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执掌好莱坞 > 执掌好莱坞 第 74 部分阅读

第 74 部分阅读

    象的。

    “现在的办法。只能是和他商量一下了。如果他肯降低片酬的话,我们就还是让他出演,如果不肯的话,那么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够另外找新人了。现在在好莱坞,成名的明星没有几个合适的。不过,那些不成名的明星里面。想要成名的人可不少。尼克你的眼光一向不错,提拔个演员就是了。”

    对利维的要求。克拉克一边派人去做,另外一方面,也是和利维说了他的担心。和他的预备方案。只是,对于他的这个不负责任的第二套方案,利维只能苦笑:自己能够用人,是因为自己有记忆在那里,可是,就是搜寻记忆,也找不到这样的人啊……

    不过,现在除了这么办,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利维也值得先答应下来再说。

    而这个角色之外,另外一个角色,也就是原书中的叶文洁的角色,也比较麻烦。

    这个角色,在剧本中,定位是一个白种人的老女人形象,按理说这样的人不少。可是,在选择谁的问题上,利维也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

    “如果说演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女人的话……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演技,可以说是最好的吧?”

    很快,克拉克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按照剧本的设定,这个女人的童年时期,正好是美国的麦卡锡时代,这样算起来的话,应该也就是50多岁的演员演她最为合适。而这个年纪的演员里面,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演技,可以说是最为出色的一个,任何人想到找演员的时候,都不可能忽略了她。

    “她是不错,可是,似乎也有些不太好。”

    只是,对此,利维却不是很满意,“梅丽尔的演技固然是可以,但是她的形象,却不太好。我不是说她不够好看,只是……在电影里面,这个人物我希望是有着一些癫狂的气质的。她在小时候收到了迫害,从而留下了心理阴影,这样的阴影导致她在长大之后,走上了报复全人类的路途,所以,她应该是有些骨子里面的癫狂的。这个人物出卖了全人类,可是,在电影中,更多的要让人感觉到对她的怜悯而不是憎恨,梅丽尔的演技很好,可她的形象太正面了,我担心她演不出来癫狂。”

    梅丽尔大概是最好的方法派女演员,这一点利维也很清楚。只是方法派的演技,虽然可以在细节表现上无与伦比,可是在反映人物内心方面,总是差一些。演一些疯子,神经病,狂人这种角色,在利维看来,方法派总是还差一些。

    这种疯癫,最好是深入内心更好。如果把握不到这个角色的疯狂内心,就无法表现出来这个角色的可怜的一面——而在原作中,她本来就是个可怜兼且可憎的人,这也是利维想要表达好的。

    “而且,在电影里面,这个人物的戏份,有很多都是回忆的内容。小孩子的时期,我们可以让别人来演,可是长大了之后,再换演员不好。也就是说,她需要表演从20岁左右,到50岁左右的全部戏份,梅丽尔的长相,有些太显老。”

    一般来说,演员们演戏的时候,都不能够和自己的真实年龄有着太大的出入。让一个五十岁左右的演员演年轻人,这未免强人所难。

    可是,如果让一个二十多岁的演员来演,如何演出来那种饱览世事的沧桑?这也是个问题。

    利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过,对这个问题,克拉克却想到了解决的方法。

    “你说的这种演员,在美国国内也许没有,但是,如果算上欧洲的话,我倒是知道有一个人绝对可以。”

    克拉克思考了一下之后,也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如果说一个演员,可以演远远小于自己的年龄的角色,同时,她的身上还得有着一种癫狂的气质的话……那么,伊莎贝拉.阿佳妮如何?还有比这个更合适的人选吗?”

    伊莎贝拉.阿佳妮?利维的脑子里面也想起来了这个法国演员。对她的印象,利维更多的停留在戴刘易斯的前任女友,以及94年的马戈皇后上面,这几年以来,似乎已经很少听见她的消息了。

    不过,要说年龄,她也真的差不多。47岁的年龄,稍微化妆一下,演老几岁的人没问题。而且其他要求上,她也完全符合——阿佳妮的癫狂是在骨子里面的,很多和她合作过的人都骂她是疯子,而且,她也确实做过很多惊世骇俗的事情,比如在凯撒奖颁奖典礼上发表政治演讲这种正常演员都不会做的事情……要说她能演出来癫狂,利维绝对相信。

    而且她本身也有一种空灵的气质,当年苏菲玛索出道的时候,都被人称为是小号的阿佳妮,她的气质完全没问题,让她演一个出卖人类,可是还能够让人同情的疯子,她完全可以把握。

    “她现在还在演戏吗?而且,没有记错的话,前几年他演孽迷宫的时候,似乎已经发福了,现在还演的了戏吗?”

    长时间不见,意味着利维对这个演员的状态,演技,甚至体型都不了解了,虽然他也承认,十年前的阿佳妮,气质,演技都是可以的,但是谁知道她现在什么样子?对女人来说,47岁和39岁差别可以非常大,虽然她39岁还可以演18岁的人,可谁知道47岁她什么样子?

    对此,克拉克也不太清楚,只是,在找了一下之后,他也找到了答案,“显然,你说错了,她的形象还是可以的。看样子,她只是比较懒,94年到现在,一共只接了三部电影的片约,所以比较少见。可是要说长相变化,还真的不大。”

    克拉克说着,已经把照片递给了利维。而只看了照片一眼,利维就已经惊讶的吸冷气了,“这是47岁?怎么感觉和75年的时候,状态变化不大?”

    “你得承认,岁月对有些人就是特别宽容。”克拉克耸耸肩,“如果让她来演,你得考虑的,是如何把她往老处化妆才行。”

    利维又仔细的看了看照片——显然,47岁的阿佳妮不怎么显老,而且,比起来她年轻时候的剧照,她的脸型似乎更加好了一些。如果化妆一下,她的形象,绝对可以相当出彩。

    “那么,克拉克,麻烦你帮我联系一下她吧。快一些,没看错的话,她在96年,99年,01年接了三部电影,显然她不喜欢太劳累,现在一部电影刚完,如果我们不快些联系,她又去散心了,那可就麻烦了。”

    利维和克拉克嘱咐了一句,克拉克也答应了下来,只是,答应下来之后,他也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你找到了警察,找到了eto的组织者,可是,科学家的扮演者,你还没有找,这个角色,你是太过于不重视了,还是太重视了?”

    克拉克的提醒,让利维笑了起来,“这个角色啊……其实,我一直都在想。可是,问题在于,这个角色不是很好找——因为,我要找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未完待续)

    第二五八节 科学家形象

    利维说电影中的科学家角色,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的这句话,当然不是说想要找来好几个人分别扮演这个角色。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他希望这个角色,形成一个独特的风格,在以后拍摄科学家的电影中,也能够这么拍摄。

    在这个电影里面,其实科学家也不过只是有一个人而已。他在电影中,需要的,也就是去玩游戏,在游戏的世界里面,经历三体人世界的变迁,从而带着观众们理解三体世界不得不迁移的理由。

    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话,那么这个人物非常好找。好莱坞并不缺乏书呆子的扮演者,随便找一个来,就可以演出了——在好莱坞的很多电影中都涉及到了科学家的形象,这些脑子聪明,但是和世俗格格不入的形象,他们有着表现的心得。

    可是,这并不是利维想要的结果:首先,想要演好了这个角色,需要的不只是简单的书呆子气质。

    好莱坞在表演科学家的时候,一直都有着一个不小的误区:他们总是简单的认为,科学家就是和书呆子划等号的。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面,好莱坞表演出来的科学家,并不缺乏他们聪明以及刻板的两面性,可是,这些电影里面,往往总是忽略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举例子来说,在钢铁侠3里面,电影里面,安排让主角托尼斯塔克在纽约看到了外星科技后,开始变得焦虑不安——如果这是对一个商人的拍摄,这是应该的。因为商人面对科技竞争会担心。可是,如果是一个科学家,那么这就是不应该的:科学家们在面对科技竞争的时候,他们做的,应该是去创造。去改革,去探索新技术——作为科学家,对自己所熟知的科技领域,应该是有着极度的自信和不懈的追求的,而这个方面,往往是影视作品里很少能够表达出来的——另外一部作品生活大爆炸里面也一样。谢尔顿工作不顺利,就想要换个研究方向,这种事情,不是他应该做的。作为科学家,作为天才。有着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不停地追寻努力下去,这才是科学家们应该做的事情。

    科学家不是艺术家,艺术家会怀疑自己的艺术风格,科学家却不会怀疑科学。

    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有着极大的热忱和自信,对科学的发展乐观而又充满着谨慎——这是科学家的态度,也是电影中需要表现的人类面对宇宙的未知时的态度。

    这个方面。也是利维必须要表现出来的:因为三体的整个故事背景,就是在外星人锁死了地球人的物理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如果科学家们少了这一份坚持。少了这一份追寻,那么这整个电影,也就都没有了意义。

    这个电影里,如果科学家会随意转行,畏惧退缩,那么。还哪里来的自杀的物理学家?

    而且,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利维需要表现出来这个方面的时候,还不能够只是盯着一个人来表现。因为。这部电影之后,如果还有下一部的话,那么,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政客,军人的角色卷入到这部电影里面。其他的角色,都可以找到相当合适的塑造风格,可是科学家,就比较困难了。

    这是他得注意的地方。

    利维在此前,已经推出了球状闪电的电视剧,在这个电视剧里面,他已经开始让编剧们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有了这部电视剧的积累,参照科幻迷们的反应,现在的编剧,已经大体上懂得如何定位这一个科学家的形象了,而现在,他们也是按照利维所说的在写剧本,力争做到最好。

    而面对这个角色的选角,利维也必须慎之又慎,先等到剧本出来之后,再去考虑人物。

    “我希望这个人物,能够塑造的真正像个科学家,而不是像那些拿着科学耍笑或者卖酷的作品。这可能比较麻烦,不过,我希望能够做到。”

    利维和克拉克说了自己的计划,克拉克点了点头,却没有再说什么,“如果是这样,那等到剧本完全出来之后,再选择演员好了。不过你说的似乎也不难,演出来还是可以的。”

    利维点点头:这本来就不难,关键是怎么表达出来。

    “如果这三个主要的角色定下来,那么其他的角色,也就都比较好确定了。比如eto的领袖伊文斯,找一个有魅力的老男人就可以了。而军方的人,则是需要一个看起来比较有硬汉气质的,这些全都不成问题,我想我是能够找到的。”

    克拉克对剩下的角色,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其实,这是个很劳累的活,因为故事是三条线索,一条在游戏中的故事,是需要穿古装的,一条在现实中的线索,是需要穿现代服饰的,还有一条回忆线,是要穿70年代服饰的——这三条线索,需要的是不同风格,不同形象的演员才能够演好。不同的形象,穿上不同的衣服,差别可能很大。比如说,斯嘉丽.约翰逊虽然长的不错,可是如果穿上了英伦宫廷的衣服,就显得很难看。而凯特.贝金赛尔在穿上了古典服饰的时候,就能够衬托出来气质。

    这些细节上的差别,使得小演员们的挑选,也得一个个试衣服,对台词,在现场试一下对戏的时候如何才能够更好,比起来大明星的挥洒自如,这些挑选更加麻烦。

    不过,这毕竟只是一个细致活,而不是一个特别需要创造力的活。也许这些工作糜费时间,但是却绝对不会是特别难搞。

    “你去做这些,我是放心的。就像鲍勃搞台词一样,这都是你们的畅想。”利维听着这话,也是笑了起来,“有你们在,我也可以去准备一些别的了。”

    “别的,你指什么?”克拉克反问道。

    “电影中的一些特效啊。首先,就是这段割船的。这段肯定得去巴拿马运河实地拍摄,那么相关的事宜,我总得管一下吧。而且,现在特效部的人告诉我说,他们也在考虑,如何让这个镜头看起来更加现实,这也需要一些实验,也需要去关注。而且,三体文明的星球上,该是如何一个重力规则,这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

    利维说着自己的任务,克拉克也听的连连点头。

    好的特效,往往都是很花费工本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他们真的造了一条船,而在加勒比海盗中,为了拍好电影,骷髅的拍摄部分,是真正用人体扫描来构建骨骼模型的——想要制作最好的特效,就得花费足够的精力。

    而现在,利维想要拍摄的场景,自然也得真的去考虑三体运动,和割船等场景的可能性。从预案制作到模型的建造,从预拍到电脑动画合成,这些方面都是需要一点点来的,一点也不简单。

    别的不说,就是一个三体星的情况模拟,就得花费特效团队的不少时间去做,这些方面,有一点不合格,就容易让人挑错。

    而作为导演,利维也得考虑去如何拍摄这些。失重环境该如何在电影里面拍摄?虚拟世界该如何表达?高热脱水是什么样子的?一条船的解体如何拍摄才是最好的?这些方面,都需要利维一点点考虑出来。

    作为编剧,鲍勃要写剧本,作为选角导演,克拉克要去挑选演员,而作为电影的制片人和导演,利维也得对这部电影的特效制作工程,有着一个总体的规划——怎么拍摄,在哪里拍摄,花费多少钱,把钱花到什么地方上去,这些都很重要。

    而且,利维还有着一些其他的想法。

    “关于人体计算机这一部分,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真的用真人来表演——故事中,是前往秦始皇的帝国来进行的,那么,用中国人也是非常合适的。我们现在和中国那边有着合作,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试着来一起合作。”

    指环王电影中,彼得.杰克逊已经开始运用了新的科技,可以模仿多人的不同动作了。可是,在三体中,这里面需要的是壮观的集体动作一致的场景,如果再用这样的科技,就有些很难拍摄出来味道。因此,利维也在考虑着,想要把这些用真人来表现——这个场景,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型团体操表演,在中国拍摄还是有可能的。

    特效方面的投入,再加上真人表演的大型场面,这些方面,让克拉克听的有些神往了,“你准备给电影投资多少钱?”

    “一个亿?或者更多一些也没有什么。”

    利维想了想,就做了回答。反正,他现在不担心没钱花。就算是别的投资公司不愿意给他投资,他自己的资金,也足够拍摄电影的。

    “你真的对这部电影,有着相当的投入呢。”听着利维的介绍,克拉克只是笑笑,作了回答。

    利维说要拍摄电影,他自然就跟着一起努力,反正利维的选择肯定正确,对此他已经养成习惯。可是,以往的时候,利维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大手笔的作为,看着利维现在干劲十足的进行着各种策划,克拉克也开始惊讶于利维这一次的准备,竟然如此认真。

    剧本,演员,特效,这些方面,他全都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投入,而考虑到了利维以往靠着电视剧探路,和对特效公司一直的支持,克拉克突然觉得,这部电影绝对不只是简单的拍摄一下那么简单。

    显然,利维这是准备全力出击,拍摄出来一部他最为满意的电影。(未完待续)

    第二五九节 票房毛利分成

    时间进入了2002年之后,好莱坞的电影市场,也是一片繁忙。911的危机,在去年曾经给好莱坞带来了一丝迷茫和恐慌,可是,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人们已经忘记了过去的不快,好莱坞的人们,现在想得更多的,还是如何赚钱。

    2002年,好莱坞确实是进入了大片时代——蜘蛛侠,魔戒2,星战前传2,哈利波特2,这一系列的电影,只是听听他们现在在准备,就足以让人知道,今年的票房大战,肯定又是一片血雨腥风。

    而作为现在的好莱坞大公司之一的谜团公司,在此时也没有落后,他们在今年的五月份也一样准备推出他们的电影生化危机。而x战警的制作速度也不慢,只是不知道,是否能够赶在今年播出。这两部电影,也可以算是大制作,大投资的电影,对于这一场票房大战,他们也一样不甘落后。

    这些肯定会占据票房的大片,现在在媒体那里都炒的极为火热,什么电影才会是票房冠军?这也是人们竞猜的题目之一。

    而在此时,另外一个消息,也让人们有些惊讶:谜团公司不止准备了两部电影,在这两部电影之外,利维也在准备着新的电影,而且,他的电影,还是一部投入巨大的科幻大片。

    这个消息,让好莱坞也是一片吃惊。

    大制作大投入赚钱,这个事谁都知道。可是大制作大投入也很有可能赔的倾家荡产,这也是人们全都担心的。新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超级英雄电影受到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超级英雄电影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是死忠极多,就算是拍的稍微差一些,也依然会有人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掏钱观看。

    谜团公司显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在现在忙着播放生化危机,同时在准备制作新的x战警。这两个电影,一个有着游戏背景,一个有着漫画背景,都是有着潜在观众群的。要说这些道理他们不懂,那可就是太过于小瞧了他们了。

    只是,在此时此刻,利维却还是选择了拍摄一个全新主题的故事。而全新的题材,全新的故事。投入极大规模的投资拍摄,这样做总是有着几分危险的。

    电影公司虽然看似一直都在搞很大的投资,可是绝大部分的电影公司,全都是拉来的资金。就算是大公司,也很难经受起一部大片的投资失败——虽然现在风语者还没有上映,米高梅还没有破产,但是,这个常识人们还是有的。

    可是。这样的做法,如果一旦成功,也是能够带来很大规模的收益的。看看布鲁克海默在准备着加勒比海盗这样一个不受欢迎的海盗题材的故事。再看看利维在准备着一个科幻题材的故事,对于他们的选择,人们也只能够感叹:有些人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胆量的。

    而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利维的电影也在一步步的进行着筹备。

    对于他来说,最好的消息,就是演员们。已经初步就位了,而且。演员的阵容,和他想的出入不大。

    伊莎贝拉.阿佳妮那边。很轻松的同意了利维的邀请:她显然没有立即去休息的想法,对于参演电影还是很有兴趣的。而其他角色的选角,也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些也让利维很满意。

    而最让他高兴的是,丹泽尔华盛顿同意了接拍这部电影,只不过,他提出来的片酬,并不是降薪,而是想要获得1000万的片酬,和15%的毛利分成。

    这个价钱,要的可以说是相当精准。

    显然,丹泽尔.华盛顿的经纪人并不愚蠢,他提出来的报酬,是现在好莱坞最为流行的模式。自从当年汤姆.克鲁斯用过了这个模式后,好莱坞的电影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这个模式了。

    所谓毛利分成,指的就是票房的总额减去了院线和发行商部分之后,制片商到手的部分,减去了制作费的全部利润。这部分里面,按理说还有编剧分成,有导演分成等等钱财,但是,演员索要分成的时候,就是索要的这一部分的分成,电影制片公司的毛利润,就是他们分成的对象。

    这对于演员来说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在好莱坞,最为重要的规则之一,就是没有任何人,可以直接从票房里面获得分成,总票房这个数字,是院线,发行,制片三家瓜分的——除非是税务局,可以从这里面拿钱,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而在分账之后,每一家各自去分,演员们的钱,就是从制片公司这里分走。原本对演员们谈话的,也是制片公司,院线手里的总票房是对着发行公司的,发行公司是对着制片公司的,这几方之间,是互相合作的。

    丹泽尔华盛顿就是这么个意思——而且,他提出来的15%也是个符合规矩的要求,好莱坞现在的演员们,索要的分成大概就是这个数字。从10-20%之间浮动,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比如说,按照这一部电影投资一亿美元算,如果在全球范围内,他的票房超过了六亿,那么制片公司到手两亿,分给丹泽尔华盛顿的就应该是1500万,再加上他原本要求得到的1000万,这就已经是2500万的报酬了——比起来他自己的2000万级别的片酬,这样说不定还可以更高一些。

    而且,这还只是正常情况,其实,这两年的电影,如果拍摄的足够好的话,票方式可以超过这个数字的。比如说去年上映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9.76亿美元的票房,这样的电影要是有毛利分成的话,那么演员的收入会极为惊人的。

    实际山。在利维记忆中,后来的演员们,确实还真的做到了这些——加勒比海盗4里面,德普的票房就已经高的相当离谱了。

    当然,这也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存在:如果电影真的拍摄失败了。那么,他收获的资金,也就只有1000万了。

    不过,丹泽尔华盛顿倒是不担心这些:既然是大投资的电影,制片公司总归是得有点信心的,而且尤其是利维的电影——利维在好莱坞可是相当成功的人。他的每一笔投资,基本上都获得了收益,说他会失败,这样的事情可没有几个人相信。

    也正因为这个,丹泽尔华盛顿相当怀有信心的提出来了分成。而他的要价很精准:利维的电影投资大概是一个亿。而总得票房就算再怎么差,也得是5亿左右,这样一来,作为电影制作者,最后的毛利润,也就是5000万左右,他索要的报酬,可以说是已经符合他的身份了。

    对他的要求。利维只是看了看之后,就给了回复。

    “让他稍微减少一些分成的比例:如果他是绝对的主角,那么。我愿意给他15%的分成。可是,他的戏份虽然很重,可并不是绝对的主角,15%的票房分成太高,让他减少。”

    给演员票房分成,无疑会减少了电影制作公司的收益。不过。利维却也很清楚,这种方式。在好莱坞的演员中越来越流行,自己不能生硬的一口回绝。而且,这也未必是坏事。

    “如果答应了他的要求,那么,我们在前期的支出,就可以少了一部分,把更多的钱,投入到了特效制作中了,而有了更好的特效,我们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票房总体也就上去了——这并不是一个赔钱的买卖,关键在于把钱用对了地方。”

    利维对亚历山大,也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想要的,是更好的电影,而不是抠门的省钱。在他看来,省下来一部分钱用于特效制作,显然可以让电影更好,这是有钱大家赚的好事,要是为了不给分成,提高了片酬,没有钱做特效了,结果一部电影只有十分钟的特效,那么,这电影还不如不拍。

    只是,对于丹泽尔华盛顿索要的价钱,利维还是觉得过高了——这是三条主线的故事,其中一条线的主角这么高的价钱,另外两条线怎么办?要是全都给了这么高的薪水,自己还拍什么电影……

    因此,他和丹泽尔华盛顿提出来的,也是让他稍微减少一些分成的比例。对此,华盛顿的经纪人,也很快就给了回复。

    “如果是别的导演,让丹泽尔演一个配角,丹泽尔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不过,既然是利维导演的话,那么丹泽尔愿意考虑一下。800万的基本片酬,再加上10%的分成,不能再少了。”

    能够把钱降到这个地步,利维也清楚了,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他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表示了可以签约。

    只不过,在签约的时候,利维也提出来了,如果电影拍摄续集的话,那么,丹泽尔华盛顿还得继续以这个价钱拍摄。

    这方面,现在好莱坞还没有多少人在意,可是利维却很担心。

    拍摄续集,可以让电影有着更好的受众群,可以减少风险,这也是电影的一个惯例。从90年代开始,每年都会有15部左右的高票房电影拍摄续集,而到了21世界,这个数字虽然不变,但是投资却一直都在提高,因为这样的电影可以赚钱。

    但是,电影可以赚钱,片酬却也会相应的增高。蜘蛛侠当年拍了3部就拍不下去,后来重启成了超凡蜘蛛侠,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资助下的两个主角,索要的片酬太高了。明明是不需要什么演技的超级英雄电影,可是演员们却敢于索要2000万以上的片酬,这也是他们谈崩的最重要原因。

    丹泽尔.华盛顿在电影里面不算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角色,但是戏份却并不少。万一他狮子大开口,利维可吃不消。

    对利维的要求,丹泽尔华盛顿没有提出异议:现在这个时候,好莱坞还没有太多的续集产生片酬纠葛问题,他也没有意识到利维的意思。

    作为电影的最大牌的明星,他的同意,可以说是让电影向着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利维的商业大片,也终于要投拍了。(未完待续)

    第二六零节 资金回流

    在阿佳妮和华盛顿都表示了愿意拍摄利维的电影之后,利维的电影中的第三个人,也在此时,终于选出来了。

    让利维有些惊讶的是,克拉克在经过了挑选之后,选择的演员,竟然是刚刚拍摄完了利维电影的马克.鲁法罗。

    “电影中要求这个人长得不能太帅气,而且,还得有些文弱的科学家气质。鲁法罗的形象和气质都很符合要求,我认为他是合适的。”

    对于这个人物,克拉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他的意见,利维也认为基本正确。

    只是,这个选角,比起来另外两个名声很大的主角来,可以说是差了不少。华盛顿是新科影帝固然不必说,阿佳妮也是早就成名多年的人物,法国的国宝级别演员,和他们相比,鲁法罗的名声要差了很多。

    “希望观众们不要以为,我们的电影是为了省钱才好。”

    对此,利维也和克拉克调笑了一句,而对此,克拉克也只是笑笑,“我们的电影又不缺钱,省哪门子的钱?”

    这话倒是一点也不假:在电影开拍以前,利维本来以为是很有可能会缺钱的。他特地做了准备,如果电影的资金不到位,那么,就自己出钱,把电影拍摄出来。

    不过,让利维比较惊讶的是,他本来以为,拍摄这样的一部大片,肯定是得花费不少钱的,可是,在准备的过程中他却发现,这部电影的制作,花费比起来想象中的少了很多。

    或者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基本上就不用花钱。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拍摄电影的钱,靠着退税。发行权预售,广告植入这些方式,就已经可以收回来成本了,而且,不仅是收回来成本,甚至还略有盈余。

    “我们的电影按照常规的流程。找了德国的投资人,而且用了英国的演员,再加上拍摄地点是在加拿大,所以我们可以同时在三个国家享受退税。有了这三个国家的退税,我们的花费。已经可以收回来一半了。”

    亚历山大在利维那里,把基本的收入情况拿出来的时候,让利维也觉得有些微微的惊讶。他以前知道退税是电影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可是却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很多国家在拍摄电影的时候,都是能够享受到退税的,这一点利维是很清楚。比如说德国,他们的要求是本国投资就可以,而英国是使用本国演员就可以。加拿大等国家则是在本国拍戏才可以。这些要求,都是这些国家为了促进拉动本国电影发展而制定的——比如韩国,他们的退税高达30%。就是为了促进电影发展。

    可实际操作中,这些方式,往往会让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找到赚钱的机会。比如说,因为中国电影这里没有退税,所以,很多中国电影为了享受韩国政府的退税补贴。也确实有很多都是找韩国人合作的。看上去这似乎是韩国电影一下子发达了,攻占了中国的电影市场。可实际上,等于是政府掏钱。帮着电影产业发展。

    而且,中国的电影这么做的时候,还不只是在一个韩国如此。在利维记忆中,中国电影有不少都非得扯上国外,跑到国外去取景,不是欧洲就是美国的转一圈,这样的做法,有人看起来是在玩情调,但实际上,都是很现实的,为了享受退税。

    而这样做的也不止中国,美国也一样。相比于其他国家,美国的退税政策,现在还不是很好。时间到了2002年,美国一共也只有5个州有退税的法案,和利维记忆中日后44个州制订了相应法案相比,现在退税的实在是太少了。美国的电影业过于发达,使得他们缺少竞争意识,反而不如其他的国家给的退税额度大。而这也促使了美国的很多电影,都是在国外拍摄的。

    利维的电影也是一样:他选择的主要拍摄地点是温哥华,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退税。加拿大本国的电影补贴就已经是高达16%了,而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自己还有补贴,使得这里的退税高达55%,让电影的成本节省了不少。

    而且,温哥华也知道自己的这个优势可以吸引外国人来拍电影,他们这里也有着相当不错的电影拍摄环境,各种影棚和设施都很完备,这也是利维选择这里的一个理由。

    而与此同时,电影当然也在英国进行了一些取景,找了一些演员,同时在德国那边找了投资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皮包公司,走一下法律程序——经过了这些手段之后,电影的投资,可以说是已经回来了一半了。

    “德国那边,给我们带来的退税大概是一千万出头,英国的多一些,也就是一千多万。而加拿大这边,我们享受55%的退税,那么就是说我们在这里花费100元,他们会退给我们55元——有了这笔钱,我们的资金,基本上已经不用担心了。”

    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到电影的投资问题。从德国和英国,这部电影已经可以拿回来2000万以上的资金了,而在加拿大拍摄,可以直接节省一半的资金,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投资,基本上也没有多少了。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一部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是一部文艺片的话,那么想要找人发行,总是很麻烦的。韦恩斯坦兄弟在全世界做的生意之一,就是低价买下别人的版权,然后再用自己的门路发行,从而大发横财。

    文艺片不是很赚钱,发行这些电影,那些发行公司也不是很愿意。虽然说艺术是个好东西,可是,人们成立公司的初衷还是为了赚钱的。

    因为人们有着这样的需求,当一部大片拍摄出来。那就完全不同了。

    “现在,我们的电影已经把发行权预售给了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公司,他们一共向我们提供了6500万的资金,有了这笔钱,我们的电影也不必太过于担心花费了。”

    作为大投资大制作的商业电影,在发行问题上。也是不需要担心的。在美国国内,他们自然是可以联系发行商,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他们也不必担心发行问题。大片是不愁票房的,这也使得世界各地的发行商。都争先恐后的购买了电影的发行权。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是谜团公司已经制作了不止一次大片了。他们有着足够的经验,也有着足够的能力制作好电影,这是人们都相信的,人们才会如此争夺他们的电影的发行权。如果是从来没有只做过什么大片的电影公司,想要这样获得资(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lawen.org/kan/452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