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商女谋 > 商女谋 第 27 部分阅读

第 27 部分阅读

    ,暂时怕是不便回京,而此地多了这数万灾民,一旦处置不当,则会后患无穷,这可如何是好!”

    便见苏晓苓轻盈地走了出来,娓娓而谈地道:“那倒也不是什么难题,人有高矮胖瘦,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眼下最为重要的是,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来主持大局,安抚民心,并且组织人手有条不紊的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见大家都是一脸震惊的看着自己,顿了顿又道:“当然,此次火灾损失巨大,伤亡惨重,更造成了数万人流离失所。若是光靠白沙县,或者是覃州,想要将这场灾难的深远影响消弥于无形之中,必然是千难万难……”

    诚然,白沙县确实是富庶有名,可是苏家、唐家等并不是乐善好施的主,县丞刘张源、主簿黄郖也都是想着自己的功名利禄。

    没有了他们的积极支持,就算是不在背后使什么绊子。知县马大虎想要组织自救,帮助那些受灾民众重建家园,也是有心无力,事倍功半。

    无巧不巧,先是财神爷万隆不知为何到了这里,并且在机缘巧合之下,答应了出资一百万两白银赈济灾民,而后钦差大臣也是莫名其妙地到了白沙县。这无疑使得原本是一片愁云惨雾的白沙县,又有了新的希望。

    钦差大臣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万隆,笑着道:“那也未必吧?有侯爷在此,而且大家刚刚也听到了,他老人家愿意出资一百万两,还能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众人听了,均是连连点头,此次火灾虽然损失得厉害,可是也就在七百万两左右。

    现在光是万隆一个人便答应拿出一百万两,这里还有苏家、唐家的人,又有临烟阁大姐、李家李财等人,哪个不是身家几十上百万的人。就算远远无法和财神相提并论,可只要他们稍微尽点力,每人拿出个几万两,还是不难的。

    苏晓苓淡然一笑,道:“话虽如此,可是如何尽快地使受灾人们从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灾难中重新振作起来,不是光有银两就能做得到的,而且灾后重建是一项长远而巨大的工程,做好了自然是利国利民,可若是处置不当,则很有可能会劳民伤财。”

    不知为何,钦差大臣向来说一不二,可是这个女子两次公开与他唱反调,竟是丝毫生不出忿怒来。看看万隆也是手抚胡须,微微颔首沉吟着,不由道:“那依你之见呢?”

    苏晓苓微笑着道:“民心乃是天下之根本,既然要安抚和稳定民心,便必须要使得受灾民众伤病有所医,老幼有所养,少壮有所用。饮有食,居有室,耕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劳者皆有所得,又还怕什么民心不稳、社禝难安呢?”

    这番话,既道出了民心所向,也是感慨于封建社会的不平等和剥削制度,才会不经意地将自己所追求大同的思想给表露了出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章 简直胡闹

    众人听苏晓苓并没有将具体的解决办法说出来,而是在那里大发感慨,不禁对她的话感到惊奇,私下暗暗地思忖着她话中的含义。

    万隆也是诧异她一个乡野女子,竟然能说出这番发人深省的话语来,欣赏地看了看她,笑道:“果真是一个奇异女子,只是你的愿望固然是好的,可却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苏晓苓不以为意地道:“让侯爷见笑了,民心即是民生,只要老百姓可以安心的过日子,又有谁会离乡背井、远走他乡呢?”

    紧接着又道:“所以我想应该由官府发布公文,及时通知白沙县相邻的州县府衙,让出走的灾民能够尽快地安定下来,或者是返回家乡,以免造成大的动乱隐患。”

    钦差大臣想到数以万计的受灾民众流窜于各个州县之间,所带来的各种冲击和隐患,甚至可能引发的动乱,也是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一旦事情闹得无法收拾,白沙县所任职的各级官吏,覃州的一些直属官员,都很可能因此而遭下狱、流放,甚至于抄家灭族都有可能。

    如果自己不知道此事也就罢了,毕竟不是在自己职责之内,可是此时已经是卷入其中了,再想要全身而退,就有些困难了。

    他之所以明知道可能会惹祸上身,还跑到白沙县来,无非是不忍见数万灾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假如他真是只顾自己,早就掉头而去了。

    想到这里,倒也没有什么好担忧地,且不说他能作为钦差大臣,必然极受皇帝的宠信。而其本身也是朝中的四品大官。真要有什么事情发生,至多也就落得个办事不力,玩忽职守的罪名,不可能因为一点小事便永远也翻不了身。

    不自禁点了点头,道:“言之有理!”转而对边上身穿知县官服的马大虎道:“你是此地的知县吧!这件事就交由你和主簿立刻去办!”

    说完,走到万隆的身旁,在他耳边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侯爷。此女太是奇异。不知您对她的做法意下如何?”

    万隆满是赞许地微微颔首,越发地对苏晓苓刮目相看了。

    两人又说了些什么,不一会儿。便听钦差大臣对众人道:“兹事体大,现在除了这位小姐暂时留在这里之外,请大家先到大堂等候,我等商议好对策之后。再与大家分说!”

    众人均是一阵惊愕,钦慕而敬服地看了看看苏晓苓。便纷纷去了大堂。

    唐棠很是费解地看看她,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举重若轻、美如天仙、气度出尘的女子,就是当初任由自己欺凌的丑女苏晓苓。

    无论她怎么狡猾如狐,心机深沉。也绝对不可能会想得到,在她利用苏晓苓制作衣裳的时候,苏晓苓又何尝不是在利用她。

    苏星河满意怀欣慰地朝女儿苏晓苓点了点头。尽管有许多话想对她说,却不得不跟在众人的身后走了出去。

    大姐略有担忧地看了她一眼。见她对自己轻轻颔首,便也只得和大家一起走了。

    很快,偏厅里便只剩下苏晓苓、万隆和钦差大臣三个人了。

    万隆略一思索,道:“苏小姐,你的想法果真是独到而又让人叹为观止。”赞赏了一句,随即话音一转,又道:“对于稳定眼前的局势和开展重建,你还有什么好的见解吗?”

    苏晓苓微微一笑,道:“也谈不上什么好见解,民女只不过说说个人一些浅陋的心得和意见,供两位大人参考一下!”

    见两人都是肯定而期待地看着自己,便接着道:“民生简单来说,就是黎民百姓的衣、食、住、行,相信有了侯爷等人的捐赠,数万灾民的衣服和食物及出行的问题不难解决。可要是想人能够安居乐业,就必须让他们有住处安家才行。”

    再怎么说她作为一个现代人,自然是非常地了解国人对家的眷念和落叶归根的思想观念。

    然后,又说了计划将灾后重建和数万流离失所的灾民联系起来,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其中去,既不会让他们无事可做,又能让他们有一份比较可观的收入来源。

    另外,由于此次火灾烧毁的绸缎庄不在少数,更有数万人的衣物、家什等被毁得精光。很容易会导致白沙县物价飞涨,因此她建议一方面由官仓派米粮赈济灾民,而所有的衣裳、布料、丝绸等物,则由官府统一售价,以免有人趁机浑水摸鱼。

    当然,如此大规模的粮食、衣物供应,光是白沙县必然难以支撑得多久,所以她又提议让人以最快的速度上奏朝廷,请求派款派粮,并且优先由相邻的州县调济。

    万隆与钦差大臣听了,均是连连点头,对她的应变和分析能力感到惊异无比。

    苏晓苓看了看两人惊愕地表情,笑着道:“上奏朝廷乃是例行公事,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事情的解决之道,还是先落在白沙县的诸人身上。”

    钦差大臣闻言微微一怔,恍然道:“确实如此,看来还得派人尽快上报朝廷才行!”

    万隆淡然一笑道:“这个还不简单,严侍郎,你此刻身为钦差大臣,由你上报再好不过了。若是由其他人上奏的话,只怕事情有变啊!”

    又若有所思地道:“老夫倒是担心,就算我能捐出一百万两甚至于更多的银两,可是要等到了这里,怕也是得花费太多的时日啊!”

    苏晓苓心想:朝廷里必然也是派别林立,表面上是一片和气,暗中却是勾心斗角。所谓报喜不报忧,若是没有一个有份量的人站出来,像这种百年不遇的大灾祸,还真没有人敢报上去呢?

    而万隆担心自己所捐赠的银两无法及时送达白沙县,也是因为虽然他在明月帝国各地都设有地方商行,却是没有办法像是现代银行一样,可以将钱随意地汇往有银行的任何一个地方。

    尽管如此,可是只要白沙县诸人齐心合力,想要渡过这个难关,也并不是什么难以想像的事情。只是这样一来,像苏家、唐家等家财巨万的豪富之家,就得大放血了。

    钦差大臣略一沉吟,犹豫不决地道:“侯爷,不是严璟不答应,而是圣上交待了我的事情,尚且没有办妥,这般私自回京跑去报忧,可是罪名不小啊!”

    万隆看了看四周,轻声道:“这里也没有其他人,我想也不会第四个人知道。圣上到底是要你办什么事,居然跑到了这里来?”

    说着,看了看苏晓苓,显然是对她颇为信任。

    钦差大臣严璟为难地看看他,见苏晓苓也是期待地看着自己,心中一突,神情尴尬的道:“一日皇后到御花园赏花,看到花草凋零,就连她最喜欢的凤梨花也相继枯萎了,因此备觉伤感,连日里抑郁寡欢。圣上见此情形,也是整天忧心忡忡,后来听人说覃州的白沙县四季如春,附近多有奇特而美丽的凤梨花,所以……”

    尽管没有将话完全说明白,可是其意自明。万隆喃喃自语道:“凤……梨……花,凤梨花”他怎么也想不到所谓的钦差大臣,不远千里迢迢,居然是为了这个,醒过神后,忍不住怒斥道:“简直是胡闹!”

    苏晓苓听了,不禁摇头一笑,叹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想那杨玉环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羞花,以其天生丽质,倾国倾城之美,更是赢得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绝代殊荣。

    苏晓苓也无法想像这该是生得怎样的一个女子,竟是令得贵为堂堂大唐皇帝的唐玄宗为了她,不顾lun理常情,将本是他儿媳妇的杨玉环占为了己有。

    这般一想,这明月帝国的皇帝为了愽得“皇后一笑”,而派钦差大臣出来寻花,倒是显得情有可原,甚至是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两者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要说做得最绝的莫过于,周幽王为愽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由此可见,那些权力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者行为荒诞无稽到了何等地步。

    严璟与万隆都是识货之人,就算不是才高八斗之辈,可也不是粗鄙庸俗之人。虽然对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精深的寓意,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可是听了她所说的典故后,自然就能明白她诗中所指,不禁为她远异常人的才华和气度所折服,更是对她刮目相看。

    严璟欣喜若狂地大笑道:“虽然这样子是大不敬,但是不得不说非常的痛快!”他知道万隆不是搬弄口舌之人,而苏晓苓也是快人快语,直言不讳,遂将心里肺腑之言说了出来。既而若有所思地道:“对了,苏小姐你能帮忙找到凤梨花吗?”心想:以她的能耐和人才在白沙县必然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要是有她帮忙寻找凤梨花,多半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踢到铁板

    苏晓苓微笑道:“能帮忙也是我的荣幸,只是我年轻识浅,不一定能够找得到。”

    严璟脸上闪过一丝忧虑之色,点了点头道:“诚如你方才所言,此刻白沙县人心惶惶,想要尽快让受灾民众安顿下来,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他也没有指望苏晓苓一下就能帮忙找到凤梨花,见她愿意帮忙,自然是感谢不已。

    苏晓苓悠然一笑,道:“那是自然,虽然此事看起来困难重重,但我相信难不到两位大人,而且能够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不也正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吗?”

    万隆与严璟相视而笑,他们早已经过了那种为了追求和理想而一往无前的年纪,可是经她口中说出来,却是让人无从辩驳,反而是隐隐有种久违的悸动。

    苏晓苓略一思忖,淡淡地道:“白沙县富庶有名,可是绝大多数财富都聚集在那么极少数的一些人身上。而想要渡过眼前的难关,就必须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出银两来才行。否则,一旦将这些人逼得狗急跳墙,只会使得已经混乱不堪的局面,更加地雪上加霜。”

    严璟微微一怔,看了看边上的万鑫,心下的些忐忑地道:“照你这么说来,那方才岂不是不该对那个麻子脸动用大刑了?”

    苏晓苓嫣然一笑,道:“也不尽然,历来治国如治家,乱世须严刑峻法约其行,对于一些桀骜不驯、胆大妄为之徒加以严惩,反而是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严璟听她竟是将治国的方略也大胆地提了出来,不由疑惑地道:“你之前还说不能逼得他们狗急跳墙,现在又说加以严惩。实在是有些前后不符。不过,听你说的又是在情在理,倒是想问问你对治国之道又了解多少?”

    苏晓苓不禁想起读书所看到的摘记,不由坦然自若地道:“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严璟闻言忍不住赞道:“果真是奇女子也!简直令人茅塞顿开!”

    万隆也是怔了怔,良久才反应过来,感叹地道:“闻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番言论着实是令老夫有耳目一新、暮鼓晨钟的感觉。”

    停顿了一会儿。又道:“赈灾之事不容有失,既然严侍郎不方便回京,看来只有老夫走一趟了。你正好可以在此主持大局,以免再有人乘机兴风作浪。至于寻找凤梨花的事。就交给苏小姐好了。”

    严璟欣喜地道:“如此再好不过了。”

    苏晓苓心想有他出面自然不怕朝廷方面推三阻四,也有利于协调赈灾款项和物质尽快送到白沙县。又听他将寻找凤梨花的事扔给自己,转念想到他刚听到凤梨花时的奇怪反应。便没有多说什么。

    正在三人商量着怎么面对眼前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灾难之时,有人过来传话。才知道有人在一处隐蔽的地洞里,发现了不久之前失踪的十余名少女。

    万隆与严璟均是费解地看向苏晓苓,不约而同地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苏晓苓遂将前些天所发生的少女失踪案跟两人简略地说了一遍,倒也没有想到事情沉寂了这么多天,居然有了这么重要的线索,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万隆、严璟听得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一阵诧异。均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一波尚未平息,另一波又起来了。尽管如此事情发生的有些不是时候,可是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三人来到大堂上,方知此次特大火灾害得白沙县数万人流离失所,而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在这隆冬时节,只得四处寻找能够暂时避寒的藏身之所。

    无巧不巧,竟是有人发现了藏在一处地洞里的那十多名失踪的少女,她们只是有些惊吓过度,身子有些虚弱,性命倒是无碍,已经暂时被安置在县衙里头了。

    苏晓苓见那些少女都是13到18岁之间,姿色都属上乘。然而一时间也从她们口中问不出什么有用的线索,只得与严璟、马大虎等人打过招呼,由官府调查案件的始末,便和大姐等人与万隆他们一起回到了临烟阁。

    张源、黄郖、苏星河、唐贷等人心中各有心思,也是不欢而散。

    唯有唐超平日里嚣张得不可一世,这次总算是踢到了万隆这块不锈钢铁板,挨了一顿板子肉。销魂蚀骨不说,还差点搭上了一条老命。?

    不过,这样也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毕竟万隆并没有逼着唐家非要他们拿出两百万两白银来,不然就算唐家不倾家荡产,也将从此一蹶不振。

    苏晓苓知道万隆即将回京,便邀了他去临烟阁,想知道凤梨花的事情。

    万隆临行之前告诉她,二十多年前听人说起过:在青云山靠海的一面,曾经有人见过那种奇特的花。可是因为时间太久,而所说的人又已经不知去向,想要找到这种花,估计希望会非常地渺茫。

    苏晓苓听他这么说,应该是有一定的把握。想到他们都在为百姓而奔波,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去试试。

    心想:大姐要照看临烟阁,玉儿、小芳她们都是弱女子,让她们陪着自己跋山涉水也于心不忍,其他的也没有合适的人。

    夜里与大姐一计较,大姐犹豫了一会,试着道:“要不让庞韹陪你去吧?他没有什么事,又听你的话,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苏晓苓考虑了一晚上,最近庞韹也没有再像以前一样缠着自己,尽管心里有些疑问,可是现在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次日,苏晓苓便与庞韹两人带着一些食粮、衣物和用来应急的物品,便开始踏上了去往青云山的路途。

    玉儿听了,便也想要与他们一同前往风景如画的青山,顺便出去散散心、游览一番。这样远远要好过被困在临烟阁,整天耳边听到的和看到都是‘临湖街’的那场火灾。

    苏晓苓却是念在她身娇体弱,加之此行乃是为了寻找那种只闻其名未见其面的凤梨花,而且白沙县这场多年不遇的大祸也还没有个具体的解决办法,便要她留了下来。

    玉儿听了她的理由,便道:“要说身子娇弱,小苓可是苏家大小姐,自幼锦衣玉食,岂非比我更甚?”

    苏晓苓情知她也是一片好意,确实如她所言,自己以前的身子病怏怏地,弱不经风比之玉儿尚有不如。只是自从她成了这个身体的主人之后,心情开朗舒畅得多了,加上平日里也多有习练,整个人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蜕变。

    离开苏家,特别是身上的毒清除完后,身子和气色都是一天好过一天了。

    倒是玉儿虽然这些年来也是养尊处优,可是她心中无时不刻地想着那个人,长时间地抑郁寡欢、忧思成疾,使她原本就极为娇弱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苏晓苓见了她的神情,也是感到我见犹怜。可是自从那次司马何如约会自己,而自己却故意设法搓合两人,结果又是无疾而终之后,便也就顺其自然,免得再弄巧成拙了。

    当然,尽管早已经是下定决心不再去想那个不该想也不可能的人,可是有些事有些人,并不是全凭理智,就能遏止得了的。

    想着整个白沙县都沉浸于一片哀伤之中,又有许多事情缠绕在心,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此时此刻自然不是什么游山玩水的好时候。

    纵然有那美仑美奂的翠微湖、风景优美地凤鸣山,却是没有什么值得喜悦的事,也没有尽情欣赏的心情。不禁想起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牡丹亭》里面的一句诗,叹息一声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玉儿素来仰慕她的文采,听了这两句有些淡淡地忧伤和无可奈何地诗,心下折服之际,也是一时间意兴阑珊。

    她想着庞韹人模样长得很不错,对小苓也好得很,特别是那天两人在天空中飞越而过的时候,更是让人觉得他们是一对神仙伴侣。

    如此一想,可惜他神智不清,不然两人真是天作之合,只得微微颔首道:“那只能是这样了!”说完,笑着目送两人去了青云山。

    苏晓苓与庞韹两人轻装简行绕过满目疮痍的‘临湖街’,循着翠微湖畔,隔着石栏边,便是烟波浩渺、波光粼粼的翠微湖。途经白沙广场,而往高耸入云的青云山上出发。

    两人心照不宣的沉默走着,渐渐地将彼此地距离拉开了。

    苏晓苓也没怎么理会他,径自走在前面。

    庞韹想要接近她,看着她美丽动人的背影,又似乎是没有勇气,反而是落到了她身后十多步的地方。

    两人走了好一阵子,庞韹突然朝前面的苏晓苓喊道:“你先等等!”(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倾国倾城

    苏晓苓知道他是在叫自己,却是置若罔闻地继续往前行走。

    庞韹见她充耳不闻地一个劲向前走,猛然见到她前面有一丛茅草,当即朝她扑了过去。

    苏晓苓还来不及反应,便觉身子一沉,紧接着便感到身子一紧,让人给紧紧地抱住了。又是“嗖!”地一声,人便被提到了空中。

    直到两人停止在空中,庞韹才敢稍稍松开她,紧张地道:“你没事吧!”

    苏晓苓惊魂未定地睁开眼睛,才知道自己方才踩到一处看似草丛的地方,竟是猎人所设下的陷阱,而他可能是知道自己有危险便扑了过来。

    因此两人都被一张紧密而结实的罗网给网住了,然后被悬挂在了空中。

    感受着他宽厚的怀抱,身上有一种强烈而好闻地男子气息,只觉得自己不知身在何处。不自禁地朝他望了过去,便见他正关切地朝自己看了过来。

    顿时一怔,怨声道:“你怎么不装了?没事瞎叫唤什么,是不是成心的?”

    庞韹被她似娇还怨地语气说得肢体发软,头皮发麻,喃喃地道:“你都知道了?我明明叫你等等的,是你偏偏不听,才会中了别人的陷阱的!”

    苏晓苓想起他以前叫仙女姐姐的情形,不禁觉得好气又好笑。心道:也不知道他是一直在装傻,还是最近恢复了神智,还真把人都当傻子了。

    突然感到他的气息吹在自己敏感的发丝之上,身子都有些微微颤抖。

    忍不住挣扎起来,哪知道越挣扎两人贴得越紧密,遂懊恼地道:“什么叫我偏偏不听,赶紧想办法出去吧。我还有正事等着做!”

    庞韹见她似乎没有那么生气,倒是放下了心事。想不到她一向温婉、理智,此刻竟是没头没脑的一番责问,也是感到一阵好笑。可是看她一副受气的小媳妇模样,非但不觉得她无理取闹,反而是觉得倍加地可爱、动人。

    心想:她果真是奇特,就连生气的样子。也是那么与众不同、妩媚动人。怪不得说倾国倾城了。自己就算是为了她杀人放火,与天下人为敌,怕也是在所不计的。

    不禁嘿嘿一笑。道:“好,我马上就想!”

    苏晓苓也不敢再乱动,免得两人肌肉相贴的身子更加紧密不分,看看两人被悬挂在半空中。离边上最近的树木都有十步之遥,又全无着力的地方。

    饶是她平日智计百出。这时也是黔驴技穷。正失望之际,见他刚刚还在冥思苦想,此刻正怔怔地看着自己胸口处那若隐若现的沟壑,顿时一怒道:“你要敢再乱看乱动。小心我将你的眼睛挖了!”

    庞韹闻言一愣,慌忙收敛心神,心怕惹得她怒气发作。将目光看向一旁,弱弱的道:“我不看了。要不我把所有的事都告诉你吧?”

    他?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不知为何偏偏对上苏晓苓却是有些犯忤。方才也不是有意偷看她的风光旖旎处,奈何人在高处,不经意地一瞥,便立刻被她给深深地吸引住了。

    哪知,竟会让她撞个正着,不免尴尬万分,而且自己对她隐瞒事实的真相,想要为自己辩解几句,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苏晓苓现在哪有心情听他解释,见他茫然不知所措地望向身后的林间,想起这一路来他的奇异举动,不由疑窦丛生地道:“你说,你是不是一早就知道有陷阱的?”

    庞韹微微一怔,连忙情急地道:“没有,绝对没有!”

    见她似乎依然有些不信的神情,又接着憨厚的一笑道:“再说了,就算想要算计你,我也没有那个胆量和能耐啊,刚刚我还好意提醒你了,是你不听才会这样的!”

    苏晓苓转念一想,他纵然想要算计,也绝对料不到自己会主动走在他前面,而且他在踩到陷阱之时,也确实是提醒了自己,想到此处心中顿时释然了。

    庞韹见她一阵默然,也不知道她想什么,有些心虚地轻声道:“你是不是在怪我刚刚对你无礼相向,还是怪我对你隐瞒自己的身份和真相?”

    苏晓苓闻言一愣,没好气地一笑,道:“你以为你是谁?皇帝,还是太子?别人不说话就是和你有关吗?还有就是虽然你人还不错,可是我对你的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ok?”

    庞韹听了,只觉得心里一阵生疼生疼地感觉,微微苦笑地道:“我也没敢想过你会对我有什么意思,只要你不怪我讨厌我就可以了。”

    苏晓苓感觉到他身子向后缩开,尽量避免和自己的身体靠拢在一起,不自禁对他微微有了点好感。见他一副脸色颓败的样子,嫣然一笑道:“你既然知道自己会有人怪让人讨厌,还敢对人无礼,欺骗别人?怎么看你都不像是一个好人的样子!”

    庞韹满腹委屈地道:“我怎么了,我怎么就不是好人了?”

    苏晓苓自然也不会将他偷看自己的事说出来,免得两人徒添尴尬。

    此刻回想起来,才蓦地发现,两人之间竟是发生那么多的故事:从春风阁初遇,到杨家绸缎庄前及时相救,再到两人在化妆间的亲密接触,以及婚纱表演时的绝妙配合。两人之间,似乎冥冥之中有种某些因素将他们牵连到了一起。

    想起他两次三番地帮助解救自己,又见他的模样甚是好笑,不禁莞尔一笑,道:“这还不简单,所谓‘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我说你不是好人,这是在夸你呢?”

    庞韹将信将疑地道:“有你这么夸赞人的吗?哎,反正我也说不过你,你说是就是了!”又有所疑惑地道:“你可真是特别的奇特,怎么都不问我,为什么要隐瞒事实吗?”

    苏晓苓淡然一笑,道:“这有什么好问的,每个人都有其不为人知的一些秘密。如果你想说,就算不问也会说出来;假如你不愿意说,问了也不会说,又何必多问呢?”

    庞韹忍不住叹了口气,抬头望着天空道:“算了,你说什么都是对的,都有理!”

    苏晓苓也不和他分辩什么,懊恼地道:“都不知道在搞什么鬼,难道真要等人过来解救才行吗?要是一直都没有人过来的话,不会饿死在这里吧?”

    见他一副形色安然,全不把眼前的问题放在心上,反而是有些欣慰开心的样子,不由好奇地道:“你在那里傻笑什么,该不会是想到办法出去了吧?”

    庞韹喃喃自语似的道:“既然怎么也出不去,想了也是白想,还不如什么都不想!”

    苏晓苓被他气得直欲跺脚,恨铁不成钢的道:“白痴,给人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还捆绑得那么紧,你不觉得难受吗?”

    庞韹嘻嘻一笑,道:“我不觉得,你不觉得这青云山上林深径幽,云雾缠绕,环境优雅,气息清新吗?果然不愧是远近闻名的一大胜景啊!”

    苏晓苓才知道他并不是想到逃出生天的办法,而是根本就没有想过怎么从半空中回到地上去。之所以会神色泰然自若,原来是被这山林中的风景所迷惑了。

    想不到他在这个时候,还有兴致欣赏风景,只差没有被他气糊涂,感觉骂他都是多余的。恨恨地道:“你要觉得这里好,那就留在这里呆个够吧!”

    一边思忖着怎么离开这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牢笼里。

    猛然想起道:“对了,你身上有没有带刀或者是短剑什么兵器之类的?”

    庞韹微微一愣,连忙点了点头,有些费解地道:“你怎么会知道的?”

    苏晓苓只是随口一说,也懒得和他解释,道:“既然有,还不赶紧拿出来,看看能不能将网割开?”

    庞韹“噢!”了一声,便伸手去够藏在小腿上的匕首。

    虽然他尽量避开和她的身体接触,可是罗网里空间极其有限,仅仅只能容纳两人而已,更要命的是,越挣扎网会收得越紧。

    他身材高大,手长脚长,手不可避免地触碰到她纤细的腰肢,浑圆挺拔的大腿。

    苏晓苓被他碰得身子有如电流碰过一般,又酥又麻。不自禁地想起之前与他赤诚相见,亲密相接的瞬间,脸上没来由地一阵绯红。

    见他犹自笨手笨脚往脚下摸索,忍不住道:“你别动了!在哪里,我来拿!”

    庞韹如释重负地轻声“噢!”,平复自己有些紊乱的心绪,平静地道:“在我的两条小腿外侧,各有一把匕首,你小心一点,别弄伤了自己!”(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三章 陷阱脱困

    苏晓苓被他碰得身子有如电流碰过一般,又酥又麻。不自禁地想起之前与他赤诚相见,亲密相接的瞬间,脸上没来由地一阵绯红。

    见他犹自笨手笨脚往脚下摸索,忍不住道:“你别动了!在哪里,我来拿!”

    庞韹如释重负地轻声“噢!”,平复了一下自己有些紊乱的心绪,平静地道:“在我的两条小腿外侧,各有一把匕首,你小心一点,别弄伤了自己!”

    苏晓苓对他的变化,还真有点不太适应。她身材窈窕、身段娇柔,缓缓地循着两人相接的腰间,向下摸索到了他的大腿处。感觉他身子不由自主地一阵抖动,也是微微有些心悸。

    尽管自己对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情感,可是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一个极为出色的男子,长相英俊、身材伟岸,似乎还有一身卓越的轻功,使得他的身体格外的强壮结实,更让人难以适从的是他以往对自己有种近乎病态的迷恋情绪。

    以前只当他是一个神智不清的呆瓜,现在发现他这一切都是装作出来,又怎么可能再以那种平淡的心态去对待他呢?

    苏晓苓蜷缩着身子,腾出右手在庞韹腿部摸索了好一阵子,总算找到了绑定在他左小腿上那把用布包裹起来的一柄锋锐匕首。

    哪知道因为绑得太紧太好,而她能够活动的空间又非常有限,直费了好大的劲,累得香汗淋漓,这才将匕首从他小腿处掏了出来。

    她如释重负地站直身子,想要去割断捆住两人的罗网时,却是无奈的发现。左手被他的身体压得死死的,根本动弹不得,更不要想将匕首拔出来了。

    庞韹如石头一般,一直木然地呆在那里,任由她在自己身上触摸,一动也不敢动。

    直到她笨手笨脚地将匕首掏出来,才敢暗暗地嘘一口气。待见到她费尽心力也没能将匕首拔出来。不由小心翼翼地道:“我来将它拔出来。可以吗?”

    苏晓苓也没心情和他计较这些,伸手握紧一端,朝他看了一眼。道:“来吧!”

    庞韹连忙点了点头,腾出一只手来抓紧匕首的柄端,稍稍用了点力,便将匕首拔了出来。只见那匕首长仅半尺。通体透着冷冽的寒光,一看便不是寻常之物。

    猎人所布置的罗网虽然极为牢靠。可是庞韹手中匕首更是锐利无比,轻轻地划了两下,便被破了很大一个口子。两人稍微稳定好身子之后,便将罗网彻底地划开了。

    苏晓苓抓着罗网的绳索。看着脚下离地面足有一丈多高,隐隐有些眩晕的感觉。

    庞韹见她微微紧张地闭上眼睛,猛然伸手一把搂过她的纤腰。便朝地面上跳了下去。

    苏晓苓只觉得心脏突然往上一涌,才察觉到他将自己搂紧。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便又感到整个身子一轻,便不急不徐地往地面上坠落下去。

    不一会儿,身子微微一震,再睁开眼睛时已然出现在面前的林地上。

    庞韹见她脸色有些苍白,神情有异,不由关切地道:“你没事吧?”

    苏晓苓轻晃螓首,道:“没什么事,时候也不早了,还是赶紧上路去找凤梨花吧!”

    庞韹也弄不清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只得点了点头默然随行。

    两人在山林中走了大半天,也没再遇到什么意外。只是山路难行,饶是苏晓苓身体素质远胜从前,也感到有点疲惫不堪。

    两人找了一处干净的石块,席地而坐,吃着干粮,喝点水,在葱葱郁郁、气息清幽的树林中,山风徐来,倒也别有一番美妙的滋味。

    吃饱喝足之余,苏晓苓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山林,好奇地道:“这青云山,可真高真大啊!”

    庞韹嘿嘿一笑道:“那当然啦,( 商女谋 http://www.xlawen.org/kan/397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