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执掌好莱坞 > 执掌好莱坞 第 62 部分阅读

第 62 部分阅读

    么再拍摄一部续集也是应该的。

    只是对这些想法,利维却没有立即表态,对着香港的那些人,他不想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太好说话,而对着塞隆,他就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了。

    “你知道教父和教父2之间隔了多久吗?一个经典电影,想要拍出来续集,那里是那么容易的?当然,我不认为我的电影可以和教父比,可再怎么说,我也不认为几个月内草草写出来的续集能够合格。这帮香港人,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他们急功近利的心态。”

    其实,不只是香港人的问题,这也是现在整个中国娱乐圈的心态。只不过,香港人看重的是钱,而大陆更加看重名气。

    说到这些,利维也就想起来了今年七月份上映的卧虎藏龙。这部电影确实很成功,在国际上有了很大的声誉。可是,它对国内可没有产生太多的好影响。这部电影过后,中国电影界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利维是记忆犹新的。和香港人只认钱不一样,他们只认名声。看到有华人导演拿了荣誉,他们也开始纷纷疯狂。有人为了名声,可以拿着外国人的钱拍摄抹黑自己国家的东西,也有人为了名声,可以疯狂的拍摄外国人喜欢的电影。

    前者卖的是自己的脸,而后者则是狠狠地坑了中国电影界。为了拍摄他们理想中的大片,不顾中国现实的情况,疯狂做事,只能惹人耻笑。

    80,90年代的时候,中国诞生了很多相当成熟的电影,那个时候的导演们,还能够拍摄出来很好的作品。可是,为了虚名,他们开始疯狂的拍摄一些大制作,以求让外国人喜欢。

    可他们似乎全都忘了,大制作电影,本身是建立在科技水平和财力水平上的,没有这些的情况下,还是脚踏实地的制作符合自己情况的电影更好。为了让人认可而不顾客观情况,这种思潮,让利维这个站在十多年后的人看起来觉得颇为可笑。

    而恰恰在此时,自己又需要和他们合作。

    不过,这也许也正好是个机会?如果自己操作的好的话,也许能够一方面获得足够出色的演员,另外一方面,也帮助国内的电影界,少走一些弯路?

    可是该怎么合作才好?这个方面,利维也得想个办法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叹了口气,利维点了点头,“或许,奥斯卡之后,我真的应该去一趟中国看看。”(未完待续)

    第二一六节 网络

    在日本的拍摄工作,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有着索尼公司的关照,再加上利维的名气,电影拍摄了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完成了。

    而这一次,利维并没有回到好莱坞去剪辑。他就在东京,对电影进行着后期制作。一来这是因为他希望电影有更多的日本文化的影子:既然艺术总监用的是日本人,那么,在剪辑的时候参考日本的一些意见也是应该的。二来,也是因为利维顺便把这当作了旅游,既然出来玩了,那么就玩够了再回去。而第三点,就是在日本这边,他还有些其他的事情。

    利维的名气现在已经相当不小了,他拍摄一部以东京为背景的电影,也让很多日本人相当关注。在拍摄电影的期间,日本电影界的人,也有些和利维进行交流的,而这些交流,有些是浅尝辄止的,而另外一些,则是相当深入的。

    比如说现在,利维手里就拿着一个剧本,颇有些哭笑不得。

    “我是应该说日本人过于扯淡呢,还是该说香港人过于没有节操呢?一份电影改编权卖了不止一次,他们也真能做得出来。”

    在利维手里拿着的,是一份电影剧本——而让他很哭笑不得的是,这份电影剧本,是日本版的无间道。

    日本人也从香港买了这部电影的版权,想要拍摄自己版本的无间道——只不过是,似乎是日剧而不是电影。

    在利维在日本拍摄电影的日子里面,无间道也在日本上映着。这部电影在日本,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日本媒体都早早的把它评价为2000年年度最佳电影之一。而且,都深深为这部电影没有能够参加东京电影节表示遗憾。

    遗憾之余的日本人要把剧本改编成一部电视剧,而为了表示对利维的尊重,他们还特地把电影剧本送来给利维看。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才好,一个主题。有必要拍那么多版本么……”

    对此,利维也只能够吐槽一句。可是,这也催发了一些他的记忆,似乎记忆中还真的有个日版无间道,而且记忆中是香川照之演的,想不到。日本人在这一世,倒是更加积极了,这部电影刚出来,那边他们就想着拍了。

    “对于电影剧本,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日本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你们自己怎么拍摄电影,你们自己看着办就可以了。”

    对他们的作为,利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建议他们自己去做。

    其实利维还是蛮高兴他们肯拍摄电视剧的:在日本人眼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正如利维所说的那样:一个电影本身纠结于国家的文化不同,本来就是落了下乘的,只要能够拍出来人类的共通性。那就是一部好电影。中美文化不同,中日文化不同,美日文化也不同。可是一部无间道,却能够得到各个国家的人的喜爱,本来也不是因为什么文化问题。

    而且,日本人的拍摄,也是按照港版原本的版本拍摄的——他们也没有胡乱改造成日本风味的玩意儿,也算是一个让利维满意的地方。

    谁都胡来一刀。并不是多么聪明的做法。

    既然满意他们的做法,那就由着他们去好了。可是即使如此。日本人还是很感激。在他们看来,利维不肯发声评价。也就算是尊重他们的文化了。这就已经是利维尊重他们的文化的表现了。

    “当一个人有了名气之后,真是做什么事情都有人追捧。”

    对此,塞隆知道了之后,也颇有些酸溜溜的说了句话。

    在日本的这段日子里面,塞隆也体会到了利维的电影的影响力了。

    平时在美国,在好莱坞,她这种感觉还不是很深:利维行事一向都比较低调,他不喜欢参加任何种类的活动,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更别提一些脱口秀节目。比起来那些喜欢经常露面的明星们,他在圈子里面虽然名气不错,口碑很好,可是在外界看来他的名气就不算是多大。

    可是现在,在日本他却非常受欢迎。对他什么都不做还能够被认为是尊重文化,也让塞隆无语。

    “我前几天还听亚洲这边的媒体吹捧说,你是好莱坞最好的导演——来未来这个词都没有用,就直接说是最好的了。你的这些亚洲粉丝还真是狂热,真是不理解,在这边,怎么你的影迷这么多。”

    塞隆觉得,要说利维未来会成为好莱坞最好的导演,那大概是没错的。可现在?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这些大师们可都没死呢。

    “其实,他们比较喜欢我,不是因为我的电影拍得好,更多的也是因为他们了解好莱坞的消息,主要是通过网络,网络上评价较好的人,他们自然就会认为是顶级的电影了。”

    对塞隆的惊讶,利维也只是耸耸肩做了解释。

    网络?

    对网络的评价,塞隆也没有太多的留意过:毕竟网络评论这几年才刚刚开始,看惯了媒体评论的演员和导演们,自然有自己的媒体渠道,媒体的评论,往往在刊登前他们就知道了,因此,对于网络评价并不是特别在意。只是,利维提到了,也勾起了他的一丝好奇心。

    只是,搜索的时候,发现有好多家的网站,再一次让她陷入了迷茫。

    “你知道这些网站,都是什么区别吗?”

    对于不懂的事情,开口就问好了。塞隆很清楚,这些东西也许自己不了解,可利维绝对了解。

    “那几个网站其实都差不多的,imdb是影迷评价,最为业余,但是在受欢迎程度上也是最高的,成立最早,最为吸引影迷。烂番茄是北美270家媒体的评论综合,基本上代表媒体的综合意见,参考性还算可以。mtc则是更加高端一些,只有43家媒体,却都是帝国日报,卫报,综艺,thr,好莱坞之声这样的媒体,可以说是真正能够影响好莱坞的媒体们的声音。”

    听到了塞隆发问,利维果然马上就给出了他的答案,“你要是想知道影迷是不是喜欢你的话,就去看imdb,而且,建议你把你自己的资料更新上去一些,做一个和影迷互动的平台不错。但是如果想要知道你的电影的真正的客观评论的话,还是看mtc好了,烂番茄也可以看看,imdb参考价值基本没有……”

    不仅说解释了塞隆的疑惑,利维也马上就告诉了塞隆,到底应该关注哪一个。

    听起来,似乎是mtc和烂番茄都是媒体的评价,也就是说,和自己平时见到的各种评论没有什么区别了——就算是在好莱坞,塞隆也是能够见识到不少这些评论的,而且,她也知道,利维在媒体方面的朋友不少,他从来都不担心媒体评论,相比之下,她倒是对影迷的评论更感兴趣。

    虽然说利维表示烂番茄和mtc的更重要,可是塞隆在浏览的时候,还是先翻看着imbd的评论。影迷的评论平时不多见,也引起了她很大的兴趣。

    而看着网上的评论,塞隆也有些了解了利维的好名声是哪里来的了:媒体方面的先搁在一边不说,就是光是影迷评论,利维获得的好评数量也是令人惊异的。

    窃听风暴8.6分,天使爱美丽8.7分,楚门的世界8.2分,无间道8.6份……利维的电影,竟然没有一部在8分以下的。影迷留下来的评论对利维的电影相当推崇,这在别的导演是很难拥有的。

    老一辈的导演,基本上拍电影都很多,难免有些电影不太让人满意。年轻的导演们,也不可能每一部电影都拍得相当完美,利维的电影能够都有这么高的评价,这就是相当难得的了。

    很快,塞隆也找到了利维受欢迎的原因:因为连续两年来日本,而且还要拍摄一部和日本文化有关的电影,利维在日本的名气很好——其实,不只是日本,在整个亚洲都是,中国那边,也有人因为利维到香港买剧本的事情,而对他好感颇深。

    而既然是好感颇深,那么,利维做的事情,自然就都是对的了。

    显然,通过网络,利维把自己的一些近期的行踪,近期的准备,还有自己的资料全都放在了上面,通过这个网站,他也获得了大量的影迷。

    原来不知不觉之间,网络媒体已经这么发达了。

    难怪他会有那么多的亚洲影迷——对于亚洲人来讲,他们可不像是美国人那样,可以从新闻,报纸等媒体上频繁的获得电影人的资料,他们的新闻只能够获得二手的转载新闻,而他们要想要了解电影人,只能够通过网络,既然网络上的评价很高,那么,他们自然也就对利维的评价很高了。

    “这东西倒是相当方便,好像与影迷的互动一下子就拉近了许多。”

    “是啊,这才是未来宣传的最好途径呢。”

    看着眼前的网页,利维也轻轻点点头:网络媒体的时代,终于是要到来了,而在这个时代,看上去自己让布鲁斯早早做准备的做法,倒是也发挥了不少的作用。(未完待续)

    第二一七节 科技

    对于网络媒体的作用,可能没有人比利维更加清楚了。在90年代,好莱坞的人们还都在注重纸质媒体以及电视媒体的时候,利维就已经开始和布鲁斯嘱咐着,要插手网络上的影视评论站了。

    布鲁斯不是一个能够办太多的实事的人,利维让他去办这些网络评论,明明有着自己就是影评家的身份,可是他却一直都没有办得很好。

    好在,这些网站在初始阶段,都不是非常值钱的东西,利维肯花钱投资之下,布鲁斯还是在这些网站中,占据了一些权利。对于利维来说,这也就足够了。

    和塞隆对这些东西流露出来浓厚的兴趣不同,其实,利维觉得网络评论其实没有什么所谓。

    首先,这个评分机制本身就并不严谨——在利维记忆中,imdb里面,只要是超级英雄的电影,就总是能够得到一个不错的高分——和中国的豆瓣正相反,那边是凡是文艺片都是高分——这本身就是受欢迎程度决定的。有些类型片在某种类型的人当中就是特别受宠,所以分数就很高,而且因为语言文化差异,有些电影的评分也不客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记忆中的无间道和无间道风云:看过港版的人,无论是中美哪一个国家的人,在评论时都认为港版更好。可是,因为英语更流行,看过美版的人更多,所以,美版的评分反而比港版的高。这是因为电影更好么?不是,这是因为语言的问题。

    这个网站,本身就缺乏严谨性,好的电影。在这个评分系统下得低分的可能性很低,可是,差的电影,却很有可能因为评分系统问题,获得一个高分——其实。从创立开始,这种东西就从来没有能够影响到主流电影人的世界。

    只是,这个东西确实是一个和影迷交流的很好的平台。尤其是对别的国家的影迷来说更是如此。别的国家的影迷接触不到外国媒体,看不到新闻,更多的只能够通过网络来了解影星的形象,因此。网络上的形象,很有可能就是决定了一个人的形象的重要依据。

    利维前世,可是看过不少明明媒体不少负面新闻,可是在别的国家还是被影迷视为‘纯洁的和花儿一样’的人的,对于网络的力量。他很清楚。

    毕竟这是一个很大的媒体宣传途径,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掌握了媒体,也就掌握了话语权。利维不需要把所有的话语权都握在自己手里,可是,他不想让别人骂他,以及他身边的人。

    “我想我得考虑一下,以后如何更加重视网络上的宣传了。我的宣传公司和我说过这方面的事。我没有仔细听,以后我也得注意了。”

    塞隆还在浏览着网站,也扭过头。对利维说着话,利维带着笑容,回应着她的兴奋。

    “技术进步了嘛……随着技术进步,明星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本来也就是越来越小了。不过也别太高兴,人们可以越来越多的接触到明星的生活。明星们会更多的暴露在观众们面前。街拍会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更隐私的照片也会出现。以前的那些属于镜头前的完美女人,只怕以后不会再有了。”

    其实。对明星来说,网络并不一定是好事。至少,在利维记忆中,可就有不少的人,都不是很感激网络的……在以前的时代,不管私下里赫本,梦露有过多少不堪的传言,可在外界看来她们还是都很完美的。可在以后的时代,这可做不到。

    利维的感叹,让塞隆看了他一眼,“好像你就很注重隐私吧?看样子,你不是很喜欢高科技呢。”

    “谁说的?恰恰相反,我非常喜欢这些技术——我不是明星,没人会关注我的生活,而高科技给我的,只会是更好的电影。”利维笑了笑,“科技会给人带来麻烦,可是,这种麻烦,绝对值得。”

    说这话的时候,利维的思绪有些飘远了:他想到了的,是这次来日本的时候办的另外一件事情。

    ---

    利维想到的,是他留在亚洲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除了电影之外,他还想要敦促以下自己的特效公司在亚洲这边建立起来基地。

    韩国这两年正在大力发展电影产业,自己及时的把特效公司挪过来,也正是好时候。

    实际上,这一次来之前,利维就已经让特效团队转移过来了不少了。这次来到亚洲之后,他也抽空去过韩国看过自己的团队。

    在这里负责的人,是当年在迪斯尼做事的刘璐璐——利维想要在亚洲这边做事,在他看来,找个亚洲人来更好。好莱坞的幕后工作人员流动性本来就很大,在利维的聘请下,刘璐璐也同意了到这边来负责他的特效团队。现在团队已经做好了基础的准备,想要做的,也是下一步的工作展开了。利维此次来,也是布置具体的任务了。

    “我希望你们能够更多的拍摄,模拟真实的宇宙中的环境,在这方面,下最大的力气……”

    这个就是利维对自己的团队的要求:模拟太空环境。而之所以这样做,则是因为利维很清楚,3d电影,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3d技术其实90年代就已经有了,只是成本太高,技术也不成熟,真正的开始流行,至少也得算是阿凡达之后的事情了。

    而且,就连阿凡达之后,利维也认为这个技术不是很成熟。在利维记忆中,就算是阿凡达之后,大量的电影开始改成3d版,制作出来了无数的3d电影,可是绝大部分在观众们看来,评价都是两个字:骗钱。

    是因为这些电影全都拍得不好?利维不这么认为。一两部电影不好是导演问题,要是大量的电影全都不好,那就是技术问题了。

    在利维看来,这个缘由还是因为3d技术下的电影,失真有些严重。这样的技术,用于动画片很好,可使用于真人电影的话,那就有些不太好了。阿凡达可以说是很好的投机取巧了一下:它选择拍摄外星人为主体,外星球环境也是完全的虚拟的,外星人的皮肤,身体要求没有别的电影那么高,这样的环境下拍摄的3d,掩盖了很大的技术不足,才得以使电影拍得好看。

    而其他的电影,就没有这个便利条件了。技术不够成熟,不论怎么拍摄,都只能是失败的作品。

    利维并不想让别人说自己是骗钱的,他更不想拍摄一些严重失真的玩意,那些东西,是对电影本身不负责人的做法。可是,他也不想拍摄动画片式的电影。而在他的记忆中,3d技术运用的其他的出色的电影,倒是也有一部。

    在利维记忆中,地心引力这部电影的3d效果也算是不错。因此,利维也希望更多的模拟宇宙环境,以求能够拍摄出来这样的电影。

    而对他的要求,刘璐璐当时马上就做了表示。

    “你想要拍摄宇宙背景的电影?科幻电影么?”刘璐璐反问了一句。

    利维点了点头:拍摄宇宙环境,总不会是拍摄伦理剧。

    “我们可以找些天体物理学家来加入团队,模拟你说的效果。不过,你总得告诉我,你最重视的,是哪个方向上的研究?”

    刘璐璐的问题,让利维皱起了眉头,想了想之后,他才开口。

    “我不太清楚专业用语,那我就说我想要拍摄一部电影,嗯……也许是以宇宙为背景的吧,大概就是说人类和外星人的关系,外星人生活的环境很艰难,是一个在半人马两个个恒星之间的行星……”

    利维想着自己记忆中的三体,说着自己的想法。既然是准备让大刘写剧本,那么,这个故事,也应该是最为可能的。

    可是,话没说完,刘璐璐就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半人马座?这不可能。”

    “为什么?”

    “半人马座两颗恒星的距离是11.2u,那个行星和地球环境完全不同,光照强度大概是地球的三十分之一,相当于木星,为什么那里的外星人会想要来地球生活而不是去木星?即使你的假设成立,有三颗星球在那里,可是三颗星球的混乱之下,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有一颗行星被抛离,在其间的行星不可能生存很久——南门二系统中两个恒星的混乱到周围的行星都没有一个能维持百万年的,本身三体运动不具备成功的可能性……”

    对刘璐璐提出的质疑,利维当时就愣住了,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个理论中,有着这么大的漏洞。

    “你研究过天体物理?”利维开口问道。

    “没有,不过这是常识吧。”刘璐璐挑了挑眉毛,“上小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啊。”

    “小学??”

    “是啊,你小学不看动画片吗?赛博坦星的设定就是半人马座的星球之一,被抛离到宇宙深处的……你小时看变形金刚,难道就不去看看背景设定中的星轨运行知识么?”

    鬼才会去看啊!看个动画片不去看变形,而去关注赛博坦星的运行情况,你关注点完全搞错了吧!而且一个小女孩你看哪门子变形金刚!

    本来利维以为,三体已经可以算是硬科幻了,可是,在此时被刘璐璐一顿反驳,却让仿佛被泼了一头冷水。

    可是,心里吐槽归吐槽,利维却也为此而感到了一丝高兴:早早的发现问题,也许是好事也说不定——这意味着,自己可以把电影做得更好。(未完待续)

    第二一八节第二波战争

    刘璐璐的话,让利维意识到了自己弄错了一些事情:科幻小说写得再好,也很难和真正的科学画上等号,想要制作出来完全真正的科学电影,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她的话也让利维明白了些什么:科幻毕竟还是幻想,既然是幻想,那么就不可能完全符合现实。自己应该追求的,不是完完全全的符合客观现实的硬科幻,而是要更注重科幻的内在精神。

    “需要模拟的宇宙环境,还要继续做,这方面不要停下来。其他的事情,我可以去安排。”

    利维想了想之后,还是下了决定:电脑的特效制作,现在还是可以继续的,不能因为电影拍摄的不可能完全符合现实,就放弃对电影的要求。

    至于说故事不符合标准,那么找物理学家和大刘商量去就是了。大刘不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想必对此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别的事情都没有意见了,只有一个问题:如果韩国电影公司找我们制作特效,我们是不是可以接下来他们的工作?”

    既然是特效公司,那么总是要干活的。虽然说利维给着资金,让他们进行着研究,可是,既然在韩国干活,那么也得考虑到,韩国这边的一些活计,是否要接?

    “我想他们不会找你们做多少事情的,韩国电影的投资不算大,我们的特效公司的成本虽然降低了,也不是他们能够负担的起的。如果有找到你们的,你们可以看着办,不想接的。就都不要接了。”

    利维想了想就开了口,对于韩国这边的生意,他还真没有打着怎么做。特效公司转移到这边,是因为韩国的消费更低,而且。因为韩国政府现在大力扶植电影产业,税收上面的倾斜力度很大,在这里的特效公司,确实是降低了费用。

    可是就算是再怎么降低费用,这也是好莱坞的团队。韩国电影的投资力度,还是很难追得上的。韩国电影人还是比较务实的。他们知道自己财力不济,所以他们做的也都是从伦理上去找话题,而不是去追求大场面。

    “不过,如果是中国电影公司找你的话,你最好提前通知我一声。”

    利维又想到了什么:韩国这边的公司估计不会有太多的生意交给利维的公司。可是中国那边的可就保不准了。利维记得没有错的话,这一次奥斯卡完了之后,中国就要掀开大片时代了,他们对特效也有很大的追求。

    而且,就算是在记忆中,中国演艺圈找韩国制造特效的也很多。现在利维既然把自己的特效团队放在这里,说不定也会和他们有所接触。这也许是个切入点,可以让自己和他们接触更多一些。

    “好的。我的工作我会完成的。”刘璐璐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特效公司的事情,就那么结束了。这是一个需要烧钱。需要不停地投入的活儿,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来效果,不过,利维相信,只要有投入,总会有产出。

    好在他现在拍摄的电影。本身也不需要太多的特效。迷失东京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两个月的时间。当到了11月中旬的时候,利维就已经带着团队回到了美国。和他设想的一样。电影想要在12月底上映,绝对没有问题了。

    可是,让利维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回来,亚历山大就找到了他,而在见到他的时候,他也直接了当的就说明了自己的要求。

    “尼克,我希望你的新电影往后推迟上映日期。”

    这个要求,让利维皱起了眉头:圣诞档期再往后推迟,可就是明年了,亚历山大不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拍摄这部电影,怎么会突然提这个要求?

    “你不在美国的这段日子,发生了一些事情……主要的,就是针对你的新电影的议论。”

    亚历山大解释着自己的理由:对于利维仅仅花了两个月时间,就制造出来了一部电影,美国的不少媒体,都是一片非议:是的,利维确实是个很好的导演,可是,你这制作速度也未免太过惊人了。

    “利维应该珍惜自己得来不易的名声,而不应该如此的浪费挥霍。上半年他刚刚拍摄了一部经典之作,到了下半年,就用两个月的时间拍摄一部电影,经典之后就是粗制滥造,这样对待电影的态度会让人对他失去信心的。”

    没有人相信,利维的电影是精心制作的:两个月的时间,而且还是在日本拍摄的,能够制作出来什么好东西?更多的人看来,这就是利维在日本旅游期间的一个游戏之作,拍摄这个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拍摄好电影。

    “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大不了的?哪部电影上映之前,都不乏唱衰的吧?”

    利维不解的反问道。这个问题,只是让亚历山大摇了摇头,“如果只是这些话,那么有什么。可是,因为你拍摄的时间太短了,现在有很多种说法,都在猜测着你拍摄这部电影的用意。”

    “我的用意不就是为了让塞隆拿奖项吗?这就是让别人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吧?”

    好莱坞的导演和美女合作是有着传统的,从来都不缺少这方面的花边故事。就算是这方面被人看出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问题是,媒体不这么想,”亚历山大摇着头,“他们认为,你这是准备阻击索德伯格。”

    “阻击?”利维惊讶了一下。

    “他的电影毒品网络,是今年的12月份上映啊。”亚历山大松了耸肩,“索德伯格今年也是气势汹汹,来者不善。就在前一段,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说他的电影会比你的电影更好。因此,有不少媒体猜测,你匆匆忙忙花了两个月拍摄出来一部电影,目的就是为了冲击他的电影。”

    这个说法,让利维愣住了。

    他倒是理解,索德伯格说自己的电影更好:大家同样是拍摄黑帮片,利维的电影早早的在八月份播放了,而索德伯格的电影还正在制作中。这个时候,肯定有媒体去问他他的电影比利维的如何,而索德伯格怎么也不会说自己的水平不如别人,自然会挑起了双方的矛盾。

    人们把这两部电影比较很正常,可是,人们怎么就会认为,自己要阻击索德伯格?

    “八月的时候,他们想过要阻击你。既然他们这么这么做,自然媒体也就认为你会报复回去。谁让你的电影拍摄的那么快,两个月拍摄一部电影,怎么看都是故意的。”

    “这可真是有些冤枉我了,我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想法了?”利维苦笑道。

    他当然不是为了阻击索德伯格:用一部文艺片去阻击商业片,是吃饱了撑的吗?

    “可问题在于,这不是你怎么想的,而是媒体怎么想的。在媒体看来,你这么做,就是为了阻击他,人们也都会盯着这两部电影的票房看。你的电影的票房要是不如他的,那麻烦可就大了。”

    利维理解亚历山大说的麻烦:12月过后,就要到了颁奖季了,颁奖季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把各种电影用来对比的。如果自己的电影票房不济,而又被媒体渲染了半天和索德伯格的斗争,那么这部电影就会很吃亏了。

    要是别的电影,吃亏点也没什么,可是这一部电影,是利维制作给塞隆争夺奖项的,要是因此受到了舆论的打击,没有办法拿到奖项,那可就不太妙了。

    而且,和它竞争的是毒品网络。利维相信,媒体肯定会很无节操的借着贬低自己的电影票房,顺便推高毒品网络,来打击无间道的。

    这应该也就是他们之所以这么宣传的理由:思索了一下自后,利维也就弄懂了:看样子,夏天的第一波战争过去后,他们开始了第二波。

    这一次,他们挑起的战争,更加聪明了。自己避无可避,而且,还无法胜利。

    “要不然,你的电影推迟到一月份去播映?”亚历山大开口询问道,“错开了圣诞档期,也就没事了。”

    “推迟到一月,还怎么争夺奥斯卡?”利维摇摇头,他可不想把档期安排到明年去,明年的电影中有美丽心灵,那部电影里的女角色也可以算是女配角的,很难说必胜,至于女主角……塞隆又不是黑人,就不要在明年凑热闹了。

    而且,如果自己的电影推迟上映,那么,媒体肯定会说自己怂了——这种宣传,又不需要成本。

    “媒体真是太无良了。”利维嘟囔了一句,也皱起了眉头:这是个很不好解决的问题,就算是他,也没有办法让一个爱情片的票房超过索德伯格的电影。毕竟,他的电影投资低,计划中的票房也就是1000万出头。而索德伯格的电影则是投资很高,票房本来就是奔着上亿去的——自己再怎么有本事,也不可能把这个形势逆转。

    “是啊,我们现在怎么说不是为了阻击,他们都不相信了。”亚历山大也郁闷的说道。

    利维摇着头,没有说话。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可是,突然间在亚历山大的办公桌上浏览着的利维,看到了另外一份文件,这个文件,让他一下子来了灵感。

    “阿历克斯,也许,我们可以真的阻击他们一下。”利维拿起了文件,“告诉我,现在这部咒怨,制作的怎么样了?”(未完待续)

    第二一九节 反杀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报纸上利维回到了好莱坞的新闻,好莱坞通讯报的主编卡特长出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来了一丝笑意。

    这种笑意,是一种嘲笑的笑意,因为他很清楚,利维回到了好莱坞,意味着他也不得不和索德伯格开战。

    每次看到这种战斗,都让他觉得有趣。这一次,无间道和毒品网络的战斗谁会赢?这也是他很想看看的。

    其实,虽然毒品网络没有上映,可媒体对这部电影就已经都有了一些认识了:这部电影是根据英国的一部电视剧改编的,故事本身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全都知道。单单就剧本的故事而言,比起来无间道,这个故事是要稍有不如的。

    只是,人们对索德伯格还是有所期待的:作为少见的从独立电影杀出来的导演,索德伯格的能力也是人们公认的。他的电影执导水平值得相信,也许,他的电影可以让人满意——无间道确实是不错的电影,可是,需要索德伯格能够制作出来一个可以和利维的电影相提并论的经典呢?

    他不要比利维的水平更好,只需要制作出来一样的水平就可以:他今年可是有着两部杰作的,而且利维去年刚刚获得了奥斯卡,只要水平相近,索德伯格就很有可能压倒了利维,拿到奥斯卡。

    毕竟,角斗士已经被骂惨了,现在就是索德伯格和利维的战斗了。

    而这一场战斗,可比上一场更有意思。

    夏天的那场战斗,在媒体们看来,派拉蒙还是有些手段不够。靠着两部喜剧片。想要阻击利维的黑帮片,结果反过俩被人家杀的大败,显然是料敌不足。而相比之下,这个冬天的战斗,就不一样了。索德伯格显然更有脑子:他逼着利维用那部两个月拍摄出来的玩意儿和他比票房。这就好玩了。

    谁不知道,利维的电影,根本就是拍给塞隆的?这东西本来就可以说是为了捧演员而拍摄的,作为大导演,给自己喜欢的女演员拍摄一部电影,还用得着多长时间?而且。这样的电影需要考虑票房?人家本来就是玩的。

    可是,现在,利维却被逼着不得不和索德伯格开战了。

    “真是有趣的战斗……看多了这些家伙们为了口碑,票房,名誉的各种战斗。有的时候,真的觉得比电影有趣得多。”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卡特惬意的等待着新的消息:利维已经回来了,那么,他会怎么迎战呢?

    “先生,我们现在已经拿到了记者采访利维的话了。”

    就在他还在思索的时候,助理沃尔已经跑了过来。卡特一把抢过来了他手中的笔记本,看着上面的字。

    “我拍摄的电影不是为了票房考虑的。这个圣诞档期。我们有别的商业电影要推出的。”

    这就是利维做出(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lawen.org/kan/452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