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龙起苍茫 > 龙起苍茫 第 3 部分阅读

第 3 部分阅读

    。“光华,怎么在船上这么几天不下来,我都盼着你来聊聊天,不知事情忙的怎么样。”

    “是我疏忽了,忙昏了头。老先生,这是我归国前所有的积蓄,以及同学好友相赠嘱托为革命诸事之费用。大约有百万磅之多,我今天都提了来,作为将来采买机器设备之用。”又要在老先生面前撒谎,李秉衡心里实在无奈,但也没有办法。

    后面众人听说有百万磅,都惊得围了上来,纷纷追问。张子厚从小就跟着叔父张振勋创业,知道起家不易,此时惊得嘴巴张的老大,问道:“光华,这笔巨款有多少是你自己的?我叔父一世经商,到如今也不过千把万磅资产。”

    张振勋对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青年早已是推崇倍至,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凭着光华的能力,做出多大的事业来,我都是信的。”说着,侧过身将后面一位年轻人让上前来,对着李秉衡说道:“光华,今天要向你介绍一位我们广东番禺才子,胡汉民先生。你们都是有心为国做点事的,好好亲近才是。”

    李秉衡听得胡汉民三字,连忙上前去施礼,笑道:“久仰大名,衍鸿先生的文笔犀利直指人心,革命道理发人深省。在欧洲时,我们同学都有读你写的文章。今日得见,实在幸会。”说完才抬起头微笑着打量对方。只见对方长的高瘦,戴了眼镜,眼神明亮而犀利,嘴唇微微翘起显得极为自信。

    胡汉民这次去河内联络革命人士,转到印尼来看望同志,本来想回日本,但听张振勋等人谈起李秉衡,也有意见一见这个在他们口中才华不凡之人。他是向来自负极不服人的,听到众人都对李秉衡推崇倍至,暗暗有些不服,眼下见他言行举止恭敬,也不托大,笑道;“不过是为革命奔走罢了,有些许薄名。哪里比得上李先生做些实业。”

    一旁的李燮和前不久从新加坡转到三宝垄任中华学校教员,并负责为集合在河内等地训练的华侨子弟联络家人、筹措械饷。此人是个实干家,曾经参加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后刺两江总督端方不成受到通缉而流亡香港。此次听黄仲涵谈起李秉衡并07式步枪,特意从三宝垄赶了过来。上前拉着李秉衡的手说道:“光华,你上次造的步枪我们大家都看了,的确比较精良,不知道可有子弹,让我们试上几枪如何。”

    这次过来,除了钞票,李秉衡还带了不少资料以及7.62毫米子弹、一把改过的八四式手枪过来。听到李燮和问,笑着答道:“这次过来,除了子弹,我还带了把手枪过来请大家看看,步枪是军队用的,这手枪我们身上也带得,防身之用。”

    众人听到有手枪,都嚷着要试枪。张振勋让人立刻在后面大院子里清出场地,放上靶子。李燮和先拿起07式步枪首先放枪,这枪的原型98K操作简单,之前他也玩过,所以没有什么不适应,一连放了十四发两个弹夹。这枪原来一个弹夹只有5发子弹,改后能放7发。打完之后连声叫好:“这枪真不错,后座力也小,瞄准也容易,枪可真轻,适合我们东方人拿。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枪,实在比我们以前拿的枪好太多了。以前起义一次失败一次,这枪械上吃了不少亏,求购不易,而且还是残次货、淘汰货。”想到之前牺牲的革命同志,忍不住长吁短叹,实在是个性情中人。

    前去验靶的人跑过来喊道:“真准,打的可真准。”

    胡汉民不喜欢玩枪,只在一旁笑着不语。但不打并不表示不懂,之前他负责筹饷购械,对枪也有认识。平心而论,这枪的确要比以往见过的枪都要好,如果能自己造,就用不着为了求购枪械反复奔走,此时不禁起了把李秉衡拉进同盟会的念头。

    张家几个子侄都抢着手枪要打,到最后讲好每人几发,然后拉开架势排着队放起枪来。张振勋在一旁眯着眼笑着,家里的后辈他从来不禁带枪,虽然荷兰殖民当局对张家人都很客气,但是历史上的惨痛教训让他们一直很重视对自身的保护与练武强身。

    李秉衡则在旁边盘算起来,造出武器后卖给各地华侨商人以防身也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第一章 南洋盛举 第八节 助商

    李燮和放完枪后走过来兴奋的说道:“光华,这枪照我看确是不错,不知道造起来有何难处?”

    李秉衡知道他的意思是想知道能不能大量造,笑着回答:“这枪要造不难,不过三十多个零件,五六十道工序。 若能买到德国毛瑟98K步枪生产线,稍加改造一个多月就能出枪。若是自造机器,考虑多方面影响,恐怕要半年之久。况且枪好造,子弹难造,子弹厂要办起来更加费时,如果先只造7.62×57毫米子弹,则需三月后才能出子弹。”其实办兵工厂殊为不易,技术工人、材料、瞄准镜等都是容易卡壳的地方,只是为了安抚对方才避重就轻的说。

    胡汉民皱着眉说道:“光华,跟德国买机械同样费时费力,不如自己造。再过几月孙先生准备发动同志在潮洲、惠洲等地起事,需要大量枪械弹药。不知道办厂需要多少时间?多少资金?”

    李秉衡略一思索,答道:“为革命出力,自是义不容辞。尽力赶工的话,三月可出枪,考虑没有熟练工人,开头出枪少,一月能出个一百支枪就不错了。等工人熟练就好了,增设机器,扩造车间,一日出枪百余支应能初步满足我革命党所用。至于资金,不劳先生费心。”转头朝着张振勋说道:“老先生,我意划出一部分资金先建兵工厂,其余资金我愿献于老先生,派人至欧美采购炼钢厂、造船厂、机车厂、机床厂等设备,等设备购齐,兵工厂也将初步建起。”

    说着,让人将皮箱内的钞票起出清点。

    张振勋连连摆手,说道:“光华,即便你不出一分一毫,之前我们商量的工厂都要建起,为国为己都有莫大好处。我们虽然相识短短几日,但我信你,这公司如建起,都有你三成股份。眼下你出巨款,这股份如何定,还由你自己做主。”

    李秉衡正色道:“老先生,想到我革命同志筹饷之苦,我意将我所得公司股份中的三成,永不起本,只年年分红,作为同盟会革命之用。同盟会资金支出须向公司公开财务,公司有权根据前年资金使用情况合理增减分红。一旦革命成功,此股份之分红转为教育基金,用做祖国大陆教育之用。”

    众人见他谈笑间将巨万资产交与他人,如此风骨气度不由让人肃然起敬,真心佩服;又倏忽间已安排好股份与分红办法,条理分明,环环入扣,足见他足智多谋,见识过人。

    张振勋沉默半晌,朗声说道:“既然如此,倒是令我茅塞顿开。 不如这样,我提议公司建起后一成作为同盟会资金之分红,一成作为南洋与国内教育之分红,革命成功,此两成皆用于教育。华商大会我将以此提议与各位华商讨论,若能付与实施,今日之众人,实是见证历史之众人。”

    胡汉民等人追问之下,才知道昨日建厂之议前后根源,越来越觉得李秉衡此人的高远见识与风度。等到清点之人回报所有钞票竟有150多万磅价值,不由个个大喜,纷纷觉得建厂有望,革命也多一大助力。

    当晚在正堂中设宴,众人皆真心欢喜,酒也多喝了不少。

    张振勋老怀大畅,与众人讲起创业时的艰苦往事,众人不由大受鼓励。又李燮和等人讲起义挫折、革命艰险,众人又不胜唏嘘。到最后请李秉衡欧洲创业奇遇,又是惊奇又是佩服。

    当晚,宾主皆欢。

    第二天一早,李燮和就拉着一干革命同志来找李秉衡议论时事,而胡汉民爱清净,一个人躲在后面写书法。

    同来的许多革命同志中也有部分是南洋华侨子弟,其中一人名叫温生才的最喜欢问李秉衡军旅之事,该君14岁被骗到南洋,先种植烟草后在锡矿做苦工,吃过不少苦,甚至还回国内当过兵,对革命最为热心,主动参加南洋子弟的革命队伍。

    李秉衡本来就是军旅世家出身,对军中之事知道甚多,加上在特种兵的经历,对军事也有自己的一套。

    温生才见他口才好,讲如何练兵如何操练等很有见地,不由真心佩服,不时请教。虽然只上过几年学,但是很好学,见李秉衡又不嫌他粗鄙,反而对他很热心。一来二去,两人已很是投契。

    李燮和也是对李秉衡军事上的造诣佩服不已,也加入进来热烈讨论。众人议论纷纷,讲到精彩处,你喝彩他鼓掌,气氛异常热烈。

    等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张家已是多出不少人来,都是各地来的华侨商人。听说张家与黄家联合召开华商大会,许多新家坡、大马的华商都赶了过来。二月十三日是大年初一,趁着过年前这几天总结得失,互相交流第二年的发展。可以说这次华商大会有许多人也是过来看看有没有商机,或是寻找些助力。

    还没开饭,张振勋就领了几个人过来介绍给李秉衡。

    其中一位叫何麟书的上午刚到,这次来是因为在海南岛上种植橡胶树遇到了挫折,来此是想看能不能找到懂行的人帮助种植橡胶或是借贷款项。张振勋是个热心人,知道事不急不上门,特意领了他来找李秉衡,看他有没有办法。

    “我去年开垦了200亩地,连续种了几次,从大马费劲心力买去的种子全死了,一棵橡胶树都没成。不知道哪里不得法,照例我家乡那边跟大马气候相尽,我倒是不信种不得。这次来之前已访问陈济轩与林文庆二老,都不得要领。”何麟书说话干脆有力,一看就是个有魄力之人。

    李秉衡想了一会,缓缓说道:“你初次种植还没有经验,不能用种子,应尽量苗载,等慢慢成活的多了,再选良种。苗载成功的都是已经适应土壤,种子必定能活。”

    话寥寥几句,却如火光划过何麟书大脑一般,狂喜道:“不错不错,苗载成功的都是适应了土壤的,结的种子一定能活。虽然苗载来的慢,但是只要能活,慢慢种的多了就好。这法子好,我回去就试,一旦成功,我一定重谢李先生。”说完犹自喜不自禁,哈哈大笑。

    “我有些种橡胶以及橡胶加工机器的资料,明日来找我,你一并带去,说不定有所助益。”李秉衡决定帮人帮到底,晚上回趟船上,顺便整理下资料,看对南洋这边的华商有没有帮助。

    一旁有两人看样子象是兄弟的,听到这话,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人走上前说道:“李先生,久仰大名。看样子李先生对橡胶种植很有造诣,不知道对于烟草种植有没有什么看法?”说着,从口袋中掏出一包烟递了一根过来。

    李秉衡接到手中,扫了一眼他手中的烟壳,“白鹤”牌。他的心中瞬间雪亮一片,来人的身份他已想到,相必是“南洋烟草公司”的简氏兄弟。这两兄弟是出了名的爱国商人,哥哥简照南,弟弟简玉阶,此时的“南洋烟草公司”在英美烟草公司与港英当局的双重迫害下正苦苦支撑。想来这次他们到张家来参加大会,也是想能不能找到助力或者资金,走出入不敷出,负债累累的困境。

    心下了然,凑到简照南的火柴上把烟点着,笑道:“造诣说不上,一些粗浅见识而已。种烟草我以前在欧洲也跟烟草公司的人打过交道,对制造香烟的机器很感兴趣。这香烟一项,国人吸者众多,每年给外国烟草公司要卷去上千万两白银不止。我看有必要制造国烟以抗衡,不能让外国公司这么吸血下去了。”

    旁边的弟弟简玉阶哈哈一笑:“李先生果然聪明,不知你所说的制造国烟是否当真?”

    李秉衡见被拆穿,讪然一笑道:“久闻‘南洋烟草公司’大名,欲在外国烟草公司虎口夺食,这份魄力就值得后辈学习。能在列强围堵下杀出一条血路,两位的能力可见一斑。”

    大哥简照南一听李秉衡就知道他话里的意思,笑着说道:“晚上可有闲暇一叙。”

    “正有此意。”李秉衡正色道。

    张振勋见他顺利解决何麟安的难题后,又表示出投资烟草公司的意思,心下也是替他们欢喜。

    众人寒暄一阵,李秉衡谈笑风生,却不自高自大,对几位前辈都很有礼貌,有问必答无不有理有据,众人都很喜欢寻他闲聊。

    过后,李秉衡拉着张振勋到一边,悄悄说道:“这何麟安想在海南岛种植橡胶树,一旦成功,对当地也是个带动,造福海南人民,我们不可不助。我想由你我二人出资五万磅,在海南大量组织人民开垦种植,具体事务都交给何麟书,你我在里面占上六成股份,你看如何?”

    张振勋见他一次投资就是五万磅,知道他有信心,也点头道:“不为别的,就为海南岛的开发,出这些钱也是应该的。既然有人负责,我们能当个甩手掌柜,乐见其成。”

    说完,又撩着胡须低声问:“那简氏兄弟的事你准备如何?他们的事情我也听香港来的朋友说了,英美烟草公司欺人太甚,居然栽赃陷害;而那港英当局也太可恨,处处落井下石。眼下是个烂摊子,你准备如何收拾。”虽然相信李秉衡的能力,却也有些担忧,想看他使出何等手段力挽狂澜。

    “这外国烟草公司如此欺人太甚,无非有三。一是欺他们资本小经不得风险罢了,动辄降价。有资金跟他们硬扛,他们便奈何不得。二是生产设备、工艺、烟叶培植等先进,这个问题在我这里算不得什么。另外便是英美烟草公司狗仗人势,背后耍阴谋诡计,这也不怕,我们大打爱国牌,何况如今国内提倡买国货,即便他们泼脏水也不怕。”

    听得这么说,张振勋也有底气,说道:“既然如此,你现在可有详细方略?”

    “大致上有的,还得回去想想。我们这次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的,争取把外国烟草公司都逐出中国。等我们烟草种植、生产工艺、机器设备完善后,此日不远。”李秉衡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你回去写个详细方略给我,我看看,让他们兄弟也评评,如果可行,我们三家共同出钱。”老先生本来就是个投资爱好者,眼下对李秉衡有了信心,更是起了兴致。

    于是吃过饭李秉衡就回到了船上,仔细琢磨起烟草公司的事来。

    第一章 南洋盛举 第九节 烟草公司

    李秉衡大概在脑海里理了遍思绪,在电脑上整理种橡胶以及橡胶加工厂的资料,用繁体字打印了一份,用的纸是从这个时代定制的4大小的印书纸。 然后叫码头上的人拿去给张振勋,让他去印刷个几百份以备不时之需。顺便请张振勋与简氏兄弟一起吃过晚饭后单独到船上商议。

    弄完后已是晚上,在船上吃了晚饭,就开始等待他们的到来。

    对于制造香烟,李秉衡可谓是内行。没穿越时就喜欢世界各地到处收集烟叶,然后试不同的工艺与配方,做出好烟后送给家里的几个老头子品尝。到最后形成四种几位老人家都爱吸的烟,两种是烤烟,一种是白肋烟,一种是香料烟。虽然并没有命名,但整套烟叶栽培、生产工艺以及添加剂、香精的配方都被记录在电脑里面。而且船上就有不少存货,甚至还有他自己爱抽的大中华,不过这些都是宝贝,抽一根少一根。

    不一会儿,众人簇拥着张老爷子众星捧月的来了。除了简氏兄弟,后面还跟着温生才带来的十数人,其中有李燮和、林觉民、方声洞、陈更新等。

    李秉衡急忙将众人迎上船来,带着众人径直下到三层自己休息的地方招待喝茶。

    温生才帮着准备茶具、开水等,扭头朝着李秉衡说道:“光华,今天我果然没白来。这船可真是够气派,你别见怪我带这么多弟兄来,我虽然是乡下人,但我从不无礼,兄弟们求着我要见见你这船。别人看不起我,你是知道我的。”

    李秉衡看他说的郑重,心下有些感动,说道:“不妨事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朋友到我家中作客。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从不说客气话。”

    想了想,怕他有芥蒂。连忙招呼随同来的众人:“兄弟们,你们今天能来做客我是万分高兴。-====-大家都是年轻人,随我来个好去处。要是玩的高兴,以后天天来也无妨。练才(温生才字)是我好友,我家便是他家。”

    众人听的有好去处,兴高采烈,纷纷喊着要去,连张振勋也说着要见识。

    温生才觉得面上有光,想自己从小就受人白眼,尝尽人间冷暖,后来被拐卖做苦力更是身份低下。后来还回国内当过兵,始终是个下等人。悲惨遭遇并没有让怨天尤人,他只怪**无能的清政府让天下百姓受苦,所以他矢志反清,盼着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加入同盟会后,做梦也想不到会进张振勋这样的大人家的门,也没想到能跟李秉衡这样的人朋友相交。平时受惯了冷遇,没想到李秉衡相待甚厚,没有因为他身份低下而看轻他把他放在心上当朋友相交。想到与他相交半日,此刻的心情竟象是相交一世一般,让人感动。

    李秉衡带着众人打开一道闸门,到了隔壁他那个超豪华的健身房。这里应有尽有,同时有个上百人在此锻炼都不会挤。众人从没见过这等物事,好奇之余,都上去观看琢磨。

    见到众人不会使用,则一一向众人示范使用,又亲自让众人上去熟悉,自己在旁教练。一连玩了十几种,连张老爷子也上去玩了几样,连声称赞。看到众人已经开始熟悉器材,玩的不亦乐乎,让温生才照看他们。请着张振勋与简氏兄弟往刚才喝茶的地方而去。

    坐下喝了两壶铁观音,张振勋与简氏兄弟还在谈论健身房中器械,津津乐道。李秉衡拿出收藏的四种烟各一包加一包中华,摆在桌上,请他们品尝。

    简氏兄弟先是拆开过滤嘴反复验看,又将烟叶放入口中咀嚼,反复闻烟的味道。最后才重新拿了烟品尝起来。

    张老爷子随便拿起一包抽出烟点着吸了几口,赞不绝口道:“果然不错,这烟怎么抽起来这么舒服,麻麻的。”

    简氏兄弟将五种烟轮流抽了个遍,简照南这才问道:“这烟我甚至抽不出是什么烟叶制成,而且里面似乎放的不是丁香精但比丁香精更加好,奇怪就是外国公司都还只能放少许,丁香精制取不易,有的外国烟都没舍得放。这些烟里面到底有什么秘诀,吸了有种麻麻的很舒服感觉。”

    简玉阶也说道:“这卷烟制作精良,纸也好,不毛糙,还有这烟屁股上多的一截,我竟看不出是什么做的。”

    李秉衡不想再卖关子,笑着说道:“这里面的确放了合成香精与添加剂,这些都是通过化学手段合成,成本低廉。这屁股上的叫过滤嘴,眼下欧美的烟草公司正在研制用绉丝纸制成的过滤嘴,我用的这种是醋酸纤维里的一种,当然一开始醋酸纤维也可以,制成并不费事。至于烟草种植,我这里有详细的各种烤烟、香料烟、晒烟、白肋烟等多种烟叶诸多品种的培植方法,还有各种烟的工艺流程与工艺制法,当然合成香精的配方也在里面,暂时只有一百多种。”说着,将下午用“4”纸打印好的资料递给他们。

    简氏兄弟呆呆的望着他,说道:“那岂不是制烟工艺要全盘推翻重来么?”接了过去,如饥似渴的翻看起来。

    张振勋探过头饶有兴趣的在旁边观看,李秉衡将剩下的烟都拿到隔壁,让温生才散给众人品尝。

    众人满头大汗的过来,以为是什么稀罕事情,有吸过烟的接了过去点着,边抽边称赞。

    李秉衡走回隔壁,见兄弟两人看的入神,也不打扰,为他们添上新茶。

    张振勋凑过来问道:“光华,如今我算是服了。你见识不凡,又是个全才。跟在你后面投资,我放心的很。”刚才李秉衡对温生才那一幕老头子看在眼里,暗自觉得果然没看错人。又问道:“若这卷烟厂真能成功,利润如何?”

    李秉衡初步算了算,说道:“我自己做的这烟能卖三两白银一包,成本只须数十文。以后做的量大,做的熟了,还不须这么多。”

    张振勋听的呆了,现在的银子一两能换三千多文,这利润何止百倍。见他郑重其事,知道不是在说笑。

    一旁的简氏兄弟也听见了,也都被唬住了,就连外国烟草公司的烟利润顶多也只有数倍乃至十几倍。

    “外国烟草公司就是凭着数倍的利润敢随便降价,甚至买一送一。我们这烟能造的出,首先高档烟市场就能把外国烟都赶了出去。慢慢的我们能造低价烟,到时候烤烟与混合型烟一起造,只怕全世界人都要抽我们的烟。至于英美烟草公司,倒闭是早晚的事情。”李秉衡冷笑着说道。

    简照南望了望弟弟,沉默半晌,说道:“反正我们现下离倒闭不远,不如兵行险着,跟着光华做。这烟我是亲口抽的,亲眼见的,我是相信这烟我们能自己造的出。”

    简玉阶也是心情激动,也许兄弟俩命运的改变就着眼在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身上。

    李秉衡小声跟张振勋商量了一下,对简氏兄弟一拱手,说道:“我跟老先生商量好了,一人出十万磅,每人占三成股份,新的烟草公司由你们全权负责。不知道你们的意思如何?”

    这天大的好消息把兄弟俩瞬间砸晕了,二十万磅的巨款还只占了六成,自己能保留四成,实在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兄弟俩互相看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行!”

    四人相视大笑,心情畅快,连张振勋都觉得自己仿佛年轻了几岁。

    一个美好的未来,仿佛已在对着他们微笑

    第一章 南洋盛举 第十节 舞龙

    李秉衡留着温生才、李燮和一干人在船上住了一夜,一大早众人都已经爬起,在健身房玩了起来。-====-李秉衡索性让张家人把他们的行李都送到船上,在健身房旁边的更衣室设了十几个床位打算让他们常住下来。况且更衣室旁边就有卫生间,可以洗漱如厕。船上又有健身房可以让他们消磨精力,所以也放任不去管他们。

    一上午李秉衡都在忙着把后世的一些农业科学技术以及杂交稻、超级稻等的绝密资料印了出来,整理了一下,让温生才去招募有志于农业的南洋子弟。准备忙碌中抽空在码头附近的农场先试着水稻矮化育种与杂交育种,并实验各种后世农业理论。这是许多要做的大事中的一环,他也一直记在心上。

    吃过午饭,李秉衡就写好增添的要去欧美采买的石油钻井、炼油等设备详细清单与酚醛塑料的专利文件直奔张家。到了以后,发现又多了不少人来。张老爷子正在会客,听得他来了,带了几个人来迎他。

    “嘉庚,这就是你刚才说要见一见的李光华小兄弟。”原来刚才张振勋将他印的那些橡胶种植理论以及橡胶加工厂的资料给今日从新加坡过来的几位橡胶种植大户传看,这里面叫陈嘉庚的看了连声叫好,声称要见一见作者。

    两人连忙互相见礼,寒暄起来。这陈嘉庚在历史上是鼎鼎大名的“橡胶大王”,创下来数亿美圆的资产,他的女婿李光前后来也是位大人物。李秉衡对这两人知之甚多,言谈举止甚是恭敬。陈嘉庚惊讶他如此年轻的同时也是另眼相看,两人谈不上多久都惺惺相惜起来。

    一旁的林文庆也是对李秉衡赞誉有加,那些纸上写的很多都是他亲身经验过但没能用文字组织起来的,所以作为马来亚第一批种橡胶的人,他是懂得这些资料的价值的。

    “听张世伯说你还是个机械专家,请你一定要为我们好好设计橡胶加工厂的机械,扩大生产能力。”陈嘉庚郑重的请求道。

    “南洋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种植橡胶,这些资料不能乱传,我建议成立华侨橡胶联盟,只能联盟中人学习。若是被外国人以及当地土著学去了,我们就没得活了。”林文庆向李秉衡建议。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知识有时候确实只能在小范围传播。这些东西也确实只能在华商手里,外国人与土著没有道理受到这些眷顾。

    “那好,就请张老爷子组织这个联盟,想加入的华商由他跟大家商议批准与否。”张振勋也有橡胶种植产业。

    “关于橡胶加工厂的机械,我这几天就开始准备设计与改造。”

    张振勋见他又把活揽到手里,知道他不忍心拒绝,他手头要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明知会有累垮的可能还答应众人设计橡胶机械的请求,老爷子越来越为李秉衡的人品感到佩服。

    把酚醛塑料的专利文件复制了不少邮寄到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当然日本这个野蛮国家除外。之后开始在船上准备不少小发明的资料,准备申请专利。

    等到华商大会快举行前的几次座谈会,一时兴起,把这些专利都让给了来参加大会的不少华侨商人,并且也投资了不少钱出去,被黄仲涵笑称为“散财童子”。

    华商大会正日的时候,也是最热闹的时候。南洋华人是最重风俗,原来家乡的规矩习俗一直没敢忘记,反而一样样都拿出来郑重实行。先是张振勋带了祭天地并遥祭家乡以示背井离乡未敢忘了祖宗根源,然后又是舞龙舞狮子,总共九条巨龙两百头狮子,另外鞭炮更是无数。

    李秉衡早早就带了温生才等一干兄弟做了新衣服裤子,穿了崭新的皮鞋。一起舞了条巨龙,队伍之前训练了半日,再加上众人身手都好,舞的蛮有样子,赢得了不少掌声。队伍先从张家大宅门口舞起,李秉衡掌了龙头,一边舞着龙一边在门口用柑橘摆了个大大的福字。完了又欢天喜地的舞着往附近的华埠而去,一路去许多华商门口摆福字,即便许多华人贫民,李秉衡也带着众人用柑橘摆了福字,还在门口放上不少年货与荷兰盾。

    张振勋也很有兴致的跟在后头,跟随着他的家人端了许多的柑橘,有时候老人家看的开心,也去凑热闹在地上摆福字。一边叫着好,还一边对着黄仲涵笑道:“我看光华那队舞的相当好,人少了点,但精神的很。”

    原来舞龙队要上百人,但李秉衡队伍有八十多人,训练下来也够了,所以华商大会众人才许了让他们单独一条龙,而没有把他们分拆。这些日子又有不少兄弟慕名而来,或是与温生才、李燮和等相熟识。李秉衡索性把自己的休息室也打通,成一大室,能容的上百人的铺位,自己也睡在大家中间,整天照着后世中国陆军练兵之法慢慢操练,睡前互相讲些革命道理。温生才最激动,常常讲不一会便把自己讲哭。李燮和稍微冷静,但是讲的激动了也要拍手呼喊。后来从日本赶到的喻培伦,本来想在日本继续求学,但李秉衡托胡汉民带给他路费让他来南洋帮助办炸药厂。一听能办炸药厂,他立即带着弟弟喻培棣赶了过来。每次大家谈论革命,轮到他发言,他只有来去这么几句话:到时候我脖子上挂上一个大竹筐,放上满满一筐的炸弹,谁敢破坏革命,我就用炸弹炸他。每每让大家哄堂大笑,李秉衡也喜欢他们俩兄弟,弟弟喻培棣前几天被他送去德国留学了,同去的还有当地一百多位华侨子弟,每人都发了上万的马克,也算是帮了他一个忙,不然那么多的马克放在那边还真不知道怎么用。最有意思的是林觉民,讲起革命道理来抑扬顿挫,调子就吸引人,平缓时感动人,激昂时使人振奋,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李秉衡讲的不多,但是大家最喜欢听。除了革命道理,还分析世界大势,分析革命形势与策略,尤其是军事上的内容大家听的如饥似渴。李秉衡准备等训练一阵后开始按照特种兵的标准训练他们,将来也是股助力。

    舞完了龙,李秉衡带着大家到华埠的集市上去吃小吃。杏仁饼、黄梨挞、蛋卷、年糕、糖果、烤肉干等,每一样都要吃上许多。顺便还买上许多带到船上,过几天就是过年,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年当然要好好准备。

    整个华商大会,许多人都达到了原来参加的目的。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也谈成了不少大项目,由李秉衡、张振勋与黄仲涵组织的复兴公司牵头,与许多印尼华商合资,开办南洋石油公司,掌握了印尼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与加里曼丹岛大部分的石油资源。由于要让着英荷合资的壳牌石油公司,许多已知的油田都没有去开发。即便如此,按照后世资源分布图买下的土地与沿海的石油资源,已占了南洋石油资源的大半。另外还有复兴公司与张煜南等为首的铁路专家合资成立了南洋铁路公司与南洋机车公司。此外还有陈嘉庚投资的南洋矿业公司与新加坡锡制品公司,林文庆投资的橡胶加工机械公司,林可胜与伍连德合办的南洋华人大医院由李秉衡无偿借贷,将在南洋十余座城市设立分部。此外,李秉衡与印尼、大马、新加坡三地十几位华商兴办了新式火柴厂、机制糖厂、安全矿工灯厂、南洋电灯厂、采矿机械厂、螺丝厂、玻璃厂等等十数家工厂,所以技术与专利由李秉衡提供,只在工厂占少许股份。即便如此还有很多人在犹豫观望,但一旦第一批“冒险”的人有了丰厚的回报,李秉衡相信接下来投资办厂的华商将会越来越多。

    第一章 南洋盛举 第十一节 过年

    过年这天,张振勋让人来请李秉衡与众人一同前往张家吃年夜饭。~~~~李秉衡特意给了大家半天假,好好休整打理下自己。大家也知道就这么胡子拉渣又是一身铁油味道去人家做客实在不象话,好在船上有后世的香皂、洗发水、沐浴露等等,再加上电动剃须刀,没多少工夫众人都换了个样。最后只有喻培伦不肯去洗澡,仍缠着李秉衡讲船上香皂这些物事的原理。实在拗不过他,只能从氢氧化钠与天然油脂或脂肪酸反应得到脂肪酸钠讲起,如何在这脂肪酸钠中添加活性剂、改良剂等得到不同种类的香皂;再讲到洗发水等日化产品的原料与制作。其实这些日化产品制作并不困难,只需要摸索经验而已。只听得喻培伦喃喃念道:“等以后革命成功了,我就办这日化厂去,让外国人洗澡都用我造的东西。”众人又是一阵发笑,李秉衡却心里一痛,想到在后世广州起义中,喻培伦负伤多处仍坚持战斗,被捕后严刑拷打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心想这一幕在这个时代是再也不会有了。于是,转悲为喜,也和众人谈笑起来。

    一群人穿着李秉衡订制的哔叽衣服,浩浩荡荡的游街般来到张家,沿途众人见队伍神精气壮,一个个朝气勃发,没有一人穿的马褂留的辫子,纷纷啧啧称道。

    张家今年过年相当热闹,还有少许华商留在此地过年,加上李秉衡这群人,里里外外的摆了六七十桌。吃年夜饭之前又是许多风俗礼节,李秉衡没经历过,什么都觉得新奇。只觉得今年这个年实在是非同一般,虽然偶尔想到家人会有些难过,但转瞬便会被眼前热闹的气氛所影响。李秉衡灵机一动,带了温生才、李燮和等几个身手好的舞起狮子来,喻培伦则带了其他弟兄放起炮仗来。 林觉民与另外几个书法好的则去拿了笔墨写了不少对联与福字去送给华埠的华人街坊。热闹了一阵,众人纷纷归位,开始吃起酒来,李秉衡再三却让只与一帮兄弟坐在一起。席中少不得你来我往,李秉衡来者不拒,酒到杯干,又去敬了上桌的张振勋等一干老前辈。谈笑间又互相祝福,气氛融洽,众人都畅开了怀的喝酒吃菜。李秉衡那几桌纷纷说些勉励的话语,对革命的憧憬,讲到热烈处,好不热闹。

    李秉衡望着兄弟们一张张年轻又亲切的脸,一阵的感动,想到原来的历史中许多生命为革命而牺牲,心里有如刀绞。一旁的温生才怕他喝醉,过来询问。李燮和也拿了茶过来让他喝些,稍微却些酒力。李秉衡微笑着抓住两人的手说道:“我以前一直四海漂泊,我不知道活着是为什么,只知道自己的心是残缺的,想找东西弥补。如今我到了这里,我觉得我的心是满的,我想我知道我为什么活着,就是革命成功,将来与一帮兄弟一起建设这大好河山。革命艰险,以后谁也说不准会是怎样。以后我们这些人都是革命先锋,难免牺牲,我若是赴难,你们一定把我的尸骨收了化灰,等革命成功了再葬我,我方能合眼。”温生才等都知道他是醉了,听他说的难过,紧紧拉着两人的手大哭道:“我矢志革命已数年,九死一生,这条命随时为革命牺牲了,我也不在乎。若是能以我血唤( 龙起苍茫 http://www.xlawen.org/kan/403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