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还是为这个女子而。但不管如何地说不清,凡是依然在悉心关心万方的人,都会继续不断地经常想到那个叫“田曼芳”的副总经理,甚至还有这样的人,离开万方很长一段时间了,还会托人带信来给她问好。黄江北却故意冷落她。
2.苍天在上 五(2)
为什么?
回到办公室,她赶紧给膳食科打了个电话,取消中午的那两桌酒席;放下电话后,从来不让自己感到落寞的她,今天却感到落寞了,感到无所适从了,站在那儿,一时间竟不知做什么才好。
43
但她错了。黄江北没故意在冷落她,更不是要在她面前摆什么市长的“谱”。黄江北这人最瞧不上的就是那种心里身上本没谱,却偏偏要摆谱的家伙。越没谱的人,才会越想着摆谱。一个从里到外都洋溢着大将风度,又手握实权的人,还需要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那么些不三不四、不大不小的官称吗?还老怕别人不把他当个玩意儿,整天地跟人计较这个态度那个立场吗?一个真正掌握了支配自己和他人时间的人,是连手表也不用戴的。你信不?您瞧上帝他用得着戴手表吗?用不着!
我要把黄江北的“阴暗心理”说穿了,各位兴许还不信。黄江北今天对田曼芳的“冷淡”,实际上是他一种隐性心态的表现,表现了他潜意识层面上一向以来对这一类漂亮能干女子的“向往”和“惧怕”。阴差阳错,这四十多年来,造化之神从来也没让黄江北真正和这样一个火辣辣的漂亮女子一起工作生活过(请注意他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工地上,在大老爷们儿堆里)。他从来都是凭着别人对这一类女子的种种“传说”,在想象着这样的女子。他总觉得这样的女子是不会愿意来接近他这样的“工作狂”的。这种无法克服的“自卑”,常常下意识地转化为对她们的“冷淡”、回避。田曼芳哪里知道,黄江北在“冷淡地”跟她分手后,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回味着刚才她给他留下的种种印象,在琢磨着这样一个疑问:这个出生在林中县一个偏远山村里的小女子,既没上过正规大学,也没接受过专业训练,今天在和那几位美方人员对话时,居然说得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这本领是从哪儿来的?
好女子不会是一团谜,有人这么说。
好女子肯定是一团谜,又有人这么说。
谁对?
不知道。黄江北只能告诉你,尚冰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女子。这一点是绝对的。尚冰的心清澈见底,这也是绝对的。
44
自从葛平出走后,葛会元家今天是头一回恢复了往日的那种生气。得知黄江北和夏志远要来家里看望老葛,卢华特意调休回来伺候老葛的这二位“高足”。于是厨房里响起了多日不闻的剁馅儿的声音,还有夏志远那粗重的嗓门:“嗨,二位,喝泸州老窖,还是衡水老白干?”
黄江北正和葛会元在客厅里聊天,随口应道:“不喝不喝。什么酒也不喝。下午还要找人座谈。葛老师身体也不好……”
卢华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劝道:“喝两口中国红吧。”
葛会元兴奋地说:“喝老窖,今天无论如何也得喝点老窖。江北、志远都来了,难得。”
卢华啐道:“你就给我省着点吧。又没那酒量,还老窖哩!你们俩起来一下,让我收拾收拾……”
黄江北忙帮着把沙罩抻抻平:“师母,您就别忙了,我和志远又不是外人。”
卢华笑道:“哪是为您二位啊,一会儿还有一位大姑奶奶要来哩。”
夏志远正在和饺子馅,问道:“哪个大姑奶奶?”
小妹(葛会元的小女儿)说:“万方公司的大姑奶奶,还能有谁?”
“她不会来的。今天我们师生聚会,我就没请她。”葛会元说道。
“不请自来,那才是她哩!你等着瞧,一会儿她准来。市长在这儿,她能不来?不来,就不是她了。”卢华总是那么快人快语,都五十出头了,还那样。
黄江北停下手里的活儿,问道:“这个田女士有那么厉害?”
卢华急口应道:“我这么跟你说吧。把十个你们葛老师那样的人捆在一块儿,也斗不过她一个……别看人家当年只不过是在领导家当了两年保姆……”“你又来了。”葛会元说道,“田副省长的夫人是她一个远房的姨。姨生病了,她去帮着照顾一下,也不能就说人家是保姆。就算是当过保姆,也不该说人一辈子嘛。我十二三岁那会儿,不也在一家酱菜作坊里当过几天学徒嘛。后来到美国留学,不同样替人擦汽车洗盘子?那不也是佣人干的活儿?”
3.苍天在上 五(3)
“万方公司就是让他们这帮姓田的拖垮的,你还要替她说话?”卢华冷冷说道。
葛会元脸色突然苍白起来:“公司不景气,责任在我,我是总经理,我无能!怎么可以怪罪一个女同志?”
小妹忙过来,拉走父亲,回头来劝卢华:“妈,你这是干吗呀!今天高高兴兴的!”
卢华不做声了。
这时,外头敲门声骤起。
卢华苦笑笑:“瞧,姑奶奶到。”说着便要转身去开门。黄江北忙给夏志远使了个眼色。夏志远笑嘻嘻地拦住卢华,轻轻地说了声:“我来,我来。”
门开开了。
外边站着的果然是那位丰腴婀娜的田曼芳。她落落大方地提着一套印花搪瓷饭盒,笑嘻嘻地调侃道:“好啊,葛总,关起门来闷得儿蜜,有好吃的,只请市长市长助理,没我们这些当兵的份儿,您这可太不哥们儿了!”
葛会元强打起精神:“快进快进……”
田曼芳先把那套印花饭盒放到中间小屋的小圆桌上,说道:“黄市长,您这头一回来公司视察,就只吃私人不吃公家,可给全市人民树立了光辉榜样……”
夏志远笑道:“别光辉,下一回,就上你家吃大户。”
田曼芳笑道:“对不起,洒家还没个家可让您夏大助理吃。”
黄江北笑道:“怎么会没家?两地分居着?”
在场的其他人一时间似乎都有些不大好意思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田曼芳却满不在乎地自我解嘲道:“曾经有过一个家,后来……没了。现在好,光棍一条,三顿饱,一个倒。一人端上饭碗,全家不饿。”
黄江北忙应和:“这倒也好……”
田曼芳大笑:“还好呢?都苦死了。黄市长,什么时候,您也抽点时间光顾光顾我们这些单身女人宿舍,体察体察我们这些单身女人的疾苦……”
夏志远忙说:“那可不行。像黄市长这样老实巴交的英俊小生上田女士那儿,风险太大。我们必须向党向人民负责,保护好新上任的市长。实在需要的话,还是让我去冒风险……”
田曼芳微红起脸:“夏助理,你要愿意上我那儿冒风险,我倒是没什么,可就是有一个人不会轻饶了你!你等着瞧。我让单昭儿来收拾你这花心汉子。好了,不打扰你们师生聚会了。这个嘛,一点小意思,给各位助助兴……”
卢华微笑道:“怎么,怕我怠慢了黄市长?”
田曼芳笑笑:“怕您让黄市长吃得太好了,送点清淡的来爽爽口。”说着,打开饭盒盖。几个人一起低头看去,只见一个盒子里装的是金黄的小米粥,一个盒子里装的是撒上了青生生香菜叶子的北京**盛酱菜,第三个盒子里装着的是热腾腾的焦圈。
在场的人都有些意外。
是啊,从未和黄江北交往过的她,怎么知道黄江北就喜欢这一口的呢?夏志远大笑着,揪住黄江北不放,一定要他“交代”是不是跟田曼芳早有热线勾搭。黄江北大红起脸,只是一个劲儿喃喃道:“哦,这个田曼芳不简单……真不简单……”
下午的座谈会,开得不顺。开场后好半天,没人,都僵在那儿,气氛显得特别尴尬紧张。葛会元的脸色更不好看,拿茶杯的手也一直在颤抖。后来,田曼芳动员了几句,甚至说到,如果大家觉得因为有公司领导在场,不能畅所欲,她可以回避。别人对她的话还没有做出反应,葛会元却突然站起来,怔怔地看了一眼与会的人,转身就走出了会议室。当然,这不仅无助于改善会议气氛,甚至更恶化了大家的心绪。散会后,黄江北和夏志远又回到葛会元家,向卢华了解平平的消息。卢华说,昨天家里除接到过一个没人说话的神秘电话外,再没别的有关平平的消息。家里也没人知道她为什么要出走。最后,黄江北试探着问,能不能找个地方,让葛老师上外头好好地休养一段日子,彻底检查一下身体?没想到卢华对这提议反应那样强烈。这一向她特别反感有人提出让老葛检查“病”。“老葛没病。一点病也没有,就是太操心太劳累了。现在公司内外有人故意造出舆论来说老葛有病,是别有用心的,是想把没搞好公司的责任全推到老葛一人身上,是要赶走老葛……”她总是这样反击。今天虽然没说得那么激烈,但也明确地向黄江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4.苍天在上 五(4)
黄江北自然明白这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雷区”,便知趣地不再往下说了。***过一会儿,进里屋又安慰了葛会元几句,回头又叮嘱卢华和小妹,一旦有平平消息务必及时告知,便和夏志远下楼去了。
夏志远等车缓缓驶出万方公司本部大院,对黄江北说:“万方的况不容乐观啊……葛老师的这个状况,我真怕他顶不下来……”
黄江北做了个手势,让他别再往下说了。他不想让司机或别的什么人知道葛会元的病况。在章台市这也是一个在背后有不少人议论的焦点话题:当年选择葛会元那样的老知识分子来挑万方公司这样的重担,是不是一个失策?解决万方问题的关键是不是就在于撤换葛会元?
这时,司机把一个十六开大小的纸包递给黄江北。
黄江北随手摸了摸纸包,问道:“什么东西?”
司机解释道:“下午,你们去开会以后,一个不认识的人偷偷塞进车里的。”
“哦,偷偷塞进来的?那么神秘。看看,什么东西。”黄江北把包交给夏志远。夏志远打开包,里面是一本名册——万方公司全体高级职员名册。
“我没跟谁要过这个名册。”黄江北随手翻了翻那名册说道。
司机索性打开车内的顶灯。夏志远翻开名册细细地查看起来。
很快觉,这名册有名堂。送名册的人是想通过名册说明某个问题。有人(也许就是那个送名册的人)在一些人的名字前面,画上了小红圈。不用仔细看也能看出,凡是被画上小红圈的,这些人都姓田。第一页上,姓田的还不算太多,红圈也少,但越往后,姓田的越多,红圈也越多了起来,到最后几页,姓田的几乎要占了一半以上。
什么意思?
“收起来,回去核实一下再说。”黄江北轻描淡写地吩咐了一句,便把上身往车座靠背上一仰,闭目养神去了。
车前行了没多远,公路上突然出现了黑压压的一大群人。不等司机煞住车,那些人便纷纷向车跑了过来。等他们走近来一看,原来是邵达人、华随随带领的一批教员和学生。人群中有人大声问道:“是黄市长的车不是?”还有人大声叫:“我们找黄市长……”
没等夏志远下车去招呼这些教员,黄江北就先下车,迎着邵达人和华随随他们大步走了过去。居然在公路上和这批中学时代的老同学相遇,黄江北不只是意外,而且相当高兴。他正想着要找个机会去窑中会会他们。赫赫有名的“窑中风波”势必会进一步扩大章台的人心不稳。要让章台人心稳定,当然也得窑中稳定。那天他和林书记就谈到了这一点,表示要尽快抽时间去会见窑中的教员,当面听取意见,做一些双向调节的工作。林书记对他的这个想法当即表示了支持。
公路上自然不是深谈的处所,但老同学们一见自己,竟然如此激动,却是黄江北万万没有想到的。华随随只说了声“你好”,就好似一个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转过身去哽咽了,带动得好几位老同学也立即地低下头去,红了眼圈,好大一会儿不说话。还有几位年轻教员看见老教员如此激动,便都知趣地不再吭声,只是偶尔地拿眼角好奇地瞟瞟眼前这位新市长,一时间气氛变得异常的沉重。不一会儿,还是邵达人咕哝了一句“至于吗”,并先和黄江北寒暄起来,才慢慢把大家的绪调整了过来。黄江北觉得事不宜迟,他回头问了一下老夏,今天晚间市里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安排。老夏想了想,告诉他,除了行政科要找他谈一下关于他生活住房安排方面的问题,别的还没什么太重要的事。
黄江北当即对夏志远说:“那我今晚就跟达人、随随他们去窑中住了。告诉行政科,生活方面的事,一定得按我的意见办。没有我的同意,不许动我现在的住处。一定转达到。”夏志远笑道:“你不想要新房子,让他们给我得了。”黄江北也笑道:“我不要,你也老老实实给我待着吧。”而后又把老夏拉到车跟前,放低了声音吩咐道:“明天早一点派车来接我。”
5.苍天在上 五(5)
夏志远说:“没话带给尚冰?才让人家做了一夜鸳鸯,第二夜又要人独守空房了。***你也太残忍了。”
黄江北轻轻捶了他一拳,笑道:“帮我给她打电话吧。另外,你回去连夜核实一下这份花名册的真实程度。”
夏志远一怔:“真要核实它?”
“对。”
“为什么?”
“详细的,回头再跟你说。有可能的话,顺便也查实一下,万方这些中方高级职员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怎么进的公司;特别给我注明,从工作实践况来看,有多少人是称职的,有多少人是根本不称职的……”
“什么时间要?”
“明天一早送到我办公室。”
夏志远叹口气:“好吧……你的活儿永远是急茬。”
“另外……”
“还另外?”
黄江北压低了声音:“替我悄悄地去看望一下郑彦章……”
夏志远又一怔:“林书记不是不让你过问……”
黄江北说道:“我说我要过问了吗?我只是让你替我去看望他一下。”
“那……”
“别再问了!”
45
小冰兴高采烈地叫着“妈……妈……”跑回大杂院,现家门还锁着,真有点泄气了。大概总有一个多月了,她现,原先总能准时回家的妈妈,变得总是“晚点”,而且常常地不是晚一点点。今天原以为,爸爸回来了,妈妈应该会早点回家,却没想还是个“铁将军把门”。懒洋洋地取出钥匙开了门,只见桌上留着一小块蛋糕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
乖女儿,我可能要晚回来一会儿。先替我把炉子生着,烧一壶开水,替爸爸把茶沏上。茶叶罐就放在五斗橱最上面那个抽屉里。辛苦你了。
妈妈
又及:请把冰箱里那一包鸡腿拿出来先化着。
小冰一边吃着蛋糕,一边拎着煤炉向后门口走去。突然,她好像想起了什么,放下煤炉,跑回房间。她打开各种柜子、抽屉,翻找着,特别注重地在尚冰的一堆书本、稿纸中寻找着。她好像没找到她要找的东西,又有些泄气了。
她懒懒地坐在小板凳上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匆匆把最后一口蛋糕塞进嘴里,锁上门,向外头跑去。这时,恰好是下班时分,天色还亮着。马路上正值交通高峰,车水马龙,一片忙乱,公共汽车里也特别的拥挤,一个不三不四的年轻人故意地挤蹭着小冰微微隆起的胸部。小冰大红着脸,忙退让了一下,那家伙却不依不饶地又向她挤来。小冰猛地转过身,向那个家伙狠狠地瞪了一眼,低声地但却厉声地呵斥道:“要占便宜,回家找你姐去!”那家伙灰溜溜地缩进了人堆里。
下了车,小冰匆匆向马路对面跑去。这时,附近邮政大楼上的钟当当地敲了六下。小冰加快了脚步,刚走近一幢灰色的小楼,只见尚冰和一个中年男子一起从那小楼里向外走来。这小楼就是尚冰上班的单位——城市规划局。小冰忙躲到人行道上的一棵大树后头。这时,她离她妈大约也就一二十米的距离,虽然听不到他俩说些什么,但却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俩。那男子热地把尚冰送到路边,很热地跟尚冰握了握手,又跟她很热地说了一会儿话,显出一副不愿马上分手的样子。尚冰也好像有许多话要跟对方说似的。这样,两人站在马路边,又说了好大一会儿话才分手。那男人目送着尚冰,等尚冰走远了,才依依不舍地回转身去。
尚冰骑自行车,当然赶在小冰之前回到了家。门是锁着的。进了房间拉开灯,见房间里翻得一塌糊涂,桌上的便条和蛋糕却不见了,冰箱里的鸡腿还没取出,知道自己那位“小马大哈”已回来过了;便粗粗地把敞着的柜子门、打开的抽屉和零乱的书桌归拢归拢,从冰箱里取出冻鸡腿,就赶紧向厨房走去。厨房里,煤炉已不见了,她又忙向屋后走去。屋后,是一小片荒地,两棵细高的黄楝树,一堆残破的旧瓦片,这时都沉浸在浓浓的暮色之中。尚冰叫了几声,不见小冰回应。她刚要转身上别处去找,却看见在那堆残砖碎瓦后头坐着个人影。她犹豫了一下,壮起胆子走近前去细看了看。
6.苍天在上 五(6)
果不其然,那人就是小冰。那个还没生起的煤炉黑黑地蹲在她身边。
尚冰松了一大口气,忙问道:“不生煤炉,你闷坐在这儿干吗?蛋糕倒知道吃了,鸡腿怎么不知道拿出来先化着?”
小冰不答理妈妈。
尚冰弯下腰问:“又怎么了?学校里出什么事了?”
小冰仍不答理。
尚冰推了推女儿:“你要急死我?到底出什么事了?”
小冰突然站起,扔下煤炉,跑了,把她妈生生地晾在了一边儿。
46
再往前走就是梨树沟了。天色几乎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原先商量好的,都回达人家,就在达人家吃晚饭,让达人那位回族妻子给做宁夏拉面,多多地拌上些油泼辣子,给几头生蒜,吃得满嘴咝咝地出气儿。但华随随偏不同意,偏偏要大伙跟着黄江北先到她的梨树沟小学去。她说她的理由:第一,晚上还有课,不能落下了。第二,正想让黄市长瞧瞧林中县山里的孩子这一两年是在什么条件下念书的,梨树沟最典型。第三,只有她那儿有今年刚刨的新红薯,新花生,新从树上摘的红枣、核桃,样样管饱。没人拗得过她,小妹妹嘛,况且梨树沟的况的确要比其他学校更急迫,先去她那儿也是对的。没有人再提异议。华随随便先拦了辆卡车,去梨树沟准备晚饭布置现场。黄江北等人慢慢前行。
华随随比黄江北、邵达人小,还不止小一点儿。他们读高三,她刚初一。但她这个初一新生当时就十分了得,一来就当上了升旗手(这可是个巨大的荣誉。在别人是得连年的市级三好才能问津的)。每天升国旗时,近千名比她大比她高比她有学问能折腾甚至成就显赫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居然都得恭恭敬敬地听这个小黄毛丫头的口令立正行礼转弯稍息。当然有人不服气。后来听说她是近郊一个贫下中农的孩子,小学五年级时就是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的代表,去过北京,而且以会考总分第三的成绩考进这个仅次于窑中的市重点中学五公区第三中学的。据说,团市委和市教育局在她一考进三中时就内定要三中领导重点培养这个“好苗子”。于是不少的同学不再跟她过不去,但还是有不少高中的如黄江北、邵达人之流的傲慢者继续不服。但慢慢地,傲慢者们现自己还是得服。这个家在远郊区的小丫头只能住校,但学校又没有学生宿舍,她就住在体育室的体操垫子上。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带一布袋红薯干加一点包米粉,一点自家腌的萝卜干,吃六天。每天打扫操场楼道,从不懈怠。后来的一天,她在令升旗时,居然鼻子流血晕倒在旗杆下面,引起全场轰动。校医说她严重营养不良,她却还坚持要在当天考完她最喜欢的英语和语文,不拿八十八分和九十八分誓不罢休……只是到初三以后,她的功课才慢慢显得不如从前那么好了。而她的红薯布袋却依然在周会课上被老师们用作教具给新来的同学示范。她依然要晕倒,依然要为全校打扫操场,但那时黄江北邵达人他们已经离校了。
坡路越走越陡,黄江北开始喘。歇会儿吧?邵达人劝。黄江北摇头。
梨树沟小学的操场上堆放着大垛大垛的老玉米秆儿高粱秆儿和一堆一堆的玉米棒子高粱穗子。每到秋收夏收,这操场就不再是操场。但这会儿,在那些玉米高粱垛跟前却席地坐着几十个正在上课的孩子。每个孩子的膝盖上放着一小块木板条当课桌,每个孩子的身旁放着一盏小马灯。寒冷的山风使那几十盏马灯在不住地晃动着,孩子们在索索地抖。一阵风刮来,那块临时支在两个三角架上的旧黑板嘎吱嘎吱地摇晃起来,眼看就要掉下来了。黄江北忙上前扶住它,华随随也忙去扶住黑板,所有的孩子依然一动也不动地在冰冷的场地上坐着迎受寒风,直瞠瞠地看着面前的黑板。黄江北看看嘴唇被冻裂了的孩子,看看那一群群黑压压地站在小学校院墙外头默默地看着他的那些山民们,慢慢地缩回了手。
他忽然想起自己已经有很长很长时间没进山来了。
7.苍天在上 五(7)
一大锅白皮红心的红薯真有些烫手。***
“为什么要放在晚间上课?”在回县城的路上,黄江北低声地问道。
邵达人告诉他,有两种况。一种是教员白天上其他地方挣钱,只得把课放在晚间上;另一种况是,本村太穷,孩子白天得帮着家里挣钱,教员只得到晚间再把孩子找回来上课。梨树沟属于第二种。
“怎么能允许教员白天打工挣钱,晚间再来上课?你拿了国家工资哩!”黄江北问。
“问题就在于你国家没给工资。”华随随气呼呼地答道。
“怎么不给工资?”
“林中县好几个月没给教师工资了。”
“是吗?”黄江北着实吃了一惊。他停下脚步,又认真追问道,“真没?”
“谁跟你开这种玩笑?”华随随没好气儿地答道。
“几个月没了?”
“你真够官僚的……”华随随又给了一句。
“随随!江北刚来嘛。”达人打断随随的话,随后告诉黄江北,“有四五个月了。各校况不尽一样,最短的也有三个月没了,最多的甚至有半年没了。”
黄江北真的非常吃惊,他真想再问一句,那些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是否按月了工资。但一转念,考虑到这问题“挑衅”“挑拨”色彩太浓,显然不是他当市长的在这时该问的。但他提醒自己,回到市里,一定要问清这个况,如果县里的干部都按月了工资,怎么可以不给教员们?怎么能这么干?
“这么说吧,下个月再不给开工资,我白天也得去找个地儿挣点饭钱了。”华随随说道。
“你还能挣什么钱呢?”知道她在说气话,黄江北便顺着她的话头,笑着问了一句。
“干不了别的,还干不了三陪?陪不了年轻的,还陪不了那些满把攥着臭钱的臭老头?”华随随答得生硬。
“随随,你今儿个吃枪子儿了,逮谁刺谁。有病?”邵达人抢白了华随随一句,然后告诉黄江北,“随随挺不容易的,主动要求到梨树沟教学,工资福利都要降掉许多,再加上连着几个月不给开工资,还硬挺着,一天课都不落。有的教员就受不了了。像原先在梨树沟的那位,就是跟人去城里租柜台做买卖走了;有的做不了买卖就去打临工上仓库扛大包……哎,真是干什么的都有。这儿离县城才五华里,还想看看离县城十五华里、五十华里那些大山沟里的学校吗?”黄江北站了下来,默默地回过头去看了看身后远处的群山。
群山无。
过了一会儿,华随随问:“我能说几句吗?”
黄江北说:“说。有啥说啥。”
邵达人提醒道:“别牢骚。”
华随随白了邵达人一眼,说:“市长都没跟我限这限那,你比市长还市长?”
敦厚的邵达人忙笑道:“你说你说。我只是想,江北跟咱们在一块的时间有限,咱们得拣紧要的说。只图一时痛快,说些牢骚怪话,不解决问题。是不是?”
华随随气愤地:“你别老抹稀泥,该的牢骚就得。教师的工资说是开不出,可你上县委招待所去瞧瞧,天天十桌八桌的酒席开着,大鱼大肉地吃着。从全国各地拨来的教育基金款,愣就是有二十万下落不明……林中县章台市好不容易把万方公司这么个合资项目搞到手,这几年,林中县章台市的老百姓谁得到过这个公司一点好处?靠着万方公司长起将军肚、把中山装换成西服的,我看只有上八里庄那些姓田的一帮人……”
邵达人忙说:“随随!你越说越没边了……这跟姓田不姓田,有什么关系!”
华随随一步不让:“没关系?没关系,为什么你就进不了万方公司?”
邵达人紧着拉回话头:“今天只说咱们学校的事,跟别的不相干……”
华随随反驳:“你认为不相干,我认为相干……”
“随随,你就是不懂事……今天扯那些,不是明摆着让江北为难吗?”
黄江北挥了挥手,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说:“今天咱们的原则是有什么说什么,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8.苍天在上 五(8)
“那我就说了。***”华随随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林中县的几位领导,原先一人一辆皇冠,后来中央提倡坐国产车,一人又买一辆奥迪。您瞧,不提倡,一人一辆;一提倡,一人两辆。再过些日子,省里再个话,号召我省全体干部扬爱省精神,都来坐万方出的省产车。得,一人再来一辆。爱国爱省,爱到最后他们一人三辆车,可咱们呢?黄市长啊,我这话说起来不好听,可话糙理儿不糙啊。你们这些当官的只要少买一辆车,咱们这些孩子就不用在露天地里,一边喝着西北风,一边上课啊!也够给咱们全县的这些孩子王俩月工资的。我们不是想夺过你们的车来让我们坐。我们这些当孩子王的既没那种贼心,更没那种贼胆,只求你们一人少买一辆车。别管是皇冠、奔驰、奥迪、雪铁龙,还是北京吉普巡洋舰,你们一人使一辆,行不?剩下那一辆的钱,救救咱山里的这帮穷孩子,救救咱山里的这帮穷教员!行不行?”说到这里,华随随忍不住抽泣起来。别的教员也难过地低下了头去。邵达人背过身去偷偷擦泪。黄江北的眼圈也红了。
这时,一个大约有四五辆轿车组成的车队直奔他们而来,雪亮的车灯光晃得他们睁不开眼。第一辆车开过他们十来米,停住了,接着,第二辆、第三辆……也相继停了下来。有人下车来了。待他们走近了一看,是方少杰领着林中县的县委书记、县长、教育局局长等一行七八个人,匆匆来接黄江北了。方少杰是黄江北夏志远在清华时的同学。
方少杰热地握着黄江北的手,笑嗔道:“你这家伙到林中县来视察学校也不跟我这个管教育的招呼一声。”
黄江北说:“没视察,顺便捎带着看看……”
“哎呀,好啊好啊,总算回来了,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接着,方少杰逐一向黄江北介绍了林中县的那几位领导,最后说:“黄市长和我,还有夏助理,都是同一年考到清华去的。他是我们那一届的佼佼者,全才。后来又钻到北大去搞文了,哲学硕士。了不得啊,篮球乒乓都打得相当好,舞也跳得很出色……”
“我跳舞?舞还跳我哩!”黄江北淡淡地一笑,打断了这位长得高大白净的大学同窗的赞美词。
那位上了点年纪的曲县长应声道:“黄市长的学识才气,我们早有所闻。”
方书记忙说:“还没吃晚饭吧?是不是回县里吃了饭我们再向您汇报……”
“今天不汇报,随便看看。”黄江北说道,然后又问,“你们来了几辆车?”
曲县长笑道:“咋的了?您的司机把您扔下不管了?好办好办。您坐我的奥迪,我和方书记挤一辆车……”
黄江北笑道:“我想先借各位的车,把这些老师们送回去。怎么样?”
曲县长略略一怔。方少杰却乖巧,领悟也快,忙接过黄江北的话头应道:“对对对。让列宁同志先走。先把老师们送回去……”曲县长立即显出不高兴的神色。他倒也不是不愿让自己县里的这些教员使一下自己那辆新买的奥迪100,他只是看不惯这一帮人,总喜欢做一些超越常规的事。黄市长想用领导的车送你们,无非是新官上任的一点姿态而已,说是一种手腕也未尝不可。你们还真坐?就说坐,也得客气几句。不说几句感谢的话,起码也得推辞一下吧?好嘛,连句推辞客气的话都没有,只说了句“真不好意思,今儿个咱这些小老百姓可算叨光了”,就一头钻进车里走了。真不识好歹不知天高地厚。曲县长最不能看这种自恃读了几天书,就再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人。越是这样,越不能惯他们那毛病!他常这么愤愤然悻悻然。
47
没耽误多少时间,那几辆车又都赶了回来,把黄江北和那几位领导同志送回县城。车直接开到县政府招待所门前才停下,而后一行人说说笑笑向县招的小餐厅走去。黄江北问,去餐厅干什么?县委方书记说,吃饭啊。黄江北说,我已经在梨树沟吃过晚饭了。曲县长说,梨树沟的饭怎么能算是饭?胡闹胡闹。黄江北想了想,转过身跟一位司机悄悄说了句什么,这才笑着应道,好吧好吧,客随主便,不吃不恭敬,吃。快走到餐厅门口了,县教育局的孔局长抢前一步,一把撩起餐厅门上挂着的长长的软塑条门帘,恭恭敬敬地肃立一厢,伺候几位领导进门。
9.苍天在上 五(9)
黄江北却回过头来指着餐厅对面屋顶上那鲜亮的卡拉ok霓虹灯,问曲县长:“这也是你们县政府的三产?”
“嗨,什么三产六产,领个证儿弄个仨瓜俩枣的,贴补贴补县里的招待开支。***就那么回子事儿。请进请进。”这位年龄和林书记差不多大的老资格县长嘟哝着,说话倒也跟多数老资格的同志在年轻同志跟前时一样,干脆爽直,少有顾忌。
小餐厅那张大圆桌上已摆好了一桌极为丰盛的酒菜。
方书记殷切地说:“黄市长,您坐上宾席。咱这小破县城的条件可不能跟外头大地方比,您将就。菜不好,酒不好,就一条,心好。”曲县长说:“让黄市长看看咱们的穷酸样,明年在做财政预算时,多给咱们林中县照顾点。请,请。”方少杰又接着说:“江北啊,今天老同学我借花献佛,为你接风。改天,咱们上家里再好好聚聚……来,大家举杯……”黄江北忙做了个手势,请方少杰稍稍再等一会儿,因为他还请了几个重要的客人一起来就餐,很快就到。
没过多大一会儿工夫,那位司机把黄江北请的客人送来了。他们是市财政局、县财政局、市银行和县银行的一把手。突然把这几位财神大爷请来,已让在座的人感到意外,但特别让各位感到意外的是,黄江北还请来了万方公司的那位著名的女副总经理田曼芳。意外归意外,但在座的这些“爷们儿”虽然意识到,黄江北请田曼芳,绝不只是为了给今天这一桌酒席调剂个气氛,增加点色彩,肯定有文章在里头,但对餐桌上增加田曼芳这样一个女角,还是感到由衷的高兴。
田曼芳自己也不明白黄江北为什么要请她来参加这个酒宴。不过她还是很高兴能接到这样的邀请。高兴的不是这个场面。这些年,无数次的应酬,已成了她家常便饭。如果不加节制,她几乎每天的每顿饭都得在应酬中度过。办公司就是应酬,天经地义。还得热洋溢,谦恭得体,慷慨大方,幽默随和,这一切她都做得非常出色。但因此也让她烦透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激动和高兴。但今天她真的高兴,她愿意再见到黄江北。
生试验台事故后,留守在万方公司的那位美方席立即把况向设在波士顿的总部作了报告。波士顿方面的答复非常干脆,如果中方对这( 苍天在上(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4471/ )
2.苍天在上 五(2)
为什么?
回到办公室,她赶紧给膳食科打了个电话,取消中午的那两桌酒席;放下电话后,从来不让自己感到落寞的她,今天却感到落寞了,感到无所适从了,站在那儿,一时间竟不知做什么才好。
43
但她错了。黄江北没故意在冷落她,更不是要在她面前摆什么市长的“谱”。黄江北这人最瞧不上的就是那种心里身上本没谱,却偏偏要摆谱的家伙。越没谱的人,才会越想着摆谱。一个从里到外都洋溢着大将风度,又手握实权的人,还需要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那么些不三不四、不大不小的官称吗?还老怕别人不把他当个玩意儿,整天地跟人计较这个态度那个立场吗?一个真正掌握了支配自己和他人时间的人,是连手表也不用戴的。你信不?您瞧上帝他用得着戴手表吗?用不着!
我要把黄江北的“阴暗心理”说穿了,各位兴许还不信。黄江北今天对田曼芳的“冷淡”,实际上是他一种隐性心态的表现,表现了他潜意识层面上一向以来对这一类漂亮能干女子的“向往”和“惧怕”。阴差阳错,这四十多年来,造化之神从来也没让黄江北真正和这样一个火辣辣的漂亮女子一起工作生活过(请注意他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工地上,在大老爷们儿堆里)。他从来都是凭着别人对这一类女子的种种“传说”,在想象着这样的女子。他总觉得这样的女子是不会愿意来接近他这样的“工作狂”的。这种无法克服的“自卑”,常常下意识地转化为对她们的“冷淡”、回避。田曼芳哪里知道,黄江北在“冷淡地”跟她分手后,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回味着刚才她给他留下的种种印象,在琢磨着这样一个疑问:这个出生在林中县一个偏远山村里的小女子,既没上过正规大学,也没接受过专业训练,今天在和那几位美方人员对话时,居然说得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这本领是从哪儿来的?
好女子不会是一团谜,有人这么说。
好女子肯定是一团谜,又有人这么说。
谁对?
不知道。黄江北只能告诉你,尚冰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女子。这一点是绝对的。尚冰的心清澈见底,这也是绝对的。
44
自从葛平出走后,葛会元家今天是头一回恢复了往日的那种生气。得知黄江北和夏志远要来家里看望老葛,卢华特意调休回来伺候老葛的这二位“高足”。于是厨房里响起了多日不闻的剁馅儿的声音,还有夏志远那粗重的嗓门:“嗨,二位,喝泸州老窖,还是衡水老白干?”
黄江北正和葛会元在客厅里聊天,随口应道:“不喝不喝。什么酒也不喝。下午还要找人座谈。葛老师身体也不好……”
卢华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劝道:“喝两口中国红吧。”
葛会元兴奋地说:“喝老窖,今天无论如何也得喝点老窖。江北、志远都来了,难得。”
卢华啐道:“你就给我省着点吧。又没那酒量,还老窖哩!你们俩起来一下,让我收拾收拾……”
黄江北忙帮着把沙罩抻抻平:“师母,您就别忙了,我和志远又不是外人。”
卢华笑道:“哪是为您二位啊,一会儿还有一位大姑奶奶要来哩。”
夏志远正在和饺子馅,问道:“哪个大姑奶奶?”
小妹(葛会元的小女儿)说:“万方公司的大姑奶奶,还能有谁?”
“她不会来的。今天我们师生聚会,我就没请她。”葛会元说道。
“不请自来,那才是她哩!你等着瞧,一会儿她准来。市长在这儿,她能不来?不来,就不是她了。”卢华总是那么快人快语,都五十出头了,还那样。
黄江北停下手里的活儿,问道:“这个田女士有那么厉害?”
卢华急口应道:“我这么跟你说吧。把十个你们葛老师那样的人捆在一块儿,也斗不过她一个……别看人家当年只不过是在领导家当了两年保姆……”“你又来了。”葛会元说道,“田副省长的夫人是她一个远房的姨。姨生病了,她去帮着照顾一下,也不能就说人家是保姆。就算是当过保姆,也不该说人一辈子嘛。我十二三岁那会儿,不也在一家酱菜作坊里当过几天学徒嘛。后来到美国留学,不同样替人擦汽车洗盘子?那不也是佣人干的活儿?”
3.苍天在上 五(3)
“万方公司就是让他们这帮姓田的拖垮的,你还要替她说话?”卢华冷冷说道。
葛会元脸色突然苍白起来:“公司不景气,责任在我,我是总经理,我无能!怎么可以怪罪一个女同志?”
小妹忙过来,拉走父亲,回头来劝卢华:“妈,你这是干吗呀!今天高高兴兴的!”
卢华不做声了。
这时,外头敲门声骤起。
卢华苦笑笑:“瞧,姑奶奶到。”说着便要转身去开门。黄江北忙给夏志远使了个眼色。夏志远笑嘻嘻地拦住卢华,轻轻地说了声:“我来,我来。”
门开开了。
外边站着的果然是那位丰腴婀娜的田曼芳。她落落大方地提着一套印花搪瓷饭盒,笑嘻嘻地调侃道:“好啊,葛总,关起门来闷得儿蜜,有好吃的,只请市长市长助理,没我们这些当兵的份儿,您这可太不哥们儿了!”
葛会元强打起精神:“快进快进……”
田曼芳先把那套印花饭盒放到中间小屋的小圆桌上,说道:“黄市长,您这头一回来公司视察,就只吃私人不吃公家,可给全市人民树立了光辉榜样……”
夏志远笑道:“别光辉,下一回,就上你家吃大户。”
田曼芳笑道:“对不起,洒家还没个家可让您夏大助理吃。”
黄江北笑道:“怎么会没家?两地分居着?”
在场的其他人一时间似乎都有些不大好意思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田曼芳却满不在乎地自我解嘲道:“曾经有过一个家,后来……没了。现在好,光棍一条,三顿饱,一个倒。一人端上饭碗,全家不饿。”
黄江北忙应和:“这倒也好……”
田曼芳大笑:“还好呢?都苦死了。黄市长,什么时候,您也抽点时间光顾光顾我们这些单身女人宿舍,体察体察我们这些单身女人的疾苦……”
夏志远忙说:“那可不行。像黄市长这样老实巴交的英俊小生上田女士那儿,风险太大。我们必须向党向人民负责,保护好新上任的市长。实在需要的话,还是让我去冒风险……”
田曼芳微红起脸:“夏助理,你要愿意上我那儿冒风险,我倒是没什么,可就是有一个人不会轻饶了你!你等着瞧。我让单昭儿来收拾你这花心汉子。好了,不打扰你们师生聚会了。这个嘛,一点小意思,给各位助助兴……”
卢华微笑道:“怎么,怕我怠慢了黄市长?”
田曼芳笑笑:“怕您让黄市长吃得太好了,送点清淡的来爽爽口。”说着,打开饭盒盖。几个人一起低头看去,只见一个盒子里装的是金黄的小米粥,一个盒子里装的是撒上了青生生香菜叶子的北京**盛酱菜,第三个盒子里装着的是热腾腾的焦圈。
在场的人都有些意外。
是啊,从未和黄江北交往过的她,怎么知道黄江北就喜欢这一口的呢?夏志远大笑着,揪住黄江北不放,一定要他“交代”是不是跟田曼芳早有热线勾搭。黄江北大红起脸,只是一个劲儿喃喃道:“哦,这个田曼芳不简单……真不简单……”
下午的座谈会,开得不顺。开场后好半天,没人,都僵在那儿,气氛显得特别尴尬紧张。葛会元的脸色更不好看,拿茶杯的手也一直在颤抖。后来,田曼芳动员了几句,甚至说到,如果大家觉得因为有公司领导在场,不能畅所欲,她可以回避。别人对她的话还没有做出反应,葛会元却突然站起来,怔怔地看了一眼与会的人,转身就走出了会议室。当然,这不仅无助于改善会议气氛,甚至更恶化了大家的心绪。散会后,黄江北和夏志远又回到葛会元家,向卢华了解平平的消息。卢华说,昨天家里除接到过一个没人说话的神秘电话外,再没别的有关平平的消息。家里也没人知道她为什么要出走。最后,黄江北试探着问,能不能找个地方,让葛老师上外头好好地休养一段日子,彻底检查一下身体?没想到卢华对这提议反应那样强烈。这一向她特别反感有人提出让老葛检查“病”。“老葛没病。一点病也没有,就是太操心太劳累了。现在公司内外有人故意造出舆论来说老葛有病,是别有用心的,是想把没搞好公司的责任全推到老葛一人身上,是要赶走老葛……”她总是这样反击。今天虽然没说得那么激烈,但也明确地向黄江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4.苍天在上 五(4)
黄江北自然明白这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雷区”,便知趣地不再往下说了。***过一会儿,进里屋又安慰了葛会元几句,回头又叮嘱卢华和小妹,一旦有平平消息务必及时告知,便和夏志远下楼去了。
夏志远等车缓缓驶出万方公司本部大院,对黄江北说:“万方的况不容乐观啊……葛老师的这个状况,我真怕他顶不下来……”
黄江北做了个手势,让他别再往下说了。他不想让司机或别的什么人知道葛会元的病况。在章台市这也是一个在背后有不少人议论的焦点话题:当年选择葛会元那样的老知识分子来挑万方公司这样的重担,是不是一个失策?解决万方问题的关键是不是就在于撤换葛会元?
这时,司机把一个十六开大小的纸包递给黄江北。
黄江北随手摸了摸纸包,问道:“什么东西?”
司机解释道:“下午,你们去开会以后,一个不认识的人偷偷塞进车里的。”
“哦,偷偷塞进来的?那么神秘。看看,什么东西。”黄江北把包交给夏志远。夏志远打开包,里面是一本名册——万方公司全体高级职员名册。
“我没跟谁要过这个名册。”黄江北随手翻了翻那名册说道。
司机索性打开车内的顶灯。夏志远翻开名册细细地查看起来。
很快觉,这名册有名堂。送名册的人是想通过名册说明某个问题。有人(也许就是那个送名册的人)在一些人的名字前面,画上了小红圈。不用仔细看也能看出,凡是被画上小红圈的,这些人都姓田。第一页上,姓田的还不算太多,红圈也少,但越往后,姓田的越多,红圈也越多了起来,到最后几页,姓田的几乎要占了一半以上。
什么意思?
“收起来,回去核实一下再说。”黄江北轻描淡写地吩咐了一句,便把上身往车座靠背上一仰,闭目养神去了。
车前行了没多远,公路上突然出现了黑压压的一大群人。不等司机煞住车,那些人便纷纷向车跑了过来。等他们走近来一看,原来是邵达人、华随随带领的一批教员和学生。人群中有人大声问道:“是黄市长的车不是?”还有人大声叫:“我们找黄市长……”
没等夏志远下车去招呼这些教员,黄江北就先下车,迎着邵达人和华随随他们大步走了过去。居然在公路上和这批中学时代的老同学相遇,黄江北不只是意外,而且相当高兴。他正想着要找个机会去窑中会会他们。赫赫有名的“窑中风波”势必会进一步扩大章台的人心不稳。要让章台人心稳定,当然也得窑中稳定。那天他和林书记就谈到了这一点,表示要尽快抽时间去会见窑中的教员,当面听取意见,做一些双向调节的工作。林书记对他的这个想法当即表示了支持。
公路上自然不是深谈的处所,但老同学们一见自己,竟然如此激动,却是黄江北万万没有想到的。华随随只说了声“你好”,就好似一个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转过身去哽咽了,带动得好几位老同学也立即地低下头去,红了眼圈,好大一会儿不说话。还有几位年轻教员看见老教员如此激动,便都知趣地不再吭声,只是偶尔地拿眼角好奇地瞟瞟眼前这位新市长,一时间气氛变得异常的沉重。不一会儿,还是邵达人咕哝了一句“至于吗”,并先和黄江北寒暄起来,才慢慢把大家的绪调整了过来。黄江北觉得事不宜迟,他回头问了一下老夏,今天晚间市里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安排。老夏想了想,告诉他,除了行政科要找他谈一下关于他生活住房安排方面的问题,别的还没什么太重要的事。
黄江北当即对夏志远说:“那我今晚就跟达人、随随他们去窑中住了。告诉行政科,生活方面的事,一定得按我的意见办。没有我的同意,不许动我现在的住处。一定转达到。”夏志远笑道:“你不想要新房子,让他们给我得了。”黄江北也笑道:“我不要,你也老老实实给我待着吧。”而后又把老夏拉到车跟前,放低了声音吩咐道:“明天早一点派车来接我。”
5.苍天在上 五(5)
夏志远说:“没话带给尚冰?才让人家做了一夜鸳鸯,第二夜又要人独守空房了。***你也太残忍了。”
黄江北轻轻捶了他一拳,笑道:“帮我给她打电话吧。另外,你回去连夜核实一下这份花名册的真实程度。”
夏志远一怔:“真要核实它?”
“对。”
“为什么?”
“详细的,回头再跟你说。有可能的话,顺便也查实一下,万方这些中方高级职员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怎么进的公司;特别给我注明,从工作实践况来看,有多少人是称职的,有多少人是根本不称职的……”
“什么时间要?”
“明天一早送到我办公室。”
夏志远叹口气:“好吧……你的活儿永远是急茬。”
“另外……”
“还另外?”
黄江北压低了声音:“替我悄悄地去看望一下郑彦章……”
夏志远又一怔:“林书记不是不让你过问……”
黄江北说道:“我说我要过问了吗?我只是让你替我去看望他一下。”
“那……”
“别再问了!”
45
小冰兴高采烈地叫着“妈……妈……”跑回大杂院,现家门还锁着,真有点泄气了。大概总有一个多月了,她现,原先总能准时回家的妈妈,变得总是“晚点”,而且常常地不是晚一点点。今天原以为,爸爸回来了,妈妈应该会早点回家,却没想还是个“铁将军把门”。懒洋洋地取出钥匙开了门,只见桌上留着一小块蛋糕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
乖女儿,我可能要晚回来一会儿。先替我把炉子生着,烧一壶开水,替爸爸把茶沏上。茶叶罐就放在五斗橱最上面那个抽屉里。辛苦你了。
妈妈
又及:请把冰箱里那一包鸡腿拿出来先化着。
小冰一边吃着蛋糕,一边拎着煤炉向后门口走去。突然,她好像想起了什么,放下煤炉,跑回房间。她打开各种柜子、抽屉,翻找着,特别注重地在尚冰的一堆书本、稿纸中寻找着。她好像没找到她要找的东西,又有些泄气了。
她懒懒地坐在小板凳上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匆匆把最后一口蛋糕塞进嘴里,锁上门,向外头跑去。这时,恰好是下班时分,天色还亮着。马路上正值交通高峰,车水马龙,一片忙乱,公共汽车里也特别的拥挤,一个不三不四的年轻人故意地挤蹭着小冰微微隆起的胸部。小冰大红着脸,忙退让了一下,那家伙却不依不饶地又向她挤来。小冰猛地转过身,向那个家伙狠狠地瞪了一眼,低声地但却厉声地呵斥道:“要占便宜,回家找你姐去!”那家伙灰溜溜地缩进了人堆里。
下了车,小冰匆匆向马路对面跑去。这时,附近邮政大楼上的钟当当地敲了六下。小冰加快了脚步,刚走近一幢灰色的小楼,只见尚冰和一个中年男子一起从那小楼里向外走来。这小楼就是尚冰上班的单位——城市规划局。小冰忙躲到人行道上的一棵大树后头。这时,她离她妈大约也就一二十米的距离,虽然听不到他俩说些什么,但却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俩。那男子热地把尚冰送到路边,很热地跟尚冰握了握手,又跟她很热地说了一会儿话,显出一副不愿马上分手的样子。尚冰也好像有许多话要跟对方说似的。这样,两人站在马路边,又说了好大一会儿话才分手。那男人目送着尚冰,等尚冰走远了,才依依不舍地回转身去。
尚冰骑自行车,当然赶在小冰之前回到了家。门是锁着的。进了房间拉开灯,见房间里翻得一塌糊涂,桌上的便条和蛋糕却不见了,冰箱里的鸡腿还没取出,知道自己那位“小马大哈”已回来过了;便粗粗地把敞着的柜子门、打开的抽屉和零乱的书桌归拢归拢,从冰箱里取出冻鸡腿,就赶紧向厨房走去。厨房里,煤炉已不见了,她又忙向屋后走去。屋后,是一小片荒地,两棵细高的黄楝树,一堆残破的旧瓦片,这时都沉浸在浓浓的暮色之中。尚冰叫了几声,不见小冰回应。她刚要转身上别处去找,却看见在那堆残砖碎瓦后头坐着个人影。她犹豫了一下,壮起胆子走近前去细看了看。
6.苍天在上 五(6)
果不其然,那人就是小冰。那个还没生起的煤炉黑黑地蹲在她身边。
尚冰松了一大口气,忙问道:“不生煤炉,你闷坐在这儿干吗?蛋糕倒知道吃了,鸡腿怎么不知道拿出来先化着?”
小冰不答理妈妈。
尚冰弯下腰问:“又怎么了?学校里出什么事了?”
小冰仍不答理。
尚冰推了推女儿:“你要急死我?到底出什么事了?”
小冰突然站起,扔下煤炉,跑了,把她妈生生地晾在了一边儿。
46
再往前走就是梨树沟了。天色几乎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原先商量好的,都回达人家,就在达人家吃晚饭,让达人那位回族妻子给做宁夏拉面,多多地拌上些油泼辣子,给几头生蒜,吃得满嘴咝咝地出气儿。但华随随偏不同意,偏偏要大伙跟着黄江北先到她的梨树沟小学去。她说她的理由:第一,晚上还有课,不能落下了。第二,正想让黄市长瞧瞧林中县山里的孩子这一两年是在什么条件下念书的,梨树沟最典型。第三,只有她那儿有今年刚刨的新红薯,新花生,新从树上摘的红枣、核桃,样样管饱。没人拗得过她,小妹妹嘛,况且梨树沟的况的确要比其他学校更急迫,先去她那儿也是对的。没有人再提异议。华随随便先拦了辆卡车,去梨树沟准备晚饭布置现场。黄江北等人慢慢前行。
华随随比黄江北、邵达人小,还不止小一点儿。他们读高三,她刚初一。但她这个初一新生当时就十分了得,一来就当上了升旗手(这可是个巨大的荣誉。在别人是得连年的市级三好才能问津的)。每天升国旗时,近千名比她大比她高比她有学问能折腾甚至成就显赫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居然都得恭恭敬敬地听这个小黄毛丫头的口令立正行礼转弯稍息。当然有人不服气。后来听说她是近郊一个贫下中农的孩子,小学五年级时就是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的代表,去过北京,而且以会考总分第三的成绩考进这个仅次于窑中的市重点中学五公区第三中学的。据说,团市委和市教育局在她一考进三中时就内定要三中领导重点培养这个“好苗子”。于是不少的同学不再跟她过不去,但还是有不少高中的如黄江北、邵达人之流的傲慢者继续不服。但慢慢地,傲慢者们现自己还是得服。这个家在远郊区的小丫头只能住校,但学校又没有学生宿舍,她就住在体育室的体操垫子上。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带一布袋红薯干加一点包米粉,一点自家腌的萝卜干,吃六天。每天打扫操场楼道,从不懈怠。后来的一天,她在令升旗时,居然鼻子流血晕倒在旗杆下面,引起全场轰动。校医说她严重营养不良,她却还坚持要在当天考完她最喜欢的英语和语文,不拿八十八分和九十八分誓不罢休……只是到初三以后,她的功课才慢慢显得不如从前那么好了。而她的红薯布袋却依然在周会课上被老师们用作教具给新来的同学示范。她依然要晕倒,依然要为全校打扫操场,但那时黄江北邵达人他们已经离校了。
坡路越走越陡,黄江北开始喘。歇会儿吧?邵达人劝。黄江北摇头。
梨树沟小学的操场上堆放着大垛大垛的老玉米秆儿高粱秆儿和一堆一堆的玉米棒子高粱穗子。每到秋收夏收,这操场就不再是操场。但这会儿,在那些玉米高粱垛跟前却席地坐着几十个正在上课的孩子。每个孩子的膝盖上放着一小块木板条当课桌,每个孩子的身旁放着一盏小马灯。寒冷的山风使那几十盏马灯在不住地晃动着,孩子们在索索地抖。一阵风刮来,那块临时支在两个三角架上的旧黑板嘎吱嘎吱地摇晃起来,眼看就要掉下来了。黄江北忙上前扶住它,华随随也忙去扶住黑板,所有的孩子依然一动也不动地在冰冷的场地上坐着迎受寒风,直瞠瞠地看着面前的黑板。黄江北看看嘴唇被冻裂了的孩子,看看那一群群黑压压地站在小学校院墙外头默默地看着他的那些山民们,慢慢地缩回了手。
他忽然想起自己已经有很长很长时间没进山来了。
7.苍天在上 五(7)
一大锅白皮红心的红薯真有些烫手。***
“为什么要放在晚间上课?”在回县城的路上,黄江北低声地问道。
邵达人告诉他,有两种况。一种是教员白天上其他地方挣钱,只得把课放在晚间上;另一种况是,本村太穷,孩子白天得帮着家里挣钱,教员只得到晚间再把孩子找回来上课。梨树沟属于第二种。
“怎么能允许教员白天打工挣钱,晚间再来上课?你拿了国家工资哩!”黄江北问。
“问题就在于你国家没给工资。”华随随气呼呼地答道。
“怎么不给工资?”
“林中县好几个月没给教师工资了。”
“是吗?”黄江北着实吃了一惊。他停下脚步,又认真追问道,“真没?”
“谁跟你开这种玩笑?”华随随没好气儿地答道。
“几个月没了?”
“你真够官僚的……”华随随又给了一句。
“随随!江北刚来嘛。”达人打断随随的话,随后告诉黄江北,“有四五个月了。各校况不尽一样,最短的也有三个月没了,最多的甚至有半年没了。”
黄江北真的非常吃惊,他真想再问一句,那些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是否按月了工资。但一转念,考虑到这问题“挑衅”“挑拨”色彩太浓,显然不是他当市长的在这时该问的。但他提醒自己,回到市里,一定要问清这个况,如果县里的干部都按月了工资,怎么可以不给教员们?怎么能这么干?
“这么说吧,下个月再不给开工资,我白天也得去找个地儿挣点饭钱了。”华随随说道。
“你还能挣什么钱呢?”知道她在说气话,黄江北便顺着她的话头,笑着问了一句。
“干不了别的,还干不了三陪?陪不了年轻的,还陪不了那些满把攥着臭钱的臭老头?”华随随答得生硬。
“随随,你今儿个吃枪子儿了,逮谁刺谁。有病?”邵达人抢白了华随随一句,然后告诉黄江北,“随随挺不容易的,主动要求到梨树沟教学,工资福利都要降掉许多,再加上连着几个月不给开工资,还硬挺着,一天课都不落。有的教员就受不了了。像原先在梨树沟的那位,就是跟人去城里租柜台做买卖走了;有的做不了买卖就去打临工上仓库扛大包……哎,真是干什么的都有。这儿离县城才五华里,还想看看离县城十五华里、五十华里那些大山沟里的学校吗?”黄江北站了下来,默默地回过头去看了看身后远处的群山。
群山无。
过了一会儿,华随随问:“我能说几句吗?”
黄江北说:“说。有啥说啥。”
邵达人提醒道:“别牢骚。”
华随随白了邵达人一眼,说:“市长都没跟我限这限那,你比市长还市长?”
敦厚的邵达人忙笑道:“你说你说。我只是想,江北跟咱们在一块的时间有限,咱们得拣紧要的说。只图一时痛快,说些牢骚怪话,不解决问题。是不是?”
华随随气愤地:“你别老抹稀泥,该的牢骚就得。教师的工资说是开不出,可你上县委招待所去瞧瞧,天天十桌八桌的酒席开着,大鱼大肉地吃着。从全国各地拨来的教育基金款,愣就是有二十万下落不明……林中县章台市好不容易把万方公司这么个合资项目搞到手,这几年,林中县章台市的老百姓谁得到过这个公司一点好处?靠着万方公司长起将军肚、把中山装换成西服的,我看只有上八里庄那些姓田的一帮人……”
邵达人忙说:“随随!你越说越没边了……这跟姓田不姓田,有什么关系!”
华随随一步不让:“没关系?没关系,为什么你就进不了万方公司?”
邵达人紧着拉回话头:“今天只说咱们学校的事,跟别的不相干……”
华随随反驳:“你认为不相干,我认为相干……”
“随随,你就是不懂事……今天扯那些,不是明摆着让江北为难吗?”
黄江北挥了挥手,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说:“今天咱们的原则是有什么说什么,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8.苍天在上 五(8)
“那我就说了。***”华随随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林中县的几位领导,原先一人一辆皇冠,后来中央提倡坐国产车,一人又买一辆奥迪。您瞧,不提倡,一人一辆;一提倡,一人两辆。再过些日子,省里再个话,号召我省全体干部扬爱省精神,都来坐万方出的省产车。得,一人再来一辆。爱国爱省,爱到最后他们一人三辆车,可咱们呢?黄市长啊,我这话说起来不好听,可话糙理儿不糙啊。你们这些当官的只要少买一辆车,咱们这些孩子就不用在露天地里,一边喝着西北风,一边上课啊!也够给咱们全县的这些孩子王俩月工资的。我们不是想夺过你们的车来让我们坐。我们这些当孩子王的既没那种贼心,更没那种贼胆,只求你们一人少买一辆车。别管是皇冠、奔驰、奥迪、雪铁龙,还是北京吉普巡洋舰,你们一人使一辆,行不?剩下那一辆的钱,救救咱山里的这帮穷孩子,救救咱山里的这帮穷教员!行不行?”说到这里,华随随忍不住抽泣起来。别的教员也难过地低下了头去。邵达人背过身去偷偷擦泪。黄江北的眼圈也红了。
这时,一个大约有四五辆轿车组成的车队直奔他们而来,雪亮的车灯光晃得他们睁不开眼。第一辆车开过他们十来米,停住了,接着,第二辆、第三辆……也相继停了下来。有人下车来了。待他们走近了一看,是方少杰领着林中县的县委书记、县长、教育局局长等一行七八个人,匆匆来接黄江北了。方少杰是黄江北夏志远在清华时的同学。
方少杰热地握着黄江北的手,笑嗔道:“你这家伙到林中县来视察学校也不跟我这个管教育的招呼一声。”
黄江北说:“没视察,顺便捎带着看看……”
“哎呀,好啊好啊,总算回来了,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接着,方少杰逐一向黄江北介绍了林中县的那几位领导,最后说:“黄市长和我,还有夏助理,都是同一年考到清华去的。他是我们那一届的佼佼者,全才。后来又钻到北大去搞文了,哲学硕士。了不得啊,篮球乒乓都打得相当好,舞也跳得很出色……”
“我跳舞?舞还跳我哩!”黄江北淡淡地一笑,打断了这位长得高大白净的大学同窗的赞美词。
那位上了点年纪的曲县长应声道:“黄市长的学识才气,我们早有所闻。”
方书记忙说:“还没吃晚饭吧?是不是回县里吃了饭我们再向您汇报……”
“今天不汇报,随便看看。”黄江北说道,然后又问,“你们来了几辆车?”
曲县长笑道:“咋的了?您的司机把您扔下不管了?好办好办。您坐我的奥迪,我和方书记挤一辆车……”
黄江北笑道:“我想先借各位的车,把这些老师们送回去。怎么样?”
曲县长略略一怔。方少杰却乖巧,领悟也快,忙接过黄江北的话头应道:“对对对。让列宁同志先走。先把老师们送回去……”曲县长立即显出不高兴的神色。他倒也不是不愿让自己县里的这些教员使一下自己那辆新买的奥迪100,他只是看不惯这一帮人,总喜欢做一些超越常规的事。黄市长想用领导的车送你们,无非是新官上任的一点姿态而已,说是一种手腕也未尝不可。你们还真坐?就说坐,也得客气几句。不说几句感谢的话,起码也得推辞一下吧?好嘛,连句推辞客气的话都没有,只说了句“真不好意思,今儿个咱这些小老百姓可算叨光了”,就一头钻进车里走了。真不识好歹不知天高地厚。曲县长最不能看这种自恃读了几天书,就再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人。越是这样,越不能惯他们那毛病!他常这么愤愤然悻悻然。
47
没耽误多少时间,那几辆车又都赶了回来,把黄江北和那几位领导同志送回县城。车直接开到县政府招待所门前才停下,而后一行人说说笑笑向县招的小餐厅走去。黄江北问,去餐厅干什么?县委方书记说,吃饭啊。黄江北说,我已经在梨树沟吃过晚饭了。曲县长说,梨树沟的饭怎么能算是饭?胡闹胡闹。黄江北想了想,转过身跟一位司机悄悄说了句什么,这才笑着应道,好吧好吧,客随主便,不吃不恭敬,吃。快走到餐厅门口了,县教育局的孔局长抢前一步,一把撩起餐厅门上挂着的长长的软塑条门帘,恭恭敬敬地肃立一厢,伺候几位领导进门。
9.苍天在上 五(9)
黄江北却回过头来指着餐厅对面屋顶上那鲜亮的卡拉ok霓虹灯,问曲县长:“这也是你们县政府的三产?”
“嗨,什么三产六产,领个证儿弄个仨瓜俩枣的,贴补贴补县里的招待开支。***就那么回子事儿。请进请进。”这位年龄和林书记差不多大的老资格县长嘟哝着,说话倒也跟多数老资格的同志在年轻同志跟前时一样,干脆爽直,少有顾忌。
小餐厅那张大圆桌上已摆好了一桌极为丰盛的酒菜。
方书记殷切地说:“黄市长,您坐上宾席。咱这小破县城的条件可不能跟外头大地方比,您将就。菜不好,酒不好,就一条,心好。”曲县长说:“让黄市长看看咱们的穷酸样,明年在做财政预算时,多给咱们林中县照顾点。请,请。”方少杰又接着说:“江北啊,今天老同学我借花献佛,为你接风。改天,咱们上家里再好好聚聚……来,大家举杯……”黄江北忙做了个手势,请方少杰稍稍再等一会儿,因为他还请了几个重要的客人一起来就餐,很快就到。
没过多大一会儿工夫,那位司机把黄江北请的客人送来了。他们是市财政局、县财政局、市银行和县银行的一把手。突然把这几位财神大爷请来,已让在座的人感到意外,但特别让各位感到意外的是,黄江北还请来了万方公司的那位著名的女副总经理田曼芳。意外归意外,但在座的这些“爷们儿”虽然意识到,黄江北请田曼芳,绝不只是为了给今天这一桌酒席调剂个气氛,增加点色彩,肯定有文章在里头,但对餐桌上增加田曼芳这样一个女角,还是感到由衷的高兴。
田曼芳自己也不明白黄江北为什么要请她来参加这个酒宴。不过她还是很高兴能接到这样的邀请。高兴的不是这个场面。这些年,无数次的应酬,已成了她家常便饭。如果不加节制,她几乎每天的每顿饭都得在应酬中度过。办公司就是应酬,天经地义。还得热洋溢,谦恭得体,慷慨大方,幽默随和,这一切她都做得非常出色。但因此也让她烦透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激动和高兴。但今天她真的高兴,她愿意再见到黄江北。
生试验台事故后,留守在万方公司的那位美方席立即把况向设在波士顿的总部作了报告。波士顿方面的答复非常干脆,如果中方对这( 苍天在上(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4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