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阅读
淞艘欢苑酱蚱ü桑 ?br />
此言一出,韩溯和延宁郡主几乎同时道:“不行!”延宁郡主狠狠地瞪了嘉靖一眼,心中道:亏我对你那么好,竟然连我都想整!嘉靖公主却凑了上去,在她耳朵边叽叽咕咕地说着什么,只见延宁郡主却是一个劲地摇头!最后嘉靖也急了,咬咬牙,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话,延宁郡主脸竟然微微一红,看了韩溯一眼,低头不语起来。
韩溯此时全身寒毛竖起:这个嘉靖公主,莫不是恶魔转世?这个主意实在太邪恶了,不论是打一个郡主屁股或者是被一个郡主打屁股,这传出去还用活么?就算不传出去,恐怕。。。。。还好,这点子如此荒唐,皇帝该不会同意吧?
果然赵扩脸色一沉,斥道:“胡闹,这成何体统?”
就在韩溯暗暗呼了一口气时,只听延宁郡主款款地道:“陛下,延宁愿意和韩小相公一较高低!”这话一出,韩溯方才注意到她的存在,不禁看了一眼,却不由得有些呆了——并不是说延宁郡主很漂亮,论起相貌,延宁郡主尚不及未长成的嘉靖,更不用说天然媚骨,国姿天香的胡媚儿,但是,不管前生还是今世,韩溯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一个女孩子,怎么说呢,淡雅如菊,看着她似乎心灵都能得到一种净化,变得安宁起来。
赵扩脸上却是先惊后怒,道:“十三娘,你素来知礼,怎也跟着十七娘瞎闹?你们回去吧!这是选德殿,不是你们胡闹的地方!”本来让两个皇室女子来到这里已经是不合礼制,只是赵扩性格温和,加上此时在这里应对的只是韩溯,不是什么国家大臣,这才批准了嘉靖和延宁的进入,但不不意味着他可以任由两人瞎闹的!
延宁郡主应该是第一次被皇帝这般指责,眼睛一红便想落泪。旁边嘉靖公主忙道:“父皇,十三娘是见猎心喜,您就成全她吧,不过,赌注之事,是嘉靖胡言乱语,做不得真,却不妨改一改!”
赵扩“哦?”了一声,脸色这才放缓下来,看向十三娘柔声道:“倒是朕错怪了你,也是难怪,你和他倒是挺般配的,都是一般的少年成名,文采斐然!”他是有口无心,但是这一句话却说得延宁郡主和韩溯都红了脸。
嘉靖公主却抓住了话头拍手道:“所以啊!这正是所谓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怎可以不较量一番?”
赵扩转过头,向还有点发呆的韩溯道:“韩小卿家,你意下如何?”
第三十章 宫廷应对(四)
韩溯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答应了下来,究竟是因为不想拂了皇帝的兴致?还是不忍心看见延宁郡主充满期盼的神色。
“罢了,反正自己能够胜出的几率也是不高,答应了就答应了!做不做文学家又没有什么关系!”韩溯自我安慰道。
看到韩溯答应,嘉靖公主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有些意外韩溯的干脆,不过她已经有了想法,对延宁郡主又是充满信心,很快便不以为意,当下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定下赌注,若是十三娘赢了,韩公子便要拜我和十三娘为师,若是十三娘输了,我们就拜他为师!”
听了她这个赌注,韩溯吓了一大跳,连连道“不可,不可”。
赵扩却不知自己女儿脑中的小心思,哈哈大笑道:“朕看可以!十七娘从出生以来就没吃过亏,今天却让你好好教育了一番,朕还真的希望你赢了十三娘,也好让她有个好师傅!”
韩溯却是连连叫苦,输了自己固然脸面扫地,赢了就要当这刁蛮郡主的师傅?若是只有延宁郡主,倒是没什么,他对延宁郡主印象相当不错,这个娴静的皇家女子不仅仅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刁蛮气质,反过来能给人一种如春风拂面的温馨感觉。但是,延宁郡主再怎么好,打上了嘉靖公主,那也是万万要不得的,再说自己志在四方,岂愿被禁锢在这暖风徐徐的临安城?
只是自己答应在先,却怎么也不好反悔。也罢也罢,这场赌看起来还是输的面居多一些,名声扫地就名声扫地吧!
当下闷闷地道:“如此便请陛下命题!”
赵扩看见双方都没有什么意见,题目他却是早就已经想好了的,当下指着选德殿中高悬的那幅《士子入彀图》道:“适才朕一直在看这幅画,心中感慨良多,你们便以此画为题罢!”
听到赵扩出的题,韩溯却是心中一喜:这道题自己还真的能对的上,而且满有把我能赢,问题就是该不该赢下来呢?转头一看,那延宁郡主一双秋水般清澈的眼镜正看着自己,当下点头示意道:“女士优先!”
他这句话又招致了嘉靖公主的嘲讽:“胆小鬼!”还朝他做了一个大大鬼脸。
延宁郡主却落落大方:“如此延宁便先献丑了!”她来回踱了几步,抬头看了那幅画几眼,便檀口微开地低声吟道:“人生竞无休,铁马奔流。少年时节不知愁。只愿丹书窗下坐,更无他求。太液水悠悠,几人名就?御笔轻挥点人头。意气风发凭栏处,英雄入彀!”这是一首常用的词牌《水龙吟》,文字倒是优美,赵扩听了也不禁微微点头,这么一点时间能够填出这么一首词,也算是很厉害了,韩溯也相当佩服,看来她神童之名,是名副其实的。
嘉靖不懂词,见父皇颔首赞许,便拍手笑道:“好词,好词!好姐姐,你真是厉害!”
延宁郡主向赵扩款款一礼道:“献丑了!还请陛下,韩小相公多多指教!”
韩溯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心想假如不是在这个环境,假如不是因为这个命题,自己还真的指教不了你!他可没有这种急才,只是这个命题,恰好他的记忆库里有一首怕是用得上,说起来这首词他曾经在陆游面前吟过,但是并未传出,此刻倒可以再用一次。
当下他也装模作样地走了几步,一副沉思的样子,方才开口高声吟道:“独立寒秋,曲江东去,大雁塔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天下英雄尽低头。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沁园春》是改自他那个年代太祖的一首词,韩溯对其做了少许改动,此刻用了上来,风格和延宁公主完全不一样,以他那个年代太祖之格局,恐怕同为帝王之身的赵扩更是感同身受,他偷眼望去,果然看到赵扩一脸向往之色,双手拳头紧握。大声道:“好个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若是朕也有如唐太宗这般意气风发的一天,哪怕是第二天就死去,朕也愿意!”很显然,赵扩是将这首词描述的对象,当成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却不知在这首词作者的眼中,李世民也不过“唐宗宋祖,略失文采”而已。
听得他这声感慨,韩溯等三人却是一起跪下道:“陛下(父皇)正当鼎盛有为之时,何愁大业不成?”
韩溯更是道:“如今金国孱弱,我朝在陛下统率之下,正如朝日,无数英才俊杰甘为陛下所用,北定中原,开创我大宋万世之业,此时正当其时!臣虽年幼,愿效死力!”
“好!好!”赵扩亲自将他扶起,哈哈大笑道:“朕虽还未能揽进天下之才,但得启源,亦足以匡济天下!十三娘,你的这首水龙吟虽然不错,然意境上终归是不如启源!你和十七娘,还是愿赌服输罢!”
“陛下,不可!”还未等延宁郡主和嘉靖公主表态,韩溯便已经叫道。
“臣只是侥幸罢了,陛下这题出得更适合臣,再说了,公主与郡主殿下乃是千金之躯,以臣年龄资望,不敢也不配为师,打赌之事,只为一笑,万万不可当真!”
却不料赵扩脸一寒道:“君前岂有戏言?”
这时延宁郡主却主动上前,向着韩溯躬身一礼道:“延宁拜见老师,今后还望老师多多指点!”她这一礼让韩溯很是尴尬,双手连摆道:“这如何使得?郡主,您这是要折杀在下了!”
赵扩却微笑道:“不妨事,你们年纪相若,也可以名为师徒,实为朋友之交,倒是嘉靖!嘉靖,十三娘已经行了拜师之礼,你呢?”
嘉靖没想到延宁会输,此时正气鼓鼓地生闷气呢,听到赵扩叫她,不情不愿地走到韩溯面前,委委屈屈地随便鞠了一躬,道:“见过老师!”然后也不理赵扩黑着的脸,嚷道:“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延宁看赵扩脸色很是不快,连忙道:“延宁先告退,请圣上放心,延宁会照顾好十七娘!”说罢向韩溯微微点头,便也告辞而出。
两个公主郡主走了之后,韩溯脸色一肃,从怀中拿出一本厚厚的奏折,跪倒上呈道:“陛下,这是臣写得关于发行‘国债’的相关事宜,还请陛下校正!”
第三十一章 君臣论兵
“启源,卿父尝言,自今而始准备,五年始毕,足可北定中原,如今你又献此妙策,如此看来,此事定矣,届时朕准备改元开禧,卿看如何?”赵扩满面红光地道。似才看完奏折,又详细地听韩溯解释了一番“国债”的用处,赵扩便兴奋异常,他问得十分仔细,哪怕是一些很细节的东西都问得很清楚,幸好韩溯做足了功课,但饶是如此,还是有一些东西超出他的认识之外,只好拿一些超越时代的知识,竟也混了过去。
为了完全了解这个全新的东西,赵扩甚至让膳房备了午饭,将韩溯留在选德殿和他一起共进午餐,这在别人看来是天大的恩宠了!只是韩溯却感到压力山大,大有感觉自己脑子都被掏空了一样。
在韩溯看来,赵扩不失为聪明之主,但是缺乏一种进取的主动性,对大臣的依赖性太强,这样的君主统治时期是很容易造成有权臣独断的!所以史上宁宗时期,前有韩侂胄,后有史弥远。而他一旦了解到这个国债可行并认可之后,便不再想要去自己做这事,而是全权委托韩侂胄和韩溯来进行,这往好处说:是用人不疑;往坏处说,那就是不负责任了!国家毕竟是姓赵的不是?
当然韩溯乐得如此,只是现在看着兴致高昂,恨不得明天就能北复中原,成为南宋历史上最英明神武皇帝的赵扩,他却不得不警惕起来,当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并没有了解整个时局,便因为臣子的一面之辞就盲目地乐观,并且认为即将打响的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一定会胜利的时候,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截然相反!往历史上看,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还有北宋的五路伐夏之战,靖康之变,均是很好的例子,再往后看:明时的土木堡之变,清时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失败。
其实开禧北伐又何尝不是如此?韩溯至此,总算有些明白了这场北伐失利的原因——从头到尾,从君到臣,都没有很认真地去对待这场战争,他们都以为金国已经山穷水尽了,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能将其击倒,他们估计到了敌人,却没认清自己。但是假如直接进谏的话,却有两大不便:一是北伐是他老子定下的,他不能和他老子唱反调;二是从来给皇帝直接泼冷水的臣子都不会有好结果。
不能直接,只好间接了,韩溯咳了几声,悠悠地道:“陛下,臣有一个笑话,不知道当不当讲?”赵扩虽然不知道他怎么会扯到笑话上,但是韩溯到此时已经给了他太多的意外了!不知不觉中,对于他说的一切,均感兴趣起来,当即道:“哦?启源还能讲笑话?朕倒想听听!”
韩溯微微笑道:“一天,蜗牛看乌龟走得慢想去打劫它,结果反被乌龟打劫了,回来之后别人问他怎么会这样?它苦着脸回答:‘当时一切发生得太快了,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赵扩听他说完之后,先是哈哈大笑道:“这蜗牛,忒笨了!”突然一醒,脸色一变,道:“启源,你的意思难道是?”
韩溯跪下磕头道:“臣万死,求陛下收回五年后伐金之说,并且从今而后,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私下,都绝口不提伐金之事,子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臣另请陛下鞠躬多劳,务必要亲自过问有关粮饷军备的一切事宜,待得一切准备完毕,只等金国内部生变,当即以雷霆之怒发兵,如此大事可济!假若仅仅是存了征伐的念头,却又不作足准备,还将信息泄露给了敌人,臣恐他日我大宋便是那只蜗牛!”
赵扩悚然而立,继而上前一步,亲自将韩溯扶起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识!朕观满朝文武,对于伐金,或悲观,或盲目乐观,无一人思虑及此,但这实乃谋国之金玉良言,朕又怎会不用?朕意已决!北伐之事,今后唯朕、卿父与卿三人知即可!”
韩溯又是深深一躬道:“陛下英明!正当如此!”
赵扩微微思忖便可,又提出自己的疑问:“然不定时间,要等对方自己生变,这却要等到什么时候?万一,万一这变一时间竟生不起来。。。。。。”
“陛下放心!臣敢以身家性命担保,十年之内,金国必乱!陛下,如今金国北部政事早已随着蒙古等部的兴起而糜烂不堪,甚至假如我们推一把,可能都用不到十年!”韩溯信心满满地道。他当然不担心,历史上,1211年,成吉思汗大规模侵金,势如破竹,金最终被迫赔款嫁公主求和方才解中都之围!
可是赵扩可不是穿越者,作为南宋皇帝,他太清楚金人的可怕了,南渡至今也有将近一百年了,金国始终有如一座大山,压得南宋喘不过气来,偏安朝廷的歌舞升平,谁说不是为了掩盖心中的那一份畏惧呢?现在到自己的手中,总算看到了北伐的一丝希望,赵扩都恨不得韩侂胄明天就起兵,一直打到中都去。可是,这场战争,能打赢么?从高宗开始,对金作战必败已经变成了一道真理,大凡朝中有大臣提出北伐,便会有人抗议并举出例子:自国朝南渡近百年,可曾有胜利?国家要收复失地,不在外而在内,这话说得很好听,但是把重心放在内,那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国家强盛到如何的地步!这句话倒反成为了偏安一隅的借口。
因此当韩溯这么保证时,赵扩心中并不是很以为然,只是伐金是他已经认同的事,韩溯这么说总算是给了他一个保证,那就足够了。因此赵扩点了点头,却将话题转移到了另外的事情上:“听说启源保辛稼轩到钱塘练兵?”
韩溯点头道:“是的,臣思忖,粮食是保障,士兵的战斗力却是取胜的关键,兵必须练,而且还要精练!”
赵扩却微微皱眉道:“可是朕每年也都下令练兵啊!为何专门要辛稼轩来练呢?莫非启源认为当今御前司请的教头不合适?”
韩溯心中微微一叹:赵扩虽然聪明,但是毕竟身居九重,下面的事,尤其是军队,在南宋这样的体制下,哪有可能时常得到训练?可这些他却无法和赵扩明说——毕竟牵扯的范围太广,说起了他父亲都难辞其咎。
当下道:“启陛下,臣想要练的这支军队,并不适合大面积的训练,将来北伐时,这支军队臣想要让其承担尖刀的重任,因此在兵员上要求很严,至于为何选辛博士,一者他是现存的为数不多与金兵打过仗的人,二者是他的治军严谨有法,除了他,臣想不出别的更好的人选!”
赵扩听了,也感慨起来:“是啊!朕生也恨晚,如岳武穆、张德远(张浚)、刘平叔(刘光世)、韩良臣(韩世忠)(此四人人称“南宋中兴四将”)此等良才,当朝仅尔父一人而已!真希望启源能长得快一些,早点替朕分忧!”
韩溯听了连忙谦辞道:“陛下,其实如今主明臣贤,加上伪君子一党已被清除朝廷之外,朝堂风气日明,臣闻先朝唐太宗不忧天下无才,只忧自己不识才,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正当是时!”
赵扩听了精神一振,赞道:“好个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今朕却在想,这钱塘令,是否是委屈启源了!”
“不委屈不委屈!陛下说得哪里的话,臣以十四岁幼龄掌管一县,已经是感到责任重大,战战兢兢了!陛下这般提拔于臣,臣敢不效死力?定当为陛下探出一条路来!”韩溯说的倒是大实话,以他现在的年龄,能够知一县,已经是很满足了!毕竟到目前为止,他所具备的的都是理论的东西,因此他实在需要实际上的锻炼,一个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他而言正好合适!
赵扩听他这般回答,似乎也很是满意,当下点头道:“既然如此,卿就放开来干,朕在后边支持你!”
韩溯知道,随着这句话,他的这次召对就算是结束了,当下便依礼请退。
出了选德殿,韩溯不禁松了一口气,赵扩再怎么亲切,对自己再如何赏识,他依旧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这么长时间的应对,要不出任何的差错,可真心不是一般的难啊!适才别看他潇洒回答,胸有成竹,其实心里面没说一句话都是忐忑不安,生怕犯了什么禁忌。
现在出来,韩溯只想回家,好好地补上一个午觉。不料他的这个想法,却也无法实现,他的老师,陆游,竟然已经在书房等了他大半天!
第三十二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
没等到自己的老子,倒是师父在自己的家中等他,韩溯很是不好意思,说起来自从陆游出任西湖学院山长之后,自己倒很少见这位老师,并非是韩溯无礼,而是学院初办,陆游全身心地投入在其中,韩溯好多次拜访都扑了空,待得学案一事事发,接下来韩溯被禁足,陆游则要重整学院,这师徒两半年来竟然没有见过一次面。现在倒是老师主动上了学生的门,这个时代尊师重道之风盛行,师者,传到授业解惑者也!几乎能当半个父亲的作用。从来都是学生主动问候老师,焉有老师上门拜访学生之礼?
所以回到家,听得管家报告陆游在他的书房等他时,韩溯心中愧疚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抱怨陆游——有事找他只需要派个人送个信不就行了?
来到自己的书房前,却听见高山流水般的琴声,如珠玉乱溅,时而婉转低吟,时而高亢激昂,而陆游那充满沧桑的嗓音正与胡媚儿的琴声相和。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韩溯听得陆游吟唱,心中似有所悟,当下高声道:“老师近日怎么这般有兴致?若有事吩咐,一青衣,一书信,学生敢不前往拜谒?让老师亲自上门,岂不折杀学生了?”
推门而入,只见陆游正站在案前,一手执笔,却是刚刚完成一幅作品。胡媚儿看见韩溯回来,眉目间流露出喜色,接着秋波之中,传来关心的神色,她知道自己今天是去面圣,,为他高兴之余却也有些担忧,此刻见他安然回来,如何不欣喜。
韩溯心中也有一股温馨的感觉涌上心头,朝她微微颔首,示意一切顺利。然后向着陆游深深行了一大礼:“不肖学生,参见老师!”
陆游放下笔,鼻尖“哼”了一声道:“你还记得我这个老师!老夫且问你,让你看的书,你可曾读完?”
啊!看来老师心情不太好啊,这上门第一句话竟是追债的。韩溯冷汗不由得冒了出来。自己最近忙着弄自己的东西,陆游布置他看得那些书,早就被他丢到了九霄云外。
看见韩溯吃瘪,胡媚儿站起身,朝着他偷偷吐了吐丁香小舌,那可爱的模样勾得韩溯心中痒痒的。向陆游告个罪,胡媚儿知他师徒俩定然有要事相商,便识趣的先告辞。走过韩溯旁边时,低声道:“老爷被召进宫去了!”
韩溯一凛,自己这边才出来,韩侂胄就立刻被召进去了!不知道二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
不过眼前最重要待的事情,还是想办法让老师熄了怒火才是。当下延着脸笑道:“刚才那首词可是老师新作?端的是好词!果然是大家出手,非同小可!这幅墨宝,学生厚脸皮求了去!”
陆游看他这副嘴脸,哪还不知道自己这个徒儿,多半是没有将他布置的功课放在心上了!他看着韩溯,长叹一声道:“启源,老夫也知道你不需要像别的士子一般,但是科考始终是正途,就算是你将来继承你父亲之业,有个科考出身,也好断了别人的闲言碎语!何况以你的资质,若是静心向学,老夫不相信比任何人差!”陆游的话韩溯听得出是真的在为他担忧,为他打算,心中十分感动,他又何尝不知道?皇帝的召见,十四岁的帝都知县,九成九都是因为他是韩侂胄的儿子,假如韩侂胄今天失势,那他就什么都不是,他可没想过自己可以凭借从别人那剽窃来的几首小词就能在这个世界里叱咤风云!但是他现在没有时间啊!!!
开禧北伐便好像是一把悬在他头顶的达克摩斯之剑一般,他现在只恨自己年纪太小,恨自己分身乏术!很多事情都无法去做,而现在好不容易终于能够做一点实在的事情,又哪有时间耗费在科考必要的浩瀚书海之中?他的穿越,目标可不是种田!
不过这些自然是无法向陆游分说的,于是他只能转移话题道:“老师,学生晓得的!待得忙完这一段,一定遵照老师的指示,好好读书!”
他这么说了,陆游也无可奈何,便道:“听说你今天面圣了!皇上也真是的!就这么召你入宫应对,就不怕天下清议议论?你爹爹竟然也同意?”
看见陆游不再纠缠他的功课,韩溯心中一喜,突然心念一动:自己师父也是经世之才,自己马上就要外派钱塘知县,这如何做官,如何治理一方,自己说起来并没有任何经验,何不向他求助?”
想到这里,他亲自给陆游斟上一杯热茶,将陆游请上了座,恭敬地向他请教起来。不料他这一提出,陆游脸却黑了下来!
“哼,这个你就想到老夫了!我问你,为什么lwen2。com。lwen2。com推荐辛稼轩去练兵?难道老夫不如他?”看着陆游气得吹胡子的样子,韩溯不经愕然,他现在才知道,师父今天不顾面子跑来找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心中不由得莞尔,心想老师年纪虽高,但是一个为国效劳的拳拳之心当真是天日可昭,他也知道陆游这么说并不是记恨辛弃疾,只是北伐中原,统领大军一直都是他毕生最大的愿望,而练兵这等事情韩溯不找他却找辛弃疾,自然让他心里有些不快。
“老师原来是为了这个!”韩溯嬉皮笑脸,他当然不是忘了陆游,只不过,有更重要的地方要托付于他!原本就是要和他商量的,现在既然此老都找上门了,便一发说了吧。当下道:“怎敢忘记老师,老师实在是愿望启源了!不过,其它且不论,老师您说,稼轩公是否当得起此任?”
“当倒是当得起,辛稼轩练兵还是有一套的,但是老夫也未必输与他!”陆游当然不会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事实上,假如不是他也极想回归军队,参与北伐,他甚至是很支持辛弃疾的出山。
韩溯笑道:“这就是啦,学生之所谓没有lwen2。com。lwen2。com推荐老师去练兵,只因为学生希望老师能去一个更重要的地方,而那个地方,我父亲是万万不会让稼轩公去的!”
陆游听了心中一动,隐隐有了个念头吗,却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不禁笑骂道:“好你个启源,竟然吊起老师的胃口来了!快说,你想将老师发配到哪里?”
韩溯脸一下苦了下来,道:“学生怎敢?老师,北伐之事,估计也就是今天说说,过了今天咱们就不能再说了!不过,若是朝廷真的北伐了,老师觉得应该怎么打呢?”
陆游双目放光,喜道:“如此说,官家已经下定了决心?”年老成精的陆游自然是知道韩溯话里头的意义。他兴奋得“唰”地站起,顾不得在晚辈面前失态,满脸的红光,来回踱着步,好一阵方才在韩溯面前站定,激动地道:“真有这么一天,自然是西联西夏,以四川出兵陕西为牵制,两淮之地主攻!两淮这边定然是你父亲指挥,四川的牵制军队就十分重要,非知兵宿将不可!老夫不才,愿担此重任!”他听韩溯一说,便知道以韩侂胄对辛弃疾之忌,断不会让他出任一方大员,因此这个练兵使倒的确适合此老,韩溯这么说,暗示得已经很明显了——回四川!陆游的雄心壮志也因此熊熊燃烧起来。
“老师先莫激动,北伐虽然是定了,但是至少五年之内还不会进行,学生自然希望老师能到四川,甚至学生也想一同前往,但此事毕竟还要看我父亲,而且,这个位置,也并非就没有竞争者!”对于开禧北伐,其实韩溯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并不是很赞同陆游的方略,两淮之地北上之后当然是直插心腹,可是这个区域金国一向将其视为重地,必然会重兵防守,韩溯并不看好他的父亲以及他父亲任命的那些个统帅能够打赢这场战,因此,他更倾向于两淮牵制,四川主攻,这样就算进度慢一些,但是由川入陕西,得到的不仅仅是土地,还有南宋最缺的战马!这样是能够获得实利的。至于西联西夏?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没有用的招术,相反的,他倒有先灭了西夏的想法!不过,让陆游到四川,这的确是他所要谋划的!坚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谁?还有谁能比老夫更适合?”陆游一听有些急。
韩溯微微叹道:“老师,很多东西不是一定要要最好的!这个人家族三代治蜀,威望甚高……。。”
“你说的是吴曦?哼,虎父犬子耳,四川若是由他主持则必败无疑!启源你一定要劝你父亲万万不可将此人放归四川啊!”陆游眼中流露出忧虑之色!
“正是因为这个位置太过于重要了!所以我才想lwen2。com。lwen2。com推荐老师啊!如今满朝文武,算来算去,除去我自己,就只有老师您能胜任了!”他自卖自夸,让陆游忍不住一笑,骂道:“你?启源,战争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若是有心兵事,便得真的上战场,但是你以为你父亲会允许你这么做么?”
这句话正好说到了韩溯的软肋,他曾经多次在韩侂胄面前流露出要学兵法,要亲自北伐的想法,但是每一次都被韩侂胄骂得狗血淋头——他现在可是韩家传宗接代的苗啊!战场之上,情形瞬息万变,一旦发生意外怎么办?所以,他韩溯能做的,恐怕也就只有纸上谈兵了!
陆游看他神情,自然是知道他这学生的心情,当下笑道:“也不一定是非得带兵才是功劳,就拿你来说,现在西湖书院的武学院办得热火朝天,再过一年,这批学生一出来,说不好能出几个将才呢!这不就是你的功劳么?”
韩溯逊道:“这是多亏了有老师这个山长主持,所以这一年中,老师还是要多多辛劳,等到这批学生考出来了!还不知有多少栋梁之才呢!”
陆游也点道:“各地义学方才开办,一天不到名额就满了!起源,这件事情你做得很漂亮!”
第三十三章 杨婕妤
陆游满意地回去了,韩溯也从师父的嘴里得到了许多作为地方官应该注意的地方,这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不管他理论有多么的强,但是实践肯定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得到陆游的建议,对他来说很重要。
待得傍晚,他又被韩侂胄叫了过去,父子之间互相说了一下今天面圣的情形,当然,主要是韩溯在说,听了韩溯所言,韩侂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点点头道:“你今天的表现相当不错,圣人和官家都对你赞赏有加,官家对你的任命相信很快就要出来了!这几天你就呆家里,我让苏子酆来好好教教你为官之道,你年纪尚幼,主政一地,又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重县,而且还是行革新之制,万事须得小心应付才行!好在钱塘就在眼皮底下,有什么难决之事,千万不要妄断,可与辛稼轩商量处理。”
韩溯自然是点头称是,韩侂胄有交代了一些做官的道理,他的理解又比陆游深刻了许多,尤其是在如何对付胥吏,更是教了韩溯不少方法。
末了,韩侂胄稍稍犹豫了一下,道:“今天圣人是不是提了你的终生大事?”
韩溯心一颤,这是他最不愿意听到的,早就听说古人的婚姻包办,而习惯了自由恋爱的他本性中便对此有很深的抗拒之心,种种关于包办婚姻的不幸福的故事,一个个地浮现在脑海。因此他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婚姻被别人包办。听韩侂胄这么一说,看来韩皇后还真是把这事放心上了!
“父亲大人!孩儿还小,这等事情还是等等再说吧!”韩溯挣扎道。他当然不能明说自己不要包办,要自由,这太惊世骇俗了,只好以年龄来说事。
“十五岁,也不算小了!再说了,可以先订下来,晚些再拜堂成婚的,只是结皇亲,未免有些不便。”韩侂胄皱皱眉头道。
何止是不便啊!要真成了驸马爷,自己想要实现理想就更是难于登天!韩溯心道,表面上却笑道:“父亲英明,孩儿以为,如今正是父亲大业的关键时刻,这娶亲之事,不妨延后,反正有爹爹在,孩儿何愁娶不到老婆?”
他最后这话将韩侂胄也逗乐了,哈哈大笑,指着他道:“你这小子,怎说得这般粗俗!也罢,就再等两年看看!”
韩侂胄在这边和韩溯交谈,临安大内皇宫的一处偏宫之中,一个二十七八的妇人正端坐在梳妆台前,听着自己的女儿叽叽呱呱地说话。这妇人一身宫装,容颜娇艳无比,而在她身后说着话的女儿,不过十二,三岁,生的煞是可爱,就好像一个瓷娃娃一般,假如韩溯在场,定能认出此女正是嘉靖公主。
“娘亲,那小贼甚为可恶,偏偏父皇还偏爱于他,女儿不甘心!”说着嘟起粉嫩嫩的小嘴,虽是生气,但模样却说不出的可喜。
嘉靖公主口中的“娘亲”,自然就是后来的杨皇后,现在的杨婕妤了!她少以姿容入宫,当时并无任何名分,只是随侍身为皇子的赵扩,后来赵扩即位为宁宗之后,于庆元元年始封为平乐郡夫人,又于庆元三年封为婕妤、婉仪,可见赵扩对她的喜爱。由她这里,又可见韩侂胄眼光实在不行,假如韩皇后还在,想办法对付她还说得过去,韩皇后去后,还要妄图干预皇帝立后,这就不明智了!
此时杨皇后还只是个婕妤,当然就在今年,她会被封为贵妃。杨婕妤听了女儿的话,黛眉微蹙,那样子还真是万般风情,惹人怜爱啊!也难怪宁宗会宠爱她。
“你说的那个小子,就是最近被称为‘神童’的韩太傅的儿子?今天是官家召见他么?他才多大啊?就得到了官家的召见,可见人家还真是有些真本领的!你也不要太不服气了,雅莙,不是娘亲说你,虽然说这是皇宫,官家也是个认着你胡来的性子,但女孩儿家,终归还是本分一些的好!这事,依着娘看,就当是一个教训好了!”杨婕妤语气谈谈的,并没有任何生气的样子——她能由侍女成为皇后,可见绝非愚笨女子。再加上这件事在她看来,本来就是女儿任性搞出来的,韩溯在其中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拜师之说,也就是说说罢了,他韩溯能有几个胆子?一个公主,一个郡主,就算真愿意拜他为师,他还真敢收不成?这件事,根本连借题发挥的余地都没有。
但是听她这么说,赵雅莙却不乐意了,那大眼睛里晶莹的泪水滴溜溜地打转,小嘴儿也撅得老高,犹自不服地撒娇道:“娘亲,您就看着女儿这么被欺负啊!”
杨婕妤笑道:“那你还想娘怎么做?把他抓起来一刀杀了?别说娘没有这个权力,就算有,也还得问问你大娘给不给啊?论起来,他可是你大娘的叔叔呢,真要算辈分,你还矮了他两辈!现在做你师父,说起来似乎还是他吃亏了!呵呵。”既然这件事没有什么利用的价值,杨婕妤索性开起自己女儿的玩笑来。
赵雅莙却是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娘亲原来是开自己玩笑来着。当下气鼓鼓地走了出去,一边走,小小的手儿还握紧了拳头,低声道:“哼,不用你们帮,本公主总会想办法报这个仇!姓韩的,你给本公主记着!”
韩溯不知道,自己被一个宫中小恶魔给记上了,此时的他,正在书房,捧着一本书,认真地看着,这本书封皮上是四个字《钱塘县志》,在他身后,胡媚儿轻衣长裙,正站在他身后给他轻轻地扇着团扇?( 图宋 http://www.xlawen.org/kan/486/ )
此言一出,韩溯和延宁郡主几乎同时道:“不行!”延宁郡主狠狠地瞪了嘉靖一眼,心中道:亏我对你那么好,竟然连我都想整!嘉靖公主却凑了上去,在她耳朵边叽叽咕咕地说着什么,只见延宁郡主却是一个劲地摇头!最后嘉靖也急了,咬咬牙,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话,延宁郡主脸竟然微微一红,看了韩溯一眼,低头不语起来。
韩溯此时全身寒毛竖起:这个嘉靖公主,莫不是恶魔转世?这个主意实在太邪恶了,不论是打一个郡主屁股或者是被一个郡主打屁股,这传出去还用活么?就算不传出去,恐怕。。。。。还好,这点子如此荒唐,皇帝该不会同意吧?
果然赵扩脸色一沉,斥道:“胡闹,这成何体统?”
就在韩溯暗暗呼了一口气时,只听延宁郡主款款地道:“陛下,延宁愿意和韩小相公一较高低!”这话一出,韩溯方才注意到她的存在,不禁看了一眼,却不由得有些呆了——并不是说延宁郡主很漂亮,论起相貌,延宁郡主尚不及未长成的嘉靖,更不用说天然媚骨,国姿天香的胡媚儿,但是,不管前生还是今世,韩溯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一个女孩子,怎么说呢,淡雅如菊,看着她似乎心灵都能得到一种净化,变得安宁起来。
赵扩脸上却是先惊后怒,道:“十三娘,你素来知礼,怎也跟着十七娘瞎闹?你们回去吧!这是选德殿,不是你们胡闹的地方!”本来让两个皇室女子来到这里已经是不合礼制,只是赵扩性格温和,加上此时在这里应对的只是韩溯,不是什么国家大臣,这才批准了嘉靖和延宁的进入,但不不意味着他可以任由两人瞎闹的!
延宁郡主应该是第一次被皇帝这般指责,眼睛一红便想落泪。旁边嘉靖公主忙道:“父皇,十三娘是见猎心喜,您就成全她吧,不过,赌注之事,是嘉靖胡言乱语,做不得真,却不妨改一改!”
赵扩“哦?”了一声,脸色这才放缓下来,看向十三娘柔声道:“倒是朕错怪了你,也是难怪,你和他倒是挺般配的,都是一般的少年成名,文采斐然!”他是有口无心,但是这一句话却说得延宁郡主和韩溯都红了脸。
嘉靖公主却抓住了话头拍手道:“所以啊!这正是所谓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怎可以不较量一番?”
赵扩转过头,向还有点发呆的韩溯道:“韩小卿家,你意下如何?”
第三十章 宫廷应对(四)
韩溯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答应了下来,究竟是因为不想拂了皇帝的兴致?还是不忍心看见延宁郡主充满期盼的神色。
“罢了,反正自己能够胜出的几率也是不高,答应了就答应了!做不做文学家又没有什么关系!”韩溯自我安慰道。
看到韩溯答应,嘉靖公主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有些意外韩溯的干脆,不过她已经有了想法,对延宁郡主又是充满信心,很快便不以为意,当下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定下赌注,若是十三娘赢了,韩公子便要拜我和十三娘为师,若是十三娘输了,我们就拜他为师!”
听了她这个赌注,韩溯吓了一大跳,连连道“不可,不可”。
赵扩却不知自己女儿脑中的小心思,哈哈大笑道:“朕看可以!十七娘从出生以来就没吃过亏,今天却让你好好教育了一番,朕还真的希望你赢了十三娘,也好让她有个好师傅!”
韩溯却是连连叫苦,输了自己固然脸面扫地,赢了就要当这刁蛮郡主的师傅?若是只有延宁郡主,倒是没什么,他对延宁郡主印象相当不错,这个娴静的皇家女子不仅仅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刁蛮气质,反过来能给人一种如春风拂面的温馨感觉。但是,延宁郡主再怎么好,打上了嘉靖公主,那也是万万要不得的,再说自己志在四方,岂愿被禁锢在这暖风徐徐的临安城?
只是自己答应在先,却怎么也不好反悔。也罢也罢,这场赌看起来还是输的面居多一些,名声扫地就名声扫地吧!
当下闷闷地道:“如此便请陛下命题!”
赵扩看见双方都没有什么意见,题目他却是早就已经想好了的,当下指着选德殿中高悬的那幅《士子入彀图》道:“适才朕一直在看这幅画,心中感慨良多,你们便以此画为题罢!”
听到赵扩出的题,韩溯却是心中一喜:这道题自己还真的能对的上,而且满有把我能赢,问题就是该不该赢下来呢?转头一看,那延宁郡主一双秋水般清澈的眼镜正看着自己,当下点头示意道:“女士优先!”
他这句话又招致了嘉靖公主的嘲讽:“胆小鬼!”还朝他做了一个大大鬼脸。
延宁郡主却落落大方:“如此延宁便先献丑了!”她来回踱了几步,抬头看了那幅画几眼,便檀口微开地低声吟道:“人生竞无休,铁马奔流。少年时节不知愁。只愿丹书窗下坐,更无他求。太液水悠悠,几人名就?御笔轻挥点人头。意气风发凭栏处,英雄入彀!”这是一首常用的词牌《水龙吟》,文字倒是优美,赵扩听了也不禁微微点头,这么一点时间能够填出这么一首词,也算是很厉害了,韩溯也相当佩服,看来她神童之名,是名副其实的。
嘉靖不懂词,见父皇颔首赞许,便拍手笑道:“好词,好词!好姐姐,你真是厉害!”
延宁郡主向赵扩款款一礼道:“献丑了!还请陛下,韩小相公多多指教!”
韩溯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心想假如不是在这个环境,假如不是因为这个命题,自己还真的指教不了你!他可没有这种急才,只是这个命题,恰好他的记忆库里有一首怕是用得上,说起来这首词他曾经在陆游面前吟过,但是并未传出,此刻倒可以再用一次。
当下他也装模作样地走了几步,一副沉思的样子,方才开口高声吟道:“独立寒秋,曲江东去,大雁塔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天下英雄尽低头。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沁园春》是改自他那个年代太祖的一首词,韩溯对其做了少许改动,此刻用了上来,风格和延宁公主完全不一样,以他那个年代太祖之格局,恐怕同为帝王之身的赵扩更是感同身受,他偷眼望去,果然看到赵扩一脸向往之色,双手拳头紧握。大声道:“好个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若是朕也有如唐太宗这般意气风发的一天,哪怕是第二天就死去,朕也愿意!”很显然,赵扩是将这首词描述的对象,当成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却不知在这首词作者的眼中,李世民也不过“唐宗宋祖,略失文采”而已。
听得他这声感慨,韩溯等三人却是一起跪下道:“陛下(父皇)正当鼎盛有为之时,何愁大业不成?”
韩溯更是道:“如今金国孱弱,我朝在陛下统率之下,正如朝日,无数英才俊杰甘为陛下所用,北定中原,开创我大宋万世之业,此时正当其时!臣虽年幼,愿效死力!”
“好!好!”赵扩亲自将他扶起,哈哈大笑道:“朕虽还未能揽进天下之才,但得启源,亦足以匡济天下!十三娘,你的这首水龙吟虽然不错,然意境上终归是不如启源!你和十七娘,还是愿赌服输罢!”
“陛下,不可!”还未等延宁郡主和嘉靖公主表态,韩溯便已经叫道。
“臣只是侥幸罢了,陛下这题出得更适合臣,再说了,公主与郡主殿下乃是千金之躯,以臣年龄资望,不敢也不配为师,打赌之事,只为一笑,万万不可当真!”
却不料赵扩脸一寒道:“君前岂有戏言?”
这时延宁郡主却主动上前,向着韩溯躬身一礼道:“延宁拜见老师,今后还望老师多多指点!”她这一礼让韩溯很是尴尬,双手连摆道:“这如何使得?郡主,您这是要折杀在下了!”
赵扩却微笑道:“不妨事,你们年纪相若,也可以名为师徒,实为朋友之交,倒是嘉靖!嘉靖,十三娘已经行了拜师之礼,你呢?”
嘉靖没想到延宁会输,此时正气鼓鼓地生闷气呢,听到赵扩叫她,不情不愿地走到韩溯面前,委委屈屈地随便鞠了一躬,道:“见过老师!”然后也不理赵扩黑着的脸,嚷道:“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延宁看赵扩脸色很是不快,连忙道:“延宁先告退,请圣上放心,延宁会照顾好十七娘!”说罢向韩溯微微点头,便也告辞而出。
两个公主郡主走了之后,韩溯脸色一肃,从怀中拿出一本厚厚的奏折,跪倒上呈道:“陛下,这是臣写得关于发行‘国债’的相关事宜,还请陛下校正!”
第三十一章 君臣论兵
“启源,卿父尝言,自今而始准备,五年始毕,足可北定中原,如今你又献此妙策,如此看来,此事定矣,届时朕准备改元开禧,卿看如何?”赵扩满面红光地道。似才看完奏折,又详细地听韩溯解释了一番“国债”的用处,赵扩便兴奋异常,他问得十分仔细,哪怕是一些很细节的东西都问得很清楚,幸好韩溯做足了功课,但饶是如此,还是有一些东西超出他的认识之外,只好拿一些超越时代的知识,竟也混了过去。
为了完全了解这个全新的东西,赵扩甚至让膳房备了午饭,将韩溯留在选德殿和他一起共进午餐,这在别人看来是天大的恩宠了!只是韩溯却感到压力山大,大有感觉自己脑子都被掏空了一样。
在韩溯看来,赵扩不失为聪明之主,但是缺乏一种进取的主动性,对大臣的依赖性太强,这样的君主统治时期是很容易造成有权臣独断的!所以史上宁宗时期,前有韩侂胄,后有史弥远。而他一旦了解到这个国债可行并认可之后,便不再想要去自己做这事,而是全权委托韩侂胄和韩溯来进行,这往好处说:是用人不疑;往坏处说,那就是不负责任了!国家毕竟是姓赵的不是?
当然韩溯乐得如此,只是现在看着兴致高昂,恨不得明天就能北复中原,成为南宋历史上最英明神武皇帝的赵扩,他却不得不警惕起来,当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并没有了解整个时局,便因为臣子的一面之辞就盲目地乐观,并且认为即将打响的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一定会胜利的时候,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截然相反!往历史上看,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还有北宋的五路伐夏之战,靖康之变,均是很好的例子,再往后看:明时的土木堡之变,清时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失败。
其实开禧北伐又何尝不是如此?韩溯至此,总算有些明白了这场北伐失利的原因——从头到尾,从君到臣,都没有很认真地去对待这场战争,他们都以为金国已经山穷水尽了,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能将其击倒,他们估计到了敌人,却没认清自己。但是假如直接进谏的话,却有两大不便:一是北伐是他老子定下的,他不能和他老子唱反调;二是从来给皇帝直接泼冷水的臣子都不会有好结果。
不能直接,只好间接了,韩溯咳了几声,悠悠地道:“陛下,臣有一个笑话,不知道当不当讲?”赵扩虽然不知道他怎么会扯到笑话上,但是韩溯到此时已经给了他太多的意外了!不知不觉中,对于他说的一切,均感兴趣起来,当即道:“哦?启源还能讲笑话?朕倒想听听!”
韩溯微微笑道:“一天,蜗牛看乌龟走得慢想去打劫它,结果反被乌龟打劫了,回来之后别人问他怎么会这样?它苦着脸回答:‘当时一切发生得太快了,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赵扩听他说完之后,先是哈哈大笑道:“这蜗牛,忒笨了!”突然一醒,脸色一变,道:“启源,你的意思难道是?”
韩溯跪下磕头道:“臣万死,求陛下收回五年后伐金之说,并且从今而后,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私下,都绝口不提伐金之事,子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臣另请陛下鞠躬多劳,务必要亲自过问有关粮饷军备的一切事宜,待得一切准备完毕,只等金国内部生变,当即以雷霆之怒发兵,如此大事可济!假若仅仅是存了征伐的念头,却又不作足准备,还将信息泄露给了敌人,臣恐他日我大宋便是那只蜗牛!”
赵扩悚然而立,继而上前一步,亲自将韩溯扶起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识!朕观满朝文武,对于伐金,或悲观,或盲目乐观,无一人思虑及此,但这实乃谋国之金玉良言,朕又怎会不用?朕意已决!北伐之事,今后唯朕、卿父与卿三人知即可!”
韩溯又是深深一躬道:“陛下英明!正当如此!”
赵扩微微思忖便可,又提出自己的疑问:“然不定时间,要等对方自己生变,这却要等到什么时候?万一,万一这变一时间竟生不起来。。。。。。”
“陛下放心!臣敢以身家性命担保,十年之内,金国必乱!陛下,如今金国北部政事早已随着蒙古等部的兴起而糜烂不堪,甚至假如我们推一把,可能都用不到十年!”韩溯信心满满地道。他当然不担心,历史上,1211年,成吉思汗大规模侵金,势如破竹,金最终被迫赔款嫁公主求和方才解中都之围!
可是赵扩可不是穿越者,作为南宋皇帝,他太清楚金人的可怕了,南渡至今也有将近一百年了,金国始终有如一座大山,压得南宋喘不过气来,偏安朝廷的歌舞升平,谁说不是为了掩盖心中的那一份畏惧呢?现在到自己的手中,总算看到了北伐的一丝希望,赵扩都恨不得韩侂胄明天就起兵,一直打到中都去。可是,这场战争,能打赢么?从高宗开始,对金作战必败已经变成了一道真理,大凡朝中有大臣提出北伐,便会有人抗议并举出例子:自国朝南渡近百年,可曾有胜利?国家要收复失地,不在外而在内,这话说得很好听,但是把重心放在内,那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国家强盛到如何的地步!这句话倒反成为了偏安一隅的借口。
因此当韩溯这么保证时,赵扩心中并不是很以为然,只是伐金是他已经认同的事,韩溯这么说总算是给了他一个保证,那就足够了。因此赵扩点了点头,却将话题转移到了另外的事情上:“听说启源保辛稼轩到钱塘练兵?”
韩溯点头道:“是的,臣思忖,粮食是保障,士兵的战斗力却是取胜的关键,兵必须练,而且还要精练!”
赵扩却微微皱眉道:“可是朕每年也都下令练兵啊!为何专门要辛稼轩来练呢?莫非启源认为当今御前司请的教头不合适?”
韩溯心中微微一叹:赵扩虽然聪明,但是毕竟身居九重,下面的事,尤其是军队,在南宋这样的体制下,哪有可能时常得到训练?可这些他却无法和赵扩明说——毕竟牵扯的范围太广,说起了他父亲都难辞其咎。
当下道:“启陛下,臣想要练的这支军队,并不适合大面积的训练,将来北伐时,这支军队臣想要让其承担尖刀的重任,因此在兵员上要求很严,至于为何选辛博士,一者他是现存的为数不多与金兵打过仗的人,二者是他的治军严谨有法,除了他,臣想不出别的更好的人选!”
赵扩听了,也感慨起来:“是啊!朕生也恨晚,如岳武穆、张德远(张浚)、刘平叔(刘光世)、韩良臣(韩世忠)(此四人人称“南宋中兴四将”)此等良才,当朝仅尔父一人而已!真希望启源能长得快一些,早点替朕分忧!”
韩溯听了连忙谦辞道:“陛下,其实如今主明臣贤,加上伪君子一党已被清除朝廷之外,朝堂风气日明,臣闻先朝唐太宗不忧天下无才,只忧自己不识才,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正当是时!”
赵扩听了精神一振,赞道:“好个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今朕却在想,这钱塘令,是否是委屈启源了!”
“不委屈不委屈!陛下说得哪里的话,臣以十四岁幼龄掌管一县,已经是感到责任重大,战战兢兢了!陛下这般提拔于臣,臣敢不效死力?定当为陛下探出一条路来!”韩溯说的倒是大实话,以他现在的年龄,能够知一县,已经是很满足了!毕竟到目前为止,他所具备的的都是理论的东西,因此他实在需要实际上的锻炼,一个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他而言正好合适!
赵扩听他这般回答,似乎也很是满意,当下点头道:“既然如此,卿就放开来干,朕在后边支持你!”
韩溯知道,随着这句话,他的这次召对就算是结束了,当下便依礼请退。
出了选德殿,韩溯不禁松了一口气,赵扩再怎么亲切,对自己再如何赏识,他依旧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这么长时间的应对,要不出任何的差错,可真心不是一般的难啊!适才别看他潇洒回答,胸有成竹,其实心里面没说一句话都是忐忑不安,生怕犯了什么禁忌。
现在出来,韩溯只想回家,好好地补上一个午觉。不料他的这个想法,却也无法实现,他的老师,陆游,竟然已经在书房等了他大半天!
第三十二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
没等到自己的老子,倒是师父在自己的家中等他,韩溯很是不好意思,说起来自从陆游出任西湖学院山长之后,自己倒很少见这位老师,并非是韩溯无礼,而是学院初办,陆游全身心地投入在其中,韩溯好多次拜访都扑了空,待得学案一事事发,接下来韩溯被禁足,陆游则要重整学院,这师徒两半年来竟然没有见过一次面。现在倒是老师主动上了学生的门,这个时代尊师重道之风盛行,师者,传到授业解惑者也!几乎能当半个父亲的作用。从来都是学生主动问候老师,焉有老师上门拜访学生之礼?
所以回到家,听得管家报告陆游在他的书房等他时,韩溯心中愧疚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抱怨陆游——有事找他只需要派个人送个信不就行了?
来到自己的书房前,却听见高山流水般的琴声,如珠玉乱溅,时而婉转低吟,时而高亢激昂,而陆游那充满沧桑的嗓音正与胡媚儿的琴声相和。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韩溯听得陆游吟唱,心中似有所悟,当下高声道:“老师近日怎么这般有兴致?若有事吩咐,一青衣,一书信,学生敢不前往拜谒?让老师亲自上门,岂不折杀学生了?”
推门而入,只见陆游正站在案前,一手执笔,却是刚刚完成一幅作品。胡媚儿看见韩溯回来,眉目间流露出喜色,接着秋波之中,传来关心的神色,她知道自己今天是去面圣,,为他高兴之余却也有些担忧,此刻见他安然回来,如何不欣喜。
韩溯心中也有一股温馨的感觉涌上心头,朝她微微颔首,示意一切顺利。然后向着陆游深深行了一大礼:“不肖学生,参见老师!”
陆游放下笔,鼻尖“哼”了一声道:“你还记得我这个老师!老夫且问你,让你看的书,你可曾读完?”
啊!看来老师心情不太好啊,这上门第一句话竟是追债的。韩溯冷汗不由得冒了出来。自己最近忙着弄自己的东西,陆游布置他看得那些书,早就被他丢到了九霄云外。
看见韩溯吃瘪,胡媚儿站起身,朝着他偷偷吐了吐丁香小舌,那可爱的模样勾得韩溯心中痒痒的。向陆游告个罪,胡媚儿知他师徒俩定然有要事相商,便识趣的先告辞。走过韩溯旁边时,低声道:“老爷被召进宫去了!”
韩溯一凛,自己这边才出来,韩侂胄就立刻被召进去了!不知道二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
不过眼前最重要待的事情,还是想办法让老师熄了怒火才是。当下延着脸笑道:“刚才那首词可是老师新作?端的是好词!果然是大家出手,非同小可!这幅墨宝,学生厚脸皮求了去!”
陆游看他这副嘴脸,哪还不知道自己这个徒儿,多半是没有将他布置的功课放在心上了!他看着韩溯,长叹一声道:“启源,老夫也知道你不需要像别的士子一般,但是科考始终是正途,就算是你将来继承你父亲之业,有个科考出身,也好断了别人的闲言碎语!何况以你的资质,若是静心向学,老夫不相信比任何人差!”陆游的话韩溯听得出是真的在为他担忧,为他打算,心中十分感动,他又何尝不知道?皇帝的召见,十四岁的帝都知县,九成九都是因为他是韩侂胄的儿子,假如韩侂胄今天失势,那他就什么都不是,他可没想过自己可以凭借从别人那剽窃来的几首小词就能在这个世界里叱咤风云!但是他现在没有时间啊!!!
开禧北伐便好像是一把悬在他头顶的达克摩斯之剑一般,他现在只恨自己年纪太小,恨自己分身乏术!很多事情都无法去做,而现在好不容易终于能够做一点实在的事情,又哪有时间耗费在科考必要的浩瀚书海之中?他的穿越,目标可不是种田!
不过这些自然是无法向陆游分说的,于是他只能转移话题道:“老师,学生晓得的!待得忙完这一段,一定遵照老师的指示,好好读书!”
他这么说了,陆游也无可奈何,便道:“听说你今天面圣了!皇上也真是的!就这么召你入宫应对,就不怕天下清议议论?你爹爹竟然也同意?”
看见陆游不再纠缠他的功课,韩溯心中一喜,突然心念一动:自己师父也是经世之才,自己马上就要外派钱塘知县,这如何做官,如何治理一方,自己说起来并没有任何经验,何不向他求助?”
想到这里,他亲自给陆游斟上一杯热茶,将陆游请上了座,恭敬地向他请教起来。不料他这一提出,陆游脸却黑了下来!
“哼,这个你就想到老夫了!我问你,为什么lwen2。com。lwen2。com推荐辛稼轩去练兵?难道老夫不如他?”看着陆游气得吹胡子的样子,韩溯不经愕然,他现在才知道,师父今天不顾面子跑来找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心中不由得莞尔,心想老师年纪虽高,但是一个为国效劳的拳拳之心当真是天日可昭,他也知道陆游这么说并不是记恨辛弃疾,只是北伐中原,统领大军一直都是他毕生最大的愿望,而练兵这等事情韩溯不找他却找辛弃疾,自然让他心里有些不快。
“老师原来是为了这个!”韩溯嬉皮笑脸,他当然不是忘了陆游,只不过,有更重要的地方要托付于他!原本就是要和他商量的,现在既然此老都找上门了,便一发说了吧。当下道:“怎敢忘记老师,老师实在是愿望启源了!不过,其它且不论,老师您说,稼轩公是否当得起此任?”
“当倒是当得起,辛稼轩练兵还是有一套的,但是老夫也未必输与他!”陆游当然不会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事实上,假如不是他也极想回归军队,参与北伐,他甚至是很支持辛弃疾的出山。
韩溯笑道:“这就是啦,学生之所谓没有lwen2。com。lwen2。com推荐老师去练兵,只因为学生希望老师能去一个更重要的地方,而那个地方,我父亲是万万不会让稼轩公去的!”
陆游听了心中一动,隐隐有了个念头吗,却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不禁笑骂道:“好你个启源,竟然吊起老师的胃口来了!快说,你想将老师发配到哪里?”
韩溯脸一下苦了下来,道:“学生怎敢?老师,北伐之事,估计也就是今天说说,过了今天咱们就不能再说了!不过,若是朝廷真的北伐了,老师觉得应该怎么打呢?”
陆游双目放光,喜道:“如此说,官家已经下定了决心?”年老成精的陆游自然是知道韩溯话里头的意义。他兴奋得“唰”地站起,顾不得在晚辈面前失态,满脸的红光,来回踱着步,好一阵方才在韩溯面前站定,激动地道:“真有这么一天,自然是西联西夏,以四川出兵陕西为牵制,两淮之地主攻!两淮这边定然是你父亲指挥,四川的牵制军队就十分重要,非知兵宿将不可!老夫不才,愿担此重任!”他听韩溯一说,便知道以韩侂胄对辛弃疾之忌,断不会让他出任一方大员,因此这个练兵使倒的确适合此老,韩溯这么说,暗示得已经很明显了——回四川!陆游的雄心壮志也因此熊熊燃烧起来。
“老师先莫激动,北伐虽然是定了,但是至少五年之内还不会进行,学生自然希望老师能到四川,甚至学生也想一同前往,但此事毕竟还要看我父亲,而且,这个位置,也并非就没有竞争者!”对于开禧北伐,其实韩溯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并不是很赞同陆游的方略,两淮之地北上之后当然是直插心腹,可是这个区域金国一向将其视为重地,必然会重兵防守,韩溯并不看好他的父亲以及他父亲任命的那些个统帅能够打赢这场战,因此,他更倾向于两淮牵制,四川主攻,这样就算进度慢一些,但是由川入陕西,得到的不仅仅是土地,还有南宋最缺的战马!这样是能够获得实利的。至于西联西夏?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没有用的招术,相反的,他倒有先灭了西夏的想法!不过,让陆游到四川,这的确是他所要谋划的!坚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谁?还有谁能比老夫更适合?”陆游一听有些急。
韩溯微微叹道:“老师,很多东西不是一定要要最好的!这个人家族三代治蜀,威望甚高……。。”
“你说的是吴曦?哼,虎父犬子耳,四川若是由他主持则必败无疑!启源你一定要劝你父亲万万不可将此人放归四川啊!”陆游眼中流露出忧虑之色!
“正是因为这个位置太过于重要了!所以我才想lwen2。com。lwen2。com推荐老师啊!如今满朝文武,算来算去,除去我自己,就只有老师您能胜任了!”他自卖自夸,让陆游忍不住一笑,骂道:“你?启源,战争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若是有心兵事,便得真的上战场,但是你以为你父亲会允许你这么做么?”
这句话正好说到了韩溯的软肋,他曾经多次在韩侂胄面前流露出要学兵法,要亲自北伐的想法,但是每一次都被韩侂胄骂得狗血淋头——他现在可是韩家传宗接代的苗啊!战场之上,情形瞬息万变,一旦发生意外怎么办?所以,他韩溯能做的,恐怕也就只有纸上谈兵了!
陆游看他神情,自然是知道他这学生的心情,当下笑道:“也不一定是非得带兵才是功劳,就拿你来说,现在西湖书院的武学院办得热火朝天,再过一年,这批学生一出来,说不好能出几个将才呢!这不就是你的功劳么?”
韩溯逊道:“这是多亏了有老师这个山长主持,所以这一年中,老师还是要多多辛劳,等到这批学生考出来了!还不知有多少栋梁之才呢!”
陆游也点道:“各地义学方才开办,一天不到名额就满了!起源,这件事情你做得很漂亮!”
第三十三章 杨婕妤
陆游满意地回去了,韩溯也从师父的嘴里得到了许多作为地方官应该注意的地方,这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不管他理论有多么的强,但是实践肯定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得到陆游的建议,对他来说很重要。
待得傍晚,他又被韩侂胄叫了过去,父子之间互相说了一下今天面圣的情形,当然,主要是韩溯在说,听了韩溯所言,韩侂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点点头道:“你今天的表现相当不错,圣人和官家都对你赞赏有加,官家对你的任命相信很快就要出来了!这几天你就呆家里,我让苏子酆来好好教教你为官之道,你年纪尚幼,主政一地,又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重县,而且还是行革新之制,万事须得小心应付才行!好在钱塘就在眼皮底下,有什么难决之事,千万不要妄断,可与辛稼轩商量处理。”
韩溯自然是点头称是,韩侂胄有交代了一些做官的道理,他的理解又比陆游深刻了许多,尤其是在如何对付胥吏,更是教了韩溯不少方法。
末了,韩侂胄稍稍犹豫了一下,道:“今天圣人是不是提了你的终生大事?”
韩溯心一颤,这是他最不愿意听到的,早就听说古人的婚姻包办,而习惯了自由恋爱的他本性中便对此有很深的抗拒之心,种种关于包办婚姻的不幸福的故事,一个个地浮现在脑海。因此他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婚姻被别人包办。听韩侂胄这么一说,看来韩皇后还真是把这事放心上了!
“父亲大人!孩儿还小,这等事情还是等等再说吧!”韩溯挣扎道。他当然不能明说自己不要包办,要自由,这太惊世骇俗了,只好以年龄来说事。
“十五岁,也不算小了!再说了,可以先订下来,晚些再拜堂成婚的,只是结皇亲,未免有些不便。”韩侂胄皱皱眉头道。
何止是不便啊!要真成了驸马爷,自己想要实现理想就更是难于登天!韩溯心道,表面上却笑道:“父亲英明,孩儿以为,如今正是父亲大业的关键时刻,这娶亲之事,不妨延后,反正有爹爹在,孩儿何愁娶不到老婆?”
他最后这话将韩侂胄也逗乐了,哈哈大笑,指着他道:“你这小子,怎说得这般粗俗!也罢,就再等两年看看!”
韩侂胄在这边和韩溯交谈,临安大内皇宫的一处偏宫之中,一个二十七八的妇人正端坐在梳妆台前,听着自己的女儿叽叽呱呱地说话。这妇人一身宫装,容颜娇艳无比,而在她身后说着话的女儿,不过十二,三岁,生的煞是可爱,就好像一个瓷娃娃一般,假如韩溯在场,定能认出此女正是嘉靖公主。
“娘亲,那小贼甚为可恶,偏偏父皇还偏爱于他,女儿不甘心!”说着嘟起粉嫩嫩的小嘴,虽是生气,但模样却说不出的可喜。
嘉靖公主口中的“娘亲”,自然就是后来的杨皇后,现在的杨婕妤了!她少以姿容入宫,当时并无任何名分,只是随侍身为皇子的赵扩,后来赵扩即位为宁宗之后,于庆元元年始封为平乐郡夫人,又于庆元三年封为婕妤、婉仪,可见赵扩对她的喜爱。由她这里,又可见韩侂胄眼光实在不行,假如韩皇后还在,想办法对付她还说得过去,韩皇后去后,还要妄图干预皇帝立后,这就不明智了!
此时杨皇后还只是个婕妤,当然就在今年,她会被封为贵妃。杨婕妤听了女儿的话,黛眉微蹙,那样子还真是万般风情,惹人怜爱啊!也难怪宁宗会宠爱她。
“你说的那个小子,就是最近被称为‘神童’的韩太傅的儿子?今天是官家召见他么?他才多大啊?就得到了官家的召见,可见人家还真是有些真本领的!你也不要太不服气了,雅莙,不是娘亲说你,虽然说这是皇宫,官家也是个认着你胡来的性子,但女孩儿家,终归还是本分一些的好!这事,依着娘看,就当是一个教训好了!”杨婕妤语气谈谈的,并没有任何生气的样子——她能由侍女成为皇后,可见绝非愚笨女子。再加上这件事在她看来,本来就是女儿任性搞出来的,韩溯在其中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拜师之说,也就是说说罢了,他韩溯能有几个胆子?一个公主,一个郡主,就算真愿意拜他为师,他还真敢收不成?这件事,根本连借题发挥的余地都没有。
但是听她这么说,赵雅莙却不乐意了,那大眼睛里晶莹的泪水滴溜溜地打转,小嘴儿也撅得老高,犹自不服地撒娇道:“娘亲,您就看着女儿这么被欺负啊!”
杨婕妤笑道:“那你还想娘怎么做?把他抓起来一刀杀了?别说娘没有这个权力,就算有,也还得问问你大娘给不给啊?论起来,他可是你大娘的叔叔呢,真要算辈分,你还矮了他两辈!现在做你师父,说起来似乎还是他吃亏了!呵呵。”既然这件事没有什么利用的价值,杨婕妤索性开起自己女儿的玩笑来。
赵雅莙却是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娘亲原来是开自己玩笑来着。当下气鼓鼓地走了出去,一边走,小小的手儿还握紧了拳头,低声道:“哼,不用你们帮,本公主总会想办法报这个仇!姓韩的,你给本公主记着!”
韩溯不知道,自己被一个宫中小恶魔给记上了,此时的他,正在书房,捧着一本书,认真地看着,这本书封皮上是四个字《钱塘县志》,在他身后,胡媚儿轻衣长裙,正站在他身后给他轻轻地扇着团扇?( 图宋 http://www.xlawen.org/kan/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