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红楼之绝黛无双 > 红楼之绝黛无双 第 15 部分阅读

第 15 部分阅读

    俟ァ!?br />

    胡嬷嬷答应了去了。

    这里秋雁看着胡嬷嬷走远了,方才问道:“姑娘,可是真要去那边儿?”

    黛玉将手拢在鹤氅里边儿,笑道:“去,干嘛不去?为了建那个园子,我那二舅母恨不得把整个荣府都搭进去了,听说是美轮美奂的。当然要去瞧瞧了。”

    雪雁已经收了小小的一罐儿雪,拿过来给黛玉看,黛玉接过来放到鼻前嗅了嗅,也没闻出什么香气来。正要说些什么,忽见胡嬷嬷又急急匆匆地小跑了过来,只气喘吁吁地朝着黛玉道:“姑娘,雍亲王福晋,殁了!”

    作者有话要说:那拉氏出来领盒饭回家,鼓掌撒花!

    嗯嗯,那个,这么快地解决了那拉,众位看文滴亲们,冒个头鼓励偶一下好不好?

    第 46 章

    ( )元春省亲的园子建的是美轮美奂,前些日子天还未大寒的时候贾政便带着一干清客相公进去了一次,又命宝玉在各处题了匾额对联。

    宝玉虽然不爱读那些《四书五经》之类,但素来聪慧,也颇有几分捷才,再者这两年来也看了不少诸如《花间词》类的歌赋诗咏,因此各处匾额对联倒也拟得有模有样。

    那一众清客相公难免又对着贾政恭维了一番,女儿是宫里头的主子,儿子又这般才华,将来定是“雏凤清于老凤声”。贾政心里暗暗得意,脸上却不露出来,只喝命宝玉好生念书,不准把那心思都放在那些浓词艳赋上。

    此时已是寒冬,又下了两场大雪,园子里边儿固然花儿草少了些,但衬着雪色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黛玉这几日心里边儿正有些低落。前日接到林如海的信,得知林如海给康熙启请回京的折子未被准奏,黛玉心里边儿虽是不乐,然也知此乃朝廷规制,外官无宣召不准入京。再者,黛玉虽然对这段历史不甚明了,也明白这个时候正是风云变幻之际,父亲和瑾儿远在江南,倒比在京里的好些。

    因那日黛玉应允了去荣府里边的话,贾母赶在腊月前便打发了凤姐儿亲自来接。黛玉也想趁此机会去瞧瞧传说中的大观园,顺带松散松散几日来的低落,便收拾了东西带着雪雁等人跟凤姐儿去了。

    贾母见了黛玉自然高兴,仍叫她住了暖阁。又恐黛玉南边儿的人不耐北方寒冷,又叫人多多地拢了火盆放到了黛玉的屋子里边。

    三春姐妹都是高兴地很,聚在暖阁里边儿跟着黛玉说些悄悄话。一时宝玉也过来了,彼此见过礼后,复又想起史湘云来。

    要说这宝玉,心里边儿总有一股子痴意,想着姐妹们都是水一般清灵尊贵的女孩儿,彼此间有什么嫌隙?自然还是和和美美的好。因此便求着贾母叫接了史湘云来。贾母先是犹豫了一番,只是史湘云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又怜惜她无父无母,想来这些日子来在史家也颇受了些教训。又见宝玉企盼热切的目光,只得叹了口气,便命人去接了史湘云。

    史夫人原不想叫湘云过来——这丫头到处败坏自家的名声不说,没得还得罪人。再者前次乃是贾家老太太亲自叫人来让自己接湘云回来的,无疑是打了自己的脸面。只是思忖再三,到底还是叫湘云过来了。

    这次湘云到荣府里边倒是老实了些,也不敢浑说了,只是比先前瘦了好些,一看见贾母宝玉便含了一包儿眼泪,拉着他们的袖子抽噎起来。

    贾母也不好再提前边儿的事情,只叫湘云跟迎春黛玉等人去说话。宝玉瞧着湘云一张圆乎脸瘦成了鹅蛋脸,大眼睛里满是泪水,要哭不敢哭的样子,只觉得心疼不已,忙拉着她到姐妹中间儿去了。

    湘云想着前次因为黛玉自己被送回了史家,受了叔叔婶娘的责骂不说,还被罚禁足,便是老太太生日也没叫自己出来。心里便堵得慌,脸上又下不来,便只扭头跟迎春等人说话。黛玉端端庄庄地坐在搭着银鼠椅垫儿的椅子上,怀里抱着一个鎏金八角五蝶闹春的手炉,笑吟吟地看着她。

    湘云心里虽不忿黛玉,却也知道不能在此时得罪了她,老太太宝玉可都看着呢。便委委屈屈地叫了声“林姐姐”。

    黛玉含笑点头,算是应了,又和旁边的惜春去说话了。

    因为天冷日短,贾母也不叫众人散去了,只说等着在这里吃过晚饭再各自回去。又将史湘云安置在了迎春的屋子里边,史湘云虽然惦记着宝钗,到底有些顾虑,也没敢再提要去跟宝姐姐一处儿的话。

    黛玉既好奇那省亲的园子,宝玉也有心叫林妹妹瞧瞧自己在园子里边的题咏,便撺掇着众人要去园子里边逛一回。

    贾母想了想,笑道:“今儿晚了,天又冷,没的叫你姐姐妹妹们去受罪。不如明儿早上天好些再去。到时我和你太太大太太她们也都要去瞧瞧还有没有不妥之处。”

    宝玉只得作罢。

    第二日一大早,宝玉早早地起来了,匆匆地穿上了一件儿大红色缎面儿狐狸里子的袄,又罩上了银白色的鹰膀褂儿,便急急地来了贾母这边儿请安。

    雪雁等人都知道宝玉的毛病,早就嘱咐带来的小丫头看好了门,别大早上的放了他进来。果然,黛玉还没有梳洗好,宝玉便来了。

    小丫头笑着叫道:“宝二爷早!我们姑娘还没梳洗好,请二爷先去老太太那里。”

    宝玉笑道:“我刚从老太太那边儿过来的。”说着还要往里边去,正巧雪雁从里边出来了,正好挡在门口,见了宝玉,只做惊讶状,笑道:“宝二爷好早啊!”

    宝玉见雪雁穿着一件儿葱绿色绸子小棉袄,也没穿大衣裳,伸手朝雪雁胳膊上捏了一捏,叹道:“这屋子里边虽然暖和,也该多穿些。这个时节最易着凉,你们女孩儿又比不得我们男子,娇娇弱弱的,哪里受得了?”

    雪雁脸上变色,甩脱了宝玉的手。宝玉又要说话,里边儿帘子一掀,黛玉出来了。

    宝玉见她穿着鹅黄|色缂丝立领棉袄,罩着粉滚兔毛的褂子,系着一条烟色绫子棉裙,清清淡淡的也未涂脂抹粉,俨然清水芙蓉。

    见了宝玉一副呆傻的样子,黛玉皱了皱眉,回头对打着帘子的秋雁说道:“好生看着屋子,我去给老太太请安。”说着,似笑非笑地看了眼宝玉,“二表哥这么早杵在这干什么?若是无事,还是去老太太那边儿罢。”

    说罢,也不看宝玉,只自己往贾母的屋子走去,雪雁忙忙地带着小丫头跟上了。宝玉愣了一下,也赶紧跟上去。

    不一会儿功夫众人都到了贾母的房中来了,就连薛姨妈和宝钗也随着王夫人一同过来了。一时请安的见礼的,又是好一通忙乱才坐下来吃过了早饭。

    邢夫人一见了黛玉,便想起了王夫人在黛玉那里闹的笑话,当下便欢欢喜喜地跟黛玉说话。

    王夫人也不理会,只朝着贾母笑道:“老太太原说天好了些也要到园子里边儿瞧瞧去,今儿倒是晴天的。老太太意思如何?”

    贾母接了鸳鸯递过来的茶,饮了一口方才笑道:“昨日我们便商量好了,今儿要去逛逛。”

    王夫人心里边一堵,却还是笑着说道:“正是也要请老太太给把把关,瞧瞧可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贾母含笑应了。于是黛玉等人又各自回房去换了大衣裳,一同往着省亲的园子里边儿去了。

    贾母年纪大了,因此便坐了软轿,叫粗使婆子抬了过去。邢夫人王夫人跟在两侧,凤姐儿李纨迎春黛玉等人跟在更后边。

    众人一径入了园子,见崇阁巍峨,层高起,处处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端的是一派富贵风流的好去处。

    宝玉已是进来过几次了,各处都是熟的,便自告奋勇地做了向导。一时来至一处院子外,贾母因怕黛玉几个累了,便叫进去歇歇。

    这里边儿因元春省亲日近,唯恐潮湿,便派了婆子在这里守着,夜拢着火的,因此只一掀了帘子,便觉一股温香扑面而来。宝玉先叫道:“好香!”

    众人鱼贯而入,见屋子中四面皆是雕空的玲珑木板,一槅一槅的,或是设书,或是放鼎,或是安放花瓶盆景,或是摆放笔墨纸砚,真是精致的不得了。再看屋子里边的家具,无一不是红木紫檀,名贵之极。

    贾母原是宫中出来的,心里边儿极是喜爱奢华,见了这屋子如此布置,点头笑道:“这里倒好,不失了贵人省亲的脸面。”

    王夫人笑着点头,又回头问宝玉:“这里是何处?”

    宝玉喜滋滋地说道:“那日天气暖和,院子里边儿的芭蕉海棠瞧着还好,我便题了‘红香绿玉’四个字,暗合着这两样东西在里边呢。”

    王夫人微笑不语,凤姐儿见了,度其心思,凑趣道:“这园子里边儿的题咏都是宝玉所作。听说贵人进宫前便教了他不少字呢,这一回定叫贵人欣慰的。”

    众人都说是。黛玉心里想着,这便是那有名的怡红院了,确实精致,难怪刘姥姥将这里认作是小姐的卧房呢。

    歇了一回,贾母便笑道:“这里边儿倒是大得很,一时也逛不完。咱们倒是就近再瞧瞧便罢了,他们小姐妹有喜欢逛得,只管自己再过来罢。”

    王夫人心里未免不虞,只是也不说话。邢夫人撇了撇嘴,只瞅着凤姐儿。贾母也不在意,又各处看了一回,见各色家具幔帐摆设俱都妥当了,再没什么疏忽之处,才放了心。

    回到了上房,看着屋子的丫头们忙着倒茶送手炉,众人吃了一回热茶,方觉得暖了过来。

    贾母忽又想到元春省亲之时正是正月里边儿,一年中大冷的时节,除了那梅花儿青松一类的以外,竟是没什么花草的。偌大的园子景致全无,未免不美。

    王夫人倒是笑道:“这个我已经想到了,还是那日宝丫头提醒了我。咱们且用各色绢缎纱绫扎成花儿叶子样儿,在粘到那树上去便是了。远远地看过去,也和真的没什么两样。再多多地做些水晶玻璃各色风灯来,挂在上边儿,也甚有光彩的。”

    贾母听了,看着宝钗笑道:“到底是宝丫头,见多识广。”

    宝钗红了脸,转头去跟湘云说话。薛姨妈便笑道:“她小孩子家家的,当不起老太太夸赞。”

    贾母摇头笑道:“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儿奉承,论到这几个女孩子,还得数宝丫头。到底大了两岁,比玉儿迎春她们都要懂事。”

    薛姨妈笑容一滞,才又摇头笑说不敢当。

    黛玉听了贾母的话,险些笑出来。这老太太还真是处处不给薛家面子,得了机会便要敲打一番。也是,听说这园子里边儿二太太用了薛家不少的银子呢,老太太只装着不知道罢了。王夫人如今行事张扬,连带着薛家住在这里也底气足了不少,若是再好声好气儿地敬着,王夫人恐怕越发上脸了。

    在看看宝钗,只跟湘云拉着手低声说着些什么,好似没听见贾母的话一般。

    贾母便招招手儿,叫宝钗过去了。宝钗不知何意,只款步走到贾母面前,贾母拉着宝钗的手,眯着眼睛仔细打量了宝钗一番,只看得宝钗脸红不已,心里怦怦直跳,慢慢地低下了头去。

    贾母看向王夫人,说道:“你这做姨妈的也是粗心,你妹子他们在这里住了这么长时间,也没给宝丫头好生做个生日。这孩子又端庄又懂事,我喜欢的不得了。我记得她是大生日,明儿等着贵人省亲过去了,好好给这个孩子过个生日。”

    王夫人大喜,忙笑着应了。薛姨妈却是脸上微一变色,随即又笑着和邢夫人去说话了。邢夫人淡淡地应了几句,二人便喝茶不语了。倒是宝钗又坐到了宝玉和湘云中间,和他们低声说笑。

    黛玉冷眼瞧着众人脸上犹如带了面具一般的神色,端起茶来放在嘴边儿,掩去了嘴角一丝笑意。不经意间一偏头,正对上凤姐儿会心的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今天,我抱着小本本打计划,终于打完了,却发现无法保存!等了足足十几分钟好不容易保存上了,却又发现打不开!于是听说售后服务的正在学校里边给重新做系统,便抱着小本本跑了去,重新装了一遍系统,再去找原来的文档,额滴个神哦,居然只剩下个文档的壳子,里边儿的字一个都没有了!据说原来装的是盗版的系统,有将近六十个系统漏洞啊!于是我杯具了,一份计划共打了四次,才算折腾完鸟!

    所以,窝在这里求互摸求安慰求花花嗷嗷嗷!

    第 47 章

    ( )黛玉原本打算在荣府里待两日便走的,贾母和迎春等人如何舍得?贾母说道:〃前儿金陵甄家的家眷进京了,已经递了帖子,明日过来。听说这次带着他们家的三姑娘呢,等明日热闹一番再回去不迟。〃

    黛玉也知江南甄家亦是望族世家,尤其甄家现任家主甄应嘉之母乃是康熙的|乳母,甄应嘉又和康熙总角之交,现任着江南织造,也是深得圣宠的。

    甄家在金陵经营数十年,朝中人脉深广,根基坚固,和一干老臣都有极深的渊源。

    记得前边儿贾蔷去姑苏采买小戏子时便说过,用的是甄家收着的五万两银子。原著中贾府被抄,好像也有私藏犯官家产这一条罪名儿。如此看来,甄贾两家关系确实匪浅。

    黛玉想了一想,便应下了。

    第二日,果然甄夫人带了女儿前来。

    贾母早带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儿等人候着了,黛玉迎春宝钗湘云等都在暖阁里边谈笑吃茶,也不出去。想来一会儿也是要来人请姑娘们去的。

    果然,不一会儿凤姐儿就过来了,笑着抱怨道:〃你们几个好乐!躲在这里偷懒儿,我倒又成了跑腿的了!快走罢,老太太那里请呢。〃

    探春爽利,素来喜欢跟凤姐儿说笑,便歪着头笑道:〃能有几步的路?又累到咱们琏二奶奶了?你不愿意跑这一趟,只和老太太回了就是了。〃

    凤姐儿〃哎哟〃一声,指着探春向众人笑道:〃你没听听三姑娘的嘴!我好意亲自来请你们,你倒是编排我来了!再没这么可恶的小姑子了,我竟要一大哭!〃

    众人都笑的不得了,湘云一口茶呛在喉咙里,又咳又笑脸都红了,翠缕忙过去给她轻轻地拍着背。宝钗笑道:〃云妹妹小心些。〃

    湘云伏在椅背上,朝她摆了摆手,意思自己无事。宝钗便一笑不再说话,只款款地站了起来。

    凤姐儿瞧了她一眼,见她身上穿着月白色锦缎棉袄,系着雨过天青色百褶绫裙,又罩了一件桃红色对襟儿立领滚毛的褂子,一头青丝绾了起来,斜插着几只金玉珠钗,映着胸前明晃晃的金锁璎珞。宝钗年纪本就比黛玉等人大了些,身体发育得丰腴有致,近来又不大穿那些半新不旧的衣裳了,因此这一打扮倒显得多了几分少女的妩媚。

    宝钗笑着对迎春等人道:〃既是老太太那里等着,咱们别耽搁着了。今儿还有客人在,可别失了礼数儿。〃

    说着伸手拉起了湘云,见她鬓角发丝儿微乱,便笑向黛玉道:〃林妹妹,妆奁可否借了一用?〃

    黛玉忙叫雪雁拿了过来,宝钗便从里边拣出一只象牙小梳子,替湘云将碎发抿了。

    湘云微微摇了摇头,耳边两个金镶红宝的大坠子便晃了起来,笑道:〃可好了?〃

    宝钗左右端详了一番,将小梳子放回了黛玉的妆奁里边儿,笑道:〃好了。〃

    迎春等人看着二人姐妹情深,都是会心一笑,便起身随着凤姐儿去了贾母的屋子。

    屋子里边儿贾母坐在主位,正位上边儿一个跟王夫人岁数相仿的太太,一身烟色立领儿窄袖斜襟葫芦襻宫缎棉袄,前后各绣着整枝的兰花,底下系着湖蓝色绣蝶恋花侧褶裙,坐在那里整和贾母笑着说话。邢夫人王夫人都坐在下首陪着。

    那位甄夫人身边儿还有个和黛玉等人年纪相仿的女孩子,生的柳眉凤目,琼鼻樱唇,其颜色更胜迎春等人一筹。想是坐的无聊了些,见凤姐儿带了迎春等人进来,眼睛一亮。

    甄夫人也瞧见了姐妹几个,笑着问贾母:〃老太君,这就是府上的几位姑娘了?〃

    贾母将手里的茶放到了桌上,笑道:〃正是了。她们姐妹们腼腆,见不得人,轻易我都不叫她们出来。〃

    甄夫人上下打量着几个姑娘,眼中不掩惊艳之色,笑道:〃老太君真是会说笑,这样好的姑娘们哪里去找?怕是老太君恐别人抢了去,才将姑娘们藏了起来罢?〃

    说的贾母邢王二人都笑了。

    凤姐儿便上前凑趣笑着将黛玉宝钗湘云等人都引见了,最后才是自家的三个姑娘。

    甄夫人一手拉着宝钗,一手拉着黛玉,左看右看,笑道:〃都是好姑娘,叫我不知夸哪个好呢。〃

    说着,又放开了宝钗,笑问黛玉:〃可是两淮巡盐御史林大人的千金?〃

    黛玉微笑点头。

    甄夫人一阵赞叹,又对贾母笑道:〃老太君不知道,林大人在江南极有声望的。我们老爷每次提到林大人,都只说虽同在江南,奈何各自事务繁重,竟不得相聚拜会的,遗憾得什么似的。如今我竟在京里见到了林姑娘,可见是有缘的了。〃

    贾母笑道:〃她来了有大半年了,只在家里学规矩呢。这几日天冷,我才接了过来住几日的。〃

    甄夫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又拉着迎春等人赞了一番才罢了。一时又叫人送上来表礼,都是一色的五彩珐琅小匣子装着。

    贾母瞧着小姑娘们在这里甚是拘束,便笑道:〃咱们这里说话,她们姐妹们倒是不得自在。不如叫她们小姐妹们到里边儿屋子坐着,又暖和,又好说话。〃

    甄夫人点头称是,贾母便命凤姐儿:〃好生送了你妹妹们过去。〃

    凤姐儿忙起身应了,自带着小姑娘们去了里间儿。又命人将各色稀罕的果子摆了一桌子,又嘱咐各自的丫头好生伺候着方才出去。

    这里探春便笑道:〃甄姐姐,你们到京里几日了?〃

    甄姑娘单名一个慧字,听探春问,便笑着说道:〃大前日便到了。〃

    湘云磕着瓜子,听了忙问:〃这个时节赶路,冷不冷啊?〃

    甄慧拿帕子掩着嘴笑道:〃哪里不冷啊?不过还好,车里都拢着火盆,铺着大毛的垫子,车外头又用猩猩毡裹了,倒还可以忍得。〃

    惜春瞧着甄慧的样子,觉得有些做作,便插嘴道:〃为何不等着春天再进京?〃

    甄慧微微红了脸,倒是身后带着的一个圆脸大眼的丫头笑道:〃我们姑娘是进京候选的,耽误不得。〃

    探春〃呦〃了一声,笑道:〃这么说来,我们这里七个人,倒有三个是要备选的了?〃

    宝钗伸手拍了探春一下,道:〃三丫头说什么呢?我倒瞧瞧等你到了岁数去不去?〃

    甄慧听了,看了看宝钗,笑道:〃原来这位姐姐也是候选的?〃

    宝钗脸上一红,随即笑道:〃是啊,前两次因着差了两个月不够岁数,听我妈妈说这一次是免不了了。〃

    黛玉一边儿拿着小钳子夹核桃,一边儿抿着嘴笑……这八旗女子必得经过选秀一关,至于包衣三旗的小选,原本是自愿报名的,哪里有免不了一说?

    却听得迎春咳了一声,倒是探春笑道:〃若我说,我是不必的。原是有规定,咱们这样的人家虽也在旗,不过只得参加一年一次的内务府小选。若有愿意去的,自然可以自己报名参选。若是不愿,倒也不必像林姐姐那样必得选秀去的。〃

    甄慧一双凤目眨了眨,瞧着黛玉笑了一笑,略略耳边的头发,叹了口气道:〃可不是么,谁没事儿愿意去折腾这一遭?不过是家里边的意思罢了。我们来的时候我家里老太太还说,可惜现在没有适龄的小公主,不然若是能给公主陪读倒好,不必坐那伺候人的活计。〃

    黛玉心里一动,这甄慧心思不小啊!陪读侍读,一字之差,身份却是云泥之别的。侍读,说穿了就是奴才,端茶倒水送点心。陪读却不同了,都是从宗室贵族中选定的。像如今的八福晋郭络罗氏,九福晋董鄂氏,都曾做过公主陪读的。

    湘云忽道:〃这么说甄姐姐宝姐姐都是明年去参选了?真是可惜了,以后我来这里岂不是见不到宝姐姐了?〃说着眼圈便红了。

    惜春看着湘云的样子便觉得堵心,抢着说道:〃云姐姐这是做什么?宝姐姐原本就是为了备选才来了的,你做出这个样子来岂不是让宝姐姐不能安心?再者宝姐姐又不是一去不返了,老太太还说要给她做生日呢,你忘了不成?〃

    湘云被堵得一愣,想要说什么,随即又想起了自己此前被关在史家不得出门的时候,只得忍了,低头磕着瓜子不语。

    宝钗心里也是大怒,又见甄慧笑盈盈地看着自己,迎春给探春剥了个朱橘,黛玉低着头专心夹着小核桃,面前已经摆了好几个夹好的果肉,惜春一一拈了起来吃了。

    忍了忍气,宝钗方才笑道:〃说这些做什么?今儿咱们凑得齐,倒不如说些高兴的。〃

    甄慧在家里边儿原是最小的女孩,自幼生的容貌出众,甄家老太太极是喜欢,亲自带着在自己身边儿教养的。一干来往的官眷见了她,谁不看在甄家的面儿上称赞一声?

    只是平日里边受的宠爱奉承多了,甄慧未免心性高傲些,原本来往的那些金陵的官家小姐大多不如她出色,故而此次进京也是带着极大的自信的。

    只是一进了贾府,才知道人上有人。京里的这几个姑娘,虽说未必都比她好,但是那做派却是不差的。尤其黛玉宝钗两个,容貌既不在她之下,又同是备选之身,心里边儿未免有些不自在。

    见宝钗受了奚落,也不理她,只向黛玉问道:〃林姑娘,也是备选的罢?听说早在春天就进京了?〃

    黛玉见她虽然面儿上含笑,眼中却是一股不服,不免觉得好笑。这甄慧把什么都摆在脸上,若论起心计来,只怕还比不上探春,更别提宝钗了。

    浅浅笑道:〃正是。我比不得甄姑娘,原还有机会的。我是三年选这一次,父亲说了,虽不指着我非要入选,那规矩礼仪诗书等等是不能丢人的。所以先送了我来,不过是因着在京中找了几个更为严厉些的教养嬷嬷和教习,叫我跟着好生学着罢了。〃

    甄慧〃哦〃了一声,笑道:〃原来是这样。〃伸手拈了一只小小的牡丹花样的点心,略尝了尝,便回手给了身边的丫头。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选秀大幕即将拉开,妹妹家里将有大事,亲们,看文露头啊嗷嗷嗷!

    第 48 章

    ( )大清朝规制,凡秀女大选,先由户部行文各旗都统,将应选女子的年纪家世等,由参领、佐领、骁骑将领催及族长,逐一具结呈报都统,然后汇报给户部,再由户部上报皇帝,最后由皇帝确定选看秀女的日期。

    选秀一般也要经过几轮,前两轮对于一些出身高门的女孩子来说只不过是走个过场。

    黛玉装扮好了,此时由林姑奶奶陪着,在紫禁城神武门外候着。林如海并未能够亲自回来送黛玉参选,难免有些遗憾,早就遣人送了密密麻麻的一封信给黛玉,嘱她各处当心,字里行间一片舐犊情深。又有瑾儿的信,说些什么别人不知,黛玉读着却是眼睛红红的,却还忍着不肯掉下眼泪。

    林姑奶奶瞧着黛玉穿着户部统一的旗装,头上簪环皆无,脸上不施脂粉,叹了口气,抚着黛玉的手说道:“玉儿且不必紧张。今日不过是前两轮的初选,不过是由宫里边的管事太监引阅,只是由秀女体态身高言谈等看看罢了,便是过了这两轮,也是由着管事太监记了名字,还要回家的。我在这里等你。”

    黛玉微微点头,心里却是不由得不紧张的。自己前路究竟如何,一片迷茫。

    神武门大门打开,选秀开始了!

    黛玉攥着帕子的手紧了一紧,低头看了看自己胸前的牌子,小小的牌子上边写着自己的名字家世,抬头看了一眼林姑奶奶,强笑道:“姑奶奶等着我,我先去了。”

    林姑奶奶颔首,笑眯眯地说道:“快去罢。”

    黛玉打起帘子,轻轻地下了马车,早有人来引着按次进入神武门。

    大清朝选秀都是安排在傍晚,此时天气晴好,碧蓝的天上晚霞如流火一般,照得半个天空一片通红。晚风徐徐,拂起黛玉鬓边的秀发。

    黛玉抬头看了看天色,深深吸了口气,举步随着应选的队伍慢慢向神武门走去。

    经过了神武门,便来至顺贞门,这里是第一轮“海选”之处。早有管事太监们在此等着。

    黛玉排在秀女队伍中,微微低着头。管事太监不过从里边儿一走一过。凡身体太高的太矮的,身材过胖的过瘦的,都淘汰了出去。当然,凡出身高贵家世较好的秀女,都留了下来。再有的,便是长得好的了。这一轮下来,便只剩了一半的秀女。

    第二轮中,黛玉和别的秀女一起,七人一组,由管事太监依次看其耳眼口鼻发肤颈背,若有一处生的不合比例都是不行的。然后是秀女们各自报上自己名字出身年纪,凡口吃、声音刺耳、过于低沉的,一概淘汰。这一番挑选下来,原本乌泱泱的秀女队伍又只剩下了不到一小半。

    黛玉容貌既出众,家世又算好,自然是毫无悬念地过了这两轮的。原本以为今日至此便可以了,谁知还有第三关。

    这才是最为难熬的一关。先由太监拿着软尺量其手足,凡手足过大过小者皆淘汰。又叫秀女来回走了几步,考察其举止投足间的姿态。黛玉甩着小帕子走在几名秀女中间,心里既是尴尬又是好笑,脸上有些羞涩,倒还平静。

    然后,便有宫里边的老嬷嬷来引着合格的秀女进入密室,摸其|乳,探其密,察其肤,嗅其腋,以看秀女是否为处子之身,身上有无伤疤体味。

    黛玉站在门外,想到要在里边脱了衣服任这些人又看又摸,只觉得心里一阵反感。

    跟她一起在外边候着的秀女也都是一脸紧张,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外边负责引领的太监重重地咳了一声,众人忙噤了声,低了头,眼睛却是不由自主地看向密室的那扇门。

    前边儿只剩下了两个秀女便是黛玉了,饶是她心里想了无数遍只当是做身体检查了,也不自觉地脸色有些发白,紧紧握着帕子的手也有些发抖。

    “林佳氏!”

    黛玉心里一颤,咬了咬嘴唇,向门里边走去。

    里边儿几个老嬷嬷俱是神情端庄,举止严谨。黛玉只觉得从门口到屋子里边儿不过几步路,却走得腿发软。

    领头儿的一个嬷嬷过来看了看黛玉胸前挂着的牌子,念道:“林佳氏,正白旗人。父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十三岁。”

    又有两个嬷嬷过来,也不说话。黛玉也不知该如何做,却听得那领头的嬷嬷说道:“身无疤痕体味,过!”

    黛玉惊讶地抬头看了一眼,那嬷嬷微笑道:“恭喜姑娘了!”

    黛玉略一思索,便知道必是有人打过招呼了。心里放松下来,微微一福身,轻声道:“有劳了。”

    三轮选看折腾下来,天色已是大黑了许久。黛玉经由管事太监记了名字,便被送了出来,仍到神武门外上车回家。

    黛玉见自己家的马车上边挂了一个大大的灯笼,跟来的秋雁正在马车上打着帘子朝这边张望。见黛玉出来了,赶紧跑过来扶着。

    黛玉上了马车,林姑奶奶见她脸色尚好,笑问:“如何?”

    黛玉不禁嘟嘴道:“姑奶奶告诉我只有两轮选看,谁知是三轮呢?”

    林姑奶奶哈哈大笑,叫秋雁给黛玉倒了温茶拿了点心:“快喝点儿罢,这一通折腾下来定是累了,吃块儿点心垫垫肚子。咱们且先回去。”

    夜深人静了,马拉着车的得得声很是清晰。黛玉坐在微微摇晃的车上,有些困倦。林姑奶奶怕她路上睡着了,只拉着她问东问西。

    黛玉甩甩头,笑道:“别的还好,只第三轮时才吓人了些。”

    林姑奶奶抚着黛玉的发丝,微笑不语。她在宫里多少年的人了,怎么会不知选秀这档子事情?再说当年也是经过的。不过今日虽没有告诉黛玉这第三轮选看的事情,倒不是因着别的,而是笃定了有人打点了的。

    此次黛玉算是过了初选,还有复选一关。若是复选被撂了牌子,那么便可以由家里自行婚嫁。若是留了牌子,只有两条路了,要么被康熙收入后宫,要么被指给某位皇子宗亲,至于为妻为妾,那要看康熙的意思了。

    黛玉虽身体极是疲惫了,精神难免有些不济,却翻来覆去怎么也无法入睡。看着窗子外边儿月色透过茜纱窗照在屋子里头,索性起身支起了半扇窗子,倚在窗前的软榻上瞧着夜色。

    外边儿上夜的雪雁听到声响,起身披着衣裳进来。见黛玉只穿着月白色的中衣窝在窗户边儿上,唬了一跳,赶忙到床上抱了一床夹纱被子给黛玉盖好,小声抱怨道:“姑娘怎么这般不知爱惜身子?虽是春天了,夜里到底凉的。”

    黛玉由着她说了两句,才轻声道:“你去睡罢,别管我了。我心里燥得慌,看着月亮倒好,过一会儿再去睡。”

    雪雁见她脸上带着点儿迷茫,也不再说,便自己出去了。

    墨色夜空,一轮圆月,几点儿微星。院子里边儿都撒上了一层清辉,两株海棠树开得正好。花色艳丽,花姿动人,在夜风中微微摇曳。

    万籁俱寂,偶有一两声虫鸣打破寂静。黛玉瞧着外边无边的夜色,心里边慢慢地平静了。想到远在扬州的父亲和弟弟,不由得又叹了口气。

    不知过了多久,雪雁进来见她仍是在窗前倚着,劝道:“姑娘,夜深了,该睡了!要不明儿眼睛必得肿的!”

    黛玉看了看月已西沉,便起身回了床上,到底又过了许久,方才迷迷瞪瞪睡去了。

    雪雁关好了窗户,又替黛玉掩了掩被角,放下了帐子,也自去睡了。

    第二日,便有荣府的人前来贺喜了。来的却是凤姐儿和三春姐妹。

    黛玉起的晚了些,才梳洗好了,便听说凤姐儿等人来了,不禁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年前去了荣府一趟,贾母听说林如海不能回京,原本想叫贾琏送了黛玉去应选的,无奈黛玉执意不从,言及户部规定,只有应选秀女本旗的参领都统以及秀女本人的父母或兄弟才可以送到神武门外。贾母只得罢了,心里未免有些不悦。

    到了正月元春省亲,又叫人叫了黛玉一次,黛玉却未去,只说自己乃是外戚,没有见宫妃的道理。倒是叫薛宝钗大大的露了一回脸,又是作诗又是暗中帮着宝玉,生生地压下了贾家的三位姑娘。

    王夫人也颇为得意了一番,不免在言辞中露出对黛玉的不满来,贾母听了更加恼怒。

    林姑奶奶对贾母的心思倒是能猜到几分,左不过就是为着荣国府做计较。如今黛玉过了初选,复选若是再过了,无论是留在宫中还是指给皇子宗室,总算是皇家之人了。荣国府老太君无论是出自对黛玉的几分真心疼爱,还是出自为自己家里的算计,都会叫人来。只是连三春姐妹都来了,却是没想到。

    不过素日里也听黛玉说过,自己和这三位姑娘相处的极好,便也没有说什么,仍是叫人带了她们去黛玉那里。

    凤姐儿见黛玉仍是有些蔫蔫的样子,不禁笑道:“这是累得不成?”

    黛玉靠在椅子上,只点头笑着。

    探春纳罕道:“竟累成了这副模样?前些日子宝姐姐也去参选了,也不见这样啊?”

    秋雁正带着小丫头送了果子点心进来,听了探春的话笑着插嘴道:“姑娘有所不知,内务府选宫女和户部选秀女是大不相同呢。昨儿我们姑娘下午就坐了车到神武门那里候着了,初选三轮,一直折腾到了深夜才回来的。”

    惜春睁大了眼睛:“竟是这般麻烦的?”

    秋雁点头笑道:“是了,这还只是两白旗的秀女呢。”

    凤姐儿坐到了黛玉旁边儿,仔细打量了一番黛玉,见她虽然精神不济,脸色倒还好。放下了心,才笑道:“原是这样。老太太听说妹妹过了初选,高兴的不得了。这一大早的就打发我们过来了,倒是扰了妹妹休息。”

    黛玉忙笑道:“哪儿的话?我巴不得有人来和我说说话呢。”

    探春听了便道:“既是这样,林姐姐和我们回去住两日罢!”

    黛玉看了她一眼,见她修眉俊目,正瞧着自己。

    低了头,慢慢地拨着手里的茶,半晌才叹口气,说道:“不必了。还不知复选安排到了哪日,我也得在家里边好生备着。”

    探春便一笑也不再说,凤姐儿见气氛有些尴尬,又拉着黛玉说了些家长里短的话,末了笑道:“甄家应选的姑娘听说选上了,分到了惠妃娘娘那里做女官。薛家的妹妹倒是落选了,想来还是商人的身份拖累了。前些日子在梨香院里边儿闷着不出来,还是二太太看?( 红楼之绝黛无双 http://www.xlawen.org/kan/49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