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千金记 > 千金记 第 42 部分阅读

第 42 部分阅读

    ,又陪嫁了得力的女官,一切井井有条。姚馨还邀宋嘉言到吴家作客,一脸的幸福喜悦,比先时在公主府时还微微的圆润了些,透出淡淡的浅粉,完全是原装天然的好气色。

    以这样的手段得到婚姻,还能过得这样欢乐,也只有姚馨了。

    更令姚馨惊喜的是,太子大典之前,她被诊出有了身孕。景惠长公主喜悦至极,恨不能将女儿接回长公主府养身子,姚馨却是没应,她道,“我要是去了,家里这一摊可怎么办?我要是回公主府,阿玉第二天穿什么衣裳都不晓得。母亲放心吧,有嬷嬷们照顾我,没事的。”

    景惠长公主见女儿精神气色都很好,尤其是女儿女婿感情好,便也没狠劝。何况,如今都在宫内外都在筹备立太子之事,景惠长公主也有自己的交际,留下两个年长的嬷嬷,景惠长公主再三叮嘱女儿,“有什么想吃的,着人去告诉我,我给你送来。”

    “知道啦。”姚馨喜滋滋的。

    待吴玉回来,姚馨亲自把这喜讯告诉吴玉,吴玉两眼瞪圆的惊讶模样,让吴馨笑出声来,拍他一记,“高兴傻啦?”

    吴玉瞅着姚馨的肚子,自眼睛溢出满满的喜悦让姚馨也跟着喜悦起来,吴玉问,“真的?”  “当然啦,我请了御医来诊的脉,若再不真,非去拆了他们的招牌不可。”

    吴玉忙扶着姚馨坐了,声音中都带着三分罕见的温柔,“小心些着。”

    姚馨笑,“我会小心的,你是状元,可要开始给咱们的孩子想名子了,一定要想着独一无二又威风八面的名子才好。”

    “哼,要你早些跟我成亲时,你还不乐意。现在高兴了吧?”

    吴玉本就不擅言辞,点头,两个字,“高兴。”

    姚馨满心欢喜的将头倚在吴玉肩上,唇角情不自禁的翘起来,笑,“阿玉,我真高兴。我想给你生孩子,生许许多多咱们的孩子。”

    听说姚馨有了身孕,宋嘉言还带着滋补品过去瞧了姚馨一回。姚馨已经命人将西厢收拾出来做将来孩子的房间,连带她给孩子做的小衣裳都拿出来朝宋嘉言显摆了一遭,说,“御医说是明年三月份的日子,那会儿就是春天了,用大红的料子,将来儿子、女儿都能穿。”

    “我喜欢女儿,不过,瞧阿玉的样子,像是更喜欢儿子。”

    所有的一切都十分顺利,连国家都风调雨顺,众人都道,此乃太子福兆。正是立太子前夕,便是昭文帝听到这样的话也是极为开心的。

    生命永远无常,没有人能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火是从东宫烧起来的。

    昭文帝带着大皇子祭过天地祭过皇陵祭过祖宗,大礼整整进行了一整日。纵使大皇子身强力壮也有些吃不消,尤其太子大礼服镶金嵌玉刺绣缝制,用料实诚,十几斤的重量绝对有的。何况依礼制,里里就有六层衣服的讲究,大六月的天儿,大皇子没中暑,已是身子骨儿很不错了。当然,他袖管儿里笼了一锦囊的冰,才堪堪撑了下来。

    正礼结束,昭文帝命太子回东宫换了常服再到正殿大宴宗室群臣。

    太子回去换衣裳,昭文帝其实也累,去了内殿休息。眼瞅着时辰将至,太子还未回来赴宴,昭文帝就打发内侍前去东宫瞧一瞧。内侍尚未出得殿门,东宫的火已经烧起来了。

    小内侍来回禀东宫失火的消息时,身上都哆嗦的。

    昭文帝一听,立刻直起身子问,“太子何在?”烧处房子啥的不要紧,但,太子是国之根本,万不能有失!

    小内侍哭道,“奴才过来回禀时,还未见到太子。”

    昭文帝起身,大步出了殿门,果然东宫方向已见隐隐火光烟气。昭文帝就要往东宫去,此时宴会就要开始,来侯着行宴的,除了宗亲就是重臣,首辅彭老相爷见昭文帝要去东宫,连忙道,“陛下,太子宫忽然失火,事起蹊跷,臣愿意代陛下亲去东宫!”大喜的日子,东宫忽然失火,如今太子还没见踪影。太子有个好歹,毕竟是储君,但,皇帝一旦出事,便是山崩之险。

    彭老相爷这样一开口,诸人皆劝昭文帝万金之躯、坐不垂堂。自己的太子都生死不明了,昭文帝一国之君,正当壮年,素有气魄,道,“宣杨征、范瑜各率两千禁卫军、两千御林军至东宫护驾!”厉眸一把,昭文帝道,“吴双,你跑一趟。”吴双为侍读学士,文采非凡,昭文帝喜他文采,近些时候的谕旨多出身吴双之手。故而,得以近前服侍。不然,这种场合,依吴双的官阶,偏殿都没有他的位子。

    一国之君,儿子在东宫生死不知,昭文帝并非懦弱之人,哪里坐得住,直接就往东宫走。后面一群宗亲重臣相随。半路上就看到杨征杨大将军带着吴玉,后面黑压压的侍立着整齐的禁卫军,整齐森严。怪道杨征几次赞吴玉有治军之能,昭文帝微颌首,免了他们的礼,便带着几位皇子、宗亲重臣往东宫去。

    东宫失火,这消息先禀了昭文帝,后头慈宁宫也不是聋子。大喜日子,东宫失火。方太后也没了心思宴会,连忙派了小太监去东宫看侯。一时,小太监满脸鼻涕眼泪的回报,“东宫烧成一片,火尚未救下,亦不曾看到太子殿下的身影。陛下带着宗亲大臣们都过去了。”

    这么一说,太后也坐不住了。

    宫妃公主诰命们苦劝无用,景惠长公主道,“陛□边既有外臣,宫妃、小公主们都在这里等着,我们随母后过去。”

    方太后满心担忧,也未多说,便扶着景惠长公主的手过去了,后面还有景淑、景怡长公主相随。姚馨有县主之位,她也跟着母亲景惠长公主来慈宁宫赴宴了,本就是个没啥谱儿的人,便跟着一道过去了。景惠长公主有心叫女儿回去,无他,姚馨有身孕呢。只是,太后面前,又是这个节骨眼儿上,不大好开这个口。景惠长公主给女儿使了眼色,姚馨几步快走伴在母亲身畔。

    什么叫被包饺子啊!

    昭文帝此人,平生从未有过如此狼狈景象!

    “孽障,你敢谋反!”

    杨征捂着胸口倒在地上,吴玉冷冷的拭去剑上的血痕,四皇子的容色,安然而无辜,“父皇此言何意?儿臣此举,不过效父皇而为。父皇应该赞儿臣一声,青出于蓝方对。”

    昭文帝气的混身发抖,问,“太子呢?”

    “儿臣听说,当年,儿臣母妃的院里,也是这样一把火,就什么都没有了。”四皇子脸色一肃,冷冷道,“父皇一口一个孝温皇后是您的元配,您将儿臣的母亲置于何地!儿臣的生母,从来不是什么不知名姓的宫人,儿臣的生母,是生产之后便被陛下烧死的元配,许王妃。”

    想到许王妃,昭文帝更添三分怒火,那个出身罪臣临川侯的女人!那个险些害他身败名裂的女人!昭文帝喝斥,“孽障!你就是杀了朕,也休想得到皇位!”

    四皇子冷笑,“陛下,这种话,威胁不到我。”吩咐吴玉道,“请太后娘娘归西!”

    其实,昭文帝带着宗室朝臣的先到了东宫,不料突生变故,吴玉一剑偷袭杨征,直接杀了杨大将军。而吴玉身后的两千禁卫军没有丝毫动静,可见,是早就存了反意的。

    好在,昭文帝身边除了诸多忠贞臣子外,还有五十位贴身侍卫。这五十人,个个武功高强,算是昭文帝的秘密侍卫了。有这些人将昭文帝护于其中,一时半刻,四皇子吴玉一系也不能奈昭文帝如何?

    偏生,这等要命的时候,方太后带着长公主几人找死的到了。这些女眷一到,立刻便被吴玉的禁卫军围了起来。几人连同太后身边的宫人内侍亦紧紧的护住太后长公主等。景惠长公主紧紧的拉着女儿,围在方太后身畔,看到吴玉的那一刻,景惠长公主脸上血色尽失。

    四皇子下令。

    吴玉武功卓绝,剑术没有任何花哨之处,残影掠过,当胸一剑刺向方太后,连斩三位救驾宫人,方太后惊声尖叫,眼中眼过一抹狠色,一手抓住身旁惊吓过度的姚馨,狠狠的挡在自己身前。

    其实,人在极度的惊吓中,是感觉不到痛楚的。姚馨并不觉着痛,她只是觉得非常的冷,从心脏散发的冷意让她浑身没有半丝力气。随着吴玉闪电般抽回宝剑,一篷鲜血染透姚馨的衣襟。景惠长公主哭叫着扑向自己女儿时,吴玉已经转身与昭文帝身边过来救方太后的侍卫交了上百招。

    “馨儿,馨儿……”景惠长公主再没有以往的尊贵,惊慌失措的抱着女儿嚎啕大哭。

    姚馨双手叠放在小腹之上,血痕在下摆晕染开来,她轻轻的喘息着,声音渐浅,“母亲,母亲,你别伤心……在地下,有我的孩子……”

    这世上,想找一个不曾谋算我的人,真的太难了。

    111晋江原创发表

    吴玉要对方太后下手,昭文帝是绝不可能坐视不理的。牺牲了将将一半贴身侍卫,总算把方太后抢了过去。余者景惠长公主、景淑长公主、景怡长公主等,实在顾不得了,生死由天吧。

    昭文帝将方太后护在身后,方太后却执意站在昭文帝身畔,道,“哀家这把年纪,还怕什么?”

    方太后“怕”字因尚未落地,一箭飞来便射穿了五皇子的咽喉,五皇子猝不及防,话都未能说出一句,两眼圆瞪,当下毙命。若在往日,方太后已然尖叫哭泣了,只是,在这当口儿,哭给谁看?叫给谁听?方太后极力压抑着喉间的悲泣,抬头望向一轮月色之下的吴双。

    东宫主殿已被烧尽,宫殿围墙尚在,吴双便单臂挽强弯,站于围墙之上,他依旧是一身五品侍读学士官场,身量高挑俊秀,俊美的脸庞浮起一抹淡淡的浅笑,原本俊美无双的仙郎才子,如今却仿似月下之妖。吴双朗声道,“皇室之人,从来都是无所畏惧。当初能一把火烧死我们的父母,又一把火烧死刚刚产子的许王妃。臣从来都相信,太后娘娘没什么好怕的。”

    宋荣在看到吴玉杀杨征的时候也懵了一会儿,不过,此人到底混迹官场多年,心理素质不是盖的。此刻,宋荣已经完全做好心理建设,他问,“这样说,冯继远早就过逝了?”吴玉既然早与四皇子有勾连,吴双一样是乱臣贼子。当时,陛下是派吴双去禁卫军和御林军传的口谕,结果只有杨征带着吴玉与两千禁卫军到了,那么御林军的范瑜范将军可还安全?如今看来,若那个烧得毁容的冯继远都是假的,吴氏兄弟谋反,应早有周全谋算。

    提及生父,吴双却是悠悠一笑,谈笑风声,“不然,如何叫陛下\体会一下烧死儿子的心情呢。陛下天下之主,却不比臣父当年仁义,臣父为了救臣与臣弟,甘愿身赴火海。陛下却只能眼睁睁的瞧着太子殿下于火中枉死,实在惋可叹?”嘴上说着话,吴双再次张弓引箭,他尚未放箭,三皇子已然两股战战,扑通坐到了地上去。吴双大臂微微下沉,看向宋荣,“岳父大人,拖延时间对我无效。”又是一箭飞出,三皇子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那一箭再次射穿三皇子的咽喉,止住了三皇子的惨叫。

    吴双乃聪明绝顶之人,他们以火烧东宫之计引来昭文帝,又借传口谕之机,让吴玉带着安排好的两千禁卫军入宫,将昭文帝与一干朝臣牢牢的握在掌中。一切都非常顺利,唯一的破绽便是时间。

    今日因册立太子而大宴群臣,但是,若时间拖的太久,这么多的权贵被扣在宫中,宫外定有所警觉。昭文帝一直防四皇子甚深,他们手中能控制的军队,拢共也就五千人左右。若是引来大部队,怕会形势逆转。而且,这些朝臣之中不泛有聪明人,如宋荣就开始与他东拉西扯的拖延时间。

    不过,他是不会让宋荣如愿的。

    转眼之间,两位皇子皆赴黄泉。纵使方太后以往偏爱五皇子,但,今夜三位皇孙枉死,方太后已经有些禁不住,抓着儿子的袖子,扑簌簌的落下泪来。昭文帝却如同一座亘古的雕像,静静的望向冷漠的四皇子。

    宋荣道,“若你的目的是杀了陛下与我们,只管放手来杀就是。如果,四皇子意在皇位,恕臣直言,没有哪个皇子是靠弑君杀父能坐得稳皇位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敢行此大逆之事!四皇子,您愿意与陛下好生谈一谈吗?”

    “不论是四皇子心中对于您母亲的待遇有所不满,或是您对于皇位的期望,您与陛下都可以坐下来谈谈。”宋荣已经自动开启谈判模式。

    四皇子道,“父皇写下传位诏书,儿臣奉父皇荣养天年。”

    昭文帝道,“不可能。东宫无故失火,朕便是立你为太子,也得能取信天下才行。”

    “我要做的不是太子,我要陛下现在传位于我。”那个从来沉默少言有些软弱的四皇子,从未这样孤傲冷漠的神色,四皇子一字一句道,“我不需要向天下交待!”

    昭文帝一指身畔群臣,“你需要向满朝文武交待!”

    “殿下,便是唐太宗当年玄武门之变,也没有立刻逼唐高祖退位。”宋荣道,“殿下以为登上皇位臣等便会对殿下尽忠尽孝吗?臣说句老实话,殿下今日能凭由奸佞射杀兄弟,受此奸佞蒙蔽,威逼陛下,臣等心寒不已。当然,殿下也可以杀尽臣等,臣可直言告知殿下,臣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硬骨头还是有几根的!今日,纵使头颅落地,臣也绝不会屈服于一个弑君杀父的狂徒!”

    宋荣说话,并没有高声喝斥之类,他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说出来,从容道,“许王妃之事,臣多少知晓一些。臣与殿下直言吧,许王妃本为陛下正妃,却一直受家族指使,从未与陛下同心同德。当时,陛下尚未登基,许王妃曾经在陛下饮食中用了不洁之物。殿下一直为您的生母报屈,殿下有没有想过陛下当时的处境!”

    四皇子怒,“你胡说!”

    “您叫陛下如何顾惜夫妻情分,临川王谋反失败,举族皆诛。是先皇下旨,要去了许王妃正妃之位。当时许王妃已有身孕,陛下顾惜父子之情,在先帝面前为许王妃求情,先帝方允许王妃诞下殿下。只是,许妃如何能不死?是被先皇赐死,还是意外而死,起码保留一个尊严。”宋荣道,“陛下一直含糊您的出身,不是为了贬低您的身份,而是为了保护你……”

    宋荣话尚未完,吴双又是一箭,宋荣却很有些灵光,早有防备,他当下腰身一拧,堪堪避开颈项要害之处,被吴双一箭射中肩头,吴双冷冷道,“宋子熙,你可以闭嘴了!”

    宋荣肩上剧痛,脸上泛白,依旧挺的脊梁笔直,冷声道,“四皇子,您与虎谋皮,吴家兄弟不过逆臣之后,就是现在,是您控制他们,还是您做了他们的傀儡呢?”

    “不要算来算去,做了逆臣的傀儡才好!”

    昭文帝与宋荣君臣多年,自有默契。宋荣身中一箭,暂且歇息。昭文帝立刻道,“穆望,朕对你、对你的母亲许氏,除了没有告知你是许氏所出之外,没有任何愧疚之处!”

    “许氏害朕在前,朕不会容她。这一点,朕自问没有任何错处!”

    “许氏有了孕息,若非朕在先帝面前求情,她没有生下你的机会。朕保全了自己的骨血,朕问心无愧。”昭文帝道,“你耿耿于自己嫡出之子的身份,觉着朕对不住你的母亲,当年之事,你也不过是道听途说,听一些别有用心人的挑拨,就以为知晓全部真相!”

    “朕若不说你是宫人之子,要如何对外说你的身份!”

    “朕是冷落你,你自己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平安长大!”

    “朕给你封地豫章,朕知晓那里是贫瘠之地!那是因为朕担心,你的身世终有一日会暴露!只有贫瘠之地,你才保得住!”

    “朕这一辈子,做过许多事,但是,对于你,朕毫无愧心之处!”

    “朕自先帝手中接过穆家江山,如今已有十三年了。朕每日忙于政事,却没有教育好子孙,致使今日兄弟父子相残。你要杀朕,便来杀吧。”

    四皇子听昭文帝把想说的说完,脸上没有半丝动容,“您的话,我一个字都不信。如果父皇不能给儿子传位诏书,那么,儿子只好委屈父皇了。”事到如此,就是昭文帝把天说下来,四皇子也已无路可回头。再者,自昭文帝嘴里吐出的,哪怕是象牙,恐怕都是淬了毒的。

    昭文帝道,“日后登基,善视百官,善待百姓。”话毕,昭文帝闭目待死。

    宋荣可舍不得昭文帝死,见四皇子并未当下令人下杀手,便知四皇子还是有些犹豫。宋荣撑着一口气,强打了精神道,“殿下,父子多年,一朝相残,人伦惨事,莫过于此。若殿下不弃,臣愿帮殿下劝一劝陛下。”

    吴双道,“殿下,再耽搁下去,天可就亮了。”

    东宫久无消息传回来,那些等在慈宁宫的宫妃命妇都已经坐不住了。

    仁德郡王妃李王妃问戚贵妃,“娘娘,要不要打发个内侍过去瞧瞧?臣妇实在有些忧心。”她老公可是跟在皇帝身边的。

    戚贵妃唤了内侍进来,却被端睿公主拦下了,端睿公主脸色冷静,一双手掩在罗袖中却不禁微微颤抖,端睿公主道,“母妃,不必派人过去。已经快一个时辰,都未有半分消息传回来,东宫那边,定是出事了!”

    112晋江原创发表

    端睿公主此话一落,戚贵顿时花容失色,条件反射的问,“那怎么办?”

    仁德郡王妃李氏亦是心脏狂跳,抓住女儿小郡主的手,对戚贵妃与端睿公主道,“太后与长公主们已经过去了,这如何是好?刚刚不是说,陛下也去了东宫么?”

    丽妃更担心自己儿子,恨不能现在就飞到东宫去一看究竟,心急之下出了个馊主意,道,“要不,咱们过去救驾?”

    端睿公主冷声道,“我们不过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女人,便是想救驾,也没有救驾的本事。”继而,端睿公主对母亲戚贵妃道,“母亲,先着人关闭内宫宫门!”

    秦淑妃倒还稳得住,道,“殿下,把各宫宫人奴才都集中到慈宁宫来吧。”人多,总是有更多信心,“偏殿的命妇也请她们进来说话。”

    丽妃脸色泛白,“万一,太后她们回来,宫门落锁,要如何是好?”

    “若能回来,皇祖母早回来了。”端睿公主望向丽妃,道,“事至如今,之所以未波及后宫,只有一个可能,逆党兵力不足。后宫这些人,就算劫持了,也没什么用处!”死了全当殉国。

    端睿公主声音陡然一沉,道,“在勤王之师入宫以前,我们只得自保了!”

    秦淑妃比丽妃明智一千倍,连忙道,“臣妾等敬听贵妃娘娘与公主殿下吩咐。”

    原处偏殿的诰命们早已是人心慌慌,如今贵妃公主请她们进去,一听端睿公主说明原由,都慌作一团。戚贵妃养尊处优多年,柔声道,“各夫人安静些,听我说。”

    只是生死前头,女人们如何安静的下来,就是有许多宫女内侍也跟着窃窃私语,一脸惊恐。

    此时,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不形象了,端睿公主年纪小,人也灵活,随手捞起一个黄铜香炉,一胎腿,直接踏上太后宝座面前的黄花梨木的矮几上,端睿公主高高的举起香炉,咣当砸到地上去!

    重物落地的声音让这些女人们短暂的闭了嘴,端睿公主高声斥道,“怕什么!最坏不过一死!如今这里有妃嫔、有王妃、有公主、有郡主,哪个不比你们身份高贵!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拿出一点诰命夫人的体面来,前面未必就是死路!”

    杨太太道,“殿下,我家将军掌禁卫军,对陛下忠心耿耿,只是,若外头不知晓宫内情形,无谕,禁卫军不得入宫哪!”

    范太太亦道,“是啊,还是要想个法子通知宫外才好。满朝忠臣,若知宫中有难,定会入宫救驾。”

    端睿公主抿唇想了想,立刻便有了主意,“这也不难。”

    “我听说,自古若有军情告急,边关便会燃起狼烟。现在时辰已晚,按宴会的安排,也是该散的时候了。这么多的宗亲重臣、诰命夫人,迟迟未归的话,各家自然起疑。”端睿公主吩咐慈宁宫的掌事姑姑,道,“梁姑姑,找些厚毛毯之类的可燃之物,放到院子里,点了火捂出浓烟来。”

    梁姑姑连忙去了。

    端睿公主再次吩咐,“把后宫所有的鸟儿都取来。”

    后宫妇人,成日无事,就喜欢养个花鸟儿虫鱼打发时间。如今这个时候,虽然没有信鸽,死马也得当成活马医了。端睿公主朗声道,“如今事态紧急,有母妃、淑妃娘娘、丽妃娘娘作证,事急从权,只得借太后娘娘的玺印一用了!”

    接着,端睿公主命掌事姑姑取出太后印玺,着通笔墨的宫人写了几百份东宫救驾的绢布条,盖上太后印玺,绑在那些鸟儿的腿上,全都放了出去。至于有多少能飞出宫闱,就要看天意了。

    险峻之时,能安抚人心的从来不是身份,而是智慧。

    此是,冯嫔娘娘忽然道,“臣妾实在担心陛下与太后安危,殿下恕臣妾多嘴,殿下此法虽好,只是,忠心之人能看到狼烟飞鸟,那些谋逆之人,怕也能看到。”

    端睿公主镇定至极,道,“自古,无人能靠弑父杀君来谋夺帝位。父皇登基多年,帝都城的将领,是忠心于父皇的。哪怕如今宫变,不过是小搓人为害宫闱!他们会逼迫父皇,但,不至万不得已,不会害父皇的性命!”

    “我早说过,谋逆之人未来后宫,这说明,他们兵力不足,不能分散。”端睿公主道,“不要以为现在最危险的是父皇,在我看来,现在最危险的是那些谋逆之人!我命上点起狼烟放出飞鸟,就是要告诉他们,他们的阴谋,我们已经知晓了!不但我们知晓,外面的人也很快知晓!这些人,是不足以为帝都城的兵力相对抗的!人都是贪心怕死的,他们谋反,是诛连九族的大罪!所以,越是危急的时刻,他们越不敢对父皇下手。因为,没有比父皇更好的人质了!他们的性命,势必全都落在父皇的安危之上!”

    “此法,虽险,却是能保住父皇性命的法子!”

    见冯嫔不再说话,端睿公主道,“母妃,我去宫门前看一看。”

    戚贵妃半世荣华,平生头一遭遇到如此险峻的情形,心里很放心不下女儿,道,“着个内侍去看看就行了。”

    “无妨,我不怕。”仅靠奴才,是稳不住局面的。

    杨太太道,“臣妇少时曾习过武艺,臣妇陪殿下一道去。”

    戚太太道,“臣妇也随殿下前往。”

    各诰命夫人,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自己的家族、丈夫,一时颇有几位有胆量的诰命夫人要随端睿公主同去宫门查看。最终,端睿公主只带着杨太太与戚太太,另有十几个宫人内侍相随。

    内宫之中,除了女人就是内侍,尽管人数不少,到底抵不得什么重用。还好宫门结实,端睿公主令人搬了无数重物挡在门里面,是凶是吉,只听天命了。

    杨太太悄声道,“殿下,吩咐这些守门的奴才,若有人叫门,非有殿下手谕,不得开门!”

    端睿公主点点头。

    吴双等自然也看到了后宫燃起的浓烟,有禁卫军送上一只射下的鸟雀,吴双扫一眼那绢纱上的字迹,笑道,“不想后宫妇人还有如此有勇有谋之辈。”

    其实,不只吴双看到了后宫燃起的浓烟,外头那些等着主子们回家的家仆们,都瞧见了。

    帝都乃国家之首,除了禁卫军、御林军,还有护城军,甚至帝都府尹手下也有维护日常治安的上千兵甲。

    端睿公主救驾的消息传了出去,整个帝都内城都乱了。

    外头这么乱糟糟的,宋家也闻了信儿。

    宋荣虽然有幸去宫内参加太子大典的宴会,不过,也只容宋荣一人于偏殿末席有个座儿罢了,如小纪氏、宋老太太是没资格去的。婆媳二人只有在新年啊、上元啊,这等节日,方有幸随大溜儿的去宫里走一遭而已。不想,如今却是走了大运,避开了一场劫难。

    宋荣还未从宫内回来,宋家大门还没关呢,就听到宫变的消息,急忙往内宅传话儿。

    小纪氏也就是个管内宅的本事,这等大事,小纪氏六神无主,只一心惦记着宋荣,又道,“快把二爷自前院儿接到我这儿来!去,去大爷的院儿里,叫大爷拿个主意!别惊动老太太!”丫环惜红那要往外走,小纪氏又唤了惜红回来道,“把嘴闭严实了,不要乱嚷嚷。就是那传话的婆子,也叫她闭嘴!”

    宋嘉让与戚氏都要上床歇息了,见惜红过来说宫里出事了。

    宋嘉让吓一跳,问,“到底怎么回事,说个清楚!”

    戚氏的肚子已经有些大了,连忙唤了丫头服侍着丈夫穿衣裳。小纪氏一个当家主母都吓的没了主意,惜红一个丫头,更是小脸雪白,声音都有几分颤抖,道,“太太命奴婢来请大爷过去商议,说是门上奴才传的信儿,外头都说宫里生变,街上都乱作一团了!”

    戚氏也吓坏了,虽是名门贵女,自幼享受的却是太平日子,这种谋反作乱宫闱生变的事,戚氏想都不敢想,听惜红这样说,戚氏只觉心口狂跳,扶着肚子坐回了床上去。

    其实,宋嘉让也害怕,不过,看老婆已吓成这样,宋嘉让立刻拿出男人的气派来安抚妻子,劝道,“莫怕,有我呢。”

    戚氏抬眼,惊恐的望着丈夫,道,“可怎么办?老爷去了宫里领宴,现在还没回来!还有父亲母亲,也必在宫里的!”说着,眼里就滚下泪来。

    “去大姑娘院儿里看看,叫大姑娘过来。”宋嘉让吩咐丫环,“服侍着大奶奶穿好衣裳。”

    戚氏连忙拭了泪,道,“你别担心我,快去太太院儿里,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宋嘉让快步去了小纪氏的主院儿。

    这事儿,暂不敢惊动老太太。

    宋嘉言被叫去宋嘉让的院子的时候,戚氏已经穿戴好衣衫,斜倚着榻,脸色有些苍白。见宋嘉言来了,忙欲起身,却被宋嘉言快步上前拦下,于榻旁坐了,问,“嫂子可是身子不适?”

    宋嘉言并不知哪里事,不过,大半夜的,兄长着人唤她过来,定是有事的。若因戚氏身体,断不至于去惊动她,而且,先前也没听说戚氏身子不舒服啊。听戚氏含泪的将事情与她说了,宋嘉言对田嬷嬷道,“还有没有安胎的药?”

    戚氏这一胎一直非常稳,御医虽开过几幅安胎药,戚氏却没大喝。田嬷嬷道,“还有几幅,奴婢已经命丫头熬上了。”

    宋嘉言点了点头,戚氏强笑,“好妹妹,我没事。”

    宋嘉言温声道,“嫂子,你放心吧,宫里不会有什么事的。自来宫变,所谋者,无非皇位而已。”

    “皇室中人为了皇位打打杀杀、你死我活,上千年都是如此。”略一思量,宋嘉言就有了主意,道,“皇位与咱们这样的人家有什么干系呢?不论谁谋朝篡位,将来都是要臣子来治理天下的。父亲,官不过三品,既非首相亦非宰辅,于满朝宗亲国戚文臣武将中,不显山不露水。只要不是把所有大臣都屠尽,父亲就不会有危险。”

    “话说回来,皇室争龙位,兄弟相残的多,谁会闲着没事儿去屠杀百官呢?百官杀尽,难道皇帝要自己撸袖子治理天下吗?”

    见戚氏听的认真,宋嘉言道,“再说大嫂的娘家,宫里虽有戚贵妃,不过,戚贵妃只有一位小公主而已,戚公府与储位之争向来无干。哪怕有谁侥幸夺得皇位,毕竟来路不正,难道不需安抚宗亲国戚,又何须与戚妃娘娘与公主为难呢?就是戚公府,更不相干。”

    宋嘉言有理有据的这样一劝,戚氏放了一半的心,叹道,“只要家人平平安安,以后我天天吃斋菇素、供香礼佛都愿意。”

    “大嫂就放心吧,不会有事的。”宋嘉言一幅笃定的样子。

    待田嬷嬷端来安胎药,戚氏一口气喝了,道,“咱们去太太院里瞧瞧。”

    宋嘉言正有此意。

    113晋江原创发表

    戚氏叫宋嘉言一道去主院儿,是想着宋嘉言素来与寻常闺秀不同,很有见识。如今宋荣在宫里生死不知,家里就靠宋嘉让了,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大家一起想法子,说不定能帮上些忙呢。

    宋嘉让并不在小纪氏的院儿里,他带着宋嘉诺安排家中男仆守门巡院子去了。

    小纪氏道,“你们怎么来了?”命丫环在椅中铺好软垫,方令戚氏坐了。

    戚氏扶腰坐下,道,“怕太太担心,我和妹妹来瞧瞧太太。大家一起坐坐,时间也好挨些。”

    小纪氏叹道,“你还怀着身子呢,过来我这榻上躺一躺。咱们娘仨好生说说话,我心里慌的了不得。”外头乱糟糟,这个时候,有人伴着说说话儿也是好的。

    戚氏也未推辞,道声谢,就过去榻上斜躺着了。小纪氏命丫环拿了床软被过来给戚氏盖在身上,戚氏道,“刚刚妹妹安慰了我一番,我觉着妹妹的话在理。”就把宋嘉言的话大致学了一遍,道,“太太莫担心,咱们家,逢年过节奉香礼佛,每年还会舍米舍面的行善事,不会有事的。”

    小纪氏直觉的点头,“是啊。”肯定不会有事的。

    一时,宋嘉让宋嘉诺回来了,小纪氏忙问,“怎么样了?”

    宋嘉让道,“都安排好了,门户上安排了可靠的壮仆,也有巡夜的奴才。叫他们拎着铜锣,有事一敲铜锣就里外知晓了。”

    “那,你父亲可怎么办?”宋嘉让是长子,但宋荣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万一宋荣有个好歹,这个家到底如何,实不好说。

    宋嘉让早有打算,道,“我去杨家看看。”宋嘉让并不知道杨征已死的事,只想着,杨大将军是禁卫军统领,帝都乱成这样,杨家肯定有些灵通消息。

    戚氏却是放心不下,支起身子道,“这怎么成?外头乱的很。你若出去有个好歹,一家子可怎么过?”好歹现在宋嘉让是安全的,家里长男,遇事还得指着宋嘉让拿主意呢。

    小纪氏亦道,“不妥,你们谁都不能出去。”真伤着哪个,怎么交待!而且,这个时候,还真得宋嘉让在家撑着。

    宋嘉言道,“尽人事,听天命。父亲在宫里不会有事的。家里门户闭紧了,吃喝都在府里,谁都不要出去!”宋荣的性子,宋嘉言很了解,宋荣是个审时度势的人,绝不是那种会主动牺牲的愣头青。即便聪明如宋嘉言,到底不是先知,亦料不到谋反的人竟是吴家兄弟!

    一家子正在商量对策,外头又来报,秦峥来了。

    宋嘉让道,“现在也不要管什么繁琐规矩了,请秦峥进来。”

    宋嘉诺出去迎了迎秦峥。

    秦峥一身蓝色锦衣,随意一揖,对宋嘉让道,“阿让,你陪我去杨家一趟。”说着,秦峥从怀里取出绢布,上面四个绢秀大字:东宫救驾。下面还有太后印玺。

    秦峥道,“仁德郡王家的下人拿着这个来我们府上,祖父担心的很,宫里已经点起狼烟了。祖父去了御林军范大将军府上,着我来找你,你家与杨家是姻亲,我们一道去杨家走一趟,看杨家那里如何了?”

    宋家求稳,秦老尚书却是人老心不老,既得救驾懿旨,身为臣子,哪儿能坐而视之。非但自己出去,另派了秦峥来宋家。

    宋嘉让道,“好!”

    戚氏知道拦不住了,心下担心不已,叮嘱道,“多带几个忠心的奴才跟着。”

    原本,宋嘉言镇定的很。但,宋嘉让突然要与秦峥出门,外头这样乱,宋嘉言顿时提心吊胆,道,“朝中重臣、宗室王亲都在宫里,如今帝都,群龙无首。能在禁宫谋反,威胁御驾,不知是禁卫军还是御林军,必然是有一部分人反了!杨大将军为禁卫军统领,这个时候,正当要杨家表现忠心!杨大将军虽不在府内,杨家也不是没有男人!若是杨家不肯相助,你们一定要小心。这个时候,人心难测,总要先下手为强才好!”言下之意,若有变故,必要先行下手!

    戚氏忙道,“我大姐姐嫁到杨家,杨家,杨家……”杨家再重要,总不会比自己男人的性命安危更重要,戚氏叮嘱丈夫,“你们是连襟儿,必要时,提一提戚家,性命安危要紧。”

    宋嘉言道,“正是此话。”实在不成,直接投降,先保住性命,再谋将来吧。

    宋嘉让道,“不必担心,我跟阿峥去去就回。”对宋嘉诺说,“家里就靠你了!”

    宋嘉诺从来都是个很有担当的人,握拳道,“大哥放心吧!”

    这一次,来秦家的有三位中低军官,以及帝都府尹的儿子,都( 千金记 http://www.xlawen.org/kan/409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