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部分阅读
家乡的建设。
当然了,我也得楚才说清楚,不管你以后到了什么地位,你心里永远不能忘记了你是从什么地方走出去的,更不能忘记了养育你成长的鱼湾村、和你当农民的父母,你的根,永远的扎在这块土地上。你飞得更高,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把咱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
楚才郑重地点了点头:“舅舅,你放心,我会永远记住你的这番话的,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我会永远记住,我是农民的一个儿子。”
“永成同志,首先我欢迎你正式加入到我们政协这个领导班子里来。”
两天后,吴永成坐在省政协主席胡日贵的办公室,对面的办公桌后,胡日贵微笑着对他说道:“根据省委主要领导的指示,今天我代表组织,就你将来的工作分工问题,和你交换一下意见。同时,我也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胡主席,对于政协工作,我是一个新兵,这您是非常清楚的。”吴永成谦虚地开口了:“之前我虽然在下面的县里、团省委工作过,基层的工作经验倒还有一点,可谈到省级政协工作,那纯粹是两眼一抹黑了,今后我就拜您和各位老同志们为师,从头学起吧。”
“呵呵,永成同志你还是挺谦虚的嘛!两年前你就算是我们省政协的常委了,对,你当时还兼任着工商联的名誉会长嘛,怎么能说是对政协工作两眼一抹黑呢?!”胡日贵笑着纠正吴永成的这个说法。
嗨,我那时不就是挂了一个名吗?!也只是参加过几次会议而已,平时哪还能顾得上料理工商联的事情呢?!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掀起了出国热
正如吴永成事先预料的一样,J省省委把他提拔为J省政协的副主席,让他以三十二岁的年龄,成为全国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副省部级领导,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更大于看中它本人的才能。
那就是一种为政治服务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而已。
J省政协主席胡日贵,在接下来的谈话,便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胡日贵告诉吴永成,根据省政协几位领导碰头,报请省委同意,决定由吴永成这位新上任的副主席,联系工商联的工作。
吴永成听完之后,心里暗暗苦笑:既然只是想把自己作为一个摆设物的话,那就干脆什么分工,也不用给自己头上安,免得自己事情多、反倒耽误了工作,可现在的工商联会长,也是由一位政协副主席兼任的,把自己这么安排,那不是多此一举吗?!
吴永成知道,这一届的政协副主席,有七名之多。
其中,除了三位是从省政府、和其他省直机关领导岗位上过来的之外,其余四名都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设置的。
他吴永成是代表私营企业,还有一位是J省大学的知名学者,一位是从省人民医院院长兼任的,另一位则是代表了民主党派了。
这三位副主席的情况,和自己又不一样,人家可除了政协副主席地身份之外。还各自有各自的工作,主要以自己原来的本职工作为主的。
可是,既然胡日贵这么安排了,吴永成也只好笑着表示同意。
他知道,像到了副省部级这种级别的内部分工。没有省委主要领导地点头。胡日贵也不敢擅自做主地。
更何况,他吴永成也算是这一届四套班子中,最年轻的一位省级领导了,要是安排不好的话,对社会各界。就难以交代了。
这么看来。自己的仕途生涯。也只能是止步于政协这方面了。
不过,虽然说,在工作的分工上。好像没有吴永成地什么事情,可其他地待遇。那倒是一点也不含糊地。
他的办公室规格,和其他几位副主席的都一样,都是两间一套地套间,办公家具也是一模一样,也不管他是不是每天要来这里坐班。
至于车辆和司机配置的问题,当办公厅主任征求吴永成地意见的时候,吴永成笑着回绝了:“那个,车辆和司机,就不要为我考虑了。还是我自己来解决吧。
我们J省是个贫困省份,能节省一点,也可以为省财政减轻一点负担嘛!”
自然,吴永成的这个举动,又在政协主席办公会议上,得到了政协主席胡日贵的高度赞扬。
但在座的各位副主席们,心里却不以为然:哼,我要是有上亿的资产的话,咱也瞧不起机关给配置的车辆,可谁能做到那样呢?!
随即TJ市换届工作也开始了。
只是,这一次TJ市方面,并没有通知吴永成这个上一届的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会长,参加他们的政协会议----他们已经得到吴永成当选为J省政协副主席的消息了,总不能让人家兄弟省的政协副主席,屈尊到他们那里再去担任什么工商联副会长吧?!
那可就有点太不合适了!
当初TJ市方面这么做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拉近吴永成那个中讯通讯器材有限公司的关系而已,并不是想要达到其他的什么目的。
于是乎,接任文丽成为中讯公司总经理的那位“海归”MB刘海民,荣幸地当选为TJ市新一届政协常委、工商联的副会长了。
吴永成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熟悉了几天之后,就把自己公司的一些工作简单地安排了一下,返回了北京。
在此之前,吴永成曾经对文丽许诺过:只要公司不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说,他尽量做到半个月回一次家----吴永成认为即使自己的事业做得再成功,可要是失去了“家”这个概念的话,得来的幸福和成就感,那也会大大地打折扣的。
回到了京城之后,杜三儿、高宝平、郭勇、李明德等朋友和同学,自然又拉着吴永成热闹了几次----他们同龄人中,能在这个年纪到达副省部级这个级别的,那可是比国宝大熊猫都稀少啊!
为此,文丽还埋怨了吴永成几次:“我说,吴永成,我怎么觉得你回了家,反倒不如你在J省的时候了?!
你要是还在J省的话,最起码我还可以三天两头的,和你通个电话,说说话什么的;可你自从回家之后,早晨早早的出去,一直到深更半夜、喝得醉醺醺的,才带着一身酒气回家来。你说,像你这种回家,有什么作用呀?!”
吴永成抱歉地笑着:“文丽,我也不想这样呀!可大家的盛情,你说我怎么好意思推脱呢?!”
九三年的北京,夜生活已经相当地繁荣起来了。
吴永成这几天在杜三儿等人的拉扯下,白天喝酒交际,晚上酒后还要被他们拉到诸如“金碧辉煌”等场所,去进行唱歌、桑拿等项目。
对于这些活动,吴永成本来是可有可无的,起初也不想去,可杜三儿却一再对他说:这是为了他们的那个房地产公司,而不得不进行的公关活动。
再说了,吴永成以后想在生意上大施拳脚的话,不认识京城场面上地一些人物。哪又怎么能混得开呢?!
就怎么着,吴永成在京城呆了四、五天之后,才带着浑身的疲惫,返回了J省他那个祥农公司。
在飞机上,吴永成心里还一直叫苦:本来是回家想休息几天的。可经过这么一折腾。比他在J省到处跑还要累得多。
看来自己这辈子和前世的命运,也都差不多----就没有那享福的命!
经过两年多地努力,祥农公司地饲料,已经在J省市场上的销售份额,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说。只要有喂猪、喂鸡的村庄、院落。那就会有“祥农牌”饲料的存在。
吴永成当初选南德县作为饲料公司的生产所在地,到了此时,也显示出了它潜在地战略意义。
从去年开始。随着祥农牌饲料名声鹊起,与南德县紧靠着地HN省、SX省所辖地几个地区。率先开始使用祥农牌饲料。
一些县市的领导们,还专门组织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和各乡村地负责人,专程来到南德县,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此时,南德县的县委书记李晔已经调离了南德县,原来地县长张全宁成为了县委新任书记。
不过,李晔到了永安地区工作,是一跃而成为了永安地区行署专员,这与人们起初预测的稍微有点出入----当时人们认为李晔升迁那是必然的事情,可顶多也就是一个副专员、副书记之类的吧。
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J省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的魄力,远超上一届的领导们,让李晔干脆来了个直接到位,成为J省历史上第二位从县处级领导,跃居为正厅局级领导的干部。
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了,公司的业务量自然也相应地增加了不少。
吴永成这两年每年都要从J省农业大学,招收不少的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以此来弥补公司销售人员的不足,同时,也想为公司的将来,培养更多的业务骨干。
这一天,他刚刚面试完几个来应聘的大学生,他的大外甥---大姐家的孩子楚才,敲门进来了。
楚才自从放暑假之后,就一直留在省城的公司里,帮着办公室打理一些闲杂事情,吴永成准备再次外出的时候,带着他四处走走,也让他多增长一点见识。
“楚才,有什么事情吗?!”吴永成揉了揉有点发涨的太阳||穴,笑着问楚才。
楚才吞吞吐吐地回答:“舅舅,我、我、我想和你商量个事情。”
吴永成身子往后一仰,笑着说:“怎么,是不是想家了,要和舅舅请个假,回去看看你爹和你妈呀?!”
楚才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的。舅舅,我是想和你商量一下,我打算明年毕业之后,先不准备参加工作,想出国继续深造。”
“什么,你不想参加明年的毕业分配,而是想出国?!”吴永成惊讶地问道:“你想去那个国家留学呀?你和你家里的人商量过没有啊?”
在前几天的时候,就楚才明年毕业安排的问题,吴永成的大姐、大姐夫都征求过吴永成等人的意见,当时吴永成的想法是,即使费一点周折,他也要把楚才安排到北京的一些部委去工作---那里起点高,有利于以后的发展。
当时吴永成这么想,也有想让楚才继续完成自己这个梦想的一点意思。那会儿的楚才也没有表示出什么明显的态度来,敢情是自己早就心里有了打算了呀!
差才听到吴永成这么问他,抬起头回答道:“我想去美国留学,就学那个MB。我和家里人也商量过,可我爹不同意,他对我说:你去美国干什么?难道是想给人家刷盘子?!,我想让舅舅你再帮我做一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呵呵,去美国刷盘子?你爹可也真会说。”吴永成笑着继续问道:“你怎么突然间有了这个想法的?!”
楚才没有吭气,只是不好意思地瞥了一眼办公室角落搁置的那台彩电。
吴永成顺着他地视线。瞅过去,不禁恍然大悟:“奥,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我明白了!”
看到角落里的电视,一句熟悉的电视剧台词,马上就出现在吴永成的脑海里:
“如果你爱他。
就把他送到纽约。
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
就把他送到纽约,
因为那里是地狱。”
这是从今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地一段开场白。
可以说,这部叫《北京人在纽约》地电视剧。在一九九三年的时候。那是相当火爆一时的。
这个部片子。将当时的“出国热”,真切地展示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
吴永成知道,虽然在此前的时候。已经悄悄在国内兴起了出国潮,但那还是一些红男绿女地专利----他们或者有钱、有权、或者有名望、有学历。
而“出国热”真正从轻波微澜。演变成沧海巨浪,却正是从现在地这个一九九三年才开始地。
在这一年,中央正式确定了留学工作方针: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
这个留学方针,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但其中的“来去自由”这四个字,却是一个巨大地政策转变,终于表明出国人员进出国门可以不受约束了,等于给方兴未艾的出国热加了一把火。
因为有了这个政策,雄心勃勃地人们,都琢磨起怎么“到国外留学”这件事情来了。
搞科研的,盯着国外先进的科技条件;从商的,想到海外赚得第一桶金;搞文化的,一心盼着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演艺明星们,也成天惦着冲进好莱坞、百老汇。
他们这会儿出国的目标,绝不是汽车、洋房那么简单,而是人人胸怀大志,带着“美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幻想,盼着尽快走出国门。
其实,要追溯现在这个“出国热”的根源,那要回到十几年前的一九七八年。
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以自费留学名义出国的中国人,几乎为零。
在那段历史时期,虽然说公派留学的人员,还有一些,但也寥寥无几。
直到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国政府才送走了改革后的首批留学生----有五十二名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前往美国深造。
自此,揭开了改革后中国留学大潮的序幕。
而在当时,之所以能有这五十二名留学生的出国深造,那也是得益于半年前邓小平的一次讲话。一九七八年六月,邓小平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针对性地说道:“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要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今年选三、四千,明年派一万个人。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当时人们对小平的讲话,并不完全理解。
虽然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公安部就受理自费留学的申请,但申请留学的人极少。
就连上海这样的城市,一九七八年也只有八个人申请自费留学。
到了一九八四年,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才算真正打开了自费出国留学的大门。
此后,出国热一年比一年升温。
到了一九九O年的时候,一年已有五点六万人,开始自费留学了----出国留学大军,开始变得浩浩荡荡,成了一股壮观的洪流。
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学的意思就是“留美”。
吴永成在后来一部电影《大撒把》中,记得其中的很有代表意义一句台词,表明了当时的人们削尖脑袋,都想去美国的决
其中,葛优扮演的那个角色,对女主人公指点江山道:“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撒落着无数璀璨的明珠,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若干年后。该国将举国迁往它地托管国--美利坚合众国!”
当时的不少人们,为了能去美国留学,不惜先去一个太平洋小岛等上若干年。
吴永成记得自己前世的时候,看过一份资料,那上面统计到:至一九九七年的海外留学生。一大半都去了美国。其中工科学生居多。
无数年轻人将他们的梦想、情感、幸福和痛苦,都交给了那个名叫美利坚地国家。
即使在后来地十几年,在不少“海归”们悄然变成“海待”的时候,吴永成回过头来,再来审视这场“出国热”。他也坚持认为。无论如何。当时的那股“出国热”,对推动国人的观念转变、认知我国与他国的差距,都有很大帮助。
虽然说。吴永成作为前世生活了一遭地人,也没有赶上那趟出国热地浪潮,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在出国热中真正拿到绿卡、或衣锦还乡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在刷了几年盘子后,重新投回了母亲的怀抱。外面地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代表了不少海归地心声。
可即使是这样,人们依然打破头地、想尽一切办法,欲到国外去留学深造求发展。
在吴永成的前世,有一首比较著名的校园歌曲《merinDrem》,就是描绘当时大家为了通过出国审批,而使出的各种手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国变得特别流行
人手一本红宝书,人人托福
历史潮流不可抗拒,我也要向大伙看齐
新东方是根据地,我就刻苦学习Enlish
咿嘿咿嘿哟,咿嘿咿嘿哟,我刻苦学习Enlish
托G考得还算满意,战略重点开始转移
需要搞点儿科研成绩,还要自己去写推荐信
斯坦福和MIT,加州理工伯克利
寄出材料我满怀信心,收到的全都是打击
咿嘿咿嘿哟,咿嘿咿嘿哟,我出个国还真不容易
Mymerindrem,想要实现却是遥不可及
没有那个奖学金,我的出国梦还做个屁
但是我还不死心,我坚韧不拔继续努力
坚持多发套瓷信,坚决不交我坚决不交pplitionfee”
想到这里,吴永成先和这个的这个外甥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楚才,那你告诉舅舅,是不是学校的一些同学们,笑话你身上有股子农民的味,你想到国外啃几年洋面包、镀一层金呀?!”
在今年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时兴起一句流行语,一些年轻人们嘲笑对方没有风度的时候,往往会说:“瞧你,怎么就像一个农民似的啊!”
吴永成知道这句“名言”,那也是从自己四岁的小敏口中无意听到的。
楚才抬起头,认真地为自己辩解道:“舅舅,我出国留学不是抱有这种想法的。我是农民的子弟,别人爱说什么,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就是我以后有了什么大的成就,我依然是农民的儿子,这个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我想过了,不管我以后是从政,还是经商,多学点东西,总是没有坏处的。”
“好、好、好!”吴永成赞许地点了点头,对楚才说道:“楚才,你能有这样的想法,舅舅我很高兴。
不过,我提醒你,出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记得,这个出国留学,好像首先得通过那个托福考试吧?光有钱,那可是还远远不够的呀!
再说了,出国留学那也是很辛苦的,你看《北京人在纽约》中的那些留学生们,就是靠给人家刷盘子,来维持生计的,你也得提前有个吃苦的心理准备呀!”
吴永成说的这个托福考试,英文为TOEFL,是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举办的为申请去美国、或加拿大等国家,上大学或入研究生院学习的、非英语国家学生提供的、一种英语水平考试。
托福与雅思考试,一直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两种出国类语言测试。
可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托福考试几乎是所有拥有留学、或移民梦想考生的惟一选择。
只是在十年后,随着留美签证难度的加大,和英联邦国家留学移民的兴起,雅思考试才逐渐取代了托福考试的霸主地位,在国内甚至是全球英语水平测试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舅舅,我从去年的时候,就开始有关托福这方面的考试做准备了。”楚才听到吴永成同意他的这个想法了,高兴地说道:“舅舅,只要你支持我,出国留学的费用,我争取不用家里的一分钱,我可以申请全额奖学金的。吃苦受累,我也不怕,连刷盘子的罪都受不了的话,以后还能干什么大事吗?!”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二十章 居安思危
“大姐、大姐夫,我和你们商量个事情。”
吴永成坐在鱼湾村大姐家的炕上,随手接过来了大姐夫给自己递过来的一支烟,笑着和他们两个说道。
大姐夫刘珠先给吴永成点着火,然后憨厚地笑着说:“五儿,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我们听你的,谈不上什么商量不商量的。”
“对啊,五儿,我和你姐夫两个都是初中都没有毕业的文盲,能懂得什么呀?!有什么事情,你就看着办吧。”大姐给吴永成端过来一杯沏好的茶水,坐在了他的对面,慈爱地望着他。
在家里,吴永成和他的四个姐姐当中,最和他的三姐、四姐关系比较密切,可以说是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了,和他的大姐、二姐,则只是一种尊敬,距离无形中就有点远了。
这可能也是因为年龄相差太多的缘故吧。
因此,在楚才和自己谈了想在明年毕业之后出国留学的想法之后,吴永成在海南、TJ等地跑了一圈之后,专门抽出时间,回到鱼湾村,想就楚才出国留学的这件事情,和自己的大姐、大姐夫两个,好好地谈一谈。
“大姐、大姐夫,昨天楚才和我谈过他明年毕业后的打算了,我觉得这个孩子长大了,考虑得也挺周到的,我同意他明年到国外去留学。”吴永成直接把自己此行地目的。对大姐、大姐夫说了出来。
大姐夫刘珠听到吴永成说出来的,却是这么一件事情,当时也没有表态,而是低着头嘟囔了一句:“这个熊娃土语,不懂事的孩子之意)。他想的个啥事。还真成了王八咬筷子----不会松口了。唉,这都是那一部破电视剧给闹地啊!”
大姐白了丈夫一眼:“说什么呢?!娃是个王八,那你成了啥了?!四十多岁地人了,说话咋就不知道个好歹呢?!这要是让外人听见了,那还不得笑死?!”
刘珠笑着挠了挠头。没有再吭气。只是大口、大口地抽着烟。
大姐转过头。对吴永成笑着说道:“五儿呀,这出国留什么学,那是人家大干部们的子弟做的事情。咱一个庄户人家,那敢想那种事情呢?!你说。这虽然是家里现在也不缺什么钱,可要是到了外国,什么都得花钱,那花销的就不是一万、两万那个小数目了。剩下在国外花销的那十几万块钱,干点什么不好呢?!
比如说,这楚才明年毕业之后,过个一、半年地,也该给他说媳妇了,人家大城市地房子,不比咱农村地房子,那价钱说出来能吓死人。我和你姐夫攒了这十来年的这点积蓄,还不知道够不够给他买一套房子的。我听妈妈说,你在北京买地那一套房子,不就花了二十多万吗?!”
在那时,农村老百姓们的观念,就是一辈子熬死熬活地,从地里刨闹几个钱,然后修房、娶媳妇,这也就是一辈子的一件大事情了。
吴永成倒也能理解他大姐和大姐夫的想法:要想在北京之类的大城市买一套房子,别说是像他们这样普通的农民们了,就是城市拿工资的国家干部们,想要购买这样的一套商品房,那也得把两代人一辈子的积蓄都砸到这上面。
再说了,大姐说的也的确是当时的实情,虽然说,这两年出国留学的人,是不少了,而且其中也有不少是属于国家公派生之外的自费生,可真还没有农民们的多少子女们。
那笔开销的确是够整天从地里刨闹生计的农民们,为之而奋斗几辈子的!
“大姐、大姐夫,其实,这出国留学,还可以争取全额奖学金的。这一点,楚才也和我说过,他尽量不用家里的多少钱,要靠自己的本事出国。我觉得孩子的这点志向,还是值得鼓励的。”
吴永成继续劝说道:“万一他在国外的生活费紧张的话,我可以把他在国外的开销都负担起来。”
“那哪行呢?!”大姐和大姐夫听到吴永成的这句话,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否定了他的这个建议。
吴永成笑着反问道:“舅舅资助外甥上学,这怎么就不行呢?!”
“五儿,不是那么说。”刘珠站起身来,把手中捏着的那个烟屁股,扔到地上,随即用鞋底使劲碾了碾,一本正经地对吴永成说道:“这花的不是个小数目。我和你大姐也知道这两年你是赚了不少钱,可你的花销也大啊。那么大的公司,每个月光工人们的工资,你就得拿出去多少呢?!
你还有你自己的家要照应,这可不是万数八千块钱,就能扛得住的,搞不好得砸进去二、三十万呢!”
“是啊,五儿,这可不是花几个小钱就能办到的。”大姐也附和道:“再说,掏那么多的钱,好不容易出了国,那过的事个什么日子呀?!你看,那个电视剧上的王启明,那么大的一个音乐家,到了国外,就只能是给人家洗盘子。咱楚才虽然说是在农村长大的,可咱们小时候受过的那苦,他们这一代哪经过呀?!
你说,放着在咱们自己的国家,好好的领一份工资清闲自在的,干么吃饱了撑的,要跑到外国、花上那么一大笔钱,受那份洋罪呢?!我可心疼得受不了。就这样安安分分的,不比啥强啊?!”
“呵呵,大姐,你这种想法那就更要不得了。老辈子的人,不是常爱说这么一句话嘛: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嘛!”吴永成耐心地继续做着他们两个地思想工作:“你们别看咱们的楚才。现在是个大学生,就觉得很了不得了。其实这会儿的大学生的含金量,远远不能和我们十年前的那会儿相比了。
再过个几年,这社会上地大学生,更是多了臭了一大街地。连个正经工作都找不到。要想让孩子有个好的出路。还必须走这一条继续深造的留学之路。
你们看,我四姐夫人家就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博士,现在他不也是司局级待遇的领导干部了吗?!
还有,我们TJ地那个公司,去年也招聘了一位国外留学回来地硕士。他光一年地工资收入。就能顶得上一个普通大学生奋斗十年。”
吴永成刚刚说到这里。突然门外传来了他二姐夫马林的声音:“姐夫,五儿在你家吗?”
吴永成的大姐慌忙应了一声:“老二家地,五儿在呢!你有什么事情吗?!快进屋来说吧。”
话音还没有落地。吴永成的二姐夫马林就笑嘻嘻地进来了:“呵呵,你们钻到屋里说什么悄悄话呢?!这大热地天。也不嫌屋里热得慌?!
五儿,我看见你的车停在门口,跑到你家一问,才知道你跑到这里来了。”
吴永成以为马林有什么要紧事,连忙站起身来:“二姐夫,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不,咱到外面去谈。”
马林摆摆手:“没事、没事,我不过就是看见你回来了,想和你再啦呱啦呱。你们啦呱什么事?我没有打扰你们吧。”
刘珠拿起桌子上的香烟,抛给了马林一支,叹了一口气说道:“***楚才,看了那个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之后,发神经似的,明年大学毕业不想参加工作,非要闹着去国外留学。
马林,你说咱庄户人家的子弟,那是出国留学的那块料子啊?!
这不,我们正和五儿说着这个事情呢!”
马林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啊呀,楚才想出国留学,这是好事情呀!你说,你还叹什么气
老大,你听我说,咱五儿是这个改革开放之后,咱县里第一个大学生,又是咱地区出去的第一个省级领导。
咱家的楚才,如果能出国留学的话,那可是咱们家第一个留洋生,你如果钱不够的话,他在国外的全部开销,都由我来负责,怎么样?!
我还想让楚才他成为咱们县、甚至于咱们地区,第一个喝过洋墨水的洋博士呢!”
吴永成的大姐连忙笑着说:“老二家的,也倒不是这钱的问题。我是担心楚才这孩子年龄太小,一个人跑到国外,没有个人照应着,话也听不懂人家的,那不是遭大罪了吗?!”
“好了,大姐,楚才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我和二姐夫还有些事情,要商量。如果楚才他自己争气,明年能考上国外的大学的话,还是我刚才的那句话,一切开支由我来负担。国外留学的孩子多了,人家能挺过来,咱农民家的孩子,更能吃得了那苦、受得了那罪!”
吴永成知道,如果还是就这么继续说下去的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大姐夫、大姐真正的从心里接着这个事实呢,干脆来了个快刀斩乱麻,最后一锤定音、把事情说死了。
果然,吴永成的大姐、大姐夫见吴永成做出来要走的样子,也只好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五儿,你在外面经见的多,你说咋办、就咋办吧!
不过,这钱还是我们自家出吧,哪能用你的钱哪!家里现在多的钱也没有,三、四十万也还是能拿得出来的。”庄的鱼佐明出事了。”
站在鱼湾村大路两旁的绿荫底下,吴永成目视着前方,淡淡地对旁边的二姐夫马林说道。
马林一脸的愕然:“什么,五儿,你是说TJ小龙庄的那个鱼佐明?!他怎么能出事呢?!除了什么事情了?严重不严重啊?”
“就在前天吧,啊,是八月二十七日地下午。TJ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窝藏、妨碍公务、行贿、非法拘禁等五罪名,判处了鱼佐明二十年有期徒刑。”吴永成的脸上还是不带任何的感情Se彩,平静地说道。
“怎么会这样呢?!”马林还是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小龙庄那可是全国的一面旗呀!去年国家才宣布了小龙庄是咱中国地第一个亿元村,鱼佐明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地春节联欢晚会哪!这怎么说抓起来就抓起来了?!还判了二十年的徒刑。”
吴永成默默地点了点头。
“五儿,鱼佐明今年就六十多岁了吧。这二十年过来。他还能活着走出监狱吗?!”马林到这个时候,才相信吴永成说的是事实,不住地叹着气,为鱼佐明而感到惋惜:“啊呀,多能干的一个老头呀。怎么就会落到了这个结局呢?!
五儿。鱼佐明到底犯了什么事?”
吴永成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对马林说了一遍。
马林不住地跺着脚:“啊呀,这么日能地一个老汉,怎么就干出来了这样地蠢事呢?!那个叫卫福海地。即使是贪污了村里的公款,那也有公安局、法院来收拾他。怎么就轮到他来把人家逮起来,瞎胡收拾呢?!
你说,他本事再大,那也不过是一个村里的支部书记啊,还敢组织村里地群众们,和人家武警们对着干,这不是想造反吗?!你小胳膊再粗,哪还能扭得过人家大腿去?!
你一个个人,啥时候能和人家一个国家来抗衡呀?!”
吴永成语含深意地对马林说道:“所以说,二姐夫,人不管有了多大的本事,都要知道自己地身份,都要安安分分地,切忌像鱼佐明一样,头大得就以为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了。”
马林顿时明白了吴永成这么说的意思,一拍胸脯对吴永成说道:“五儿,你就放心吧,你二姐夫不是那种得志就忘本的小人,不管到了啥时候,咱都清楚----咱只不过就是一个农民。
要是没有共产党的这好政策,说不准我还是像以前一样,一天三顿饭都填补饱肚子呢!”
“呵呵,这就好、这就好。”吴永成欣慰地搂住马林的肩膀,笑着说道:“我知道我二姐夫你不是那种人,但有时候,在一定的环境之下,人的这头脑一发热啊,说不定就会干出一些蠢事来的。你说,像鱼佐明那么能干的人,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呀,可他偏偏就犯了糊涂,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吴永成前去TJ的时候,曾经有过想去看望一下鱼佐明的想法,结果他找到TJ市信访局的局长苏建军,婉转地表达出这个意思之后,苏建军也试着和有关部门联系过,但却被告知:鱼佐明尚未被法院判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尚未判决的罪犯,那是不能被探视的。吴永成只好作罢。
而等到鱼佐明判决之后,吴永成却因为J省省政协这边有一个主席办公会议得参加,只好悻悻然离开了TJ市。
现在,吴永成和马林说起来这件事情的目的,也正是要提醒马林:千万不要重蹈鱼佐明的覆辙----为人要低调、做事要本分。
居安思危总是没有错的!
马林虽然是个识字不多的农民,可他经过了这么多的风雨,思维确是相当地灵敏的,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吴永成想要表达的意思。
“五儿,不过,对鱼佐明的判决,我有一点不明白。”低着头沉思了半天的马林,突然扬起头不解地问:“他那么有身份的人了,怎么还会有什么行贿罪呀?!他那用得着去求什么人哪?!你说会不会是,有的人卡着他的脖子,和他要钱要东西的,反过来,再把这些罪名安到他的身上呢?!”
吴永成哑然了,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木讷的二姐夫,其实想的问题还挺多的----他这是联想到了万一自己有点什么事情的话,那些相关部门的人员和他们索要的钱物,会不会被判做“行贿”。
不过,对于鱼佐明五项罪名中地这个“行贿罪”。吴永成也曾经有过一时的困惑,可随即他就没有再往深里继续探究了---人要是倒了霉,墙倒众人推的事情,这算不上是什么稀奇的。(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当然了,我也得楚才说清楚,不管你以后到了什么地位,你心里永远不能忘记了你是从什么地方走出去的,更不能忘记了养育你成长的鱼湾村、和你当农民的父母,你的根,永远的扎在这块土地上。你飞得更高,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把咱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
楚才郑重地点了点头:“舅舅,你放心,我会永远记住你的这番话的,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我会永远记住,我是农民的一个儿子。”
“永成同志,首先我欢迎你正式加入到我们政协这个领导班子里来。”
两天后,吴永成坐在省政协主席胡日贵的办公室,对面的办公桌后,胡日贵微笑着对他说道:“根据省委主要领导的指示,今天我代表组织,就你将来的工作分工问题,和你交换一下意见。同时,我也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胡主席,对于政协工作,我是一个新兵,这您是非常清楚的。”吴永成谦虚地开口了:“之前我虽然在下面的县里、团省委工作过,基层的工作经验倒还有一点,可谈到省级政协工作,那纯粹是两眼一抹黑了,今后我就拜您和各位老同志们为师,从头学起吧。”
“呵呵,永成同志你还是挺谦虚的嘛!两年前你就算是我们省政协的常委了,对,你当时还兼任着工商联的名誉会长嘛,怎么能说是对政协工作两眼一抹黑呢?!”胡日贵笑着纠正吴永成的这个说法。
嗨,我那时不就是挂了一个名吗?!也只是参加过几次会议而已,平时哪还能顾得上料理工商联的事情呢?!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掀起了出国热
正如吴永成事先预料的一样,J省省委把他提拔为J省政协的副主席,让他以三十二岁的年龄,成为全国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副省部级领导,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更大于看中它本人的才能。
那就是一种为政治服务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而已。
J省政协主席胡日贵,在接下来的谈话,便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胡日贵告诉吴永成,根据省政协几位领导碰头,报请省委同意,决定由吴永成这位新上任的副主席,联系工商联的工作。
吴永成听完之后,心里暗暗苦笑:既然只是想把自己作为一个摆设物的话,那就干脆什么分工,也不用给自己头上安,免得自己事情多、反倒耽误了工作,可现在的工商联会长,也是由一位政协副主席兼任的,把自己这么安排,那不是多此一举吗?!
吴永成知道,这一届的政协副主席,有七名之多。
其中,除了三位是从省政府、和其他省直机关领导岗位上过来的之外,其余四名都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设置的。
他吴永成是代表私营企业,还有一位是J省大学的知名学者,一位是从省人民医院院长兼任的,另一位则是代表了民主党派了。
这三位副主席的情况,和自己又不一样,人家可除了政协副主席地身份之外。还各自有各自的工作,主要以自己原来的本职工作为主的。
可是,既然胡日贵这么安排了,吴永成也只好笑着表示同意。
他知道,像到了副省部级这种级别的内部分工。没有省委主要领导地点头。胡日贵也不敢擅自做主地。
更何况,他吴永成也算是这一届四套班子中,最年轻的一位省级领导了,要是安排不好的话,对社会各界。就难以交代了。
这么看来。自己的仕途生涯。也只能是止步于政协这方面了。
不过,虽然说,在工作的分工上。好像没有吴永成地什么事情,可其他地待遇。那倒是一点也不含糊地。
他的办公室规格,和其他几位副主席的都一样,都是两间一套地套间,办公家具也是一模一样,也不管他是不是每天要来这里坐班。
至于车辆和司机配置的问题,当办公厅主任征求吴永成地意见的时候,吴永成笑着回绝了:“那个,车辆和司机,就不要为我考虑了。还是我自己来解决吧。
我们J省是个贫困省份,能节省一点,也可以为省财政减轻一点负担嘛!”
自然,吴永成的这个举动,又在政协主席办公会议上,得到了政协主席胡日贵的高度赞扬。
但在座的各位副主席们,心里却不以为然:哼,我要是有上亿的资产的话,咱也瞧不起机关给配置的车辆,可谁能做到那样呢?!
随即TJ市换届工作也开始了。
只是,这一次TJ市方面,并没有通知吴永成这个上一届的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会长,参加他们的政协会议----他们已经得到吴永成当选为J省政协副主席的消息了,总不能让人家兄弟省的政协副主席,屈尊到他们那里再去担任什么工商联副会长吧?!
那可就有点太不合适了!
当初TJ市方面这么做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拉近吴永成那个中讯通讯器材有限公司的关系而已,并不是想要达到其他的什么目的。
于是乎,接任文丽成为中讯公司总经理的那位“海归”MB刘海民,荣幸地当选为TJ市新一届政协常委、工商联的副会长了。
吴永成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熟悉了几天之后,就把自己公司的一些工作简单地安排了一下,返回了北京。
在此之前,吴永成曾经对文丽许诺过:只要公司不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说,他尽量做到半个月回一次家----吴永成认为即使自己的事业做得再成功,可要是失去了“家”这个概念的话,得来的幸福和成就感,那也会大大地打折扣的。
回到了京城之后,杜三儿、高宝平、郭勇、李明德等朋友和同学,自然又拉着吴永成热闹了几次----他们同龄人中,能在这个年纪到达副省部级这个级别的,那可是比国宝大熊猫都稀少啊!
为此,文丽还埋怨了吴永成几次:“我说,吴永成,我怎么觉得你回了家,反倒不如你在J省的时候了?!
你要是还在J省的话,最起码我还可以三天两头的,和你通个电话,说说话什么的;可你自从回家之后,早晨早早的出去,一直到深更半夜、喝得醉醺醺的,才带着一身酒气回家来。你说,像你这种回家,有什么作用呀?!”
吴永成抱歉地笑着:“文丽,我也不想这样呀!可大家的盛情,你说我怎么好意思推脱呢?!”
九三年的北京,夜生活已经相当地繁荣起来了。
吴永成这几天在杜三儿等人的拉扯下,白天喝酒交际,晚上酒后还要被他们拉到诸如“金碧辉煌”等场所,去进行唱歌、桑拿等项目。
对于这些活动,吴永成本来是可有可无的,起初也不想去,可杜三儿却一再对他说:这是为了他们的那个房地产公司,而不得不进行的公关活动。
再说了,吴永成以后想在生意上大施拳脚的话,不认识京城场面上地一些人物。哪又怎么能混得开呢?!
就怎么着,吴永成在京城呆了四、五天之后,才带着浑身的疲惫,返回了J省他那个祥农公司。
在飞机上,吴永成心里还一直叫苦:本来是回家想休息几天的。可经过这么一折腾。比他在J省到处跑还要累得多。
看来自己这辈子和前世的命运,也都差不多----就没有那享福的命!
经过两年多地努力,祥农公司地饲料,已经在J省市场上的销售份额,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说。只要有喂猪、喂鸡的村庄、院落。那就会有“祥农牌”饲料的存在。
吴永成当初选南德县作为饲料公司的生产所在地,到了此时,也显示出了它潜在地战略意义。
从去年开始。随着祥农牌饲料名声鹊起,与南德县紧靠着地HN省、SX省所辖地几个地区。率先开始使用祥农牌饲料。
一些县市的领导们,还专门组织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和各乡村地负责人,专程来到南德县,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此时,南德县的县委书记李晔已经调离了南德县,原来地县长张全宁成为了县委新任书记。
不过,李晔到了永安地区工作,是一跃而成为了永安地区行署专员,这与人们起初预测的稍微有点出入----当时人们认为李晔升迁那是必然的事情,可顶多也就是一个副专员、副书记之类的吧。
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J省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的魄力,远超上一届的领导们,让李晔干脆来了个直接到位,成为J省历史上第二位从县处级领导,跃居为正厅局级领导的干部。
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了,公司的业务量自然也相应地增加了不少。
吴永成这两年每年都要从J省农业大学,招收不少的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以此来弥补公司销售人员的不足,同时,也想为公司的将来,培养更多的业务骨干。
这一天,他刚刚面试完几个来应聘的大学生,他的大外甥---大姐家的孩子楚才,敲门进来了。
楚才自从放暑假之后,就一直留在省城的公司里,帮着办公室打理一些闲杂事情,吴永成准备再次外出的时候,带着他四处走走,也让他多增长一点见识。
“楚才,有什么事情吗?!”吴永成揉了揉有点发涨的太阳||穴,笑着问楚才。
楚才吞吞吐吐地回答:“舅舅,我、我、我想和你商量个事情。”
吴永成身子往后一仰,笑着说:“怎么,是不是想家了,要和舅舅请个假,回去看看你爹和你妈呀?!”
楚才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的。舅舅,我是想和你商量一下,我打算明年毕业之后,先不准备参加工作,想出国继续深造。”
“什么,你不想参加明年的毕业分配,而是想出国?!”吴永成惊讶地问道:“你想去那个国家留学呀?你和你家里的人商量过没有啊?”
在前几天的时候,就楚才明年毕业安排的问题,吴永成的大姐、大姐夫都征求过吴永成等人的意见,当时吴永成的想法是,即使费一点周折,他也要把楚才安排到北京的一些部委去工作---那里起点高,有利于以后的发展。
当时吴永成这么想,也有想让楚才继续完成自己这个梦想的一点意思。那会儿的楚才也没有表示出什么明显的态度来,敢情是自己早就心里有了打算了呀!
差才听到吴永成这么问他,抬起头回答道:“我想去美国留学,就学那个MB。我和家里人也商量过,可我爹不同意,他对我说:你去美国干什么?难道是想给人家刷盘子?!,我想让舅舅你再帮我做一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呵呵,去美国刷盘子?你爹可也真会说。”吴永成笑着继续问道:“你怎么突然间有了这个想法的?!”
楚才没有吭气,只是不好意思地瞥了一眼办公室角落搁置的那台彩电。
吴永成顺着他地视线。瞅过去,不禁恍然大悟:“奥,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我明白了!”
看到角落里的电视,一句熟悉的电视剧台词,马上就出现在吴永成的脑海里:
“如果你爱他。
就把他送到纽约。
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
就把他送到纽约,
因为那里是地狱。”
这是从今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地一段开场白。
可以说,这部叫《北京人在纽约》地电视剧。在一九九三年的时候。那是相当火爆一时的。
这个部片子。将当时的“出国热”,真切地展示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
吴永成知道,虽然在此前的时候。已经悄悄在国内兴起了出国潮,但那还是一些红男绿女地专利----他们或者有钱、有权、或者有名望、有学历。
而“出国热”真正从轻波微澜。演变成沧海巨浪,却正是从现在地这个一九九三年才开始地。
在这一年,中央正式确定了留学工作方针: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
这个留学方针,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但其中的“来去自由”这四个字,却是一个巨大地政策转变,终于表明出国人员进出国门可以不受约束了,等于给方兴未艾的出国热加了一把火。
因为有了这个政策,雄心勃勃地人们,都琢磨起怎么“到国外留学”这件事情来了。
搞科研的,盯着国外先进的科技条件;从商的,想到海外赚得第一桶金;搞文化的,一心盼着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演艺明星们,也成天惦着冲进好莱坞、百老汇。
他们这会儿出国的目标,绝不是汽车、洋房那么简单,而是人人胸怀大志,带着“美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幻想,盼着尽快走出国门。
其实,要追溯现在这个“出国热”的根源,那要回到十几年前的一九七八年。
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以自费留学名义出国的中国人,几乎为零。
在那段历史时期,虽然说公派留学的人员,还有一些,但也寥寥无几。
直到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国政府才送走了改革后的首批留学生----有五十二名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前往美国深造。
自此,揭开了改革后中国留学大潮的序幕。
而在当时,之所以能有这五十二名留学生的出国深造,那也是得益于半年前邓小平的一次讲话。一九七八年六月,邓小平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针对性地说道:“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要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今年选三、四千,明年派一万个人。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当时人们对小平的讲话,并不完全理解。
虽然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公安部就受理自费留学的申请,但申请留学的人极少。
就连上海这样的城市,一九七八年也只有八个人申请自费留学。
到了一九八四年,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才算真正打开了自费出国留学的大门。
此后,出国热一年比一年升温。
到了一九九O年的时候,一年已有五点六万人,开始自费留学了----出国留学大军,开始变得浩浩荡荡,成了一股壮观的洪流。
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学的意思就是“留美”。
吴永成在后来一部电影《大撒把》中,记得其中的很有代表意义一句台词,表明了当时的人们削尖脑袋,都想去美国的决
其中,葛优扮演的那个角色,对女主人公指点江山道:“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撒落着无数璀璨的明珠,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若干年后。该国将举国迁往它地托管国--美利坚合众国!”
当时的不少人们,为了能去美国留学,不惜先去一个太平洋小岛等上若干年。
吴永成记得自己前世的时候,看过一份资料,那上面统计到:至一九九七年的海外留学生。一大半都去了美国。其中工科学生居多。
无数年轻人将他们的梦想、情感、幸福和痛苦,都交给了那个名叫美利坚地国家。
即使在后来地十几年,在不少“海归”们悄然变成“海待”的时候,吴永成回过头来,再来审视这场“出国热”。他也坚持认为。无论如何。当时的那股“出国热”,对推动国人的观念转变、认知我国与他国的差距,都有很大帮助。
虽然说。吴永成作为前世生活了一遭地人,也没有赶上那趟出国热地浪潮,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在出国热中真正拿到绿卡、或衣锦还乡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在刷了几年盘子后,重新投回了母亲的怀抱。外面地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代表了不少海归地心声。
可即使是这样,人们依然打破头地、想尽一切办法,欲到国外去留学深造求发展。
在吴永成的前世,有一首比较著名的校园歌曲《merinDrem》,就是描绘当时大家为了通过出国审批,而使出的各种手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国变得特别流行
人手一本红宝书,人人托福
历史潮流不可抗拒,我也要向大伙看齐
新东方是根据地,我就刻苦学习Enlish
咿嘿咿嘿哟,咿嘿咿嘿哟,我刻苦学习Enlish
托G考得还算满意,战略重点开始转移
需要搞点儿科研成绩,还要自己去写推荐信
斯坦福和MIT,加州理工伯克利
寄出材料我满怀信心,收到的全都是打击
咿嘿咿嘿哟,咿嘿咿嘿哟,我出个国还真不容易
Mymerindrem,想要实现却是遥不可及
没有那个奖学金,我的出国梦还做个屁
但是我还不死心,我坚韧不拔继续努力
坚持多发套瓷信,坚决不交我坚决不交pplitionfee”
想到这里,吴永成先和这个的这个外甥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楚才,那你告诉舅舅,是不是学校的一些同学们,笑话你身上有股子农民的味,你想到国外啃几年洋面包、镀一层金呀?!”
在今年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时兴起一句流行语,一些年轻人们嘲笑对方没有风度的时候,往往会说:“瞧你,怎么就像一个农民似的啊!”
吴永成知道这句“名言”,那也是从自己四岁的小敏口中无意听到的。
楚才抬起头,认真地为自己辩解道:“舅舅,我出国留学不是抱有这种想法的。我是农民的子弟,别人爱说什么,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就是我以后有了什么大的成就,我依然是农民的儿子,这个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我想过了,不管我以后是从政,还是经商,多学点东西,总是没有坏处的。”
“好、好、好!”吴永成赞许地点了点头,对楚才说道:“楚才,你能有这样的想法,舅舅我很高兴。
不过,我提醒你,出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记得,这个出国留学,好像首先得通过那个托福考试吧?光有钱,那可是还远远不够的呀!
再说了,出国留学那也是很辛苦的,你看《北京人在纽约》中的那些留学生们,就是靠给人家刷盘子,来维持生计的,你也得提前有个吃苦的心理准备呀!”
吴永成说的这个托福考试,英文为TOEFL,是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举办的为申请去美国、或加拿大等国家,上大学或入研究生院学习的、非英语国家学生提供的、一种英语水平考试。
托福与雅思考试,一直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两种出国类语言测试。
可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托福考试几乎是所有拥有留学、或移民梦想考生的惟一选择。
只是在十年后,随着留美签证难度的加大,和英联邦国家留学移民的兴起,雅思考试才逐渐取代了托福考试的霸主地位,在国内甚至是全球英语水平测试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舅舅,我从去年的时候,就开始有关托福这方面的考试做准备了。”楚才听到吴永成同意他的这个想法了,高兴地说道:“舅舅,只要你支持我,出国留学的费用,我争取不用家里的一分钱,我可以申请全额奖学金的。吃苦受累,我也不怕,连刷盘子的罪都受不了的话,以后还能干什么大事吗?!”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二十章 居安思危
“大姐、大姐夫,我和你们商量个事情。”
吴永成坐在鱼湾村大姐家的炕上,随手接过来了大姐夫给自己递过来的一支烟,笑着和他们两个说道。
大姐夫刘珠先给吴永成点着火,然后憨厚地笑着说:“五儿,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我们听你的,谈不上什么商量不商量的。”
“对啊,五儿,我和你姐夫两个都是初中都没有毕业的文盲,能懂得什么呀?!有什么事情,你就看着办吧。”大姐给吴永成端过来一杯沏好的茶水,坐在了他的对面,慈爱地望着他。
在家里,吴永成和他的四个姐姐当中,最和他的三姐、四姐关系比较密切,可以说是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了,和他的大姐、二姐,则只是一种尊敬,距离无形中就有点远了。
这可能也是因为年龄相差太多的缘故吧。
因此,在楚才和自己谈了想在明年毕业之后出国留学的想法之后,吴永成在海南、TJ等地跑了一圈之后,专门抽出时间,回到鱼湾村,想就楚才出国留学的这件事情,和自己的大姐、大姐夫两个,好好地谈一谈。
“大姐、大姐夫,昨天楚才和我谈过他明年毕业后的打算了,我觉得这个孩子长大了,考虑得也挺周到的,我同意他明年到国外去留学。”吴永成直接把自己此行地目的。对大姐、大姐夫说了出来。
大姐夫刘珠听到吴永成说出来的,却是这么一件事情,当时也没有表态,而是低着头嘟囔了一句:“这个熊娃土语,不懂事的孩子之意)。他想的个啥事。还真成了王八咬筷子----不会松口了。唉,这都是那一部破电视剧给闹地啊!”
大姐白了丈夫一眼:“说什么呢?!娃是个王八,那你成了啥了?!四十多岁地人了,说话咋就不知道个好歹呢?!这要是让外人听见了,那还不得笑死?!”
刘珠笑着挠了挠头。没有再吭气。只是大口、大口地抽着烟。
大姐转过头。对吴永成笑着说道:“五儿呀,这出国留什么学,那是人家大干部们的子弟做的事情。咱一个庄户人家,那敢想那种事情呢?!你说。这虽然是家里现在也不缺什么钱,可要是到了外国,什么都得花钱,那花销的就不是一万、两万那个小数目了。剩下在国外花销的那十几万块钱,干点什么不好呢?!
比如说,这楚才明年毕业之后,过个一、半年地,也该给他说媳妇了,人家大城市地房子,不比咱农村地房子,那价钱说出来能吓死人。我和你姐夫攒了这十来年的这点积蓄,还不知道够不够给他买一套房子的。我听妈妈说,你在北京买地那一套房子,不就花了二十多万吗?!”
在那时,农村老百姓们的观念,就是一辈子熬死熬活地,从地里刨闹几个钱,然后修房、娶媳妇,这也就是一辈子的一件大事情了。
吴永成倒也能理解他大姐和大姐夫的想法:要想在北京之类的大城市买一套房子,别说是像他们这样普通的农民们了,就是城市拿工资的国家干部们,想要购买这样的一套商品房,那也得把两代人一辈子的积蓄都砸到这上面。
再说了,大姐说的也的确是当时的实情,虽然说,这两年出国留学的人,是不少了,而且其中也有不少是属于国家公派生之外的自费生,可真还没有农民们的多少子女们。
那笔开销的确是够整天从地里刨闹生计的农民们,为之而奋斗几辈子的!
“大姐、大姐夫,其实,这出国留学,还可以争取全额奖学金的。这一点,楚才也和我说过,他尽量不用家里的多少钱,要靠自己的本事出国。我觉得孩子的这点志向,还是值得鼓励的。”
吴永成继续劝说道:“万一他在国外的生活费紧张的话,我可以把他在国外的开销都负担起来。”
“那哪行呢?!”大姐和大姐夫听到吴永成的这句话,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否定了他的这个建议。
吴永成笑着反问道:“舅舅资助外甥上学,这怎么就不行呢?!”
“五儿,不是那么说。”刘珠站起身来,把手中捏着的那个烟屁股,扔到地上,随即用鞋底使劲碾了碾,一本正经地对吴永成说道:“这花的不是个小数目。我和你大姐也知道这两年你是赚了不少钱,可你的花销也大啊。那么大的公司,每个月光工人们的工资,你就得拿出去多少呢?!
你还有你自己的家要照应,这可不是万数八千块钱,就能扛得住的,搞不好得砸进去二、三十万呢!”
“是啊,五儿,这可不是花几个小钱就能办到的。”大姐也附和道:“再说,掏那么多的钱,好不容易出了国,那过的事个什么日子呀?!你看,那个电视剧上的王启明,那么大的一个音乐家,到了国外,就只能是给人家洗盘子。咱楚才虽然说是在农村长大的,可咱们小时候受过的那苦,他们这一代哪经过呀?!
你说,放着在咱们自己的国家,好好的领一份工资清闲自在的,干么吃饱了撑的,要跑到外国、花上那么一大笔钱,受那份洋罪呢?!我可心疼得受不了。就这样安安分分的,不比啥强啊?!”
“呵呵,大姐,你这种想法那就更要不得了。老辈子的人,不是常爱说这么一句话嘛: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嘛!”吴永成耐心地继续做着他们两个地思想工作:“你们别看咱们的楚才。现在是个大学生,就觉得很了不得了。其实这会儿的大学生的含金量,远远不能和我们十年前的那会儿相比了。
再过个几年,这社会上地大学生,更是多了臭了一大街地。连个正经工作都找不到。要想让孩子有个好的出路。还必须走这一条继续深造的留学之路。
你们看,我四姐夫人家就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博士,现在他不也是司局级待遇的领导干部了吗?!
还有,我们TJ地那个公司,去年也招聘了一位国外留学回来地硕士。他光一年地工资收入。就能顶得上一个普通大学生奋斗十年。”
吴永成刚刚说到这里。突然门外传来了他二姐夫马林的声音:“姐夫,五儿在你家吗?”
吴永成的大姐慌忙应了一声:“老二家地,五儿在呢!你有什么事情吗?!快进屋来说吧。”
话音还没有落地。吴永成的二姐夫马林就笑嘻嘻地进来了:“呵呵,你们钻到屋里说什么悄悄话呢?!这大热地天。也不嫌屋里热得慌?!
五儿,我看见你的车停在门口,跑到你家一问,才知道你跑到这里来了。”
吴永成以为马林有什么要紧事,连忙站起身来:“二姐夫,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不,咱到外面去谈。”
马林摆摆手:“没事、没事,我不过就是看见你回来了,想和你再啦呱啦呱。你们啦呱什么事?我没有打扰你们吧。”
刘珠拿起桌子上的香烟,抛给了马林一支,叹了一口气说道:“***楚才,看了那个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之后,发神经似的,明年大学毕业不想参加工作,非要闹着去国外留学。
马林,你说咱庄户人家的子弟,那是出国留学的那块料子啊?!
这不,我们正和五儿说着这个事情呢!”
马林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啊呀,楚才想出国留学,这是好事情呀!你说,你还叹什么气
老大,你听我说,咱五儿是这个改革开放之后,咱县里第一个大学生,又是咱地区出去的第一个省级领导。
咱家的楚才,如果能出国留学的话,那可是咱们家第一个留洋生,你如果钱不够的话,他在国外的全部开销,都由我来负责,怎么样?!
我还想让楚才他成为咱们县、甚至于咱们地区,第一个喝过洋墨水的洋博士呢!”
吴永成的大姐连忙笑着说:“老二家的,也倒不是这钱的问题。我是担心楚才这孩子年龄太小,一个人跑到国外,没有个人照应着,话也听不懂人家的,那不是遭大罪了吗?!”
“好了,大姐,楚才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我和二姐夫还有些事情,要商量。如果楚才他自己争气,明年能考上国外的大学的话,还是我刚才的那句话,一切开支由我来负担。国外留学的孩子多了,人家能挺过来,咱农民家的孩子,更能吃得了那苦、受得了那罪!”
吴永成知道,如果还是就这么继续说下去的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大姐夫、大姐真正的从心里接着这个事实呢,干脆来了个快刀斩乱麻,最后一锤定音、把事情说死了。
果然,吴永成的大姐、大姐夫见吴永成做出来要走的样子,也只好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五儿,你在外面经见的多,你说咋办、就咋办吧!
不过,这钱还是我们自家出吧,哪能用你的钱哪!家里现在多的钱也没有,三、四十万也还是能拿得出来的。”庄的鱼佐明出事了。”
站在鱼湾村大路两旁的绿荫底下,吴永成目视着前方,淡淡地对旁边的二姐夫马林说道。
马林一脸的愕然:“什么,五儿,你是说TJ小龙庄的那个鱼佐明?!他怎么能出事呢?!除了什么事情了?严重不严重啊?”
“就在前天吧,啊,是八月二十七日地下午。TJ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窝藏、妨碍公务、行贿、非法拘禁等五罪名,判处了鱼佐明二十年有期徒刑。”吴永成的脸上还是不带任何的感情Se彩,平静地说道。
“怎么会这样呢?!”马林还是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小龙庄那可是全国的一面旗呀!去年国家才宣布了小龙庄是咱中国地第一个亿元村,鱼佐明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地春节联欢晚会哪!这怎么说抓起来就抓起来了?!还判了二十年的徒刑。”
吴永成默默地点了点头。
“五儿,鱼佐明今年就六十多岁了吧。这二十年过来。他还能活着走出监狱吗?!”马林到这个时候,才相信吴永成说的是事实,不住地叹着气,为鱼佐明而感到惋惜:“啊呀,多能干的一个老头呀。怎么就会落到了这个结局呢?!
五儿。鱼佐明到底犯了什么事?”
吴永成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对马林说了一遍。
马林不住地跺着脚:“啊呀,这么日能地一个老汉,怎么就干出来了这样地蠢事呢?!那个叫卫福海地。即使是贪污了村里的公款,那也有公安局、法院来收拾他。怎么就轮到他来把人家逮起来,瞎胡收拾呢?!
你说,他本事再大,那也不过是一个村里的支部书记啊,还敢组织村里地群众们,和人家武警们对着干,这不是想造反吗?!你小胳膊再粗,哪还能扭得过人家大腿去?!
你一个个人,啥时候能和人家一个国家来抗衡呀?!”
吴永成语含深意地对马林说道:“所以说,二姐夫,人不管有了多大的本事,都要知道自己地身份,都要安安分分地,切忌像鱼佐明一样,头大得就以为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了。”
马林顿时明白了吴永成这么说的意思,一拍胸脯对吴永成说道:“五儿,你就放心吧,你二姐夫不是那种得志就忘本的小人,不管到了啥时候,咱都清楚----咱只不过就是一个农民。
要是没有共产党的这好政策,说不准我还是像以前一样,一天三顿饭都填补饱肚子呢!”
“呵呵,这就好、这就好。”吴永成欣慰地搂住马林的肩膀,笑着说道:“我知道我二姐夫你不是那种人,但有时候,在一定的环境之下,人的这头脑一发热啊,说不定就会干出一些蠢事来的。你说,像鱼佐明那么能干的人,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呀,可他偏偏就犯了糊涂,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吴永成前去TJ的时候,曾经有过想去看望一下鱼佐明的想法,结果他找到TJ市信访局的局长苏建军,婉转地表达出这个意思之后,苏建军也试着和有关部门联系过,但却被告知:鱼佐明尚未被法院判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尚未判决的罪犯,那是不能被探视的。吴永成只好作罢。
而等到鱼佐明判决之后,吴永成却因为J省省政协这边有一个主席办公会议得参加,只好悻悻然离开了TJ市。
现在,吴永成和马林说起来这件事情的目的,也正是要提醒马林:千万不要重蹈鱼佐明的覆辙----为人要低调、做事要本分。
居安思危总是没有错的!
马林虽然是个识字不多的农民,可他经过了这么多的风雨,思维确是相当地灵敏的,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吴永成想要表达的意思。
“五儿,不过,对鱼佐明的判决,我有一点不明白。”低着头沉思了半天的马林,突然扬起头不解地问:“他那么有身份的人了,怎么还会有什么行贿罪呀?!他那用得着去求什么人哪?!你说会不会是,有的人卡着他的脖子,和他要钱要东西的,反过来,再把这些罪名安到他的身上呢?!”
吴永成哑然了,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木讷的二姐夫,其实想的问题还挺多的----他这是联想到了万一自己有点什么事情的话,那些相关部门的人员和他们索要的钱物,会不会被判做“行贿”。
不过,对于鱼佐明五项罪名中地这个“行贿罪”。吴永成也曾经有过一时的困惑,可随即他就没有再往深里继续探究了---人要是倒了霉,墙倒众人推的事情,这算不上是什么稀奇的。(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