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红星闪闪 > 重生之红星闪闪 第 2 部分阅读

第 2 部分阅读

    后张作霖找人翻译编成《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主要是“军事秘密之侦探”和“苏俄在华所用经费”两项。

    其中有:

    照译1927年1月30日军事会议案笔录;

    照译1927年1月30日军事会议案笔录;

    照译苏俄利用冯玉祥计划文报告;

    照译1927年3月13日军事会议案笔录;

    北京苏联大使馆会计处致广东军事顾问加伦函……

    张作霖认为取得了杀李大钊的理由:

    一、在南北战争期间,李参与了军事谍报工作;

    二、李与苏联政府勾结参与中国内战的证据;

    三、李和冯玉祥国民军的秘密关系;

    四、李作为国民党和**北方领导人进行的颠覆政府活动。

    李大钊在被捕后,对很多实事也供认不讳,“李大钊供词全份”如今则保存在北京市档案馆中。

    李大钊被捕后,由于他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各方都有营救行动,特别是北洋政府前高级官员,如章士钊、杨度、梁士诒和北大校长等都出面说情,张作霖也犹豫不定。

    张作霖为此给北方军队前方的重要将领如张学良、张宗昌、孙传芳等六位发电征询意见,除了阎锡山没有回复,其余都主张立即正法。

    当时报刊也记载前方来电,谓前敌将士因讨赤死者不知若干,今获其党首要,不置诸法,何以激励将士?另有一种说法,南方某重要人物也来电主杀。

    张作霖绿林出身,对苏联和日本等国本都不买账,他认为李大钊是“俄奸”,在战争状态,更是唯认武力至尊,对前方将领的意见更为重视,所以很快就下令将李大钊等十九名国民党和**人员悉数执行死刑。

    李大钊被杀后,张作霖曾将部分在苏联使馆搜查到的文件公开展览,并请中外人士参观,但是张作霖的政权很快倒台,翻译整理出版的《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一书,只印了极少册数,目前已经很难找到。

    但是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陈天柱,曾经仔细过研究这一段历史。

    因此,他在第1688号平行空间公元历1927年4月5日,就派人以一个借口,将李大钊从苏联使馆中引了出来,然后给李大钊进行了化装,乘火车从北京直接到了南京,然后乘船沿长江而上到了四川,经由四川又进入了贵州,最后到了贵州的西南仁兴县。

    而贵州省的仁兴县这里,就是本书主人公陈天柱,穿越到第1688号平行空间后的第一个落脚点,陈天柱穿越过来后,就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原始积累,挖出了他的第一桶金。

    。。。。。

    第006章湘江突围一

    第006章湘江突围一

    让我们再回顾一遍真实历史上的湘江突围吧:

    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后,由湖南南部向广西北部前进,准备去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 www.

    11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兵分四路纵队,从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前出到湘桂边境的西延地区。当日,红1、红3军团击破桂军的阻击进入桂北。

    11月27日,先头部队红2、红4师各一部渡过湘江,控制了脚山铺至界首间30公里的湘江两岸渡口,但后续部队因辎重过多,行动迟缓,未能赶到渡口。

    此时,国民党〃追剿〃军(湘军)第1路进至全州、咸水一线;第2路进至零陵(今永州)、黄沙河一线;第3路进至道县;第4、第5路进至东安地区;桂军5个师开至灌阳、兴安一线。

    为掩护中央、军委纵队及后续军团渡过湘江,红1、红3军团奉命在桂北湘江两岸的新圩、脚山铺、光华铺等地区,构筑工事,阻击敌军。

    11月28日,桂军第44师在炮火掩护下,从灌阳向防守新圩的红3军团第5师前沿阵地发起进攻。第5师凭借有利地形奋勇抗击。桂军正面进攻受阻,遂以一部兵力从侧翼迂回,第5师被迫退至第二道防线。

    29日,桂军第24师及第7军独立团投入战斗,并有飞机支援,战斗更加惨烈。红军与桂军展开白刃战,但终因伤亡过大,第二道防御线被桂军突破。

    在新圩阻击战开始的当日,湘军第1路3个师从全州南下,企图控制湘江各渡口,将红军拦腰截断。傍晚,红1军团第2师警戒部队在鲁板桥与湘军第16师交战,随后退至脚山铺阵地。

    11月29日,红2师与湘军激战。

    30日,红1师赶到脚山铺,与红2师一起打退湘军数次进攻,予以重大杀伤,红1、红2师也遭严重损失。入夜,湘军迂回侧击,红1、红2师为避免被分割包围,先后退至夏壁田、水头、赤兰铺、白沙铺一带。

    12月1日凌晨,中革军委命令红1军团不惜任何代价守住阵地,以开辟西进的道路。

    拂晓,湘军在飞机掩护下,采取正面攻击与迂回包围的战术发动猛烈进攻。红1、红2师奋力拼杀,掩护红军主力于是日中午渡过湘江。

    12月3日,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进入西延地区。

    此间,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在由新圩向湘江撤退中,被桂军分割包围大部牺牲。担任红军总后卫的红5军团,在永安关、水车一带阻击湘军第3路的追击,该军团第34师被阻于湘江东岸,转战于灌阳、道县一带,予敌重大杀伤,终因弹尽粮绝,包括师长陈树湘在内的绝大多数指战员壮烈牺牲。

    湘江战役取得了战略突围的重大胜利,但此役也成为中央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连同前三次突破封锁线的损失,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由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

    -分------隔------线-

    让我们把镜头再拉回到第1688号空间里来。

    陈天柱站在了地图前在心里默默在计算着:

    中央纵队已在27日到达灌阳以北的文市、桂岩一带。

    由桂岩到最近的湘江渡点,不到80公里,采取轻装急行军,一天就可到达。

    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历史进程,**提前复出了,并且已经下令抛弃坛坛罐罐,那么28日下午中央纵队就可以赶到湘江边渡江了。

    而在真实历史上,是11月29日,湘军和桂军蜂拥而来,敌人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

    两岸的红军战士,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

    红军的阻击阵地上,炮弹和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构筑工事的战士们被震昏了,耳鼻出血。

    装备单一的红军要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战斗的残酷可想而知。

    那么,目前的关键就在于28日下午开始到29日天亮,这一段时间内,中央纵队能否全部渡过湘江了?

    照目前行军速度看29日晨全部渡江是完全可能的。

    真实的是历史上,12月3日,中央红军主力完全渡过了湘江。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在由新圩向湘江撤退中,被桂军分割包围大部牺牲。担任红军总后卫的红5军团,在永安关、水车一带阻击湘军第3路的追击,该军团第34师被阻于湘江东岸,转战于灌阳、道县一带,予敌重大杀伤,终因弹尽粮绝,包括师长陈树湘在内的绝大多数指战员壮烈牺牲。

    **今天下命令时,也是要陈树湘师负责最后的防卫的,看来有必要把自己带来的部队加强到陈树湘师里,历史已因自己的金手指而有所改变,可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了陈树湘师的再次重大损失。

    想到这里,陈天柱立刻对站在身边的通讯员命令道:“通知独立一营,立刻集合。”

    通讯员答了一声“是”后,跑了出去。

    陈天柱转身向**、周恩来敬了一个礼,“报告**,周副主席,请参阅我带来的部队。”

    **微微笑了笑,转脸对着周恩来说,“好哇,我们就好好看看陈天柱同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惊喜吧。”说完,又对着屋里其他人说,“大家都来看看,乖乖,我刚才看到他带来的兵和他们武器,看上去都很先进的嘛,走,走,都去看看,李德、博古同志,也来看看,不要哭丧着脸哇,我们还没到山穷水尽嘛!等到了安全地区,我们再来开个会,毕竟我现在是暂时地代理一下嘛,大家开会好好地议议。”

    当**、周恩来、陈天柱、李大钊等众人来到院子外时,看到已经整队集合完毕的队伍时,毛、周等人都看傻了眼,**咂咂嘴,“乖乖,你这个营,也实在是太牛B了吧!我看相当于半个团嘛!”

    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从队伍里跑了出来,来到众人面前,立正站好,大声敬礼道:“报告**,中国人民国防军独立一旅独立一营,集合完毕,应到XX人,实到XX人,请首长指示。独立一营营长钟德胜。”

    **略有所思、侧身转头看看陈天柱、疑惑地问道:“中国人民国防军?”

    “是的!”陈天柱简洁、严肃地回答道。

    “好,好,等会再问你吧。”**听着陈天柱如此简洁的回答,心知陈天柱此时不愿多谈,再想想此时也不是长聊的时候,也就不再多问。

    毕竟,患了打摆子的人身体是非常虚弱的,而**是在中午才打了一针奎宁,烧可能还没退吧,说完,走起路来身体还有些晃悠的**,走到队伍前面中间,站定,用力喊道,“同志们好!”

    “首长好!”一阵山呼海啸般地回应。

    这回应声音似乎有点太大,把所有参阅的领导们搞得一愣神,但是一愣神之后,却立刻把所有人的情绪都提了起来,就连刚才还垂头丧气的李德、博古,也来了精神,这是一支战斗力多么强大的队伍啊!

    “嗯,钟德胜,得胜,终得胜,这名字好,名字好!”**喃喃自语,然后抬眼看向部队,此时的眼里已充盈着强烈斗志的光芒,心里想着:终得胜、终得胜,好兆头啊,好兆头!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山呼海啸再次响起。

    应该是山呼海啸引起的吧,围观的红军越来越多,警卫战士、护士、参谋、干部、还有一些伤员也从休息的地方,慢慢地向这里围扰过来。

    看到如此威武雄壮的队伍,他们的眼里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斗志。当他们看到这支队伍手里的武器时,则更是满眼放光,那是渴望的光、羡慕的光。

    。。。。。。

    第007章湘江突围二

    第007章湘江突围二

    出发命令下达半小时后,红军中央纵队出发了,殿后的伤病员及非战斗人员也离开了灌阳,**、周恩来、李大钊等领导干部走在队伍中间,**是由陈天柱带来的警卫排一班的11名战士轮流抬着担架前进的。

    虽然身体还很虚弱,身上还是一阵冷、一阵热,可是**的精神一直很好。

    因此,开始出发时,**说什么也要和战士们一起走路,还是王家祥等领导同志们硬按着才让他躺在担架上。

    。。。。。

    11月28日,旭日东升,又是一个好天气。

    天气是好天气,但是形势却逼死人。

    湘军刘建绪部的主力三个师全部进驻全州。同时,桂军第48师及第七军的一个加强团进占兴安,兵指界首;第七军的另两个师则兵锋直指灌阳,大战一触即发。

    。。。。。。

    丢充坛坛罐罐的红军军委纵队的行军速度明显地加快,经过一夜行军,红军中央纵队终于通过狭窄的一段段山路,离渡口还有约40公里左右,但是由于连日的奔波、苦战,战士们都很疲劳,行军速度还是很慢。

    骑在马上的陈天柱,看着慢腾腾的所谓“急行军”的部队,有心无力,只好望天长叹:

    老天!我已经尽力了,我为什么直到今天才再次来到红军队伍中,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中国**,左得惊人,虽然,我很早就开始着手扭转左倾局面,但是党的高层领导却总是半信半疑,即使伟大如**、周恩来,也是如此。

    不过,也不是没有一点好的一面的发展,比如,中国**的创始人——李大钊前辈,因为这多年在一起,不断与他探讨着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目前已经接受了社会主义在中国三个阶段的设想,即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发展的理论。

    也就因为这一点,我对中国革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只要李大钊同志经常与**、周恩来等中央高层领导在一起,那么他们就一定会讨论许多问题,那么因为被**称为老师的身份,由他来间接传授我带来的后世邓小平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相信会被包括现在的邓小平在内的**高层领导们逐渐接受。

    一旦他们接受了这个最先进的理论,嘿嘿,中国革命将会少走多少弯路,再加上我带来的先进工业制造技术,那么中国的未来,嘿嘿,。。。。。

    此时,正骑在马上神游的陈天柱,不由得哼唱起那首歌,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来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与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书(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四方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随着陈天柱的歌唱,抬着**担架及护卫在他身边的那11个国防军警卫班的战士,也与陈天柱唱和起来,本来正在躺在的**在歌声响起时,突然坐了起来,。。。。。

    正在疲劳状态行军的红军战士们,听着不断重复的歌声,渐渐地忘掉了疲劳,渐渐地加入到歌唱中。。。。。

    行军队伍走着走着,坐在担架上的**突然大声地喊着王家祥,让王家祥派人到前面打听情况,一面担心地不时看着万里无云、艳阳高照的天空,凭着多年的经验,他有一种不良的预感。

    不一会,探消息的战士回来报告,说是前面的部队经过一条小溪时,原来的木桥突然断了,有十几个战士掉了下去,现在正在重新架桥。

    他听后不由皱起眉头,正想对王家祥说些什么,原来的预感就不幸变成现实了,只听到“嘭、彭、彭”三声预警枪响,接着是一片喊声:空袭、敌机空袭。

    放眼望去,三个黑点由小变大,轰鸣声迅速而至,向红军队伍呼啸而来,。。。。。

    而就在几个黑点不断变大的时候,在它们的飞行轨迹的正前方突然响起一连串的“烟火”发射的声音,“嗵、嗵、嗵”,这声音连绵不断,一直放了三十六响。

    若是在夜晚你就能看到,那“烟火”发射到空中某个高度时,再次爆炸,而若是你的眼力足够地好、足够地强,你还能看到每颗“烟火”在空中爆炸后,爆炸中心再次发射出无数颗粒状的细小钢珠,细小钢珠由于火药爆炸的推动力,在空中呈现出一片30米半径的钢珠球阵,正好挡在飞机俯冲的运动轨迹线上。

    抬担架的战士反应很快,第一时间就把**抬到路边的草丛放下,其中的两名战士全身扑在他的身上,把他死死压住——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中央首长就是他们的天职。

    这次来袭的敌机有三架,它们本来以为对付“赤手空拳”的红军,应该就象对付一群受惊的羔羊那样,可以肆意虐待,可惜他们大意了,高速俯冲的轰炸机碰上了高速运动的无数的小钢珠阵,嘿嘿,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三架敌机的飞行员,在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已经被迎面而来、穿透前档玻璃的数粒高速钢珠,击碎了面孔、“打麻”了脑袋,而飞机机体,更是象蜂窝煤一样,到处都是破洞。

    最后,失去控制的飞机象醉酒一般歪歪邪邪地一头扎进了行军队伍旁边的山田里,只落得死后还被那些田产的主人唾骂的下场。

    第一次的空袭,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多的战士,还没有太大感觉时,敌机竟然已经被“击落”了,这个结果也实在太令人震惊了。

    重新被抬起来的担架上的**,看着陈天柱不禁嘿嘿直乐:“天柱哇,这也是你带来的战士们的杰作吧?!”

    陈天柱高兴地点点头,心里那个美啊:TNND,那几个小家伙真的不错,也亏的他们能想得出,不过说实话,这样打飞机的战法,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真不一定能想得出来呢?

    第008章湘江突围三

    第008章湘江突围三

    说起来,这个新鲜点子,还是陈天柱的大徒弟——李德中,看到由于金矿的开采而富裕起来的村民,过节放焰花时,突发奇想,根据这个原理而制造出来的。说实话,这种焰花打飞机的战法,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先进的!

    当初陈天柱刚到这个时空时,正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1918年。

    而陈天柱所在地方——贵州仁兴县,正是后世的贵州数个金矿所在地,不过地下埋着的却都是看不见金子的金矿石,也因此吧,人们根本就不可能发现,要不然也早被这个时代的人们开发过了。这也可能是时空管理局的政委故意将他送到这里的原因之一吧。

    说到金矿,读者朋友你若是现在去到贵州省兴仁县紫木凼金矿参观,还没到矿井,就能见到一大堆“黄泥巴”堆在空地上,乡民还会告诉你说——黄金就在这泥巴中。

    进入矿井,通过比机场更加严格的安检,电梯从地面往下大约10米后,四周就变得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了,只听见电梯运行的声音。从电梯出来,走入矿洞,见到的是灰色的岩石洞,这石头里就含有黄金,一吨矿石含有4克左右黄金。

    山金一般产在石英脉中,一吨(石英岩)石中含有3克金(u〉3g/T)就是金矿了,达到10克/吨,就是富矿。在金矿石中,肉眼是看不到金子的。

    正是由于有这么个金矿,所以,陈天柱就留了下来,先开始教导村中孩子们识字,作起了教书先生。

    村里的孩子不算少,大概有四、五十个。由于陶家村地处于偏远的贵州的偏远的乡村,村里识字的人极少,有“大学问”则更是没有,这些孩子几乎不是叫狗蛋就是叫二Y的,陈天柱觉得不好听,于是负起教书先生重任的陈天柱,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胜利万岁”的顺序,按照收徒先后、孩子的年龄,给他们起了大名,姓名中间的则统一取“德”字,因此,才有了德中、德华、。。。。德万、德岁,等等名字。

    在这些孩子们中,陈天柱又特殊地收了11名“亲传弟子”。

    大弟子,就是他在山里遇到的二Y的哥哥——李德中;

    二弟子自然是给了二Y,陈天柱给她起了一个新名字——李德华;

    再就是李德中、李德华的那些玩伴们了,前文所提到的独立一营营长钟德胜就是其中之一。

    收了徒弟后,陈天柱立即开始了残酷的培养,特别是他用戒指上的灌输知识的功能,选择了五个聪慧、悟性较好的孩子,进行了“开光灌顶”,这五个徒弟,是陈天柱作为全材来培养的,他们的名字自然就是:德中、德华、德人、德民、德共。 www.

    其余的六个弟子就没能如此幸运了,因为戒指上的电脑灌输知识的九次机会,已经被他用完了。而在目前国防军独立一旅中各级主要岗位上就是他的6个“战斗型”亲传弟子任职。

    同时,他还在戒指里发现的一瓶装满“基因改造液”的瓶子,瓶子不是很大,仅够给他的11个“亲传”弟子服用,后来,李大钊来了,陈天柱于是就在瓶子里加了些温水,把剩下的最后的一点底子,给李大钊服用了。这个量相比正常的基因改造所需要的量来说,就少了许多,估计李大钊的身体经此改造后,寿命也能达到一百多吧。

    当然,更多的孩子们则更没有这好的幸运了,加上陈天柱还有许多其它的事要忙,他的精力也达不到全部亲自教导,所以后来加入的孩子们就转而由这11个徒弟教习科学知识、锻炼武功。

    话说远了,再转回到红军行军队列上来,第一批三架敌机摔掉之后,红军战士们马上边走边整顿队伍,如此,又过了一小时多,敌机又来袭了,毕竟南昌机场离这里不远,敌机飞过来费不了多长时间。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红军队伍再次散开、卧倒、防空。

    这次敌机来了五架之多,可惜的是,还和第一批敌机一样,还没有反应时就被击落了。

    看来蒋介石可能已经发现了红军提高了行军速度,所以是铁了心要延误红军的速度,不过,蒋介石千算万算,还是没有算到他的五架宝贵的飞机,竟然没有撑得住一个回合,就全部从天上掉了下来。

    八架敌机被击落后,处于疲劳状态行军的中央纵队战士们的斗志,被强烈地激发出来,再次行军时,速度明显有了提高。

    陈天柱这时在心里乐开了花,呵呵,没想到呀没想到,这一天蒋介石共出动两批次八架飞机进行轰炸,但是没有一架能够飞回去,不知道此时的蒋先生心里会有什么想法?历史已经改变,这个时空里的“湘江突围”,红军再也不用象真实的历史那样,在敌人的飞机底下进行着血腥之旅。

    心里高兴,再加上需要再鼓励战士们,陈天柱再次放声高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

    11月28日黄昏时节,中央纵队终于赶到了湘江边。

    湘桂11月底的天气日渐见冷,滔滔的湘江已进入枯水季节,水面大约200多米,江水静静地流淌着,不时溅起一朵朵小浪花。

    江面上,早已拉起了七八条粗绳,那些不会水的战士,正拉着绳子在涉水渡江;

    一只一次最多能渡二十多人的小船,在来回摆渡;

    江面还有两条简易浮桥,供轻装的战士小心翼翼地走过桥面,慢慢地通过湘江;这种浮桥,是由两根粗大结实的绳子,在水面拉起来,然后在绳子上面铺上木板,如此就搭成了一条简易浮桥。

    周恩来副主席显然已看了半天,看见陈天柱来到,笑哈哈地对陈天柱说道:“天柱,不错,你的弟子真的不错,你看那边拉着绳子渡江的方法,还有这搭建这简易浮桥,全都是你的徒弟想出来的方法,好办法,很聪明的方法!”

    。。。。。

    28日一夜之间,中央纵队全部通过了湘江;

    。。。。。

    再说新圩这边,在新圩与灌阳之间的公路,是桂军进击湘江渡口的必经之路。红5师的阻击阵地就在公路两边的山头上,这段狭窄的路约有一公里长,桂军若要通过,必须攻占两边的山头。陈天柱把独立一营一连配属给了红5师。

    11月28日,桂军第44师在炮火掩护下,从灌阳向防守新圩的红3军团第5师前沿阵地发起进攻。

    桂军这次带队的是军长王瓒斌,此时他正用望远镜观察着红五师的阵地,看着红五师匆匆忙忙用黄泥构筑的工事,轻蔑地笑了,心道:这样也能挡住我们飞机大炮的攻击?很快,你们就会为自己的轻视付出代价。

    桂军仍然是老一套:先进行炮轰,炮轰一个小时后,桂七军第二十一师一团就排着密集的队形向山头冲上去。

    桂军快接近山头了,红军仍没有反应,可能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炸晕了吧,桂军心里暗喜,原本还是小心翼翼躬着腰地往上冲,现在干脆直起腰来呐喊着往上冲,眼看离红军的阵地还有三十来米,如此近的距离更是鼓舞了桂军士气——冲上去,冲上去就是大把的白花花的大洋啊,这可是蒋委员长亲自下令的“奖励政策”啊。

    突然,红军阵地上有了动静,红军战士们好象是突然苏醒般,纷纷从泥土里冒出来,一排排密集子弹倾泻而出,就象长着眼睛般往桂军身上钻。

    毕竟距离太近了,有的子弹从前面的人体进入,又飞出来,钻进后面的人身体。许多士兵连吭都不吭一声就倒了下去,不少尸体沿着山坡滚下去,绊倒不少前进的士兵,被绊倒的因此幸运地捡回一条命。几乎一瞬间,桂军就倒下了一大片。

    但是桂军不愧是有着“光荣称号”的——钢军,受到突然袭击,只是在开始时乱了一下,遇袭后大部分士兵立刻就地卧倒,也有少部分人掉头就向回跑,但在当官的吆喝下,很快就停了下来,跟在冲锋队伍最后的一团团长不停地喝令着,桂军整顿了一下,竟然鼓起了勇气,准备再次往上冲。

    但是紧接着下来局势就大为不妙了,望远镜头里,红军阵地前方二十米以外的地方,突然响起了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一连串的爆炸,但见血肉横飞、许多的肢体和枪支随着爆炸,被送上了天,一片烟灰笼罩了红军阵地前。

    爆炸把王瓒斌惊得目瞪口呆:怎么?红军在阵地前埋设了大量的炸药?一个小时的炮击,红军还有人活着?这怎么可能?完了、完了,一个团竟然没打几枪,就这样完了!

    王瓒斌气得肺都要炸了,他执掌七军以来,还从来没吃过这样大的亏,说什么都要找回来。他一边怒气冲冲地下令二、三团准备进攻,一边与总部联络,要求飞机支援。这个场子一定要找回来,一定要让红军好好地吃顿苦头。

    然而,王瓒斌的愿望可能不能实现了,正当他在指挥部里挖尽心思琢磨着如何报复时,一个参谋跑了进来报告,炮团、炮团完了。

    “什么,怎么可能?”

    王瓒斌睁大了双眼,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个参谋,然后冲出了指挥部,拿起望远镜向自己的炮团阵地方向瞭望,实际上根本都用不着望远镜了,炮团阵地上空的烟尘,已经明明白白地显示着,那里曾经发生过剧烈的爆炸。

    。。。。。

    第009章血战湘江一

    第009章血战湘江一(收藏,收藏,要收藏!)

    原来,独立一营一连到了红5师阵地后,立刻开始指导红5师的战士,深挖“欧式”战壕工事,这种防御工事是在一战时欧洲战场发明出来的:

    深深的战壕和若干个射击口,再配上足够的兵力和足够的重机枪火力,那就是步兵的噩梦,而深深的战壕,更是既防炮击更防飞机轰炸。 www.

    虽然一连没有马克沁式更凶猛火力的撕裂式机枪,但是他们有5。56式班用轻机枪啊,再加上大量的冲锋枪,足够桂军喝上一壶的。

    在桂军未到之前,为了防炮击,阵地上更是只留了少数警戒战士,而大多数的战士们则是躲在了一线战壕后面新挖的防炮洞里。

    不仅如此,独立一营一连连长,更是把不多的兵力分出了一半,为的就是偷袭敌军炮兵阵地。

    见到炮团也被催毁了,王瓒斌是彻底地绝望了——这仗没法打了,接着他气急败坏地问:“炮团团长呢?”

    通讯参谋报告,炮团团长到是跑了回来,还有几个士兵,不过他们好象是受到了某种刺激——

    口口声声地喊着魔鬼、魔鬼来了,后来,待他们平静下来后问,才知道原来他们的阵地先是被一阵在阵地上空爆炸的炮弹所袭击,怪异的是这些炮弹爆炸后爆出的是大量的钢珠,而阵地上的防守士兵大部分都是被这些钢珠击伤的。

    然后就是一群脸上涂抹的花里胡噪的敌军,冲上了炮阵地,这些人手里的枪非常奇怪,是从来没见过的,而且射速极快,子弹象飘泼大雨一样地密集,更奇怪的是这些敌人、竟然穿着一种从没见过的军装——

    上面有着许多的小圆点,这种军装竟然有着隐身的作用,就是他们好象突然出现在炮兵阵地上的,。。。。。

    而同样的一幕,也在29日晨时的界首以南的光华铺上演。

    界首以南的光华铺,距界首不足3000米,红军第四师与新加入的陈天柱带来的独立一营二连,早已构筑好了阵地,严阵以待。

    起先独立一营营长钟德胜看着红军战士们热火朝天地构筑着阵地,还为战士们高昂的士气所感动,但是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惊讶了:

    红军战士们构筑阵地工事是如此的简陋,都是构筑简单的一字长蛇阵,仅是挖掘一条壕沟了事。

    在构筑的阵地边缘,还连着长满松树、杂木的一片低洼地,平时很难通行,但绝对难不倒自小就在山林里转的广西人,那么身为桂军的敌人,完全可以趁夜通过这样的山地,突破红军防守。

    钟德胜看着长满松树、杂木的一片低洼地,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着二连长一阵嘀咕,二连长高兴地领命而去。

    29日晨,阻击阵地上的红军可以撤退了,但是在蒋介石的严厉催促下,桂军还是率先逼了上来,大战序幕再次拉开,沉睡中的大地突然被一阵强烈的晃动惊醒。

    炮击,又是炮击,火力覆盖,然后是步兵冲锋,很老的套路,也是唯一有效的套路。

    仍然是桂军冲锋到了大半的路程时,遭遇红军猛烈还击,然后是爆炸,不过这次爆炸的程度,却不是太大,仅仅是几声闷闷地声响,以至于桂军竟然没有被炸死多少,冲锋遇阻的桂军先是被爆炸吓着了。

    但是接着他们就发现这爆炸好象没有什么威力吗,于是再次庆幸地从卧倒的地上爬起来,再然后甚至是得意洋洋了,但是再紧接着时,他们就发现了不妙:火,大火,比大兴安岭大火更加猛烈的大火,。。。。。。,只是这时候好象他们还不知道有大兴安岭吧,嘿嘿,。。。。。

    大火迅速地烧了起来,这大火也很奇怪,烧起来就没个完,特别是初起的地方,明明没有什么可燃物,可就是烧起来没完,。。。。。

    桂军是不可能知道,这场大火是燃烧弹引起,燃烧弹里面装满了白磷,即使没有可燃物,其自身也是直到烧完为止。

    由于爆炸,更是把白磷喷溅的到处都是,由此引燃了低洼地的松树、杂木,于是大火越烧越大,越烧越旺,不一会儿,空气中就充盈了肉香。

    。。。。。

    而最艰苦的一幕则是发生在后卫红五军团这边。

    长征初期突破四道封锁线时,可能中革军委知道红八军团战斗力不强,所以将红八军团安排在行军序列中间。

    前锋右翼是红一军团,红9军团尾随前进;

    左翼是红三军团,红八军团尾随前进;( 重生之红星闪闪 http://www.xlawen.org/kan/430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