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阅读
会帮自己杀出重围,眼前的形势如此恶劣,多带一个人就多一分累赘。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不成,为了我周行德这条小命,说不得要牺牲一下色相了。
周行德立即下了决心,突然深情款款地看着三姐,眼中烟波流动。
他一把握住三姐的右手,装出一副情真意切的模样,柔声道:“三姐你我不得以冒充夫妻,其实……其实我心中却是欢喜得紧。周行德被你挟持,这几天自然是又畏又惧。
其实,以我的急智,要想摆脱你,却容易得很。可是,每每想到如果逃走,这辈子就再看不到你了,心中却空落落无处搁置。罢了,就让我死在你手上好了,也算是一桩美事。
刚才见你落到敌人手中,虽然理智告诉我不能管,也管不了。
事到临头,却也顾不得那许。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冲了过来,只觉得应该救你出去,却不想自己本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样也好,咱们虽然没有夫妻之实,可却能在黄泉路上相亲相爱……
话说到一半,周行德老脸通红,被自己恶心得毛骨悚然。
他妈的,为了活命,老子的色相牺牲惨了!
三姐眼中突然有晶莹的光芒泛起,她伸出左手轻轻地摸了一下周行德的脸,摸了他一脸血泥,喃喃道:“原来你有这个心思,我却不知道,却不知道……我三姐真是笨得可以……”
大滴眼泪从她脸上滚落下来:“和尚,是我害了你啊,早知道你如此在意我,唐三姐当初就不该如此相逼。什么神教大业,什么复仇大计,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总抵不过你的真情实意。”
周行德见三姐被自己哄住,心中大喜:大好,美男计OK!
他忙道:“三姐,我帮你把车掀开,咱们夫妻二人同心协力杀出重围。”
“没用的。”三姐虚弱地摆了摆头。
“怎么……”
三姐深情地看着周行德,柔声道:“没用了,和尚,我受了很重内伤,就算你掀开大车,我也没力气厮杀。别费劲了,咱们安静地坐在这里说一会儿话吧!”
周行德心中大骂:“说你妈比,你想死,我还没活够呢!”
他四下一看,准备找个机会溜掉。
可这一看,心中却是大苦,四周都是重甲武士,刀光剑影,插翅难飞啊!
“这回死定了!”周行德一把甩开三姐的手,站起来准备举双手投降。
可这种当叛徒的事情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刚举起一半,心中突然有一丝羞愧,就用左手狠狠抽了自己一记耳光,只高擎着右手。
我周行德虽然是小白领小市民一个,什么志存高远自然谈不上,连个大丈夫都不是。可临阵投敌,去做汉奸却是万万不可。
他迎着鞑靼人的大军高声大喊:“我是大明京营禁军运输营随军参赞周行德,乃监军张鹤张大人叶天禹叶将军派来的使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阿鲁台,可敢见我否!”
不行了,不行了,只得忽悠,看能不能忽悠住这群蛮子,活一刻算一刻吧。
如果不采用非常手段,立即就会被砍成肉酱。
拨刺换了马冲了回来,他提起大棍就要朝周行德头上砸去:“这个汉子是我的!”
“住手!”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大阵中传来:“让所有的儿郎都撤下来!”
第二十六章 从容就义是假象
“周先生单骑冲敌阵了!”有人大叫。
看到周行德从山坡上滚落下去,所有的明军都张大了嘴巴。
叶天禹大惊,一声虎吼:“来人来,随我杀出去救周先生回来!”
“是!”就有十来个士兵就随着主将跳出车阵。
“你们想干什么?”张鹤一把拖出叶天禹,大声叫道:“叶天禹,你是主将,不要擅离职守。”
“他妈的,周先生都要以身殉国了,难道不救?”叶天禹竭力挣扎着,他刚才已经在阵中来回冲杀了十余次,浑身都是鲜血,铠甲也被砍得稀烂。
以他的力气,要想甩开张鹤这个文人也是一件容的事情。
可刚一用力,却见身上软得不行,竟摆脱不了。
原来,他刚才因为厮杀太甚,已经脱力。
叶天禹连声怒骂:“张鹤,周先生是我的老师,若见死不救,我还是人吗?你这鸟人我最清楚不过,一直对周先生有成见,你肯定是想害死他!”
张鹤愤怒地将一口唾沫吐到他的脸上,嘶声喝道:“叶天禹,都什么时候了,还说什么个人恩怨?今晚咱们都要一死以报君恩,现在死和下一刻死左右都逃不过一个死字。可就算要死,也得多消灭一个鞑靼蛮子。多杀死一个鞑靼人,我大明就多一分胜算。如今最好的办法是以大车为依托,不断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现在贸然出击,只能被敌人全歼,死得毫无意义。你身为一军之主将,怎么连这个道理也想不透?”
叶天禹也不起抹脸上的唾沫,怒啸一声:“老子这个劳什子主将也不做了,你是监军,你来带兵,我自去救周先生。”
“不许去!”张鹤气得眼泪都迸出来了:“老叶,叶将军,咱们以前虽然有诸多龌龊,可经此一战,却是生死交情了。周行德是你的先生,我自然尊敬。可是,现在过去已经晚了。而且你看,周先生也有必死的觉悟。如今的他正与妻子话别,然后从容就义,你我……就不要去打搅他了。”
他长嘶一声:“周行德大人真乃慷慨壮士也!”
叶天禹闻言转头看去,正好看到周行德握住三姐的的说话,分明就是交代后事。
他突然仰天一声悲号:“周先生,一路走好!”
虎目有热泪滚滚落下。
正伤感中,有卫兵突然叫道:“叶将军,张大人,鞑靼人退了。”
叶天禹和张鹤一呆,放眼望去,却见刚才还恶狠狠扑来的鞑靼军开始慢满回缩,最后退到山坡下,重新整理队型。
一面挂着五色旄尾的中军大旗缓缓前来。
有眼尖的士兵喊:“是鞑靼太师阿鲁台!”
一刹那,刚才还沸反盈天的战场突然安静下来,只余风掠过旷野,带动旗帜呼啦鸣响。
满世界都是冲天血气。
……
周行德还是高高举起右手,大喝:“阿鲁台,可敢与我说话乎?”
鞑靼人的大阵缓缓分开,一面大旗和十几个铁甲骑兵簇拥着一个头戴闪亮金冠的老人走来。
就在这时,天突然亮开,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日光照在那顶金冠上,刺得人眼睛生疼。
那老人摘下头盔,露出一头白发。
闪亮的金光消失,周行德这才恢复视力。
老人身材不高,有些瘦小。
他朝周行德点了点头:“我是阿鲁台,大元太师,来者何人?”
“太师,太师!”所有鞑靼人同时挥舞手中兵器大叫,面上都是崇拜和激昂。
上万匹战马长声嘶鸣,马蹄踩在地上,激起高高的烟尘。
这是鞑靼人最后的精锐,这一刻竟显威势。
听到来人自报家门,周行德心中一震,他耳朵里全是敌人的呼啸,已经被震得忘记了害怕。
好大场面啊!
大丈夫当如是才算是不白活一世,只有这样的人生才够滋味。
以前,他只想平平安安过一辈子,见识到阿鲁台的威风之后,心中突然有了无限的向往。
他放下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
按说,就算周行德是叶天禹和张鹤派来的使者,阿鲁台只需派人把他带到自己面前问话就是,根本就没必要亲自过来。
没人知道他为什么亲临一线。
周行德也想不了那么多,如今,他只需扣死自己的使者身份,就能活命。古代战争之中有一个法则:不斩来使。
既然要冒充使者,就得有个使者的样子。
周行德朗声道:“我乃运输营参赞周行德,奉命前来传话。尔等犯我大明天威,已是不赦大罪。如今又偷袭我运输营,难道不怕我大明军威吗?还不速速离开,或许还能逃得一条性命,保全你鞑靼一族。否则,我主力一到,鞑靼合族上下,寸草不留!”
……
他这一声喊,声音极大,远远传开,回荡在旷野之上。
明军车阵之中,叶天宇闻言一怔,忍不住问身边的张鹤:“张大人,我们什么时候派周先生去做使者了?”
张鹤却是一脸郑重,低喝:“好个周大人,此举大挫敌人锐气,大涨我军士气,果然好计。”
他跳上大车,大吼:“我主力一到,鞑靼合族上下,寸草不留!”
一千多明军士兵同时大叫:“寸草不留!”
一时间,明军士气大振。
……
阿鲁台脸色难看起来。
拨刺大骂:“太师,让我杀了这个大言的小子。”
阿鲁台摆摆头:“血染甲衣,你夫妻二人都是少见的勇士,不错,不错!”
周行德刚才已经被拨刺吓得浑身是汗,双腿不为人知地微微发颤。
他不敢再耽搁,拱了拱手:“好了,话已经带到了,告辞。”说完,就走到三姐身边,奋力起去掀那辆大车。
可那车是如此沉重,无论如何使力都掀之不起。
如果可以,周行德倒想不管这个女魔头独自一个人回阵,可现在的情形,如果对她的生死不闻不问,却不大妥当。
三姐心中感动,还在不住流泪,声音哽咽:“和尚,不要管我,你自己回去吧!”
周行德摇头不语,只咬牙用力。心中却是大骂:废话,老子当然不想管你这个拖油瓶了。可如果就这么独自一人回阵,我的名声可就坏掉了,以后还怎么见人,非被人在背后打黑枪不可。
鞑靼军也没有人上前动手,都楞楞地盯着他看。
阿鲁台突然叹息一声:“你夫妻二人也是勇士,我也不杀你们。周大人,你的职责已经完成,就不要在到明军那里等死了,留在我身边吧,我这里也需要人才。碰到你这样的人物,自然不肯再放回去了。”
第二十七章 若个书生万夫长
投降还是不投降,这是一个问题。
周行德心中微动,投降有投降的好处,首先可以暂时保住性命,徐为之图,大不了以后找机会逃回来中原就是了。
可是,要想逃回来只怕没那么容易。
据周行德所知道的,阿鲁台所率的鞑靼族以前也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所辖之地从东向西囊括嫩江至科尔沁之间的广大地域。
可惜在明成祖连续不断的打击下,实力衰弱得厉害。在未来的十年之中,鞑靼人会被即将崛起的瓦剌人彻底取代,被驱除出蒙古草原,向西迁徙。
宣德九年的时候,阿鲁台被瓦剌击败,身死族灭。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鞑靼人就要变成丧家之犬在草原上四处逃窜。
老子跟了他会有好日子过?
最终的结果是随他一同完蛋。
再说,帮着鞑靼人打汉人当带路党那是后世JY干的,我可是一个正宗的五毛,做出这种数典忘祖的脏事,就算是死了,也愧对先人。
这事做不得。
可是,如果不投降,立即就要死了。
周行德心中乱成一团。
……
阿鲁台笑眯眯地看着周行德。
身为北元太师,一辈子不知经历过多少风刀雪箭风云诡谲,周行德面上的表情如何瞒得过他。
看得出来,这个使者虽然悍勇,可一站到自己面前眼珠子却滴溜溜转动,显是一个有心计的聪明人。
这人只要一聪明就知道畏惧,只要心中惧怕,未必不能招揽到我鞑靼军帐下。
这些年,鞑靼人屡屡败与明军之手,可说是被打得七零八落。除了明军实在强大之外,同他们缺少内应也有极大关系。
以前入寇明朝边境,阿鲁台总是带着兵马瞎打一气,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没有捞到任何实惠。很多时候,他本来想攻下一个寨堡夺些钱粮,可一打才发现碰到一座戒备森严的军事堡垒,吃大亏不说,还一无所获。
至于明朝边军如何部署,战事一启,军队如何调动,如何配合,更是一无所知。
汉人的兵法上说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如今,他阿鲁台是知己不知彼,长此以往,这仗也不用打了。
以前,他也不是没想过抓几个俘虏,收买一些汉人。
可问题是,鞑靼人在战场上鲜有斩获,偶尔抓到几个俘虏,都是最最低级的小卒,至于军官,那是想都别想。
而明朝正处于国力最鼎盛时期,百姓、士绅以身为大明子民为荣,怎么可能将鞑靼胡虏放在眼里,接受他阿鲁台的收买?
老实说周行德还是他这些年抓到的最大的官,且是明军参赞。这么一个深知明朝内情的人物,自然要好好笼络,留在身边听用才是。
如果连叶天禹军的使者都招降了,对山冈上那队明军的打击肯定是致命的。
一想到一旦周行德跪地投降,山上敌人一团混乱的情形,阿鲁台嘴角微微上翘:一举两得,果然好计。
战场安静得很,看到周行德还皱着眉头思索,阿鲁台知道不能再耽搁下去。
他立即运动丹田之气,用尽全身力气对身边众鞑靼骑士大喊:“众人听着,从现在开始,周行德周大人就是我大元朝的万夫长,我阿鲁台最可信赖的臂膀,尔等以后当侍他如我。如有得罪,定斩不饶!”
“是!”众鞑靼骑兵同时大喊。
……
听到阿鲁台这声喊,山冈上的明军“嗡!”一声乱了起来。
刚才他们之所以奋力作战,凭的就是胸中那一口气。全然没想到,其实运输营可用之兵不过数百,其他千余人不是辅兵就是伤病。
经过刚才这一场血战,至少有数百人彻底闭上了眼睛。
其他士兵都是人人疲乏欲死。
如今,见周先生投降鞑靼人,那一口气顿时泻了。
不少人都丢掉了手中兵器,坐在血流成河的泥地上大口喘息,再提不起半点战斗**。
所有人都是一脸灰白,精神颓废到极点。
如果鞑靼人再组织一次进攻,明军只怕再无法抵抗。
有人发出低低的哭声:“娘,儿子就要以身殉国,再不能替你养老送终了。”
“大哥,今日我兄弟二人就要走在一起了。”
“老何,会写字不,麻烦在我衣服上写下我的名字,将来也好收尸。”
……
山冈上,叶天禹狠狠地握着拳头,直握得指节发白,嘶声低吼:“可恶,可恶,鞑靼人好恶毒的诡计,周先生不会投降的!”
“怎么不可能,我看这个周行德也就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鞑靼人退兵之后,金生不知什么时候从车底下钻了出来,站到叶天禹和张鹤身边。
“你这鸟人胡说什么?”叶天禹怒视金生。
金生吓得退了一步,大声冷笑:“本来就是,他若不怕死,先前怎么死活要同我和段兄争着去万全送信,还不是想借机逃跑?张大人,依小生看来,我军士气已丧,大人你还是骑上快马带一支精锐杀出重围吧,迟了就来不及了?”
张鹤猛地转身狠狠盯着金生:“住口,你这个小人自己贪生怕死,却以为天下人都如你一样龌龊不堪?本官身为监军,怎能丢掉军队独自偷生?周先生志高行洁,怎么可能投降蛮夷?”
说到这里,他怒气勃发,大喝:“还不快点退下!”
“……”金生一脸恼恨地缩回车下。
……
投降还是不投降,这不是一个问题。
听阿鲁达说了半天,周行德心中却是一动,暗自冷笑:所谓言多必失,死老头你说了这么多有个屁用。老子对你的过去将来可清楚得很,自然不会随你一起完蛋。对了,如今的鞑靼已经衰弱成这种模样了,他们这次贸然深入长城内侧,难道就不怕吗?
现在投降,将来必死无疑,还得背上汉奸的恶名;不投降,现在未必就死,还博得一个义士美名,这个险值得一冒。
恩,必须嘴硬到底。老子就不相信阿鲁台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使者?
想到这里,周行德突然仰天轰然大笑,这一阵笑声可谓穿云裂石:“可笑可笑,阿鲁台你让我做万夫长,你鞑靼有这么多兵吗?只怕这五千骑兵是你鞑靼一族硕果仅存的最后一支部队吧。你又从哪里去弄一万人给我带?这种名不符实的光杆司令咱可不想做!”
阿鲁台身体一颤,脸上的笑容消失,满是皱纹的脸顿时失去了血色。
第二十八章 千军万马退潮去(求推荐票)
这一声喊周行德用尽了全身力气。
“只怕这五千骑兵是你鞑靼一族硕果仅存的最后一支部队吧!”
“这种名不符实的光杆司令咱可不想做!”
声音远远扩散开去,在整个旷野上回荡。
张鹤眼睛里沁满了泪水,身体忍不住剧烈颤抖,嘶声叫道:“好个周行德,好个无双国士!”
叶天禹猛地跳上大车,对手下士兵大喊:“大家都听到周先生所说的吧,这是鞑靼人最后的军队。哈哈,鞑靼人所有的军队加一起竟然啃不动我们这支全是伤病的运输营。你们都是我大明朝的勇士,弟兄们,咱们加一把子劲,让前线的主力们知道我们不是笨蛋!他妈的,还想招降我们周先生,鞑靼丧家犬一样的军队也配说这种话?”
众明军同时哈哈大笑:“鞑靼人最后的主力就这个熊样,废物,完全是废物!”
阿鲁台还是一脸苍白,他身边的拨刺已经按耐不住:“太师,杀了这个狗东西!”
“杀了,杀了!”五千鞑靼骑兵都是群情激奋。
周行德已经把话说死,这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大笑。
他站在两军阵前,背负双手,一脸闲适,心中得意:咱今天的亮相真是酷毙了!
阿鲁台一举手,五千鞑靼同时安静下来。
他面脸都是疲惫,叹息一声:“周大人,我鞑靼军的内情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周行德:“天下人都知道你鞑靼的形势已经恶劣到无以复加的地方,南有我大明雄军,东有朵颜三卫铁骑,将来你们鞑靼逃无可逃。天下之大,竟无处容身了。”
这一句诛心之言如一记大锤击中阿鲁台心中,他失惊叫道:“朵颜三卫也来了?”
周行德心中安骂,废话,这些都是记载在历史书上的,我这个先知比任何人都清楚:“正在路上,不日可到。阿鲁台,我劝你还是快点退兵回草原吧,迟了,就走不了啦。”
此言一出,鞑靼军人人脸上变色。他们虽然惧怕明军,可因为都是骑兵,打不过还可以逃。可朵颜三位也全是骑兵,如果等他们开进战场,想逃也没地方逃。
一阵骚动在鞑靼人大军中扩散,这下,鞑靼人反军心不稳士气沮丧。
阿鲁台知道任由周行德说下去,这支队伍就没办法打仗了。
淡淡一笑:“周大人,与其担心我鞑靼,还不如多操心一下你们运输营一千多将士的生死。我鞑靼军虽然不是你们大明朝的敌手,可消灭你们这一千多人,却是举手之劳。”
“真的吗?”周行德这人有个习惯,越是在紧要关头,思路越敏捷。说了半天话,以前从历史书上得到的那些信息逐渐连成一串,清晰起来。
“的确,你要灭掉我们这支运输营不是什么难事。可你想过没有,我运输营一千多人马可不是泥塑木雕,你想杀光我们,也得付出极重的代价。到时候,只怕还得付出几百条性命。如今,你们鞑靼能战之士还余多少,死一个少一个,又从什么地方去补充?”
“与其同我等在这里徒争意气,还不如快点回草原去吧?你这次深入我国境两三百里,不过是想抢些人口财物。草原才是你们的根本,为了些许黄白之物,你想让朵颜三卫挖了你的根本吗?”
“住口,住口!”拨刺大声怒吼。
阿鲁台突然笑了,他放下右手,一脸玩味地看着周行德:“朵颜三卫从东北过来尚需要时日,时间足够我杀光你们这支运输营。”
周行德冷哼:“每战都有其战役目的,我不明白太师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兵法有云:将不可以怒兴师。太师乃是智谋出众之人,这种战斗不但要消耗你鞑靼军大量有生力量,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不认为你会这么做。”
“未必。”阿鲁台悠悠道:“正如你刚才所说的,我军屡屡败与明军之手,这次深入明国内地,若一无所获,我军士气将荡然无存,以后还有什么精气神与你等沙场对决?你是聪明人,同你说话,也不用掩饰什么。某当取而等一千多颗头颅震慑天下,激励我鞑靼民心志气。没错,这是我鞑靼仅存的军力,死一个少一个。可若连士气都丧失了,还如何在草原立足。我们这一辈人打光了,最多十来年,新一代鞑靼战士又成长起来。可若连勇气也丢了,却不是一代两代人所能重新建立起来的。这样说,你可满意了?”
“对,杀光他们!”拨刺大叫。
周行德心中叫苦,他没想到自己先前一番话反激起了阿鲁台的凶性,一心要同运输营死磕到底。
可是,他还留有后手。
周行德继续喝道:“太师我且问你,若你把这五千人都丢在这里呢?鞑靼人还有将来吗?”
“都丢在这里,就凭你们这一千多残兵?”拨刺大笑。
阿鲁台却一摆手示意拨刺别说话,反问道:“那好,你说说怎么才能把我们全军都留下?”
他这个疑问正中周行德下怀,他大声道:“太师若要全歼我军自然容易,可是,你们肯定要付出不小代价。最要命的是,你们浪费时间了,只需拖住你们一天,你就别想回草原了。”
“如今的形势太师只怕还不知道,我大明朝皇帝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你上套呢?现在,我大明天子自坐镇万全。左掖:英国公张辅率部出府以东的鸡鸣山;右哨:阳武侯薛禄到达雕鹗堡;朱荣率五千骑趋兴和。从龙门、云州、独石、偏岭、西凉亭、闵安、威虏镇、行州、威远川,至开平、应昌,都有我大军驻防。阿鲁台,你还不走,要在这里等死吗?”
这一切可都是记载在史籍上的,只不过时间要往后推迟一个月。
这个十面埋伏之策出自明成祖之手,本打算一举灭掉鞑靼人这个大患。
只可惜,在真实的历史上阿鲁达发觉不对,提前识破了朱棣的计策,不敢于明军交战,领轻骑连夜急遁,逃之夭夭。
周行德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这段历史提前,反正这一仗后来也没打成。
明军大多是步兵,大同至北京一线,全是荒僻旷野,要想捕捉一人双马的鞑靼主力根本没有可能。要对付草原骑兵,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以骑破骑。
明成祖的想法虽好,可实际上却毫无用处。其实,到战役结束,朱棣才意识到发大军围歼鞑靼根本没有可能。
至于永乐二十二年的最后一次亲征,不过是他最后的坚持而已,内心之中未免还抱着一丝幻想。
周行德所说的一切,字字句句都如利刃割在阿鲁台心上。
他这次深入明过内地顺利得出奇,竟然没有遇到一点抵抗。
这可不是永乐皇帝的风格啊!
他这一路走得疑心重重,内心死活不塌实,总觉得前面有个恶毒的陷阱在等着自己,想把这五前鞑靼骑兵囫囵吞下,连骨头带渣半星半点也不剩。
如今听了周行德一席话,心中的不安总算变成了现实。
明强元弱,明朝皇帝只要愿意,随时都能组织一支十万人的大军,这十多年来的战争,明军是越打越多,越打越强。而鞑靼人则死一个少一个,根本没有与敌对决于沙场的心气。这样的战争打下去,终有一天会将鞑靼人血流干。
难道,我大元的荣光再也无法恢复。我鞑靼真要亡国灭种了吗?
这个周行德也不知道什么个什么官,竟对鞑靼和明军的虚实知道得一清二楚。
如果真如他所说那样,我军已经处于包围之中,却不能再为这区区一千明军耽搁。
此去草原尚有两百来里,以明军的速度,一日之间就能赶到。
而消灭这支明军运输营,以我军现在的士气,半天能拿下吗?
阿鲁台嘴唇微微颤,想说些什么鼓舞士气,偏偏无从说起。
良久,他才长叹一声:“大明朝有周大人这样的人物真让人羡慕,拨刺,走吧!”
拨刺惊叫:“太师……”
传来了撤退的号角。
拨刺提起大棍:“杀了这个家伙!”
阿鲁台回头:“不必,他是使者,杀使会有报应的。再说,我五千人马若能活着回草原,全拜周大人所赐。”
他朝周行德拱了拱手,再不回顾,策马向北疾奔。
五千多鞑靼人也已丧胆,乱糟糟跟了上去。
如退潮的浪花一样,须臾就散了个精光。
周行德等到鞑靼人走完,这才一屁股坐到地上,再没有半丝力气:活过来了,终于活过来了!
……
“大人,大人!”无数明军涌了上来,满眼都是崇拜。
“好样的,周先生谈笑用兵,三言两语喝退敌虏,简直就是诸葛再世!”
“我等能得一条性命,全赖周先生啊!”
“周大人,你没事吧?”
……
“军功,天大的军功!”张鹤站在战场上疯狂大笑。
叶天禹也随他冲过来,一把抱住周行德:“先生,你没事吧?”
周行德也笑得像个疯子:“活过来了……金杂种呢,绑他过来,老子要开他的印,揍他丫挺……娘子,娘子,救我娘子。她肚子还揣着我的娃呢!哈哈哈哈!”
叶天禹:“先生放心,嫂夫人没事。”
“那就好,我先睡一会儿。”
PS:好象是新书期的最后一周了,请大家投些推荐票,送这本书一程。如果你喜欢这本书,喜欢周行德这个油腔滑调,没心没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邻家男孩!
谢谢!
第二十九章 尾声(求推荐票)
万全,永乐皇帝行在。
“蓬蓬蓬!”三朵烟火在空中爆开。
夕阳西下,那轮落日红得像火。
一丝夜风从北面的高原上吹来,通过悠长的峡谷,穿越峻峭的巍岭,终于汇集成浩瀚的澎湃。
宿鸟惊飞,马蹄声如雷鸣,红旗半卷出辕门。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巡逻归来,身上闪亮的铠甲映照晚霞,腾腾杀气和着大股蒸腾而上的热气,与黄尘一道在高天云外恣肆飞扬。
山川壮阔,如此天下,尽握于天威大明之手。
这一刻本该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大明文渊阁学士,执掌内阁机要,永乐皇帝最可信任的文胆金幼孜望着这阔大原野,须胆皆张,正要将阑干拍遍,身后不远处的一片杏林中却传来一阵女子的呼喝声。
金幼孜皱起了眉头,杏林那边可是天子下榻之所,本为肃穆庄严所在,可这个永乐天子却是一个继往开来气吞万里的雄主。自他靖天奉难,登基称帝以来,拓疆土、开运河、迁都城、下西洋,桩桩件件,无不行他人所不敢为。
在这样一个君主身上,就算发生再奇怪的事情也不会让人诧异。
不过,为人君者当有天子的威严,作为内阁学士,金有孜觉得自己有责任提醒皇帝。
他大步朝杏林中走去。
这是北地一年中最好的时日。进得林中,却见满树都是累累硕果,鼻端全是杏子那特有的甜香。
因为有这片杏林,在草木稀疏的万全,是一片难得的荫凉。因此,皇帝成日都呆在林子里处置政务军事,今日也不例外。
天已渐渐黑了,皇帝还没有回宫,这让金有孜大为奇怪。
走进杏林,抬头一看,眼前一幕却让金阁老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
却见永乐皇帝朱棣正半躺在芦席上,一只手枕着靠枕,一只手端着金杯发出一阵豪迈的大笑。
他身上那件红色常服已拉到腰下,露出满是伤痕黝黑发亮的胸膛。
那胸膛健壮得像一块岩石。
同为六十多岁的耄耋老人,金幼孜忍不住看了一眼自己干瘪的胸口,心中没由来的叹息一声,不住摇头: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不过,相比起皇帝的衣冠不整,前面的情形更是荒诞得让金幼孜心中升起腾腾怒火。
却见几个胖大妇人皆只穿露肩短衫和一条犊鼻短裤,赤膊在芦席上摔角。
这些都是明军前一阵从战场上俘获来的蛮族女子,有高鼻深目的波斯人,有长着饼子般扁平大脸的通古斯人,其中甚至还有黑如炭亮如漆的昆仑奴。
林林总总,真真集天下妖怪之大全。
不过,所有女子都是**,身高体壮,厚实得让人如同置身于狂暴的野牛群中。
女人们正大声呼喝着在席上碰撞扭打,满耳都是人体相互撞击的蓬蓬声,听得人惊心动魄。
“荒**烂,丑陋恶劣!”金幼孜痛苦地闭上眼睛。
“陛下,金阁老来了。”一个清亮的声音传来。
金幼孜睁看眼睛看过去,却见皇帝身边站着一个四十来岁,风度翩翩的中年人。
此人眉目清朗,三缕长须,大热天的,却还穿着厚实的官服,洁净的额头上看不到半点汗珠,正是与自己内阁同事杨荣。
一看到杨荣,金幼孜心中大为鄙夷,暗骂了一声:佞臣。
此人身为阁臣,陛下行如此荒诞不经之事,他不但不苦口劝戒,反气定神闲地站在一边侍奉,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气节吗?
听到杨荣说话,永乐皇帝恩一声点了点头,却不理睬,反对场中众夷族女子喊道:“尔等当竭力搏杀,朕会将你们之中的胜出者赏给军中大将为妾,让你们替我大明勋贵生育强壮子女。我大明男儿自然要骑最烈的马,那种弱不禁风对花流泪对月伤心的小脚女子如何能养出敢战勇士?”
“呀---哈!”众女斗得更猛,能够从一个俘虏和营妓摇身一变做公侯侍妾,自然是天大机遇。
突然间,一个女子因为用力过猛,抓裂了对手的嘴角。一时间,惨叫声尖锐响起,满席都是淋漓鲜血。
金幼孜终于忍无可忍了,他提气大叫:“陛下身为天子,如何行得此等荒唐之事?”
“哈哈!”永乐皇帝将杯中酒倒进喉咙,醉眼斜视金幼孜:“阁老来得正好,这里的女子都不错,你也选一个,朕赏你啦!”
“啊!”看着那群异族妇女面口袋一样饱满的胸脯和身上溪流一样的骚汗,金幼孜脑袋里“嗡!”一声就炸开了。
他身体一个摇晃,忙伸手扶住一颗杏树,悲愤地大叫:“陛下的所行所言传出去又让天下人如何评述,只不知道陛下今日的《起居注》又该怎么写?”
所谓《起居注》就是记载皇帝一言一行的挡案文书,大到皇帝每日所处置的国家大事,小的晚上临幸了哪个妃子,事无巨细,都要一一登记在册。
看到金幼孜悲愤的表情,永乐皇帝扑哧一笑,手一挥,让一众异族女子退下。笑眯眯地问身边的杨荣:“杨荣,你是起居官,你说说,今天朕的起居注该怎么写?”
杨荣还是一脸的平静,一拱手:“帝饮宴于杏林,此处风景独好。”
“哈哈!”皇帝笑得前伏后仰:“此处风景独好,不错,不错,就这么写。”
“陛下。”金幼孜气得跳了起来,怒道:“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怎么就不可以了,朕是皇帝。”朱棣呼一声站起来,扔掉手中金杯,**着上身,如同一只猎豹盯着金幼孜:“朕自行得快意之事。”
“陛下啊!”金幼孜软软地坐在席上,老泪纵横。
“阁老你这什么怎么了,你看你看,才说两句话就哭起来了。”皇帝笑了笑,整理好身上衣服,朝金幼孜作了揖:“是朕的错,向你赔礼了。你这人也真是,开不起玩笑,无趣得紧。”
金阁老慌忙直起身,就要跪下。
皇帝一把将他扶起:“不用了,朕自成年以来就沙场征战,不喜繁文缛节。你又是朕最最亲近之人,私底下就不用行大礼了。”
见皇帝说起出这番体己话,金幼孜激动得浑身乱颤,放声大哭起来。
“好了好了,阁老也不要哭了,说正事要紧。”
金幼孜这才擦干眼泪,一脸的惊喜:“陛下下决心了?”
“恩。”朱棣拉起衣服,示意身边的杨荣也坐下,道:“自金阁老你提出要八方张网十面埋伏之后,朕下来想了想,确有几分道理。阿鲁台行踪飘忽,来去无影,偏偏又是被我大明朝吓破了胆子。朕要想揪住他的尾巴,却是千难万难,何不用阁老之( 天下衙门 http://www.xlawen.org/kan/4854/ )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不成,为了我周行德这条小命,说不得要牺牲一下色相了。
周行德立即下了决心,突然深情款款地看着三姐,眼中烟波流动。
他一把握住三姐的右手,装出一副情真意切的模样,柔声道:“三姐你我不得以冒充夫妻,其实……其实我心中却是欢喜得紧。周行德被你挟持,这几天自然是又畏又惧。
其实,以我的急智,要想摆脱你,却容易得很。可是,每每想到如果逃走,这辈子就再看不到你了,心中却空落落无处搁置。罢了,就让我死在你手上好了,也算是一桩美事。
刚才见你落到敌人手中,虽然理智告诉我不能管,也管不了。
事到临头,却也顾不得那许。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冲了过来,只觉得应该救你出去,却不想自己本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样也好,咱们虽然没有夫妻之实,可却能在黄泉路上相亲相爱……
话说到一半,周行德老脸通红,被自己恶心得毛骨悚然。
他妈的,为了活命,老子的色相牺牲惨了!
三姐眼中突然有晶莹的光芒泛起,她伸出左手轻轻地摸了一下周行德的脸,摸了他一脸血泥,喃喃道:“原来你有这个心思,我却不知道,却不知道……我三姐真是笨得可以……”
大滴眼泪从她脸上滚落下来:“和尚,是我害了你啊,早知道你如此在意我,唐三姐当初就不该如此相逼。什么神教大业,什么复仇大计,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总抵不过你的真情实意。”
周行德见三姐被自己哄住,心中大喜:大好,美男计OK!
他忙道:“三姐,我帮你把车掀开,咱们夫妻二人同心协力杀出重围。”
“没用的。”三姐虚弱地摆了摆头。
“怎么……”
三姐深情地看着周行德,柔声道:“没用了,和尚,我受了很重内伤,就算你掀开大车,我也没力气厮杀。别费劲了,咱们安静地坐在这里说一会儿话吧!”
周行德心中大骂:“说你妈比,你想死,我还没活够呢!”
他四下一看,准备找个机会溜掉。
可这一看,心中却是大苦,四周都是重甲武士,刀光剑影,插翅难飞啊!
“这回死定了!”周行德一把甩开三姐的手,站起来准备举双手投降。
可这种当叛徒的事情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刚举起一半,心中突然有一丝羞愧,就用左手狠狠抽了自己一记耳光,只高擎着右手。
我周行德虽然是小白领小市民一个,什么志存高远自然谈不上,连个大丈夫都不是。可临阵投敌,去做汉奸却是万万不可。
他迎着鞑靼人的大军高声大喊:“我是大明京营禁军运输营随军参赞周行德,乃监军张鹤张大人叶天禹叶将军派来的使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阿鲁台,可敢见我否!”
不行了,不行了,只得忽悠,看能不能忽悠住这群蛮子,活一刻算一刻吧。
如果不采用非常手段,立即就会被砍成肉酱。
拨刺换了马冲了回来,他提起大棍就要朝周行德头上砸去:“这个汉子是我的!”
“住手!”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大阵中传来:“让所有的儿郎都撤下来!”
第二十六章 从容就义是假象
“周先生单骑冲敌阵了!”有人大叫。
看到周行德从山坡上滚落下去,所有的明军都张大了嘴巴。
叶天禹大惊,一声虎吼:“来人来,随我杀出去救周先生回来!”
“是!”就有十来个士兵就随着主将跳出车阵。
“你们想干什么?”张鹤一把拖出叶天禹,大声叫道:“叶天禹,你是主将,不要擅离职守。”
“他妈的,周先生都要以身殉国了,难道不救?”叶天禹竭力挣扎着,他刚才已经在阵中来回冲杀了十余次,浑身都是鲜血,铠甲也被砍得稀烂。
以他的力气,要想甩开张鹤这个文人也是一件容的事情。
可刚一用力,却见身上软得不行,竟摆脱不了。
原来,他刚才因为厮杀太甚,已经脱力。
叶天禹连声怒骂:“张鹤,周先生是我的老师,若见死不救,我还是人吗?你这鸟人我最清楚不过,一直对周先生有成见,你肯定是想害死他!”
张鹤愤怒地将一口唾沫吐到他的脸上,嘶声喝道:“叶天禹,都什么时候了,还说什么个人恩怨?今晚咱们都要一死以报君恩,现在死和下一刻死左右都逃不过一个死字。可就算要死,也得多消灭一个鞑靼蛮子。多杀死一个鞑靼人,我大明就多一分胜算。如今最好的办法是以大车为依托,不断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现在贸然出击,只能被敌人全歼,死得毫无意义。你身为一军之主将,怎么连这个道理也想不透?”
叶天禹也不起抹脸上的唾沫,怒啸一声:“老子这个劳什子主将也不做了,你是监军,你来带兵,我自去救周先生。”
“不许去!”张鹤气得眼泪都迸出来了:“老叶,叶将军,咱们以前虽然有诸多龌龊,可经此一战,却是生死交情了。周行德是你的先生,我自然尊敬。可是,现在过去已经晚了。而且你看,周先生也有必死的觉悟。如今的他正与妻子话别,然后从容就义,你我……就不要去打搅他了。”
他长嘶一声:“周行德大人真乃慷慨壮士也!”
叶天禹闻言转头看去,正好看到周行德握住三姐的的说话,分明就是交代后事。
他突然仰天一声悲号:“周先生,一路走好!”
虎目有热泪滚滚落下。
正伤感中,有卫兵突然叫道:“叶将军,张大人,鞑靼人退了。”
叶天禹和张鹤一呆,放眼望去,却见刚才还恶狠狠扑来的鞑靼军开始慢满回缩,最后退到山坡下,重新整理队型。
一面挂着五色旄尾的中军大旗缓缓前来。
有眼尖的士兵喊:“是鞑靼太师阿鲁台!”
一刹那,刚才还沸反盈天的战场突然安静下来,只余风掠过旷野,带动旗帜呼啦鸣响。
满世界都是冲天血气。
……
周行德还是高高举起右手,大喝:“阿鲁台,可敢与我说话乎?”
鞑靼人的大阵缓缓分开,一面大旗和十几个铁甲骑兵簇拥着一个头戴闪亮金冠的老人走来。
就在这时,天突然亮开,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日光照在那顶金冠上,刺得人眼睛生疼。
那老人摘下头盔,露出一头白发。
闪亮的金光消失,周行德这才恢复视力。
老人身材不高,有些瘦小。
他朝周行德点了点头:“我是阿鲁台,大元太师,来者何人?”
“太师,太师!”所有鞑靼人同时挥舞手中兵器大叫,面上都是崇拜和激昂。
上万匹战马长声嘶鸣,马蹄踩在地上,激起高高的烟尘。
这是鞑靼人最后的精锐,这一刻竟显威势。
听到来人自报家门,周行德心中一震,他耳朵里全是敌人的呼啸,已经被震得忘记了害怕。
好大场面啊!
大丈夫当如是才算是不白活一世,只有这样的人生才够滋味。
以前,他只想平平安安过一辈子,见识到阿鲁台的威风之后,心中突然有了无限的向往。
他放下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
按说,就算周行德是叶天禹和张鹤派来的使者,阿鲁台只需派人把他带到自己面前问话就是,根本就没必要亲自过来。
没人知道他为什么亲临一线。
周行德也想不了那么多,如今,他只需扣死自己的使者身份,就能活命。古代战争之中有一个法则:不斩来使。
既然要冒充使者,就得有个使者的样子。
周行德朗声道:“我乃运输营参赞周行德,奉命前来传话。尔等犯我大明天威,已是不赦大罪。如今又偷袭我运输营,难道不怕我大明军威吗?还不速速离开,或许还能逃得一条性命,保全你鞑靼一族。否则,我主力一到,鞑靼合族上下,寸草不留!”
……
他这一声喊,声音极大,远远传开,回荡在旷野之上。
明军车阵之中,叶天宇闻言一怔,忍不住问身边的张鹤:“张大人,我们什么时候派周先生去做使者了?”
张鹤却是一脸郑重,低喝:“好个周大人,此举大挫敌人锐气,大涨我军士气,果然好计。”
他跳上大车,大吼:“我主力一到,鞑靼合族上下,寸草不留!”
一千多明军士兵同时大叫:“寸草不留!”
一时间,明军士气大振。
……
阿鲁台脸色难看起来。
拨刺大骂:“太师,让我杀了这个大言的小子。”
阿鲁台摆摆头:“血染甲衣,你夫妻二人都是少见的勇士,不错,不错!”
周行德刚才已经被拨刺吓得浑身是汗,双腿不为人知地微微发颤。
他不敢再耽搁,拱了拱手:“好了,话已经带到了,告辞。”说完,就走到三姐身边,奋力起去掀那辆大车。
可那车是如此沉重,无论如何使力都掀之不起。
如果可以,周行德倒想不管这个女魔头独自一个人回阵,可现在的情形,如果对她的生死不闻不问,却不大妥当。
三姐心中感动,还在不住流泪,声音哽咽:“和尚,不要管我,你自己回去吧!”
周行德摇头不语,只咬牙用力。心中却是大骂:废话,老子当然不想管你这个拖油瓶了。可如果就这么独自一人回阵,我的名声可就坏掉了,以后还怎么见人,非被人在背后打黑枪不可。
鞑靼军也没有人上前动手,都楞楞地盯着他看。
阿鲁台突然叹息一声:“你夫妻二人也是勇士,我也不杀你们。周大人,你的职责已经完成,就不要在到明军那里等死了,留在我身边吧,我这里也需要人才。碰到你这样的人物,自然不肯再放回去了。”
第二十七章 若个书生万夫长
投降还是不投降,这是一个问题。
周行德心中微动,投降有投降的好处,首先可以暂时保住性命,徐为之图,大不了以后找机会逃回来中原就是了。
可是,要想逃回来只怕没那么容易。
据周行德所知道的,阿鲁台所率的鞑靼族以前也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所辖之地从东向西囊括嫩江至科尔沁之间的广大地域。
可惜在明成祖连续不断的打击下,实力衰弱得厉害。在未来的十年之中,鞑靼人会被即将崛起的瓦剌人彻底取代,被驱除出蒙古草原,向西迁徙。
宣德九年的时候,阿鲁台被瓦剌击败,身死族灭。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鞑靼人就要变成丧家之犬在草原上四处逃窜。
老子跟了他会有好日子过?
最终的结果是随他一同完蛋。
再说,帮着鞑靼人打汉人当带路党那是后世JY干的,我可是一个正宗的五毛,做出这种数典忘祖的脏事,就算是死了,也愧对先人。
这事做不得。
可是,如果不投降,立即就要死了。
周行德心中乱成一团。
……
阿鲁台笑眯眯地看着周行德。
身为北元太师,一辈子不知经历过多少风刀雪箭风云诡谲,周行德面上的表情如何瞒得过他。
看得出来,这个使者虽然悍勇,可一站到自己面前眼珠子却滴溜溜转动,显是一个有心计的聪明人。
这人只要一聪明就知道畏惧,只要心中惧怕,未必不能招揽到我鞑靼军帐下。
这些年,鞑靼人屡屡败与明军之手,可说是被打得七零八落。除了明军实在强大之外,同他们缺少内应也有极大关系。
以前入寇明朝边境,阿鲁台总是带着兵马瞎打一气,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没有捞到任何实惠。很多时候,他本来想攻下一个寨堡夺些钱粮,可一打才发现碰到一座戒备森严的军事堡垒,吃大亏不说,还一无所获。
至于明朝边军如何部署,战事一启,军队如何调动,如何配合,更是一无所知。
汉人的兵法上说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如今,他阿鲁台是知己不知彼,长此以往,这仗也不用打了。
以前,他也不是没想过抓几个俘虏,收买一些汉人。
可问题是,鞑靼人在战场上鲜有斩获,偶尔抓到几个俘虏,都是最最低级的小卒,至于军官,那是想都别想。
而明朝正处于国力最鼎盛时期,百姓、士绅以身为大明子民为荣,怎么可能将鞑靼胡虏放在眼里,接受他阿鲁台的收买?
老实说周行德还是他这些年抓到的最大的官,且是明军参赞。这么一个深知明朝内情的人物,自然要好好笼络,留在身边听用才是。
如果连叶天禹军的使者都招降了,对山冈上那队明军的打击肯定是致命的。
一想到一旦周行德跪地投降,山上敌人一团混乱的情形,阿鲁台嘴角微微上翘:一举两得,果然好计。
战场安静得很,看到周行德还皱着眉头思索,阿鲁台知道不能再耽搁下去。
他立即运动丹田之气,用尽全身力气对身边众鞑靼骑士大喊:“众人听着,从现在开始,周行德周大人就是我大元朝的万夫长,我阿鲁台最可信赖的臂膀,尔等以后当侍他如我。如有得罪,定斩不饶!”
“是!”众鞑靼骑兵同时大喊。
……
听到阿鲁台这声喊,山冈上的明军“嗡!”一声乱了起来。
刚才他们之所以奋力作战,凭的就是胸中那一口气。全然没想到,其实运输营可用之兵不过数百,其他千余人不是辅兵就是伤病。
经过刚才这一场血战,至少有数百人彻底闭上了眼睛。
其他士兵都是人人疲乏欲死。
如今,见周先生投降鞑靼人,那一口气顿时泻了。
不少人都丢掉了手中兵器,坐在血流成河的泥地上大口喘息,再提不起半点战斗**。
所有人都是一脸灰白,精神颓废到极点。
如果鞑靼人再组织一次进攻,明军只怕再无法抵抗。
有人发出低低的哭声:“娘,儿子就要以身殉国,再不能替你养老送终了。”
“大哥,今日我兄弟二人就要走在一起了。”
“老何,会写字不,麻烦在我衣服上写下我的名字,将来也好收尸。”
……
山冈上,叶天禹狠狠地握着拳头,直握得指节发白,嘶声低吼:“可恶,可恶,鞑靼人好恶毒的诡计,周先生不会投降的!”
“怎么不可能,我看这个周行德也就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鞑靼人退兵之后,金生不知什么时候从车底下钻了出来,站到叶天禹和张鹤身边。
“你这鸟人胡说什么?”叶天禹怒视金生。
金生吓得退了一步,大声冷笑:“本来就是,他若不怕死,先前怎么死活要同我和段兄争着去万全送信,还不是想借机逃跑?张大人,依小生看来,我军士气已丧,大人你还是骑上快马带一支精锐杀出重围吧,迟了就来不及了?”
张鹤猛地转身狠狠盯着金生:“住口,你这个小人自己贪生怕死,却以为天下人都如你一样龌龊不堪?本官身为监军,怎能丢掉军队独自偷生?周先生志高行洁,怎么可能投降蛮夷?”
说到这里,他怒气勃发,大喝:“还不快点退下!”
“……”金生一脸恼恨地缩回车下。
……
投降还是不投降,这不是一个问题。
听阿鲁达说了半天,周行德心中却是一动,暗自冷笑:所谓言多必失,死老头你说了这么多有个屁用。老子对你的过去将来可清楚得很,自然不会随你一起完蛋。对了,如今的鞑靼已经衰弱成这种模样了,他们这次贸然深入长城内侧,难道就不怕吗?
现在投降,将来必死无疑,还得背上汉奸的恶名;不投降,现在未必就死,还博得一个义士美名,这个险值得一冒。
恩,必须嘴硬到底。老子就不相信阿鲁台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使者?
想到这里,周行德突然仰天轰然大笑,这一阵笑声可谓穿云裂石:“可笑可笑,阿鲁台你让我做万夫长,你鞑靼有这么多兵吗?只怕这五千骑兵是你鞑靼一族硕果仅存的最后一支部队吧。你又从哪里去弄一万人给我带?这种名不符实的光杆司令咱可不想做!”
阿鲁台身体一颤,脸上的笑容消失,满是皱纹的脸顿时失去了血色。
第二十八章 千军万马退潮去(求推荐票)
这一声喊周行德用尽了全身力气。
“只怕这五千骑兵是你鞑靼一族硕果仅存的最后一支部队吧!”
“这种名不符实的光杆司令咱可不想做!”
声音远远扩散开去,在整个旷野上回荡。
张鹤眼睛里沁满了泪水,身体忍不住剧烈颤抖,嘶声叫道:“好个周行德,好个无双国士!”
叶天禹猛地跳上大车,对手下士兵大喊:“大家都听到周先生所说的吧,这是鞑靼人最后的军队。哈哈,鞑靼人所有的军队加一起竟然啃不动我们这支全是伤病的运输营。你们都是我大明朝的勇士,弟兄们,咱们加一把子劲,让前线的主力们知道我们不是笨蛋!他妈的,还想招降我们周先生,鞑靼丧家犬一样的军队也配说这种话?”
众明军同时哈哈大笑:“鞑靼人最后的主力就这个熊样,废物,完全是废物!”
阿鲁台还是一脸苍白,他身边的拨刺已经按耐不住:“太师,杀了这个狗东西!”
“杀了,杀了!”五千鞑靼骑兵都是群情激奋。
周行德已经把话说死,这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大笑。
他站在两军阵前,背负双手,一脸闲适,心中得意:咱今天的亮相真是酷毙了!
阿鲁台一举手,五千鞑靼同时安静下来。
他面脸都是疲惫,叹息一声:“周大人,我鞑靼军的内情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周行德:“天下人都知道你鞑靼的形势已经恶劣到无以复加的地方,南有我大明雄军,东有朵颜三卫铁骑,将来你们鞑靼逃无可逃。天下之大,竟无处容身了。”
这一句诛心之言如一记大锤击中阿鲁台心中,他失惊叫道:“朵颜三卫也来了?”
周行德心中安骂,废话,这些都是记载在历史书上的,我这个先知比任何人都清楚:“正在路上,不日可到。阿鲁台,我劝你还是快点退兵回草原吧,迟了,就走不了啦。”
此言一出,鞑靼军人人脸上变色。他们虽然惧怕明军,可因为都是骑兵,打不过还可以逃。可朵颜三位也全是骑兵,如果等他们开进战场,想逃也没地方逃。
一阵骚动在鞑靼人大军中扩散,这下,鞑靼人反军心不稳士气沮丧。
阿鲁台知道任由周行德说下去,这支队伍就没办法打仗了。
淡淡一笑:“周大人,与其担心我鞑靼,还不如多操心一下你们运输营一千多将士的生死。我鞑靼军虽然不是你们大明朝的敌手,可消灭你们这一千多人,却是举手之劳。”
“真的吗?”周行德这人有个习惯,越是在紧要关头,思路越敏捷。说了半天话,以前从历史书上得到的那些信息逐渐连成一串,清晰起来。
“的确,你要灭掉我们这支运输营不是什么难事。可你想过没有,我运输营一千多人马可不是泥塑木雕,你想杀光我们,也得付出极重的代价。到时候,只怕还得付出几百条性命。如今,你们鞑靼能战之士还余多少,死一个少一个,又从什么地方去补充?”
“与其同我等在这里徒争意气,还不如快点回草原去吧?你这次深入我国境两三百里,不过是想抢些人口财物。草原才是你们的根本,为了些许黄白之物,你想让朵颜三卫挖了你的根本吗?”
“住口,住口!”拨刺大声怒吼。
阿鲁台突然笑了,他放下右手,一脸玩味地看着周行德:“朵颜三卫从东北过来尚需要时日,时间足够我杀光你们这支运输营。”
周行德冷哼:“每战都有其战役目的,我不明白太师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兵法有云:将不可以怒兴师。太师乃是智谋出众之人,这种战斗不但要消耗你鞑靼军大量有生力量,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不认为你会这么做。”
“未必。”阿鲁台悠悠道:“正如你刚才所说的,我军屡屡败与明军之手,这次深入明国内地,若一无所获,我军士气将荡然无存,以后还有什么精气神与你等沙场对决?你是聪明人,同你说话,也不用掩饰什么。某当取而等一千多颗头颅震慑天下,激励我鞑靼民心志气。没错,这是我鞑靼仅存的军力,死一个少一个。可若连士气都丧失了,还如何在草原立足。我们这一辈人打光了,最多十来年,新一代鞑靼战士又成长起来。可若连勇气也丢了,却不是一代两代人所能重新建立起来的。这样说,你可满意了?”
“对,杀光他们!”拨刺大叫。
周行德心中叫苦,他没想到自己先前一番话反激起了阿鲁台的凶性,一心要同运输营死磕到底。
可是,他还留有后手。
周行德继续喝道:“太师我且问你,若你把这五千人都丢在这里呢?鞑靼人还有将来吗?”
“都丢在这里,就凭你们这一千多残兵?”拨刺大笑。
阿鲁台却一摆手示意拨刺别说话,反问道:“那好,你说说怎么才能把我们全军都留下?”
他这个疑问正中周行德下怀,他大声道:“太师若要全歼我军自然容易,可是,你们肯定要付出不小代价。最要命的是,你们浪费时间了,只需拖住你们一天,你就别想回草原了。”
“如今的形势太师只怕还不知道,我大明朝皇帝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你上套呢?现在,我大明天子自坐镇万全。左掖:英国公张辅率部出府以东的鸡鸣山;右哨:阳武侯薛禄到达雕鹗堡;朱荣率五千骑趋兴和。从龙门、云州、独石、偏岭、西凉亭、闵安、威虏镇、行州、威远川,至开平、应昌,都有我大军驻防。阿鲁台,你还不走,要在这里等死吗?”
这一切可都是记载在史籍上的,只不过时间要往后推迟一个月。
这个十面埋伏之策出自明成祖之手,本打算一举灭掉鞑靼人这个大患。
只可惜,在真实的历史上阿鲁达发觉不对,提前识破了朱棣的计策,不敢于明军交战,领轻骑连夜急遁,逃之夭夭。
周行德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这段历史提前,反正这一仗后来也没打成。
明军大多是步兵,大同至北京一线,全是荒僻旷野,要想捕捉一人双马的鞑靼主力根本没有可能。要对付草原骑兵,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以骑破骑。
明成祖的想法虽好,可实际上却毫无用处。其实,到战役结束,朱棣才意识到发大军围歼鞑靼根本没有可能。
至于永乐二十二年的最后一次亲征,不过是他最后的坚持而已,内心之中未免还抱着一丝幻想。
周行德所说的一切,字字句句都如利刃割在阿鲁台心上。
他这次深入明过内地顺利得出奇,竟然没有遇到一点抵抗。
这可不是永乐皇帝的风格啊!
他这一路走得疑心重重,内心死活不塌实,总觉得前面有个恶毒的陷阱在等着自己,想把这五前鞑靼骑兵囫囵吞下,连骨头带渣半星半点也不剩。
如今听了周行德一席话,心中的不安总算变成了现实。
明强元弱,明朝皇帝只要愿意,随时都能组织一支十万人的大军,这十多年来的战争,明军是越打越多,越打越强。而鞑靼人则死一个少一个,根本没有与敌对决于沙场的心气。这样的战争打下去,终有一天会将鞑靼人血流干。
难道,我大元的荣光再也无法恢复。我鞑靼真要亡国灭种了吗?
这个周行德也不知道什么个什么官,竟对鞑靼和明军的虚实知道得一清二楚。
如果真如他所说那样,我军已经处于包围之中,却不能再为这区区一千明军耽搁。
此去草原尚有两百来里,以明军的速度,一日之间就能赶到。
而消灭这支明军运输营,以我军现在的士气,半天能拿下吗?
阿鲁台嘴唇微微颤,想说些什么鼓舞士气,偏偏无从说起。
良久,他才长叹一声:“大明朝有周大人这样的人物真让人羡慕,拨刺,走吧!”
拨刺惊叫:“太师……”
传来了撤退的号角。
拨刺提起大棍:“杀了这个家伙!”
阿鲁台回头:“不必,他是使者,杀使会有报应的。再说,我五千人马若能活着回草原,全拜周大人所赐。”
他朝周行德拱了拱手,再不回顾,策马向北疾奔。
五千多鞑靼人也已丧胆,乱糟糟跟了上去。
如退潮的浪花一样,须臾就散了个精光。
周行德等到鞑靼人走完,这才一屁股坐到地上,再没有半丝力气:活过来了,终于活过来了!
……
“大人,大人!”无数明军涌了上来,满眼都是崇拜。
“好样的,周先生谈笑用兵,三言两语喝退敌虏,简直就是诸葛再世!”
“我等能得一条性命,全赖周先生啊!”
“周大人,你没事吧?”
……
“军功,天大的军功!”张鹤站在战场上疯狂大笑。
叶天禹也随他冲过来,一把抱住周行德:“先生,你没事吧?”
周行德也笑得像个疯子:“活过来了……金杂种呢,绑他过来,老子要开他的印,揍他丫挺……娘子,娘子,救我娘子。她肚子还揣着我的娃呢!哈哈哈哈!”
叶天禹:“先生放心,嫂夫人没事。”
“那就好,我先睡一会儿。”
PS:好象是新书期的最后一周了,请大家投些推荐票,送这本书一程。如果你喜欢这本书,喜欢周行德这个油腔滑调,没心没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邻家男孩!
谢谢!
第二十九章 尾声(求推荐票)
万全,永乐皇帝行在。
“蓬蓬蓬!”三朵烟火在空中爆开。
夕阳西下,那轮落日红得像火。
一丝夜风从北面的高原上吹来,通过悠长的峡谷,穿越峻峭的巍岭,终于汇集成浩瀚的澎湃。
宿鸟惊飞,马蹄声如雷鸣,红旗半卷出辕门。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巡逻归来,身上闪亮的铠甲映照晚霞,腾腾杀气和着大股蒸腾而上的热气,与黄尘一道在高天云外恣肆飞扬。
山川壮阔,如此天下,尽握于天威大明之手。
这一刻本该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大明文渊阁学士,执掌内阁机要,永乐皇帝最可信任的文胆金幼孜望着这阔大原野,须胆皆张,正要将阑干拍遍,身后不远处的一片杏林中却传来一阵女子的呼喝声。
金幼孜皱起了眉头,杏林那边可是天子下榻之所,本为肃穆庄严所在,可这个永乐天子却是一个继往开来气吞万里的雄主。自他靖天奉难,登基称帝以来,拓疆土、开运河、迁都城、下西洋,桩桩件件,无不行他人所不敢为。
在这样一个君主身上,就算发生再奇怪的事情也不会让人诧异。
不过,为人君者当有天子的威严,作为内阁学士,金有孜觉得自己有责任提醒皇帝。
他大步朝杏林中走去。
这是北地一年中最好的时日。进得林中,却见满树都是累累硕果,鼻端全是杏子那特有的甜香。
因为有这片杏林,在草木稀疏的万全,是一片难得的荫凉。因此,皇帝成日都呆在林子里处置政务军事,今日也不例外。
天已渐渐黑了,皇帝还没有回宫,这让金有孜大为奇怪。
走进杏林,抬头一看,眼前一幕却让金阁老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
却见永乐皇帝朱棣正半躺在芦席上,一只手枕着靠枕,一只手端着金杯发出一阵豪迈的大笑。
他身上那件红色常服已拉到腰下,露出满是伤痕黝黑发亮的胸膛。
那胸膛健壮得像一块岩石。
同为六十多岁的耄耋老人,金幼孜忍不住看了一眼自己干瘪的胸口,心中没由来的叹息一声,不住摇头: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不过,相比起皇帝的衣冠不整,前面的情形更是荒诞得让金幼孜心中升起腾腾怒火。
却见几个胖大妇人皆只穿露肩短衫和一条犊鼻短裤,赤膊在芦席上摔角。
这些都是明军前一阵从战场上俘获来的蛮族女子,有高鼻深目的波斯人,有长着饼子般扁平大脸的通古斯人,其中甚至还有黑如炭亮如漆的昆仑奴。
林林总总,真真集天下妖怪之大全。
不过,所有女子都是**,身高体壮,厚实得让人如同置身于狂暴的野牛群中。
女人们正大声呼喝着在席上碰撞扭打,满耳都是人体相互撞击的蓬蓬声,听得人惊心动魄。
“荒**烂,丑陋恶劣!”金幼孜痛苦地闭上眼睛。
“陛下,金阁老来了。”一个清亮的声音传来。
金幼孜睁看眼睛看过去,却见皇帝身边站着一个四十来岁,风度翩翩的中年人。
此人眉目清朗,三缕长须,大热天的,却还穿着厚实的官服,洁净的额头上看不到半点汗珠,正是与自己内阁同事杨荣。
一看到杨荣,金幼孜心中大为鄙夷,暗骂了一声:佞臣。
此人身为阁臣,陛下行如此荒诞不经之事,他不但不苦口劝戒,反气定神闲地站在一边侍奉,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气节吗?
听到杨荣说话,永乐皇帝恩一声点了点头,却不理睬,反对场中众夷族女子喊道:“尔等当竭力搏杀,朕会将你们之中的胜出者赏给军中大将为妾,让你们替我大明勋贵生育强壮子女。我大明男儿自然要骑最烈的马,那种弱不禁风对花流泪对月伤心的小脚女子如何能养出敢战勇士?”
“呀---哈!”众女斗得更猛,能够从一个俘虏和营妓摇身一变做公侯侍妾,自然是天大机遇。
突然间,一个女子因为用力过猛,抓裂了对手的嘴角。一时间,惨叫声尖锐响起,满席都是淋漓鲜血。
金幼孜终于忍无可忍了,他提气大叫:“陛下身为天子,如何行得此等荒唐之事?”
“哈哈!”永乐皇帝将杯中酒倒进喉咙,醉眼斜视金幼孜:“阁老来得正好,这里的女子都不错,你也选一个,朕赏你啦!”
“啊!”看着那群异族妇女面口袋一样饱满的胸脯和身上溪流一样的骚汗,金幼孜脑袋里“嗡!”一声就炸开了。
他身体一个摇晃,忙伸手扶住一颗杏树,悲愤地大叫:“陛下的所行所言传出去又让天下人如何评述,只不知道陛下今日的《起居注》又该怎么写?”
所谓《起居注》就是记载皇帝一言一行的挡案文书,大到皇帝每日所处置的国家大事,小的晚上临幸了哪个妃子,事无巨细,都要一一登记在册。
看到金幼孜悲愤的表情,永乐皇帝扑哧一笑,手一挥,让一众异族女子退下。笑眯眯地问身边的杨荣:“杨荣,你是起居官,你说说,今天朕的起居注该怎么写?”
杨荣还是一脸的平静,一拱手:“帝饮宴于杏林,此处风景独好。”
“哈哈!”皇帝笑得前伏后仰:“此处风景独好,不错,不错,就这么写。”
“陛下。”金幼孜气得跳了起来,怒道:“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怎么就不可以了,朕是皇帝。”朱棣呼一声站起来,扔掉手中金杯,**着上身,如同一只猎豹盯着金幼孜:“朕自行得快意之事。”
“陛下啊!”金幼孜软软地坐在席上,老泪纵横。
“阁老你这什么怎么了,你看你看,才说两句话就哭起来了。”皇帝笑了笑,整理好身上衣服,朝金幼孜作了揖:“是朕的错,向你赔礼了。你这人也真是,开不起玩笑,无趣得紧。”
金阁老慌忙直起身,就要跪下。
皇帝一把将他扶起:“不用了,朕自成年以来就沙场征战,不喜繁文缛节。你又是朕最最亲近之人,私底下就不用行大礼了。”
见皇帝说起出这番体己话,金幼孜激动得浑身乱颤,放声大哭起来。
“好了好了,阁老也不要哭了,说正事要紧。”
金幼孜这才擦干眼泪,一脸的惊喜:“陛下下决心了?”
“恩。”朱棣拉起衣服,示意身边的杨荣也坐下,道:“自金阁老你提出要八方张网十面埋伏之后,朕下来想了想,确有几分道理。阿鲁台行踪飘忽,来去无影,偏偏又是被我大明朝吓破了胆子。朕要想揪住他的尾巴,却是千难万难,何不用阁老之( 天下衙门 http://www.xlawen.org/kan/4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