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阅读
韩溯不知道,自己被一个宫中小恶魔给记上了,此时的他,正在书房,捧着一本书,认真地看着,这本书封皮上是四个字《钱塘县志》,在他身后,胡媚儿轻衣长裙,正站在他身后给他轻轻地扇着团扇,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上任之后,韩溯自然是要先做足了功课,虽然可能任期只有一年,但是这却是他独立处理政事的开始,他虽然没有真正做过官,可是上一世看的官场小说可不少,而且陆游、韩侂胄都给他好好说了一些治理地方的要诀。
在宋代,县虽然是最小的地方行政单位,但是其中事物的繁琐,却一点都不比中央枢机要少,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要更加繁琐:中央各部各职还有分工,可一县之主却是要样样都管:税收、劝课农桑、审理案件、兴修水利、抓教育等等不一而足;稍有不慎闹出事情了前程就完蛋了,特别是钱塘县这样的天子脚下的首县,实在是不能出一点儿的差错的。尽管皇帝和韩侂胄都支持他要他放手去做,可韩溯自己也不愿把事情办砸了——这可是他登上更大舞台的跳板!
看了许久,好不容易才看完一小部分,韩溯呼了一口气,将书合上,回过头,却是一愣——难怪自己一直都觉得很凉快!看着胡媚儿为他扇着扇子纳凉,但自己的额角却渗出了汗水,掩着她那绝丽的脸颊流下。韩溯不由得一阵怜惜,连忙站起,伸手抢过团扇,扶着胡媚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拿出一方丝帕给她小心拭去汗水,柔声道:“媚儿,辛苦你了,都怪我太沉浸于书中了!”他说这话时一只手按在了胡媚儿的香肩之上,肌肤相亲,胡媚儿顿时红了脸,低声道:“这有什么好辛苦地,服侍公子本就是奴份内之事。”
此时韩溯才有遐细细打量眼前的佳人,只见她一身轻衫,从上面看下去,胸口的衣口微微张开,顿时两团雪白的隆起有一小半映入韩溯眼帘,再加上出汗,那身上的香味更是一个劲地往韩溯的鼻子里钻,分不清是脂粉的香味还是少女那天然的体香,又或兼而有之,总之这个场景,让韩溯不禁心猿意马起来。
他低下头,将嘴凑到胡媚儿的耳边轻轻笑道:“那么,服侍公子就寝,是不是也是媚儿份内之事呢?”
他几乎是咬着胡媚儿的耳垂说话,那喷出的热气让胡媚儿麻痒痒地,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听他说完,慌忙一跳而开道:“不……不是!公子,你……坏!”
第三十四章 考较
“啊——”韩溯爬了起来,伸了个懒腰,心情舒畅,到底学了武功,身子骨还真是不错,昨晚那么劳累,可一早起来,精神便是十足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昨晚又让那个丫头跑了!不是韩溯没有意,也不是胡媚儿不愿意。而是关键时候,窗口飞进来一个“不速之客”——一根鸡腿骨,还是油腻腻的。
很显然,天下间能做出这事的,除了他那江湖师父洪七公之外,再没有别的人了!韩溯也有一年多时间没有见过这个师父了!此时师父突然来找他,尽管被砸,却是十分高兴,立刻冲了出去,但是洪七公不知道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就是不愿见他,只留下一句,让他明天到城外吴山城隍庙去找他。
天下高人行事,大概都是如此吧!等他回到书房,胡媚儿早不知道跑到哪去了,想想也知道,女孩儿家,正自情浓被人撞到,哪里还好意思再继续?于是,韩溯只好又渡过了一个孤单的夜晚。
不过想起今天就能见到洪七公,心情还是很愉快的!他可一直惦记着降龙十八掌呢!尽管自己主动不会走江湖路线,但是威名赫赫的降龙十八掌,怎么样也要学的嘛!哪怕就学会一两招也行啊!韩溯可没忘记洪七公那句“不如狗屎”的评价。
吴山,位于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面,是西湖群山延伸进入市区的成片山岭。天目山余脉的尾端,结止于杭州,在西湖北岸形成葛岭、宝石山,在西湖南岸的,就是吴山。远古时候,吴山和宝石山是史前海湾的两个岬角,南北对峙,随波浮沉。后来,平陆抬升,人民陆续迁居,来到这一带生息繁衍,逐渐发展、形成现在的杭州城,早在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就曾说过:“天目山千里蜿蜒而东,龙飞凤舞,萃于临安。”吴山好像是一只梭镖,锲入杭州城内,东、南、北三面俯临街市,西面与万松岭相接,环境风貌在西湖群山中别具一格。而吴山城隍庙是南宋绍兴九年从外地迁来的,此时来祭祀的人并不多,这太清晨的更是没有一个。
韩溯并没有心思欣赏风景,径直来到了城隍庙前,只见庙门口外面,站着两个乞丐,倒像是卫兵一般。
韩溯走上前,学着电视里看来的江湖人的样子,抱拳道:“两位大哥,我师父——也就是你们帮主,可在里边?”
两个乞丐看着衣饰华丽的韩溯,一个面无表情,另一个却笑嘻嘻道:“你是韩溯吧?帮主他老人家交待了,他对弟子要求很严格,假如你连我们俩这一关都过不了的话,那也没必要再见他老人家了!”
额,感情是要考较自己的武功啊!就不知道这两个人是谁?若是丐帮四大长老,自己可未必打得过啊!不过看起来,这两人都挺年轻的,不太像长老,突然心念一动,抬眼朝他们身后看去,只见不说话那人背后背了七个袋子,而笑嘻嘻的这个却背了六个袋子。
明白丐帮级别制度的韩溯放下了心,脸上挂着完全无害的表情,向着两人再次一抱拳道:“不知道两位大哥怎么称呼?在下又要如何过关?”
那笑嘻嘻的乞丐道:“我不是说了嘛,打赢我们就过关!”
韩溯私底下翻了个白眼,心道我当然知道要打赢你们,关键是,是一个个来还是两个一起上,这其中差别就打了,韩溯再如何自负,也不认为以自己的功夫,能够一对二还能打赢!这关系到能不能见七公,更关系到自己能不能学到降龙十八掌。他当然得斤斤计较了!
于是皱眉道:“两位大哥是一起出手呢?还是一个个来?”
“这由你决定!”面无表情的乞丐道。
韩溯眉头一皱,随即展开,显然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当下也不再啰嗦,抱拳道了一声“承让”一掌轻飘飘地就向那个笑嘻嘻的六袋击去。
六袋弟子收起笑容,随即身形一闪,却不与韩溯硬碰,而是飞起一脚踢向他的左肋。
“下脚还真狠啊!”韩溯心中咒道。他收拢心思,使出十分本领,两人一时间打在一起,韩溯这一年多来尽管也不闲,但是于练习功夫这一块,也当真没放松,只要有间隙,便会勤加修炼,所以武功比之洪七公离开之时,还是有所提升的。特别是一路逍遥游,使得是精纯无比。数十招下来,其实他早就能够胜出,只是顾忌对方的面子,一直没有出胜负手。
“哼,小兔崽子什么没学好,官场那一套倒是学了十足!再给你三招还不能胜出的话,也就不用再打了!”洪七公那慵懒的声音从庙内传出。
不愧是高人啊!不用看就知道自己是在谦让,韩溯心中一凛,手上加劲,不敢再留手。。。。
“臭小子,还算你懂得尊师重道。”嘴里吃着胡媚儿精心准备的菜肴,洪七公一边骂道。
“不过你也混球!带了礼物不懂得说么?好端端的菜。。。。。。愣是冷了,真是可惜!”一边说一边痛心地摇头。
他坐在地上吃,旁边韩溯和两个丐帮弟子则恭敬地侍立在旁。两个丐帮弟子也就罢了,洪七公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人一般,说什么都不敢反驳的。
韩溯却不一样,他低着头,嘴里嘟囔着:“谁让您老心血来潮,非要考较徒儿武功,再说了,要是徒儿会那降龙十八掌,还不早就结束战斗了!”
“诶哟。”韩溯头上又是一根鸡骨,心中暗恨:以后须得交代媚儿不可给师父做有骨头的菜!
“你以为降龙十八掌是什么?江湖卖艺的三脚猫功夫?他,当年为了丐帮九死一生,我也不过只传了他一招‘神龙摆尾’,臭小子,你要学降龙十八掌也不难,就要看你怎么做了!”洪七公一边吃,一边指了指那个七袋弟子黎生。
“会做,徒儿当然会做!师父,您就别住这荒郊野岭的了,徒儿带您老回家住,天天让媚儿好吃好喝的侍候着,黎大哥和余小哥也一起!”适才他和那七袋弟子黎生打时,几次眼见着要胜出,却都被他一招神龙摆尾给打得晕头转向,差点就败了,对于降龙十八掌的威力,可总算有了个直观的认识,心中更是无比向往,暗暗发誓说什么也要从洪七公的嘴里把这江湖绝学给撬出来。
听得吃的,洪七公两眼放光,有那么一瞬,韩溯觉得他是要答应了,但只见他咽了一口口水。作出一副严肃的表情道:“哼,老叫花子一向乞讨惯了!消受不起那锦衣玉食的日子!至于他们两个。。。。。。。”
“帮主不住,我等自然也不住!”黎生和余兆兴异口同声地道。
“我呸,什么消受不起锦衣玉食,那你现在吃的是什么。”韩溯暗暗鄙视之。当然到了口头上就变成了:“师父真乃高人也!此等境界,实在是徒儿一生追求的目标!”
“那好啊!我便带你一起感受一下叫花子的生活!”洪七公一句话,韩溯顿时面如土色,双手连摆道:“师父莫开玩笑了,不是徒儿不愿意随侍左右,实在,实在是陆老师还有重任交于徒儿身上!这几年却是走不开啊!还请师父恕罪!”开什么玩笑啊!自己可是坚决不要走江湖路线的,只好拿陆游出来挡了,想必老师也不会见怪吧!
洪七公却半眯着眼看着他,那眼神有如实质,仿佛穿透内心看破他的谎言一般,让韩溯不禁心中激灵。
“哼,不就是区区一个县令么?屁大的官,说得有多了不起似的!你和那陆放翁,一老一小,一样的没出息!就一县令,下面使唤的人,还没老叫花子多呢!”洪七公眼一翻,傲睨道。
这倒是实情,靖康之耻后,北方汉族不断南下,失去土地财产而变成流民乞丐者甚多,丐帮也进入到了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虽然金大书中的十万之众略显夸大,但是有个数万众应该不是虚的,这样看来,的确是要比他一个知县的手下要多。
“您老人家英明神武,哪能和您老人家相比啊!只是一县虽小,但却关系一方民生,徒儿敢不以此为重?虽有心孝顺师长,却不得不以国事为先!”韩溯苦着脸道。
洪七公却哈哈大笑:“如此般说,倒也还能解释过去,这样的话,为师也不能袖手旁观,自当助你一臂之力!黎生和余兆兴,他们俩和你是认识了!就在前两天,他们有一批手下被临安知府钱象祖给拘了,你负责将他们救出来,他们就归你管吧!”
“啊?!”韩溯吃了一惊,随即心中便是一喜,其实他拜洪七公为师,除了学习武功之外,更大的图谋便是丐帮!北伐,不能闭着眼睛打,兵法上也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因此安置间谍就很重要了!而自古以来:妓、丐、僧、道、商便是间谍中最佳的职业。乞丐的身份本身就很不错了!何况是会武功的乞丐?这简直就是为他的北伐量身定做的。
救!当然要救!韩溯心中很快便做出了决定!当下拍拍胸脯道:“师父,这点小事,就包在徒儿身上了!不知。。。。。不知有多少兄弟被钱象祖抓了?”他心中暗自祈祷:最好总得有个百八十的吧!
却不料。。。。。。
“三千!”洪七公淡淡地道。
第三十五章 流民
不好意思,昨天整天都在外,没来得及lwen2。com。lwen2。com更新!今晚两更,目前写作速度有点慢!可能只能每天一更了!我会努力的!
————
听到这个数字,韩溯险险没有晕过去,拘了三千乞丐?我操!钱象祖这是什么意思?突然觉得有些不对,连忙问道:“师父你别吓徒儿,这三千会功夫的乞丐,钱象祖他如何抓得住?”别说是会武功的丐帮弟子,就算是不会武功,要抓这三千人,也非得出动军队不可!可没听说有军队调动的消息啊!
“谁说乞丐就一定是要会武功的!”洪七公打了个饱嗝,不屑道:“要是丐帮弟子个个都会武功,老叫花子还不一早就一统江湖了!说不好连皇帝都当上了!”
韩溯瞬间石化:不——会——武——功——的——乞——丐!那我要来干嘛?又不是开善堂的!
“不过呢,其中倒也有那么几十个是会武功的啦!说起来一下子给你三千人,我老叫花子也是肉痛得紧啊!”洪七公这明显是得便宜卖乖!
“师——父!”韩溯咬牙切齿地道:“不带这么欺负人的!这件事,徒儿真办不了!”开什么玩笑,要从钱象祖手中救出三千人!自己还没狂妄到这个地步,就算他老子出面,还不知道这三千人是犯了什么事呢?万一是杀官造反的事情,自己大包大揽之下,岂不是自寻死路?
洪七公似乎看破了他的心思,淡淡道:“他们其实都是北方逃难的难民,老叫花子让黎生带着帮中的一些兄弟去接应他们,本来也没想过要进临安城的,可是在经过城外的时候,不知道怎地和当地村民起了冲突,黎生他们当时没有注意,结果双方都死了人,接着钱象祖便调动了州兵将他们全部都抓走了!”
说到这里,黎生和余兆兴都红了脸,事情是因为他们没有办好而至于此,却要帮主来给他们擦屁股,两人都很不好意思!
韩溯听完洪七公所说,黑着脸道:“师父神功盖世!您老人家动动指头,救出这些部下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倒是徒儿,家就在临安,可不好做这件事,若是十个八个的还好说,这三千人。。。。。”韩溯边说边摇头!
黎生和余兆兴看他拒绝,都是脸色一变。黎生咬咬牙,噗地跪在了地上道:“韩小哥,你若是能救出这些百姓,我黎生这条命,你随时拿去!”
余兆兴也同时噗通跪下道:“加上我余兆兴的这条!”
韩溯慌忙伸手去扶他们:“快快请起,我要你们的命做什么?”不料黎生和余兆兴却怎么拉也不起。
韩溯一看洪七公,见他犹如什么都没看见一般地正在那拿着葫芦喝酒,心中不由大恨,闷声道:“师父,你这些个手下这般死皮赖脸你就不管管?”
“管?我怎么管?一路上就已经要死要活好几次了!要不是老叫花子说了大话,说你手眼通天,定能帮他们救出这些个流民,他们早跳了钱塘江了!如今你见死不救,倒反怪起我老叫花子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行!师父!算你狠!这事徒儿豁出去应下了!但是徒儿也有两个条件!您若不答应,咱们一拍两散,徒儿立马走人!”韩溯知道自己这回是真的被洪七公给算计了!心中哀叹悔恨的同时,只好退求其次看看能否捞到一些好处!
黎生和余兆兴不由得惊喜地互望一眼,眼里尽是喜色,韩溯的身份他们已经从洪七公那里了解到了,除了杀官造反之外,要救出这三千百姓,似乎也只有依靠他了。而杀官造反,且不说在这临安城不可能办到,就算办到了,丐帮也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就算是洪七公想要救出这么多人,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才会算计韩溯。
洪七公听他答应,心中也是暗喜:他也知道,这事的确多少有些强人所难,而且就算是韩溯,也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的!心中也做好了他拒绝的准备,当然,一旦韩溯拒绝,那么他们的师徒名分,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事洪七公对韩溯的另一层考较,现在看到韩溯答应了下来,他心中也是长出一口气,这徒弟虽然身份高贵,但是心性却还是不失纯良,看来自己的老友陆游的确没说错啊!至于韩溯提出条件,自然被他忽略了:只要无关大节,能满足他的就满足他吧!想来也不就是要学降龙十八掌么?只要他通过考较,本来就是打算传了他的!
当下道:“你且说来!”
韩溯却是很认真地道:“第一呢,徒儿刚才已经说了,要学降龙十八掌!第二呢,除了这人救出来之后归徒儿之外,师父他还得再给徒儿派两三百个丐帮高手来!”
“噗——”洪七公前面听得还好好地,待得听到两三百个丐帮高手,一口酒忍不住喷了出来。
“两三百个高手!你当高手是种萝卜种出来的啊!不行!绝对不行!”洪七公当即一口拒绝!心中怒道:这简直就是敲诈!
“那,一百个也行!”既然是交易嘛,那总得有讨价还价是不?
“五十个!多一个都免谈,再说了,那三千人当中本来就有几十个丐帮弟子,加起来也快有一百个了!”
“八十!就八十,怎么说徒儿也是冒了生命危险的!”
“危险你爷爷!别欺负老叫花子不懂事,有你那便宜老爹在,谁敢动你?实在不行老叫花子劫了你走,谁能拦得住?六十个!老叫花子也不说那么多了!你再敢加一个,老叫花子也拍拍屁股走人!”
“六十就六十,成交!”
黎生和余兆兴跪在地上,看着一老一小吵得青筋暴起,都不由得庐山瀑布汗起来:怎么听起来这么别扭呢!堂堂丐帮弟子,在他们口里就好像货物一般呢?
交易完成之后,洪七公瞪了黎生和余兆兴一眼道:“还不起来,从今天起,你们就跟着溯儿混吧!顺便帮老叫花子看紧了他!若是敢用我们丐帮弟子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你们替我清理门户!但若是他要练兵打金狗,你们不听号令,老叫花子也决不轻饶!”
黎生和余兆兴连忙点头应承,洪七公又向韩溯道:“救人如救火,你得赶紧去做这件事!做完之后老夫会来找你,传你这降龙十八掌!”说完他颤巍巍地站起,向山下走去,看起来他是慢慢地走,但是数息之间,却已没了踪影。
韩溯回头一招手道:“黎大哥,余大哥,我们也走吧,还得回去好好想想,要怎么地才能将这三千难民给弄出来!”
黎生点头抱拳道:“全靠小哥主持,我等一切听从小哥安排!”
韩溯点点头,略略沉忖了片刻,道:“走,随我去见一个人!顺便探探具体是什么情况!”
第三十六章 苏师旦
南宋自南渡以来,一直到灭亡,都不断地有中原地区的汉族南下,这些人心怀故国,不愿意在异族的统治下生存,便冒着生命危险,拖儿带女,阖族南迁。一开始,南宋统治者还能敞开胸怀去接纳这些同胞,毕竟南渡初期,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更何况这些南下的汉人,可不仅仅是劳动力,他们还掌握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没有他们,江南地区不可能在短短百年间迅速地发展起来。
但是,当南宋政权稳定下来之后,尤其是新的贵族系统渐趋饱满,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完成之后,对那么从北方来的同胞,整个南宋从上至下,就不怎么欢迎了!甚至于根本没有将这些心怀故国,历经千辛万古回归的汉人当成同胞,好一些的地方可能还能划出一些贫瘠之地接纳北方流民。但更多的是,将这些流民变成徭役,变成奴仆,变成贱民。可以这么说,在北方,尽管是在异族统治下,这些流民尚能保全家族的,南渡之后,却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他们想要的温情,他们甚至连家都没了!
南宋不亡!实在是没有天理!
韩溯心中暗暗诅咒着,不过对于如何救出这三千人,他心中实在没有任何的把握:去找韩侂胄?想都不用想,那就是自己找骂!直接去和钱象祖交涉?自己凭的什么?这钱象祖还是反韩派呢!虽然在西湖学案中他曾经为韩侂胄辩护,但在韩溯看来,这更像是一个阴谋,北伐失败之后,接替韩侂胄的,不正是这个钱象祖么?他和史弥远和一起的,自己去和他交涉,自取其辱罢了!
想起来这真是一个苦差事啊!韩溯一路上都十分苦恼,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带着黎生和余兆兴回到府宅,黎生和余兆兴却不愿意进去,说自己行乞惯了,可住不得宰相家,让韩溯不必理会他们,有命令就直接留个标记好了!他们会赶来听命的。
也好,没有他们在,做起事情来还更方便一些。回到府中,胡媚儿迎了出来,道:“公子,苏侍郎来了,说是要找公子聊聊天。”
“苏侍郎?”韩溯愣了一下。
“就是苏师旦苏大人!”胡媚儿轻声道。
哦!原来是苏师旦,自从上次讨论国债事宜,韩溯对这个历史上的悲剧人物有了一些改观,说他悲剧是因为如果说韩侂胄是北伐失败的替罪羊的话,他就是韩侂胄的替罪羊!一直以来,苏师旦都以阿谀小人、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被世人唾骂。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对韩侂胄至少算得上的始终如一!而且他的才能也不如后世说的那么平庸。他负责指挥期间,至少有一点是值得称道的,那就是粮草后勤始终都供应到位——换句话说,开禧北伐,不是败在后勤,而是败在人心!整个南宋士大夫阶层,又有多少人是真心要北复中原的?就连韩侂胄,恐怕也是借北伐以自固居多吧!因此,苏师旦之败,倒也真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在他的头上。
想到这里,韩溯眼前一亮:自己不能找韩侂胄,但是可以找苏师旦啊!尽管自己是穿越者,但是韩溯从来不认为自己的政治斗争才能有多高,他丝毫不怀疑,没有韩侂胄撑腰,随便一个官员都能向捏死一只蚂蚁一般地捏死他,宋朝一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频繁程度,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而身居其中的高位者,又有哪个是简单的货色?苏师旦能够从一书吏而深受韩侂胄重用,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想通了此节,他大踏步地走进自己书房,苏师旦正提着笔写字,韩溯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很重视书法,在写字时很忌讳打扰,便静静地站到了他后面,苏师旦也像是完全没有感觉到他进来了一样。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苏师旦在写得,正是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他的字应该是源自米芾一派,字体“超逸入神,沉着痛快”,平心而论,水平要比韩溯高出不知千里。
待得苏师旦写完,长长呼出一口浊气时,韩溯方才鼓掌赞扬道:“苏叔叔,写的一手好字啊!”
苏师旦“啊!”了一声道:“启源什么时候回来的?吾竟然不知,实在是怠慢了!”
韩溯笑道:“不怠慢,不怠慢,小侄也是刚刚回到,却有幸见到这般妙笔生花,也是值了!不过这幅字,恐怕不宜流传出去,苏叔叔能否见赐?”宋宁宗箴口不谈北伐的决定,韩侂胄自然是会和心腹打过招呼的。所以苏师旦一听便知道韩溯的意思,微笑道:“这是自然!只是久疏练习,这字已经远远不如先前了!唉,一朝权重,却将根本给丢了!真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担忧!”他倒不是矫情,这个时代的文人不管官当得再高,文化本位思想还是很重的,都会很重视自己的才学。
韩溯却没有办法理解他们的这种情怀,他骨子里是个现代人,偶尔剽窃一些别人的作品,那是为了必须的声望,可是真要让他变成这些人当中的一员,那是够呛,所以拜陆游为师,主要是看重陆游的爱国思想,学习他的治国之道,可不是为了修习经典。
苏师旦自然是韩侂胄请来教导韩溯如何为官的,尽管就在临安眼皮底下的钱塘县,但是韩侂胄也不愿意韩溯为官时出了什么问题——他也知道树大招风,一点点的瑕疵很可能都会扩大为政敌疾风暴雨般的攻击。
苏师旦自然是耐心地教,钱塘县的县衙机构如何啊?主要需要处理哪些事情啊?等等,不问细琐,一一耐心讲解,韩溯偶尔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总之从苏师旦的身上,他是学到了许多在他那个时代学校老师根本不会教的东西!
末了苏师旦交待道:“启源,总而言之,一方县令,最重要的考绩一为科税的收取,一为农桑的劝课,作好这两点就很不错了!当然,以启源之大才,这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唯一需要加倍小心的是改革,稍有不慎会对师帅的大业造成影响,对启源你的仕途也不利,其实吾心中万万不愿由启源来进行这次试验,但是这个想法是启源提出的,我等闻所未闻,想要接过来却也不知该如何去做!启源,一句话,若是事有不对,壮士须得有断腕之决心!”
苏师旦说得推心置腹,韩溯当然也是不停点头表示受教了!末了,他小心翼翼地向苏师旦问道:“苏叔叔,如今侄儿有个难题,不知道该要怎么处理?还请叔叔替侄儿谋划谋划!”
苏师旦笑道:“启源客气了,但请说说看,我帮你参详参详!”
韩溯整了整思路,将想要从临安府中救出三千流民的事情和苏师旦说了!当然,他肯定不会说出是因为洪七公的请求,只推说自己那日看到流民的景象凄惨,十分不忍!
苏师旦听完之后,看了他一眼,眼神中似有责怪之意,道:“启源心善是好事,但人有大善和小善之分,流民问题由来已久,你今天救得三千人,日后涌入三万人却又如何?此时,我劝你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韩溯听了长叹一声道:“侄儿也知道其中的难处,但是有的事情,既然见着了就要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知难而上,则难者亦易也!”
“好个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苏师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沉忖了片刻,突然笑道:“若是在平时,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钱象祖也不是好通融的人,尽管西湖学案他卖了师帅一个面子,可是这人,我看不是我们这一路的人!只是现在……”苏师旦的目光在韩溯身上打了个圈。“要救出这些个流民,却是简单得很!”
第三十七章 计策
“叔叔请讲!”韩溯其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却是始终找不到一个妥当的办法,三千流民,并不是小数,而更关键的是,在其他人的眼中,他只是一个衙内,有势而无权,像钱象祖这样的大员,对韩侂胄或许会有忌惮,但是对他韩溯,估计也就是虚伪的应付一下也就罢了!更何况理在他那边呢?
所以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这件事情都很难做到,但是,苏师旦却笑着说简单。
看着眼前一脸期待的韩溯,苏师旦自己也觉得有些得意,笑道:“其实这件事,不需要别的助力,启源你自己就能完成!”
“我自己?”韩溯是真的有些傻了,这可以么?
“正是,说起来这个机会还是你自己向师帅争取到的呢!启源,你忘了么?当时讨论的时候,除了实验国债的发行有无问题,你不是还提出条件么?
“条件!?”韩溯心里隐约捕捉到了什么。“叔叔的意思是?”他突然眼前一亮,终于明白了苏师旦的计策是什么。
“师帅不是许了你练兵么?还让你自己选兵员,你就直接征调这三千流民入伍不就一切解决了!由流民变成兵户,尽管尚不是很如意,但是比起成为奴役,这又要好得多了,只不过,原来的禁军变成了流民军,辛幼安恐怕得要恨死你!哈哈!”苏师旦出了这个点子,他自己也很爽,不但帮韩溯解决了问题,还给辛弃疾下了一贴眼药。这可是一箭双雕啊!
不过韩溯却没有他想得那么多,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至于辛弃疾是否满意,他倒管不了那么多了!
就在苏师旦给韩溯出谋划策的第二天,皇帝的任命就到了,韩溯授大理评事,知钱塘县。辛弃疾授昭武校尉,兼钱塘练兵使,在钱塘县就近练兵!成立新军曰:北狩军,练成后编入三衙。
在韩溯的要求下,辛弃疾“痛心疾首”地从临安府领出了拘禁的三千流民,这三千流民经过帅选之后总计获得精壮士卒600人!其他的家眷编入军户,就在军队附近屯田。接着又在禁军中选拔强悍者共计3000人!地方厢军中选出精锐1200人,共计4800人的北狩军,终于在庆元五年的夏秋之际,在很少人关注的情况下建立了!南宋政府的练兵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奈何每一次练兵都是轰轰烈烈开始,草草地结束,结果呢,兵还是一样的兵,将还是一样的将。开禧之后,南宋的中央禁军,实际上空具一个名号,战斗力就连地方军都不如。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蒙古人在攻陷临安之后,南宋小朝廷在地方武装的支撑下,直到公元1279年,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蒙古才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所以,就算有辛弃疾这样的老将主持,朝野上下对于这次练兵,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想法,辛弃疾再厉害,一个人又能改变什么?终究不过是和光同尘的结局。更有一些人,已经开始打起来小算盘:扳倒朱熹之后,韩侂胄权势通天,正面对抗是不太明智的了,但是从一些边角的事情给他下点眼药也好啊!
不说别的,单是韩溯的任命,当日御史台就有好几张奏折呈入,弹劾韩侂胄以权谋私,并认为韩溯不经过科举便委以一县之任,是开了恶例,要求皇帝收回成命。但是这些奏章全部都被赵扩否定,连同弹劾的官员,也都被斥责,其中几个强硬之辈甚至因此被削为民。
临安府府衙内。
“真是岂有此理!竟然任用此纨绔之徒出知钱塘!官家难道真个糊涂了么?同叔,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再这样下去,我看我大宋江山,迟早要断送在姓韩的手里!”钱象祖满脸的激愤,大声嚷嚷着发泄心中的不满。
“伯同休急,此事,依某看来,倒事件好事。说不好是个机会!”史弥远眼中精光乱闪,悠悠地道。
“哦?同叔莫非有什么妙策?”钱象祖知道眼前这个新任的礼部侍郎,实非寻常人物,上一回西湖学案,全赖他自己才能保全,还官加一级,听他这么说,便压下了怒火,虚心问道。
史弥远捋了捋颌下的短须,不紧不慢地道:“妙策谈不上,无非四个字:静观其变。”
“这叫什么妙策,难不成自家就什么都不做,任那小兔崽子乱搞?这如何对得住官家对我等的提拔之恩?”钱象祖一脸的不豫。
史弥远却不在意,依然是一副云淡风轻地样子道:“某听闻,这次韩杰夫将自己那假子外放知钱塘,其目的倒不是为他谋出身,而是要进行一项革新,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但是纵观我大宋,不管哪一个时期,改革又何曾成功过?就连王荆公这等大才,也都失败了,他韩溯只是十四岁黄口小子,伯同觉得可能成功否?”
钱象祖道:“成不成功,于我们又有何干?”
“于我固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于伯同而言,这可是个机会,他知钱塘事,不正好是在你的管辖范围内么?”史弥远阴阴一笑道。
钱象祖眼睛一亮,恨恨地道:“同叔你不说,自家差点就忘了!嘿嘿,既然在某治下,他休想做成任何事!”
“不不,伯同,你不仅仅不能这么做,相反的,你要积极的促进这件事情!他韩小衙内要什么,你就给什么!”史弥远摇摇头道。
“哦?”钱象祖有些惊讶,但是他知道史弥远是不会无的放矢的,思忖了一会,脸上露出了恍然之色。呵呵笑道:“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史弥远和他对视一眼,两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黄口小儿,此番必入吾彀中矣!”钱象祖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心中大为畅快:“同叔足智多谋,每次到访,都能解吾疑难,走走走,今日临江楼孙大家演出,自家已经订好了雅间。不若一起前往?”
史弥远听了似乎也很是激动:“孙大家?就是号称‘江南独秀,琴曲一家’孙月茹孙娘子?听说就连官家都曾动心想要将她传唤入宫表演,后来被朱夫子所劝才未成行!据说她的表演可不是单单有钱就能看得到的啊!须得是什么劳什子的知音雅客方能入席,伯同真好本事!”
钱象祖脸上略带得色,哈哈一笑道:“却算不了什么!倒是听说同叔瑶琴造诣颇高,若能有幸得孙娘子青睐,倒也是一段佳话!”
史弥远摇摇头:“老了,老了,伯同休要开某家玩笑,若是年轻十岁,定当争做这孙娘子的入幕之宾!如今只好远观而不可( 图宋 http://www.xlawen.org/kan/486/ )
在宋代,县虽然是最小的地方行政单位,但是其中事物的繁琐,却一点都不比中央枢机要少,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要更加繁琐:中央各部各职还有分工,可一县之主却是要样样都管:税收、劝课农桑、审理案件、兴修水利、抓教育等等不一而足;稍有不慎闹出事情了前程就完蛋了,特别是钱塘县这样的天子脚下的首县,实在是不能出一点儿的差错的。尽管皇帝和韩侂胄都支持他要他放手去做,可韩溯自己也不愿把事情办砸了——这可是他登上更大舞台的跳板!
看了许久,好不容易才看完一小部分,韩溯呼了一口气,将书合上,回过头,却是一愣——难怪自己一直都觉得很凉快!看着胡媚儿为他扇着扇子纳凉,但自己的额角却渗出了汗水,掩着她那绝丽的脸颊流下。韩溯不由得一阵怜惜,连忙站起,伸手抢过团扇,扶着胡媚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拿出一方丝帕给她小心拭去汗水,柔声道:“媚儿,辛苦你了,都怪我太沉浸于书中了!”他说这话时一只手按在了胡媚儿的香肩之上,肌肤相亲,胡媚儿顿时红了脸,低声道:“这有什么好辛苦地,服侍公子本就是奴份内之事。”
此时韩溯才有遐细细打量眼前的佳人,只见她一身轻衫,从上面看下去,胸口的衣口微微张开,顿时两团雪白的隆起有一小半映入韩溯眼帘,再加上出汗,那身上的香味更是一个劲地往韩溯的鼻子里钻,分不清是脂粉的香味还是少女那天然的体香,又或兼而有之,总之这个场景,让韩溯不禁心猿意马起来。
他低下头,将嘴凑到胡媚儿的耳边轻轻笑道:“那么,服侍公子就寝,是不是也是媚儿份内之事呢?”
他几乎是咬着胡媚儿的耳垂说话,那喷出的热气让胡媚儿麻痒痒地,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听他说完,慌忙一跳而开道:“不……不是!公子,你……坏!”
第三十四章 考较
“啊——”韩溯爬了起来,伸了个懒腰,心情舒畅,到底学了武功,身子骨还真是不错,昨晚那么劳累,可一早起来,精神便是十足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昨晚又让那个丫头跑了!不是韩溯没有意,也不是胡媚儿不愿意。而是关键时候,窗口飞进来一个“不速之客”——一根鸡腿骨,还是油腻腻的。
很显然,天下间能做出这事的,除了他那江湖师父洪七公之外,再没有别的人了!韩溯也有一年多时间没有见过这个师父了!此时师父突然来找他,尽管被砸,却是十分高兴,立刻冲了出去,但是洪七公不知道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就是不愿见他,只留下一句,让他明天到城外吴山城隍庙去找他。
天下高人行事,大概都是如此吧!等他回到书房,胡媚儿早不知道跑到哪去了,想想也知道,女孩儿家,正自情浓被人撞到,哪里还好意思再继续?于是,韩溯只好又渡过了一个孤单的夜晚。
不过想起今天就能见到洪七公,心情还是很愉快的!他可一直惦记着降龙十八掌呢!尽管自己主动不会走江湖路线,但是威名赫赫的降龙十八掌,怎么样也要学的嘛!哪怕就学会一两招也行啊!韩溯可没忘记洪七公那句“不如狗屎”的评价。
吴山,位于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面,是西湖群山延伸进入市区的成片山岭。天目山余脉的尾端,结止于杭州,在西湖北岸形成葛岭、宝石山,在西湖南岸的,就是吴山。远古时候,吴山和宝石山是史前海湾的两个岬角,南北对峙,随波浮沉。后来,平陆抬升,人民陆续迁居,来到这一带生息繁衍,逐渐发展、形成现在的杭州城,早在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就曾说过:“天目山千里蜿蜒而东,龙飞凤舞,萃于临安。”吴山好像是一只梭镖,锲入杭州城内,东、南、北三面俯临街市,西面与万松岭相接,环境风貌在西湖群山中别具一格。而吴山城隍庙是南宋绍兴九年从外地迁来的,此时来祭祀的人并不多,这太清晨的更是没有一个。
韩溯并没有心思欣赏风景,径直来到了城隍庙前,只见庙门口外面,站着两个乞丐,倒像是卫兵一般。
韩溯走上前,学着电视里看来的江湖人的样子,抱拳道:“两位大哥,我师父——也就是你们帮主,可在里边?”
两个乞丐看着衣饰华丽的韩溯,一个面无表情,另一个却笑嘻嘻道:“你是韩溯吧?帮主他老人家交待了,他对弟子要求很严格,假如你连我们俩这一关都过不了的话,那也没必要再见他老人家了!”
额,感情是要考较自己的武功啊!就不知道这两个人是谁?若是丐帮四大长老,自己可未必打得过啊!不过看起来,这两人都挺年轻的,不太像长老,突然心念一动,抬眼朝他们身后看去,只见不说话那人背后背了七个袋子,而笑嘻嘻的这个却背了六个袋子。
明白丐帮级别制度的韩溯放下了心,脸上挂着完全无害的表情,向着两人再次一抱拳道:“不知道两位大哥怎么称呼?在下又要如何过关?”
那笑嘻嘻的乞丐道:“我不是说了嘛,打赢我们就过关!”
韩溯私底下翻了个白眼,心道我当然知道要打赢你们,关键是,是一个个来还是两个一起上,这其中差别就打了,韩溯再如何自负,也不认为以自己的功夫,能够一对二还能打赢!这关系到能不能见七公,更关系到自己能不能学到降龙十八掌。他当然得斤斤计较了!
于是皱眉道:“两位大哥是一起出手呢?还是一个个来?”
“这由你决定!”面无表情的乞丐道。
韩溯眉头一皱,随即展开,显然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当下也不再啰嗦,抱拳道了一声“承让”一掌轻飘飘地就向那个笑嘻嘻的六袋击去。
六袋弟子收起笑容,随即身形一闪,却不与韩溯硬碰,而是飞起一脚踢向他的左肋。
“下脚还真狠啊!”韩溯心中咒道。他收拢心思,使出十分本领,两人一时间打在一起,韩溯这一年多来尽管也不闲,但是于练习功夫这一块,也当真没放松,只要有间隙,便会勤加修炼,所以武功比之洪七公离开之时,还是有所提升的。特别是一路逍遥游,使得是精纯无比。数十招下来,其实他早就能够胜出,只是顾忌对方的面子,一直没有出胜负手。
“哼,小兔崽子什么没学好,官场那一套倒是学了十足!再给你三招还不能胜出的话,也就不用再打了!”洪七公那慵懒的声音从庙内传出。
不愧是高人啊!不用看就知道自己是在谦让,韩溯心中一凛,手上加劲,不敢再留手。。。。
“臭小子,还算你懂得尊师重道。”嘴里吃着胡媚儿精心准备的菜肴,洪七公一边骂道。
“不过你也混球!带了礼物不懂得说么?好端端的菜。。。。。。愣是冷了,真是可惜!”一边说一边痛心地摇头。
他坐在地上吃,旁边韩溯和两个丐帮弟子则恭敬地侍立在旁。两个丐帮弟子也就罢了,洪七公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人一般,说什么都不敢反驳的。
韩溯却不一样,他低着头,嘴里嘟囔着:“谁让您老心血来潮,非要考较徒儿武功,再说了,要是徒儿会那降龙十八掌,还不早就结束战斗了!”
“诶哟。”韩溯头上又是一根鸡骨,心中暗恨:以后须得交代媚儿不可给师父做有骨头的菜!
“你以为降龙十八掌是什么?江湖卖艺的三脚猫功夫?他,当年为了丐帮九死一生,我也不过只传了他一招‘神龙摆尾’,臭小子,你要学降龙十八掌也不难,就要看你怎么做了!”洪七公一边吃,一边指了指那个七袋弟子黎生。
“会做,徒儿当然会做!师父,您就别住这荒郊野岭的了,徒儿带您老回家住,天天让媚儿好吃好喝的侍候着,黎大哥和余小哥也一起!”适才他和那七袋弟子黎生打时,几次眼见着要胜出,却都被他一招神龙摆尾给打得晕头转向,差点就败了,对于降龙十八掌的威力,可总算有了个直观的认识,心中更是无比向往,暗暗发誓说什么也要从洪七公的嘴里把这江湖绝学给撬出来。
听得吃的,洪七公两眼放光,有那么一瞬,韩溯觉得他是要答应了,但只见他咽了一口口水。作出一副严肃的表情道:“哼,老叫花子一向乞讨惯了!消受不起那锦衣玉食的日子!至于他们两个。。。。。。。”
“帮主不住,我等自然也不住!”黎生和余兆兴异口同声地道。
“我呸,什么消受不起锦衣玉食,那你现在吃的是什么。”韩溯暗暗鄙视之。当然到了口头上就变成了:“师父真乃高人也!此等境界,实在是徒儿一生追求的目标!”
“那好啊!我便带你一起感受一下叫花子的生活!”洪七公一句话,韩溯顿时面如土色,双手连摆道:“师父莫开玩笑了,不是徒儿不愿意随侍左右,实在,实在是陆老师还有重任交于徒儿身上!这几年却是走不开啊!还请师父恕罪!”开什么玩笑啊!自己可是坚决不要走江湖路线的,只好拿陆游出来挡了,想必老师也不会见怪吧!
洪七公却半眯着眼看着他,那眼神有如实质,仿佛穿透内心看破他的谎言一般,让韩溯不禁心中激灵。
“哼,不就是区区一个县令么?屁大的官,说得有多了不起似的!你和那陆放翁,一老一小,一样的没出息!就一县令,下面使唤的人,还没老叫花子多呢!”洪七公眼一翻,傲睨道。
这倒是实情,靖康之耻后,北方汉族不断南下,失去土地财产而变成流民乞丐者甚多,丐帮也进入到了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虽然金大书中的十万之众略显夸大,但是有个数万众应该不是虚的,这样看来,的确是要比他一个知县的手下要多。
“您老人家英明神武,哪能和您老人家相比啊!只是一县虽小,但却关系一方民生,徒儿敢不以此为重?虽有心孝顺师长,却不得不以国事为先!”韩溯苦着脸道。
洪七公却哈哈大笑:“如此般说,倒也还能解释过去,这样的话,为师也不能袖手旁观,自当助你一臂之力!黎生和余兆兴,他们俩和你是认识了!就在前两天,他们有一批手下被临安知府钱象祖给拘了,你负责将他们救出来,他们就归你管吧!”
“啊?!”韩溯吃了一惊,随即心中便是一喜,其实他拜洪七公为师,除了学习武功之外,更大的图谋便是丐帮!北伐,不能闭着眼睛打,兵法上也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因此安置间谍就很重要了!而自古以来:妓、丐、僧、道、商便是间谍中最佳的职业。乞丐的身份本身就很不错了!何况是会武功的乞丐?这简直就是为他的北伐量身定做的。
救!当然要救!韩溯心中很快便做出了决定!当下拍拍胸脯道:“师父,这点小事,就包在徒儿身上了!不知。。。。。不知有多少兄弟被钱象祖抓了?”他心中暗自祈祷:最好总得有个百八十的吧!
却不料。。。。。。
“三千!”洪七公淡淡地道。
第三十五章 流民
不好意思,昨天整天都在外,没来得及lwen2。com。lwen2。com更新!今晚两更,目前写作速度有点慢!可能只能每天一更了!我会努力的!
————
听到这个数字,韩溯险险没有晕过去,拘了三千乞丐?我操!钱象祖这是什么意思?突然觉得有些不对,连忙问道:“师父你别吓徒儿,这三千会功夫的乞丐,钱象祖他如何抓得住?”别说是会武功的丐帮弟子,就算是不会武功,要抓这三千人,也非得出动军队不可!可没听说有军队调动的消息啊!
“谁说乞丐就一定是要会武功的!”洪七公打了个饱嗝,不屑道:“要是丐帮弟子个个都会武功,老叫花子还不一早就一统江湖了!说不好连皇帝都当上了!”
韩溯瞬间石化:不——会——武——功——的——乞——丐!那我要来干嘛?又不是开善堂的!
“不过呢,其中倒也有那么几十个是会武功的啦!说起来一下子给你三千人,我老叫花子也是肉痛得紧啊!”洪七公这明显是得便宜卖乖!
“师——父!”韩溯咬牙切齿地道:“不带这么欺负人的!这件事,徒儿真办不了!”开什么玩笑,要从钱象祖手中救出三千人!自己还没狂妄到这个地步,就算他老子出面,还不知道这三千人是犯了什么事呢?万一是杀官造反的事情,自己大包大揽之下,岂不是自寻死路?
洪七公似乎看破了他的心思,淡淡道:“他们其实都是北方逃难的难民,老叫花子让黎生带着帮中的一些兄弟去接应他们,本来也没想过要进临安城的,可是在经过城外的时候,不知道怎地和当地村民起了冲突,黎生他们当时没有注意,结果双方都死了人,接着钱象祖便调动了州兵将他们全部都抓走了!”
说到这里,黎生和余兆兴都红了脸,事情是因为他们没有办好而至于此,却要帮主来给他们擦屁股,两人都很不好意思!
韩溯听完洪七公所说,黑着脸道:“师父神功盖世!您老人家动动指头,救出这些部下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倒是徒儿,家就在临安,可不好做这件事,若是十个八个的还好说,这三千人。。。。。”韩溯边说边摇头!
黎生和余兆兴看他拒绝,都是脸色一变。黎生咬咬牙,噗地跪在了地上道:“韩小哥,你若是能救出这些百姓,我黎生这条命,你随时拿去!”
余兆兴也同时噗通跪下道:“加上我余兆兴的这条!”
韩溯慌忙伸手去扶他们:“快快请起,我要你们的命做什么?”不料黎生和余兆兴却怎么拉也不起。
韩溯一看洪七公,见他犹如什么都没看见一般地正在那拿着葫芦喝酒,心中不由大恨,闷声道:“师父,你这些个手下这般死皮赖脸你就不管管?”
“管?我怎么管?一路上就已经要死要活好几次了!要不是老叫花子说了大话,说你手眼通天,定能帮他们救出这些个流民,他们早跳了钱塘江了!如今你见死不救,倒反怪起我老叫花子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行!师父!算你狠!这事徒儿豁出去应下了!但是徒儿也有两个条件!您若不答应,咱们一拍两散,徒儿立马走人!”韩溯知道自己这回是真的被洪七公给算计了!心中哀叹悔恨的同时,只好退求其次看看能否捞到一些好处!
黎生和余兆兴不由得惊喜地互望一眼,眼里尽是喜色,韩溯的身份他们已经从洪七公那里了解到了,除了杀官造反之外,要救出这三千百姓,似乎也只有依靠他了。而杀官造反,且不说在这临安城不可能办到,就算办到了,丐帮也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就算是洪七公想要救出这么多人,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才会算计韩溯。
洪七公听他答应,心中也是暗喜:他也知道,这事的确多少有些强人所难,而且就算是韩溯,也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的!心中也做好了他拒绝的准备,当然,一旦韩溯拒绝,那么他们的师徒名分,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事洪七公对韩溯的另一层考较,现在看到韩溯答应了下来,他心中也是长出一口气,这徒弟虽然身份高贵,但是心性却还是不失纯良,看来自己的老友陆游的确没说错啊!至于韩溯提出条件,自然被他忽略了:只要无关大节,能满足他的就满足他吧!想来也不就是要学降龙十八掌么?只要他通过考较,本来就是打算传了他的!
当下道:“你且说来!”
韩溯却是很认真地道:“第一呢,徒儿刚才已经说了,要学降龙十八掌!第二呢,除了这人救出来之后归徒儿之外,师父他还得再给徒儿派两三百个丐帮高手来!”
“噗——”洪七公前面听得还好好地,待得听到两三百个丐帮高手,一口酒忍不住喷了出来。
“两三百个高手!你当高手是种萝卜种出来的啊!不行!绝对不行!”洪七公当即一口拒绝!心中怒道:这简直就是敲诈!
“那,一百个也行!”既然是交易嘛,那总得有讨价还价是不?
“五十个!多一个都免谈,再说了,那三千人当中本来就有几十个丐帮弟子,加起来也快有一百个了!”
“八十!就八十,怎么说徒儿也是冒了生命危险的!”
“危险你爷爷!别欺负老叫花子不懂事,有你那便宜老爹在,谁敢动你?实在不行老叫花子劫了你走,谁能拦得住?六十个!老叫花子也不说那么多了!你再敢加一个,老叫花子也拍拍屁股走人!”
“六十就六十,成交!”
黎生和余兆兴跪在地上,看着一老一小吵得青筋暴起,都不由得庐山瀑布汗起来:怎么听起来这么别扭呢!堂堂丐帮弟子,在他们口里就好像货物一般呢?
交易完成之后,洪七公瞪了黎生和余兆兴一眼道:“还不起来,从今天起,你们就跟着溯儿混吧!顺便帮老叫花子看紧了他!若是敢用我们丐帮弟子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你们替我清理门户!但若是他要练兵打金狗,你们不听号令,老叫花子也决不轻饶!”
黎生和余兆兴连忙点头应承,洪七公又向韩溯道:“救人如救火,你得赶紧去做这件事!做完之后老夫会来找你,传你这降龙十八掌!”说完他颤巍巍地站起,向山下走去,看起来他是慢慢地走,但是数息之间,却已没了踪影。
韩溯回头一招手道:“黎大哥,余大哥,我们也走吧,还得回去好好想想,要怎么地才能将这三千难民给弄出来!”
黎生点头抱拳道:“全靠小哥主持,我等一切听从小哥安排!”
韩溯点点头,略略沉忖了片刻,道:“走,随我去见一个人!顺便探探具体是什么情况!”
第三十六章 苏师旦
南宋自南渡以来,一直到灭亡,都不断地有中原地区的汉族南下,这些人心怀故国,不愿意在异族的统治下生存,便冒着生命危险,拖儿带女,阖族南迁。一开始,南宋统治者还能敞开胸怀去接纳这些同胞,毕竟南渡初期,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更何况这些南下的汉人,可不仅仅是劳动力,他们还掌握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没有他们,江南地区不可能在短短百年间迅速地发展起来。
但是,当南宋政权稳定下来之后,尤其是新的贵族系统渐趋饱满,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完成之后,对那么从北方来的同胞,整个南宋从上至下,就不怎么欢迎了!甚至于根本没有将这些心怀故国,历经千辛万古回归的汉人当成同胞,好一些的地方可能还能划出一些贫瘠之地接纳北方流民。但更多的是,将这些流民变成徭役,变成奴仆,变成贱民。可以这么说,在北方,尽管是在异族统治下,这些流民尚能保全家族的,南渡之后,却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他们想要的温情,他们甚至连家都没了!
南宋不亡!实在是没有天理!
韩溯心中暗暗诅咒着,不过对于如何救出这三千人,他心中实在没有任何的把握:去找韩侂胄?想都不用想,那就是自己找骂!直接去和钱象祖交涉?自己凭的什么?这钱象祖还是反韩派呢!虽然在西湖学案中他曾经为韩侂胄辩护,但在韩溯看来,这更像是一个阴谋,北伐失败之后,接替韩侂胄的,不正是这个钱象祖么?他和史弥远和一起的,自己去和他交涉,自取其辱罢了!
想起来这真是一个苦差事啊!韩溯一路上都十分苦恼,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带着黎生和余兆兴回到府宅,黎生和余兆兴却不愿意进去,说自己行乞惯了,可住不得宰相家,让韩溯不必理会他们,有命令就直接留个标记好了!他们会赶来听命的。
也好,没有他们在,做起事情来还更方便一些。回到府中,胡媚儿迎了出来,道:“公子,苏侍郎来了,说是要找公子聊聊天。”
“苏侍郎?”韩溯愣了一下。
“就是苏师旦苏大人!”胡媚儿轻声道。
哦!原来是苏师旦,自从上次讨论国债事宜,韩溯对这个历史上的悲剧人物有了一些改观,说他悲剧是因为如果说韩侂胄是北伐失败的替罪羊的话,他就是韩侂胄的替罪羊!一直以来,苏师旦都以阿谀小人、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被世人唾骂。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对韩侂胄至少算得上的始终如一!而且他的才能也不如后世说的那么平庸。他负责指挥期间,至少有一点是值得称道的,那就是粮草后勤始终都供应到位——换句话说,开禧北伐,不是败在后勤,而是败在人心!整个南宋士大夫阶层,又有多少人是真心要北复中原的?就连韩侂胄,恐怕也是借北伐以自固居多吧!因此,苏师旦之败,倒也真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在他的头上。
想到这里,韩溯眼前一亮:自己不能找韩侂胄,但是可以找苏师旦啊!尽管自己是穿越者,但是韩溯从来不认为自己的政治斗争才能有多高,他丝毫不怀疑,没有韩侂胄撑腰,随便一个官员都能向捏死一只蚂蚁一般地捏死他,宋朝一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频繁程度,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而身居其中的高位者,又有哪个是简单的货色?苏师旦能够从一书吏而深受韩侂胄重用,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想通了此节,他大踏步地走进自己书房,苏师旦正提着笔写字,韩溯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很重视书法,在写字时很忌讳打扰,便静静地站到了他后面,苏师旦也像是完全没有感觉到他进来了一样。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苏师旦在写得,正是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他的字应该是源自米芾一派,字体“超逸入神,沉着痛快”,平心而论,水平要比韩溯高出不知千里。
待得苏师旦写完,长长呼出一口浊气时,韩溯方才鼓掌赞扬道:“苏叔叔,写的一手好字啊!”
苏师旦“啊!”了一声道:“启源什么时候回来的?吾竟然不知,实在是怠慢了!”
韩溯笑道:“不怠慢,不怠慢,小侄也是刚刚回到,却有幸见到这般妙笔生花,也是值了!不过这幅字,恐怕不宜流传出去,苏叔叔能否见赐?”宋宁宗箴口不谈北伐的决定,韩侂胄自然是会和心腹打过招呼的。所以苏师旦一听便知道韩溯的意思,微笑道:“这是自然!只是久疏练习,这字已经远远不如先前了!唉,一朝权重,却将根本给丢了!真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担忧!”他倒不是矫情,这个时代的文人不管官当得再高,文化本位思想还是很重的,都会很重视自己的才学。
韩溯却没有办法理解他们的这种情怀,他骨子里是个现代人,偶尔剽窃一些别人的作品,那是为了必须的声望,可是真要让他变成这些人当中的一员,那是够呛,所以拜陆游为师,主要是看重陆游的爱国思想,学习他的治国之道,可不是为了修习经典。
苏师旦自然是韩侂胄请来教导韩溯如何为官的,尽管就在临安眼皮底下的钱塘县,但是韩侂胄也不愿意韩溯为官时出了什么问题——他也知道树大招风,一点点的瑕疵很可能都会扩大为政敌疾风暴雨般的攻击。
苏师旦自然是耐心地教,钱塘县的县衙机构如何啊?主要需要处理哪些事情啊?等等,不问细琐,一一耐心讲解,韩溯偶尔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总之从苏师旦的身上,他是学到了许多在他那个时代学校老师根本不会教的东西!
末了苏师旦交待道:“启源,总而言之,一方县令,最重要的考绩一为科税的收取,一为农桑的劝课,作好这两点就很不错了!当然,以启源之大才,这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唯一需要加倍小心的是改革,稍有不慎会对师帅的大业造成影响,对启源你的仕途也不利,其实吾心中万万不愿由启源来进行这次试验,但是这个想法是启源提出的,我等闻所未闻,想要接过来却也不知该如何去做!启源,一句话,若是事有不对,壮士须得有断腕之决心!”
苏师旦说得推心置腹,韩溯当然也是不停点头表示受教了!末了,他小心翼翼地向苏师旦问道:“苏叔叔,如今侄儿有个难题,不知道该要怎么处理?还请叔叔替侄儿谋划谋划!”
苏师旦笑道:“启源客气了,但请说说看,我帮你参详参详!”
韩溯整了整思路,将想要从临安府中救出三千流民的事情和苏师旦说了!当然,他肯定不会说出是因为洪七公的请求,只推说自己那日看到流民的景象凄惨,十分不忍!
苏师旦听完之后,看了他一眼,眼神中似有责怪之意,道:“启源心善是好事,但人有大善和小善之分,流民问题由来已久,你今天救得三千人,日后涌入三万人却又如何?此时,我劝你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韩溯听了长叹一声道:“侄儿也知道其中的难处,但是有的事情,既然见着了就要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知难而上,则难者亦易也!”
“好个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苏师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沉忖了片刻,突然笑道:“若是在平时,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钱象祖也不是好通融的人,尽管西湖学案他卖了师帅一个面子,可是这人,我看不是我们这一路的人!只是现在……”苏师旦的目光在韩溯身上打了个圈。“要救出这些个流民,却是简单得很!”
第三十七章 计策
“叔叔请讲!”韩溯其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却是始终找不到一个妥当的办法,三千流民,并不是小数,而更关键的是,在其他人的眼中,他只是一个衙内,有势而无权,像钱象祖这样的大员,对韩侂胄或许会有忌惮,但是对他韩溯,估计也就是虚伪的应付一下也就罢了!更何况理在他那边呢?
所以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这件事情都很难做到,但是,苏师旦却笑着说简单。
看着眼前一脸期待的韩溯,苏师旦自己也觉得有些得意,笑道:“其实这件事,不需要别的助力,启源你自己就能完成!”
“我自己?”韩溯是真的有些傻了,这可以么?
“正是,说起来这个机会还是你自己向师帅争取到的呢!启源,你忘了么?当时讨论的时候,除了实验国债的发行有无问题,你不是还提出条件么?
“条件!?”韩溯心里隐约捕捉到了什么。“叔叔的意思是?”他突然眼前一亮,终于明白了苏师旦的计策是什么。
“师帅不是许了你练兵么?还让你自己选兵员,你就直接征调这三千流民入伍不就一切解决了!由流民变成兵户,尽管尚不是很如意,但是比起成为奴役,这又要好得多了,只不过,原来的禁军变成了流民军,辛幼安恐怕得要恨死你!哈哈!”苏师旦出了这个点子,他自己也很爽,不但帮韩溯解决了问题,还给辛弃疾下了一贴眼药。这可是一箭双雕啊!
不过韩溯却没有他想得那么多,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至于辛弃疾是否满意,他倒管不了那么多了!
就在苏师旦给韩溯出谋划策的第二天,皇帝的任命就到了,韩溯授大理评事,知钱塘县。辛弃疾授昭武校尉,兼钱塘练兵使,在钱塘县就近练兵!成立新军曰:北狩军,练成后编入三衙。
在韩溯的要求下,辛弃疾“痛心疾首”地从临安府领出了拘禁的三千流民,这三千流民经过帅选之后总计获得精壮士卒600人!其他的家眷编入军户,就在军队附近屯田。接着又在禁军中选拔强悍者共计3000人!地方厢军中选出精锐1200人,共计4800人的北狩军,终于在庆元五年的夏秋之际,在很少人关注的情况下建立了!南宋政府的练兵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奈何每一次练兵都是轰轰烈烈开始,草草地结束,结果呢,兵还是一样的兵,将还是一样的将。开禧之后,南宋的中央禁军,实际上空具一个名号,战斗力就连地方军都不如。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蒙古人在攻陷临安之后,南宋小朝廷在地方武装的支撑下,直到公元1279年,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蒙古才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所以,就算有辛弃疾这样的老将主持,朝野上下对于这次练兵,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想法,辛弃疾再厉害,一个人又能改变什么?终究不过是和光同尘的结局。更有一些人,已经开始打起来小算盘:扳倒朱熹之后,韩侂胄权势通天,正面对抗是不太明智的了,但是从一些边角的事情给他下点眼药也好啊!
不说别的,单是韩溯的任命,当日御史台就有好几张奏折呈入,弹劾韩侂胄以权谋私,并认为韩溯不经过科举便委以一县之任,是开了恶例,要求皇帝收回成命。但是这些奏章全部都被赵扩否定,连同弹劾的官员,也都被斥责,其中几个强硬之辈甚至因此被削为民。
临安府府衙内。
“真是岂有此理!竟然任用此纨绔之徒出知钱塘!官家难道真个糊涂了么?同叔,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再这样下去,我看我大宋江山,迟早要断送在姓韩的手里!”钱象祖满脸的激愤,大声嚷嚷着发泄心中的不满。
“伯同休急,此事,依某看来,倒事件好事。说不好是个机会!”史弥远眼中精光乱闪,悠悠地道。
“哦?同叔莫非有什么妙策?”钱象祖知道眼前这个新任的礼部侍郎,实非寻常人物,上一回西湖学案,全赖他自己才能保全,还官加一级,听他这么说,便压下了怒火,虚心问道。
史弥远捋了捋颌下的短须,不紧不慢地道:“妙策谈不上,无非四个字:静观其变。”
“这叫什么妙策,难不成自家就什么都不做,任那小兔崽子乱搞?这如何对得住官家对我等的提拔之恩?”钱象祖一脸的不豫。
史弥远却不在意,依然是一副云淡风轻地样子道:“某听闻,这次韩杰夫将自己那假子外放知钱塘,其目的倒不是为他谋出身,而是要进行一项革新,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但是纵观我大宋,不管哪一个时期,改革又何曾成功过?就连王荆公这等大才,也都失败了,他韩溯只是十四岁黄口小子,伯同觉得可能成功否?”
钱象祖道:“成不成功,于我们又有何干?”
“于我固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于伯同而言,这可是个机会,他知钱塘事,不正好是在你的管辖范围内么?”史弥远阴阴一笑道。
钱象祖眼睛一亮,恨恨地道:“同叔你不说,自家差点就忘了!嘿嘿,既然在某治下,他休想做成任何事!”
“不不,伯同,你不仅仅不能这么做,相反的,你要积极的促进这件事情!他韩小衙内要什么,你就给什么!”史弥远摇摇头道。
“哦?”钱象祖有些惊讶,但是他知道史弥远是不会无的放矢的,思忖了一会,脸上露出了恍然之色。呵呵笑道:“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史弥远和他对视一眼,两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黄口小儿,此番必入吾彀中矣!”钱象祖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心中大为畅快:“同叔足智多谋,每次到访,都能解吾疑难,走走走,今日临江楼孙大家演出,自家已经订好了雅间。不若一起前往?”
史弥远听了似乎也很是激动:“孙大家?就是号称‘江南独秀,琴曲一家’孙月茹孙娘子?听说就连官家都曾动心想要将她传唤入宫表演,后来被朱夫子所劝才未成行!据说她的表演可不是单单有钱就能看得到的啊!须得是什么劳什子的知音雅客方能入席,伯同真好本事!”
钱象祖脸上略带得色,哈哈一笑道:“却算不了什么!倒是听说同叔瑶琴造诣颇高,若能有幸得孙娘子青睐,倒也是一段佳话!”
史弥远摇摇头:“老了,老了,伯同休要开某家玩笑,若是年轻十岁,定当争做这孙娘子的入幕之宾!如今只好远观而不可( 图宋 http://www.xlawen.org/kan/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