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 醉回七九当农民 第 219 部分阅读

第 219 部分阅读

    地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这一点,绝对不次于正大集团的饲料。

    而且,我们祥农公司的肉用鸡养殖屠宰加工厂,也是采用了荷兰、美国等国家的先进设备,保证了禽肉食品的新鲜、营养和美味。

    呵呵,这个,也请大家给我们祥农公司做个宣传,做到广而告之呀!

    哈哈哈……”

    第五卷 辉煌 第九十章 打造品牌的设想

    在TJ市,吴永成一直呆到政协会议结束之后,才离开的。

    本来,他以为在这次会议上,能遇到一些熟人的,比如说,那位小龙庄的鱼佐明吧,吴永成不知道他是否是TJ市的人大代表,但他知道,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鱼佐明,是应该列席、参加这次的人大例会的。

    还有一个人,吴永成也是最想见到的,那就是冯霞的父亲冯老。

    可令吴永成失望的是,冯老在前几年的时候,就离开了第一线离职休养了。

    他和退居二线的文老爷子一样,自从离开了工作岗位之后,就一直在家看看报纸、文件什么的,对现在的TJ市的一些事情,从来不指手划脚的。

    用他们的话说,那叫现在的许多事情,他们这些老家伙们都看不懂、也看不惯了,干脆就来了个眼不见为静----懒得搭理他们了。

    这样一来,吴永成想通过冯老打探冯霞的一些信息的想法,自然也就落空了。

    吴永成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虽然说,因为各种因素,他和冯霞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可那段情感,并不是说断就能断了的。

    人是一个感情动物,这也是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

    感情这东西,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并不是想某些无良文人所言。可以做到快刀斩乱麻、慧剑断情丝地。

    至于吴永成的那位老朋友鱼佐明,吴永成在那天晚上,也问过同为人大代表的刘海玉区长。

    当时,刘海玉听了吴永成的问话,诧异地望了她一眼说道:“鱼佐明?人家鱼佐明怎么能看得起参加这种会议呢?!人家可是全国人大代表啊。又不是我们TJ市的人大代表。”

    “可作为惯例。全国人大代表应该列席TJ市地人大例会呀?!难道说,TJ市人大常委会没有通知他?!”吴永成还是感到有些不解。

    “呵呵,TJ市人大怎么敢不通知鱼佐明呢?!他可是我们T市地骄傲呀!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我们TJ的普通老百姓们,哪个不知道鱼佐明的大名呢?!人家是不屑于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

    这时。旁边的一位县长补充刘海玉地话:“别说这人大召开地这种例会了。就是平时市委、市政府召开地安排工作会议。鱼佐明一贯也不参加的。去年他们村发生了一件活活打死人的刑事案件,市政法委把他们县地公安局长处理以后,鱼佐明就认为市委不给他面子。干脆就来了个老死不相往来了。”

    不过,吴永成的这次TJ之行。也并不是一无所获地。除了在这次的政协会议上,吴永成当选为TJ市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会长之外,更令吴永成欣慰的是,以刘海玉为首的几个区长们答应,在会议结束之后,就回去组织乡村干部们,到J省的南德县和永明县进行实地考察,如果的确如吴永成所言,祥农牌饲料有那么神奇的效果的话,他们也在自己的县,大力推广吴永成的那种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

    答应和刘海玉他们同行的,还有一位和吴永成同为政协委员的李强生,他是TJ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总经理,他也从中看到了一些商机。

    李强生的意思是,想在TJ市代理吴永成祥农牌饲料的推广。

    对于这种事情,吴永成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对于在各个省市,寻找合适的产品代理,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省自己公司的财力、物力和人才,虽然说,也会因为这样,而降低公司的一部分利润。

    但因为对于当地的市场,像李强生这样的经营者,在各方面都要比吴永成这个外来户,熟悉得多!他们也更懂得如何有效地、以最小的成本,来开拓这个市场。

    相比外来者在各个环节多付出的成本而言的话,公司让利于代理商的那点利润,也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更何况,对于吴永成来说哦,他现在最缺乏的,就是销售方面的人才啊!像李强生这种人才,他可不一定能以高薪挖过来的----人家可是享受县处级待遇的国家干部,哪能因为几个钱,就跑到你的这个私营公司呢?!

    李强生作为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经销多年的老推广人员,他也为吴永成出了一些点子,最后他着重强调了一点:“吴董事长,你知道,为什么正大集团的饲料,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人们所广泛地接受吗?!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去年在中央电视台,赞助播出的那个《正大综艺》的栏目。

    你的这个祥农牌饲料,如果的确就像你所说的那么神奇的话,只要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打上几个月的广告,那知名度马上就在全国打响了,产品的品牌也就立刻在全国范围内竖起来了。

    只要有了品牌,那你公司的饲料,还发愁卖不出去吗?!”

    李强生也是把吴永成当作一个刚涉足商海的新人来指点了。

    吴永成对于李强生向他建议的有些点子,倒是挺欣赏的,毕竟他在前世的时候,就在乡镇工作了多少年,知道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才能被老百姓们所接受。

    至于李强生所说的,要想打开祥农牌饲料在全国的销路,只有投入大量的资金,就像正大集团一样,不断在在中央一级的新闻媒体上,发起频繁的广告大战。吴永成却是不怎么赞同地。

    一来,自己的这个企业刚刚起步,资金问题虽然不是制约性的一个大问题,但吴永成和人家正大集团比起来,那可是差得不是一点半点的。拼资金

    打广告。未必就是一个好办法。

    二来,饲料这个商品不同于别的产品,它是针对性特别强地一种消费品,只能是适应于农村地养殖户们的,城市居民们对此是毫无用处的。

    而在现在的这个时代。电视机还是属于一种比较奢侈的高端消费品。远远还达不到在广大地农村。达到普及地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投入了大量地投资。在电视台大做广告,而接受到的观众。百分之八十的,却是城市居民们,那岂不是明珠暗投、对牛弹琴了吗?!

    吴永成认为,在目前地这种状态下,只有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祥农公司自身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所以,吴永成抱定了一种观念,那就是:公司只有在一定地区域范围内,始终以服务农民为主,以农民利益为中心,坚持采用“公司+农户”的这种独特农业投资模式,使公司和农民在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公司才会有继续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因为这样一来的话,贫困地区的农民们,能得到急需的资金、良种、技术和销售渠道,还可以大大减少了种植、养殖风险。

    而同时,祥农公司也能得到广阔而稳定的市场、和充足可靠的货源,可以集中精力于技术改进、产品更新换代,以及市场的大力开拓。

    如此循环往复,就能使公司和农户互取所长,各避其短,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

    在目前全国的饲料市场来看,正大集团相对于吴永成的祥农公司来说,人家就好比是一条航空母舰,而他的祥农公司,只不过是一条刚刚下海的小木船而已。

    面对实力雄厚大企业的咄咄逼人之势,他们这种中小企业要想在夹缝中存活、发展,那就必须要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努力打造自己的区域品牌优势,这才是长远之计。惟有这样,他们的这种中小企业,也才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吴永成前世的时候,他曾经对昔日的希望集团,做过一些详细的了解。

    四川的刘永和两兄弟,也是依靠做饲料而发迹的。

    在刘氏兄弟他们刚起步的时候,就是一心一意第只做饲料,从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二年的四年间,一直在苦心经营着四川市场。也正是因为他们在四川蛰伏数年,不做其他非份之想,投入全力经营四川这个区域性的市场,避开了与当时如日中天的正大集团之间全范围的竞争,才逐渐在四川这个地区,打造出“希望”这个区域性的强势品牌。

    这样也就在九十年代初期,刘氏兄弟的这个希望集团,单单依靠饲料的生产、经营,公司的总资产,居然达到了几个亿之多。

    而他们也在西南三省站稳脚跟的时候,他们的这个希望集团,才即刻进军全国市场,一举成为饲料行业的领导者,而希望也从一个区域性品牌,变成全国知名品牌,希望集团作为一个小企业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活的很滋润。

    吴永成当初在投资建厂的时候,就想过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市场的销售问题。

    吴永成知道,在市场竞争将会进入日益激烈残酷时代的时候,人力、物力、财力上,存在先天不足的中小企业,如何面对大企业的封杀和围剿而生存下去,这是中小企业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市场不会同情弱者,这是参与市场竞争铁的规则。

    但是,由于市场的多样性、和消费者行为的差别性,再强的企业和再大的品牌,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市场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也就不可能占领所有的市场。这就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契机。

    惟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全心全意打造和建立自己地区域强势品牌。才是中小企业在夹缝中长久生存的机会。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被市场最终被淘汰出局,不是雄心不够,而恰恰是因为野心太大了。

    不少中小企业在初一进入市场的时候。便誓死立下宏伟目标:要当市场的领导者。要做全国知名品牌,甚至是世界地名牌。

    在这种盲目自信地心理基础上,他们于是急于求成,四处出击,力在一搏。结果。由于实力不济。处处受到打击。最后束手无策等着什么时候被剿灭。

    其实,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做不成大品牌。那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的优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做个成功的区域品牌,又何尝不是一种符合实际的明智选择呢?!

    打造区域品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不少中小企业,也就是通过靠区域品牌来做大做强,获得市场地一席之地,更有甚者,做成了全国知名品牌。

    刘氏兄弟地希望集团,就是一个最好地例子。

    鉴于这种情况,吴永成头脑清楚地认识到:在目前他的公司还处于刚刚起步的情况下,就这么和诸如正大集团这样地大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硬碰硬展开竞争,那无疑是“以卵击石”惟有在有利的区域环境中,才有获胜地希望。

    吴永成他知道,在这世界上,自己虽然是一个穿越者,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拥有别人所不能及的先知先觉,这是他最大的优势。

    可他也知道,自己并不等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来进行的----他还想一夜之间征服世界、成为世界的霸王呢?!那可能吗?!

    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产品,产品靠什么来进入市场?靠的就是品牌。

    只有把品牌搞上去了,产品的销路才会好,才会在消费者的心里留下良好的印象,企业才能站住脚。所以企业要存活,就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起步阶段不可能做成大品牌,而建立一定区域内的优势品牌,那却是确实可行的。

    因为这个道理很明白,创造一个公司区域品牌的优势,就主要在于:一是它可以集中企业的所有资源,“一个拳头出击”,这样也就不容易分散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

    二是相对于外来企业,本企业对该区域、该市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有利于竞争。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地的企业,可以得到当地政府的精心呵护、和本地消费者的认同。

    吴永成之所以要在自己熟悉的永安地区,建立自己的这几个公司,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要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包括争得到永安地区、和南德县政府最大的支持,在政府的大力配合下,同时也能赢得永安地区广大农村养殖户们的认同。

    这比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盘去创业,在各方面都能占到更大的优势。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是古往今来成大事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当然了,创造一个区域性品牌,它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势,那就是在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时,在该区域宣传自己公司品牌的时候,不会因为大范围的宣传,而发生资金紧张的情况。

    这样,当目标市场地域小一点,目标行业领域窄一点的时候,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区域性品牌。

    在吴永成的心中,国内最适合推广饲料的地方,就是东北三省和四川盆地了。

    可选择四川有刘氏兄弟独霸一方,东北三省还没有自己的势力,那只能是慢慢来了。

    因此,吴永成的想法就是,依托J省市场,在全面占据了市场的情况下,利用南德县相邻三个省的有利条件,逐步辐射到邻近的HN省、HB省和SX省,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慢慢地打造出一个全国知名的品牌。

    至于说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嘿嘿,那是过几年的事情了,他还不想一口就吃成个大胖子呢!

    不对,他也不是不想,他是担心自己吃进去消化不动、而导致肠胃受罪哪!

    第五卷 辉煌 第九十一章 包装是有道理的

    吴永成离开了TJ之后,仅仅在北京逗留了一天,就于第二天返回了J省。

    既然TJ市的刘海玉等人,准备要到J省得永明县和南德县,实地考察祥农牌饲料的神奇之处,他也不能不尽快赶回去,做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吧。

    返回J省之后,吴永成第一站却是先来到了省城。

    既然二姐夫马林把包括省城办事处在内的鱼湾村贸易公司,交给了吴永成来一并管理,那么吴永成就要首先来到这里,进行一些必要的资源整合了。

    鱼湾村贸易公司驻省城办事处,原先是在省城的市中心,租赁了一个小二楼来作为办公场所,地理位置不错,但就是面积小了一点。

    在马林和吴永成谈过,要把省城的这个办事处交给吴永成一并管理的时候,吴永成就考虑重新选择一个大一点的办公场所,位置嘛,那倒也不一定非要选在市中心。

    在一九八四年的时候,吴永成曾经跟随渠月莲,在L市市委工作过一段时间,下面的单位他也跑了不少,因此,对这种地方的选择,自然是轻车熟路了。

    最后,他在距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占地二十多亩的建筑物,把贸易公司的新址选到了这里。

    这个地方原来是属于L市商业部门的一个仓库。在八十年代后期。市场上各种商品不再存在紧缺地情况之后,商业部门的黄金时期,慢慢也就过去了,这里也就成为了一片闲置的空房。

    这里有成排的库房,可以大量地寄存生产出来的产品。于是在吴永成地帮助下。才把办事处有迁移到了这里。

    由于大院里房间过多,所以鱼湾村蚂蚁公司办事处,只是占了大院中地几个房间,除了这几个办公室之外,别的房间就都当作仓库来使用了。

    吴永成在抵达省城之前。就联系到了鱼湾村贸易公司的经理薛红。让他找到L市商业局的领导。首先办理一下购买这个大院的有关手续。

    早在前往TJ市地时候,吴永成就已经和L市商业局达成了购买地协议,这块占地三十亩地建筑物。在当时以五十万的价格拿下来,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在L市商业局看来,这个仓库已经成为了他们地负担----虽然说,从近几年来,这里因为没有多少商品可存放,就一直闲置着,但这么大的一个院子,还得专门派人来看护,每年地时候,还得拿出一笔不小的修缮资金,来进行维修、养护,实在是很不合算的。能卖到这个价钱,也算是把一块烫手的洋芋给扔了出去了。而对于吴永成来说,土地以后的增值,那简直是成倍地上翻的,除了院子里的建筑不说,但就这三十亩土地的价格,再过几年,就不是区区的五十万能拿下的。

    同时,吴永成在电话中,还嘱咐薛红,对这个大院中的建筑物,重新进行一番装修。。

    总之,这里将作为“祥农农业综合实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场所,办公室和客房装修的标准,吴永成特别关照他,让他比照省城燕泽宾馆来进行。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搞实体、办公司,也是这个道理----门面有的时候,也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有的生意人,非要打肿脸充胖子爱摆排场呢?这里面也牵涉到一个公司的形象问题。

    吴永成虽然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多动脑筋,可TJ市来的客人,涉及到他能否在J省之外,再占据一个市场的问题,他不得不慎重对待----他可不想让TJ来的客户们,看到一个空壳的公司。

    不管是什么时候,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总是十分关键的。

    要说到薛红这个人,那也是个人才。他还是吴永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把他挖过来的。

    薛红是一位六十年代“文革”前毕业于某国家重点大学的高才生,专业学的就是商业经营管理。

    他在学校毕业时,响应国家的号召,选择了分配方案中最遥远、最艰苦的J省,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

    在一九六四年的时候,薛红到J省之后,被分配到梁州地区的商业局工作。

    但在“文革”开始后,薛红他被查出来有海外关系,因此受到了株连,被定为“里通外国”的“特务分子”,直接被开除公职,下放到农村劳动。

    一直到了一九七九年的时候,有关方面按照上级精神,才给他落实政策、昭雪平反。

    可这个时候的薛红,已经和一农村妇女结婚并生育,并且生育了三个孩子。

    到了这个时候,薛红却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原单位梁州地区商业局,以编制已满为由,拒绝接收。

    没有办法,薛红只好再次踏上了申诉之路。

    在这种情况下,梁州地区人事部门建议:薛红被下放所在历程县,对他进行就地分置,并在他的申诉材料上批复:尽量人尽其才,专业对口。

    历程县人事部门接到批复后,好生为难:各个单位都已经严重超编,地区人事局却还要求专业对口,可那时的商业部门属于条管单位,握有分配物资的大权,可以说正红得发紫呢!一般的人,哪能轻易进的去啊?!可上级的指示,历程县人事局也得照办呀?!可这个薛红如何安置。就成了一道难题了。

    人事局在无可奈何地情况下,干脆一纸公文,把薛红又踢给了县商业局,让他们去自行安排吧。

    商业局的领导,当然不肯把这个既无靠山、也无背景的薛红留在局机关了。随手就把他又安置在下属的食品公司。

    此时正好历程县下面的一个公社食品站。辞退了一名因为打伤顾客地肉店卖肉地临时工,食品公司就让薛红到那个公社食品站去卖肉,说以后有了机会再调整。

    要不是吴永成在J省报纸上,看到有关薛红遭遇的一则报道、让当时兼任鱼湾村的支部书记马柳平三顾茅庐,把他以高薪请到鱼湾村的话。说不定一直到现在。薛红同志他还是每天手拿屠刀。“磨刀霍霍向猪羊”呢!

    所以,薛红在多年之后,每逢怀想起知己当初的那种窘境地时候。总是感慨地说道:“当时我可是家无隔夜粮、身上穿地是补丁衣啊,三个孩子从来就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也就是咱们地吴董事长。让当时的马柳平书记,把我从历程县请到了咱们的鱼湾村,还把我一家其余四口子地户口,费尽心思,也迁到了咱们村,我才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一个平台呀!我家里地大人、小孩们,也能在当时解决了穿衣、吃饭的问题,你说,我不尽心尽力地为鱼湾村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能对得起当初拉我出苦海的吴董事长吗?!”

    不过,薛红自从当年办理了劳保、被马柳平请到了鱼湾村之后,为鱼湾村起步阶段的发展,那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无论是当初鱼湾村生产的卤制品、还是出外采购鱼湾村企业生产需要的原料,没有薛红的参与的话,鱼湾村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让大多数的群众们都解决了温饱问题的。

    因此,吴永成在和马林接收过来鱼湾村贸易公司的这个摊子的时候,也把薛红一起接收了过来。

    因为,在鱼湾村里,随着王建业和米家林的加盟,薛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小了。反倒不如把他纳入将要成立的销售公司。

    虽然说,此时的薛红已经年近五十一岁了,他过去在大学里所学的销售专业知识,也不一定就能适应以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

    但吴永成相信,只要让他再到省财经学院、或者是J大经济系进修一段时间,以薛红的个人素质,那绝对也是一个新时代合格的销售公司经理。

    “吴董事长,你看,咱们祥农公司现在的这个面貌怎么样?!是不是比以前强得多了?!”

    当吴永成站在原先一片破旧的仓库大院的时候,薛红一一指点着周围的环境,给他介绍:“这一批是我们公司的办公区,那一排是按照你吩咐的,比照燕泽宾馆的标准,布置起来的客排,院子中央正在修建的是花池,花池中的花,也都是从燕泽公园的花房中,高价购买的。

    那几排库房,我们也进行了一一的检查,对有破损的房屋,统统进行了修补,外墙一律用涂料处理过了。”

    吴永成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不错,很有一点样子了。老薛,这几天辛苦你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能搞成这个样子,的确实很了不起的。”

    薛红不好意思地说道:“嗨,我只不过是把咱们鱼湾村建筑队的工人们,组织到省城来而已。干活的也是他们,要说辛苦,还是他们最辛苦。

    特别是前天你打电话的时候,大家都在连夜加班干活。大家都说,既然是TJ市的客人们,要来参观咱们公司,那就不能把你吴董事长的脸面给丢了。你为大家伙办了那么多的事情,大家别的忙给你帮不上,多出把力气,那是没有问题的。”

    “呵呵,那我就谢谢大家了。等到工程竣工的时候,我请大家到省城最好的饭店,好好地吃一顿。”吴永成拍着薛红的肩膀,笑着说道。

    农村人别看平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可别人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却是一笔一笔地都会记在心里的。有时候他们嘴笨、脸皮薄,不愿意把这些说出来,可他们会用行动,加倍地来体现出来的。

    “吴董事长,我有一句话,不知道该问不该问。”薛红吞吞吐吐地问吴永成。

    吴永成侧过头,望着薛红:“老薛,怎么一回事?咱们都是老熟人了,又是一村一社的,你在我面前还有话不敢说吗?!呵呵,以后,咱们可是还要在一个公司共事的呀!说吧,什么事情?”

    “我认为,咱们公司既然是搞饲料加工的,TJ来的客人,也是想考察我们的饲料的功效,可这光公司的装修,就白白地花了一大笔钱,要是把这些钱投入到生产当中,那不是更好吗?!

    我记得以前你在当我们永明县的县长的时候,那是最讨厌搞这种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的呀!只要咱们的产品质量过关,哪用得着在这些方面动脑筋哪?!”

    “哈哈哈,老薛呀,你原来是想问这个问题呀!你是学商业专业的,应该知道有一句古话叫货卖一张皮吧?!

    古时候有个典故,叫买椟还珠,那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本意是讽刺那些只注重外表、不看实质,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人,说他们是舍本逐末。

    可从这个典故中,我却是这么理解的,只要你产品的包装精美,这也能吸引来顾客上门呀!

    我们这个公司,现在也像一件产品一样,如果想让我们公司的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首先一点,那就是你这个公司,要先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行。

    如果咱们公司只是破破烂烂的一个大杂院,谁还能相信这样的公司,能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一流的呢?!”

    第五卷 辉煌 第九十二章 TJ来人了(上)

    TJ的客人们,是在七月五日来到J省的。

    吴永成原来以为TJ市那几个县的客人们,会分批、分次地来。

    因为那毕竟是人家TJ市几个区的人,不可能统一行动听指挥。

    吴永成自知,他这个TJ市挂名的工商联副会长,在人家的地盘上,还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的。

    可令吴永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TJ市近郊区的区长刘海玉---他这个人的鼓动性,却还是相当强的。

    在刘海玉的联络下,从TJ市居然一下子来了四个区的区直有关部门、乡村的干部们,人数达到了二百多个。

    当吴永成带着薛红,在火车站出站口,看到刘海玉带出来黑压压那么多人的时候,眼睛都不禁发直了:“我说,刘区长,你们几个领导,怎么一下子给我整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呢?!这要是到了下面的村里,去实地视察的话,我真担心那些肥猪们,见了这么大的动静,吓得几天都不肯进食了呢!”

    刘海玉嘿嘿一笑:“吴董事长,怎么说,在TJ市,你也算我们的一个领导吧。你说,你下命令让我们来,我们哪敢不听指挥呢?!

    这还是我们几家压缩了一部分人,各乡镇只允许来一名主要领导和三个村的支部书记,县里除了我们几个区长们带队之外。也只是来了一个分管领导和畜牧局地局长。人不算太多的。

    我们几个也商量过了,你吴董事长日理万机,哪能因为我们几个一次次的耽误宝贵的时间呢,干脆大家一次性地来一次,看一看就得了。”

    随行而来的TJ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总经理李强生笑着帮腔:“吴董事长。这是好事啊!做生意地。不就是讲究个人气旺嘛。有我们TJ市来了这么多朋友,给你地公司呐喊助威,你的生意呀,肯定能火!”

    晕,敢情人家刘海玉和李强生几位。还是为他吴永成着想、考虑了呢!

    可这一节火车车厢。硬座不过也只有一百一十八个。他们这么多人,那还不得占了人家两个车厢?!

    唉,也幸亏现在社会风气还能凑合。这么多的人跑出来,没敢各自带着单位的小车前来。否则的话,二百多人、五、六十部小车,一长溜地摆在路上,知道内情地人,还好说一点,不知道地人,说不定还以为这是那个汽车制造厂,出来搞车展了

    不管怎么说,既然来了,不管多少人,那都是他祥农公司未来潜在地客户呀!他开店的,哪还有嫌客人多的道理呀?!

    古时候,还有一个笑话,说地是“县官打衙役----图的就是衙门红啊”!现在来了这么多给他捧场地,他吴永成哪能把客户们往出推那?!他举双手欢迎还来不及呢?!

    只不过,就是因为事先没有考虑周到,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已。

    吴永成来接站的时候,可只是带着薛红、赵平贵等人,乘坐两部小车来的,为了接站,又从L市公交公司,联系来了两辆大轿车。

    因为,按照吴永成的事先估计,TJ来的客人,他们最多也就是七八十号人。

    现在事情有了这么大的变故,吴永成只好让随行的一个贸易公司的工作人员,马上联系L市公交公司,再请他们迅速派过来三辆大客车。

    同时,吴永成又给L市交警部门的一个朋友打了个招呼,请他派来了一辆警车帮忙。

    否则的话,这两天的行程,大大小小七、八个车的车队,要出点什么事情,那就实在是有点不好交帐了

    为了迎接TJ市的这拨客人,吴永成可谓是煞费心机。

    在这几天里,吴永成除了把公司里里外外都大装修了一次之外,他还让找到了J省农业大学学生会,通过他们临时以每天三十元的工资,请来了六位长得比较清纯、秀气的女大学生,客串一把公司的员工。

    当然,吴永成这也不是准备以色诱为鱼饵,拉拢TJ市的客人们下水,当时社会风气也没有糟糕成那个样子,他只是为了公司的形象而已。

    现在大学里各种考试都已经结束,临近放暑假的时候了,学生们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他这么做,既能为公司增加一点人气,同时,也可以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嘛!

    不过,吴永成请这五位同学来,也不尽然都是让她们来当花瓶的,有关公司的规模情况、产品介绍,比如说祥农牌饲料的主要成分、功效等,还是让她们提前就熟练地掌握了的。

    同时,吴永成还在农业大学,接受了三十多位同学在暑假想到他公司临时打工的请求。这其中,可不光就是只有女同学了,相反,女同学只有四、五个,这也都是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们。

    吴永成慷慨地答应他们:每个月底薪二百元,之外还有一部分销售提成和奖金。

    在一九九一年来说,每个月二百块钱的工资,相当于一位科局级干部的收入了,像他们这钟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使一年转正定级之后,所有的福利待遇加在一起,也不过是接近一百块钱,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呀!

    吴永成之所以给他们开出这么优厚的报酬,不仅仅是因为怜悯他们,更主要的是,想从他们之中,培养一批祥农公司未来地销售精英。

    这一批学生大都是来自于农村。学的也是农业方面的专业,吴永成的这个祥农公司的整体业务内容,面对地是整个农村。

    无论这批学生大学毕业之后,是不是会参加到他地这个公司中来,即使他们按照国家的计划内统一分配。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之后。也无非是到各县市下属的涉农单位。或者是乡镇之类的地方,都会再次或多或少地,与他这个祥农公司发生关系地。

    而目前,在这个暑假里,吴永成对怎么合理使用这批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们。也有了一个大体的考虑。那就是让他们深入到全省各个地区、县。采用各种方式,甚至于包括在农村院墙外面涂写广告,把祥农牌饲料。宣传到田间地头,扎根于每一个农民们地心中。让人们一提到喂猪、喂鸡的饲料,第一个想到地,就是选择“祥农”牌。

    他就是想利用这种铺天盖地的广告模式,轮番轰炸,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占据整个J省的饲料市场。

    同时,媒体广告他也同步跟进。

    在这几天里,吴永成已经和省报、省广播电台,签订了为期两个月的广告合同,就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做好舆论上的充分准备。

    TJ来的客人们,在火车站周围等了没有多长时间,也就是那几位临时客串导游的女大学生们,刚刚给他们介绍完周围的建筑物的时候吧,祥农公司从L市公交公司调来的大轿车,已经停在了火车站广场。

    薛红带着五位女“员工”,把TJ来的客人们,分别安置到了五辆大客车上,吴永成则亲自驾车,拉着TJ的那四位区长们、赵平贵陪着李强生和他的几个部下,乘坐着他的那辆桑塔纳,在一辆警车开道之下,一路向祥农农业综合实业公司驰去。

    当来自于TJ市的客人们站在吴永成的祥农公司的时候,不少乡镇、农村的干部们,面对着装潢得金碧辉煌的公司,不禁有点目瞪口呆了,立刻开始纷纷议论了。

    “啊呀,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呀!你看人家办公室、客房的装潢,和咱们TJ市宾馆里面,也差不多了多少啊!这家公司气派可真不小啊!”

    “那当然了。你没有听说过吗?这位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咱们TJ市工商联的副会长,人家在咱们TJ还有一个大公司呢!那还是和美国人合资的厂子。你说,能和美国人合资建厂子,那得有多少钱呢?!”

    在那五个大学生员工的带领下,来自于TJ的这些乡村干部们,开始一一参观吴永成的这个祥农公司。

    刘海玉、李强生他们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丝毫不为吴永成公司的这些外部所(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