前世那个抢了妹妹初恋的坏姐姐,可是今天她才发现,人的性格真是三分天注定,杜君琬就是个喜欢表现自己、不顾他人感受的人!
杜君琦气得饭都没吃,转头进了房间,重新拿起之前被放弃的设计图。
她需要冷静,她需要理智,工作是最好的镇静剂,这是她做了多年的工作狂后的心得,只有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她才能彻底遗忘所有的负面情绪,成就独一无二的她。
大人们没想到杜君琬这么自作主张,更没想到杜君琦竟然这么生气。
宋惠兰也很生气,她不喜欢琬琬这么做,狠狠地说了她好一通,然后无视琬琬的眼泪,给琦琦收拾了饭菜送去,半强硬地逼着琦琦吃了午饭。
杜广明很头疼,他一向是宠孩子的,虽然琬琬这么做很不应该,但是看她已经被老婆骂了一通,也哭得很惨了,杜广明心疼了,只能好言好语地教导琬琬,告诉她为什么错了,为什么琦琦那么生气,以后不能再这么做了。
爷爷奶奶是原则性很强的党员,都觉得琬琬得好好教育一下,不趁着孩子小的时候改正过来,难道等她大了以后犯了更大的错事时再教育吗?
于是在杜广明教导琬琬的时候,爷爷奶奶在边上穿插着一起教育,务必要让琬琬深刻了解到自己的错误。
被妈妈盯着吃午饭的杜君琦,耳边不停地听到爷爷奶奶的教育声,还有爸爸的维护声,她的心里很乱,刚刚她也是被刺激着想到了前世的事,两者相撞,才让她这般生气,现在冷静下来了,她心里虽然对琬琬有点膈应,但是现在这点问题还上升不到你死我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她不可能一直生琬琬的气,就算她不理琬琬,家里人也会帮着琬琬一直劝她的,可是她心里有前世的芥蒂,让她掩下芥蒂恢复以往,短时间之内她又做不到,她的心真的好乱。
因着杜君琬的自作主张,不只杜君琦要重新修改设计图,爷爷和服装厂会计也跟着忙活了一下午。
要报价就得先算成本,要算布料,要算印染费,要算人工费,还要留下公关费和好处费,实小不可能只向一家服装厂询价,肯定还会再找几家做比较的,公关费和好处费是少不了的,不管谢校长收不收,这笔费用都得预留出来,至于预留多少合适,这又得比较一下行情了,会计还得花时间向行里人打听一下呢。
爷爷是个老干部老党员,他一直反对这种事,但是他也只能做到独善其身,不能阻止别人收用,社会环境变了,他无力阻止人心浮动,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作者有话要说:上了收藏神器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虽然不是第一次上了,但是水镜还是很忐忑,再次感谢所有订阅的小天使们,不管你们是全部订阅,还是部分订阅,你们都是用行动支持了水镜,好感谢你们
第59章 行业竞争
爷爷与谢校长的会谈很顺利,爷爷给出的是公道价,不只价格比别家低,拿来做展示的样本布料还比原来的校服厚实,谢校长很满意。
爷爷一直想提红包的事,可是他完全开不了口,一想提起嘴巴就像被封住了一样,憋了大半天,最后都要走了,爷爷才最终开口提了。
谢校长自然拒绝了,这次会谈只是确定一下初步意向,能不能定下来谢校长也做不了主,实小决定向一中学习,也搞一个竞标会,让几家服装厂公开竞标,诺亚服装厂能不能中标,全看他们在竞标会上的表现。
谢校长这么说爷爷反而松了口气,对于明面上的竞争爷爷一点也不怵,坦坦荡荡地去竞争就是了,只要不是背后搞黑幕,爷爷一点也不担心自家的设计和价格会落选,这次为了接下这个单,厂里开出的价格可是很低的。
杜君琦原定给一中的设计图被杜君琬用掉了,( 重生之创业时代 http://www.xlawen.org/kan/3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