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末代捉鬼人 > 末代捉鬼人 第 13 部分阅读

第 13 部分阅读

    明显的特征来看,正是被鬼上了身。这时候根本不用再掐中指、看眼瞳啥的。

    我高祖父从带来的那些物件儿里,慢慢抽出一根蘸过鸡血的柳条,问赵老大,“赵大山,你想去干啥?”

    “赵大山”闻言,慢慢把身子转过来,正面对着我高祖父,眼神一低,看了看我高祖父手里的柳条,没说话。

    “你说吧,有啥心愿?”我高祖父又问。

    “赵大山”还是没说话。

    我高祖父把声音缓和下来,又说:“俺知道,你是一位将军,这些小辈儿们不知道天高地厚,打扰咧你老人家哩清净,这个好办,俺让他们给你烧香烧钱,磕头赔罪,你看咋样儿?”

    一般对付这些上身的鬼,最好能和平解决。一般上了人身的鬼,都是有啥心愿未了,只要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不用费手脚,自然会离开的。

    干我们这一行的,能和平解决,绝不正面冲突。虽然这时候我高祖父心里清楚这鬼的目的,但是这些客气话还是要说的,万一这“将军”提出要求,能和平解决呢,再说这些当将军,生前杀气重,死后鬼魂的戾气也重,送起来要比普通鬼魂麻烦很多。

    “赵大山”还是没说话,盯着我高祖父看了一会,转身就走。

    这时候,就可以说是谈判失败了,软已经不行,只能来硬的了。我高祖父几步追过去,抬起柳条在赵大山后背狠抽了一下。

    赵大山“哎呦”一声,转头身瞪了我高祖父一眼,我高祖父再次用柳条在他脖颈子里抽了一下。

    赵大山顿时哇哇大叫,回身用手里的菜刀就砍,菜刀可不是柳条,这砍身上可是要出血、要人命的。

    我高祖父慌忙朝旁边闪躲,赵大山一刀落空,不过他并没有趁势追击,把我高祖父逼退以后,转回身接着朝前走,他好像是有目的性的,不想跟我高祖父纠缠。

    这时候,要是我高祖父猜得没错的话,这位将军的墓冢现在正在被人盗挖,这将军附在赵老大身上,是想回去保护自己的墓冢。像这种事,我高祖父还是头一次遇上,过去王守道都没跟他说过。

    鬼魂还会保护自己的墓冢,这听起来都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种事儿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我以前听说过一个汉朝的墓,那墓叫什么“龙虎茔”。君王在里面下葬,一口武将的棺材放在君王墓室外面,盗墓贼只要敢动里面君王的棺椁,那武将的鬼魂就会跑出来报复。

    后来那墓还是给人挖了,至于那武将鬼魂到底是怎么回事,盗墓贼又怎么对付武将鬼魂的,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当然了,我听说的这些不见得是真的,还有待考证。不过在东汉时期,道家学说非常盛行,保不齐那些道术里真有这种控制鬼魂守墓的方法。

    有些东西,是咱们寻常人不了解的,我知道的也不多,跟各位朋友一样,我也是个寻常人。

    我高祖父这时候遇上的,跟汉朝那个“龙虎茔”很相似。当然了,我高祖父并不知道什么“龙虎茔”,他这时候见“赵大山”要走,而且手里拎着菜刀不好对付,忙把柳条收起来,从身上掏出一根蘸了鸡血掺墨汁的红头绳,也就是红线,六尺多长,把红线一头拴个活套儿,几步追上去,套在了“赵大山”的脖子里,然后拉住另一头,用力向后一拉。

    别看只是一根香一样粗细的红线,这时候的威力奇大,我高祖父这么一拉,硬是把“赵大山”拉了个仰面朝天,没等“赵大山”反应过来,我高祖父丢掉红线,从身上掏出王守道留给他的小瓶子,趁势将瓶子摁在了“赵大山”的眉心,嘴里快速念动咒语,在瓶子底啪啪啪连拍三下。

    这时候,原本还想挣扎的赵大山,浑身机械性抖了起来,像发了羊癫疯似的。我高祖父死死摁住瓶子不撒手,跟他较上了劲儿。

    不大会儿功夫,从赵大山嘴里冒出了白沫儿,又过一会儿,赵大山四肢一软,瘫在地上不再动弹,脸上那股诡异气息也渐渐褪去。

    我高祖父见状,长长松了口气,把瓶子从赵大山眉心拿下来,迅速塞住了瓶盖。

    这种用瓶子收鬼的方法,好像很多民间捉鬼人都会,我不知道是在帖子里,还是在群里,看到一位朋友说,他爷爷就是干这行的,有这种收鬼的瓶子,其实,我挺想见识见识这瓶子长啥样儿,可惜我们家这瓶子给我太爷年轻的时候弄碎了,留给我的,只剩下了传说。

    我也帮人赶过鬼上身,可比我高祖父这赶法儿费劲多了,具体我是怎么赶的,这个等以后再说吧。

    之前蔡府里那个小厨子张江,也上过黑大个儿的身,我高祖父用桃木楔把他砸了出来,那种上身和这时候的上身性质不太一样。张江那种属于临时性的,就像过路鬼一样,只是暂时的,很容易赶走。

    “赵大山”这种,就像常驻鬼一样,根深蒂固,目的性很强,不达目的不会罢手,赶起来就要费上很多手脚,再说赵大山手里还拎着把菜刀,不能离的太近,还得速战速决,不然给他手里的菜刀砍上就麻烦了。

    言归正传。我高祖父把那位“将军”的鬼魂收进瓶子里以后,蹲下身给赵家老大把了把脉。我高祖父不懂医术,王守道可能懂医术,但是没教我高祖父。

    第四十六章 暖魂鬼玉

    我高祖父这时候把的这种脉,和中医把的那种脉,完全是两码事,按照我们这些人的说法,中医把的那是“阳脉”,我们把的是“阴脉”,这个解释起来也不是太好解释。

    这么说吧,中医治的是实病,我们治的是虚病。实病把阳脉,虚病把阴脉,虽然同样是在手腕上把脉,但是得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有些事我也只能说到这儿了,毕竟我是在写我们家的经历,不是在开课授徒。

    这时候赵大山鬼上身的症状已经没有了,魂儿也没丢,就是被阴气冲了身,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醒过来。

    把手从赵老大手腕上拿开以后,我高祖父彻底放了心,从地上站起身,抬头朝天上看了看,掐了一下心思点儿,基本上已经二更天了,也就是已经过了晚上九点了。

    我高祖父就寻思着,把赵老大背回去。就在这个时候,从草坡另一头隐约传来说话声,声音很轻。少时,传来了亮光,像是火把光,我高祖父觉得挺奇怪。

    古时候一到夜里,可不比现在,过去飞贼强盗,杀人越货,什么样的人都有,特别是在这种荒山野岭。我高祖父只是个抓鬼的,不是啥江湖侠客,他赶忙猫身躲进了一堆乱草里。

    不大一会儿,光线越来越亮,草坡顶上出现两个人,距离我高祖父这里,也就七八米的样子,我高祖父借着火把光把那两个人看了个清清楚楚。

    两个人都是短衫打扮,像是干粗活的出身,这时候衣服上全是摩挲出来的黄土沫子,就像刚从土洞里爬出来的似的,其中举着火把的那个人,我高祖父看着有点眼熟。

    愣了一下以后,我高祖父想起来了。

    就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赵老三家来了个和赵老三年龄差不多的壮年人,说是来看望赵老三的。那人走了以后,赵婆婆跟我高祖父说,这人是她三儿子唯一一个朋友,同村的,当时我高祖父也没在意。

    另外一个人,手里拎着个小包袱,跟枕头差不多大小,包袱里鼓鼓囊囊的。

    两个人这时候鬼鬼祟祟,样子显得并不是那么从容。他们没有发现草窝里的我高祖父,也没有看到坡下昏迷的赵老大,很快朝另一个方向下了草坡,钻进了玉米地里。

    等两个人走远以后,我高祖父从草窝里站了起来,愣在那里想了想,随后他朝地上昏迷的赵老大看了一眼。

    赵老大被将军鬼魂附身,拎着菜刀来到这里,现在又出现两个鬼鬼祟祟的家伙,浑身黄土,手里还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这说明什么呢?恐怕这不是巧合,只能说明一点。

    我高祖父在确定赵老大没事以后,信步走上草坡,然后顺着刚才那两个家伙出现的方位,下到了草坡另一头儿。

    在草坡另一头中下部位置,我高祖父发现一个水井口大小的土洞,算是个斜洞,感觉这斜洞的角度,刚好直通这座大草坡的内部,因为我高祖父没有火把,看不到洞里的情况,只觉得黑乎乎的,从里面似有似无飘出一个腐朽味儿。

    这时候我高祖父已经敢断定,刚才那俩家伙,是俩盗墓贼,这个大草坡是座大型墓冢,赵家老大被将军鬼附身,恐怕就是想来这里找这两个家伙算账的,这座墓冢里葬的很可能就是那位将军。

    不过,这俩盗墓贼还真算不上专业,盗墓竟然还点着火把,太明目张胆了,还有这个将军魂魄,为啥不上这俩盗墓贼的身,非要舍近求远,上赵家老大的身呢?

    我高祖父只是一个抓鬼人,对这些盗墓、违法之类的事,没心思过问,再说这些也不该他去管。

    我高祖父回到草坡另一头儿,把赵老大背在身上,沿着原路返回村子。

    毕竟我高祖父这年已经五十岁了,身上背个死沉死沉的活人,肯定吃不消,在返回村子的路上,我高祖父前后停下歇了五六次。在二更天快要过了的时候,也就是现在的,将近十一点的时候,终于背着赵老大回到了赵老三的家里。

    这时候呢,赵婆婆已经醒了,抹眼泪抽泣着,她两个女儿正在旁边你一言我一语安慰她。

    等我高祖父背着赵老大进了门儿,母女三个又惊又喜,帮着我高祖父把赵老大抬到了赵婆婆床上。随后,我高祖父把经过简单讲了一遍,安慰了赵婆婆几句。

    原本他们今天打算给赵老三招魂的,经过这么一折腾,把我高祖父累坏了,现在看来,只能等到明天了。

    就在我高祖父坐在客厅椅子上喝茶喘气的时候,赵婆婆从自己的卧室走了出来,手里拿着块扁扁的牌状玩意儿,也就比麻将牌稍微大点儿、稍微薄点儿。

    赵婆婆走到我高祖父跟前,把那玩意儿递给了我高祖父,想让我高祖父看看这是个啥。

    我高祖父接过来一看,又用手一摸,好像是块玉片,血红色的,在玉片中心,还有一小片黑青色,就像从玉片内部渗透出来的似的,乌青乌青的,油灯一照,那乌青的部分还泛着鬼气森森的光泽。

    我高祖父顿时手一哆嗦,差点没把玉片扔地上。

    这玉片是什么呢?我高祖父过去听王守道说过,这叫“暖魂玉”,是给死者嘴里放的,分白、青、红三种颜色,玉的质地不限。当然了,嘴里能含玉片下葬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

    原本这种玉片中间不是黑青色,通身应该是血红色,有些死者鬼魂舍不得离开,就会依附在玉片上,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玉片中心出现这种黑青色的颜色,也就是说,这是鬼魂在玉片上留下的印记。但凡出现这种颜色的玉片,都可称之为“暖魂玉”。

    我高祖父忙问赵婆婆,这玉片是从哪儿来的?赵婆婆说,刚才从他大儿子身上找到的。

    我高祖父一听,觉得奇怪了,这块玉片明明是死人嘴里的东西,怎么会到了赵老大的身上呢?难道他也参与过盗墓?他不是说夜里路过坟堆,腿就发软嘛,而且,他被那个将军鬼魂前后附身两次,说不定就跟这个玉片有关系。

    这究竟到底是咋回事?我高祖父觉得,恐怕只有等到赵老大醒了以后,亲口问他了。

    夜深了,赵婆婆的两个女儿去赵老大家休息了,赵婆婆搬条凳子守在小儿子床边,一会儿工夫睡着了。我高祖父呢,在赵婆婆母女给他搭的临时小床上睡下,安安静静的,一夜无事。

    第二天天还没亮,赵婆婆两个女儿从老大家返回,忙活做早饭,把我高祖父给吵醒了。我高祖父起床伸了个懒腰,径直朝赵婆婆房间走去,赵婆婆床上躺着赵老大。

    这时候,赵老大还在睡着,呼吸均匀,我高祖父拉过他的一支手腕,又给他切了切脉,脉象平稳,已经彻底没事了。

    吃早饭的时候,赵婆婆也醒了。不得不说这老太太心理承受能力还是蛮强的,要是换作别的老人,家里出这么些事,恐怕早就崩溃了。

    赵婆婆的两个儿子也在早饭前后相继醒来,赵老大醒来以后还纳闷儿自己为啥在老三家。

    一大家子人,包括我高祖父在内,围在一个不大的小圆桌前吃了顿早饭。

    饭后,我高祖父把那块“暖魂玉”拿到赵老大面前,问他这玉片是从哪儿来的。

    赵老大一开始吞吞吐吐不想说,最后架不住全家人追问,说这玉片是从老三衣服里找到的,也就是之前赵老三那件血衣裳,赵婆婆让赵老大拿到外面烧掉的时候,玉片从衣服里掉了出来,赵老大捡起来一看,觉得这玉片像个块好东西,没吱声儿自己揣兜里了。

    听赵老大这么一说,我高祖父点了点头,推测到,先前那个将军魂魄一直在玉片里,随后被赵老三带在了身上,将军魂魄便从玉片里出来,附在了赵老三的身上,然后和他的同伙打了起来,弄了一身的血。后来,玉片又到了赵老大手里,玉片里的魂魄便附在赵老大身上作祟。

    其实严格说来,这都是他们自找的,要是不去挖那位将军的坟墓,又哪儿来这么些事儿呢。这就叫,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赵老三是挖坟造孽,赵老大是见财起意。

    上午,赵老大离开了,说要到老丈人家把老婆孩子接回来,临走时,赵婆婆心疼他,千叮咛万嘱咐,我高祖父呢,拿出根鸡血条给他系在了手腕上,因为这时候赵老大阳气不足,带鸡血条是防止他再被别的什么东西缠上。

    一天无话,到了晚上,我高祖父再次和赵婆婆以及她两个女儿,商量给赵老三招魂儿的事儿。

    深夜,三更刚过,我高祖父端着引魂灯,赵婆婆拿着赵老三的衣裳。我高祖父凭着昨天的记忆,找到了那座草坡,也就是那座将军墓,在将军墓附近的玉米地旁边,又找到一条不大的十字路,接着开始给赵老三招魂儿。

    我高祖父这时候敢断定赵老三是在这座墓里出的事儿,在这附近的十字路口给他招魂儿指定没错。

    第四十七章 夜入古墓

    给赵老三招魂儿的方法和给赵老大招魂的方法一样,赵婆婆掂着衣裳在十字路中心喊几声,然后我高祖父端着引魂灯走在前面,赵婆婆拿着衣裳走在后面,一路走一路喊,到了家门,赵婆婆喊,三儿回来了?里面的女儿赶紧应,回来了,然后引魂灯放床头,衣服盖在赵老三身上。

    每一个步骤,都跟给赵老大招魂时一模一样,没有偏差,没有失误。

    可是,等到了第二天,赵老三醒来以后,居然还是一副呆呆傻傻的模样儿,也就是说,魂儿没有招来,失败了。

    看着依旧呆呆傻傻的赵老三,我高祖父皱起了眉头,这时候他想不通哪里出了问题,对他来说算是史无前例的。

    赵家母女慌了神儿,赵婆婆直接坐地上哭了起来,两个女儿一边劝,一边陪着赵婆婆抽噎,赵老三则看着嘿嘿傻笑着,家里乱成了一团。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我高祖父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过去王守道说过,有些丢掉的魂儿是有意识的,那魂儿害怕就会找地方躲起来,这时候喊魂儿一般都喊不来,必须找到那魂儿躲藏的地方。

    要说这些魂儿躲的地方,可以说千奇百怪,大石头下面、坛子里、水井里、或者树洞里,甚至是雨伞里、衣服扣子里、佩戴的首饰里。

    我听奶奶说,还有躲人家烟袋杆里的,魂儿躲进去以后,烟袋锅里的烟丝点着以后不会冒烟儿,抽烟的人使再大劲儿也抽不到烟,都让那魂儿给挡住了。

    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先找魂儿,再招魂儿。

    这魂儿怎么找呢?别人我不知道,依着我们家的手段,那就要烧“问神香”了,就跟蔡府里闹凶的时候,我高祖父找张江的鬼魂时一样。

    闲话少叙。晚上三更以后,我高祖父让赵婆婆准备了香炉和焚香,没让任何人跟着。

    从赵老三家门口开始,在香炉里笔直插上一根香,然后点着,嘴里念问神辞,也就是咒语,或者说成口诀也行。

    这问神辞和前面找张江鬼魂时念的差不多,“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弟子供香,问鬼何方,今有赵小山丢失魂魄,该去何处寻找,还请神灵明示,吾奉中南山人,急急如律令,敕!”(为了防止再有人把俺们家这些捉鬼手艺跟道门扯上关系,我把“吾奉太上老君”这几个字换成了“吾奉中南山人”,使用这种“问神香”的手段还需要别的东西,就是我把“问神辞”写全了、写准了,别人拿去照着做,还是不管用的。)

    还是那些手续,见路口儿就点,反复点了五六支,我高祖父跟着香灰翻倒的方向,来到了那座将军墓的盗洞口,也就是草坡那里。

    问神香指向将军墓,基本上在我高祖父的预料之中。

    这时候,我高祖父在盗洞口又点了一根香,念完问神辞,香头忽明忽暗,一点点燃烧起来。随着时间推移,香头烧出一截儿香灰,这时候,香灰慢慢朝盗洞口倾斜,一点点的,等倾斜到一定程度时,“簌”地从香头落了下来,与此同时,整根焚香“咔嚓”一下从中间折断,和香灰一样,笔直地指向了盗洞洞口,我高祖父赶忙跪下磕头谢神。

    如此一来,已经可以肯定,赵老三丢掉的魂魄就躲在这座将军墓里。

    不过,我高祖父这时候看着黑漆漆的盗洞皱起了眉头,他做梦都想不到,他一个抓鬼人,竟然要钻坟墓给人找魂儿,知道的是去帮人找魂儿,不知道,还以为他要偷坟掘墓呢。

    我高祖父在盗洞口儿踌躇了老半天,又把王守道留下的烟袋拿出来抽了几口,最后一咬牙,把烟袋掖回腰里,捏着鼻子顺盗洞钻进了墓冢里。

    前面说了,我高祖父在没使用“问神香”之前,已经隐约猜到赵老三的魂魄躲在古墓里,在出门前,我高祖父为了以防万一,提前预备了一支火把,这时候,火把还真派上用场了。

    顺着盗洞爬进古墓以后,我高祖父将火把点燃,举着朝墓室里照了照。这间墓室不大,也就半间房大小,四面墙壁,拱形穹顶,整个墓室全是用条石垒砌的,在墓室偏后两侧,还有两个更小的耳室,在两间耳室中间位置,有一条一人多高、一人多宽的方形通道,像是棺椁下葬时用发墓道。

    墓道正对着墓室中央的一口大棺材,那棺材像是木质的,可能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腐朽,整个儿呈土灰色,就像快要石化了似的,棺材盖已经给人撬开了,凄惨的碎裂在旁边。

    我高祖父走到棺材跟前,用火把朝里面看照了照,里面躺着一具身材高大的干尸,身上的衣服基本上已经腐烂,看不出年代,不过这具干尸有明显被人翻动过的痕迹,特别是嘴,张的奇大,我高祖父估计,那块“暖魂玉”之前就在这具干尸嘴里含着,赵老三掏“暖魂玉”的时候,将他的嘴硬生生扒开了。

    看着干尸被翻腾后的惨状,我高祖父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然了,我高祖父钻古墓不是为了来这里叹气的。随后,他举着火把在墓室里转了一圈,发现墓室除了那口腐烂棺材和那具干尸以外,给人盗的干干净净,连块破瓦片都没留下。也就是说,赵老三的魂魄不在这间主墓室里,因为主墓室里没物品可供他藏身。

    随后,我高祖父走进其中一间耳室,用火把一照,这间耳室里除了一匹和真马差不多大小的石马以外,也是空无一物,估计也被洗劫过了。

    随后我高祖父举着火把将石马仔细看了一遍,摇了摇头,他并不认为赵老三的魂魄会依附在这匹石马上,因为这石马的样子看上去十分凶恶,好像正在战场上冲刺杀敌似的。魂魄胆子很小,像这种凶戾狰狞的物体,绝对不会依附的。

    我高祖父离开这间耳室又走向另一间耳室,刚走到那间耳室门口,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恶臭,臭味儿极其难闻,就像尸体腐烂散发出来的气味儿,令人作呕。

    这种臭味儿我高祖父在外面的时候就闻到了,钻进古墓以后味道更浓了一些,他以为这是古墓里特有的臭味儿,也就没太在意。这时候才发现,恶臭的源头原来在这间耳室里。

    我高祖父闭着气走进了耳室,卜一进去,还没等他看清里面有什么,脚下突然给什么东西绊了一跤,我高祖父心里一慌,忙用火把去照,一具腐烂了一大半儿的死尸躺在我高祖父脚下,我高祖父刚好踢中他一条烂的露出白骨的大腿,恶心的差点儿没吐出来。

    随后,我高祖父忍着恶心往整个耳室里照了照,里面总共有三具尸体,胡乱地歪在地上,整个耳室地面上全是干涸发黑的血迹。在三具尸体的最里边儿,还有一个破旧的兵器架子,架子上已经没有兵器,估计那些兵器早就烂成朽土了。

    这三具尸体,其中两具腐烂的比较严重,另外一具刚刚发尸,好像刚死没多久。

    看着这三具尸体,我高祖父立刻想到了这三具尸体的死因,那两具腐烂比较严重的,应该是被赵老三砍死的,死在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以前。这具刚刚发尸的,应该是被赵老大砍死的,大概死在半个月以前。当然了,这个死亡日期并不准确,毕竟我高祖父不是仵作,不懂的鉴定尸体。仵作,也就是古代的法医。

    我高祖父发现在整座墓室里,只有这间小耳室里有血迹,其它地方没有。这又说明什么呢,说明三个人都是被逼到这间耳室以后,被人用利器活生生砍死的,手段挺残忍。

    当然了,我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我高祖父单方面的推测,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谁也没办法考证了。不过,死的这三个,可以肯定,都是来这里盗墓的盗墓贼,算是死有余辜。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都是作的。

    按照当时的大清律例,偷坟掘墓者,杀无赦。我高祖父觉得这三位没啥好同情的,他们这是罪有应得。

    这时候,我高祖父心里一合计,这间耳室杀气这么重,再说里面也没有可供魂魄依附的物体,赵小山的魂魄也不可能在这间耳室里。

    从耳室出来以后,我高祖父走到盗洞口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扭头朝墓室里看了看,有点不甘心,随后举着火把又在整座墓室里转了一圈,不过还是没能找到可供魂魄依附的地方,整座将军墓,被人洗劫了一空,里面除了一口腐朽的棺材、一具干尸、一匹石雕大马和一个破败的兵器架子,还有那三个盗墓贼的尸体以外,再没其他的了。

    以上这些东西,不是有晦气,就是有煞气,出窍魂魄属于纯净的灵体,不可能依附在这些污秽的东西上面。

    这个时候呢,我高祖父就有点儿想不通了,但是他不敢在古墓里多呆,一来这地方晦气太重,呆久了会影响自身阳气,二来,万一这时候从盗洞爬进几个官差,那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第四十八章 问惑郭二

    这时候古墓里已经没啥可找可看的了,将火把熄灭以后,我高祖父顺着盗洞从墓室里爬了出来。

    这天天上没月亮,星星倒是挺多的,布满夜空,闪闪发亮。

    我高祖父躺在盗洞口呼吸了一阵新鲜空气,感觉把肚子里的浊气全部吐出来以后,把香炉和焚香又拿了出来。

    “问神香”刚才明明指向盗洞口,古墓里却没有赵小山的魂魄,我高祖父这时候怀疑是不是刚才法术失灵了,就想再“问”一次试试。

    可是,让我高祖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当我高祖父用火镰去点香的时候,那香怎么都点不着,把香换了一根,还是点不着,再换,还点不着,试了好几次,每一根都点不着。

    最后,我高祖父索性将火把点燃,用火把去点,还是点不着。这怎么说呢,感觉这时候的香就像铁棍儿一样,用火点铁棍儿,情形可想而知。

    其实,香点不着这种事,我估计一些朋友肯定遇上过,那香不潮不湿,就是点不着,即便勉强点着了,只会冒黑烟,不大会功夫就能把整个房间里冒的狼烟四起,和平常烧香的那种状态截然不同。

    如果有会“看香”的朋友看到上面这段话,可能会深有同感,当你给某个人“看香问事”的时候,那香就是点不着,要不就是点着冒黑烟,反正不会正常燃烧。最后的结果就是你不能按照过去那种步骤正常操作,冥冥之中好像有人在阻止你。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神明不想让你看,也或者找你“看香”的那人“气”场太重,凭你的道行根本看不了。这个时候,你要是敢对着干,肯定要倒大霉了。

    我高祖父当然明白这一点,香反复点不着,说明神明不想让他再问了,这是一个警示,要是我高祖父这时候还执迷不悟,那只能是后果自负了。

    我高祖父叹了口气,把香炉和焚香收了起来,举着火把朝四下看了看,见周围没啥动静,沿着原路垂头丧气返回了。

    在回村的路上,我高祖父一边走一边想,驱邪捉鬼这么多年了,还没遇上过这种让人沮丧的情况,过去每一次基本上都是顺风顺水,可是这一次……会不会是因为赵小山也是盗墓贼之一,论罪当诛,连神明都不想帮他了呢?要真是这样儿的话,下一步该咋办呢?唉……要是师傅王守道还在世就好了。

    一路胡思乱想着,就在我高祖父走到村子口儿的时候,忽然间,他脑子里冒出一个人,就是前天夜里他在草坡上看到的那个举着火把和赵老三要好的壮年人。

    我高祖父这时候就想,既然古墓里没能找到赵老三的魂魄,会不会在他们拿的那个包袱里呢。当时和赵老三要好的那个人手里举着火把,另外一个人手里拎着个枕头大小、鼓鼓囊囊的包袱,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恐怕不用猜也能想得到。

    赵老三的魂魄会不会躲在包袱里的某个物件儿里呢?还有,赵老三那朋友又是怎么知道这座将军墓的呢?恐怕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但和赵老三要好,和赵老三还是同伙儿。

    不过,要是赵老三的魂魄真的在那个包袱里,那“问神香”又为什么会指向古墓呢?这个,好像就有点儿说不通了。

    这时候,我高祖父没想那么多,他觉得要是能找到赵老三那个朋友,从他那里,肯定能得问出点儿什么,退一步说,至少和他商量商量,让他把那包袱拿出来,找找赵老三的魂魄是不是在里面。

    回到赵老三家的时候,已经快四更天了,用现在的时间计算,也就是午夜十二点多,快一点了。

    赵婆婆和她两个女儿还没睡,母女三个眼巴巴在等着我高祖父回来。我高祖父进门以后,看了看她们,朝她们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

    赵婆婆见我高祖父摇头,又要抹眼泪了。我高祖父赶忙走过去劝她,随后又问顺势她和老三要好那人的情况。

    赵婆婆抽泣着跟我高祖父说,那人就住在他们房后,姓郭,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郭二,和她小儿子同岁,两家人算是前后房邻居。她小儿子长得丑,那郭二呢,有点口吃,也就是结巴嘴,小时候村里孩子没人跟他们两个玩,他们两个就成了好朋友,从小到大几乎形影不离,一直到现在,还是好跟一个人似的,而且两个人也都没娶媳妇儿。

    赵婆婆这么一说,坐实了我高祖父之前的猜测,这郭二和赵老三肯定是同伙,至于郭二为什么没被赵老三或者赵老大砍死,这只能去问他自己了。

    我高祖父跟赵婆婆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意思是想赵婆婆随他一起找找那个郭二,言说兴许郭二能帮上点儿什么忙。当然了,我高祖父并没有说他们两个合伙盗墓,他不想再给赵婆婆雪上加霜。

    赵婆婆一听,立刻答应了,这就要陪我高祖父去找郭二,我高祖父赶忙拦下了她。说夜已经深了,半夜敲人家房门不合适,也不急于一时,明天再问也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赵婆婆带着我高祖父到房后去找郭二。这个时候,郭二还没起床。这郭二的爹娘都已经过世,他上面还有个哥哥,已经成家分出去了,两间破房子,就住了他一个人。

    敲开房门以后,郭二赶忙收拾屋子,光混汉一个,常年也没个亲戚朋友上门,家里从来没收拾过,脏乱程度可想而知。

    等郭二折腾完以后,赵婆婆和我高祖父终于有了坐的地方。郭二呢,没地方坐,把手往袖子里一揣,直接蹲地上了。

    我高祖父问他,“郭二兄弟,你跟三儿是发小儿,对吧?”

    郭二因为说话磕巴,没说话,嘴里“嗯嗯”两声,又点了点头。

    “那你知道不知道他现在咋样儿咧?”我高祖父又问。

    郭二疑惑地看了我高祖父一眼,磕磕巴巴说:“咋、咋、咋样儿咧……傻、傻、傻了别。”

    “那你想不想一直叫他傻下去?”

    我高祖父一说这话,郭二“呼”地从地上站了起来,显得非常不高兴,瞪着我高祖父说:“你…你…你,啥…啥…啥意思,三儿,跟…跟俺最好咧,他…他傻咧,皱(就)……皱么…皱么人跟俺好咧,你…你…你不是来给他…给他治…治…治病哩么,咋…咋…咋还么给…给他治好咧!”

    我高祖父点了点头说:“这么说,你是想俺给三儿把病治好喽?”

    “废…废…废话,不…不…不叫你给他治病,叫…叫…叫你来…来…来干啥,白…白…白吃饭咧!”郭二白了我高祖父一眼。

    我高祖父笑了,“想给三儿治病,很简单,不过咧,你得帮我个忙,三儿哩病,能不能治好,就看你咧……”

    郭二这人,其实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一听我高祖父要他帮忙治病,满口答应。

    随后,我高祖父让赵婆婆回避一下,赵婆婆答应一声,离开郭二家,回自己家照看赵老三了。

    赵婆婆走后,我高祖父问了郭二好些个问题,郭二一五一十做了回答。因为郭二说话磕巴,那些对话我就不再写了,我怕各位看着憋得慌。

    当然了,我高祖父问的那些问题,有些和赵老三丢魂儿其实没多大关系,但是为了弄清来龙去脉,我高祖父忍着郭二的磕巴,把自己心里的疑惑,全都问了一遍。

    事情,还要从赵老三父亲去世那天说起,时间大概也就在四个月前吧,也可能三个多月,反正就是三四个月的样子。

    说赵老头儿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口血喷在碗里,暴毙而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猝死。

    三个儿子呢,就商量着给赵老头儿办丧事,老大负责通知赵家的亲戚朋友,用我们这里的话说,就是“报丧”。老二负责搭灵棚、请“忙工”等杂事。忙工,就是过来帮忙的街坊邻居,在我们这里,红白事请“忙工”,都要给人家红包的,特别是白事。老三呢,负责到外头找风水先生看|||穴地、打墓坑。

    找风水先生看|||穴地的时候,赵老三就找了郭二陪他一起去。在他们这里,最近的风水先生住在他们邻村。

    不过,两个人还没到风水先生家里,在路上,他们遇上一个道士打扮的人,那人也就五十岁左右,满面红光、道骨仙风。

    老道在路边儿拦住了他们,问他们,是不是家里有老人去世了,是不是想到邻村找风水先生?

    两个人一听,挺奇怪,又不认识这老道,老道咋知道他们要去找风水先生呢?

    老道嘿嘿一笑,说他能掐会算,掐算出来的。不但如此,还是专门在这条路上等他们的,知道他们今天要打这里过。老道说,他对风水非常精通,比邻村那风水先生强多了,能帮赵老三的父亲选块好|||穴地,分文不收,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积功德。

    第四十九章 郭二之述

    赵老三一听,有这好事儿呀,看坟|||穴不收钱,满口就答应了。随后,老道带着他们在村子南边一片荒地里,给赵老头找了|||穴地。

    老道说,这|||穴地风水好,最旺家里的老幺,也就是老小,赵老头的棺材要是能埋在这里,赵老三不出一年就能发家致富,不出两年就能讨上一房漂亮媳妇儿,不出三年就能抱上大胖儿子,把赵老三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对老道千恩万谢。

    随后,赵老头儿的棺椁,也就埋在了老道指定的那个|||穴地里。

    没过几天,赵老三在下地干活儿的路上,意外捡到了一个大元宝。捡了元宝以后,赵老三就觉得这是老道给他爹找的坟( 末代捉鬼人 http://www.xlawen.org/kan/4857/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