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情,这段姻缘竟不成了,岂不是害了人家姑娘,心中暗叹这媒妁之言果然厉害……
正在胡思乱想,就听见里头一路小跑儿的声音来了,连忙开了门,一见果然是那陈氏慌慌张张道:“哎哟,仙姑好钢口儿,大清早的就嚷嚷动了,这是不给我们大姐儿留后路的意思……”
三仙姑这会子倒会装傻充愣,连忙福了一福道:“给太太请安道喜,瞧您说的,我老身哪儿有那样心肠,左不过就是年纪老迈眼下耳聋,自己听不清爽,说话声音难免大了些,方才把你家这位娇客也给唬了一跳,直叫我悄声些,还不好意思了呢。”
两个妇道叽叽喳喳的说了几句,方才转过三郎这边来,张三郎见得了空,连忙拜见了岳母,那陈氏面上十分热络,往屋里让。
几个进了房,依旧在堂屋内分宾主落座,上一回她家的二姐不认得张三郎,不肯出来相见,如今见要过小定,倒不肯拿大,亲自出来炖了茶给三郎吃了,那张三郎偷眼观瞧,见这丫头面上薄施脂粉,沾些喜气,越发显得粉妆玉琢,乖觉可爱。
三仙姑因笑道:“你这姑爷子,做什么只管坐着,论理今儿过礼,还不把东西拿出来还等什么呢,难道留到洞房去不成么?”三郎听见,连忙将锦盒双手奉上。
那陈氏含笑接着,接在手里时脸上就微微变色,掂量了一回,打开看时,果然是四样首饰俱全,只是成色不大对,好似是金包银的,拿在手里细看时,脸上就渐渐的不好看了道:“哟,只怕成色不对吧……”
三仙姑接茬儿笑道:“怎么不对,是镇上最好的银楼打的,都是上等货,我们三子因为长替他们衙门口儿里的太太去银楼取货的,与那师傅相熟的紧,都是最好的材料工艺了。”
第24章 碧霞奴托付妆奁
陈氏听了这话冷笑一声道:“仙姑打量我们是小门小户儿没见过世面的人家儿么?眼皮子再浅,这纯金的东西也认不成是金包银吧……”
三仙姑心中暗笑“果然来了”,一面哎哟了一声笑道:“太太果然是吃过见过有眼力的,只是这里头有个缘故,既然府上老爷是秀才出身,太太自然也是知书达理的,想必知道这小定的来了?
四样首饰加在女孩儿身上,就是四门家规,如今太太家中的姐儿原本身子不好,我们三郎又怎么忍心给她打些纯金的东西约束了玉体呢。依着老身看来,过定礼就这样罢了,等到姐儿过了门儿,一二年间身子养得白胖了,再养下几个哥儿来立住了时,我们三郎亏待不了大姐儿的,定然再打一副纯金的给她,太太不信,往后日子长着呢,只管瞧着罢了。”
一席话说得滴水不漏,把那妇人噎得一句也反驳不得,只觉得胸口一窒,险险背过气去,心说这老货好生厉害,只怕知道我见了成色不对就要反悔,先在门首处替我家里扬扬名儿,如今说不嫁只怕是不成了,又抬出这长篇大套的歪理来,若是我争竞时,只怕就落下了要贪图前妻女儿小定的名声,怨不得人家都说媒妁是成了精的老比丘。
不过大房留下的这两个赔钱货也不好斗,那二姐虽然掐尖儿,心地倒还单纯些,就是这乔大姐儿,虽然是个天老儿的身子,往日里知道自己不好嫁人的,只管躲在内间屋里,到底知书识字念过女学,心思缜密比自己更厉害一层,往日里想摆布了她就不容易,抬出圣人之言来弹压住了,自己倒不得施展,如今便宜打发出去,虽然捞不着多少油水,总比放在家里当祖宗供着强多了。
那婆娘想到此处,心里稍微痛快了些,因笑道:“仙姑好个钢口儿,替干儿子省钱倒不明说,说的好像是替我们大姐儿着想似的,这也罢了,左右人早晚是要归你们的,给了什么东西,到后来还不是要陪过去么,既然恁的,我就先替闺女收下了。”
一面叫“二姐,今儿要留客吃饭,你叫你姐姐往厨下预备预备,也给姑爷子尝尝她的手艺。”
那二姑娘往日里听见陈氏叫唤,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今儿倒要羞臊羞臊姐姐,一连声儿答应着,一面推了大姐儿两把笑道:“这会子倒会装聋作哑了?还不快去洗手做饭,叫你汉子尝尝你的羹汤。”
说得妮子红了脸,啐了一声,自去厨下预备。三仙姑见这会子是个空当儿,给三郎是个眼色道:“叫人家大姑娘一个人儿忙活去?也是个没眼色不会疼人的。”
三郎听了会意,正要起身往厨下帮衬,那陈氏连忙笑道:“哎哟,新姑爷也太急躁了些,如今大姐儿冰清玉洁的,两个往小厨房里窝着算什么呢?况且过了定,只怕不好见面的。”
仙姑笑道:“过了今儿只怕就不好见面了,所以趁着来了,叫他们小夫妻两个再团聚一回,只求太太开恩吧!”
那陈氏就只顾着抿嘴儿笑,张三郎不明就里,也不敢擅动,三仙姑见了,朝着院儿里小厨房努了努嘴儿道:“还愣着做什么,快去瞧瞧大姐儿。”三郎听了脸上一红,讪讪的退了出去。
出了堂屋,搭讪着往小厨房去,远远的就瞧见二姑娘靠着厨房的门嗑着瓜子儿,瞧见他转身跑进厨房里去了,张三郎见了倒不知道如何自处,搭讪着来在门首处,窗根儿底下站了,就听见里头姐妹两个唧唧喳喳的不知说些什么。
一会儿二姐打帘子出来,也不搭理张三,兀自跑了,三郎见房里没了别人,心中一动,待要进去,又不好进的,在门口转了几个圈子,鼓足了劲儿,正要往里走,谁知那乔大姐儿一打帘子出来,说话儿就往门口泼了一瓢水。
那张三郎正往门首处蹭着,也没理会,敢情一滴水没作践,全泼在了新衣服上,唬得大姐儿哎哟了一声道:“三爷怎么在这里,奴家没瞧见,这忒失礼……”
又怕堂屋里瞧见了说嘴,脸上一红进了厨房,隔着帘子低低的声音道:“脏了新衣裳了……”张三郎此番惊鸿一瞥,只觉相思之苦未解一星半点儿的,稳了稳心神,一打帘子跟了进去。
大姐儿见张三进来,转身往灶上靠了靠,一面说道:“三爷向火吧,只怕一会儿就干了,可惜了是个绸儿的,只怕落下水渍了……”张三听见,连忙往火上凑合凑合,一面笑道:“这不值什么,大姑娘别忘心里去,是我方才没招呼,不怨你。”
乔大姐儿听了,伸手掩在唇边扑哧儿一乐,说道:“定是那蹄子捣的鬼,见了你来偏不说,见我锅上焯着东西,才搭讪着出去了。”
张三这才回过味儿来,心说这小姨子倒是顽皮,一面就闻见一股子香气,往灶上瞧了瞧,见碗里搁着焯熟了的水面筋,锅里这会子已经倒了油烧得滚滚的了,大姐儿手疾把面筋倒进了锅中翻炒起来,水面筋进了油锅要出水的,炒了几个个儿就不冒烟,大姐儿趁机歇了手,闪在一旁预备摘好了的蒿子秆儿。
一会儿面筋看看熟了,呈在盘里,又将那蒿子秆儿下了锅,依旧炒熟了,却把方才那盘子面筋兑了进去,两个一处翻炒起来,才加了盐酱儿出锅。
张三郎在一旁看得有趣儿,趁着大姐儿刷锅时笑问道:“大姑娘这手段倒少见,往日里面筋炒菜倒是多见的,不知还要分开炒的道理。”
乔大姑娘听见三郎没话找话,也只得解释道:“平日里再不能这样炒菜的,只怕费油,如今招待仙姑吃饭,说不得也要卖弄卖弄手艺罢了,这蒿子虽是寻常物,却能入药,温润滋补,只是配不得荤菜,讲究些的人家多半素炒,弄个面筋来配它也使得,只是两个香气却是各异,一处炒熟了不得妙处,所以两次下锅,虽是一个菜,各有各的好处。”
三郎听了大姐儿一番解说,心中十分叹服,看来这乔大姐儿不止针黹女红、庄稼活计,便是杯盘碟碗儿上也是顶尖儿的人品,若不是得了这号儿病时,只怕也落不到自己手上,原先见她红颜白发,心中多少有些叹息她命薄,如今却又庆幸起来。
两个说着话儿,大姐儿又掂对了几个菜,肉炒鸡炒都有,丰丰盛盛的,张三郎只怕她此番敢用材料,过后那陈氏又要难为她,因说道:“就算家里几口人吃饭,这些东西满破也够了的,姐儿歇了吧,仔细给火气腌臜了。”
大姐儿见四碟八碗儿预备的也差不多了,点了点头,待要说话儿,脸上又飞红了,将身子扭过一旁,只管瞧着自己指甲上头新染的蔻丹不言语。
三郎原是个聪明人,见大姐儿欲言又止,只怕有些什么话要吩咐他,微微打起帘子来往外头一瞧,场院里并没有旁人,方才放了心闪身进来,往前走了几步挨着大姐儿,倒也未敢沾身,低低的声音道:“大姐儿莫不是有甚话对小人说……”
乔大姑娘满面飞红,见他欺身,只得往后退了两步,微微点头道:“论理这话不该奴家说的,只是如今奴家姐妹两个亲生父母俱已没了,后母不贤,凡事总要奴家出头做主,也少不得说了,不知道三爷那头,那一桩事情要使的银子到底筹措得怎么样了……”
说到此处,到底是女孩儿家议论自家婚事,羞得好似要哭出来一般,那张三郎见了,忍不住心中一动,直想伸手搂在怀里,又记得早起来时三仙姑吩咐过,说那乔大姐儿原是书香门第的女孩儿,最是烈性,自己此番急躁不在紧要,若是给大姐儿看轻了他,只怕来日夫妻之间倒存了嫌隙。
想到这里,硬生生压下了绮念,往后错了几步道:“大姐儿容禀,小人家中情况,只怕仙姑多少与你家提过,原先家道还算是殷实人家儿,自从先父去世,先前请医问药,糟蹋了不少银钱,也不曾把人留住了,其后发丧大办,家中几乎当卖一空。
且喜小人进城来谋差事时,得了看街老爷十分恩惠,选在麾下做个更头儿,一月五钱银子是不敢欺瞒大姐儿的,家中还有幼弟弱妹要人照应,寡母身子倒还硬朗,只有我弟四郎一人在镇上念书,挑费颇大,平日里多半都是小人供给。
如今这笔银子尚有一半儿无处抓挠,且喜我有个结义兄弟十分仁义,前儿一处吃酒,倒许了我从中作保,往看街老爷家中借出一些银钱来,满破也就够了。”
那乔大姐儿原先听见三仙姑说过几回这张三郎家中清贫,如今听见他竟不遮掩拿大,原原本本对自己说了,心中就爱他这样老实人品,因往门首处微微打起帘子瞧了瞧,外头没人,方才从灶旁取出一个小匣子来,递在张三郎手中。
第25章 惜弱妹巧手烹茶
但见那碧霞奴福了一福说道:“奴家知道三爷家中有些艰难,我这号儿病,原先是打算在家里守一辈子的,并没想过今生还有出阁之日,如今得蒙三爷怜惜,愿意与我一夫一妻过日子,既然恁的,奴家也不敢托大,这锦盒之中乃是先母所留的遗物,当日奴家已经懂事,母亲教我偷偷收藏起来,以备来日不时之需,这几年一直不敢擅动,都是贴身藏好了,才不被庶母所得。
如今将此物托付你,到外头寻个有信誉的当铺,千万做成活当,来日你我若是经营家道得当,奴家还是要将母亲遗物赎回来的,不然心中不得安稳,三爷千万莫贪图那几个银子,若是做成了死当,奴家来日也难见我亡母于地下……”
说着,轻提罗裙盈盈下拜,三郎见了赶忙上前扶住了,两个首次交接,彼此心中都是一动,那乔大姐儿虽然含羞回避,心中知道过了定之后自己就是张家的人了,也不肯十分拂了三郎的意。
三郎手中握了大姐儿的一对清辉玉臂,微微在上头摩挲了两下,大姐儿待要嗔他时,又拉不下这个脸来,两个正僵持着,就听见外头二姐儿的声音道:“娘叫我来问一声,饭菜得了没有?”
唬得两个连忙分开了,大姐儿一面伸手按了按鬓边一面答道:“这就好,你先去堂屋里摆桌子吧。”一面低声吩咐张三郎道:“东西都收好了?你快进去吧,立等你吃饭呢。”
三郎如今心中柔情蜜意的,点头“嗳”了一声,说道:“多谢大姐儿此番厚谊,小人记住姐儿的吩咐了,来日姐姐过门,小人定然夙兴夜寐再整基业,把岳母大人的东西一样不少给你赎回来罢了。”
乔大姐儿点头,打发他出去。三郎回在堂屋之中,见两个妇道盯着他瞧,面上一红道:“方才大姐儿与我说些厨房里的勾当,我因不大在家开伙,处处都觉得新鲜,就多问了两句……”
三仙姑笑道:“如今都是亲戚里道的,谁还问你不成?倒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方才我和太太商量妥了,赶着年前把事情办了倒也好,娶媳妇儿过年,双喜临门!”
那张三郎此番心里放着大姐儿,自然是越快越好,若是在往日,只怕过年没处抓挠银子,如今既然有了乔大姐儿的首饰,想来倒也容易些。想到此处点头道:“既然恁的,小婿多谢岳母大人成全了。”
说着,二姐儿端菜上来摆饭,大姐儿便不肯出来相见了,二姐儿也不敢坐,兀自在小厨房里端了两碗菜与姐姐一处吃,席面儿上就只有陈氏、三仙姑与张三郎几个吃饭。
一时饭毕,又说了两句,三仙姑因说腊月十五是好日子,两家儿都没反对,就定下了这一日迎娶,外头二姐儿炖茶来,娘儿两个又吃了会子茶,说了几句闲话,也就起身告辞了。
送了他们出去,二姐儿手疾的,就将那小定的锦盒儿拿在手里瞧着,打开来一看,四样金首饰倒是体面鲜亮,因招呼大姐儿道:“姐姐你看,这是要把你拴住了的意思呢,恁多首饰,只怕戴上沉甸甸的。”
那陈氏送了客回来,可巧听见了,笑道:“姐儿这话说的是,如今在家也没几日了,又要日日做着房里的针线,沉甸甸的戴着什么趣儿,等我给她收着,到了日子自然给大姐儿打扮得风风光光的出了门子。”
二姐儿听见这话又要和她理论两句,还是乔大姐儿拦住了道:“二丫头进我房来,我有话对你说,娘给我们留着东西是错不了的。”那二姐儿听了,方才气忿忿的丢下陈氏,进了大姐儿房里。
乔大姐儿悄悄打帘子看了两眼,方才对二姐儿招了招手,叫她脱鞋上炕挨着自己坐了,低声道:“往后比不得从前,我们两个做伴儿,便是你们拌几句嘴,有些个龃龉时,她看在我这些年做针黹农活儿的份上,尚且不敢对你怎么样,如今我要去了,你自己在家时,千万莫要如同往日一般,得罪了她,不是玩的,她是个贯会引风吹火站干岸儿的,你年小没理会,当日我都是亲眼瞧见的,你仔细她给你亏吃。”
二姐听了冷笑一声道:“姐姐与娘是一个脾气,好温克性儿的,才会任由那婆娘摆布,如今她与我斯抬斯敬便罢了,若是做的太出格,姑娘我也不是好惹的。”
乔大姐儿知道妹子这样说不过是给她宽心,给自己壮胆罢了,就算她是老闺女,自幼骄纵些,到底也是个未出闺门的女孩儿,如何算计得过那院里出身的陈氏,看来自己与张三成亲之后,倒要想办法帮衬着夫家在镇上立住了脚,若是来日置办下大一点儿的宅子,就算接了妹子家来住,也没什么人会说三道四的了。
看妹子还是有些气忿忿的,伸手在她脸上拧了一把笑道:“看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方才仙姑暗暗的嘱咐我了,那东西都是金包银的,防着的就是她这一手儿,便是成亲时她不肯与了我,三哥来日自有好的给我,误不了的。”
二姐儿听了回嗔作喜,扑哧儿一乐道:“哟,人前人后的还叫三爷呢,这会子就改口了?莫不是你们在小厨房里作怪了不成?”
说的大姐儿红了脸,啐了一声道:“小蹄子,再乱说,仔细我拿簪子戳破了你的嘴……这会子饿不饿?方才我见你在厨房不曾好生吃饭,倒跑出去好几次,瞧他们说的什么。”
二姐儿听了笑嘻嘻道:“好姐姐,我说了这半日,倒有些口渴了,你泡一盏杏仁儿茶来我吃,我细细把方才听见的事情都讲给你听可好么?”
乔大姐儿原比二姐儿大好几岁,虽是姐妹,实如母女一般,怎么不怜惜她?只得没奈何道:“既然恁的,你来厨房里瞧着我做,明儿我去了时,你自己也好看顾自己。”二姐儿答应着,姐妹两个携手往小厨房里去。
姐儿两个挽着手进了小厨房,二姐儿伸手就翻笊篱,给大姐儿拍了一下笑道:“看你,急脚鸡似的,明儿就该说人家儿了,还是这样不妥当。”
二姐儿方规规矩矩的住了手,瞧着大姐儿从笊篱底下拿出两碗菜,都是满满的不曾动过,就知道姐姐是特地拿了干净家伙预备着给自己留着吃的。
大姐儿端了菜往蒸笼上热一热,一面在房梁上吊着的口袋里取了些甜杏仁儿下来,二姐儿见了笑道:“当真与我做杏仁儿茶吃?这宗东西寻常不常做的,姐姐多拿几个下来,咱们炖一壶吃罢。”
乔大姐儿摇了摇头道:“何苦来呢,我与这□□好聚好散罢了,一时拿多了,她虽然不是个个儿算计着,若是少了十几枚,便要阴阳怪气儿问一声,倒不如省些事吧。”
说的二姐儿嘟了唇不言语。大姐儿将那甜杏仁儿去皮洗净了,搁在小磨上头兑了水研得细细的,得了汁子,又磨了小半碗米,二姐儿见了道:“既然给我吃,姐姐别放那个,不香甜。”
大姐儿笑道:“米汤温润中和些,又不冲杏仁儿的本味,你若嫌不好吃时,我多加些白霜进去罢了。”
说话儿间研磨已毕,将两处的汁子裹了纱布,淘腾了两三回,得了一碗浆子出来,下小锅煮沸了,放了两三匙的白霜,二姐儿还要时,大姐儿连忙说道:“再放就絮了不好吃的。”
一面拿盅子盛了出来,递在二姐儿手上道:“你尝尝,可香甜么,若是不好时,我便输你一双用心做的绣花儿鞋。”
二姐儿接在手中,一扬脖子吃了,果然甘苦得当回味悠长,不由心中叹服,点头笑道:“可不是么,再加糖就絮了,果然还是姐姐的调理的最好。”
一时间灶上两碗菜也热透了,大姐儿盛了出来打发妹子吃饭,一面又对她说些日后之事,叫她只管安心住下,婚事这边儿自己一定好生嘱咐三仙姑,若是家里有什么动向时,自己想法子叫三郎插手此事,决不能让陈氏全盘做主。
放下姐儿两个如何商议暂且不表,却说那张三郎将仙姑送回家中,约定了下聘的日子,三郎就告辞出来,原本是想到牲口市上雇一匹小驴儿回镇上的,待要掏钱时,摸着了大姐儿给的那一包东西,心中一动,心说这又不是头回来相亲,牵着牲口显得体面,如今自家回城,原没有那些个讲究。
大姐儿今儿担着干系将自家闺中之物传递出来,为了自己不顾闺阁回避男女之别,自己又如何那样娇贵,庄稼小伙子走一走远路有什么打紧的?
想到此处便不肯雇牲口了,自己大步流星的走在官道之上,想着不出一半月就能将大姐儿迎娶进门,眉梢眼角都是洋洋的喜气。果然人逢喜事精神爽,走了半日,到底赶在关城门之前进了城里。
第26章 恒舒典错勘贤愚
三郎怀揣着金银首饰,原本打算径直回到土坯房里,转念一想,如今太太房里的翠姑娘与自己素来有些龃龉,只怕这些东西给她瞧见了又要节外生枝的,倒不如径直去了当铺上,将东西趁势做成了活当,换了银子贴身收好了最是妥当的。
打定了主意,就往镇上的大铺面儿恒舒典走去,远远的瞧见了里头出来小伙计儿正要关门下板儿,连忙紧走几步上前赔笑道:“小哥不忙下板儿,我有宗小买卖,一时半刻就出来的,误不了你的事。”
那店伙赶着吃饭,心里老大不乐意,瞧见眼前这人穿的倒是有些体面,青衣小帽的,他们当铺里的伙计都是明眼人,一瞧三郎怀中鼓鼓囊囊的,就知道是个沉重包袱,倒也未敢高声,支应着道:“既然恁的,客官里面请吧。”
三郎连忙谢过,抬脚进了房门。书中暗表,寻常的买卖铺户都是平地儿,为的是方便客人进出办事,只有这当铺一节与众不同,那柜上都要高出地面儿一头去,一旦来了典当的客人,掌柜的便是居高临下的对着说话儿,言语虽然客气,气势上就压人一头,若是遇上脸软面嫩的丫头婆子,一时气短就不敢还价儿,任凭他们当铺掌柜的宰割。
三郎进了当铺之中,见分为三柜,里头并排站了三个掌柜的,正不知如何招呼,只得往头柜上走过去,还没到近前呢,就听见那大掌柜的慢条思理儿道:“哥儿,我这里只收宫里流出来的东西,你往下头走两步。”
张三郎听了脸上一红,只得又往二柜上去,那二掌柜的不等他过来就笑道:“我这里不收市井寻常人家儿的东西,若是有官宦人家儿的丫鬟老妈子带出来帮主子拆兑银子的才来寻我,你往三柜上吧。”
说着,朝旁边努了努嘴儿。三郎心中憋闷,只是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只得复又来在三柜头里。那三柜正抽着旱烟袋,人倒是生得白白胖胖一团和气,笑道:“师兄们眼高手低,客官莫要见怪,这回来照顾小号的买卖,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愿意割爱呢?”
三郎听了这人说话,心中才稍微熨帖了些,也点头道:“我浑家有一包东西吩咐我来拆兑些银子。”说着,将怀里一包首饰细软递上柜台去,这一近前不要紧,把个三柜唬了一跳道:
“吓,哥儿好个身量儿啊,我这儿站着台阶儿,你到比我高半头呢。”说着,一面都打量了三郎两眼,见他虽然穿的还算体面,一套青衣小帽,只是尺寸不大合适,好似短了一截儿似的,心中就留了个心眼儿。
原来这一套衣裳还是几年前张老爹在时做下的,如今三郎贪长,早就不大合适了,只是家道中落,再也做不起这般体面的长衫,也只得将就着穿。
那掌柜的打开了银子包儿,一股脑儿倒在柜台之上,一件件捡在手中,对着灯火观瞧,但见手中之物做工倒是精巧细致的,一望可知是大户人家的贵小姐常戴的东西。那三柜咳嗽一声,捡了一根金簪子递到二柜手上,二柜见了东西,神色也有些诧异,又在大柜耳边说了几句话。
那大柜有些变颜变色,一改方才傲慢神色,开了柜房儿的门闪身出来笑道:“恕小人眼拙,不知这位爷台怎么称呼?”
三郎这样说明,转念一想如今自己拿着没过门儿妻子的东西前来典当,虽是权宜之计,总也不是什么露脸的事情,自己当着前面一带的更头儿,总要顾及些脸面,只得支吾道:“贱名何足挂齿,小人原不在此间居住的。”
那大柜听了,神色又是一惊,连忙歉让着请三郎往圈儿椅上坐,一面招呼小伙计儿道:“怎么还不沏酽酽的茶来!”
那小伙计儿会意,摇头道:“前儿好茶叶喝完了的,还没得空儿去买。”
大掌柜的佯装不悦道:“糊涂东西!还不去快去现办!仔细怠慢了贵客。”
张三郎见这大柜前倨后恭的,正不知何意,连忙摆手道:“不用麻烦,小人得了银子自去,不耽误掌柜的下板儿。”
说话儿见那小伙计儿早就跑的踪迹不见了,那大柜十分热络劝着,一面又问张三抽不抽旱烟,三郎给他闹得心里不耐烦,只催他估价儿交割,掌柜的满面堆欢赔笑着,插科打诨说些场面话。
正闹着,忽见门首处闪进来一队官兵,倒把三郎唬了一跳,站起身来问那大掌柜道:“这是何意?”
只听那为首的官兵冷笑一声道:“何意?你的官司犯了!”二话不说一抖手中锁链,欺身上前就要套了三郎的颈子。
那张三郎原是练过几天庄稼把式的,如今每回打更,趁着街上路静人稀,尚要练练三五更的硬功夫,虽然没有名师指点高人传授,到底比一般的平头儿百姓机灵多了,如今见这官差不明不白的就要拿人,如何肯吃这个暗亏,身子轻轻巧巧往边上一闪,那官人儿不曾想到张三有些功夫,身子收势不住,竟把个大掌柜给套住了。
那掌柜的唬得面无人色,只管喊叫“官爷饶命,拿错了,拿错了!”那为首的衙役见自己一击不中,心中暗叫一声不妙,也顾不得那大掌柜了,将手中锁链一收,回身喝道:“硬茬子,别让他跑了!”
那张三郎闻言一惊,他虽然胆色过人,到底自小儿安善良民,从未经官动府,如今见了这许多官人儿捉拿自己,心中也是乱跳,失了往日从容,竟是个鹞子翻身的架势从窗棂处往外一撞,闪身就来在街面儿上。
那捕快见了,心中更加坐实张三郎贼人胆虚,连忙朝外头喊道:“何头儿,贼人跳窗户跑了,快助我!”
三郎听见这话,知道窗外还有埋伏,正要转身,只觉肩头一阵剧痛,心说这官差好生厉害,有个鹰爪力的功夫,连忙说道:
“官爷慢动手,小人张三是前头街面儿上更头儿,不信时去寻了看街老爷前来一看便知!”
那官差听了,连忙住了手笑道:“哟,敢情是张三兄弟,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
张三郎听这声音倒是有些耳熟的,转身形回头一瞧,但见身后是个捕头打扮的人,生得膀大腰圆十分威武的模样,头上戴着红缨大帽,腰间配着太平腰刀,此时已近掌灯时分,街面儿上有些瞧不清爽,恍惚认得,因试探着说道:“这是何头儿不是?”
那何捕头笑道:“便是我何大郎了,怎么三兄弟你好端端的倒给人当做了歹人,报到了当官,我因奉命带了人来查看一番,谁知你倒好手段,把式竟不比我手底下的人差,看来往日市井传言不假,兄弟很有些拳脚功夫在身上。”
张三闻言摇头苦笑道:“庄稼把式,胡乱练过三天两早晨,怎比得大哥手段,可说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倒把我当了歹人。”说着,回头往那铺户里头瞧着三个掌柜的。
那大柜见他两个相谈甚欢,方知道自家冤枉了好人,连忙上前来打躬作揖陪笑道:“给何头儿请安了,实在不知道这是您老的朋友,若是知道时,小人就是有十个头也不敢难为这位爷。”
何头儿笑道:“往日里我常叮嘱你们,若是遇见可疑的东西送过来,定要往衙门里寻我来看看的,这事原是你们谨慎小心,怨不得你们,只是隔了一条街住着,你竟不认得他?这便是前头花枝巷看街老爷手底下的更夫头儿,名唤张三郎的便是。”
那大柜听了是个有官称儿的,连忙陪着笑脸儿道:“敢情是三爷,这倒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小的有眼无珠,错勘了贤愚,还求三爷高高手儿,饶了小人这遭儿吧。”
书中暗表,这当铺的掌柜一月月钱总有几两银子,加上提成儿分红儿,每月十几两银子总也赚得,如何却对这张三郎一个没品级的更头儿这般服帖?只因一来他是个穿官衣儿的,看着街面儿上的太平,若是得罪了,怕他巡更下夜时便是瞧见了这家当铺给贼人闯了,只当做没瞧见,来日陪了本钱原不与他相干。
二来见那何头儿与三郎言语亲密,好似是旧相识一般,自己也不敢得罪捕头的朋友,所以如此这般前倨后恭的嘴脸。
那三郎并不是个得理不饶人的,因笑道:“大柜恁的客气,不过是误会一场,只是不知为什么就认定了在下是个歹人呢?”
那掌柜的听见他问,笑道:“三爷不知,这位何头儿却是深知个中端的,我们这样的买卖铺户,做的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差事,难免就有大户人家的丫鬟、老妈子偷了家主人的东西前来借当的,又有那高来高去的江洋大盗海陆飞贼,偷了人家的东西就拿来当铺里头销赃的,一般街面儿的捕头都要吩咐辖区之内的当铺,遇见形迹可疑的人或是物件儿,总要通禀一声,等衙门口儿来人搜查明白了方能收货。”
第27章 同窗朋辈夜沽酒
三郎闻言点了点头道:“话是这么说,只是不知小人哪里行状却好似那高来高去的江洋大盗海陆飞贼了……”
大柜听见他问,只得面带尴尬解释道:“方才小人见三爷虽然穿的体面些,怎奈这青衣小帽好似不大合身儿的,不似自家的衣裳,小人一时动了脏心烂肺,就以为这衣裳连同首饰都是偷来的,是小的胭脂油蒙了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还请三爷宽恕则个……”
三郎听了大掌柜的一番解释,方才明白个中究竟,连忙谦逊笑道:“我们看街打更的更夫,也是跟何头儿一样,都愿意街面儿上太平,大掌柜心细如尘,原没错办,倒是我此番莽撞了些。”
一面转向何捕头笑道:“这一身儿旁人不认得,大哥总认得的?”
何捕头定睛细看,端详了一回笑道:“哟,这不是当日你要去考童生试的时候儿,你家里给做的体面衣裳。我怎么不记得?说来惭愧,当日幼学童蒙里头就数你抖,我知道自己不是念书的料子,连考也不曾去的,倒是可惜了你竟也没有去。”
三郎倒不甚在意的,摆摆手笑道:“兄弟志向原不在此处,便是考中了到底没意思,倒不如现今这般自在快活,只是当日做下的衣裳竟不知还有上身儿的一天,也难怪大掌柜的起了疑惑,实在是尺寸不大对。”
那何捕头与三郎年少时节有同窗之谊,素日里是知道他家境如何的,如今不便提起来,只怕勾动三郎的尘凡,只得岔开了话头儿道:“今儿怎么想起来穿了它呢?”
三郎闻言脸上一红,原要打个马虎眼,又怕自己越描越黑招了嫌疑,只得如实说道:“不怕哥哥笑话,今儿原是去过定礼的……”
那何捕头听了先是一愣,继而连忙拱了拱手道:“这是几时的事情,好小子,倒是瞒得我们好苦。大哥这厢给你道喜了,只是不知几时吃你家里的喜酒呢?”
三郎给他打趣儿的有些不好意思,点头道:“等定了日子必然是要去请哥哥来的,到时候还请拨冗前来,吃杯水酒也是你我同窗一回的意思。”何头儿听了爽朗一笑道:“这是自然的。”
说着,又瞧他手上的包袱,三郎见已经露白了,虽然拿了浑家的东西来还钱,心中深以为不妥,只是这何捕头倒也不算是外人,少不得和盘托出了道:
“如今岳母家中索要聘礼不少,兄弟家境,大哥是知道的,几番筹措还是差了点儿意思,今儿去见了我浑家,她因知道此事,遂将自家体己首饰悄悄的捡了几样叫我拿出来,换了钱奉与岳母大人,我两个才好完婚……”
那何捕头听了点头赞叹道:“果然是个多情的……”又笑道:“怎么你小子就这么好的福气,不知说下的是哪家的闺女儿?”
三郎见何捕头果然不曾小瞧了自己,方才面色稍霁,笑道:“是城外头乔家集上住着的,原先有一位秀才老爷家里的大姑娘。”
谁知那何捕头听了,倒好似认得一般,说道:“哦?莫不是乔家集上的乔秀才家,他们村儿里就出过这一位文曲老爷,想来不会错,他家中有两个女孩儿,并一个哥儿的,女孩子都是先头大房太太养的,原先有个诨名儿叫做江东二乔的便是?”
张三郎却不曾想到这何头儿认识乔家的人,他原是城里长起来的哥儿,如何却对乔家集村里的事情这般了如指掌,连乔家女孩儿在村中的诨名儿都知道,只是深信乔家姐妹人品,此番又不好细问,倒显得自己不肯信人似的。只得点了点头道:“便是她家了……”
那何头儿见三郎有些变颜变色的,方才察觉自己这话说的莽撞了,也是有心打听乔家之事,赶着打个圆场笑道:
“你瞧瞧我越发没个算计了,倒叫三兄弟你站在风口里头说话儿,既然今儿知道你过定礼,又给我惊着了一回,说不得做哥哥的要请你吃两杯,权当做是给你道贺,来日你摆酒请客,就当做是给我还席罢。”
三郎见是一县的捕头请他,自己不好推辞,只得点头道:“既然恁的,倒要哥哥坏钞。只是我手上几件东西还不曾交割清楚,要先与掌柜的估个价儿。”
那何头儿听了却是爽快笑道:“我若不知道此事便罢了,如今知道了,怎么好让兄弟你们贤伉俪为难呢?不如你且说个数目,就算是哥哥借与你的也罢了,来日有了闲钱儿时再还我,又何苦来与当铺勾当,万一来日弄坏了弟妹的簪环首饰,反为不美。”
三郎听( 市井人家 http://www.xlawen.org/kan/4483/ )
正在胡思乱想,就听见里头一路小跑儿的声音来了,连忙开了门,一见果然是那陈氏慌慌张张道:“哎哟,仙姑好钢口儿,大清早的就嚷嚷动了,这是不给我们大姐儿留后路的意思……”
三仙姑这会子倒会装傻充愣,连忙福了一福道:“给太太请安道喜,瞧您说的,我老身哪儿有那样心肠,左不过就是年纪老迈眼下耳聋,自己听不清爽,说话声音难免大了些,方才把你家这位娇客也给唬了一跳,直叫我悄声些,还不好意思了呢。”
两个妇道叽叽喳喳的说了几句,方才转过三郎这边来,张三郎见得了空,连忙拜见了岳母,那陈氏面上十分热络,往屋里让。
几个进了房,依旧在堂屋内分宾主落座,上一回她家的二姐不认得张三郎,不肯出来相见,如今见要过小定,倒不肯拿大,亲自出来炖了茶给三郎吃了,那张三郎偷眼观瞧,见这丫头面上薄施脂粉,沾些喜气,越发显得粉妆玉琢,乖觉可爱。
三仙姑因笑道:“你这姑爷子,做什么只管坐着,论理今儿过礼,还不把东西拿出来还等什么呢,难道留到洞房去不成么?”三郎听见,连忙将锦盒双手奉上。
那陈氏含笑接着,接在手里时脸上就微微变色,掂量了一回,打开看时,果然是四样首饰俱全,只是成色不大对,好似是金包银的,拿在手里细看时,脸上就渐渐的不好看了道:“哟,只怕成色不对吧……”
三仙姑接茬儿笑道:“怎么不对,是镇上最好的银楼打的,都是上等货,我们三子因为长替他们衙门口儿里的太太去银楼取货的,与那师傅相熟的紧,都是最好的材料工艺了。”
第24章 碧霞奴托付妆奁
陈氏听了这话冷笑一声道:“仙姑打量我们是小门小户儿没见过世面的人家儿么?眼皮子再浅,这纯金的东西也认不成是金包银吧……”
三仙姑心中暗笑“果然来了”,一面哎哟了一声笑道:“太太果然是吃过见过有眼力的,只是这里头有个缘故,既然府上老爷是秀才出身,太太自然也是知书达理的,想必知道这小定的来了?
四样首饰加在女孩儿身上,就是四门家规,如今太太家中的姐儿原本身子不好,我们三郎又怎么忍心给她打些纯金的东西约束了玉体呢。依着老身看来,过定礼就这样罢了,等到姐儿过了门儿,一二年间身子养得白胖了,再养下几个哥儿来立住了时,我们三郎亏待不了大姐儿的,定然再打一副纯金的给她,太太不信,往后日子长着呢,只管瞧着罢了。”
一席话说得滴水不漏,把那妇人噎得一句也反驳不得,只觉得胸口一窒,险险背过气去,心说这老货好生厉害,只怕知道我见了成色不对就要反悔,先在门首处替我家里扬扬名儿,如今说不嫁只怕是不成了,又抬出这长篇大套的歪理来,若是我争竞时,只怕就落下了要贪图前妻女儿小定的名声,怨不得人家都说媒妁是成了精的老比丘。
不过大房留下的这两个赔钱货也不好斗,那二姐虽然掐尖儿,心地倒还单纯些,就是这乔大姐儿,虽然是个天老儿的身子,往日里知道自己不好嫁人的,只管躲在内间屋里,到底知书识字念过女学,心思缜密比自己更厉害一层,往日里想摆布了她就不容易,抬出圣人之言来弹压住了,自己倒不得施展,如今便宜打发出去,虽然捞不着多少油水,总比放在家里当祖宗供着强多了。
那婆娘想到此处,心里稍微痛快了些,因笑道:“仙姑好个钢口儿,替干儿子省钱倒不明说,说的好像是替我们大姐儿着想似的,这也罢了,左右人早晚是要归你们的,给了什么东西,到后来还不是要陪过去么,既然恁的,我就先替闺女收下了。”
一面叫“二姐,今儿要留客吃饭,你叫你姐姐往厨下预备预备,也给姑爷子尝尝她的手艺。”
那二姑娘往日里听见陈氏叫唤,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今儿倒要羞臊羞臊姐姐,一连声儿答应着,一面推了大姐儿两把笑道:“这会子倒会装聋作哑了?还不快去洗手做饭,叫你汉子尝尝你的羹汤。”
说得妮子红了脸,啐了一声,自去厨下预备。三仙姑见这会子是个空当儿,给三郎是个眼色道:“叫人家大姑娘一个人儿忙活去?也是个没眼色不会疼人的。”
三郎听了会意,正要起身往厨下帮衬,那陈氏连忙笑道:“哎哟,新姑爷也太急躁了些,如今大姐儿冰清玉洁的,两个往小厨房里窝着算什么呢?况且过了定,只怕不好见面的。”
仙姑笑道:“过了今儿只怕就不好见面了,所以趁着来了,叫他们小夫妻两个再团聚一回,只求太太开恩吧!”
那陈氏就只顾着抿嘴儿笑,张三郎不明就里,也不敢擅动,三仙姑见了,朝着院儿里小厨房努了努嘴儿道:“还愣着做什么,快去瞧瞧大姐儿。”三郎听了脸上一红,讪讪的退了出去。
出了堂屋,搭讪着往小厨房去,远远的就瞧见二姑娘靠着厨房的门嗑着瓜子儿,瞧见他转身跑进厨房里去了,张三郎见了倒不知道如何自处,搭讪着来在门首处,窗根儿底下站了,就听见里头姐妹两个唧唧喳喳的不知说些什么。
一会儿二姐打帘子出来,也不搭理张三,兀自跑了,三郎见房里没了别人,心中一动,待要进去,又不好进的,在门口转了几个圈子,鼓足了劲儿,正要往里走,谁知那乔大姐儿一打帘子出来,说话儿就往门口泼了一瓢水。
那张三郎正往门首处蹭着,也没理会,敢情一滴水没作践,全泼在了新衣服上,唬得大姐儿哎哟了一声道:“三爷怎么在这里,奴家没瞧见,这忒失礼……”
又怕堂屋里瞧见了说嘴,脸上一红进了厨房,隔着帘子低低的声音道:“脏了新衣裳了……”张三郎此番惊鸿一瞥,只觉相思之苦未解一星半点儿的,稳了稳心神,一打帘子跟了进去。
大姐儿见张三进来,转身往灶上靠了靠,一面说道:“三爷向火吧,只怕一会儿就干了,可惜了是个绸儿的,只怕落下水渍了……”张三听见,连忙往火上凑合凑合,一面笑道:“这不值什么,大姑娘别忘心里去,是我方才没招呼,不怨你。”
乔大姐儿听了,伸手掩在唇边扑哧儿一乐,说道:“定是那蹄子捣的鬼,见了你来偏不说,见我锅上焯着东西,才搭讪着出去了。”
张三这才回过味儿来,心说这小姨子倒是顽皮,一面就闻见一股子香气,往灶上瞧了瞧,见碗里搁着焯熟了的水面筋,锅里这会子已经倒了油烧得滚滚的了,大姐儿手疾把面筋倒进了锅中翻炒起来,水面筋进了油锅要出水的,炒了几个个儿就不冒烟,大姐儿趁机歇了手,闪在一旁预备摘好了的蒿子秆儿。
一会儿面筋看看熟了,呈在盘里,又将那蒿子秆儿下了锅,依旧炒熟了,却把方才那盘子面筋兑了进去,两个一处翻炒起来,才加了盐酱儿出锅。
张三郎在一旁看得有趣儿,趁着大姐儿刷锅时笑问道:“大姑娘这手段倒少见,往日里面筋炒菜倒是多见的,不知还要分开炒的道理。”
乔大姑娘听见三郎没话找话,也只得解释道:“平日里再不能这样炒菜的,只怕费油,如今招待仙姑吃饭,说不得也要卖弄卖弄手艺罢了,这蒿子虽是寻常物,却能入药,温润滋补,只是配不得荤菜,讲究些的人家多半素炒,弄个面筋来配它也使得,只是两个香气却是各异,一处炒熟了不得妙处,所以两次下锅,虽是一个菜,各有各的好处。”
三郎听了大姐儿一番解说,心中十分叹服,看来这乔大姐儿不止针黹女红、庄稼活计,便是杯盘碟碗儿上也是顶尖儿的人品,若不是得了这号儿病时,只怕也落不到自己手上,原先见她红颜白发,心中多少有些叹息她命薄,如今却又庆幸起来。
两个说着话儿,大姐儿又掂对了几个菜,肉炒鸡炒都有,丰丰盛盛的,张三郎只怕她此番敢用材料,过后那陈氏又要难为她,因说道:“就算家里几口人吃饭,这些东西满破也够了的,姐儿歇了吧,仔细给火气腌臜了。”
大姐儿见四碟八碗儿预备的也差不多了,点了点头,待要说话儿,脸上又飞红了,将身子扭过一旁,只管瞧着自己指甲上头新染的蔻丹不言语。
三郎原是个聪明人,见大姐儿欲言又止,只怕有些什么话要吩咐他,微微打起帘子来往外头一瞧,场院里并没有旁人,方才放了心闪身进来,往前走了几步挨着大姐儿,倒也未敢沾身,低低的声音道:“大姐儿莫不是有甚话对小人说……”
乔大姑娘满面飞红,见他欺身,只得往后退了两步,微微点头道:“论理这话不该奴家说的,只是如今奴家姐妹两个亲生父母俱已没了,后母不贤,凡事总要奴家出头做主,也少不得说了,不知道三爷那头,那一桩事情要使的银子到底筹措得怎么样了……”
说到此处,到底是女孩儿家议论自家婚事,羞得好似要哭出来一般,那张三郎见了,忍不住心中一动,直想伸手搂在怀里,又记得早起来时三仙姑吩咐过,说那乔大姐儿原是书香门第的女孩儿,最是烈性,自己此番急躁不在紧要,若是给大姐儿看轻了他,只怕来日夫妻之间倒存了嫌隙。
想到这里,硬生生压下了绮念,往后错了几步道:“大姐儿容禀,小人家中情况,只怕仙姑多少与你家提过,原先家道还算是殷实人家儿,自从先父去世,先前请医问药,糟蹋了不少银钱,也不曾把人留住了,其后发丧大办,家中几乎当卖一空。
且喜小人进城来谋差事时,得了看街老爷十分恩惠,选在麾下做个更头儿,一月五钱银子是不敢欺瞒大姐儿的,家中还有幼弟弱妹要人照应,寡母身子倒还硬朗,只有我弟四郎一人在镇上念书,挑费颇大,平日里多半都是小人供给。
如今这笔银子尚有一半儿无处抓挠,且喜我有个结义兄弟十分仁义,前儿一处吃酒,倒许了我从中作保,往看街老爷家中借出一些银钱来,满破也就够了。”
那乔大姐儿原先听见三仙姑说过几回这张三郎家中清贫,如今听见他竟不遮掩拿大,原原本本对自己说了,心中就爱他这样老实人品,因往门首处微微打起帘子瞧了瞧,外头没人,方才从灶旁取出一个小匣子来,递在张三郎手中。
第25章 惜弱妹巧手烹茶
但见那碧霞奴福了一福说道:“奴家知道三爷家中有些艰难,我这号儿病,原先是打算在家里守一辈子的,并没想过今生还有出阁之日,如今得蒙三爷怜惜,愿意与我一夫一妻过日子,既然恁的,奴家也不敢托大,这锦盒之中乃是先母所留的遗物,当日奴家已经懂事,母亲教我偷偷收藏起来,以备来日不时之需,这几年一直不敢擅动,都是贴身藏好了,才不被庶母所得。
如今将此物托付你,到外头寻个有信誉的当铺,千万做成活当,来日你我若是经营家道得当,奴家还是要将母亲遗物赎回来的,不然心中不得安稳,三爷千万莫贪图那几个银子,若是做成了死当,奴家来日也难见我亡母于地下……”
说着,轻提罗裙盈盈下拜,三郎见了赶忙上前扶住了,两个首次交接,彼此心中都是一动,那乔大姐儿虽然含羞回避,心中知道过了定之后自己就是张家的人了,也不肯十分拂了三郎的意。
三郎手中握了大姐儿的一对清辉玉臂,微微在上头摩挲了两下,大姐儿待要嗔他时,又拉不下这个脸来,两个正僵持着,就听见外头二姐儿的声音道:“娘叫我来问一声,饭菜得了没有?”
唬得两个连忙分开了,大姐儿一面伸手按了按鬓边一面答道:“这就好,你先去堂屋里摆桌子吧。”一面低声吩咐张三郎道:“东西都收好了?你快进去吧,立等你吃饭呢。”
三郎如今心中柔情蜜意的,点头“嗳”了一声,说道:“多谢大姐儿此番厚谊,小人记住姐儿的吩咐了,来日姐姐过门,小人定然夙兴夜寐再整基业,把岳母大人的东西一样不少给你赎回来罢了。”
乔大姐儿点头,打发他出去。三郎回在堂屋之中,见两个妇道盯着他瞧,面上一红道:“方才大姐儿与我说些厨房里的勾当,我因不大在家开伙,处处都觉得新鲜,就多问了两句……”
三仙姑笑道:“如今都是亲戚里道的,谁还问你不成?倒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方才我和太太商量妥了,赶着年前把事情办了倒也好,娶媳妇儿过年,双喜临门!”
那张三郎此番心里放着大姐儿,自然是越快越好,若是在往日,只怕过年没处抓挠银子,如今既然有了乔大姐儿的首饰,想来倒也容易些。想到此处点头道:“既然恁的,小婿多谢岳母大人成全了。”
说着,二姐儿端菜上来摆饭,大姐儿便不肯出来相见了,二姐儿也不敢坐,兀自在小厨房里端了两碗菜与姐姐一处吃,席面儿上就只有陈氏、三仙姑与张三郎几个吃饭。
一时饭毕,又说了两句,三仙姑因说腊月十五是好日子,两家儿都没反对,就定下了这一日迎娶,外头二姐儿炖茶来,娘儿两个又吃了会子茶,说了几句闲话,也就起身告辞了。
送了他们出去,二姐儿手疾的,就将那小定的锦盒儿拿在手里瞧着,打开来一看,四样金首饰倒是体面鲜亮,因招呼大姐儿道:“姐姐你看,这是要把你拴住了的意思呢,恁多首饰,只怕戴上沉甸甸的。”
那陈氏送了客回来,可巧听见了,笑道:“姐儿这话说的是,如今在家也没几日了,又要日日做着房里的针线,沉甸甸的戴着什么趣儿,等我给她收着,到了日子自然给大姐儿打扮得风风光光的出了门子。”
二姐儿听见这话又要和她理论两句,还是乔大姐儿拦住了道:“二丫头进我房来,我有话对你说,娘给我们留着东西是错不了的。”那二姐儿听了,方才气忿忿的丢下陈氏,进了大姐儿房里。
乔大姐儿悄悄打帘子看了两眼,方才对二姐儿招了招手,叫她脱鞋上炕挨着自己坐了,低声道:“往后比不得从前,我们两个做伴儿,便是你们拌几句嘴,有些个龃龉时,她看在我这些年做针黹农活儿的份上,尚且不敢对你怎么样,如今我要去了,你自己在家时,千万莫要如同往日一般,得罪了她,不是玩的,她是个贯会引风吹火站干岸儿的,你年小没理会,当日我都是亲眼瞧见的,你仔细她给你亏吃。”
二姐听了冷笑一声道:“姐姐与娘是一个脾气,好温克性儿的,才会任由那婆娘摆布,如今她与我斯抬斯敬便罢了,若是做的太出格,姑娘我也不是好惹的。”
乔大姐儿知道妹子这样说不过是给她宽心,给自己壮胆罢了,就算她是老闺女,自幼骄纵些,到底也是个未出闺门的女孩儿,如何算计得过那院里出身的陈氏,看来自己与张三成亲之后,倒要想办法帮衬着夫家在镇上立住了脚,若是来日置办下大一点儿的宅子,就算接了妹子家来住,也没什么人会说三道四的了。
看妹子还是有些气忿忿的,伸手在她脸上拧了一把笑道:“看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方才仙姑暗暗的嘱咐我了,那东西都是金包银的,防着的就是她这一手儿,便是成亲时她不肯与了我,三哥来日自有好的给我,误不了的。”
二姐儿听了回嗔作喜,扑哧儿一乐道:“哟,人前人后的还叫三爷呢,这会子就改口了?莫不是你们在小厨房里作怪了不成?”
说的大姐儿红了脸,啐了一声道:“小蹄子,再乱说,仔细我拿簪子戳破了你的嘴……这会子饿不饿?方才我见你在厨房不曾好生吃饭,倒跑出去好几次,瞧他们说的什么。”
二姐儿听了笑嘻嘻道:“好姐姐,我说了这半日,倒有些口渴了,你泡一盏杏仁儿茶来我吃,我细细把方才听见的事情都讲给你听可好么?”
乔大姐儿原比二姐儿大好几岁,虽是姐妹,实如母女一般,怎么不怜惜她?只得没奈何道:“既然恁的,你来厨房里瞧着我做,明儿我去了时,你自己也好看顾自己。”二姐儿答应着,姐妹两个携手往小厨房里去。
姐儿两个挽着手进了小厨房,二姐儿伸手就翻笊篱,给大姐儿拍了一下笑道:“看你,急脚鸡似的,明儿就该说人家儿了,还是这样不妥当。”
二姐儿方规规矩矩的住了手,瞧着大姐儿从笊篱底下拿出两碗菜,都是满满的不曾动过,就知道姐姐是特地拿了干净家伙预备着给自己留着吃的。
大姐儿端了菜往蒸笼上热一热,一面在房梁上吊着的口袋里取了些甜杏仁儿下来,二姐儿见了笑道:“当真与我做杏仁儿茶吃?这宗东西寻常不常做的,姐姐多拿几个下来,咱们炖一壶吃罢。”
乔大姐儿摇了摇头道:“何苦来呢,我与这□□好聚好散罢了,一时拿多了,她虽然不是个个儿算计着,若是少了十几枚,便要阴阳怪气儿问一声,倒不如省些事吧。”
说的二姐儿嘟了唇不言语。大姐儿将那甜杏仁儿去皮洗净了,搁在小磨上头兑了水研得细细的,得了汁子,又磨了小半碗米,二姐儿见了道:“既然给我吃,姐姐别放那个,不香甜。”
大姐儿笑道:“米汤温润中和些,又不冲杏仁儿的本味,你若嫌不好吃时,我多加些白霜进去罢了。”
说话儿间研磨已毕,将两处的汁子裹了纱布,淘腾了两三回,得了一碗浆子出来,下小锅煮沸了,放了两三匙的白霜,二姐儿还要时,大姐儿连忙说道:“再放就絮了不好吃的。”
一面拿盅子盛了出来,递在二姐儿手上道:“你尝尝,可香甜么,若是不好时,我便输你一双用心做的绣花儿鞋。”
二姐儿接在手中,一扬脖子吃了,果然甘苦得当回味悠长,不由心中叹服,点头笑道:“可不是么,再加糖就絮了,果然还是姐姐的调理的最好。”
一时间灶上两碗菜也热透了,大姐儿盛了出来打发妹子吃饭,一面又对她说些日后之事,叫她只管安心住下,婚事这边儿自己一定好生嘱咐三仙姑,若是家里有什么动向时,自己想法子叫三郎插手此事,决不能让陈氏全盘做主。
放下姐儿两个如何商议暂且不表,却说那张三郎将仙姑送回家中,约定了下聘的日子,三郎就告辞出来,原本是想到牲口市上雇一匹小驴儿回镇上的,待要掏钱时,摸着了大姐儿给的那一包东西,心中一动,心说这又不是头回来相亲,牵着牲口显得体面,如今自家回城,原没有那些个讲究。
大姐儿今儿担着干系将自家闺中之物传递出来,为了自己不顾闺阁回避男女之别,自己又如何那样娇贵,庄稼小伙子走一走远路有什么打紧的?
想到此处便不肯雇牲口了,自己大步流星的走在官道之上,想着不出一半月就能将大姐儿迎娶进门,眉梢眼角都是洋洋的喜气。果然人逢喜事精神爽,走了半日,到底赶在关城门之前进了城里。
第26章 恒舒典错勘贤愚
三郎怀揣着金银首饰,原本打算径直回到土坯房里,转念一想,如今太太房里的翠姑娘与自己素来有些龃龉,只怕这些东西给她瞧见了又要节外生枝的,倒不如径直去了当铺上,将东西趁势做成了活当,换了银子贴身收好了最是妥当的。
打定了主意,就往镇上的大铺面儿恒舒典走去,远远的瞧见了里头出来小伙计儿正要关门下板儿,连忙紧走几步上前赔笑道:“小哥不忙下板儿,我有宗小买卖,一时半刻就出来的,误不了你的事。”
那店伙赶着吃饭,心里老大不乐意,瞧见眼前这人穿的倒是有些体面,青衣小帽的,他们当铺里的伙计都是明眼人,一瞧三郎怀中鼓鼓囊囊的,就知道是个沉重包袱,倒也未敢高声,支应着道:“既然恁的,客官里面请吧。”
三郎连忙谢过,抬脚进了房门。书中暗表,寻常的买卖铺户都是平地儿,为的是方便客人进出办事,只有这当铺一节与众不同,那柜上都要高出地面儿一头去,一旦来了典当的客人,掌柜的便是居高临下的对着说话儿,言语虽然客气,气势上就压人一头,若是遇上脸软面嫩的丫头婆子,一时气短就不敢还价儿,任凭他们当铺掌柜的宰割。
三郎进了当铺之中,见分为三柜,里头并排站了三个掌柜的,正不知如何招呼,只得往头柜上走过去,还没到近前呢,就听见那大掌柜的慢条思理儿道:“哥儿,我这里只收宫里流出来的东西,你往下头走两步。”
张三郎听了脸上一红,只得又往二柜上去,那二掌柜的不等他过来就笑道:“我这里不收市井寻常人家儿的东西,若是有官宦人家儿的丫鬟老妈子带出来帮主子拆兑银子的才来寻我,你往三柜上吧。”
说着,朝旁边努了努嘴儿。三郎心中憋闷,只是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只得复又来在三柜头里。那三柜正抽着旱烟袋,人倒是生得白白胖胖一团和气,笑道:“师兄们眼高手低,客官莫要见怪,这回来照顾小号的买卖,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愿意割爱呢?”
三郎听了这人说话,心中才稍微熨帖了些,也点头道:“我浑家有一包东西吩咐我来拆兑些银子。”说着,将怀里一包首饰细软递上柜台去,这一近前不要紧,把个三柜唬了一跳道:
“吓,哥儿好个身量儿啊,我这儿站着台阶儿,你到比我高半头呢。”说着,一面都打量了三郎两眼,见他虽然穿的还算体面,一套青衣小帽,只是尺寸不大合适,好似短了一截儿似的,心中就留了个心眼儿。
原来这一套衣裳还是几年前张老爹在时做下的,如今三郎贪长,早就不大合适了,只是家道中落,再也做不起这般体面的长衫,也只得将就着穿。
那掌柜的打开了银子包儿,一股脑儿倒在柜台之上,一件件捡在手中,对着灯火观瞧,但见手中之物做工倒是精巧细致的,一望可知是大户人家的贵小姐常戴的东西。那三柜咳嗽一声,捡了一根金簪子递到二柜手上,二柜见了东西,神色也有些诧异,又在大柜耳边说了几句话。
那大柜有些变颜变色,一改方才傲慢神色,开了柜房儿的门闪身出来笑道:“恕小人眼拙,不知这位爷台怎么称呼?”
三郎这样说明,转念一想如今自己拿着没过门儿妻子的东西前来典当,虽是权宜之计,总也不是什么露脸的事情,自己当着前面一带的更头儿,总要顾及些脸面,只得支吾道:“贱名何足挂齿,小人原不在此间居住的。”
那大柜听了,神色又是一惊,连忙歉让着请三郎往圈儿椅上坐,一面招呼小伙计儿道:“怎么还不沏酽酽的茶来!”
那小伙计儿会意,摇头道:“前儿好茶叶喝完了的,还没得空儿去买。”
大掌柜的佯装不悦道:“糊涂东西!还不去快去现办!仔细怠慢了贵客。”
张三郎见这大柜前倨后恭的,正不知何意,连忙摆手道:“不用麻烦,小人得了银子自去,不耽误掌柜的下板儿。”
说话儿见那小伙计儿早就跑的踪迹不见了,那大柜十分热络劝着,一面又问张三抽不抽旱烟,三郎给他闹得心里不耐烦,只催他估价儿交割,掌柜的满面堆欢赔笑着,插科打诨说些场面话。
正闹着,忽见门首处闪进来一队官兵,倒把三郎唬了一跳,站起身来问那大掌柜道:“这是何意?”
只听那为首的官兵冷笑一声道:“何意?你的官司犯了!”二话不说一抖手中锁链,欺身上前就要套了三郎的颈子。
那张三郎原是练过几天庄稼把式的,如今每回打更,趁着街上路静人稀,尚要练练三五更的硬功夫,虽然没有名师指点高人传授,到底比一般的平头儿百姓机灵多了,如今见这官差不明不白的就要拿人,如何肯吃这个暗亏,身子轻轻巧巧往边上一闪,那官人儿不曾想到张三有些功夫,身子收势不住,竟把个大掌柜给套住了。
那掌柜的唬得面无人色,只管喊叫“官爷饶命,拿错了,拿错了!”那为首的衙役见自己一击不中,心中暗叫一声不妙,也顾不得那大掌柜了,将手中锁链一收,回身喝道:“硬茬子,别让他跑了!”
那张三郎闻言一惊,他虽然胆色过人,到底自小儿安善良民,从未经官动府,如今见了这许多官人儿捉拿自己,心中也是乱跳,失了往日从容,竟是个鹞子翻身的架势从窗棂处往外一撞,闪身就来在街面儿上。
那捕快见了,心中更加坐实张三郎贼人胆虚,连忙朝外头喊道:“何头儿,贼人跳窗户跑了,快助我!”
三郎听见这话,知道窗外还有埋伏,正要转身,只觉肩头一阵剧痛,心说这官差好生厉害,有个鹰爪力的功夫,连忙说道:
“官爷慢动手,小人张三是前头街面儿上更头儿,不信时去寻了看街老爷前来一看便知!”
那官差听了,连忙住了手笑道:“哟,敢情是张三兄弟,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
张三郎听这声音倒是有些耳熟的,转身形回头一瞧,但见身后是个捕头打扮的人,生得膀大腰圆十分威武的模样,头上戴着红缨大帽,腰间配着太平腰刀,此时已近掌灯时分,街面儿上有些瞧不清爽,恍惚认得,因试探着说道:“这是何头儿不是?”
那何捕头笑道:“便是我何大郎了,怎么三兄弟你好端端的倒给人当做了歹人,报到了当官,我因奉命带了人来查看一番,谁知你倒好手段,把式竟不比我手底下的人差,看来往日市井传言不假,兄弟很有些拳脚功夫在身上。”
张三闻言摇头苦笑道:“庄稼把式,胡乱练过三天两早晨,怎比得大哥手段,可说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倒把我当了歹人。”说着,回头往那铺户里头瞧着三个掌柜的。
那大柜见他两个相谈甚欢,方知道自家冤枉了好人,连忙上前来打躬作揖陪笑道:“给何头儿请安了,实在不知道这是您老的朋友,若是知道时,小人就是有十个头也不敢难为这位爷。”
何头儿笑道:“往日里我常叮嘱你们,若是遇见可疑的东西送过来,定要往衙门里寻我来看看的,这事原是你们谨慎小心,怨不得你们,只是隔了一条街住着,你竟不认得他?这便是前头花枝巷看街老爷手底下的更夫头儿,名唤张三郎的便是。”
那大柜听了是个有官称儿的,连忙陪着笑脸儿道:“敢情是三爷,这倒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小的有眼无珠,错勘了贤愚,还求三爷高高手儿,饶了小人这遭儿吧。”
书中暗表,这当铺的掌柜一月月钱总有几两银子,加上提成儿分红儿,每月十几两银子总也赚得,如何却对这张三郎一个没品级的更头儿这般服帖?只因一来他是个穿官衣儿的,看着街面儿上的太平,若是得罪了,怕他巡更下夜时便是瞧见了这家当铺给贼人闯了,只当做没瞧见,来日陪了本钱原不与他相干。
二来见那何头儿与三郎言语亲密,好似是旧相识一般,自己也不敢得罪捕头的朋友,所以如此这般前倨后恭的嘴脸。
那三郎并不是个得理不饶人的,因笑道:“大柜恁的客气,不过是误会一场,只是不知为什么就认定了在下是个歹人呢?”
那掌柜的听见他问,笑道:“三爷不知,这位何头儿却是深知个中端的,我们这样的买卖铺户,做的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差事,难免就有大户人家的丫鬟、老妈子偷了家主人的东西前来借当的,又有那高来高去的江洋大盗海陆飞贼,偷了人家的东西就拿来当铺里头销赃的,一般街面儿的捕头都要吩咐辖区之内的当铺,遇见形迹可疑的人或是物件儿,总要通禀一声,等衙门口儿来人搜查明白了方能收货。”
第27章 同窗朋辈夜沽酒
三郎闻言点了点头道:“话是这么说,只是不知小人哪里行状却好似那高来高去的江洋大盗海陆飞贼了……”
大柜听见他问,只得面带尴尬解释道:“方才小人见三爷虽然穿的体面些,怎奈这青衣小帽好似不大合身儿的,不似自家的衣裳,小人一时动了脏心烂肺,就以为这衣裳连同首饰都是偷来的,是小的胭脂油蒙了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还请三爷宽恕则个……”
三郎听了大掌柜的一番解释,方才明白个中究竟,连忙谦逊笑道:“我们看街打更的更夫,也是跟何头儿一样,都愿意街面儿上太平,大掌柜心细如尘,原没错办,倒是我此番莽撞了些。”
一面转向何捕头笑道:“这一身儿旁人不认得,大哥总认得的?”
何捕头定睛细看,端详了一回笑道:“哟,这不是当日你要去考童生试的时候儿,你家里给做的体面衣裳。我怎么不记得?说来惭愧,当日幼学童蒙里头就数你抖,我知道自己不是念书的料子,连考也不曾去的,倒是可惜了你竟也没有去。”
三郎倒不甚在意的,摆摆手笑道:“兄弟志向原不在此处,便是考中了到底没意思,倒不如现今这般自在快活,只是当日做下的衣裳竟不知还有上身儿的一天,也难怪大掌柜的起了疑惑,实在是尺寸不大对。”
那何捕头与三郎年少时节有同窗之谊,素日里是知道他家境如何的,如今不便提起来,只怕勾动三郎的尘凡,只得岔开了话头儿道:“今儿怎么想起来穿了它呢?”
三郎闻言脸上一红,原要打个马虎眼,又怕自己越描越黑招了嫌疑,只得如实说道:“不怕哥哥笑话,今儿原是去过定礼的……”
那何捕头听了先是一愣,继而连忙拱了拱手道:“这是几时的事情,好小子,倒是瞒得我们好苦。大哥这厢给你道喜了,只是不知几时吃你家里的喜酒呢?”
三郎给他打趣儿的有些不好意思,点头道:“等定了日子必然是要去请哥哥来的,到时候还请拨冗前来,吃杯水酒也是你我同窗一回的意思。”何头儿听了爽朗一笑道:“这是自然的。”
说着,又瞧他手上的包袱,三郎见已经露白了,虽然拿了浑家的东西来还钱,心中深以为不妥,只是这何捕头倒也不算是外人,少不得和盘托出了道:
“如今岳母家中索要聘礼不少,兄弟家境,大哥是知道的,几番筹措还是差了点儿意思,今儿去见了我浑家,她因知道此事,遂将自家体己首饰悄悄的捡了几样叫我拿出来,换了钱奉与岳母大人,我两个才好完婚……”
那何捕头听了点头赞叹道:“果然是个多情的……”又笑道:“怎么你小子就这么好的福气,不知说下的是哪家的闺女儿?”
三郎见何捕头果然不曾小瞧了自己,方才面色稍霁,笑道:“是城外头乔家集上住着的,原先有一位秀才老爷家里的大姑娘。”
谁知那何捕头听了,倒好似认得一般,说道:“哦?莫不是乔家集上的乔秀才家,他们村儿里就出过这一位文曲老爷,想来不会错,他家中有两个女孩儿,并一个哥儿的,女孩子都是先头大房太太养的,原先有个诨名儿叫做江东二乔的便是?”
张三郎却不曾想到这何头儿认识乔家的人,他原是城里长起来的哥儿,如何却对乔家集村里的事情这般了如指掌,连乔家女孩儿在村中的诨名儿都知道,只是深信乔家姐妹人品,此番又不好细问,倒显得自己不肯信人似的。只得点了点头道:“便是她家了……”
那何头儿见三郎有些变颜变色的,方才察觉自己这话说的莽撞了,也是有心打听乔家之事,赶着打个圆场笑道:
“你瞧瞧我越发没个算计了,倒叫三兄弟你站在风口里头说话儿,既然今儿知道你过定礼,又给我惊着了一回,说不得做哥哥的要请你吃两杯,权当做是给你道贺,来日你摆酒请客,就当做是给我还席罢。”
三郎见是一县的捕头请他,自己不好推辞,只得点头道:“既然恁的,倒要哥哥坏钞。只是我手上几件东西还不曾交割清楚,要先与掌柜的估个价儿。”
那何头儿听了却是爽快笑道:“我若不知道此事便罢了,如今知道了,怎么好让兄弟你们贤伉俪为难呢?不如你且说个数目,就算是哥哥借与你的也罢了,来日有了闲钱儿时再还我,又何苦来与当铺勾当,万一来日弄坏了弟妹的簪环首饰,反为不美。”
三郎听( 市井人家 http://www.xlawen.org/kan/4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