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创业时代 > 重生之创业时代 第 32 部分阅读

第 32 部分阅读

    事小物的人,两家关系本来就很好,顺手而为的事,还谈什么礼啊,宋惠兰笑骂着就给推拒了。第二天宋惠兰就带着方旺达找老关系去了,在宋惠兰的帮忙下,一应手续办的非常顺利,方旺达顺顺利利的就办好了旺达水产公司的各种手续。

    旺达水产公司的事办好了,方旺达又开始操心小儿子方谦明的入学了。

    当时方旺达为了大儿子方谦益的安全买了房子,全家的户口也一块给迁了,现在小儿子方谦明的入学倒是省事了一些,直接就可以入读实小,可是他担心小儿子跟不上别的同学的成绩,别的小孩都有读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就学过一年级的课本了,可是他儿子没有啊,当时他是想着大儿子这么聪明,不用读幼儿园就是个天才了,小儿子应该也差不了多少吧,结果他考了考小儿子,结果算术一出10的范围就算不清了,这怎么行,这可差太多了!

    方旺达急急忙忙地给小儿子找暑期班突击学习一年级课程,好不容易报好了名让小儿子去读书了,这才有功夫和杜大哥商量房地产开发的事。

    杜广明也是手头工作一堆,好在这次新吸收了25个大学生,大学生脑子就是厉害,很多事一点拔就明白了,还能自己开动脑筋主动帮着老板处理一些杂事,杜广明对这些大学生满意极了,有了这帮合心意的员工,杜广明觉得什么事都简单多了。

    正光建筑公司的各项前期工作都准备好了,只等着选定地皮送往国土局审批了,杜广明就等着方旺达忙完了事好商量呢。

    方旺达一找来,两人马上就开始选定地皮了,可是选了半天,两人发现这地皮还真难选了,都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才好。

    好嘞,还是别选了,有事找琦琦,让琦琦回来选吧。

    杜君琦被急召回l区,面前平摊着一大本资料册,上面全部是收购的地皮的全部资料,包括文本和照片,甚至还有县城地图,上面都标好了各个地皮的位置。

    一看这本资料册就是学长学姐们做的,做的十分用心。

    杜君琦翻着资料册,回忆着未来几年l区的发展,很快她选定了一块较小的地皮。

    “就这个了。”

    “这个?”杜广明和方旺达凑了过去。

    方旺达皱眉:“这个地皮有点小啊。”

    “没事,地皮小,我们可以把周围的地一块圈进去,弄一个四方的地出来,这些多圈进去的房子,补偿方案可以给两种,一种是给钱,一种是换房,以一换一,就是原来的房子有多少平方,就可以换成新建好的楼房多少平方,多的补钱,少了我们退钱。”

    杜广明问:“一平方给多少钱?”

    “给市场价的八成,比如我们一平方卖2000块的话,补偿价就是一平方1600块。”

    “八成?他们肯吗?”杜广明觉得悬。

    “他们肯定觉得不划算,所以会选择换房,房子还会选比原来房子大的面积,这样我们一可以减少前期拆迁的补偿费用,二可以多赚他们几平方的房价啊。”杜君琦理所当然地说道。

    杜广明和方旺达点头:“嗯,有道理。”

    “那就先和那块地所属的街道办联系一下吧,了解一下那块地附近的居民情况,大概有多少座房子,哪户人家人最多,以及有没有哪些房子有产权纠纷,比如说房子是属于单位的,或者说房子是遗产,但是子女对房子分配有争议的。还有,了解了情况后,把地块的具体材料准备好,递交给国土局审批。”杜君琦转头交代道,“爸爸,记得先找国土局的相关领导联系联系关系,需要哪些资料,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尽量问清了,免得我们做了无用功,还有城镇拆迁办的,也得联系关系。”

    “嗯,放心吧,好歹我也曾在玉荷路的新村工地上待了那么久,多少知道点事,你就放心吧。”杜广明笑呵呵地说道。

    “嗯,爸爸很厉害。”杜君琦随口夸道,父母也是需要儿女认同的,这方面她很大方的。

    第119章 楼房项目

    选好了地块,之后的事情就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施展开来,杜广明请了国土局建设局拆迁办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喝酒聊天之后,该打听的事情就都打听清楚了,整理好了资料,按照正常的申请程序一步步的进行审批,等手续审批的差不多了,拆迁办就开始向所征地块的街道办发布通知,居民们也就知道了拆迁及补偿的事了。

    拆迁是最耗费时间的事,主要是两大难,一是产权,二是补偿,产权除了所有权的纠纷外,还有私搭违建的矛盾,而这些纠纷和矛盾又统统与补偿密切相关,着手处理起来十分麻烦。

    l区被行政划归到f市后,很多地块需要进行拆迁整合,l区区政府就有专门的拆迁办公室,负责这些地块的拆迁工作,对于拆迁方面,拆迁办的经验很是丰富。

    杜广明找了拆迁办的主任喝酒聊天,主任就和他提了拆迁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同时让他回去后仔细想想,尽量把补偿细则补充完整,这样能够最快地辅助完成拆迁工作。

    杜广明听后深以为然,回家后就找了杜君琦细细研究,杜君琦觉得这事不能光由他们自己想,最好还是找律师咨询一下,这样万一以后有人闹事,他们也能有理有据地进行自辩,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听了杜君琦的话后,杜广明第二天就去了律师事务所,找了一个擅长经济纠纷的律师,把他和杜君琦之前草拟的补偿方案给律师研究,律师充分研究了几天后,在补偿方案上增增补补修修改改几番,最终定下了补偿终稿。

    杜广明把最终定下的补偿方案送往拆迁办备案,之后又送往街道办公布出去,为了尽快说动拆迁居民的心,杜君琦又补充了一条,就是在某个具体日期前签下同意书的家庭,可以优先选房,同时还能给予一部份的装修补贴。

    尽管正光建筑公司给出的补偿方案十分公道,但是还是有些人是贪心的,杜广明在被烦了一次又一次后,干脆发了火,把几个要价太高的房子圈了出来,这些房子他不拆了。

    当拆迁工人进入拆迁区域进行局部拆迁时,那些要价高的人还不以为然地准备看正光建筑的笑话,当推土机也进入工地进行大范围的拆迁后,那些要价高的人看着空荡荡的平地上矗立的几间孤零零的民房时,他们傻眼了。

    这是怎么回事?真不拆了?那他们怎么建房啊?

    拆迁后的空地上满是砖石土渣,风一吹,黄尘滚滚,那些人的脸色跟黄尘黄土一样难看。

    正光建筑很快就在空地上竖立了一块大广告牌,上面彩印了一幅美丽精致的楼盘图,稍不规则的地块上,晴朗的蓝天下,矗立着八幢楼房,楼房之间间隔着树木草坪曲径小道,小区里还有玩乐区和小亭走廊,一看便让人心生向往,只想要赶快入住这一片小区,只是在精美的楼盘图中还间杂着几间小民房,特别突兀,强烈的高低大小新旧对比让人直皱眉头,这几间小民房的分离处置也十分特别,四周砌了墙与小区间隔开,只留有一条直道通往马路,算是彻底与小区没有关系了。

    这幅楼盘图让那些坐等高赔偿的家庭都傻眼了,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拆不赔了?这怎么行!

    现在双方形势反转过来了,之前是正光建筑和拆迁办找这些家庭协商,现在是这些家庭找正光建筑和拆迁办协商,之前提的高要求全部作废,只求和之前拆迁的人家一样,尽快拆尽快赔,尽快拿到属于他们的新房。

    钉子户的事情解决了,马上要开始打地基了,之前抛售房子的人家坐不住了,有几户通过七拐七弯的关系找上了杜广明,想要拿到一点补偿款。

    按理说,卖了房还要拆迁补偿款,这事一点儿也不占理,可是杜广明现在实在是怕了钉子户,听了他们的要求也不高,就是想要再拿一点卖房款,或是想要以优惠一点的价格买新房,杜广明干脆直接拍板应下了,还大张旗鼓地找了拆迁办备案,重新又发布了一张通知,列出了新的补偿细则,让之前卖了房的户主来正光建筑,要拿钱的按规定拿钱,要买房的按规定优惠,全部走正路,签合同按手印,不许再反悔了。

    在杜广明的再三退让下,拆迁工作总算顺利完成了。

    找大地理系仔细测量了地块的面积,以及测定了地块的土质后,正光建筑的大学生员工们开始设计楼房的结构图了,之前的广告图只是绘制了楼房的表面,怎么画都可以,只要楼房建成后外观与广告图上的差不离就成了,可是内部结构图却十分复杂严谨,必须要有充足的数据才可以进行设计。

    杜广明不知道这些员工中哪些人更有设计的才华,干脆放手让他们进行设计比赛,设计完成后拿出来比比,谁的方案好就用谁的,要是都不好,那就找大建筑系的老师们,他们不是技术顾问嘛,不能光拿钱不办事,需要他们的时候就得来干活。

    楼房结构由大学生员工们设计了,小区景观就由杜君琦负责了,杜君琦学的就是园林设计,景观设计本来就属于专业课程之一,由杜君琦来设计也算是考验她的专业能力了。

    杜君琦觉得这事太简单了,现在的小区都没有什么景观,就是楼房间种了几棵树,空地上再铺层草坪,随便把未来的小区景观套用一下,哪个都能完爆现在的小区景观。

    不过未来的有些景观设计还是不太适用的,比如小区门口的水池啊喷泉啊,这个不仅耗水耗电,还极容易让小孩玩闹落水,而且有些贪方便贪便宜的住户,还会直接在池子里洗拖把洗拖鞋,太影响卫生了,除非是高档小区,住户自恃身份不会做这些事,不然还是不造池子为好。

    杜君琦觉得现在的小区景观还是以简单为好,只是要做一些稍稍的调整。

    比如草坪要有高低起伏,有落差感,这样视觉上不会觉得单调,然后草坪中再放几块平稳的大石头做点缀,天气好时小孩子可以爬上爬下,又不用担心摔倒。

    还有草坪中的鹅卵石小道不能太弯曲,太弯曲了大家就不爱走了,要以直为主,然后在路旁栽一棵树,让小道沿着树旁带出一两个弧度小的弯。

    小区里不要多栽太多树,零散的种几棵就是了,树多了容易形成路障,本朝人民一直喜欢因地施宜搭建东西,搭建的多了,万一着火,救火车都不好开进来。

    不栽树,空地太空旷了怎么办?好办,建亭子,建走廊啊,旁边再弄一个沙坑,里面设立一些健身玩乐的器材,比如跷跷板、秋千、小滑梯这些小孩爱玩的器材,不就是最好的爷爷奶奶带小孩的去处嘛。

    然后在一些不影响交通的走道边沿,以及每个楼房的天台顶上,树立几个大晾晒杆,让居民们有地方晒被子,这样小区的景观就算完成了。

    杜君琦的设计方案拿出来后,家里人都觉得很不错,很实用,做起来也简单,就决定用这个方案了。

    可是公司里的学长学姐们却觉得太简单了,因为在他们印象中的园林设计都应该是小桥流水亭台池塘的,还要再栽种些柳树桃树,这样才算得上是景观,才能算得上是漂亮。

    杜君琦在公司里解释了她这么设计的用意,水池容易被污染,柳树桃树有柳絮花粉,虽然漂亮,但是放在小区里并不一定合适,因为不能保证每个住户的环境卫生素质,也不能保证每个住户没有过敏体质,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维护成本,园林之所以漂亮那是因为有公园管理处天天在维护,小区要一直保持漂亮那也需要维护人员,可是这些维护人员也是需要工资的,物业费要是高了住户们又会有意见,所以还是简单点好,这样矛盾也少了。

    学长学姐们听后觉得小学妹说的很有道理,他们还是考虑得少了,社会经验不足,还不如小学妹认识的深。

    伪萝莉杜君琦表示你们还太嫩了。

    现在的楼房建筑全部是半框架结构,每幢楼大多是七层或八层,正光建筑这次建造的就是七层楼房,楼房外层本来是采用现在流行的喷涂墙面,但是杜君琦却要求改成砌砖墙面。

    l区是沿海城市,每年都要经历几次台风,喷涂墙面在经历过狂风暴雨后容易涂层脱落,一年几次的台风,对喷涂墙面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几年之后楼房就明显陈旧了,而砌砖墙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防水性上比喷涂墙面好,而且也不容易砖面脱落,所以杜君琦倾向选择砌砖墙面。

    杜广明有些心疼成本,但是杜君琦觉得这是正光建筑第一次建造楼房,要树立个好口碑,而且这个项目还是在自己老家,质量一定要好,乡里乡亲都夸好,这样才能立好正光的牌子。

    杜广明想了两天,最终还是同意了。

    第120章 谁赔谁

    又一年的迎新季开始了,大迎来了新一批的大一新生。

    新生一入学就被拉去军营进行军训了,等老生们悠悠哉哉地回到校园时,正好是新生从军营回校的日子,学生们一回校,大校园一下子就从冷清跳跃到了热闹,学生会也开始忙碌起了迎新大会的事,各个兴趣爱好小组也都开始准备纳新的海报宣传了。

    杜君琦一回校就直奔学生会,逮住方源,干脆利落地递上了招人报告。

    “招人急什么呀,等迎新大会结束后我们学生会马上就招人,等招了人再多分你几个啊,现在你先帮我看看迎新大会上安排什么节目好。”方源随手把报告扔到了桌上,他也有急事啊,迎新大会两周后就要开了啊,可他手头还有一堆事没安排好呢。

    杜君琦挥手:“你自己看着办吧,我是外联部的,这事又不归我负责。”

    “别啊,别这么无情啊,可爱的小琦琦,好琦琦乖琦琦,你的主意多,随便想想都比我这个呆脑壳强,帮帮忙帮帮忙,拜托了。”方源很懂得放低身段,从不自恃是会长就要求所有会员无条件的支持他服从他,反而很会开口求人。

    杜君琦已经看惯了这一套了,继续无情的拒绝:“去年就挺好的,你按去年那样安排就行了。”

    “别啊,我们上半年才刚刚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的大活动,今年进来的学弟学妹们都看着我们呢,我们可不能办差了。”就是因为在意这个,方源才觉得今年的迎新大会超难办。

    “那你想怎样?大办?大办是可以啊,但是钱哪?从哪出?”杜君琦看问题最实际了。

    方源早想过了:“你说找校领导说说情,多批一点经费怎么样?”

    “呵呵。”杜君琦不想说什么。

    “那拉赞助呢?”方源的眼神飘到了杜君琦身上。

    “呵呵,你觉得在这么重要的迎新大会上打广告合适吗?”杜君琦翻了个白眼给方源。

    方源收回小眼神,默默点头:“嗯,是不大合适。”

    “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你就别想太多了。”看到方源神情明显沮丧,杜君琦有些小小的不忍心,想了想最终还是出了一个主意,“你把仓库里的动漫展物品整理整理,能用的先用上,把舞台布置的漂亮点还是可以的,至于节目嘛,要不你让学校里的兴趣小组各自准备一个节目,算是给他们纳新做宣传了。”

    方源想了想:“唔,先这样办吧,我再找人想想,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点子,实在不行那就只能把大礼堂布置的再漂亮一点了,唉,要是有专业的灯光和音响那该有多好啊,那天在大礼堂里表演舞台剧,那效果,啧啧,真是太棒了。”

    “呵呵,那都是钱堆出来的,能不好么。”杜君琦现在想想那份账单都觉得好肉疼,真的好贵啊好贵啊。

    “哈哈,说的也是。”方源哈哈笑道。

    之后几天方源带人翻出了仓库里的所有物品,东整整西理理,还真找到了许多用得上的东西,有了之前动漫展布置大礼堂的经验,尤其是专业舞台人员对于舞台布置的各种方法,学生会仿照着布置起大礼堂来也有模有样的,看起来一下就显得专业高端了许多。

    除了把大礼堂布置的漂亮,方源还听从了杜君琦的意见了,找了大所有兴趣小组的负责人,和他们提了每个小组出一个节目作为纳新宣传节目的意思,小组长们都觉得可行,有了兴趣小组们的支持,迎新大会的表演节目一下就丰富了,除了与去年一样,每个军训营都出一个一等奖节目外,还增加了十几个特色节目,列出的节目单很长,校领导们很满意。

    在学生会和兴趣小组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届的迎新大会办得十分成功,新生们都对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十分期待,有了新生们的参与热情,学生会和兴趣小组的纳新工作也进行的十分顺利,都招到了比往年多的多的新成员。

    在学生会忙着迎新大会和纳新时,杜君琦一如既往地忙着各种大事,童装新款、娃娃新款、天道最终剧情、室内设计新方案、家教中心的事、劳务公司办事处的事以及f市销售网点的铺设,各种事务,把杜君琦的时间占的满满的,更要命的是,少体队的考核选拔又快到了,杜君琦已经12岁了,得从儿组童升到少年组了,武术训练也不能放松啊。

    杜君琦真的觉得自己快忙疯了,这个暑假她忙得快要飞起,现在新学期开始了,她又增添了学生会外联部的工作,她迫不及待地想马上招到人手,把事情全部都丢给别人去做,这样她就有时间先把少体队的升组考试给过了。

    “人哪?分给我几个?”杜君琦再次杀入方源的办公室,正在吃零食的方源差点被噎住。

    与方源同一办公室的卢学敏脖子一缩,腰背一弯,尽量消除自己的存在感。

    “咳,咳咳咳咳,别急嘛,才过了第一轮,明天才面试第二轮呢。”方源喝了口水平息一下。

    “那什么时候有人,我再什么时候交工作计划,我现在实在是没时间,没空做什么工作展望。”杜君琦直白地说道,得有新人了,才会有人去做工作计划,她是没空的。

    方源点头点头:“明白明白,您日理万机,小的不会拿这点小事来烦扰您的。”

    “好,那这事我和你说过了,开会时你别把我拎出来点名批评就是了。”杜君琦随手扔出一张纸,“这是我家生意和我朋友家生意需要招的工作岗位,我都列清楚了,什么店什么岗需要多少人,要男要女,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你到时做个大海报贴出去,让需要找工作的同学去店里面试,这事算我给会里拉拉人气值,作作贡献。”

    方源双眼大亮拿起单子,卢学敏也马上凑了过来。

    “这个好这个好,多谢了哈,新生们正需要找工作,我们学生会为同学们着想,急同学们所急,这份工作单一贴出去,我们学生会的声望一定大好。”方源大喜。

    “嗯,没错,我们学生会一向都是为同学们做实事的。”卢学敏说道。

    “呵呵。”杜君琦冷笑,“说这话也不亏心,去年的事还没忘吧。”

    杜君琦指的是去年迎新大会的学生代表之争,学生会可是狠狠地被整顿了一番,今年为了不犯错,最终选拔是在几个候选人中进行抽签决定的,靠运气,没偏倚。

    卢学敏顶了顶眼镜:“虽然偶尔会犯错,但是总体上来讲,我们学生会还是很不错的嘛。”

    方源也打着哈哈:“哈哈,是呀是呀,而且正是因为去年那事,现在我们学生会更加积极向上、团结一心了嘛。”

    杜君琦竖起大拇指:“有前途,保持住,以后你们两个一定前途大好。”这么会圆场的员工,没有哪个上司不喜欢。

    怕两人以为她在讲反话,杜君琦又补充了一句:“我说的是实话,真是夸你们的。”

    方源卢学敏:“呵呵,谢了。”

    事情说完后杜君琦就出了学生会,在外间等待她的李红英陪她一块回宿舍。

    为了交通方便,杜君琦在去年入学后不久就买了一辆女式自行车,平时都由舍友们骑车带着她在校园里来往,今天李红英照旧骑着自行车载着她。

    李红英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盛夏炎热,骑快了容易出汗,还不如在树荫下慢慢骑行,还能享受丝丝的凉风,杜君琦坐在车后,与李红英边说边笑着。

    校园道路和城市马路一样,也是车行车道,人行人道,人车分开,不容易发生交通意外,大校园虽然没有交警,但是师生们都共同遵守着基本的交通规则,车辆在校道主干道上通行,行人则走在校道边的水泥马路沿上。

    校道主干道上除了李红英和杜君琦的自行车,还有好几辆自行车通行,马路沿上也行走着三三两两的学生,原本各不干扰,只是其中一拔走在一起的五个女生突然大笑打闹起来,其中两人在打闹中跑到了主干道上,好巧不巧就撞上了李红英和杜君琦的自行车,叭的一声,李红英和自行车摔倒在地,杜君琦身手敏捷,在自行车摇晃时便跳了出去,这才没被撞到。

    眼见出了事故,周围的自行车和行人都停了下来,前方的停下回首张望,后方的则渐渐朝事故中心靠拢,想看看事件发展。

    “怎么样?受伤了没有?”杜君琦帮着李红英扶起自行车后,拉起她的手想看看有没有擦伤。

    李红英轻嘶了一声,杜君琦的手正好碰到了她的伤处。

    杜君琦赶紧放开手,小心地凑了过去细看:“唉呀,擦伤了一大片,你的膝盖也破了,得赶快去医务室处理一下。对了,手腕脚踝有没有扭到?”

    李红英轻轻地活动了一下手脚四肢,摇了摇头:“没事,只是擦伤。”

    “还好还好。”杜君琦松了一口气转头看向撞人的两个女生,“同学,你们怎么玩闹也不看下周围的场合?现在把人撞伤了怎么办?”

    两个女生涨红了脸:“我们,我们不是故意的,只是没有注意到边上有车。”

    “现在她受伤了,得去医务室处理一下,你们得负责基本的医药费吧。”杜君琦说道。

    两个女生尴尬地点了点头:“好的好的,应该的。”

    另外的三个女生也跑了过来,原本想陪那两个女生一起去医务室,顺便付一下医药费,可是其中一个女生看到她们的同学也受了伤就立马不干了。

    “周静你也受伤啦,呀,都青了。”那个女生瞪了李红英一眼,“你也把她撞了,该怎么赔?”

    杜君琦反驳:“是她先撞了人。”

    “可是她也受伤了啊。”那个女生喊道,“她的胳膊都青了。”

    这是打算无理取闹了?杜君琦皱眉:“所以呢?你们想怎么样?”

    受伤的女生周静拉了拉那个女生:“算了算了,别说了。”

    那个女生一甩胳膊:“什么算了啊?你撞了她,你赔她医药费,那她也撞了你呢,也该赔你医药费。”

    “算了,我又不要紧,只是青了,回去揉揉红花油就好了。”周静好声说道。

    “你怎么总是自己吃亏啊,本来你赔她,她赔你,这样一来一往两笔医药费就消了,现在你就光剩下赔了。”那个女生怒其不争。

    杜君琦冷眼看着两人,这么无理取闹的情景竟然不是在电视上出现,而是在大学校园里,杜君琦真怀疑这两人是怎么考上大学的,脑子有逻辑吗?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得付全责吧,这还反过来成为受害者了?

    第121章 医药费

    “所以你的意思是互相扯平,不用赔医药费了?”杜君琦开口问道。

    那个女生挺直腰板,点了点头:“对。”

    杜君琦看向周静:“那你的意思呢?”

    周静却不回答,只是眼神转向李红英,似乎想听听李红英的意思。

    杜君琦明白了,周静不想赔医药费,但她也不想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她不愿意赔的意思,所以放任她的同伴为她争吵,希望吵一吵,自己这方会主动息事宁人放过这件事。

    杜君琦看向李红英,她想知道她的意思。

    李红英局促不安地看向杜君琦,她怕和人争吵,尤其是在对方气势比她强的情况下,她本能地想回避:“君琦,要不,要不,算了?”最后两个字她的声音轻的发飘,她怕杜君琦恼她不争气。

    杜君琦眼神一凛,李红英马上就不说了:“还是你看着办吧。”

    李红英和杜君琦的“眉来眼去”引起了周静一方的注意,她们这时才注意到这件事其实当事人做不得主,能做主的是这个小妹妹。

    “小妹妹,你不要这么嘛,不过就是一件小事,我们也不是故意的,我们向你们道歉好不好?”那个女生弯下腰面带笑容的对杜君琦说道。

    “只是口头道歉吗?”杜君琦的话尖得像根刺。

    那个女生的笑容僵住了,语气也不好了:“道歉还不够吗?那你想怎么样?”

    “我想要你们的诚意啊。”杜君琦右手一摊,“医药费。”

    那个女生怒了,转而向李红英喊道:“你妹妹怎么这么没礼貌啊?开口就是钱钱钱。”

    李红英脸色也不好了,拉回杜君琦,站到了杜君琦前面:“你这样就是有礼貌了吗?”

    “你!”那个女生脸都气红了,周静赶紧拉住她。

    “对不起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撞到你的,我赔我赔,不要再吵架了。”周静看到对方态度强硬,马上转变了态度,她不想刚入学就惹出与人吵架的事情来。

    周静拿出钱包,从中拿出几张钱钞,其中最大的面值只有五十元:“我身上的钱不多,五十元够不够?如果不够的话,能不能用饭票来抵?”

    周静现在的态度倒是不错,五十元挺多了,在校医务室包扎伤口只需要花费几块钱的费用,再开一些消炎药也用不了多少钱,剩下的钱用来买一些牛奶水果也足够了。

    杜君琦也不想再说了,对方退步了掏钱了,她要是再不依不挠,她这一方反倒成了不讲理的人了,眼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杜君琦接过了五十元钱,这事算是结束了。

    李红英忍着疼骑着自行车去了医务室,因为伤口比较多,面积也比较大,消毒清理起来比较耗时,又是双氧水又是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了好几次才算完,抹上碘酒又倒上消炎药粉,最后才包扎起来。

    杜君琦皱着眉头看着消炎药粉,现在用的还是这种古老的黄|色消炎药粉,消炎能力不强,但是价格低廉,所以大到医院小到诊所,用的都是这种药粉,但是这种药粉最讨厌的一点是会结成黄|色的痂,皮肤恢复能力不好的人,尤其是疤痕体质的人,在伤口愈合后容易形成皮肤褶皱,很难看。

    “医生,有没有别的消炎药水,比如庆大霉素,有吗?”杜君琦问道。

    校医边包纱布边回答:“有,不过这个药品不属于报销名录,要自己掏钱买。”在校学生在医处室看病是有享受免费治疗的,不过只能看一些小感冒,开一些便宜的药而已,不在药品报销名录上的药则是要另行购买的。

    “那开三支吧。”杜君琦说道。

    “好。”校医包好了伤口,“两天后过来换药,伤口不要沾水。”

    校医写了接诊记录和病历,包扎加开药一共花了八块钱。

    杜君琦把找回的零钱塞到李红英手上:“还剩四十二块钱,买点猪蹄补补吧。”

    李红英好笑地说道:“猪蹄还补这个啊?”

    “当然啦,胶原蛋白多,有助于伤口皮肤的愈合。”杜君琦笑道,“回去后我给你揉揉脚吧,肿得挺大的,我用的跌打药油还是不错的。”

    “嗯,谢谢。”

    这边李红英和杜君琦回了宿舍,李红英的一身伤自然免不了被舍友们反复询问,同时也指责了几句另一方人的无理取闹,那边周静一方人也觉得心有不平。

    周静家境一般,五十元钱算得上是大额款项,够她吃上半个月的食堂了,现在她自己受伤了,还损失了五十元钱,真是亏大发了。周静之前掏出五十元钱只是想做做样子,她掏出钱包主要是为了展示钱包里没多少钱,只有几张钱钞,凑一起还不到一百块钱,原以为对方看她没钱会主动打消赔钱的要求,结果对方却大咧咧的把钱拿走了,真是亏了亏了。

    周静身痛心痛,双重打击之下情绪更加低落了,同行的四个女生也只能随口安慰她,同时指责一下对方无理取闹及狠心抢钱的无赖之举。

    再多的安慰也挽回不了周静的钱财损失,周静原本不想赔的,结果她经验不足估量不准,错判了对方的主次地位,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被动,如果一开始她就找准目标,对着那个小妹妹好言好语地说几句软话,再表达一下自己的囊中羞涩,就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身痛心更痛。

    周静反省了许久,把刚才那一场意外的过程仔仔细细地反复回忆,揉碎了掰散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下一次绝不再犯这种错误。

    反复回忆了半天,周静最终认为这一事件的最大疏漏其实是郑慧,名字带慧,可惜脑子一点也不聪慧,简直是猪队友,一开始态度就太冲了,也许刚开始对方只是想说几句重话出出气而已,结果被她激一下,好了,没事也惹出事了,自己也是蠢,怎么当时就没拦着她呢,只想着拿她当枪使,怎么就没想到她这杆枪不大好使,容易误伤自己呢!唉,她身边怎么就没有可用之人呢!

    周静是个古典文学爱好者,最爱读的书是红楼、金瓶这些充满宅斗智慧的书籍,她如愿考入大中文系,原以为中文系里全是聪明人,她可以享受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生活,结果她发现自己大错特错,现实太残酷了,她身边的全是俗人,脑子都是一根筋,与她的九曲玲珑心思根本就不在一个位面上,她明明是在暗喻这个意思,结果她们全都理解成那个意思,真是曲高和寡太冷清、孤芳自赏长叹息啊。

    学生会的纳新面试进入到第三轮,也就是最终一轮,方源喊了杜君琦一块出席最终面试会,能进入第三轮的几乎就算是半步进入学生会了,剩下的半步就是由各个部的部长来挑选这些新人,决定哪些人进入哪个部。

    杜君琦高高兴兴的来到学生会,这次她得大选一番,能挑多少是多少,分担一下杂事也是好的,最起码她不用再写每周一次的工作总结了,虽然她的总结总是一句话,“本周无工作”。

    面试其实是件挺枯燥的事,问话流程都是千篇一律的,虽然不同的人给出的反应不同,偶尔有些人能表现出亮点,但是平淡无奇还是占主流的,尤其现在这帮大学生都是七十年代生人,接受的都是基本的应试教育,没有什么兴趣班可上,唯有少数的精英家庭能给予孩子在兴趣爱好方面的教育,或是传统的手艺人家庭给予子女手艺传承方面的教育,除此之外,大多数家庭出来的孩子,都没有什么特长,更不要说令人眼前一亮的专长了。

    杜君琦现在就是在“享受”无趣的面试流程,大多数的新人除了自我介绍外,再无什么可说的,只能是部长们发问,新人们回答,要靠这样的一问一答挑选出合适自己部门的新人,还真是一件困难的任务。

    杜君琦单手托腮,左手撑完换右手,右手酸了换左手,她的外联部要的是反应机灵能表现自己的新人,紧张到有些话唠也没关系,最怕的是人家问一句他回答一句,一点都不懂得主动,这样的人就是分到外联部也帮不上她什么忙。

    半个小时,又半个小时,杜君琦始终没看到敢于表现自己的人,之前她有问过方源,有没有什么新人能说会道的,方源明明说有的,结果现在她一个也没看到。

    杜君琦看向方源,方源装作没看见,头始终不转到她这一边来。

    又骗人,这个大骗子!

    其实杜君琦也是冤枉方源了,他是会长,不要说他手头有一堆事没时间了,就是单靠身份,他也不需要去看初步的选拔啊,他也就是听别的会员说这次的新人普遍不错,他才和杜君琦说有的合适,结果现在他心里也有点虚了。

    “下一个,周静。”

    咦?杜君琦稍稍挺直了腰看向门口,同名同姓?

    昨天刚刚见过的人出现在了门口,果然是她。

    “会长、部长们好,我是周静。”

    第122章 纳新

    周静面上带着温婉的笑容,平静沉稳的眼光缓缓扫过前方,面试桌后坐着一排人,其中一个极为眼熟的小女孩进入了她的眼中。

    啊,她不就是昨天的那个人吗?她怎么会坐在这里?会长或是部长的妹妹,来旁观的?咦,她面前的牌子是外联部,一人一个牌子( 重生之创业时代 http://www.xlawen.org/kan/396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