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创业时代 > 重生之创业时代 第 22 部分阅读

第 22 部分阅读

    ,她都好担心他们太拼会过劳死。

    谢局长被这个答案给噎住了,眼前这个爱挑剔又害怕困难的学生,还是那个拼命读书死命跳级的榜样学生吗?果然上了大学人都会变的吗?

    陈校长的表情也有些复杂,不过他还是开口劝道:“可是建筑设计好就业啊,这点园林设计可就比不上了。”

    杜君琦耸肩:“没关系啊,我回自己家公司上班呗。”

    陈校长也被噎住了:“说得也是。”

    谢局长和陈校长都没话讲了,又扯了几句就让杜君琦回去了,顺便交代她多和家人商量商量,想清楚了再填报专业。

    杜君琦回家后把这次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大人们,大人们早就说过报考的事全部交给她自己做主,听过也就算了,完全不发表任何意见。

    没有了大人们的想法约束,杜君琦琢磨起自己刚才的灵光一现,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干脆就选园林设计吧,这个专业与自己学过的环境设计有交叉共同的知识面,自己学起来轻松一些,而且学到本事后也能运用到工作上,真是一举两得了,就选它了。

    大学选好了,专业选好了,杜君琦把保送表格填好就交给班主任了,之后保送表格会送到大,等大审批通过了,杜君琦就算进入大了。

    因为杜君琦的保送名额是指定的,所以她算是有了明确的着落,之后的高考她就可考可不考了。

    除了杜君琦之外,班上还有三个同学也有了不同大学的保送名额,班主任在班上宣布了这四位同学的大学下落,同时宣布以后的课程他们可来可不来,高考可考可不考,引起了全班同学的热烈的羡慕忌妒恨。

    没了高考的压力,杜君琦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过高考她还是要考的,因为她是榜样学生,做什么事都得考虑影响,她不能因为有了保送名额就失去了上进心,还得做为学生们的激励对象而继续上课和高考。

    不只学校要求她继续上课和高考,杜君琦自己也愿意上课和高考,因为高考有奖励啊,高考成绩好的话,她就可以获得文溪奖了啊,这个奖金可不少,能拿干嘛不要啊,而且连拿三次文溪奖,这多有面子啊,别说她虚荣,人活得不就为了一张脸一口气吗,这种光环放谁身上谁不想要啊。

    第81章 一大堆工作来袭

    会考本就临近期末,会考后选择保送学校,保送名额填报完后就直面期末考了,高三生或喜或忧地考完期末考,寒假就开始了。

    今年的寒假是杜君琦过的最舒服的一年,没有升学压力,没有寒假作业,真是爽快的不得了。

    今年也是杜家人过得最高兴的一年,孙女收到三所大学的指名保送名额,多大的荣耀,人家考大学辛辛苦苦,我家琦琦轻轻松松就货比三家,真是爽快极了。

    正好今年恰逢爷爷七十大寿,本地的风俗是正月办寿酒,初一一过就可以办寿了,爷爷大寿又逢孙女进学大喜,杜家更是大大的操办了起来,不仅免除了所有礼金和寿礼,还加添了五桌寿宴,在l区最好的酒店里连开十五桌。

    寿宴当日,热闹非凡,人人都恭贺杜爷爷有福有寿,夸赞杜君琦聪慧乖巧,杜家真是有福一家,听得爷爷身心舒畅、满面红光。

    杜君琦也被宾客们团团围住,不停地被人询问读书的秘诀,惹得杜君琦烦不胜烦,虽然面上没有带出什么不礼貌的态度,但是杜君琦一直在暗暗地寻找着“出逃”的机会,最终让她逮了一个机会叽溜的跑掉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趁着春节这个举国同欢的大假期,玉荷路楼盘打起了售楼广告,不只在区电视台打广告,还在市区各处竖立起广告牌,吸引众多放假在家的潜在顾客们前去看楼。

    杜广明之前就与项目负责人说好了要买两套同层的套房,寿宴过后立马就拉着全家人去看楼,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评价起楼房,哪个楼层好,哪个朝向好,靠近马路好还是远着马路好,挑挑选选的挑了一大通,最终定下了两套房。

    之后买房和装修的事就交给杜广明了,杜广明对这些事已经是极有经验了,装修的方案也早存心中,一签定合同立马就带着员工进场开工了。

    方旺达也忙得不行,春节总共才在家里待了两天,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干货厂、养殖厂、品牌店三处来回跑着。有了f市的政策倾斜,l区的经济开始好转,人们的钱包不再扁着了,购买力上升了,眼见着干货市场越来越好做,方旺达大力的发展干货厂,不仅在老家永港集中收购海货,还在别的乡镇开设了收购点,发展势头非常强劲,隐隐成了l区最大的海货收购商,方旺达每日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春节又是销售旺季,方旺达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可用。

    热闹的春节过完了,初八一到,高三开课了。

    杜君琦照常上课,当杜君琦背着书包出现在校口后,每个见到她的高三生都沉默了片刻,然后快步进班级,翻书,背书,一边背一边暗暗吐槽。

    要不要这么拼啊,都有大学上了还来跟他们来拼,要不要这么逼死人啊。

    今年是个考试大年,不只杜君琦要高考,方谦益、江凯也要准备中考。

    春节过了,现在进入下学期,毕业班都提前开学了,备考的日子都不好过,人人都紧张了起来,包括方江两人。

    知道杜君琦的大学已经有了着落,两人干脆收拾书包,每晚都跑来杜家和杜君琦一起做作业,以便有问题了随时请教她,杜君琦是无所谓,但是被这些人带着,连杜君琬也紧张了起来,她才只是四年级而已,还不是毕业班,但是看着周围的这一圈人,杜君琬已经很有毕业班的苦逼感了。

    原本杜君琦是想着好好复习,高考时上场考一个好成绩,再拿一次文溪奖的,可是天不如人愿,齐远第一个就杀向杜家,把她从书桌上拉了下来。

    啪的一声,齐远把一叠文稿砸在了杜君琦面前。

    “干嘛?”杜君琦抬头看齐远。

    齐远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大鞠躬:“大姐,大师,帮帮忙,救救命,把剩下的细纲补完吧。”桌上的那叠文稿正是《天道》的细纲。

    “我不是已经写过大纲了吗?”杜君琦随手翻了翻文稿。

    齐远苦着脸:“可是后面的大纲不是废了吗?”

    杜君琦翻了一个白眼给他:“那能怪谁,要不是你心血来潮非要来几次神转折,至于后面的大纲都作废吗?谁造的孽谁负责,我是不管的。”

    齐远扑了过来:“别呀,最善良最懂事的好琦琦,别这么抛弃我啊。”

    杜君琦毫不留情的把他的老脸推开:“不,我最冷酷无情了。”

    “不要啊不要啊。”齐远的脑袋都摇成了拔浪鼓,“后面编不下去我就完啦,读者会跑到工作室来泼油漆的啊,呜呜呜,自从引进《古惑仔》后,读者们都变得好凶残了。”

    “那倒是,这个系列的电影的确很凶残。”杜君琦点头。

    齐远深情地凝望着杜君琦:“好琦琦,你一定要救我啊,我再也不敢乱来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杜君琦觉得好伤眼,再次把齐远的老脸无情的推开:“我没空。”

    “不要啊不要啊,不要这样啊,你不是要上大了嘛,何必再这么拼,而且你只用写写细纲,花不了多少时间,你就救救我吧。”齐远泪眼汪汪的看着她。

    “可是你的神转折太多啦!前后冲突啊!人设都快崩了啊!”杜君琦爆发了,狠狠地把大纲拍在了齐远的的脸上,“你看看你看看,女主那么刚毅自立有主见的人,怎么可能因为男配的救命之恩就以身相许,把许下一生一世不相负誓言的男主给甩了,她又不是养在深闺读着女训长大的大家闺秀,让男人牵下手就要剁手守贞,这是修仙文啊,不是宅斗文,你这是为虐而虐,你都把故事给编成这样了,让我怎么圆回来啊!!!”杜君琦最讨厌的就是这样为虐而虐的情节了,她多喜欢这个女主啊,可是女主的人设都崩坏成这样了,简直就像是写楚霸王败走乌江之后没逆袭没东山再起反而是向刘备投降从此为刘备镇守四方最后君臣相得含笑而终一样恶心,故事人设都崩坏的不能再崩坏了。

    齐远也萎了,可怜兮兮地垂着脑袋,他现在也知道这个神转折太糟糕了,上一期售出后,工作室的电话差点没被愤怒的读者给打爆了,每天工作室都收到一筐又一筐的投诉信,有几个热爱古惑仔电影的读者还扬言要上门揍编剧,他已经胆颤心惊好几天了,生怕某天就被人套了麻袋。

    杜君琦发过火后气也顺了,看着齐远的模样也觉得他可怜,最终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

    “好了好了,我来想想看吧,看看能不能想个法子把这个神转折圆回去。”

    齐远一听有门,立马就抬头双眼闪闪的看着杜君琦:“好琦琦,谢谢你,这事就交给你了。”

    杜君琦忍不住又白了他一眼:“希望你真的没有下次了。”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了。”齐远立马保证。

    杜君琦接下这个艰难的任务后就开始琢磨剧情,反复翻看之前的剧情后,最终让她想到了一个圆回来的方法,就是设定男女主在出任务的路上就遇到了敌方的法阵暗算,之前的女主遇难、男配相救、女主甩男主这些事全是梦境,男女主早已陷入法阵进入了梦境,这一场经历是男主的梦,男主受到了敌方的心理暗示,产生了这种虐心的梦境,接下来就要做女主的梦,在梦中要让女主发现错漏,最终破开法阵,救醒昏睡中的男主,然后两人的感情再次得到升华。

    把接下来的细纲写好,杜君琦把细纲交给齐远,齐远看完大喜,有了这样的解释,接下来的两期他不用再害怕被套麻袋了。

    “接下来呢?”齐远眼巴巴地看着杜君琦。

    “接下来什么?”

    “剧情啊,接下来的剧情写什么?后面的大纲呢?”齐远急道。

    “哦,大纲啊,这个就交给你了。”杜君琦拍了拍齐远的胳膊,“加油。”

    加什么油啊,不要啊,之前还有两个神转折他都没想好怎么圆回来呢,这么艰难的任务不要交给他啊,他都觉得自己好不靠谱啊。

    好不容易把齐远打发走后,又有事情找上门来。

    自从杜君琦上了高中后,娃娃系列就没有再出新了,之前的大半年还好,自从《昆仑》完结,转而连载《天道》后,昆仑系列的娃娃的销量越来越低,而天道的娃娃却迟迟没有上线,越来越多的读者写信来询问天道娃娃的事,于是负责娃娃生产的副经理特地找上了门,请杜君琦设计天道系列娃娃。

    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娃娃品牌杜君琦自然是舍不得的,于是又空出时间来设计娃娃,中间还拉着方谦益讨论了几次人物形象,等天道系列娃娃的图纸绘制完成后,负责童装生产的副经理也找上门来了。

    春装上新啊,作为主设计师不能不管啊,杜君琦只得又去设计童装春装去了。

    等童装设计完了,杜广明也凑过来了,玉荷路新楼盘的销售情况非常好,装修公司也趁着这股买房热接下了许多装修单子,作为主设计师的杜君琦得贡献几个新方案啊。

    得了,工作没完没了,杜君琦又不得清静了。

    第82章 补习班再扩大

    在一大堆的工作压榨下,忙得昏头昏脑的杜君琦意外的收获了一个好消息,齐远某天特地跑来杜家告诉她,《天道》在奥罗公司的漫画杂志上连载了。

    齐远把一本英文漫画杂志摊开放到杜君琦面前:“看,这就是我们的漫画了。”

    杜君琦认真的翻看着改编后的《天道》,这是第一期,主要是介绍世界背景和人物关系,对原作完全没有改动,除了画风和人物形象与《新视野》上的完全不同,看不出有什么改编的痕迹。

    “虽然奥罗公司的改编剧本的最终版我们都审核过了,知道改成什么样,但是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漫画版,看着这美国版的画面,我还是觉得怪怪的,很不习惯。”齐远笑了笑,“对了,文森有说过,正式连载后,每期杂志都会寄两本过来给我们,算是给作者的纪念,等出了单行本也会给我们寄,当然了,得受欢迎才会发行单行本。”

    “嗯。”杜君琦不在意的点点头,“美国人的口味和我们的不一样,这个故事不一定会受欢迎,就算有人喜欢,所占的读者比例也不会高,不过我觉得,喜欢这个故事的人一定是喜欢东方文化的,对这个故事的忠诚度应该会很高。”也就是受众小,但忠诚度高。

    “唔,有道理。”齐远认同杜君琦的看法。

    看完漫画杂志后杜君琦就把这事放到一边了,这年代又没有网络,中国94年才加入互联网,电脑现在还只属于公家单位使用,她就是想发上网炫耀一下也没得炫,还是扔一边算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在边工作边复习的繁忙中过去了,让人又惧又怕的高考来临了。

    杜君琦觉得这次高考自己发挥的不好,考后和老师同学们对了答案,杜君琦估了估分,觉得进入前十名有点悬,唉,这次文溪奖可能会拿不到了。

    高考成绩得一个月后才出来,到时候得到学校领取成绩单才知道实际成绩,杜君琦虽然觉得进入前十名有点悬,但是毕竟已经铁定进入大了,心理上也就没有那么患得患失了,稍稍失落了一会儿就放开了。

    炎热的暑假来临,少体队又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训练和考试,这次杜君琦可以彻底的放开学业,认认真真的参加训练和考试了,只是她的搭档康长青却非常的没精神。

    康长青的期末考成绩出来了,这次他考得很不好,被他爸妈男女混合双打后,又被丢进了暑假补习班勒令好好补习,他又要补习又要训练,每天都过得水深火热,才不过半个月,康长青的眼底都泛起了一层淡淡的青。

    “哈。”杜君琦挥舞着双刀狠劈而下,底下本该挡住双刀的长棍却挡不住刀势,直直向下压去,杜君琦心里一惊,赶紧收力。

    “喂,你今天没吃早饭还是没睡醒啊,知不知道这样很危险啊!”杜君琦气不打一处来,怒向康长青。

    康长青双脚一软,顺势坐到了地上,手上的长棍也被扔在了地上:“我没力气了,休息一下吧。”

    “你昨晚几点睡觉啊?”杜君琦坐到了他旁边,“又熬到了11点?”

    康长青有气无力的看了她一眼:“11点半。”

    “哇,你作业有多少啊?要做到这么晚?”杜君琦觉得很不可思议,小学而已,要不要这么拼啊,补习班到底布置了多少作业啊。

    “是我不会做的太多了,昨晚我妈给我讲题讲了半天,我还是没听懂。”康长青很是沮丧。

    “那你今晚来我家吧,我给你讲题。”杜君琦大方地说道。

    康长青猛抬头:“真的?”

    “嗯,我们是好搭档嘛,好兄弟,讲义气。”

    “好,一言为定,晚上我就去你家。”

    傍晚时分康长青就早早地来到了杜家,杜家还在吃晚饭,杜君琦匆匆地扒完了饭就带着康长青去了客厅。

    康长青的底子真的很不好,很多基础问题都不懂,杜君琦给他讲了几道题后发现没办法这样一题一题的讲解,他首要解决的应该是基础问题的补缺补漏。

    “长青啊,你得重头开始学啊,基础差太多。”杜君琦摇头说道。

    康长青低垂着脑袋:“我知道,可是我一上课就想睡觉,老师怎么讲我都听不进去。”

    “你只能自己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样把学习的兴趣提高上去,你没有兴趣,不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都没用。”杜君琦没有办法,她不是老师,也不是师范生,她自己对学习有兴趣也有方法,但是她不知道该怎么教别人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别人学会方法,对于教人,她是无能为力的。

    “你的补习班为什么不开暑期班啊?和你的补习班里的老师比一下,我现在上的暑期补习班的老师实在是太差了,不会讲,态度又差。”康长青抱怨道。

    “我又不能把所有的补习生意都给抢光了,总要给别的老师和补习班留生路啊。”杜君琦说道,她的补习班已经抢了许多生源了,一味的扩大只会引来旁人的怨恨。

    康长青烦闷地扭着自己的手指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那你也要开初一初二的补习班啊,到了初三才有补习,我到时已经落后了那么多,怎么可能赶得上啊。”

    杜君琦摸下巴:“要开班,就得要租场地,要找老师还得租宿舍,这都是成本啊。”

    康长青撇了她一眼:“你收的学费可是挺高的,还不够?”

    “当然不够了,不管做什么生意,刚开始都是花大钱,做久了才能把钱攒起来,我这补习班一直在花钱,起码得攒一年才能回本啊。”杜君琦回撇他。

    “哼,小气鬼。”康长青扭头不理她。

    见他真生气了,杜君琦只能哄他:“好吧好吧,我再想想吧,要是钱还够的话,我就加开个初一班吧。”

    事后杜君琦拉着宋惠兰算起账,这一年补习班又新开了两个点,租了新场地,招了新老师,又租了一处宿舍,房租加工资加宿舍租金,这笔钱可不小,杜君琦原本没打算把场面铺得这么大,但是被时势推着一步又一步的搞大场面,现在已经有了这一大摊了,不可能缩小,只能想一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资源整合整合,尽量减少些开支。

    对于这点宋惠兰很有话说,她觉得分散着租用场地太费钱了,净便宜房东了,还不如像买小楼那样,直接买个楼下来,既添了房产,还能拿去抵押,这样一来,补习班的投入立马就有了回报,前期经营的钱也不需要再从家里的公账中支出了。

    宿舍也一样,不用再续租了,等新房子的装修完成后,一家人就搬到新房子去住了,老房子这边向建设局申请下重建,建成个五六层的小楼,让老师们直接住到这边不就好了。

    杜君琦觉得这个主意太好了,行,就这么办了。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又是宋惠兰的事了,再次找上朱萍和张桂香,从银行抵押册子中挑选好房产,付了款办好过户手续,再转手抵押给银行领到贷款。

    这次宋惠兰挑选的房产是酒厂旧址的一部分,一座大仓库带一片停车空地,位置属于市区老区界面上的城郊结合处,虽然有点小偏僻,但是周围也算是居民区,不吵,教学环境不受影响,车少,学生往来安全,只要花点钱在周围附近多设立几盏大路灯,照亮一下各个路段,晚上学生放学时的路面治安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房产买下来后需要修整,停车空地就简单了,立几排遮阳挡雨的停车廊就行了,大仓库就需要大整修,仓库够大也够高,完全可以在内部用水泥钢筋隔上一层地板,变成上下两层,然后再砌墙开窗弄出一间一间的小教室,这事自然就归杜广明负责了。

    这边有杜广明接手后了,那边宋惠兰买好房产办好过户抵押后,就直接跑去了建设局,领表格填单子,这时候翻新老房或重建新房的事很常见,每年台风季后建设局都会收到许多的申请单,不像后来因为牵扯到拆迁算面积的事,建设局会卡着审批不让建,现在建设局的审批都是会过的,宋惠兰又花了点钱打点了一下,加快了一下审批速度,等仓库整修完,老房的重建申请也批下来了。

    春节挑好新房子后,杜广明就着手对两套房子进行装修了,因为早有准备,很多材料都是事先备好的,比如木材,早就买好通风晾干了,一运进房子就可以切割拼装上漆了,比如石材和磁砖,杜广明和宋惠兰专程跑了几趟f市,早就挑好预定着了,新房子的购买合同一签好,杜广明立刻就动手装修,半年过去了,新房子已经装修好在通风了。

    新房子可以住人了,老房子的申请下来了,杜广明整修完仓库就着手建新房了,一点儿时间也没耽误,杜广明估计了一下工程进度,两个月可以完工,到时候再通通风,正好可以卡着宿舍租期到期的时候让老师们搬进来。

    邻居们都很欢迎这个新变化,一点儿也不嫌弃边上工地带来的尘土飞扬,反而时不时的过来帮下忙,让工人们可以更快的完工。

    太好了,隔壁马上就要住进来一大波大学生老师了,以后家里孩子的功课再也不用愁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让孩子直接过来找老师问了,多好的事啊,这是别人家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啊。

    第83章 文溪奖特别奖

    刚搬进新家,高考成绩发放的时间也到了,杜君琦还没喜悦完就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校门。

    校门口贴着一长溜的大红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考生名字、成绩、录取学校,金榜题名即是此刻了,无数的考生和家长挤在长榜前寻找着自己或孩子的名字,有人笑有人闹,一片喜气洋洋。

    杜君琦知道自己的名字肯定会在第一张红纸上,可是她太小太矮了,她挤不进去也不想去挤,反正进了教室就会领到自己的成绩单,何必要在这里挤。

    杜君琦快步进了教室,班主任正坐在讲台后满面笑容地看着底下的学生们,见到她来了就递过一张红色细纸条。

    “挺好的,挺好的,别太在意。”班主任虽然是想安慰杜君琦,但是这话一出口,杜君琦的心就忍不住凉了一凉。

    杜君琦低头看细纸条,成绩框边上用笔写着一个数字,13。

    “老师,这是说我考了第13名吗?”杜君琦指着13问道。

    班主任点点头。

    杜君琦无力地垂下肩膀,果然进不了前十名啊。

    班级里的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也许是因为有杜君琦的对比激励作用,这次十八中的成绩十分好看,录取率高达60%,其中上了本科的有22%,原本一年只出一个清华或北大的,今年竟然出了两个,一个上清华一个上北大,另外还有6个也上了全国前十的名校。

    与这些同学们对比起来,杜君琦反而显得黯淡无奇了。

    看到这个成绩杜君琦心凉了,同时心凉的还有谢局长。

    谢局长闷头抽烟已经抽了大半个小时了,陪同在旁一起抽烟的还有陈校长。

    “你说,怎么就差3分呢,就差3分就进前十了。”谢局长好不容易开口说了话,却是一片的失望,“进了前十就有文溪奖拿了,上台一亮相,多漂亮,三次登台,两次夺魁,一次优择,多好看啊。”

    陈校长也有些失望,但是他的失望感远不如谢局长那般大,因为今年十八中的成绩实在太好看了,陈校长面上有光,倒是不太在意杜君琦的小小失利,可是谢局长这么失望,他也只能陪着一起抽闷烟。

    “谢局,要不想个名头,给小君琦一个特别奖?”陈校长说出了他想了半天的主意。

    “特别奖?”谢局长转头看他,“以前没有设立过特别奖,今年专门为她设一个特别奖,不太好说过去吧,会不会太明显了?”

    陈校长一见有门,马上露出神秘兮兮的表情,还压低了声音:“谢局,您猜猜,小君琦最近又做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谢局长现在的心情很不好,没耐心陪他玩这种无聊的猜猜看,直接拍了他一脑袋:“快说。”

    陈校长捂着额头笑道:“小君琦主创的《天道》连环画在美国杂志上连载了。”

    “真的?”谢局长还不知道这事,“快说说,怎么回事?”

    陈校长也是从杜广明口中得知的此事,具体过程他也没仔细问,只知道大致的过程,不过这大致的过程已经足够精彩了,杜君琦有一个美国笔友,她把《天道》翻成英文给笔友,笔友再把这部连环画分享给朋友,然后传来传去被一家美国公司看中,专门派人来中国购买了改编版权,然后在杂志上连载刊登,现在美国那边已经寄了两期杂志过来了。

    谢局长大喜过望,狠狠拍了自己一腿:“好,太好了,这喜事来得太及时了,就以这事做一个新闻,上区电视台,上市电视台,然后我们再顺势给文溪奖立一个特别奖,这样我们的榜样学生就能三登台了!我们要好好让大家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好学生!好学生不只要成绩好,还要有特长,杜君琦这次失利没有进入前十,那是因为她是特殊情况,她已经有了保送名额,她不需要去挤独木桥,但是她没有骄傲,更没有浪费时间,她利用空余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搞文学创作,还把文学创作卖到了美国,这叫什么,这叫文化出口,这该是大大表扬的行为啊!”

    谢局长的一番话给这件事定了性,就这样,又一番轰轰烈烈的宣传开始了。

    两天后,区电视台播出了杜君琦和齐远共同创作的传奇类故事《天道》被美国公司看中,在美国漫画杂志上连载刊出的新闻,大大的表扬了两位主创大胆创作,发挥想像力,将中华传统哲学以另一种方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拓行为。

    又一天后,市电视台也转播了这条新闻,播报主持人还特意在新闻开始前做了简短的介绍,又是一段表扬之词。

    之后的市晚报也做了相关的报道,市晚报的销量极好,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很多不怎么看电视的人也都知道了这个新闻,一时间,这条本地新闻成了最热火的话题。

    杜君琦又红了。

    宣传之前谢局长已经给杜君琦打电话交代过了,杜君琦感谢谢局长的苦心安排,虽说这里面掺杂了几分谢局长自己的考量,但是这些宣传实实在在的给杜君琦带来了好处,在榜样学生的光环上又镀了一层金,杜君琦受了益,自然是要感谢谢局长的,但是没想到这次的宣传力度这么大,后来连省晚报都刊登了,杜君琦真是觉得心里有些发虚,这几天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老实说,《天道》就是一个打怪升级流的热血少年漫,硬说这个故事带着多少的中华传统哲学,带着多少的五千年文化底蕴,带着多少的上古神话传说内涵,向西方展示了多少的中国文化,杜君琦实在厚不下脸皮认下这么多的头衔,所以她心里发虚,被人一夸更是觉得脸上发烫,只能龟缩在家里当个宅女,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只等着这阵风过去了再出门见人。

    不过杜君琦再不想出门也不可能当宅女,就算设计工作可以拿回家做,但是还是有很多事她不得不出面。

    比如服装图案,设计图上的图案再漂亮,机器做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漂亮,不漂亮了就只能一遍遍的修改机器数据让图案美化,但是机器实在改不了的时候就需要修改图案了,这就要杜君琦守着机器,看机器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比如场地施工,装修设计画的再精细,但是实地施工的时候,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要不停的临时修改,要遇到要求高的顾客时,杜君琦也只能过去实地查看,听顾客的要求,然后修改设计图,尽量满足顾客。

    一旦出门,杜君琦就会经常遇到主动和她打招呼的大妈大婶阿姨们,夸她聪明本事,夸她会写故事,夸她能把故事卖到美国去,被夸的次数多了,杜君琦的脸皮一次次的得到锻炼,竟然慢慢的厚实了起来,后来竟然成了别人眼中的端庄稳重了。

    到了文溪奖颁奖的那天,杜家人全家上阵,陪着杜君琦进了区教育局的大会议室,引得与会的人们纷纷注目,杜君琦竟然也淡定的受住了。

    奇怪了,不是听说她没进前十吗?她怎么来了?

    听说她今年考了13名,13名也有奖吗?

    是不是有人成绩作假了?被取消了?

    没有吧,这么大的事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啊。

    是啊是啊,就算有一个成绩作假,也不可能轮到13名啊,总不可能有三个作假吧。

    场上议论纷纷,各种猜测纷纷出炉。

    随着县长和谢局长的进场,场上的议论终于停止了。

    按照流程,先是领导讲话,再是颁奖,一轮领导讲过话了,前十名的考生上台领过奖了,谢局长拿过话筒又开始讲了。

    “今年我们区的高考成绩非常好,学生们都很努力,辛苦没有白费,祝贺所有考上大学的学子们,除此之外,我们区的文化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对外文化输出,这个很不容易啊,我说的这个,在场的各位都知道这个新闻吧。”谢局长笑了笑,场下教育局的人员和各校校长瞬间领悟,纷纷鼓起掌来。

    “这个新闻里的两位主创,其中一位就是我们区的高中生,也是今年的高考生,为了奖励她的辛苦创作,为本区争光为本市争光,区教育局和文溪奖基金会共同决定,今年设立一个特别奖。”谢局长拿起手边的一面小锦旗,“来,让我们鼓掌欢迎,杜君琦。”

    杜君琦微笑起立,向四面鼓掌的人们微微弯腰行礼,然后稳步走上主席台,接过了谢局长手中的锦旗和奖金。

    场上掌声雷动,杜君琦三次登台,三次领奖,成为了l区不可撼动的学界励志榜样。

    第84章 开学报道

    欢快的暑假过完了,大学入学报道的日子到来了,大一新生的入学时间总是要提早许多,因为要留出时间搞军训,军训虽然苦,但是这点是怎么逃都逃不了的。

    杜君琦上的是大,行程近得不了的,到了报道第二天杜家人才送杜君琦去大,东西收拾的也不多,日用品到了学校再买就是,除了几件衣服,杜君琦完全没有行李,因着是夏天,衣服轻薄的不得了,全部装起来也就是一个小提袋而已。

    杜广明开着皮卡,副驾驶座上坐着杜爷爷,后面一排就坐着奶奶、宋惠兰、杜君琦和杜君琬,全家人一辆车,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开向f市了。

    一路上全家人的心情都非常好,虽然外头烈日炎炎,但是坐在车里,享受着窗口吹进的清风,一点炎热感都没有,感谢现在的交通,因为车少,尾气少,空气都清洁,而且不堵车,顺顺当当的就开到了大的大门口。

    大有三个大门,北门、东门、南门,正大门是北门,杜广明把车开到北门外,拿着杜君琦的录取通知书进了大门里边的保卫室,得到了临时行车允许,杜广明就大大方方的把皮卡开进了大。

    顺着大道边的纸牌指引,杜广明把车开到了新生报道处,报道处边上有一处小型停车场,停了五六辆车,杜广明把皮卡开过去停好,一家人就陪着杜君琦往报道处走去。

    能考入大学的新生本身素质就不错,而且大学在这些新生的眼中本就是十分严肃的地方,他们心存敬畏,不敢在老师们的面前有一丝一毫的不礼貌行为,所以报道处前的空地上虽然站满了新生,但是每一位新生都乖乖地排着队,顶着烈日,背着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规规矩矩的排着队,一点抱怨都没有。

    队伍很长,周围还走动着几个戴着校徽套着红袖套的学生在挨个分发一张单子,来一个新生就发一张,估计是注意事项,帮助新生了解报道的流程,与后来热情的排列在大门口的新生迎接很不一样。

    看到眼前长长的绕了几排的队伍,杜广明担心地看了小女儿一眼,然后弯下腰与小女儿商量:“琦琦,前面的队伍太长了,站在这里太晒了,我们明天再来吧,反正报道有三天,明天还能报道。”

    杜君琦也皱眉看着前方:“那好吧,明天下午再来吧,下午的时候报道的人应该就少很多了。”

    “那走吧。”杜广明迫不及待地拉着小女儿的手往停车场走,晚一天报道他就能多留女儿在家一天,天天养在身边的,猛地一下要把女儿送到学校寄宿,昨晚他心里难受的一整晚都睡不好。

    一家人就掉头往回走,没想到才走了几米背后就有人喊他们。

    “喂,那边的小姑娘,是不是叫杜君琦啊?”一道男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一家人回头一看,是一位年轻人跑了过来。

    年轻人快速跑了过来:“你们好,我是建筑工程系的辅导员。”年轻人看向这家人中间的两个一看就是双胞胎的小姑娘,“请问你们其中一个是不是叫杜君琦?”

    杜君琦开口应声:“我是杜君琦,老师好。”

    年轻人的有些紧绷表情一下就放松了:“太好了,我没叫错人,你好,我叫刘建,是今年园林设计专业的辅导员。”

    “刘老师好。”杜君琦应道。

    杜广明马上挂上热情的笑容上前一步拉住刘建的右手用力的摇晃了两下:“刘老师好,刘老师好,我是杜君琦的爸爸,( 重生之创业时代 http://www.xlawen.org/kan/396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