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部分阅读
姐夫这次也来了。就缺你四姐家了。”
吴永成脸也不洗了,匆匆忙忙地套了一件衣服,对马林说道:“二姐夫,你是不是开车过来的?咱们现在就到我三姐家去一趟。我也好久没工夫回家了,不知道我爹妈身体怎么样。”
“呵呵,好啊,估计你三姐家现在正热闹着呢!”
吴永成走出房间后,先和大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打了个招呼,让他们有事的话,打自己的大哥大就成了。
虽然说会议结束里了,可吴永成担心临时会有什么事情,或者是省委的一些领导,要找自己谈话。
“吴主席,用不用给您派车呢?”大会秘书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尊敬地请示这位比自己还要年轻的省级领导。
“谢谢,不用麻烦别的同志了,我搭别人的车吧。”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冲击(下)
早在马林来到省城参加人代会的时候,听说吴永成已经被作为新一届省政协副主席候选人,马上就找到了吴永成,和他证实这个消息。
当时吴永成正满腹心事、不知这次的提拔,到底是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所以,马林兴冲冲地询问他的时候,他只是对马林说:“省委领导倒是已经和我谈过话了,这也要等正式选举之后,才能知道结果。”
“嗨,不就是个选举吗?!哪还能有什么意外呀?!”马林不以为然地说道。
他参加县、省的选举会议,也有几次的经历了,这个选举,好像听起来挺玄乎的,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组织上让你在谁的名字上画圈,你就乖乖的听话得了,否则的话,这就酿成了政治事件了。
马林还准备再说什么的时候,吴永成这边来了客人了,他只好告辞离开了房间。
不过,在回到梁州地区代表团的住宿之处之后,难以抑制自己激动心情的马林,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与自己同一个房间的兰成县的县长。
顿时,这个消息在整个梁州地区代表团也传开了。
紧接着,马林又把这个好消息,打电话告诉了鱼湾村的吴家两位。
当时,接到电话的吴家妈妈,不知道这个省政协副主席是什么官、又是多大地一个官。抱着个电话,一个劲地问自己的二女婿:“他二姐夫呀,你说五儿要当什么正邪的副主席,什么是个正邪呀?!这个机关又是管什么事情的?是不是比咱们地委书记的官还要大呢?!”
吴家老爹对老伴抱着电话不放手,那是一肚子地意见。
可他也不知道老伴口中所说地那个“正邪”是个管什么的单位。光能从二女婿的语气中听出来。这又是一个好消息,他家的五儿又要升官了,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瞅着老伴手中的话筒,指望从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这政协是管什么地一个单位呢?
这个问题把电话那边地马林也给考住了,他光知道他们人大代表们所在地人大常委会。只是在每年一次例会的时候。组织大家来省城开几天的会议。然后人家让举手,大家就把手举起来,表示同意就得了。
至于政协那边吧。好像有个顺口溜叫什么“党委坐船头,政府岸上走。人大举举手,政协拍拍手”地,估计也不是什么正经单位吧。
可马林又不能对两位老人说:政协就是一个管拍手的单位吧?!
在这个时候,马林急中生智:“啊呀,五儿地这个省政协副主席,就是省里的领导了,那当然要比咱们地委的地委书记官大了,那个啥,就和我们省的省长、副省长们差不多。
婶啊,你告诉我叔,这几天五儿还没有被人们选举出来呢,等他正式上任以后,我让村里的车,把你们二老都接到省城啦,到时候,你们问一问五儿,那就说明也清楚了。我这里还有事哪,我就先挂电话了。”
放下电话的吴家妈妈,转过身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了---不过,这是因为喜极而泣的。
“他爹,你听到了没有,咱家五儿现在和省长的官一样大了,这可给你们吴家祖先们露脸了啊!”
吴有德老汉此时早就把什么都听清楚了,虽然说,他没有想老伴表现得那么激动,可端着旱烟袋的手一个劲儿地哆嗦着,几次也把烟嘴放不到嘴里头。
好半响,老人才挪开烟嘴,嘴唇哆嗦着说出了这么一句话:“祖宗有灵啊,我吴家终于又有了这么一天了!”
不到半天的时间,整个鱼湾村也都知道了:吴家的五儿现在有大出息了,当了省里的大官了,和省长们一样的级别。
不过,这个消息倒不是吴家两位老人传出去的----他们都是本本分分、不爱张扬的庄户人家,这还没有选举通过呢,万一有个什么闪失的话,那还不让村里的人们笑掉大牙?!消息是一个多小时之后,胡云珍特意从县里赶回来给吴家两位老人报喜的时候,才传到村里边的。
当闻讯而至的乡亲们挤满了吴家小院、向两位老人说着喜庆的话的时候,吴家老爹和闻讯过来的大女婿刘珠,则满脸堆笑地,只是给院子的人们敬烟---这是平时儿子和几个女儿孝敬他的,他舍不得抽,专门用来待客的。
此时,吴家妈妈则充当了吴家的新闻发言人。
只见她面对街坊邻居们,一脸谦逊地给大家解释道:“啊呀,这选举的结果,还没有出来呢,五儿能不能当上省里的领导,那还得看大家是不是支持他
“啊呀,你家的五儿那么有本事,大家肯定能选上的。他婶子呀,你可是有大福气呀!你们家的五儿才三十多岁,就成了省里的领导了,再用不了几年,那就会升到北京、去当中央领导了。到时候,你就能跟着五儿到咱们的首都去享福了!”
“就是呀,咱整个永明县也没有出过这么大的一个官哪!这可是咱一村人的福气呀!”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吉利的话,把吴家妈妈乐得脸上都开了花:“啊呀,我家的五儿前几年,就在北京的那个什么亚运村,给我们老两口买好了房子,还是那种带花园的小洋楼,好几十万哪!
可死老头子没有福气。偏偏住不惯北京地小洋楼,非要回到咱村里,说离不开和他一起的那些死老汉们,可惜了那房子还在那里闲着呢!”
之后的那几天时间里,吴家两位老人每天都要给家在省城的三女儿打电话。问什么时候五儿才能被选成省里的领导。
他们早已经等不及要到省城去了----该收拾地东西。在听到消息地当天晚上,就准备得妥妥当当了,只等着二女婿派车来接他们老两口。
可焦急地等待之中,吴家两位老人没有等来二女婿派来接他们的车,反倒是一对不速之客。又上门来贺喜了。
“吴大哥、吴大嫂。你们这两年过得好吗?!”
吴家两位老人望着提着礼物出现在自己院门口的客人。不禁愣住了:这是谁呀?怎么这么看着面熟呀?!
吴有德老汉满脸的疑惑,但嘴上还是应酬着:“好啊,好啊。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快、快、快请进来,这院子里太热。屋里凉快。”
来人看清了老人脸上的表情,笑呵呵地自我介绍道:“吴大哥,你不记得我了?!前几年我和我爱人还专门上门来过呢!我是尖山铁矿地杨志杰呀!这是我地爱人袁曼丽!”
两位老人闻言,心中马上一个咯噔:啊呀,是他们两口子呀!他们这次又来干什么来了?!别是……
虽然说,对于这两位不速之客地登门,吴有德老汉充满了戒备心理,可待客的礼节,那确是不能有一点半点的怠慢地:“呵呵,知道、知道,你是杨总工嘛,我不记得你,还能忘记了你这说话的口音呀!我们家来往地,可没有一个外地的客人呀!”
来人正是吴永成的亲身父母杨志杰和袁曼丽。
袁曼丽笑吟吟地走过来,拉住吴妈妈的手:“啊呀,大嫂,我听说我们的五儿,成了省里的领导了,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呀!我和老杨今天就是专门过来,给大哥、大嫂来道喜的。”
我吴家养育的五儿,什么时候变成了你杨家的了?!这“咱们”、“咱们”的,能“咱”到一起吗?!
吴家妈妈心里虽然不喜欢袁曼丽说的这句话,她也最担心人家上门来看五儿来,可既然人家来了,咱也不能伸手打上门的客人吧!
再说了,现在还不知道这对公母俩,到底来想要干些什么!
想到这里,吴家妈妈又开始发挥她那外交家的风度了:“啊呀,大妹子呀,我家五儿的这事情,人家省里还没有通过选举呢!这事情到底能不能成,那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这孩子打小就一个人在外面自己闯荡,也算是受了不少的罪了。
可怜我家的五儿,这要是当了这省里的领导,还不知道又要忙成个什么样子呢!我们这做老人的,在孩子们身上,那是一辈子也操不尽的心
吴家妈妈这是话里话外的在提醒袁曼丽:这五儿可是我们打小就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到了这个时候,你们可别看到五儿出息了,又起了什么别的心思呀!
吴家妈妈的这句话,却一不小心又捅到了袁曼丽的肺叶子上,特别是最末一句“一辈子也操不尽的心”,更勾起了她思儿心切的痛楚。
“大嫂呀,谁说不是哪?!我们这当妈的,受尽了十月怀胎的折磨,生下他们以后,眼看着都长大成|人了,可一个个地翅膀都硬了,又飞出去了。
不过,大嫂你还能整天看着自己家的孩子,一天比一天有出息,就是心里多操一点心,那也是值当的,可怜我家的三
说到这里,袁曼丽不由得掏出手绢,又捂着眼睛抽泣了起来。
吴家两位老人,见客人成了这个样子,不禁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怎么来安慰袁曼丽了,总不能对他们说:“别伤心了,你要是相认孩子的话,那就直说吧,反正孩子也成|人了,他愿意跟那边,那是他的权力了。”
这席话,那是打死他们,他们也不愿意说出口的。
“啊呀。小曼,你这是干什么?!”杨志杰尴尬地一把搂住妻子地肩膀,安慰她说:“咱们今天是来给吴大哥、吴大嫂来贺喜的,你这个样子,像个什么呀?!”
“没事的、没事的。我这是太高兴了。我这是为咱们的五儿,能有这么大地出息,而感到高兴。”
袁曼丽急忙擦去了脸上地泪珠,冲着吴家两位老人挤出一丝笑容:“吴大哥、吴大嫂,我这人就是这个样子的。有什么事情也藏不住。让你们见笑了。”
吴有德老汉憨厚地笑着说:“呵呵。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快、快,大家别光顾了说话,先进屋吧。你们知识分子身子太弱。哪能和我们村里的人一样哪!”
杨志杰和袁曼丽此次来到鱼湾村,还真就是来道喜的。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目地,更不是想跑过来,像当年地老蒋一样,从峨眉山下来,摘现成地“桃子”的----他们也不是那种人!
这几年,虽然说,他们没有再和吴永成见面,可吴永成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通过各种渠道知道。
当吴永成被免去永明县地县长、挤出梁州地区的时候,袁曼丽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哭了,她不管不顾地要去找吴永成。
别地事情,她一个小小的化验员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可以对吴永成说一点宽心的话,尽到她这个亲生母亲的爱心吧。
当时杨志杰拦住了她:“小曼,你冷静一点。三儿这会儿的心情就够糟糕的了,你现在出现在他面前,只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三儿他这么小的年纪,就当上了县长,他走过的路太顺利了,这次免职,说不定会对他有好处的。你想一想,咱们年轻的时候,吃过那么多的苦,也并没有把咱们压得爬下呀?!
小曼,你要相信咱们的儿子,也要相信组织。”
后来吴永成因祸得福官升一级、成为J省团省委副书记的时候,袁曼丽才把提着的那颗心放了下来----只要儿子过得幸福,那就是她这个做母亲的最大的安慰。
可不久之后,因为吴永成私生子事件暴露,被迫下岗出走之时,这次不光是袁曼丽坐不住了,就连一贯能沉得住气的杨志杰也慌了神----这次的娄子可捅得太大了。
经过他们那个岁月的人,才能明白乱搞男女关系,对政界的人来说,那是意味着致命的一击啊!
他们生怕吴永成太年轻,因为遭受了这次沉重的打击,而心里上一时不能接受,而做出来什么想不开的事情来。
可吴永成事发之后,就离开了J省、蜗居在北京,杨志杰两口子打听过不少人,也没有获得吴永成的一点准确信息,只能是每天提心吊胆地在心里为他祈福。
近两年吴永成携重金风风光光重返J省的消息传来之后,杨志杰夫妇两个抱头相拥、喜极而泣----他们的三儿,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是一条顶天立地、压不垮的男子汉。
当天晚上,杨志杰在家里又喝醉了----他实在是太高兴了,能有什么事情比儿子平安,而更让人喜悦的事情哪?!
虽然说,他们的儿子现在是亿万富翁了,可杨志杰和袁曼丽两个人,压根就没有过什么打算,想要沾儿子一点光的。
但这一次传来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让人吃惊了----他们的三儿,以三十二岁的年龄,居然成为了一名副省部级的领导干部,不能赶到这里来分享一下这让人激动的喜悦,杨志杰夫妇两个简直觉得要抓狂了。
于是这才有了这公母俩再次联袂上门来访----至于说省城那边,他们因为顾虑怕给儿子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那是暂时坚决不能露面的。
可他们两个的来访,虽然说没有提出哪怕是一丁点的要求,可让吴家两位老人觉得后怕不已----这万一人家提出要让五儿认祖归宗的话,那他们两个该如何应对呢?!
于是,吴家两位老人在家里再也坐不住了,接连二三的催促二女婿,让他赶快派人来接自己,浑然忘记了他们当初在省城是这么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地想返回自家村里的了。
就这样,马林在大会选举还没有召开的时候,只好派车提前把两位老人,接到了吴永成的三姐家。
不过,当时为了不让吴永成分心,老人们一再嘱咐马林:不要把他们来到省城的消息告诉五儿:“公家的大事要紧啊!”
吴永成和马林离开了住宿的燕泽宾馆,驱车赶到吴永成的三姐家的时候,已经接近晚上的九点钟了,可走到了他三姐家的门口,还隐隐约约地听到屋子里热闹的谈论声。
推开门,大家看到站在门口的吴永成,屋内喧闹的声音一下子就静了下来,随即吴家妈妈先反应过来,几乎是小跑着来到了吴永成的跟前。
“五儿,大家是不是把你给选上了?!你告诉妈,是不是以后你就和咱们省里的省长们一样大小了?!”
吴永成望着老人关切的眼神,心里不由得一热,可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人的问话。
马林挤进来,笑呵呵地对自己的丈母娘说道:“婶子,五儿被大家选上了,而且是全票通过,他呀,以后就是咱们J省的省级领导干部了,和省长们的官差不多大。”
“那就好、那就好。”老人提起衣袖,擦去了眼角溢出的几滴眼泪,慌忙拉着吴永成往进走:“快、快,我娃开了一天的会了,累坏了吧,先坐到沙发上歇一会儿。
三女子,快给五儿沏杯浓茶,今天大家肯定又把我娃灌了不少的酒了。”
“早就准备好了。”吴永成的三姐端着一杯茶水,放到了吴永成的面前,笑着上下仔细打量着他:“呵呵,我来看看咱们的省领导,长得是个什么样子?!
呀,这和以前的那个五儿,不还是一模一样吗?!也没有变了多少呀!这部还是以前的那个五儿吗?!”
吴永成的大姐夫也笑着走了过来:“三女子净说傻话,这哪能和以前的那个五儿一个样呢?!我可是记得小时候的五儿,经常被女娃娃们打得哭得哇哇叫的,现在我看除了他媳妇敢动他之外,还有谁家的女娃娃,敢动他一个手指头啊!”
“五儿,你们今天是不是已经会议结束了?!”吴永成的三姐夫马柳平坐到沙发的对面,笑着问他:“明天应该没有什么事情了吧?”
吴永成笑着点了点头:“可能明天我得到机关报个到,不管怎么说,到了新的单位,也总得和大家见个面吧。”
“那是肯定的。不过,明天中午的时候,你尽量安排一下时间,我给你四姐也打了电话了,她说,明天和你四姐夫一起赶回来,咱们一大家子中午吃一顿团圆饭,也算是为你摆个庆功宴吧!”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一十八章 把根留住
“五儿,我怎么觉得你现在的情绪,不是很高啊?!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怜爱地望着自己的这个弟弟问道:“你才三十二岁,就拥有了上亿的资产,现在又成了省政协的副主席,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别说是别人了,就连我这个当姐姐的,都嫉妒你啊!”
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和四姐夫李占林,是在第二天的上午,乘坐飞机从北京赶到J省的,同行的还有他们两岁的小儿子李昊。
因为今天上午J省人代会还没有结束,省委、省政府的一些主要领导们,都还参加会议,原本以为上午会有一些安排的吴永成,被告知: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他可以先行料理自己的一些私事,待人代会结束之后,省委主要领导要和他进行谈话,然后才对他具体的工作进行安排。
于是,吴永成干脆把今天家人聚会的地点,移到了自己省城祥农公司的办公楼----那里经过精心装潢之后,无论是哪方面的条件,都不比燕泽宾馆差多少。
人多了,三姐三室一厅的家里,就显得有点过于拥挤了。
此时,大家都随着公司办公室的人,兴致勃勃地参观吴永成的这个公司去了,在吴永成的董事长办公室里,只剩下了他们姐弟两人。
吴永成听到四姐这么问自己。心里暗自感叹了一声:没有想到自己情绪上地、这么一丁点细微变化,也都能落在四姐的眼中,可见四姐这个人的洞察能力,有多强了。
这会儿的四姐,可和十几年前村里跟着生产队上工的那个黄毛丫头。有着质地变化了。可见环境对人地影响力,有多么的大呀!
“四姐,我自从得知自己要成为这个副省部级之后,心里就一直在犯愁。”吴永成老老实实地坦承对四姐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感受。
“犯愁?!这有什么好犯愁的?!”吴永丽诧异地问道:“你是担心自己年龄太小,难以胜任这个岗位吗?!省政协那边的工作。也没有什么硬性地指标考核呀。
再说了。工作也不太紧张。这样地话,你还可以抽出大量地时间,来做你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样挺不错的啊!”
吴永成地四姐之前在北京一个郊区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现在又被调回国家农业部政策研究司担任副司长。对于行政单位这些机构职能的设置和性质,那是最清楚不过得了,她可不会像吴家妈妈那样,把政协和“正邪”混在一起。
“四姐,你知道咱们J省省委,为什么会在这一届换届地时候,把我推选为省政协的副主席吗?!”吴永成反问自己的四姐:“按理说,政协的这些副主席们,一般来说,除了年事已高的、从省委、省政府那边退下来的领导之外,就是那是各个阶层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了,你什么时候见过,像我这么年轻的政协副主席了?!”
吴永丽稍微沉吟了片刻,才抬起头对吴永成说道:“我认为,省委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把你当作一张牌来出手了。”
吴永成微微颔首:他之前想的,和自己四姐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把它推选为新一届政协副主席,与其说省委是考虑到了他在J省现在做出来的贡献,倒不如说,更大程度地是为了适应南巡讲话以后的大形势,为J省的经济发展,而做出来的一直政治姿态。
这种政治姿态,既是做给中央领导阶层看的,也是为了在J省范围内,树立一个众人赶超的活靶子----不管你是民营企业,还是其他什么体制的企业,只要你为J省的经济做出贡献,省委绝对不会无视你的劳动成果的。
吴永丽继续分析到:“从政协副主席的名额分配来看,这其中需要有代表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届的,还有是代表妇女这个团体的。可你现在既是党员、也是男性,说你代表知识分子吧,无论是你的学术成果,还是在省内学术界的威望,你也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那么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性,要让你挑起民营企业这杆大旗了,你就是他们的领头羊。
中央之所以对J省的领导班子,做了这么一个调整,想必你也能看得出来,就是要为J省配置一个经济型的强有力的班子,要在短时间内,改变J省在全国的落后状况。
不光是J省是这种格局,全国其他的贫困省份的领导班子组成结构,大体也和咱们这里差不多。”
“是啊,我也看出了这种格局。”吴永成赞同地说道:“这也正是我最为担心的。
如果让我自己来选择的话,我宁可不要这个挂着虚名的副省部级,宁愿到一个贫困的地市,担任一届主要领导。
四姐,你也知道我的性格,我更愿意做到下面,去为老百姓们一些实际的工作,对于这些虚名,倒是不这么很在乎的。”
吴永丽苦笑着说:“五儿,你现在生意上的摊子,铺得这么大,你说,你的这种想法,可能实现吗?!
自古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目前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两难选择,否则的话,官商一体,那是在那种制度的社会体制下,也不能被容忍的。
除非你愿意现在就把你名下的那些公司,都统统地捐献给国家,或许这还是一个办法。
可是。这么做,你能舍得吗?!那毕竟是你自己地心血呀!”
裸捐?!
这个念头在吴永成的脑海里短暂地一闪,就被他马上否决了。
开玩笑,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呢?!
虽然说,九十年代初期。国内腐败的现象还没有这么大规模地滋生起来。可吴永成知道,在他前世的时候,省级以下的官员们,腐败起来那可是连命也能豁出去地,胆子大得很呀!
要是历史地轨道不出什么意料之外的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那些贪官污吏们。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地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起来地。
他可不放心把自己辛辛苦苦办起来地企业。交到别人地手里,再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某些人祸害得一塌糊涂。
即使想要给老百姓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自己手里没有一点经济实力的话,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与其把主动权放到别人地手里,哪如自己紧紧地攥住自在
就在吴永成开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他办公室地门一下子被人推开了,随即一阵纷杂的脚步声响了起来----这是在外面参观公司的吴家老少们回来了。
“五儿,你的这个公司,装潢得比燕泽宾馆还要高档啊!是不是赚了不少的钱啊?!”说话的是吴永成的大姐。
原本马林只是把吴家的两位老人和大姐夫刘珠,从鱼湾村里接了过来。
可昨天晚上,吴永成听自己的三姐夫已经通知了在北京工作的四姐一家,随即又让三姐给村里的大姐、二姐也都打了一个电话----这几年,由于大家一直都忙,一家人完完整整地聚到一起的机会,那是越来越少了。
还没有等吴永成抬起头接茬,吴永成的三姐马上接口道:“啊呀,二姐,咱五儿现在的摊子铺得可大了,你现在看到的还只是一丁点,咱省城最大的那个五一大楼,就有咱五儿的一半股份,你说,光那个商场,一年就能赚多少钱呢?!”
大姐笑着说:“我记得咱们小时候时,谁家要是有钱出来吹牛的时候,别人就会气不忿地说:你家有钱?你家有钱,咋不去把省城的五一大楼买下来呢?!
想不到咱五儿现在还真的把五一大楼,也买下来了。”
“大姐,你是不知道咱们家刚开始用蚯蚓喂鸡的时候,五儿和我说过什么话。”三姐触景生情,回忆起了往事:“那会儿,五儿跟着生产队到地里干活,一不小心就从地塄上摔了下来,我听到消息拿着家里的几个鸡蛋去看他的时候,他对我和爹妈说,要发财、致富,不受穷。
啊呀,我当时就想,五儿家里啥事也不懂,哪能找出什么发财致富不受穷的好办法呢!可谁能想到,这才过了十几年,五儿就变成了咱省里和省长们一样大的领导了,还成了全省最大的资本家,你们说,咱五儿是不是书上说的那什么星宿下凡呀!”
吴家两位老人听着自己闺女们夸着自己的小儿子,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脸上的笑容,使得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的印记更深了。
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也凑趣说道:“三姐说的是有这么一回事。那是在七九年的三月份吧,那会儿的五儿,在村里人们的眼里,那就是一个文不能提笔、武不能上肩的半吊子,谁能想到咱家的这个半吊子,反倒成了咱永明县最有出息的人
吴永成听着大家提起往年的陈年旧事,不由得心里也感慨道: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不经意的工夫,自己也来到这个世界十四年了,真可谓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自己要是不抓紧这短暂的时间,说不准到了不惑之年的时候,还会再在这个异世留下许多的遗憾。
“舅舅,恭喜你啊”
猛然间,一个声音响起,打断了吴永成的遐想。
他抬起头一看,原来是大姐家的大儿子楚才从学校赶过来了起身,把楚才拉到了自己身边,亲切地问他:“下半年你就是大四地学生了吧。对于明年毕业之后分配。自己心里有什么打算没有啊?!”
楚才是J省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学生,在吴永成几个外甥中,年龄算是最大的。
刘珠这几年在村里虽然说,不参与那几个企业的管理,可他在企业中也占有不少的股份。光每年地分红。也有一笔可观地收入。
更何况。吴家两位老人种植的那七百多亩枣树,也归他管理,自己还搞了一个五百头猪的养殖场。家里的财产,也不次于老二马林了。
只是刘珠向来不爱显山露水的。别人只知道他刘珠家底殷实,可到底他又多少钱,那可就说不准了。
吴永成原来担心随着自己这两个个姐姐家富裕起来之后,会让自己地这几个外甥们,沾惹上一些富家子弟那种不好地习惯。
但接触几次之后,发现自己地这种担心,纯粹是多余了---这也归功于吴家多少年来严格的家教。
特别是自己的这个大外甥楚才,小地时候,自己还看着他有些顽劣,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发现,在这个孩子地身上,似乎还有自己不少的影子。
这或许是楚才在各方面,有意地模仿着自己吧!便对这个外甥格外亲热起来。
“舅舅,这个、这个,我还没有具体地想好呢!”楚才听到舅舅这么问他,不禁腼腆地低下了头。
大姐这是不失时机地插话:“五儿,你见识得多,你给咱家楚才出个主意吧。你大姐夫的意思,是想让楚才毕业以后,就跟着你干,给你打个下手什么的。我一个妇道人家,又不懂得那些。”
大姐夫刘珠接住说道:“是啊,我听老二说,现在不少城里的干部们,都把国家给的那个铁饭碗扔了,自己下海做生意。那以前的好多年不是都瞎耽误了吗?!
我想过了,咱家的楚才大学毕业以后,干脆也别多绕那个圈圈了,直接跟着五儿干,又能赚钱,还不耽误当官,这事多美气呀!”
刘珠一厢情愿的这种想法,顿时逗得吴永成、马林、马柳平和吴永丽笑了起来。
“大姐夫,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呀?!”马柳平好容易止住笑,给刘珠解释道:“五儿有现在的这种成就,那是因为被挤兑到这儿了,你看见共产党哪允许你既做生意、又当官的?!要是有这种好事的话,我早就跟着五儿一起干了,哪还用得着我一个月赚的这点钱,比不上三女子的零头吗?!”
刘珠憨笑着说道:“呵呵呵,这个我可真就不懂了,到时候还是你们大家帮着楚才出个主意吧,你们经得多、见得多,比我们这些一年四季钻到村里的农民,知道的也多啊!反正,楚才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觉得怎么合适,咱就怎么办!”
吴永成稍微考虑了一下,笑着说道:“要不这样吧,今年暑假的时候,楚才就跟着我先跑上一段时间,就算给我当个小跟班吧,多见识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的。
至于说,明年大学毕业之后,我看能不能把楚才安置到北京去工作,起点高总是能沾很多便宜的。”
听吴永成这么一说,大家的目光立刻投向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现在只有老四在北京当官,说不准楚才的这个事情,还要用得着老四出大力气呢!
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见大家“虎视眈眈”地望着自己,马上举起双手笑着声明:“大家可别这么看着我,进京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北京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留京工作难度还特别大呢!
我现在就是一个副司长而已,手上可没有一点实权的,拉关系、走后门,我也不懂。
我家的李占林他更是一个书呆子,指望不上的啊!有什么事情,还是找五儿吧。他的那些社会关系,要比我强得多。”大家看到吴永丽的这个样子,一起哄堂大笑了起来。
大姐一指头点到了吴永丽地额头上。笑着骂道:“你这个老四,什么时候也是偷奸耍滑的,这大家还没有说什么呢,你就吓得赶紧撇清自己,白瞎了大姐小时候疼你了。”
随即。房间里又响起了一片笑声。
吴永成微笑着望着其乐融融的这一大家子。心里的那滋味自是觉得妙不可言。
对于楚才大学毕业之后,把他想办法搞进北京城去,吴永成心里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在他们那会儿刚刚毕业地时候,社会风气相当正规,就是郭勇那会儿想留北京工作。一边照应年老地外婆。身为J省省委常委的渠月莲也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可这会儿的社会风气。却开始向“孔方兄”看齐了----这也是他和杜三儿办的那个房地产开发公司运转过程中,吴永成通过文丽了解到的:关键地一些部门,即使你有相当硬地背景。那也得多少意思、意思,这几乎成了一种潜规则了。
吴永成相信。只要自己把杜三儿鼓动起来,借助于他那庞大地社会关系,再辅之于自己的银弹开路,往哪个部委塞进去个把个人,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的。
在前世地时候,吴永成对于这种社会上的歪风邪气,那是相当深恶痛疾地----那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沾不上这方面的一点光,心里的那种狐狸吃不着葡萄、而谓之太酸的心态在作怪吧。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有的时候,对这种现象的存在,也领悟得更多了一点,反倒没有前世“愤青”的那种感觉了,这也许就是“与时俱进”的另一种理解吧。
当然了,说它是一种曲解,也不为过。
他认为自己这样做,那是非常值得的,并不是说,钱多了之后烧包的表现。
“五儿,我记得你大学毕业的时候,可是有意放弃了留京的机会,自愿回到咱们J省来工作的呀!”
大家笑声平息下来之后,吴永成的四姐不解地问吴永成:“现在你为什么又千方百计地,想把楚才塞进北京去呢?!
当时我劝你的时候,你还对我说什么,你要回来建设咱们的家乡,可为什么你就不给楚才这个机会,反倒要把他打发到北京去呢?!”
“四姐,时代不一样了,想法那也就得跟着形势在变化呀!”吴永成望了望一脸疑惑不解的大家,给他们耐心地解释道:“当时咱们家乡那可是穷得一点发展的经济基础都没有,发展需要的人才更是奇缺无比,我从京城回到咱们省,那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可现在,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变化,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的那会儿了,楚才只有到更高的起点,获得更大的发展,才能更有利于咱(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吴永成脸也不洗了,匆匆忙忙地套了一件衣服,对马林说道:“二姐夫,你是不是开车过来的?咱们现在就到我三姐家去一趟。我也好久没工夫回家了,不知道我爹妈身体怎么样。”
“呵呵,好啊,估计你三姐家现在正热闹着呢!”
吴永成走出房间后,先和大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打了个招呼,让他们有事的话,打自己的大哥大就成了。
虽然说会议结束里了,可吴永成担心临时会有什么事情,或者是省委的一些领导,要找自己谈话。
“吴主席,用不用给您派车呢?”大会秘书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尊敬地请示这位比自己还要年轻的省级领导。
“谢谢,不用麻烦别的同志了,我搭别人的车吧。”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冲击(下)
早在马林来到省城参加人代会的时候,听说吴永成已经被作为新一届省政协副主席候选人,马上就找到了吴永成,和他证实这个消息。
当时吴永成正满腹心事、不知这次的提拔,到底是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所以,马林兴冲冲地询问他的时候,他只是对马林说:“省委领导倒是已经和我谈过话了,这也要等正式选举之后,才能知道结果。”
“嗨,不就是个选举吗?!哪还能有什么意外呀?!”马林不以为然地说道。
他参加县、省的选举会议,也有几次的经历了,这个选举,好像听起来挺玄乎的,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组织上让你在谁的名字上画圈,你就乖乖的听话得了,否则的话,这就酿成了政治事件了。
马林还准备再说什么的时候,吴永成这边来了客人了,他只好告辞离开了房间。
不过,在回到梁州地区代表团的住宿之处之后,难以抑制自己激动心情的马林,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与自己同一个房间的兰成县的县长。
顿时,这个消息在整个梁州地区代表团也传开了。
紧接着,马林又把这个好消息,打电话告诉了鱼湾村的吴家两位。
当时,接到电话的吴家妈妈,不知道这个省政协副主席是什么官、又是多大地一个官。抱着个电话,一个劲地问自己的二女婿:“他二姐夫呀,你说五儿要当什么正邪的副主席,什么是个正邪呀?!这个机关又是管什么事情的?是不是比咱们地委书记的官还要大呢?!”
吴家老爹对老伴抱着电话不放手,那是一肚子地意见。
可他也不知道老伴口中所说地那个“正邪”是个管什么的单位。光能从二女婿的语气中听出来。这又是一个好消息,他家的五儿又要升官了,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瞅着老伴手中的话筒,指望从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这政协是管什么地一个单位呢?
这个问题把电话那边地马林也给考住了,他光知道他们人大代表们所在地人大常委会。只是在每年一次例会的时候。组织大家来省城开几天的会议。然后人家让举手,大家就把手举起来,表示同意就得了。
至于政协那边吧。好像有个顺口溜叫什么“党委坐船头,政府岸上走。人大举举手,政协拍拍手”地,估计也不是什么正经单位吧。
可马林又不能对两位老人说:政协就是一个管拍手的单位吧?!
在这个时候,马林急中生智:“啊呀,五儿地这个省政协副主席,就是省里的领导了,那当然要比咱们地委的地委书记官大了,那个啥,就和我们省的省长、副省长们差不多。
婶啊,你告诉我叔,这几天五儿还没有被人们选举出来呢,等他正式上任以后,我让村里的车,把你们二老都接到省城啦,到时候,你们问一问五儿,那就说明也清楚了。我这里还有事哪,我就先挂电话了。”
放下电话的吴家妈妈,转过身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了---不过,这是因为喜极而泣的。
“他爹,你听到了没有,咱家五儿现在和省长的官一样大了,这可给你们吴家祖先们露脸了啊!”
吴有德老汉此时早就把什么都听清楚了,虽然说,他没有想老伴表现得那么激动,可端着旱烟袋的手一个劲儿地哆嗦着,几次也把烟嘴放不到嘴里头。
好半响,老人才挪开烟嘴,嘴唇哆嗦着说出了这么一句话:“祖宗有灵啊,我吴家终于又有了这么一天了!”
不到半天的时间,整个鱼湾村也都知道了:吴家的五儿现在有大出息了,当了省里的大官了,和省长们一样的级别。
不过,这个消息倒不是吴家两位老人传出去的----他们都是本本分分、不爱张扬的庄户人家,这还没有选举通过呢,万一有个什么闪失的话,那还不让村里的人们笑掉大牙?!消息是一个多小时之后,胡云珍特意从县里赶回来给吴家两位老人报喜的时候,才传到村里边的。
当闻讯而至的乡亲们挤满了吴家小院、向两位老人说着喜庆的话的时候,吴家老爹和闻讯过来的大女婿刘珠,则满脸堆笑地,只是给院子的人们敬烟---这是平时儿子和几个女儿孝敬他的,他舍不得抽,专门用来待客的。
此时,吴家妈妈则充当了吴家的新闻发言人。
只见她面对街坊邻居们,一脸谦逊地给大家解释道:“啊呀,这选举的结果,还没有出来呢,五儿能不能当上省里的领导,那还得看大家是不是支持他
“啊呀,你家的五儿那么有本事,大家肯定能选上的。他婶子呀,你可是有大福气呀!你们家的五儿才三十多岁,就成了省里的领导了,再用不了几年,那就会升到北京、去当中央领导了。到时候,你就能跟着五儿到咱们的首都去享福了!”
“就是呀,咱整个永明县也没有出过这么大的一个官哪!这可是咱一村人的福气呀!”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吉利的话,把吴家妈妈乐得脸上都开了花:“啊呀,我家的五儿前几年,就在北京的那个什么亚运村,给我们老两口买好了房子,还是那种带花园的小洋楼,好几十万哪!
可死老头子没有福气。偏偏住不惯北京地小洋楼,非要回到咱村里,说离不开和他一起的那些死老汉们,可惜了那房子还在那里闲着呢!”
之后的那几天时间里,吴家两位老人每天都要给家在省城的三女儿打电话。问什么时候五儿才能被选成省里的领导。
他们早已经等不及要到省城去了----该收拾地东西。在听到消息地当天晚上,就准备得妥妥当当了,只等着二女婿派车来接他们老两口。
可焦急地等待之中,吴家两位老人没有等来二女婿派来接他们的车,反倒是一对不速之客。又上门来贺喜了。
“吴大哥、吴大嫂。你们这两年过得好吗?!”
吴家两位老人望着提着礼物出现在自己院门口的客人。不禁愣住了:这是谁呀?怎么这么看着面熟呀?!
吴有德老汉满脸的疑惑,但嘴上还是应酬着:“好啊,好啊。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快、快、快请进来,这院子里太热。屋里凉快。”
来人看清了老人脸上的表情,笑呵呵地自我介绍道:“吴大哥,你不记得我了?!前几年我和我爱人还专门上门来过呢!我是尖山铁矿地杨志杰呀!这是我地爱人袁曼丽!”
两位老人闻言,心中马上一个咯噔:啊呀,是他们两口子呀!他们这次又来干什么来了?!别是……
虽然说,对于这两位不速之客地登门,吴有德老汉充满了戒备心理,可待客的礼节,那确是不能有一点半点的怠慢地:“呵呵,知道、知道,你是杨总工嘛,我不记得你,还能忘记了你这说话的口音呀!我们家来往地,可没有一个外地的客人呀!”
来人正是吴永成的亲身父母杨志杰和袁曼丽。
袁曼丽笑吟吟地走过来,拉住吴妈妈的手:“啊呀,大嫂,我听说我们的五儿,成了省里的领导了,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呀!我和老杨今天就是专门过来,给大哥、大嫂来道喜的。”
我吴家养育的五儿,什么时候变成了你杨家的了?!这“咱们”、“咱们”的,能“咱”到一起吗?!
吴家妈妈心里虽然不喜欢袁曼丽说的这句话,她也最担心人家上门来看五儿来,可既然人家来了,咱也不能伸手打上门的客人吧!
再说了,现在还不知道这对公母俩,到底来想要干些什么!
想到这里,吴家妈妈又开始发挥她那外交家的风度了:“啊呀,大妹子呀,我家五儿的这事情,人家省里还没有通过选举呢!这事情到底能不能成,那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这孩子打小就一个人在外面自己闯荡,也算是受了不少的罪了。
可怜我家的五儿,这要是当了这省里的领导,还不知道又要忙成个什么样子呢!我们这做老人的,在孩子们身上,那是一辈子也操不尽的心
吴家妈妈这是话里话外的在提醒袁曼丽:这五儿可是我们打小就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到了这个时候,你们可别看到五儿出息了,又起了什么别的心思呀!
吴家妈妈的这句话,却一不小心又捅到了袁曼丽的肺叶子上,特别是最末一句“一辈子也操不尽的心”,更勾起了她思儿心切的痛楚。
“大嫂呀,谁说不是哪?!我们这当妈的,受尽了十月怀胎的折磨,生下他们以后,眼看着都长大成|人了,可一个个地翅膀都硬了,又飞出去了。
不过,大嫂你还能整天看着自己家的孩子,一天比一天有出息,就是心里多操一点心,那也是值当的,可怜我家的三
说到这里,袁曼丽不由得掏出手绢,又捂着眼睛抽泣了起来。
吴家两位老人,见客人成了这个样子,不禁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怎么来安慰袁曼丽了,总不能对他们说:“别伤心了,你要是相认孩子的话,那就直说吧,反正孩子也成|人了,他愿意跟那边,那是他的权力了。”
这席话,那是打死他们,他们也不愿意说出口的。
“啊呀。小曼,你这是干什么?!”杨志杰尴尬地一把搂住妻子地肩膀,安慰她说:“咱们今天是来给吴大哥、吴大嫂来贺喜的,你这个样子,像个什么呀?!”
“没事的、没事的。我这是太高兴了。我这是为咱们的五儿,能有这么大地出息,而感到高兴。”
袁曼丽急忙擦去了脸上地泪珠,冲着吴家两位老人挤出一丝笑容:“吴大哥、吴大嫂,我这人就是这个样子的。有什么事情也藏不住。让你们见笑了。”
吴有德老汉憨厚地笑着说:“呵呵。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快、快,大家别光顾了说话,先进屋吧。你们知识分子身子太弱。哪能和我们村里的人一样哪!”
杨志杰和袁曼丽此次来到鱼湾村,还真就是来道喜的。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目地,更不是想跑过来,像当年地老蒋一样,从峨眉山下来,摘现成地“桃子”的----他们也不是那种人!
这几年,虽然说,他们没有再和吴永成见面,可吴永成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通过各种渠道知道。
当吴永成被免去永明县地县长、挤出梁州地区的时候,袁曼丽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哭了,她不管不顾地要去找吴永成。
别地事情,她一个小小的化验员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可以对吴永成说一点宽心的话,尽到她这个亲生母亲的爱心吧。
当时杨志杰拦住了她:“小曼,你冷静一点。三儿这会儿的心情就够糟糕的了,你现在出现在他面前,只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三儿他这么小的年纪,就当上了县长,他走过的路太顺利了,这次免职,说不定会对他有好处的。你想一想,咱们年轻的时候,吃过那么多的苦,也并没有把咱们压得爬下呀?!
小曼,你要相信咱们的儿子,也要相信组织。”
后来吴永成因祸得福官升一级、成为J省团省委副书记的时候,袁曼丽才把提着的那颗心放了下来----只要儿子过得幸福,那就是她这个做母亲的最大的安慰。
可不久之后,因为吴永成私生子事件暴露,被迫下岗出走之时,这次不光是袁曼丽坐不住了,就连一贯能沉得住气的杨志杰也慌了神----这次的娄子可捅得太大了。
经过他们那个岁月的人,才能明白乱搞男女关系,对政界的人来说,那是意味着致命的一击啊!
他们生怕吴永成太年轻,因为遭受了这次沉重的打击,而心里上一时不能接受,而做出来什么想不开的事情来。
可吴永成事发之后,就离开了J省、蜗居在北京,杨志杰两口子打听过不少人,也没有获得吴永成的一点准确信息,只能是每天提心吊胆地在心里为他祈福。
近两年吴永成携重金风风光光重返J省的消息传来之后,杨志杰夫妇两个抱头相拥、喜极而泣----他们的三儿,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是一条顶天立地、压不垮的男子汉。
当天晚上,杨志杰在家里又喝醉了----他实在是太高兴了,能有什么事情比儿子平安,而更让人喜悦的事情哪?!
虽然说,他们的儿子现在是亿万富翁了,可杨志杰和袁曼丽两个人,压根就没有过什么打算,想要沾儿子一点光的。
但这一次传来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让人吃惊了----他们的三儿,以三十二岁的年龄,居然成为了一名副省部级的领导干部,不能赶到这里来分享一下这让人激动的喜悦,杨志杰夫妇两个简直觉得要抓狂了。
于是这才有了这公母俩再次联袂上门来访----至于说省城那边,他们因为顾虑怕给儿子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那是暂时坚决不能露面的。
可他们两个的来访,虽然说没有提出哪怕是一丁点的要求,可让吴家两位老人觉得后怕不已----这万一人家提出要让五儿认祖归宗的话,那他们两个该如何应对呢?!
于是,吴家两位老人在家里再也坐不住了,接连二三的催促二女婿,让他赶快派人来接自己,浑然忘记了他们当初在省城是这么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地想返回自家村里的了。
就这样,马林在大会选举还没有召开的时候,只好派车提前把两位老人,接到了吴永成的三姐家。
不过,当时为了不让吴永成分心,老人们一再嘱咐马林:不要把他们来到省城的消息告诉五儿:“公家的大事要紧啊!”
吴永成和马林离开了住宿的燕泽宾馆,驱车赶到吴永成的三姐家的时候,已经接近晚上的九点钟了,可走到了他三姐家的门口,还隐隐约约地听到屋子里热闹的谈论声。
推开门,大家看到站在门口的吴永成,屋内喧闹的声音一下子就静了下来,随即吴家妈妈先反应过来,几乎是小跑着来到了吴永成的跟前。
“五儿,大家是不是把你给选上了?!你告诉妈,是不是以后你就和咱们省里的省长们一样大小了?!”
吴永成望着老人关切的眼神,心里不由得一热,可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人的问话。
马林挤进来,笑呵呵地对自己的丈母娘说道:“婶子,五儿被大家选上了,而且是全票通过,他呀,以后就是咱们J省的省级领导干部了,和省长们的官差不多大。”
“那就好、那就好。”老人提起衣袖,擦去了眼角溢出的几滴眼泪,慌忙拉着吴永成往进走:“快、快,我娃开了一天的会了,累坏了吧,先坐到沙发上歇一会儿。
三女子,快给五儿沏杯浓茶,今天大家肯定又把我娃灌了不少的酒了。”
“早就准备好了。”吴永成的三姐端着一杯茶水,放到了吴永成的面前,笑着上下仔细打量着他:“呵呵,我来看看咱们的省领导,长得是个什么样子?!
呀,这和以前的那个五儿,不还是一模一样吗?!也没有变了多少呀!这部还是以前的那个五儿吗?!”
吴永成的大姐夫也笑着走了过来:“三女子净说傻话,这哪能和以前的那个五儿一个样呢?!我可是记得小时候的五儿,经常被女娃娃们打得哭得哇哇叫的,现在我看除了他媳妇敢动他之外,还有谁家的女娃娃,敢动他一个手指头啊!”
“五儿,你们今天是不是已经会议结束了?!”吴永成的三姐夫马柳平坐到沙发的对面,笑着问他:“明天应该没有什么事情了吧?”
吴永成笑着点了点头:“可能明天我得到机关报个到,不管怎么说,到了新的单位,也总得和大家见个面吧。”
“那是肯定的。不过,明天中午的时候,你尽量安排一下时间,我给你四姐也打了电话了,她说,明天和你四姐夫一起赶回来,咱们一大家子中午吃一顿团圆饭,也算是为你摆个庆功宴吧!”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一十八章 把根留住
“五儿,我怎么觉得你现在的情绪,不是很高啊?!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怜爱地望着自己的这个弟弟问道:“你才三十二岁,就拥有了上亿的资产,现在又成了省政协的副主席,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别说是别人了,就连我这个当姐姐的,都嫉妒你啊!”
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和四姐夫李占林,是在第二天的上午,乘坐飞机从北京赶到J省的,同行的还有他们两岁的小儿子李昊。
因为今天上午J省人代会还没有结束,省委、省政府的一些主要领导们,都还参加会议,原本以为上午会有一些安排的吴永成,被告知: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他可以先行料理自己的一些私事,待人代会结束之后,省委主要领导要和他进行谈话,然后才对他具体的工作进行安排。
于是,吴永成干脆把今天家人聚会的地点,移到了自己省城祥农公司的办公楼----那里经过精心装潢之后,无论是哪方面的条件,都不比燕泽宾馆差多少。
人多了,三姐三室一厅的家里,就显得有点过于拥挤了。
此时,大家都随着公司办公室的人,兴致勃勃地参观吴永成的这个公司去了,在吴永成的董事长办公室里,只剩下了他们姐弟两人。
吴永成听到四姐这么问自己。心里暗自感叹了一声:没有想到自己情绪上地、这么一丁点细微变化,也都能落在四姐的眼中,可见四姐这个人的洞察能力,有多强了。
这会儿的四姐,可和十几年前村里跟着生产队上工的那个黄毛丫头。有着质地变化了。可见环境对人地影响力,有多么的大呀!
“四姐,我自从得知自己要成为这个副省部级之后,心里就一直在犯愁。”吴永成老老实实地坦承对四姐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感受。
“犯愁?!这有什么好犯愁的?!”吴永丽诧异地问道:“你是担心自己年龄太小,难以胜任这个岗位吗?!省政协那边的工作。也没有什么硬性地指标考核呀。
再说了。工作也不太紧张。这样地话,你还可以抽出大量地时间,来做你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样挺不错的啊!”
吴永成地四姐之前在北京一个郊区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现在又被调回国家农业部政策研究司担任副司长。对于行政单位这些机构职能的设置和性质,那是最清楚不过得了,她可不会像吴家妈妈那样,把政协和“正邪”混在一起。
“四姐,你知道咱们J省省委,为什么会在这一届换届地时候,把我推选为省政协的副主席吗?!”吴永成反问自己的四姐:“按理说,政协的这些副主席们,一般来说,除了年事已高的、从省委、省政府那边退下来的领导之外,就是那是各个阶层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了,你什么时候见过,像我这么年轻的政协副主席了?!”
吴永丽稍微沉吟了片刻,才抬起头对吴永成说道:“我认为,省委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把你当作一张牌来出手了。”
吴永成微微颔首:他之前想的,和自己四姐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把它推选为新一届政协副主席,与其说省委是考虑到了他在J省现在做出来的贡献,倒不如说,更大程度地是为了适应南巡讲话以后的大形势,为J省的经济发展,而做出来的一直政治姿态。
这种政治姿态,既是做给中央领导阶层看的,也是为了在J省范围内,树立一个众人赶超的活靶子----不管你是民营企业,还是其他什么体制的企业,只要你为J省的经济做出贡献,省委绝对不会无视你的劳动成果的。
吴永丽继续分析到:“从政协副主席的名额分配来看,这其中需要有代表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届的,还有是代表妇女这个团体的。可你现在既是党员、也是男性,说你代表知识分子吧,无论是你的学术成果,还是在省内学术界的威望,你也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那么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性,要让你挑起民营企业这杆大旗了,你就是他们的领头羊。
中央之所以对J省的领导班子,做了这么一个调整,想必你也能看得出来,就是要为J省配置一个经济型的强有力的班子,要在短时间内,改变J省在全国的落后状况。
不光是J省是这种格局,全国其他的贫困省份的领导班子组成结构,大体也和咱们这里差不多。”
“是啊,我也看出了这种格局。”吴永成赞同地说道:“这也正是我最为担心的。
如果让我自己来选择的话,我宁可不要这个挂着虚名的副省部级,宁愿到一个贫困的地市,担任一届主要领导。
四姐,你也知道我的性格,我更愿意做到下面,去为老百姓们一些实际的工作,对于这些虚名,倒是不这么很在乎的。”
吴永丽苦笑着说:“五儿,你现在生意上的摊子,铺得这么大,你说,你的这种想法,可能实现吗?!
自古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目前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两难选择,否则的话,官商一体,那是在那种制度的社会体制下,也不能被容忍的。
除非你愿意现在就把你名下的那些公司,都统统地捐献给国家,或许这还是一个办法。
可是。这么做,你能舍得吗?!那毕竟是你自己地心血呀!”
裸捐?!
这个念头在吴永成的脑海里短暂地一闪,就被他马上否决了。
开玩笑,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呢?!
虽然说,九十年代初期。国内腐败的现象还没有这么大规模地滋生起来。可吴永成知道,在他前世的时候,省级以下的官员们,腐败起来那可是连命也能豁出去地,胆子大得很呀!
要是历史地轨道不出什么意料之外的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那些贪官污吏们。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地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起来地。
他可不放心把自己辛辛苦苦办起来地企业。交到别人地手里,再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某些人祸害得一塌糊涂。
即使想要给老百姓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自己手里没有一点经济实力的话,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与其把主动权放到别人地手里,哪如自己紧紧地攥住自在
就在吴永成开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他办公室地门一下子被人推开了,随即一阵纷杂的脚步声响了起来----这是在外面参观公司的吴家老少们回来了。
“五儿,你的这个公司,装潢得比燕泽宾馆还要高档啊!是不是赚了不少的钱啊?!”说话的是吴永成的大姐。
原本马林只是把吴家的两位老人和大姐夫刘珠,从鱼湾村里接了过来。
可昨天晚上,吴永成听自己的三姐夫已经通知了在北京工作的四姐一家,随即又让三姐给村里的大姐、二姐也都打了一个电话----这几年,由于大家一直都忙,一家人完完整整地聚到一起的机会,那是越来越少了。
还没有等吴永成抬起头接茬,吴永成的三姐马上接口道:“啊呀,二姐,咱五儿现在的摊子铺得可大了,你现在看到的还只是一丁点,咱省城最大的那个五一大楼,就有咱五儿的一半股份,你说,光那个商场,一年就能赚多少钱呢?!”
大姐笑着说:“我记得咱们小时候时,谁家要是有钱出来吹牛的时候,别人就会气不忿地说:你家有钱?你家有钱,咋不去把省城的五一大楼买下来呢?!
想不到咱五儿现在还真的把五一大楼,也买下来了。”
“大姐,你是不知道咱们家刚开始用蚯蚓喂鸡的时候,五儿和我说过什么话。”三姐触景生情,回忆起了往事:“那会儿,五儿跟着生产队到地里干活,一不小心就从地塄上摔了下来,我听到消息拿着家里的几个鸡蛋去看他的时候,他对我和爹妈说,要发财、致富,不受穷。
啊呀,我当时就想,五儿家里啥事也不懂,哪能找出什么发财致富不受穷的好办法呢!可谁能想到,这才过了十几年,五儿就变成了咱省里和省长们一样大的领导了,还成了全省最大的资本家,你们说,咱五儿是不是书上说的那什么星宿下凡呀!”
吴家两位老人听着自己闺女们夸着自己的小儿子,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脸上的笑容,使得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的印记更深了。
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也凑趣说道:“三姐说的是有这么一回事。那是在七九年的三月份吧,那会儿的五儿,在村里人们的眼里,那就是一个文不能提笔、武不能上肩的半吊子,谁能想到咱家的这个半吊子,反倒成了咱永明县最有出息的人
吴永成听着大家提起往年的陈年旧事,不由得心里也感慨道: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不经意的工夫,自己也来到这个世界十四年了,真可谓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自己要是不抓紧这短暂的时间,说不准到了不惑之年的时候,还会再在这个异世留下许多的遗憾。
“舅舅,恭喜你啊”
猛然间,一个声音响起,打断了吴永成的遐想。
他抬起头一看,原来是大姐家的大儿子楚才从学校赶过来了起身,把楚才拉到了自己身边,亲切地问他:“下半年你就是大四地学生了吧。对于明年毕业之后分配。自己心里有什么打算没有啊?!”
楚才是J省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学生,在吴永成几个外甥中,年龄算是最大的。
刘珠这几年在村里虽然说,不参与那几个企业的管理,可他在企业中也占有不少的股份。光每年地分红。也有一笔可观地收入。
更何况。吴家两位老人种植的那七百多亩枣树,也归他管理,自己还搞了一个五百头猪的养殖场。家里的财产,也不次于老二马林了。
只是刘珠向来不爱显山露水的。别人只知道他刘珠家底殷实,可到底他又多少钱,那可就说不准了。
吴永成原来担心随着自己这两个个姐姐家富裕起来之后,会让自己地这几个外甥们,沾惹上一些富家子弟那种不好地习惯。
但接触几次之后,发现自己地这种担心,纯粹是多余了---这也归功于吴家多少年来严格的家教。
特别是自己的这个大外甥楚才,小地时候,自己还看着他有些顽劣,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发现,在这个孩子地身上,似乎还有自己不少的影子。
这或许是楚才在各方面,有意地模仿着自己吧!便对这个外甥格外亲热起来。
“舅舅,这个、这个,我还没有具体地想好呢!”楚才听到舅舅这么问他,不禁腼腆地低下了头。
大姐这是不失时机地插话:“五儿,你见识得多,你给咱家楚才出个主意吧。你大姐夫的意思,是想让楚才毕业以后,就跟着你干,给你打个下手什么的。我一个妇道人家,又不懂得那些。”
大姐夫刘珠接住说道:“是啊,我听老二说,现在不少城里的干部们,都把国家给的那个铁饭碗扔了,自己下海做生意。那以前的好多年不是都瞎耽误了吗?!
我想过了,咱家的楚才大学毕业以后,干脆也别多绕那个圈圈了,直接跟着五儿干,又能赚钱,还不耽误当官,这事多美气呀!”
刘珠一厢情愿的这种想法,顿时逗得吴永成、马林、马柳平和吴永丽笑了起来。
“大姐夫,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呀?!”马柳平好容易止住笑,给刘珠解释道:“五儿有现在的这种成就,那是因为被挤兑到这儿了,你看见共产党哪允许你既做生意、又当官的?!要是有这种好事的话,我早就跟着五儿一起干了,哪还用得着我一个月赚的这点钱,比不上三女子的零头吗?!”
刘珠憨笑着说道:“呵呵呵,这个我可真就不懂了,到时候还是你们大家帮着楚才出个主意吧,你们经得多、见得多,比我们这些一年四季钻到村里的农民,知道的也多啊!反正,楚才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觉得怎么合适,咱就怎么办!”
吴永成稍微考虑了一下,笑着说道:“要不这样吧,今年暑假的时候,楚才就跟着我先跑上一段时间,就算给我当个小跟班吧,多见识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的。
至于说,明年大学毕业之后,我看能不能把楚才安置到北京去工作,起点高总是能沾很多便宜的。”
听吴永成这么一说,大家的目光立刻投向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现在只有老四在北京当官,说不准楚才的这个事情,还要用得着老四出大力气呢!
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见大家“虎视眈眈”地望着自己,马上举起双手笑着声明:“大家可别这么看着我,进京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北京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留京工作难度还特别大呢!
我现在就是一个副司长而已,手上可没有一点实权的,拉关系、走后门,我也不懂。
我家的李占林他更是一个书呆子,指望不上的啊!有什么事情,还是找五儿吧。他的那些社会关系,要比我强得多。”大家看到吴永丽的这个样子,一起哄堂大笑了起来。
大姐一指头点到了吴永丽地额头上。笑着骂道:“你这个老四,什么时候也是偷奸耍滑的,这大家还没有说什么呢,你就吓得赶紧撇清自己,白瞎了大姐小时候疼你了。”
随即。房间里又响起了一片笑声。
吴永成微笑着望着其乐融融的这一大家子。心里的那滋味自是觉得妙不可言。
对于楚才大学毕业之后,把他想办法搞进北京城去,吴永成心里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在他们那会儿刚刚毕业地时候,社会风气相当正规,就是郭勇那会儿想留北京工作。一边照应年老地外婆。身为J省省委常委的渠月莲也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可这会儿的社会风气。却开始向“孔方兄”看齐了----这也是他和杜三儿办的那个房地产开发公司运转过程中,吴永成通过文丽了解到的:关键地一些部门,即使你有相当硬地背景。那也得多少意思、意思,这几乎成了一种潜规则了。
吴永成相信。只要自己把杜三儿鼓动起来,借助于他那庞大地社会关系,再辅之于自己的银弹开路,往哪个部委塞进去个把个人,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的。
在前世地时候,吴永成对于这种社会上的歪风邪气,那是相当深恶痛疾地----那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沾不上这方面的一点光,心里的那种狐狸吃不着葡萄、而谓之太酸的心态在作怪吧。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有的时候,对这种现象的存在,也领悟得更多了一点,反倒没有前世“愤青”的那种感觉了,这也许就是“与时俱进”的另一种理解吧。
当然了,说它是一种曲解,也不为过。
他认为自己这样做,那是非常值得的,并不是说,钱多了之后烧包的表现。
“五儿,我记得你大学毕业的时候,可是有意放弃了留京的机会,自愿回到咱们J省来工作的呀!”
大家笑声平息下来之后,吴永成的四姐不解地问吴永成:“现在你为什么又千方百计地,想把楚才塞进北京去呢?!
当时我劝你的时候,你还对我说什么,你要回来建设咱们的家乡,可为什么你就不给楚才这个机会,反倒要把他打发到北京去呢?!”
“四姐,时代不一样了,想法那也就得跟着形势在变化呀!”吴永成望了望一脸疑惑不解的大家,给他们耐心地解释道:“当时咱们家乡那可是穷得一点发展的经济基础都没有,发展需要的人才更是奇缺无比,我从京城回到咱们省,那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可现在,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变化,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的那会儿了,楚才只有到更高的起点,获得更大的发展,才能更有利于咱(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