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阅读
事情他是一清二楚。
老太监和持卫军副统领张国柱一齐来到皇宫门外,看见一大群侍卫和禁卫军围着一个少年,而这位少年看起来又有点眼熟,不过他一时间也想不起来,马上走进去看。
我站在圈中,边上围了好几圈的侍卫和禁卫军,地上还躺了好几个想要上来抓我的侍卫,不过我没杀了他们,只是把他们打晕过去。
那些侍卫看我身手了得,轻轻松松就摆平了好几个人,一时半刻再也没人敢冲上来抓我,只好这样把我团团围住,两边对峙着。
这时外面的侍卫看到老太监和张副统领走了过来,就向两边分开,让开一条路,当他们走到了我的面前,疑惑得看着我时,好像是在哪里见过我,这也难怪,我走时才是六岁的小孩子,现在已经是一位壮硕的小伙子。
我却一眼就认出来者是谁,虽然时隔十个年头,老人的变化毕竟不大,我微笑着向走到我跟前的老太监说道:“怎么,张公公,你也不认识我啦,我小时候,你还抱过我呢,怎么才几年的工夫就把我忘了,真是太让我伤心了。”(老太监姓张)
张公公这时也想起我是谁了,看我这模样已有皇上的影子了,马上就跪下说道:“见过皇子殿下,老奴一时没认出皇子殿下,还请皇子殿下多多见谅。”说完,又对着周围的侍卫说:“你们这在干什么,还不把武器收起来,快快拜见皇子殿下。”
刚才张公公跪拜我的时候,那些侍卫和禁卫军都有点蒙了,当张公公说出我是皇子的时候,那些侍卫和禁卫军都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宫里多了一位这样的皇子,现在听到张公公说话,都马上收起兵器跪下来说道:“参见皇子殿下,请皇子殿下恕罪。”
我看到跪了一地的人后,说:“好了好了,都起来吧,我不在宫中已有十年了,你们不认识我也是情有可谅的,都起来吧。”
大家听我说完后,这时才说:“多谢皇子殿下宽恕。”侍卫们心里想着,原来有十年没有在宫中走动了,难怪我们都不认识。
我走到张公公的面前,说道:“张公公,请你带我去见父皇和母后,我已经有好久没有见到父皇和母后了,不知道他们的身体还好吗?我好想他们。”
张公公说:“还请皇子殿下跟老奴走,这几年陛下的龙体还安康,只是经常要处理很多国事,身体比较累,现在好了,殿下你回来了,可以帮陛下做一些事了,陛下就可以多一些时间休息了。你母后身体也好,只是经常想**着殿下,你一回来,不知皇后要多高兴。”
当我来到李霸的面前,看见李霸因国事而瘦了的身体,我的眼睛有些湿湿的,我趋前几步,向着李霸跪下说道:“父皇,皇儿向你请安了。”
正在办公事的李霸听到我声音后,抬头看到跪在地上的我,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马上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我面前,一把把我扶了起来仔细地端量着,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孩子,你长大了,好,好,回来就好,可想死我了,你这一去就这么多年,也不回来看看我和你母后,你母后有好几次想你都想出病来了。”
我听到这,眼红湿润着低下了头说道:“对不起父皇,都是皇儿不好,皇儿笨,不能早点学好本领,好早点来看望父皇和母后,让父皇和母后担心了。”
李霸笑着道:“没事,只要回来就好,你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对父皇说说,你这些年都学了些什么啊,身子骨倒是练的挺结实的,走,先去看看你母后。”
李霸什么国事也不管了,拉着我向天香宫走去,直进大厅,我看到母后忧郁瘦弱的身体,忍不住往前紧走几步,跪在母后跟前说道:“皇儿拜见母后。”
我的出现把母后从思**中惊醒了,她一把拉起我,端量着我,紧紧地抱住我高兴而哭泣起来,在她的心里正大声地喊着,这是我的皇儿,是我的皇儿。母后又抬头,用含泪的眼睛再一次仔细端详了一番,这时我比母后已高出整整一个头了。
我坐在父皇和母后的身边上,把我十年来我所学到的和发生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皇和母后,母后紧拉着我的手不放,轻轻地抚摸着,害怕我又会突然从她的眼前消失。
我回到天香宫后,(因为我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宫阙),我整天陪同着母后,我又开始过着以前的那种无聊而又清闲的生活,每天不是吃饭,看书,再不就是练功睡觉,也就没别的了,小日子过得也十分的顺心。
大唐国追求的是一种和平安宁的生活,可是巴莱国、蒙国和日国已经秘密地结成同盟,不让我们有点安静的日子,以前只是小规模的边界小冲突,现在却变成一场大战争,一场空前的浩劫降临大唐国,这也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一生。
大唐西北边狼烟四起,战事连连,巴莱国首先发难,起四十万大军向我大唐发起进攻。
李霸此时正在天龙殿早朝,突然门外传来一声音,兵部沿书紧急进大殿禀报道:“皇上,西北传来战报,巴莱国起兵四十万大军向我大唐发起进攻,已连攻下三城,形势危急,边关请求紧急增兵。”
李霸听到这,猛的一下站了起来,说道:“什么,巴莱国竟敢不顾条约协议,居然向我大唐发起挑战,真是该死。”
第六章御驾亲征
第六章
重新坐回龙椅的李霸余怒未消,大声叫道:“王帆将军何在?”
大将军王帆从群臣中站了出来,大声应道:“末将在,请皇上吩咐。”
李霸道:“你马上从湖城和武城各调十万大军,一个月后集中微城,与微城的四十万大军会合,朕要十天后启驾亲征,我要让那些背信弃义的巴莱人知道我们大唐国的厉害。”
这时夏丞相马上站出来反对道:“皇上,请三思啊,行军打战还是由各位将军去就够了,皇上还是要保重龙体要紧啊。”
夏丞相说完,在大殿上的众大臣们纷纷应和道,希望皇上能改变主意。
李霸坐在龙椅上大声呵啧道:“不要吵了,朕已决定了,不会再改变了,朕御驾亲征时,将由皇子李啸天替朕处理国事,由夏丞相辅佐,由禁卫军副统领张国柱保护皇子和皇宫的安全,好了退朝。”(皇帝御驾亲征,由禁卫军统领带二万禁卫军保护皇帝的安全,另外二万禁卫军由副统领率领土完整保护皇宫的安全。还有现在的大唐就只有李啸天一个皇子,这可能是老天有意安排吧,不想让他过舒服的日子!)
这时的我还在天香宫里做着我的春秋大梦,不知为什么,后背一阵阵发冷,我马上惊醒了过来,想想又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又去找周公的女儿约会去了。
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太监神色紧张地向我的房间跑来,当来到房门口时大声地喊道:“不好了,皇子殿下,出大事了。”
此时我被这声音惊醒,向正冲进屋来的小太监喊道:“小登子,你鬼吼什么?没看到我还在睡觉吗?出了什么大事?如果不是出了天大的事,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小登子缩缩脖子说道:“皇子殿下,真地出了大事了,皇上要御驾亲征,现在皇上要招你到正和宫议事呢。”
我马上从床上坐了起来,大声说道:“什么,这是真的吗?”
小登子连忙说道:“是真的,整个朝廷上上下下都知道皇上要御驾亲征的事了,皇子殿下你快去吧,皇上还在等着你呢。”
我马上从床上下来,匆忙穿好衣服,向正和宫跑了过去,小登子像是我的尾巴一样地紧随在我身后。
当我来到正和宫,来到父皇的面前,向正坐在椅子上的父皇行了个礼说道:“父皇,皇儿听说父皇要御驾亲征,这万万不可啊,我们大唐又不是没有能带兵打战的将军,何需父皇亲自出马呢?”
李霸让我坐了下来才说道:“皇儿,我们国家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打仗了,人民过着十多年的安稳生活,怎么战争也快忘记了,你再看看其他的国家,他们几乎是年年都在打仗,他们的人个个都能打仗。”说完,李霸喝了口茶又接着道:“这次我御驾亲征,就是要给那些敢冒犯和想冒犯我们大唐天威的人和国家一点教训,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强大的,不是他们随便可以冒犯的,朕要带着我们大唐军队打出我们大唐国的威风。”
我听着李霸说完,感到身上热血沸腾,对李霸说道:“父皇,那就让皇儿去吧,父皇毕竟是一国之君,大唐不能没有父皇。”
李霸道:“皇儿,听你这么说,朕很高兴,但皇儿不用再说什么了,朕已经决定的事,是不会再改变的,皇儿什么都不用说了。等朕走后,朝廷的事皇儿就要多用心。”
我一听李霸说要我去处理朝廷的事,也就是说要我去处理国事,我连忙说道:“父皇又不是不知道皇儿还从没处理过国事,皇儿怕做不来。”
李霸道:“皇儿放心,朕会叫夏丞相和那些大臣帮皇儿的的,再说,皇儿现在不开始学,以后腾怎么好放心把整个大唐交给皇儿。”
我听完李霸的话,心想:完了,以后还要让我做皇帝,这不是要我的命吗,我命苦啊,父皇你为什么不多生几个儿子啊。
我口里却说:“是,父皇,皇儿儿一定会好好努力,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李霸满意的点了点头,让我先回去休息。
隔天,李霸派人通知我与他一起上早朝,在朝会上,他当着文武百官面封我为大唐太子,并让我住进了太
我在朝上端起笑脸接受官员们的祝贺,其实心里都快苦死了。
十天后,李霸率二万禁卫军和侍卫着前往微城与那里的六十万大军会合,一场旷日持久的、残酷的战争就这样拉开序幕。而我的苦日子也正式开始了。
此时处在西北的巴莱**营里,巴莱国大将军古拉克正坐在中军帐里,他正在谋划接下去的仗要怎么打。
巴莱大将军古拉克现在正在为接下去的战斗暗暗发愁,这次巴莱国内起兵八十万,虽说已经攻下七座城池,但也损失了不少的兵力。现在不仅要守得住这七座城,还要与大唐军展开你死我活的战斗,而国内也不可能再给他增派军队了,蒙国和日国却迟迟不见动静。现在他正考虑如何把大唐国西北地区的资源、金银、美女、牲口抢劫一空再撤军,不过巴莱皇帝不但要他守住这七座城池,还要他夺取更多的地方,皇帝说,不久蒙国和日国也会出兵进攻大唐国。这时巴莱大将军古拉克正左右为难。
帐外传来了亲兵的报告声:“将军,有急报。”
“进来,什么事?”
“急报,将军,从大唐国首都长安密探传来的消息,大唐国皇帝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向微城赶来,估计还要三天就可以赶到。”亲兵禀报道。
“噢,这么快。”古拉克手指轻轻地在身前的桌子上敲了两下说道:“你去把军师和各位将军叫来,说有紧急事件要开会。”
“是。”那亲兵恭敬地行了礼走了出去。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所有的将领和军师都来到中军大帐。
“大将军,把我们全部都召集过来,是否发生了什么大事?不会是大唐军打过来吧?”其中一个将领问道。
大将军古克拉说道:“不是,大家都不要乱猜,还没那么坏,但也没好到哪里去。”古拉克拿起茶喝了一口接着说:“我得到在大唐国内的密探传报,大唐皇帝李霸亲自帅领二十万大军正赶往微城,如果与这里的地方守军会合,我估计他们的兵力就会大大超过有我们,这对我们是很不利啊,你们说说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大家好研究一下。”
各位将领这时都没声了,坐在位子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什么好的主意。
古拉克看到没人说话,用食指敲了敲桌面,说道:“你们这是怎么了,平时不是很会说吗?现在怎么都不说了,哑巴了。”
这时军师乎耳太站起来说道:“我倒有一计,定可退得大唐军,就不知道大将军敢不敢用了。”
“噢,什么计这么厉害?”古拉克说道。
军师走到大将军身边,附耳轻声说着,边上的将领奇怪的看着他们,心想军师又有什么妙计,他们看到大将军的脸色变了又变,心里好像狐疑不定……
听完军师的计策后,古拉克站了起来低着头,面色严肃地在帐内来回走了两趟,军师则站在边上看着大将军,等着他的最后决定。最后,古拉克抬起头,向着军师道:“你现在马上写一封密函,八百里急报,送给皇上定夺,这件事情我还是做不了主。”
军师答道:“是,大将军。”军师本来还想说什么,可想想还是没说出来。
古拉克看到后,又说道:“你快去做,在这里我还可以多顶一段时间,毕竟我们巴莱国的军队也不是用纸糊的。”
第七章酒楼风波
第七章
我在父皇走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了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了,每天都有那么多事情要做,特别是批阅各种奏折,每一件都是有关着大唐国的国计民生的大事,没办法只好把夏丞相留下来,本来只要夏丞相一人就可很轻松地完成,现在加上我一搅和,不但我感到快累死,连夏丞相也累坏了。
今天我总算忙完公事,闲着无聊的时候,想了想我来到这个世界也已经有十八个年头了,我一直都住在皇宫里,还没有出宫到外面看看,上一次不算,那是师傅骑马带我出去,回来时又是急忙忙地想赶回宫里见久别的父皇和母后,京城大街上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根本就不清楚。今天说什么我非要出去看看。
我站了起来,向门外的站着的太监叫道:“来人啊。”
小登子连忙跑了进来,对着我应道:“殿下,有什么事?”
“我要出宫,你去准备一下,你要注意,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对张统领也不能说。”我对着那小登子说。
“那不好吧,殿下,你这样子出宫太危险了,你不能这样做。”小登子表示抗议地说着。
“我叫你去做,你还不去,要不然我马上叫人砍了你。”我口说威胁的话,但不是真想杀了他,毕竟我在地球生活了那么多年,在我的潜意识中,不象这里的皇亲贵族,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杀人,那种事我是做不出来的。
到最后,我还是说服不了小凳子,我对他说:“你去把张国柱给我叫过来。”
小凳子连忙跑了出去,一盏茶的功夫,小凳子把侍卫副统领张国柱请来了。
张国柱恭敬地对我行了礼,说道:“殿下,有什么事要臣做?”
我对张国柱点了点头说:“我要出宫去看看,是私访,不要搞一大帮人马跟着,你去准备一下。”
“这不好吧,万一发生什么意外,臣做不了主啊,还请殿下见谅。”张国柱回道。
“你怎么跟小凳子说同样的话,你不用多说了,我意已决,你去准备吧。”我坚持的说道。
张国柱看到没办法了,只好下去准备了。
一个小时后,我、小凳子和张国柱,后面远远跟着四个侍卫走在街上,我们四处走走看看,看到有什么新奇的,就站下来看看。大街上人来人往,街道两旁店铺整齐,街面清洁,我专往卖油饼、桂花糕、糖葫芦的,卖胭脂、挂饰的小贩堆里钻,小贩叫喊声不停,好热闹,我也买了一根冰糖葫芦,真好吃。
我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他们跟在后面好不辛苦。别认为这里与电视电影里面的古代街道一样走来走去就没几个人,这里是人山人海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走在街面上的人群,都有着一种心满意足的表情,足见大唐国的富裕,难怪巴莱国、蒙国和日国把大唐国看作是一块肥肉,馋得直流口水。
闲逛了大半天,差不多快中午,肚子也饿了,我们找了一家酒楼,走了进去,一个店小二跑了过来说道:“嗨,客官,几位里边请。”然后带我们到了楼上的包间里。
店小二看我们都坐下后,就问:“各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我说道:“就上你们这里最好的酒菜,要快。”
“好嘞,客官请稍等。”店小二应道。
不一会儿,菜都上来了,我马上就吃了起来,菜煮得都还不错,酒也马马虎虎,都还可以。
我们吃着正高兴的时候,楼下传来吵闹的声音,我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说道:“国格,我们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我走出包间,看到一个穿着很光鲜,油头粉面的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带着七、八个家丁正在骂酒楼的老板。
我对着身边也在看热闹的食客问道:“那个人是谁?”
边上的那位食客显然只注意看下面热闹,没回头就说道:“那个人是长安城里有名的花花公子,城卫吏周大人的大公子周雄。”
我应了一声,转头看着楼下发生的事。
周雄对着酒楼的老板骂道:“MD,你然道不知道那间包间是我的吗?你怎敢随意让别人用,你是不是不想在长安城混了。”
酒楼老板陪着笑脸地说:“对不起周公子,我看你这几天没来,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生意这么好,我还以为你今天也不会来,所以才让人进去了。”
“我不听你解释,马上让包间里的人滚,要不然我就叫人拆了你的酒楼。”周雄大声地骂道。
“这不好吧。”老板低着头,小声地应道。
周雄看着老板骂道:“MD,如果你不去的话,我现在就叫人拆了你的酒楼。”
老板看到没办法了,对着店小二低声地说着什么,那个店小二也小声地应着,然后就跑上楼来,来道我们身边,对着我说:“客官对不起,你们可不可以换一间包间,今天你们吃的用的,都算是我们酒楼请。”
小凳子正要说话时,我拦住了他,说道:“为什么?是我们先来,我为什么要换,做事总得要有个规矩,我不换。”
“各位爷,求你们了,行行好,那位周公子我们惹不起。”店小二急了。
“那小子你们惹不起,我们就惹得起吗?告诉你,我就是不换,你也不用多说了。”我故意把话大声地说出来让楼下的人都听道,不过在我的心里却感叹着,在这清平的世界里确也会存有几声不和谐的声音,今天算是又长了一点见识。
周雄带着人走到楼上来,对着我说:“小子,你TMD有种,你知不知道我是谁?连我你也敢惹,你是不想在长安城混了。”
“噢,你是谁啊,我有必要认识你吗?”
“丫,我今天还真碰到不怕死的了。”周雄有点吃惊的说道。“你听着,我父亲可是长安城城卫吏周子刚,怎么样,听说过了吧,识相的就把包间让出来,要不然..哼哼。”
我装作害怕的样子,低下头想了想说道:“还是不换,你能拿我怎么样?”
周雄和边上的人开始都以为我怕了,会让出包间,没想到我居然还是拒绝。
周雄听我说完,很是惊讶,以前有人听他报出父亲名号后,他们都会选择退让,没想到今天踢到一块铁板,他毕竟还不是白痴,心里想我要不是有后台,就是白痴。
“兄弟在京城可有什么朋友吗?”周雄试探地问道。
“不告诉你。”我用着调皮语气回道。
“MD,给脸不要脸,来啊,给我打。”周雄被我气得不轻。
周雄身后的那些家丁听到主子发话了,都冲了上来准备动手。我身边的侍卫不用我发话就已接手,在前面和那些家丁动起手来。
虽然对方的人比我们多,但他们那里是宫里大内高手的对手,要是打不赢的话,就别想在宫里混了。
不一会儿,地上都躺着爬不起来的家丁,还好那些侍卫没下重手,要不然就不会只是断几根骨头了。
我慢慢地走到周雄面前说道:“怎么样,你还想要我让吗?”
“不...不用了。”周雄看我走向他,害怕得不往后直退。
这时从门外进来了大量大内侍卫,外面还有大量的侍卫把酒楼包围了。
一名侍卫长跑到我面前跪下行礼后说道:“臣等来迟,让皇子殿下受惊,还请殿下恕罪。”
在场所有的人听到那侍卫称我是皇子殿下,地上马上跪下一大片人,当然跟我来的人除外,我皱一下眉头,对着众人说;“各位请起,请起。”这时唯独周雄不敢起来,还跪在地上,吓得他不住地磕头,嘴里不语无轮次,不住地说着恕罪,饶命。
一看来了这么人,就知道今天是没得玩了,真扫兴,只好下令回宫。在走前,我没有理还跪在地上的周雄,率着大队人马回宫了,我这个皇子殿下也不能让人白骂的。
第八章新皇登基
第八章
我又过着十分繁忙而又平淡的生活。本来有几次我想出宫去玩,不过都被小凳子、张国柱他们找了一大堆理由给堵住了。而那个得罪我的周雄听说被他家老头知道后,把他打得半死,还命他半年不许出门,老头自已来到皇宫门前跪地请罪,没有皇上的诏令他是不能进宫的,在那个时代,敢骂皇帝者那是犯了死罪的,我也不理他,子不教父之过,让他跪了三天,我才赦免让他回去好好反省,夏丞相还怪我好几天,说应砍这家伙的头,不过从此后,那小子再也不敢胡作非为,这已是后话。
西北前线与巴莱国的战争一开始就呈现胶着的态势,战事进行了半年,在李霸的指挥下,逐渐扭转战势,收复大部分的失地,战事也正以势如破竹之势向前发展,全国振奋。这时西北前线却传来了一个令大唐国举国震惊的消息,大唐国皇帝李霸遇刺,身受重伤。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如同惊天霹雳,我震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李霸很快地被护送回到京城,由于伤势很重,紫龙宫里太医们进进出出的,而众大臣都守在门外,只有我和母后始终守在父皇的身边,母后不话不语,模样有些吓人,人也憔悴许多,母后却有着超人的毅力,把悲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因为她知道大唐国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皇上病危,皇儿还年幼,大唐国还需她来支撑。
我却心急如焚,忍不住年青人的冲动,对着禁卫军首领和那些将领说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在百万大军中,居然还能让那些刺客顺利得手后,还能来去自如,你们是不是都不想活了啊。”
将领和大臣们都吓得跪在地上,不敢吭声,是呀,怎会出现这种事,他们心中有着说不出来的疑惑,但是现实又摆在他们的面前,使他们又无话可说,一国之君被剌杀,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耻辱也是一种失职。
“说,都查到了什么?那些刺客是什么人派来的?”我大声地问道。
“回皇子殿下,我们已查到这些人是巴莱国一支很神秘的刺客团,我们有证据确定这个刺客团是由巴莱国皇家直接控制的,所以这件事一切都是由巴莱国皇帝策画的,我们在搜捕中活捉几名刺客,从他们口中确认过。”跪在地上的一位掌管情报的大臣说道。
“MD,该死的巴莱国,我要灭了你。”我听完那大臣的汇报后,不由地破口大骂,“传令,从中原湖城和武城各调十万大军支援微城,让西北大军加强进攻,我要在冬季来临前,收复全部失地,明年打进他们的皇城,活捉那个巴莱狗皇帝。”
“是。”大将军夏冲领命道。
本来巴莱国是想刺杀李霸后,使大唐国内出现内乱,然后再率领大军击败大唐军,独吞大唐国的疆土。可没想到,刺杀是成功了,可接下去就与他们所想的不一样了,他们所率领的军队受到大唐军拼命式的冲击,战争空前惨烈,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在太医们诊治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太医首震华走出来低声地对我说:“殿下,我们已经尽力了,皇上请你和众大臣进去。”
我推开太医,马上冲进房间里去了,众位大臣也跟在我后面进去,他们都知道,现在皇上是......他们心中有数,但是谁也不敢说出口。
母后默默地坐在床沿,我半跪在李霸的床前,双手握住他那冰凉而又无力的手,静静地等着他再一次醒来,我可以感觉得到,他的身体里的生命正在快速地流失。
不一会儿,李霸清醒了过来,不过他表现得不像是一个病人,我知道那是回光返照,他正在燃烧着他最后的生命,留下他最后的遗嘱。
李霸平静地看了我好一会儿,说道:“小天,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叫你,等我走后,你要好好照顾你母后,你还要管理好这个国家,本来还想让你多学学,没想到这么快就要交到你手上了。”
“不会的父皇,你会好起来的,大唐国还需要你管理,大唐国离不开你。”我用着带着沙哑和有些哭音的嗓子回答。
“孩子,你别再安慰我了,我知道自己身体,你要做一个好皇帝,不要急着报仇,大唐国的军队要进行休整然后再战。你要特别注意蒙国和日国的动向,凡事要从全局出发,处事不可冲动;国内的事情要与夏丞多协商,军事的事情要多与你师傅林峰将军协商,切记,切记。”李霸对着我说完,又对着大臣们说道:“我现在传位给太子,你们要好好辅助新皇,听到了没有?”
“是,遵命皇命。”大臣们都跪在地上磕头说道。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朕累了,想要休息了,不要再来吵我了。夏丞相和林将军请留步。”李霸抬起手,微晃了两下表示自己想休息了,让我们出去。
师傅不知何时到来,他与夏丞相留下,皇上请他们佐辅新主,托孤于夏丞相和林将军,他俩跪谢皇上的重托。好一会儿才退出。
我和众大臣来到门外,静静地再次等待。
不一会儿,一个太监泪流满面跑出来说道:“皇上驾崩了。”虽然是意料中的事,但是这一喊声依然震憾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朝庭哭声一片,举国衷伤。皇上的后事均由夏丞相承办,而我却一片茫然,日夜陪着母后,这几天也不知是如何渡过。
国不可一日无主,夏丞相多次进宫与母后协商,母后不愧是当代一位伟大的女性,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节衷顺变,一改过去的规矩,出殡不大排场,登基不大庆典,尽快地促使国家走上正常的轨道,避免国内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林峰将军接受皇上的遗嘱,坐镇兵部尚书府,注视、指挥全**事。
我为父皇守了一个月地丧后,接母后的懿旨,在夏丞相的劝说下,我在众大臣一片拥护中,我登上了大唐国的皇位,时年天朝历892年秋天。
我像一个木偶在那登基仪礼中转来转去,昏昏迷迷地过了几天,忘记了悲伤,却又没有登基当上皇帝的喜悦,今天总算是结束了,我一倒头就沉沉地睡了,在睡梦中我看到父皇缓缓地向我走来,那慈祥的面容对我亲切地笑着,对着我说道:“皇儿,皇儿,国事为重。”我急忙要向父皇跪拜,父皇不见了,我也醒了,一身冷汗,原来是一场梦。这时我什么事情都想起来,我爬了起来,大叫一声“来人。”
小凳子跑了进来,见到我就要下跪拜见,我手一挥说道:“免了,更衣,到正和宫。”到了正和宫已是深夜,我急忙叫人快请夏丞相和林将军。夏丞相和林峰不知何事急忙赶到正和宫,我已经在宫外等着,他俩见到我紧走两步对着我跪下:“臣参见皇上。”这时我也对着他俩跪下,说道:“多谢丞相,多谢恩师。”
夏丞相和林峰突然向前把我扶起,见到我的精神已开始振作十分高兴,并说今天这事只能一次,下次不能再犯,君臣之礼不可废。进宫坐下,我把梦见父皇事说起,最后讨论起国事,君臣很和谐地谈到天明。
大唐国皇帝的驾崩,新皇帝的登基,不仅是大唐国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影响远远地超出国界,对巴莱国、蒙国和日国也引起极大的震动。他们齐声欢呼起来,认为他们的机会来,老皇帝去了,新的是个娃娃皇帝,似乎大唐国已经是他们的盘中餐,嘴中肉,一场针对大唐国的大阴谋也就开始实施。
第九章三面夹攻
第九章
大唐国的变故,早就被巴莱国、蒙国和日国的密探各自传报回国,强有力地剌激着他们狂妄的神经,他们那贪婪的胃口也在无限地膨胀。可是他们也知道,若是仅仅依靠自已的力量是无法征服强大的大唐帝国。最近这三国的秘使来往很频繁,一个早已密谋多年的阴谋也就开始附以实施。
坐在主帅帐里的大唐国大将军王帆正在考虑着用什么方法可以尽快地打败敌军,由于在不久前先皇李霸在他所率领的大军军营里遇刺,而后导致重伤身亡,虽然现在的皇帝没有怪罪什么,但是这件事被他示为毕生的耻辱,这耻辱必须用血来清洗。
在这一个多月里,大将军王帆得到从中原湖城和武城调来的二十万大军的支援,对巴莱军发动了十多起进攻,一口气把以前被占领的几座城池都夺了回来,又把巴莱大军赶到边界上,双方死伤虽然都很惨重,但巴莱国的军队已经开始逐渐地失去斗志。
此时的大唐国和巴莱国的边界上,大唐国大军正和巴莱国大军正遥遥对峙。说不定什么时候,大唐军将越过边界,向巴莱国发动进攻。巴莱国也急摧蒙国和日国兑现战前的诺言,发兵向大唐国进攻。
战前他们就定下同盟,当巴莱国向大唐国进攻时,他们也同时发兵进攻大唐国,可是巴莱国向大唐国进攻时蒙国和日国却在观望,想让巴莱国与大唐国先拼个你死我活,鹤蚌相争,再来个渔翁得利。后来看到巴莱国捞不到什么好果子吃,更不敢出兵。现在形势又有新的变化,大唐国的老皇帝已死,新皇帝又是娃娃皇帝,此等良机岂能错失,两国正摩拳擦掌,蠢蠢欲动。这时他们又当心巴莱国此次吃了大亏,就此龟缩在巴莱国内。蒙国和日国急派能说善辩的使者急趋巴莱国游说。
这时已进入冬天,北方白雪茫茫一片,天寒地冻,交通阻塞,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大唐国与巴莱国实际上已处于休战状态。西北边界又暂时平静下来。
蒙国和日国的使者团冒着剌骨的腊月寒风,艰难地在雪原上长途跋涉。苦的是日国的使者团,他们长期生活在海岛上,在海上他们是何等英勇,行动何等自如,何时经历过这种的艰辛的旅途,他们穿得严严实实像一个大皮球,把自已捆绑在马上,任马载着走,一旦从马上摔下,再也爬不起来,若不是蒙国向导的帮忙,他就要永远地留在那里,这把蒙国的向导乐坏了。好不容易地与蒙国的使者团会合了,蒙国人长期适应这种气候,气候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路途又近,骑着马驰骋在雪原上却有着另一番的豪气。他们向着巴莱国进发,来到巴莱国的都城。
巴莱王正憋着一肚子的怒气,若是当时三国一起发兵,形势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子,现在想进无力,想退也不行,冤仇已结下,大唐国定不会放过他的,怨气只好都出在蒙国和日国的身上。巴莱王也不好好地想一想,若不是当时的贪婪,想独吞大唐这块肥肉,不等蒙国和日国一起行动,就独自起兵,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现在他也需要蒙国和日国的出兵,使巴莱王不敢过于得罪他们。
三国各有利益需求,在巴莱国都城经过几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终于达成协议。巴莱国答应不退兵,将召集全国的兵力与大唐国抗衡,从西北方向向大唐国继续进攻,但是巴莱国的条件是:蒙国集中军队于北方,日国集中军队于东方,明年三月集结完成,三月半蒙国和日国先同时向大唐国进攻,引开西北方大唐军的主力,四月巴莱国就向大唐国发起进攻。三国最后在协议上签字,举杯预先庆祝三面夹攻的胜利。当然这协议上还有如何分割大唐国的条款。
派住在各国的密探,把情报向长安像雪片般地飞来,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情势越来越危急,把夏丞相和师傅也被迫得坐立不安,当然这些情报也送到正和宫,我时常地站在大唐帝国地图前长时间地深思,这张地图就是当年我爬在上面看的那张。我深深地感谢父皇,父皇临终遗嘱:不要急着报仇,大唐国的军队要进行休整然后再战。你要特别注意蒙国和日国的动向,凡事要从全局出发,处事不可冲动;国内的事( 帝王生涯 http://www.xlawen.org/kan/5048/ )
老太监和持卫军副统领张国柱一齐来到皇宫门外,看见一大群侍卫和禁卫军围着一个少年,而这位少年看起来又有点眼熟,不过他一时间也想不起来,马上走进去看。
我站在圈中,边上围了好几圈的侍卫和禁卫军,地上还躺了好几个想要上来抓我的侍卫,不过我没杀了他们,只是把他们打晕过去。
那些侍卫看我身手了得,轻轻松松就摆平了好几个人,一时半刻再也没人敢冲上来抓我,只好这样把我团团围住,两边对峙着。
这时外面的侍卫看到老太监和张副统领走了过来,就向两边分开,让开一条路,当他们走到了我的面前,疑惑得看着我时,好像是在哪里见过我,这也难怪,我走时才是六岁的小孩子,现在已经是一位壮硕的小伙子。
我却一眼就认出来者是谁,虽然时隔十个年头,老人的变化毕竟不大,我微笑着向走到我跟前的老太监说道:“怎么,张公公,你也不认识我啦,我小时候,你还抱过我呢,怎么才几年的工夫就把我忘了,真是太让我伤心了。”(老太监姓张)
张公公这时也想起我是谁了,看我这模样已有皇上的影子了,马上就跪下说道:“见过皇子殿下,老奴一时没认出皇子殿下,还请皇子殿下多多见谅。”说完,又对着周围的侍卫说:“你们这在干什么,还不把武器收起来,快快拜见皇子殿下。”
刚才张公公跪拜我的时候,那些侍卫和禁卫军都有点蒙了,当张公公说出我是皇子的时候,那些侍卫和禁卫军都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宫里多了一位这样的皇子,现在听到张公公说话,都马上收起兵器跪下来说道:“参见皇子殿下,请皇子殿下恕罪。”
我看到跪了一地的人后,说:“好了好了,都起来吧,我不在宫中已有十年了,你们不认识我也是情有可谅的,都起来吧。”
大家听我说完后,这时才说:“多谢皇子殿下宽恕。”侍卫们心里想着,原来有十年没有在宫中走动了,难怪我们都不认识。
我走到张公公的面前,说道:“张公公,请你带我去见父皇和母后,我已经有好久没有见到父皇和母后了,不知道他们的身体还好吗?我好想他们。”
张公公说:“还请皇子殿下跟老奴走,这几年陛下的龙体还安康,只是经常要处理很多国事,身体比较累,现在好了,殿下你回来了,可以帮陛下做一些事了,陛下就可以多一些时间休息了。你母后身体也好,只是经常想**着殿下,你一回来,不知皇后要多高兴。”
当我来到李霸的面前,看见李霸因国事而瘦了的身体,我的眼睛有些湿湿的,我趋前几步,向着李霸跪下说道:“父皇,皇儿向你请安了。”
正在办公事的李霸听到我声音后,抬头看到跪在地上的我,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马上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我面前,一把把我扶了起来仔细地端量着,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孩子,你长大了,好,好,回来就好,可想死我了,你这一去就这么多年,也不回来看看我和你母后,你母后有好几次想你都想出病来了。”
我听到这,眼红湿润着低下了头说道:“对不起父皇,都是皇儿不好,皇儿笨,不能早点学好本领,好早点来看望父皇和母后,让父皇和母后担心了。”
李霸笑着道:“没事,只要回来就好,你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对父皇说说,你这些年都学了些什么啊,身子骨倒是练的挺结实的,走,先去看看你母后。”
李霸什么国事也不管了,拉着我向天香宫走去,直进大厅,我看到母后忧郁瘦弱的身体,忍不住往前紧走几步,跪在母后跟前说道:“皇儿拜见母后。”
我的出现把母后从思**中惊醒了,她一把拉起我,端量着我,紧紧地抱住我高兴而哭泣起来,在她的心里正大声地喊着,这是我的皇儿,是我的皇儿。母后又抬头,用含泪的眼睛再一次仔细端详了一番,这时我比母后已高出整整一个头了。
我坐在父皇和母后的身边上,把我十年来我所学到的和发生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皇和母后,母后紧拉着我的手不放,轻轻地抚摸着,害怕我又会突然从她的眼前消失。
我回到天香宫后,(因为我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宫阙),我整天陪同着母后,我又开始过着以前的那种无聊而又清闲的生活,每天不是吃饭,看书,再不就是练功睡觉,也就没别的了,小日子过得也十分的顺心。
大唐国追求的是一种和平安宁的生活,可是巴莱国、蒙国和日国已经秘密地结成同盟,不让我们有点安静的日子,以前只是小规模的边界小冲突,现在却变成一场大战争,一场空前的浩劫降临大唐国,这也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一生。
大唐西北边狼烟四起,战事连连,巴莱国首先发难,起四十万大军向我大唐发起进攻。
李霸此时正在天龙殿早朝,突然门外传来一声音,兵部沿书紧急进大殿禀报道:“皇上,西北传来战报,巴莱国起兵四十万大军向我大唐发起进攻,已连攻下三城,形势危急,边关请求紧急增兵。”
李霸听到这,猛的一下站了起来,说道:“什么,巴莱国竟敢不顾条约协议,居然向我大唐发起挑战,真是该死。”
第六章御驾亲征
第六章
重新坐回龙椅的李霸余怒未消,大声叫道:“王帆将军何在?”
大将军王帆从群臣中站了出来,大声应道:“末将在,请皇上吩咐。”
李霸道:“你马上从湖城和武城各调十万大军,一个月后集中微城,与微城的四十万大军会合,朕要十天后启驾亲征,我要让那些背信弃义的巴莱人知道我们大唐国的厉害。”
这时夏丞相马上站出来反对道:“皇上,请三思啊,行军打战还是由各位将军去就够了,皇上还是要保重龙体要紧啊。”
夏丞相说完,在大殿上的众大臣们纷纷应和道,希望皇上能改变主意。
李霸坐在龙椅上大声呵啧道:“不要吵了,朕已决定了,不会再改变了,朕御驾亲征时,将由皇子李啸天替朕处理国事,由夏丞相辅佐,由禁卫军副统领张国柱保护皇子和皇宫的安全,好了退朝。”(皇帝御驾亲征,由禁卫军统领带二万禁卫军保护皇帝的安全,另外二万禁卫军由副统领率领土完整保护皇宫的安全。还有现在的大唐就只有李啸天一个皇子,这可能是老天有意安排吧,不想让他过舒服的日子!)
这时的我还在天香宫里做着我的春秋大梦,不知为什么,后背一阵阵发冷,我马上惊醒了过来,想想又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又去找周公的女儿约会去了。
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太监神色紧张地向我的房间跑来,当来到房门口时大声地喊道:“不好了,皇子殿下,出大事了。”
此时我被这声音惊醒,向正冲进屋来的小太监喊道:“小登子,你鬼吼什么?没看到我还在睡觉吗?出了什么大事?如果不是出了天大的事,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小登子缩缩脖子说道:“皇子殿下,真地出了大事了,皇上要御驾亲征,现在皇上要招你到正和宫议事呢。”
我马上从床上坐了起来,大声说道:“什么,这是真的吗?”
小登子连忙说道:“是真的,整个朝廷上上下下都知道皇上要御驾亲征的事了,皇子殿下你快去吧,皇上还在等着你呢。”
我马上从床上下来,匆忙穿好衣服,向正和宫跑了过去,小登子像是我的尾巴一样地紧随在我身后。
当我来到正和宫,来到父皇的面前,向正坐在椅子上的父皇行了个礼说道:“父皇,皇儿听说父皇要御驾亲征,这万万不可啊,我们大唐又不是没有能带兵打战的将军,何需父皇亲自出马呢?”
李霸让我坐了下来才说道:“皇儿,我们国家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打仗了,人民过着十多年的安稳生活,怎么战争也快忘记了,你再看看其他的国家,他们几乎是年年都在打仗,他们的人个个都能打仗。”说完,李霸喝了口茶又接着道:“这次我御驾亲征,就是要给那些敢冒犯和想冒犯我们大唐天威的人和国家一点教训,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强大的,不是他们随便可以冒犯的,朕要带着我们大唐军队打出我们大唐国的威风。”
我听着李霸说完,感到身上热血沸腾,对李霸说道:“父皇,那就让皇儿去吧,父皇毕竟是一国之君,大唐不能没有父皇。”
李霸道:“皇儿,听你这么说,朕很高兴,但皇儿不用再说什么了,朕已经决定的事,是不会再改变的,皇儿什么都不用说了。等朕走后,朝廷的事皇儿就要多用心。”
我一听李霸说要我去处理朝廷的事,也就是说要我去处理国事,我连忙说道:“父皇又不是不知道皇儿还从没处理过国事,皇儿怕做不来。”
李霸道:“皇儿放心,朕会叫夏丞相和那些大臣帮皇儿的的,再说,皇儿现在不开始学,以后腾怎么好放心把整个大唐交给皇儿。”
我听完李霸的话,心想:完了,以后还要让我做皇帝,这不是要我的命吗,我命苦啊,父皇你为什么不多生几个儿子啊。
我口里却说:“是,父皇,皇儿儿一定会好好努力,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李霸满意的点了点头,让我先回去休息。
隔天,李霸派人通知我与他一起上早朝,在朝会上,他当着文武百官面封我为大唐太子,并让我住进了太
我在朝上端起笑脸接受官员们的祝贺,其实心里都快苦死了。
十天后,李霸率二万禁卫军和侍卫着前往微城与那里的六十万大军会合,一场旷日持久的、残酷的战争就这样拉开序幕。而我的苦日子也正式开始了。
此时处在西北的巴莱**营里,巴莱国大将军古拉克正坐在中军帐里,他正在谋划接下去的仗要怎么打。
巴莱大将军古拉克现在正在为接下去的战斗暗暗发愁,这次巴莱国内起兵八十万,虽说已经攻下七座城池,但也损失了不少的兵力。现在不仅要守得住这七座城,还要与大唐军展开你死我活的战斗,而国内也不可能再给他增派军队了,蒙国和日国却迟迟不见动静。现在他正考虑如何把大唐国西北地区的资源、金银、美女、牲口抢劫一空再撤军,不过巴莱皇帝不但要他守住这七座城池,还要他夺取更多的地方,皇帝说,不久蒙国和日国也会出兵进攻大唐国。这时巴莱大将军古拉克正左右为难。
帐外传来了亲兵的报告声:“将军,有急报。”
“进来,什么事?”
“急报,将军,从大唐国首都长安密探传来的消息,大唐国皇帝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向微城赶来,估计还要三天就可以赶到。”亲兵禀报道。
“噢,这么快。”古拉克手指轻轻地在身前的桌子上敲了两下说道:“你去把军师和各位将军叫来,说有紧急事件要开会。”
“是。”那亲兵恭敬地行了礼走了出去。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所有的将领和军师都来到中军大帐。
“大将军,把我们全部都召集过来,是否发生了什么大事?不会是大唐军打过来吧?”其中一个将领问道。
大将军古克拉说道:“不是,大家都不要乱猜,还没那么坏,但也没好到哪里去。”古拉克拿起茶喝了一口接着说:“我得到在大唐国内的密探传报,大唐皇帝李霸亲自帅领二十万大军正赶往微城,如果与这里的地方守军会合,我估计他们的兵力就会大大超过有我们,这对我们是很不利啊,你们说说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大家好研究一下。”
各位将领这时都没声了,坐在位子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什么好的主意。
古拉克看到没人说话,用食指敲了敲桌面,说道:“你们这是怎么了,平时不是很会说吗?现在怎么都不说了,哑巴了。”
这时军师乎耳太站起来说道:“我倒有一计,定可退得大唐军,就不知道大将军敢不敢用了。”
“噢,什么计这么厉害?”古拉克说道。
军师走到大将军身边,附耳轻声说着,边上的将领奇怪的看着他们,心想军师又有什么妙计,他们看到大将军的脸色变了又变,心里好像狐疑不定……
听完军师的计策后,古拉克站了起来低着头,面色严肃地在帐内来回走了两趟,军师则站在边上看着大将军,等着他的最后决定。最后,古拉克抬起头,向着军师道:“你现在马上写一封密函,八百里急报,送给皇上定夺,这件事情我还是做不了主。”
军师答道:“是,大将军。”军师本来还想说什么,可想想还是没说出来。
古拉克看到后,又说道:“你快去做,在这里我还可以多顶一段时间,毕竟我们巴莱国的军队也不是用纸糊的。”
第七章酒楼风波
第七章
我在父皇走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了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了,每天都有那么多事情要做,特别是批阅各种奏折,每一件都是有关着大唐国的国计民生的大事,没办法只好把夏丞相留下来,本来只要夏丞相一人就可很轻松地完成,现在加上我一搅和,不但我感到快累死,连夏丞相也累坏了。
今天我总算忙完公事,闲着无聊的时候,想了想我来到这个世界也已经有十八个年头了,我一直都住在皇宫里,还没有出宫到外面看看,上一次不算,那是师傅骑马带我出去,回来时又是急忙忙地想赶回宫里见久别的父皇和母后,京城大街上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根本就不清楚。今天说什么我非要出去看看。
我站了起来,向门外的站着的太监叫道:“来人啊。”
小登子连忙跑了进来,对着我应道:“殿下,有什么事?”
“我要出宫,你去准备一下,你要注意,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对张统领也不能说。”我对着那小登子说。
“那不好吧,殿下,你这样子出宫太危险了,你不能这样做。”小登子表示抗议地说着。
“我叫你去做,你还不去,要不然我马上叫人砍了你。”我口说威胁的话,但不是真想杀了他,毕竟我在地球生活了那么多年,在我的潜意识中,不象这里的皇亲贵族,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杀人,那种事我是做不出来的。
到最后,我还是说服不了小凳子,我对他说:“你去把张国柱给我叫过来。”
小凳子连忙跑了出去,一盏茶的功夫,小凳子把侍卫副统领张国柱请来了。
张国柱恭敬地对我行了礼,说道:“殿下,有什么事要臣做?”
我对张国柱点了点头说:“我要出宫去看看,是私访,不要搞一大帮人马跟着,你去准备一下。”
“这不好吧,万一发生什么意外,臣做不了主啊,还请殿下见谅。”张国柱回道。
“你怎么跟小凳子说同样的话,你不用多说了,我意已决,你去准备吧。”我坚持的说道。
张国柱看到没办法了,只好下去准备了。
一个小时后,我、小凳子和张国柱,后面远远跟着四个侍卫走在街上,我们四处走走看看,看到有什么新奇的,就站下来看看。大街上人来人往,街道两旁店铺整齐,街面清洁,我专往卖油饼、桂花糕、糖葫芦的,卖胭脂、挂饰的小贩堆里钻,小贩叫喊声不停,好热闹,我也买了一根冰糖葫芦,真好吃。
我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他们跟在后面好不辛苦。别认为这里与电视电影里面的古代街道一样走来走去就没几个人,这里是人山人海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走在街面上的人群,都有着一种心满意足的表情,足见大唐国的富裕,难怪巴莱国、蒙国和日国把大唐国看作是一块肥肉,馋得直流口水。
闲逛了大半天,差不多快中午,肚子也饿了,我们找了一家酒楼,走了进去,一个店小二跑了过来说道:“嗨,客官,几位里边请。”然后带我们到了楼上的包间里。
店小二看我们都坐下后,就问:“各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我说道:“就上你们这里最好的酒菜,要快。”
“好嘞,客官请稍等。”店小二应道。
不一会儿,菜都上来了,我马上就吃了起来,菜煮得都还不错,酒也马马虎虎,都还可以。
我们吃着正高兴的时候,楼下传来吵闹的声音,我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说道:“国格,我们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我走出包间,看到一个穿着很光鲜,油头粉面的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带着七、八个家丁正在骂酒楼的老板。
我对着身边也在看热闹的食客问道:“那个人是谁?”
边上的那位食客显然只注意看下面热闹,没回头就说道:“那个人是长安城里有名的花花公子,城卫吏周大人的大公子周雄。”
我应了一声,转头看着楼下发生的事。
周雄对着酒楼的老板骂道:“MD,你然道不知道那间包间是我的吗?你怎敢随意让别人用,你是不是不想在长安城混了。”
酒楼老板陪着笑脸地说:“对不起周公子,我看你这几天没来,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生意这么好,我还以为你今天也不会来,所以才让人进去了。”
“我不听你解释,马上让包间里的人滚,要不然我就叫人拆了你的酒楼。”周雄大声地骂道。
“这不好吧。”老板低着头,小声地应道。
周雄看着老板骂道:“MD,如果你不去的话,我现在就叫人拆了你的酒楼。”
老板看到没办法了,对着店小二低声地说着什么,那个店小二也小声地应着,然后就跑上楼来,来道我们身边,对着我说:“客官对不起,你们可不可以换一间包间,今天你们吃的用的,都算是我们酒楼请。”
小凳子正要说话时,我拦住了他,说道:“为什么?是我们先来,我为什么要换,做事总得要有个规矩,我不换。”
“各位爷,求你们了,行行好,那位周公子我们惹不起。”店小二急了。
“那小子你们惹不起,我们就惹得起吗?告诉你,我就是不换,你也不用多说了。”我故意把话大声地说出来让楼下的人都听道,不过在我的心里却感叹着,在这清平的世界里确也会存有几声不和谐的声音,今天算是又长了一点见识。
周雄带着人走到楼上来,对着我说:“小子,你TMD有种,你知不知道我是谁?连我你也敢惹,你是不想在长安城混了。”
“噢,你是谁啊,我有必要认识你吗?”
“丫,我今天还真碰到不怕死的了。”周雄有点吃惊的说道。“你听着,我父亲可是长安城城卫吏周子刚,怎么样,听说过了吧,识相的就把包间让出来,要不然..哼哼。”
我装作害怕的样子,低下头想了想说道:“还是不换,你能拿我怎么样?”
周雄和边上的人开始都以为我怕了,会让出包间,没想到我居然还是拒绝。
周雄听我说完,很是惊讶,以前有人听他报出父亲名号后,他们都会选择退让,没想到今天踢到一块铁板,他毕竟还不是白痴,心里想我要不是有后台,就是白痴。
“兄弟在京城可有什么朋友吗?”周雄试探地问道。
“不告诉你。”我用着调皮语气回道。
“MD,给脸不要脸,来啊,给我打。”周雄被我气得不轻。
周雄身后的那些家丁听到主子发话了,都冲了上来准备动手。我身边的侍卫不用我发话就已接手,在前面和那些家丁动起手来。
虽然对方的人比我们多,但他们那里是宫里大内高手的对手,要是打不赢的话,就别想在宫里混了。
不一会儿,地上都躺着爬不起来的家丁,还好那些侍卫没下重手,要不然就不会只是断几根骨头了。
我慢慢地走到周雄面前说道:“怎么样,你还想要我让吗?”
“不...不用了。”周雄看我走向他,害怕得不往后直退。
这时从门外进来了大量大内侍卫,外面还有大量的侍卫把酒楼包围了。
一名侍卫长跑到我面前跪下行礼后说道:“臣等来迟,让皇子殿下受惊,还请殿下恕罪。”
在场所有的人听到那侍卫称我是皇子殿下,地上马上跪下一大片人,当然跟我来的人除外,我皱一下眉头,对着众人说;“各位请起,请起。”这时唯独周雄不敢起来,还跪在地上,吓得他不住地磕头,嘴里不语无轮次,不住地说着恕罪,饶命。
一看来了这么人,就知道今天是没得玩了,真扫兴,只好下令回宫。在走前,我没有理还跪在地上的周雄,率着大队人马回宫了,我这个皇子殿下也不能让人白骂的。
第八章新皇登基
第八章
我又过着十分繁忙而又平淡的生活。本来有几次我想出宫去玩,不过都被小凳子、张国柱他们找了一大堆理由给堵住了。而那个得罪我的周雄听说被他家老头知道后,把他打得半死,还命他半年不许出门,老头自已来到皇宫门前跪地请罪,没有皇上的诏令他是不能进宫的,在那个时代,敢骂皇帝者那是犯了死罪的,我也不理他,子不教父之过,让他跪了三天,我才赦免让他回去好好反省,夏丞相还怪我好几天,说应砍这家伙的头,不过从此后,那小子再也不敢胡作非为,这已是后话。
西北前线与巴莱国的战争一开始就呈现胶着的态势,战事进行了半年,在李霸的指挥下,逐渐扭转战势,收复大部分的失地,战事也正以势如破竹之势向前发展,全国振奋。这时西北前线却传来了一个令大唐国举国震惊的消息,大唐国皇帝李霸遇刺,身受重伤。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如同惊天霹雳,我震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李霸很快地被护送回到京城,由于伤势很重,紫龙宫里太医们进进出出的,而众大臣都守在门外,只有我和母后始终守在父皇的身边,母后不话不语,模样有些吓人,人也憔悴许多,母后却有着超人的毅力,把悲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因为她知道大唐国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皇上病危,皇儿还年幼,大唐国还需她来支撑。
我却心急如焚,忍不住年青人的冲动,对着禁卫军首领和那些将领说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在百万大军中,居然还能让那些刺客顺利得手后,还能来去自如,你们是不是都不想活了啊。”
将领和大臣们都吓得跪在地上,不敢吭声,是呀,怎会出现这种事,他们心中有着说不出来的疑惑,但是现实又摆在他们的面前,使他们又无话可说,一国之君被剌杀,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耻辱也是一种失职。
“说,都查到了什么?那些刺客是什么人派来的?”我大声地问道。
“回皇子殿下,我们已查到这些人是巴莱国一支很神秘的刺客团,我们有证据确定这个刺客团是由巴莱国皇家直接控制的,所以这件事一切都是由巴莱国皇帝策画的,我们在搜捕中活捉几名刺客,从他们口中确认过。”跪在地上的一位掌管情报的大臣说道。
“MD,该死的巴莱国,我要灭了你。”我听完那大臣的汇报后,不由地破口大骂,“传令,从中原湖城和武城各调十万大军支援微城,让西北大军加强进攻,我要在冬季来临前,收复全部失地,明年打进他们的皇城,活捉那个巴莱狗皇帝。”
“是。”大将军夏冲领命道。
本来巴莱国是想刺杀李霸后,使大唐国内出现内乱,然后再率领大军击败大唐军,独吞大唐国的疆土。可没想到,刺杀是成功了,可接下去就与他们所想的不一样了,他们所率领的军队受到大唐军拼命式的冲击,战争空前惨烈,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在太医们诊治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太医首震华走出来低声地对我说:“殿下,我们已经尽力了,皇上请你和众大臣进去。”
我推开太医,马上冲进房间里去了,众位大臣也跟在我后面进去,他们都知道,现在皇上是......他们心中有数,但是谁也不敢说出口。
母后默默地坐在床沿,我半跪在李霸的床前,双手握住他那冰凉而又无力的手,静静地等着他再一次醒来,我可以感觉得到,他的身体里的生命正在快速地流失。
不一会儿,李霸清醒了过来,不过他表现得不像是一个病人,我知道那是回光返照,他正在燃烧着他最后的生命,留下他最后的遗嘱。
李霸平静地看了我好一会儿,说道:“小天,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叫你,等我走后,你要好好照顾你母后,你还要管理好这个国家,本来还想让你多学学,没想到这么快就要交到你手上了。”
“不会的父皇,你会好起来的,大唐国还需要你管理,大唐国离不开你。”我用着带着沙哑和有些哭音的嗓子回答。
“孩子,你别再安慰我了,我知道自己身体,你要做一个好皇帝,不要急着报仇,大唐国的军队要进行休整然后再战。你要特别注意蒙国和日国的动向,凡事要从全局出发,处事不可冲动;国内的事情要与夏丞多协商,军事的事情要多与你师傅林峰将军协商,切记,切记。”李霸对着我说完,又对着大臣们说道:“我现在传位给太子,你们要好好辅助新皇,听到了没有?”
“是,遵命皇命。”大臣们都跪在地上磕头说道。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朕累了,想要休息了,不要再来吵我了。夏丞相和林将军请留步。”李霸抬起手,微晃了两下表示自己想休息了,让我们出去。
师傅不知何时到来,他与夏丞相留下,皇上请他们佐辅新主,托孤于夏丞相和林将军,他俩跪谢皇上的重托。好一会儿才退出。
我和众大臣来到门外,静静地再次等待。
不一会儿,一个太监泪流满面跑出来说道:“皇上驾崩了。”虽然是意料中的事,但是这一喊声依然震憾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朝庭哭声一片,举国衷伤。皇上的后事均由夏丞相承办,而我却一片茫然,日夜陪着母后,这几天也不知是如何渡过。
国不可一日无主,夏丞相多次进宫与母后协商,母后不愧是当代一位伟大的女性,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节衷顺变,一改过去的规矩,出殡不大排场,登基不大庆典,尽快地促使国家走上正常的轨道,避免国内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林峰将军接受皇上的遗嘱,坐镇兵部尚书府,注视、指挥全**事。
我为父皇守了一个月地丧后,接母后的懿旨,在夏丞相的劝说下,我在众大臣一片拥护中,我登上了大唐国的皇位,时年天朝历892年秋天。
我像一个木偶在那登基仪礼中转来转去,昏昏迷迷地过了几天,忘记了悲伤,却又没有登基当上皇帝的喜悦,今天总算是结束了,我一倒头就沉沉地睡了,在睡梦中我看到父皇缓缓地向我走来,那慈祥的面容对我亲切地笑着,对着我说道:“皇儿,皇儿,国事为重。”我急忙要向父皇跪拜,父皇不见了,我也醒了,一身冷汗,原来是一场梦。这时我什么事情都想起来,我爬了起来,大叫一声“来人。”
小凳子跑了进来,见到我就要下跪拜见,我手一挥说道:“免了,更衣,到正和宫。”到了正和宫已是深夜,我急忙叫人快请夏丞相和林将军。夏丞相和林峰不知何事急忙赶到正和宫,我已经在宫外等着,他俩见到我紧走两步对着我跪下:“臣参见皇上。”这时我也对着他俩跪下,说道:“多谢丞相,多谢恩师。”
夏丞相和林峰突然向前把我扶起,见到我的精神已开始振作十分高兴,并说今天这事只能一次,下次不能再犯,君臣之礼不可废。进宫坐下,我把梦见父皇事说起,最后讨论起国事,君臣很和谐地谈到天明。
大唐国皇帝的驾崩,新皇帝的登基,不仅是大唐国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影响远远地超出国界,对巴莱国、蒙国和日国也引起极大的震动。他们齐声欢呼起来,认为他们的机会来,老皇帝去了,新的是个娃娃皇帝,似乎大唐国已经是他们的盘中餐,嘴中肉,一场针对大唐国的大阴谋也就开始实施。
第九章三面夹攻
第九章
大唐国的变故,早就被巴莱国、蒙国和日国的密探各自传报回国,强有力地剌激着他们狂妄的神经,他们那贪婪的胃口也在无限地膨胀。可是他们也知道,若是仅仅依靠自已的力量是无法征服强大的大唐帝国。最近这三国的秘使来往很频繁,一个早已密谋多年的阴谋也就开始附以实施。
坐在主帅帐里的大唐国大将军王帆正在考虑着用什么方法可以尽快地打败敌军,由于在不久前先皇李霸在他所率领的大军军营里遇刺,而后导致重伤身亡,虽然现在的皇帝没有怪罪什么,但是这件事被他示为毕生的耻辱,这耻辱必须用血来清洗。
在这一个多月里,大将军王帆得到从中原湖城和武城调来的二十万大军的支援,对巴莱军发动了十多起进攻,一口气把以前被占领的几座城池都夺了回来,又把巴莱大军赶到边界上,双方死伤虽然都很惨重,但巴莱国的军队已经开始逐渐地失去斗志。
此时的大唐国和巴莱国的边界上,大唐国大军正和巴莱国大军正遥遥对峙。说不定什么时候,大唐军将越过边界,向巴莱国发动进攻。巴莱国也急摧蒙国和日国兑现战前的诺言,发兵向大唐国进攻。
战前他们就定下同盟,当巴莱国向大唐国进攻时,他们也同时发兵进攻大唐国,可是巴莱国向大唐国进攻时蒙国和日国却在观望,想让巴莱国与大唐国先拼个你死我活,鹤蚌相争,再来个渔翁得利。后来看到巴莱国捞不到什么好果子吃,更不敢出兵。现在形势又有新的变化,大唐国的老皇帝已死,新皇帝又是娃娃皇帝,此等良机岂能错失,两国正摩拳擦掌,蠢蠢欲动。这时他们又当心巴莱国此次吃了大亏,就此龟缩在巴莱国内。蒙国和日国急派能说善辩的使者急趋巴莱国游说。
这时已进入冬天,北方白雪茫茫一片,天寒地冻,交通阻塞,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大唐国与巴莱国实际上已处于休战状态。西北边界又暂时平静下来。
蒙国和日国的使者团冒着剌骨的腊月寒风,艰难地在雪原上长途跋涉。苦的是日国的使者团,他们长期生活在海岛上,在海上他们是何等英勇,行动何等自如,何时经历过这种的艰辛的旅途,他们穿得严严实实像一个大皮球,把自已捆绑在马上,任马载着走,一旦从马上摔下,再也爬不起来,若不是蒙国向导的帮忙,他就要永远地留在那里,这把蒙国的向导乐坏了。好不容易地与蒙国的使者团会合了,蒙国人长期适应这种气候,气候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路途又近,骑着马驰骋在雪原上却有着另一番的豪气。他们向着巴莱国进发,来到巴莱国的都城。
巴莱王正憋着一肚子的怒气,若是当时三国一起发兵,形势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子,现在想进无力,想退也不行,冤仇已结下,大唐国定不会放过他的,怨气只好都出在蒙国和日国的身上。巴莱王也不好好地想一想,若不是当时的贪婪,想独吞大唐这块肥肉,不等蒙国和日国一起行动,就独自起兵,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现在他也需要蒙国和日国的出兵,使巴莱王不敢过于得罪他们。
三国各有利益需求,在巴莱国都城经过几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终于达成协议。巴莱国答应不退兵,将召集全国的兵力与大唐国抗衡,从西北方向向大唐国继续进攻,但是巴莱国的条件是:蒙国集中军队于北方,日国集中军队于东方,明年三月集结完成,三月半蒙国和日国先同时向大唐国进攻,引开西北方大唐军的主力,四月巴莱国就向大唐国发起进攻。三国最后在协议上签字,举杯预先庆祝三面夹攻的胜利。当然这协议上还有如何分割大唐国的条款。
派住在各国的密探,把情报向长安像雪片般地飞来,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情势越来越危急,把夏丞相和师傅也被迫得坐立不安,当然这些情报也送到正和宫,我时常地站在大唐帝国地图前长时间地深思,这张地图就是当年我爬在上面看的那张。我深深地感谢父皇,父皇临终遗嘱:不要急着报仇,大唐国的军队要进行休整然后再战。你要特别注意蒙国和日国的动向,凡事要从全局出发,处事不可冲动;国内的事( 帝王生涯 http://www.xlawen.org/kan/5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