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阅读
应、叫地地不灵’的惨剧,安能不感到十分的担惊和后怕?何况,母女连心!现在的皇太后上官婕还是霍光的外孙女儿,甚至也有可能会被波及到。又安能不让霍淑君急欲的希冀挽救这种危局?
此时,年少、单纯的娇娇女霍成君已经让纪啸描绘出的可能发生的惨剧给惊呆了!一双大大的杏眼满含着惊惧之色的一眨不眨的望着纪啸,樱唇发白的张合了几下,却未发出任何的声音。
还是因年龄稍长、经历坎坷的大小姐霍成君神经比较强韧、情绪比较镇静!待纪啸打住了话头、经过了稍许在异常压抑气氛的沉默之后,大小姐霍淑君已经轻声的不由自主的开口说到:“就算你说得对!但现在此事毕竟还未酿成大错,还有补救的余地。也许你梦的境况既是在拯救皇后陛下,也是在挽救整个霍家也未可知也?你还有什么话就一并说出来吧!就仅仅是生出谋害一朝国母之心,也已经是十恶不赦的重罪了!故而,此事也必须要暗加以化解。你就说说想要让本夫人如何的去做吧?”
其实,怎样的化解这件事?霍淑君已经说出了大致的框架‘暗化解’,事实上也只能是暗来进行。否则,即使是现在就向汉宣帝或许皇后示警,虽然现在还没产生后果,但也很可能会发生人头落地的惨剧。
心暗自赞许着霍淑君精明、理智的纪啸,含笑点了点头说到:“大小姐真乃是精明之人也!如此,在下就简而言之吧!说实话,在下此时已经身属于霍家,在下救人也就等同于自救。大小姐当知夫人(霍显)强悍的个性,由夫人这个源头阻止难说不弄巧成拙。故而,我等还莫不如从皇后那里来防微杜渐。以在下想来:大小姐只要通过太后(上官婕)让在下见到皇后陛下,凭借在下的样貌和出身,自然是极易得到皇后陛下的相信。大小姐也放心!在下还知道‘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古训,会想办法以一些虚幻之言来游说皇后,比如‘太医误诊’等,绝不会牵扯到霍家半分!否则,在下岂不是在作茧自缚?”
轻轻的点了点头的霍淑君,轻声的答应到:“以近半日与你的相谈来看,你这个人的思虑确实十分的周密、小心。本夫人回去后就按你说的去做,想办法面见太后来安排此事。”纪啸也忍不住叮嘱到:“大小姐行事之时,切勿提及具体的事宜。只是言说:在下乃纪公讳信的后代,因家祖梦有所喻示,故须面见皇后陛下亲口言说即可。”
在霍淑君默默的点头应允的同时,半天没吱声的霍成君,这时却猛然的娇声插言到:“你这人花言巧语的!相信也能把此事做得十分的圆全。救了皇后性命的大恩,你这个人此后岂不就一步登天了?”让霍成君褒贬难明的话语说得有些尴尬的纪啸,不由得叹道:“二位小姐请恕在下言语冒失:功高镇主啊!二位小姐当能明白在下的所指。在下既然已经入了霍氏之门。无论何时何地、在下又能够身居何位?在下都会为在我大汉朝建立过不朽功勋的骠骑大将军的后世子孙尽到自身的一份心力!”
第三十三章 尴尬至极
少女的情绪就如二、八月的天气一样:时阴、时晴、时风、时雨的一天数变。由于纪啸的回答有些答非所问的完全的沿着自己的思绪而发起了感慨,之前还因纪啸所描述出来的可能后果而惊诧莫名得花容失色的娇娇女霍成君,此时则又恢复了刁蛮、活泼的状态,樱唇一嘟冲着纪啸发起了娇嗔:“你脑袋里又想什么哪?什么功高震主呀?本小姐问你的话,又与过世的大伯(霍去病)有什么关系呀?就算你是在帮着霍家,就没有一点儿是看在本小姐高看你一眼的面子上?是呀!如果这件事让你做成了,你也算是为皇家立了一件大功,可能荣华富贵也就唾手可得了?那里还会把我们这些女子放在眼里呀?”
“不、不是、不是,小姐多心了!在下只是因想起了霍家的先贤、以及现在的霍老大人为我大汉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所建立的不世功勋,一时心有所感而已。呵、呵!”让霍成君宛若爆豆似的一阵抢白,说得纪啸十分尴尬的忙不迭的作以解释。
“小妹别逗他了!”坐在霍成君上首的大小姐霍淑君,见霍成君杏眼频眨、樱唇噏合又要开口挪揄纪啸,就轻声的打起了圆场:“其实他说的很对!天家无情啊!如果不是当年过世的大伯为大汉朝建立了不世的功勋,霍家安能有今日的的荣耀?但我霍家毕竟乃是份属臣属。当年……。唉……!”
霍淑君说到最后,以一声悠悠的长叹代替了意犹未尽的话语,刚刚才在苍白的脸颊上出现的少许笑意,也很快被陡升的阴霾所遮盖。其实,霍淑君的话之意不难想象,她是又想起了十几年前的夫家上官氏的覆灭。同样,思维敏锐的纪啸,也从霍淑君的话语,听出了其的内涵:虽然现在已经是时过境迁,但霍淑君还是对她的父亲霍光心存着很大的芥蒂和怨怼。
霍淑君也就只提到了霍去病曾经为大汉朝所建立的功勋,却一句也没有提到其实在功绩上来说较霍去病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霍光。几十年来,霍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扶保着幼帝,保证了大汉朝江山的稳固、并在主政期间使濒临崩溃的大汉朝的民生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恢复。事实上,从长远的角度、及造福于黎民百姓来讲:霍光的功绩还是要大过霍去病很多。当然,人无完人,霍光也有着他因受时代理念上的限制和个人秉性的桎梏所犯下的不少错误。至于与上官氏之间的火拼,则只能归结到‘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上;根本也无法明确的区分孰是孰非。
还有一点也不得不说:也许是由于女性性别上的原因,使女性在秉性上偏于柔弱、需要有所依靠;或是由于在这个时代女性又处于绝对的从属地位。霍氏姐妹之前虽然极度的惊骇和不安,但得到了纪啸郑重的保证‘可以化解此事’的承诺以后,却仿佛对纪啸极度信任似的放下的大半的担心,把女性的‘依靠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其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纪啸经过了一番脉络清晰的估测、游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女性生存大半要依靠男性、需要男性有所担当这个鲜明的特点。而取得霍氏姐妹、特别是涉世极深的霍淑君的信任,其利基点也不乏是因纪啸是忠义感天的‘纪信的后代’的原因。人的威信、名望,其实就是立世之本和自身价值的体现。
“启禀二位小姐!夫人已经来到别院门口了!”随着大堂外下人的一声通禀,纪啸忙站起身,边躬身束手请也同时站起了娇躯准备出门去迎候的霍氏姐妹先行,口也边不忘压低了嗓音的叮嘱到:“夫人的秉性二位小姐尽知,此事切勿露出半分的口风!否则,如果夫人逆势而强为,霍家亦将大祸将至矣!”“那……?”没等边往外行、边樱唇轻启明显是想问纪啸怎么遮掩的霍成君问下去,纪啸已经沉声的打断了她的话:“在下自会向夫人先行解说。”
此时,跟随在霍氏姐妹身后亦步亦趋的出门前去迎接来到别院的霍府正室夫人霍显的纪啸,就别提心里有多别扭了!心里也在不由自主的‘骂娘’:她奶奶的!你要痒就去找冯殷那个‘兔儿爷’狗扯羊皮去呗?又骚哄哄的跑这里来干嘛?他奶奶的老霍光还没死哪!你就不怕被‘戴了绿帽子’的老霍光知道后会送你去‘骑木驴’?老霍光还不知道,不行老子就先让你骑上‘木驴’!戳死你!……”
骑木驴是古代对付‘袖杏出墙’的女子的一种残忍的刑罚。基本原理就是一座可以骑跨而上的长条木墩,上面竖着一根橛子。可想而知:残忍的戳插进去后,受刑的女子会痛苦至极的哀嚎到直至死亡。
心里在不停的咒骂着的纪啸,现在并不是后悔三日前同霍显发生的‘那点事儿’。当时,如果纪啸不满足霍显的渴求,也就进不了霍府,就更别提解决自身的温饱了!所以,纪啸几乎是被‘赶鸭子硬上架’的、也是仿佛是发泄心的怨气的、在根本无法躲避的情况下,‘不忌生冷’的把霍显给蹂躏了个一塌糊涂!然而,内心里纪啸也确实对霍显没有一点的情感和留恋,仿佛只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交易’。给予出‘精华’和‘勇力’,换取到生存和有所作为的机会!
当然,纪啸心理自然也明白‘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这个道理。何况‘如虎’之年的霍显,还是一个‘欲壑难填’的异类(史载可证)!有一就有二,纪啸完全的清楚自己不会很容易的甩脱霍显,霍显肯定还会前来纠缠自己。但无奈之下做了也就做了!纪啸只是期盼可以尽快的脱离开霍氏的束缚。故而,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纪啸自然而然就思虑到凭借着自己头脑‘不知道怎么就有’的记忆,希望尽快的做出‘一鸣惊人’之举,使自己可以把握自身命运的获得‘自由’。虽然是原始的固有‘驱动’,但被逼着强行的‘运转’,也必然会在心理上产生极其抵触的情绪!
本就不符合基本人性上的道德规范,何况还有权势熏天的霍光这颗极易爆炸出巨大‘当量’的‘炸弹’!即使是为了不因这件‘狗屁不通’的乱事儿影响到自身的生存,现在纪啸也是能躲就躲的急欲在想办法摆脱霍显。
第三十四章 戾气猖獗 (二更)
“娘亲!!”霍氏的七小姐霍成君欢快的娇呼了一声,莲步急赶到了已经进入到别院内、下了八抬大轿的霍显身边,一双玉手也拉住了霍显的手臂,身体也娇腻的斜倚在了霍显的身侧。微抬起头瞧过去的纪啸,在心里也不由得暗叹:这霍显与霍成君站在一起,倒比霍淑君与霍成君站在一起更像一对‘姊妹花’呀!
其实,霍显的头脑还是很狡黠的!不知不觉的纪啸已经同霍氏姐妹议论了有两、三个时辰,现在已经是过午十分。霍显这个时候前来,很可能是因又耐不住寂寞、急需生理‘补给’的前来寻纪啸‘再续鸳缘’。然而,从多重方面分析,霍显所选择的时间和方式等,则恰恰是最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怀疑的。
首先,霍显一如既往的以张扬、高调的前呼后拥姿态出行,则显示出她的此行仍如以前一样的或是前来狐假虎威、或是前来吆五喝的没有任何的私弊。有一个常理称之为:灯下黑。霍显越是以常规的状态出现,也就显现出了她的行为一切正常,会令不了解内情的人不生疑虑的避之唯恐不及。大汉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霍光的正室夫人,就连身居至尊之位的汉宣帝可能都要忌惮三分,其余之人又安能不敬而远之?就更别说还会没事儿找事儿了!
其次,霍显选择这个时间前来,也正是午后人们思维懒散、迟钝的时间,而且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离近暮还有一两个时辰,不仅在时间上显得十分的宽裕,也避免了入夜后的夜深人静留宿在别院会惊动别人、特别是避免引起霍光的怀疑。色胆包天!‘如虎’之年的霍显,哪里还会顾及白昼还是黑夜?为了能够满足‘解痒’的需求,她不仅费劲了心机,而且根本也不会有少女的羞臊之心。随时随地当然就可以‘立马儿开锣’!
今日的霍显,比前日纪啸在入夜以后见到时显得更加的容光焕发,满头满脑的金银珠翠、一身的华贵、鲜艳衣裙,一双转动灵活的‘风流桃花儿眼’仿佛蕴藏着无穷的欲求、水汪汪的转动间顾盼生辉。
“你这个不省心的妮子!这几日都让你野出花儿来了!整日的总是见不到人影。今天咋又跑这儿来了?”霍显用一贯矫揉造作的嗓音数落着腻在身侧的‘老丫儿’霍成君的同时,‘桃花儿眼’也侧目的连连瞟向了迎出来的众人。可见霍显只是‘有一搭无一搭’的在应付着霍成君,其意也并不在这个宝贝儿女儿身上。
“淑君见过姨娘!”在霍成君娇腻的摇晃着霍显的手臂撒着娇‘成君在家里呆不住嘛!拉着姐姐出来逛逛。’的同时,霍淑君已经上前一福、轻声的同霍显打着招呼。霍显的目光转到霍淑君后,纪啸观察到霍显的神色明显的一黯,只是摆了摆手淡然的随口应付了一句:“淑君也在呀!”目光就马上越过了霍淑君,看向了躬身站在那里的纪啸。看来这对后母、长女的关系并不太和睦啊!纪啸在心里暗道。
“在下见过夫人!夫人的驾临让别院蓬荜生辉呀!”真话假话?纪啸目前也只能是拣好听的说。接着,忙上前一步施礼的纪啸也顺势解释到:“夫人快请!夫人千万不要怪七小姐,其实都是在下的错!七小姐善良、活泼、热心,而且还不摆千金大小姐的架子。都是夫人教导有方啊!今日大小姐和七小姐偶然前来别院,见到纪啸的样貌后有些好奇,明了起因后就让纪啸给讲了讲家祖的过往之事。不知不觉的谈谈说说,两、三个时辰就这样过去了。”
纪啸在躬身束手请霍显入内的同时,也不急不缓的替霍淑君和霍成君作了开脱和解释。纪啸此时才有机会看到跟随在霍显侧后的仅有王子安一人,而那位‘兔儿爷’冯殷今天却没见踪影。想当然耳!主要目的就是前来别院‘幽会’的霍显,安能再让总是想方设法的要拍霍显的‘马屁’、却‘拍到马蹄子上’的打扰了霍显‘雅兴’的冯殷跟着来‘添乱’?
“咯、咯……!本夫人没看错你小子!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这可真是:真正的王八瞅绿豆对眼儿了!霍显边扭捏作态的迈着莲步向大堂内走,边几乎是不错眼珠的侧脸儿打量着纪啸。对风标绝佳、相貌俊逸、阳刚之气十足的纪啸,霍显可以说是‘越看越爱’!可能现在就已经有些亟不可待的、恨不得马上就可以同纪‘真枪实弹’的剑及履及了?
裙袂飘拂、香风缭绕间,借着娇笑不已的夸赞着纪啸的霍显一错而过的机会,纪啸忙对搂着霍显的一条胳膊、紧旁在霍显身侧、扭头含笑看向他的霍成君使了个眼色儿、轻轻的晃了一下头。还别说,霍成君这次还真是很机灵!马上就松开了娇腻的搂在胸前的霍显的胳膊,娇笑着说到:“娘亲一定是累了吧?快进屋去喝喝茶、坐下好好歇歇吧!成君和大姐就不陪你了。成君还得让姐姐去帮忙选衣衫哪!成君和大姐去了!”说完也不等霍显说话,伸手一拉身后的霍淑君,扭过臻首、玉手连摆、浅笑嫣嫣的就急火火的就向别院的大门口走去。
“这丫头!还没野够?早些回府!娘还给你留着好吃的哪!”霍成君和霍淑君的马上离开,当然是正合了霍显的心思!霍显半真半假的数落着霍成君的同时,其实也是巴不得霍成君和霍淑君姐妹俩快些离开。
“你们先都去厢房等候着吧!本夫人要去卧房里寻些那日忘在这儿的东西。你小子快给本夫人领路!”根本就没对霍成君和霍淑君姐妹做任何挽留的霍显,明显的加快了脚步的同时,忙不迭的挥手打发着跟随的丫鬟、仆人‘一边呆着去’!招呼着纪啸给他领路,直接就从大堂穿堂而过,直奔别院她专有的卧房。可见其心之急也!
“冤家!这两日可想死老娘了!快关上门!快、快、快呀!……”因附近已经没有了丫鬟、仆人,已经超越了当先领路的纪啸、三步并作两步的‘冲进’卧房的霍显,嗓音嘶鸣、欲火攻心的催促着跟在身后的纪啸。
现在不‘干’还是不行啊!那就把这个荡妇往‘死’里‘干’吧!心里暗自念叨着的纪啸,不得不为就没有扭捏必要的、极其‘听话’的一纵身猛扑上去,闷头一声不响只有行动的把欲火泛滥的霍显一下子扑得趴在了床榻之上,不管不顾的一阵疯狂的胡乱拉扯,霍显白皙、丰厚的肥臀马上就呈现在了纪啸的眼前(这个时代还没有裤头,内里基本上是空的。所谓的‘骑马布子’,其实就是月经带。)……。
管他姿势对不对!进攻、进攻、再进攻!纪啸仿佛释放出全部‘勇力’的对霍显进行着‘后翼’的戳插、刺挑......。一双有力的大手也毫无怜惜之心的用力胡乱抓捏、拧掐着霍显肥臀、腰胯的丰腴之处,也不知淤青、袖肿了几何?而此时的霍显,也在极其‘享受’的嘶鸣(压低嗓音避免声音外泄)着、瘫软如泥的接收着纪啸的‘无情蹂躏’……。
第三十五章 颓废怅惘
夜幕已经降临,接受了纪啸一顿疯狂的伐挞的霍显,也已经舒爽至极、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至于霍显身上的淤青和袖肿,现在早已经‘绵软无力’的老霍光对她避之唯恐不及,也根本不可能因想要慰藉霍显而有所发现,只能是由霍显自己来‘自蔚性质的加以舔舐’。而最后把一注的‘精华’全部霸道蛮横的灌入霍显‘上腔’的纪啸,此时则疲乏无力的懒散的躺在自己居室的床榻上神游天外......。
之前因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循环往复’的、模式机械的‘冲杀’,身心疲惫的纪啸一阵阵困倦、疲乏的感觉袭来。但却由于内心里宛若无力的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一直纠结在脑海,此时虽然已经夜幕深沉,纪啸却根本无法入睡。
现在的纪啸,既有些感觉到自己仿佛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在有些‘廉价’的‘出卖’自己的躯体而十分的懊恼;又有些因自身的脱身乏力、渺小得宛若‘沧海一粟’而在替自己感到悲哀。
想想这几天的作为,除了两次同豪门荡妇霍显的实质性‘躯体磨合’以外,其他的均是还处于根本无法预知结果的状态,飘渺无垠的根本就难以把握住脉络。何况,一再的运筹谋划,纪啸也仅仅是在寄希望于在这个时代处于从属地位、手无缚鸡之力的纤纤弱女子身上,这又安能不让自诩为‘昂藏七尺之躯的伟丈夫’的纪啸深深地感到羞愧?
做大事就要不择手段!在这一点上,纪啸并没有后悔。但一切事必须也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的自不量力;则也是纪啸需要舍设身处地的具体权衡的。太平盛世,人当政;琴棋书画,吃遍天下。这当然是这个时期的大气候和修身立业的最佳途径,但这却也是纪啸本身所不具有的、根本无法达到的畏途。
那些正在由‘篆书’向‘隶书’演化的古代繁体字,纪啸七七、八八的还算能认识。但要让纪啸写起来,那就不仅仅是要丑成了个‘什么妈样儿’了!还会经常的‘缺胳膊少腿儿’的变成了‘四不像’。至于琴、棋、画几项,纪啸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对于纪啸来说,融入上层的士族社会走人治国的这条路是已经根本行不通了!就是现学现卖也根本来不及了!……
想到此的纪啸,不由自主的伸手摸了一下枕在头下、已经换了新刀鞘的‘凌风断刃’,断刃仿佛散发着一阵阵森寒的无形凌厉杀气涌入了纪啸的肌体,使沉迷于颓废状态的纪啸不由得猛然一震。看来还得走回军旅这条路了!纪啸情不自禁的、自说自话的喃喃自语着。
这个时期,虽然作为大汉朝的最大劲敌的匈奴,已经因武帝时期倾尽国力的全力打击而已经势弱得今非昔比;但却还在不肯雌伏的经常跳动战火、妄图恢复到当年的强盛。而这个时期的匈奴各部,虽然内部并不太团结的经常互生龌龊;但也同样时有强力的枭雄人物出现(以后自会详述)。而现在的匈奴人采取的策略,也由当年的凭借势力的强横而独自的同大汉相对抗,变成了‘暗频下黑手’的方式;经常的联合大汉疆域周边的各个夷族,来骚扰大汉的边境,窥视大汉的疆土。
由于经过了武帝时期的全力打击,北匈奴因已经无法生存而不得不举族远途迁徙,迁往了欧亚大陆的交汇地域去肆虐、蹂躏其他的西方民族,已经根本与大汉毫不搭界了。现在时常在大汉疆域周边‘闹腾’的,则是武帝后期归附于大汉朝统辖、基本上聚居并进一步内迁到黄河河套地域的南匈奴。
而南匈奴对付大汉朝采取的基本办法就是:第一、打不过我就跑、跑不了我就马上举手投降;待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恢复元气后,我就再来‘折腾’你大汉朝。第二、我一个民族打不过你大汉朝,我就联合西部的羌族、车师、乌孙、乌揭、坚昆、丁零等等乱七八糟的民族,共同来对付你大汉朝。之前提到的五路出击,就是南匈奴以武力威慑、逼迫其他各族臣服在他的Yin威之下,准备对大汉朝的疆域进行再一次的骚扰、肆虐。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是由于南匈奴在胁迫西部各部族的过程,势力较强的乌孙国不甘接受南匈奴的驱策,派使臣来向大汉朝求援、并允诺归顺大汉朝。汉宣帝同霍光才议定:兵分五路出击,名义上是驰援乌孙国,实际上也是在让战火燃烧在他国、他族的疆域,避免战火在本国燃烧造成巨大的损失。
虽然五路出击现在正是关键时刻,还没有具体的战果产生。但纪啸的头脑却存有这样一个记忆:那就是五路出击由于南匈奴警觉在先,及时的举族北迁,五路出击几乎是全部的徒劳无功的往返。而最后,其两路的统帅田光明和田顺,还因虚报战功、过早退军等原因,被下狱赐死。
同样,这次的五路出击,也验证了‘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这一条真理。唯一获得大胜的、由校尉常惠监督从侧翼配合出兵的乌孙国,获得大胜、缴获了大量的资财后,马上也就翻脸否认了当初的承诺,只是让孤身一人的常惠灰溜溜的返回了大汉,根本就没把一丝一毫的战利品分给大汉。当然,由于在常惠的监督下,乌孙国毕竟取得了大胜,南匈奴也暂时的远飚北迁,汉宣帝还是破格敕封了常惠为长罗侯。
这些结果,可能也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揭晓。此时的大汉朝五路出击,还在如火如荼的进军过程。
虽然想到了这些这个时期大汉朝军方所发生的重大动态,但这些几乎还是对纪啸根本也没有一丁点儿的可资利用价值。现在的纪啸,毕竟还是一名宛若霍氏家奴身份的卑下之人,根本也无法攀上高高在上的各路统军大将;即使是纪啸知道了一些未来马上将要发生的结果,也既不会有人听信、更不会有觐见到各路重要将领的机会。想参与到其去有所作为,不仅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那么简单。即使是在时间上来得及,凭借纪啸现在的身份和地位,那也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但未雨绸缪。只有敢不敢做,没有做不做得到。纪啸除了想要尽快的接触到大汉朝的朝廷上层、甚至觐见到活得有些‘憋屈’的至尊汉宣帝本人以外,纪啸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有所作为、展现自己的才华,其实纪啸即使是能够觐见到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并得到赏识,纪啸最后也只有走军旅这一条路才有可能尽展所长的傲立于当世。
想明白了自己今后所要走的唯一一条路,现在人单势孤的纪啸不免又想到了寻找帮手的可能性来......。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三国时期只擅长于‘表演’的、根本无一技之长的刘备之所以最后成就了‘鼎足而三’的地位,其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因为他有了两个宛若‘怪物’一样强横的帮手关羽和张飞。
现在已经根本没有闲心再穷究自己头脑的这些宛如虚无飘渺似的记忆来源的纪啸,绞尽脑汁的想着,脑海里浮现出了这样一段奏折: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三十六章 藏龙卧虎 (二更)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多么令人热血沸腾,令华夏子孙的大好男儿心驰神往、铿锵有声、千古流传的强者誓言哪!而这份奏折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个时代大汉朝的著名将领陈汤和甘延寿。当然,事件的发生还要往后推延二十几年。也就是现在当政的汉宣帝临近驾崩时受命出征、新帝汉元帝即位以后取得大捷的陈汤和甘延寿,既是给大汉朝廷呈报的报捷奏折、也是等同于给汉元帝送上的一份恭贺新帝登基的大礼。
事件发生的大致始末是这样:
呼韩邪单于的哥哥郅支单于率部族西移后,先后兼并匈奴各个支部,又击破乌孙、乌揭、坚昆、丁零等国,并定都于坚昆故城。势力逐渐强大起来的郅支单于,接着就又开始向大汉朝索要留作人质的太子。而当时的大汉朝也是一时慈悲心泛滥,反而派使臣把郅支单于的太子送了回去。
没想到的是:郅支单于的太子是被送了回去,逐渐的骄横跋扈起来的郅支单于却因以前相互之间的嫌怨,把送还太子的大汉使臣也给统统的斩杀了。而斩杀了大汉使臣之后的郅支单于,则更加的不可一世起来,接着又以相互嫁女的联姻方式,结好与康居国、并最后吞并了康居国。至此之后,郅支单于就开始纵横西域、兵锋所指无人敢挡,并逐渐的开始向大汉的内陆渗透、窥探。
而此时,与大汉朝通好的南匈奴另一部呼韩邪单于(原历史昭君出塞所嫁者)所部,也只能是因受实力所限而不得不龟缩防守、并向大汉朝进行了求援。接下来,也就发生了陈汤甘、延寿受命出征,远击数千里,击破了郅支单于的单于庭、并一举斩杀了郅支单于极其王族成员,取得了大汉朝军旅扬威域外的空前大捷。
而当时出征的陈汤和甘延寿,年龄都已经四十多岁了。陷入了对未来将要发生的这件振奋人心的大捷的沉思的纪啸,在心里默默的估算了一下大致的年份,估计现在还等于是平民百姓、‘白丁儿’一个的陈汤和甘延寿,现在的年龄也应该就是在弱冠(二十)之年上下的青年时期。
按历史上给陈汤和甘延寿的定位,二人同为‘西汉的著名将领’。但实际上,陈汤和甘延寿乃是一一武,陈汤、甘延寿武。受命出征之时,陈汤的军衔是副校尉、甘延寿的军衔是西域都护骑都尉。按史料所载校尉和都尉不相上下,都尉应该是卫戍军的官职、校尉应该是野战军的官职。而当时甘延寿又是身任着西域都护,那就是说:出征之时,甘延寿要大陈汤半级,应该是甘延寿为正、陈汤为副。
如果能把现在可能还处于少年莽撞期的陈汤和甘延寿寻为臂助,那自己以后在做任何事时不就多出了两个绝佳的帮手?这样一来,再加上自己,岂不就是让‘桃园三结义’提前几百年诞生了?内心里有些自鸣得意的遐想着的纪啸,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陈汤和甘延寿二人的各自出身:
陈汤、字子公。好读书,善属。他年青时家里很穷,常常四处向人借钱度日,被同乡人所厌弃。无奈少年之时就孤身一人前来长安闯荡。后被富平侯张勃看了他的才能,举荐他为茂材(备选官吏)。陈汤做官心切,父死也不回家奔丧,为司隶所究,连累得张勃也被削夺封户二百。根据汉法,陈汤不孝应下狱,后来因为他确实有才,被推荐为郎官。这样一来,陈汤自己也觉得呆在都城很没面子,才多次上书请求出使外派。此时,也正赶上甘延寿被任命为了西域都护,他就以西域副校尉的身份一同随甘延寿前往了边塞。陈汤的能力具史料记载:深沉智勇,并‘多策谋、喜奇功’。
甘延寿、字君况。西汉北地郁郅人,即今庆城县人。出身名门,少年时就善骑射,被选拔到御林军。甘延寿力量超人,投石块、举重物等寻常之人难以企及;且甘延寿还擅长轻功,据记载他能轻松的逾越御林军驻地的楼台、阁亭;在与其他军士徒手搏斗时,也没有人能胜过他;后也被提升为郎官。近水楼台先得月!汉宣帝无意看了他的武艺和才气,不久便被调升为辽东太守,后又曾因事被免官。车骑将军许嘉推荐他担任了郎和谏议大夫,随后朝廷派他出使西域,就任都护骑都尉,与副校尉陈汤共同诛灭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
由纪啸在脑海存有的记忆可以看出:甘延寿的武勇过人、乃偏重于武事,而陈汤则擅长事和谋略。一一武,乃最佳配置也!这要能弄到手,以后自己不知要省多少力气、少浪费多少脑细胞啊!不停的遐想着的纪啸,还没等真正的把人寻找到、并拉来做帮手,就已经开始不由自主的自我陶醉了!
同样,是人就有弱点。擅武者暴!从秉性上来说,甘延寿就像‘猛张飞’一样,脾气有些暴躁。出任辽东太守之后,就是因为有些过于的独断、擅专所造成的失误,才因小事儿被免官。而陈汤的最大弱点就是‘贪财’!这可能也是与陈汤的出身贫寒有关?他同甘延寿击破郅支单于所部后被举报贪墨了大量的财物,可能就是出于他的主谋?被举报时,甘延寿已经因病去世,陈汤也因此而被免官。后来又被重新启用后,死性不改的陈汤,最后还是因收受贿赂而重蹈覆辙;被免官侥幸保住性命后,郁郁而终的病死在故里。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从。吹笳覆楼雪,视纛满旗风。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寨雄。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这首诗,就是对陈汤、甘延寿当时创造西域击胡辉煌大捷历程的真实写照。
朦朦胧胧间,纪啸甚至连身上的衣衫都没有脱去,也不知道从什么时辰开始就睡着了。‘喔———’,一声嘹亮的雄鸡报晓声惊醒了纪啸。又是一天开始了!今天应该去逛逛长安城了!一挺身坐了起来的纪啸,摇晃了一下还有些发沉的脑袋自言自语道。
第三十七章 帝都长安
经过一夜的休息,晨起后纪啸今天感觉特别的心舒气朗。事实上也是这样,正当少壮之年、阳气上升的纪啸,虽然并没有离开过霍府别院这‘一亩三分地儿’,但多日的竭尽禅思、绞尽脑汁的筹划、游说,确实也有些把神经绷得过紧。有霍显这个需要慰藉、‘久经考验’的‘豪门旷妇’适时的前来‘调剂’一下,也确实对松弛一下纪啸的神经大有裨益。
当然,在纪啸的内心里对这件事也没有太多的‘负罪感’。这一方面是由于可能纪啸固有的思维对这些事有些‘超时代’的认识观念,对此种‘偷欢苟合’的事并不太在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纪啸知道:霍显这个‘豪门旷妇’早晚也会走到‘临死之前欢乐个够本’这条路上,老霍光的这顶‘绿帽子’是必然要戴定的!在阴曹地府没有任何感觉的戴上,还莫不如乘着还活在人世,让他先行体验一下‘合不合适’!虽然让霍光知道了纪啸就要有性命之忧的可能会被‘五马分尸’,但在有些被逼无奈的情况下,纪啸也只好自圆其说的宽慰自己:不得不为。
豪门就是豪门!大汉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权臣的门第豪奢,从一些细小之事上就可见一斑!装饰得金碧辉煌的别院且不去说,仅仅在这处别院,霍氏就豢养着二、三十名的仆妇、家奴,这些人基本上(可能也就纪啸除外)都是子承父业、或卖身予霍氏为奴,终老一生其身已经完全的属于了霍氏。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衡量,霍氏对待仆妇、家奴并不吝啬、甚至可以说是优裕至极。除了衣食住行丰足以外,每名仆妇、家奴按月还有固定的‘月例钱’(零用钱)。同样,对管理别院的日常用度,每月也是一次性的从霍府的账房拨付、及时的给送过来。
从其他的仆妇、下人口得知,这处别院原来实际上是由霍府的两大豪奴(总管)冯殷兼管着。有权就有权,有了权、钱就可在人前显贵的不可一世。此理,古今亦通!想当然的,在霍氏这把庞大、辉煌的巨伞的保护下,掌管着大部分霍氏内务的‘兔儿爷’似的冯殷应该是如何的横行无忌、欺男霸女!
宁可得罪君子一群,不能得罪小人一个!纪啸现在从冯殷手接过了别院的管理权,也就等于断去了冯殷的一部分的‘财路’。纪啸这几日已经发现,这处别院的日常管理上的花销还是不小的!至于这些钱财原来的冯殷都用到哪里去了?纪啸现在也还没来得及、同样也没太多的闲心去管。
自己可能是把冯殷给得罪惨了?以后还真得多提防着一些这个龌龊小人!别的暂时还没有(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
此时,年少、单纯的娇娇女霍成君已经让纪啸描绘出的可能发生的惨剧给惊呆了!一双大大的杏眼满含着惊惧之色的一眨不眨的望着纪啸,樱唇发白的张合了几下,却未发出任何的声音。
还是因年龄稍长、经历坎坷的大小姐霍成君神经比较强韧、情绪比较镇静!待纪啸打住了话头、经过了稍许在异常压抑气氛的沉默之后,大小姐霍淑君已经轻声的不由自主的开口说到:“就算你说得对!但现在此事毕竟还未酿成大错,还有补救的余地。也许你梦的境况既是在拯救皇后陛下,也是在挽救整个霍家也未可知也?你还有什么话就一并说出来吧!就仅仅是生出谋害一朝国母之心,也已经是十恶不赦的重罪了!故而,此事也必须要暗加以化解。你就说说想要让本夫人如何的去做吧?”
其实,怎样的化解这件事?霍淑君已经说出了大致的框架‘暗化解’,事实上也只能是暗来进行。否则,即使是现在就向汉宣帝或许皇后示警,虽然现在还没产生后果,但也很可能会发生人头落地的惨剧。
心暗自赞许着霍淑君精明、理智的纪啸,含笑点了点头说到:“大小姐真乃是精明之人也!如此,在下就简而言之吧!说实话,在下此时已经身属于霍家,在下救人也就等同于自救。大小姐当知夫人(霍显)强悍的个性,由夫人这个源头阻止难说不弄巧成拙。故而,我等还莫不如从皇后那里来防微杜渐。以在下想来:大小姐只要通过太后(上官婕)让在下见到皇后陛下,凭借在下的样貌和出身,自然是极易得到皇后陛下的相信。大小姐也放心!在下还知道‘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古训,会想办法以一些虚幻之言来游说皇后,比如‘太医误诊’等,绝不会牵扯到霍家半分!否则,在下岂不是在作茧自缚?”
轻轻的点了点头的霍淑君,轻声的答应到:“以近半日与你的相谈来看,你这个人的思虑确实十分的周密、小心。本夫人回去后就按你说的去做,想办法面见太后来安排此事。”纪啸也忍不住叮嘱到:“大小姐行事之时,切勿提及具体的事宜。只是言说:在下乃纪公讳信的后代,因家祖梦有所喻示,故须面见皇后陛下亲口言说即可。”
在霍淑君默默的点头应允的同时,半天没吱声的霍成君,这时却猛然的娇声插言到:“你这人花言巧语的!相信也能把此事做得十分的圆全。救了皇后性命的大恩,你这个人此后岂不就一步登天了?”让霍成君褒贬难明的话语说得有些尴尬的纪啸,不由得叹道:“二位小姐请恕在下言语冒失:功高镇主啊!二位小姐当能明白在下的所指。在下既然已经入了霍氏之门。无论何时何地、在下又能够身居何位?在下都会为在我大汉朝建立过不朽功勋的骠骑大将军的后世子孙尽到自身的一份心力!”
第三十三章 尴尬至极
少女的情绪就如二、八月的天气一样:时阴、时晴、时风、时雨的一天数变。由于纪啸的回答有些答非所问的完全的沿着自己的思绪而发起了感慨,之前还因纪啸所描述出来的可能后果而惊诧莫名得花容失色的娇娇女霍成君,此时则又恢复了刁蛮、活泼的状态,樱唇一嘟冲着纪啸发起了娇嗔:“你脑袋里又想什么哪?什么功高震主呀?本小姐问你的话,又与过世的大伯(霍去病)有什么关系呀?就算你是在帮着霍家,就没有一点儿是看在本小姐高看你一眼的面子上?是呀!如果这件事让你做成了,你也算是为皇家立了一件大功,可能荣华富贵也就唾手可得了?那里还会把我们这些女子放在眼里呀?”
“不、不是、不是,小姐多心了!在下只是因想起了霍家的先贤、以及现在的霍老大人为我大汉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所建立的不世功勋,一时心有所感而已。呵、呵!”让霍成君宛若爆豆似的一阵抢白,说得纪啸十分尴尬的忙不迭的作以解释。
“小妹别逗他了!”坐在霍成君上首的大小姐霍淑君,见霍成君杏眼频眨、樱唇噏合又要开口挪揄纪啸,就轻声的打起了圆场:“其实他说的很对!天家无情啊!如果不是当年过世的大伯为大汉朝建立了不世的功勋,霍家安能有今日的的荣耀?但我霍家毕竟乃是份属臣属。当年……。唉……!”
霍淑君说到最后,以一声悠悠的长叹代替了意犹未尽的话语,刚刚才在苍白的脸颊上出现的少许笑意,也很快被陡升的阴霾所遮盖。其实,霍淑君的话之意不难想象,她是又想起了十几年前的夫家上官氏的覆灭。同样,思维敏锐的纪啸,也从霍淑君的话语,听出了其的内涵:虽然现在已经是时过境迁,但霍淑君还是对她的父亲霍光心存着很大的芥蒂和怨怼。
霍淑君也就只提到了霍去病曾经为大汉朝所建立的功勋,却一句也没有提到其实在功绩上来说较霍去病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霍光。几十年来,霍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扶保着幼帝,保证了大汉朝江山的稳固、并在主政期间使濒临崩溃的大汉朝的民生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恢复。事实上,从长远的角度、及造福于黎民百姓来讲:霍光的功绩还是要大过霍去病很多。当然,人无完人,霍光也有着他因受时代理念上的限制和个人秉性的桎梏所犯下的不少错误。至于与上官氏之间的火拼,则只能归结到‘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上;根本也无法明确的区分孰是孰非。
还有一点也不得不说:也许是由于女性性别上的原因,使女性在秉性上偏于柔弱、需要有所依靠;或是由于在这个时代女性又处于绝对的从属地位。霍氏姐妹之前虽然极度的惊骇和不安,但得到了纪啸郑重的保证‘可以化解此事’的承诺以后,却仿佛对纪啸极度信任似的放下的大半的担心,把女性的‘依靠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其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纪啸经过了一番脉络清晰的估测、游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女性生存大半要依靠男性、需要男性有所担当这个鲜明的特点。而取得霍氏姐妹、特别是涉世极深的霍淑君的信任,其利基点也不乏是因纪啸是忠义感天的‘纪信的后代’的原因。人的威信、名望,其实就是立世之本和自身价值的体现。
“启禀二位小姐!夫人已经来到别院门口了!”随着大堂外下人的一声通禀,纪啸忙站起身,边躬身束手请也同时站起了娇躯准备出门去迎候的霍氏姐妹先行,口也边不忘压低了嗓音的叮嘱到:“夫人的秉性二位小姐尽知,此事切勿露出半分的口风!否则,如果夫人逆势而强为,霍家亦将大祸将至矣!”“那……?”没等边往外行、边樱唇轻启明显是想问纪啸怎么遮掩的霍成君问下去,纪啸已经沉声的打断了她的话:“在下自会向夫人先行解说。”
此时,跟随在霍氏姐妹身后亦步亦趋的出门前去迎接来到别院的霍府正室夫人霍显的纪啸,就别提心里有多别扭了!心里也在不由自主的‘骂娘’:她奶奶的!你要痒就去找冯殷那个‘兔儿爷’狗扯羊皮去呗?又骚哄哄的跑这里来干嘛?他奶奶的老霍光还没死哪!你就不怕被‘戴了绿帽子’的老霍光知道后会送你去‘骑木驴’?老霍光还不知道,不行老子就先让你骑上‘木驴’!戳死你!……”
骑木驴是古代对付‘袖杏出墙’的女子的一种残忍的刑罚。基本原理就是一座可以骑跨而上的长条木墩,上面竖着一根橛子。可想而知:残忍的戳插进去后,受刑的女子会痛苦至极的哀嚎到直至死亡。
心里在不停的咒骂着的纪啸,现在并不是后悔三日前同霍显发生的‘那点事儿’。当时,如果纪啸不满足霍显的渴求,也就进不了霍府,就更别提解决自身的温饱了!所以,纪啸几乎是被‘赶鸭子硬上架’的、也是仿佛是发泄心的怨气的、在根本无法躲避的情况下,‘不忌生冷’的把霍显给蹂躏了个一塌糊涂!然而,内心里纪啸也确实对霍显没有一点的情感和留恋,仿佛只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交易’。给予出‘精华’和‘勇力’,换取到生存和有所作为的机会!
当然,纪啸心理自然也明白‘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这个道理。何况‘如虎’之年的霍显,还是一个‘欲壑难填’的异类(史载可证)!有一就有二,纪啸完全的清楚自己不会很容易的甩脱霍显,霍显肯定还会前来纠缠自己。但无奈之下做了也就做了!纪啸只是期盼可以尽快的脱离开霍氏的束缚。故而,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纪啸自然而然就思虑到凭借着自己头脑‘不知道怎么就有’的记忆,希望尽快的做出‘一鸣惊人’之举,使自己可以把握自身命运的获得‘自由’。虽然是原始的固有‘驱动’,但被逼着强行的‘运转’,也必然会在心理上产生极其抵触的情绪!
本就不符合基本人性上的道德规范,何况还有权势熏天的霍光这颗极易爆炸出巨大‘当量’的‘炸弹’!即使是为了不因这件‘狗屁不通’的乱事儿影响到自身的生存,现在纪啸也是能躲就躲的急欲在想办法摆脱霍显。
第三十四章 戾气猖獗 (二更)
“娘亲!!”霍氏的七小姐霍成君欢快的娇呼了一声,莲步急赶到了已经进入到别院内、下了八抬大轿的霍显身边,一双玉手也拉住了霍显的手臂,身体也娇腻的斜倚在了霍显的身侧。微抬起头瞧过去的纪啸,在心里也不由得暗叹:这霍显与霍成君站在一起,倒比霍淑君与霍成君站在一起更像一对‘姊妹花’呀!
其实,霍显的头脑还是很狡黠的!不知不觉的纪啸已经同霍氏姐妹议论了有两、三个时辰,现在已经是过午十分。霍显这个时候前来,很可能是因又耐不住寂寞、急需生理‘补给’的前来寻纪啸‘再续鸳缘’。然而,从多重方面分析,霍显所选择的时间和方式等,则恰恰是最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怀疑的。
首先,霍显一如既往的以张扬、高调的前呼后拥姿态出行,则显示出她的此行仍如以前一样的或是前来狐假虎威、或是前来吆五喝的没有任何的私弊。有一个常理称之为:灯下黑。霍显越是以常规的状态出现,也就显现出了她的行为一切正常,会令不了解内情的人不生疑虑的避之唯恐不及。大汉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霍光的正室夫人,就连身居至尊之位的汉宣帝可能都要忌惮三分,其余之人又安能不敬而远之?就更别说还会没事儿找事儿了!
其次,霍显选择这个时间前来,也正是午后人们思维懒散、迟钝的时间,而且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离近暮还有一两个时辰,不仅在时间上显得十分的宽裕,也避免了入夜后的夜深人静留宿在别院会惊动别人、特别是避免引起霍光的怀疑。色胆包天!‘如虎’之年的霍显,哪里还会顾及白昼还是黑夜?为了能够满足‘解痒’的需求,她不仅费劲了心机,而且根本也不会有少女的羞臊之心。随时随地当然就可以‘立马儿开锣’!
今日的霍显,比前日纪啸在入夜以后见到时显得更加的容光焕发,满头满脑的金银珠翠、一身的华贵、鲜艳衣裙,一双转动灵活的‘风流桃花儿眼’仿佛蕴藏着无穷的欲求、水汪汪的转动间顾盼生辉。
“你这个不省心的妮子!这几日都让你野出花儿来了!整日的总是见不到人影。今天咋又跑这儿来了?”霍显用一贯矫揉造作的嗓音数落着腻在身侧的‘老丫儿’霍成君的同时,‘桃花儿眼’也侧目的连连瞟向了迎出来的众人。可见霍显只是‘有一搭无一搭’的在应付着霍成君,其意也并不在这个宝贝儿女儿身上。
“淑君见过姨娘!”在霍成君娇腻的摇晃着霍显的手臂撒着娇‘成君在家里呆不住嘛!拉着姐姐出来逛逛。’的同时,霍淑君已经上前一福、轻声的同霍显打着招呼。霍显的目光转到霍淑君后,纪啸观察到霍显的神色明显的一黯,只是摆了摆手淡然的随口应付了一句:“淑君也在呀!”目光就马上越过了霍淑君,看向了躬身站在那里的纪啸。看来这对后母、长女的关系并不太和睦啊!纪啸在心里暗道。
“在下见过夫人!夫人的驾临让别院蓬荜生辉呀!”真话假话?纪啸目前也只能是拣好听的说。接着,忙上前一步施礼的纪啸也顺势解释到:“夫人快请!夫人千万不要怪七小姐,其实都是在下的错!七小姐善良、活泼、热心,而且还不摆千金大小姐的架子。都是夫人教导有方啊!今日大小姐和七小姐偶然前来别院,见到纪啸的样貌后有些好奇,明了起因后就让纪啸给讲了讲家祖的过往之事。不知不觉的谈谈说说,两、三个时辰就这样过去了。”
纪啸在躬身束手请霍显入内的同时,也不急不缓的替霍淑君和霍成君作了开脱和解释。纪啸此时才有机会看到跟随在霍显侧后的仅有王子安一人,而那位‘兔儿爷’冯殷今天却没见踪影。想当然耳!主要目的就是前来别院‘幽会’的霍显,安能再让总是想方设法的要拍霍显的‘马屁’、却‘拍到马蹄子上’的打扰了霍显‘雅兴’的冯殷跟着来‘添乱’?
“咯、咯……!本夫人没看错你小子!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这可真是:真正的王八瞅绿豆对眼儿了!霍显边扭捏作态的迈着莲步向大堂内走,边几乎是不错眼珠的侧脸儿打量着纪啸。对风标绝佳、相貌俊逸、阳刚之气十足的纪啸,霍显可以说是‘越看越爱’!可能现在就已经有些亟不可待的、恨不得马上就可以同纪‘真枪实弹’的剑及履及了?
裙袂飘拂、香风缭绕间,借着娇笑不已的夸赞着纪啸的霍显一错而过的机会,纪啸忙对搂着霍显的一条胳膊、紧旁在霍显身侧、扭头含笑看向他的霍成君使了个眼色儿、轻轻的晃了一下头。还别说,霍成君这次还真是很机灵!马上就松开了娇腻的搂在胸前的霍显的胳膊,娇笑着说到:“娘亲一定是累了吧?快进屋去喝喝茶、坐下好好歇歇吧!成君和大姐就不陪你了。成君还得让姐姐去帮忙选衣衫哪!成君和大姐去了!”说完也不等霍显说话,伸手一拉身后的霍淑君,扭过臻首、玉手连摆、浅笑嫣嫣的就急火火的就向别院的大门口走去。
“这丫头!还没野够?早些回府!娘还给你留着好吃的哪!”霍成君和霍淑君的马上离开,当然是正合了霍显的心思!霍显半真半假的数落着霍成君的同时,其实也是巴不得霍成君和霍淑君姐妹俩快些离开。
“你们先都去厢房等候着吧!本夫人要去卧房里寻些那日忘在这儿的东西。你小子快给本夫人领路!”根本就没对霍成君和霍淑君姐妹做任何挽留的霍显,明显的加快了脚步的同时,忙不迭的挥手打发着跟随的丫鬟、仆人‘一边呆着去’!招呼着纪啸给他领路,直接就从大堂穿堂而过,直奔别院她专有的卧房。可见其心之急也!
“冤家!这两日可想死老娘了!快关上门!快、快、快呀!……”因附近已经没有了丫鬟、仆人,已经超越了当先领路的纪啸、三步并作两步的‘冲进’卧房的霍显,嗓音嘶鸣、欲火攻心的催促着跟在身后的纪啸。
现在不‘干’还是不行啊!那就把这个荡妇往‘死’里‘干’吧!心里暗自念叨着的纪啸,不得不为就没有扭捏必要的、极其‘听话’的一纵身猛扑上去,闷头一声不响只有行动的把欲火泛滥的霍显一下子扑得趴在了床榻之上,不管不顾的一阵疯狂的胡乱拉扯,霍显白皙、丰厚的肥臀马上就呈现在了纪啸的眼前(这个时代还没有裤头,内里基本上是空的。所谓的‘骑马布子’,其实就是月经带。)……。
管他姿势对不对!进攻、进攻、再进攻!纪啸仿佛释放出全部‘勇力’的对霍显进行着‘后翼’的戳插、刺挑......。一双有力的大手也毫无怜惜之心的用力胡乱抓捏、拧掐着霍显肥臀、腰胯的丰腴之处,也不知淤青、袖肿了几何?而此时的霍显,也在极其‘享受’的嘶鸣(压低嗓音避免声音外泄)着、瘫软如泥的接收着纪啸的‘无情蹂躏’……。
第三十五章 颓废怅惘
夜幕已经降临,接受了纪啸一顿疯狂的伐挞的霍显,也已经舒爽至极、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至于霍显身上的淤青和袖肿,现在早已经‘绵软无力’的老霍光对她避之唯恐不及,也根本不可能因想要慰藉霍显而有所发现,只能是由霍显自己来‘自蔚性质的加以舔舐’。而最后把一注的‘精华’全部霸道蛮横的灌入霍显‘上腔’的纪啸,此时则疲乏无力的懒散的躺在自己居室的床榻上神游天外......。
之前因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循环往复’的、模式机械的‘冲杀’,身心疲惫的纪啸一阵阵困倦、疲乏的感觉袭来。但却由于内心里宛若无力的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一直纠结在脑海,此时虽然已经夜幕深沉,纪啸却根本无法入睡。
现在的纪啸,既有些感觉到自己仿佛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在有些‘廉价’的‘出卖’自己的躯体而十分的懊恼;又有些因自身的脱身乏力、渺小得宛若‘沧海一粟’而在替自己感到悲哀。
想想这几天的作为,除了两次同豪门荡妇霍显的实质性‘躯体磨合’以外,其他的均是还处于根本无法预知结果的状态,飘渺无垠的根本就难以把握住脉络。何况,一再的运筹谋划,纪啸也仅仅是在寄希望于在这个时代处于从属地位、手无缚鸡之力的纤纤弱女子身上,这又安能不让自诩为‘昂藏七尺之躯的伟丈夫’的纪啸深深地感到羞愧?
做大事就要不择手段!在这一点上,纪啸并没有后悔。但一切事必须也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的自不量力;则也是纪啸需要舍设身处地的具体权衡的。太平盛世,人当政;琴棋书画,吃遍天下。这当然是这个时期的大气候和修身立业的最佳途径,但这却也是纪啸本身所不具有的、根本无法达到的畏途。
那些正在由‘篆书’向‘隶书’演化的古代繁体字,纪啸七七、八八的还算能认识。但要让纪啸写起来,那就不仅仅是要丑成了个‘什么妈样儿’了!还会经常的‘缺胳膊少腿儿’的变成了‘四不像’。至于琴、棋、画几项,纪啸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对于纪啸来说,融入上层的士族社会走人治国的这条路是已经根本行不通了!就是现学现卖也根本来不及了!……
想到此的纪啸,不由自主的伸手摸了一下枕在头下、已经换了新刀鞘的‘凌风断刃’,断刃仿佛散发着一阵阵森寒的无形凌厉杀气涌入了纪啸的肌体,使沉迷于颓废状态的纪啸不由得猛然一震。看来还得走回军旅这条路了!纪啸情不自禁的、自说自话的喃喃自语着。
这个时期,虽然作为大汉朝的最大劲敌的匈奴,已经因武帝时期倾尽国力的全力打击而已经势弱得今非昔比;但却还在不肯雌伏的经常跳动战火、妄图恢复到当年的强盛。而这个时期的匈奴各部,虽然内部并不太团结的经常互生龌龊;但也同样时有强力的枭雄人物出现(以后自会详述)。而现在的匈奴人采取的策略,也由当年的凭借势力的强横而独自的同大汉相对抗,变成了‘暗频下黑手’的方式;经常的联合大汉疆域周边的各个夷族,来骚扰大汉的边境,窥视大汉的疆土。
由于经过了武帝时期的全力打击,北匈奴因已经无法生存而不得不举族远途迁徙,迁往了欧亚大陆的交汇地域去肆虐、蹂躏其他的西方民族,已经根本与大汉毫不搭界了。现在时常在大汉疆域周边‘闹腾’的,则是武帝后期归附于大汉朝统辖、基本上聚居并进一步内迁到黄河河套地域的南匈奴。
而南匈奴对付大汉朝采取的基本办法就是:第一、打不过我就跑、跑不了我就马上举手投降;待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恢复元气后,我就再来‘折腾’你大汉朝。第二、我一个民族打不过你大汉朝,我就联合西部的羌族、车师、乌孙、乌揭、坚昆、丁零等等乱七八糟的民族,共同来对付你大汉朝。之前提到的五路出击,就是南匈奴以武力威慑、逼迫其他各族臣服在他的Yin威之下,准备对大汉朝的疆域进行再一次的骚扰、肆虐。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是由于南匈奴在胁迫西部各部族的过程,势力较强的乌孙国不甘接受南匈奴的驱策,派使臣来向大汉朝求援、并允诺归顺大汉朝。汉宣帝同霍光才议定:兵分五路出击,名义上是驰援乌孙国,实际上也是在让战火燃烧在他国、他族的疆域,避免战火在本国燃烧造成巨大的损失。
虽然五路出击现在正是关键时刻,还没有具体的战果产生。但纪啸的头脑却存有这样一个记忆:那就是五路出击由于南匈奴警觉在先,及时的举族北迁,五路出击几乎是全部的徒劳无功的往返。而最后,其两路的统帅田光明和田顺,还因虚报战功、过早退军等原因,被下狱赐死。
同样,这次的五路出击,也验证了‘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这一条真理。唯一获得大胜的、由校尉常惠监督从侧翼配合出兵的乌孙国,获得大胜、缴获了大量的资财后,马上也就翻脸否认了当初的承诺,只是让孤身一人的常惠灰溜溜的返回了大汉,根本就没把一丝一毫的战利品分给大汉。当然,由于在常惠的监督下,乌孙国毕竟取得了大胜,南匈奴也暂时的远飚北迁,汉宣帝还是破格敕封了常惠为长罗侯。
这些结果,可能也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揭晓。此时的大汉朝五路出击,还在如火如荼的进军过程。
虽然想到了这些这个时期大汉朝军方所发生的重大动态,但这些几乎还是对纪啸根本也没有一丁点儿的可资利用价值。现在的纪啸,毕竟还是一名宛若霍氏家奴身份的卑下之人,根本也无法攀上高高在上的各路统军大将;即使是纪啸知道了一些未来马上将要发生的结果,也既不会有人听信、更不会有觐见到各路重要将领的机会。想参与到其去有所作为,不仅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那么简单。即使是在时间上来得及,凭借纪啸现在的身份和地位,那也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但未雨绸缪。只有敢不敢做,没有做不做得到。纪啸除了想要尽快的接触到大汉朝的朝廷上层、甚至觐见到活得有些‘憋屈’的至尊汉宣帝本人以外,纪啸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有所作为、展现自己的才华,其实纪啸即使是能够觐见到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并得到赏识,纪啸最后也只有走军旅这一条路才有可能尽展所长的傲立于当世。
想明白了自己今后所要走的唯一一条路,现在人单势孤的纪啸不免又想到了寻找帮手的可能性来......。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三国时期只擅长于‘表演’的、根本无一技之长的刘备之所以最后成就了‘鼎足而三’的地位,其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因为他有了两个宛若‘怪物’一样强横的帮手关羽和张飞。
现在已经根本没有闲心再穷究自己头脑的这些宛如虚无飘渺似的记忆来源的纪啸,绞尽脑汁的想着,脑海里浮现出了这样一段奏折: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三十六章 藏龙卧虎 (二更)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多么令人热血沸腾,令华夏子孙的大好男儿心驰神往、铿锵有声、千古流传的强者誓言哪!而这份奏折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个时代大汉朝的著名将领陈汤和甘延寿。当然,事件的发生还要往后推延二十几年。也就是现在当政的汉宣帝临近驾崩时受命出征、新帝汉元帝即位以后取得大捷的陈汤和甘延寿,既是给大汉朝廷呈报的报捷奏折、也是等同于给汉元帝送上的一份恭贺新帝登基的大礼。
事件发生的大致始末是这样:
呼韩邪单于的哥哥郅支单于率部族西移后,先后兼并匈奴各个支部,又击破乌孙、乌揭、坚昆、丁零等国,并定都于坚昆故城。势力逐渐强大起来的郅支单于,接着就又开始向大汉朝索要留作人质的太子。而当时的大汉朝也是一时慈悲心泛滥,反而派使臣把郅支单于的太子送了回去。
没想到的是:郅支单于的太子是被送了回去,逐渐的骄横跋扈起来的郅支单于却因以前相互之间的嫌怨,把送还太子的大汉使臣也给统统的斩杀了。而斩杀了大汉使臣之后的郅支单于,则更加的不可一世起来,接着又以相互嫁女的联姻方式,结好与康居国、并最后吞并了康居国。至此之后,郅支单于就开始纵横西域、兵锋所指无人敢挡,并逐渐的开始向大汉的内陆渗透、窥探。
而此时,与大汉朝通好的南匈奴另一部呼韩邪单于(原历史昭君出塞所嫁者)所部,也只能是因受实力所限而不得不龟缩防守、并向大汉朝进行了求援。接下来,也就发生了陈汤甘、延寿受命出征,远击数千里,击破了郅支单于的单于庭、并一举斩杀了郅支单于极其王族成员,取得了大汉朝军旅扬威域外的空前大捷。
而当时出征的陈汤和甘延寿,年龄都已经四十多岁了。陷入了对未来将要发生的这件振奋人心的大捷的沉思的纪啸,在心里默默的估算了一下大致的年份,估计现在还等于是平民百姓、‘白丁儿’一个的陈汤和甘延寿,现在的年龄也应该就是在弱冠(二十)之年上下的青年时期。
按历史上给陈汤和甘延寿的定位,二人同为‘西汉的著名将领’。但实际上,陈汤和甘延寿乃是一一武,陈汤、甘延寿武。受命出征之时,陈汤的军衔是副校尉、甘延寿的军衔是西域都护骑都尉。按史料所载校尉和都尉不相上下,都尉应该是卫戍军的官职、校尉应该是野战军的官职。而当时甘延寿又是身任着西域都护,那就是说:出征之时,甘延寿要大陈汤半级,应该是甘延寿为正、陈汤为副。
如果能把现在可能还处于少年莽撞期的陈汤和甘延寿寻为臂助,那自己以后在做任何事时不就多出了两个绝佳的帮手?这样一来,再加上自己,岂不就是让‘桃园三结义’提前几百年诞生了?内心里有些自鸣得意的遐想着的纪啸,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陈汤和甘延寿二人的各自出身:
陈汤、字子公。好读书,善属。他年青时家里很穷,常常四处向人借钱度日,被同乡人所厌弃。无奈少年之时就孤身一人前来长安闯荡。后被富平侯张勃看了他的才能,举荐他为茂材(备选官吏)。陈汤做官心切,父死也不回家奔丧,为司隶所究,连累得张勃也被削夺封户二百。根据汉法,陈汤不孝应下狱,后来因为他确实有才,被推荐为郎官。这样一来,陈汤自己也觉得呆在都城很没面子,才多次上书请求出使外派。此时,也正赶上甘延寿被任命为了西域都护,他就以西域副校尉的身份一同随甘延寿前往了边塞。陈汤的能力具史料记载:深沉智勇,并‘多策谋、喜奇功’。
甘延寿、字君况。西汉北地郁郅人,即今庆城县人。出身名门,少年时就善骑射,被选拔到御林军。甘延寿力量超人,投石块、举重物等寻常之人难以企及;且甘延寿还擅长轻功,据记载他能轻松的逾越御林军驻地的楼台、阁亭;在与其他军士徒手搏斗时,也没有人能胜过他;后也被提升为郎官。近水楼台先得月!汉宣帝无意看了他的武艺和才气,不久便被调升为辽东太守,后又曾因事被免官。车骑将军许嘉推荐他担任了郎和谏议大夫,随后朝廷派他出使西域,就任都护骑都尉,与副校尉陈汤共同诛灭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
由纪啸在脑海存有的记忆可以看出:甘延寿的武勇过人、乃偏重于武事,而陈汤则擅长事和谋略。一一武,乃最佳配置也!这要能弄到手,以后自己不知要省多少力气、少浪费多少脑细胞啊!不停的遐想着的纪啸,还没等真正的把人寻找到、并拉来做帮手,就已经开始不由自主的自我陶醉了!
同样,是人就有弱点。擅武者暴!从秉性上来说,甘延寿就像‘猛张飞’一样,脾气有些暴躁。出任辽东太守之后,就是因为有些过于的独断、擅专所造成的失误,才因小事儿被免官。而陈汤的最大弱点就是‘贪财’!这可能也是与陈汤的出身贫寒有关?他同甘延寿击破郅支单于所部后被举报贪墨了大量的财物,可能就是出于他的主谋?被举报时,甘延寿已经因病去世,陈汤也因此而被免官。后来又被重新启用后,死性不改的陈汤,最后还是因收受贿赂而重蹈覆辙;被免官侥幸保住性命后,郁郁而终的病死在故里。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从。吹笳覆楼雪,视纛满旗风。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寨雄。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这首诗,就是对陈汤、甘延寿当时创造西域击胡辉煌大捷历程的真实写照。
朦朦胧胧间,纪啸甚至连身上的衣衫都没有脱去,也不知道从什么时辰开始就睡着了。‘喔———’,一声嘹亮的雄鸡报晓声惊醒了纪啸。又是一天开始了!今天应该去逛逛长安城了!一挺身坐了起来的纪啸,摇晃了一下还有些发沉的脑袋自言自语道。
第三十七章 帝都长安
经过一夜的休息,晨起后纪啸今天感觉特别的心舒气朗。事实上也是这样,正当少壮之年、阳气上升的纪啸,虽然并没有离开过霍府别院这‘一亩三分地儿’,但多日的竭尽禅思、绞尽脑汁的筹划、游说,确实也有些把神经绷得过紧。有霍显这个需要慰藉、‘久经考验’的‘豪门旷妇’适时的前来‘调剂’一下,也确实对松弛一下纪啸的神经大有裨益。
当然,在纪啸的内心里对这件事也没有太多的‘负罪感’。这一方面是由于可能纪啸固有的思维对这些事有些‘超时代’的认识观念,对此种‘偷欢苟合’的事并不太在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纪啸知道:霍显这个‘豪门旷妇’早晚也会走到‘临死之前欢乐个够本’这条路上,老霍光的这顶‘绿帽子’是必然要戴定的!在阴曹地府没有任何感觉的戴上,还莫不如乘着还活在人世,让他先行体验一下‘合不合适’!虽然让霍光知道了纪啸就要有性命之忧的可能会被‘五马分尸’,但在有些被逼无奈的情况下,纪啸也只好自圆其说的宽慰自己:不得不为。
豪门就是豪门!大汉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权臣的门第豪奢,从一些细小之事上就可见一斑!装饰得金碧辉煌的别院且不去说,仅仅在这处别院,霍氏就豢养着二、三十名的仆妇、家奴,这些人基本上(可能也就纪啸除外)都是子承父业、或卖身予霍氏为奴,终老一生其身已经完全的属于了霍氏。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衡量,霍氏对待仆妇、家奴并不吝啬、甚至可以说是优裕至极。除了衣食住行丰足以外,每名仆妇、家奴按月还有固定的‘月例钱’(零用钱)。同样,对管理别院的日常用度,每月也是一次性的从霍府的账房拨付、及时的给送过来。
从其他的仆妇、下人口得知,这处别院原来实际上是由霍府的两大豪奴(总管)冯殷兼管着。有权就有权,有了权、钱就可在人前显贵的不可一世。此理,古今亦通!想当然的,在霍氏这把庞大、辉煌的巨伞的保护下,掌管着大部分霍氏内务的‘兔儿爷’似的冯殷应该是如何的横行无忌、欺男霸女!
宁可得罪君子一群,不能得罪小人一个!纪啸现在从冯殷手接过了别院的管理权,也就等于断去了冯殷的一部分的‘财路’。纪啸这几日已经发现,这处别院的日常管理上的花销还是不小的!至于这些钱财原来的冯殷都用到哪里去了?纪啸现在也还没来得及、同样也没太多的闲心去管。
自己可能是把冯殷给得罪惨了?以后还真得多提防着一些这个龌龊小人!别的暂时还没有(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