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他们在发展生产力上有什么成绩?在发展生产力上有什么贡献?我们建国三十年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成就,同解放前的几十年比较,难道不是大大可以自豪的吗?你的这种思想有问题,是典型的崇洋媚外,是‘洋奴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哈叭狗’!”天津姑娘一激动,“大帽子”就给高保平飞过去几顶,“你是不是认为美国的月亮,都要比中国的圆,日本的海水,都要比中国的甜?”
高保平被噎得连吸冷气,“哎、哎,冯霞同学,咱们这可是正常的同学之间的辩论,可不是开我的批斗大会!干嘛火药味这么浓,温柔点嘛,咱有理说理,别扣‘帽子’,有理不在言高嘛,事实就摆在哪,你凶也说明不了问题,也别扯上什么美国的月亮、日本的水,班长,你说是吗?”他扭头望向我。
开学一个月后,高老师召开班会,让同学们正式选举班委会、团支部。
因为我代理了一个月班长,再三声明:不要把我作为候选人。
结果投票下来,班长仍是我,团支部书记是活泼可爱的天津姑娘冯霞。
就这样班里年龄最小的,反倒成了班长。这也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对此都不太感兴趣,名利思想淡薄。而把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而已。
后来系学生会的两个高年级同学,找我参加学生会,被我以各种乱七八糟的理由,坚决拒之门外。
强扭的瓜不甜,他们只好作罢,找了老大高健,当了学生会副主席。
听见保平问我,我想了想,“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是简单能说清楚的,我有点同意冯霞的意见,当然她的那几顶‘帽子’除外,”。
我周围旁听的几个同学都笑了起来,冯霞也不好意思笑着瞪了我一眼。
“这个社会制度孰优孰劣的问题,必须结合历史来看。建国前的历史,冯霞已讲得很清楚。咱们国家的底子薄,甚至比一清二白,还糟糕,起步点就不一样。”
“可日本战败后,同样基础很差,挨了两颗原子弹后,可以说在废墟中起步,可我国解放后,三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生产水平,却仍然比不上日本这个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宿舍的老二——广东人王志明,在一旁插话。
“日本虽然战后变成废墟,但他只伤了皮肉,而未伤之元气。早在一八六八年,日本明治天皇实行‘维新’,所谓的‘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资本主义,采取发展生产,振兴工业、普及教育和富国强兵政策。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一百一十多年了。而我国从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是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时代,被人骂时称为‘东亚病夫’;被人夸时叫‘东方睡狮’。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只有四九年建国至今三十年的历史,同帝国主义国家一百多年、二百多年相比,所取得的成绩,还不能算是奇迹吗?”我说得也有点激动,声音不觉一下就高了起来。
“说得好”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几个周围,已站了不少人围成一个圈,还有不少外系的同学。
声音是从圈外发出的。
我循声而望,坏了,这不是教我们政治经济学的老师——张玉保教授吗?他什么时候来的,难道这一节是公共课,怪不得外系的同学也都在(大学公共课是几个系的同学一起上大课),这下露脸可露大了!
“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张玉保教授走到我面前,笑着说,“你是哪个系的?叫什么名字,我怎么瞧着你眼生。”
我一下了脸红了,我们班知情的同学“哄”的,发出善意的笑声。他基本不上公共课,你可不就瞧着他眼生嘛!
“噢”,张老师似乎明白了什么,“没关系,你们都是大学生,成年人了,只要知道在做什么,该怎么做就行了。老师教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们明白。不过我的课考试,你必须达到优秀。吴永成,是叫吴永成吧!现在咱们开始上课。”
说完,张老师向讲台走去,半道上突然转过头:“吴永成,我给你个建议,你可以把刚才你们几个同学的辩论,写成一篇东西,发到报社,发到咱们学校和其它学校的校刊上,让更多的年轻人,都来参加这个讨论。真理是不怕辩论的。越争越论,才会显出她的永恒!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经过多少年理论和实践证明的,并不能因为我们国家暂时的落后,就对这个制度本身产生怀疑。实践会证明她的正确,历史会告诉我们一切的。”
32.一九八0年,我来了
“不平凡的一九七九年过去了,回忆过去,无限欢欣。
一九七九年,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四化进军的第一年。是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夺取国民经济胜利的第一年。由于全国人民的努力,国民经济的调整已初见成效,有了良发的开端,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清晨六时,我在学校的操场,沿着跑道跑着。学校的大喇叭,正播送着一九八0年元旦社论。
此时天刚微亮,操场上也没有几个身影,只有我一如继往地坚持自己的晨练:跑步热身——打拳健身——背诵英、日、俄、法单词。
入学快一个学期了,毫不脸红的说,早晨的我,已成了对外贸易学院操场上的一道亮丽的固定风景线。这种毅力,在一般年轻人身上是很难见到的。
一九七九年结束了,我边跑边想,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也八、九个月了,自己在这一年里做了些什么?在下来的岁月里又该如何做?以什么样的思维,去面对这个世界?
一九七九年,正如社论中说的,是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夺取国民经济胜利的第一年,这是完全正确的。她标志着祖国,已开始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虽然良好,但这也只是一个开端。各种政策仍然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局限性很厉害。可以说是铁板一块:针刺不进,水泼不进。
别说搞企业,就连个人,想领营业执照、办个小摊,也是无门可寻、坚决不准的。
在我印象中,全国第一个领取营业执照个人练摊的是一个温州女人,在一九八二年办的。那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个体户。国家政策到八二年,对个人经营在政策上才解冻,虽然在七九年十一月份,中央批转了统战部下发的《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问题的请示报告》,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恢复了劳动者身份,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商贩们就能如何大施拳脚,只是告诉你给你平反了。你只是一个正常人而已,不再打入“另册”对待,也不用再看别人的白眼了。至于其它,休想!你当真告诉他,你可以练摊了,比划起来吧,打死他也不敢有这个念头。“文革”十年,没把他们折腾死,就算祖宗有灵了。
所以现在中国的经济格局,就是以国有经济占百分之百的绝对控制权,不存在任何杂质,即国有全民制为主体、集体经济为补充。
至于“中外合资法”,虽已从一九七九年七月二日颁布并实施,我看目前也没有一家外国企业敢来!老外也害怕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一九七九年。
良好的开端,无奈的局面。逝者已逝矣.
“充满希望的一九八0年来到了,展望未来,喜悦无限。
一九八O年,是全国人民进行新的长征的第二年。是夺取新长征第一个战役胜利的第二年,是八十年代的第一年,是关键性的一年……。”喇叭继续播送着。
一九八0年是关键的一年,对我也是关键的一年,必须想办法,有所作为。
七九年十月,与鱼湾大队胡云珍一席“酒谈”,能影响到一个村、甚至辐射到一个公社。但那毕竟影响太小。即使先富起来也是小打小闹,只能解决温饱有余的问题。
况且农民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残余的影响,受到了极严重的历史局限性:穷则自卑、自贱、自弃,听天由命;达则小富即安、固步自封、明哲保身。他们是一盘散沙,这不是我刻意贬低我们的父老乡亲,事实证明就是这样。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民爆发的革命,那是在他们觉得无法生存、绝望时,发出的怒吼!前提是有一个他们信赖的领头人。
对,我就要做他们的领头人。只有自已有了雄厚的资本,只有获得他们的信任,才能有资格做他们的领头人。
要想获得雄厚的资本,在国内八二年以前很难办到的。个人的力量,与国家机器对抗,只能是螳螂挡车——自取死亡。
我边跑边苦苦思索着。
“擦边球!”,对呀,旁边几个打球同学的一声喊提醒了我,走政策的边缘,尽可能、最大程度用活政策,打擦边球。
只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的早日致富,为什么不干?!!
我抬眼一看,无色已大明,操场上活动的人也多起来,打排球、篮球,跑步、晨读的都有。
我的视觉一下明朗起来。
自已前生循规蹈距四十年,默默无闻了四十年,养成了惯性思维,法律政策怎么样就怎么遵守,领导吩咐怎办干,一丝不走样照办;五年的秘书生涯,更是磨圆了自已的棱角,只会按领导的意图去想问题,因为秘书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换位思考”,即很快进入角色,借自已的脑袋替领导考虑问题,为领导起到参谋助手的作用。久而久之,自已的脑袋,成了别人的工具,自已的思想、思维便荡然无存。
重生于此,可不能再蹈覆辙。不然不既苦了自已。天下的老白姓,也得多受几年苦。
努力、努力,做一个高起点的农民,成为天下农民的领头人,带领他们走向辉煌。
我心头一亮,脚步便轻松的加快了步伐。
操场上空,仍回响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激|情飞扬的声音:“让我们团结一致,紧张努力,以光辉的成就,来迎接八十年代的到来。”
一九八O年,我来了!!!
33、冯霞要学打拳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在身旁这棵小树。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让我们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社论播放完,喇叭里又响起了轻快的校园歌曲。
这不是港台校园歌曲吗?这么快就进入了北京了,真牛。到底是北京,祖国的文化中心。
跑步热身后,我做了一些辅助动作:弓马步交换、压腿、踢腿、旋子、翻了几个空心跟斗。
练拳不活动开身子,可是不行的,容易伤着筋骨,特别是冬天!
深吸一口气,起势,接着井拦倒挂,顺子投井,霸五上弓,钏馗抹额,苏秦背剑,落龙三转身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动如猛虎出涧,静如青松扎根。半年多的苦练我自认已深得师父所授,劲力做到了”缩小软绵巧,冷弹脆快硬‘的境界,拳势施展开来那是身势弓、手似箭,腰似螺丝脚似钻。手法、摔、拍、拆穿、劈、钻运用纯熟自如。
小连环、大连环、拆拳、十二连环腿,收势,轻轻呼出一口气。
一套拳打下来,额头上只微微渗出一点汗,不错,这体质不是一般的强。加十分,我对自已满意地点了点头。
“太棒了。”旁边传来鼓掌和叫好声,扭头一看是刘艳和冯霞,
刘艳对此已习以为常,冯霞惊喜得跑过来,上下左右前后打量了我一番,“没想到我们的小班长,还是个大武本家。”
“不敢瞎说”,我跃起取下挂在旁边单杠上的书包,“冯支书,要么你就叫我吴永成,要么叫吴同学,别叫什么小班长,真是的,班长就班长嘛,干嘛还加个小字。”
“好、好、好,我不叫你小班长,你也别叫我冯支书,我叫你师傅怎么样,师傅,教我练武术吧,我从小就想当一名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可找不到师傅,没有人教我。”冯霞一脸希冀的望着我。
“拜托,别捣乱,我们要开始学习了。”我边走边说,“何况你现在的年龄也大了,不适合练武,练武很苦的。”
“你多大开始练武的?”冯霞不服气。
“我也有点晚,是从十七岁去年开始练的,但我小时候有点基础。”我实话实说,“练武柔韧性要好,身子骨要活,十八岁以后骨胳长成就难练了,刘艳以前就跟我说过想学,但条件不行啊。”
“那我正好。”冯霞高兴得拍手笑了,“我今年也才十八岁,我从五岁就开始在少年宫学舞蹈,柔韧性特别好,协调性也好,现在还能辟叉呢,我的骨胳也特软,不信你摸摸。”说完把胳膊伸到我跟前,猛然觉得不对,脸一红,赶紧把胳膊藏在背后。
开玩笑!这年月,大姑娘家,让一个小伙子主动摸自已,这性质可就很暧昧了。
真是一副狗皮膏药,粘上就揭不下了。头疼!
我哪有时间教她习武,我的事够多了。得想办法推脱,可生硬拒绝一个姑娘的请求是不礼貌的,更何况是一个美丽的、自已的同班同学。
“咱们学习时间这么紧,要学的知识哪么多,哪有功夫来学武术。”我灵机一动,继续刁难:“对了,再说我教你武术,你教我什么,咱们公平交易,你也不用叫我师傅,我也不沾你便宜。怎么样?毕竟咱们是同学嘛,闹出来师徒关系就复杂了。这辈份就乱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拜师可是磕了三个头的。哎,哎,不对呀,我记得好像以前你跟高保平说过,你去年不也是二十岁吗?”
“那是我怕上学后,别人当我是小孩,故意说大的。哪知道咱们班还有个怪物,和我一样大。”冯霞思考了半天,“我教你什么呢?学习你比我好,和刘艳一样教你外语,我会的还不如你多呢!干脆我教你织手套吧!”
“拜托,冯霞同学”,我哭笑不得,“请睁大你美丽的大眼睛,好好看准了,站在你面前的,可是堂堂五尺男子汉,不是一位巾帼英雄。”
刘艳也被逗得笑弯了腰。
这可把冯霞难住了要不我教你跳交谊舞,你肯定不会,八月份,我香港的表姐到我家才教的我。可好玩了,我也不用你叫师傅,我教你。”
“不用,我会”,我望着冯霞得意洋洋的笑脸,给了她一个打击,不能让她得逞,要不,整天屁股后跟一条漂亮的尾巴,太扎眼了,麻烦。况且我也会跳舞,舞艺相当不错,这个情不能领。
“你胡说,你耍赖,你从哪学会的,来,咱们跳跳。”冯霞着急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认为我不会的却被轻松驳回。
“他哪会?!一个农村来的娃,再说国内这几年也没人敢跳?”冯霞心想。
跳就跳,嘴里哼着节奏,带着冯霞翩翩起舞,姿势比她老练多了,这可不是吹,前生我在省委党校学会跳舞,归家后,成了全县舞迷的总教头。台灯、床单等纪念品捞了不少。
“真会呀,你哪学的?比我跳得还好。”这下可是真失望了,冯霞眼里泪花闪闪,这可没辙了。
“别难为她了”刘艳上来拍了脑袋一下,“你看她都着急得快哭了,你忍心嘛!冯霞,这个我替他作主了,明天咱们一早就跟他学,当不了什么武术家,会几招,碰上几个流氓,也能招架几下,打他个生活不能自理。走吧,时间不早了,咱们再练练口语去。“
无语,无奈,她都替我作主了,我还能再说什么。克星啊,认命吧!只有苦了我一个,广结天下缘。
从此,每天晨练操场上就会出现奇怪的一幕,我在前面跑,两个女孩气喘吁吁后面跟;我压腿、弓马步交替、练拳,她们依样画葫芦。活像两只见人学样的猴子。不过是漂亮、美丽的母猴子。
34.比富大会
元月十三日,突然接到家里的一封五十元的汇款单。汇款单上后面附一句话:“收到后回家”。
这估计家里有事,可能没出什么大事,要不就拍电报了。不过,也得回去看看。家里怕我没钱,把路费也寄来了!和老师请了假,我就踏上回家的路。
回家后一问,原来也没什么事。县里准备过春节后正月初六,召开由县、社、队、小队干部参加的全县“四级干部会义”。在会上要表彰一批先富起来的“模范社员”。
每年正月的“四干会”已成惯例,无非就是总结去年工作,安排今年的生产,表彰优秀的县、社、队干部。可今年却突然增加了一项、表彰先富起来的社员。
这真是时代变了,以往批判的“发家致富”,现在倒成了全县四干会上表彰的模范了。一些人很不理解。但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各公社便回去,商量先在各大队挑选自己的模范致富社员。
玉平公社书记王三平是个肯动脑筋、爱干实事的干部。从县里领回精神,并没有简单地把人数摊派到各大队,而是先召开了公社领导班子会议,决定在全公社、大张旗鼓地搞一次比富活动,激励全体社员开展致富竞赛。从中挑选优秀者,参加县里的四干会接受表彰。最后决定凡各大队全年收入在3000元、或存粮8000斤以上的户,都可报回公社,不限名额,有多少选多少,但不能一个也不报。
胡云珍领了任务,回到村里就犯愁了。虽说今年政策好,年景也不错,可毕竟人们以前的光景,都不怎么样,一年的工夫能闹成个啥?粮食倒好说,但那家也不够8000斤,至于钱普通社员家有500的年收入就算厉害了,这还是蚯蚓的功劳。
对,先用蚯蚓喂鸡和猪的几户,差不多能达到标准!于是几个大队干部集体出动,挨家上门、帮助算帐,凑任务。
到了我家,我爹妈一听他们的来意,就头大了,这财可不敢外露!一来怕遭贼惦记,二来怕再来个运动,那不是自家往火炕里跳吗?!所以坚决不承认他们算的帐。
“别胡说,我家那有3000多元的收入,卖了这窑里的东西也不够!”
大队干部可不干了,你家光喂鸡和猪的收入就不止三千,全大队谁不知道?!你家不肯当冒尖户,谁家还敢往出站?那我们的任务就别想完成了。没办法,他们只好让我回来拿主意。
“没事。”我对惊慌不安的爹妈、和几个姐姐说:“咱家的钱,是光明正大凭劳动挣来的,中央政策鼓励劳动致富,没什么怕的,跟干部好好算一下帐。够条件的话,爹你也能到公社和县里,风风光光上主席台,露一露面。说不定还能和县里领导照一张像呢!”
爹疑惑地望着我,:“不会闹出什么事吧?可不敢没事找事。”
得到我再次肯定后,他们才放下了一点心。
元月十五日,玉平公社打扮得就象过节一样,公社大门上插了几面彩旗,大门两面帖着一副红红的大对联,上联是:三路进宝社会财源茂盛,下联是:五谷丰登劳动致富光荣,横批是:看谁先富。这对联不错,通俗易懂,透着喜气。会场设在公社院内,墙壁上到处帖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劳动致富光荣、加快生产,发展经济
上午十点,大会正式开始。二十六个大队的三十多名致富模范,在大门外列队进场。
鞭炮雷鸣,锣鼓喧天,马路上围观的人,兴奋得对这些冒尖户指指点点;队列里的人,尽量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可走起路来,手和腿怎么也看起来那么僵硬、不自然。心里像揣了个兔子似的,蹦蹦蹦跳个不停。
也难怪,一个普通社员,啥时候享受过这种待遇?天神神,公社敲锣打鼓欢迎哪!以前梦也梦不到,这是公社啊,没事谁敢进来?!
大会由公社书记王三平主持,县委领导任力副书记、县革委副主任刘平参加了会议。
会上,王三平书记对一年来玉平公社的工作做了总结,在他的讲话中提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公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工、副各路滚滚进宝,夺得历史上第一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产五成以上,每个社员平均生产粮食1900多斤,吃粮500斤,分红180元,人均卖粮310斤,社员家庭副业收入人均120元,全社3857户,有542户达到年收入600元
罗嗦的开场白以后是发奖,终于能看看这个年代的奖品是什么了?!
前生的我,开腻了这种大尾巴会,一听开会就头疼。要不是想看看这个时代怎么开大会、发什么奖品,我根本不会冒着寒风站在院里听罗嗦。
在节奏明快的的《欢迎进行曲》中,各位致富模范依次上台,由县里领导和公社领导佩带大红花、颁发奖状和奖品。
模范领奖一下台,我马上就凑过去,一看大失所望,什么呀这是,那奖状上写的倒还新奇:“抓富有理,致富光荣”。那奖品干脆就是一把镰刀、和一条白毛巾。哦,这看来就是东西虽小,意义重大了。
最后县委副书记任力做了重要讲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一部分生产发展快、勤奋劳动的社队和农民先富起来,大大解放了广大干部和社员们的思想。于是人心思富、齐心致富、大胆抓富。一批富裕社队、富裕户,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咱们县为什么要在全县四干会上表彰一批先富起来的社员,就是为了给大家树个榜样,有了带头人,就会推动全县出现更多的‘冒尖户’、富裕户。有些农村干部怕富、堵富、防富,他们对社员的贫穷心安理得。一旦有人富,就大惊小怪,评头论足,以为‘乱套了’,他们分不清科学社会主义和林彪、‘四人帮’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的界限,把共同富裕认为平均富浴,把按劳分配的先富后富,认为是搞‘两极分化’。中央的政策规定,只要社员们完成了投工投肥任务,不雇工剥削,不投机倒把,不损害国家利益,只要你想富,你就大干特干起来,没人敢拦你!咱们县今年四干会上给富裕户的奖品可比你们公社的好的多,比你们公社大方,每人奖一台缝纫机。”
顿时台下议论纷纷,缝纫机在当时可是紧缺货,正儿八经的“三大件”之一,有钱你也买不到。得要票!要能到县里四干会上领奖,那该多好!那缝纫机可是白给的!!
原来怕露富的人,这一会儿恨不得把自己马上就报成万元户
比富大会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爹激动的一个劲嘟囔:“真没想到、真没想到,我这一辈子还能到公社领奖,还能和县里、公社的领导在一个台台上握手、照相。没想到我当农民当了一辈子,还能有这一天。日怪,真日怪,世道真变了。”
“爹,这不日怪,”我充满豪情地对爹说“这世道是变了,还要变!变得越来越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35.想不出名都难
在家里呆了一天,就返回学校。学校的欺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时间紧,这可不敢耽误。
临行前,与父母道了个别,说明寒假后,要在北京呆几天,过年后回来。
“五儿,哪能过年不回来呢?!你有事过完年后,可以早去几天。你四姐前一些日子,调到县里工作,平时就不回来。家里就我和你爹。闷得不好过。”老妈皱着眉头、苦着脸说。
四姐前几天给我去信说:她已调到县委办工作,由于工作忙,再加上要复习,准备过两年考研究生,星期天也不回家。这样家里就剩下父母二人。
幸亏三姐嫁在本村,可以时常过来照应。
可我必须在过年后回来,这几天老觉得在八零年年初时,要发生什么事,可记不起来,这可不能耽误;再说,我从来也没有在北京过年。
“妈,真的我北京过年是有事,我一定赶在正月初六时回来,正月初七不是补大年吗?”我们这儿的风俗正月初七,也是个正经日子。
“孩子们有事,你就别拦他们”,老爹见我再三坚持,就开口了:“他们都在外面做大事,你拉住他们干什么?!糊涂。再说四女子腊月二十三,肯定回来。五儿,你放心做你的事去,你妈是想你想得糊涂了,恨不得找根绳子把你拴在家里。”
“死老汉,你不是每天蹲在大门外,四处嘹着,你嘹啥呢?还不是嘹五儿,还说我呢!”妈说着眼泪就流出来了,急忙转身悄悄擦去,赶快给我收拾东西去了。
既然不能在家过年,过年的好吃的,得多带点。
唉,不过当时能有什么好吃的,无非就是炒瓜子、花生、大红枣之类的。
我看在眼里,热在心里: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
出门时,爹给我塞了五百元钱,说是北京是大地方,过年肯定费钱。
三姐听说后,也赶来给我揣了五百元。
这年头的五百元可不是小数,相当于一个行政二十三级国家干部一年的工资、一个象样点的农民家庭,一家全年的总收入。
我怎么说不要,也不行。
三姐后来都瞪眼了,指着我的鼻子,大骂:“五儿,你皮痒了吧,连三姐的话,都敢不听?三姐成外人了?今年也是听你的鬼点子,挣了这么一大笔钱。要搁往年,卖了你三姐也给不了你五百块。拿着这钱好好学本事,三姐还指望靠你发大财呢!”
我只好投降。
回到学校、刚进校门,迎头遇上几个同学,男男女女的望外走。
“吴永成,你大包小包的,是不是刚从家里来?”
我一看原来是系学生会的高年级同学刘和平,忙回答:“家里有点事,回去了一趟。”
走出去几步,听见一个女同学问和平:“他就是七九届的吴永成?个子倒挺高的,怎么看上去像个小孩?就是他写的”声音渐渐走远。
我纳闷:我又怎么了,这几天我可不在!
回到宿舍没一个人,估计都去教室或阅览室了。放下包正准备擦把脸。
走廊里传来一阵跑调八百里的歌声:“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鸠三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杯不应愁”
歌声渐近,咣当一声,门被踹开了,“呀,吴永成你可回来了,牛人呀牛人,”
高保平闯进门,看见我,嘴里乱七八糟一通乱喊。“我是牛人,你还是狮面人哪!几天不见你,啥时候又多添了疯病?”我毫不客气马上反击。
“看你丫的,我还逗你吗?你是不是以前,给外面投稿了?发啦,你小子发大啦”
莫名其妙,我又没做什么生意,去哪发啦,还发大啦。
不对,难道是半个月前写的、那篇关于两种制度对比的稿子给发表了?当时我只是试着寄给了《人民日报》与北大校刊,也没抱希望能发表。毕竟人家那是高门槛,咱前前后后都是凡胎俗子一个。没想到真发表了。
“谁家发了?”我急忙拉住保平
“什么谁家发了,你投了几家?《人民日报》!前天学校广播站全文播出。学校还让各系组织学习、讨论。牛人呀,小子,没看出来有一手啊!”
“碰巧碰巧,纯属偶然。”我连连谦虚。
两天后,辅导员高淑琴老师给了我一个大信封,“吴永成,你给北大投稿了?什么文章?不错呀,能在北大校刊上发表,咱们学校的不少老教授,也不一定做到。快考试了,好好复习一下,争取拿个好成绩。”
高老师这人不错,就像一个慈母一样,呵护着我们班每一个同学。当然除了高保平见了害怕,因为那是他姑,管得他紧。
经过紧张的复习,终于迎来了大学的第一次考试。
考试前,高保平临出宿舍祈祷:“兔儿爷,保佑我顺利通过考试,要不这个假期我就掺了,肯定得接受再教育。”
着急了什么神仙也求,也不说对不对口,真是的。
“没那嘛严重吧?”我望着他一脸虔诚的样子,怀疑地问。
“你不知道,我爸对我特狠,再加上我姑煽风点火,如果考试不理想,恐怕难过关。那就惨了。”他拉长声音悲叹着。
三天的考试很快过去了,在等成绩的这两天,我把国际贸易系的试卷和日语试卷找来两份,试着答了一下,对照答案,成绩还能凑乎,都在八十五分以上。
高保平所担心的成绩,终于出来了,他勉强全部过关。高兴的他当时就把成绩单吻了几口。我的成绩居第二,比冯霞少了五分。不错,挺满意的。不一定非要拿第一。
36.开洋荤
1980年2月1日,农历腊月十五,学校正式放假。
根据学校不成文的规定,路远的同学,可以提前一天离校。
我正帮着几个同学收拾东西,冯霞突然推门进来,:“吴永成,你今天也回家吗?能不能提前几天,来学校?”
“我这两天不回去,估计在过年后回去。怎么,有什么事吗?”我随口回答。
“发财了,发财了。”
门被咣的一声踹开,高保平兴冲冲地跑进来。
“高保平,你不能好好进来吗?老整出这么大的动静。这门,迟早要毁在你的脚下。”老二王志明不高兴了,南方人心比较细。
“今天谁也不能走,”高保平没顾上搭理他,像个领袖似的把手一挥,“今天我发财了,我要请客,庆祝哥们考试门门都过!谁走了,就是不给我高保平面子!”
“又从哪搞到的钱,能有几个?还把你乐得‘发财了、发财了’,你见过钱吗?”老三韩福平在一旁嘲讽。
“你知道什么呀,我从我妈哪儿敲了三十,又和我姑磨叽了二十。各位同学、各位同学,啊!这么多钱哪,我高保平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没说的,走,都跟我去‘老莫’。”高保平夸张地甩着手里的五张大团结。
五十元去吃饭?那可真不是个不小的数字。那时候有十块钱七、八个人就能在饭馆里吃好了。真是有钱人家啊!我不由得暗自感慨。
除了老大高建着急家里要回去,北京的那两个同学也不在外,其他六人浩浩荡荡兵发‘老莫’。出门碰上刘艳,一并收容。
“老莫”,全名叫莫斯科餐厅。在西直门外大街农展馆院内。因为当时是五十年代苏联援助中国时修建的,叫苏联展览馆,附属餐厅叫莫斯科餐厅,经营俄式西餐。后期中苏关系恶化后,改成北京农展馆餐厅。但人们叫习惯了改不过口。年轻人都叫“老莫”。
在当时的北京,也只有两家西餐厅对外营业,还有一家是位于崇文门外的新侨饭店,经营法式西餐,不过这种法式西餐,已经完全中国化。
走到老莫不远处,就看见一座充满浓郁的俄罗斯情调的建筑,华贵高雅,气势恢弘。
高保平指着这座建筑说:“吴永成,看,这就是‘老莫’,没来过吧?这家餐厅,在五十年代可牛气了,门口站着的不是服务员,是两个背枪的当兵的!有钱你也进不去,人家不收钱,只收餐券。那餐券,可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来吃饭的,都是到中国的苏联专家,和从苏联回来的大知识分子。”
“奥,当时你就来过。”冯霞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嘿、嘿,说什么呢,当时哪有我呢?!你才来过呢!”高保平恼羞成怒了。
大家一片哄笑。
走进老莫大厅,里面的陈设还真不错。首先跃入眼的是大厅中间四根巨大的金黄铜柱子,柱子上雕着各种美丽的花草动物。墙壁上挂着装饰性的油画,内容也不是那么很激进。餐桌上都铺着雪白的桌布,每张餐桌上摆放着精致的台卡和一种玻璃制成的调料瓶。椅子都是钢管焊成的、裹一层绒布的高背靠椅,垫子和靠背上都套着雪白的布套。
服务员把我们引领入座,我用俄语说了声谢谢,服务员一脸茫然:“你说什么?”
高保平幸灾乐祸:“你丫露怯了吧,现在的服务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哪能听的懂你的老毛子话。”说着接过服务员递过的菜谱,让大家点菜。
大家谦让了一番,各自点了一些自己爱吃的,什么奶油烤鱼、牛排、黄油煎饺、奶油烤杂拌、罐闷牛肉等。
轮到我时,大家一起看着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娃,怎么点菜。
我装摸作样拿起菜单,:“来一份奶油红菜汤和小红肠。”
“你能吃饱吗?”冯霞担心地问。
“差不多。”我有些担心是否出了丑,看了看大家的表情,恩,还行。
菜上齐后,我没有急于动手。看别人怎么样,咱照猫画虎。
放好餐巾布,左手刀右手叉,不对,是左手叉右手刀,可以开吃了。
呸,这是什么狗屁汤,油腻、油腻的,没放一点盐,这哪是开洋荤,简直是受洋罪。(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高保平被噎得连吸冷气,“哎、哎,冯霞同学,咱们这可是正常的同学之间的辩论,可不是开我的批斗大会!干嘛火药味这么浓,温柔点嘛,咱有理说理,别扣‘帽子’,有理不在言高嘛,事实就摆在哪,你凶也说明不了问题,也别扯上什么美国的月亮、日本的水,班长,你说是吗?”他扭头望向我。
开学一个月后,高老师召开班会,让同学们正式选举班委会、团支部。
因为我代理了一个月班长,再三声明:不要把我作为候选人。
结果投票下来,班长仍是我,团支部书记是活泼可爱的天津姑娘冯霞。
就这样班里年龄最小的,反倒成了班长。这也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对此都不太感兴趣,名利思想淡薄。而把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而已。
后来系学生会的两个高年级同学,找我参加学生会,被我以各种乱七八糟的理由,坚决拒之门外。
强扭的瓜不甜,他们只好作罢,找了老大高健,当了学生会副主席。
听见保平问我,我想了想,“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是简单能说清楚的,我有点同意冯霞的意见,当然她的那几顶‘帽子’除外,”。
我周围旁听的几个同学都笑了起来,冯霞也不好意思笑着瞪了我一眼。
“这个社会制度孰优孰劣的问题,必须结合历史来看。建国前的历史,冯霞已讲得很清楚。咱们国家的底子薄,甚至比一清二白,还糟糕,起步点就不一样。”
“可日本战败后,同样基础很差,挨了两颗原子弹后,可以说在废墟中起步,可我国解放后,三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生产水平,却仍然比不上日本这个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宿舍的老二——广东人王志明,在一旁插话。
“日本虽然战后变成废墟,但他只伤了皮肉,而未伤之元气。早在一八六八年,日本明治天皇实行‘维新’,所谓的‘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资本主义,采取发展生产,振兴工业、普及教育和富国强兵政策。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一百一十多年了。而我国从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是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时代,被人骂时称为‘东亚病夫’;被人夸时叫‘东方睡狮’。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只有四九年建国至今三十年的历史,同帝国主义国家一百多年、二百多年相比,所取得的成绩,还不能算是奇迹吗?”我说得也有点激动,声音不觉一下就高了起来。
“说得好”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几个周围,已站了不少人围成一个圈,还有不少外系的同学。
声音是从圈外发出的。
我循声而望,坏了,这不是教我们政治经济学的老师——张玉保教授吗?他什么时候来的,难道这一节是公共课,怪不得外系的同学也都在(大学公共课是几个系的同学一起上大课),这下露脸可露大了!
“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张玉保教授走到我面前,笑着说,“你是哪个系的?叫什么名字,我怎么瞧着你眼生。”
我一下了脸红了,我们班知情的同学“哄”的,发出善意的笑声。他基本不上公共课,你可不就瞧着他眼生嘛!
“噢”,张老师似乎明白了什么,“没关系,你们都是大学生,成年人了,只要知道在做什么,该怎么做就行了。老师教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们明白。不过我的课考试,你必须达到优秀。吴永成,是叫吴永成吧!现在咱们开始上课。”
说完,张老师向讲台走去,半道上突然转过头:“吴永成,我给你个建议,你可以把刚才你们几个同学的辩论,写成一篇东西,发到报社,发到咱们学校和其它学校的校刊上,让更多的年轻人,都来参加这个讨论。真理是不怕辩论的。越争越论,才会显出她的永恒!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经过多少年理论和实践证明的,并不能因为我们国家暂时的落后,就对这个制度本身产生怀疑。实践会证明她的正确,历史会告诉我们一切的。”
32.一九八0年,我来了
“不平凡的一九七九年过去了,回忆过去,无限欢欣。
一九七九年,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四化进军的第一年。是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夺取国民经济胜利的第一年。由于全国人民的努力,国民经济的调整已初见成效,有了良发的开端,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清晨六时,我在学校的操场,沿着跑道跑着。学校的大喇叭,正播送着一九八0年元旦社论。
此时天刚微亮,操场上也没有几个身影,只有我一如继往地坚持自己的晨练:跑步热身——打拳健身——背诵英、日、俄、法单词。
入学快一个学期了,毫不脸红的说,早晨的我,已成了对外贸易学院操场上的一道亮丽的固定风景线。这种毅力,在一般年轻人身上是很难见到的。
一九七九年结束了,我边跑边想,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也八、九个月了,自己在这一年里做了些什么?在下来的岁月里又该如何做?以什么样的思维,去面对这个世界?
一九七九年,正如社论中说的,是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夺取国民经济胜利的第一年,这是完全正确的。她标志着祖国,已开始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虽然良好,但这也只是一个开端。各种政策仍然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局限性很厉害。可以说是铁板一块:针刺不进,水泼不进。
别说搞企业,就连个人,想领营业执照、办个小摊,也是无门可寻、坚决不准的。
在我印象中,全国第一个领取营业执照个人练摊的是一个温州女人,在一九八二年办的。那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个体户。国家政策到八二年,对个人经营在政策上才解冻,虽然在七九年十一月份,中央批转了统战部下发的《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问题的请示报告》,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恢复了劳动者身份,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商贩们就能如何大施拳脚,只是告诉你给你平反了。你只是一个正常人而已,不再打入“另册”对待,也不用再看别人的白眼了。至于其它,休想!你当真告诉他,你可以练摊了,比划起来吧,打死他也不敢有这个念头。“文革”十年,没把他们折腾死,就算祖宗有灵了。
所以现在中国的经济格局,就是以国有经济占百分之百的绝对控制权,不存在任何杂质,即国有全民制为主体、集体经济为补充。
至于“中外合资法”,虽已从一九七九年七月二日颁布并实施,我看目前也没有一家外国企业敢来!老外也害怕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一九七九年。
良好的开端,无奈的局面。逝者已逝矣.
“充满希望的一九八0年来到了,展望未来,喜悦无限。
一九八O年,是全国人民进行新的长征的第二年。是夺取新长征第一个战役胜利的第二年,是八十年代的第一年,是关键性的一年……。”喇叭继续播送着。
一九八0年是关键的一年,对我也是关键的一年,必须想办法,有所作为。
七九年十月,与鱼湾大队胡云珍一席“酒谈”,能影响到一个村、甚至辐射到一个公社。但那毕竟影响太小。即使先富起来也是小打小闹,只能解决温饱有余的问题。
况且农民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残余的影响,受到了极严重的历史局限性:穷则自卑、自贱、自弃,听天由命;达则小富即安、固步自封、明哲保身。他们是一盘散沙,这不是我刻意贬低我们的父老乡亲,事实证明就是这样。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民爆发的革命,那是在他们觉得无法生存、绝望时,发出的怒吼!前提是有一个他们信赖的领头人。
对,我就要做他们的领头人。只有自已有了雄厚的资本,只有获得他们的信任,才能有资格做他们的领头人。
要想获得雄厚的资本,在国内八二年以前很难办到的。个人的力量,与国家机器对抗,只能是螳螂挡车——自取死亡。
我边跑边苦苦思索着。
“擦边球!”,对呀,旁边几个打球同学的一声喊提醒了我,走政策的边缘,尽可能、最大程度用活政策,打擦边球。
只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的早日致富,为什么不干?!!
我抬眼一看,无色已大明,操场上活动的人也多起来,打排球、篮球,跑步、晨读的都有。
我的视觉一下明朗起来。
自已前生循规蹈距四十年,默默无闻了四十年,养成了惯性思维,法律政策怎么样就怎么遵守,领导吩咐怎办干,一丝不走样照办;五年的秘书生涯,更是磨圆了自已的棱角,只会按领导的意图去想问题,因为秘书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换位思考”,即很快进入角色,借自已的脑袋替领导考虑问题,为领导起到参谋助手的作用。久而久之,自已的脑袋,成了别人的工具,自已的思想、思维便荡然无存。
重生于此,可不能再蹈覆辙。不然不既苦了自已。天下的老白姓,也得多受几年苦。
努力、努力,做一个高起点的农民,成为天下农民的领头人,带领他们走向辉煌。
我心头一亮,脚步便轻松的加快了步伐。
操场上空,仍回响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激|情飞扬的声音:“让我们团结一致,紧张努力,以光辉的成就,来迎接八十年代的到来。”
一九八O年,我来了!!!
33、冯霞要学打拳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在身旁这棵小树。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让我们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社论播放完,喇叭里又响起了轻快的校园歌曲。
这不是港台校园歌曲吗?这么快就进入了北京了,真牛。到底是北京,祖国的文化中心。
跑步热身后,我做了一些辅助动作:弓马步交换、压腿、踢腿、旋子、翻了几个空心跟斗。
练拳不活动开身子,可是不行的,容易伤着筋骨,特别是冬天!
深吸一口气,起势,接着井拦倒挂,顺子投井,霸五上弓,钏馗抹额,苏秦背剑,落龙三转身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动如猛虎出涧,静如青松扎根。半年多的苦练我自认已深得师父所授,劲力做到了”缩小软绵巧,冷弹脆快硬‘的境界,拳势施展开来那是身势弓、手似箭,腰似螺丝脚似钻。手法、摔、拍、拆穿、劈、钻运用纯熟自如。
小连环、大连环、拆拳、十二连环腿,收势,轻轻呼出一口气。
一套拳打下来,额头上只微微渗出一点汗,不错,这体质不是一般的强。加十分,我对自已满意地点了点头。
“太棒了。”旁边传来鼓掌和叫好声,扭头一看是刘艳和冯霞,
刘艳对此已习以为常,冯霞惊喜得跑过来,上下左右前后打量了我一番,“没想到我们的小班长,还是个大武本家。”
“不敢瞎说”,我跃起取下挂在旁边单杠上的书包,“冯支书,要么你就叫我吴永成,要么叫吴同学,别叫什么小班长,真是的,班长就班长嘛,干嘛还加个小字。”
“好、好、好,我不叫你小班长,你也别叫我冯支书,我叫你师傅怎么样,师傅,教我练武术吧,我从小就想当一名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可找不到师傅,没有人教我。”冯霞一脸希冀的望着我。
“拜托,别捣乱,我们要开始学习了。”我边走边说,“何况你现在的年龄也大了,不适合练武,练武很苦的。”
“你多大开始练武的?”冯霞不服气。
“我也有点晚,是从十七岁去年开始练的,但我小时候有点基础。”我实话实说,“练武柔韧性要好,身子骨要活,十八岁以后骨胳长成就难练了,刘艳以前就跟我说过想学,但条件不行啊。”
“那我正好。”冯霞高兴得拍手笑了,“我今年也才十八岁,我从五岁就开始在少年宫学舞蹈,柔韧性特别好,协调性也好,现在还能辟叉呢,我的骨胳也特软,不信你摸摸。”说完把胳膊伸到我跟前,猛然觉得不对,脸一红,赶紧把胳膊藏在背后。
开玩笑!这年月,大姑娘家,让一个小伙子主动摸自已,这性质可就很暧昧了。
真是一副狗皮膏药,粘上就揭不下了。头疼!
我哪有时间教她习武,我的事够多了。得想办法推脱,可生硬拒绝一个姑娘的请求是不礼貌的,更何况是一个美丽的、自已的同班同学。
“咱们学习时间这么紧,要学的知识哪么多,哪有功夫来学武术。”我灵机一动,继续刁难:“对了,再说我教你武术,你教我什么,咱们公平交易,你也不用叫我师傅,我也不沾你便宜。怎么样?毕竟咱们是同学嘛,闹出来师徒关系就复杂了。这辈份就乱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拜师可是磕了三个头的。哎,哎,不对呀,我记得好像以前你跟高保平说过,你去年不也是二十岁吗?”
“那是我怕上学后,别人当我是小孩,故意说大的。哪知道咱们班还有个怪物,和我一样大。”冯霞思考了半天,“我教你什么呢?学习你比我好,和刘艳一样教你外语,我会的还不如你多呢!干脆我教你织手套吧!”
“拜托,冯霞同学”,我哭笑不得,“请睁大你美丽的大眼睛,好好看准了,站在你面前的,可是堂堂五尺男子汉,不是一位巾帼英雄。”
刘艳也被逗得笑弯了腰。
这可把冯霞难住了要不我教你跳交谊舞,你肯定不会,八月份,我香港的表姐到我家才教的我。可好玩了,我也不用你叫师傅,我教你。”
“不用,我会”,我望着冯霞得意洋洋的笑脸,给了她一个打击,不能让她得逞,要不,整天屁股后跟一条漂亮的尾巴,太扎眼了,麻烦。况且我也会跳舞,舞艺相当不错,这个情不能领。
“你胡说,你耍赖,你从哪学会的,来,咱们跳跳。”冯霞着急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认为我不会的却被轻松驳回。
“他哪会?!一个农村来的娃,再说国内这几年也没人敢跳?”冯霞心想。
跳就跳,嘴里哼着节奏,带着冯霞翩翩起舞,姿势比她老练多了,这可不是吹,前生我在省委党校学会跳舞,归家后,成了全县舞迷的总教头。台灯、床单等纪念品捞了不少。
“真会呀,你哪学的?比我跳得还好。”这下可是真失望了,冯霞眼里泪花闪闪,这可没辙了。
“别难为她了”刘艳上来拍了脑袋一下,“你看她都着急得快哭了,你忍心嘛!冯霞,这个我替他作主了,明天咱们一早就跟他学,当不了什么武术家,会几招,碰上几个流氓,也能招架几下,打他个生活不能自理。走吧,时间不早了,咱们再练练口语去。“
无语,无奈,她都替我作主了,我还能再说什么。克星啊,认命吧!只有苦了我一个,广结天下缘。
从此,每天晨练操场上就会出现奇怪的一幕,我在前面跑,两个女孩气喘吁吁后面跟;我压腿、弓马步交替、练拳,她们依样画葫芦。活像两只见人学样的猴子。不过是漂亮、美丽的母猴子。
34.比富大会
元月十三日,突然接到家里的一封五十元的汇款单。汇款单上后面附一句话:“收到后回家”。
这估计家里有事,可能没出什么大事,要不就拍电报了。不过,也得回去看看。家里怕我没钱,把路费也寄来了!和老师请了假,我就踏上回家的路。
回家后一问,原来也没什么事。县里准备过春节后正月初六,召开由县、社、队、小队干部参加的全县“四级干部会义”。在会上要表彰一批先富起来的“模范社员”。
每年正月的“四干会”已成惯例,无非就是总结去年工作,安排今年的生产,表彰优秀的县、社、队干部。可今年却突然增加了一项、表彰先富起来的社员。
这真是时代变了,以往批判的“发家致富”,现在倒成了全县四干会上表彰的模范了。一些人很不理解。但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各公社便回去,商量先在各大队挑选自己的模范致富社员。
玉平公社书记王三平是个肯动脑筋、爱干实事的干部。从县里领回精神,并没有简单地把人数摊派到各大队,而是先召开了公社领导班子会议,决定在全公社、大张旗鼓地搞一次比富活动,激励全体社员开展致富竞赛。从中挑选优秀者,参加县里的四干会接受表彰。最后决定凡各大队全年收入在3000元、或存粮8000斤以上的户,都可报回公社,不限名额,有多少选多少,但不能一个也不报。
胡云珍领了任务,回到村里就犯愁了。虽说今年政策好,年景也不错,可毕竟人们以前的光景,都不怎么样,一年的工夫能闹成个啥?粮食倒好说,但那家也不够8000斤,至于钱普通社员家有500的年收入就算厉害了,这还是蚯蚓的功劳。
对,先用蚯蚓喂鸡和猪的几户,差不多能达到标准!于是几个大队干部集体出动,挨家上门、帮助算帐,凑任务。
到了我家,我爹妈一听他们的来意,就头大了,这财可不敢外露!一来怕遭贼惦记,二来怕再来个运动,那不是自家往火炕里跳吗?!所以坚决不承认他们算的帐。
“别胡说,我家那有3000多元的收入,卖了这窑里的东西也不够!”
大队干部可不干了,你家光喂鸡和猪的收入就不止三千,全大队谁不知道?!你家不肯当冒尖户,谁家还敢往出站?那我们的任务就别想完成了。没办法,他们只好让我回来拿主意。
“没事。”我对惊慌不安的爹妈、和几个姐姐说:“咱家的钱,是光明正大凭劳动挣来的,中央政策鼓励劳动致富,没什么怕的,跟干部好好算一下帐。够条件的话,爹你也能到公社和县里,风风光光上主席台,露一露面。说不定还能和县里领导照一张像呢!”
爹疑惑地望着我,:“不会闹出什么事吧?可不敢没事找事。”
得到我再次肯定后,他们才放下了一点心。
元月十五日,玉平公社打扮得就象过节一样,公社大门上插了几面彩旗,大门两面帖着一副红红的大对联,上联是:三路进宝社会财源茂盛,下联是:五谷丰登劳动致富光荣,横批是:看谁先富。这对联不错,通俗易懂,透着喜气。会场设在公社院内,墙壁上到处帖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劳动致富光荣、加快生产,发展经济
上午十点,大会正式开始。二十六个大队的三十多名致富模范,在大门外列队进场。
鞭炮雷鸣,锣鼓喧天,马路上围观的人,兴奋得对这些冒尖户指指点点;队列里的人,尽量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可走起路来,手和腿怎么也看起来那么僵硬、不自然。心里像揣了个兔子似的,蹦蹦蹦跳个不停。
也难怪,一个普通社员,啥时候享受过这种待遇?天神神,公社敲锣打鼓欢迎哪!以前梦也梦不到,这是公社啊,没事谁敢进来?!
大会由公社书记王三平主持,县委领导任力副书记、县革委副主任刘平参加了会议。
会上,王三平书记对一年来玉平公社的工作做了总结,在他的讲话中提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公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工、副各路滚滚进宝,夺得历史上第一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产五成以上,每个社员平均生产粮食1900多斤,吃粮500斤,分红180元,人均卖粮310斤,社员家庭副业收入人均120元,全社3857户,有542户达到年收入600元
罗嗦的开场白以后是发奖,终于能看看这个年代的奖品是什么了?!
前生的我,开腻了这种大尾巴会,一听开会就头疼。要不是想看看这个时代怎么开大会、发什么奖品,我根本不会冒着寒风站在院里听罗嗦。
在节奏明快的的《欢迎进行曲》中,各位致富模范依次上台,由县里领导和公社领导佩带大红花、颁发奖状和奖品。
模范领奖一下台,我马上就凑过去,一看大失所望,什么呀这是,那奖状上写的倒还新奇:“抓富有理,致富光荣”。那奖品干脆就是一把镰刀、和一条白毛巾。哦,这看来就是东西虽小,意义重大了。
最后县委副书记任力做了重要讲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一部分生产发展快、勤奋劳动的社队和农民先富起来,大大解放了广大干部和社员们的思想。于是人心思富、齐心致富、大胆抓富。一批富裕社队、富裕户,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咱们县为什么要在全县四干会上表彰一批先富起来的社员,就是为了给大家树个榜样,有了带头人,就会推动全县出现更多的‘冒尖户’、富裕户。有些农村干部怕富、堵富、防富,他们对社员的贫穷心安理得。一旦有人富,就大惊小怪,评头论足,以为‘乱套了’,他们分不清科学社会主义和林彪、‘四人帮’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的界限,把共同富裕认为平均富浴,把按劳分配的先富后富,认为是搞‘两极分化’。中央的政策规定,只要社员们完成了投工投肥任务,不雇工剥削,不投机倒把,不损害国家利益,只要你想富,你就大干特干起来,没人敢拦你!咱们县今年四干会上给富裕户的奖品可比你们公社的好的多,比你们公社大方,每人奖一台缝纫机。”
顿时台下议论纷纷,缝纫机在当时可是紧缺货,正儿八经的“三大件”之一,有钱你也买不到。得要票!要能到县里四干会上领奖,那该多好!那缝纫机可是白给的!!
原来怕露富的人,这一会儿恨不得把自己马上就报成万元户
比富大会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爹激动的一个劲嘟囔:“真没想到、真没想到,我这一辈子还能到公社领奖,还能和县里、公社的领导在一个台台上握手、照相。没想到我当农民当了一辈子,还能有这一天。日怪,真日怪,世道真变了。”
“爹,这不日怪,”我充满豪情地对爹说“这世道是变了,还要变!变得越来越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35.想不出名都难
在家里呆了一天,就返回学校。学校的欺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时间紧,这可不敢耽误。
临行前,与父母道了个别,说明寒假后,要在北京呆几天,过年后回来。
“五儿,哪能过年不回来呢?!你有事过完年后,可以早去几天。你四姐前一些日子,调到县里工作,平时就不回来。家里就我和你爹。闷得不好过。”老妈皱着眉头、苦着脸说。
四姐前几天给我去信说:她已调到县委办工作,由于工作忙,再加上要复习,准备过两年考研究生,星期天也不回家。这样家里就剩下父母二人。
幸亏三姐嫁在本村,可以时常过来照应。
可我必须在过年后回来,这几天老觉得在八零年年初时,要发生什么事,可记不起来,这可不能耽误;再说,我从来也没有在北京过年。
“妈,真的我北京过年是有事,我一定赶在正月初六时回来,正月初七不是补大年吗?”我们这儿的风俗正月初七,也是个正经日子。
“孩子们有事,你就别拦他们”,老爹见我再三坚持,就开口了:“他们都在外面做大事,你拉住他们干什么?!糊涂。再说四女子腊月二十三,肯定回来。五儿,你放心做你的事去,你妈是想你想得糊涂了,恨不得找根绳子把你拴在家里。”
“死老汉,你不是每天蹲在大门外,四处嘹着,你嘹啥呢?还不是嘹五儿,还说我呢!”妈说着眼泪就流出来了,急忙转身悄悄擦去,赶快给我收拾东西去了。
既然不能在家过年,过年的好吃的,得多带点。
唉,不过当时能有什么好吃的,无非就是炒瓜子、花生、大红枣之类的。
我看在眼里,热在心里: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
出门时,爹给我塞了五百元钱,说是北京是大地方,过年肯定费钱。
三姐听说后,也赶来给我揣了五百元。
这年头的五百元可不是小数,相当于一个行政二十三级国家干部一年的工资、一个象样点的农民家庭,一家全年的总收入。
我怎么说不要,也不行。
三姐后来都瞪眼了,指着我的鼻子,大骂:“五儿,你皮痒了吧,连三姐的话,都敢不听?三姐成外人了?今年也是听你的鬼点子,挣了这么一大笔钱。要搁往年,卖了你三姐也给不了你五百块。拿着这钱好好学本事,三姐还指望靠你发大财呢!”
我只好投降。
回到学校、刚进校门,迎头遇上几个同学,男男女女的望外走。
“吴永成,你大包小包的,是不是刚从家里来?”
我一看原来是系学生会的高年级同学刘和平,忙回答:“家里有点事,回去了一趟。”
走出去几步,听见一个女同学问和平:“他就是七九届的吴永成?个子倒挺高的,怎么看上去像个小孩?就是他写的”声音渐渐走远。
我纳闷:我又怎么了,这几天我可不在!
回到宿舍没一个人,估计都去教室或阅览室了。放下包正准备擦把脸。
走廊里传来一阵跑调八百里的歌声:“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鸠三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杯不应愁”
歌声渐近,咣当一声,门被踹开了,“呀,吴永成你可回来了,牛人呀牛人,”
高保平闯进门,看见我,嘴里乱七八糟一通乱喊。“我是牛人,你还是狮面人哪!几天不见你,啥时候又多添了疯病?”我毫不客气马上反击。
“看你丫的,我还逗你吗?你是不是以前,给外面投稿了?发啦,你小子发大啦”
莫名其妙,我又没做什么生意,去哪发啦,还发大啦。
不对,难道是半个月前写的、那篇关于两种制度对比的稿子给发表了?当时我只是试着寄给了《人民日报》与北大校刊,也没抱希望能发表。毕竟人家那是高门槛,咱前前后后都是凡胎俗子一个。没想到真发表了。
“谁家发了?”我急忙拉住保平
“什么谁家发了,你投了几家?《人民日报》!前天学校广播站全文播出。学校还让各系组织学习、讨论。牛人呀,小子,没看出来有一手啊!”
“碰巧碰巧,纯属偶然。”我连连谦虚。
两天后,辅导员高淑琴老师给了我一个大信封,“吴永成,你给北大投稿了?什么文章?不错呀,能在北大校刊上发表,咱们学校的不少老教授,也不一定做到。快考试了,好好复习一下,争取拿个好成绩。”
高老师这人不错,就像一个慈母一样,呵护着我们班每一个同学。当然除了高保平见了害怕,因为那是他姑,管得他紧。
经过紧张的复习,终于迎来了大学的第一次考试。
考试前,高保平临出宿舍祈祷:“兔儿爷,保佑我顺利通过考试,要不这个假期我就掺了,肯定得接受再教育。”
着急了什么神仙也求,也不说对不对口,真是的。
“没那嘛严重吧?”我望着他一脸虔诚的样子,怀疑地问。
“你不知道,我爸对我特狠,再加上我姑煽风点火,如果考试不理想,恐怕难过关。那就惨了。”他拉长声音悲叹着。
三天的考试很快过去了,在等成绩的这两天,我把国际贸易系的试卷和日语试卷找来两份,试着答了一下,对照答案,成绩还能凑乎,都在八十五分以上。
高保平所担心的成绩,终于出来了,他勉强全部过关。高兴的他当时就把成绩单吻了几口。我的成绩居第二,比冯霞少了五分。不错,挺满意的。不一定非要拿第一。
36.开洋荤
1980年2月1日,农历腊月十五,学校正式放假。
根据学校不成文的规定,路远的同学,可以提前一天离校。
我正帮着几个同学收拾东西,冯霞突然推门进来,:“吴永成,你今天也回家吗?能不能提前几天,来学校?”
“我这两天不回去,估计在过年后回去。怎么,有什么事吗?”我随口回答。
“发财了,发财了。”
门被咣的一声踹开,高保平兴冲冲地跑进来。
“高保平,你不能好好进来吗?老整出这么大的动静。这门,迟早要毁在你的脚下。”老二王志明不高兴了,南方人心比较细。
“今天谁也不能走,”高保平没顾上搭理他,像个领袖似的把手一挥,“今天我发财了,我要请客,庆祝哥们考试门门都过!谁走了,就是不给我高保平面子!”
“又从哪搞到的钱,能有几个?还把你乐得‘发财了、发财了’,你见过钱吗?”老三韩福平在一旁嘲讽。
“你知道什么呀,我从我妈哪儿敲了三十,又和我姑磨叽了二十。各位同学、各位同学,啊!这么多钱哪,我高保平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没说的,走,都跟我去‘老莫’。”高保平夸张地甩着手里的五张大团结。
五十元去吃饭?那可真不是个不小的数字。那时候有十块钱七、八个人就能在饭馆里吃好了。真是有钱人家啊!我不由得暗自感慨。
除了老大高建着急家里要回去,北京的那两个同学也不在外,其他六人浩浩荡荡兵发‘老莫’。出门碰上刘艳,一并收容。
“老莫”,全名叫莫斯科餐厅。在西直门外大街农展馆院内。因为当时是五十年代苏联援助中国时修建的,叫苏联展览馆,附属餐厅叫莫斯科餐厅,经营俄式西餐。后期中苏关系恶化后,改成北京农展馆餐厅。但人们叫习惯了改不过口。年轻人都叫“老莫”。
在当时的北京,也只有两家西餐厅对外营业,还有一家是位于崇文门外的新侨饭店,经营法式西餐,不过这种法式西餐,已经完全中国化。
走到老莫不远处,就看见一座充满浓郁的俄罗斯情调的建筑,华贵高雅,气势恢弘。
高保平指着这座建筑说:“吴永成,看,这就是‘老莫’,没来过吧?这家餐厅,在五十年代可牛气了,门口站着的不是服务员,是两个背枪的当兵的!有钱你也进不去,人家不收钱,只收餐券。那餐券,可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来吃饭的,都是到中国的苏联专家,和从苏联回来的大知识分子。”
“奥,当时你就来过。”冯霞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嘿、嘿,说什么呢,当时哪有我呢?!你才来过呢!”高保平恼羞成怒了。
大家一片哄笑。
走进老莫大厅,里面的陈设还真不错。首先跃入眼的是大厅中间四根巨大的金黄铜柱子,柱子上雕着各种美丽的花草动物。墙壁上挂着装饰性的油画,内容也不是那么很激进。餐桌上都铺着雪白的桌布,每张餐桌上摆放着精致的台卡和一种玻璃制成的调料瓶。椅子都是钢管焊成的、裹一层绒布的高背靠椅,垫子和靠背上都套着雪白的布套。
服务员把我们引领入座,我用俄语说了声谢谢,服务员一脸茫然:“你说什么?”
高保平幸灾乐祸:“你丫露怯了吧,现在的服务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哪能听的懂你的老毛子话。”说着接过服务员递过的菜谱,让大家点菜。
大家谦让了一番,各自点了一些自己爱吃的,什么奶油烤鱼、牛排、黄油煎饺、奶油烤杂拌、罐闷牛肉等。
轮到我时,大家一起看着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娃,怎么点菜。
我装摸作样拿起菜单,:“来一份奶油红菜汤和小红肠。”
“你能吃饱吗?”冯霞担心地问。
“差不多。”我有些担心是否出了丑,看了看大家的表情,恩,还行。
菜上齐后,我没有急于动手。看别人怎么样,咱照猫画虎。
放好餐巾布,左手刀右手叉,不对,是左手叉右手刀,可以开吃了。
呸,这是什么狗屁汤,油腻、油腻的,没放一点盐,这哪是开洋荤,简直是受洋罪。(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