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部分阅读
人了,也许她家公司的情况还不错?
“你爸妈有没有扩大公司规模的想法啊?”系主任小心着自己的语气。
杜君琦抬眼看着系主任:“主任,我只是个小孩,爸爸妈妈不会和我说这些的。”
系主任若作高深地笑了笑:“小看主任了哦,主任我可是知道你在家说话可是很有份量的,你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
杜君琦白皙的手指敲了敲桌面,很真诚地看着系主任:“主任,我家现在真的没闲钱,钱都投在公司里了。”
系主任的笑容僵了僵:“呃,主任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想安排毕业生工作?”杜君琦歪头。
“呃,是。”系主任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这么挑明了讲,他还真是不习惯。
杜君琦不以为意地点头:“嗯,我也觉得这个最有可能。”
系主任惊讶:“你知道?”
“嗯,现在环境不好,很多单位都不招人了,工作不好安排,学校里大家都在说这些事。”杜君琦表示工作难都不是秘密了。
系主任又叹了口气:“是呀,工作不好安排啊,我都找了好几个老朋友了,可是大家都表示实在不需要那么多人,再过几个月这一届就毕业了,到时可怎么办啊。”
“可是我家开的是装修公司,不是建筑公司,技术人才安排不了多少啊,而且我们系的专业大多还是偏向建筑方面,在装修公司发挥不了啊。”杜君琦分析道。
“唉,能安排一个两个也成啊,学了四年不容易,安排不了工作,我们作为老师,也无颜见他们啊。”系主任叹道。
杜君琦想了想,决定透露一点消息:“主任,我们家是有打算扩大经营规模,但是不是现在,等局势平稳后才会发展,如果7月毕业前局势能平稳的话,我家公司扩大规模,那我可以作主安排一些学长学姐。”
“真的?”系主任眼睛一亮,“你真能作主安排一些吗?”
杜君琦点头:“嗯,可以,不过估计只能安排20个人,如果多了话,得找我爸妈商量一下。”
“可以可以,那我们就先说好了,局势稳定后,你要记着帮忙安排20个学长学姐哦。”系主任趁机偷换了一下条件,杜君琦之前说的公司扩大规模后,系主任换成了局势稳定后。
杜君琦愣了愣:“我之前说的是公司扩大规模的时候我可以作主安排,但不是局势稳定后,局势稳定下来后公司还得安排发展资金,还有工商营业执照更改和税务执照更改,不是能马上办好的。”扩大经营的行政手续是必须办的,虽然对于杜家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杜君琦还是想让系主任知道一下事情不是那么好办,不能赶得那么紧的。
系主任笑眯眯:“没事没事,你记得就好,晚一点没事。”这话说得,好像还给杜君琦通融了,明明是让杜君琦帮忙,结果听起来就很不舒服。
杜君琦暗自腹诽,所以说她最不喜欢和学校老师谈事了,他们总是下意识地把自己当成上位方,对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布置任务,然后批批改改,顺便教育教育。
杜君琦接下建筑系系主任的工作委托后,没两天又收到了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外语系物理系化学系等外系系主任的亲切召唤,好像一下子成了系领导们眼中的大红人。
这些外系系主任的亲切召唤都是为了一件事,就是安排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工作。
杜家在l区有一个家教补习中心,而且还是以“杜君琦”命名的,这件事在有心打探的系领导们心中都知道,他们都想把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们安排到家教补习中心,他们的要求也不高,就是每个系安排七八个毕业生就行了。
可是系主任们想的挺好,杜君琦却只能拒绝,因为师大的陈老师早已经和她说好了工作安排名额了,而且家教补习中心里的都是师大的学生,有一些本身就是大四生,所以招收师大的毕业生更符合家教补习中心的和谐氛围,让家教老师们更有归属感。
知道名额早已被省师大拿下后,系主任们纷纷扼腕痛惜,早知道他们就下手早点了。
不过杜君琦虽然拒绝了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这些系种,但是她却向化学系抛出了橄榄枝,因为诺亚服装厂需要化学系的新材料开发。
杜君琦在选择大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大化学系的牛逼,不同与师大化学系偏重学术理论研究,大化学系在实用研发方面更有实力,杜君琦在进入大的时候就想着要联系化学系的研究中心,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联系关系,没有关系找了也白找,现在好了,化学系系主任不就是最合适的关系么。
杜君琦表示要赞助化学系研究中心研发服装新材料,长期赞助,不要求短期之内出成果,而且赞助费丰厚。
化学系系主任大喜,虽然毕业生工作没安排好,但是却捞着了一大笔研究经费,而且还是长期的,对方还没有成果时间要求,这真是太好了,真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啊。
其他系的系主任对化学系主任表示羡慕忌妒恨。
经过数个系主任的亲切召唤后,杜君琦解决了建筑系的一部分毕业生工作安排,以及赞助了化学系研究中心一大笔经费后,杜君琦再次登上大校园风云人物榜,在没有互联网,只靠私下八卦的情况下,成功成为本学期热度最高的话题人物。
杜君琦表示每天都人念叨着八卦着,她的耳朵好烫啊。
第116章 正光建筑
9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第二次导弹射击及军演后,台湾海峡的局势越来越脱离美国的预期,美国的两大党派达成了共识,对中态度开始明显软化,失去了美国老爹的支持,湾独们也没力气蹦哒了,加上湾湾政坛的内斗加剧,民众对执政党的极度愤怒,台湾只能转头打起太极,试图消除大陆的愤怒,大陆出于种种考量,尤其97香港回归近在眼前,大陆决定继续和平收复台湾路线,以便安抚香港各界的惊恐,以及打消英国的小九九。
紧张气氛迅速消除,两岸民众都松了一口气,生活重新恢复平静。
3月军演刚刚结束,4月1日建筑系系主任就再次亲切召唤了杜君琦,亲,之前说好的工作安排呢?
这么紧迫的领导真是少见,幸好杜君琦是个行动派,新闻联播上一播出中美关系好转的相关新闻后,她马上就让宋惠兰去工商和税务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不仅扩大了杜家装修公司的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还新注册了一家建筑公司,为发展房地产事业做准备。
所以当系主任找上她时,杜君琦很干脆地就应承了下来,还一口气吸收了25个毕业生名额,让系主任大喜过望,连连保证期末一定会给她一个一等奖学金。
系主任说话算话,到了学期末,杜君琦的确获得了一个系一等奖奖学金,500元,除了建筑系的系奖学金外,杜君琦凭着她的高学分和高成绩,以及建筑系系主任和化学系系主任的共同推荐,她还获得了大校二等奖学金,800元。
不过这是后话,此时杜君琦还真没有把奖学金的事放在心上,因为凭着她的学分和成绩,奖学金是妥妥的,现在的她全心思都放在新开的建筑公司上,趁着系主任现在的心情超极晴朗,她向系主任要了几个系里的骨干老师,她直接明言,不需要老师们做什么,甚至不需要坐班,就是让他们挂着技术顾问的名头,在公司接到大工程,需要他们技术支持的时候,出手帮一帮忙就是了。
系主任痛快地应承了下来,这事说起来对于老师们还是件大好事,平时也有建筑公司来找系里的老师,这算是系里老师们的私活,但是这些私活都是按单算钱的,有活才有钱,现在杜君琦提的方法算是给老师们找了条明路上的工作,每月都能领到一笔工资,明显更划算,而且这事对于他这个系主任也算是好事,老师们经过他的关系多找了份工作多领了一笔工资,那这些老师们就要承他的情,以后他在系里开展工作也能更顺手一些。
杜君琦看到系主任很乐意帮忙,知道系主任一点也不排斥这个,干脆也给了系主任一个总顾问的头衔和一笔稍高的工资,系主任乐呵呵地笑纳了,两人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新注册的建筑公司叫正光建筑,杜家和方家按出资比例计算股权,杜家占大头,占了六成股份,正光建筑由杜广明负责经营。
公司地址就在杜家装修公司隔壁,也是在抛售潮中被收购过来的,地皮挺大,还带着一幢三层办公楼,重装粉刷装修下就可以办公了。
建筑系分配过来的25个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关系先转入杜家装修公司,杜君琦的意思是先了解一下每个人的特长,再按照每个人的特长安排是继续待在装修公司还是转入正光建筑公司,系主任表示一切没问题。
25个应届毕业生到岗后,杜广明就手把手的教他们粉刷装修,杜广明的员工沟通理念很直接,就是和员工一起干活,这是最能快速了解一个员工的品行,以及拉近老板和员工之间关系的好办法,而且杜广明还深信一点,那就是作为建筑行业的员工,每个人都必须会点基础的手艺活,只有对基础的手艺活有了确实的了解,心里才会对大方向上的设计规划更有底,不然就算他们都是高材生,都能设计出独树一帜的楼房,但是施工技术跟不上,那不也是白瞎。
25个人挺多的,加上杜广明也不指望全靠这帮书生,技术稍难点的地方都留给装修公司的施工人员,但是人多力量大,25个毕业生又争着表现自己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有悟性,办公楼很快就装修好了,正光建筑的大字招牌一挂,鞭炮霹雳啪啦的一放,正光建筑公司正式开业啦。
正光建筑公司开业后,方家的水果罐头生产线也紧跟着上线生产了,方家在抛售潮中收购了几家果园,原料充足,但是水果不易放,水果罐头生产线一开工就拼命运转,争取尽快把果园中的水果都做成罐头,免得浪费了。
第一批水果罐头生产出来后,方谦益就交代父亲方旺达把水果罐头作为人情送了出去,他自己也送了一批给杜家和交好的同学们,第二批第三批下线后,方谦益就大打价格战,用低价打入l区市场,争取拿下l区的市场垄断地位。
在这一世生活久了,方谦益也很懂得广告的力量了,找了l区的广告公司,做了几个沿街大广告,第一时间就让l区的民众知道了方家产的水果罐头,而且重点是还不贵。
“君琦,这是我家的水果罐头,你尝尝看。”方谦益又来大给杜君琦送爱心零食了。
“哇,这么多,你也太夸张了吧。”杜君琦瞪着大眼看着车上的三箱罐头,“这能吃到暑假了。”
“你慢慢吃,这些罐头能放很久的。”方谦益转身又从车上抱了一大袋的水果,“现在天开始热了,我也不敢拿太多,这些你先吃着吧,下次我再给你送。”
“真是贴心好朋友,谢谢啦。”杜君琦开心地接过了水果。
方谦益有点小羞涩地转过了头:“不客气。”
这次方谦益送的东西有点多,司机帮着搬到了宿舍,因为方谦益经常来送零食,宿管阿姨也收到了好几回附赠的零食,对方谦益已经是超级熟悉且十分好感了,这次阿姨看到又是他来送零食,连来客登记表都不用填了,摆摆手就让他们自己上去了,方谦益开心之余又送了宿管阿姨几个罐头,又刷了一把好感度。
“哇,又有好吃的了。”夏丽芸跳下了床铺,“这回是什么?水果罐头?小方同学,你家现在生产罐头了?”
方谦益点点头:“嗯,这是第一批生产出来的,你们尝尝看,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帮助我们做得更好。”
“嗯,那我们就不客气啦。”夏丽芸一点也不见外地拆了一箱,从中拿出一罐,打开吃了一口,“呀,有椰果,我好久没吃到了,唔,桃子好甜,很好吃,不错不错。”
杜君琦从箱子里拿出罐头,一人一罐放到了舍友们的桌子上:“你们也过来尝一尝吧,来,做回试吃员,给个评价。”
李红英她们对方谦益简直就是太熟悉了,而且她们大都有弟弟,对方谦益的感情就像是姐姐对弟弟,一点也不顾忌,穿着睡衣就过来吃罐头了,倒是惹得方谦益有些脸红红的,低着头靠近了杜君琦。
几人吃了罐头后都给出了好评,方谦益期待地看向杜君琦。
杜君琦也开了一罐头,吃了几口后点评:“我觉得有点太甜了,刚吃还好,吃多了有点腻口,其它的可以,唔,我觉得玻璃瓶可以做得更好看一点,带点花瓶造型,这样一来水果装的量就少了,但是看起来却让人觉得很高档。”
钟敏吐槽:“奸商,吃个罐头都能想到怎么多赚钱。”
杜君琦抬起小下巴:“我是奸商我自傲,哼哼。”
钟敏伸手要掐杜君琦,杜君琦躲开之后伸手反击,两人嘻嘻哈哈地笑闹起来。
“换个造型吗?嗯,有道理。”方谦益默默地琢磨了一小会儿,握拳,好,回去后马上换个新瓶子。
方谦益送好了罐头,又收获了一个好主意后,心满意足地坐车回去了,在开出大,奔向l区的马路上,注视着窗外风景的方谦益注意到了街边抽烟的两个人,一个站着,一个蹲着,看起来与满大街的行人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方谦益一瞬间就认出了他们,他们就是绑架了他的那两个人。
“陈叔,靠边停车。”方谦益马上喊道。
“怎么了?遇到同学了?”陈叔慢悠悠地靠边停车。
“不是,我看到当时绑我的那两个绑匪了!”
“什么!”陈叔大惊,迅速看向方谦益看着的方向,“是哪两个的?”
“那两个抽烟的,走,我们过去。”方谦益要开门下车。
“过去?你要干什么?”陈叔马上抓住方谦益的手。
“过去认得再仔细一些。”方谦益拍拍陈叔的手,“放心,我不会冲动的。”
第117章 绑匪
方谦益带着陈叔不紧不慢地靠近抽烟的两人,在他们注意力转过来之前,方谦益脚步一转,进了他们身后的一间食杂店,边挑零食边注意着两人,最后抱着零食结了账,跟着陈叔回到了车上。
“怎么样?是那两人吗?”陈叔紧紧地问道。
“嗯,是他们。”方谦益再次确认,“陈叔,我们晚点回去,我想先跟着他们,看看他们在哪里落脚。”
陈叔反对:“不行,万一被他们发现了呢?他们可是绑匪,是不要命的。”
“可是就这样让他们白白跑掉,我不甘心。”方谦益咬了咬唇,“我们现在就算马上报警,警察也不一定会相信我们,万一警察要是不派人过来逮人,我们不就白白让他们跑了吗?”
“那我们能怎么办呢?”陈叔不愿意追踪,他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万一出事了让家里人怎么办?
方谦益闭眼急速地想着,闭着眼帘的他本该什么也看不到,可是在他急速地想着那两个人的时候,他的眼前却出现了点点的星光,突然间他想到了之前自救时砸伤绑匪的那一幕,当时绑匪看着他的眼睛失神了,那一瞬间就像变成了个木偶。
方谦益猛地睁眼,他的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再次实施精神控制。
“陈叔,我再过去一趟,你别跟来。”方谦益交代完就径直开门下车了。
陈叔急急地下车想拉回方谦益,可是方谦益却回头交代他:“别下来,就坐在上面,光天化日之下,我没做什么,他们也不会做什么的,发动机开着,有什么不对我就跑回来,我们马上就走。”
陈叔心里着急地不得了,可是他知道方谦益不是个普通的小孩,他极为聪明,在方谦益的强势下,陈叔不自觉地就听从了方谦益的话。
方谦益不紧不慢地再次走向绑匪,他知道他这次做的很冒险,万一失败,他得尽快跑回车上,不然后果很危险。
两个绑匪的警觉性很高,方谦益的去而复返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两人马上站立起来,眼神戒备地看着方谦益。
方谦益强抑着紧张,面上装着镇定继续地走着,突然他肩膀上一重,被重重地带了半圈转了回去。
“小益,快走,别回头。”陈叔最终还是放心不下,追了过来拉方谦益离开。
“可是陈叔。。。。。。”方谦益不甘心失去这个机会,陈叔却紧紧拉着他的手,脚步飞快地往回走。
怕引起绑匪怀疑,陈叔边走边大声喝斥方谦益:“都给你买零食了你还发什么脾气,年纪小小脾气倒挺大,动不动就要离家出走,要不是你奶奶护着,看我不揍死你,快走。”
两个绑匪看着一大一小离开了,眼中虽然还带着戒备疑惑,但是却没有跟上去,今天他们是有活要干,不想节外生枝多生事端。
“哥,什么时候了?”稍瘦一点的绑匪问道。
另一个稍壮一点的绑匪看了看手表:“还有3分钟,到时注意着点,别认错人了。”
“知道了。”
两人继续抽烟,盯守着不远处的小学,还有3分钟就放学了。
陈叔拉着方谦益回到车上,脚下一踩,发动机一响,利索地就要开车离开。
“等等,陈叔,我们绕到路的另一边观察观察,看看他们要干什么,最好能跟到他们的落脚处,这样我们报警也能报条有用的线索。”方谦益拉着陈叔的手说道。
“小益!别任性,我们快回去!”陈叔不肯。
“陈叔,如果你不答应那我就再跳下去。”方谦益坚持道。
陈叔咬了咬牙,方向盘一转,向街的另一头开去。
两个绑匪盯守的正是学生街另一头的重点小学,他们这一次的目标是一个7岁小姑娘,小姑娘的父母都是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因为父母都不是本地人,家里连个祖辈都没有,小姑娘每天都是自己上学放学,根本没人接送,很容易就能得手,之所以选在放学时动手,是因为小学放学时校门口是极为混乱的,因为来接的家长太多,各种车辆也多,家长学生一混杂,中间又有车辆阻挡视线,只要他们下手速度够快,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的。
清脆的长铃响起,校门打开,学校放学了。
家长们慢慢朝校门口挪去等待自家的孩子,校门附近开始拥挤。
一队又一队的班级队列陆续走出校门,有家长高声喊着孩子的名字,有学生离队朝家长奔去,场面开始混杂,两个绑匪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紧盯着出校的队伍,每个队伍最前面有一个举牌的学生,牌子上标明了班级,他们就在快速地辨认着牌子上的字。
很快,目标所在的班级队伍出现了,两个绑匪缓步上前,跟随着队伍的动向走动着,慢慢靠近目标。
姚佩琳和往常一样侧着头与身后的好朋友聊天,聊着聊着,哗啦啦一声长响,站在马路边上的一长排自行车突然都倒了。
自行车倒地的声音太响,一时间校门口所有的人的注意力都转到自行车上去了,还有许多家长快步赶来扶车,姚佩琳笑嘻嘻地看着这一幕,转头正想和好朋友继续聊天,突然背后有人撞过来,撞的力道还挺重,她还没稳住身体,又有人撞了她一下,这一下把她和好朋友撞开了,她迷蒙蒙地伸手想抓住什么站稳身体,伸出的手突然被人拉住,一个用力,她被带到了另一个方向,一个粗砺的大手捂住她的嘴,身体一空,整个人被夹着裹走了。
天哪,姚佩琳的好朋友吓住了,张口刚想喊人,突然脸颊一痛,眼前冒出点点的金光,她被一巴掌打蒙了。
等姚佩琳的好朋友回过神,两个绑匪已经混进人群裹挟着姚佩琳离开了。
“陈叔,跟上。”方谦益快速拍了拍陈叔,朝着两个绑匪离开的方向走了。
陈叔瞠目结舌地看着远处的动静,怎么一眨眼就看不见那两个男的了?他就看见他们推倒了一排自行车,然后撞了那个小姑娘,然后几辆车开过去挡住了他的视线,怎么车一过那两个男的和那个小姑娘就不见了?
方谦益跟着两个绑匪跑了,陈叔赶紧回神跟上。
两个绑匪先前已经踩过点了,附近环境很熟悉,几个转弯就钻进了一条巷子,巷子里还停着一辆摩托车。
绑匪打开摩托车的后车箱,拿出胶带将姚佩琳的嘴巴捆住,然后给她带上了小孩专用的头盔,手腕也用胶带捆了,外面又披上了一件小外套,从外面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小姑娘被绑了。
方谦益用尽全力跑进巷子,看到两个绑匪凶狠地瞪向他,方谦益脚下没有停留,速度也一点没有减缓。
“嘘,我爸要打我,你们别喊,我跑过去就行了。”方谦益认出了那个被他砸伤过的绑匪的眼睛,他用尽所有精神施展精神力,眼睛紧紧盯着那个绑匪,一直跑过他们身边后,方谦益才收回了视线。
方谦益曾经在猫狗身上做过试验,发现只要是被他控制住一次的猫狗,再次施展精神控制时会容易的多,所以他在跑步经过时牢牢地盯着他曾经砸伤过的那个绑匪,再次发挥神秘的精神力试图控制他,也许真的是大脑有漏洞bug,加上随着年龄增长和有意训练,方谦益的精神能力有所增长,短短十几秒,原本戒备的绑匪就开始放松紧绷的肌肉,眼神渐渐空洞,原本要出手拦下他的动作也停止了。
方谦益跑过了巷子,跟不上他的陈叔好不容易追到巷子口,看到里面的两个壮汉,陈叔啊的一声脚步停下了。
“滚开。”另一个绑匪凶狠地吼道。
陈叔怯怯地转身出了巷子口,左右张望。
糟了,小益跑哪去了?他该往哪个方向找啊?
“陈叔,这边。”就在陈叔东张西望犹豫不决的时候,方谦益从另一个巷子跑了出来。
陈叔赶紧跑了过去:“哎呀,你跑哪去了?刚才我和他们撞上了。”
“走,他们开车走了,我们快跟上。”方谦益顾不得解释,拉着陈叔就要跑。
“哎呀,他们骑摩托车,我们怎么可能追得上。”陈叔觉得这事太不靠谱了。
“没事,我知道他们的方向,走,我们开车追。”方谦益很有信心地说道。
自从绑架事件后方谦益就有意地找猫狗来试验,这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着猫或狗,抓老鼠和看家护院,方谦益不敢找人试验,只能找猫狗来试验,在试了几次后,他发现自己真的有一种神奇的超能力,能够以眼神来控制动物,并且还能大概的感知猫狗的想法,建立一种奇妙的精神联系,这次他用这种能力来控制那个绑匪也是在赌,是第一次把能力用在人身上,现在他就能感应到绑匪的大致方向。
方谦益感应着绑匪的前行方向,带着陈叔一跑开车追去,后来车子一直开到了一条进不去的巷子,方谦益带着陈叔下车继续追踪,一直追踪到了一排民房,方谦益记住了地址后,拉着陈叔离开了,他要去打电话报警。
紧接着方谦益迅速带着陈叔直奔最近的派出所报案,当地派出所向l区公安局核实了确有此件绑架案,并且核实方谦益的受害者身份后,所长立刻决定向区公安局请求警力增援,然后大批人马跟着方谦益前往巷子抓捕绑匪。
方谦益指明了地址后便被警察叔叔安排在了安全的后方,警察分拔守住了几个道路关键点,然后包围绑匪所在地址,武力实施抓捕。
所有的过程方谦益都只能听着保护他的警察叔叔的对讲机来了解,当对讲机传来“抓捕成功”的话语时,方谦益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终于,终于抓到他们了。
“什么?人抓到了?我儿子哪?安不安全?有没有受伤?”当方旺达接到县公安局打来的电话时整个人都懵了。
儿子不是去送零食吗?怎么送着送着变成抓绑匪了?这不是瞎胡闹吗?!
方旺达急匆匆地回家换套干净的衣服,之前他在养殖厂里,一身的海腥味,这样跑到市里就太难看了,换好衣服,方妈妈塞上户口簿和身份证,方旺达拿着证件就急匆匆地开车进市了。
第118章 蝴蝶翅膀
进了区公安局,方旺达见到方谦益后心里一松,手上就发痒了,要不是顾忌着这里是公安局,他真想把儿子拉过来好好进行一场单方面“爱的殴打”。
“警察同志,你好你好,我是方旺达,他是我儿子,现在是什么情况?绑匪抓住了吗?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我儿子没惹给你们惹麻烦吧?”方旺达拉住儿子身边的警察用力握手,他现在也算是见过世面了,面对警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战战兢兢的了。
被方旺达握住手的警察同志还是个小年青,态度挺好,客气的笑了笑:“绑匪抓住了,你儿子很厉害,有勇有谋,要不是他发现了绑匪的落脚点,我们还抓不住他们呢。”
“哎呀,他就是瞎胡闹,没给你们添麻烦就算好了。”方旺达笑呵呵地说道,回头又打量了儿子一眼,嗯,没受伤就好。
“幸好这次方谦益冒险帮我们找到了绑匪的落脚点,我们才能解救下一个被绑架的小姑娘,要不然这两个绑匪又要多祸害一个家庭了。”小警察夸道。
“啊?又绑人?”方旺达惊道,“光天化日之下他们也敢犯案?这里可是市中心啊。”
小警察点点头:“是啊,他们的胆子太大了,而且差点成功了,这充分说明安全问题不容懈怠啊,谁能想到他们敢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绑架人呢。”
方旺达心慌慌:“哎呀,现在真是。。。。。。”方旺达赶紧回神,把差点脱口而出的治安太差警察吃白饭的话给吞了回去。
“真是太嚣张了,要严打啊要严打。”方旺达把话圆了回去。
“好了,方谦益的笔录已经做好了,你可以带他回家了,如果有什么需要你们协助的地方,我们会给你打电话的。”小警察和方旺达说完后,转头朝方谦益笑了笑,“你回家后好好休息,不要和老师同学们提这件事,记住了吗?”
“为什么?”方谦益不明白。
“因为现在还是案件调查阶段,等案情清楚后要转交到检察院,现在讨论这个案件可能会影响案情调查。”小警察简单的解释道。
“哦。”方谦益虽然还是不明白,但是也应承了下来。
这边正说着,办公室门口急匆匆地跑进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脸色发白地急急问道:“你好,警察同志,请问我女儿姚佩琳是不是在这里?”
小警察点点头:“你是姚佩琳的妈妈啊,她在里面的办公室做笔录,她有点吓到了,情绪不稳定,笔录做的有点慢,不过别担心,给她做笔录的是女警,很耐心的。”
女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挺直的脊梁都柔软了几分,倚靠在门上。
“你进来坐吧,别挡着门口。”小警察一点儿也不懂得温柔体贴,看到她靠在门上就直板板的说道。
女人不好意思地站直身体,进来坐在了长椅上:“真是不好意思。”
女人平静了一下心情后开始问起小警察具体情况,小警察虽然不懂得温柔体贴,但是谈起正事还是有板有眼的,清楚的讲述了一遍事件经过,还提到了方谦益和陈叔的追踪功劳,女人赶紧向方谦益和陈叔道谢,感谢他们救了自己的女儿。
方旺达在一旁看着深觉得与有荣焉,之前担心着急忐忑的心情全换成了得意洋洋,看,我的儿子就是这么棒。
当杜君琦在第二天接到方谦益的电话,知道了他的一日惊险后,杜君琦惊得简直认不出这是她印象中那个胆小内向易害羞的方谦益了。
天哪,小兔子变身德国大黑背啦!
方谦益在杜君琦的要求下细细地讲述了一遍当日的情景,听得杜君琦惊奇不已,当方谦益讲到那个被绑匪的小姑娘叫姚佩琳,父母都是省人民医院的医生时,杜君琦突然觉得这个人设似乎有点熟悉,后来方谦益又讲到姚父是心外医生,姚母是儿科医生,两人忙于工作,没空接送女儿,只能让女儿一个人上学放学,当日姚佩琳被绑架,姚母还能请假赶过来,而姚父却还在手术中,直到女儿回家也没能赶来,方谦益忍不住唏嘘地感叹了一番。
“姚妈妈姓什么?”杜君琦突然问道。
“嗯?好像姓齐吧。”方谦益回忆了一下。
啊,原来是这家人啊,杜君琦恍然。
杜君琦前世高中是在f市三中读的,她的同桌与她关系很好,平日里什么都聊,当时两个小女生聊到爱情和离婚时,同桌就曾经提过她家楼下的邻居,邻居一家三口,爸妈都是省人民医院的医生,有一个比同桌小几岁的女儿,因为平时爸妈都工作繁忙,没空照顾女儿,所以有时候会送到楼上同桌家拜托照顾,同桌很喜欢那个乖巧懂事的小妹妹,可是后来小妹妹遭遇了绑架,后来被撕票了,同桌当时哭了好几天,小区里的邻居们也都很痛心,过了一年后,失去女儿的医生夫妻俩离婚了,听说是妻子要离的,因为妻子对女儿的死始终无法接受,责怪自己也责怪丈夫只顾着工作却不顾着女儿,巨大的心理压抑导致妻子无法面对丈夫,也无法待在这个家,强硬的选择了离婚。
如果事情只发展到这里,同桌也不会特地拿出来说,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却更加的曲折,两人离婚后一年又复了婚,原本想再生一个,可是妻子身体不好,看了医生,情况并不乐观,后来两人吵架了好久后又离了婚,中间各种折腾,直到杜君琦和同桌都上大学了,两人最后又复了婚,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几年的时间都用来彼此折磨了,真真是虐恋情深。
当时同桌曾经感慨过,说这一对夫妻是真的深爱对方,可是女儿的死却是一道横在两人中间的一道鸿沟,两夫妻想通过怀孕修补感情怀念女儿,可惜又因为妻子身体的原因无法如愿,离婚复婚,复婚离婚,如果一开始女儿就好好的,没有出事,那这一家该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家。
因为事情太过曲折,所以杜君琦对这一家的印象挺深,现在听到方谦益说了这么一件事,杜君琦真的是觉得老天爷开眼了,通过旁人的手救回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也救回了一对深爱彼此的爱侣,这一世他们应该会平平安安的幸福下去吧。
杜君琦摸摸下巴,这么说起来,好像自己这个蝴蝶翅膀扇起来的风也够远的,如果方谦益不是来给自己送零食,他也不会发现那两个绑匪,也不会冒险追踪,也不会间接救了这个小姑娘,真是好大一个圈啊。
方谦益听出了杜君琦的短促叹息中带有几分意外的深意,可是杜君琦很快就把话题引到了他身上,让他好好休息,平时一定不要独自出门,方谦益听杜君琦不想再谈就善解人意的不问了,反正都是别人家的事,又不关他的事,他问了干嘛。
因为两个绑匪犯的是多起绑架案,这些案件要再次核实,作为一个大案一起审理,方谦益作为其中一个案件的受害者,又到市公安局做了几次案情笔录,与最后一个案件的受害者姚佩琳又遇见了几次,两家人遇见的次数多了,加上姚家一直要感谢方谦益的冒险相助,方旺达也希望结交省人民医院的医生一家,在双方有意之下,两家越来越熟悉的走动起来。
往公安局跑的次数多了,方旺达也渐渐听到了一些性质恶劣的案件,越听越觉得社会动乱治安不好,想到大儿子一个人在县城里住着不安全,加上小儿子也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方旺达干脆决定一家人全搬到县城去住,之前买的房子找杜广明简单装修了一下,一家人就在县城里住下来了。
既然人在县城住下来了,那公司业务也要往县城转移,方旺达开始动手整理手头的所有生意,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起来才发现事情有多么的零碎,方旺达挠了挠头,干脆去找杜大哥问主意。
杜广明觉得方家把业务集中到市区来也不错,以后两家一起搞房地产开发,有事商量起来就方便许多了,想了想后,杜广明觉得干脆把方家所有的业务重新整顿,归整成一家水产公司,这样一来就方便管理了,而且工商注册也简单许多,方家本身的出海渔业、养殖业、加工业,本来就属于一条龙资源链,整合成一家公司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嘛。
方旺达大喜,知道杜家生意全部由宋惠兰负责办理工商税务手续,他马上拜托宋惠兰出面联系关系,还许了一些礼。杜广明宋惠兰不是计较小( 重生之创业时代 http://www.xlawen.org/kan/3968/ )
“你爸妈有没有扩大公司规模的想法啊?”系主任小心着自己的语气。
杜君琦抬眼看着系主任:“主任,我只是个小孩,爸爸妈妈不会和我说这些的。”
系主任若作高深地笑了笑:“小看主任了哦,主任我可是知道你在家说话可是很有份量的,你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
杜君琦白皙的手指敲了敲桌面,很真诚地看着系主任:“主任,我家现在真的没闲钱,钱都投在公司里了。”
系主任的笑容僵了僵:“呃,主任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想安排毕业生工作?”杜君琦歪头。
“呃,是。”系主任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这么挑明了讲,他还真是不习惯。
杜君琦不以为意地点头:“嗯,我也觉得这个最有可能。”
系主任惊讶:“你知道?”
“嗯,现在环境不好,很多单位都不招人了,工作不好安排,学校里大家都在说这些事。”杜君琦表示工作难都不是秘密了。
系主任又叹了口气:“是呀,工作不好安排啊,我都找了好几个老朋友了,可是大家都表示实在不需要那么多人,再过几个月这一届就毕业了,到时可怎么办啊。”
“可是我家开的是装修公司,不是建筑公司,技术人才安排不了多少啊,而且我们系的专业大多还是偏向建筑方面,在装修公司发挥不了啊。”杜君琦分析道。
“唉,能安排一个两个也成啊,学了四年不容易,安排不了工作,我们作为老师,也无颜见他们啊。”系主任叹道。
杜君琦想了想,决定透露一点消息:“主任,我们家是有打算扩大经营规模,但是不是现在,等局势平稳后才会发展,如果7月毕业前局势能平稳的话,我家公司扩大规模,那我可以作主安排一些学长学姐。”
“真的?”系主任眼睛一亮,“你真能作主安排一些吗?”
杜君琦点头:“嗯,可以,不过估计只能安排20个人,如果多了话,得找我爸妈商量一下。”
“可以可以,那我们就先说好了,局势稳定后,你要记着帮忙安排20个学长学姐哦。”系主任趁机偷换了一下条件,杜君琦之前说的公司扩大规模后,系主任换成了局势稳定后。
杜君琦愣了愣:“我之前说的是公司扩大规模的时候我可以作主安排,但不是局势稳定后,局势稳定下来后公司还得安排发展资金,还有工商营业执照更改和税务执照更改,不是能马上办好的。”扩大经营的行政手续是必须办的,虽然对于杜家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杜君琦还是想让系主任知道一下事情不是那么好办,不能赶得那么紧的。
系主任笑眯眯:“没事没事,你记得就好,晚一点没事。”这话说得,好像还给杜君琦通融了,明明是让杜君琦帮忙,结果听起来就很不舒服。
杜君琦暗自腹诽,所以说她最不喜欢和学校老师谈事了,他们总是下意识地把自己当成上位方,对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布置任务,然后批批改改,顺便教育教育。
杜君琦接下建筑系系主任的工作委托后,没两天又收到了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外语系物理系化学系等外系系主任的亲切召唤,好像一下子成了系领导们眼中的大红人。
这些外系系主任的亲切召唤都是为了一件事,就是安排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工作。
杜家在l区有一个家教补习中心,而且还是以“杜君琦”命名的,这件事在有心打探的系领导们心中都知道,他们都想把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们安排到家教补习中心,他们的要求也不高,就是每个系安排七八个毕业生就行了。
可是系主任们想的挺好,杜君琦却只能拒绝,因为师大的陈老师早已经和她说好了工作安排名额了,而且家教补习中心里的都是师大的学生,有一些本身就是大四生,所以招收师大的毕业生更符合家教补习中心的和谐氛围,让家教老师们更有归属感。
知道名额早已被省师大拿下后,系主任们纷纷扼腕痛惜,早知道他们就下手早点了。
不过杜君琦虽然拒绝了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这些系种,但是她却向化学系抛出了橄榄枝,因为诺亚服装厂需要化学系的新材料开发。
杜君琦在选择大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大化学系的牛逼,不同与师大化学系偏重学术理论研究,大化学系在实用研发方面更有实力,杜君琦在进入大的时候就想着要联系化学系的研究中心,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联系关系,没有关系找了也白找,现在好了,化学系系主任不就是最合适的关系么。
杜君琦表示要赞助化学系研究中心研发服装新材料,长期赞助,不要求短期之内出成果,而且赞助费丰厚。
化学系系主任大喜,虽然毕业生工作没安排好,但是却捞着了一大笔研究经费,而且还是长期的,对方还没有成果时间要求,这真是太好了,真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啊。
其他系的系主任对化学系主任表示羡慕忌妒恨。
经过数个系主任的亲切召唤后,杜君琦解决了建筑系的一部分毕业生工作安排,以及赞助了化学系研究中心一大笔经费后,杜君琦再次登上大校园风云人物榜,在没有互联网,只靠私下八卦的情况下,成功成为本学期热度最高的话题人物。
杜君琦表示每天都人念叨着八卦着,她的耳朵好烫啊。
第116章 正光建筑
9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第二次导弹射击及军演后,台湾海峡的局势越来越脱离美国的预期,美国的两大党派达成了共识,对中态度开始明显软化,失去了美国老爹的支持,湾独们也没力气蹦哒了,加上湾湾政坛的内斗加剧,民众对执政党的极度愤怒,台湾只能转头打起太极,试图消除大陆的愤怒,大陆出于种种考量,尤其97香港回归近在眼前,大陆决定继续和平收复台湾路线,以便安抚香港各界的惊恐,以及打消英国的小九九。
紧张气氛迅速消除,两岸民众都松了一口气,生活重新恢复平静。
3月军演刚刚结束,4月1日建筑系系主任就再次亲切召唤了杜君琦,亲,之前说好的工作安排呢?
这么紧迫的领导真是少见,幸好杜君琦是个行动派,新闻联播上一播出中美关系好转的相关新闻后,她马上就让宋惠兰去工商和税务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不仅扩大了杜家装修公司的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还新注册了一家建筑公司,为发展房地产事业做准备。
所以当系主任找上她时,杜君琦很干脆地就应承了下来,还一口气吸收了25个毕业生名额,让系主任大喜过望,连连保证期末一定会给她一个一等奖学金。
系主任说话算话,到了学期末,杜君琦的确获得了一个系一等奖奖学金,500元,除了建筑系的系奖学金外,杜君琦凭着她的高学分和高成绩,以及建筑系系主任和化学系系主任的共同推荐,她还获得了大校二等奖学金,800元。
不过这是后话,此时杜君琦还真没有把奖学金的事放在心上,因为凭着她的学分和成绩,奖学金是妥妥的,现在的她全心思都放在新开的建筑公司上,趁着系主任现在的心情超极晴朗,她向系主任要了几个系里的骨干老师,她直接明言,不需要老师们做什么,甚至不需要坐班,就是让他们挂着技术顾问的名头,在公司接到大工程,需要他们技术支持的时候,出手帮一帮忙就是了。
系主任痛快地应承了下来,这事说起来对于老师们还是件大好事,平时也有建筑公司来找系里的老师,这算是系里老师们的私活,但是这些私活都是按单算钱的,有活才有钱,现在杜君琦提的方法算是给老师们找了条明路上的工作,每月都能领到一笔工资,明显更划算,而且这事对于他这个系主任也算是好事,老师们经过他的关系多找了份工作多领了一笔工资,那这些老师们就要承他的情,以后他在系里开展工作也能更顺手一些。
杜君琦看到系主任很乐意帮忙,知道系主任一点也不排斥这个,干脆也给了系主任一个总顾问的头衔和一笔稍高的工资,系主任乐呵呵地笑纳了,两人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新注册的建筑公司叫正光建筑,杜家和方家按出资比例计算股权,杜家占大头,占了六成股份,正光建筑由杜广明负责经营。
公司地址就在杜家装修公司隔壁,也是在抛售潮中被收购过来的,地皮挺大,还带着一幢三层办公楼,重装粉刷装修下就可以办公了。
建筑系分配过来的25个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关系先转入杜家装修公司,杜君琦的意思是先了解一下每个人的特长,再按照每个人的特长安排是继续待在装修公司还是转入正光建筑公司,系主任表示一切没问题。
25个应届毕业生到岗后,杜广明就手把手的教他们粉刷装修,杜广明的员工沟通理念很直接,就是和员工一起干活,这是最能快速了解一个员工的品行,以及拉近老板和员工之间关系的好办法,而且杜广明还深信一点,那就是作为建筑行业的员工,每个人都必须会点基础的手艺活,只有对基础的手艺活有了确实的了解,心里才会对大方向上的设计规划更有底,不然就算他们都是高材生,都能设计出独树一帜的楼房,但是施工技术跟不上,那不也是白瞎。
25个人挺多的,加上杜广明也不指望全靠这帮书生,技术稍难点的地方都留给装修公司的施工人员,但是人多力量大,25个毕业生又争着表现自己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有悟性,办公楼很快就装修好了,正光建筑的大字招牌一挂,鞭炮霹雳啪啦的一放,正光建筑公司正式开业啦。
正光建筑公司开业后,方家的水果罐头生产线也紧跟着上线生产了,方家在抛售潮中收购了几家果园,原料充足,但是水果不易放,水果罐头生产线一开工就拼命运转,争取尽快把果园中的水果都做成罐头,免得浪费了。
第一批水果罐头生产出来后,方谦益就交代父亲方旺达把水果罐头作为人情送了出去,他自己也送了一批给杜家和交好的同学们,第二批第三批下线后,方谦益就大打价格战,用低价打入l区市场,争取拿下l区的市场垄断地位。
在这一世生活久了,方谦益也很懂得广告的力量了,找了l区的广告公司,做了几个沿街大广告,第一时间就让l区的民众知道了方家产的水果罐头,而且重点是还不贵。
“君琦,这是我家的水果罐头,你尝尝看。”方谦益又来大给杜君琦送爱心零食了。
“哇,这么多,你也太夸张了吧。”杜君琦瞪着大眼看着车上的三箱罐头,“这能吃到暑假了。”
“你慢慢吃,这些罐头能放很久的。”方谦益转身又从车上抱了一大袋的水果,“现在天开始热了,我也不敢拿太多,这些你先吃着吧,下次我再给你送。”
“真是贴心好朋友,谢谢啦。”杜君琦开心地接过了水果。
方谦益有点小羞涩地转过了头:“不客气。”
这次方谦益送的东西有点多,司机帮着搬到了宿舍,因为方谦益经常来送零食,宿管阿姨也收到了好几回附赠的零食,对方谦益已经是超级熟悉且十分好感了,这次阿姨看到又是他来送零食,连来客登记表都不用填了,摆摆手就让他们自己上去了,方谦益开心之余又送了宿管阿姨几个罐头,又刷了一把好感度。
“哇,又有好吃的了。”夏丽芸跳下了床铺,“这回是什么?水果罐头?小方同学,你家现在生产罐头了?”
方谦益点点头:“嗯,这是第一批生产出来的,你们尝尝看,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帮助我们做得更好。”
“嗯,那我们就不客气啦。”夏丽芸一点也不见外地拆了一箱,从中拿出一罐,打开吃了一口,“呀,有椰果,我好久没吃到了,唔,桃子好甜,很好吃,不错不错。”
杜君琦从箱子里拿出罐头,一人一罐放到了舍友们的桌子上:“你们也过来尝一尝吧,来,做回试吃员,给个评价。”
李红英她们对方谦益简直就是太熟悉了,而且她们大都有弟弟,对方谦益的感情就像是姐姐对弟弟,一点也不顾忌,穿着睡衣就过来吃罐头了,倒是惹得方谦益有些脸红红的,低着头靠近了杜君琦。
几人吃了罐头后都给出了好评,方谦益期待地看向杜君琦。
杜君琦也开了一罐头,吃了几口后点评:“我觉得有点太甜了,刚吃还好,吃多了有点腻口,其它的可以,唔,我觉得玻璃瓶可以做得更好看一点,带点花瓶造型,这样一来水果装的量就少了,但是看起来却让人觉得很高档。”
钟敏吐槽:“奸商,吃个罐头都能想到怎么多赚钱。”
杜君琦抬起小下巴:“我是奸商我自傲,哼哼。”
钟敏伸手要掐杜君琦,杜君琦躲开之后伸手反击,两人嘻嘻哈哈地笑闹起来。
“换个造型吗?嗯,有道理。”方谦益默默地琢磨了一小会儿,握拳,好,回去后马上换个新瓶子。
方谦益送好了罐头,又收获了一个好主意后,心满意足地坐车回去了,在开出大,奔向l区的马路上,注视着窗外风景的方谦益注意到了街边抽烟的两个人,一个站着,一个蹲着,看起来与满大街的行人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方谦益一瞬间就认出了他们,他们就是绑架了他的那两个人。
“陈叔,靠边停车。”方谦益马上喊道。
“怎么了?遇到同学了?”陈叔慢悠悠地靠边停车。
“不是,我看到当时绑我的那两个绑匪了!”
“什么!”陈叔大惊,迅速看向方谦益看着的方向,“是哪两个的?”
“那两个抽烟的,走,我们过去。”方谦益要开门下车。
“过去?你要干什么?”陈叔马上抓住方谦益的手。
“过去认得再仔细一些。”方谦益拍拍陈叔的手,“放心,我不会冲动的。”
第117章 绑匪
方谦益带着陈叔不紧不慢地靠近抽烟的两人,在他们注意力转过来之前,方谦益脚步一转,进了他们身后的一间食杂店,边挑零食边注意着两人,最后抱着零食结了账,跟着陈叔回到了车上。
“怎么样?是那两人吗?”陈叔紧紧地问道。
“嗯,是他们。”方谦益再次确认,“陈叔,我们晚点回去,我想先跟着他们,看看他们在哪里落脚。”
陈叔反对:“不行,万一被他们发现了呢?他们可是绑匪,是不要命的。”
“可是就这样让他们白白跑掉,我不甘心。”方谦益咬了咬唇,“我们现在就算马上报警,警察也不一定会相信我们,万一警察要是不派人过来逮人,我们不就白白让他们跑了吗?”
“那我们能怎么办呢?”陈叔不愿意追踪,他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万一出事了让家里人怎么办?
方谦益闭眼急速地想着,闭着眼帘的他本该什么也看不到,可是在他急速地想着那两个人的时候,他的眼前却出现了点点的星光,突然间他想到了之前自救时砸伤绑匪的那一幕,当时绑匪看着他的眼睛失神了,那一瞬间就像变成了个木偶。
方谦益猛地睁眼,他的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再次实施精神控制。
“陈叔,我再过去一趟,你别跟来。”方谦益交代完就径直开门下车了。
陈叔急急地下车想拉回方谦益,可是方谦益却回头交代他:“别下来,就坐在上面,光天化日之下,我没做什么,他们也不会做什么的,发动机开着,有什么不对我就跑回来,我们马上就走。”
陈叔心里着急地不得了,可是他知道方谦益不是个普通的小孩,他极为聪明,在方谦益的强势下,陈叔不自觉地就听从了方谦益的话。
方谦益不紧不慢地再次走向绑匪,他知道他这次做的很冒险,万一失败,他得尽快跑回车上,不然后果很危险。
两个绑匪的警觉性很高,方谦益的去而复返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两人马上站立起来,眼神戒备地看着方谦益。
方谦益强抑着紧张,面上装着镇定继续地走着,突然他肩膀上一重,被重重地带了半圈转了回去。
“小益,快走,别回头。”陈叔最终还是放心不下,追了过来拉方谦益离开。
“可是陈叔。。。。。。”方谦益不甘心失去这个机会,陈叔却紧紧拉着他的手,脚步飞快地往回走。
怕引起绑匪怀疑,陈叔边走边大声喝斥方谦益:“都给你买零食了你还发什么脾气,年纪小小脾气倒挺大,动不动就要离家出走,要不是你奶奶护着,看我不揍死你,快走。”
两个绑匪看着一大一小离开了,眼中虽然还带着戒备疑惑,但是却没有跟上去,今天他们是有活要干,不想节外生枝多生事端。
“哥,什么时候了?”稍瘦一点的绑匪问道。
另一个稍壮一点的绑匪看了看手表:“还有3分钟,到时注意着点,别认错人了。”
“知道了。”
两人继续抽烟,盯守着不远处的小学,还有3分钟就放学了。
陈叔拉着方谦益回到车上,脚下一踩,发动机一响,利索地就要开车离开。
“等等,陈叔,我们绕到路的另一边观察观察,看看他们要干什么,最好能跟到他们的落脚处,这样我们报警也能报条有用的线索。”方谦益拉着陈叔的手说道。
“小益!别任性,我们快回去!”陈叔不肯。
“陈叔,如果你不答应那我就再跳下去。”方谦益坚持道。
陈叔咬了咬牙,方向盘一转,向街的另一头开去。
两个绑匪盯守的正是学生街另一头的重点小学,他们这一次的目标是一个7岁小姑娘,小姑娘的父母都是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因为父母都不是本地人,家里连个祖辈都没有,小姑娘每天都是自己上学放学,根本没人接送,很容易就能得手,之所以选在放学时动手,是因为小学放学时校门口是极为混乱的,因为来接的家长太多,各种车辆也多,家长学生一混杂,中间又有车辆阻挡视线,只要他们下手速度够快,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的。
清脆的长铃响起,校门打开,学校放学了。
家长们慢慢朝校门口挪去等待自家的孩子,校门附近开始拥挤。
一队又一队的班级队列陆续走出校门,有家长高声喊着孩子的名字,有学生离队朝家长奔去,场面开始混杂,两个绑匪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紧盯着出校的队伍,每个队伍最前面有一个举牌的学生,牌子上标明了班级,他们就在快速地辨认着牌子上的字。
很快,目标所在的班级队伍出现了,两个绑匪缓步上前,跟随着队伍的动向走动着,慢慢靠近目标。
姚佩琳和往常一样侧着头与身后的好朋友聊天,聊着聊着,哗啦啦一声长响,站在马路边上的一长排自行车突然都倒了。
自行车倒地的声音太响,一时间校门口所有的人的注意力都转到自行车上去了,还有许多家长快步赶来扶车,姚佩琳笑嘻嘻地看着这一幕,转头正想和好朋友继续聊天,突然背后有人撞过来,撞的力道还挺重,她还没稳住身体,又有人撞了她一下,这一下把她和好朋友撞开了,她迷蒙蒙地伸手想抓住什么站稳身体,伸出的手突然被人拉住,一个用力,她被带到了另一个方向,一个粗砺的大手捂住她的嘴,身体一空,整个人被夹着裹走了。
天哪,姚佩琳的好朋友吓住了,张口刚想喊人,突然脸颊一痛,眼前冒出点点的金光,她被一巴掌打蒙了。
等姚佩琳的好朋友回过神,两个绑匪已经混进人群裹挟着姚佩琳离开了。
“陈叔,跟上。”方谦益快速拍了拍陈叔,朝着两个绑匪离开的方向走了。
陈叔瞠目结舌地看着远处的动静,怎么一眨眼就看不见那两个男的了?他就看见他们推倒了一排自行车,然后撞了那个小姑娘,然后几辆车开过去挡住了他的视线,怎么车一过那两个男的和那个小姑娘就不见了?
方谦益跟着两个绑匪跑了,陈叔赶紧回神跟上。
两个绑匪先前已经踩过点了,附近环境很熟悉,几个转弯就钻进了一条巷子,巷子里还停着一辆摩托车。
绑匪打开摩托车的后车箱,拿出胶带将姚佩琳的嘴巴捆住,然后给她带上了小孩专用的头盔,手腕也用胶带捆了,外面又披上了一件小外套,从外面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小姑娘被绑了。
方谦益用尽全力跑进巷子,看到两个绑匪凶狠地瞪向他,方谦益脚下没有停留,速度也一点没有减缓。
“嘘,我爸要打我,你们别喊,我跑过去就行了。”方谦益认出了那个被他砸伤过的绑匪的眼睛,他用尽所有精神施展精神力,眼睛紧紧盯着那个绑匪,一直跑过他们身边后,方谦益才收回了视线。
方谦益曾经在猫狗身上做过试验,发现只要是被他控制住一次的猫狗,再次施展精神控制时会容易的多,所以他在跑步经过时牢牢地盯着他曾经砸伤过的那个绑匪,再次发挥神秘的精神力试图控制他,也许真的是大脑有漏洞bug,加上随着年龄增长和有意训练,方谦益的精神能力有所增长,短短十几秒,原本戒备的绑匪就开始放松紧绷的肌肉,眼神渐渐空洞,原本要出手拦下他的动作也停止了。
方谦益跑过了巷子,跟不上他的陈叔好不容易追到巷子口,看到里面的两个壮汉,陈叔啊的一声脚步停下了。
“滚开。”另一个绑匪凶狠地吼道。
陈叔怯怯地转身出了巷子口,左右张望。
糟了,小益跑哪去了?他该往哪个方向找啊?
“陈叔,这边。”就在陈叔东张西望犹豫不决的时候,方谦益从另一个巷子跑了出来。
陈叔赶紧跑了过去:“哎呀,你跑哪去了?刚才我和他们撞上了。”
“走,他们开车走了,我们快跟上。”方谦益顾不得解释,拉着陈叔就要跑。
“哎呀,他们骑摩托车,我们怎么可能追得上。”陈叔觉得这事太不靠谱了。
“没事,我知道他们的方向,走,我们开车追。”方谦益很有信心地说道。
自从绑架事件后方谦益就有意地找猫狗来试验,这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着猫或狗,抓老鼠和看家护院,方谦益不敢找人试验,只能找猫狗来试验,在试了几次后,他发现自己真的有一种神奇的超能力,能够以眼神来控制动物,并且还能大概的感知猫狗的想法,建立一种奇妙的精神联系,这次他用这种能力来控制那个绑匪也是在赌,是第一次把能力用在人身上,现在他就能感应到绑匪的大致方向。
方谦益感应着绑匪的前行方向,带着陈叔一跑开车追去,后来车子一直开到了一条进不去的巷子,方谦益带着陈叔下车继续追踪,一直追踪到了一排民房,方谦益记住了地址后,拉着陈叔离开了,他要去打电话报警。
紧接着方谦益迅速带着陈叔直奔最近的派出所报案,当地派出所向l区公安局核实了确有此件绑架案,并且核实方谦益的受害者身份后,所长立刻决定向区公安局请求警力增援,然后大批人马跟着方谦益前往巷子抓捕绑匪。
方谦益指明了地址后便被警察叔叔安排在了安全的后方,警察分拔守住了几个道路关键点,然后包围绑匪所在地址,武力实施抓捕。
所有的过程方谦益都只能听着保护他的警察叔叔的对讲机来了解,当对讲机传来“抓捕成功”的话语时,方谦益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终于,终于抓到他们了。
“什么?人抓到了?我儿子哪?安不安全?有没有受伤?”当方旺达接到县公安局打来的电话时整个人都懵了。
儿子不是去送零食吗?怎么送着送着变成抓绑匪了?这不是瞎胡闹吗?!
方旺达急匆匆地回家换套干净的衣服,之前他在养殖厂里,一身的海腥味,这样跑到市里就太难看了,换好衣服,方妈妈塞上户口簿和身份证,方旺达拿着证件就急匆匆地开车进市了。
第118章 蝴蝶翅膀
进了区公安局,方旺达见到方谦益后心里一松,手上就发痒了,要不是顾忌着这里是公安局,他真想把儿子拉过来好好进行一场单方面“爱的殴打”。
“警察同志,你好你好,我是方旺达,他是我儿子,现在是什么情况?绑匪抓住了吗?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我儿子没惹给你们惹麻烦吧?”方旺达拉住儿子身边的警察用力握手,他现在也算是见过世面了,面对警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战战兢兢的了。
被方旺达握住手的警察同志还是个小年青,态度挺好,客气的笑了笑:“绑匪抓住了,你儿子很厉害,有勇有谋,要不是他发现了绑匪的落脚点,我们还抓不住他们呢。”
“哎呀,他就是瞎胡闹,没给你们添麻烦就算好了。”方旺达笑呵呵地说道,回头又打量了儿子一眼,嗯,没受伤就好。
“幸好这次方谦益冒险帮我们找到了绑匪的落脚点,我们才能解救下一个被绑架的小姑娘,要不然这两个绑匪又要多祸害一个家庭了。”小警察夸道。
“啊?又绑人?”方旺达惊道,“光天化日之下他们也敢犯案?这里可是市中心啊。”
小警察点点头:“是啊,他们的胆子太大了,而且差点成功了,这充分说明安全问题不容懈怠啊,谁能想到他们敢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绑架人呢。”
方旺达心慌慌:“哎呀,现在真是。。。。。。”方旺达赶紧回神,把差点脱口而出的治安太差警察吃白饭的话给吞了回去。
“真是太嚣张了,要严打啊要严打。”方旺达把话圆了回去。
“好了,方谦益的笔录已经做好了,你可以带他回家了,如果有什么需要你们协助的地方,我们会给你打电话的。”小警察和方旺达说完后,转头朝方谦益笑了笑,“你回家后好好休息,不要和老师同学们提这件事,记住了吗?”
“为什么?”方谦益不明白。
“因为现在还是案件调查阶段,等案情清楚后要转交到检察院,现在讨论这个案件可能会影响案情调查。”小警察简单的解释道。
“哦。”方谦益虽然还是不明白,但是也应承了下来。
这边正说着,办公室门口急匆匆地跑进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脸色发白地急急问道:“你好,警察同志,请问我女儿姚佩琳是不是在这里?”
小警察点点头:“你是姚佩琳的妈妈啊,她在里面的办公室做笔录,她有点吓到了,情绪不稳定,笔录做的有点慢,不过别担心,给她做笔录的是女警,很耐心的。”
女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挺直的脊梁都柔软了几分,倚靠在门上。
“你进来坐吧,别挡着门口。”小警察一点儿也不懂得温柔体贴,看到她靠在门上就直板板的说道。
女人不好意思地站直身体,进来坐在了长椅上:“真是不好意思。”
女人平静了一下心情后开始问起小警察具体情况,小警察虽然不懂得温柔体贴,但是谈起正事还是有板有眼的,清楚的讲述了一遍事件经过,还提到了方谦益和陈叔的追踪功劳,女人赶紧向方谦益和陈叔道谢,感谢他们救了自己的女儿。
方旺达在一旁看着深觉得与有荣焉,之前担心着急忐忑的心情全换成了得意洋洋,看,我的儿子就是这么棒。
当杜君琦在第二天接到方谦益的电话,知道了他的一日惊险后,杜君琦惊得简直认不出这是她印象中那个胆小内向易害羞的方谦益了。
天哪,小兔子变身德国大黑背啦!
方谦益在杜君琦的要求下细细地讲述了一遍当日的情景,听得杜君琦惊奇不已,当方谦益讲到那个被绑匪的小姑娘叫姚佩琳,父母都是省人民医院的医生时,杜君琦突然觉得这个人设似乎有点熟悉,后来方谦益又讲到姚父是心外医生,姚母是儿科医生,两人忙于工作,没空接送女儿,只能让女儿一个人上学放学,当日姚佩琳被绑架,姚母还能请假赶过来,而姚父却还在手术中,直到女儿回家也没能赶来,方谦益忍不住唏嘘地感叹了一番。
“姚妈妈姓什么?”杜君琦突然问道。
“嗯?好像姓齐吧。”方谦益回忆了一下。
啊,原来是这家人啊,杜君琦恍然。
杜君琦前世高中是在f市三中读的,她的同桌与她关系很好,平日里什么都聊,当时两个小女生聊到爱情和离婚时,同桌就曾经提过她家楼下的邻居,邻居一家三口,爸妈都是省人民医院的医生,有一个比同桌小几岁的女儿,因为平时爸妈都工作繁忙,没空照顾女儿,所以有时候会送到楼上同桌家拜托照顾,同桌很喜欢那个乖巧懂事的小妹妹,可是后来小妹妹遭遇了绑架,后来被撕票了,同桌当时哭了好几天,小区里的邻居们也都很痛心,过了一年后,失去女儿的医生夫妻俩离婚了,听说是妻子要离的,因为妻子对女儿的死始终无法接受,责怪自己也责怪丈夫只顾着工作却不顾着女儿,巨大的心理压抑导致妻子无法面对丈夫,也无法待在这个家,强硬的选择了离婚。
如果事情只发展到这里,同桌也不会特地拿出来说,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却更加的曲折,两人离婚后一年又复了婚,原本想再生一个,可是妻子身体不好,看了医生,情况并不乐观,后来两人吵架了好久后又离了婚,中间各种折腾,直到杜君琦和同桌都上大学了,两人最后又复了婚,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几年的时间都用来彼此折磨了,真真是虐恋情深。
当时同桌曾经感慨过,说这一对夫妻是真的深爱对方,可是女儿的死却是一道横在两人中间的一道鸿沟,两夫妻想通过怀孕修补感情怀念女儿,可惜又因为妻子身体的原因无法如愿,离婚复婚,复婚离婚,如果一开始女儿就好好的,没有出事,那这一家该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家。
因为事情太过曲折,所以杜君琦对这一家的印象挺深,现在听到方谦益说了这么一件事,杜君琦真的是觉得老天爷开眼了,通过旁人的手救回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也救回了一对深爱彼此的爱侣,这一世他们应该会平平安安的幸福下去吧。
杜君琦摸摸下巴,这么说起来,好像自己这个蝴蝶翅膀扇起来的风也够远的,如果方谦益不是来给自己送零食,他也不会发现那两个绑匪,也不会冒险追踪,也不会间接救了这个小姑娘,真是好大一个圈啊。
方谦益听出了杜君琦的短促叹息中带有几分意外的深意,可是杜君琦很快就把话题引到了他身上,让他好好休息,平时一定不要独自出门,方谦益听杜君琦不想再谈就善解人意的不问了,反正都是别人家的事,又不关他的事,他问了干嘛。
因为两个绑匪犯的是多起绑架案,这些案件要再次核实,作为一个大案一起审理,方谦益作为其中一个案件的受害者,又到市公安局做了几次案情笔录,与最后一个案件的受害者姚佩琳又遇见了几次,两家人遇见的次数多了,加上姚家一直要感谢方谦益的冒险相助,方旺达也希望结交省人民医院的医生一家,在双方有意之下,两家越来越熟悉的走动起来。
往公安局跑的次数多了,方旺达也渐渐听到了一些性质恶劣的案件,越听越觉得社会动乱治安不好,想到大儿子一个人在县城里住着不安全,加上小儿子也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方旺达干脆决定一家人全搬到县城去住,之前买的房子找杜广明简单装修了一下,一家人就在县城里住下来了。
既然人在县城住下来了,那公司业务也要往县城转移,方旺达开始动手整理手头的所有生意,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起来才发现事情有多么的零碎,方旺达挠了挠头,干脆去找杜大哥问主意。
杜广明觉得方家把业务集中到市区来也不错,以后两家一起搞房地产开发,有事商量起来就方便许多了,想了想后,杜广明觉得干脆把方家所有的业务重新整顿,归整成一家水产公司,这样一来就方便管理了,而且工商注册也简单许多,方家本身的出海渔业、养殖业、加工业,本来就属于一条龙资源链,整合成一家公司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嘛。
方旺达大喜,知道杜家生意全部由宋惠兰负责办理工商税务手续,他马上拜托宋惠兰出面联系关系,还许了一些礼。杜广明宋惠兰不是计较小( 重生之创业时代 http://www.xlawen.org/kan/3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