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阅读
《道卷有三》
第一章 拜师不成
话说神州大陆东面有座名山,名为黟山,后来改为黄山。这黄山名声在外,风景秀美,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这些山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无数文人骚客在此留下墨宝,更有无数神话贯穿其中。连主峰带小峰,有名可数的共有七十二个之多,没名没姓的山头更是不知多少,一头扎进去,怕是走都走不出来。
有人的地方便有争斗,此情此景虽美,但是一旦有人进入,那就少不了勾心斗角,你死我活!
山高谷多,云雾四生。只见两山之间,一道黑影上下腾挪,左右翻飞,在这连条路都寻不到的山谷中飞速前进。那人身姿矫健,一刻也不耽搁,好似迅捷的黑豹。
身后的追兵已经三天三夜没有甩开了,要不是如此,罗云也不会寻了这大山。只是天不遂人愿,也不知身后追兵有什么本事,任他在山中使劲手段,也拜托不了身后的追兵。
“真是见鬼了,他们难道是属狗的,怎么追的这么紧?”罗云眉头苦皱,停下稍作歇息,身上衣物被山中潮气沾湿,又沾了许多泥土,狼狈不堪。
罗云今年二十有五,自幼没爹没娘,为了活命把自己卖进了一个地下组织。好在老天看他可怜,给了他一副好面皮,虽比不上潘安宋玉之流,但也是形英荣俊,身姿伟岸,天赋也不赖,学起武来也比一般人强上很多,多年打拼下来,也算得上半个高手。
罗云素来低调,深知明哲保身的道理,从来不与组织中人有任何私下来往,只是错就错在他命太长,知道的也太多。最近一月组织里不少人莫名消失不见,人间蒸发,连个鬼影都寻不到,一时间,人人自危,草木皆兵。
淮阴侯韩信曾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罗云混迹这么些年,哪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默哀了片刻之后,自思小命要紧,连夜逃出。只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后脚刚跑出来,组织的追兵就跟来了。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却还是被追兵寻到。
罗云稍作歇息,只听得耳边风声骤起,连忙翻身闪在一旁。只见他刚才依靠的大树上三枚黑黢黢的飞镖插在上面,入木三分,一团墨绿从大树上流下,隐有腥气,显然是抹了剧毒。
看见毒镖,罗云心中后怕,赶紧起步向前飞奔。但是还没跑两步,又是几道破空声传来。借得脚下大树,罗云一个转身冲向左边,闪过毒镖,自知逃不出去,索性挑了个山涧停下脚步,准备搏命。他也是个狠人,这些天被追来追去,早就窝了一肚子火,现在已经忍到头了。
“人说赢得身前身后名,才能功成身退,想不到我还没功成就要身退了。怎么说我也为组织服务了十多年,现在卸磨杀驴是不是太快了?要知道人心凉了,队伍也就散了!”罗云话一说完,就看到五道黑影从林中闪出,站在四面,断了他的去路。
罗云一见,暗道今天怕是不能善了,这五人虽然黑布蒙面只留一双眼睛,但是眼中却精光暗藏,显然都是高手,随便挑一个也不比他差。
“队伍散了你也看不见,今天就是你的死期!罗云,多说无益,想必你也知道早晚都要有这么一天。乖乖赴死,省的我们费一番手脚。”领头的黑衣人站在罗云面前,话语间尽是杀机。
“我自然也知道这一天要来。虽说早就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但是要我等死却是不可能的。就凭你们几个就要取我的性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今天就要你们有来无回!”罗云冷笑两声,怀中取出一把匕首,直奔左侧黑衣人而去,心中暗道我的命虽不值钱,但是也不是你们说要就要的。分明是打定了主意,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见罗云率先出手,五人齐齐动身直奔他而去,罗云已有死志,只攻不守,拼的受伤也要进攻,一时间竟然占据了上风。但是他也就是逞的一时威风,时间一久,就落了下风。
只是四五十个回合下来,罗云已经衣裳带血,气喘如牛。口鼻淌出黑血不止,眼前五人花白一片,耳中嗡嗡响声,显然是中了剧毒,命不久矣。
“罗云,还有什么遗……”领头目中狰狞,冷笑不止。眼见罗云就要死于剧毒之下,便开口讥讽,谁知异变突生。
只见罗云身上的血渍流淌山涧左右,竟然被石壁吸的一干二净。得了血渍,那山壁竟然透出微微金光。领头大惊,退后两步,心里寻思这山间难不成有什么妖邪作祟。看到罗云已经重伤不治,目的达成,便要下令撤退,突然树上闪光,树叶吐云,树枝嘶叱,狂风四起,片刻间飞沙走石扑面而来。
还没等众人惊醒,顿时间又是山崩地陷,只见山壁上射出九道金光,晃得人睁不开眼。金光一冲而起,直射众人而来,那金光速度之快让人措手不及,更何况众人现在连眼睛都睁不开,哪里能闪开。金光中只听到噗噗几声筋断骨碎的脆响,便没了声音。罗云双手遮目,只觉得眼前金光无数,一阵剧痛传来,听到血肉分离之声,暗道完了……
浑浑噩噩之间,罗云分不清自己是死了还是在梦中,只觉得自己一生像是走马观花,一股脑儿跑过。
“还不醒来!”
一声炸雷自耳边传来,眼前景色宛如镜花水月片片碎开。猛地睁开眼,罗云全身紧贴在地上,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在一个山洞里。洞里没有光源,却看得一清二楚,山洞石壁看不出认为开凿痕迹。罗云不敢妄动,眼睛扫了一圈想要找到洞口。
“你还要趴到什么时候,起来吧!”
那声音再次响起,比起刚才要温和许多。罗云想着自己身中剧毒,小命都要不保,哪里还能站得起来。思索间突然发现身体没有一点不适,连身上的伤口都没了,不但如此,一身泥泞竟然也消失无踪。
罗云心里称奇,顺着声音看去。面前四四方方一潭红池,池水鲜红如血,洞中光线照进竟反不出丝毫光线,反倒是薄薄血色水汽腾起。池中直挺挺一杆莲径冒出,顶上立了一朵莲花,这莲花不知是何品种,通体漆黑。淡淡血雾中,一朵黑莲独自绽放,连片莲叶也没有。妖邪诡异,庄重神圣,罗云觉得自己体内还有残毒,看到这朵莲花时,脑中蹦出了两个完全靠不上的词。
罗云惊讶之余,身体不由自主从地上爬起来,这才发现莲池后面有两个道人端坐在蒲团之上。左边那个,头挽高髻,一派仙风道骨,正是个有道全真,面色慈祥,正一脸笑意看着他,不禁让人心生好感。只是这道人红衣红发,连长须和眼珠也是红的,不知是何缘故。正中那个,挽着道髻,三绺长髯。这道人一身玄衣道袍,面色冷峻,微带寒霜,双目紧闭,像是神游天外,自打罗云进来,就没见他动过一下。
罗云心中寻思这是哪里,怎么有这么两个怪人,看左边一个好似红包套,一身喜庆,右边那个板着张脸,不知道的,还以为别人欠了他几百万呢!罗云死里逃生,正是满心欢喜,激动万分,也许真是毒进了脑子,竟然打起了两个道人的趣儿,暗笑之时再次抬头打量。
待到罗云看去时,只见玄衣道士两眼微睁,向罗云看来,波澜不惊的双目之中竟射出两道毫光。罗云与他对视,只觉得浑身毛孔瞬间收成一团,吓得三魂丢了两魂,脑子里嗡的一炸声,脚跟一软,瘫坐在地。
“前辈莫要吓着他。”红袍道人见罗云跌坐在地,出言说道。
罗云吓得说不出话,暗自一摸,这才发觉整个背后都被冷汗淋湿,心下更是骇然,那道人的双眼看破生死,只是一瞪,他只觉得像是死过了一次,心中惊惧无以复加。要知道罗云跌打滚爬多年,做的是刀口舔血的生计,什么场面没见过,早就看淡了生死。偏偏刚才那一眼,他现在想起还心有余悸,这道人手里怕是鲜血无数……
“你叫罗云?”玄衣道人看向罗云,语气很是不善。
“是的。”罗云赶忙回答,也亏得他多年行走在外,妖魔鬼怪见了不少,不然换做一般人,这时候别说答话,能不尿裤子就是大幸了。
“不知道两位…道长,怎么知道我叫罗云?”
“我若想知道,便知道。”玄衣道人说完,深深看了罗云两眼。
这是什么道理?罗云心说这道人故弄玄虚,但是脸上却装出一副敬佩的表情,小心问道:“道长高明,不知两位道长找我……”
罗云说到这,撇了撇身前的莲池。这一池子红水也不知是不是血,那朵莲花也诡异的紧,看情形,这两个道人也绝非善类。要是他们要自己命……要是不要,自己还是抓紧离开最好。
“小友莫慌,我和前辈却是等你很久了!”红袍道人捋了捋红须,笑吟吟说道。
等我!?罗云诧异,道人的话一点也不信。心说我和这两个道人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等我做什么?难道是要占据我的身体,也不对,我一个人也不够他们分的啊……
不理罗云在这里思绪万千,那红袍道人接着说道:“前辈欲收你做徒弟,你可愿意?”
罗云张大嘴巴,心里疑惑,收徒弟?我?这件事处处透着诡异,不明不白。两个道人说等他很久,他是一点也不信。五个追兵哪一个也不比他差,要说是以一敌五被看中也不可能,估计是之前触动了机关碰巧进来这里,那五人没他好运遭殃断了命。
“他日因,今日果!”玄衣道人似乎知道罗云的想法,淡漠看了他一眼,之后便不再说话。
罗云听得云里雾里,他凡人一个,听不懂这些神鬼之说,只以为玄衣道人在信口胡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两个道人手段不凡,罗云心想跑是不可能的了,索性说道:“道长看中我,我自然是愿意。”
“你既然愿意,贫道有两问,你答上了,贫道便收了你。”玄衣道人双眼微睁,沉声发问:“第一问,何为道?第二问,你为什么要拜我为师,学我本事?”
罗云听闻,脑子转起,第一问他答不上来,他一个凡人,哪里知道什么是道。这第二问……罗云心中委屈,暗道:不是你要收我做徒弟吗,怎么搞的好像是我要非拜你为师一样?
“前辈,他……”红袍道人见罗云语噎,想替他说好话。只是玄衣道人看了他一眼,也就收声不再说话。
“你既然答不上来,贫道也不强求。”玄衣道人见罗云答不上,叹了口气,伸手点了下莲池,遥遥一指。那黑色莲花上飞出拇指大的黑光,罗云还没反应过来,那黑光就窜进了他的身体。
罗云大骇,以为道人不满要杀他。还没来及动身,那玄衣道人又是一指。罗云身边破开一个黝黑大洞,约有半人之高,洞中黑色扭曲不断,直接把他吸了进去。罗云在洞中不断旋转,昏迷之前,耳中只听到一句模糊话语。
“你肉身已被贫道打杀,贫道在你魂魄中种下一颗莲子,护你性命周全。现在将你送去一方世界……等你明了那二问之时,再来找贫道……”
——
“前辈,你那两问…单是第一问,莫说他,便是贫道也不敢说,前辈也不要太为难他。”红袍道人见不能挽回,苦笑问道。
“哼!道友不必多言,此子一身红尘浊气,全无半点向道之心,贫道就是有天大本事也教不了他!”玄衣道人提及罗云,摇头叹道。
“可是……”
“无甚,等了无数会元,也不在乎这点时间。”
第二章 魔星出世
话说五代残唐之时,天下大乱,兵戈四起。早上这万里江山还姓梁,到了晚上又改姓晋,纷乱不休,民不聊生。
俗话说:时事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太祖武德皇帝一条枪棒打下了大宋四百座军城,人说这朝天子是神仙降世,故而所向睥睨,四方拜服。
太祖清扫四方,雄踞中原,立国为宋,建都汴梁,成了开国武皇。四方宵小皆慑太祖手中那根棍棒,自此百姓得以安居。帝位传至仁宗皇帝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夜不闭户,一连三九二十七年,是为三登盛世。
且说天道循环,物极必反,盛世之后必然乐极生悲。三登一过,瘟疫横行,自江南到两京,无一处能逃脱。仁宗得知,寝食不安,当夜召集百官计议。得知龙虎山天师能道行高深,能降此灾,遣太尉洪信去龙虎山请天师驾临。
洪太尉得了赦令,星夜加急,只带了几十个随从就去了。哪知道龙虎山张天师早就算到洪太尉要来,让他在山里吃了许多苦头,又化作牛童戏耍他,最后自己去了京师破灾,把洪太尉蒙在鼓里。
洪太尉得知被天师戏耍,心中愤懑,却无可奈何,只能憋了一肚子气,在一众道人带领下游玩龙虎山。路过一间殿宇时,脚下一顿,转头看去。只见这殿宇四周都是红墙,大门被胳膊粗的锁链缠着,一把大锁挂在上面,锁已经生锈,也不知有多少年头了。除此之外,大门上无数封条,全是降妖伏魔用的,层层叠叠,数也数不清。
洪太尉好奇,问向身边道人,众人都说这是祖师爷镇压魔王之殿,劝洪太尉快走,不要久留,免得占了晦气。
洪太尉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他被张天师一番戏耍,心下正是恼怒,那些道人的话怎么会听。命二三十个随从,扯了封条,劈了锁链,要看妖魔究竟长什么样。
“你们这些道人就会装神弄鬼,本太尉倒要看看里面有什么妖邪!都别拦着,不然本太尉回京面圣,奏你们一本私设殿堂,愚昧百姓之罪!”
那张天师一番戏弄,本来是想考验洪太尉诚心与否,哪知洪太尉久在京师,位极人臣,享尽富贵,哪里咽得下这口恶气。强拆伏魔大殿也是气上心头,蒙了双眼。
那些道人见洪太尉发火,想拦却有害怕对方手里兵刃,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殿被推。大殿即倒,露出殿中一个石碑,洪太尉和道人们围上去,只见一个石龟陷在土里,背着这五六尺高的石碑。石碑上道家符箓高深无比,别说洪太尉,就是那些道人也没一个看得懂。众人啧啧称奇,发现石碑后面有四个大字,挥去尘土,那四个字也清晰起来。
“遇洪而开!”
洪太尉念完大笑,对着道人们说:“你们这些道人,尽搞些神鬼糊弄人。说,这石碑是什么时候雕的,竟然拿来戏弄朝廷命官。你们既然说遇洪而开,本太尉就开给你们看。”洪太尉冷笑不止,不顾阻拦,令随从把石龟掘起,见到一块大青石板,二话不说直接掀开。
随从把石板掀起,洪太尉上前,看到一个地||穴,深不见底。惊疑之时,只听得天崩地裂一声巨响,脚下龙虎山随着巨响一齐震动,当真是岳撼山塌。巨响过后,一道黑气从地||穴翻滚而出,黑气凝而不散,直射天穹,在半空分成一百单八道,暗含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之数,正是一百零八颗魔星借得洪太尉之手,破封而出。
洪太尉见真的走了妖魔,吓得跌坐在地,两眼无数,想着回京时,仁宗震怒,小命不保。左右吩咐今天之事不可说出去,不然全部要掉脑袋。
——
不说洪太尉在那里思索怎么保住小命,那一百零八颗魔星却是冲天而起,化作流光。却不想,半空中一面铜镜凭空出现,那铜镜古朴大气,圆镜四周有玉石镶嵌,四四方方,正是天圆地方之理。冥冥之中像是有无穷威压散开,一下定住一百零八颗魔星,从镜中窜出几道光芒,或金或银,还没看清究竟有几道,就融进了一群魔星之中。
事成之后,铜镜在半空连点三下,隐没不见。失去了铜镜阻拦,一百零八颗魔星再次启程,却不想刚去了铜镜,半空中有多出一个黑洞。那黑洞像是有无穷引力,群星又顿在半空不能动弹,只见黑洞中飞出一点黑芒,约有拇指大小,寻了一颗魔星融了进去,正是裹着罗云的那颗莲子。黑洞随之消散,那一百零八颗魔星聚在半空,一连遭了两次阻拦,嘭的一声炸开,散落九州各地……
乌飞兔走,白驹过隙,一晃二十八年,天下虽有争斗,但是也算安定。洪太尉瞒天过海,临了善终,没人知道魔星降世。
京师汴梁一户人家,一青年挥舞手中哨棒,有如盘蛇吐信,银光四点,又似蛟龙出洞,势不可挡,翻身一挑,平地拔起一阵烟土。青年身形高大,面目刚毅,猿臂过膝,一身粗布交领长袍,脚下蹬着布鞋,头发盘在脑后,用根发簪束起。此人正是转世二十年整的罗云,他肉身被毁,玄衣道人将他送进这方世界磨练心性,洗去红尘浊气。
那莲子融进的那颗魔星,正是日后梁山的地妖星,‘摸着天’杜迁。罗云占了别人血肉之身,前世那个自己起的名字也就丢了,索性就叫了杜迁。说来这杜迁虽在水浒传上不显声明,但是终究也占了一个座位,还是第一个上梁山的好汉,武学天赋比起罗云以前那具身体要强上许多。又因为身长猿臂,双臂天生巨力,耍起枪棒更是了得。
“开!”
前世罗云,此世杜迁。只见杜迁半空跳起,一根哨棒破空压下,整根打在地上,地裂石碎,那哨棒经不住大力,断为两截。
“人说鸠占鹊巢,说的就是杜鹃鸟。你看,你被我占了身体,我没了姓名,承了你的名字,正好全了你这杜迁之名。说来还是你名字没起好,还有,我也是被人害的,你泉下有知,要找去找那两个道人,可别来找我啊!”杜迁见断了哨棒,随手丢在一边。说着没边儿没际儿的话,他生下来就是杜迁,哪还能有另一个杜迁。
你说那杜迁本是济州梁山泊人氏,日后落草为寇,为何会在京师汴梁?原来杜迁自打出生之后,知道自己是梁山泊人氏,惊得一身冷汗。思前想后终想起来自己今生是何人了,就是被林冲火并的王伦……身边的跟班,王伦的旧部,自然不受晁盖待见,后来宋江也不喜欢,朝廷招安之后,东征西讨,最后一命呜呼。明了身世,杜迁哪里还敢留在梁山泊,便宜爹娘死了之后就投奔了汴梁的远亲,这才安心下来。至于梁山一百零八将少了一个怎么办,杜迁可就没那闲心思去管了。
至于这一身枪棒本事也是来京师学会的,大宋皇帝当年靠的是棍棒打天下,军中多有棍棒之术。他这个亲戚是官府差官,杜迁也算根正苗红,索性在开封府挂了名,做了个差官。
说来杜迁也是倒霉催的命,前世没爹没娘,这世好不容易来了两个便宜的,还没等孝敬他们,就撒手人寰了,这个亲戚前年染病也是两腿一蹬,只给杜迁留下了一点家财。
“别跑,给我站住。”
“臭小子,快给我站住。”
“杜哥儿,杜哥儿救我!”
杜迁丢了哨棒,端起旁边磨盘上的水瓢,刚灌了一大口,就听到墙外喊声由远及近。杜迁也不以为意,拎起水桶就要打水。
呼救的人是附近的一个闲散子弟,住在杜迁家斜对过,算得上邻居。他姓高,家中排行老二,街头巷尾都管他叫高二。平日做个帮闲伙计,没个正紧,后来沾了赌瘾,有一次被债主追打,正巧跑到了杜迁家门口,杜迁看不过顺手帮了他一把。那高二为人机灵,见杜迁武艺高强,两三拳就打跑了收债的,软磨硬泡,借钱买了酒食,硬是拜杜迁做大哥,找了个靠山。杜迁本不想理他,不过这高二也有自己的本事,小道消息极为灵通,张家长李家短,随便说个人名他都知道,哪家丫鬟动了春心,哪家狗偷了鸡他都能打听到。杜迁见他也不是一无是处,就收了这个小弟。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墙头上翻进一个瘦小身影,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一副小厮打扮,正是高二。高二见杜迁站在井边,立刻小跑过来,笑嘻嘻接过水桶,帮杜迁打了半桶水。
墙外人见这是杜迁家,也不敢有人叫门,叫骂了几声,也就散了。想当初,几个不识时务硬冲进来的,转眼就被摔了出去。后来他们知道杜迁拳脚厉害,又是官府中人,也就不来触这霉头。
杜迁也不客气,接过水桶,抄了把水洗去脸上汗渍:“你小子,又不是没门,怎么又翻我家墙头。”
“杜哥儿不知道,那几个家伙追得紧,我要是走门,就进不来了。再说,我的本事杜哥儿也是知道的,爬墙比走门快多了。”高二洋洋得意,拍拍身上泥土,一脸嬉笑。
“哼,你又去哪家赌了。早跟你说了,十赌九骗,就是不听,现在惹了债,又到我这避难。”杜迁说着,提着水桶,将头上发簪取下,用水冲了冲。这头长发恼人至极,宋朝又没有洗发水,平时痒的难受,偏偏还不能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男子成年之后就要束发,不能乱动。不然街头巷尾的老先生找你是轻的,告到衙门治罪就麻烦了。
第三章 沧州行
“杜哥儿说的是,下次再也不赌了。”高二嬉皮笑脸,敷衍过去,看杜迁懊恼盘起头发,打趣说道:“杜哥儿,你还真爱干净,比那些姑娘家洗的还勤快。”
“你知道什么,这长发着实恼人,真想剃个干净。”杜迁瞪了高二两眼,要不是怕那些老头上门唠叨,他早剪了。
高二嬉笑两声,从怀里掏出酒葫芦,油纸包了大半只烧鸡,放在磨盘上,献宝似的看向杜迁。
“你小子……”杜迁也不客气,接过酒葫芦灌了一口,两人一顿吃喝,风卷残云,不过一会儿就处理了半只烧鸡。
“杜哥儿,你今年都二十了,怎么不见你寻个婆娘,听说前阵子王婆来给你说亲被你轰走了,难道是看不上那家姑娘?我倒是知道,好几家姑娘都相中你了。嘿嘿,那些小姑娘,路过你家门,还踮脚往里面望呢!”高二只吃了个翅膀,就抹抹嘴,不再吃喝。
“怎么,说亲的找到你这,要你拉红线?你还想学人家做红娘?”大半只烧鸡下肚,杜迁也没觉得饱,拿起酒葫芦,笑骂高二两声。
“瞧您说的,谁会来找我啊!我就是想着你那桌酒席呢!不过说真的,难道这附近,就没有杜哥儿看得上眼的。”高二脸上烧红,他的确收了别人好处,来杜迁这打听。
“看得上眼……”杜迁眉头一凝,想到当年山洞里两个道人,不禁失神问道:“高二,你知道什么是道吗?”
“啥?”高二一脸疑惑,没听清杜迁问什么。
“唉,我问你做什么。对了,你相信世上有神仙吗?”杜迁回过神,看到高二一脸迷茫,心中苦笑,转而问道。他没指望高二能答上什么,只是那两个道人的事压在他胸口,想找个人说说。
“当然相信,我小时候还有个老神仙给我算过命呐!他说我天庭饱满,眉宇俊朗,骨骼清秀,是大富大贵的命。”高二说到这,下巴都抬到天上了。
“怕不是哪里来的半仙,江湖骗子蒙你的话也信!说说,他收了你家多少银两,才说这些好听话?”杜迁说着大笑起来。
“杜哥儿不要话说,那老神仙背着把宝剑,腰间别个青葫芦,还会腾云驾雾呢!”高二见杜迁不信,比划了那老神仙的样子。
“那你怎么不拜那老神仙为师?”杜迁还是不信,戏谑看着高二手舞足蹈。
“那老神仙在我家吃了顿斋饭,后来就走了!”高二讪讪说道,一脸可惜,叹道当时没抓住机缘。
“哈哈,我就知道是个混吃混喝的。”
“杜哥儿好没道理,怎么就是不信呢!”高二涨红了脸,怒气冲冲。
“我当然信,这世上的确有神仙……”杜迁说着唏嘘不已,那两个道人的样子又在眼前晃过,那两人的脸像是在他心里扎了根,一直不曾忘记。只是那两问到现在还是百思不解,也不知道怎么去找那两个道人。
“那就是了,等以后我大富大贵了,一定请杜哥儿大吃一顿。”高二没看见杜迁低头苦思,吹嘘自己日后如何如何。
“就怕你飞黄腾达的时候,记不得我咯!”杜迁喝完,丢下酒葫芦,看了眼还在做白日梦的高二说道。
“杜兄弟在家吗?”高二刚要说话,门口就传来一阵马蹄,只听两声下马,大门就被敲响了。
杜迁闻声叫高二把油纸鸡骨头收拾了,径直打开大门。敲门的两人,一身差衣,都是官差,是杜迁在开封府的熟人周威和田阳。两人和杜迁认识已有两年,也不客气,直接拴好马进门。
“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这身打扮,难不成要出远门?”杜迁见两人背着行囊,马背上还有行李。
“府尹大人命我二人去沧州,亲手交给沧州知州,大人知你武艺高强,命你和我二人同去。”周威客套两句,直接说出来意,一指门口,正好三匹马。
沧州是边疆重地,要是有公函也不会派几个差官去送信,估摸着是私信。党派之间的事,杜迁也不想打听,点点头,暗道晦气,换上差服,收拾了行装,让高二帮忙看家。带上佩刀,背着哨棒,跟上二人。殊不知此行凶险,改了杜迁一生,和高二这一别就是十余年。
京师之地,自然是人流汹涌,熙熙攘攘。红男绿女往来不绝,叫卖声不断。三人怕骑马伤人,到了城外才策马狂奔。沧州距离汴梁两千多里,路途多险,三人带的虽不是加急公文,但也不慢,饶是如此,这来回也得花上一个月。马背上颠簸了一天,三人在天没黑的时候寻了家客栈。店家看客人是三个官差,好酒好肉一番招待,杜迁坐在凳上只觉得浑身僵硬,下马之后别提有多难受了。
一路奔波,三人早就饿得不行了,饭菜上桌,叫店家做了份干粮就大口吃起来。一顿风卷残云之后三人才不舍放下筷子,打了几个饱嗝之后开始吹牛打屁,消遣时间。
“你说我们这趟去沧州,知州能给多少赏银?”三人里,田阳最是好财,沧州还没到就在想着赏银了。
“怕是不少,府尹大人把信交给我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这信肯定极为重要。也不知这信里究竟是什么要事?”周威想到府尹谨慎模样,好奇心顿时就上来了。
二人正要讨论,杜迁拉着他们盯了两眼,低声说道:“隔墙有耳,不要多说。还有,我们把信送到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管,有时候知道太多并不是好事。”
“杜兄弟所言甚是!”周威田阳一听,顿时醒悟,伸手擦了擦头上惊汗。沉寂片刻之后,二人端起酒杯敬了杜迁。
“看那个和尚,不戒荤腥也就罢了,还喝酒。”三人一阵沉闷,周威田阳也觉得没趣,两人四下看去,在拐角一张桌子寻到了一个大和尚。见那和尚满手油腻,撕扯着牛肉,伴着酒下肚,顿时兴趣来了。
店不大,老板为了讨个喜庆,凑了八张桌子。杜迁进来时没注意,周威和田阳两人一说,他才发现店最里面果然有个锃光瓦亮大和尚。那大和尚一身僧衣,背宽如虎,腰壮如熊,络腮胡子一直长到脑后,横眉环眼。旁边放了把禅杖并着两把戒刀,透着幽幽冷光。
酒水灌进僧衣领,大和尚随即敞开上衣,露出毛茸茸的胸脯,隐约可见青色纹身,或是盘蟒,或是卧虎,豺狼苍鹰活灵活现,一个个面目狰狞,眼带凶光。杜迁看的咂舌,心说这是哪家庙里的和尚,凶神恶煞,一点佛家的慈眉善目也没有,反而倒像是那些降魔护法的夜叉金刚。
“恐怕是哪家寺院的和尚耐不住馋瘾,下山破戒。这和尚膀大腰圆,吃相豪迈,做和尚真可惜了。”
“要我看却不然,一定是强盗化妆的,你看他那两件兵器,怎么看也不像是护身用的。”
酒桌上的沉寂被打破,周威田阳立刻滔滔不绝说笑起来,话题一直不曾离开大和尚。杜迁看二人说着大和尚的坏话,心里好笑,两人分明是嫉妒。
大宋虽然是以武定国,但是太祖黄袍加身,知道军权重要,极力打压军部,故而宋时当兵的地位低下,又因宋时军人皆入尺籍,而尺与赤通,所以军人都被鄙称为赤佬。反之和尚就不一样了,虽然清规戒律严格,但是寺庙香火旺盛,都有田产,平时经商还能放高利贷,寂寞了还能勾搭祈福还愿的女施主。要是有人犯了法,直接进寺院做个和尚,口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连官府也不去管。两者一比较,也难怪军队出身的都不喜欢和尚。
那大和尚也不知听没听到,这边拿他说笑一概不理,只管吃自己的。杜迁看的称奇,那和尚饭量吓人,四斤牛肉,十个馒头,还有两坛酒,不过一会儿就全入了肚。
见周威田阳越说越玄,杜迁赶紧打住,摇头说道:“行了,你们也别说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那位高僧以身试法,明了佛理,我们还是早点歇息,明早好启程。”
“好,说得好!施主字字珠玑,尽显我佛禅机,不如同来共饮,岂不快哉。”周威和田阳还没说话,只听嘭的一声,大和尚拍桌而起,丢下酒食,径自走到杜迁这桌。也不管杜迁三人惊愕,呼喊店家又上了两坛酒。
大和尚走近,杜迁才仔细打量他,只见他面阔耳大、鼻直口方。想到自己的话给他听到,周威和田阳的话自然也没漏了,见大和尚豪爽直率不曾放在心上,杜迁对他好感倍增:“大师过奖了!山野之人,说话不曾注意,还望大师海涵。”
杜迁给周威两人递了眼色,两人也不含糊,立刻举杯敬了大和尚。大和尚不以为意,回敬了一杯,对杜迁说道:“想不到路遇这家店,能遇到兄弟这等妙人,当真缘分。酒肉穿肠过,我佛心中留,兄弟当真大智慧,今天定要喝个痛快。”
“大师不要取笑我,这般玩笑话哪里能当真。在下杜迁,这是周威、田阳,我三人在开封府当差,不知大师出身那座宝刹?前方就是汴梁,难不成大师也是京师中人?”杜迁看大和尚一脸激动,暗道惭愧。心说济公活佛,你老人家的话我就借来用用了,谁叫杜某人生的早呢!
“洒家渭州人氏,俗家姓鲁,后感佛法深明,在五台山文殊菩萨宝刹出家,蒙我佛不弃,赐名智深!此番正是去汴梁大相国寺,寻找我师弟下落。”鲁智深说完,呼了一声佛号,周威田阳立刻肃然起敬。五台山文殊院乃是名山宝刹,高僧更是数不胜数,名声享誉天下。
周威田阳还在拍鲁智深的马屁,杜迁这边就呆住了。鲁智深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一生锄强扶弱,人人称颂。见到鲁智深让杜迁大惊,但还不至于呆住,他真正惊讶的原因是时间对不上,鲁智深出家的时间不对,太早了!而且以他所说,他不是因为打死镇关西才被迫出家的……自己也不再是那个杜迁…乱了…全乱了……
“杜迁兄弟,洒家痴长几岁,今天相逢便是缘分,厚颜喊你一声兄弟。酒肉穿肠过,我佛心中留,洒家觉得这话好像意犹未尽,不知后面还有没有?”鲁智深和周威二人推杯换盏,看杜迁端个酒杯愣住,摇了他一把。
“后面自然是有,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杜迁被推了一推,脸上还是呆滞,随口说了出来,连杯中酒水溅在衣服上也不知道。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杜兄弟当真大智慧,洒家不如。今天听闻此禅机,真是我佛眷顾,定于三位不醉不归。”鲁智深闻言眼中精光闪烁,猛盯着杜迁,右手暗藏袖袍掐拿一番,眉头微皱,随后举起酒杯痛饮起来。
第四章 野猪林撞鬼
第二天,日上三竿的时候,杜迁才捂着沉沉的脑袋坐起,揉了揉眼睛才发现自己正睡在客栈里。起身问了店家才知道,昨夜鲁智深酒兴大发,把他们三个灌得不省人事,今早一点事都没有,飘然而去。
杜迁洗了把脸才觉得脑袋不似刚才那般沉重,推开周威田阳房门,见二人迷迷茫茫,还在醉中,叫店家做了醒酒汤给他们送去。杜迁回想昨夜,一片模糊,连怎么醉的都忘了。他当时震惊无比,脑中一团乱麻,顺着鲁智深就被灌倒了。等到周威田阳酒醒大半,已经过了正午,三人不敢停留耽搁,也不管今天入夜之前能不能感到下一个驿站。
马养了一夜,体力恢复,三人快马加鞭,直奔沧州,三人着急赶路却不知道身后有人悄悄跟着。一身僧袍,禅杖并着两把戒刀,龙行虎步,正是鲁智深。只见他行走之间,大袖翩翩,竟然不比杜迁三人的马慢上一分,闲庭信步的样子,隐然是还有余力。
“这杜迁命合地妖星( 道卷有三 http://www.xlawen.org/kan/4102/ )
第一章 拜师不成
话说神州大陆东面有座名山,名为黟山,后来改为黄山。这黄山名声在外,风景秀美,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这些山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无数文人骚客在此留下墨宝,更有无数神话贯穿其中。连主峰带小峰,有名可数的共有七十二个之多,没名没姓的山头更是不知多少,一头扎进去,怕是走都走不出来。
有人的地方便有争斗,此情此景虽美,但是一旦有人进入,那就少不了勾心斗角,你死我活!
山高谷多,云雾四生。只见两山之间,一道黑影上下腾挪,左右翻飞,在这连条路都寻不到的山谷中飞速前进。那人身姿矫健,一刻也不耽搁,好似迅捷的黑豹。
身后的追兵已经三天三夜没有甩开了,要不是如此,罗云也不会寻了这大山。只是天不遂人愿,也不知身后追兵有什么本事,任他在山中使劲手段,也拜托不了身后的追兵。
“真是见鬼了,他们难道是属狗的,怎么追的这么紧?”罗云眉头苦皱,停下稍作歇息,身上衣物被山中潮气沾湿,又沾了许多泥土,狼狈不堪。
罗云今年二十有五,自幼没爹没娘,为了活命把自己卖进了一个地下组织。好在老天看他可怜,给了他一副好面皮,虽比不上潘安宋玉之流,但也是形英荣俊,身姿伟岸,天赋也不赖,学起武来也比一般人强上很多,多年打拼下来,也算得上半个高手。
罗云素来低调,深知明哲保身的道理,从来不与组织中人有任何私下来往,只是错就错在他命太长,知道的也太多。最近一月组织里不少人莫名消失不见,人间蒸发,连个鬼影都寻不到,一时间,人人自危,草木皆兵。
淮阴侯韩信曾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罗云混迹这么些年,哪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默哀了片刻之后,自思小命要紧,连夜逃出。只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后脚刚跑出来,组织的追兵就跟来了。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却还是被追兵寻到。
罗云稍作歇息,只听得耳边风声骤起,连忙翻身闪在一旁。只见他刚才依靠的大树上三枚黑黢黢的飞镖插在上面,入木三分,一团墨绿从大树上流下,隐有腥气,显然是抹了剧毒。
看见毒镖,罗云心中后怕,赶紧起步向前飞奔。但是还没跑两步,又是几道破空声传来。借得脚下大树,罗云一个转身冲向左边,闪过毒镖,自知逃不出去,索性挑了个山涧停下脚步,准备搏命。他也是个狠人,这些天被追来追去,早就窝了一肚子火,现在已经忍到头了。
“人说赢得身前身后名,才能功成身退,想不到我还没功成就要身退了。怎么说我也为组织服务了十多年,现在卸磨杀驴是不是太快了?要知道人心凉了,队伍也就散了!”罗云话一说完,就看到五道黑影从林中闪出,站在四面,断了他的去路。
罗云一见,暗道今天怕是不能善了,这五人虽然黑布蒙面只留一双眼睛,但是眼中却精光暗藏,显然都是高手,随便挑一个也不比他差。
“队伍散了你也看不见,今天就是你的死期!罗云,多说无益,想必你也知道早晚都要有这么一天。乖乖赴死,省的我们费一番手脚。”领头的黑衣人站在罗云面前,话语间尽是杀机。
“我自然也知道这一天要来。虽说早就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但是要我等死却是不可能的。就凭你们几个就要取我的性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今天就要你们有来无回!”罗云冷笑两声,怀中取出一把匕首,直奔左侧黑衣人而去,心中暗道我的命虽不值钱,但是也不是你们说要就要的。分明是打定了主意,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见罗云率先出手,五人齐齐动身直奔他而去,罗云已有死志,只攻不守,拼的受伤也要进攻,一时间竟然占据了上风。但是他也就是逞的一时威风,时间一久,就落了下风。
只是四五十个回合下来,罗云已经衣裳带血,气喘如牛。口鼻淌出黑血不止,眼前五人花白一片,耳中嗡嗡响声,显然是中了剧毒,命不久矣。
“罗云,还有什么遗……”领头目中狰狞,冷笑不止。眼见罗云就要死于剧毒之下,便开口讥讽,谁知异变突生。
只见罗云身上的血渍流淌山涧左右,竟然被石壁吸的一干二净。得了血渍,那山壁竟然透出微微金光。领头大惊,退后两步,心里寻思这山间难不成有什么妖邪作祟。看到罗云已经重伤不治,目的达成,便要下令撤退,突然树上闪光,树叶吐云,树枝嘶叱,狂风四起,片刻间飞沙走石扑面而来。
还没等众人惊醒,顿时间又是山崩地陷,只见山壁上射出九道金光,晃得人睁不开眼。金光一冲而起,直射众人而来,那金光速度之快让人措手不及,更何况众人现在连眼睛都睁不开,哪里能闪开。金光中只听到噗噗几声筋断骨碎的脆响,便没了声音。罗云双手遮目,只觉得眼前金光无数,一阵剧痛传来,听到血肉分离之声,暗道完了……
浑浑噩噩之间,罗云分不清自己是死了还是在梦中,只觉得自己一生像是走马观花,一股脑儿跑过。
“还不醒来!”
一声炸雷自耳边传来,眼前景色宛如镜花水月片片碎开。猛地睁开眼,罗云全身紧贴在地上,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在一个山洞里。洞里没有光源,却看得一清二楚,山洞石壁看不出认为开凿痕迹。罗云不敢妄动,眼睛扫了一圈想要找到洞口。
“你还要趴到什么时候,起来吧!”
那声音再次响起,比起刚才要温和许多。罗云想着自己身中剧毒,小命都要不保,哪里还能站得起来。思索间突然发现身体没有一点不适,连身上的伤口都没了,不但如此,一身泥泞竟然也消失无踪。
罗云心里称奇,顺着声音看去。面前四四方方一潭红池,池水鲜红如血,洞中光线照进竟反不出丝毫光线,反倒是薄薄血色水汽腾起。池中直挺挺一杆莲径冒出,顶上立了一朵莲花,这莲花不知是何品种,通体漆黑。淡淡血雾中,一朵黑莲独自绽放,连片莲叶也没有。妖邪诡异,庄重神圣,罗云觉得自己体内还有残毒,看到这朵莲花时,脑中蹦出了两个完全靠不上的词。
罗云惊讶之余,身体不由自主从地上爬起来,这才发现莲池后面有两个道人端坐在蒲团之上。左边那个,头挽高髻,一派仙风道骨,正是个有道全真,面色慈祥,正一脸笑意看着他,不禁让人心生好感。只是这道人红衣红发,连长须和眼珠也是红的,不知是何缘故。正中那个,挽着道髻,三绺长髯。这道人一身玄衣道袍,面色冷峻,微带寒霜,双目紧闭,像是神游天外,自打罗云进来,就没见他动过一下。
罗云心中寻思这是哪里,怎么有这么两个怪人,看左边一个好似红包套,一身喜庆,右边那个板着张脸,不知道的,还以为别人欠了他几百万呢!罗云死里逃生,正是满心欢喜,激动万分,也许真是毒进了脑子,竟然打起了两个道人的趣儿,暗笑之时再次抬头打量。
待到罗云看去时,只见玄衣道士两眼微睁,向罗云看来,波澜不惊的双目之中竟射出两道毫光。罗云与他对视,只觉得浑身毛孔瞬间收成一团,吓得三魂丢了两魂,脑子里嗡的一炸声,脚跟一软,瘫坐在地。
“前辈莫要吓着他。”红袍道人见罗云跌坐在地,出言说道。
罗云吓得说不出话,暗自一摸,这才发觉整个背后都被冷汗淋湿,心下更是骇然,那道人的双眼看破生死,只是一瞪,他只觉得像是死过了一次,心中惊惧无以复加。要知道罗云跌打滚爬多年,做的是刀口舔血的生计,什么场面没见过,早就看淡了生死。偏偏刚才那一眼,他现在想起还心有余悸,这道人手里怕是鲜血无数……
“你叫罗云?”玄衣道人看向罗云,语气很是不善。
“是的。”罗云赶忙回答,也亏得他多年行走在外,妖魔鬼怪见了不少,不然换做一般人,这时候别说答话,能不尿裤子就是大幸了。
“不知道两位…道长,怎么知道我叫罗云?”
“我若想知道,便知道。”玄衣道人说完,深深看了罗云两眼。
这是什么道理?罗云心说这道人故弄玄虚,但是脸上却装出一副敬佩的表情,小心问道:“道长高明,不知两位道长找我……”
罗云说到这,撇了撇身前的莲池。这一池子红水也不知是不是血,那朵莲花也诡异的紧,看情形,这两个道人也绝非善类。要是他们要自己命……要是不要,自己还是抓紧离开最好。
“小友莫慌,我和前辈却是等你很久了!”红袍道人捋了捋红须,笑吟吟说道。
等我!?罗云诧异,道人的话一点也不信。心说我和这两个道人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等我做什么?难道是要占据我的身体,也不对,我一个人也不够他们分的啊……
不理罗云在这里思绪万千,那红袍道人接着说道:“前辈欲收你做徒弟,你可愿意?”
罗云张大嘴巴,心里疑惑,收徒弟?我?这件事处处透着诡异,不明不白。两个道人说等他很久,他是一点也不信。五个追兵哪一个也不比他差,要说是以一敌五被看中也不可能,估计是之前触动了机关碰巧进来这里,那五人没他好运遭殃断了命。
“他日因,今日果!”玄衣道人似乎知道罗云的想法,淡漠看了他一眼,之后便不再说话。
罗云听得云里雾里,他凡人一个,听不懂这些神鬼之说,只以为玄衣道人在信口胡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两个道人手段不凡,罗云心想跑是不可能的了,索性说道:“道长看中我,我自然是愿意。”
“你既然愿意,贫道有两问,你答上了,贫道便收了你。”玄衣道人双眼微睁,沉声发问:“第一问,何为道?第二问,你为什么要拜我为师,学我本事?”
罗云听闻,脑子转起,第一问他答不上来,他一个凡人,哪里知道什么是道。这第二问……罗云心中委屈,暗道:不是你要收我做徒弟吗,怎么搞的好像是我要非拜你为师一样?
“前辈,他……”红袍道人见罗云语噎,想替他说好话。只是玄衣道人看了他一眼,也就收声不再说话。
“你既然答不上来,贫道也不强求。”玄衣道人见罗云答不上,叹了口气,伸手点了下莲池,遥遥一指。那黑色莲花上飞出拇指大的黑光,罗云还没反应过来,那黑光就窜进了他的身体。
罗云大骇,以为道人不满要杀他。还没来及动身,那玄衣道人又是一指。罗云身边破开一个黝黑大洞,约有半人之高,洞中黑色扭曲不断,直接把他吸了进去。罗云在洞中不断旋转,昏迷之前,耳中只听到一句模糊话语。
“你肉身已被贫道打杀,贫道在你魂魄中种下一颗莲子,护你性命周全。现在将你送去一方世界……等你明了那二问之时,再来找贫道……”
——
“前辈,你那两问…单是第一问,莫说他,便是贫道也不敢说,前辈也不要太为难他。”红袍道人见不能挽回,苦笑问道。
“哼!道友不必多言,此子一身红尘浊气,全无半点向道之心,贫道就是有天大本事也教不了他!”玄衣道人提及罗云,摇头叹道。
“可是……”
“无甚,等了无数会元,也不在乎这点时间。”
第二章 魔星出世
话说五代残唐之时,天下大乱,兵戈四起。早上这万里江山还姓梁,到了晚上又改姓晋,纷乱不休,民不聊生。
俗话说:时事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太祖武德皇帝一条枪棒打下了大宋四百座军城,人说这朝天子是神仙降世,故而所向睥睨,四方拜服。
太祖清扫四方,雄踞中原,立国为宋,建都汴梁,成了开国武皇。四方宵小皆慑太祖手中那根棍棒,自此百姓得以安居。帝位传至仁宗皇帝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夜不闭户,一连三九二十七年,是为三登盛世。
且说天道循环,物极必反,盛世之后必然乐极生悲。三登一过,瘟疫横行,自江南到两京,无一处能逃脱。仁宗得知,寝食不安,当夜召集百官计议。得知龙虎山天师能道行高深,能降此灾,遣太尉洪信去龙虎山请天师驾临。
洪太尉得了赦令,星夜加急,只带了几十个随从就去了。哪知道龙虎山张天师早就算到洪太尉要来,让他在山里吃了许多苦头,又化作牛童戏耍他,最后自己去了京师破灾,把洪太尉蒙在鼓里。
洪太尉得知被天师戏耍,心中愤懑,却无可奈何,只能憋了一肚子气,在一众道人带领下游玩龙虎山。路过一间殿宇时,脚下一顿,转头看去。只见这殿宇四周都是红墙,大门被胳膊粗的锁链缠着,一把大锁挂在上面,锁已经生锈,也不知有多少年头了。除此之外,大门上无数封条,全是降妖伏魔用的,层层叠叠,数也数不清。
洪太尉好奇,问向身边道人,众人都说这是祖师爷镇压魔王之殿,劝洪太尉快走,不要久留,免得占了晦气。
洪太尉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他被张天师一番戏耍,心下正是恼怒,那些道人的话怎么会听。命二三十个随从,扯了封条,劈了锁链,要看妖魔究竟长什么样。
“你们这些道人就会装神弄鬼,本太尉倒要看看里面有什么妖邪!都别拦着,不然本太尉回京面圣,奏你们一本私设殿堂,愚昧百姓之罪!”
那张天师一番戏弄,本来是想考验洪太尉诚心与否,哪知洪太尉久在京师,位极人臣,享尽富贵,哪里咽得下这口恶气。强拆伏魔大殿也是气上心头,蒙了双眼。
那些道人见洪太尉发火,想拦却有害怕对方手里兵刃,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殿被推。大殿即倒,露出殿中一个石碑,洪太尉和道人们围上去,只见一个石龟陷在土里,背着这五六尺高的石碑。石碑上道家符箓高深无比,别说洪太尉,就是那些道人也没一个看得懂。众人啧啧称奇,发现石碑后面有四个大字,挥去尘土,那四个字也清晰起来。
“遇洪而开!”
洪太尉念完大笑,对着道人们说:“你们这些道人,尽搞些神鬼糊弄人。说,这石碑是什么时候雕的,竟然拿来戏弄朝廷命官。你们既然说遇洪而开,本太尉就开给你们看。”洪太尉冷笑不止,不顾阻拦,令随从把石龟掘起,见到一块大青石板,二话不说直接掀开。
随从把石板掀起,洪太尉上前,看到一个地||穴,深不见底。惊疑之时,只听得天崩地裂一声巨响,脚下龙虎山随着巨响一齐震动,当真是岳撼山塌。巨响过后,一道黑气从地||穴翻滚而出,黑气凝而不散,直射天穹,在半空分成一百单八道,暗含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之数,正是一百零八颗魔星借得洪太尉之手,破封而出。
洪太尉见真的走了妖魔,吓得跌坐在地,两眼无数,想着回京时,仁宗震怒,小命不保。左右吩咐今天之事不可说出去,不然全部要掉脑袋。
——
不说洪太尉在那里思索怎么保住小命,那一百零八颗魔星却是冲天而起,化作流光。却不想,半空中一面铜镜凭空出现,那铜镜古朴大气,圆镜四周有玉石镶嵌,四四方方,正是天圆地方之理。冥冥之中像是有无穷威压散开,一下定住一百零八颗魔星,从镜中窜出几道光芒,或金或银,还没看清究竟有几道,就融进了一群魔星之中。
事成之后,铜镜在半空连点三下,隐没不见。失去了铜镜阻拦,一百零八颗魔星再次启程,却不想刚去了铜镜,半空中有多出一个黑洞。那黑洞像是有无穷引力,群星又顿在半空不能动弹,只见黑洞中飞出一点黑芒,约有拇指大小,寻了一颗魔星融了进去,正是裹着罗云的那颗莲子。黑洞随之消散,那一百零八颗魔星聚在半空,一连遭了两次阻拦,嘭的一声炸开,散落九州各地……
乌飞兔走,白驹过隙,一晃二十八年,天下虽有争斗,但是也算安定。洪太尉瞒天过海,临了善终,没人知道魔星降世。
京师汴梁一户人家,一青年挥舞手中哨棒,有如盘蛇吐信,银光四点,又似蛟龙出洞,势不可挡,翻身一挑,平地拔起一阵烟土。青年身形高大,面目刚毅,猿臂过膝,一身粗布交领长袍,脚下蹬着布鞋,头发盘在脑后,用根发簪束起。此人正是转世二十年整的罗云,他肉身被毁,玄衣道人将他送进这方世界磨练心性,洗去红尘浊气。
那莲子融进的那颗魔星,正是日后梁山的地妖星,‘摸着天’杜迁。罗云占了别人血肉之身,前世那个自己起的名字也就丢了,索性就叫了杜迁。说来这杜迁虽在水浒传上不显声明,但是终究也占了一个座位,还是第一个上梁山的好汉,武学天赋比起罗云以前那具身体要强上许多。又因为身长猿臂,双臂天生巨力,耍起枪棒更是了得。
“开!”
前世罗云,此世杜迁。只见杜迁半空跳起,一根哨棒破空压下,整根打在地上,地裂石碎,那哨棒经不住大力,断为两截。
“人说鸠占鹊巢,说的就是杜鹃鸟。你看,你被我占了身体,我没了姓名,承了你的名字,正好全了你这杜迁之名。说来还是你名字没起好,还有,我也是被人害的,你泉下有知,要找去找那两个道人,可别来找我啊!”杜迁见断了哨棒,随手丢在一边。说着没边儿没际儿的话,他生下来就是杜迁,哪还能有另一个杜迁。
你说那杜迁本是济州梁山泊人氏,日后落草为寇,为何会在京师汴梁?原来杜迁自打出生之后,知道自己是梁山泊人氏,惊得一身冷汗。思前想后终想起来自己今生是何人了,就是被林冲火并的王伦……身边的跟班,王伦的旧部,自然不受晁盖待见,后来宋江也不喜欢,朝廷招安之后,东征西讨,最后一命呜呼。明了身世,杜迁哪里还敢留在梁山泊,便宜爹娘死了之后就投奔了汴梁的远亲,这才安心下来。至于梁山一百零八将少了一个怎么办,杜迁可就没那闲心思去管了。
至于这一身枪棒本事也是来京师学会的,大宋皇帝当年靠的是棍棒打天下,军中多有棍棒之术。他这个亲戚是官府差官,杜迁也算根正苗红,索性在开封府挂了名,做了个差官。
说来杜迁也是倒霉催的命,前世没爹没娘,这世好不容易来了两个便宜的,还没等孝敬他们,就撒手人寰了,这个亲戚前年染病也是两腿一蹬,只给杜迁留下了一点家财。
“别跑,给我站住。”
“臭小子,快给我站住。”
“杜哥儿,杜哥儿救我!”
杜迁丢了哨棒,端起旁边磨盘上的水瓢,刚灌了一大口,就听到墙外喊声由远及近。杜迁也不以为意,拎起水桶就要打水。
呼救的人是附近的一个闲散子弟,住在杜迁家斜对过,算得上邻居。他姓高,家中排行老二,街头巷尾都管他叫高二。平日做个帮闲伙计,没个正紧,后来沾了赌瘾,有一次被债主追打,正巧跑到了杜迁家门口,杜迁看不过顺手帮了他一把。那高二为人机灵,见杜迁武艺高强,两三拳就打跑了收债的,软磨硬泡,借钱买了酒食,硬是拜杜迁做大哥,找了个靠山。杜迁本不想理他,不过这高二也有自己的本事,小道消息极为灵通,张家长李家短,随便说个人名他都知道,哪家丫鬟动了春心,哪家狗偷了鸡他都能打听到。杜迁见他也不是一无是处,就收了这个小弟。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墙头上翻进一个瘦小身影,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一副小厮打扮,正是高二。高二见杜迁站在井边,立刻小跑过来,笑嘻嘻接过水桶,帮杜迁打了半桶水。
墙外人见这是杜迁家,也不敢有人叫门,叫骂了几声,也就散了。想当初,几个不识时务硬冲进来的,转眼就被摔了出去。后来他们知道杜迁拳脚厉害,又是官府中人,也就不来触这霉头。
杜迁也不客气,接过水桶,抄了把水洗去脸上汗渍:“你小子,又不是没门,怎么又翻我家墙头。”
“杜哥儿不知道,那几个家伙追得紧,我要是走门,就进不来了。再说,我的本事杜哥儿也是知道的,爬墙比走门快多了。”高二洋洋得意,拍拍身上泥土,一脸嬉笑。
“哼,你又去哪家赌了。早跟你说了,十赌九骗,就是不听,现在惹了债,又到我这避难。”杜迁说着,提着水桶,将头上发簪取下,用水冲了冲。这头长发恼人至极,宋朝又没有洗发水,平时痒的难受,偏偏还不能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男子成年之后就要束发,不能乱动。不然街头巷尾的老先生找你是轻的,告到衙门治罪就麻烦了。
第三章 沧州行
“杜哥儿说的是,下次再也不赌了。”高二嬉皮笑脸,敷衍过去,看杜迁懊恼盘起头发,打趣说道:“杜哥儿,你还真爱干净,比那些姑娘家洗的还勤快。”
“你知道什么,这长发着实恼人,真想剃个干净。”杜迁瞪了高二两眼,要不是怕那些老头上门唠叨,他早剪了。
高二嬉笑两声,从怀里掏出酒葫芦,油纸包了大半只烧鸡,放在磨盘上,献宝似的看向杜迁。
“你小子……”杜迁也不客气,接过酒葫芦灌了一口,两人一顿吃喝,风卷残云,不过一会儿就处理了半只烧鸡。
“杜哥儿,你今年都二十了,怎么不见你寻个婆娘,听说前阵子王婆来给你说亲被你轰走了,难道是看不上那家姑娘?我倒是知道,好几家姑娘都相中你了。嘿嘿,那些小姑娘,路过你家门,还踮脚往里面望呢!”高二只吃了个翅膀,就抹抹嘴,不再吃喝。
“怎么,说亲的找到你这,要你拉红线?你还想学人家做红娘?”大半只烧鸡下肚,杜迁也没觉得饱,拿起酒葫芦,笑骂高二两声。
“瞧您说的,谁会来找我啊!我就是想着你那桌酒席呢!不过说真的,难道这附近,就没有杜哥儿看得上眼的。”高二脸上烧红,他的确收了别人好处,来杜迁这打听。
“看得上眼……”杜迁眉头一凝,想到当年山洞里两个道人,不禁失神问道:“高二,你知道什么是道吗?”
“啥?”高二一脸疑惑,没听清杜迁问什么。
“唉,我问你做什么。对了,你相信世上有神仙吗?”杜迁回过神,看到高二一脸迷茫,心中苦笑,转而问道。他没指望高二能答上什么,只是那两个道人的事压在他胸口,想找个人说说。
“当然相信,我小时候还有个老神仙给我算过命呐!他说我天庭饱满,眉宇俊朗,骨骼清秀,是大富大贵的命。”高二说到这,下巴都抬到天上了。
“怕不是哪里来的半仙,江湖骗子蒙你的话也信!说说,他收了你家多少银两,才说这些好听话?”杜迁说着大笑起来。
“杜哥儿不要话说,那老神仙背着把宝剑,腰间别个青葫芦,还会腾云驾雾呢!”高二见杜迁不信,比划了那老神仙的样子。
“那你怎么不拜那老神仙为师?”杜迁还是不信,戏谑看着高二手舞足蹈。
“那老神仙在我家吃了顿斋饭,后来就走了!”高二讪讪说道,一脸可惜,叹道当时没抓住机缘。
“哈哈,我就知道是个混吃混喝的。”
“杜哥儿好没道理,怎么就是不信呢!”高二涨红了脸,怒气冲冲。
“我当然信,这世上的确有神仙……”杜迁说着唏嘘不已,那两个道人的样子又在眼前晃过,那两人的脸像是在他心里扎了根,一直不曾忘记。只是那两问到现在还是百思不解,也不知道怎么去找那两个道人。
“那就是了,等以后我大富大贵了,一定请杜哥儿大吃一顿。”高二没看见杜迁低头苦思,吹嘘自己日后如何如何。
“就怕你飞黄腾达的时候,记不得我咯!”杜迁喝完,丢下酒葫芦,看了眼还在做白日梦的高二说道。
“杜兄弟在家吗?”高二刚要说话,门口就传来一阵马蹄,只听两声下马,大门就被敲响了。
杜迁闻声叫高二把油纸鸡骨头收拾了,径直打开大门。敲门的两人,一身差衣,都是官差,是杜迁在开封府的熟人周威和田阳。两人和杜迁认识已有两年,也不客气,直接拴好马进门。
“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这身打扮,难不成要出远门?”杜迁见两人背着行囊,马背上还有行李。
“府尹大人命我二人去沧州,亲手交给沧州知州,大人知你武艺高强,命你和我二人同去。”周威客套两句,直接说出来意,一指门口,正好三匹马。
沧州是边疆重地,要是有公函也不会派几个差官去送信,估摸着是私信。党派之间的事,杜迁也不想打听,点点头,暗道晦气,换上差服,收拾了行装,让高二帮忙看家。带上佩刀,背着哨棒,跟上二人。殊不知此行凶险,改了杜迁一生,和高二这一别就是十余年。
京师之地,自然是人流汹涌,熙熙攘攘。红男绿女往来不绝,叫卖声不断。三人怕骑马伤人,到了城外才策马狂奔。沧州距离汴梁两千多里,路途多险,三人带的虽不是加急公文,但也不慢,饶是如此,这来回也得花上一个月。马背上颠簸了一天,三人在天没黑的时候寻了家客栈。店家看客人是三个官差,好酒好肉一番招待,杜迁坐在凳上只觉得浑身僵硬,下马之后别提有多难受了。
一路奔波,三人早就饿得不行了,饭菜上桌,叫店家做了份干粮就大口吃起来。一顿风卷残云之后三人才不舍放下筷子,打了几个饱嗝之后开始吹牛打屁,消遣时间。
“你说我们这趟去沧州,知州能给多少赏银?”三人里,田阳最是好财,沧州还没到就在想着赏银了。
“怕是不少,府尹大人把信交给我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这信肯定极为重要。也不知这信里究竟是什么要事?”周威想到府尹谨慎模样,好奇心顿时就上来了。
二人正要讨论,杜迁拉着他们盯了两眼,低声说道:“隔墙有耳,不要多说。还有,我们把信送到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管,有时候知道太多并不是好事。”
“杜兄弟所言甚是!”周威田阳一听,顿时醒悟,伸手擦了擦头上惊汗。沉寂片刻之后,二人端起酒杯敬了杜迁。
“看那个和尚,不戒荤腥也就罢了,还喝酒。”三人一阵沉闷,周威田阳也觉得没趣,两人四下看去,在拐角一张桌子寻到了一个大和尚。见那和尚满手油腻,撕扯着牛肉,伴着酒下肚,顿时兴趣来了。
店不大,老板为了讨个喜庆,凑了八张桌子。杜迁进来时没注意,周威和田阳两人一说,他才发现店最里面果然有个锃光瓦亮大和尚。那大和尚一身僧衣,背宽如虎,腰壮如熊,络腮胡子一直长到脑后,横眉环眼。旁边放了把禅杖并着两把戒刀,透着幽幽冷光。
酒水灌进僧衣领,大和尚随即敞开上衣,露出毛茸茸的胸脯,隐约可见青色纹身,或是盘蟒,或是卧虎,豺狼苍鹰活灵活现,一个个面目狰狞,眼带凶光。杜迁看的咂舌,心说这是哪家庙里的和尚,凶神恶煞,一点佛家的慈眉善目也没有,反而倒像是那些降魔护法的夜叉金刚。
“恐怕是哪家寺院的和尚耐不住馋瘾,下山破戒。这和尚膀大腰圆,吃相豪迈,做和尚真可惜了。”
“要我看却不然,一定是强盗化妆的,你看他那两件兵器,怎么看也不像是护身用的。”
酒桌上的沉寂被打破,周威田阳立刻滔滔不绝说笑起来,话题一直不曾离开大和尚。杜迁看二人说着大和尚的坏话,心里好笑,两人分明是嫉妒。
大宋虽然是以武定国,但是太祖黄袍加身,知道军权重要,极力打压军部,故而宋时当兵的地位低下,又因宋时军人皆入尺籍,而尺与赤通,所以军人都被鄙称为赤佬。反之和尚就不一样了,虽然清规戒律严格,但是寺庙香火旺盛,都有田产,平时经商还能放高利贷,寂寞了还能勾搭祈福还愿的女施主。要是有人犯了法,直接进寺院做个和尚,口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连官府也不去管。两者一比较,也难怪军队出身的都不喜欢和尚。
那大和尚也不知听没听到,这边拿他说笑一概不理,只管吃自己的。杜迁看的称奇,那和尚饭量吓人,四斤牛肉,十个馒头,还有两坛酒,不过一会儿就全入了肚。
见周威田阳越说越玄,杜迁赶紧打住,摇头说道:“行了,你们也别说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那位高僧以身试法,明了佛理,我们还是早点歇息,明早好启程。”
“好,说得好!施主字字珠玑,尽显我佛禅机,不如同来共饮,岂不快哉。”周威和田阳还没说话,只听嘭的一声,大和尚拍桌而起,丢下酒食,径自走到杜迁这桌。也不管杜迁三人惊愕,呼喊店家又上了两坛酒。
大和尚走近,杜迁才仔细打量他,只见他面阔耳大、鼻直口方。想到自己的话给他听到,周威和田阳的话自然也没漏了,见大和尚豪爽直率不曾放在心上,杜迁对他好感倍增:“大师过奖了!山野之人,说话不曾注意,还望大师海涵。”
杜迁给周威两人递了眼色,两人也不含糊,立刻举杯敬了大和尚。大和尚不以为意,回敬了一杯,对杜迁说道:“想不到路遇这家店,能遇到兄弟这等妙人,当真缘分。酒肉穿肠过,我佛心中留,兄弟当真大智慧,今天定要喝个痛快。”
“大师不要取笑我,这般玩笑话哪里能当真。在下杜迁,这是周威、田阳,我三人在开封府当差,不知大师出身那座宝刹?前方就是汴梁,难不成大师也是京师中人?”杜迁看大和尚一脸激动,暗道惭愧。心说济公活佛,你老人家的话我就借来用用了,谁叫杜某人生的早呢!
“洒家渭州人氏,俗家姓鲁,后感佛法深明,在五台山文殊菩萨宝刹出家,蒙我佛不弃,赐名智深!此番正是去汴梁大相国寺,寻找我师弟下落。”鲁智深说完,呼了一声佛号,周威田阳立刻肃然起敬。五台山文殊院乃是名山宝刹,高僧更是数不胜数,名声享誉天下。
周威田阳还在拍鲁智深的马屁,杜迁这边就呆住了。鲁智深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一生锄强扶弱,人人称颂。见到鲁智深让杜迁大惊,但还不至于呆住,他真正惊讶的原因是时间对不上,鲁智深出家的时间不对,太早了!而且以他所说,他不是因为打死镇关西才被迫出家的……自己也不再是那个杜迁…乱了…全乱了……
“杜迁兄弟,洒家痴长几岁,今天相逢便是缘分,厚颜喊你一声兄弟。酒肉穿肠过,我佛心中留,洒家觉得这话好像意犹未尽,不知后面还有没有?”鲁智深和周威二人推杯换盏,看杜迁端个酒杯愣住,摇了他一把。
“后面自然是有,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杜迁被推了一推,脸上还是呆滞,随口说了出来,连杯中酒水溅在衣服上也不知道。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杜兄弟当真大智慧,洒家不如。今天听闻此禅机,真是我佛眷顾,定于三位不醉不归。”鲁智深闻言眼中精光闪烁,猛盯着杜迁,右手暗藏袖袍掐拿一番,眉头微皱,随后举起酒杯痛饮起来。
第四章 野猪林撞鬼
第二天,日上三竿的时候,杜迁才捂着沉沉的脑袋坐起,揉了揉眼睛才发现自己正睡在客栈里。起身问了店家才知道,昨夜鲁智深酒兴大发,把他们三个灌得不省人事,今早一点事都没有,飘然而去。
杜迁洗了把脸才觉得脑袋不似刚才那般沉重,推开周威田阳房门,见二人迷迷茫茫,还在醉中,叫店家做了醒酒汤给他们送去。杜迁回想昨夜,一片模糊,连怎么醉的都忘了。他当时震惊无比,脑中一团乱麻,顺着鲁智深就被灌倒了。等到周威田阳酒醒大半,已经过了正午,三人不敢停留耽搁,也不管今天入夜之前能不能感到下一个驿站。
马养了一夜,体力恢复,三人快马加鞭,直奔沧州,三人着急赶路却不知道身后有人悄悄跟着。一身僧袍,禅杖并着两把戒刀,龙行虎步,正是鲁智深。只见他行走之间,大袖翩翩,竟然不比杜迁三人的马慢上一分,闲庭信步的样子,隐然是还有余力。
“这杜迁命合地妖星( 道卷有三 http://www.xlawen.org/kan/4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