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第一权臣 > 重生第一权臣 第 20 部分阅读

第 20 部分阅读

    的年度搞笑巨著《人人都爱本教主》,此文已完结,还有小生生友情赞助的h番外一则,文章地址戳我:

    另外《人人都爱本教主》已开通定制印刷,有意收实体书的请点图片:

    第五十五章

    翌日一早,高展明、引鹤和李景若一起往太守府去了。

    太守府里,刘汝康正在发脾气,桌子拍得整天响。

    “该死的纨绔子弟!格老子滴,就知道给老子添麻烦!”

    太守府家丞同情地看了眼可怜的桌子,心道今年府里买桌子的预算又要增加了。然而他的心思也只被桌子勾去了一会儿,很快就发愁道:“老爷,要是新来的都督真的被流寇杀害了,咱们可怎么跟朝廷交代啊!”

    刘汝康又拍了三下桌子:“老子的烦心事够多了!官府的余粮再放两个月就要放完了,朝廷那帮狗|娘养的,不帮老子赈灾,还专门给老子添乱!老子带兵杀他个片甲不留!”

    家丞吓了一跳,忙跑上去捂住刘汝康的嘴:“老爷,您别嚷嚷了,要是让人听去了,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名啊!”

    刘汝康气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打开他的手,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汇报灾情的折子都往上递了三道了,朝廷一点反应都没有。什么高家,什么赵家,自己吃香的喝辣的,老百姓的死活他们就不管!还给老子派什么新都督,新都督能治灾吗?单枪匹马的还敢乱跑!就知道游山玩水!要是让老子逮到了,老子五花大绑把他送回襄城去!咱们嘉州没有民脂民膏给他搜刮!”

    家丞道:“官府的余粮确实不够了,要不先缓缓,熬几个月向其他州的商贾豪绅们收购米粮,再放粮赈灾……”

    刘汝康道:“怎么收?那些狗屁商贾的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去年刚开始闹灾的时候,那些该死的家伙们就低价把粮食都收起来屯着,就等着发国难财呢!官府收粮的公文早就放出去了,粮食的价钱被他们炒到了前年的二十倍!老子按两倍的价格收,收到现在,一人一口米汤都不够喝!”

    凡是饥荒的时候,往往都是无良商贩发财致富的时候。当他们发现饥荒的苗头,立刻开始大肆屯粮,等到百姓无米可食的时候,他们也屯够了几仓的粮食。要是能让他们把粮食都吐出来,确实够老百姓熬过这阵子,可他们却把粮食的价格炒得极高,百姓鬻儿卖女,往往都只够换几天的口粮。

    家丞连连叹气:“唉,祸不单行啊。老爷,要不您给贵妃写封信,请她跟皇上求个情,给咱们多拨点赈灾的钱……”

    刘汝康又用力拍桌子,只听轰的一声,可怜的木桌倒地阵亡了。他道:“你以为老子没写?她叫老子自己想办法撑着,别再给朝廷上折子,省得显得老子没用,保不住乌纱帽。高家的人都是混账,你以为老赵家有几个好的?都是一路货色!”

    正说着,外面突然有人来通报,说是高展明又来了。

    刘汝康不耐烦地挥挥手:“把他晾着,老子没空伺候他!”

    家丞退了出去。

    没多久,家丞又回来了,向刘汝康汇报:“老爷,那高展明这次多带了一个人来。”

    刘汝康没好气道:“又带了哪个混球?”

    家丞道:“奴才也没见过,面生得很,听口音,不是咱们嘉州本地人,像是京城来的。”

    刘汝康皱眉:“京城来的?不是说那姓高的只带了一个奴才?”

    “看模样,不像是个奴才,倒是个公子爷。”家丞凑到刘汝康耳边小声道,“奴才听人说,最近高判司一直和那个公子入则同榻、出则通车,下面的人都在传……说那人是高判司的……面首……”(注:面首既男宠)

    刘汝康差点一口水喷出来:“啥?面首?!”

    在蜀地,男风十分盛行,不少官员豪绅都豢养年轻美貌的小厮充做自己的面首。

    刘汝康大怒,扬起手,才发现刚才房里的唯一一张桌子已经被他拍散架了。他悻悻收回手:“格老子滴,老子心烦的很,他还敢养面首?!还敢带到老子府上来?!反了天了!”

    刘汝康和他的家丞要是知道高展明带来的“面首”就是他们一直求而不得的新都督李景若,只怕会吓得眼珠落地。

    家丞问他:“老爷,咋办?”

    刘汝康道:“老子没空管他,让他等,他爱等多久等多久!别给他上茶,渴死他!”

    可惜这次高展明不会渴死,他学聪明了,自带了水囊来。不光是水囊,他还带了不少解闷的东西,优哉游哉得很。

    三人等了一炷香的时间,还等不到刘汝康召见,于是他们在院子里将随身带的马吊牌铺开,怡然自得地开始玩牌。

    一名婢女从后院路过,看见他们的阵仗,忍不住好奇地探头张望。

    李景若笑着向她招招手:“姑娘,可否移驾过来?”

    那婢女见李景若笑得如春风拂面般,怔了怔,不自觉地走了过去。

    李景若一双风情的眼盯着她的脸转了转,惊喜道:“姑娘,你模样这般标致,是这府上的夫人吗?太守真是好福气。”

    那婢女脸上不禁飞红一片:“爷别拿奴婢打趣,奴只是个侍婢。”

    李景若大惊:“侍婢?太守府上竟连侍婢都有如此模样,可真叫在下开眼。”

    高展明险些笑出声来,忙顺着李景若的话称赞道:“在下原以为皇宫里的宫女们就是天姿国色了,没想到嘉州地杰人灵,怕是宫里的贵妃到了此地,也要自愧不如。”

    引鹤是个看见姑娘就嘴拙的,他说不出这般轻浮的话,就只羞涩的低着头不做声。落到旁人眼中,更是无声的夸赞。

    那婢女羞得低下头去,绞着衣角不做声。

    李景若道:“姑娘,我们正打算玩几局马吊牌,可惜三缺一,不知姑娘可有闲暇,陪我们玩两局。”

    那婢女是伺候夫人的,现夫人已经歇下休息了,她恰好无事可做。然而她知道老爷不待见等在这里的几位客人,因此有些犹豫。

    李景若道:“就玩两局。若有姑娘陪我们解乏,实在是我们三生修来的福气。”

    那婢女到底禁不住马吊牌的诱惑,有心道老爷只吩咐了不许给他们上茶和供食,却没说不准和他们搭话玩牌,于是坐了下来:“就只玩两局。”

    李景若忙道:“好。这便开始吧。”

    刘汝康不知后院的事,把人都打发出去,闷在书房里抓耳挠腮地继续写折子,请求朝廷拨粮拨款,缓解嘉州的灾情。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汝康只觉口渴不已,高声唤道:“来人呐!”

    等了半天,外面没动静。

    刘汝康又叫道:“来人呐!人呢,死哪去了?”

    外面还是没人理睬。

    刘汝康不得不自己站起来,推门出去,只见外面一个人都没有。家丞急匆匆地赶了过来:“老爷叫人?”

    刘汝康莫名:“伺候的人都死哪去了?”

    家丞擦了擦汗,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刘汝康的神情:“都……都在后院。”

    “什么?!”刘汝康大惊:“在后院?在后院干嘛呢?”

    家丞的声音更小了:“看……看牌。”

    刘汝康一双眼睛瞪得滚圆:“看什么牌?”

    家丞用蚊子叫的声音哼了两句,刘汝康没好气道:“大声点!”

    家丞挺直了腰板,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大声道:“夫人在后院跟那三个访客打马吊,院子里的奴才都去围观了!”

    刘汝康的下巴险些落地:“夫、夫人?!”

    太守府的人都知道,老爷刘汝康虽然是个暴脾气,但却是个嘴硬心软的,嘴上总是骂骂咧咧,却是个疼人的,还是个耙耳朵,在外面硬的像块干牛粪,到了屋子里就被夫人管的言听计从。时日久了,太守府的奴才都被惯得骄纵了,府里太守夫人是最大的,太守老爷只能派第二。

    高展明李景若在后院里跟奴才们玩马吊,玩了两局又两局,奴才们都去围观了。太守夫人找不到人伺候,走到院子里,一看见马吊牌就两眼发光,斥退了奴才撩起袖子亲自上阵,在后院跟人玩上了。

    刘汝康急得直跺脚,哪还敢把人晾着,连忙带着家丞匆匆忙忙赶了过去。

    一进后院,只见围观的人包的跟个水桶似的,突然传来一阵喝彩道好声,看来是有人赢牌了。

    李景若从怀里掏出一副珍珠耳坠子递给太守夫人,一脸为难:“夫人果真好牌技,把把都是夫人硬,在□上带的这点家什都快输光了。”

    太守夫人眉开眼笑地接过李景若递来的珍珠耳坠,往耳朵上比了比,高展明赞道:“珍珠配美人,果真绝配。”

    太守夫人笑得见牙不见眼,把坠子揣进兜里,将手里的牌一推:“接着来!”

    这一回他们来太守府,准备的可比先前充分多了。李景若是个人精,也不知他从哪里打听来,太守刘汝康是出了名的惧内,而太守夫人又是出了名的爱玩马吊,于是他们特意带了一副马吊牌和一些珠宝首饰来,故意输牌,果真把太守夫人哄得眉开眼笑。

    刘汝康急得直跺脚:“让开!让开!”

    众奴婢小厮见太守爷来了,连忙让开一条道。

    刘汝康走进人群中,只见夫人刚摸了一手好牌,正两眼发光,急道:“夫人!”

    太守夫人不耐烦道:“等我打完这副牌再说。”

    刘汝康痛心疾首:“夫人呐!”

    高展明将手里的牌一压,淡然道:“夫人,既然太守爷找您有事,不如先说完了事,过会儿再接着打。”

    太守夫人不高兴地将手里的牌搁下,刘汝康连忙将自家夫人拉起来,拖出人群。

    刘汝康不满道:“夫人,你怎么和他们打起马吊来了?”

    太守夫人白了他一眼:“你说那个娃不好,我看他好得很嘛。根本不是你说的什么纨绔子弟。刚才打牌的时候我问他,他到嘉州来做什么,他说他是来办实事的,想要解决嘉州现在的困境,可惜一直见不到你的面。这样的人,你把他们晾着不管,你这太守做的是不是得意忘形了?”

    刘汝康瞪眼:“解决嘉州的困境?就凭他?!夫人,你是被他们的花言巧语哄得昏了头了!”

    太守夫人道:“我听那个娃说的很有道理,他才到任几天,就把嘉州的情况都摸清了,他要是纨绔子弟,你把他晾在院子里不管,他还不生气?还来用热脸贴你的冷屁股?你当你的屁股是金子打的?”

    刘汝康哭笑不得:“你中了他们的计了!”

    太守夫人道:“我不管,我看他们是好人,你不准再把他们晾着,赶紧接见他们!”

    刘汝康闹起了脾气:“我不去!我不跟那种忘八说话,没的给他们长脸。”

    “呀哈!”太守夫人大怒,揪住刘汝康的耳朵:“你这张脸值多少银子?你去不去?!”

    刘汝j□j怕在高展明等人面前丢了面子,忙挺起腰板,故作威风的模样喝道:“放手,放手,你这妇道人家懂什么!”

    太守夫人更加生气,用力拧着他的耳朵:“好哇,你还敢凶我!当初你娶我进门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还说一辈子对我好,现在就嫌弃我了?!”

    周遭人对这一幕见怪不怪,不住窃笑。

    刘汝康苦不堪言,壮硕的汉子只要弯下腰讨饶:“夫人,夫人,我错了,你快松手,外人看着呢。”

    太守夫人冷笑:“你去不去?”

    刘汝康只得迭声应道:“我去,我这就去。(《 href=〃www.lwen2.com〃 trget=〃_blnk〃》www.lwen2.com 平南文学网)”

    太守夫人这才满意地将手松开。

    刘汝康瞪了一眼在那边看热闹的高展明和李景若,小声道:“夫人,你是真的上了他们的当了。”见自己夫人又要发怒,忙指着李景若道,“那高判司竟敢把他的面首带到太守府上来,你还说他不是纨绔子弟,简直是目中无人!”

    “面首?!”太守夫人大惊,不可思议地打量着李景若,眼里的欣赏之情变作了惋惜之情。

    听见面首两个字,李景若一怔,指着自己:“我?”

    引鹤一口口水喷在牌桌上,险些晕倒。高展明手一抖,手里的马吊牌落在地上。

    李景若只怔了片刻,笑得直不起腰来:“君亮,你听见没有,他们说我是你的面首,可真是太抬举我了。”

    高展明嘴角一抽。

    太守夫人迷惑不解地看看李景若,又看看自家老爷,疑惑道:“可是他说,他是初来此地,也是领了份差事来当官的。难道他骗我?”

    “当官的?”刘汝康一怔,终于走向高展明和李景若。

    李景若起身,风度翩翩地向刘汝康抱拳:“刘太守。”

    刘汝康哼了一声,没好气道:“果真没有教养,你们见了本太守,竟然不拜?”

    高展明看了李景若一眼,起身准备向刘汝康下拜:“太守大人终于肯受下官一拜,下官深感荣幸。”

    高展明刚刚欠身,李景若扶住了他,道:“今日不是什么正经场合,只是朋友相见,就不必拜了。”

    高展明挑眉,便站定了不动。

    刘汝康大怒,用力拍了下石桌,石桌不比木桌,他疼得立刻收手,哼了一声,硬撑着又轻轻拍了两下石桌,凑齐三下:“你这家伙……”不管李景若到底是高展明的面首还是新来的官吏,这嘉州的地界上,就属他这太守最大,除非是新来的都督。一个面首,能给判官当面首?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李景若道:“刘太守,好久不见。”

    刘汝康一怔:“你见过我?”他上下打量李景若,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你这家伙的确有些眼熟,我们在哪里见过?”

    李景若悠然笑道:“十年前刘太守在京城拜官的时候,我见过你一回。我那时年纪还小,如今相貌有了变化,刘太守不认得我,也是情理之中。”

    刘汝康一惊:“十年前?京城?十三岁的孩子?我记得……”他蹙眉回想片刻,大惊失色,“什么?你难道就是永王的长子?你是新来的都督?!”

    此话一出,四周的议论声霎时静止,一片倒抽冷气之声。

    李景若笑而不语。

    刘汝康半信半疑:“你的官文呢?”

    李景若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官文递给刘汝康。

    刘汝康接过官文,查看再三,确定是真的,又上下打量李景若,实在挑不出错来,只好不情不愿地下跪:“下官刘汝康,见过都督大人。”

    院子里的夫人奴才们立刻跪了一地,方才跟李景若调笑打牌过的几个奴才更是一脸惶恐。而方才误传李景若乃是高展明面首的家丞吓得双腿一软,直接跌坐在地。

    直到刘汝康在地上跪了一会儿,李景若这才不紧不慢道:“刘大人,我方才已经说了,这不是什么正经正常,不过是朋友间会面,不必行此大礼,快起来吧。”

    刘汝康憋屈地从地上爬起来。他以为是前日他怠慢了高展明,高展明就联合了李景若一起来寻他的乐子,心里万分恼火。这两个纨绔,一个是皇族子弟,一个是高家子弟,果然是一丘之貉!没一个好东西!

    刘汝康没好气道:“李都督前些时日跑到哪里去了,叫下官好找。”

    李景若问他:“前些时日,你为何不肯召见高判司?”

    刘汝康翻了个白眼,生硬地说:“下官病了。”

    李景若挑眉:“本都督前些时日也病了,多亏了高判司的悉心照料,我已痊愈了。”

    刘汝康哼了一声。他自然不信李景若说的鬼话,不过彼此彼此,也无话反驳。他心里把李景若骂了个狗血喷头。他原本想给高展明一个下马威,杀杀高展明的威风,被李景若这么一闹,却成了自己被新来的都督放了个下马威,当着全府人的面下不来台。

    李景若道:“既然今日遇上了,不知刘太守可有时间,我想向刘太守请教嘉州目前的处境,高判司新官上任,刘太守也该对他指点一二。”

    刘汝康不情不愿道:“二位请随我到书房来。”

    高展明与李景若相视一笑,跟着刘汝康往书房走去。

    三人一走,太守夫人念念不舍地看了眼桌下剩下的牌局,指了三名婢女道:“你们陪我打完这一局,我方才摸得牌可好了,不打浪费了!”

    于是众人坐下,重新开始将马吊牌打得风生水起。

    刘汝康将高展明和李景若引入书房中,三人坐定,高展明看见刘太守桌上未写完的折子,奇道:“太守大人,这是……”

    刘汝j□j硬道:“你只是个判司,与你无关,管好你自己就行。”

    李景若道:“不知刘太守打算向朝廷上书何事?与嘉州的蝗灾有关?”

    刘汝康只得将折子拿起来递给李景若看,李景若看罢之后又递给高展明。

    刘汝康在折子中照实禀明了嘉州如今的惨状,请求朝廷给与资助,还说请皇上原谅他三番四次为此事上奏,实在是嘉州民不聊生,他不得不为民请命。

    高展明看后一惊。他先前是在翰林院当差,一些地方上来的折子皇帝批不完,也会交给翰林院的官员批,他看过嘉州的上书,书中对嘉州的灾情轻描淡写,并说虽有灾情,但凭嘉州府自己的调控也能顺利度过灾情。可是看刘太守的奏折,他显然不止为此事上过一次书了。

    高展明问刘汝康:“太守大人为嘉州的灾情向朝廷上过几次折子了?”

    刘汝康不情愿地回答道:“从去年灾情到现在,已经是第五道了!格老子滴,那帮家伙根本就不受理老子的请奏!”

    高展明和李景若听刘汝康言语如此粗鄙,都吃了一惊,但也没说什么。

    高展明道:“大人,我刚从京城中,曾在翰林院中任职,在皇上身边侍奉,据我所知,皇上对嘉州的灾情根本不了解。”

    刘汝康一惊:“不了解?怎么可能!老……我每两个月就往朝廷递折子,皇帝是睡糊涂了还是不认识字?”

    听他竟敢如此对皇帝出言不逊,高展明和李景若都默了默,李景若噗嗤一声笑出声来,旋即就敛了笑意。

    高展明道:“大人,你的折子,该不是叫人给压了或是改了吧?”

    刘汝康一怔,凝眉细想片刻,勃然大怒,用了拍了三下家丞新给他换的折子:“格老子滴,老子就知道!肯定是赵老忘八!”如果皇帝看不到他的折子,朝上敢压下地方呈上去的折子的人,不是高家的就是赵家的。对于高家人而已,刘汝康是赵家的外甥,是赵家的势力,他们定然恨不得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早点革了刘汝康的乌纱帽。可是对于赵家而言,当然不希望自己人管辖的地界出问题,因此才会把嘉州呈上去的折子给压了,让刘汝康自己管治嘉州。

    高展明没想到他竟然连赵家也一并骂,颇有些吃惊。李景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刘太守果然还是从前的脾气。”

    刘汝康不屑地哼了一声,似乎对于他的评价毫不在意。

    高展明道:“大人,我这几日在嘉州游历,看见官府定点开仓放粮赈灾,只要家境困窘之户,能领到官府的证明文书,就可以领粮。听说此法施行良久,不知官府还有多少存粮?”

    刘汝康道:“你就是个判司,管那么多做什么!”

    李景若道:“依本都督之见,以高君亮的才华,做一个判司,实在有些屈才了。本都督也想知道如今嘉州府的现状。”

    刘汝康险些没气歪鼻子。他是明白了,李景若和高展明这两个纨绔子弟是一伙的,然而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只好忍声吞气道:“没多少余粮了,顶多再放两个月,朝廷再不拨款,熬不完今年冬天。”

    高展明问刘汝康:“那大人打算怎么办?”

    刘汝康一瞪眼:“怎么办?再不给老子粮食,老子杀到京城去!”

    李景若搭腔道:“听说高判司是打算来做实事的,不知道高判司可有高见?”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应白头的地雷

    最近几天留言好少>_<小李子那么腹黑你们都不给点鼓励吗!果然大家还是都喜欢神经病吗!

    第五十六章

    李景若搭腔道:“听说高判司是打算来做实事的,不知道高判司可有高见?”

    刘汝康对于高展明甚是瞧不上眼,听李景若问高展明,只是嗤笑一声。

    高展明看在眼中,只道:“我想知道嘉州府还有多少存余,现在嘉州府的物价以及共有多少户籍。还有附近几州的收成情况。”

    不等刘汝康反对,李景若立刻道:“刘太守,高判司问的,也是我想问的。”

    得!这两个家伙是串通一气的!

    刘汝康叫道:“来人呐!”

    在外面候命的家丞推开门跑了进来。

    刘汝康将高展明方才讨要的资料与家丞如此说道一番,那家丞就告退了,没多久捧回几分官府文件,道:“还有几份太守府里没有,要去各县征调。”

    李景若道:“我现就住在高判司府上,带你们收起资料,送到高判司府上来就是。”

    那家丞忙连声称是。

    刘汝康阴阳怪气道:“高判司有何高见?”

    高展明不急不忙:“我得看完资料结合民情再想想。”

    “嘁!”刘汝康朝天翻个白眼。

    高展明顿了顿,道:“可惜我只是个判司,专管诵狱。即便我果真有高见,怕也办不了事。”

    哟呵!刘汝康新奇了。这纨绔子弟好大的胆子,这是跟自己要权来了!他当即道:“你要是能治灾,老子不用跟朝廷请命,直接就擢升你当县令!”

    高展明微微一笑:“大人认为,如今嘉州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刘汝康道:“当然是缺粮赈灾!”

    高展明出示手里的官文:“官府还有一定的资金,可以用来向民间屯粮的商贾收购米粮发放给穷苦百姓。”

    刘汝康心里痛骂高展明没见识,道:“那些商贾要是肯卖粮,老子还要给朝廷上书?前年一斤白面才九文钱,现在白面被叫到一百五十文一斤,官府就是有金山银山也不够收!咋收?老子恨不能带兵去抢!”

    高展明心里略一盘算,道:“我有法子,即便没有朝廷的援助,或许也能令嘉州再多撑几个月。”

    刘汝康大惊:“你有什么法子?!”

    高展明挑眉,又道:“我只是个判官……”

    刘汝康大怒,连拍三下桌子:“只要你献计,能用的老子就用,若是有效,熬过这几个月老子就给你升官!升你做上县令!”

    李景若不紧不慢地添油加醋:“刘太守不是不赏识高判司么?听说前几日还让高判司白白等了一整天……”

    刘汝康蓦地站了起来:“只要他能治灾,老子在他府门口跪一天……不,跪三天!”

    高展明笑了:“那就请太守大人将我需要的资料都送到我府上来吧。”

    刘汝康一挥手:“我现在就找人去给你调!可你要是想不出计策乱夸海口……”

    高展明道:“太守大人若真有心重用我,那么我献的计策,大人一定要用,而且要不问缘由地用。若用了我的计策,还是收不到粮食,不能暂缓灾情,我认捐两万两白银为嘉州百姓购粮!而且我会自请罢官,从此远离嘉州!”

    李景若颇有些吃惊,上下打量着高展明。

    两万两白银呵!刘汝康瞪圆了眼睛,心中一边盘算两万两白银能买多少粮食,一边暗骂高展明败家。两万两白银是哪里来的?肯定不是年仅十八的高展明自己赚的!肯定是太后和安国公给的,还不是搜刮民脂民膏来的!这高展明当真纨绔,而且纨绔到了极点!就为了出一出风头,一甩手两万两银子!

    刘汝康当然不信高展明能有什么妙计,嘉州那么多官员都解不了嘉州的灾情,那高展明就算有三头六臂能呼风唤雨,他能把蝗虫都灭了?不可能!刘汝康为了叫那些黑心的商贾吐出屯粮,威逼利诱甚至都甩出刀子来吓唬人了,也没骗来多少粮食,高展明能叫那些商贾把粮食吐出来?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刘汝康猛一拍桌:“一言为定!老子说话算话,但老子不信你,你给我签个状子,你要是明年开春之前不能让嘉州的灾情减轻,两万两银子立刻送到官府来!”

    万一高展明真有什么妙计,当然是好事。万一高展明只是乱夸海口,两万两银子也能让嘉州再多缓上一阵,这桩买卖对刘汝康来说只赚不赔,他当然要答应。

    李景若道:“我可以做个见证。”

    刘汝康一脸狐疑地瞪着李景若:“你俩是一伙的,你的话老子也不信,有胆子就签军令状!”刘汝康是个火爆脾气,就算现在皇帝站在他面前,他一样该顶撞就顶撞,就算李景若是个正三品的都督,他也照样不放在眼里。

    高展明二话不说,起身到刘汝康的书桌边,就着未干的砚台蘸了墨,提笔就写,不片刻就写成了一张状子,递给刘汝康。

    刘汝康看过,道:“少了一条!”接过笔,将他方才所说的只要高展明能完成此状,他就给高展明跪上三日加了上去,豪迈地一挥手,“老子说话算话,不赖你的!画押吧!”

    高展明取过刘汝康桌上的红泥,在状子上摁下自己的手印,刘汝康也将自己的手印压上。

    “行!”刘汝康一拍桌子,一锤定音,“老子等着你的妙计!”

    高展明笃定一笑,起身道:“那下官便先告辞了。”

    李景若道:“今日差不多了,我也先回去了。”

    刘汝康忙道:“你不回去?”

    李景若道:“我尚想在民间查访,都督府就先空置着吧。”

    “随你的便。”刘汝康无所谓。只要李景若人找到了就成,他爱住窑子还是爱给人当面首,都是他的事,反正这些纨绔子弟荒唐事办得多了去了!李景若自甘堕落,关他屁事!

    高展明和李景若向刘汝康告辞,由家丞引着向外走。书房的门刚打开,就看见太守夫人和几个小厮正蹲在门口偷听呢,一见李景若,众人纷纷向他行礼。

    高展明向太守夫人拱了拱手:“夫人。”

    太守夫人对他二人讪笑,掏出帕子作了个揖,依依不舍道:“高大人,李大人,以后有空再来府上打马吊啊。”

    李景若哈哈大笑:“一定。”

    高展明和李景若前脚一走,太守夫人后脚就冲进书房。

    两人还没走远,就听见身后传来刘汝康的哀嚎声和太守夫人的训斥声。

    “老娘日你先人板板!你居然敢说新来的都督是面首,看看你干得好事!”

    “唉哟,夫人,放手,快放手吧,耳朵让你拧下来了……”

    太守家丞面上一臊,干笑道:“咱快些走吧。”

    李景若和高展明相视一笑,离开了太守府。(《 href=〃www.lwen2.com〃 trget=〃_blnk〃》www.lwen2.com 平南文学网)

    第二天,高展明就送来了第一条计策。他要求官府停止无偿放粮,颁布政令,百姓可以捉蝗虫换粮食,一石蝗虫换一斗粮食。

    嘉州府为了治理蝗灾,也曾组织军民捕捉蝗虫,不过毕竟人手有限,且又有种种原因,难以做到全民动员,所以蝗虫的剿灭行动成效一直有限。

    再说官府放粮,因为粮食有限,可不可能人人顾全,只能接济那些最贫困的。然而贫困与否,需要官府的认定,其实如此并不公正。最贫困的或许得不到救济,而有壮劳力的人家却因为可以得到救济而懒怠做活。即便如此,官府能发放的救济也少得可怜,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高展明的申请令交到太守府,刘汝康看完哼了一声:“算是有些小聪明。”大手一挥,批准了。

    政令颁布的第二天,城里万人空巷,铁匠不打铁了,扛着锄头下地捉蝗虫;木匠不刻木了,拎着笼子下地捕蝗虫;就连青楼窑子也不开张了,姑娘们换下绫罗,穿上麻裤挽起袖子,在田地跳起了翩翩捕蝗舞。

    李景若和高展明上街,只见先前热闹的街上变得冷冷清清,就连马吊馆都没人了。

    李景若笑赞:“高兄果然妙计。”

    高展明道:“咱们去郊外看看。”

    两人坐着马车出了城,到了郊外,高展明撩开车帘,震惊地“呵”了一声。只见田地人头簇拥,乌泱泱一大片,几乎没有闲人落脚的地方,比当日他看见的蝗阵乌云更壮观。田边堆满了一担担的蝗虫,放眼望去,真是一场盛大的丰收。

    政令颁布了没多久,官府里的就让蝗虫给堆满了,就连公文都快没地方放了。高展明又下令,将蝗虫运往外州贱价贩卖给养禽的农户,一时间,整个蜀地的鸡鸭禽类都被养的油光水滑,鸡肥的上不了树,鸭肥的下不了水。而嘉州尚未被蝗虫啃食的粮食也得以挽救了下来。

    刘汝康又把高展明叫了过去。

    刘汝康拿着官府颁布新令后的账本给高展明看:“自从老子用了你的新令以后,官府虽然不无偿馈发粮食了,可是官府的存粮消耗的比之前更快了,照这样下去,官府的存粮就要用完了!你们这些官吏的俸禄老子只能发蝗虫了!”他指着高展明的鼻子道,“你的功劳最大,明年过年的时候老子给你发一百石蝗虫,不用谢!”

    高展明道:“不愁,俸禄先奢着也无妨。如今蝗虫已捕捉的所剩无几,再换也换不了多少,李都督已经向朝廷上书请求拨粮赈灾,你走你们赵家的道,折子一定能递到皇上手里。熬到明年春夏,官府的赈灾款应该就能到了。”

    刘汝康用力拍桌:“你就这点能耐?!老子承认你的计策有点用处,蝗灾得到控制,今年的收成应该比去年好些,可也好不了多少,春天都没力气下田种地!撑到夏天,老百姓早就饿死了!”

    高展明道:“下官正打算向太守大人献计,是关于官府收粮的,没有粮食,官府不是还有银子么?商贾手里不是还有屯粮么?收粮就是!”

    刘汝康好笑道:“收?你拿什么收?一百五十文一斤白面,就算把你卖了都不够收!”

    高展明道:“一百五十文倒也不贵。商贾手中有米,却不肯卖给官府,就是因为官府出的价太低。要我说,一百八十文一斤收粮食,榜文贴出去,各州的商贾都得把粮食送到我们嘉州来。”

    刘汝康惊得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什么?!一百八十文一斤白面?!你疯了?!一两银子收五斤半,还不够一户人家吃几天,你的两万两银子拿出来,才值十万多斤!你知道嘉州有多少人口?!”

    每逢饥荒,官府就出贴压低米价,不许商贾高价卖米,并且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收购粮食,当然也会给商贾一定的好处,譬如鬻米千石可换个胥吏的官职。然而这项举措对于商贾的诱惑毕竟有限,换来的胥吏职务根本没有什么实权,大多只是个虚职,便是有商贾愿意以粮食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可一户人家捐一个官位也就够了,炒高粮价能获得的收益却足以使他们富得流油,赚够了钱,去哪里换个好差事不行呢?即便官府明令禁止民间高价卖粮,可是商贾不肯贱卖,百姓又必须要粮食,只能私下偷偷交易,非但不能真正把粮食价格压下去,还导致因为买卖风险的增大,更加提高了粮价,民间怨声载道。

    高展明道:“太守大人,你听我的,只消把官文贴出去就是了。我保证你收的到粮食。”

    “日你仙人板板!”刘汝康拍桌痛骂:“你疯了,老子还没疯!你给老子滚出嘉州!”

    高展明不急不忙,擦掉刘汝康喷在他脸上的唾沫,从怀里取出当日他和刘汝康画押的军令状:“太守大人,您亲自画押,白纸黑字,只要是下官献的计,你不问缘由都要用。如今这便反悔了?”他故作惋惜地摇头,“我原本还敬大人是个言出必行的汉子,没想到……”

    刘汝康瞠目结舌。

    高展明笃定道:“大人,你只要把官文贴出去,其余的,下官只有解决之道。”

    刘汝康不可思议。高展明到底哪里来的信心,难道他真打算把自己的家私都拿出来?就算是高家的纨绔子弟,也没有这么败家的!高家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令人发指呐!

    刘汝康额头青筋直跳,咬牙切齿道:“行,你要是收不到十万石粮食,你提你自己的狗头来见本大人!”

    高展明微微一笑,将军令状收回怀中,风度翩翩地笑道:“那就请大人尽早把官文贴出去。晚了,只怕官府也要断粮了。除了高价收粮之外,还请太守大人解除禁令,允许民间商贾自由定价卖粮。”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漫漫长路、兔美酱lm、燕折雪的地雷和喵公主她妈的手榴弹

    今天有二更哦~( 重生第一权臣 http://www.xlawen.org/kan/409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