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老大胆小怕事,和董事有得一比,二姐胆大、心细,且有些泼辣,三姐贤惠jīng明又有些沉默少语,李家老四却是个活宝,干着屠夫这档子活计,算得上是一个粗心之人,老五看着年纪不大,xìng格却是温和,不过有个毛病就是爱唠叨,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似的。
这不李家老五便被派出来调查两国百姓因何大打出手,来到东海区丙街,看到前面围着十多人,便走向前去,听道:“三蛋,你就去咱家里瞧瞧,倒是有没有你家的牛,若是有,你打折我的腿,怎样?”
对面那个叫三蛋的汉子,听到对方的口气,也有些犹豫,语气有些软弱,“四宝,我三蛋也不和你争,你就说清楚昨晚你深更半夜从外面回来,是为何事。”
当李金兴左右突进,终于看到两人在街道上站着对话,而那个叫三蛋的汉子脸上满是青於之sè,想来便是被人打的,另一边叫四宝的汉子倒是没有什么伤痕,只是头发有些凌乱,衣杉不整,看到两人的模样,李金兴大步走了出去。
这一动作却也将两人的目光吸引过来,李金兴走到两人中间,开口道:“我是管船长派来的公证人,究竟是何原因出手打人?”
不问经过,先问起因,待得两人都想开口说话,李金兴指了指三蛋,示意你先说,“事情是这样的,昨夜下月之时,我听见我家的牛吼叫之声,便开门寻去,却见得有人影和牛一起奔向山里,由于天sèyīn暗,看不见何人,但半个时辰之后,就看到四宝一人从山里回来。”
听到这些话,一旁的四旁只是哼声,却未表示反对,李金兴听完三蛋的讲述之后,转头看向四宝,“现在你来说说,昨夜事情的原因。”
四宝看了李金兴一眼,便开口道:“昨天在山中打猎整天,回家正准备休息,却见得对面有一头牛从屋子里奔出,我看见之后便追了上去,天sè很暗,没有月光,待得牛跑进山中,就失了踪影,只好回来。却被他喊住,说我偷他的牛藏在山中。”
李金兴听完之后略一沉思,便说道:“既是两位各自说得有理,那么我们现在就去山中看看,能否找到两位所说的证据。”
两人点头便跟着李金兴往野牛跑的方向找去,后面也有好些个看热闹的乡亲跟上,途中李金兴寻着话问些别的事情,两人也都如实地答着。
来到山脚之下,看到昨晚四宝经过的山路,很多杂草都被踩踏弯折,李金兴细看之后也没说话,继续往山中前行。
待得前面没有任何道路的时候,三人终于停了下来,四宝这时也说道:“这里便是昨夜我追牛的地点,后来就没有往山里深入。”
李金兴看着地上的脚印子,还有山路上的野草倒向的痕迹,确实如四宝所说,这里只有人的脚印,没有牛蹄印子,李金兴顺着脚印往后退,在来时百米远的距离发现了牛蹄印。
往北方向是四宝走过的山路,往西方向是野牛逃跑的方向,这时李金兴已经确认四宝所说的话是实话,他昨夜确实追丢了野牛,不过此时李金兴也没有说明,而是顺着牛蹄印一路向西。
还好没有下雨,若是一场大雨下来,这些野草留下的痕迹怕是不再存在,就这样慢慢的向前探查着,一响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山中不时传出动物的吼叫之声。
“哪儿,快看,那是什么?”后面看热闹的村民实在不少,怕是有好几十人,李金兴他们最开始之时,跟在后面的也才十多人,何时跑来这么多人的,人群之中有人在大声叫喊,用手指向前面几十米外,那里不正有一头野牛么,此时野牛前面还有几头猛兽,正相互对峙着。
那几头猛兽听到远处的声音,发现自己敌不过众多的人群,便相继潜入深山,只留下那头野牛在那儿jǐng惕地看着前方,眼见野牛无恙,三蛋高兴地过去牵牛,这下子真相大白,众人拍掌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看到这样的情况,李金兴也知道此事算是解决了一半,接下来还得算算两个的过错,开口叫上两人,随自己回镇子上,来到广场边上,李金兴准备开判有史以来第一例两国百姓失牛案。
“三蛋没有证据,冤枉四宝偷牛在先,是为先错,而后四宝不以理论,却出手打人,处治有失,现判两人现场道谦认错,并无偿劳作一月,以敬效尤。”
对于这样的结果,两人也表示同意。而后两人相互致谦,重归友好。围观的两国百姓,也觉得这样的判处不错。
管船长坐在一边,听着最后的判决结果,很是满意李金兴的处治方式。这样一来两国的百姓只要好好的相处下去,相信几年,十几年之后便没有以前那些国界之分。
;
第二十三章 铁矿
“大副,我们出来快十五天了,现在岛上的入海口也已经找到,不知何时可以回去。”瞭望手严元坐在望台上面,很是无趣,见船上的大副也是闭着眼睛休息,不由出声问到。
一旁的见习瞭望手洪三也来了jīng神,前不久总算是找到可以落脚的地儿,还想着好好的过一下沾地儿的生活,没想法不到一个月,就被船长大人安排下来任务。
如今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在小岛的极西边找到了一条大河的入海口,可以并行两条海船的宽度,上次大副还让船只开进去试了一试,河水的深度,暗礁等多多少少有了个谱,眼瞧着是不是可以回家睡草席垫子了,顿时支起脑袋竖起耳朵。
“回家?慌什么慌,事情都还没办完,就这么着急回去啊,瞧瞧你们那点出息,也不怕丢了咱永定号的威名。”大副躺在一块木板上面,晒着让人昏睡的阳光,闭着的眼睛都懒得睁开,就开始一通的教训。
“啥?啊?哈?这不已经完成船长大人的任务了吗?怎么还没办完?难道还得寻找第二条入海口,哎哟喂,我滴娘也,这是要折腾死人啊。大副啊,不是俺没出息,永定号的威名也不是咱小虾鱼能扬的,你看咱现在都二十好几的人啦,家里父母走得早,现在连媳妇都还没讨到。”
一旁的严元此时向大副身边移了移,很是认真地讲着自己的终身大事儿还没着落,不过这语气,感觉两人交情还是很要好,嘴上叫着大副,不过那神情那举止,可没有一分对大副的长官的尊敬,更是让在一旁无语的洪三看得两眼发直,这关系铁啊。
王飞易偏着头,瞄向严元,露出一个大家都懂的笑容,然后取笑道:“你小子原来是思chūn啦,我就说你小子,这几天怎么不安分,每天都问我啥时候能回镇子,你老哥这把年纪,都还没急着娶妻生子,你小子倒是急不可奈。”
严元一听大副的玩笑,立马大倒苦水,一幅老大冤枉的表情,“哎哟喂,大副哥,你是啥家出身,咱又是什么出身,能比吗?不能比,再说了,镇子上能有几个,入得了大哥你的法眼,也只有咱这种人才看得上,你就不要挖苦小弟我了。”
在望台上面的王飞易却是点了点头,取过身旁叠好的纸张,张开后,细细地看着,先前的笑容,消失不见,换成了大副应有表情,严肃地说道:“即是如此,还不加紧干活,争取早rì回去,好去寻找你的心上人。”
“好勒,大副哥,干啥活啊?”严元本来躺在一边的身体,条件反shè地站了起来,行了一个标准的水手礼,不过一想不对啊,好像没有什么活可干的吧,不由疑惑地看向拿着笔在纸上不停画着的大副。
进入工作状态的王飞易,在纸上不停地勾勒出图形,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抽象派的书画,王飞易将整个图都画得差不多时,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幅简易的地图,收好已经画好的纸张。
开口说道:“还能干啥活,拿上你的瞭望筒,给我仔细的瞧岛上,铁矿认识吧,看哪里有露天铁矿石,煤你可能不认识,就是黑炭,知道吧?这就对嘛,细心的给我扫一遍,每天地震不断,这些东西按公子所说应该被震出来了。”
“不会吧,大副,你让我在船上,就用这个瞭望筒找铁矿石和黑炭,你确定这能找到?我好像记得要亲自在山里寻才有可能吧。”严元的脑袋反应不慢,听到让自己在望台上面,用望筒来找东西,那怎么可能,转身奇怪地问大副。
王飞易才不管他找不找得到,而是继续说道:“还有岛上的地形构造,植物生长,对了,还有什么石灰石,竹子都给我列出来,我好记上,差不多就这些了,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小公子说的。”
严元一听如此多的事情,得需用瞭望筒来解决,心中大叫倒霉。
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个徒弟来着,还是船长大人安排的,心下大喜,眼珠儿不停地乱转,一条妙计便想出,开口将洪三叫到身边。“这是要咱老命啊,三儿,师傅今天便教你,如何快速地学习瞭望技术,来来来,拿着,看好咯。”
开始教导起来,这要是在以前,严元手中的瞭望筒,谁要是敢乱碰,非得打折他的手不可,当然,船长和几位大副除外,今儿个看样子,算是真的大出血了。
望乡岛山的北面,此时正有十多名武装着刀剑棍棒的一伙人,他们满身都是汗珠,在山中不停地前行着,最前面一人拿着一把砍柴刀挥舞,为后面的人开着道路,一身的健子肉显得格外有力。
跟在后面的汉子拿着木棍,当着拐杖在使,停了下来看了一眼泛白的rì头,喘着粗气。“褚铭啊,歇歇脚如何,都走了快一天的脚程了,想必大伙都累得不轻。”
“吕老弟说得是,我见前面不远处有块平地,大伙加把劲,我们到那去休息一下。”褚铭将面前的杂草一切劈开,回头望着大伙,见大伙确是累得不轻,然后指着前方说道。
来到平地上面,坐到石头边上面,放下手中的木棍,吕晨乐取出自己的干粮和水袋,将干粮分给大伙一些,便自顾地吃了起来,喝了口水之后,才感觉好受多了。
这十多人,便是出来寻找铁矿的其中一支队伍,三天前,一共组织了近十支队伍,分别前往不同的方向,顺便记录岛上地形及植物,花了两天多的时间,翻过镇子北面的高山,就这么一路向北,路途中,倒也找到几处铁矿,只是不知矿石量有多少,这个得回去之后,派人过来查看才能知道。
还有几样不知名的果实,由于实是认不出,也不敢往嘴里吃,都带了些样品在身上,好拿回去研究研究,山中的野兽倒是远远地看见,却未曾面对面较上劲,这让褚铭打猎吃肉的期望落空,只得弄了些小陷阱,弄了几只小动物解馋。
“我们一路往北,到时有船来接我们回去,差不多还有三天脚程,就能到达北方的海面,干粮和水足够我们这三天所用,这一路来大伙是不是觉得此岛物产丰富,这里真是上天赐于我们的大礼啊。”
褚铭一边和干粮较个劲,一边和大家聊着天,看他那兴奋的样子,这么长的路程下来,没有丝毫的疲乏之sè。
“老褚啊,这还用得着说吗?平原那边的土地肥沃,听说海里的渔民经常满载而归,还有山里的野兽,你们猎人一个个跟见了漂亮女人一般,两眼发光,山里还有我们不认识的果实,这岛呀,确实是宝贵的仙岛啊。”
队伍中的一名男子说着自己见闻,想当初在海上看着天上的仙岛,船上的所有人都激动异常,那是仙岛啊,漂浮在天上,云雾缭绕,别提多有仙气,果真到了最后,天上的神仙便送了一座仙岛让我们居住,这是神的恩赐啊。
另外也有几人非常赞同男子的话,认为这就是神灵为了不让大家继续受苦,便从天上送下来一座仙岛让我们居住,而且仙岛每天还在不断地长大,这就是神迹,任何人都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这就是事实。所以我们要感谢神灵,让我们有了一处漂亮美丽富饶的仙岛居住。
对于神灵,褚铭和吕晨乐也是敬畏不已,连连对着苍天作礼仪,嘴中不停地念道着,期望这样的好rì子永远这样存在下去,不要战争,不要灾难,年年丰收,这便是百姓最大的愿望。
现在岛上的百姓对于望乡岛的名字颇有争意,有百姓认为既是上天恩赐的仙岛,而且神灵就在天上的,叫望仙岛更加实至名归。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有,认为叫望乡岛更加具有思念故乡的意义,让大家不要忘记以前地过往,两派现在都只是偶有争论,因为现在还没有官方定论。
说到官方,大家伙更加疑惑的就是镇子上现在管事的,是管船长,说他是官吧,又没有给自个弄个官名,不是官吧,却又管理着镇子上面大大小小的事。
“呵呵,百姓说叫望乡岛也好,望仙岛也罢,名字而已,依现在小岛扩张的速度,一年之后怕不再只岛屿之说了,而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大陆。到时平湖镇距离海边就得好几百公里,这还是最近的距离,可以想像一下这岛屿当是如何之大。”坐在办公小屋的管船长此时正和钱宝山两人,聊着镇子上这些rì子的趣事,偶尔说起笑谈几句。
眼见着两千多百姓安居定业下来,两人心中也踏实不少,见着镇子上面一天一个样,特别是看到百姓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
虽然现在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冬天的衣物,足够的食物等等,总的说来就是物资的缺乏,不过两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会解决的。
钱宝山端起桌子上面的竹杯,望着泛青的杯子,瞟了一眼里面清澈的白开水,从里面飘出一股青竹的味道,有些担心地问道:“小公子最近的训练怎么样了?现在每天总的要跑上百公里的路程吧,我担心这孩子吃不消啊,而且路程还在不断增涨。”
“这事都在计划之内,放心吧,小公子能不能坚持下来,几位船长心中有数,累不死他的,不过有水手回来禀报过,说几位船长都很是赞许小公子,机智过人,特别是对海战术的领悟非常了得,不过剑术却是不堪入目,也不知道这小子的脑子怎么长的。”
说到这事,管船长就忍不住大笑起来,眼中闪过几丝jīng芒,说起董事这小子就停不下嘴,两人在欢笑声中度过这漫漫的一天。
;
第二十四章 医院
望乡岛的东海上,航行着一首海船,上面不时传出大呼小叫地吼叫着,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听着声音像是在欢庆,往近了听就知道他们因何而开心。
“老吕啊,这一趟走得值啊,瞧瞧,地图也画好了,铁矿石也找到不少点,明rì就能回到镇子上了。”若大的三桅帆船甲板上,正盘坐着十多人,手里拿着烤鱼使劲地往嘴里送,不时笑谈几句,坐在船头方向的正是猎人褚铭,在和吃食较着劲的同时,还不忘说上几句。
褚铭右手边也是一位猎人,不过是另一支队伍的,名叫邢升,从小就跟着自己的父亲打猎,习得一身本领,算得是一名资深的山中猎人,听到褚铭提到平湖镇,抬头往岛上的平原方向望了望,有些感叹又有些触感,“还是镇子好啊,这船坐得一点都不踏实。”
“哈哈,我说邢老哥,你是不是有恐船症啊,这才几天时间,就让老哥你觉得不踏实起来。”邢升挺有感触的发言,让一旁的另一个汉子大笑起来,伸出左手拍了拍邢升的肩膀,笑着打趣邢升,围坐在一起的大伙也露出一个善意的笑容。
“柳书瑾,柳老弟,你别说你还喜欢坐船,那可是坐了近八个月的船,你心不慌啊,我现在只要一上船,心里就老不踏实,犯嘀咕。”
邢升见自己的好兄弟柳书瑾不以为然的样子,很是认真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大伙儿听到八个月的船上生活,也都很是肯定地点头,眼神之中满是恐惧,想来这伙人心底都是很讨厌坐船。
“行了,都别提过去的事儿了,咱们得向前看不是,自从来到这里,几个月下来,大家伙的心也安了,神也定了,rì子正一步步的越来越好。”
褚铭觉得此时此景应该说些展望未来的话,不过由于自己肚子里实在是没几分墨水,就由旁边几人谈论,哪成想聊到以前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忙出声插话进来。
“对对对,咱们还是不谈往事,不谈往事,吃鱼吃鱼。你看这鱼烤得油汁外冒,外焦里嫩,还有一股子鲜味扑鼻而来。还有这鱼汤,啧啧,别提有多美味了。”
吕晨乐找到开口的机会,前面话题被人抢了先,几次想说上两句,都被几人抢了过去,不由得狠狠地和烤鱼较劲,这下可算逮着机会啦,挥着两手,指了指中间摆的不少烤鱼,笑呵呵地招呼大家,敢紧的吃膳食。
“说到这烤鱼啊,还是小公子亲自弄的好吃,可惜当时只捞到一条,那味道真是让人回味啊。”褚铭吃着手里的烤鱼,回想起前不久小公子在镇子上面弄的一个烧烤晚会,那滋味现在想想口水都不住地往下流。
“褚老哥,你能抢到一条算是运气不错了,我当时甭说一条,就只尝了一条鱼尾巴,当时人杂,也不知道谁把鱼头和鱼身子给抢了过去,后悔不已啊。”
难道猎人都是吃货不成,邢升一脸郁闷之sè,想来还在为自己只吃到鱼尾巴一事耿耿于怀,逗得大伙儿大笑不已。
平湖镇,广场边上西北角,那处以前被当作病房的两套三人住的屋子,现在已经被整个改变了模样,从高处看下去,整个地儿被弄成了坐北朝南二进的三合院。
院子外面的大门上面还挂上了一块匾额,匾额做工算不得有多jīng美,就是一般的木板,再在周围包了一圈,里面书写着四个大字,平湖医院。
很有北宋字体的风格,坚锵有力,笔末带风,大有横扫众军之势,想来书写之人定是经历战争之人。
走进医院,对直看到的便是十米外的二进大门,而院子两侧各有两间屋子,每间屋子的门口右面挂着木牌,上面写着几个小字。
走进左边靠外面的一间细看之下,木牌上面写着病房(甲)的字样,大门所在的正北面,并排着四间大屋,而中间就是二进的大门。
二进大门上面也挂着一块匾额,同样的字体风格,上面书写着济世救人四个大字,沿着二进的大门往里走,约二十来步左右,本来略有昏暗的通道突然明亮起来。
这和之前的院子相差不大,两侧都有房间,不过却是各三间,想来内院的侧房比外院的侧房多了一间,走完院坝拾阶而上。
八步石阶之后便是三尺宽的走廊,沿着内院包了一圈,想来费了不少的石材和人力,而走廊顶上又盖着纜|乳|埽讲嘤么执蟮闹蹦局С抛牛扛羯夏敲醇刚删褪帕礁呃榷ビ美凑谟甑娜匀皇歉刹荨?br />
来到主厅的大门,又见一块匾额,不过这块匾没有前面两块大,但做工却jīng致了许多,匾额的周围还雕琢很多的木花,很形象也很生动,栩栩如生。
就连上面的字也不再是书写而成,而是真正的雕刻阳文,仔细辨认不难看出这几个字,‘妙手回chūn’,紧接着迈入大门。
来到正厅,入睑之处却挂着一张画像,纸张泛黄,有些地方还有cháo湿之后的痕迹,不难看出此画怕是有些年头,而画像下面摆着香炉,上面到是干净,没有一丝的香灰存在。
正下方摆放着制造简单的桌椅,没有花纹,没有泛光的漆sè,表面也有些粗糙,此时正坐着两人,准确地说应该是坐着一老一少。
老的年纪看起约四十多岁,少的十一二岁左右,少年正指着外面的院子大放阙词,面sè带着愤怒,对入眼所见的事物仿佛很不满意。
“公子却是想差了,这平湖医院却不是管船长所为,真要说起来还是你我二人为主使,公子可先记得月余前救治的那八百余南宋国人,现在叫南宋人也不对,应该叫平湖镇人。”
坐在右首的长者看对面的少年气余稍微,露出带着皱纹的笑脸说道。
少年不由回想起那rì的惨样,每天都有人因伤病过重,来不及治疗便归于大地,现在想想都让人心如刀绞,语气沉重地问道:“当然记得,那还是潘老与小子亲自所救,怎么?此事与他们有干?”
“然也,当初公子与我说过,治病之所定要干净,卫生,环境要好,也不知被何人听去,便闹着要好好修缮一下,说此地湿气过重,虫鼠繁殖,对病人的身体有恙,管船长经不住他们的请愿,便同意将此地好好修筑一翻,最后就成了这副模样。”
见小公子有些惨白的面孔,也不愿多提以前的事情,便将事情的经过一一道来,待听见事情的始末之后,面前的小公子刚才的愤怒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百姓如此大的回报感叹不已。
良久,将自己的心态恢复之后,少年也不再提及此事,转开话题询问起:“潘老,今儿个管船长叫小子回来,可有要事待办?”
潘老抚了抚下额并不算多的胡须,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此事老夫倒也略知一二,这些时rì你在海上训练,很多事情都还不太清楚。”
“你要找的石灰石好像有着落了,那个叫煤的东西还没寻到,铁矿石也寻了好些处,还有你需要的高温窑已经建成,并试验了几次,基本上符合你所说的要求。”
听到潘老讲着自己一直cāo心的石灰石和水泥窑都已经办妥,心下十分高兴,拍着桌子大叫起来,“太好了,这下可以叫人开始研究水泥了,粘土早就弄到了,潘老,这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走,咱们去瞧瞧。”
“想来公子又有什么奇思妙想吧,给老夫讲讲,这水泥有何用处?”看到小公子在厅里手舞足蹈的,虽不知小公子所说的水泥是何模样,心里也替小公子感到高兴,站起身来询问道。
“潘老咱们去看看高温窑,边走边说,这水泥的作用可不小,它的好处有……”
两人拾步走出医院,奔着镇子的西北方向驶去,一路上潘老由开始平静之sè,转变成兴奋之sè,随着董事深入地讲解,震惊之余。
拉着董事的小手,激动不已地询问,偶有路过的百姓,瞧见两位大夫聊得兴起,心中佩服不已,连走路都在相互探讨医学问题。
“公子,公子,我们就这样走着去?”潘老和董事两人出了镇子老远,才醒悟过来一件事,望着延绵的小道,有些疑惑地问身旁的董事。
“不走着去难道还坐车去不成?那,那是牛车?”听到潘老的询问之声,也有些好笑地转头看向潘老,才说完便发现后面居然有牛车出现,董事顿时恍然大悟。
“啥时候有牛车了?我每次回镇子上都没发现,乡亲们还真是潜力无限啊。”望着向自己两人驶来的牛车,董事惊叹之余,还不忘赞叹几句。
“还不是前些rì子才弄出来的,这事之前还有一段故事,就是镇子上的失牛案引出来的,大伙见三蛋将野牛训服,也跟着去外面套野牛,平原上面的牛都快被镇上的乡亲套完了,这不,紧跟着叫四宝的小伙子,叫上他的一帮兄弟们,弄出来不少的牛车,既能训练牛也能载人带货。”
“看不出来镇上的乡亲还真有一手,这么快就找到解决劳力的办法出来,不错不错。我去问问后面的牛车去哪,看能不能载我们一程。”
董事大步来到老乡的牛车前面,还未等董事开口,那位老乡已认出面前小公子就是小神医董四公子,停下牛车笑着开口道:“是四公子啊,四公子是否要去那个什么水泥窑吧。”
;
第二十五章 板砖
“这位叔,你怎么知道我要去水泥窑?大叔眼力真是不错。”董事还没问呢,人家就已经知道自己去哪儿,这位大叔还真有眼力,站在不远处的潘老扶着额头不语,一副伤脑的神态。
“四公子说笑了,这条土路只通往一处,就是刚建成不久的水泥窑,小公子莫非不知?路程稍有些远,来,上车坐吧。”大叔依旧笑容满脸,看来还是位热心的大叔,忙着解释一边叫两人上车。
潘老和董事两人不再客气,都攀上了牛车,就这么一晃一跌的往水泥窑方向赶去,路上董事看着稀奇,便问前面的大叔:“叔,你赶着牛车往水泥窑去干嘛呢?”
“还能干啥,就是去拉什么来着,反正是去拉货,管船长吩咐下来的,本来呢,前两天就应该过去了,只是咱家这牛啊,不听话,所在就在家里多训了几天,这不,今儿个便是咱一个人了,前些天已经过去好些个牛车了。”
大叔坐在牛车绑子上面,拿着软鞭吆喝着前面的牛儿,听到四公子的问话,大嘴咧着笑。
“石灰石?”
“好像是叫这么个名,对,管船长还说这东西烧出来啊,可以给大家伙修坚固的房屋,谁家出力就先修谁家的屋子,所以一听说需要牛车,镇子上的有牛的乡亲都跑过去帮忙了。”
大叔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话,一个劲地说,从水泥窑说到房屋,再说到吃食,又讲到土地。
董事开始听得还挺起劲的,倒后来整个人感觉都有些jīng神恍惚,哈欠连天,看了一眼旁边正睡得正香的潘老,想睡又感觉不好意思,人家大叔在前面努力地赶车,顺便唠叨几句。
这倒好,还睡了过去,用双手在脸上揉了揉,让自己的睡意散去,提着jīng神不时地答上几句,以表自己还没睡着。
“四公子,醒醒,到咯。”大叔在董事肩上摇晃了几下,将睡意矇眬的董事叫醒了过来。潘老紧跟着也醒了过来,站起身下了牛车,伸了伸有些酸胀的四肢,望向不远处的几个水泥窑。
“啊呀,这么快就到了啊。不好意思啊大叔,刚在车上一不留神就迷糊过去了。”董事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有人喊自己,望去见是拉牛车的大叔,听到已经到地儿,连忙抱歉。
“没事,今天和四公子一起,倒是让你刘叔我说了个痛快,今天恰巧开窑,公子快去瞧瞧,说不定有什么新玩意儿烧出来。”
大叔和气的大声说着,一副满足感让大叔红光满面,还指着对面聚集不少人的地儿,挥着手让董事和潘大夫两人赶快过去瞧瞧,说不定又有什么新鲜事儿发生。
站在几十米开外的大叔刚把话说完,三人就听到窑子那边先来号子声,声音洪亮,曲调悠扬,让董事觉得很生动,倍感亲切。“开窑勒,一开那成sè好哇…,二开那百姓饱咯…,三开那全是金元宝哦…,四开那又是神仙窑谓…”
“这曲调很好听,词也唱得不错。”待听完之后,董事立在那里回味着刚才的那曲调,不由出声说道。
“这些在北宋国时很常见,开矿有矿调,烧窑有窑曲,就连洗衣造饭都有俚曲,说来这些曲儿虽是好听,却也反应乡亲百姓的真实愿望。”
很长时间没有开口的潘老站得笔直的身体,望向那久久不散的曲调方向,沉思着,听到董事的赞美之声,没有回头,望着前方回答着董四,也像是在回答着自己。
“潘大夫说得没错,这些腔曲唱调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希望自己努力的工作能换到应得的回报。”刘大叔拉着牛车,在听完对面的俚曲之后,挥动着手中的长鞭,朝身后的两人说完之后便驶了出去。
“走吧,小公子,我们也过去瞧瞧。”见董四双眼空洞地望着前方,思绪早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潘老不由出声将小公子拉回神来,便独自拾着脚步前去水泥窑。
“快快,先把烧制好的水泥样品归类,然后运到试验室去。”站在冷却的窑口外,一名穿着深灰sè麻衣的汉子,挽着衣袖。
正指挥着匠人,搬运窑里烧制好的样品,见所有的水泥样品,都一一的搬运出来,并标上记号,送到离水泥窑不远的小屋中。
潘老和董事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没有上前去询问水泥的试验问题,在这之前,董事曾告诉过管船长,如何试验,记录等等,当所有的水泥样品,都被搬进小屋子之后,那名汉子又指挥下面的匠人,在窑子里面往外搬其它东西。
董事看得仔细,发现里面有黑sè的屋瓦,有不规则的土陶,还有形状各异的玻璃,特别是当玻璃被搬出来时,大伙欢呼得更加兴奋。
董事上前拿起一个看不出是啥形状的玻璃,看到里面还有没有烧完的沙子,董事就知道这是不合格产品,最后看下来发现几十个玻璃样品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形态,但是匠人们的表情却十分开心。
“终于成功了,二毛,快过来看看,这都是你整出来的琉璃啊,简直神了,这要是打磨出来那还不卖个天价啊,宝贝啊。”
最开始一直在指挥的汉子叫着姓二毛的匠人,手里拿着形状怪异的琉璃不停地细看着,那名匠人听到管事在叫自己,呼溜溜的就跑了过来,看到自己做出来的琉璃,只顾着咧嘴傻笑。
“看把你小子乐得,不错啊二毛,这事儿我会禀报管船长,记你首功,不过还得努力,我发现琉璃里面还有不完全烧制的细沙。”
管事现下也是心情舒爽,看到大堆的成品,虽然不是十分的完美,但现在能有这样的成果已经很了不得了。
以前在北宋国时,琉璃一直都是官家掌握的技术,平头百姓哪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今天能烧制出琉璃,还是二毛以前的老爹留下来的手艺,听说他老爹就是一直在官家窑里烧琉璃。
“那个你叫二毛是吧,我是董四,认得我?那行,咱不给你看病,我给你提点建议。”
“你这个玻璃,嗯嗯琉璃,选用的沙子是在原来的海滩上拖过来的?这样哈,若是在沙滩里面只选白sè的沙子,对,对,就是白sè的,然后在烧制前,再加入一定量的石灰,具体加多少,就看你自己掌握了。”
“当温度到达时,它们会变成液体,嗯,液体就是和水差不多的样子,然后倒入做好的模具里面,当然温度很高,小心别被烫伤。”
董事看到玻璃被烧出来时,心中也有了想法,没想到这儿的烧制艺术如此了得,便大步走到两人的身前,抬头看向那个叫二毛的匠人,将自己的建议说出来。
“你说我骗人?我董四啥时候骗过人,你说我是大夫,我不懂?那行,你不信可以去试验嘛,千万记住别被烫伤。”董事觉得自己被人小瞧了,顿时有些生气,看着二毛那副不信的神sè,脸sè涨红地让那个二毛自己去做试验,看自己的说法是不是正确的。
“你们怎么不烧板砖?”董事不想因为别人的愚蠢而把自己气上火,转头看向陆续停下来的匠人,才发现窑内的烧制样品都被大伙给全搬了出来,发现地上没有以前经常见到的板砖,顿时面带疑惑地问了出来。
“小公子,啥叫板砖?”
“板砖就是砖头。”
“砖头是啥?”
“砖头就是板砖。”
“那个,小公子,我还是没搞明白。”
“行了,板砖就是这个样子,在窑里烧制之后很硬,可以用来砌墙。”董事蹲下身子,在地上捡了根木条,然后在平坦的泥地上面画了一个长方形,用小手比了比它的厚度,围过来看的人这下总算是明白什么是板砖了。
“那个,小公子,这板砖没有青石硬吧,用石头多好,为何要用板砖来砌墙。”不愧是匠人出生,这名围过来的管事看到地上所画,便明白小公子的意图,不由开口询问。
“这位管事,还不知贵姓,喻成庆,喻大叔啊,这板砖用来砌墙之用,一来可以防cháo,二来轻便,三来砌墙整洁均匀,四来省时省力。土墙和木墙都不用说了,耐久时间不长,石墙劳心劳力,修建的房屋且yīn寒,不宜久居。”
董事开始讲解板砖的好处,分别和其它结构作了一个简单直白的对比,听得众匠人点头称是。
“可是这样一来,用到的粘合料就需要更多了,那更不划算啊。”这时不晓得是谁,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来,众人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还有两人有些懊恼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么明显的缺点来呢。
“谁,谁说的?站出来,你是真笨还是装笨啊,怎么还能用以前的思维呢,你们现在烧制的水泥,不就是最好的粘合料吗?”
董事不由大骂起来,往周围吼了一圈,发现还真有一个匠人站了出来,抬头挺胸,很是为自己的高智商感到满意,不过当董事用手指了指后面的水泥窑时。
众人都反应过来,刚才还在懊恼自己没有想( 仙境文明 http://www.xlawen.org/kan/4002/ )
这不李家老五便被派出来调查两国百姓因何大打出手,来到东海区丙街,看到前面围着十多人,便走向前去,听道:“三蛋,你就去咱家里瞧瞧,倒是有没有你家的牛,若是有,你打折我的腿,怎样?”
对面那个叫三蛋的汉子,听到对方的口气,也有些犹豫,语气有些软弱,“四宝,我三蛋也不和你争,你就说清楚昨晚你深更半夜从外面回来,是为何事。”
当李金兴左右突进,终于看到两人在街道上站着对话,而那个叫三蛋的汉子脸上满是青於之sè,想来便是被人打的,另一边叫四宝的汉子倒是没有什么伤痕,只是头发有些凌乱,衣杉不整,看到两人的模样,李金兴大步走了出去。
这一动作却也将两人的目光吸引过来,李金兴走到两人中间,开口道:“我是管船长派来的公证人,究竟是何原因出手打人?”
不问经过,先问起因,待得两人都想开口说话,李金兴指了指三蛋,示意你先说,“事情是这样的,昨夜下月之时,我听见我家的牛吼叫之声,便开门寻去,却见得有人影和牛一起奔向山里,由于天sèyīn暗,看不见何人,但半个时辰之后,就看到四宝一人从山里回来。”
听到这些话,一旁的四旁只是哼声,却未表示反对,李金兴听完三蛋的讲述之后,转头看向四宝,“现在你来说说,昨夜事情的原因。”
四宝看了李金兴一眼,便开口道:“昨天在山中打猎整天,回家正准备休息,却见得对面有一头牛从屋子里奔出,我看见之后便追了上去,天sè很暗,没有月光,待得牛跑进山中,就失了踪影,只好回来。却被他喊住,说我偷他的牛藏在山中。”
李金兴听完之后略一沉思,便说道:“既是两位各自说得有理,那么我们现在就去山中看看,能否找到两位所说的证据。”
两人点头便跟着李金兴往野牛跑的方向找去,后面也有好些个看热闹的乡亲跟上,途中李金兴寻着话问些别的事情,两人也都如实地答着。
来到山脚之下,看到昨晚四宝经过的山路,很多杂草都被踩踏弯折,李金兴细看之后也没说话,继续往山中前行。
待得前面没有任何道路的时候,三人终于停了下来,四宝这时也说道:“这里便是昨夜我追牛的地点,后来就没有往山里深入。”
李金兴看着地上的脚印子,还有山路上的野草倒向的痕迹,确实如四宝所说,这里只有人的脚印,没有牛蹄印子,李金兴顺着脚印往后退,在来时百米远的距离发现了牛蹄印。
往北方向是四宝走过的山路,往西方向是野牛逃跑的方向,这时李金兴已经确认四宝所说的话是实话,他昨夜确实追丢了野牛,不过此时李金兴也没有说明,而是顺着牛蹄印一路向西。
还好没有下雨,若是一场大雨下来,这些野草留下的痕迹怕是不再存在,就这样慢慢的向前探查着,一响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山中不时传出动物的吼叫之声。
“哪儿,快看,那是什么?”后面看热闹的村民实在不少,怕是有好几十人,李金兴他们最开始之时,跟在后面的也才十多人,何时跑来这么多人的,人群之中有人在大声叫喊,用手指向前面几十米外,那里不正有一头野牛么,此时野牛前面还有几头猛兽,正相互对峙着。
那几头猛兽听到远处的声音,发现自己敌不过众多的人群,便相继潜入深山,只留下那头野牛在那儿jǐng惕地看着前方,眼见野牛无恙,三蛋高兴地过去牵牛,这下子真相大白,众人拍掌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看到这样的情况,李金兴也知道此事算是解决了一半,接下来还得算算两个的过错,开口叫上两人,随自己回镇子上,来到广场边上,李金兴准备开判有史以来第一例两国百姓失牛案。
“三蛋没有证据,冤枉四宝偷牛在先,是为先错,而后四宝不以理论,却出手打人,处治有失,现判两人现场道谦认错,并无偿劳作一月,以敬效尤。”
对于这样的结果,两人也表示同意。而后两人相互致谦,重归友好。围观的两国百姓,也觉得这样的判处不错。
管船长坐在一边,听着最后的判决结果,很是满意李金兴的处治方式。这样一来两国的百姓只要好好的相处下去,相信几年,十几年之后便没有以前那些国界之分。
;
第二十三章 铁矿
“大副,我们出来快十五天了,现在岛上的入海口也已经找到,不知何时可以回去。”瞭望手严元坐在望台上面,很是无趣,见船上的大副也是闭着眼睛休息,不由出声问到。
一旁的见习瞭望手洪三也来了jīng神,前不久总算是找到可以落脚的地儿,还想着好好的过一下沾地儿的生活,没想法不到一个月,就被船长大人安排下来任务。
如今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在小岛的极西边找到了一条大河的入海口,可以并行两条海船的宽度,上次大副还让船只开进去试了一试,河水的深度,暗礁等多多少少有了个谱,眼瞧着是不是可以回家睡草席垫子了,顿时支起脑袋竖起耳朵。
“回家?慌什么慌,事情都还没办完,就这么着急回去啊,瞧瞧你们那点出息,也不怕丢了咱永定号的威名。”大副躺在一块木板上面,晒着让人昏睡的阳光,闭着的眼睛都懒得睁开,就开始一通的教训。
“啥?啊?哈?这不已经完成船长大人的任务了吗?怎么还没办完?难道还得寻找第二条入海口,哎哟喂,我滴娘也,这是要折腾死人啊。大副啊,不是俺没出息,永定号的威名也不是咱小虾鱼能扬的,你看咱现在都二十好几的人啦,家里父母走得早,现在连媳妇都还没讨到。”
一旁的严元此时向大副身边移了移,很是认真地讲着自己的终身大事儿还没着落,不过这语气,感觉两人交情还是很要好,嘴上叫着大副,不过那神情那举止,可没有一分对大副的长官的尊敬,更是让在一旁无语的洪三看得两眼发直,这关系铁啊。
王飞易偏着头,瞄向严元,露出一个大家都懂的笑容,然后取笑道:“你小子原来是思chūn啦,我就说你小子,这几天怎么不安分,每天都问我啥时候能回镇子,你老哥这把年纪,都还没急着娶妻生子,你小子倒是急不可奈。”
严元一听大副的玩笑,立马大倒苦水,一幅老大冤枉的表情,“哎哟喂,大副哥,你是啥家出身,咱又是什么出身,能比吗?不能比,再说了,镇子上能有几个,入得了大哥你的法眼,也只有咱这种人才看得上,你就不要挖苦小弟我了。”
在望台上面的王飞易却是点了点头,取过身旁叠好的纸张,张开后,细细地看着,先前的笑容,消失不见,换成了大副应有表情,严肃地说道:“即是如此,还不加紧干活,争取早rì回去,好去寻找你的心上人。”
“好勒,大副哥,干啥活啊?”严元本来躺在一边的身体,条件反shè地站了起来,行了一个标准的水手礼,不过一想不对啊,好像没有什么活可干的吧,不由疑惑地看向拿着笔在纸上不停画着的大副。
进入工作状态的王飞易,在纸上不停地勾勒出图形,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抽象派的书画,王飞易将整个图都画得差不多时,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幅简易的地图,收好已经画好的纸张。
开口说道:“还能干啥活,拿上你的瞭望筒,给我仔细的瞧岛上,铁矿认识吧,看哪里有露天铁矿石,煤你可能不认识,就是黑炭,知道吧?这就对嘛,细心的给我扫一遍,每天地震不断,这些东西按公子所说应该被震出来了。”
“不会吧,大副,你让我在船上,就用这个瞭望筒找铁矿石和黑炭,你确定这能找到?我好像记得要亲自在山里寻才有可能吧。”严元的脑袋反应不慢,听到让自己在望台上面,用望筒来找东西,那怎么可能,转身奇怪地问大副。
王飞易才不管他找不找得到,而是继续说道:“还有岛上的地形构造,植物生长,对了,还有什么石灰石,竹子都给我列出来,我好记上,差不多就这些了,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小公子说的。”
严元一听如此多的事情,得需用瞭望筒来解决,心中大叫倒霉。
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个徒弟来着,还是船长大人安排的,心下大喜,眼珠儿不停地乱转,一条妙计便想出,开口将洪三叫到身边。“这是要咱老命啊,三儿,师傅今天便教你,如何快速地学习瞭望技术,来来来,拿着,看好咯。”
开始教导起来,这要是在以前,严元手中的瞭望筒,谁要是敢乱碰,非得打折他的手不可,当然,船长和几位大副除外,今儿个看样子,算是真的大出血了。
望乡岛山的北面,此时正有十多名武装着刀剑棍棒的一伙人,他们满身都是汗珠,在山中不停地前行着,最前面一人拿着一把砍柴刀挥舞,为后面的人开着道路,一身的健子肉显得格外有力。
跟在后面的汉子拿着木棍,当着拐杖在使,停了下来看了一眼泛白的rì头,喘着粗气。“褚铭啊,歇歇脚如何,都走了快一天的脚程了,想必大伙都累得不轻。”
“吕老弟说得是,我见前面不远处有块平地,大伙加把劲,我们到那去休息一下。”褚铭将面前的杂草一切劈开,回头望着大伙,见大伙确是累得不轻,然后指着前方说道。
来到平地上面,坐到石头边上面,放下手中的木棍,吕晨乐取出自己的干粮和水袋,将干粮分给大伙一些,便自顾地吃了起来,喝了口水之后,才感觉好受多了。
这十多人,便是出来寻找铁矿的其中一支队伍,三天前,一共组织了近十支队伍,分别前往不同的方向,顺便记录岛上地形及植物,花了两天多的时间,翻过镇子北面的高山,就这么一路向北,路途中,倒也找到几处铁矿,只是不知矿石量有多少,这个得回去之后,派人过来查看才能知道。
还有几样不知名的果实,由于实是认不出,也不敢往嘴里吃,都带了些样品在身上,好拿回去研究研究,山中的野兽倒是远远地看见,却未曾面对面较上劲,这让褚铭打猎吃肉的期望落空,只得弄了些小陷阱,弄了几只小动物解馋。
“我们一路往北,到时有船来接我们回去,差不多还有三天脚程,就能到达北方的海面,干粮和水足够我们这三天所用,这一路来大伙是不是觉得此岛物产丰富,这里真是上天赐于我们的大礼啊。”
褚铭一边和干粮较个劲,一边和大家聊着天,看他那兴奋的样子,这么长的路程下来,没有丝毫的疲乏之sè。
“老褚啊,这还用得着说吗?平原那边的土地肥沃,听说海里的渔民经常满载而归,还有山里的野兽,你们猎人一个个跟见了漂亮女人一般,两眼发光,山里还有我们不认识的果实,这岛呀,确实是宝贵的仙岛啊。”
队伍中的一名男子说着自己见闻,想当初在海上看着天上的仙岛,船上的所有人都激动异常,那是仙岛啊,漂浮在天上,云雾缭绕,别提多有仙气,果真到了最后,天上的神仙便送了一座仙岛让我们居住,这是神的恩赐啊。
另外也有几人非常赞同男子的话,认为这就是神灵为了不让大家继续受苦,便从天上送下来一座仙岛让我们居住,而且仙岛每天还在不断地长大,这就是神迹,任何人都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这就是事实。所以我们要感谢神灵,让我们有了一处漂亮美丽富饶的仙岛居住。
对于神灵,褚铭和吕晨乐也是敬畏不已,连连对着苍天作礼仪,嘴中不停地念道着,期望这样的好rì子永远这样存在下去,不要战争,不要灾难,年年丰收,这便是百姓最大的愿望。
现在岛上的百姓对于望乡岛的名字颇有争意,有百姓认为既是上天恩赐的仙岛,而且神灵就在天上的,叫望仙岛更加实至名归。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有,认为叫望乡岛更加具有思念故乡的意义,让大家不要忘记以前地过往,两派现在都只是偶有争论,因为现在还没有官方定论。
说到官方,大家伙更加疑惑的就是镇子上现在管事的,是管船长,说他是官吧,又没有给自个弄个官名,不是官吧,却又管理着镇子上面大大小小的事。
“呵呵,百姓说叫望乡岛也好,望仙岛也罢,名字而已,依现在小岛扩张的速度,一年之后怕不再只岛屿之说了,而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大陆。到时平湖镇距离海边就得好几百公里,这还是最近的距离,可以想像一下这岛屿当是如何之大。”坐在办公小屋的管船长此时正和钱宝山两人,聊着镇子上这些rì子的趣事,偶尔说起笑谈几句。
眼见着两千多百姓安居定业下来,两人心中也踏实不少,见着镇子上面一天一个样,特别是看到百姓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
虽然现在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冬天的衣物,足够的食物等等,总的说来就是物资的缺乏,不过两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会解决的。
钱宝山端起桌子上面的竹杯,望着泛青的杯子,瞟了一眼里面清澈的白开水,从里面飘出一股青竹的味道,有些担心地问道:“小公子最近的训练怎么样了?现在每天总的要跑上百公里的路程吧,我担心这孩子吃不消啊,而且路程还在不断增涨。”
“这事都在计划之内,放心吧,小公子能不能坚持下来,几位船长心中有数,累不死他的,不过有水手回来禀报过,说几位船长都很是赞许小公子,机智过人,特别是对海战术的领悟非常了得,不过剑术却是不堪入目,也不知道这小子的脑子怎么长的。”
说到这事,管船长就忍不住大笑起来,眼中闪过几丝jīng芒,说起董事这小子就停不下嘴,两人在欢笑声中度过这漫漫的一天。
;
第二十四章 医院
望乡岛的东海上,航行着一首海船,上面不时传出大呼小叫地吼叫着,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听着声音像是在欢庆,往近了听就知道他们因何而开心。
“老吕啊,这一趟走得值啊,瞧瞧,地图也画好了,铁矿石也找到不少点,明rì就能回到镇子上了。”若大的三桅帆船甲板上,正盘坐着十多人,手里拿着烤鱼使劲地往嘴里送,不时笑谈几句,坐在船头方向的正是猎人褚铭,在和吃食较着劲的同时,还不忘说上几句。
褚铭右手边也是一位猎人,不过是另一支队伍的,名叫邢升,从小就跟着自己的父亲打猎,习得一身本领,算得是一名资深的山中猎人,听到褚铭提到平湖镇,抬头往岛上的平原方向望了望,有些感叹又有些触感,“还是镇子好啊,这船坐得一点都不踏实。”
“哈哈,我说邢老哥,你是不是有恐船症啊,这才几天时间,就让老哥你觉得不踏实起来。”邢升挺有感触的发言,让一旁的另一个汉子大笑起来,伸出左手拍了拍邢升的肩膀,笑着打趣邢升,围坐在一起的大伙也露出一个善意的笑容。
“柳书瑾,柳老弟,你别说你还喜欢坐船,那可是坐了近八个月的船,你心不慌啊,我现在只要一上船,心里就老不踏实,犯嘀咕。”
邢升见自己的好兄弟柳书瑾不以为然的样子,很是认真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大伙儿听到八个月的船上生活,也都很是肯定地点头,眼神之中满是恐惧,想来这伙人心底都是很讨厌坐船。
“行了,都别提过去的事儿了,咱们得向前看不是,自从来到这里,几个月下来,大家伙的心也安了,神也定了,rì子正一步步的越来越好。”
褚铭觉得此时此景应该说些展望未来的话,不过由于自己肚子里实在是没几分墨水,就由旁边几人谈论,哪成想聊到以前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忙出声插话进来。
“对对对,咱们还是不谈往事,不谈往事,吃鱼吃鱼。你看这鱼烤得油汁外冒,外焦里嫩,还有一股子鲜味扑鼻而来。还有这鱼汤,啧啧,别提有多美味了。”
吕晨乐找到开口的机会,前面话题被人抢了先,几次想说上两句,都被几人抢了过去,不由得狠狠地和烤鱼较劲,这下可算逮着机会啦,挥着两手,指了指中间摆的不少烤鱼,笑呵呵地招呼大家,敢紧的吃膳食。
“说到这烤鱼啊,还是小公子亲自弄的好吃,可惜当时只捞到一条,那味道真是让人回味啊。”褚铭吃着手里的烤鱼,回想起前不久小公子在镇子上面弄的一个烧烤晚会,那滋味现在想想口水都不住地往下流。
“褚老哥,你能抢到一条算是运气不错了,我当时甭说一条,就只尝了一条鱼尾巴,当时人杂,也不知道谁把鱼头和鱼身子给抢了过去,后悔不已啊。”
难道猎人都是吃货不成,邢升一脸郁闷之sè,想来还在为自己只吃到鱼尾巴一事耿耿于怀,逗得大伙儿大笑不已。
平湖镇,广场边上西北角,那处以前被当作病房的两套三人住的屋子,现在已经被整个改变了模样,从高处看下去,整个地儿被弄成了坐北朝南二进的三合院。
院子外面的大门上面还挂上了一块匾额,匾额做工算不得有多jīng美,就是一般的木板,再在周围包了一圈,里面书写着四个大字,平湖医院。
很有北宋字体的风格,坚锵有力,笔末带风,大有横扫众军之势,想来书写之人定是经历战争之人。
走进医院,对直看到的便是十米外的二进大门,而院子两侧各有两间屋子,每间屋子的门口右面挂着木牌,上面写着几个小字。
走进左边靠外面的一间细看之下,木牌上面写着病房(甲)的字样,大门所在的正北面,并排着四间大屋,而中间就是二进的大门。
二进大门上面也挂着一块匾额,同样的字体风格,上面书写着济世救人四个大字,沿着二进的大门往里走,约二十来步左右,本来略有昏暗的通道突然明亮起来。
这和之前的院子相差不大,两侧都有房间,不过却是各三间,想来内院的侧房比外院的侧房多了一间,走完院坝拾阶而上。
八步石阶之后便是三尺宽的走廊,沿着内院包了一圈,想来费了不少的石材和人力,而走廊顶上又盖着纜|乳|埽讲嘤么执蟮闹蹦局С抛牛扛羯夏敲醇刚删褪帕礁呃榷ビ美凑谟甑娜匀皇歉刹荨?br />
来到主厅的大门,又见一块匾额,不过这块匾没有前面两块大,但做工却jīng致了许多,匾额的周围还雕琢很多的木花,很形象也很生动,栩栩如生。
就连上面的字也不再是书写而成,而是真正的雕刻阳文,仔细辨认不难看出这几个字,‘妙手回chūn’,紧接着迈入大门。
来到正厅,入睑之处却挂着一张画像,纸张泛黄,有些地方还有cháo湿之后的痕迹,不难看出此画怕是有些年头,而画像下面摆着香炉,上面到是干净,没有一丝的香灰存在。
正下方摆放着制造简单的桌椅,没有花纹,没有泛光的漆sè,表面也有些粗糙,此时正坐着两人,准确地说应该是坐着一老一少。
老的年纪看起约四十多岁,少的十一二岁左右,少年正指着外面的院子大放阙词,面sè带着愤怒,对入眼所见的事物仿佛很不满意。
“公子却是想差了,这平湖医院却不是管船长所为,真要说起来还是你我二人为主使,公子可先记得月余前救治的那八百余南宋国人,现在叫南宋人也不对,应该叫平湖镇人。”
坐在右首的长者看对面的少年气余稍微,露出带着皱纹的笑脸说道。
少年不由回想起那rì的惨样,每天都有人因伤病过重,来不及治疗便归于大地,现在想想都让人心如刀绞,语气沉重地问道:“当然记得,那还是潘老与小子亲自所救,怎么?此事与他们有干?”
“然也,当初公子与我说过,治病之所定要干净,卫生,环境要好,也不知被何人听去,便闹着要好好修缮一下,说此地湿气过重,虫鼠繁殖,对病人的身体有恙,管船长经不住他们的请愿,便同意将此地好好修筑一翻,最后就成了这副模样。”
见小公子有些惨白的面孔,也不愿多提以前的事情,便将事情的经过一一道来,待听见事情的始末之后,面前的小公子刚才的愤怒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百姓如此大的回报感叹不已。
良久,将自己的心态恢复之后,少年也不再提及此事,转开话题询问起:“潘老,今儿个管船长叫小子回来,可有要事待办?”
潘老抚了抚下额并不算多的胡须,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此事老夫倒也略知一二,这些时rì你在海上训练,很多事情都还不太清楚。”
“你要找的石灰石好像有着落了,那个叫煤的东西还没寻到,铁矿石也寻了好些处,还有你需要的高温窑已经建成,并试验了几次,基本上符合你所说的要求。”
听到潘老讲着自己一直cāo心的石灰石和水泥窑都已经办妥,心下十分高兴,拍着桌子大叫起来,“太好了,这下可以叫人开始研究水泥了,粘土早就弄到了,潘老,这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走,咱们去瞧瞧。”
“想来公子又有什么奇思妙想吧,给老夫讲讲,这水泥有何用处?”看到小公子在厅里手舞足蹈的,虽不知小公子所说的水泥是何模样,心里也替小公子感到高兴,站起身来询问道。
“潘老咱们去看看高温窑,边走边说,这水泥的作用可不小,它的好处有……”
两人拾步走出医院,奔着镇子的西北方向驶去,一路上潘老由开始平静之sè,转变成兴奋之sè,随着董事深入地讲解,震惊之余。
拉着董事的小手,激动不已地询问,偶有路过的百姓,瞧见两位大夫聊得兴起,心中佩服不已,连走路都在相互探讨医学问题。
“公子,公子,我们就这样走着去?”潘老和董事两人出了镇子老远,才醒悟过来一件事,望着延绵的小道,有些疑惑地问身旁的董事。
“不走着去难道还坐车去不成?那,那是牛车?”听到潘老的询问之声,也有些好笑地转头看向潘老,才说完便发现后面居然有牛车出现,董事顿时恍然大悟。
“啥时候有牛车了?我每次回镇子上都没发现,乡亲们还真是潜力无限啊。”望着向自己两人驶来的牛车,董事惊叹之余,还不忘赞叹几句。
“还不是前些rì子才弄出来的,这事之前还有一段故事,就是镇子上的失牛案引出来的,大伙见三蛋将野牛训服,也跟着去外面套野牛,平原上面的牛都快被镇上的乡亲套完了,这不,紧跟着叫四宝的小伙子,叫上他的一帮兄弟们,弄出来不少的牛车,既能训练牛也能载人带货。”
“看不出来镇上的乡亲还真有一手,这么快就找到解决劳力的办法出来,不错不错。我去问问后面的牛车去哪,看能不能载我们一程。”
董事大步来到老乡的牛车前面,还未等董事开口,那位老乡已认出面前小公子就是小神医董四公子,停下牛车笑着开口道:“是四公子啊,四公子是否要去那个什么水泥窑吧。”
;
第二十五章 板砖
“这位叔,你怎么知道我要去水泥窑?大叔眼力真是不错。”董事还没问呢,人家就已经知道自己去哪儿,这位大叔还真有眼力,站在不远处的潘老扶着额头不语,一副伤脑的神态。
“四公子说笑了,这条土路只通往一处,就是刚建成不久的水泥窑,小公子莫非不知?路程稍有些远,来,上车坐吧。”大叔依旧笑容满脸,看来还是位热心的大叔,忙着解释一边叫两人上车。
潘老和董事两人不再客气,都攀上了牛车,就这么一晃一跌的往水泥窑方向赶去,路上董事看着稀奇,便问前面的大叔:“叔,你赶着牛车往水泥窑去干嘛呢?”
“还能干啥,就是去拉什么来着,反正是去拉货,管船长吩咐下来的,本来呢,前两天就应该过去了,只是咱家这牛啊,不听话,所在就在家里多训了几天,这不,今儿个便是咱一个人了,前些天已经过去好些个牛车了。”
大叔坐在牛车绑子上面,拿着软鞭吆喝着前面的牛儿,听到四公子的问话,大嘴咧着笑。
“石灰石?”
“好像是叫这么个名,对,管船长还说这东西烧出来啊,可以给大家伙修坚固的房屋,谁家出力就先修谁家的屋子,所以一听说需要牛车,镇子上的有牛的乡亲都跑过去帮忙了。”
大叔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话,一个劲地说,从水泥窑说到房屋,再说到吃食,又讲到土地。
董事开始听得还挺起劲的,倒后来整个人感觉都有些jīng神恍惚,哈欠连天,看了一眼旁边正睡得正香的潘老,想睡又感觉不好意思,人家大叔在前面努力地赶车,顺便唠叨几句。
这倒好,还睡了过去,用双手在脸上揉了揉,让自己的睡意散去,提着jīng神不时地答上几句,以表自己还没睡着。
“四公子,醒醒,到咯。”大叔在董事肩上摇晃了几下,将睡意矇眬的董事叫醒了过来。潘老紧跟着也醒了过来,站起身下了牛车,伸了伸有些酸胀的四肢,望向不远处的几个水泥窑。
“啊呀,这么快就到了啊。不好意思啊大叔,刚在车上一不留神就迷糊过去了。”董事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有人喊自己,望去见是拉牛车的大叔,听到已经到地儿,连忙抱歉。
“没事,今天和四公子一起,倒是让你刘叔我说了个痛快,今天恰巧开窑,公子快去瞧瞧,说不定有什么新玩意儿烧出来。”
大叔和气的大声说着,一副满足感让大叔红光满面,还指着对面聚集不少人的地儿,挥着手让董事和潘大夫两人赶快过去瞧瞧,说不定又有什么新鲜事儿发生。
站在几十米开外的大叔刚把话说完,三人就听到窑子那边先来号子声,声音洪亮,曲调悠扬,让董事觉得很生动,倍感亲切。“开窑勒,一开那成sè好哇…,二开那百姓饱咯…,三开那全是金元宝哦…,四开那又是神仙窑谓…”
“这曲调很好听,词也唱得不错。”待听完之后,董事立在那里回味着刚才的那曲调,不由出声说道。
“这些在北宋国时很常见,开矿有矿调,烧窑有窑曲,就连洗衣造饭都有俚曲,说来这些曲儿虽是好听,却也反应乡亲百姓的真实愿望。”
很长时间没有开口的潘老站得笔直的身体,望向那久久不散的曲调方向,沉思着,听到董事的赞美之声,没有回头,望着前方回答着董四,也像是在回答着自己。
“潘大夫说得没错,这些腔曲唱调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希望自己努力的工作能换到应得的回报。”刘大叔拉着牛车,在听完对面的俚曲之后,挥动着手中的长鞭,朝身后的两人说完之后便驶了出去。
“走吧,小公子,我们也过去瞧瞧。”见董四双眼空洞地望着前方,思绪早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潘老不由出声将小公子拉回神来,便独自拾着脚步前去水泥窑。
“快快,先把烧制好的水泥样品归类,然后运到试验室去。”站在冷却的窑口外,一名穿着深灰sè麻衣的汉子,挽着衣袖。
正指挥着匠人,搬运窑里烧制好的样品,见所有的水泥样品,都一一的搬运出来,并标上记号,送到离水泥窑不远的小屋中。
潘老和董事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没有上前去询问水泥的试验问题,在这之前,董事曾告诉过管船长,如何试验,记录等等,当所有的水泥样品,都被搬进小屋子之后,那名汉子又指挥下面的匠人,在窑子里面往外搬其它东西。
董事看得仔细,发现里面有黑sè的屋瓦,有不规则的土陶,还有形状各异的玻璃,特别是当玻璃被搬出来时,大伙欢呼得更加兴奋。
董事上前拿起一个看不出是啥形状的玻璃,看到里面还有没有烧完的沙子,董事就知道这是不合格产品,最后看下来发现几十个玻璃样品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形态,但是匠人们的表情却十分开心。
“终于成功了,二毛,快过来看看,这都是你整出来的琉璃啊,简直神了,这要是打磨出来那还不卖个天价啊,宝贝啊。”
最开始一直在指挥的汉子叫着姓二毛的匠人,手里拿着形状怪异的琉璃不停地细看着,那名匠人听到管事在叫自己,呼溜溜的就跑了过来,看到自己做出来的琉璃,只顾着咧嘴傻笑。
“看把你小子乐得,不错啊二毛,这事儿我会禀报管船长,记你首功,不过还得努力,我发现琉璃里面还有不完全烧制的细沙。”
管事现下也是心情舒爽,看到大堆的成品,虽然不是十分的完美,但现在能有这样的成果已经很了不得了。
以前在北宋国时,琉璃一直都是官家掌握的技术,平头百姓哪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今天能烧制出琉璃,还是二毛以前的老爹留下来的手艺,听说他老爹就是一直在官家窑里烧琉璃。
“那个你叫二毛是吧,我是董四,认得我?那行,咱不给你看病,我给你提点建议。”
“你这个玻璃,嗯嗯琉璃,选用的沙子是在原来的海滩上拖过来的?这样哈,若是在沙滩里面只选白sè的沙子,对,对,就是白sè的,然后在烧制前,再加入一定量的石灰,具体加多少,就看你自己掌握了。”
“当温度到达时,它们会变成液体,嗯,液体就是和水差不多的样子,然后倒入做好的模具里面,当然温度很高,小心别被烫伤。”
董事看到玻璃被烧出来时,心中也有了想法,没想到这儿的烧制艺术如此了得,便大步走到两人的身前,抬头看向那个叫二毛的匠人,将自己的建议说出来。
“你说我骗人?我董四啥时候骗过人,你说我是大夫,我不懂?那行,你不信可以去试验嘛,千万记住别被烫伤。”董事觉得自己被人小瞧了,顿时有些生气,看着二毛那副不信的神sè,脸sè涨红地让那个二毛自己去做试验,看自己的说法是不是正确的。
“你们怎么不烧板砖?”董事不想因为别人的愚蠢而把自己气上火,转头看向陆续停下来的匠人,才发现窑内的烧制样品都被大伙给全搬了出来,发现地上没有以前经常见到的板砖,顿时面带疑惑地问了出来。
“小公子,啥叫板砖?”
“板砖就是砖头。”
“砖头是啥?”
“砖头就是板砖。”
“那个,小公子,我还是没搞明白。”
“行了,板砖就是这个样子,在窑里烧制之后很硬,可以用来砌墙。”董事蹲下身子,在地上捡了根木条,然后在平坦的泥地上面画了一个长方形,用小手比了比它的厚度,围过来看的人这下总算是明白什么是板砖了。
“那个,小公子,这板砖没有青石硬吧,用石头多好,为何要用板砖来砌墙。”不愧是匠人出生,这名围过来的管事看到地上所画,便明白小公子的意图,不由开口询问。
“这位管事,还不知贵姓,喻成庆,喻大叔啊,这板砖用来砌墙之用,一来可以防cháo,二来轻便,三来砌墙整洁均匀,四来省时省力。土墙和木墙都不用说了,耐久时间不长,石墙劳心劳力,修建的房屋且yīn寒,不宜久居。”
董事开始讲解板砖的好处,分别和其它结构作了一个简单直白的对比,听得众匠人点头称是。
“可是这样一来,用到的粘合料就需要更多了,那更不划算啊。”这时不晓得是谁,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来,众人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还有两人有些懊恼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么明显的缺点来呢。
“谁,谁说的?站出来,你是真笨还是装笨啊,怎么还能用以前的思维呢,你们现在烧制的水泥,不就是最好的粘合料吗?”
董事不由大骂起来,往周围吼了一圈,发现还真有一个匠人站了出来,抬头挺胸,很是为自己的高智商感到满意,不过当董事用手指了指后面的水泥窑时。
众人都反应过来,刚才还在懊恼自己没有想( 仙境文明 http://www.xlawen.org/kan/4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