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阅读
下命令。我们这里是学校,不是军营。也不是你们的公社、大队。”我们的系主任听了胡云珍的来意、特别是他强调这是县委书记给下的命令时,不禁莞尔一笑,“他地权力还小点,管不到我们这儿。你们还是自己去吧!”
自己去?自己去要是能行,干么还跑到这儿来!再说回去要是什么也搞不成,李书记那儿可怎么交帐?
胡云珍急忙放下组织的架子,换上一脸地笑容,和我们系主任开始了软磨硬泡,诸如什么这也是县里的一件大事,他们文化不高、自己出去办不成,请学校支持。要不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他们回去也难向县委和老百姓交代之类地
我们的系主任被他磨得有些烦了,就说:“你们让吴永成自己拿主意。如果他愿意,我们学校也不拦着,但他得保证,不能因为这拉下了功课!”
他们都望着我。这该怎么办。我为难了:和他们一起去吧,可明明知道就是现在搞成了,一两年后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去吧,他们大老远的跑来,还有我的三姐夫呢。就是回去和村里的乡亲们也交代不下去。
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和他们一起去。如果以后加强管理,说不定能避免重蹈覆辙!
就这样,晚上我和他们登上了去SX省晋东南地区的火车。
一路辗转,我们在第二天的中午,来到了SX省晋东南地区Z市郊外的一个生产大队——张庄大队。
七月流火。我们登上村南地大岗山极目远望,绿树葱茏海,玉米硕壮,那无际的大地如锦似绣。
蓦地,旷野上传来隆隆地响声——山下不远的田野里喷灌机启动了:喷头飞旋,腾起一片云雾,洒下一阵阵甘露。喷浇过的庄稼湿漉漉的,肥实的叶片绿中透着晶莹。阳光辉映,闪闪烁烁,真是美极了。
胡云珍和马柳平都是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此时也是看得如醉如痴。良久,马柳平才回过神来说:“什么时候,咱们大队也能变成这样就好了!”
“快了,咱们这次来就是要闹这个的。”,胡云珍充满信心地说:“咱们要搞得比他们还要好!要把咱们鱼湾大队建成全地区第一流的大队!”
“对,只要我们的办法对路子,我们就肯定能在几年内把咱们的大队搞成全地区、全省一流的大队!”我也被胡云珍的决心感染了。
拿着永明县委和玉平公社的介绍信,我们找到了张庄大队的大。张庄大队的支书,姓杨,叫杨红兵,四十多岁的I子。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三人,在我们的要求下,他先给我们介绍了张庄这个生产大队的基本情况。
张庄大队是个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以搞机械化喷灌而名闻全省,全队三千多亩土地,已有一千多亩实现了喷灌化,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最高时他们的粮食亩产量竟然达到了亩产1005。
“你们什么时候想起搞机械化喷灌?”我在旁边好奇地插了一句。
老杨满怀深情地说:“说起这个,要感谢当年在我们这儿呆的半个张庄人——老韩,他可是给我们立了大功啊。”
“什么半个张主任,人还有半个的吗?老韩又是谁?”胡云珍在一旁好奇地开了口。
“说起这个老韩话就长了,”,老杨坐下给我们细细地说起这个老韩的来历。他口中的老韩叫韩丁,是一个外国人。M国友人。
韩丁是我国人民的老朋友,早在一九四五年,他就来到了我国,认识了我国现在不少的领导人,一九四七年他满怀热情来到了解放区,在河北冀县千平洼创办了拖拉机培训班,为我国农机事业培养了第一批人才。后来他到北方大学任教,主动要求参加了土地复查工作组。就这样一九四七年秋末,他第一次来到了张庄。从此韩丁就成了张庄地一位村民。他同其它下乡干部一样,在群众家里吃派饭,端着大碗玉米稀粥就着咸菜。他和大伙一块劳动,什么活儿也抢着干。正是共同的劳动和生活,把他和张庄连在了一起。张庄的村巷院落,地头田边,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
“当时我还小,光记得一个大鼻子的外国人拿着个小本本。到了晚上东家出、西家进的,说着一口怪声怪气的普通话。后面跟着一大群像我当时年龄六、七岁的一帮孩子看热闹。”老杨沉浸在回忆之中:“大人们见了都亲热地喊他老韩。他高兴地说对、对,就叫我老韩。要不是他的大鼻子和那一口怪声怪气的话,冲他对我们老百姓的那股热乎劲,他就是地地道道的我们张庄人。所以我们就把他当作了我们半个张庄人。”
一九七七年夏天,他又一次回到张庄。对他来说。张庄真是山亲水亲人更亲。由于他还是个颇负盛名的农业专家和农业机械师,这次他就给大队地生产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他带来了一些国外农业机械化图片,反复地给大家介绍讲述。为了解决队里的粮食入库和储藏问题,他和大队的修配组研制成螺旋提升机、粮食烘干机。他满手油污、大汗淋漓地帮农机员修机器。就在这次,他就提出了要给大队搞喷灌。一听到搞喷灌,张庄大队的群众简直起来了。可这喷灌是个什么东西?在当时,喷灌是个什么样人们都没见过,有的还是第一回听说了。韩丁虽说是个农业专家,可眼下一无资料、二无图纸,凭着他自己的记忆。很快就画出了一张圆形喷灌机的大概轮廓图,并同研制小组马上就干了起来。没设备、缺材料。我们就从附近工厂买回来一些废料旧铁,自制土设备。终于搞出来了塔架、支管。为了研制同步自走系统,大伙一连干了十几个夜晚,喷灌机终于试制成功了。
“这个韩丁不简单啊!他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了咱们这儿,和咱们这些农民心反到贴在了一起。外国的好人哪!!”胡云珍感慨地说
韩丁在我的记忆中模模糊糊地有个影响,他是一个美国人,早在我国建国前,他就多次来到我国进行采访。他是我们国家人民地好朋友。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韩丁的名字竟然同一个小小地生产大队连在了一起。
老杨骄傲地说:“人们只要到了张庄,看到了喷灌,就会惊奇地问我们的社员们,你们这儿怎么会有这东西?张庄人总要津津乐道提到一个人——老韩,又问老韩是谁,他们总会惊讶地回答,哎呀老韩呀你都不知道,老韩就是韩丁呀,他是我们半个张庄人!”。
半个张庄人,这种称呼蕴含着憨厚、淳朴地太行山人民,对这位美国友人极其真挚、深厚的感情。
“那你们研制这套设备花了多少钱?”,我最关心的是钱的问题,要是建起这套设备需要花不少钱的话,过几年,这套设备真的被社员们拆得四分五裂,那就太可惜了。
老杨仰起头想了半天,手里不住掐算着,嘴里嘀嘀咕咕念叨什么数字,过了好一会,他才对我们说:“当时也没花几个钱,因为我们当时都是买的些些旧料废铁,前后大概也就是花了两千多块钱吧!”
两千多块钱,我心里暗暗作了个比较,这也真够节省的了。看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个优良传统,在这个时代真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同样功能地一套喷灌系统在20年后竟然要耗费30万元。对比,两种精神就凸现了出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个优良作风,看来在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啊!
接着我们向他询问了有关喷灌系统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比如怎样协调圆形喷灌机地行走轮、如何搞开关装置、怎样才能安装固定式、平移式、悬臂式喷灌机械等等。有西问题他不太清楚就给我们找来了一位大队的农机修理技术员,给我们做了详细的回答。有些东西在屋里说不清楚。老杨又领着我们到了地里,让他们大队的这位农业技术机械人员实地给我们讲解了各种类型的喷灌机械构造、原理,并进行了现场演示,直到天已黄昏了,胡云珍和马柳平还恋恋不舍摸着人家的喷灌机械,不肯离开……
在黄昏的阳光照射下,远处、近处,一台台喷灌机喷雨吐雾,映出了一道道色彩斑澜、横空出世的霓虹,那一道道霓虹仿佛在迅速在连接起来,组成一条偌大的彩色长虹
98.这人和人的差距咋那么大呢?
和胡云珍他们到SX省晋东南地区的张庄跑了一趟后,他们直接回了家。没有在BJ呆一天。这个年代的人们就是这样,公、私可是分得清清楚楚!要放在十几年后,好不容易有了个借口,怎么也要出来好好地玩一玩、逛一逛,反正是公家报销!可他们不去绕路逛了,你BJ来过一次,总要好好玩一玩吧,又没有人在旁边监督。可他们就是靠的个自觉、负责:对自己严于律己;对公家高度负责。朴实、忠厚的农民就是这样!
记得在小学的课文上学过一篇《梁生保买稻种》,心里还不以为然。跟他们跑了一趟才知道课文中所写不虚,老胡比梁生保还抠。梁生保人家那是只有一个人,艰苦也就艰苦他自己。可我们是三个人啊,不管好坏,咋说我也算他们的特邀嘉宾吧,一点面子也不给!!每晚睡的是五角钱的鸡毛小店、大通铺;吃饭是找个小饭馆,一人一大碗面条,还是五角钱!路上水果、干粮什么的一律都没有。都说是穷家富路,可就这玩艺儿那能比得上在家里呀!旅途中住了几天,我的身上就有了不少小爬虫动物,老觉得它们时时刻刻在蠕动,浑身痒得不得劲。这都是些什么日子呀!虽然原来出来时,也没想跟着他们怎么享福,可也没想到要受这么大的罪。早知道他们这么抠,打死我也不和他们一起出来。我两世为人也没受过这么大地洋罪呀。
十几年后的乡村干部人家那过的叫什么日子?!有人来村里检查、指导工作。村委干部就能名正言顺拉上几个人,去饭店铺开摊子,吃吃喝喝,直到有几个人躺在桌子下才收摊。美名其曰:这是为了工作“应酬”,“迫不得已”,要是不这么干领导瞧不起,工作上不去,给村里也拉不回项目。怎么能把村里搞好呢?反正理由一大堆;没人的时候找个借口,什么天阴下雨没事干呀、打扑克赢了钱呀、谁又找了个相好的呀等等,再大吃一顿。吃的时候人家也是啧啧有理:这是为了工作,联络感情!一个好汉三个帮嘛!感情就要平时联络,总不能到了用时再说吧?那咱不就成了势利小人了嘛!!
每年要是乡镇组织集体出去旅游,就跟上开开眼界。那个一路上的花钱。让不少乡干部都汗颜!可以说见门就进,不管东西好赖,只要是家乡没有的一律购进!见园子就钻,也不管是妓院还是菜园,特别是门票越贵地园子;好玩的,不论价钱多贵,什么潜水、汽艇、骑马、坐轿、拉一个美女入洞房等等,一个也不能落!人家说了,既然出来玩嘛,就要开心一点。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口气一个个蛮大的。大长乡镇干部的志气!就是那钱不是掏的自己腰包的;要是乡镇没钱,不组织集体出去。那就自己三两成行,找个考察地名义出去瞎玩几天。回来再到处炫耀:这次出去到那、到那玩了,那的女人好看,那的女人给几个钱就能干。反正糟蹋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可是他胡云珍再怎么说,也是个公社副书记呀,怎么混的还不如十年后人家一个村干部?!你说你们同样是乡村干部,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我就纳闷了?!你大队没钱。不是帐上还有两、三万吗?再说了,你还是个公社主持工作的副书记。老虎不在家,你猴子这时候不当大王,那还等什么时候呢?况且因公出差不是还能报销吗?用的着您那么抠门么??人家以后的村委干部,没钱就是卖地、卖房也要好好享受、享受!你怎么能这样呢????不过人家老胡嘴上说得好啊:“咱们就三个大老爷们,怎么也好对付。有瞎花在吃、睡上地那些钱,还不如添在村里边,那还能干不少事呢。让他们这些外地开旅馆、饭店的人赚了,人家连好都不说咱们一个。咱可不当那冤大头!!等咱们大队以后有了钱,我和你三姐夫去那大旅馆让你住上个十天、半个月地;再请你到BJ那最高级的饭店,咱们点上满一桌子的好菜,让你吃的连腰都弯不下!!”
操!这老胡是说他自己的吧??!我再没德行,也不至于吃成那个样子吧??!别看这个胡云珍同志文化程度不高,这画批充饥望梅止渴的本事可不小啊,你哄三岁小孩哪?咋说咱也好歹是个大学生,你不给好吃、好住那就算了,咱也理解,队里穷嘛!干吗还整这一套,你当我是二傻子呀?!绝对鄙视你!!
在他们临走的时候,我强拉着他们在天安门广场照了两张相。你来一次北京嘛,总得给自己以后留下点纪念。要不也是人地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那个岁月,农村地人出一次远门也不容易,能遇上这样的机会,可以说少的可怜。谁舍得没事花上这冤枉钱,出来整什么旅游。那可是能够家里的一家老小吃多少天啊。谁家的钱也不富裕。真有钱的,你也不敢出来旅游,要不村里的人吐沫星子,也能把你淹死:“看烧包的有几个钱干什么不行啊?!!到处瞎逛,那是能当吃、还是能当穿。省下那几个钱,干点什么不好??就是最不济,再抱上几个猪娃,喂上几个月,到了年底也能卖不少钱!真是个败家子!!就是他家有沈万三的家底,也要让他给败光了!一看就不是好人家的子弟!就不是个活人、过日子的人家嘛!!”照完相,胡云珍还一个劲地埋怨:“有甚球的照的,谁还不知道自己长球的甚眉和眼。再咋照,也照不出花来。那得自家爹妈把自家生得好才行哩。就咱的这鬼模样,照出相片来,吓不死几个人才怪哩!!瞎花那钱!一块多钱,能给孩子们买多少个饼子呢?!!”
99..100多万没人要?
送走了胡云珍和我的三姐夫马柳平后,我又开始了正常的大学学习生活。
当然首先是把和他们出去穿的所有衣服换下后,来了个里外大清理——消灭一切害人虫!!泡到学校的澡堂里,足足呆了两个小时,才觉得身上有些干净、舒服了。这个胡云珍害人不浅!如果再有下次,我是万万不会再上当了。
到了星期天,四姐从她们学校过来看我,当她知道我和胡云珍他们去SX省跑了几天时,一个劲埋怨我,当时怎么就不叫上她一起去。
“别说了,幸亏你没跟着一起去,”我苦笑着把一路上的情况跟她说了说,正说着刘艳也进来了,她是每周一次来收脏衣服的。她俩听完我一路的遭遇,特别是我说到几乎浑身爬满了蠕动的小动物时,她俩笑的抱在了一起。四姐说:“以后你离我们远点,别让那东西再给我们爬过来!”,稍一停顿,四姐又想起什么,恨恨地说:“这个马柳平就是个死人,他胡云珍抠门,你就不会大方点。公家不给报销,你就没那几个住店和吃饭的钱?你自己也就算了,五儿什么时候受过那罪??瞧我回去告诉三姐,怎么收拾他?还有,他到了BJ竟然不过来看道我在这吗?!刚到了公社几天,狂的就越来越不像话了。真得回去和他好好说道说道了。敢把我这小姨子不放在眼里。那就是欺负咱三姐地娘家人!!三姐平时也把他马柳平惯的太不成样子了!哼回去我替她管!”
“吴永成、吴永成,听说你那几天不上课,去旅游了?去哪了?好玩不好玩?”随着声音,冯霞推门进来了。
我们三个互相对视了一下,忍不住都笑了。
“笑什么?我问错了吗?还是今天我穿的衣服不对??”我们笑得冯霞有些莫名其妙,她疑惑地上下看了看自己穿的衣服。
四姐笑着过去。把她拉到床上坐下。给她把我一路的经历又讲了一遍,把她也笑的前仰后合的。
幸灾乐祸!怎么就没有一点同情心呢?!很好笑吗??我怎么就认识了这么几个人,识人不淑呀!我恨恨地看着她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地痛苦之上,很好玩吗?
等她们几个笑完了,刘艳感慨地说:“这人和人。咋就那么不一样呢!你姐夫他们,为了能给集体省点钱,受那么大的罪!可有的地方,把一百多万扔在露天里,十几年都没人要,连个主人也找不到!!”
一百多万没人要??那有这种好事呢!那可是一九0的一百多万呀,那能办多少事?就是过二十多年那也绝对是一笔巨款!!傻子才不要呢!!我的眼睛都红得要滴血了。
“这也是暑假时,我在家里听我爸爸对妈妈说的。”刘艳继续往下说:“说是在我们地区地一个海城县,它那的几个公社一直堆着三千八百九十多吨盐。谁也不管、无人过问,这种情况已经十七年多了。因为风吹雨淋。用草袋子盖的盐垛和苇子的盐囤,早就糟朽不堪。白花花的盐满地皆是,任人偷拿。当地的老百姓就奇怪了:这价值一百多万元的三千八百九十多吨盐。为什么一直没有个人来管理呢?!当地的公社就把这事汇报给了县里;结果县里也不清楚。毕竟数量太大了,他们也不敢怠慢,国家今年刚处理了‘渤海2’的沉船事件,谁都怕这渎职的罪再落到自己头上。赶紧向地委汇报。地委地领导们一问周围的人,谁也都不知道这事!”
“不会吧,那可是近三千多吨盐呀,不是个小数字那要堆成山呀!你不是在给我们编故事吧?有那么夸张吗??!”我对刘艳地话表示怀疑,虽然现在的社会上官僚主义比较严重。可也没有到了她说地那个地步吧?三千多吨呀!想一想就多的怕人。十七年,那个长眼的活人看不见?!就是个瞎子。被绊倒肯定也会骂:“这是谁家缺德、乱堆东西呀?这是什么呀?”
“这是真的,你听我慢慢说。”刘艳不满地瞪了我一眼,继续说:“这事在他们县里汇报上来后,我爸就在批文卡上签过字,后来还听过他们派下去的调查组回来汇报呢!你看,都让你闹的,我都忘了我说到那了?奥,对,就说到地委的领导哪儿了,他们在接到县里的汇报后,急忙成立了个调查组,下去一级一级地追查,从海城县、地区财政、供销、商业、盐业批发等有关部门挨门上户了解情况。经过半个多月地调查,他们才查清了这件事情的真相。”
“什么真相?”这回不是我问地。是四姐听得入了迷,急于知道答案,抢得开了口。
“原来早在1963年前后,中央财政社、轻工业部联合发出文件,要求LN省有关部门,把盐作~行储备,资金由财政部支出。省里的有关部门接到文件后,给海城县调拨食盐3,894吨,作为战备盐,分别存.=;中央几个部的文件就只发到了省里的有关部门,地区和海城县就光知道一个大概的数字。其他情况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开始这些食盐让粮食部门代管,以后又移交给商业、供销等部门。经过几次转手易主,有些部门的领导也换了几任,都是代而不管。从1963年到现在整整17年,省里的有关部门也从来就没有派个人,下来查问过这三千八百多吨盐。特别是又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几个单位的不少干部也有了多次变动,调走的干部谁也不提这茬,许多新来的同志又根本不知道此事,当然更没有人来管了。”
“那就怪不得了。可是当地的人就不会过问吗?”我问刘艳。要不也太奇怪了。
“当地的也有问过的。有一个公社机关门前,就堆放着九百多吨盐。开始储存盐的地方是在粮库;后来粮库迁移,搬到别的地方了。他们就把这个放盐的地方又移交给公社医院。结果新的地方周围,就没有一堵院墙。九百多吨盐就存放在四下不着边的路旁。盐囤和一个用草袋子叠的盐垛,经
七年的风吹雨淋,你们想啊,那些草袋子、苇子上子早已糟朽不堪,破口漏洞很多。白花花的盐从破口处淌到垃圾堆上、流到旁边公共厕所的粪坑里。根据调查组的人回来说:当时公社党委的一些人和不少群众,不忍心眼睁睁地看见这九百多吨盐遭受损失。曾经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呼吁。可是呼吁了几年,直到如今连谁是这些盐的主人,都找不到。没办法,他们找到县委书记和主管财贸工作的县委副书记,申诉这九百多吨食盐的遭遇。县委的领导们也到过现场,看到白花花的盐天天受损失,便责成县里的供销社等单位向省、地区有关部门请示。省供销社和其他有关部门给他们答复:‘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代管单位,反正盐是国家的财产,人人有责嘛。’,公社党委、公社供销社考虑到既然是省里说了,这是国家财产,人人有责,那九百多吨盐放在路边也不合适,又申请上级拨点经费,把这九百吨盐搬迁到粮库院内,便于管理。省里供销社和其他有关部门这次给他们的回答是什么,你们猜一猜?”
刘艳说到这却不说了,给我们卖了个关子。
“快搬!”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回答。
“错!!省里的回答是:‘原来放在什么地方,就放在什么地方,不能搬迁。’”刘艳一字一句地吐出最后几个字。
怎么会这样?!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
“一百多万呀!那要是用我们胡云珍书记地话说。那能买多少个饼子呀!我们县的人几年也吃不完啊!!”我又记起了胡云珍在照相时,为一块多钱所发的感慨,不禁长叹一声。
“真是一群败家子!这些人应该全抓起来,枪毙了!!”四姐风目圆瞪,牙齿咬的咯吱咯吱响。
冯霞半天没吭气,这时听了四姐的话,也微微一声叹息,开了口:“其实有好多事人们都不知道。刚才刘艳说的那还是经过了十七年。中间人事调动的也多,事情的责任还有个推头。在去年十月份,我们T市就发生了一起严重地事件,造成损失也是一百多万元。那就是因为官僚主义,几家单位扯皮、不负责任造成的。今年八月事情后来报到市委,我爸气得把眼镜都扔了。”
“那是怎么回事?难道也是找不到货主?”四姐问冯霞。
“那倒不是。”冯霞说。
看来这今天是给官僚主义开批斗大会了。我心里暗想。都是胡云珍他们抠门惹出的话题。四姐好不容易两个礼拜过来一次,大家高高兴兴的多好!这气氛给闹的,都是一肚子气!老胡啊,老胡,你走了也害人不浅!!
那边冯霞已又说起T:.
TJ市粮油食品进出口分公司经营的栗子,在全国出口栗子中占主要地位。这些栗子全部由他们公司驻港口办事处集中保管、分批转港出口。去年储存在办事处的六号仓库和港务局二货区库房内,等待装船出口。栗子是怕风、怕热的鲜嫩商品。大量集中储运,本来应该搞好管理,可是他们却没有这么办。开始,在二货区和六号库有11车皮栗子。本来已经先后经过商检处抽检质量合格,因重量不足没有放行。仓库工作人员几次要求派人补重。仓库领导竟置若罔闻,就延长了栗子在库房堆积的时间。加上管理不好。便造成了严重霉烂。给国家造成了直接损失一百三十多万元!!
二货区和六号库本来都有专职测温人员,按规定每天应测温两次,实际上有的栗子入库后4、6天甚至10才测温一次,有的栗子人库后,根本就没有测过温,也没倒过垛。办事处和仓库领导人也没有深入现场,认真检查过栗子情况。10月25日口岸商检处检查配载情况时,现二货区的栗子大批霉烂。向办事处和仓库领导反映情况后,仍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既不及时对已霉变的栗子采取抢救措施,也不对其他库存栗子进行全面检查。
“那就没有人向上级组织反映吗?”四姐不愧是县委办出来地人,一遇到问题,马上就想到了组织。
“当然反映了。”冯霞接着说:“去年11月,办事处的3工人就联名写信给市财办和市外贸局,要求查清原因,追究责任。直到今年6月,市财办和市外贸局才让市外贸局驻港口办事处、粮油进出口分公司及他们公司驻港口办事处成立调查组调查。”
“怎么能那样呢?那不是让他们自己查自己吗?根本就是在走形式!”四姐气愤得脸都红了。
“四姐,你慢慢听,别太激动了。不要因为个这,把自己再气着!”我劝她。
“谁像你,那些官僚们让国家遭受了这么大地损失,你听了都无动于衷,就像个冷血动物!”
我苦笑。她正在气头上,我招她干什么?好像栗子坏了还有我的事似地。
“那后来怎么处理的?”四姐转头问冯霞。
“还能怎么处理,那个调查报告是由那个主管栗子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责任人执笔起草的。他把大量栗子霉烂的原因,都推到了产地、天气和仓库条件,只提出要从上而下地总结经验教训。现在,还没有一个人作过任何检查。负责这个办事处全面领导工作的公司副经理,在这事情后竟对霉烂栗子负有直接责任的六号库的领导进行了表扬,对老实反映情况地几个工人进行压制。他说什么:‘去年的栗子一开花就坐了病,农民们收得又早,没有成熟,在产地加工时间过长,还没等进仓库就有了‘癌症’,非烂不可!’,还说什么:‘有人要借栗子问题搞垮我们,我们不怕,我们是胜利者!’”冯霞说到这,脸激动地也涨红了。
“狗屁的胜利者!出了什么坏事,都给农民头上推,农民就那么倒霉!!”我也有些火了,“冯霞,回去告诉你爸,把那几个***一撸到底,开除公职。让他们也回农村当一当农民!”
100..美与丑
星期一,下午最后一节课,照例是团员活动课。
每逢团课,我都是悄悄的溜号。在这里说句不恭敬的话,这些什么党、团的政治学习,我是早就腻了。在前世,从小学一年级起当乖孩子、好学生,一直当到学校毕业后的好工人、好学员、好干部,这种政治学习就没落下过一次,现在一见这种活动,实在是头疼得不得了。
今天,我照旧夹起书本不动声色向门口走去。
“吴永成,马上就上团课了,你去哪?”冯霞站在讲台上喊住我。
“我先上个厕所,马上回来!你们先进行吧,不用等我。”我不慌不忙地回答。既然你问了,咱就有应答的,你一个大姑娘家的,总不能不让我上厕所吧。不好意思!姑娘,是你要难为我的,也就不能怪我的话不雅了。
“今天你不能走!”冯霞气呼呼地拦住我:“每次上团课都找不见你。你自己说说,从入学到现在,你参加过几次团的活动??每次不是请假,就是逃跑。作为一个团员,你还有一点组织纪律性吗??你还是班长呢!一点带头作用都不起!你让同学们怎么跟你学?你也太不像话了。以前我是懒得说你!今天不行,你哪也不能去,必须在教室!”
不是吧?这丫头,假假的我也是你的师傅?!你就这么没大没小。这不是欺师灭祖嘛?!当着全班同学地面。我有点下不了台,马上给她回了一句:“大书记,我尿急!你不让我去,要是把我憋坏了,你能负责我的一辈子吗?”
冯霞立马羞的话也说不出来:“你、你、你”
下面高保平一声起哄:“奥”,她的眼泪马上就要出来了。
不好,这事闹的?!这不是你先挑起来的嘛,怎么说不过人家就开哭啊。这可不是我教给你的本事!!可我还就是最怕女人哭了,特别是关系亲近的
“好、好、好,我不走了。你也赶紧打住!这么大人了,一点也不识逗。还是坚强地团员呢。要上了战场,你眼里的水水,就能把敌人吓走啊?我投降、我投降。你赶快开始吧。我再坚持一会。”我立即离开她,回到座位上。
冯霞转过身,悄悄了下眼睛,走上讲台,开始主持今天的团课。
今天团课活动的主题是“向雷锋学习,看身边的美丑”的讨论。她在黑板上写了大大地两个字“美”、“丑”。
看着黑板上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我在台下心里暗暗嘀咕着:这搞的是些什么活动呀,还讨论呢!有人发言才有鬼了,你要搞个辩论什么的,拉两支队伍出来。一个正方,一个反方。那多有意思。记得前世我在省城上学时刚开始当班长。后来惹翻了班主任,就被撤了班长。可同学们又把我选成团支书,就跟台上的冯霞一样大的官。把班主任气的!可也没办法!团支书可归不了他管,再说是同学们选的。我上任伊始,就搞了个辩论“沉默是金子”,遗憾的是准备工作没做好,曲高和寡。就那么进行到一半草草收场。她今天的活动,我看比我当年还要惨:都是成年人了,谁玩这种小儿科把戏。向雷锋学习这个话题是永久地。可美与丑那是小学生应该讨论的。
没想到事情地发展竟然让我大掉眼镜,这次活动还闹了个红红火火。
“十八年过去了。在这不平静的十八年中,疾风暴雨冲刷过我们共和国地大厦,熊焰列火烧过我们民族的肌体。一些东西被毁坏了,一些东西被遣忘了。但毕竟也有另一类,人民群众珍爱地将她深埋在心底,不但没有被洗动一空,反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愈益显示出她的价值。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她象萌发后的种子一样,吐出嫩绿的芽,绽开芬芳的蕾,在春光里迎风怒放,雷锋精神就属于这一类。她是我们民族精神财富中地瑰宝。
雷锋只是一名战士,同我们大家中的任何一员那样普通。然而就是这位年经地战士,受到了我们男女老幼的尊敬与怀念,成了亿万人民学习的榜样。是因为他有惊人的建树或者辉煌的功勋吗?不。只是因为在雷锋身上,闪烁着助人为乐、先人后已、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光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人们仰慕、追求的,正是这种‘雷锋精神’。
对照着雷锋精神,今天我们团课的主要议题,就是找出我们身边的美和丑。以雷锋精神为镜子,改正我们丑的一面,在建设四化的新长征征途上,展示出我们八十年代新一辈年轻人的勃勃生机和美好希望!”
冯霞的开场白没想到会这么煽情。我默默地看着她心想,要是她当主持人,十几年后,绝对会压倒后世以煽情而著名的中央电视台倪女主持人。这口才、这文采以前我怎么就没发现呢。就连我这前世久经沙场的老将、基本上已不懂得什么是激|情的人,情绪也被她有些调动起来了!不由得把爬在桌子上的身体挺直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正激|情四射的冯霞。
同学们一下就被调动起来,气氛马上就活跃了。
冯霞的话音刚落,有个广东的女同学就马上站起发言:“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生活在结束了浩劫、平定了动乱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雷锋精神对于我们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十年动乱,破坏了我们的社会风气,人与人的美好关系也横遭破坏,也伤害了不少像我们这样一些青年们的心灵,他们逐渐失去了对社会、对他人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对。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自私自利,一切以我为中心。稍有不如意或者遇到点挫折,就颓废不振,通过穿奇装异服、留长头发,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就是,他们还以为自己很新潮、很时髦呢,什么喇叭裤、蛤蟆镜,把个破商标还到处贴。其实那是丑死了的小资产阶级烂的生活情调,是腐朽的、应该受到批判的。”
大家的议论越来越激烈,冯霞在台上不停地做着记录。
不知是谁把喇叭裤、蛤蟆镜也扯了进来,并且还提到了那么高的政治高度上来讲,还要批斗!
不少同学纷纷把视线投向高保平。我们班的男同学也只有他
那些东西。我也看了看他,活该!今天蛤蟆镜倒是I喇叭裤就穿在身上。
高保平也觉得气氛有些不对,见大家都看他,有些恼火了:“看什么看?不就穿了一条破裤子嘛,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我也没干什么坏事,还真的要批判我?”
教室里一下就静了下来,气氛显得有些严肃。刚才提到喇叭裤的女同学,眼睛毫不示弱地盯着高保平。
现在的年轻人可是敢说敢做的。遇到这种政治性的所谓原则问题,是绝对不会回避的!她也不怕这会得罪人。真理越辩越明嘛这才能体现出对(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自己去?自己去要是能行,干么还跑到这儿来!再说回去要是什么也搞不成,李书记那儿可怎么交帐?
胡云珍急忙放下组织的架子,换上一脸地笑容,和我们系主任开始了软磨硬泡,诸如什么这也是县里的一件大事,他们文化不高、自己出去办不成,请学校支持。要不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他们回去也难向县委和老百姓交代之类地
我们的系主任被他磨得有些烦了,就说:“你们让吴永成自己拿主意。如果他愿意,我们学校也不拦着,但他得保证,不能因为这拉下了功课!”
他们都望着我。这该怎么办。我为难了:和他们一起去吧,可明明知道就是现在搞成了,一两年后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去吧,他们大老远的跑来,还有我的三姐夫呢。就是回去和村里的乡亲们也交代不下去。
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和他们一起去。如果以后加强管理,说不定能避免重蹈覆辙!
就这样,晚上我和他们登上了去SX省晋东南地区的火车。
一路辗转,我们在第二天的中午,来到了SX省晋东南地区Z市郊外的一个生产大队——张庄大队。
七月流火。我们登上村南地大岗山极目远望,绿树葱茏海,玉米硕壮,那无际的大地如锦似绣。
蓦地,旷野上传来隆隆地响声——山下不远的田野里喷灌机启动了:喷头飞旋,腾起一片云雾,洒下一阵阵甘露。喷浇过的庄稼湿漉漉的,肥实的叶片绿中透着晶莹。阳光辉映,闪闪烁烁,真是美极了。
胡云珍和马柳平都是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此时也是看得如醉如痴。良久,马柳平才回过神来说:“什么时候,咱们大队也能变成这样就好了!”
“快了,咱们这次来就是要闹这个的。”,胡云珍充满信心地说:“咱们要搞得比他们还要好!要把咱们鱼湾大队建成全地区第一流的大队!”
“对,只要我们的办法对路子,我们就肯定能在几年内把咱们的大队搞成全地区、全省一流的大队!”我也被胡云珍的决心感染了。
拿着永明县委和玉平公社的介绍信,我们找到了张庄大队的大。张庄大队的支书,姓杨,叫杨红兵,四十多岁的I子。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三人,在我们的要求下,他先给我们介绍了张庄这个生产大队的基本情况。
张庄大队是个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以搞机械化喷灌而名闻全省,全队三千多亩土地,已有一千多亩实现了喷灌化,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最高时他们的粮食亩产量竟然达到了亩产1005。
“你们什么时候想起搞机械化喷灌?”我在旁边好奇地插了一句。
老杨满怀深情地说:“说起这个,要感谢当年在我们这儿呆的半个张庄人——老韩,他可是给我们立了大功啊。”
“什么半个张主任,人还有半个的吗?老韩又是谁?”胡云珍在一旁好奇地开了口。
“说起这个老韩话就长了,”,老杨坐下给我们细细地说起这个老韩的来历。他口中的老韩叫韩丁,是一个外国人。M国友人。
韩丁是我国人民的老朋友,早在一九四五年,他就来到了我国,认识了我国现在不少的领导人,一九四七年他满怀热情来到了解放区,在河北冀县千平洼创办了拖拉机培训班,为我国农机事业培养了第一批人才。后来他到北方大学任教,主动要求参加了土地复查工作组。就这样一九四七年秋末,他第一次来到了张庄。从此韩丁就成了张庄地一位村民。他同其它下乡干部一样,在群众家里吃派饭,端着大碗玉米稀粥就着咸菜。他和大伙一块劳动,什么活儿也抢着干。正是共同的劳动和生活,把他和张庄连在了一起。张庄的村巷院落,地头田边,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
“当时我还小,光记得一个大鼻子的外国人拿着个小本本。到了晚上东家出、西家进的,说着一口怪声怪气的普通话。后面跟着一大群像我当时年龄六、七岁的一帮孩子看热闹。”老杨沉浸在回忆之中:“大人们见了都亲热地喊他老韩。他高兴地说对、对,就叫我老韩。要不是他的大鼻子和那一口怪声怪气的话,冲他对我们老百姓的那股热乎劲,他就是地地道道的我们张庄人。所以我们就把他当作了我们半个张庄人。”
一九七七年夏天,他又一次回到张庄。对他来说。张庄真是山亲水亲人更亲。由于他还是个颇负盛名的农业专家和农业机械师,这次他就给大队地生产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他带来了一些国外农业机械化图片,反复地给大家介绍讲述。为了解决队里的粮食入库和储藏问题,他和大队的修配组研制成螺旋提升机、粮食烘干机。他满手油污、大汗淋漓地帮农机员修机器。就在这次,他就提出了要给大队搞喷灌。一听到搞喷灌,张庄大队的群众简直起来了。可这喷灌是个什么东西?在当时,喷灌是个什么样人们都没见过,有的还是第一回听说了。韩丁虽说是个农业专家,可眼下一无资料、二无图纸,凭着他自己的记忆。很快就画出了一张圆形喷灌机的大概轮廓图,并同研制小组马上就干了起来。没设备、缺材料。我们就从附近工厂买回来一些废料旧铁,自制土设备。终于搞出来了塔架、支管。为了研制同步自走系统,大伙一连干了十几个夜晚,喷灌机终于试制成功了。
“这个韩丁不简单啊!他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了咱们这儿,和咱们这些农民心反到贴在了一起。外国的好人哪!!”胡云珍感慨地说
韩丁在我的记忆中模模糊糊地有个影响,他是一个美国人,早在我国建国前,他就多次来到我国进行采访。他是我们国家人民地好朋友。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韩丁的名字竟然同一个小小地生产大队连在了一起。
老杨骄傲地说:“人们只要到了张庄,看到了喷灌,就会惊奇地问我们的社员们,你们这儿怎么会有这东西?张庄人总要津津乐道提到一个人——老韩,又问老韩是谁,他们总会惊讶地回答,哎呀老韩呀你都不知道,老韩就是韩丁呀,他是我们半个张庄人!”。
半个张庄人,这种称呼蕴含着憨厚、淳朴地太行山人民,对这位美国友人极其真挚、深厚的感情。
“那你们研制这套设备花了多少钱?”,我最关心的是钱的问题,要是建起这套设备需要花不少钱的话,过几年,这套设备真的被社员们拆得四分五裂,那就太可惜了。
老杨仰起头想了半天,手里不住掐算着,嘴里嘀嘀咕咕念叨什么数字,过了好一会,他才对我们说:“当时也没花几个钱,因为我们当时都是买的些些旧料废铁,前后大概也就是花了两千多块钱吧!”
两千多块钱,我心里暗暗作了个比较,这也真够节省的了。看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个优良传统,在这个时代真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同样功能地一套喷灌系统在20年后竟然要耗费30万元。对比,两种精神就凸现了出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个优良作风,看来在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啊!
接着我们向他询问了有关喷灌系统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比如怎样协调圆形喷灌机地行走轮、如何搞开关装置、怎样才能安装固定式、平移式、悬臂式喷灌机械等等。有西问题他不太清楚就给我们找来了一位大队的农机修理技术员,给我们做了详细的回答。有些东西在屋里说不清楚。老杨又领着我们到了地里,让他们大队的这位农业技术机械人员实地给我们讲解了各种类型的喷灌机械构造、原理,并进行了现场演示,直到天已黄昏了,胡云珍和马柳平还恋恋不舍摸着人家的喷灌机械,不肯离开……
在黄昏的阳光照射下,远处、近处,一台台喷灌机喷雨吐雾,映出了一道道色彩斑澜、横空出世的霓虹,那一道道霓虹仿佛在迅速在连接起来,组成一条偌大的彩色长虹
98.这人和人的差距咋那么大呢?
和胡云珍他们到SX省晋东南地区的张庄跑了一趟后,他们直接回了家。没有在BJ呆一天。这个年代的人们就是这样,公、私可是分得清清楚楚!要放在十几年后,好不容易有了个借口,怎么也要出来好好地玩一玩、逛一逛,反正是公家报销!可他们不去绕路逛了,你BJ来过一次,总要好好玩一玩吧,又没有人在旁边监督。可他们就是靠的个自觉、负责:对自己严于律己;对公家高度负责。朴实、忠厚的农民就是这样!
记得在小学的课文上学过一篇《梁生保买稻种》,心里还不以为然。跟他们跑了一趟才知道课文中所写不虚,老胡比梁生保还抠。梁生保人家那是只有一个人,艰苦也就艰苦他自己。可我们是三个人啊,不管好坏,咋说我也算他们的特邀嘉宾吧,一点面子也不给!!每晚睡的是五角钱的鸡毛小店、大通铺;吃饭是找个小饭馆,一人一大碗面条,还是五角钱!路上水果、干粮什么的一律都没有。都说是穷家富路,可就这玩艺儿那能比得上在家里呀!旅途中住了几天,我的身上就有了不少小爬虫动物,老觉得它们时时刻刻在蠕动,浑身痒得不得劲。这都是些什么日子呀!虽然原来出来时,也没想跟着他们怎么享福,可也没想到要受这么大的罪。早知道他们这么抠,打死我也不和他们一起出来。我两世为人也没受过这么大地洋罪呀。
十几年后的乡村干部人家那过的叫什么日子?!有人来村里检查、指导工作。村委干部就能名正言顺拉上几个人,去饭店铺开摊子,吃吃喝喝,直到有几个人躺在桌子下才收摊。美名其曰:这是为了工作“应酬”,“迫不得已”,要是不这么干领导瞧不起,工作上不去,给村里也拉不回项目。怎么能把村里搞好呢?反正理由一大堆;没人的时候找个借口,什么天阴下雨没事干呀、打扑克赢了钱呀、谁又找了个相好的呀等等,再大吃一顿。吃的时候人家也是啧啧有理:这是为了工作,联络感情!一个好汉三个帮嘛!感情就要平时联络,总不能到了用时再说吧?那咱不就成了势利小人了嘛!!
每年要是乡镇组织集体出去旅游,就跟上开开眼界。那个一路上的花钱。让不少乡干部都汗颜!可以说见门就进,不管东西好赖,只要是家乡没有的一律购进!见园子就钻,也不管是妓院还是菜园,特别是门票越贵地园子;好玩的,不论价钱多贵,什么潜水、汽艇、骑马、坐轿、拉一个美女入洞房等等,一个也不能落!人家说了,既然出来玩嘛,就要开心一点。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口气一个个蛮大的。大长乡镇干部的志气!就是那钱不是掏的自己腰包的;要是乡镇没钱,不组织集体出去。那就自己三两成行,找个考察地名义出去瞎玩几天。回来再到处炫耀:这次出去到那、到那玩了,那的女人好看,那的女人给几个钱就能干。反正糟蹋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可是他胡云珍再怎么说,也是个公社副书记呀,怎么混的还不如十年后人家一个村干部?!你说你们同样是乡村干部,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我就纳闷了?!你大队没钱。不是帐上还有两、三万吗?再说了,你还是个公社主持工作的副书记。老虎不在家,你猴子这时候不当大王,那还等什么时候呢?况且因公出差不是还能报销吗?用的着您那么抠门么??人家以后的村委干部,没钱就是卖地、卖房也要好好享受、享受!你怎么能这样呢????不过人家老胡嘴上说得好啊:“咱们就三个大老爷们,怎么也好对付。有瞎花在吃、睡上地那些钱,还不如添在村里边,那还能干不少事呢。让他们这些外地开旅馆、饭店的人赚了,人家连好都不说咱们一个。咱可不当那冤大头!!等咱们大队以后有了钱,我和你三姐夫去那大旅馆让你住上个十天、半个月地;再请你到BJ那最高级的饭店,咱们点上满一桌子的好菜,让你吃的连腰都弯不下!!”
操!这老胡是说他自己的吧??!我再没德行,也不至于吃成那个样子吧??!别看这个胡云珍同志文化程度不高,这画批充饥望梅止渴的本事可不小啊,你哄三岁小孩哪?咋说咱也好歹是个大学生,你不给好吃、好住那就算了,咱也理解,队里穷嘛!干吗还整这一套,你当我是二傻子呀?!绝对鄙视你!!
在他们临走的时候,我强拉着他们在天安门广场照了两张相。你来一次北京嘛,总得给自己以后留下点纪念。要不也是人地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那个岁月,农村地人出一次远门也不容易,能遇上这样的机会,可以说少的可怜。谁舍得没事花上这冤枉钱,出来整什么旅游。那可是能够家里的一家老小吃多少天啊。谁家的钱也不富裕。真有钱的,你也不敢出来旅游,要不村里的人吐沫星子,也能把你淹死:“看烧包的有几个钱干什么不行啊?!!到处瞎逛,那是能当吃、还是能当穿。省下那几个钱,干点什么不好??就是最不济,再抱上几个猪娃,喂上几个月,到了年底也能卖不少钱!真是个败家子!!就是他家有沈万三的家底,也要让他给败光了!一看就不是好人家的子弟!就不是个活人、过日子的人家嘛!!”照完相,胡云珍还一个劲地埋怨:“有甚球的照的,谁还不知道自己长球的甚眉和眼。再咋照,也照不出花来。那得自家爹妈把自家生得好才行哩。就咱的这鬼模样,照出相片来,吓不死几个人才怪哩!!瞎花那钱!一块多钱,能给孩子们买多少个饼子呢?!!”
99..100多万没人要?
送走了胡云珍和我的三姐夫马柳平后,我又开始了正常的大学学习生活。
当然首先是把和他们出去穿的所有衣服换下后,来了个里外大清理——消灭一切害人虫!!泡到学校的澡堂里,足足呆了两个小时,才觉得身上有些干净、舒服了。这个胡云珍害人不浅!如果再有下次,我是万万不会再上当了。
到了星期天,四姐从她们学校过来看我,当她知道我和胡云珍他们去SX省跑了几天时,一个劲埋怨我,当时怎么就不叫上她一起去。
“别说了,幸亏你没跟着一起去,”我苦笑着把一路上的情况跟她说了说,正说着刘艳也进来了,她是每周一次来收脏衣服的。她俩听完我一路的遭遇,特别是我说到几乎浑身爬满了蠕动的小动物时,她俩笑的抱在了一起。四姐说:“以后你离我们远点,别让那东西再给我们爬过来!”,稍一停顿,四姐又想起什么,恨恨地说:“这个马柳平就是个死人,他胡云珍抠门,你就不会大方点。公家不给报销,你就没那几个住店和吃饭的钱?你自己也就算了,五儿什么时候受过那罪??瞧我回去告诉三姐,怎么收拾他?还有,他到了BJ竟然不过来看道我在这吗?!刚到了公社几天,狂的就越来越不像话了。真得回去和他好好说道说道了。敢把我这小姨子不放在眼里。那就是欺负咱三姐地娘家人!!三姐平时也把他马柳平惯的太不成样子了!哼回去我替她管!”
“吴永成、吴永成,听说你那几天不上课,去旅游了?去哪了?好玩不好玩?”随着声音,冯霞推门进来了。
我们三个互相对视了一下,忍不住都笑了。
“笑什么?我问错了吗?还是今天我穿的衣服不对??”我们笑得冯霞有些莫名其妙,她疑惑地上下看了看自己穿的衣服。
四姐笑着过去。把她拉到床上坐下。给她把我一路的经历又讲了一遍,把她也笑的前仰后合的。
幸灾乐祸!怎么就没有一点同情心呢?!很好笑吗??我怎么就认识了这么几个人,识人不淑呀!我恨恨地看着她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地痛苦之上,很好玩吗?
等她们几个笑完了,刘艳感慨地说:“这人和人。咋就那么不一样呢!你姐夫他们,为了能给集体省点钱,受那么大的罪!可有的地方,把一百多万扔在露天里,十几年都没人要,连个主人也找不到!!”
一百多万没人要??那有这种好事呢!那可是一九0的一百多万呀,那能办多少事?就是过二十多年那也绝对是一笔巨款!!傻子才不要呢!!我的眼睛都红得要滴血了。
“这也是暑假时,我在家里听我爸爸对妈妈说的。”刘艳继续往下说:“说是在我们地区地一个海城县,它那的几个公社一直堆着三千八百九十多吨盐。谁也不管、无人过问,这种情况已经十七年多了。因为风吹雨淋。用草袋子盖的盐垛和苇子的盐囤,早就糟朽不堪。白花花的盐满地皆是,任人偷拿。当地的老百姓就奇怪了:这价值一百多万元的三千八百九十多吨盐。为什么一直没有个人来管理呢?!当地的公社就把这事汇报给了县里;结果县里也不清楚。毕竟数量太大了,他们也不敢怠慢,国家今年刚处理了‘渤海2’的沉船事件,谁都怕这渎职的罪再落到自己头上。赶紧向地委汇报。地委地领导们一问周围的人,谁也都不知道这事!”
“不会吧,那可是近三千多吨盐呀,不是个小数字那要堆成山呀!你不是在给我们编故事吧?有那么夸张吗??!”我对刘艳地话表示怀疑,虽然现在的社会上官僚主义比较严重。可也没有到了她说地那个地步吧?三千多吨呀!想一想就多的怕人。十七年,那个长眼的活人看不见?!就是个瞎子。被绊倒肯定也会骂:“这是谁家缺德、乱堆东西呀?这是什么呀?”
“这是真的,你听我慢慢说。”刘艳不满地瞪了我一眼,继续说:“这事在他们县里汇报上来后,我爸就在批文卡上签过字,后来还听过他们派下去的调查组回来汇报呢!你看,都让你闹的,我都忘了我说到那了?奥,对,就说到地委的领导哪儿了,他们在接到县里的汇报后,急忙成立了个调查组,下去一级一级地追查,从海城县、地区财政、供销、商业、盐业批发等有关部门挨门上户了解情况。经过半个多月地调查,他们才查清了这件事情的真相。”
“什么真相?”这回不是我问地。是四姐听得入了迷,急于知道答案,抢得开了口。
“原来早在1963年前后,中央财政社、轻工业部联合发出文件,要求LN省有关部门,把盐作~行储备,资金由财政部支出。省里的有关部门接到文件后,给海城县调拨食盐3,894吨,作为战备盐,分别存.=;中央几个部的文件就只发到了省里的有关部门,地区和海城县就光知道一个大概的数字。其他情况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开始这些食盐让粮食部门代管,以后又移交给商业、供销等部门。经过几次转手易主,有些部门的领导也换了几任,都是代而不管。从1963年到现在整整17年,省里的有关部门也从来就没有派个人,下来查问过这三千八百多吨盐。特别是又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几个单位的不少干部也有了多次变动,调走的干部谁也不提这茬,许多新来的同志又根本不知道此事,当然更没有人来管了。”
“那就怪不得了。可是当地的人就不会过问吗?”我问刘艳。要不也太奇怪了。
“当地的也有问过的。有一个公社机关门前,就堆放着九百多吨盐。开始储存盐的地方是在粮库;后来粮库迁移,搬到别的地方了。他们就把这个放盐的地方又移交给公社医院。结果新的地方周围,就没有一堵院墙。九百多吨盐就存放在四下不着边的路旁。盐囤和一个用草袋子叠的盐垛,经
七年的风吹雨淋,你们想啊,那些草袋子、苇子上子早已糟朽不堪,破口漏洞很多。白花花的盐从破口处淌到垃圾堆上、流到旁边公共厕所的粪坑里。根据调查组的人回来说:当时公社党委的一些人和不少群众,不忍心眼睁睁地看见这九百多吨盐遭受损失。曾经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呼吁。可是呼吁了几年,直到如今连谁是这些盐的主人,都找不到。没办法,他们找到县委书记和主管财贸工作的县委副书记,申诉这九百多吨食盐的遭遇。县委的领导们也到过现场,看到白花花的盐天天受损失,便责成县里的供销社等单位向省、地区有关部门请示。省供销社和其他有关部门给他们答复:‘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代管单位,反正盐是国家的财产,人人有责嘛。’,公社党委、公社供销社考虑到既然是省里说了,这是国家财产,人人有责,那九百多吨盐放在路边也不合适,又申请上级拨点经费,把这九百吨盐搬迁到粮库院内,便于管理。省里供销社和其他有关部门这次给他们的回答是什么,你们猜一猜?”
刘艳说到这却不说了,给我们卖了个关子。
“快搬!”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回答。
“错!!省里的回答是:‘原来放在什么地方,就放在什么地方,不能搬迁。’”刘艳一字一句地吐出最后几个字。
怎么会这样?!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
“一百多万呀!那要是用我们胡云珍书记地话说。那能买多少个饼子呀!我们县的人几年也吃不完啊!!”我又记起了胡云珍在照相时,为一块多钱所发的感慨,不禁长叹一声。
“真是一群败家子!这些人应该全抓起来,枪毙了!!”四姐风目圆瞪,牙齿咬的咯吱咯吱响。
冯霞半天没吭气,这时听了四姐的话,也微微一声叹息,开了口:“其实有好多事人们都不知道。刚才刘艳说的那还是经过了十七年。中间人事调动的也多,事情的责任还有个推头。在去年十月份,我们T市就发生了一起严重地事件,造成损失也是一百多万元。那就是因为官僚主义,几家单位扯皮、不负责任造成的。今年八月事情后来报到市委,我爸气得把眼镜都扔了。”
“那是怎么回事?难道也是找不到货主?”四姐问冯霞。
“那倒不是。”冯霞说。
看来这今天是给官僚主义开批斗大会了。我心里暗想。都是胡云珍他们抠门惹出的话题。四姐好不容易两个礼拜过来一次,大家高高兴兴的多好!这气氛给闹的,都是一肚子气!老胡啊,老胡,你走了也害人不浅!!
那边冯霞已又说起T:.
TJ市粮油食品进出口分公司经营的栗子,在全国出口栗子中占主要地位。这些栗子全部由他们公司驻港口办事处集中保管、分批转港出口。去年储存在办事处的六号仓库和港务局二货区库房内,等待装船出口。栗子是怕风、怕热的鲜嫩商品。大量集中储运,本来应该搞好管理,可是他们却没有这么办。开始,在二货区和六号库有11车皮栗子。本来已经先后经过商检处抽检质量合格,因重量不足没有放行。仓库工作人员几次要求派人补重。仓库领导竟置若罔闻,就延长了栗子在库房堆积的时间。加上管理不好。便造成了严重霉烂。给国家造成了直接损失一百三十多万元!!
二货区和六号库本来都有专职测温人员,按规定每天应测温两次,实际上有的栗子入库后4、6天甚至10才测温一次,有的栗子人库后,根本就没有测过温,也没倒过垛。办事处和仓库领导人也没有深入现场,认真检查过栗子情况。10月25日口岸商检处检查配载情况时,现二货区的栗子大批霉烂。向办事处和仓库领导反映情况后,仍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既不及时对已霉变的栗子采取抢救措施,也不对其他库存栗子进行全面检查。
“那就没有人向上级组织反映吗?”四姐不愧是县委办出来地人,一遇到问题,马上就想到了组织。
“当然反映了。”冯霞接着说:“去年11月,办事处的3工人就联名写信给市财办和市外贸局,要求查清原因,追究责任。直到今年6月,市财办和市外贸局才让市外贸局驻港口办事处、粮油进出口分公司及他们公司驻港口办事处成立调查组调查。”
“怎么能那样呢?那不是让他们自己查自己吗?根本就是在走形式!”四姐气愤得脸都红了。
“四姐,你慢慢听,别太激动了。不要因为个这,把自己再气着!”我劝她。
“谁像你,那些官僚们让国家遭受了这么大地损失,你听了都无动于衷,就像个冷血动物!”
我苦笑。她正在气头上,我招她干什么?好像栗子坏了还有我的事似地。
“那后来怎么处理的?”四姐转头问冯霞。
“还能怎么处理,那个调查报告是由那个主管栗子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责任人执笔起草的。他把大量栗子霉烂的原因,都推到了产地、天气和仓库条件,只提出要从上而下地总结经验教训。现在,还没有一个人作过任何检查。负责这个办事处全面领导工作的公司副经理,在这事情后竟对霉烂栗子负有直接责任的六号库的领导进行了表扬,对老实反映情况地几个工人进行压制。他说什么:‘去年的栗子一开花就坐了病,农民们收得又早,没有成熟,在产地加工时间过长,还没等进仓库就有了‘癌症’,非烂不可!’,还说什么:‘有人要借栗子问题搞垮我们,我们不怕,我们是胜利者!’”冯霞说到这,脸激动地也涨红了。
“狗屁的胜利者!出了什么坏事,都给农民头上推,农民就那么倒霉!!”我也有些火了,“冯霞,回去告诉你爸,把那几个***一撸到底,开除公职。让他们也回农村当一当农民!”
100..美与丑
星期一,下午最后一节课,照例是团员活动课。
每逢团课,我都是悄悄的溜号。在这里说句不恭敬的话,这些什么党、团的政治学习,我是早就腻了。在前世,从小学一年级起当乖孩子、好学生,一直当到学校毕业后的好工人、好学员、好干部,这种政治学习就没落下过一次,现在一见这种活动,实在是头疼得不得了。
今天,我照旧夹起书本不动声色向门口走去。
“吴永成,马上就上团课了,你去哪?”冯霞站在讲台上喊住我。
“我先上个厕所,马上回来!你们先进行吧,不用等我。”我不慌不忙地回答。既然你问了,咱就有应答的,你一个大姑娘家的,总不能不让我上厕所吧。不好意思!姑娘,是你要难为我的,也就不能怪我的话不雅了。
“今天你不能走!”冯霞气呼呼地拦住我:“每次上团课都找不见你。你自己说说,从入学到现在,你参加过几次团的活动??每次不是请假,就是逃跑。作为一个团员,你还有一点组织纪律性吗??你还是班长呢!一点带头作用都不起!你让同学们怎么跟你学?你也太不像话了。以前我是懒得说你!今天不行,你哪也不能去,必须在教室!”
不是吧?这丫头,假假的我也是你的师傅?!你就这么没大没小。这不是欺师灭祖嘛?!当着全班同学地面。我有点下不了台,马上给她回了一句:“大书记,我尿急!你不让我去,要是把我憋坏了,你能负责我的一辈子吗?”
冯霞立马羞的话也说不出来:“你、你、你”
下面高保平一声起哄:“奥”,她的眼泪马上就要出来了。
不好,这事闹的?!这不是你先挑起来的嘛,怎么说不过人家就开哭啊。这可不是我教给你的本事!!可我还就是最怕女人哭了,特别是关系亲近的
“好、好、好,我不走了。你也赶紧打住!这么大人了,一点也不识逗。还是坚强地团员呢。要上了战场,你眼里的水水,就能把敌人吓走啊?我投降、我投降。你赶快开始吧。我再坚持一会。”我立即离开她,回到座位上。
冯霞转过身,悄悄了下眼睛,走上讲台,开始主持今天的团课。
今天团课活动的主题是“向雷锋学习,看身边的美丑”的讨论。她在黑板上写了大大地两个字“美”、“丑”。
看着黑板上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我在台下心里暗暗嘀咕着:这搞的是些什么活动呀,还讨论呢!有人发言才有鬼了,你要搞个辩论什么的,拉两支队伍出来。一个正方,一个反方。那多有意思。记得前世我在省城上学时刚开始当班长。后来惹翻了班主任,就被撤了班长。可同学们又把我选成团支书,就跟台上的冯霞一样大的官。把班主任气的!可也没办法!团支书可归不了他管,再说是同学们选的。我上任伊始,就搞了个辩论“沉默是金子”,遗憾的是准备工作没做好,曲高和寡。就那么进行到一半草草收场。她今天的活动,我看比我当年还要惨:都是成年人了,谁玩这种小儿科把戏。向雷锋学习这个话题是永久地。可美与丑那是小学生应该讨论的。
没想到事情地发展竟然让我大掉眼镜,这次活动还闹了个红红火火。
“十八年过去了。在这不平静的十八年中,疾风暴雨冲刷过我们共和国地大厦,熊焰列火烧过我们民族的肌体。一些东西被毁坏了,一些东西被遣忘了。但毕竟也有另一类,人民群众珍爱地将她深埋在心底,不但没有被洗动一空,反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愈益显示出她的价值。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她象萌发后的种子一样,吐出嫩绿的芽,绽开芬芳的蕾,在春光里迎风怒放,雷锋精神就属于这一类。她是我们民族精神财富中地瑰宝。
雷锋只是一名战士,同我们大家中的任何一员那样普通。然而就是这位年经地战士,受到了我们男女老幼的尊敬与怀念,成了亿万人民学习的榜样。是因为他有惊人的建树或者辉煌的功勋吗?不。只是因为在雷锋身上,闪烁着助人为乐、先人后已、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光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人们仰慕、追求的,正是这种‘雷锋精神’。
对照着雷锋精神,今天我们团课的主要议题,就是找出我们身边的美和丑。以雷锋精神为镜子,改正我们丑的一面,在建设四化的新长征征途上,展示出我们八十年代新一辈年轻人的勃勃生机和美好希望!”
冯霞的开场白没想到会这么煽情。我默默地看着她心想,要是她当主持人,十几年后,绝对会压倒后世以煽情而著名的中央电视台倪女主持人。这口才、这文采以前我怎么就没发现呢。就连我这前世久经沙场的老将、基本上已不懂得什么是激|情的人,情绪也被她有些调动起来了!不由得把爬在桌子上的身体挺直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正激|情四射的冯霞。
同学们一下就被调动起来,气氛马上就活跃了。
冯霞的话音刚落,有个广东的女同学就马上站起发言:“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生活在结束了浩劫、平定了动乱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雷锋精神对于我们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十年动乱,破坏了我们的社会风气,人与人的美好关系也横遭破坏,也伤害了不少像我们这样一些青年们的心灵,他们逐渐失去了对社会、对他人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对。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自私自利,一切以我为中心。稍有不如意或者遇到点挫折,就颓废不振,通过穿奇装异服、留长头发,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就是,他们还以为自己很新潮、很时髦呢,什么喇叭裤、蛤蟆镜,把个破商标还到处贴。其实那是丑死了的小资产阶级烂的生活情调,是腐朽的、应该受到批判的。”
大家的议论越来越激烈,冯霞在台上不停地做着记录。
不知是谁把喇叭裤、蛤蟆镜也扯了进来,并且还提到了那么高的政治高度上来讲,还要批斗!
不少同学纷纷把视线投向高保平。我们班的男同学也只有他
那些东西。我也看了看他,活该!今天蛤蟆镜倒是I喇叭裤就穿在身上。
高保平也觉得气氛有些不对,见大家都看他,有些恼火了:“看什么看?不就穿了一条破裤子嘛,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我也没干什么坏事,还真的要批判我?”
教室里一下就静了下来,气氛显得有些严肃。刚才提到喇叭裤的女同学,眼睛毫不示弱地盯着高保平。
现在的年轻人可是敢说敢做的。遇到这种政治性的所谓原则问题,是绝对不会回避的!她也不怕这会得罪人。真理越辩越明嘛这才能体现出对(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