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阅读
还是不说话。
夏志远诚恳地说道:“李院长,我敬佩您。敬佩您手下的这些工作人员。你们保护了郑局长,帮助了他,是好样儿的。但现在我们有紧急况必须马上跟郑局长汇报……”
院长仍然固执地沉默着。这时,一个值班大夫慌里慌张地跑了进来,报告道:“黄市长来了。”在场的所有的人都一惊。值班大夫说:“他提出要把郑局长转移到省人民医院去治疗……”另一个大夫瞟了夏志远他俩一眼,不冷不热地说道:“哼,那还不是有人走漏了风声?”一个小护士厉声地对夏志远说:“就是你们闹的!你们供出郑局长,对你们有什么好?你们还算是章台人吗?”院长忙喝住那小护士,又忙回过头来问夏志远,“黄市长不是您二位请来的吧?”夏志远说:“如果我们要坏您这儿的事,在北郊现郑局长后,我们就直接带着黄市长来找人了,干吗还先上您这儿来闹一通?真是在演戏哩?”院长沉吟了一会儿,转身问那个值班大夫:“你看黄市长那样子……像是很生气?”值班大夫说:“生没生气,倒是看……看不大出来,就是……挺着急……”院长说:“你怎么跟他说的?”“我说……郑局长正在理疗室做治疗,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动弹。”另一个大夫着急地说:“这也拖不了多大一会儿,怎么办?”院长叹了口气道:“实在不行,那就只有跟他说实话呗。”“说实话?那还不彻底坏事了!郑局长不是说了,还得一两天,他才能把要办的事办好。”院长无奈地问:“那你们有什么好招?”夏志远凑上去建议道:“黄市长那儿我去说……”“你怎么说?”“放心,我肯定不会把诸位给卖了的,更不会把郑局长给卖了。至于你(故意指着那个小护士的鼻子)这个小丫头,记住,这么骂坐机关的,老天爷总有一天要罚你嫁给个坐机关的做媳妇。”然后又回头对院长说:“我先去见黄市长,你过几分钟再来。有两点我俩先统一下口径。一、老郑还没清醒,况不太好,根本不能移动;二、我是昨天晚上来的,已经在这儿待了一夜了。”
院长默诵道:“一、老郑还没清醒;二、你是昨天晚间来这儿的……”
夏志远接着安排道:“现在得赶快请郑局长回到病房去躺着。”
院长认真地道:“郑局长这会儿真不在这儿……”
夏志远问:“能找到他吗?”
院长迟疑了一下,没做声。
夏志远说:“李院长,都到这份儿上了,您还跟我藏着掖着?”
院长面带愧色地看了看夏志远,这才转身对身边的一个大夫说:“徐大夫,麻烦你带夏助理的人去见郑局长……”
夏志远立即转身吩咐苏群:“你跟着徐大夫一块去安置好郑局长以后,立即带着葛平,先上我家待着。你一步也别离开葛平,千方百计保护好她,等着我回去。我这就去黄市长那儿。”
1.苍天在上 十一(1)
101
即便是午觉,曲三春的习惯,也还是要舒舒服服地脱了衣服,躺到大床上,盖上厚厚的棉被,拉严实了窗帘,里外三道都不许出一点声音地睡。***为了使这怎么也不可少的午觉睡好,他甚至午饭都吃得很简单,只是象征性地点上一点。等到午觉睡起后,再由老伴给炒上两三个菜(不能多了。多了,浪费),烫上二两老白干(自觉上了年纪,听说不能再喝凉酒。喝凉酒,手颤),蒸上一个四两重的白面馍馍,最后最多再来一碗蛋羹,蛋羹上稍稍地(也不能多了)浇上那么一两勺蒜泥一两勺辣油一两勺老陈醋一两勺自家腌的韭菜花,用手里最后一块馍用力擦去碗边最后一点蛋羹,去喂了被他取名为“黑子”的那条大狗,悉心地摸着黑子那软软和和的肚子和奶头,笑着骂一句“你狗日的今儿个又多吃多占了,去吧去吧”,便打着响响的饱嗝儿,慢慢地向县政府走去。他坚决反对县领导坐车上班,“你摆啥谱呢?县城就屁股那么点儿大,一泡尿,都能从东城灌到它西城,这点路都走不动,你别跟我当这个县领导。”这时候,一般况总是三点二十五到三点三十。所以,林中县县政府下午的会议,一般都安排到三点四十五分左右开始。再晚了,也得挨他骂:“都四点了还不干活儿,想啥呢?上机关来等着开晚饭?”
今天,不到两点,他就被那两个“火烧了屁股”的家伙,从床上叫了起来。你说他恼火不恼火。岂止恼火,胃里还直反酸水。照往常,他非得拍着桌子骂,但今天盘着腿坐在床上干恼了一阵,也只是哼哼一声“什么一点破事,煞车管怎么了?那个葛会元又怎么了?”那两个火烧屁股的家伙都是他老家六道河乡煞车管厂的业务员,其中的一个还是他老伴姑家的一个小外甥。那小外甥告诉他:“我们拉去三卡车货,他们一车都不要,愣说质量有问题。”
“质量有问题,就好好查查嘛!”他瞪起眼嘟哝道。
小外甥说:“哪儿跟哪儿啊。咱们这管子多少人都用了,都攒出多少辆车了,从来都没听谁说过咱做的这管子有问题。”
他说:“万方跟那些攒黑车的家伙不一样,这是正经的大公司,要创自己的名牌,质量标准都是跟着美国的条文搬过来的,要求就得高一点儿嘛。这点儿道理都不懂?”
小外甥为难地说:“可二舅……我们早把舆论造出去了,说我们的煞车管让万方选用了。许多单位一听,连万方那样的大公司都买咱这煞车管,都上咱这儿来订货。要是万方把咱的货给退了,这影响可大了,那就会有一大批客户也会跟着退货。这一股风刮起来,那我们这个完全由您二舅一手辛辛苦苦扶持起来的厂子,真可得给刮垮了。您是不是……给葛总打个电话,请他老人家无论如何要照顾这一回。六道河乡是您的老家,他们这么较真儿,不是在打您的脸吗?”
“就你们这个小破厂子事儿多。”他哼哼地出了一阵滚烫的粗气,披上老伴递过来的外衣,趿上小保姆递来的布鞋,小外甥忙把电话机递了给他。
葛会元不想接这个电话。他正在和几位总工程师研究这档子“棘手”的事,特地从城里赶来参加研究的田曼芳也在场。凡是涉及到林中县的一些事,葛会元总要把田曼芳请回来。人们不理解他为什么那么器重田曼芳。那些人除了并不了解田曼芳实在的能力以外,也不明白葛会元是在借助田曼芳沟通那“田家方面”的关系。他知道,在这一方面,没有任何人能代替这位田曼芳。没接曲县长的这个电话,他一下午都不得安生。曲三春不断地往葛会元办公室打电话,一直打到晚上,葛会元刚回到家,客厅里的电话又响了。葛会元知道这个曲某人把电话又追到了家里,便神紧张地对卢华说:“告诉他们,我不在……我不在……”
卢华真的非常想不通:“老葛,你坦然一点,你是万方名正顺的总经理。你有权对煞车管的质量问题作出最后裁决。国家有企业法保护你和你的公司!别躲着,去接电话。顶他们一回,看他们能把你脑袋揪得下来不!”葛会元的手索索地战栗:“你把事想得太简单……公开顶他们……他们这些是容得了你公开顶撞的吗?”葛会元说着就往自己卧室里走去:“你就别再来逼我了……去告诉他们,我不在……去呀,告诉他们,我不在……”卢华心一酸,眼泪扑簌簌地涌了出来,忙转身走了出去。回到卧室的葛会元忙找出药来,赶紧吞了两片,不一会儿,神才慢慢地安定下来。
2.苍天在上 十一(2)
102
等夏志远去见过黄江北,帮着疗养院的领导把事儿暂时抹平,急忙地赶回家,一推开门,果然看见苏群已经把葛平带回到他房里了。一见夏志远,葛平眼圈刷地便红了,眼泪忍不住扑簌簌往下滴落。夏志远也着实难过了一阵。“还没回过家吧?”夏志远问道。葛平只是摇了摇头。“郑局长怕她一回家,左右邻居传出去,又招那帮人跟她过不去。”苏群解释道。“那就住我这儿吧,我这儿有空房。”夏志远说。苏群说:“我已经安排好了,还是上我老舅那儿,吃的住的都现成。再说,那儿离圆觉寺也近,跟郑局长谈个事什么的,也方便。葛平把许多重要况告到北京,着着实实立了一大功。听说,中央和省委特别重视,立马要派工作组来章台解决问题。”夏志远即刻兴奋起来,正要详细探问上头的动静,电话铃却响了。苏群拿起电话问了一句后,忙把电话又交给了夏志远。电话是郑彦章打来的,让夏志远和葛平马上去他那儿,一会儿车就来接他俩。
而这时,田卫东又一次在和那两个高级经济师反复地核实验算,希望能改变他俩的核算结果,因为那结果太不可思议了。那无处可查的一百七十多万元到底是谁挪用了呢?一百七十万啊,拿麻袋装也得好大一堆哩!怎么会说没有就没有了呢?怎么会愣是找不着下落了呢?田卫东最着急的是这会失去黄江北的最后一点信任。失去这最后一点信誉,就会失去最后一点“和平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所以必须搞清这一百七十万元到底是怎么回子事,争取时间,在黄江北得到这个消息前,先上他那儿说明问题。
两位高级会计师对田卫东的反复追问已经无可奈何,只有苦笑的份儿了。“我们已经反复核对了三遍,你说……你说……”
“你们又找卫明核对过没有?”
“根本就没法跟他谈这件事嘛。一谈,他就跳脚,就骂娘。他说只拿了一千四百万,除此以外,他一分钱没多拿。”
“可是从万方的账上看,他拿走的是一千五百七十万,所差的这一百七十万到底怎么回事?再去问!一定要他说清楚!”
这时,那个叫杨子的大汉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叫道:“卫明……卫明跳楼跑了!”
别墅后头是一大片旷野,旷野上有起伏的缓坡,有收了秋庄稼就只呈现一片黑褐的土地,有小片的丛林,有古老的钟塔。白色的或灰色的,棕色的或灰色的,蓝色的或灰色的,灰色的和灰色的……甚至还有一个多年废弃了的小教堂。它也是灰色的,只不过是近似黑色的那种灰色,那是从前那种砖的本色。这种砖已然有许久没有人烧过了。据说,那种青砖,在出窑前,在它们尚未冷却的时候,还得往里泼水。这就有个很难的技术问题,一旦掌握不好,水泼进高温的窑里,是会爆炸的。现在不泼水了,图个便当利大,烧出来的砖,一律很浮躁干热的那种土红色,没有了从容和沉稳,少许多宽容和平静……
当即,田卫明从一个灌木丛里跃出,向荒草冈跑去。他不知道自己要往哪儿跑,只知要跑。他绝望了,连自己的亲弟弟都在落井下石。一千四百万就是一千四百万,为什么还要给他加这一百七十万呢?田卫东带人追上去时,田卫明跑进一个废弃了的小教堂,田卫东追进小教堂。田卫明跑上塔顶,田卫东追上塔顶。田卫明一脚跨出栏杆,回过身来威胁道:“田卫东,你他妈的再往前一步,我就跳了!”田卫东忙收住脚步:“你冷静些……别乱来……”
田卫明完全失控地喊道:“田卫东,今天我才算看透了你,你他妈的有刀就净往死猪身上砍。你想着还要往我身上栽多少赃?我错了,我挪用了一千四百万公款,我他妈的该枪毙、该杀头……我他妈的彻底算完了……可我只拿了一千四百万,多一分钱我也不承认!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一百六七十万的黑账!我还没掉到井底哩,你要落井下石,太早了!你就这么对待你这个哥哥……当年家里的人都把你看做是外来的野种时,你以为只有田曼芳那表子待你好?你想想,我这个当哥哥的是怎么对待你的!你狗日的恩将仇报,不得好死!”
3.苍天在上 十一(3)
田卫东做了个手势,让跟他一起追上塔来的大汉们走开,而后,他疲惫万分地在楼梯板上慢慢地坐了下来。
沉默。
老鼠索索地从积满尘土的大梁上溜过。
灰暗的氤氲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行眼泪,慢慢地慢慢地从田卫东脸上流淌了下来。他恨田家。但他的确不希望田家有朝一日居然要落到这样一个下场。如果真的走出田家这个圈子,今后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什么?什么……
103
我们说不清田曼芳是怎么得知中央要派工作组来章台的。她经常能得到这种只有省委常委们才能及时得知的消息。她说她能把电话直接打到好几个省委常委的桌子上。而这一点,许多地县级干部还不一定能办得到。因此,对于这种话,你听了也就听了,不必全当真。但今天,她的举止证明,她的确得到了内部消息。你看她此时在万方公司本部她的办公室里,竟然清理起存放她私人物件的抽屉来了,该销毁的销毁,准备带走的,便一一放进一个皮包里。最后,她走到那个挂在墙上的大电钟面前,犹豫了好大一会儿,还是拔去电源插头,让电钟停了下来。她想表示什么?她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她作为万方副总经理而存在的最后一刻?还是做了某种重大决定的那一刻?还是……什么也不是,她只是想把时间停下来,静静地(自欺但欺不了人地)不再让那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的“时间”,来催促自己。够了,她拥有过时间,这就够了。可对于任何一个活过的人,又有谁没拥有过时间?但时间就像爱一样,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往往觉不出它的珍贵,只有你一旦要失去它时,你才会觉出,你曾经是多么的富有光彩而今日已悔不可及……
她呆呆地看着那停走了的电钟,心里一阵阵翻涌,她忙闭上了眼睛。
这时,有人敲门。
她忙睁开眼,又把电钟的电源插头插上。
她藏起皮包,关好所有的抽屉、橱柜门,捡起掉在地上的纸片……略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这才去开门。
门外站着田卫东。
她一愣。
“能进来吗?”
“请便。”
“曼姐,我查了卫明挪用款的数字,但始终和万方的亏空数对不上头。怎么算,也还差一百六七十万,您能帮着回忆一下吗?”
“我没什么可回忆的。”
“曼姐……”
“我实话告诉你,你哥当时从万方取走的每一笔钱,我都有记录,但是,在我的账上,没有这一百七十万的记录……可以肯定地说,这笔钱不是你哥拿的。”
“那还可能是谁呢……”
“我不知道,也许董秀娟知道。找她去吧。”
104
小高今天已经是第几次借口进黄江北办公室来要跟黄江北说一说那件事,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走到办公室门口时,还挺有勇气的,但一走到黄江北面前,他就泄气了。他就会对自己说,算了,这又不是我分内该说的,多管这闲事干吗呀?要是按他过去的脾气,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但今天却怪了,他怎么也放不下这件事。他总想“干预”一下黄江北的“命运”。说实话,这也是黄江北一大“超人”之处,他就是有能耐吸引住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渐渐地变得跟自己同心同德同呼吸同命运。夏志远嘴上吵着要走,但你看到了吗,在走与不走,真走假走,走得潇洒走不潇洒,即便走了心里到底是一股什么滋味等等一系列并非不重要的问题上,夏志远还有许多未能克服、甚至不一定能克服、即便克服了心里也不一定舒服的难关在等着他。前天,市人大打了一份报告,说是要提前召开新一届的人民代表大会,林书记特地把这个报告圈给了黄江北阅。文件从小高手里过,他自然也就看到了。从来不为自己手里过的那些公事动心的他,这一回可正经地“怦”然而动了。提前召开新一届人代会,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要提前解决章台市市政府班子的问题。是要让黄市长当正式的市长,还是要把他换掉?小高不安了。年龄虽说不算大,但在机关已待了不少年的他,早已习惯了领导的换届换班,习惯了不动感地在不同的领导手下工作,为不同的领导跑腿,这是他无法选择的。经验告诉他,甭管新上任的那位为人水平怎么样,你只有一条,听话,实干,大事上要憨厚老实,小事上要机敏灵活。能把这两点结合得完美无缺者,方为好秘书,所以他从不为领导的去留动感。但这一回他确实非常不应该地动了感,他希望黄江北留下来,希望黄江北从代理变正式。而且他也感觉到,这一点并不是不可能的。但多年坐机关的经验又告诉他,许多特别有把握的事,也有到最后一刻却生了戏剧性变化的,希望变成失望。因此不能坐等机会成熟,要努力攻关。可那份文件送到黄市长桌上已经两天了,没看到他有任何动静。怎么了?不关心?他不是那种不关心自己政治前程的领导啊!怎么提醒他一下呢?
4.苍天在上 十一(4)
他拿着几份卷宗,一边反复考虑着,一边第八次走进黄江北办公室。
“这是财政局的每日一报。这是税务局的每日一报。这是银行的……还有工交口的……”
“谢谢。听说你老婆下个月生孩子?”
“是的……”
“预产期在什么时候?上旬中旬?”
“中旬十七八号吧。您放心,我不会影响工作的……我已经安排好了,把她送回我老家去……”
“送回老家去?你不跟着去伺候一段?女人生孩子时,自己男人不在身边是最痛苦的事,做丈夫的也会留下终生遗憾。一定要请假,为生孩子,影响什么都不为过。生命,一个新生命,没比这更重要的事了,你说呢?”
“是的……”
黄江北淡淡地一笑。他觉这一句“是的”,是小高在他面前使用率最高的一个口头语,说来自然而圆熟,得体而动听。一开始,他挺烦他老那么说,后来听着听着,倒也觉得顺耳了,现在居然觉得还挺好听。
“前天,我给您送来的那份市人大常委的报告,您看了吗?我知道,这几天,尚老师住院,不该催您,可……那边已经打了几次电话来问结果……”
“你瞧这几天忙的。给双城子煤矿子弟学校新落成的教学楼剪彩。又到井下转了一圈,看了看刚上岗的一帮合同工。下午又去看了几个老矿工的家,看了几位前任矿长。晚上还去市规划局听他们谈了谈今后十年市政建设方案。那也是准备提交下次市人代会讨论的主干文件,回来就挺晚了。这么吧,今天我一定把那份报告看了。”
“要是实在安排不过来,我给那边再说一下,随便找个理由,推到明天或者后天……”
“不。跟他们说。今天一定看,一定给结果。那份报告呢?”
小高立即从一大堆文件中找出那份报告。
“没事了吧?你现在替我把门锁上,把电话掐断。来人来电话,你都替我挡驾。我马上把这份报告看了,并且争取利用这半天时间,把这一堆东西都处理了。”
这时,小高也微微地笑了笑。他喜欢黄江北有时显露出的这种傻劲儿,说要干什么,就不顾一切地干。这样的人做领导,总要吃大亏,但这种人身上心上的真意和火力,总能使小高为之心动。这样的领导倒也能办成大事。
“林中县的曲县长还在等着您呢,他说他一早就来了,已经等了您四十多分钟了……”
黄江北懊恼地说:“对,还有这位曲大人……”他好像知道这个日程安排。
“我……找个理由,请他明后天再来?”
黄江北摇摇头:“明后天,明后天再谈什么?昨天晚上从市规划局回来,都后半夜两三点了,他来找我,缠了我两个多小时,一直谈到天快亮了才走,该说的我都说了。六道河乡煞车管的问题,纯属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按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外合资企业法,这一类问题,得由万方公司自行决定取舍,谁也不能搞行政干预。对合资企业是这样,对其他企业也应该是这样,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道理十分简单明了,但你跟他就是说不通。他总觉得我是在跟他打官腔……说我一心只向着合资企业,不替老区的乡镇企业……不为老区的人民着想。这纲上得够高的了。”
“或者……您再跟他谈一谈,回来再处理这些文件。”
黄江北坚决地:“不,不谈了。我要按中央制定的企业法办事。他曲某人也该按中央的决定办。说我向着资本主义也罢,向着反革命也罢,谈不通,就只好不谈了。”
“不谈也成……不过……”
黄江北扬起眉毛,追问:“干吗呢,吞吞吐吐的?”
小高说了句:“没什么……我去送文件……”就赶紧在自己非常的懊恼之中,走了出去。他再次懊恼自己没勇气去提醒一下这位代理市长。
出了办公室,他显得有些沉重,环顾左右,一时间竟然不知去哪儿。犹豫了一会儿,咬咬牙向楼道尽头的一间小会议室走去。小会议室里空空的,因为没有开灯,也很暗。勉强能看到在办公室一角的一个椭圆形茶几上,放着一部电话机。小高轻轻锁上门,快步走到茶几边上,拿起电话,但没等拨号,他却又迟疑起来,额头上细细地渗出了一层汗珠。呆站了好大一会儿,这才下定决心去拨号。他想给林书记说说这件事,让林书记出面“提醒”一下黄江北。但林书记病房那边电话刚接通,他却又慌慌地放下了电话。他不知道自己在这时候该不该给林书记通气儿,不知道这么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出了上一回那事后,他确实得谨慎谨慎再谨慎。在电话机旁呆站了一会儿,把自己狠狠地骂了一遍,才沮丧地往外走去。
5.苍天在上 十一(5)
林书记拿起电话喂了两声,只有嘟嘟的忙音,以为是串了线,嘟哝了声:“这电话局也真该搞搞质量万里行了。”便放下电话,又去问宋品三:“你说什么?田卫明带来的那一帮人,都回省城了?全走完了?”
宋品三答道:“就留了两个人。一个姓杨,还有一个小个儿。”
“有人监视他们的活动没有?”
“放心,一直是二十四小时监控着。”
林书记回过头来问张检察长:“你那头,人选定了没有,什么时候能进驻万方?”
张检察长说:“大概还得五六天吧……”
“怎么还得那么长时间?”
张检察长为难地说:“找不到合适的带队的……”
林书记不满意地说:“这么大个检察院,找不到个带队的?”
张检察长解释:“这人一方面得熟悉万方况,另一方面还得有比较丰富的办经济案子的经验,在关键时刻还得稳得住阵脚……”
“你是不是说,离了郑彦章这样的人,章台就办不了万方那样的案子了?”
“绝对没这个意思……”
“我就不信,没了郑彦章,你检察院就拿不下万方这个案子!三天之内,工作组一定要进驻万方。等上面的人来了再进驻,那就被动了。先不要公开亮工作组的牌子,想个别的理由进去。等查出点名堂来了以后,再正式打工作组的牌子。”
“还有个况,就是……黄市长这两天多次和田卫东有往来……”
宋品三吞吞吐吐地报告道。
林书记一下瞪大了眼:“谁让你汇报黄市长的行踪了?谁让你们去监视黄市长了?”
“不是故意的……这是我们在监视田家兄弟时,偶尔现的……”
“偶尔也不行。”
这时,秘书走了进来:“市人大常委有个急件。”
林书记一边戴上老花镜,一边从秘书手里拿过文件,并对那两位说了声:“对不起,我先看个急件。”
小高回到黄江北办公室,黄江北在埋头处理那一大堆文件。他犹豫着,只是在边上假装着收拾文件什么的,在那儿磨蹭。黄江北觉察出来了,便头都不抬地问:“干吗呢……磨蹭来磨蹭去的……”“没事……”“没事你老在我眼前磨蹭什么?转来转去转得我头晕。”“我这就走……”
黄江北突然抬起头:“高德和,到底什么事?”
“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我说……”
“你这人怎么这样?”
“市人大的那个报告,您看了吗?”
“看啦,怎么?”
“没怎么……”
“我看还是有什么的吧。”黄江北把面前的文件往一边一推,把上身往大皮转椅靠背上一靠,端起青花茶杯,咕嘟咕嘟地连着喝了好几口,直瞠瞠地看着那位有些不知所措的高德和,说道:“我好像跟你说过,在我身边工作,有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话直说。”
“您说过……”
“你做不到,还是不愿意做?”
“不是的……”
“到底怎么一回事?”
小高咽下一口唾沫:“我是想说……关于林中县曲县长……”
“曲县长怎么?你觉得我还是跟他攀个亲戚为好?开玩笑。你认为我还是找他谈一下,对不?别把关系搞得太僵了。是不是这样?”
“是……快要开市人代会了。我想……您最好还是把方方面面的关系都搞顺畅了……林中县不少参加市人代会的代表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他的态度会影响这一部分代表的态度。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一部分选票……”
“好啊,你已经在考虑帮我拉选票了。就这么点事儿,你刚才哆嗦什么呀!”
小高脸一红,低下头没做声。
黄江北问:“还有事吗?”
小高说:“没了……”
黄江北笑道:“你这建议很好。听你的,去告诉曲县长,让他再等我一会儿,我看完这份市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就去见他。”
小高应了一声,却依然没走。
黄江北疑惑不解了:“嗨,你这小伙子,今儿个到底怎么了?”
6.苍天在上 十一(6)
小高鼓足勇气突然说道:“黄市长,从今以后,我绝不会再做什么对不起您的事……”
黄江北完全不明白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高突然变得很痛快地说:“没什么意思,您忙。”说着,赶紧出了门。
黄江北看着小高的背影,莫名其妙地微笑着摇了摇头。
小高夹着那几份卷宗走到门外,擦擦头上的冷汗,却轻松地长长吐了一口气,转身向楼下走去。他忽然觉得,在领导跟前说一点自己认为应该说的话,有时也不算太难嘛。他太高兴了。他径直走到市政府大楼长廊里坐了一会儿,哼哼某一流行歌,其实他哪一流行歌都唱不下来,都没敢公开唱过,有时机关团工委举办卡拉ok晚会,特别邀请他们这些身居“要位”的年轻党员加盟,他也只是在晚会会场里挺稳重地转一转,那旋转的彩灯撩拨得他心慌意乱,但每一回到最后他都依然只是“稳重”地一走了之,没敢去拿过话筒。其实很有几“流曲”的旋律在他心里来回倒腾过。比如那《我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别的什么,等等等等。五分钟过去了,头上的汗也下去了,小高这才轻轻松松起身向办公室走去。
黄江北看完市人大的那份报告果然激动起来。他立即翻了翻桌上的台历,计算了一下日子,激动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而后,伸手去拿电话,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打电话的想法,便大步向门外走去。刚走到电梯口,电梯开了上来。门一开,从电梯里走出林书记。
黄江北忙说:“我正要去找您哩!人大常委的那个急件您看了吗?”
林书记笑道:“我就知道你这个急性子,看了这个文件肯定坐不住。没猜错吧!”
他俩回到黄江北的办公室里。
黄江北给林书记沏茶。林书记喜欢喝茉莉花茶。黄江北说:“提前这么多日子召开市人代会,筹备工作相当紧张了……”
林书记笑笑:“你不希望提前开?”
黄江北竭力平静地说:“当然提前开也有提前开的好处……不过很多准备工作能来得及吗?从这个角度讲,稍稍晚个一两个月,也许更稳妥些……”
林书记笑了笑:“你怎么也学得跟我似的了,一开口就是稳妥稳妥的。”
黄江北也笑笑:“稳妥好。”
林书记突然不说话了。
“我……有什么说得不妥的?”黄江北试探着问。
“江北,实话跟你说,提前召开市人代会的想法,是我酝酿已久的。前一阶段市委常委为此开过一次会,没请你参加,专题讨论了市政府领导班子问题。常委们都同意我的看法,及早解决你的这个‘代理’问题,及早稳定市政府的班子,不这样,也难以打破章台这几年工作上的僵局。根据我的建议,市委常委向省委、省人大常委会打了报告,要求提前召开市人代会。没想到省委和省人大常委会这么快就批准了我们的报告,看来他们也觉得我们应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很好嘛,上下一条心,问题就好解决了。”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黄江北谦虚了一下。
“有一件事,不知你考虑过没有。人代会前,总得做一件什么大事,让与会的全体代表,也让全市老百姓都觉得,你这个‘临时政府脑’是有资格转成正式脑的……”
“这方面,您有什么具体的考虑吗?”
“你有什么具体的考虑?”
“我想一下,再向您汇报。”
林书记站了起来:“好吧,时间不多了,有什么想法,尽快提出来。另外,有一件事我不该问,但我还是要问。听说你最近跟田卫东来往很多。”
“不算很多,只不过有一些接触。不是您也同意了的……”
“是的是的,是我让你接待他的……”
“有什么不妥吗?”
“没事没事。我只是随便问问……随便问问。”
林书记走后,黄江北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强迫自己重新坐到办公桌前,再度埋于那一堆亟待他处理的文件之中去。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跟林书记谈完话,他的心绪都要这么纷乱一阵,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滋味混杂着。他闭上眼,稍稍地歇了会儿,这才重新坐到了办公桌前,做了两件事:一、给万方的总工室打了个电话,侧面询问了一下,本月底前拿第一批成品车的可能性有多大;二、让人立即把夏志远找来。
7.苍天在上 十一(7)
二十分钟后,两件事的答复几乎同时报来:一、本月底前拿出成品车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二、夏助理不知去向。***
105
焦急。
三天来全部的忧虑都集中在这两个字上了。焦急。他甚至有些责怪林书记了。提前召开人代会,提前解决他这个“代理”的问题,应该事先跟他商量一下啊。即便不能商量,也得打个招呼。月底前这么一点时间,的确太紧迫了。什么都还没有头绪,怎么能确保万无一失地打胜这一“仗”呢!一个多小时前林书记又打电话来问,对于开好这次人代会,到底有什么举措。这已经是自从三天前谈过那次话以后,林书记第四次来催问了。三天中,他多次去万方,跟那儿所有高级管理人员磋商过,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但有些障碍几乎是无法逾越的。比如,有些零部件必须从一些专门的厂家订购,从订货到到货,最快的周期,怎么也得半年以上。有些要从国外进货的,那就更不用说了,光办各种各样的进口手续,恐怕就得半年,那还算是快的。少一个零件,这汽车也跑不起来啊。有一个关键部件的质量不过关,都可能酿成大祸。这几天里办什么事,好像都不顺。那天跟曲县长谈过以后,他觉得从尽快让万方拿出成品车这个总战略目标来讲,不是不可以考虑使用他那个煞车管。他请葛老师认真检验质量,请他作最后决定。他甚至还亲自给葛老师写了封信:“如果不能长期地使用这个厂的产品,能否考虑目前的需要,暂且使用一下。因为无论到上海,还是长春,还是北京的什么大厂家去订货,都来不及了。我的意思是暂且用一下,使用中现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向六道河乡的同志提出,帮助他们改进、提高,林中县曲三春同志的本意,也在此。”等等等等。但葛会元就是顶着不办,不做声,不回答,既不点头也不摇头,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还有那个夏志远,总算找到了,也非常不听话。黄江北希望他能替他到万方坐镇一段时间,一竿子插到底,抓一下成品车这个“工( 苍天在上(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4471/ )
夏志远诚恳地说道:“李院长,我敬佩您。敬佩您手下的这些工作人员。你们保护了郑局长,帮助了他,是好样儿的。但现在我们有紧急况必须马上跟郑局长汇报……”
院长仍然固执地沉默着。这时,一个值班大夫慌里慌张地跑了进来,报告道:“黄市长来了。”在场的所有的人都一惊。值班大夫说:“他提出要把郑局长转移到省人民医院去治疗……”另一个大夫瞟了夏志远他俩一眼,不冷不热地说道:“哼,那还不是有人走漏了风声?”一个小护士厉声地对夏志远说:“就是你们闹的!你们供出郑局长,对你们有什么好?你们还算是章台人吗?”院长忙喝住那小护士,又忙回过头来问夏志远,“黄市长不是您二位请来的吧?”夏志远说:“如果我们要坏您这儿的事,在北郊现郑局长后,我们就直接带着黄市长来找人了,干吗还先上您这儿来闹一通?真是在演戏哩?”院长沉吟了一会儿,转身问那个值班大夫:“你看黄市长那样子……像是很生气?”值班大夫说:“生没生气,倒是看……看不大出来,就是……挺着急……”院长说:“你怎么跟他说的?”“我说……郑局长正在理疗室做治疗,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动弹。”另一个大夫着急地说:“这也拖不了多大一会儿,怎么办?”院长叹了口气道:“实在不行,那就只有跟他说实话呗。”“说实话?那还不彻底坏事了!郑局长不是说了,还得一两天,他才能把要办的事办好。”院长无奈地问:“那你们有什么好招?”夏志远凑上去建议道:“黄市长那儿我去说……”“你怎么说?”“放心,我肯定不会把诸位给卖了的,更不会把郑局长给卖了。至于你(故意指着那个小护士的鼻子)这个小丫头,记住,这么骂坐机关的,老天爷总有一天要罚你嫁给个坐机关的做媳妇。”然后又回头对院长说:“我先去见黄市长,你过几分钟再来。有两点我俩先统一下口径。一、老郑还没清醒,况不太好,根本不能移动;二、我是昨天晚上来的,已经在这儿待了一夜了。”
院长默诵道:“一、老郑还没清醒;二、你是昨天晚间来这儿的……”
夏志远接着安排道:“现在得赶快请郑局长回到病房去躺着。”
院长认真地道:“郑局长这会儿真不在这儿……”
夏志远问:“能找到他吗?”
院长迟疑了一下,没做声。
夏志远说:“李院长,都到这份儿上了,您还跟我藏着掖着?”
院长面带愧色地看了看夏志远,这才转身对身边的一个大夫说:“徐大夫,麻烦你带夏助理的人去见郑局长……”
夏志远立即转身吩咐苏群:“你跟着徐大夫一块去安置好郑局长以后,立即带着葛平,先上我家待着。你一步也别离开葛平,千方百计保护好她,等着我回去。我这就去黄市长那儿。”
1.苍天在上 十一(1)
101
即便是午觉,曲三春的习惯,也还是要舒舒服服地脱了衣服,躺到大床上,盖上厚厚的棉被,拉严实了窗帘,里外三道都不许出一点声音地睡。***为了使这怎么也不可少的午觉睡好,他甚至午饭都吃得很简单,只是象征性地点上一点。等到午觉睡起后,再由老伴给炒上两三个菜(不能多了。多了,浪费),烫上二两老白干(自觉上了年纪,听说不能再喝凉酒。喝凉酒,手颤),蒸上一个四两重的白面馍馍,最后最多再来一碗蛋羹,蛋羹上稍稍地(也不能多了)浇上那么一两勺蒜泥一两勺辣油一两勺老陈醋一两勺自家腌的韭菜花,用手里最后一块馍用力擦去碗边最后一点蛋羹,去喂了被他取名为“黑子”的那条大狗,悉心地摸着黑子那软软和和的肚子和奶头,笑着骂一句“你狗日的今儿个又多吃多占了,去吧去吧”,便打着响响的饱嗝儿,慢慢地向县政府走去。他坚决反对县领导坐车上班,“你摆啥谱呢?县城就屁股那么点儿大,一泡尿,都能从东城灌到它西城,这点路都走不动,你别跟我当这个县领导。”这时候,一般况总是三点二十五到三点三十。所以,林中县县政府下午的会议,一般都安排到三点四十五分左右开始。再晚了,也得挨他骂:“都四点了还不干活儿,想啥呢?上机关来等着开晚饭?”
今天,不到两点,他就被那两个“火烧了屁股”的家伙,从床上叫了起来。你说他恼火不恼火。岂止恼火,胃里还直反酸水。照往常,他非得拍着桌子骂,但今天盘着腿坐在床上干恼了一阵,也只是哼哼一声“什么一点破事,煞车管怎么了?那个葛会元又怎么了?”那两个火烧屁股的家伙都是他老家六道河乡煞车管厂的业务员,其中的一个还是他老伴姑家的一个小外甥。那小外甥告诉他:“我们拉去三卡车货,他们一车都不要,愣说质量有问题。”
“质量有问题,就好好查查嘛!”他瞪起眼嘟哝道。
小外甥说:“哪儿跟哪儿啊。咱们这管子多少人都用了,都攒出多少辆车了,从来都没听谁说过咱做的这管子有问题。”
他说:“万方跟那些攒黑车的家伙不一样,这是正经的大公司,要创自己的名牌,质量标准都是跟着美国的条文搬过来的,要求就得高一点儿嘛。这点儿道理都不懂?”
小外甥为难地说:“可二舅……我们早把舆论造出去了,说我们的煞车管让万方选用了。许多单位一听,连万方那样的大公司都买咱这煞车管,都上咱这儿来订货。要是万方把咱的货给退了,这影响可大了,那就会有一大批客户也会跟着退货。这一股风刮起来,那我们这个完全由您二舅一手辛辛苦苦扶持起来的厂子,真可得给刮垮了。您是不是……给葛总打个电话,请他老人家无论如何要照顾这一回。六道河乡是您的老家,他们这么较真儿,不是在打您的脸吗?”
“就你们这个小破厂子事儿多。”他哼哼地出了一阵滚烫的粗气,披上老伴递过来的外衣,趿上小保姆递来的布鞋,小外甥忙把电话机递了给他。
葛会元不想接这个电话。他正在和几位总工程师研究这档子“棘手”的事,特地从城里赶来参加研究的田曼芳也在场。凡是涉及到林中县的一些事,葛会元总要把田曼芳请回来。人们不理解他为什么那么器重田曼芳。那些人除了并不了解田曼芳实在的能力以外,也不明白葛会元是在借助田曼芳沟通那“田家方面”的关系。他知道,在这一方面,没有任何人能代替这位田曼芳。没接曲县长的这个电话,他一下午都不得安生。曲三春不断地往葛会元办公室打电话,一直打到晚上,葛会元刚回到家,客厅里的电话又响了。葛会元知道这个曲某人把电话又追到了家里,便神紧张地对卢华说:“告诉他们,我不在……我不在……”
卢华真的非常想不通:“老葛,你坦然一点,你是万方名正顺的总经理。你有权对煞车管的质量问题作出最后裁决。国家有企业法保护你和你的公司!别躲着,去接电话。顶他们一回,看他们能把你脑袋揪得下来不!”葛会元的手索索地战栗:“你把事想得太简单……公开顶他们……他们这些是容得了你公开顶撞的吗?”葛会元说着就往自己卧室里走去:“你就别再来逼我了……去告诉他们,我不在……去呀,告诉他们,我不在……”卢华心一酸,眼泪扑簌簌地涌了出来,忙转身走了出去。回到卧室的葛会元忙找出药来,赶紧吞了两片,不一会儿,神才慢慢地安定下来。
2.苍天在上 十一(2)
102
等夏志远去见过黄江北,帮着疗养院的领导把事儿暂时抹平,急忙地赶回家,一推开门,果然看见苏群已经把葛平带回到他房里了。一见夏志远,葛平眼圈刷地便红了,眼泪忍不住扑簌簌往下滴落。夏志远也着实难过了一阵。“还没回过家吧?”夏志远问道。葛平只是摇了摇头。“郑局长怕她一回家,左右邻居传出去,又招那帮人跟她过不去。”苏群解释道。“那就住我这儿吧,我这儿有空房。”夏志远说。苏群说:“我已经安排好了,还是上我老舅那儿,吃的住的都现成。再说,那儿离圆觉寺也近,跟郑局长谈个事什么的,也方便。葛平把许多重要况告到北京,着着实实立了一大功。听说,中央和省委特别重视,立马要派工作组来章台解决问题。”夏志远即刻兴奋起来,正要详细探问上头的动静,电话铃却响了。苏群拿起电话问了一句后,忙把电话又交给了夏志远。电话是郑彦章打来的,让夏志远和葛平马上去他那儿,一会儿车就来接他俩。
而这时,田卫东又一次在和那两个高级经济师反复地核实验算,希望能改变他俩的核算结果,因为那结果太不可思议了。那无处可查的一百七十多万元到底是谁挪用了呢?一百七十万啊,拿麻袋装也得好大一堆哩!怎么会说没有就没有了呢?怎么会愣是找不着下落了呢?田卫东最着急的是这会失去黄江北的最后一点信任。失去这最后一点信誉,就会失去最后一点“和平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所以必须搞清这一百七十万元到底是怎么回子事,争取时间,在黄江北得到这个消息前,先上他那儿说明问题。
两位高级会计师对田卫东的反复追问已经无可奈何,只有苦笑的份儿了。“我们已经反复核对了三遍,你说……你说……”
“你们又找卫明核对过没有?”
“根本就没法跟他谈这件事嘛。一谈,他就跳脚,就骂娘。他说只拿了一千四百万,除此以外,他一分钱没多拿。”
“可是从万方的账上看,他拿走的是一千五百七十万,所差的这一百七十万到底怎么回事?再去问!一定要他说清楚!”
这时,那个叫杨子的大汉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叫道:“卫明……卫明跳楼跑了!”
别墅后头是一大片旷野,旷野上有起伏的缓坡,有收了秋庄稼就只呈现一片黑褐的土地,有小片的丛林,有古老的钟塔。白色的或灰色的,棕色的或灰色的,蓝色的或灰色的,灰色的和灰色的……甚至还有一个多年废弃了的小教堂。它也是灰色的,只不过是近似黑色的那种灰色,那是从前那种砖的本色。这种砖已然有许久没有人烧过了。据说,那种青砖,在出窑前,在它们尚未冷却的时候,还得往里泼水。这就有个很难的技术问题,一旦掌握不好,水泼进高温的窑里,是会爆炸的。现在不泼水了,图个便当利大,烧出来的砖,一律很浮躁干热的那种土红色,没有了从容和沉稳,少许多宽容和平静……
当即,田卫明从一个灌木丛里跃出,向荒草冈跑去。他不知道自己要往哪儿跑,只知要跑。他绝望了,连自己的亲弟弟都在落井下石。一千四百万就是一千四百万,为什么还要给他加这一百七十万呢?田卫东带人追上去时,田卫明跑进一个废弃了的小教堂,田卫东追进小教堂。田卫明跑上塔顶,田卫东追上塔顶。田卫明一脚跨出栏杆,回过身来威胁道:“田卫东,你他妈的再往前一步,我就跳了!”田卫东忙收住脚步:“你冷静些……别乱来……”
田卫明完全失控地喊道:“田卫东,今天我才算看透了你,你他妈的有刀就净往死猪身上砍。你想着还要往我身上栽多少赃?我错了,我挪用了一千四百万公款,我他妈的该枪毙、该杀头……我他妈的彻底算完了……可我只拿了一千四百万,多一分钱我也不承认!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一百六七十万的黑账!我还没掉到井底哩,你要落井下石,太早了!你就这么对待你这个哥哥……当年家里的人都把你看做是外来的野种时,你以为只有田曼芳那表子待你好?你想想,我这个当哥哥的是怎么对待你的!你狗日的恩将仇报,不得好死!”
3.苍天在上 十一(3)
田卫东做了个手势,让跟他一起追上塔来的大汉们走开,而后,他疲惫万分地在楼梯板上慢慢地坐了下来。
沉默。
老鼠索索地从积满尘土的大梁上溜过。
灰暗的氤氲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行眼泪,慢慢地慢慢地从田卫东脸上流淌了下来。他恨田家。但他的确不希望田家有朝一日居然要落到这样一个下场。如果真的走出田家这个圈子,今后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什么?什么……
103
我们说不清田曼芳是怎么得知中央要派工作组来章台的。她经常能得到这种只有省委常委们才能及时得知的消息。她说她能把电话直接打到好几个省委常委的桌子上。而这一点,许多地县级干部还不一定能办得到。因此,对于这种话,你听了也就听了,不必全当真。但今天,她的举止证明,她的确得到了内部消息。你看她此时在万方公司本部她的办公室里,竟然清理起存放她私人物件的抽屉来了,该销毁的销毁,准备带走的,便一一放进一个皮包里。最后,她走到那个挂在墙上的大电钟面前,犹豫了好大一会儿,还是拔去电源插头,让电钟停了下来。她想表示什么?她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她作为万方副总经理而存在的最后一刻?还是做了某种重大决定的那一刻?还是……什么也不是,她只是想把时间停下来,静静地(自欺但欺不了人地)不再让那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的“时间”,来催促自己。够了,她拥有过时间,这就够了。可对于任何一个活过的人,又有谁没拥有过时间?但时间就像爱一样,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往往觉不出它的珍贵,只有你一旦要失去它时,你才会觉出,你曾经是多么的富有光彩而今日已悔不可及……
她呆呆地看着那停走了的电钟,心里一阵阵翻涌,她忙闭上了眼睛。
这时,有人敲门。
她忙睁开眼,又把电钟的电源插头插上。
她藏起皮包,关好所有的抽屉、橱柜门,捡起掉在地上的纸片……略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这才去开门。
门外站着田卫东。
她一愣。
“能进来吗?”
“请便。”
“曼姐,我查了卫明挪用款的数字,但始终和万方的亏空数对不上头。怎么算,也还差一百六七十万,您能帮着回忆一下吗?”
“我没什么可回忆的。”
“曼姐……”
“我实话告诉你,你哥当时从万方取走的每一笔钱,我都有记录,但是,在我的账上,没有这一百七十万的记录……可以肯定地说,这笔钱不是你哥拿的。”
“那还可能是谁呢……”
“我不知道,也许董秀娟知道。找她去吧。”
104
小高今天已经是第几次借口进黄江北办公室来要跟黄江北说一说那件事,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走到办公室门口时,还挺有勇气的,但一走到黄江北面前,他就泄气了。他就会对自己说,算了,这又不是我分内该说的,多管这闲事干吗呀?要是按他过去的脾气,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但今天却怪了,他怎么也放不下这件事。他总想“干预”一下黄江北的“命运”。说实话,这也是黄江北一大“超人”之处,他就是有能耐吸引住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渐渐地变得跟自己同心同德同呼吸同命运。夏志远嘴上吵着要走,但你看到了吗,在走与不走,真走假走,走得潇洒走不潇洒,即便走了心里到底是一股什么滋味等等一系列并非不重要的问题上,夏志远还有许多未能克服、甚至不一定能克服、即便克服了心里也不一定舒服的难关在等着他。前天,市人大打了一份报告,说是要提前召开新一届的人民代表大会,林书记特地把这个报告圈给了黄江北阅。文件从小高手里过,他自然也就看到了。从来不为自己手里过的那些公事动心的他,这一回可正经地“怦”然而动了。提前召开新一届人代会,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要提前解决章台市市政府班子的问题。是要让黄市长当正式的市长,还是要把他换掉?小高不安了。年龄虽说不算大,但在机关已待了不少年的他,早已习惯了领导的换届换班,习惯了不动感地在不同的领导手下工作,为不同的领导跑腿,这是他无法选择的。经验告诉他,甭管新上任的那位为人水平怎么样,你只有一条,听话,实干,大事上要憨厚老实,小事上要机敏灵活。能把这两点结合得完美无缺者,方为好秘书,所以他从不为领导的去留动感。但这一回他确实非常不应该地动了感,他希望黄江北留下来,希望黄江北从代理变正式。而且他也感觉到,这一点并不是不可能的。但多年坐机关的经验又告诉他,许多特别有把握的事,也有到最后一刻却生了戏剧性变化的,希望变成失望。因此不能坐等机会成熟,要努力攻关。可那份文件送到黄市长桌上已经两天了,没看到他有任何动静。怎么了?不关心?他不是那种不关心自己政治前程的领导啊!怎么提醒他一下呢?
4.苍天在上 十一(4)
他拿着几份卷宗,一边反复考虑着,一边第八次走进黄江北办公室。
“这是财政局的每日一报。这是税务局的每日一报。这是银行的……还有工交口的……”
“谢谢。听说你老婆下个月生孩子?”
“是的……”
“预产期在什么时候?上旬中旬?”
“中旬十七八号吧。您放心,我不会影响工作的……我已经安排好了,把她送回我老家去……”
“送回老家去?你不跟着去伺候一段?女人生孩子时,自己男人不在身边是最痛苦的事,做丈夫的也会留下终生遗憾。一定要请假,为生孩子,影响什么都不为过。生命,一个新生命,没比这更重要的事了,你说呢?”
“是的……”
黄江北淡淡地一笑。他觉这一句“是的”,是小高在他面前使用率最高的一个口头语,说来自然而圆熟,得体而动听。一开始,他挺烦他老那么说,后来听着听着,倒也觉得顺耳了,现在居然觉得还挺好听。
“前天,我给您送来的那份市人大常委的报告,您看了吗?我知道,这几天,尚老师住院,不该催您,可……那边已经打了几次电话来问结果……”
“你瞧这几天忙的。给双城子煤矿子弟学校新落成的教学楼剪彩。又到井下转了一圈,看了看刚上岗的一帮合同工。下午又去看了几个老矿工的家,看了几位前任矿长。晚上还去市规划局听他们谈了谈今后十年市政建设方案。那也是准备提交下次市人代会讨论的主干文件,回来就挺晚了。这么吧,今天我一定把那份报告看了。”
“要是实在安排不过来,我给那边再说一下,随便找个理由,推到明天或者后天……”
“不。跟他们说。今天一定看,一定给结果。那份报告呢?”
小高立即从一大堆文件中找出那份报告。
“没事了吧?你现在替我把门锁上,把电话掐断。来人来电话,你都替我挡驾。我马上把这份报告看了,并且争取利用这半天时间,把这一堆东西都处理了。”
这时,小高也微微地笑了笑。他喜欢黄江北有时显露出的这种傻劲儿,说要干什么,就不顾一切地干。这样的人做领导,总要吃大亏,但这种人身上心上的真意和火力,总能使小高为之心动。这样的领导倒也能办成大事。
“林中县的曲县长还在等着您呢,他说他一早就来了,已经等了您四十多分钟了……”
黄江北懊恼地说:“对,还有这位曲大人……”他好像知道这个日程安排。
“我……找个理由,请他明后天再来?”
黄江北摇摇头:“明后天,明后天再谈什么?昨天晚上从市规划局回来,都后半夜两三点了,他来找我,缠了我两个多小时,一直谈到天快亮了才走,该说的我都说了。六道河乡煞车管的问题,纯属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按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外合资企业法,这一类问题,得由万方公司自行决定取舍,谁也不能搞行政干预。对合资企业是这样,对其他企业也应该是这样,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道理十分简单明了,但你跟他就是说不通。他总觉得我是在跟他打官腔……说我一心只向着合资企业,不替老区的乡镇企业……不为老区的人民着想。这纲上得够高的了。”
“或者……您再跟他谈一谈,回来再处理这些文件。”
黄江北坚决地:“不,不谈了。我要按中央制定的企业法办事。他曲某人也该按中央的决定办。说我向着资本主义也罢,向着反革命也罢,谈不通,就只好不谈了。”
“不谈也成……不过……”
黄江北扬起眉毛,追问:“干吗呢,吞吞吐吐的?”
小高说了句:“没什么……我去送文件……”就赶紧在自己非常的懊恼之中,走了出去。他再次懊恼自己没勇气去提醒一下这位代理市长。
出了办公室,他显得有些沉重,环顾左右,一时间竟然不知去哪儿。犹豫了一会儿,咬咬牙向楼道尽头的一间小会议室走去。小会议室里空空的,因为没有开灯,也很暗。勉强能看到在办公室一角的一个椭圆形茶几上,放着一部电话机。小高轻轻锁上门,快步走到茶几边上,拿起电话,但没等拨号,他却又迟疑起来,额头上细细地渗出了一层汗珠。呆站了好大一会儿,这才下定决心去拨号。他想给林书记说说这件事,让林书记出面“提醒”一下黄江北。但林书记病房那边电话刚接通,他却又慌慌地放下了电话。他不知道自己在这时候该不该给林书记通气儿,不知道这么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出了上一回那事后,他确实得谨慎谨慎再谨慎。在电话机旁呆站了一会儿,把自己狠狠地骂了一遍,才沮丧地往外走去。
5.苍天在上 十一(5)
林书记拿起电话喂了两声,只有嘟嘟的忙音,以为是串了线,嘟哝了声:“这电话局也真该搞搞质量万里行了。”便放下电话,又去问宋品三:“你说什么?田卫明带来的那一帮人,都回省城了?全走完了?”
宋品三答道:“就留了两个人。一个姓杨,还有一个小个儿。”
“有人监视他们的活动没有?”
“放心,一直是二十四小时监控着。”
林书记回过头来问张检察长:“你那头,人选定了没有,什么时候能进驻万方?”
张检察长说:“大概还得五六天吧……”
“怎么还得那么长时间?”
张检察长为难地说:“找不到合适的带队的……”
林书记不满意地说:“这么大个检察院,找不到个带队的?”
张检察长解释:“这人一方面得熟悉万方况,另一方面还得有比较丰富的办经济案子的经验,在关键时刻还得稳得住阵脚……”
“你是不是说,离了郑彦章这样的人,章台就办不了万方那样的案子了?”
“绝对没这个意思……”
“我就不信,没了郑彦章,你检察院就拿不下万方这个案子!三天之内,工作组一定要进驻万方。等上面的人来了再进驻,那就被动了。先不要公开亮工作组的牌子,想个别的理由进去。等查出点名堂来了以后,再正式打工作组的牌子。”
“还有个况,就是……黄市长这两天多次和田卫东有往来……”
宋品三吞吞吐吐地报告道。
林书记一下瞪大了眼:“谁让你汇报黄市长的行踪了?谁让你们去监视黄市长了?”
“不是故意的……这是我们在监视田家兄弟时,偶尔现的……”
“偶尔也不行。”
这时,秘书走了进来:“市人大常委有个急件。”
林书记一边戴上老花镜,一边从秘书手里拿过文件,并对那两位说了声:“对不起,我先看个急件。”
小高回到黄江北办公室,黄江北在埋头处理那一大堆文件。他犹豫着,只是在边上假装着收拾文件什么的,在那儿磨蹭。黄江北觉察出来了,便头都不抬地问:“干吗呢……磨蹭来磨蹭去的……”“没事……”“没事你老在我眼前磨蹭什么?转来转去转得我头晕。”“我这就走……”
黄江北突然抬起头:“高德和,到底什么事?”
“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我说……”
“你这人怎么这样?”
“市人大的那个报告,您看了吗?”
“看啦,怎么?”
“没怎么……”
“我看还是有什么的吧。”黄江北把面前的文件往一边一推,把上身往大皮转椅靠背上一靠,端起青花茶杯,咕嘟咕嘟地连着喝了好几口,直瞠瞠地看着那位有些不知所措的高德和,说道:“我好像跟你说过,在我身边工作,有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话直说。”
“您说过……”
“你做不到,还是不愿意做?”
“不是的……”
“到底怎么一回事?”
小高咽下一口唾沫:“我是想说……关于林中县曲县长……”
“曲县长怎么?你觉得我还是跟他攀个亲戚为好?开玩笑。你认为我还是找他谈一下,对不?别把关系搞得太僵了。是不是这样?”
“是……快要开市人代会了。我想……您最好还是把方方面面的关系都搞顺畅了……林中县不少参加市人代会的代表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他的态度会影响这一部分代表的态度。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一部分选票……”
“好啊,你已经在考虑帮我拉选票了。就这么点事儿,你刚才哆嗦什么呀!”
小高脸一红,低下头没做声。
黄江北问:“还有事吗?”
小高说:“没了……”
黄江北笑道:“你这建议很好。听你的,去告诉曲县长,让他再等我一会儿,我看完这份市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就去见他。”
小高应了一声,却依然没走。
黄江北疑惑不解了:“嗨,你这小伙子,今儿个到底怎么了?”
6.苍天在上 十一(6)
小高鼓足勇气突然说道:“黄市长,从今以后,我绝不会再做什么对不起您的事……”
黄江北完全不明白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高突然变得很痛快地说:“没什么意思,您忙。”说着,赶紧出了门。
黄江北看着小高的背影,莫名其妙地微笑着摇了摇头。
小高夹着那几份卷宗走到门外,擦擦头上的冷汗,却轻松地长长吐了一口气,转身向楼下走去。他忽然觉得,在领导跟前说一点自己认为应该说的话,有时也不算太难嘛。他太高兴了。他径直走到市政府大楼长廊里坐了一会儿,哼哼某一流行歌,其实他哪一流行歌都唱不下来,都没敢公开唱过,有时机关团工委举办卡拉ok晚会,特别邀请他们这些身居“要位”的年轻党员加盟,他也只是在晚会会场里挺稳重地转一转,那旋转的彩灯撩拨得他心慌意乱,但每一回到最后他都依然只是“稳重”地一走了之,没敢去拿过话筒。其实很有几“流曲”的旋律在他心里来回倒腾过。比如那《我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别的什么,等等等等。五分钟过去了,头上的汗也下去了,小高这才轻轻松松起身向办公室走去。
黄江北看完市人大的那份报告果然激动起来。他立即翻了翻桌上的台历,计算了一下日子,激动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而后,伸手去拿电话,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打电话的想法,便大步向门外走去。刚走到电梯口,电梯开了上来。门一开,从电梯里走出林书记。
黄江北忙说:“我正要去找您哩!人大常委的那个急件您看了吗?”
林书记笑道:“我就知道你这个急性子,看了这个文件肯定坐不住。没猜错吧!”
他俩回到黄江北的办公室里。
黄江北给林书记沏茶。林书记喜欢喝茉莉花茶。黄江北说:“提前这么多日子召开市人代会,筹备工作相当紧张了……”
林书记笑笑:“你不希望提前开?”
黄江北竭力平静地说:“当然提前开也有提前开的好处……不过很多准备工作能来得及吗?从这个角度讲,稍稍晚个一两个月,也许更稳妥些……”
林书记笑了笑:“你怎么也学得跟我似的了,一开口就是稳妥稳妥的。”
黄江北也笑笑:“稳妥好。”
林书记突然不说话了。
“我……有什么说得不妥的?”黄江北试探着问。
“江北,实话跟你说,提前召开市人代会的想法,是我酝酿已久的。前一阶段市委常委为此开过一次会,没请你参加,专题讨论了市政府领导班子问题。常委们都同意我的看法,及早解决你的这个‘代理’问题,及早稳定市政府的班子,不这样,也难以打破章台这几年工作上的僵局。根据我的建议,市委常委向省委、省人大常委会打了报告,要求提前召开市人代会。没想到省委和省人大常委会这么快就批准了我们的报告,看来他们也觉得我们应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很好嘛,上下一条心,问题就好解决了。”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黄江北谦虚了一下。
“有一件事,不知你考虑过没有。人代会前,总得做一件什么大事,让与会的全体代表,也让全市老百姓都觉得,你这个‘临时政府脑’是有资格转成正式脑的……”
“这方面,您有什么具体的考虑吗?”
“你有什么具体的考虑?”
“我想一下,再向您汇报。”
林书记站了起来:“好吧,时间不多了,有什么想法,尽快提出来。另外,有一件事我不该问,但我还是要问。听说你最近跟田卫东来往很多。”
“不算很多,只不过有一些接触。不是您也同意了的……”
“是的是的,是我让你接待他的……”
“有什么不妥吗?”
“没事没事。我只是随便问问……随便问问。”
林书记走后,黄江北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强迫自己重新坐到办公桌前,再度埋于那一堆亟待他处理的文件之中去。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跟林书记谈完话,他的心绪都要这么纷乱一阵,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滋味混杂着。他闭上眼,稍稍地歇了会儿,这才重新坐到了办公桌前,做了两件事:一、给万方的总工室打了个电话,侧面询问了一下,本月底前拿第一批成品车的可能性有多大;二、让人立即把夏志远找来。
7.苍天在上 十一(7)
二十分钟后,两件事的答复几乎同时报来:一、本月底前拿出成品车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二、夏助理不知去向。***
105
焦急。
三天来全部的忧虑都集中在这两个字上了。焦急。他甚至有些责怪林书记了。提前召开人代会,提前解决他这个“代理”的问题,应该事先跟他商量一下啊。即便不能商量,也得打个招呼。月底前这么一点时间,的确太紧迫了。什么都还没有头绪,怎么能确保万无一失地打胜这一“仗”呢!一个多小时前林书记又打电话来问,对于开好这次人代会,到底有什么举措。这已经是自从三天前谈过那次话以后,林书记第四次来催问了。三天中,他多次去万方,跟那儿所有高级管理人员磋商过,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但有些障碍几乎是无法逾越的。比如,有些零部件必须从一些专门的厂家订购,从订货到到货,最快的周期,怎么也得半年以上。有些要从国外进货的,那就更不用说了,光办各种各样的进口手续,恐怕就得半年,那还算是快的。少一个零件,这汽车也跑不起来啊。有一个关键部件的质量不过关,都可能酿成大祸。这几天里办什么事,好像都不顺。那天跟曲县长谈过以后,他觉得从尽快让万方拿出成品车这个总战略目标来讲,不是不可以考虑使用他那个煞车管。他请葛老师认真检验质量,请他作最后决定。他甚至还亲自给葛老师写了封信:“如果不能长期地使用这个厂的产品,能否考虑目前的需要,暂且使用一下。因为无论到上海,还是长春,还是北京的什么大厂家去订货,都来不及了。我的意思是暂且用一下,使用中现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向六道河乡的同志提出,帮助他们改进、提高,林中县曲三春同志的本意,也在此。”等等等等。但葛会元就是顶着不办,不做声,不回答,既不点头也不摇头,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还有那个夏志远,总算找到了,也非常不听话。黄江北希望他能替他到万方坐镇一段时间,一竿子插到底,抓一下成品车这个“工( 苍天在上(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4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