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部分阅读
反手拽住了桃姐儿的发髻叫道:“我一个清清白白的姑娘家,谁要你来教?教坏了也去做了窑姐儿不成?”两个话不投机,烧卷子似的滚在一处。
王氏心中叫苦,又怕屋子浅窄,给老街旧邻听了去笑话自家,扇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哭道:“老不死的老银妇,如何养出这许多冤家来,要了我老身的老命哟!”一群婆娘闹着,四郎闯进来道:“怎么好端端的又要吵,不怕邻居听见了笑话?”
那柳桃姐儿逮住了话头儿,冷笑一声道:“你家里放着大好前程不去做,反倒乐意去城里当个贩夫走卒,这都不怕笑话,我又怕的什么?”王氏听见话里有话,赶忙喝住了五姐,推到一边,拉了桃姐儿问道:“老四媳妇儿,你说我们家里谁要去做贩夫走卒了?”
桃姐儿翻楞着眼睛一笑道:“哟,怎么三哥还没对娘说么,前儿已经辞了看街老爷的差事,如今与嫂子商议定了,正要搬到元礼城中去寻差事呢。”王氏听了这话,险些喷出一口老血来,拉住了四郎问道:“你媳妇儿这话真么?”
四郎道:“怎么不真,哥亲口对我说的,还能有假?”那婆子听了,也顾不上家里,拉了五姐就要收拾包袱皮儿,往城里去寻三郎问个明白,四郎追出场院里头拦住了道:“哥如今退了赵家那半间土坯房,往何大郎家里住去了。”
王氏听了个大概,答应一声,扯了五姐脚不沾地的走了。四郎见母亲前去问罪,自己也回屋里叫了浑家要上城看热闹,进了房但见桃姐儿正试穿五姐的衣裳,叫了一声苦道:“你家里又不是没有新衣裳,怎好穿了她的,回头瞧见了,又是一场好口舌,趁着这会子她们上城,咱们也快跟了去,趁热打铁,叫三哥帮衬着寻了几个秀才的书信也就罢了。”
桃姐白他一眼道:“你忙的什么,自从过了门儿,一个大钱也不曾拿了你家的,如今老不死的和那小银妇不在,也叫咱们受用一会子,她们去了且闹呢,你何必蹚这一趟浑水。”
说着开了五姐的首饰匣子,满破都是银的,只有一支算是黄澄澄,拿在手里一掂,份量又不对,原是个镀金,啐了一声道:“当初怎么给你穷小厮儿诳了身子去,满屋子找不出像样的首饰来。”依旧掷回匣子里头不要,又往厨房里踅摸吃的。
见锅里还热着几块糕,也不顾烫手,捡了出来,寻着糖罐子沾了白霜吃,一面又往上房屋炕上坐着,挨个儿去开炕柜上的抽屉,俱都是上了锁了,骂了一声老不死,总算开了一个,里头只有百来个大钱,都掏出来揣在兜里。
下了炕伸手在四郎额上狠命一戳道:“一家子都是一个德行,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小旋风也似的在场院里抓挠一回,见也没甚油水儿,方才叫丈夫收拾了包袱皮儿,夫妻两个也往高显城里头赶。
却说三郎打发弟弟,来家与乔姐儿说了,乔姐儿倒劝丈夫还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好,如今贸贸然的打发了四郎,又怕他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再惊动了乡下老家儿,只怕两个要走就没那么容易。
果然到了晚间掌灯时候,外头那看门的土兵就进来回,说是三老爷的娘带着妹子进城来瞧他,三郎此时埋怨自己办事不牢,倒是乔姐儿劝他看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是先迎进来安排住下才是。
接了母亲、妹子进房来,何大郎晚间有饭局不在家,二姑娘又坐月子,起不来炕,王氏和五姐进去问了好就出来,连个小金锁也不曾与了庆哥儿,三郎只怕乔姐儿脸上不好看,自己现拿了银子吩咐土兵去银楼里办了一套长命百岁的金三件儿,叫浑家送进内宅去方才罢了。
王氏和五姐吃过夜饭,倒也未敢高声,先是搭讪着嘘寒问暖了一回,方才笑道:“恍惚听见你兄弟说,要辞了看街老爷的差事,往元礼去谋生计?”三郎知道定然是四郎家去挑唆的,蹙了眉不耐烦道:“书也不曾正经念了,如今连个保人都寻不着,成日里只会挑三唆四……”
王氏也不大明白甚的书信,暂且不去问他,只唉声叹气的道:“我儿,如今你是当过老爷的人,我老身不敢说你,只是也别学那眼馋肚饱的轻狂人儿才是,你兄弟虽说浑些,好歹还知道家里出过一任小官儿,为圆了这个梦,才苦熬苦业的在学里打滚这么多年。
如今你承蒙县丞老爷看顾,好容易选出来了,城里不显什么,到了我们屯里,吓!那还了得么?谁见了我不奉承我一句老封君,就是你妹子,这几日来说亲的人家儿也多了。怎么放着好好的老爷不做,倒要远远的去攀那个虚无缥缈的高枝儿……”
三郎见母亲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自己总不好说出县尉唐家仗势欺人的事情来,一则只怕乔姐儿脸上不好看,二来家里原本也是没钱没势的,说出来徒惹母亲挂心,倒不如不说的好。
只得笑道:“这看街老爷不过底下平头儿百姓叫着玩儿的,哪里当真是个官?别说是我,就是县丞、县尉两位老爷,我们市井小民见了何等尊贵体面,搁到稍微大一点儿的镇店上去,也跟没品级的差不多了。
如今四郎娶亲那一注银子也伤了我们小公母两个的元气,想着做人又何必非要名利双收,咱们家原先就不是什么高门大户,还以实惠为要就是了,我们原先在老娘娘庙赶过几次庙会,倒是有些赚头儿,若是往大镇店上头奔一奔,没准儿倒好宽松些。”
那王氏是个认钱的主儿,往日也曾听见些走街串巷的挑货郎说过,那元礼城好似京里一般的繁华,遍地都是银子,只是没人去捡。如今听见儿子这般说辞,心里又是一动。
就是吃不准如今三郎分房单过了,成日家给那小狐狸吹着枕边风,就算来日阔了,也未必就肯看顾家里,到时候自己人才两失,又不划算……
倒是张五姐还算机灵些,搭讪着要寻茅厕,拉了母亲出来,两个往背人地方,方说道:“娘怎的糊涂了,哥哥是家里长子,养老的事情是躲不掉的,他家里越是家趁人值,您老越是老来有靠。”
王氏只怕隔墙有耳,赶忙朝她摆了摆手,领着往茅厕里走,一面低声道:“那也未必,你三嫂是个精细人儿,三郎要是没有甚便罢了,若是来日当真发了财,吓!咱们家里这一份儿家私不叫她都搬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五姐钻了茅厕,一面解裤子一面笑道:“您老这真是老糊涂了,她家里哪里还有什么娘家,爹妈死绝了,妹子又出阁,自是傍着咱们家过活的,我教您老一个法子,不过一年半载的,三哥家里自然也要养下个哥儿、姐儿的,你瞅准了空子,就说小夫妻家不会带孩子,谋了进去,住下不走,叫你金孙与你亲近,离不开,不怕他们不给你养老送终。”
王氏听见五姐这话,因笑骂道:“好个精细的小蹄子,倒会算计,我看你也不全是为我老身着想,只怕是要叫我从家里诳了银子出来,养活你那小女婿吧?”
五姐提了裤子起来,一面拾掇裙子一面笑道:“人家好心好意出谋划策,妈倒会编排人的!”
两个嘁嘁喳喳商量一回,方定下主意,暂且允了三郎外出谋生,就看以后端的如何。晚间何大郎来家,拜见了亲家太太,安排在客房里头,又寻了三郎说话儿,叫他只管招待母亲妹子住下,莫要见外才是。
一家子收拾妥当,也到了人定光景,乔姐儿先去客房里头伺候婆母小姑子梳洗已毕,安顿睡下,方才来家,打发三郎烫脚,有一搭没一搭的与他撩水,一面说道:“今儿听见婆母娘担忧,原本也是有理的,元礼地面儿比不得高显,虽说机会多些,只怕挑费也大。”
三郎从浑家手中接过巾子来,自己揩抹干净了,换了鞋袜道:“这个你且莫要忧心,万事有我。”乔姐儿见他说得笃定,倒有些摸不着,笑问道:“哟,怎么蹲了一趟大狱,倒好似下了一趟波斯,弄来一船的好宝贝也似的。”
三郎见如今夜深人静,搂了乔姐儿在身边,从怀里摸出一面小旗子与她瞧,笑道:“这东西你且贴身收着,来日指着它,倒好与你买座前后五进院子,两三房下人,几个胖丫头的。”
乔姐儿靠在丈夫怀里,低头瞧那旗号,小小的一幅,上头绣的既不是人物也不是山水,却是一朵春花,绣工也不大精致,端的瞧不出什么好处来,扑哧儿一乐道:“别是你外头拾了来哄我的吧?”
三郎附在她低声笑道:“好姐姐,说与你知道是不妨的,只是此事是个血海也似的干系,你可千万莫要外头散去。这原是花二哥的人物字号,莫要小瞧了它,只因当日在监里,见我只怕护不住你,自怨自艾的,方才拿出这个印信来与我。
有了这个旗号,从元礼地面儿走出几百里地去,凭你什么江洋大盗海陆飞贼,再不敢当着旗子作案,二哥又许我几百银子做个本钱,到了元礼城中就开起镖局子来,只要扬起他的字号,方圆百里的镖师趟子手,都要来投奔,卖我一个面子。”
乔姐儿听见要开镖局子,又有些担忧道:“这信物虽是好的,那花二哥是凭着真刀真枪挣出来的名头,没听见前儿我与你说,他夤夜之间潜出南牢,也行几百里去助我之事?第二日回了监里,你还做梦呢!如今虽说练过几日庄稼把式,又没个传授,只有这个死物,怎好就开起那样大的买卖来,万一给人家挑了不是玩的。”
三郎听见浑家忧心,因笑着解释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原不知道江湖上的规矩,就好似兵法一般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讲究的是一个义字当头,最重信用,拳脚枪棒也不过是除暴安良的手段,若是当真想评话本子里头讲的,一见面就要打打杀杀,从古至今还能剩下几个绿林好汉呢。”
碧霞奴听了,方才略略放心,又逼着丈夫赌咒发誓,只做掌柜的,不许跟着镖师趟子手往外头走镖去,不然就永远不与他沾身,三郎只得忍着笑起了誓。
夫妻两个正要解衣就寝,忽听得外间“咚”的一声,倒把两人唬了一跳,旁的倒也罢了,只怕有人听了花二哥那一节故事,可就是个私通江洋大盗的罪过,三郎不敢大意,穿了衣裳趿着鞋子出去,不一时仍回来,却将个小奶狗掼在地下,苦笑一声道:“瞧瞧,都是你纵得它,有个窝不睡,倒在外头挠门,如今既然我来家,怎好叫着小畜生占住了你。”
说的碧霞奴也跟着笑了,招了招手儿,阿寄迈了短腿跑到炕沿儿地下,也知道规矩,不敢上炕,扒住了炕沿儿朝女主人摇着尾巴撒娇儿。
碧霞奴见了,又怜它在外头睡着可怜,正要伸手捞上来,早给三郎一把扯住了小奶狗的后颈拎了起来,方才炕梢儿上道:“叫它上炕已经不错,还想睡了我的老婆,门儿也没有。”说着,吹灯上炕,夫妻自有一番温存情谊,一宿晚景题过。
转眼二姑娘出了月子,庆哥儿办过了满月酒,渐渐的也好带了,乔姐儿见妹子家中无事,便和丈夫商量往元礼城中去的事情。
又是忙着摆酒请客,亲朋故旧都来践行,三郎虽然当日说的决绝,席间也少不得对杜琴官说了,他的入幕之宾多得是黉门秀士,只要一句话便赶着写了荐书来讨他的好儿,全然不是难事。
高显这边儿收了尾,家中粗笨木器一卖,只有夫妻两口儿空着身,裹了几个包袱皮儿,不过都是换洗衣裳,细软票子,碧霞奴手里抱了阿寄,何大郎两口儿,李四郎两口儿往长亭上洒泪送别,张家一干人等连个面也没露。
张四郎不知怎的在家发起高热来,那柳桃儿嫌弃丈夫没用,也不肯端汤奉药请太医,末了还是王氏得了消息,把五姐寄养在夏婆子家中,自己在儿子家里住下,每日伺候,这一回三郎上城,一家子都不得闲。
两口子坐了一日的车就到了元礼城中,碧霞奴上一回进城是为了给丈夫讨个生路,沿路之上只管哭泣,哪有心思瞧些景致,如今再走这条官道,一路上桃红柳绿的正是好春光,又有心爱的檀郎伴着,与丈夫言笑晏晏,一日路程说话儿就到了。
依旧是往那侯家老店里头暂住,那小伙计还认得乔姐儿,见这一回是夫妻两个投店,又有包袱皮儿,瞧着是个常住的,满心欢喜往里让,一面赶着乔姐儿只打听三仙姑的下落,可有给自己说个合适的姑娘。
乔姐儿如今已过花信之年,见这半大小子,只当做是小孩子,且喜他心思单纯,因笑问道:“不知道小哥要寻个什么样儿的,奴家来日见了干娘,好与你说。”
那小伙计脸上一红,伸手比划着道:“若是好似大娘子这般人品……”话没说完,瞧见前头走着那金刚一般的后生回头瞪了自家一眼,登时唬得魂飞天外,赶忙改了口道:“我又怎么配得上……”倒把乔姐儿逗得笑了一回。
三郎见这小伙计也是个实在人,因赏下几钱银子,托他往热闹繁华的街面儿上头打听谁家要租两三进的院子。
乔姐儿只怕一出手就是这样的排面儿,来日若是经营不好,怕是连花二哥襄助的几百两也要搭了进去。三郎却说这镖局子不同于旁的买卖,讲究个排场气势,若是门脸儿租的小了,只怕往来的客商瞧不上,也削了花逢春的面皮。
碧霞奴对这些江湖上的事情一概不知,见丈夫说的有理,便不阻拦,那小伙计果然是个办事的,不出两三日就打听到了一处好门脸儿。
原先是个大绸缎庄子,临街三间大门脸儿,里头三进院子,后一层住人,有个小花园子,当中一进是仓库,摆放各色绣品绸缎,前头一层招待来往客人,只因原先的老东家没了,只剩有个独养儿子,寡母不敢管他,成日家斗鸡走狗眠花宿柳的,又抽上了福寿膏,没几日就把个好端端的万年产业糟蹋一空。
那旁的嗜好也罢了,单独一个烟瘾,犯上来要死要活,家中两三房下人,几个收用过的大丫头都叫人牙子打发了还是不够,到底把个正房大娘子卖到窑子里做了姐儿,老丈人家里听见这事如何肯依,带着大小舅子十来口人,围追堵截打上门来,捉了这败家子儿打个臭死,老太太病在屋里,听见这事唬死过去,一家子死走逃亡,单等着卖了宅子换个棺材本儿。
乔姐儿听见这家子一本烂账,原本是个和软不过的人,心里酸酸楚楚的,倒觉着不忍心杀价,还是三郎有些见识,因劝她道:“做生意就说不得那许多了,出门在外,谁不是将本求利讨个生活的?便是多与这家人家儿几两银子,末了拿去花了,又连累了旁人无辜受害。”
因问那小伙计,他家大娘子可曾赎了出来,有无子嗣,那小伙计叹了口气,讲了事情来龙去脉。
原来这大娘子倒也命苦,原本卖到院里的时候就怀上了,抱住了丈夫的腿求他好歹留下子嗣,那少爷也不是个人,因为没有显怀,只说不信。
送了进去,接了一两个月的客倒显怀了,又吃了行院的妈妈好一顿打,也不能会客,白养了几日,撵了家去只要退钱,幸而做事不机密,叫娘家知道了这事,拿银子赎了出来,放在家里将养,好容易养下个哥儿来,又要遮羞,也不顾女孩儿死活,又送到那烟鬼手里去,那少爷反不信是自己的种,只说接客时候怀上的,也不肯要。
如今这大娘子里外不是人,婆家说不是自家的苗,娘家虽然出了气,又嫌她流落了风尘坏了门风,人不人鬼不鬼的,怀抱一个月科儿里的孩子流落在城隍庙里,满城的人都说可怜。
乔姐儿听见这事,心中老大不忍,三郎也忿忿的说道:“遇见个混账的丈夫倒也罢了,怎的娘家也这般心狠,我看也不必多给银子,一口价赁了下来,剩下的就接济这家的大娘子倒是便宜。”
那小伙计笑道:“三爷说的是了,那抽过福寿膏的人,见了银子是命,得了钱就要去换了烟来吃,如今只要三头二百的杀价,他家里死走逃亡,单剩下一身一口在这里,还不是由着咱们摆布。”
三郎也是恨了这个不成材的败家子儿,又赏了小伙计几两银子,托他寻个靠谱的中人做成此事,这样大的临街门脸儿三进院子,搁在高显城里也要三四百银子,如今因为托付的中人能说会道,哄了那败家破业的玩意儿,只要五百两,连着房屋地契都拿下来了。
张三郎原是想租下来的,如今见房价便宜,渐渐起了置业的心思,只是那花逢春分别之前也不过就给了五百两银票,若是都花在这上头,来日装潢门面,招募镖师趟子手,可就没了本钱,所以连日来犹豫未决。
乔姐儿明白丈夫的心气儿,这一日晚间服侍着抹脸烫脚之后,两个挨身睡下,叹了口气道:“那绸缎庄家里的大娘子是个薄命的了,女孩儿家比不得男人满世界里走,是个没脚蟹一般困在闺房里头,一步嫁错,满盘皆输……”
三郎好奇笑道:“怎么好端端的又说起这个来?莫不是给我提个醒儿,倒是你多心了,我若是那样不知道上进的蠢物,你也不来亲近我了。”
乔姐儿歪着头靠在丈夫肩上,有一搭没一搭伸手把玩着发尾道:“咱们过惯了穷日子,许是人富贵了之后,总要贪图些纸醉金迷的事也未可知,前儿你没听说?县丞老爷家里又闹了一场,说是老爷商量着要娶一房如君呢,只是微微露意,太太就不依了。”
三郎这才听出妻子的话头儿来,爽朗一笑道:“你这小丫头子,拐着弯儿的损人,瞧你生得这般和软性子,如何镇得住那些妖精,莫说我如今是个市井小民,就是来日发达了,也不做那样纳妾收房的勾当,倒省得叫你受罪。”
乔姐儿扑哧儿一乐道:“这话真么?若是真心,你就赌咒发个誓,我自有好东西拿出来孝敬你呢。”三郎只当浑家所说乃是床笫之事,禁不住心里一动,果真起来半跪在炕沿儿指天发誓道:“苍天在上,信士弟子张上邪如今起个誓,若是辜负浑家乔氏娘子,宁愿身受三刀六洞害了性命去,押在十八层地狱阴山底下永世不得超生……”
第100章 初发迹救助弱女
谁知三郎听了,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欺上身来搂在怀里道:“这可不能够,就是天王老子来了,说不得也只好反他娘罢……”
唬得乔姐儿又羞又怕,挥着粉拳锤他道:“了不得,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也敢说……”急忙掩了丈夫的口,又笑道:“我哄你玩呢,你没见戏文里头说的唱的,宫里的娘娘们都是天仙也似的模样儿,我这样蒲柳之姿哪里比得,便是没有皇爷瞧见也罢了,若当真瞧见,只怕还唬着了呢,你可真是个无事忙!”
说的三郎也摇头笑了道:“常言道关心则乱,况且我只不信宫里的娘娘还能生得比你颜色好。”乔姐儿也懒得理他。
说话儿过了小半年,夫唱妇随的过着,小日子越发红火起来,三郎这头的生意,侯儿已经做的顺风顺水的,跟着镖趟子出去两三趟,身量儿也长高了些,见识阅历也都有了,绸缎衣裳一穿,瓜皮小帽一戴,再瞧不出当年侯家老店那小伙计的模样儿。
碧霞奴的绒线儿铺做的也好,如今养出了一批熟客,也不用每日里出去站柜台,偶然想在家歇两日,就把莲娘打扮好了送过去看店,虽说生得不如乔姐儿,上了苏杭办来的胭脂水粉,也是个端庄俏丽的美人儿胚子,只是她一站柜台,家里的璋哥儿就没人带了。
乔姐儿倒是天生喜欢孩子,该着换班时,不待莲娘开口,自家就去接了璋哥儿来家玩一日,那璋哥儿是碧霞奴瞧着长大的,对她好似亲娘一般的亲近,也不哭闹,老老实实跟着主母一处玩耍。
偏生这一日歇了中觉醒了,想起要油炸糕吃,乔姐儿不大吃甜的,家里没个小娃娃,也不预备,莲娘出去下房里就锁了门,家里又没钥匙,只好抱了娃娃往街面儿上买去,不巧走了几条胡同儿都没瞧见挑货郎,想着自家绒线儿铺里刚进了一批雪花儿洋糖倒好卖,不如抱了孩子去拿几块来哄他。
晌午日头快要偏西,正是家家户户歇中觉的时候,乔姐儿抱了孩子往绒线儿铺门脸处走着,街上没有半个人影,远远的瞧见铺子好似上了板儿,倒是唬了一跳,分明是打发了莲娘来看店,她又不是个躲懒不做生意的……
好奇扒着门缝儿往里一瞧,房里昏沉沉的瞧不清爽,倒好似有人呜呜咽咽的声音,乔姐儿只怕是莲娘一个人看铺子,街上又没闲人,莫不是遭了贼惦记,赶忙转身往窗棂处舔破了窗户纸细看。
但见那甄莲娘给一个男人按在柜台上,两个叠做一股,一耸一耸的,做那夫妻晚间被窝里头的勾当,唬得乔姐儿哎哟了一声,狠命拍着窗户,开口就喊“捉贼”,刚喊了两声,铺子的门就打开了,滚出一个人来,跪倒在乔姐儿的绣鞋边上,只说:“求奶奶超生,莫要叫嚷出来。”
乔姐儿定睛一瞧,竟是家中的小侯掌柜,再往屋里探头一看,但见那甄莲娘满面飞红,含羞带愧的系好了裙子,只不敢出去,隔着一道门也跪下了,垂泪无言。
碧霞奴是成过亲的妇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登时脸上一红,且喜街面儿上一个闲人也没有,倒还不妨,因笑道:“你如何倒在此处,你们爷正等着你回镖局子里头对账呢,还不快去?”
侯儿见了台阶儿,二话不说,磕了个响头,爬起来飞也似的跑了。乔姐儿摇了摇头,抱了孩子进了绒线儿铺,回身关了街门儿,方才把莲娘扶起来道:“这事有几回了?若是他强你的……”
莲娘这才滚下泪来道:“不关侯七爷的事,是奴家不要脸勾引了他……”怀里璋哥儿瞧见母亲哭了,小人儿家也知道心疼娘亲,咋呼着小手儿去摸她的脸。
乔姐儿知道莲娘从火坑里出来,平日里最怕这事,偶然瞧见铺子里大姑娘小媳妇儿说笑些房里事还冷了脸回避了,何况这样勾当,定然不是苟且的事,又见她肯替侯儿说话,因猜测着笑道:
“你的为人我是知道的,不然也不敢叫你管内宅的事情,既然两下里俱有了意,为什么不竟嫁给侯掌柜?我见这孩子跟着我们当家的历练了一半年的,比原先身量儿也出挑了,模样儿也周正些,是个上进的好孩子。”
莲娘接过了璋哥儿哄着,一面叹道:“大奶奶是个菩萨,不因为我是火坑里出来的就小瞧了我,如今莫说我是做过姐儿的,就是寻常这个岁数的妇道,给人休了又带个拖油瓶,哪儿还有小后生家瞧得上的……
七爷如今虽说独当一面了,到底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得了爷和奶奶的赏识,也是家主人一样丝绸儿的衣裳穿着,月钱银子加上年底的红利,一个人进项倒好比得上屯里一家子的嚼裹儿,人又生得端正,奴家没站过几次柜台,就有不少姑娘家悄悄的打听他了,我一个残花败柳的身子,又带着哥儿,哪儿敢想那个高枝儿去……”
乔姐儿听见莲娘这般说,只怕是铁定了心思不要挑明的了,因叹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又要与他不清不楚的傍在一起?这样的事情说到底还是妇道人家吃亏。若是事情做得不亲密,将来璋哥儿大了,又叫他怎么做人?”
莲娘滚下泪来道:“奶奶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只是那小侯掌柜几次三番的来缠我,我也是个没气性的,心里就软了。他倒是个心思正派的,许给我三媒六证、明媒正娶,只是我这样的出身怎好配的他?待要不肯,又舍不得他一片真心,只好权且混着,过个一二年,他淡了心思,再寻一房干干净净的黄花儿闺女娶了进门,自然就忘了奴家了……”
乔姐儿却没想到这甄莲娘是个多情的女子,虽然做下不才之事,心里却恨不起她来。只得柔声安抚了一番,打发她带着孩子家去歇着。一个人留下看着铺子,到了晚间锁了街门儿家去了。
才过了门房儿,见头道院儿里头柜上还是亮着灯,只怕是丈夫正盘账,走过去瞧,就见那小侯掌柜跪在地上,只管打躬告求,三郎面上却有喜色,点头不语。
碧霞奴不知何意,那侯儿见了主母后来,赶忙见了礼,搭讪着会门房儿去了。乔姐儿因问丈夫何事。原来侯儿见自家私情给当家主母撞破了,原先也是心爱着莲娘的,只是女家不肯吐口,所以迟迟未提。
如今只怕带累了莲娘名声,晚间散了差事,就跑到柜上来求三郎开恩,成全了这一门亲事。张三郎并不知他与莲娘有些手尾,往日里瞧着这两个倒也般配,因答应了转托家中娘子帮衬说合。
乔姐儿听了来龙去脉,见这孩子心思倒也纯正,况且两下里都是有情的,又有了夫妻之实,璋哥儿眼看大了,没个亲爹照看也不便宜,不如成|人之美,也是一段美满姻缘。
就往下房里去给莲娘道喜,谁知莲娘心思倒是决绝,执意不从,乔姐儿见那个意思,一时半刻也是回转不过心思的,只好先丢开不说,回了房中,删繁就简将两个的私情说与丈夫知道。
三郎是个直性汉子,平日里见不得藏污纳垢之事,听见这事,蹙了眉道:“既然恁的,明儿结了工钱,叫两个都散了伙吧。”
碧霞奴见丈夫动怒,柔声劝道:“他们两个私自相会自是不对,只是咱们也从那个时候过来过的,小儿女的心思如何不懂,依我说就宽了这一回,将他两个做成一对小两口儿,拴住了两人的心思,这两个也算是好的,日后你就是一万八千的买,也未必有一房这样的人家了。”
三郎细想一回,若不是自家婚事顺遂,竟也似侯儿这般求之不得,倒真保不齐自己为了乔姐儿也要做这偷香窃玉的勾当,况且两个都是爽利能干的人,若是做成一门亲,留在买卖铺户里,倒真个是左膀右臂的勾当。
第二日夫妻商量妥当,双双躲了出去,叫侯儿好生去对那甄莲娘诉诉衷肠。莲娘原本执意不肯,怎奈侯儿赌咒发誓非卿不娶,又指天画地的起誓定然对璋哥儿视如己出,对外只说璋哥儿是自家头生儿子,今生今世只娶莲娘一个,再不肯纳妾的。
又怕莲娘不信,因将自家卖身契与她看了道:“昨儿刚与东家签的,我自个儿都做了奴才,哪儿有奴才还要纳妾的道理。”
莲娘看罢滚下泪来道:“你清清白白的一个安善良民,怎好做这卖身为奴的勾当……”侯儿眼见事情成了,上前来拉了她的手道:
“还不是为了对你表表忠心,好姐姐,你的顾虑我都明白,只怕我来日出息了,就嫌弃你们母子两个,昨儿我与东家商议妥当了,这是个权宜之计,叫家主子替你看着我,来日璋哥儿成|人,咱们年过半百心思定了,求一求主子,只怕身价银子也不要,就放了出来也未可知。”
莲娘见他这般恳切,也少不得点了头,侯儿大喜,出去禀明了三郎夫妻两个,次日就筹备起来。家里开着绒线儿铺,嫁衣嫁裙都是现成儿的,乔姐儿请了媒妁与他两个主婚,择了吉日,就在下房里头成亲。一家三口穿红挂绿的,多谢三郎夫妻成全之情。至此小侯掌柜的对东家之事更是责无旁贷,莲娘管着内宅差事,对乔姐儿房里也更为尽心。
第102章 二姐疑心生暗鬼
连日无事,转眼又到了冬景天儿,如今三郎家中今非昔比,一家子锦衣貂裘,乔姐儿叫丈夫强逼着打扮得娇俏富贵,上罩着胭脂色牡丹莲花罗竖领对襟儿袄,领口儿袖面儿清一水的滚着苏绣,难为那绣娘心思讨巧,绣的又不是风花雪月花鸟鱼虫,竟是十几只翻滚讨喜的小狸奴,就是整个儿元礼城中也寻不出这么一件爱物来。
底下陪着焦月色素褶儿罗裙,裙角上也是几只小狸奴,都是拿真猫的猫毛拈了线绣出来的,远远地瞧去好似出的风毛一般,行动起来弱柳扶风,走进了瞧时却好似裙子里头藏着一窝小奶猫,正撒娇儿,俏得滴出水来。
外头昭君套是整张的貂皮集腋成裘做出来,元礼寻常人家,领口袖面有两块皮子就了不得了,乔姐儿这通身的气派往外头一走动,还当真好似宫里头的娘娘一般富贵风流。
大冷天儿,三郎只怕冻坏了浑家的身子,再不许她出去站柜台了,里外活计都托付给了莲娘,又张罗着教人牙子带几个丫头进来给乔姐儿买了放在房里。
乔姐儿年幼做秀才家小姐时候有个贴身的丫头,只是还不大记事就叫庶母革了去,倒不是个会使唤人的,况且成婚这么久,房里活计都是自家料理,相看了几个,粗粗笨笨的也不中用,只怕买了进来借不上劲,白放着也是淘气,灶上又有莲娘支应着,更加不用人手。
这一日闲来无事,可巧外头落雪,却是元礼城中第一场雪,三郎家中后头第三进住人的院子里整块地面儿都埋了地龙的,因此开了窗户还嫌热,因答应了乔姐儿自己不走镖,夫妻两个窗前月下,靠在一处赏雪。
三郎见乔姐儿做了好几身儿新衣裳,只怕别人讲究她家,又不肯穿出去的,白放着可惜了,因拉了她笑道:“你穿了昭君套,小羊皮靴子,咱们外头玩儿雪去。”
乔姐儿给他逗得扑哧儿一乐道:“说话儿也是快三十的人了,还不如侯儿老成持重呢,好端端的玩儿什么雪,都是半大丫头小子的营生,劝你丢开手吧。”
三郎起了性,便不收敛,见她不依,伸手打横儿抱了就往外走,唬得乔姐儿挥了粉拳捶他,只得答应着换了衣裳。
两个携手来在园子里头,果然好大雪,堆得倒有半人厚,三郎白日里贪玩儿,不肯叫人扫了去,只等外间与妻子来看。
拢了乔姐儿的手在袖子里说道:“你小时候虽然在屯里住几年,只怕也没搭过雪房子吧?我当日在小张庄儿里就是孩子头儿,最会做这个,搭一个给你瞧瞧。”
说着,院墙里头寻来铁锹扫帚,画了一块地方,先把厚厚的雪面拍瓷实了,从里头开始掏洞,深了时猫腰进去,里头打出门窗来,堆两个雪墩子权作桌椅,从门里探出头儿来笑道:“进来坐坐。”
乔姐儿掩住笑意摆了手道:“罢了罢了,往日里背人的时候你还说我是冰肌玉骨,如今进去,可不是冻成个冰坨子了?再不去的。”
三郎淘气,攥住了浑家描花玉腕,生拉活拽的扯了进去,乔姐儿挣不过他,给丈夫一把扯进怀里,只怕冻坏了,谁知一进雪房子里头,倒暖和,虽然比不得屋里全身都暖透了,也好似寻常房子一般,一点儿不透风的。
因好奇道:“这真奇了,原想着里头指不定怎么冷呢。”三郎道:“小时候过除夕,家家都在场院里头吃席放炮仗,家大人吃几杯烧刀子就能摚摚雪气,小孩子家吃不得酒,只好在院里堆雪房子取暖,就是那时候学会的。”
夫妻两个果然像小时候一样,紧紧的挨在一处,从那雪屋子天窗里头瞧着大月亮,一面说笑,三郎到底怕浑家着凉,略坐坐就带了乔姐儿出来。
两个正要进屋,忽见外头门房儿里侯儿一路小跑进来道:“跟大奶奶回,门上说高显城里的二姨奶奶带了哥儿、姐儿来了!”
乔姐儿一时转不过心思来,回头瞧了一眼丈夫道:“什么一大堆爷爷奶奶的……”说了半句,方才回过神儿来道:“莫不是我那妹子上城来瞧我?这真奇了,要来也不是这个节骨眼儿,不年不节的……姨老爷来了么?”
侯儿摇头道:“没见有官客跟着来,只有二姨奶奶一个堂客领着哥儿、姐儿来了。”三郎听了,一连声儿的快请,自己扶了浑家往二道门上迎出去。
但见乔二姑娘一手领着欢姐儿,一手怀抱着一个襁褓,里头睡的庆哥儿,眼睛哭的烂桃儿一般的来了。乔姐儿见了,唬了一跳,只怕是何大郎有事,又见穿的家常衣裳,也没戴孝,却不知怎么好端端的就回了娘家。
上来接住了妹子道:“你也太淘气了,不过两家通了几封信,你就敢带着孩子自个儿寻了来,若是地址不对,或是路上遇着拍花子可怎么好?叫妹夫怨你一辈子么!”
二姑娘此番乍见亲人,忍不得又哭起来,问她也不答腔,抽抽搭搭的,三郎只怕小姨尴尬,搭讪着领了欢姐儿、庆哥儿出去,二姐儿怕儿子晚间要奶吃,侯儿搭讪着笑道:“姨奶奶放心,我浑家也刚生了娃,这会子奶水足,交给我们带一会儿不妨的。”
二姐儿方才放了心,交了孩子出去,三郎倒带了房门,叫她( 市井人家 http://www.xlawen.org/kan/4483/ )
王氏心中叫苦,又怕屋子浅窄,给老街旧邻听了去笑话自家,扇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哭道:“老不死的老银妇,如何养出这许多冤家来,要了我老身的老命哟!”一群婆娘闹着,四郎闯进来道:“怎么好端端的又要吵,不怕邻居听见了笑话?”
那柳桃姐儿逮住了话头儿,冷笑一声道:“你家里放着大好前程不去做,反倒乐意去城里当个贩夫走卒,这都不怕笑话,我又怕的什么?”王氏听见话里有话,赶忙喝住了五姐,推到一边,拉了桃姐儿问道:“老四媳妇儿,你说我们家里谁要去做贩夫走卒了?”
桃姐儿翻楞着眼睛一笑道:“哟,怎么三哥还没对娘说么,前儿已经辞了看街老爷的差事,如今与嫂子商议定了,正要搬到元礼城中去寻差事呢。”王氏听了这话,险些喷出一口老血来,拉住了四郎问道:“你媳妇儿这话真么?”
四郎道:“怎么不真,哥亲口对我说的,还能有假?”那婆子听了,也顾不上家里,拉了五姐就要收拾包袱皮儿,往城里去寻三郎问个明白,四郎追出场院里头拦住了道:“哥如今退了赵家那半间土坯房,往何大郎家里住去了。”
王氏听了个大概,答应一声,扯了五姐脚不沾地的走了。四郎见母亲前去问罪,自己也回屋里叫了浑家要上城看热闹,进了房但见桃姐儿正试穿五姐的衣裳,叫了一声苦道:“你家里又不是没有新衣裳,怎好穿了她的,回头瞧见了,又是一场好口舌,趁着这会子她们上城,咱们也快跟了去,趁热打铁,叫三哥帮衬着寻了几个秀才的书信也就罢了。”
桃姐白他一眼道:“你忙的什么,自从过了门儿,一个大钱也不曾拿了你家的,如今老不死的和那小银妇不在,也叫咱们受用一会子,她们去了且闹呢,你何必蹚这一趟浑水。”
说着开了五姐的首饰匣子,满破都是银的,只有一支算是黄澄澄,拿在手里一掂,份量又不对,原是个镀金,啐了一声道:“当初怎么给你穷小厮儿诳了身子去,满屋子找不出像样的首饰来。”依旧掷回匣子里头不要,又往厨房里踅摸吃的。
见锅里还热着几块糕,也不顾烫手,捡了出来,寻着糖罐子沾了白霜吃,一面又往上房屋炕上坐着,挨个儿去开炕柜上的抽屉,俱都是上了锁了,骂了一声老不死,总算开了一个,里头只有百来个大钱,都掏出来揣在兜里。
下了炕伸手在四郎额上狠命一戳道:“一家子都是一个德行,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小旋风也似的在场院里抓挠一回,见也没甚油水儿,方才叫丈夫收拾了包袱皮儿,夫妻两个也往高显城里头赶。
却说三郎打发弟弟,来家与乔姐儿说了,乔姐儿倒劝丈夫还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好,如今贸贸然的打发了四郎,又怕他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再惊动了乡下老家儿,只怕两个要走就没那么容易。
果然到了晚间掌灯时候,外头那看门的土兵就进来回,说是三老爷的娘带着妹子进城来瞧他,三郎此时埋怨自己办事不牢,倒是乔姐儿劝他看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是先迎进来安排住下才是。
接了母亲、妹子进房来,何大郎晚间有饭局不在家,二姑娘又坐月子,起不来炕,王氏和五姐进去问了好就出来,连个小金锁也不曾与了庆哥儿,三郎只怕乔姐儿脸上不好看,自己现拿了银子吩咐土兵去银楼里办了一套长命百岁的金三件儿,叫浑家送进内宅去方才罢了。
王氏和五姐吃过夜饭,倒也未敢高声,先是搭讪着嘘寒问暖了一回,方才笑道:“恍惚听见你兄弟说,要辞了看街老爷的差事,往元礼去谋生计?”三郎知道定然是四郎家去挑唆的,蹙了眉不耐烦道:“书也不曾正经念了,如今连个保人都寻不着,成日里只会挑三唆四……”
王氏也不大明白甚的书信,暂且不去问他,只唉声叹气的道:“我儿,如今你是当过老爷的人,我老身不敢说你,只是也别学那眼馋肚饱的轻狂人儿才是,你兄弟虽说浑些,好歹还知道家里出过一任小官儿,为圆了这个梦,才苦熬苦业的在学里打滚这么多年。
如今你承蒙县丞老爷看顾,好容易选出来了,城里不显什么,到了我们屯里,吓!那还了得么?谁见了我不奉承我一句老封君,就是你妹子,这几日来说亲的人家儿也多了。怎么放着好好的老爷不做,倒要远远的去攀那个虚无缥缈的高枝儿……”
三郎见母亲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自己总不好说出县尉唐家仗势欺人的事情来,一则只怕乔姐儿脸上不好看,二来家里原本也是没钱没势的,说出来徒惹母亲挂心,倒不如不说的好。
只得笑道:“这看街老爷不过底下平头儿百姓叫着玩儿的,哪里当真是个官?别说是我,就是县丞、县尉两位老爷,我们市井小民见了何等尊贵体面,搁到稍微大一点儿的镇店上去,也跟没品级的差不多了。
如今四郎娶亲那一注银子也伤了我们小公母两个的元气,想着做人又何必非要名利双收,咱们家原先就不是什么高门大户,还以实惠为要就是了,我们原先在老娘娘庙赶过几次庙会,倒是有些赚头儿,若是往大镇店上头奔一奔,没准儿倒好宽松些。”
那王氏是个认钱的主儿,往日也曾听见些走街串巷的挑货郎说过,那元礼城好似京里一般的繁华,遍地都是银子,只是没人去捡。如今听见儿子这般说辞,心里又是一动。
就是吃不准如今三郎分房单过了,成日家给那小狐狸吹着枕边风,就算来日阔了,也未必就肯看顾家里,到时候自己人才两失,又不划算……
倒是张五姐还算机灵些,搭讪着要寻茅厕,拉了母亲出来,两个往背人地方,方说道:“娘怎的糊涂了,哥哥是家里长子,养老的事情是躲不掉的,他家里越是家趁人值,您老越是老来有靠。”
王氏只怕隔墙有耳,赶忙朝她摆了摆手,领着往茅厕里走,一面低声道:“那也未必,你三嫂是个精细人儿,三郎要是没有甚便罢了,若是来日当真发了财,吓!咱们家里这一份儿家私不叫她都搬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五姐钻了茅厕,一面解裤子一面笑道:“您老这真是老糊涂了,她家里哪里还有什么娘家,爹妈死绝了,妹子又出阁,自是傍着咱们家过活的,我教您老一个法子,不过一年半载的,三哥家里自然也要养下个哥儿、姐儿的,你瞅准了空子,就说小夫妻家不会带孩子,谋了进去,住下不走,叫你金孙与你亲近,离不开,不怕他们不给你养老送终。”
王氏听见五姐这话,因笑骂道:“好个精细的小蹄子,倒会算计,我看你也不全是为我老身着想,只怕是要叫我从家里诳了银子出来,养活你那小女婿吧?”
五姐提了裤子起来,一面拾掇裙子一面笑道:“人家好心好意出谋划策,妈倒会编排人的!”
两个嘁嘁喳喳商量一回,方定下主意,暂且允了三郎外出谋生,就看以后端的如何。晚间何大郎来家,拜见了亲家太太,安排在客房里头,又寻了三郎说话儿,叫他只管招待母亲妹子住下,莫要见外才是。
一家子收拾妥当,也到了人定光景,乔姐儿先去客房里头伺候婆母小姑子梳洗已毕,安顿睡下,方才来家,打发三郎烫脚,有一搭没一搭的与他撩水,一面说道:“今儿听见婆母娘担忧,原本也是有理的,元礼地面儿比不得高显,虽说机会多些,只怕挑费也大。”
三郎从浑家手中接过巾子来,自己揩抹干净了,换了鞋袜道:“这个你且莫要忧心,万事有我。”乔姐儿见他说得笃定,倒有些摸不着,笑问道:“哟,怎么蹲了一趟大狱,倒好似下了一趟波斯,弄来一船的好宝贝也似的。”
三郎见如今夜深人静,搂了乔姐儿在身边,从怀里摸出一面小旗子与她瞧,笑道:“这东西你且贴身收着,来日指着它,倒好与你买座前后五进院子,两三房下人,几个胖丫头的。”
乔姐儿靠在丈夫怀里,低头瞧那旗号,小小的一幅,上头绣的既不是人物也不是山水,却是一朵春花,绣工也不大精致,端的瞧不出什么好处来,扑哧儿一乐道:“别是你外头拾了来哄我的吧?”
三郎附在她低声笑道:“好姐姐,说与你知道是不妨的,只是此事是个血海也似的干系,你可千万莫要外头散去。这原是花二哥的人物字号,莫要小瞧了它,只因当日在监里,见我只怕护不住你,自怨自艾的,方才拿出这个印信来与我。
有了这个旗号,从元礼地面儿走出几百里地去,凭你什么江洋大盗海陆飞贼,再不敢当着旗子作案,二哥又许我几百银子做个本钱,到了元礼城中就开起镖局子来,只要扬起他的字号,方圆百里的镖师趟子手,都要来投奔,卖我一个面子。”
乔姐儿听见要开镖局子,又有些担忧道:“这信物虽是好的,那花二哥是凭着真刀真枪挣出来的名头,没听见前儿我与你说,他夤夜之间潜出南牢,也行几百里去助我之事?第二日回了监里,你还做梦呢!如今虽说练过几日庄稼把式,又没个传授,只有这个死物,怎好就开起那样大的买卖来,万一给人家挑了不是玩的。”
三郎听见浑家忧心,因笑着解释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原不知道江湖上的规矩,就好似兵法一般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讲究的是一个义字当头,最重信用,拳脚枪棒也不过是除暴安良的手段,若是当真想评话本子里头讲的,一见面就要打打杀杀,从古至今还能剩下几个绿林好汉呢。”
碧霞奴听了,方才略略放心,又逼着丈夫赌咒发誓,只做掌柜的,不许跟着镖师趟子手往外头走镖去,不然就永远不与他沾身,三郎只得忍着笑起了誓。
夫妻两个正要解衣就寝,忽听得外间“咚”的一声,倒把两人唬了一跳,旁的倒也罢了,只怕有人听了花二哥那一节故事,可就是个私通江洋大盗的罪过,三郎不敢大意,穿了衣裳趿着鞋子出去,不一时仍回来,却将个小奶狗掼在地下,苦笑一声道:“瞧瞧,都是你纵得它,有个窝不睡,倒在外头挠门,如今既然我来家,怎好叫着小畜生占住了你。”
说的碧霞奴也跟着笑了,招了招手儿,阿寄迈了短腿跑到炕沿儿地下,也知道规矩,不敢上炕,扒住了炕沿儿朝女主人摇着尾巴撒娇儿。
碧霞奴见了,又怜它在外头睡着可怜,正要伸手捞上来,早给三郎一把扯住了小奶狗的后颈拎了起来,方才炕梢儿上道:“叫它上炕已经不错,还想睡了我的老婆,门儿也没有。”说着,吹灯上炕,夫妻自有一番温存情谊,一宿晚景题过。
转眼二姑娘出了月子,庆哥儿办过了满月酒,渐渐的也好带了,乔姐儿见妹子家中无事,便和丈夫商量往元礼城中去的事情。
又是忙着摆酒请客,亲朋故旧都来践行,三郎虽然当日说的决绝,席间也少不得对杜琴官说了,他的入幕之宾多得是黉门秀士,只要一句话便赶着写了荐书来讨他的好儿,全然不是难事。
高显这边儿收了尾,家中粗笨木器一卖,只有夫妻两口儿空着身,裹了几个包袱皮儿,不过都是换洗衣裳,细软票子,碧霞奴手里抱了阿寄,何大郎两口儿,李四郎两口儿往长亭上洒泪送别,张家一干人等连个面也没露。
张四郎不知怎的在家发起高热来,那柳桃儿嫌弃丈夫没用,也不肯端汤奉药请太医,末了还是王氏得了消息,把五姐寄养在夏婆子家中,自己在儿子家里住下,每日伺候,这一回三郎上城,一家子都不得闲。
两口子坐了一日的车就到了元礼城中,碧霞奴上一回进城是为了给丈夫讨个生路,沿路之上只管哭泣,哪有心思瞧些景致,如今再走这条官道,一路上桃红柳绿的正是好春光,又有心爱的檀郎伴着,与丈夫言笑晏晏,一日路程说话儿就到了。
依旧是往那侯家老店里头暂住,那小伙计还认得乔姐儿,见这一回是夫妻两个投店,又有包袱皮儿,瞧着是个常住的,满心欢喜往里让,一面赶着乔姐儿只打听三仙姑的下落,可有给自己说个合适的姑娘。
乔姐儿如今已过花信之年,见这半大小子,只当做是小孩子,且喜他心思单纯,因笑问道:“不知道小哥要寻个什么样儿的,奴家来日见了干娘,好与你说。”
那小伙计脸上一红,伸手比划着道:“若是好似大娘子这般人品……”话没说完,瞧见前头走着那金刚一般的后生回头瞪了自家一眼,登时唬得魂飞天外,赶忙改了口道:“我又怎么配得上……”倒把乔姐儿逗得笑了一回。
三郎见这小伙计也是个实在人,因赏下几钱银子,托他往热闹繁华的街面儿上头打听谁家要租两三进的院子。
乔姐儿只怕一出手就是这样的排面儿,来日若是经营不好,怕是连花二哥襄助的几百两也要搭了进去。三郎却说这镖局子不同于旁的买卖,讲究个排场气势,若是门脸儿租的小了,只怕往来的客商瞧不上,也削了花逢春的面皮。
碧霞奴对这些江湖上的事情一概不知,见丈夫说的有理,便不阻拦,那小伙计果然是个办事的,不出两三日就打听到了一处好门脸儿。
原先是个大绸缎庄子,临街三间大门脸儿,里头三进院子,后一层住人,有个小花园子,当中一进是仓库,摆放各色绣品绸缎,前头一层招待来往客人,只因原先的老东家没了,只剩有个独养儿子,寡母不敢管他,成日家斗鸡走狗眠花宿柳的,又抽上了福寿膏,没几日就把个好端端的万年产业糟蹋一空。
那旁的嗜好也罢了,单独一个烟瘾,犯上来要死要活,家中两三房下人,几个收用过的大丫头都叫人牙子打发了还是不够,到底把个正房大娘子卖到窑子里做了姐儿,老丈人家里听见这事如何肯依,带着大小舅子十来口人,围追堵截打上门来,捉了这败家子儿打个臭死,老太太病在屋里,听见这事唬死过去,一家子死走逃亡,单等着卖了宅子换个棺材本儿。
乔姐儿听见这家子一本烂账,原本是个和软不过的人,心里酸酸楚楚的,倒觉着不忍心杀价,还是三郎有些见识,因劝她道:“做生意就说不得那许多了,出门在外,谁不是将本求利讨个生活的?便是多与这家人家儿几两银子,末了拿去花了,又连累了旁人无辜受害。”
因问那小伙计,他家大娘子可曾赎了出来,有无子嗣,那小伙计叹了口气,讲了事情来龙去脉。
原来这大娘子倒也命苦,原本卖到院里的时候就怀上了,抱住了丈夫的腿求他好歹留下子嗣,那少爷也不是个人,因为没有显怀,只说不信。
送了进去,接了一两个月的客倒显怀了,又吃了行院的妈妈好一顿打,也不能会客,白养了几日,撵了家去只要退钱,幸而做事不机密,叫娘家知道了这事,拿银子赎了出来,放在家里将养,好容易养下个哥儿来,又要遮羞,也不顾女孩儿死活,又送到那烟鬼手里去,那少爷反不信是自己的种,只说接客时候怀上的,也不肯要。
如今这大娘子里外不是人,婆家说不是自家的苗,娘家虽然出了气,又嫌她流落了风尘坏了门风,人不人鬼不鬼的,怀抱一个月科儿里的孩子流落在城隍庙里,满城的人都说可怜。
乔姐儿听见这事,心中老大不忍,三郎也忿忿的说道:“遇见个混账的丈夫倒也罢了,怎的娘家也这般心狠,我看也不必多给银子,一口价赁了下来,剩下的就接济这家的大娘子倒是便宜。”
那小伙计笑道:“三爷说的是了,那抽过福寿膏的人,见了银子是命,得了钱就要去换了烟来吃,如今只要三头二百的杀价,他家里死走逃亡,单剩下一身一口在这里,还不是由着咱们摆布。”
三郎也是恨了这个不成材的败家子儿,又赏了小伙计几两银子,托他寻个靠谱的中人做成此事,这样大的临街门脸儿三进院子,搁在高显城里也要三四百银子,如今因为托付的中人能说会道,哄了那败家破业的玩意儿,只要五百两,连着房屋地契都拿下来了。
张三郎原是想租下来的,如今见房价便宜,渐渐起了置业的心思,只是那花逢春分别之前也不过就给了五百两银票,若是都花在这上头,来日装潢门面,招募镖师趟子手,可就没了本钱,所以连日来犹豫未决。
乔姐儿明白丈夫的心气儿,这一日晚间服侍着抹脸烫脚之后,两个挨身睡下,叹了口气道:“那绸缎庄家里的大娘子是个薄命的了,女孩儿家比不得男人满世界里走,是个没脚蟹一般困在闺房里头,一步嫁错,满盘皆输……”
三郎好奇笑道:“怎么好端端的又说起这个来?莫不是给我提个醒儿,倒是你多心了,我若是那样不知道上进的蠢物,你也不来亲近我了。”
乔姐儿歪着头靠在丈夫肩上,有一搭没一搭伸手把玩着发尾道:“咱们过惯了穷日子,许是人富贵了之后,总要贪图些纸醉金迷的事也未可知,前儿你没听说?县丞老爷家里又闹了一场,说是老爷商量着要娶一房如君呢,只是微微露意,太太就不依了。”
三郎这才听出妻子的话头儿来,爽朗一笑道:“你这小丫头子,拐着弯儿的损人,瞧你生得这般和软性子,如何镇得住那些妖精,莫说我如今是个市井小民,就是来日发达了,也不做那样纳妾收房的勾当,倒省得叫你受罪。”
乔姐儿扑哧儿一乐道:“这话真么?若是真心,你就赌咒发个誓,我自有好东西拿出来孝敬你呢。”三郎只当浑家所说乃是床笫之事,禁不住心里一动,果真起来半跪在炕沿儿指天发誓道:“苍天在上,信士弟子张上邪如今起个誓,若是辜负浑家乔氏娘子,宁愿身受三刀六洞害了性命去,押在十八层地狱阴山底下永世不得超生……”
第100章 初发迹救助弱女
谁知三郎听了,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欺上身来搂在怀里道:“这可不能够,就是天王老子来了,说不得也只好反他娘罢……”
唬得乔姐儿又羞又怕,挥着粉拳锤他道:“了不得,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也敢说……”急忙掩了丈夫的口,又笑道:“我哄你玩呢,你没见戏文里头说的唱的,宫里的娘娘们都是天仙也似的模样儿,我这样蒲柳之姿哪里比得,便是没有皇爷瞧见也罢了,若当真瞧见,只怕还唬着了呢,你可真是个无事忙!”
说的三郎也摇头笑了道:“常言道关心则乱,况且我只不信宫里的娘娘还能生得比你颜色好。”乔姐儿也懒得理他。
说话儿过了小半年,夫唱妇随的过着,小日子越发红火起来,三郎这头的生意,侯儿已经做的顺风顺水的,跟着镖趟子出去两三趟,身量儿也长高了些,见识阅历也都有了,绸缎衣裳一穿,瓜皮小帽一戴,再瞧不出当年侯家老店那小伙计的模样儿。
碧霞奴的绒线儿铺做的也好,如今养出了一批熟客,也不用每日里出去站柜台,偶然想在家歇两日,就把莲娘打扮好了送过去看店,虽说生得不如乔姐儿,上了苏杭办来的胭脂水粉,也是个端庄俏丽的美人儿胚子,只是她一站柜台,家里的璋哥儿就没人带了。
乔姐儿倒是天生喜欢孩子,该着换班时,不待莲娘开口,自家就去接了璋哥儿来家玩一日,那璋哥儿是碧霞奴瞧着长大的,对她好似亲娘一般的亲近,也不哭闹,老老实实跟着主母一处玩耍。
偏生这一日歇了中觉醒了,想起要油炸糕吃,乔姐儿不大吃甜的,家里没个小娃娃,也不预备,莲娘出去下房里就锁了门,家里又没钥匙,只好抱了娃娃往街面儿上买去,不巧走了几条胡同儿都没瞧见挑货郎,想着自家绒线儿铺里刚进了一批雪花儿洋糖倒好卖,不如抱了孩子去拿几块来哄他。
晌午日头快要偏西,正是家家户户歇中觉的时候,乔姐儿抱了孩子往绒线儿铺门脸处走着,街上没有半个人影,远远的瞧见铺子好似上了板儿,倒是唬了一跳,分明是打发了莲娘来看店,她又不是个躲懒不做生意的……
好奇扒着门缝儿往里一瞧,房里昏沉沉的瞧不清爽,倒好似有人呜呜咽咽的声音,乔姐儿只怕是莲娘一个人看铺子,街上又没闲人,莫不是遭了贼惦记,赶忙转身往窗棂处舔破了窗户纸细看。
但见那甄莲娘给一个男人按在柜台上,两个叠做一股,一耸一耸的,做那夫妻晚间被窝里头的勾当,唬得乔姐儿哎哟了一声,狠命拍着窗户,开口就喊“捉贼”,刚喊了两声,铺子的门就打开了,滚出一个人来,跪倒在乔姐儿的绣鞋边上,只说:“求奶奶超生,莫要叫嚷出来。”
乔姐儿定睛一瞧,竟是家中的小侯掌柜,再往屋里探头一看,但见那甄莲娘满面飞红,含羞带愧的系好了裙子,只不敢出去,隔着一道门也跪下了,垂泪无言。
碧霞奴是成过亲的妇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登时脸上一红,且喜街面儿上一个闲人也没有,倒还不妨,因笑道:“你如何倒在此处,你们爷正等着你回镖局子里头对账呢,还不快去?”
侯儿见了台阶儿,二话不说,磕了个响头,爬起来飞也似的跑了。乔姐儿摇了摇头,抱了孩子进了绒线儿铺,回身关了街门儿,方才把莲娘扶起来道:“这事有几回了?若是他强你的……”
莲娘这才滚下泪来道:“不关侯七爷的事,是奴家不要脸勾引了他……”怀里璋哥儿瞧见母亲哭了,小人儿家也知道心疼娘亲,咋呼着小手儿去摸她的脸。
乔姐儿知道莲娘从火坑里出来,平日里最怕这事,偶然瞧见铺子里大姑娘小媳妇儿说笑些房里事还冷了脸回避了,何况这样勾当,定然不是苟且的事,又见她肯替侯儿说话,因猜测着笑道:
“你的为人我是知道的,不然也不敢叫你管内宅的事情,既然两下里俱有了意,为什么不竟嫁给侯掌柜?我见这孩子跟着我们当家的历练了一半年的,比原先身量儿也出挑了,模样儿也周正些,是个上进的好孩子。”
莲娘接过了璋哥儿哄着,一面叹道:“大奶奶是个菩萨,不因为我是火坑里出来的就小瞧了我,如今莫说我是做过姐儿的,就是寻常这个岁数的妇道,给人休了又带个拖油瓶,哪儿还有小后生家瞧得上的……
七爷如今虽说独当一面了,到底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得了爷和奶奶的赏识,也是家主人一样丝绸儿的衣裳穿着,月钱银子加上年底的红利,一个人进项倒好比得上屯里一家子的嚼裹儿,人又生得端正,奴家没站过几次柜台,就有不少姑娘家悄悄的打听他了,我一个残花败柳的身子,又带着哥儿,哪儿敢想那个高枝儿去……”
乔姐儿听见莲娘这般说,只怕是铁定了心思不要挑明的了,因叹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又要与他不清不楚的傍在一起?这样的事情说到底还是妇道人家吃亏。若是事情做得不亲密,将来璋哥儿大了,又叫他怎么做人?”
莲娘滚下泪来道:“奶奶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只是那小侯掌柜几次三番的来缠我,我也是个没气性的,心里就软了。他倒是个心思正派的,许给我三媒六证、明媒正娶,只是我这样的出身怎好配的他?待要不肯,又舍不得他一片真心,只好权且混着,过个一二年,他淡了心思,再寻一房干干净净的黄花儿闺女娶了进门,自然就忘了奴家了……”
乔姐儿却没想到这甄莲娘是个多情的女子,虽然做下不才之事,心里却恨不起她来。只得柔声安抚了一番,打发她带着孩子家去歇着。一个人留下看着铺子,到了晚间锁了街门儿家去了。
才过了门房儿,见头道院儿里头柜上还是亮着灯,只怕是丈夫正盘账,走过去瞧,就见那小侯掌柜跪在地上,只管打躬告求,三郎面上却有喜色,点头不语。
碧霞奴不知何意,那侯儿见了主母后来,赶忙见了礼,搭讪着会门房儿去了。乔姐儿因问丈夫何事。原来侯儿见自家私情给当家主母撞破了,原先也是心爱着莲娘的,只是女家不肯吐口,所以迟迟未提。
如今只怕带累了莲娘名声,晚间散了差事,就跑到柜上来求三郎开恩,成全了这一门亲事。张三郎并不知他与莲娘有些手尾,往日里瞧着这两个倒也般配,因答应了转托家中娘子帮衬说合。
乔姐儿听了来龙去脉,见这孩子心思倒也纯正,况且两下里都是有情的,又有了夫妻之实,璋哥儿眼看大了,没个亲爹照看也不便宜,不如成|人之美,也是一段美满姻缘。
就往下房里去给莲娘道喜,谁知莲娘心思倒是决绝,执意不从,乔姐儿见那个意思,一时半刻也是回转不过心思的,只好先丢开不说,回了房中,删繁就简将两个的私情说与丈夫知道。
三郎是个直性汉子,平日里见不得藏污纳垢之事,听见这事,蹙了眉道:“既然恁的,明儿结了工钱,叫两个都散了伙吧。”
碧霞奴见丈夫动怒,柔声劝道:“他们两个私自相会自是不对,只是咱们也从那个时候过来过的,小儿女的心思如何不懂,依我说就宽了这一回,将他两个做成一对小两口儿,拴住了两人的心思,这两个也算是好的,日后你就是一万八千的买,也未必有一房这样的人家了。”
三郎细想一回,若不是自家婚事顺遂,竟也似侯儿这般求之不得,倒真保不齐自己为了乔姐儿也要做这偷香窃玉的勾当,况且两个都是爽利能干的人,若是做成一门亲,留在买卖铺户里,倒真个是左膀右臂的勾当。
第二日夫妻商量妥当,双双躲了出去,叫侯儿好生去对那甄莲娘诉诉衷肠。莲娘原本执意不肯,怎奈侯儿赌咒发誓非卿不娶,又指天画地的起誓定然对璋哥儿视如己出,对外只说璋哥儿是自家头生儿子,今生今世只娶莲娘一个,再不肯纳妾的。
又怕莲娘不信,因将自家卖身契与她看了道:“昨儿刚与东家签的,我自个儿都做了奴才,哪儿有奴才还要纳妾的道理。”
莲娘看罢滚下泪来道:“你清清白白的一个安善良民,怎好做这卖身为奴的勾当……”侯儿眼见事情成了,上前来拉了她的手道:
“还不是为了对你表表忠心,好姐姐,你的顾虑我都明白,只怕我来日出息了,就嫌弃你们母子两个,昨儿我与东家商议妥当了,这是个权宜之计,叫家主子替你看着我,来日璋哥儿成|人,咱们年过半百心思定了,求一求主子,只怕身价银子也不要,就放了出来也未可知。”
莲娘见他这般恳切,也少不得点了头,侯儿大喜,出去禀明了三郎夫妻两个,次日就筹备起来。家里开着绒线儿铺,嫁衣嫁裙都是现成儿的,乔姐儿请了媒妁与他两个主婚,择了吉日,就在下房里头成亲。一家三口穿红挂绿的,多谢三郎夫妻成全之情。至此小侯掌柜的对东家之事更是责无旁贷,莲娘管着内宅差事,对乔姐儿房里也更为尽心。
第102章 二姐疑心生暗鬼
连日无事,转眼又到了冬景天儿,如今三郎家中今非昔比,一家子锦衣貂裘,乔姐儿叫丈夫强逼着打扮得娇俏富贵,上罩着胭脂色牡丹莲花罗竖领对襟儿袄,领口儿袖面儿清一水的滚着苏绣,难为那绣娘心思讨巧,绣的又不是风花雪月花鸟鱼虫,竟是十几只翻滚讨喜的小狸奴,就是整个儿元礼城中也寻不出这么一件爱物来。
底下陪着焦月色素褶儿罗裙,裙角上也是几只小狸奴,都是拿真猫的猫毛拈了线绣出来的,远远地瞧去好似出的风毛一般,行动起来弱柳扶风,走进了瞧时却好似裙子里头藏着一窝小奶猫,正撒娇儿,俏得滴出水来。
外头昭君套是整张的貂皮集腋成裘做出来,元礼寻常人家,领口袖面有两块皮子就了不得了,乔姐儿这通身的气派往外头一走动,还当真好似宫里头的娘娘一般富贵风流。
大冷天儿,三郎只怕冻坏了浑家的身子,再不许她出去站柜台了,里外活计都托付给了莲娘,又张罗着教人牙子带几个丫头进来给乔姐儿买了放在房里。
乔姐儿年幼做秀才家小姐时候有个贴身的丫头,只是还不大记事就叫庶母革了去,倒不是个会使唤人的,况且成婚这么久,房里活计都是自家料理,相看了几个,粗粗笨笨的也不中用,只怕买了进来借不上劲,白放着也是淘气,灶上又有莲娘支应着,更加不用人手。
这一日闲来无事,可巧外头落雪,却是元礼城中第一场雪,三郎家中后头第三进住人的院子里整块地面儿都埋了地龙的,因此开了窗户还嫌热,因答应了乔姐儿自己不走镖,夫妻两个窗前月下,靠在一处赏雪。
三郎见乔姐儿做了好几身儿新衣裳,只怕别人讲究她家,又不肯穿出去的,白放着可惜了,因拉了她笑道:“你穿了昭君套,小羊皮靴子,咱们外头玩儿雪去。”
乔姐儿给他逗得扑哧儿一乐道:“说话儿也是快三十的人了,还不如侯儿老成持重呢,好端端的玩儿什么雪,都是半大丫头小子的营生,劝你丢开手吧。”
三郎起了性,便不收敛,见她不依,伸手打横儿抱了就往外走,唬得乔姐儿挥了粉拳捶他,只得答应着换了衣裳。
两个携手来在园子里头,果然好大雪,堆得倒有半人厚,三郎白日里贪玩儿,不肯叫人扫了去,只等外间与妻子来看。
拢了乔姐儿的手在袖子里说道:“你小时候虽然在屯里住几年,只怕也没搭过雪房子吧?我当日在小张庄儿里就是孩子头儿,最会做这个,搭一个给你瞧瞧。”
说着,院墙里头寻来铁锹扫帚,画了一块地方,先把厚厚的雪面拍瓷实了,从里头开始掏洞,深了时猫腰进去,里头打出门窗来,堆两个雪墩子权作桌椅,从门里探出头儿来笑道:“进来坐坐。”
乔姐儿掩住笑意摆了手道:“罢了罢了,往日里背人的时候你还说我是冰肌玉骨,如今进去,可不是冻成个冰坨子了?再不去的。”
三郎淘气,攥住了浑家描花玉腕,生拉活拽的扯了进去,乔姐儿挣不过他,给丈夫一把扯进怀里,只怕冻坏了,谁知一进雪房子里头,倒暖和,虽然比不得屋里全身都暖透了,也好似寻常房子一般,一点儿不透风的。
因好奇道:“这真奇了,原想着里头指不定怎么冷呢。”三郎道:“小时候过除夕,家家都在场院里头吃席放炮仗,家大人吃几杯烧刀子就能摚摚雪气,小孩子家吃不得酒,只好在院里堆雪房子取暖,就是那时候学会的。”
夫妻两个果然像小时候一样,紧紧的挨在一处,从那雪屋子天窗里头瞧着大月亮,一面说笑,三郎到底怕浑家着凉,略坐坐就带了乔姐儿出来。
两个正要进屋,忽见外头门房儿里侯儿一路小跑进来道:“跟大奶奶回,门上说高显城里的二姨奶奶带了哥儿、姐儿来了!”
乔姐儿一时转不过心思来,回头瞧了一眼丈夫道:“什么一大堆爷爷奶奶的……”说了半句,方才回过神儿来道:“莫不是我那妹子上城来瞧我?这真奇了,要来也不是这个节骨眼儿,不年不节的……姨老爷来了么?”
侯儿摇头道:“没见有官客跟着来,只有二姨奶奶一个堂客领着哥儿、姐儿来了。”三郎听了,一连声儿的快请,自己扶了浑家往二道门上迎出去。
但见乔二姑娘一手领着欢姐儿,一手怀抱着一个襁褓,里头睡的庆哥儿,眼睛哭的烂桃儿一般的来了。乔姐儿见了,唬了一跳,只怕是何大郎有事,又见穿的家常衣裳,也没戴孝,却不知怎么好端端的就回了娘家。
上来接住了妹子道:“你也太淘气了,不过两家通了几封信,你就敢带着孩子自个儿寻了来,若是地址不对,或是路上遇着拍花子可怎么好?叫妹夫怨你一辈子么!”
二姑娘此番乍见亲人,忍不得又哭起来,问她也不答腔,抽抽搭搭的,三郎只怕小姨尴尬,搭讪着领了欢姐儿、庆哥儿出去,二姐儿怕儿子晚间要奶吃,侯儿搭讪着笑道:“姨奶奶放心,我浑家也刚生了娃,这会子奶水足,交给我们带一会儿不妨的。”
二姐儿方才放了心,交了孩子出去,三郎倒带了房门,叫她( 市井人家 http://www.xlawen.org/kan/4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