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帝王生涯 > 帝王生涯 第 3 部分阅读

第 3 部分阅读

    要与夏丞多协商,军事的事情要多与你师傅林峰将军协商,切记,切记。经过几天焦虑的思考,我那时代的留存在我脑海的东西也被激活了,应敌之策在我的心中也渐渐清晰起来了。

    我在卧龙阁时所看到都是一些互相搏击之求,而有关战略、用兵之道的兵书几乎没有,这也就是使大唐在战争中处于劣势不利的原因。在目前敌我态势上只要有明确的判断,应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取得胜利是完全有把握的,大唐国毕竟是强大的。我与师傅和夏丞相多次商议,想把各城主和大将军调集到长安开个最高级别的军政首脑会议,师傅和夏丞相很惊讶地看着我,这在大唐国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不过最后还是支持我这别出心裁的做法。

    “夏丞相,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把他们都调集来呢?”

    “这次来京城吊唁先皇的,那些路途较远的亲王和大将军都还没走,因为他们来一次京城不容易,已回去的亲王和大将军都是离京城较近。只要三天的时间就可调集齐。”夏丞相想了想回答道。

    “好,就这样定下。”

    三天后,大唐国第一次别开生面的最高级别的军政会议就在正和宫开幕了,那些亲王和大将军们一头雾水,心里不时地嘀咕着,这个娃娃皇帝在搞什么鬼名堂,他们心都有点看不起这个娃娃皇帝,可是又不敢讲,娃娃皇帝毕竟也是皇帝呀。

    亲王和大将军们来到正和宫,看到我在宫门口迎接他们,我的左边是夏丞相,右边是林峰将军,吓得齐跪下,齐声道:“臣等,拜见皇上。”

    “众位亲王、大将军免礼,请起。”

    这些大将军有点眼高于顶,心中最嘀咕的是这位娃娃皇帝能懂得打什么仗,。可是当他们看到林峰就在我的身边,再不敢多言,林峰毕竟是卧龙阁主,在这些将军们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威望。我明白这一切也不说破,把这些亲王和大将军带到正和宫的侧厅,这大厅中间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桌,两边各排着十一张椅子,长方形桌的主位放着一张较大的椅子,在左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大唐帝国地图,布置成一间实实在在的会议厅,可对于他们来说,却颇感新鲜。亲王们坐在右边,夏丞相坐第一位,大将军们坐在左边,林峰坐第一位。

    我坐在主位上,微笑地说着:“今天请各位亲王和大将军来,是要与各位商计一下我大唐帝国的军政要务,朕也不多说,请兵部尚书把我大唐帝国所面临的情势向各位报告,让各位亲王和大将军能通盘了解当前的态势。”

    兵部尚书孔静,精瘦干练,几天前他把所收集到的情报整理出来,交给我看过,我要他在今天的会议上向各位亲王的大将军作一次报告。他站在我身边先清清嗓子,毕竟是他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有点不自在。一阵不自在过后,孔尚书已全神贯注在他的报告中,从巴莱国、蒙国和日国的协议说起,一开始还在转来转去的亲王和大将军都安静下来,虽是冬天,冷汗还直冒,目瞪口呆地看着兵部尚书。

    巴莱**队退回巴莱国后,依然驻防在边境各要塞里,而巴莱王正调集全国的军队逐步向东移,集结的部队目前估计有七十万,地方上还在加紧征兵,从十七岁到五十岁的男丁,都是征召的对象,在这寒冬也不休息,正在加紧训练,粮草冒着严寒,在大雪封路的情况依然已源源不绝地向北方先行搬运,决心与我决一死战。

    北方的蒙国的情况也一样,蒙国北方、东部和西面的军队也正向我夏成和燕城方向集结,按这种情况估计,至明年二、三月可集结四、五十万人马,根据蒙国游牧特点,成丁的男子都可成为战士,到时兵力有多少还难以估算。粮草也正在从各地加紧征调中。

    日国的情况是这样,目前骚扰我东南沿海的日国海盗,即倭寇有所减少,这是因为这些骚扰我沿海各地的倭寇正向北方集结,这些倭寇原来就是日国海军分散开来的小部队,这时正逐渐汇集成庞大的水军,日国内的造船厂正造一些大型的舰艇,沿海的渔船也被大量的征召。根据情报最保守的估计,至少也有四十万的兵力。

    亲王和大将军们从来没开过这种会,也从来没了解过全局的情况,以前他们只关心自已面前所面对的那些敌人,如今这个娃娃皇帝把这一切都排在他们的面前,随着兵部尚书的情势的分析逐步深入,会场开始有点骚动,亲王们开始不安起来,大将军们的面色越来越沉,呼吸越来越重。可是他们看到我、夏丞相和林峰的神情依然泰然自若。

    一个上午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站了起来说:“早上的会就开到这里,吃了饭继续在这里开会。”

    第十章运筹帷幄

    第十章

    亲王和大将军们心里都像端着个兔子离开会场,在正和宫的另一侧厅里排有三桌酒菜,还没上桌时,他们就开始争论起来,有的说先打他妈的巴莱国,有的说先收拾蒙国那些浑小子,有的要先找那些倭寇算帐,东南沿海的黎民百姓被他们害得够苦了,各说各的,谁也不让谁,争得面红耳赤。大将军们围着林峰讨底细,林峰笑着说,这个吗,下午再说;亲王们拉着夏丞相讨良策,夏丞相笑着说,这个你们下午就清楚。

    菜并不丰盛,比他们各自家里差多了,酒也少,但谁也不敢说,皇帝不是也和他们一样吗?再说他们现在的心思并没有放在这酒菜上,还在想着刚才的事情。亲王一桌,大将军一桌,我这桌,我让夏丞相和林峰拉二位老亲王和二位老将军过来,好不容易坐好,这种架势有谁见过,经历过呢?为了打破这种拘谨的局面,我先敬众位皇叔、皇兄一杯,又敬各位大针军一杯,笑着说:“请各位酒少喝点,饭菜多吃点,下午还要开会。”

    “开会”这对他们来说是从来听说过的,确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

    下午开会时,亲王和大将军们很规矩地进入会场,坐在各自的位上。我和夏丞相、林峰走进来,各位亲王和大将军齐整地站了起来,齐声喊着:“臣等,参见皇上。”比上午齐整多了。我笑着说:“免礼,请各位坐下。”

    一位侍卫,拉过来一块大木板,上面钉着一张大唐帝国地图,放在我座椅的旁边,我拿着一根柳条,像教鞭一样站在地图前,我对着各位严肃地说着:

    “上午已经听了兵部孔静尚书的情报分析,大家都清楚大唐国正处在生死存亡的时刻,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该怎么办?现在我就讲这个问题,如有那位不清楚随时可问,但要先举手。”我说到这里稍微停了一下,这是各亲王和大将军们最为关心的和想知道的事情,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我用柳条指着地图,对着各亲王和大将军们说着:虽然他在边界是陈兵可能将会达到一百五二多万,但并不可怕,首先的一点只要我们能够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一心,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我又诮停了一下,他们的心里又在转溜溜了,这样大的事情还讲算不了什么。这时我又提高声音讲着。

    虽然在我国界线上陈兵百多万,但是他们是各怀鬼胎,为着他们的各自的利益,并没有真正地联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如果战事对他们有利时,相互合作可能性就会大些,但是他们相互之间为着争夺各自的利益而产生的冲突也就要出现,如果战事对他不利,为保存自已,他们之间的协作性也就有可能破裂。这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东西,我们可以采用各个击破方法战胜敌人;

    根据目前的情报,先向我们发动进攻的是蒙国和日国,蒙国进攻的方向主要是夏城和燕城,日国进攻的目标是燕城和海城,巴莱国进攻的地方还是微城。蒙国和日国的进攻要多加注意,由于他们是生力军,我们必须先避开其精锐,向后撒。

    我说到这里整个会场骚动起来,什么,还未打就要撒,这还打什么仗。特别是那些大将军们更坐不住。坐在大将军中间的一位长得黑而强壮的大将举起手,我笑笑地说:“说吧,你有什么问题?”

    这是一位镇守燕城的大将军,猛将洪海站起来毫不客气说着:“皇上,我不同意,还没打就想撒,这算打什么仗?”

    众人一看都替洪海捏着一把汗,那有臣子如此责问皇上,我笑着说:“洪将军问得好,洪将军你过来。”

    洪将军一点也不畏缩,走到我跟前。我对洪将军说:“洪将军你拳力在大唐是有名的,你能一拳打断这根木条吗?”

    我指着门框边,这是四寸宽的方条,洪将军上前一看,点头说:“能。”

    “好,你就击断它。”

    洪将军一话没说,一拳击去,“咯嚓”一声,那木条顿时断成两节,大家齐声喊好。我点点头说:“洪将军,你把击断木条的的姿势再做一遍给大家看看。”洪海一话没说就站个马步,手一缩回,再缓缓地击出。

    “好。”我又指着门框的另一条同样的木条,我边做一个姿势边对洪将军说:“你能不能就这样直着拳就击断木条。”

    这下洪海傻了眼,他直着拳,顶在木条上,好一会儿,洪海说:“皇上,我不能,我无法用力。”

    “好,洪将军你坐下。”

    洪海边走回座位还边比划着,一会缩臂,一会伸臂,在沉思着,其他亲王和将军也在比划着,洪海走到自已的座位,还没坐下就说:“皇上,我明白了,缩回来是为了更有力地击出。”

    我赞赏地对洪将军点点头。这时大家也明白过来了。我接着说着:

    日国习惯于海战,在陆地上他们又缺乏攻坚经验和装备,蒙国的骑兵习惯在平坦的草原、沙漠上作战,却不利于山地战,我们可以退到险要地方坚守,阻止他们进攻,先挫他们的锐气。

    有一位亲王举手问道:“皇上,这样我们就要丢失大片的土地,还有黎民百姓怎么办?”

    问得好,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充分地做好准备。战争一开始,战区的妇孺老少要有组织地先撒出,一个也不能留,后方要保证他们的吃住,让他们有回家的感觉,这个工作很重要。把所有值钱的东西,特别是粮食,所有能吃东西都带走,带不走就给我毁灭掉。这样敌人进到这个地方,如同一个陌生窜进一座城市,找不到一个人问路,只好像一头无头苍蝇到处乱窜;他们到一个地方找不到粮食只有依靠国内远途支援,这样我们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一位亲王说:“他们会烧了我们的房子,会......”

    我不让他说完,我说:这怕什么?我们可以重建,只要我们打败他们,我们什么都会有的。我停了一口气,这时我已完全进入我角色,我又说着:年轻人要组织起来,组成民兵,军队除了保护要塞外,组成特别的小分队与民兵一起,利用熟悉本地的环境,打击敌人四处侦察的小分队,把敌人变成瞎子,并把敌人的一举一动向上汇报,这样我们就能对敌人的行动了如指掌,只要机会成熟,我们什么时候要打他就什么时候打他。要怎样打他们就怎样打他们。

    水城和海城的水军集结,与燕城的水军联合打击日国的后续部队和运输队,切断日国的补给线,燕城和海城把渔民组织起来,日**队登陆后,都集中在陆上,船队却在海港,守卫人少,可配合水军突击,烧毁船队。这样就切断他们的补结线,切断他们的退路,我们就可以关门打狗,把他们全部歼灭在大唐的土地上。

    我说到这里,亲王和大将军听到‘关门打狗’,这够新鲜的,也不管会场记律,顿时活跃起来,纷纷地喊着,“对,关门打狗”把那种压抑的阴影一扫而空。回头我们再来收拾蒙国的那些浑小子,先挫他们的锐气,打击他们侦探小分队,把他们变成无头苍蝇,再寻机突击,同时寻机夺取幽城,这样我北方就固若金汤。

    南城的军队除固守边疆外,抽调部分军队支持海城和水城,这样海城和水城的海军就可放心地行动了。湖城的军队作为微城的后援,武城的军队作为机动,要加紧训练,准备随时都能投入战斗。西北微城面对的是巴莱军的主力,一开始可视情况,适当后退,一旦歼灭了日国和蒙国的军队,放出风声,本来巴莱军队已是惊弓之鸟,只要日国和蒙国已败,就再也无斗志,王帆大将军就可挥军大举进攻,把巴莱国从地图上抹掉,要把巴莱国变成历史,活捉巴莱皇帝司徒无明,为先皇报仇。

    一口气说到这里,我稍停下来,这时有两只手同时举了起来,这是冀城的三皇叔和唐飞大将军,嘴还喊道:“皇上,那我们做什么样,皇上不能只让我们坐着看戏呀。”

    我笑了起来,我说:我怎会忘记你们,巴莱国的军队都已调往微城前线,后方空虚,但是与冀城接垠的地方还布有重兵,这地方易守难攻,你们在消灭日国和蒙国的军队后就立刻向巴莱国进攻,突破这道防线,以后你们就能横扫千军如卷席,向巴莱国都城进军,与王大将军会合,攻取巴莱京城。

    这个娃娃皇帝还真不简单,说得如此轻松,又如此合情合理,这下大家都口服心服。心情也十分愉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最后我又说,你们要注意,对巴莱国和蒙国的百姓要如同我们自已的子民一样,我们要在巴莱国地区和幽城建立我们的统治,对待俘虏也一样,他们很多是被迫的。这时我突然想起成吉思汗法典中一句话“骑在马上可打天下,骑在马上不能治天下。”我叹了一口气说,要赢得民心,才算取得最后的胜利,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明天都赶回去做好作战准备,以后有什么事情请与夏丞相和林将军联系。今天的会议内容只有在坐的人知道,绝对保密,违者军法论处。

    这次会一直开得深夜,大家心情都很愉快地回去。

    等大家都走后,我叫来张国柱,命令他在待卫中选出一百人,从禁卫军选出二万人,都要武艺高强,骑术拔尖,能爬山涉水,连续作战的士兵加以训练。张国柱领令走后,我向天香官走去,看望母后。今天一天过得也很不容易。

    第一一章江湖趣闻

    第一一章

    当上皇帝后,每天的早朝成为例行公事,有事无事都要在龙椅上一坐,接受众大臣的朝拜,然后对着下面的文武百官说道:“今天有什么事吗?有事就上奏,无事就退朝。”

    今天真的有事了,待我说完,从武将行列里走出一位武将说道:“臣有本起奏。”

    “说。”

    “西北战事紧急,前线兵力严重不足,而且已到冬季了,不可能再战。”

    “哦,这事就交给兵部尚书处理。”军政会议是高度机密,底下的大臣、将宫当然不清楚,我也不可能向众位解释。

    “是,微臣领命。”

    “好了,没什么事了,今天就到这,退朝吧。”

    “恭送圣驾。”底下的文武百官跪地行礼。

    我回到了正和宫继续批阅昨天还没有办完的奏章,看了一会儿,又感到很郁闷,自从我继位开始,每天都有批阅不完的奏章,如果有人问皇帝是做什么的,我一定告诉他就是批阅奏章的。我现在倒是开始佩服起父皇来了,真不知道他这么多年的皇帝是怎么当过来的。

    “小凳子,去把张国柱给我叫过来。”我对着站在我边上的小凳子说道。

    “是。”小凳子飞快地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张国柱来到了面前跪在地上行礼道:“微臣参见皇上,不知皇上找臣来有什么要事?”

    “起来吧,你去准备一下,朕要出宫。”

    “这......这不好吧,要是皇上出了什么意外,这如何是好。”张国柱为难地说道。

    “叫你去你就去,难道你想抗旨吗?”

    “微臣不敢,微臣这就去办。”张国柱无奈地去准备了。

    走在街道上,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大唐国的繁荣。

    我这次还是带着小凳子、张国柱和四个侍卫,但是我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得到,我的四周还有很多穿着百姓衣服的侍卫,看样子,皇帝出宫都是要带怎么多人的。

    这次出宫,我们没有走上次那条街,主要是怕被人认出来,那就不好玩了。我们走走停停,看着大街上那些对我来说都是新奇事物,这也不能怪我,从我来到这个时代,连这次算的话,也只不过是第二次出来玩。

    最后,我们来到一家酒楼,我让店小二带着我们来到二楼靠窗边的位置,这是酒楼内最好的位置,坐在这里就可以欣赏大街上的景观了。

    我和小凳子、张国柱坐一桌,那四个侍卫另坐一桌,很快酒菜都上来了,小凳子从怀里拿出一个包裹,从里面抽出一根银针放在酒菜上检验了一下,看到没问题,就对我们点点头,示意没问题,我们这才吃了起来。

    我静静地吃着、品着酒,心里却想着,看来我得适应这做皇帝的角色,做皇帝也并不自由,处处都要受到很多限制。这时我的耳朵跑到另一饭桌去了,听着在旁边饭桌上吃饭的人说的话,看着楼下来来去去地人流,小凳子不时为我的碗里添上菜,为我已空了的酒杯倒上酒。

    这时楼下走上来四个带刀的壮汉,我旁边坐着的侍卫马上就紧张起来了,手同时放在桌上的刀上,眼睛看着那四个壮汉。我坐在边上示意他们不要轻举妄动,让他们坐好。看到这些人,我估计他们就是所谓江湖上的人了。

    我对这些所谓的江湖人感到满好奇的,我在边上静静地观察着他们,看看他们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那四个人坐在一张空桌上,待酒菜上来后就和我以前从书里看来的一样,目空一切,旁无他人,自由自在地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不痛快。待他们吃了差不多,就互相交谈起来。

    其中一个年龄比较小的说道:“大哥,你说这次‘北极宫’发起武林令,要开武林大会,不知是为何事啊?”

    “我猜可能是为了三百年前武林第一人天机老人留下来的武林秘籍《天雷功》。”那位大哥回道。

    其中一位应该是二哥的人说道:“听说修炼了《天雷功》后,如果能练到最高层的话,还有可能飞升成仙。”

    “这只是传说,听说只有天机老人练过这功夫,其他人都没练过,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三哥说道。

    “不管是不是真的,北极宫既然发了武林令,我们就要去,如果不去的话就是不给他们面子,那我们以后在江湖上可是不好混了。”最后老大做了决定。“好了,大家都吃好了,走吧,小二,结帐。”

    待他们走后,我也带着众人回宫了,不过这次没有白出来,听到了一些新消息。

    我坐在书房里,处理着白天由于出宫而没办完的奏章,差不多快办完的时候,我想起了中午在酒楼吃饭时听说的事,我突然来了兴趣。就对着小凳子说道:“小凳子,你叫人去把禁军首领张国柱给我叫过来。”(由于以前的禁军首领没有保护好李霸,引起皇帝遇刺身亡,所以已经被抄斩,然后就由张国柱升为禁军首领。)

    “是。”小凳子应道。

    我批改完第三份奏章的时候,张国柱就来到了我的身前。

    “拜见皇上,不知皇上深夜招臣来,有什么事吗?”张国柱对我行完礼后说道。

    “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想问问你,知道江湖上的事吗?”我问道。

    “臣知道一点,不知皇上想问江湖上那些事情。”

    “就今天在酒楼上听到的那个什么北极宫,你知道多少?”

    “这个为臣也知道不多,只知道北极宫在江湖上是一个很大的帮派,它是由一名叫天羽的人组建的,后来不知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五十年里壮大,现在他们坐落在天山。”

    “哦,那他们这次招开武林大会,朕感到很有兴趣,你找些人混进去,腾想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些什么。”我想了想,又说道:“你以后在江湖上多放一些探子,密切注意江湖上的一切动静,这些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是,为臣领命。”张国柱恭敬地说道。

    “好了,如果你办的好的话,朕不会亏待你的,你下去吧。”我示意让他下去。

    第一二章故伎重演

    第一二章

    如今的巴莱国内分为两派,一派是死战到底,另一派是和谈派,两派不时地发生口水战,吵得巴莱王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对于巴莱皇帝来说,现在他是进退两难。可眼前这两派居然发展到相互你死我活地殴打起来了。虽然与蒙国和日国签订有协议,最后,巴莱国皇帝决定还是先派人与大唐国和谈看看,不行再说,其实他知道他与大唐国的这个冤仇是很难化解的。死马当成活马医,他派遣右宰相杨志去与大唐国和谈。

    七天后,我在天龙殿上召见了巴莱国右宰相杨志。

    “巴莱国右宰相杨志拜见大唐国皇帝陛下。”巴莱国右宰相杨志向我行了礼。

    “哦,不知你来我国有什么事吗?”我满有兴趣地看着他。“你难道不知我们两国正在开战吗?”

    “陛下,在下正是为此事而来,在下是替我国皇帝来向贵国求和的,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巴莱国右宰相杨志说道。

    “什么,你们要和谈,做梦,战争是你们挑起的,你们就要陪我打到底。”我生气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想要和谈,叫你们的皇帝司徒无明先把脑袋送来给我再说。”

    说完,我手一挥,示意侍卫把本来还想说话的杨志给赶了出去。要不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早就砍下他的头了。

    又是早朝,我坐在龙椅上,听着各位大臣向我汇报着最近国家有没有出事,出了什么事等等,但是听起来也没有什么新意。当议题转移到西北战事时,我整个人就来了精神。

    此时夏丞相走出行列,向我说道:“皇上,臣有本起奏。”

    “说。”我应道。

    “皇上,招兵工作已完成,现在正在加紧训练中,相信明年四月应该就可以开往前线了。”夏丞相说道。

    “嗯,很好。”

    “谢皇上夸奖。”

    “好了,没事就退朝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到了大唐国第一大节,春节。

    天气变得很冷,我坐在正和宫里,看着那些进进出出忙着不停的宫女、太监们,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我看整个皇宫就我最空闲了。

    现在朝中大臣们都在忙着过新年,也没什么大事要上奏,所以我也过得十分清闲,每天只有为数不多的奏章要批阅而已。

    这次是我当上皇帝的第一个新年,在新年的当天晚上,我把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叫进宫一起过年,也算是和他们君臣同乐,过个平安年吧。

    宴会上,我坐在正上方,看着底下中间的一块空地上,舞女们正在跳着舞,左右两边各一排的宴席上,被文武百官坐得满满的,大家都欢快地边喝、边吃、边看着歌舞。

    我一边看着歌舞,一边喝着酒,我心中不由感叹起来,在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我以前那个空间里的事,我何曾看过这么多的美女,在那里,这些舞女们早被那些星探找去做歌星或者电影明星了。

    当歌舞跳到最精彩的时候,我感到一股强烈的杀气向我迎面袭来,这时正前边、左边和右边同时出现三个黑影用急快的速度向我冲了过来,手里各自拿着一把长剑,在灯光的照射下带着点点绿光,一看就知道是抹上了毒药的剑。

    我随手抽出身边的配剑,用着不可思议地速度向左边的刺客横劈一剑,把那刺客劈飞后,我迅速向右边那刺客刺出一剑,在他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一剑直刺入他的心脏,最后向中间向我飞过来的刺客被我劈出的剑气劈成两半了。

    等我把三个刺客都解决掉时,那些大臣和宫女、太监们才猛然地惊醒过来,大声喊道:“有刺客啊,有刺客啊......”

    这时大批的侍卫把天龙殿团团地包围起来,禁卫军首领张国住迅速跑到我面前说道:“微臣救驾来迟,还请皇上恕罪。”在他来到我面前时候已经把整个大殿稍微看了一下,看到王座前的一块空出来的地方有一大片血迹和两半尸体,一看就知道是被剑气所杀,心中暗暗吃惊,原来皇上的武功这么厉害,要知道能发出剑气的,在江湖上算起来的话,也不过只有五十来人而已,没想到陛下年纪青青,也练到如此高的境界,真是厉害啊。

    我看了一眼跪在地上行礼的张国柱说道:“起来吧,那个刺客还活着,我要知道是谁派他来的,知道了吗。”我指了一下左边那个被我劈飞,撞在柱子上晕过去的那个刺客。

    “是,皇上。”张国柱说完,示意俩个侍卫把那个刺客抬了下去。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大家都回去吧。”我有点扫兴地对着底下的官员们说道。

    说完,我回到了紫龙宫,在回来的路上,我看到今天晚上的侍卫比原来多了三倍,看来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全皇宫都知道了。我连忙赶到天香宫向母后请安。

    我刚到天香宫,也不知道是那个快嘴的宫女还是太监把我遇刺的事告诉了母后,害我被母后痛骂了一顿,说我遇到了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她,让她担心得要死,拉着我左看看右看看,看我有没有缺胳膊少腿的。她也不想想,我不是好好地来向母后请安吗?

    躺在床上,想起今天在晚宴上我杀人的情景,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没有杀人后那种害怕的感觉,也没有愧疚感,反而当看到鲜血飞溅的时候,心里反有点兴奋,这才是我害怕的。

    在大唐,我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可以说我要杀谁就杀谁,这在我那个空间是不可能的,从这件事看,我的心理正在慢慢发生着变化,还好及时发现,我想我应该尽早克制自己,要不然我会变成噬血魔王。

    次日早朝,我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的众大臣,问道:“说吧,查得怎么样了,查出了什么没有?”

    刑部李杰走了出来说道:“皇上,居微臣审问,昨天的那些刺客就是前次暗杀先皇的那个神秘杀手团,而这个杀手团又是巴莱国王所控制,臣以为,这次巴莱国是想象上次那样,来刺杀皇上,好使我们大唐国内部发生混乱,他们才好得到和谈得不到的东西。”

    “哼,好你个司徒无明,居然派人刺杀了先皇,现在又派人来刺杀朕,好,你等着,朕要让你巴莱国永远成为历史。”我气愤地说道:“夏丞相何在?”

    “臣在。”丞相夏荣站了出来。

    “我命你把这件事通告整个东大陆,我要让整个东大陆所有国家都知道巴莱国所做的事,命令全国商人停止和巴莱国贸易,对巴莱国进行经济封锁,违令者灭九族。”

    “是,皇上。”

    长安城东街的一家酒楼的密室里,有一群黑影正聚集在一起,商量着事情。

    “小田君,你说这次大唐国皇帝遇刺,是不是真的,会不会是他们为了向巴莱国发动进攻找的借口?”上木龟二说道。

    “不是,我得到消息,是巴莱国想重施故伎,想刺杀大唐皇帝,促使大唐国内发生纷争骚乱,阻止大唐国向巴莱国的进攻,让巴莱国获得喘息的时间好发起反击,没想到大唐皇帝的功夫如此厉害,所以他们才失手。”小田大狗说道。

    “我们在大唐国朝中的线人得到的消息说,大唐国已调集兵力一百万,如今又征兵五十万,如果这一百五十万兵力,在加上他们在冀城的兵力,那大唐国至少有将近三百万的兵力,那时巴莱国被灭只是早晚的事了。”柳夫大土说道。

    “那你看是不是建议主上和巴莱国合作,这样也好捞到一些好处。”上木龟二问道,他们还不知道日国与巴莱国和蒙国已签有进攻大唐国的协议,才会如此问道。

    “对,如果让大唐国打下了巴莱国,那么大唐国将在西北地区就没有后顾之忧了,那对我大日国是大大的不利啊。”小田大狗说道。

    “小田君说的是,我们应该尽快向国内建议此事,要不然说不定大唐国打下巴莱国后,我们大日国对大唐国就更没有办法了,据燕城和海城方面的报告,大唐国不仅没有什么防备,反而要调兵支援微城,对日国是千载难逢的大大好机会。”柳夫大士说道。

    “说得对,上木君你要尽快地把消息送回国内,要向国内建议此事。”小田大狗说道。

    “我会的,你放心吧。”上木龟二应道。

    第一三章云谲波诡

    第一三章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大战也日益迫近,大唐国却没有一种临战前那种紧张的气息,黎民百姓依然过着他们的无忧无虑、安居乐业的生活,因为与巴莱国的战事,在他们的心中并不认为可值得大惊小怪,只要等严冬一过,春暖花开时,大唐国的大军一压境,巴莱国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战争他们经历多了。可是大唐国的黎民百姓并不知道有一个三面夹攻的阴谋,正把一场可怕的战争强加在他们的头上。

    我也不得不把一些事情先放一边,朝中烦琐的事情太多,我又不得不也要有所姿态吧,虽然有时也会有点心不在焉,我总得装装样子,蒙国和日国的密探每天都在窥视着我的一举一动,而我的一举一动都在预示某种重大的信息,我与夏丞和师傅的商谈也成为高度的国家机密。我也不得不把精神放到朝中大事上去。

    早朝时,就有奏本上奏:最近,大唐在国外的探子们回报,南海外一座岛屿上的日国和巴莱国已经在暗中密商,这事立即引起朝中大臣们骚动,我不得不一本正经地说道:

    “众位大臣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臣认为,我们必须给日国一个教训,要不然,那弹丸小国会骑到我们头上来的。”将军阔海站出来说道。

    “不可,我们大唐乃礼仪之邦,怎么可以整天打打杀杀的,我们应该先派人和他们交涉一下,能不动武就尽量不要动武,不行的话我们再动武也不迟。”一位文官站了出来说道。

    我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的大臣吵得不可开交,现在文官和武官分成了两派,文官们主和,武官们主战。

    最后夏丞相站了出来喊道:“好了,你看看你们像什么样子,皇上还在上面坐着,事情还是交皇上定夺才是,你们也不用吵了。”

    众大臣们这才回醒过来,他们现在还在朝殿上,在皇上的面前如此争吵确也不像样子,也就都低下头。

    “好了好了,朕也知道众位大臣们的心意了,就先派外交使节与日国交涉看看,如果他们真的要和我们大唐为敌,那就不要怪朕了。”我一锤定音地说道。

    “皇上圣明。”众大臣们恭敬地齐声应道,这些大臣又在拍马屁了。

    日国和蒙国早就知道大唐国发往东大陆各国的文告,知道大唐国是铁定心要攻打巴莱国,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大唐国把注意力都集中向巴莱国,放松对日国和蒙国的警惕,这对日国和蒙国来说是难得的好机会;担心的是怕巴莱国顶不住大唐的进攻发生内乱,向大唐国投降,这样他们也就失去向大唐国进攻的最佳的机会。这时两国的密使常聚集在一起交换情报。

    日国的密探的情报做得很细,还收买大唐国一些江湖败类作为他们的线人。张国柱也派出几个人混进这些组织,对他提供假情报。他们在燕城和海城之间的活动特别活跃。最近他们接到线人的报告,燕城和海城的军队和粮草调动很频繁,日国的密探秘密跟踪发现:燕城和海城有大批的军队正在秘密向西调动,其管辖下的各县也在调拨粮草,由军队向西押送,这些行动都是在晚上秘密进行,搞得神秘兮兮。可是潜伏在军队、衙门内的线人都说没这回事,看来这是高度绝密的事情,更引起日国密探的兴趣,后来他们采取冒险行动,终于发现一些军营只留下少量的人在虚张声势,而一些仓库,特别是粮食、服装布料、武器等仓库都是空的。他们断定对巴莱国的进攻已迫在眉睫。于是他们很快把这一重要的情报送回日国。

    蒙国的密探就没日国精灵,但是他们也发现夏城军队的调动也开始频繁起来,并有向南移动的迹象,预示着向巴莱国将有重要的军事行动即将开始了。

    大唐国向蒙国和日国派出使者,向他们说明大唐国与巴莱国的关系,争取蒙国和日国的理解和支持,并要求不要支持巴莱( 帝王生涯 http://www.xlawen.org/kan/504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