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创业时代 > 重生之创业时代 第 23 部分阅读

第 23 部分阅读

    今天我们一家专门送琦琦来报道,没想到还没报道就遇到琦琦的老师了,真是太幸运了。我这人学历低,没上过大学,不知道这大学里的事情,所以不知道该教导她注意什么,她又小,不懂得人情世故,以后还请您多多费心,多照顾照顾,要是她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您尽管说她,有什么事您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们家离得近,我一接您电话马上就来。”

    刘建还很青涩,看起来更像是还没毕业的学生,被杜广明这么一握手一拜托,青涩的脸上马上呈现出一层不好意思的羞涩:“您放心,我一定留心照顾她,让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实大很好的,我就是大毕业留校的,我们系的老师都很不错的。”

    “毕业留校?”杜广明完全不懂这是什么意思,都毕业了还留校?这是留级的意思?

    刘建赶紧解释:“就是毕业后留在学校里当老师。”

    杜君琦也拉了拉爸爸的衣角:“爸爸,只有学习成绩好,品德也优秀的学生,才能在毕业后被学校留在大学里当老师的,刘老师很厉害的。”

    杜广明恍然大悟:“哎呀哎呀,看我,没上过大学见识少,让您见笑了见笑了。”

    刘建马上摇手:“您客气了。”

    又寒喧了几句后,刘建说道:“杜君琦今年才11岁,我们学校从来没收过这么小的学生,怕她来到这里会紧张,所以我们系特别派了我过来守着,帮着给她安排一下,来,你们跟我去报道一下吧。”

    建筑工程系应该是有事先招呼过的,刘建带着杜君琦和杜广明直接进了报道处的办公室里,和里面的老师介绍了杜君琦,报道处的老师就微笑着递过一张表格一支笔让杜君琦填写,杜广明则从钱包里掏出汇款的单据交给了老师。

    1994年起,高校学费因地、因校确定,不再是全国大统一,本省的经济水平属于中等水平,大又是本省排名第二的高校,所以今年的学费就涨了,一学年学费1200元,住宿费并课本费学杂费200元,一共1400元,可现金可汇款。

    这笔钱在当时来说算是很高了,毕竟之前是免费,89年起高校实行收费也只是象征性的收了200元,去年才涨到500元,今年一下涨到1200元,这对于家庭经济不好的学生来说,的确是很沉重的负担。

    杜君琦在填表格时还往报道窗口收钱的办公桌上瞄了一眼,许多学生是先汇了一笔钱,然后再带着零钱来校补齐,桌上放着一大纸盒的零钱,五毛、一块、两块、五块、十块,估计是这些学生在报道前的最后一点时间里到处借钱兼打工才攒齐的。

    报道的手续办好,刘建带着杜君琦和杜广明去了办公楼另一头的几间办公室,一间负责宿舍安排,一间负责饭票办理,一间负责军训服领取。

    因着刘建的帮忙,杜君琦再次获得优先办理,不过她毕竟是个小孩,被插了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也不好意思说她,都让着她,杜君琦不好意思仗着年纪小就把哥哥姐姐们的相让视为理所当然,她一一的道了谢,给了这些新生们和老师们留下了一个不坏的初印象。

    建筑工程系明显是个男多女少的系别,园林设计专业算是这个系里女生比较多的专业了,但是全班47个人,也只有8个女生,杜君琦来的还不算晚,一间宿舍住6个人,她还能和同班同学们住一间,最晚到的2个女生就得和别的专业的女生凑一间。

    领了宿舍钥匙,杜君琦又去换了饭票,饭票的面额很零碎,一毛两毛五毛的,最大也就是两块,杜广明心疼小女儿,生怕她吃不好,就给她换了两百块的饭票,结果这一大堆的饭票就把杜君琦准备好的小钱包给撑得鼓鼓的,完全拉不上,最后只得退了一部分,只换了一百四十块,这才把小钱包给拉上了。

    最后去领取军训服,杜君琦一过去,负责登记分发的老师就笑了出来,她这么小,怎么可能有合适的军训服啊,别逗了,老师大手一挥,你就穿自己的衣服吧。

    手续都办好了,接下来刘建就带着杜家人去宿舍楼,杜君琦先是在宿管阿姨那边登记了名字、专业和宿舍号,又领了来客登记表,然后才被放行上楼,杜君琦的宿舍在四楼,虽然不算方便,但总比六楼好,杜君琦很满意。

    604宿舍,杜君琦站在门口看了下,已经有两个床位铺好草席和枕头了,都是上铺,空余的床位还留有一个上铺,杜君琦马上选定了这个,上铺干净,不会有人随便坐在她的床铺上。

    “你们好,我是杜君琦。”杜君琦走进宿舍打了个招呼。

    两个正在整理行李的女生马上转头看了过来:“啊,小妹妹,你找谁?”

    “没找谁啊,我是这个宿舍的。”杜君琦解释道。

    “这个宿舍?”两个女生面面相觑,“你是不是走错了?”

    跟着杜君琦进来的宋惠兰笑着应道:“没走错没走错,这是604宿舍,住的都是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吧?我小女儿杜君琦也是今年的新生,和你们是同班同学。”

    奶奶也乐呵呵地进来,看着两位有些呆呆的女孩子:“好孩子,都是好孩子,长得真端庄,以后你们都是同学,多多互相帮助。”

    男人们都不好意思进女孩子们的房间,杜爷爷、杜广明和刘建都站在门口。

    刘建站在门口微微前探:“你们好,我是你们班的辅导员,叫刘建,这位是你们的同学,你们要互相帮助啊。”

    听到这个自称是本班辅导员的话,两位女同学们有些拘紧的点了点头:“好的,我们会的。”

    杜君琦微笑着指了指那个空着的上铺:“这个床位有人了吗?”

    “没有没有。”

    “那我就住这个床位了。”杜君琦把装着衣服的小提袋放到了床铺上。

    “哎呀,不行不行,上铺太危险了,爬上爬下的,不小心摔了怎么办?”奶奶马上开口反对。

    “不会的,我身手很灵活的。”

    “不行。”宋惠兰也反对,“万一你睡觉不老实,掉下来了怎么办?你表哥不就掉过吗?”大姨家的表哥读初中,寄宿在学校,去年就从上铺摔了下来,左手骨折了。

    杜爷爷和杜广明也反对,杜君琦无奈只能听从大人们的劝告,改而选择一间下铺。

    床位选好了,接下来就要去买日用品了,因为时间不早了,到了午饭时间,杜家人打算午饭后再去买。

    为了感谢刘建的帮忙,也为了打好宿舍关系,杜广明极力邀请刘建和两位女同学一起去吃午饭,三人面嫩,实在推辞不过,刘建被杜广明拉着,两个女同学被宋惠兰拉着,一起去了食堂。

    第85章 舍友介绍

    大有两座大食堂,离杜君琦所住的3号宿舍楼比较近的是第二食堂,刘建在大学习生活了四年,比起刚来大,完全不清楚大地图的一帮人,刘建自然算得上是经验丰富,实在推辞不了邀请后,他就主动领路带着一帮人去了第二食堂。

    到了第二食堂一看,里面早已坐了一大群吃饭的人了,一行人找了一个干净的位置坐好,杜广明去点菜窗口点菜了。

    这三天是报道日,为了照顾来不及兑换饭票的新生,这三天食堂是可以用现金的。

    大食堂提供热炒服务,杜广明点了八道热菜一道好汤,掏出钱包付了款,就拿着号码牌回来了。

    杜广明把立式号码牌放在桌子上,笑着问刘建和两位女同学:“你们要不要点饮料?可乐还是雪碧?”

    刘建和两位女同学连忙摇手推辞,最后杜君琬插话了:“爸爸,我口渴,要雪碧。”

    “好。”杜广明应下,等传菜员过来送菜时随□□代拿一大瓶雪碧过来。

    在等菜的时候,一桌人就聊天打发时间。

    宋惠兰笑着问向两位女同学:“你们是哪里人啊?叫什么?”

    “我叫李红英,本省s市。”

    “我叫钟秀,本省n市m县。”

    两位女生有些紧张的做了自我介绍。

    宋惠兰微笑点头:“我们家在本市l区,离得近,就全家来送送琦琦了,以后你们要是有空就来家里玩啊,很近的,等新路修好了,坐车只要40分钟的。”

    宋惠兰转头拍了拍杜君琦的小肩膀:“我家琦琦年纪小,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我很不放心,你们是同班同学,又住同一间宿舍,同进同出的,阿姨厚着脸皮拜托你们,请你们平时多和琦琦在一起,不管是在校外还是在校内,不要让她一个人落了单,万一遇到了人贩子,人家硬把她给扛走拖走,她跑都跑不掉。”

    李红英和钟秀赶紧点头:“没问题的,我们会照顾小妹妹的。”

    “拜托了拜托了,谢谢谢谢。”宋惠兰稍稍放了点心,又看向刘建,“刘老师,大对学生管得严不严?平时要是没课,琦琦能不能回家?”

    刘建笑了,解释道:“当然可以,大学不会管学生管得太严的,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已经算是大人了,只要不旷课,平时的活动都是自由的,可以逛街,可以去电影院,也可以回家,不过要是晚上不回宿舍睡觉的话,最好提前和我以及宿舍舍长说一声,万一有什么事也有地方找人。”

    宋惠兰一下轻松了:“那就好那就好,因为我们家近,家里又有车,所以琦琦没课的时候想接她回家住住,不怕你们笑话,平时她在家嫌她吵,她这一不在家了,我们又心慌的很。”

    刘建笑道:“可以理解可以理解,她这个年纪正常才是上小学的年纪,这么小就离家,家长不放心也是自然的。”

    说完刘建又交代杜君琦:“杜君琦,大学是个半开放的地方,大校园里除了老师和学生,还会有很多校外的人员进出来往,你平时不要一个人出去,注意安全。宿舍里没有电视,如果你嫌闷的话,可以去学校周围逛一逛,东门外有一条挺热闹的街,我们都叫学生街,街上有服装店、理发店、书店、饭店、小吃店还有一家录像厅,你要买什么吃什么都很方便的,不过还是一句话,不要一个人出去。”

    杜君琦点头,神态认真:“明白,我不会一个人乱走的。”

    “那就好。”

    热菜热汤陆续上齐了,米饭雪碧也上来了,杜广明和宋惠兰热情地招呼刘李钟三人吃菜,一桌人说说笑笑的,半个小时就解决午饭了。

    午饭吃完,杜家人打算带着杜君琦去买日用品了,刘建建议他们可以就近去学生街上的一家日用品店,那家的货品还是挺齐全的,价格也不贵,杜家人欣然听从,带着杜君琦往东门去了。

    刘建介绍的那家日用品店果然货品齐全,杜君琦需要的日用品很快就买齐了,四个大人,一人一袋,轻轻松松地拎回了宿舍。

    回到406,宿舍里又来了两个女生,她们来得晚,行李都打开放在地上,床铺还没铺好。

    新来的两个女生,一个叫夏丽芸,来自邻省g省c市,一个叫赵萍,来自邻省z省n市乡镇。

    初次见面简短介绍后,四位舍友算是正式认识了。

    夏丽芸和赵萍都很惊讶杜君琦这个小妹妹竟然是她们的同班同学,尤其是夏丽芸,她是复读一年再考的。

    人家这么小就上了大学,这让千辛万苦才考上大学的她情何以堪啊!果然她就不是读书的料吗?

    打量着新到的夏丽芸和赵萍,杜家人暗自评估,听了看了一会儿后,都觉得这两个女生应该性格还可以,总算又放了一点心,琦琦在这里应该不会受欺负,和这些舍友住在一起,平时生活应该还可以的。

    杜君琦的入学报道和舍友打探已经完成,时间也不早了,杜家人决定回去了。

    与家人挥手告别后,杜君琦开开心心地坐到床铺上,吹着新买的吊式小风扇,与新舍友们聊起天来。

    李红英来自本省s市,父母是双职工,她是大姐,底下还有一个弟弟,在读初中,因为父母都有工作,家庭经济还过得去,所以李红英考上大学后,家里就让她来了,而她班里有与她一样考上了大学,却迫于今年猛涨的学费而不得不放弃的女生则有四个,李红英很为她们可惜。

    钟秀来自本省m县的农村,父母都在家务农,上头有两个哥哥,中专毕业后一个进厂当了职工,一个当个体户做点小生意,她是家中幺女,因为她最小,所以家里人都偏疼她,加上两个哥哥都有收入,便全家四人供她一人上大学,农村女生上大学非常不容易,钟秀很感激家人的坚持,所以她打算找机会打点小工,替自己赚些学费,减轻些家里的负担。

    夏丽芸来自邻省g省,是大姐,底下也有一个弟弟,在读小学,g省的市场经济开发早,夏丽芸的父母好几年前便下海经商,偷偷进些港货到北方去卖,所以她的家境很不错,父母看自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就希望底下的儿女能多读些书,以后有本事换个生意行当,走私这行毕竟不安全,夏丽芸去年考的成绩比今年差,加上她报的学校太好了,录取线够不着落榜了,父母便鼓励她复读一年,今年报的学校就放低一点,挑挑选选好几遍最后选择了大,今年总算擦着边上榜了。

    赵萍来自邻省z省,虽然她老家是一个乡镇,但是经济水平并不低,经过十多年的打拼,这个乡镇在后来算是全国有名的地方,杜君琦一听便知道了,不过现在这个乡镇的经济还只属于刚起步阶段,赵萍家的经济条件也只是一般,这次她能上大学全靠有亲戚资助,她有个同族亲戚,是个海外华侨,前几年回国探亲,许诺族中只要有人考上大学,不拘男女,学费都由他资助,赵萍就是受了他的资助才来了大。

    一番家庭情况介绍后,杜君琦算是五人中家庭情况最好的,在四位舍友看来,她家里开着一家公司一家工厂,供她上大学完全没问题,而且她年纪小,还不用操心家里的生意和生计,只要开开心心地读书就可以了。

    杜君琦微笑点头,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舍友们的单纯的羡慕目光。

    三天的报道日结束后,406宿舍住满了,第三天的下午住进了最后一个舍友,一个同系别专业的女生。

    林敏,道路工程专业,来自本省z市,上头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父亲在市公路局工作,她的专业就是父亲指定的,她其实并不喜欢,因为与父亲做斗争,她才拖到这么晚来报道,要不是父亲威胁她不给她复读的机会,她才不愿来报道。

    林敏的反抗经历引来同宿舍五位舍友们的惊叹目光,尤其是李红英、钟秀、赵萍,她们深知女生读大学的不容易,没想到林敏竟然会因为不满意专业而不愿来报道,这要放在农村或家境不好的家庭,她得被多少想上而不能上的女生忌妒死啊。

    因着林敏的到来,杜君琦五人也就知道她们班另外3个女生不会来了,估计也是因为凑不齐学费吧,想到这个理由,五人心里都有些郁郁寡欢。

    不过寡欢不了一日,第二天中午刘建就挨个到每间宿舍来通知军训的事了,时间紧,任务重,半个小时后,带着换洗衣物和日用品到楼下集合,到军营去军训。

    半个小时啊!都不提前通知啊!不带这样的啊!

    整个走廊都随着各自班级的辅导员的到来而沸腾了起来,大家一边抱怨着一边抓紧时间收拾东西,衣服、水桶、脸盆、毛巾、牙刷,等等等等,不时还有人问“要不要带水杯”“要不要带被子”“要不要带拖鞋”“要不要带蚊香”,一番兵慌马乱后,女生们都提着东西往下冲,在宿舍楼前的空地上按班级排起了队伍。

    男女宿舍间隔着一条大道,那边的男生宿舍也是一片沸腾景象,男生数量是女生的几倍,乱糟糟的折腾的更久,反正女生这边的队伍都排好了,男生那边的队伍还没成形呢。

    过了没多久,一辆接一辆的军用大卡车就驰进了同学们的视野,在大道上一字排开。

    辅导员们拿着名册快速安排着班级上车次序,以及核对人员是否到齐,十分钟后,新生们便被扫进了大卡车里,运出了大校园。

    第86章 军训

    车队驰出了校园,驰出了市区,又驰过了一座大桥,最后驰上了弯弯曲曲的盘山道,一路往山里开,刚开始山道边还有村庄,后来是零零散散的房屋,最后山道边什么也没有,除了山壁就是草丛,两个小时后,车队停下了,一座军营出现在了新生们的眼前。

    这座军营是一座炮兵营,一座山中的炮兵营,这就意味着这座兵营的人数并不多,也就意味着宿舍紧张。

    进了炮兵营中,军官和辅导员们沟通后,女生被安排进了宿舍,男生则被安排进了车库。

    宿舍是一座只有三层的宿舍,一楼还是储物间,旁边就是食堂,储物间里放着的都是食堂的东西,二楼和三楼才是宿舍,一间宿舍住20个人,杜君琦她们班只有5个女生,自然与别的班级一起住了。

    车库的面积很大,听说原先停着十多辆车,现在早就转移了,改而放置了密密麻麻的铁架床,车库本来就通风不良,加上现在又是盛夏,白天暴晒,晚上闷热,车门一关,不知道该怎么睡得着,一想到这个苦逼前景,男生们就全都垂下了头,一脸苦兮兮地进了车库。

    男生们那边排队进车库了,女生们这边也排队上了宿舍楼。

    杜君琦从报道那天起就被全宿舍楼的女生记住了,她的个头就是标志,所以她上车下车都有很多女生帮助她,现在进了新宿舍也是被优先照顾的,女生们都让她先挑选床铺,她们都建议她选中间位置的下铺,靠门灰尘大,靠里近洗漱间又湿气大,中间是最好的位置,杜君琦从善如流地接受了她们的好意,选择了中间的下铺。

    女生们开始安置行李,几个女生到宿舍尽头的洗漱间打水擦床,每间宿舍都配有洗漱间,里面有一个蹲式便盆,还有几个水龙头和一个长水槽,可以刷牙洗脸洗衣服,但没有热水,洗漱间有窗,但是关着,一个女生随手打开了窗户。

    “啊!”

    “啊!”

    “啊!”

    接连的惊叫声喊起。

    “怎么了怎么了?”宿舍里正在收拾的女生们都冲了过去,结果挤到洗漱间门口的女生们全呆住了。

    窗户外一米处,一个白亮亮的水泥墓正对着她们,好大的视觉冲击力。

    很快,接连几个宿舍都传来惊叫声,有爱看热闹的女生挨个跑了一趟全走廊的宿舍,发现每个宿舍的窗户都对着一个或两个墓,有的是土墓,有的是水泥墓,有的还只是一个深坑,不过大家都认为深坑更可怕,看着近在一米的山坡,真是密密麻麻的好一片“风景”啊。

    杜君琦也挤到窗户前看热闹,往下看,军营紧靠着山坡,山坡脚与宿舍楼只有一道窄窄的砖墙隔开,让人一看就担心下雨天山体滑坡冲倒宿舍楼,估计当初这军营的地盘就是从山中的小平地里挖山平整出来的,所以才与山坡靠得如此紧密,抬头看上方,这山坡不高,但是却密密麻麻的分布着二十多座墓,墓多,又近,一望真是触目惊心。

    “怎么办?晚上要对着这么多墓,怎么睡得着啊?”有些女生快哭了。

    “怕什么,我家后来也有墓啊。”“是啊是啊,我家门前也有。”“我家墙外也有。”一些来自农村的女生不以为然。

    “那怎么一样,你们家边上的不是你们自家的祖宗也是同宗的亲戚,这外面的墓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啊,我们当然怕啦。”有女生反驳道,她的话也有理由,没关系的墓当然怕了。

    “能换宿舍吗?”

    “别傻了,每间宿舍都对着墓呢。”

    “那怎么办?”

    女生们叽叽喳喳的说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只能把窗户关上,眼不见为净。

    收拾完宿舍后,女生们按原本的宿舍划分,各自组团出去刷地图了,杜君琦也和四位舍友出去了,炮兵营很小,绕一圈也才20分钟,宿舍边上就是食堂,食堂里有一间小杂货铺,食堂外面有一块水泥操场,对面就是车库,另一面是不让进的办公楼,办公楼后面又是一座不让进的楼,再过去一点是训练场,立着一些常见的比如双杠之类的训练器材,以及一个较大的沙坑,训练场再往后又是不让外人进入的区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总得来说,在为时10天的军训期中,新生们能够踏足的只有操场、训练场以及小杂货铺,剩下的全部不能进。

    真是好苦闷的小圈子生活。

    参观一小时后,操场广播传来集合的指令,新生们快速跑到操场上,发现操场上已经按着班级用粉笔划分好了一个个区域,每个区域前都站着一个辅导员。

    新生们找到各自的辅导员,按班级排成方队。

    报道日后第二天就来到了军营,大新生们还没来得及和同班同学们同聚一班过,所以除了自己同宿舍的舍友,他们并不认识同班的其他同学,尤其是男生女生不同宿舍区,男女生之间更是互相不了解了,当集合好的男生们看到第一排的女生列上站着的那个的小不点,一个个的眼睛都瞪得有铜铃大。

    天哪,班上竟然有一个小个子,她是得了小儿麻痹症吗?

    看到男生们(⊙o⊙)的表情,刘建开口解释道:“来,认识一下我们班的杜君琦吧,她是我们班最小的同学,今年才11岁,成绩很优秀,你们都是大哥哥大姐姐,要记得照顾小妹妹,来,杜君琦出列,让同学们认识一下。”

    听了刘辅导员的话,男生们的表情又变成了…(⊙_⊙;)…这样。

    11岁,11岁,呜呜,我们都变老了。

    杜君琦上前一步,转身,面对着同班同学生,微笑:“同学们好,我叫杜君琦,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

    简短的特别介绍后,杜君琦入列,刘建开始点名,核对无误后介绍教官张平,然后张平上前接过管理权,开始训话。

    张平教官的话很简单,就是两点,一,从今天起,新生们就只服从他一个人的话,有事找他,不用找辅导员了,找了也没用,辅导员等下就回校了,二,军训从现在开始,给他们10分钟,回去更换军训服,换好马上回来站军姿。

    真是要命了,10分钟啊。

    新生们的心都提得高高的。

    张平抬手看手表,吹哨响起,新生们飞奔回宿舍。

    张平的吹哨响后,操场各个方阵的吹哨陆续响起,男女生迅速分开往各自的宿舍跑去。

    女生回宿舍要走楼梯,唯一的楼梯上瞬间挤满了女生,一个个都死命地往上挤,杜君琦好在有舍友们护着,总算挤上了楼梯,然后顺着人潮往上走,上了二楼后人潮迅速分流,一半往三楼挤,一半往走廊跑,杜君琦被舍友们拉着往走廊跑。

    进了宿舍后,舍友们顾不上掩门,直接就脱衣服换军训服,杜君琦也麻利的从提袋中抽出运动服换上了。

    穿好运动服和运动鞋,把马尾辫卷成丸子头,戴上鸭舌帽,杜君琦整装完毕。

    换好衣服后女生们又呼啦啦的往外跑,楼梯上又迅速聚满了人潮,好在大家都知道下楼要注意,一个个都收了冲劲和减了速度,总算快速又安全的全部通过了楼梯。

    男生们不需要挤楼梯,集合的速度比女生快,女生们见到男生们都到齐了,奔跑的速度更快了。

    待班级方阵集结完成后,张平教官吹哨一声,开始讲站姿要点,初中入学和高中入学都有军训,站军姿是最基础的,张平快速地讲完一遍后就直接吹哨,新生们立刻笔挺地站起了军姿。

    在满满一片的军绿色军训服中,杜君琦的浅绿色运动服格外显眼,张平早就从刘建那里得知她没有军训服,所以在看到她穿着运动服戴着鸭舌帽时并没有责问她为什么不穿军训服,而且从发出站军姿的口令后,张平就多留了几分心在杜君琦身上,盛夏烈日,他担心她站不了多久就会头晕,他是要操练新生,不是要虐待儿童。

    军姿站一次要30分钟,中间张平喊口令让新生们稍息了两次,虽然有稍息,但是站久了腰还是会酸的,张平时不时走动巡视一番,看到有人弯腰就直接上手拍直,当然了,女生不能拍,只能口头提醒。

    站军姿30分后改练正步走,正步也是军训基本功,经历过中学两次军训的新生们掌握起来也非常快,就是在脚步的大小上吃了一点苦,每个教官都带着尺子,他们在新生们的脚步边一个个丈量过去,在丈量纠正的时候新生们不能动,这个就比较累一点了。

    在这个环节上张平就放了杜君琦一大把水,她人矮腿短,当然了,这是相对于这些成年新生来说,在她这个年龄的身高水平线上,她还是处于中上等的。

    杜君琦人矮腿短,脚步不可能和同学们达到一样的大小,张平就不丈量她的脚步了,还让她单独站在班级方阵外正步走,免得被后排的男生踢到了。

    正步走一直练到下午5点半,各个教练吹哨整齐班级方阵,一一拉着班级方阵到食堂前按次序就地坐下。

    坐在滚烫的水泥地上,那滋味,真是酸爽,杜君琦只觉得自己的肉肉好像发出了滋滋的灸烤声。

    新生们呲牙裂嘴地左右移动着肉肉,幻想着这样能够不那么烫肉,等熬到教官发出吃饭的口令,进了食堂就有椅子坐了,可是教官们却不肯轻易放过他们,一声令下,拉歌。

    拉歌就是声嘶力吼地唱着军歌,这个班级唱一首,那个班级唱一首,比比哪一方的声音更大。

    真是想想就无力啊。

    太没形象了。

    总之在教官们的逼迫下,新生们用尽全力喊出了难听至极的声音,一首首军歌被喊成了破音,在连续的魔音摧残下,最终熬到了6点,食堂开门了,教官们发布口令,让新生们排队进去用餐了。

    食堂上摆满了大圆桌,一桌坐10人,桌上摆着六菜两汤,米饭自己打,吃完后要把自己的碗筷洗干净放回餐柜。

    训练了两个小时,又拉歌喊了半小时,新生们一个个都口渴的要命,两道汤被喝的干干净净,菜倒是剩了一半,不是不想吃,实在是吃不下。

    快速地吃完饭,把碗筷洗好,教官下令休息一小时,一小时后继续训练。

    女生们本来想回宿舍洗个澡的,结果听了指令后全萎了,还要训练啊。

    晚上一直训练到9点,教官们总算放人了,女生们欢天喜地回了宿舍,结果被告知没热水,热水得去热水间提,然后女生们提着水桶到热水间排队,好不容易提了热水回来,洗漱间又只有一间,要等前面的人挨个洗完了,热水都变成凉水了,最后女生们只能妥协,四个一起洗,洗个战斗澡,给后面的女生争取时间。

    洗完战斗澡又要洗衣服,等折腾完已经十点多了,女生们躺在床上休息,结果又有新指令下来,要排班站夜岗,一夜分三岗,一岗一班要出两人。

    摔,真是太不人道啦,谁要站2、3岗啊,那时候正是深度睡眠的好时候啊!

    第87章 武术才艺

    一夜好眠到清晨,山里的夜温降得极快,一过11点气温就嗖嗖的往下降,原本以为会热的彻夜难眠的新生们,一倒在床上就迅速地进入了睡眠状态。

    清晨5点,值完第3岗的同学们敲响了每间宿舍的门,该起床洗漱了,5点半又要集合训练啦。

    忙碌的洗漱后,操场上重新聚集起了一块块的班级方阵,安静的山中清晨一下被打破,操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哨令声、口号声。

    杜君琦站在班级方阵外,随着口令一步步动作,站军姿、正步走,每个动作都很标准,行动间干净利落,没有一点儿的小儿娇气,小小的身板中已经显露出一点军姿的美感。

    张平一直在注意着杜君琦,在他的印象里,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最爱哭,他原本担心她也会这样,还想着只等她一哭他就松口放她休息,结果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却带给了他非常大的惊喜,不怕苦不娇气,行动间还带着一股难言的飒爽,这个小姑娘一定是来自军人家庭。

    休息的时候张平走到了杜君琦的面前:“嘿,杜君琦,动作很标准啊,不错啊。”

    杜君琦抬头微笑:“谢谢教官。”

    “你家是军人家庭吧?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是很难达到那种状态的,你在家应该天天操练吧。”张平问道。

    杜君琦摇头:“不是,我家就是普通的职工家庭,没有人参军。”

    张平瞪大了眼:“这怎么可能?”

    杜君琦想了想:“应该是我天天习武的原因吧,我习武已经6年了,所以我的动作会比一般的小孩有力很多,站军姿时身板会自然而然地挺直,正步走时手脚动作也会更协调更有力度。”

    “咦?是这样吗?”张平打量着杜君琦的小身板,“你这么小就已经习武6年了啊?”

    “嗯,4、5岁是最好的习武开始阶段,我就是5岁开始习武的,到现在已经6年了。”杜君琦抬起自己的手臂,“教官你可以捏一下我的手臂肌肉,我的肉是硬的,不是软的。”

    张平起了兴趣:“那你练了6年,现在会什么了?”

    “会一些拳掌套路,今年开始练双刀。”

    “那你能打一套拳掌套路吗?”张平兴趣勃勃地说道。

    “可以。”

    杜君琦起身站到前方空地上,双腿微微分岔与肩同宽,双臂自然垂下,下巴微抬注视前方,全身肌肉放松。

    看到杜君琦上了场,周围正在休息的几个班级全部注意了过来,聊天声消失了,大家都安静地看着她。

    放松片刻后,杜君琦的眼神突然凌厉起来,身周的气势也一下变得不同,脚踏拳出,脚步快进,双手快速前击,拳掌交错变化,击打速度快似咏春,拳掌变化又似蔡李佛拳,在短短的一分钟里,杜君琦的双手变化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拳掌攻势,脚步也一刻不停地配合变化着,行动间虎虎生风,又惊异地带着一点女子特有的灵活机动,看得周围的人一阵热血激动。

    三分钟后,在周围人热血沸腾的热烈注视下,杜君琦停步收势,卸下了凌厉的气势。

    “啊,就这么完了?”

    “不是吧,正打着精彩呢。”

    “杜君琦杜君琦,好妹妹,再来一段吧。”

    “是啊是啊,再来一段,打得太漂亮了。”

    “拜托拜托,再打一遍吧。”

    男生们七嘴八舌地求起杜君琦来,期盼她一时心软再上场打一遍,以平复平复他们还在激荡中的一腔武侠热血。

    张平也看得热血沸腾,双眼一直大瞪着有如铜铃那般大,心里也热切期盼杜君琦能再来一遍,所以也没制止男生们的求情。

    杜君琦求助地看向张平。

    张平被杜君琦的求助眼神一看,心里一下回过神来,这里可是军营,他是教官,他是给这帮学生搞军训的,不是来看武术表演的。

    张平立刻大声呼喝起男生们:“闭嘴哈,一边儿待着去,这里是训练场,不是表演台,凭什么你们躲在树底下休息,却让人家一个小姑娘顶着大太阳给你们表演,你们好意思么?”

    挨了教官一顿骂,男生们不好意思地缩回脑袋,一声不吭地埋头重新蹲回了树荫底下。

    杜君琦松了一口气,小步跑了回来,钟秀体贴地递上她的卡通水壶,杜君琦接过一连喝了好几口凉茶解暑。

    张平等杜君琦喝完水才搓着手腼着脸问道:“杜君琦,你刚才打的是什么套路?很厉害的样子,能不能教我?”

    “是我们教练编的八路步法,是套群体组合拳,整个套路由8个人组成,互相配合,互为犄角,我刚才展示的是我个人的步法,后面的就是8个人的配合攻打防守招式,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杜君琦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我打不了后面的招式。”

    张平的眼神更亮了:“一听就很厉害的样子,能不能教我?”

    “这套组合拳只是表演拳,团体比赛时用的,实战并不实用。”杜君琦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会吗?你出手那么快,能挡住这通攻击的也没几个人吧?”张平不信,“就是靠着这快速出拳的速度,这套拳掌也能成为很厉害的攻击手法。”

    “如果要练速度的话,可以多学学咏春拳,这套拳掌就是学了咏春拳的速度。”杜君琦停顿了一下,见张平的确很想学,“这样吧,你要想练速度的话,我可以把训练的方法告诉你,你慢慢练,速度会提高的。”

    “行。”张平大声应下。

    短暂的套路表演后,杜君琦成了军营操场上的武术明星,见过她表演的同学们都对她交口( 重生之创业时代 http://www.xlawen.org/kan/396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