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市井人家 > 市井人家 第 23 部分阅读

第 23 部分阅读

    不容易愈合,万一溃了更要发高热,想起往日常听人说,鱼汤最是收敛伤口,所以集上买了两尾鲜鱼。

    又怕监里饭食没甚滋味,粗茶淡饭配不得好酒,便将那两尾鲜鱼做成两吃的样儿,剖了一半,案板上剁得细碎了,丸成龙眼大的鱼茸丸子,都养在清水里头,再一半带了鱼头,在小锅里整整熬了一夜,第二日浓香四溢,连汤都成了奶白色,半条鱼肉化在里头瞧不见了,只剩一个鱼头,吃了汤捞出来,倒好下酒。

    还有一尾,掐头去尾,快刀斩成了鱼段儿,拿盐一卤,裹了豆面下锅炸得黄澄澄的,倒好配上稀粥去吃。收拾妥当,装了两个大食盒,怕烈酒发散,只带了一瓶寻常家里吃的茉莉花儿酒,叫妹子家中伺候的土兵跟着,荆钗布裙素素静静的往男监里去。

    何大郎出门前早就大好了招呼,牢子见是三班总捕的大姨子过来,不敢怠慢,连忙往里让,连乔姐儿预备的赏钱也不敢收,一面笑道:“大娘子贵脚踏了贱地,是下役们招待不周,哪儿敢贪财。”

    引着往监里去,两边都是寻常贼囚,高显县城不大,还真没甚大奸大恶之徒,也不过是偷鸡摸狗,采花盗柳的勾当,如今见进来了一个女眷,虽然带着兜帽瞧不清爽面目,看身段儿却是婷婷袅袅的,那一众贼囚久不近女色了,都是色中饿鬼一般,吹口哨唱小调儿,无所不至,乔姐儿只做听不见,方知前番丈夫执意不叫她进来,是怕受了委屈。

    牢子只怕乔姐儿恼了,家去对妹夫说自家的不是,拿了太平腰刀隔着牢门一个一个往里捅,一面口中骂道:“死贼囚、贼配军,这是看街老爷家中的宝眷,恁的无礼!”骂骂咧咧几回,监里才消停。

    一路往里头走,却是对面两个单间儿,牢子指了指下首一间笑道:“这就是三爷的寓了,大娘子请进吧。”说着开了锁,兀自去了。乔姐儿稳住心神,推门进去,但见里头也跟寻常内室一般,只是简陋。一个桌子两个绣墩,桌上还放着些酒菜,一样却是早点:一屉小笼包子,一个空碗里头剩些紫菜虾皮,只怕却是盛馄钝的。

    往里一瞧,一张竹床,上头铺盖倒也齐全,躺着一个人,一看身量就知道是自己的丈夫,只怕坐监无事,大天白日只好睡觉,也不曾上了三大件儿,瞧着腿脚上都没伤,方才放了心。上前来正要唤他,忽听得对面身后那间牢房里头有人笑道:“三兄弟好艳福,有个小娘子过去了。”

    唬得乔姐儿花容失色,回身看时,再没半个人影,又听见三郎的声音道:“这是我浑家,原要装睡怄她过来,瞒不过哥哥的法眼。”乔姐儿见丈夫醒了,也顾不得对面那人作怪,回身上前来扶他起来,见进来几日,人也黑瘦了,又摸了摸身上,只有些皮外伤,到底忍不住红了眼圈儿道:“在里头没受苦吧……”

    三郎摇了头,柔声说道:“早起妹夫传话说你要过来,正等着,怎的不听人劝,这里虽说还算整齐,外头过道里腌臜,娘子金玉一般的人,何苦为了小人受这样罪过。”

    乔姐儿待要哭出来,又怕街坊那位花二爷拿住了话把儿取笑,只得抹了泪勉强笑道:“这一回案子虽然不大,却是得罪了人的,怕人在监里给你小鞋儿穿,非要我亲自来瞧瞧方能放心的。”一面打开了食盒,端出几样酒菜,现汆的鱼汤,服侍三郎来吃。

    三郎见有这样好菜,因笑道:“难为你倒想着,这几日监里虽说没饿着,吃惯了娘子手艺,再吃这牢饭就咽不进去了。”说着,对乔姐儿使个眼色往对面监中。

    乔姐儿会意,把饭食汤水分了两份,另装了一个食盒,往对面监中过去低声道:“伯伯万福。”那花二爷在监里听见,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起来,唱个肥喏道:“不敢劳动弟妹玉体。”

    碧霞奴待要隔着牢门栏杆,一碟一碟递了菜品进去,那花逢春大手一挥道:“如何恁的费事。”伸手捏住了栏杆上头的铁锁,只听哐啷一声,那铁锁竟给他生生的捏碎了。

    碧霞奴往日里也曾见过丈夫练功,不过是庄家把式,拳脚枪棒,如今见了这样的真功夫,倒好似往日里集上听的讲古评话一般,不由得惊叹道:“花二哥好手段……”

    那花逢春虽是个豪侠,一生未侵女色,见这标致媳妇儿盛赞自家,倒臊个大红脸,抓了一把蓬蒿也似的头发笑道:“嗨!这不值什么,弟妹爱瞧,我传了三郎这手艺,家去演给你看。”一面开了牢门,接过了食盒,自去监中坐了。

    见这几样吃食十分精致,早就勾动了馋虫,打开里外套间儿,撩开前后槽牙,风卷残云一般吃一个沟满壕平。一面赞叹道:“老三,怨不得你每回到了监里,被人的时候总是长吁短叹的,原来家中有这样百伶百俐的娘子,前儿还说多留你住几日,今儿见了弟妹,才知道你在监里受多大罪过了!”

    三郎夫妻两个给这没溜儿的大哥一闹,多少减了些离情别绪,乔姐儿回在自家监房里打发丈夫吃了饭,叫他多喝些鲜鱼汤,见带着镣不方便,自家捧了碗,调羹挑几个鱼圆子,送到唇边吹得温凉不沾了,才送到三郎嘴里。

    张三郎吃了一回,也是杯干碗净的,一面笑道:“倒难为你肯喂我一顿饭吃,此恩必不能忘也。”乔姐儿见他牢狱之灾中还不忘掉文哄自家开心,又是欢喜又是委屈,当真人只不好说出来。

    一时吃毕了,将案情委委婉婉的说与丈夫知道,不等三郎发作,投体入怀亲近丈夫身边柔声说道:“常言道穷不与富斗、民不与官争,他们办事不地道,自有天谴,倒犯不着咱们市井小民拿命去挣,如今你并不是一身一口在这里,我既然嫁入张氏门中,便要终身靠你,弄性使气的事情做不得,况且外头一竿子人,难道都为了咱们的仇吃了挂落不成?依我说事情完结之后,咱们换个地方再整基业,倒也使得……”

    三郎听见始末缘由竟是唐县尉家中一再欺负上门,原本动了雷霆之怒,身上铁锁都给他激得哐啷作响,如今见妻子柔情规劝,反倒多了许多顾虑,自己仗着拳脚功夫快意恩仇倒也使得,旁人不说,浑家这般娇弱,若是犯下案子海走天涯,只怕摧残了花枝儿也似的身子,更何况妹夫又在衙门口儿里当差,弟弟是个童生,老家房产地业甚多,岂是说走就走的……

    叹了一声,心中暗道,原想着市井人家恩爱夫妻,一声恬淡甘老林泉也是好处,谁曾想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与世无争倒成了罪过,至此心中暗暗有了争强好胜之心,只不肯讲明,点点头道:“娘子说的我都理会得,如今快到而立之年,再不是毛头小子了,岂能做那以武犯禁的勾当。”

    乔姐儿见他面色如常,方才放心,一面商议如何抓挠银子的事情,说起那陈氏姨娘来,心中十分为难,她与自己虽然没甚过节,只怕恨透了二姐儿夫妇两个,要她出面对证,倒不是那么容易。三郎一时无法,只得答应让出秀才第的房屋田产来,那婆娘爱财,若是动之以黄白之物,倒还有些机会。

    商议已毕,外头牢子进来,也未敢高声,因笑道:“跟三爷、三奶奶回,时辰也不短了,哥儿几个身上都担着干系,外头县尉老爷已经三令五申不许放人进来,这也都是何头儿的人情……”

    碧霞奴会意,不愿给人添麻烦,赶着收拾了两个食盒,勉强对三郎笑道:“多亏弟兄们看顾你,如今见了面,我也好放心,你只管歇着,外头的事情自有我们照应,过堂时多说和软话儿,招得太爷动了真气可不是玩的……赶明儿我再来瞧你……”说到此处已是满面泪痕,只怕丈夫瞧见了伤心,扭头就往外走。三郎赶在铁窗上说道:“你莫要哭。”乔姐儿也不答言,兀自去了。

    到了外头狱门处,塞给那牢子五钱银子道:“官爷莫嫌弃,如今家里出事,许多使银子的地方,实在拿不出手,只好请官爷们打酒吃,来日拙夫的官司打正了,自然还有好的来孝敬您老。”那牢子喜得屁滚尿流的接了,一面好生送了出去。

    到家收拾行李铺盖,便要往陈姨娘的原籍去寻人,何大郎已经打听清楚,陈氏是个行院里的姐儿出身,并无籍贯,乐籍落在勾栏陈家,却在一个热闹的大都会,名唤元礼城的,离高显坐车总要一日路程,虽说比不得京里繁华,已经是方圆千里之内数一数二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了。

    何大郎待要讨了假,领着乔姐儿往元礼去寻陈氏姨娘,碧霞奴赶忙拦下,深知陈氏当日给何大郎摆布了,心中指不定怎么恨他,如今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见他倒好,见了他这事只怕再没有回转余地,二姑娘听见,便要与姐姐做伴儿同去,乔姐儿见她肚子□□,不知何时就要临盆,如何肯依,便只要只身前去。

    二姐儿夫妻两口子死活不依,只怕乔姐儿这样花容月貌的女子,单身出门已是不妥当,又何况是到那样灯红酒绿的繁华之地,万一给那些执鞭的公子、携妓的王孙看上了,岂不是有去无回的勾当。一家子正没开交处,忽然听见前头门上小厮来回,说外头一个婆子求见,自称是大奶奶的干娘。

    二姑娘闻言拍手道:“莫不是仙姑到了?正经的,怎的忘了她,若是有干娘在,就再也没有不放心的地方了!”一面说着,赶紧叫门房往里让,自己挺着肚子迎到二道门里。

    早见三仙姑满面喜色的进来,见了二姐儿笑道:“哟,我才家去没几日,竟这样显怀了,肚皮这样尖,准是个大胖小子!”

    二姐儿也顾不上接她的吉祥话儿,一把扯住了,念一声阿弥陀佛,又一声无量寿佛,唬得仙姑一愣一愣,连声儿问是怎么了,二姑娘方缓缓的告诉明白。

    仙姑听了摇头儿叹道:“哪有这样的事情,我在乔家集左近住了恁些年,你姐姐退亲的事情众人皆知,怎么好说没退呢,这县尉唐家也是太仗势!莫要心急,记得当日官媒也是我一个老姐们儿,这事我去说,她少不得也要买买我的老脸皮子。”

    一面让到里头见了乔姐儿,说些宽心的话儿,依旧在何府上住下,第二日先去看了乔家头一回烦出来的官媒婆子,如今眼迟手慢,早已不做生意,靠着儿子媳妇儿在家带着孙男娣女们养老,见了仙姑,彼此说些久别的话,渐渐的说到前头唐家退亲的事情上来。

    那婆子如今糊里糊涂的,记不大清爽了,好在倒有个习惯,当日保媒拉纤儿,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账本子上头写清楚了的,今儿仙姑要看,说不得一家子翻箱倒柜的找起来,到底寻了出来。

    上头记得清清爽爽,唐家退了乔姐儿,乔家陈氏姨娘得了二百两雪花儿银,不曾索要婚书,只要乔姑娘当日相赠的金钗一支,唐家给了银子平事儿不说,也不曾要回小定金八件儿。

    三仙姑打听明白,又要拉了婆子往衙门口儿对证,那婆子却是怯官不肯去的,末了还是她家儿子有些见识,因说道:“仙姑奶奶就是拉了我们老太太去,只怕也不顶事,常言道人证物证俱在方能为信,如今那唐家有着婚书,你们拉了原媒,还是没个开交,到底要寻着乔府上陈氏姨太太,要了姐儿的金钗回来,咱们这头儿人证物证齐全,案子自有分晓。不如仙姑那头儿先预备下物证,我们老太太自是跟了你去打这一场糊涂官司,可是好么!”

    仙姑听见媒婆那儿子说的也是有理,况且这婆子老天拔地的,弄到堂上唬死过去,又少一个对证,只得告辞出来,回家对乔家姐妹说了。几个凑在一起一商量,也只好先往元礼去一趟,寻了那陈氏姨娘,伏低做小陪个不是,哪怕要赔上整个儿秀才第,也得把原来物证拿回来,方能救下三郎。

    当夜预备行李铺盖,第二日绝早起来,乔姐儿和仙姑吃了饭,何大郎街面儿上雇下一辆大车,载着乔姐儿和三仙姑,一路往元礼城中去。

    沿路之上无非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倒也无书可表,隔一日就到了元礼城中,娘儿两个隔着车帘子往外张望,果然与高显城中又是一样气象,五行八作做卖座买的热闹非常,街面儿上大姑娘小媳妇儿逛街的也多,都是落落大方的,倒不像小地方的女子恁般扭手扭脚。

    乔姐儿见了这么个热闹的所在,心里一动,想着若是这场官司打正了,放了丈夫出来,自家在高显得罪了县尉,日后只怕这地方儿也是难站,若是竟搬到此处繁华之地,夫妻两个夙兴夜寐做些小生计,倒也可以安稳度日,一两年站稳了脚跟,或能置下一处产业,倒胜似在小镇上谋生,又要受许多婆家的迟累……

    痴痴的想了一回,那赶车的却是长走这一趟路途的,带了娘儿两个往一个公道实惠的客栈上来,一面招呼店伙前来卸车。娘儿两个下来,车钱已经会过的,多谢那车把式几句,打发回了高显。

    店伙引着进去,后头是两进的小院儿,倒也干净整齐,后院儿都是女客,彼此方便些,碧霞奴见了心中称意,多谢那店伙计看顾。那小伙计不过十六七岁模样,尚未成亲,如今见了乔姐儿这样俊俏的娘子,一句话也要掰成两句说,就乐意往跟前儿凑合,见她们外地来投亲的,搭讪着说些元礼地面儿的风土人情。

    三仙姑见话投机,意欲趁势向他打听陈氏下落,因笑道:“你这小哥儿倒好个相貌,如今多大年纪,家中可有大娘子?”小伙计脸上一红道:“我们做勤行的,挣一碗辛苦茶饭,哪儿有那个闲钱讨浑家……”

    仙姑笑道:“不妨不妨,老身就会保媒,若是你帮衬我们娘们儿寻见了亲戚,我保管给你说一房好的!”那伙计听了大喜,一揖到地,唱个大喏道:“若是做成小人,定要报答奶奶大恩。”

    一面与他说了陈氏年纪相貌,出身履历等事,莫要小看了勤行伙计,每日里三教九流的客人都要答对,消息上最是灵通的,就连衙门口儿里的官人儿破案,也要靠着他们这班人做线人。

    小伙计安顿了乔姐儿娘儿两个下榻,一面出去打听,一半日就回来,笑嘻嘻的说道:“奶奶许我一门亲,可莫要忘了,如今你家里这一位尊亲已经寻了下处的,就落脚在勾栏陈家。”

    第97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郎这一回灾消难满,与何大郎往澡堂子去时,已经打发了土兵回家送些东西,一面与乔姐儿报平安。连襟两个进了堂子里头,门口伙计瞧见是三班总捕带着看街老爷过来,满面堆笑着往里头让。

    寻常半大小子成群结队的来泡澡,也不过每人一只筐子装了衣裳,堆在门首处并不怕人拿了去,泡一日只要五个大钱,乍暖还寒时候,倒成了穷人暖身子的好去处。

    如今三郎两个略有身份的官人儿过来,便不好往大堂子里头让,里间自有雅间儿小池子,都是给些衙役、坐商预备下的,今儿倒巧,一间里头只有他弟兄两个来泡。

    先在外头将豆面皂荚冲洗干净了,两个跳进大池子里头受用,烧得滚滚的水兑了引下来的山泉,才泡进去浑身都暖透了,说不出的舒服受用。何大郎见三郎只管眯缝着眼睛泡澡,不大说话儿,只怕他是忧心自家连番牢狱之灾,笑着劝道:“这回只怕县尉老爷吃了瘪,不敢再作妖了,姐夫这看街老爷的衔儿是跑不掉的,倒不用忧心。”

    三郎将头上巾子扯下来,往热水了投了,拧干又覆在面上道:“倒也不是为这个,你冷眼旁观着,这一回只怕我那屋里的清减了不少吧……”这话倒是不错,自从三郎给人拿了二进宫,乔姐儿每日里茶饭不思,原本饭量儿就小,如今瘦的弱不胜衣,这几日住在大郎家里,每日里常见二姑娘暗自垂泪,只怕姐夫这官司打不正,若真是叫人抬进县尉唐家,恐怕是要出了人命的。

    大郎也叹道:“若说我这位大姨子,当真是个烈性的妇道,与姐夫伉俪情深,就是我与浑家都瞧出来了。”三郎点头道:“正是呢,往日里我只知道乐得吃一碗安乐茶饭,不招灾不惹祸,便是好了,谁知世道人心总有险恶之处,常言道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两番牢狱之灾,也叫我寒了一片丹心了……这事还要劳动妹夫替我说句话,辞了这看街老爷的差事。”

    何大郎见三郎要辞了差事,赶忙摆手道:“姐夫怎的这样说,我就更不明白了,往日里有这一身官衣儿,尚且吃了人家暗算呢,若是辞了出去,做个平头儿百姓,岂不是更要吃亏么?”

    三郎轻笑了几声,也不答言,只说日后自有分晓,大郎素知这位昔年的同窗是个有见识有主意的,见他不肯细说,自家也不好细问,两个又泡了一会子,唤来搓澡的小伙计伺候了一回,末了冲洗干净穿了衣裳,外头自有大堂,两个往春凳上歪着,抽了一袋子旱烟,叫小伙计去外头饭庄子里头叫菜。

    点了一个溜三样儿,两碗白胚儿面,一壶烧刀子,先吃菜喝酒,剩下底下宽汁儿,对半儿一分,拿来拌了面吃了。歇息得差不多,方才会了账,街面儿分手,各自家去。

    到家里见乔姐儿也预备下一桌酒菜,梗着脖子候着,夫妻久别重逢,满心温存,倒是相对无言,末了还是三郎扯了乔姐儿入怀,便再不肯放手,半晌方说道:“前儿在里头,有句话不曾对你讲。”

    碧霞奴早就哽咽了道:“你要说甚我都晓得,你不说才是敬我爱我,若说了,我便与你生份了。”三郎将头埋在浑家颈窝里头,叹了口气道:“论理,那唐少爷也是个好的……”话没说完,早给乔姐儿伸手掩住了唇边嗔道:“他好不好与我什么相干,你叫我明哲保身从了他们,就是死了也不能够……”

    两个新婚久别,又彼此互明了心迹,正是一对小儿女动欲动情,水到渠成,因携手登床,揽衣推枕,做那殢雨尤云之事,书中难以尽述。

    一时事毕,三郎因耽搁得久了,又见浑家柔情似水,少年体魄难以自持,难免纵了几次,乔姐儿新婚妇人,身子尚且娇嫩如花,又旷了几日,如今承恩数度,大有娇弱不胜之态。两个结发枕席之上,痴缠在一处,更不忍分开。

    半晌,乔姐儿方幽幽说道:“今儿你出来,我倒有些话想说,就不知你的心气儿怎么样……”三郎伸手替浑家拨弄了几缕青丝,一面笑道:“这倒也巧了,我也正有事情要对你说,不如咱们一齐写出来,对一对心思如何?”

    两个也是淘气,便各自伸手,触着对方肌肤之上,当真比划起来,竟都是个“走”字,夫妻含情四目相对,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三郎率先说道:“我一个男人家想要出去奔奔也是有的,倒想不到娘子也有这般心气儿。”

    乔姐儿伸手在丈夫额头上一戳,娇嗔道:“我又不是那一等头发长见识短的妇道,且与你说说怎的要走,一来得罪了县尉唐家,只怕高显地面儿上站不住脚,如今虽说官司打正了,你这看街老爷的衔儿怎么说也是挂在人家衙门里头的,那唐老爷如今压不住咱们,只怕就要恼羞成怒,一个衙门里头当差,抬头不见低头见,岂不是要给你小鞋儿穿。

    二来虽说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歪,到底也连番两回牢狱之灾了,前儿和干娘一处说话儿,听她老人家的意思,只怕是你的八字冲了这里风水,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再走一步也是好的。”

    三郎听了这话搂了浑家笑道:“旁的都通得很,只是这风水之说却说不通,若是此地风水与我八字上有妨碍,哪里讨得你这样的天仙在房里受用。”说着,伸手往乔姐儿胸前捏了一把,做那戏妻的勾当。

    乔姐儿久旷承恩,正臊得没有开交处,给他一闹便不依了,挥了粉拳捶了几下,夫妻两个借着此番春意再战一回,方才丢开手各自睡下。

    张三郎夫妻两个都不是优柔寡断的性子,说走就走,第二日就往县丞老爷家中说情,要辞了差事,让与李四郎做,县丞赵爷知道三郎平白受了两回牢狱之灾,只怕他小后生家怯官,心灰意冷,要家去务农种地,也是个不招灾不惹祸的轻省活计,当下准了,与他办理文书,放出衙门口儿自去谋些生计。

    便是连日来作别街坊邻居,碧霞奴收拾一桌子好菜送与县丞家中,多谢赵家老爷太太几次三番看顾情份,又是李四郎和杜娆娘想请,多谢三郎让贤提拔之意,又是妹夫何大郎来说,二姑娘死活不乐意乔姐儿往别处去,在家哭闹起来,碧霞奴只得又上家去温言软语的规劝一番。

    谁知二姐儿听见姐姐要去,心中烦闷,加之连日以来忧心姐夫的官司,竟是动了胎气,月份不足就养下来了,且喜母子平安,又是个哥儿,阖家欢喜。从了姐姐这个“欢”字,取了||乳|名叫做庆哥儿的。

    二姑娘坐了月子,乔姐儿便不好登时就走,因要照顾妹子,和三郎两个就搬到何大郎家中借住几日,且喜他家里宅子不小,两进院子,后头还有几间客房,很是住的开了。

    二姐儿是个没有耐心烦儿的,自己还是小姑娘脾气,如今生了个小奶娃,每日家只知道啼哭,一两日还是新鲜,过了几日便不耐烦,只撵了丈夫带着庆哥儿往书房里睡去,免得吵了自家与欢姐儿的清梦。

    碧霞奴见妹妹不带孩子,那何大郎每日里下了衙门还要哄奶娃,忙的焦头烂额,说了妹子几回,都不中用,二姐儿倒是个心思正的媳妇子,对欢姐儿视如己出,见姐姐说她,因分辨道:“那小冤家每日里只管干嚎,我带欢姐儿一个尚且劳累,哪儿有心思分给他,瞧着我们欢姑娘这几日心里不大自在,只怕是见我生下小冤家来,气怀了也未可知,抱出去养着大家干净。”

    乔姐儿见妹子只会说孩子话,也怕她产后郁结了心思,又怕欢姐儿吃醋,竟将那庆哥儿抱到自己房里将养去了,这可帮了何大郎的忙,小夫妻两个千恩万谢。每日里三郎收拾些行李包袱,又来回往返县丞赵家,将些粗笨木器拿出去典卖,乔姐儿在家带孩子,一面做些小针黹,肚兜儿小袄儿虎头鞋,绣得活灵活现,那庆哥儿自从睁了眼,见姨娘做的这些桃红柳绿的玩意儿,招呼的小肉手儿只管要,倒不大哭闹了。

    晚间三郎来家,见了庆哥儿自是欢喜,街面儿买来拨浪鼓,搁在奶娃眼前只管摇晃,那娃娃倒也有个机灵劲儿,只管跟着那拨浪鼓一齐摇着小脑袋,倒把两个大人逗得笑了一回。

    如今二姑娘没出月份,乐得做个甩手掌柜,欢姐儿每日里服侍继母,端汤奉药十分尽心,得了空子就抱了阿寄过来瞧弟弟,也爱如珍宝一般,只是小人儿家手上没力气,抱不动他,便搁在摇篮里头,哼着歌谣来回推送。

    初时大人们都道是这姐姐有些吃醋,不肯亲近弟弟,后来见她也是一般疼爱,方才放心,都逗着她为什么如今又肯来瞧了,那欢姐儿答得也趣味,因说前几日得了小奶狗,不哭不闹的,生得又圆滚,只觉得阿寄比弟弟好玩儿,如今庆哥儿过了洗三也长开了,渐渐生得玉雪可爱,又觉着比奶狗瞧着喜人,因此多来瞧瞧。

    旁人听了倒也罢了,只有何大郎听见了笑道:“了不得,我与你母亲好容易养下个哥儿来,倒给你拿去与那小畜生比……”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过起来,只等二姐儿出了月份,碧霞奴夫妻两个就打算搬到元礼城中去谋个前程,谁知这一日家中却来了不速之客。

    这一日三郎夫妻两个正在房中逗弄庆哥儿,就听见外头街门儿处有人吵嚷起来。碧霞奴只怕唬着孩子,又不是在自己家中,不好出去瞧热闹的,打发了三郎往前头瞧瞧。

    三郎刚走到影壁处,就见一个年轻小媳妇子,双手插了腰,指着那门房上的土兵骂道:“我把你这眼睛里没有主子,会看人下菜碟儿的奴才!拦着我们不让来投亲,一会子三老爷出来,先打了你这个没调理的,再和你主子算账。”

    那看门的土兵原本是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生得憨憨厚厚的,给这年轻媳妇儿一骂,倒涨的满脸通红,低了头喃喃的说道:“大娘子,莫不是你们找错了人家儿,我们家主人是镇上三班总捕,哪里来的什么老爷,若是要寻老爷,只好衙门口儿里头寻去……”

    话没说完,给那媳妇子一口啐在脸上,蹦着高儿的骂街,三郎见了这泼妇,待要管一管,常言道好男不跟女斗,也不大乐意下去,一面瞧着这婆娘倒有些眼熟,一时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正踌躇着,那妇人眼尖,一眼瞅见了张三郎,拍了巴掌笑道:“好了!好了!这不是我们三老爷么。”一面回身扯了一个男人进来,扯住了耳朵骂道:“凡事也不敢出头,就叫我一个妇道人家卖头卖脚的,嫁了你有个甚用!”

    牵出的那男子竟是张四郎模样,三郎这才瞧出来这妇道就是自己的弟妇,如今开脸做了媳妇儿,比不得在家时尚且顾些脸面,竟成了泼妇骂街一般,又见弟弟不顶事,给她管的小厮也似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四郎夫妻两个满面堆欢的过来,那新媳妇子倒是热络,上来给三郎道了万福,又推着丈夫叫他作揖打拱的。三郎蹙了眉道:“怎么好端端的闹到亲戚家来了,莫不是在学里又淘气,叫夫子撵了出来?”

    张四郎嘻嘻一笑道:“哥说哪里话,兄弟虽然年轻不知事,也是快三十的人了,哪里还用得着夫子管束,是恁的,恰逢明年又是大比之期,依着兄弟的糊涂想头儿,还是想下场去试一试手气,果然中了时,大家有益,哥哥如今做了看街老爷,家里再出一个黉门秀士,看着也热闹些。”

    三郎听说弟弟是要去应考,心里倒消气了几分,面色稍微缓和了些说道:“你要去下场原是正经事,怎好不叫你去的,我这里别的没有,盘缠倒有些个,明儿给你带去,好生回学里预备下。”

    四郎听了,唯唯诺诺的,那柳桃姐见状,裙子底下狠命踩他一脚,四郎哎哟了一声,方才接着说道:“这不是要考学,须得三个秀才推荐了方才去的么,兄弟我因为应考多年,总是不能进学,好些个相熟的秀才都怕坏了他们的名头,不肯推荐,一二年里就这么耽搁下来,如今还没人搭理我这个小友。哥哥如今领着官面儿上的差事,只要学里去说说,不怕那些穷酸不答应。”

    张三郎听见兄弟混的连秀才的荐函都拿不到了,可见这些年的学费也是白白打了水漂,恼他不争气,冷笑一声道:“你们怎知我搬到妹丈家里来的?”那柳桃姐儿却要卖个乖,因笑道:“今儿往县丞老爷家里去瞧哥哥嫂子,才知道早就搬了的,哥怎的不早说,我们老四虽是个念书人,到底还有膀子力气,也叫他帮忙挑些粗笨家伙。”

    三郎摆手道:“你们若是为了这个求我也是不中用了,如今我们搬出来不为别的,一来你嫂子的妹子刚养下一个哥儿来,家里要人帮衬,二来那土坯房的租期也满了,我们就打算搬到元礼城去谋个生计。”

    那张四郎夫妻两个听见唬了一跳,因问官职怎么处,三郎见辞了差事的事情一并都说了,叫他们两个死心,莫要再来求自家办事。四郎听见哥哥辞活不做了,心中凉了半截儿,呆呆的站着,不知道何去何从,那柳桃姐儿是个勾栏院里长起来的,倒天生有些见识,胳膊肘儿捅了捅四郎,一面笑道:

    “既然恁的,我们先家去,只怕乔二姑娘坐月子还要几日,家里有甚活计,哥哥只管差人来叫,奴家打发了老四过来帮衬,内宅有甚事情,奴家别的手艺没有,帮着带带孩子,做些针黹也是好的。”

    常言道举拳难打笑脸人,三郎见那柳桃姐儿说的热络,只好还了半礼道:“多谢弟妹挂心,若是家里有甚要帮衬的地方,自然派了人去请的。”柳桃姐儿面上欢欢喜喜的,拉了四郎就走。

    两个鬼鬼祟祟到了街门儿拐角处,四郎拉了浑家道:“如今好容易寻了来,哥不答应,你就该撒泼打滚的闹一闹,他碍着弟妇面子,怎好不帮衬咱们,如今这般轻轻巧巧的出来了,再要进去时,只怕那土兵都未必肯通报了。”

    柳桃姐儿啐了一口道:“没卵用的杀才,如今凭着你我这点子薄面,你那心高气傲的好哥哥、亲嫂子理你才是奇了,这件事情说不得还得请你老家儿来走一趟才行。”

    四郎冷笑一声道:“前儿你出门子,把我老家儿都得罪光了,这会子倒会说嘴,也不中用。”桃姐儿自知理亏,娇笑了两声道:“呸,亲人肚里没恶气,一家子大伯子小姑子的住着,哪儿有马勺不碰锅沿儿的道理呢,再说如今有现成的把柄,也不必先提起咱们的事情来,把你老娘和妹子哄到他家去才是要紧的。”

    张四郎见桃姐儿说的有条理,连忙问她有甚把柄,桃姐儿白了他一眼道:“怨不得你哥哥说你是块扶不上墙的的烂泥,这也瞧不出来,如今他放着好端端的看街老爷不做,倒要辞了活往大镇甸上头去打拼,那元礼城是方圆几百里以内数一数二的大城池,光是一年的挑费就比这里高出高几倍,是那么好混的么?

    看街的虽说没甚品级,说出去也是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官!你们老娘又是个耗财买脸儿的主,往日里在乡下成日家说嘴,说不出几日就有人来封她诰命的,这会子听见辞了官,还能不蹦跶?你常说你哥哥是个孝子,自然肯听老家儿的劝,只要把他稳住了不走,再求求你那老不死的娘去说和说和,不怕他不给你做主。”

    四郎听见浑家计策,喜得眉开眼笑道:“好,好,贤妻当真是个女诸葛,这一回若是得了三哥襄助,竟是高中在上头,来日得了官,也给卿卿讨一个凤冠霞帔。”夫妻两个商议妥当,便要一溜烟儿往乡下报信去。

    依着张四郎的意思,雇两匹小驴儿往小张庄里去也就罢了,那柳桃姐儿大呼小叫的,只说看轻了她了,往日里在家时,出门都是一乘小轿,还要带两个丫头,如今没有丫头也罢了,倒叫自家骑在牲口上头给众人瞧了去。

    四郎心说在勾栏院里什么人不见,如今倒会避人了,面上却不敢分辨,只好雇了一辆小香车,夫妻两个坐了,往小张庄去。进了庄子会了车钱,四郎搀着柳桃姐儿,好死不死穿了一双高帮儿大红绸缎绣鞋,偏生刚刚下了一场春雨,深一脚浅一脚,险险把个张四郎也带摔了好几回。

    两个走在官道上,两旁乡亲们瞧见了,见那柳桃姐儿描眉打鬓,脸上胭脂擦的猴儿屁股一般,都强忍住笑意,倒是几个村童尚且不知避讳,见了桃姐儿这般妆束,缠住了家大人笑道:“娘快瞧瞧,那新媳妇子打扮得倒像媒婆子。”

    柳桃姐儿听见,气得柳眉倒竖凤眼圆翻,待要上去捉了那几个顽童打两下,早给家大人轰进场院里头,跑了几步没赶上,脚底下一滑,倒摔了个狗啃泥。骂骂咧咧的,只嗔着丈夫怎的不来搀扶自己。村中积年的老人家瞧见了,都叹这张家的福报竟是给了三郎一个,讨了个金娘子回来,四郎这一个便是上不得高台盘的了。

    四郎夫妻两个跌跌撞撞的好容易蹭到了张家,拍了门进来,倒把王氏唬了一跳,一面给桃姐儿找换洗的衣裳,一连声儿问是怎么了。

    四郎赶了这一日的路,叫浑家闹得脑仁儿疼,也没心思细说,只等桃姐儿料理完毕了她自去挑唆。王氏去五姐房里找衣裳,不一时又听见绣房里头传出吵闹之声来。

    张五姐高声道:“做什么要拿今年新作的衣裳给她,谁知道行院里出来的身子干净不干净,万一染上了什么说不出口的症候,姑娘我可是还要嫁人的呢!”

    王氏只怕桃姐儿听见了不依,上去捂了闺女的嘴道:“我的小祖宗,怎的不叫你老娘省一点儿心!”

    偏生外头柳桃姐儿又听见了,也顾不得四郎拦着,一打帘子就进了张五姐绣房之中,见了五姑娘冷笑一声道:“姑娘这话说谁!?”

    常言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那张五姐自从上回撕破了面皮,如今也不把这婆娘当做四嫂子,眼睛一翻哼了一声道:“谁来捡骂的就说谁!”

    第99章 小夫妻元礼安家

    那柳桃姐儿听了这话如何肯依,也不把婆母娘放在眼里,上前来扒拉到一边,扯住了张五姐的前襟儿道:“我把你个有娘养没娘教的小蹄子,今儿不替你老家儿教训你,旁人倒要笑话我这个做嫂子的不会管教小姑子!”

    张五姐也不是个好惹的,( 市井人家 http://www.xlawen.org/kan/448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