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阅读
给霍成君找麻烦了吗?‘大汉朝第一人’霍光的家宅总管无故失了踪,也不是小事呀!也有可能会闹得‘鸡飞狗跳’的呀?......
终于想清楚了自己一直困惑的原因的纪啸,洗漱完毕之后,马上就让人找来了别院的老账房,交代老账房说:自己昨日出门遇到了一位巴蜀西充的‘同乡’,‘同乡’言家乡的亲眷出了一些的变故,自己需紧急返回家乡一趟;可能大约需两个月的时日方能回返。昨日七小姐留书,曾言今日需帮七小姐去办些事。帮七小姐办完事、并让七小姐通知家主(也就是主妇霍显)后,自己马上赶回巴蜀,就不再回返别院了。自己不在这段时日,别院的事物就暂委老账房代管些时日。
纪啸在向老账房交代之时,也故意郑重其事的高声的交代。以便故意的让可能身在左近、以及临近房舍内的下人们听到,以便可能有人来求证时,能有多个人来给老账房作证。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纪啸要把自己离开的事完全的与娇娇女霍成君脱开干系!免得霍成君遭到其母霍显的怀疑和责问。
现在,对霍府别院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留恋、整个霍氏也就仅仅是对娇娇女霍成君还有所牵挂的纪啸,略作交代之后,孑然一身的他离开自然是轻而易举的寻常之事了。进过食后,纪啸剩下的事也就是静静地等待着霍成君前来接自己,送自己前往内宫一行了。.....
又是一事不烦二主!纪啸现在是越来越赞许霍成君的机敏、聪慧了!可想而知。做任何隐秘之事,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应该是让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次驾车前来的,霍成君竟然连上次纪啸进入霍府正宅的仆人孙二都没有再用,而是又烦劳的霍府大总管王子安!可能霍成君的芳心里的想法是:反正王子安也已经撞破了自己的私情,再知道得多些、知道得少些就都无所谓了!何况,自己从小就与王子安关系密切,王子安还性格老成的不爱多事儿,也刚好可以托付些自己要办的事。
霍成君坐车来到霍府别院门前后,可能也是因时间有些紧迫?只是让门房去招呼纪啸马上出来,并没有再入别院流连。纪啸接到传唤出府后,也并没有过多的再说什么闲话,马上也就毫不迟疑的跳上了停在霍府别院大门之外、由王子安驾驭的马车。
“成君让太后派来的宫女先在‘成衣铺’等待、顺便也挑拣一下给太后所作的服饰。成君就赶忙来此接你这个‘坏人’了!……”看到跳上马车的纪啸掀车帘儿钻进了车厢之内,粉嫩的俏脸上洋溢着无限柔情的霍成君,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纪啸,柔声细语的向纪啸数说着。心一热的纪啸,不由得暗自想到:霍成君近日天天的和自己厮混在一起,这是有些恋恋不舍呀!故而才利用这有限的时光,想再单独同自己相处片刻……。
同样也感到柔肠百结的纪啸暗想着,不禁出乎于自然反应的紧挨着霍成君的娇躯坐了下来,伸臂轻轻的搂住了霍成君的娇躯:“成君对纪啸的心意,纪啸心里明白。此后也决不会有负成君对纪啸的一片深情!还有……。”
沉浸在霍成君的似水柔情的纪啸,担心因自己的情感迷茫而再忘记了晨起后想好的事,赶忙把自己是如何交代老账房的话重新又向霍成君复述了一遍。纪啸还特别的交代霍成君,如果其母霍显问起自己的行踪,霍成君要尽可能的说得简单,只说自己帮她办完事就急匆匆的离开了,去向可能是回家乡了?
“知道了!你这个‘坏人’!又开始对成君罗嗦了!成君早就想好了,就是顺路去找你帮忙搬些东西而已。至于你是否回家乡了?成君才没心思管那么多哪!如果以后有人再问起你,你就自己编瞎话呗!嘻、嘻……!”娇腻、乖顺的把娇躯紧紧偎进纪啸怀里的霍成君,俏皮的挪揄着纪啸。跳脱、活泼、性情还有些急躁的霍成君,这种‘一推二五’的说法其实是再合理不过了!不知内情、不知来路去向。既符合霍成君的秉性,也是推脱的最好办法!
耳边听着霍成君的绵绵细语、怀里搂着霍成君香软的娇躯、享受着这片刻温馨的纪啸,因所处的场景也勾起了内心里的无限柔情,忍不住轻声的吟诵出声:“长相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的千古名篇‘长相思’让他给篡改成了‘长相依’!
第九十章 情愿难尝 (求收藏!)
马车车厢内相依相偎在一起、倾情痴迷的两个少年人纪啸和霍成君,伴随着稍显得颠簸的马车行进,霍成君往纪啸的怀里越拥越紧的仿佛要把自己的娇躯完全同纪啸的躯体融合到一处一样……。
“你这个‘坏人’是在给成君作的诗吗?真是好美呀!可是、可是成君听得心里却有些酸酸的!坏人!成君真的是没看错人!你这个‘坏人’才学才是‘超绝’哪!能同你这个‘坏人’缘定终身,成君、成君真的十分感谢上天对成君的眷顾!真的!还有啊!成君会等你回来。快些呀!成君会担心、着急的!回来时,把这首给成君作的诗抄写下来。成君会好好珍藏的!……”
由于无隙的彼此相偎,吸嗅着霍成君身上传来的阵阵兰桂也似的处子幽香,原本也情感逾渐迷茫的纪啸,耳边听着娇腻的紧紧偎在自己怀里的霍成君的娇言腻语,神智反而有些清明了一些。无他,是因为霍成君说他‘诗作得美、才学超绝’!
纪啸心里不由得好笑的暗叹:一代诗仙的千古绝唱,意境能不美轮美奂吗?还抄下来?下半阙更是凄楚委婉的‘长相思’的意境了!与‘长相依’根本就不太搭调了!女人心都细!如果以后她想起来逼着自己给抄写,那还真得给改回去‘长相思’!
为了转移霍成君的注意力别总纠缠在诗上,纪啸出乎于自然反应的把霍成君的娇躯又紧紧的向怀里搂了搂柔声的说到:“其实,纪啸也十分的渴望同成君就这样的长相厮守在一起的永不分离!现在,纪啸也因不舍成君而心里万分万分的难受!可是,为了纪啸和成君的未来,纪啸也必须冒险把一切事都做好!……”
“成君会乖乖的等着你这个‘坏人’回来的!小心些把事做好就行了!不要太牵挂成君了!以往成君不是也有人照顾嘛!……”霍成君伏在纪啸的怀里娇腻的絮语着。
“纪啸会的!为了成君,纪啸也会尽力的把一切事都做好的,以后才能风风光光的把成君娶进门……。”在霍成君‘谁说着急让你娶成君了?你这个坏人!’的娇臊嗔怪,纪啸轻笑着接着说到:“呵、呵!好、好!是纪啸着急娶成君!不过,有一件事纪啸还是要同成君说:纪啸去宫里办完事后,可能就不会再回到霍家了?成君也应该知道:义父(苏武)年老多病的急需亲人承欢膝下的照料。故而,纪啸办完事回来后,很可能就要常住在义父家里了。不过,这样也好,三媒证的提亲时,也会便利了许多。呵、呵!”
然而,令纪啸没想到的是:纪啸的随意之言,却引起了聪颖的霍成君的无限情愁。而霍成君的‘愁’之所在,则是纪啸并没往深处想的,而且还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一个他同霍成君终成眷属的障碍。……
“唉……!”就听霍成君仿佛十分忧郁的叹息了一声接着纪啸的话说到:“坏人哪!你今天咋也有些比成君还笨了?那日你说完是苏老侯爷的义子后,成君回去细细的想了想:爹爹、娘亲对成君视若掌珠的好着哪!只要成君抵死的要嫁你这个坏人!想来爹爹和娘亲不高兴也会不得不应承。可是、可是,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哪!成君不好说过往之事的对错,也无法分辨出对错。可是、可是……。”
霍成君的幽怨絮语虽然说不下去了,但纪啸听明白了霍成君话里话外的意思的同时,也不由得内心感到了一阵的黯然。事实上,霍成君的担心也并非是无的放矢,而是必然要存在的!
堂而皇之的‘霍、苏’两家联姻,实际上最大的障碍还是应该在纪啸这一方。虽然现在门第差异大致可以算是般配了,但随之也又有其他的问题出现了。为了博取更大的声望,能同操守楷模的苏武联姻,也许对把权力视作‘第一生命’的霍光来说还有通融的可能?但对于年老孤独、还性情十分执拗的苏武来说:根本就是难以接受的!现在的苏武,已经是到了既不求名、也不求利的状态。在名誉上已经无人可比的苏武,确实很难接受儿子间接地惨死在其手的霍光成为‘亲家’。在苏武这种心理状态下,又安能轻易的说服苏武去做理应是由男方主动提出的‘请媒人上门去求亲’?
霍成君虽然因其天性的活泼、跳脱而不太爱用脑子,但由于遗传基因的优良(大汉朝一代军魂霍去病的侄女儿、一代权臣霍光的女儿),也赋予了霍成君十分聪颖、灵慧的头脑。涉及到自身情感的寄托,霍成君女性心思细腻、考虑周全的特点当然要优于纪啸;并虑及到了二人未来可能需要面对的很多困难。
不仅‘霍、苏’两家的积怨是一个十分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且纪啸还有一个根本就无法同霍成君宣诸于口的最大隐秘障碍:那就是纪啸曾经同霍显发生过不正当的关系。同人家‘老娘’曾经‘胡天胡帝’的发生过说不清楚的关系,如果还必须面对人家‘老娘’的去求娶女儿,这不成了滑天下大稽的笑柄吗?这个障碍,在双方的心理上就存在着连自己都很难接受的一道‘坎儿’!
车到山前必有路。同霍成君感情归属所存在的障碍,特别是因同霍显发生过的不正当关系而必然以后要面临到的霍显的从阻挠,纪啸也并非不是没有想到,而是在其内心里总还是坚定着一个信念:不管千难万险,有情人终会成为眷属。如果连倾心爱恋自己、自己也无限牵挂的女子都无法保全,自己还何言‘大丈夫要有所作为’?
听到霍成君对二人未来结局的忧虑和担心的絮语,对纪啸震动最大的其实还是因此而又使纪啸联想到了在绝对的权力争夺上的残酷和无情。其的残酷和无情,令纪啸这个旁观者都感到了一阵阵心悸的周身直冒寒气!……
想想十几年前,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署理大汉朝的财政、一生竭尽禅智的为汉武帝的北征大计呕心沥血的原‘三公之一’御史大夫桑弘羊。由于为了保证北征的军需筹措,桑弘羊不得不对举国采取了竭泽而渔的财政政策,因而也就造成了桑弘羊自己在朝野上下的诋毁、谩骂声不断。
在汉武帝刘彻死后,知道自己声誉不好的桑弘羊,只能是采取了‘夹着尾巴做人’的低姿态。然而,就是这样,桑弘羊也仍然没有逃脱走向断头台的命运。究其原因,霍光也并不是因桑弘羊与自己争夺权力而下的狠手,而是因十分的忌惮桑弘羊的才智。把话说白了:你桑弘羊活着一天,霍光就寝食难安的担心你桑弘羊会给自己‘使绊子’!
其实,从客观角度来说,纪啸和霍成君在忧虑方向上的差异,其实也就是体现在性别上的差异。往往有一句话:多情女子负心汉。女性对情感的倾注,甚至几乎可以达到了倾注生命的全部。而男性,则因其要所承担的责任过多,而自然而然的也就形成了‘好男儿志在四方’这种仿佛是在自圆其说的心理状态。
第九十一章 情寄深宫 (二更)
“坏人!别想了!以后、以后如果真的双亲等不允?成君、成君可以跟着你这个‘坏人’私奔哪!怕啥?成君才不怕吃苦哪!只要成君能与你这个坏人在一处,做个寻常百姓又有何妨?……”紧紧的蜷伏在纪啸怀里的霍成君,听纪啸半晌没有说话,活泼好动的她不由得轻轻的仰起了臻首,看向了眉头紧蹙陷入沉思的纪啸……。
霍成君见纪啸仿佛是陷入了深深地思虑当,就有些母性泛滥的伸出了一支白嫩、温软的玉手,轻轻的抚摸着纪啸的脸颊,轻柔的絮语着。霍成君的娇腻痴语虽然因少女的纯真而显得十分的稚嫩,但以她这样一位备受宠溺的豪门贵女能说出这样信誓旦旦的誓言,可见其对纪啸的情根深种。
轻轻的伸玉手抚摸着纪啸的脸颊的霍成君,见纪啸只是抬起了大手抓住了自己温软的小手,仿佛无意识的在自己的脸颊摩挲着,并没有接自己的话茬儿,好像还沉浸在无边的思绪;就在纪啸的怀里轻轻蠕动着娇躯上挺,把自己的细滑、温热的俏脸贴在了纪啸的脸颊上摩挲着絮语:“坏人!还想?都快到‘成衣铺’了!也不知这一去要多少时日?成君会惦念你这个‘偷去了成君心的坏人’的!......”
马车的车厢内因只坐着紧紧的相依相偎在一起的纪啸和霍成君两个人,虽然显得十分的宽敞。但因霍成君几乎是腻在了纪啸的身上不断的说出的娇颜细语,纪啸自然是听得清清楚楚。但由于纪啸脑海里不断的涌现出因霍成君之前的娇语所勾起的纪啸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过、但却仿佛血光飞迸的不断在眼前出现的残酷场景,使纪啸的神思一直沉浸在震撼和惊骇之。因而,纪啸才有些漠视了霍成君的娇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被霍成君一而再的亲昵举动、深情款款的娇语把思绪给拉回现实的纪啸,不免也被霍成君少女的无限痴情所深深的感动,心潮滚滚的热流涌动间,不由得显得有些粗鲁的双臂紧紧的环搂住了霍成君凸凹有致的美好娇躯;脸颊同霍成君细滑、温热的俏脸摩挲间,大嘴也在忘情的在霍成君的嫩颊、樱唇间不停的亲吻着:“成君放心!纪啸就是舍弃性命,此生也不会让成君受一丁点儿委屈的!纪啸……。”
娇羞的臊得俏脸殷袖、滚烫的霍成君,下意识的仿佛欲拒还迎的闪躲着,也不由得伸出温软的玉手轻轻的掩住了纪啸的大嘴:“嗯、嗯,坏人、坏人!不许你这样说!成君、成君此生不能没有你这个坏人的!......”
“咯、咯!你这个坏人今天咋这么笨哪!……”同样有些意乱情迷的霍成君,在纪啸的怀里娇躯扭动间,无意眼角瞥到了纪啸跳上马车后随手放到身旁的‘凌风断刃’,就仿佛又恢复了其固有的活泼、跳脱性情的‘咯咯’娇笑出声,娇痴的挪揄起纪啸来。
情感有些迷茫的纪啸,被霍成君的娇笑挪揄弄得一愣,随即顺着霍成君的目光也看到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凌风断刃’,也就反应过来霍成君是在嘲弄自己什么,讪笑着解释到:“呵、呵!成君不要笑话纪啸!一来,此刀纪啸总是带在身边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因而就不免随手又带上了。二来,纪啸交代别院要离开些时日时,说的是要回家乡;不带上防身的兵刃也有些说不过去。纪啸知道去内宫不能携带利器,现今也只好让成君再代为保管了!”
嘴里向霍成君解释着的纪啸,心里也不由得暗自的自嘲着:都说‘贤内助、贤内助’,看来霍成君现在还真成了自己的‘内掌柜’的了!自己仅有的两件物品,现在都要归她了!
“知道了、知道了!成君会代你好好保管、每天替你擦拭的!成君还以为你傻得要把刀也带进皇宫内院哪!嘻、嘻……!”娇俏的嬉笑着的霍成君,此时翘臀早已经坐到了纪啸的膝盖上,微微的调整着坐姿、娇躯侧扭间,因提到了纪啸的‘凌风断刃’的联想,霍成君也不免玉手轻抚着自己高耸的酥胸娇羞的絮语:“你、你那方玉牌,成君放在那里都、都不放心!早、早就贴身挂在衣内了!一动就、就凉凉的!好像你这个坏人轻薄成君似的。成君、成君好害羞的!……”
霍成君少女的春情洋溢间,不免又让纪啸情潮泛滥的紧紧的搂住了霍成君的娇躯,无言的深吻着霍成君滚烫的玉面,表达着自己同样也对霍成君的无限依恋和感动之情。……
女为悦己者容!已经有些适应了纪啸显得有些霸道的怜爱、亲昵肆虐的霍成君,仍不免羞涩的承受着纪啸的猖狂骚扰的同时,也仿佛是在推波助澜的娇臊的絮语着:“成君、成君昨夜想到不知那天才能再见到你这个坏人,好久、好久都睡不着。晨起、晨起成君想到要来送你这个坏、嗯、坏人,成君就、就擦了些脂粉。可是、可是,成君以前也不愿意用啊!反而觉得不舒服、也好像太假了!成君、成君就又洗去了。反正你这个坏人喜欢的是成君原来的样子,成君也就这样的出门了......。”
霍成君的娇言絮语,也使大嘴忙不过来的纪啸,暂停了‘忙碌’,脱口赞叹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成君这样纪啸才喜欢至极呀!……”
“嗯,你这个坏人!没想到你还这样的会讨成君喜欢?也这样的看重成君!成君好高兴啊!还有啊!皇宫里不比别处,你这个人不愿意对人低眉顺目的,可千万要藏点儿拙呀!不要总是用一种毫不畏惧的眼神看人!万一惹怒了皇后、冲撞到圣驾?成君会为你担心的!还有,成君带了些银钱,你拿着,也许也会用上的!嗯……。”仿佛妻子送丈夫远行一样的霍成君,甚至已经像‘开门延盗’似的、任由纪啸在自己神圣的酥胸、翘臀上抚摸、轻揉,娇腻的瘫软在纪啸的怀里,樱唇微张娇慵的喘息、翕合间,殷袖着俏面还在不厌其烦的不停嘱咐、告诫着纪啸……。
浑厚、高耸、肃穆的混袖色宫墙,彰显着深宫内院凛然不可侵犯、不可亵渎的威严;厚重、宽大的宫门,宫门前两行排列整齐、盔明甲亮的雄赳赳的守门御林军,也无不彰显着泱泱天朝上国至尊掌控天下之处生杀予夺的权威……。
已经改变了身份的由霍府别院总管变成了‘裁缝’兼‘挑夫’的纪啸,担着两大箱子霍成君昨日赶工准备好的服饰,跟在前面领路的宫女的身后,逐渐的走近了庄严的皇城宫门,即将进入世人敬仰、亿万人朝拜的皇宫内院……。
挑着担子、也是有些听进去了霍成君的嘱咐、刻意的低着些头的纪啸,亦步亦趋的跟在领路的宫女身后,时而回头侧目望一下身后远处遥送自己、因离别而大大的杏眼已经忍不住满含了雾水凝望着自己背影的霍成君,一咬牙,坚定的迈开步子走向了人生旅程的另一个结局难测的开端……。
第九十二章 一步登天 (三更 求收藏!!)
虽然有皇太后上官婕贴身宫女的引路,但担着两大箱子服饰、现在的身份是‘裁缝’兼‘挑夫’的纪啸,还是受到了守卫皇城宫门的御林军的严格盘查和询问;甚至连纪啸身穿的这个时代的流行下衣‘灯笼裤’、也要解开畔腰的丝带检查一下(检查是否怀有利刃),让纪啸男性本身所具有的‘零部件’也接受了一番习风的洗礼!
接受过了十分严格的盘查和询问,纪啸才在皇太后所派宫女的引领下进入皇城。进入皇城后,令纪啸犹然升起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基本上是以混袖、明黄为主基调的皇宫内院,放眼望不到头儿的高耸的亭台楼阁、气势恢弘的各处深宫、大殿,无不彰显着一种令人犹然起敬、必须小心翼翼的威严。
当然,皇太后上官婕派来的贴身宫女领纪啸走的并非是皇宫内院的正面大道,而是走的宫内寻常侍候之人(宫女、太监)所走的便道。即使这样,也同样让纪啸对皇城的雄伟、壮观而惊叹不已......。
在西汉时期,皇宫内院虽然宫殿节比鳞次的冠盖如云,但有几个固定用途或是由固定级别人物使用、居住的宫殿一直就是固定专用的。其:未央宫至始至终都是作为朝会、帝王同大臣们议政的宫殿。长乐宫自高祖以后(高祖刘邦无皇太后),从吕太后(吕雉)始,则一直就是皇太后寝居之所。而掓房殿,则也一直就是当朝皇后、一朝国母的寝居之处。
纪啸既然已经开始了涉足皇宫内院的历程,当然也应该首先对大汉帝国权力枢的主人、大汉帝国名义上的掌控者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的出身来历作以大致的说明。之所以说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是大汉帝国名义上的掌控者,而不是实际的掌控者;自然是因为有大权独揽的‘大汉朝第一人’老霍光的存在。
前已经提到,现在大汉帝国的至尊帝王汉宣帝刘询、刘病已,乃是在汉昭帝刘弗陵因病早逝、群臣公议推举的昌邑王刘贺登基前因行为极其的不检点被霍光强横的拉下马之后,才意外的由一介庶民一步登天的荣登帝位。而现在则是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继位登基后的第三个年头儿。十八岁登基的汉宣帝刘询、刘病已,也确实如纪啸凭借脑海存有的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来龙去脉的记忆推断的那样,现在的年龄是二十一岁、要小应该是二十三岁的纪啸两岁。
当年,因汉昭帝十岁就英年早逝又无任何的子嗣继承人,群臣公议推举的昌邑王刘贺被接来京城长安后尚未举行登基大典,入宫后就已经开始荒Yin无道的行为极其的不知检点;因而,闻报的辅政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事实上是基本上出于公心的、强硬的坚持要废除推举昌邑王为帝的群臣共议,推迟新帝的登基大典。
由于当时的霍光本就权势熏天的几乎是一手遮天,再加上因汉昭帝的去世而荣升为皇太后的皇后上官婕才十五岁、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主见和号召力。因而,把尚未举行登基大典、才忘乎所以的高兴了半截儿的昌邑王刘贺拉下马也就成为了定局。随后,掌管御林军的车骑将军张安世就率羽林把昌邑王刘贺及其跟随而来的王府亲随一同驱逐出了京城长安;同时,还因劝谏不利、放任昌邑王刘贺的荒Yin等罪名,牵扯到了内廷卫尉龚遂、王吉等被下狱治罪。
昌邑王刘贺虽然被驱逐出了京城长安、失去了继承帝位的资格,但大汉帝国毕竟还是需要一位至尊的帝王,大汉朝廷也不能长期的无主。在这种情况下,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后将军赵充国、以及御史大夫蔡义等朝廷枢的重臣经过连日通宵达旦的商议、遴选,最后,由以后麒麟阁功勋名录排位第的、当时的光禄大夫(属于帝王的近臣、无固定的职司、按帝王的随时旨意承担职责,几乎就相当于现在的央办公厅主任。)丙吉提出:由于大汉朝立国已经数代,皇室子弟因享受尊崇而大多德行有亏。目前,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寄养在民间,现已年有十八、岁。据从民间了解得知:其颇通经书、且是一位良材美质的少年。莫不如禀明皇太后首肯,推举刘病已为帝。
其他的且不言,就仅刘询、刘病已本身是成长在民间、且还是一位少年人极易掌控这一项,就十分的符合手握有大汉帝国大部分的权利、也并不想让出半分的老霍光的心意。因而,霍光等就禀明了还是少女、才十五岁的皇太后上官婕以后,就把刘询、刘病已接入了皇城,稍作考察,也就被拥立为帝。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即位之前,其实本名就是刘病已、字次卿;即位以后才改名为刘询。也可能是为了念旧?同时也就把原名‘病已’改为了表字。
其实,世上大多的事追根朔源,都有着其必然的因果关系。
说到刘询、刘病已的出身,他原本是汉武帝刘彻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当年,因‘巫蛊之祸’(与本书无任何关联、就不详细解说了。)尚在襁褓的刘询、刘病已随同其爷爷戾太子刘据一同被下狱,并同时被判为了死罪。在这个时代,讲究的就是‘一人获罪、株连亲族’。
当时,汉武帝已近垂暮之年,在养病期间,却意外的听术士预测(也许是丙吉所指使)天牢有天子之气。而这时,也正是汉武帝下旨要全部处斩戾太子刘据亲族之时。也不知道此时已经因年老有些昏聩的汉武的是怎么突然的就来了个良心发现?就又重新下旨把戾太子极其亲族改为了监禁。其实,也就等于是‘终身监禁到死’而已。
而当时之前身为廷尉监的丙吉(天牢监狱长),巡视天牢时无意就看到了还在襁褓呱呱叫的婴儿刘询、刘病已。心存怜悯之心的丙吉就特别的交待狱卒:要好好的善待这个婴儿。并还给刘询、刘病已挑选了两名分别姓赵、胡的女犯轮流对婴儿的刘询、刘病已进行哺||乳|。因天牢条件极差、且刘询、刘病已还是个婴儿,刘询、刘病已不免经常的得病,丙吉又多次的延请郎给其诊病。
因刘询、刘病已年龄毕竟太小还是个婴儿,感觉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的丙吉,就又偷偷的把刘询、刘病已抱出了天牢,交给了刘询、刘病已的外祖母史贞君。史贞君见到外孙自然是也关爱、怜悯兼而有之,也就偷偷的把刘询、刘病已送到了民间寄养。
而在汉武帝临终之前,此时的戾太子刘据等也早已经死在了天牢。也不知汉武帝此时又是因何而良心发现?竟然在病榻前传旨让把自己的曾孙刘病已放出天牢、收养到掖庭(内宫)。而此时的刘询、刘病已其实早已经被丙吉偷出后寄养在长安城外的民间。接到旨意的丙吉,就又忙不迭的又把刘询、刘病已接回了长安,送交给了掖庭令(相当也内宫日常事务总管)张贺。而本就是车骑将军张安世同宗的张贺,也就顺势奏请了已经病入膏肓的汉武帝刘彻,主动请缨的要求奉养刘询、刘病已,并得到了汉武帝的首肯。
自此之后,直到被推举为继任皇帝,刘询、刘病已其实一直都是在车骑将军张安世和后来的光禄大夫丙吉的教养、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当时丙吉趁机推举刘询、刘病已为帝,其也可能有他与车骑将军张安世早就串通好了的原因?老霍光虽然是在大汉朝一手遮天,但阴影遮盖下的某些东西他反而是更难被人看到和感知!
第九十三章 皇宫内院
世上有许多出乎于意料之外的巧合,也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相悖。以往曾经居住过两位强横霸道、甚至可以说是威慑着大汉帝国天下的皇太后‘吕太后和窦太后’的长乐宫,现在却居住着一位毫无任何威信、几乎是任人摆布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
与以往的吕太后和窦太后相比,根本与在位的帝王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甚至还要比刘询、刘病已小上几岁的上官婕,事实上几乎也就是等同于摆在那里供人瞻仰的一尊木雕泥塑。说来也确实令人惊奇!如果历史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大约二十年之后,才刚刚年近四十岁的上官婕还会成为太皇太后哪!
然而,即使是供奉着的木雕泥塑,也同样会被粉饰上一层金碧辉煌的外壳;也会有无数的善男信女去焚香叩头、顶礼膜拜。被领到皇太后上官婕居住的长乐宫的纪啸,在领路宫女的示意下,等候在宽敞、空旷、考究的大殿外厢,等候着前去通报的宫女请得皇太后上官婕的懿旨后,自己才可以入内前去觐见。
入乡随俗、羁旅随缘。本性有些孤傲、倔强、等侯在长乐宫大殿外厢的纪啸,其实也并没有因入宫后繁琐的规矩颇多而感到有太大的不适,也只是感觉有些厌烦而已。
逆旅磨练意志!也许是与纪啸原有的、自己寻不出脉络的固有意识所形成的理念有关?也许是纪啸来到京城长安之前和初到京城长安之后的窘迫际遇所致?现在的纪啸,对一些可以顺其自然、没必要刻意的去抵触的东西,也并不太在意。万事随缘,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其实,这就是做大事者所必须拥有的品质。用简单的两个字概括就是‘适应’!由此看来,现在的纪啸,已经初具了一位成就大业者的潜质。
其实也并没让纪啸等待过久,原来给纪啸领路的那名宫女,就已经身后跟着四、五名身着罗衫、彩衣的宫女出来了:“太后陛下传懿旨要在偏殿召见你。你把这些服饰交给这些人来拿吧!”轻言慢语,出宫去接纪啸的宫女可能是在长乐宫的身份也不算低?她向纪啸说着的同时,也示意跟她而来的那几名宫女去抬那两大箱子服饰。
由于程序繁琐,规范颇多。事实上,从上午出门到现在,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时辰,现在按纪啸的估计已经是过午时分。纪啸望着个个身材苗条、婀娜多姿的宫娥彩女,不由得无声的脸上露出了浅笑:“诸位纤纤弱质的,还是由在下来担着吧!时光已经不早了!再不快一些,可能待皇太后陛下试完服饰,皇城就要关宫门了!在下今天也就出不去皇城了!”
纪啸边推脱着,已经毫不迟疑的重新又担起了两大箱子的服饰。至于纪啸话说的是真话是假话?可想而知!其实,这就是以一件事来遮掩另一件事实施过程所应遵循的技巧。把本就是虚应故事的遮掩之事做得细致入微、仿佛一切都是在为遮掩之事服务一样,自然也就能让真正要去做的事保持在高度的隐秘之。
今天还能出皇城?那纪啸不就等于一事无成的白跑内宫一趟了吗?纪啸之前的所有谋划也不就几乎等于‘泡汤了’吗?如果再拖些时日,许皇后的肚子‘瘪了’!那也等于到了许皇后的大限之期了!然而,事实上是心急如焚的纪啸,为了达到目的,此时却又不得不故作轻松的先装扮好自己这个‘裁缝’的职业。欲速则不达,世事就是这样的弄人!
“好吧!这样也免得太后等得着急了!”那名之前给纪啸领路的宫女略微迟疑了一下,还扫了纪啸肩头那根其实仅有三、四尺长单薄的竹扁担一眼,就同意了纪啸的意见。从这名宫女的言行上来看,其实也同样显现出了她的心思缜密和她是在长乐宫具有一定身份的人。
要知道,帝王的话金口玉言的那叫‘圣旨’!帝王他‘老娘’太后、帝王他‘老婆’皇后的话那叫‘懿旨’!都同样是不允许有一丝一毫违背、篡改的!反之就是死罪难饶!而这名宫女可以适当的加以通融,可见其并不担心会受到皇太后上官婕的责备。
同时,她又有意识的扫了一眼纪啸所使用的扁担,其实则是在看这条扁担具不具有可能的攻击力。怀不怀疑纪啸会对皇太后上官婕具有什么企图且不去说,但却必须要有所防范。万金之躯的皇太后即使是汗毛倒了一根,也可能会掀起轩然大波的?如果因服侍之人的不小心让皇太后出现了差池,同样也会造成无数颗人头落地的惨剧发生。
重新担起两大箱子服饰的纪啸,边走间,边望着婷婷娜娜的行走在自己身前左右的这一小群花季年龄的宫女,内心里有些好笑的想起了入宫之前霍成君含有着少许醋味儿的对自己的娇腻叮嘱:“进入皇宫以后可不要乱瞅乱看哪!皇宫里妖娆好看的女子多了去了!可别把你这个坏人给看花了眼哪!”
也确实如此!婷婷娜娜、彩衣飘飘间,这一小群宫女不仅都具有着花一样的年华,而且个个也生得堪称标致。窈窕多姿的高挑纤细的身材、新剥蛋清一样嫩白的肌肤、柔和圆润的脸颊、搭配得极其合理的五官.......。如果放到民间,个个都会成为慕美者趋之若鹜的对象。
也勿怪当初已经年过知命(五十)之年、而且还一直生活在花团锦簇之的昌邑王刘贺,一入皇宫就忘乎所以的忘记了自己尚未完全的高枕无忧,难以抑制的就开始了“乱砍乱伐’!最后,生生的把一个几乎到手了的皇位又给弄丢了!色不迷人人字迷嘛!
其实,一个时代对女性的审美角度和观念也各有不同。而在两汉时期,对女性的审美则是偏重于汉民族传统的古典式审美观念。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当古代四大美女貂蝉出场时,有一首这样的诗句描写: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花好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把貂蝉比喻成为了有‘掌飞燕’之称的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见当时是如何的崇尚女子体态的窈窕多姿!其实,这也同现今对女性的大众审美观念差不多。
然而,历史发展到另一个历史阶段,也曾出现过有悖汉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那就是与纪啸所处的时代还要向后推延近千年的隋唐时期。环肥燕瘦,说的就是两个时期不同体态的女性代表人物:赵飞燕和杨玉环。‘燕瘦’就不说了,但‘环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可能也是由于隋唐时期因民族大融合才造成的审美观念有所改变。说得粗俗一些,当时由于各个夷族的融入原(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
终于想清楚了自己一直困惑的原因的纪啸,洗漱完毕之后,马上就让人找来了别院的老账房,交代老账房说:自己昨日出门遇到了一位巴蜀西充的‘同乡’,‘同乡’言家乡的亲眷出了一些的变故,自己需紧急返回家乡一趟;可能大约需两个月的时日方能回返。昨日七小姐留书,曾言今日需帮七小姐去办些事。帮七小姐办完事、并让七小姐通知家主(也就是主妇霍显)后,自己马上赶回巴蜀,就不再回返别院了。自己不在这段时日,别院的事物就暂委老账房代管些时日。
纪啸在向老账房交代之时,也故意郑重其事的高声的交代。以便故意的让可能身在左近、以及临近房舍内的下人们听到,以便可能有人来求证时,能有多个人来给老账房作证。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纪啸要把自己离开的事完全的与娇娇女霍成君脱开干系!免得霍成君遭到其母霍显的怀疑和责问。
现在,对霍府别院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留恋、整个霍氏也就仅仅是对娇娇女霍成君还有所牵挂的纪啸,略作交代之后,孑然一身的他离开自然是轻而易举的寻常之事了。进过食后,纪啸剩下的事也就是静静地等待着霍成君前来接自己,送自己前往内宫一行了。.....
又是一事不烦二主!纪啸现在是越来越赞许霍成君的机敏、聪慧了!可想而知。做任何隐秘之事,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应该是让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次驾车前来的,霍成君竟然连上次纪啸进入霍府正宅的仆人孙二都没有再用,而是又烦劳的霍府大总管王子安!可能霍成君的芳心里的想法是:反正王子安也已经撞破了自己的私情,再知道得多些、知道得少些就都无所谓了!何况,自己从小就与王子安关系密切,王子安还性格老成的不爱多事儿,也刚好可以托付些自己要办的事。
霍成君坐车来到霍府别院门前后,可能也是因时间有些紧迫?只是让门房去招呼纪啸马上出来,并没有再入别院流连。纪啸接到传唤出府后,也并没有过多的再说什么闲话,马上也就毫不迟疑的跳上了停在霍府别院大门之外、由王子安驾驭的马车。
“成君让太后派来的宫女先在‘成衣铺’等待、顺便也挑拣一下给太后所作的服饰。成君就赶忙来此接你这个‘坏人’了!……”看到跳上马车的纪啸掀车帘儿钻进了车厢之内,粉嫩的俏脸上洋溢着无限柔情的霍成君,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纪啸,柔声细语的向纪啸数说着。心一热的纪啸,不由得暗自想到:霍成君近日天天的和自己厮混在一起,这是有些恋恋不舍呀!故而才利用这有限的时光,想再单独同自己相处片刻……。
同样也感到柔肠百结的纪啸暗想着,不禁出乎于自然反应的紧挨着霍成君的娇躯坐了下来,伸臂轻轻的搂住了霍成君的娇躯:“成君对纪啸的心意,纪啸心里明白。此后也决不会有负成君对纪啸的一片深情!还有……。”
沉浸在霍成君的似水柔情的纪啸,担心因自己的情感迷茫而再忘记了晨起后想好的事,赶忙把自己是如何交代老账房的话重新又向霍成君复述了一遍。纪啸还特别的交代霍成君,如果其母霍显问起自己的行踪,霍成君要尽可能的说得简单,只说自己帮她办完事就急匆匆的离开了,去向可能是回家乡了?
“知道了!你这个‘坏人’!又开始对成君罗嗦了!成君早就想好了,就是顺路去找你帮忙搬些东西而已。至于你是否回家乡了?成君才没心思管那么多哪!如果以后有人再问起你,你就自己编瞎话呗!嘻、嘻……!”娇腻、乖顺的把娇躯紧紧偎进纪啸怀里的霍成君,俏皮的挪揄着纪啸。跳脱、活泼、性情还有些急躁的霍成君,这种‘一推二五’的说法其实是再合理不过了!不知内情、不知来路去向。既符合霍成君的秉性,也是推脱的最好办法!
耳边听着霍成君的绵绵细语、怀里搂着霍成君香软的娇躯、享受着这片刻温馨的纪啸,因所处的场景也勾起了内心里的无限柔情,忍不住轻声的吟诵出声:“长相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的千古名篇‘长相思’让他给篡改成了‘长相依’!
第九十章 情愿难尝 (求收藏!)
马车车厢内相依相偎在一起、倾情痴迷的两个少年人纪啸和霍成君,伴随着稍显得颠簸的马车行进,霍成君往纪啸的怀里越拥越紧的仿佛要把自己的娇躯完全同纪啸的躯体融合到一处一样……。
“你这个‘坏人’是在给成君作的诗吗?真是好美呀!可是、可是成君听得心里却有些酸酸的!坏人!成君真的是没看错人!你这个‘坏人’才学才是‘超绝’哪!能同你这个‘坏人’缘定终身,成君、成君真的十分感谢上天对成君的眷顾!真的!还有啊!成君会等你回来。快些呀!成君会担心、着急的!回来时,把这首给成君作的诗抄写下来。成君会好好珍藏的!……”
由于无隙的彼此相偎,吸嗅着霍成君身上传来的阵阵兰桂也似的处子幽香,原本也情感逾渐迷茫的纪啸,耳边听着娇腻的紧紧偎在自己怀里的霍成君的娇言腻语,神智反而有些清明了一些。无他,是因为霍成君说他‘诗作得美、才学超绝’!
纪啸心里不由得好笑的暗叹:一代诗仙的千古绝唱,意境能不美轮美奂吗?还抄下来?下半阙更是凄楚委婉的‘长相思’的意境了!与‘长相依’根本就不太搭调了!女人心都细!如果以后她想起来逼着自己给抄写,那还真得给改回去‘长相思’!
为了转移霍成君的注意力别总纠缠在诗上,纪啸出乎于自然反应的把霍成君的娇躯又紧紧的向怀里搂了搂柔声的说到:“其实,纪啸也十分的渴望同成君就这样的长相厮守在一起的永不分离!现在,纪啸也因不舍成君而心里万分万分的难受!可是,为了纪啸和成君的未来,纪啸也必须冒险把一切事都做好!……”
“成君会乖乖的等着你这个‘坏人’回来的!小心些把事做好就行了!不要太牵挂成君了!以往成君不是也有人照顾嘛!……”霍成君伏在纪啸的怀里娇腻的絮语着。
“纪啸会的!为了成君,纪啸也会尽力的把一切事都做好的,以后才能风风光光的把成君娶进门……。”在霍成君‘谁说着急让你娶成君了?你这个坏人!’的娇臊嗔怪,纪啸轻笑着接着说到:“呵、呵!好、好!是纪啸着急娶成君!不过,有一件事纪啸还是要同成君说:纪啸去宫里办完事后,可能就不会再回到霍家了?成君也应该知道:义父(苏武)年老多病的急需亲人承欢膝下的照料。故而,纪啸办完事回来后,很可能就要常住在义父家里了。不过,这样也好,三媒证的提亲时,也会便利了许多。呵、呵!”
然而,令纪啸没想到的是:纪啸的随意之言,却引起了聪颖的霍成君的无限情愁。而霍成君的‘愁’之所在,则是纪啸并没往深处想的,而且还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一个他同霍成君终成眷属的障碍。……
“唉……!”就听霍成君仿佛十分忧郁的叹息了一声接着纪啸的话说到:“坏人哪!你今天咋也有些比成君还笨了?那日你说完是苏老侯爷的义子后,成君回去细细的想了想:爹爹、娘亲对成君视若掌珠的好着哪!只要成君抵死的要嫁你这个坏人!想来爹爹和娘亲不高兴也会不得不应承。可是、可是,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哪!成君不好说过往之事的对错,也无法分辨出对错。可是、可是……。”
霍成君的幽怨絮语虽然说不下去了,但纪啸听明白了霍成君话里话外的意思的同时,也不由得内心感到了一阵的黯然。事实上,霍成君的担心也并非是无的放矢,而是必然要存在的!
堂而皇之的‘霍、苏’两家联姻,实际上最大的障碍还是应该在纪啸这一方。虽然现在门第差异大致可以算是般配了,但随之也又有其他的问题出现了。为了博取更大的声望,能同操守楷模的苏武联姻,也许对把权力视作‘第一生命’的霍光来说还有通融的可能?但对于年老孤独、还性情十分执拗的苏武来说:根本就是难以接受的!现在的苏武,已经是到了既不求名、也不求利的状态。在名誉上已经无人可比的苏武,确实很难接受儿子间接地惨死在其手的霍光成为‘亲家’。在苏武这种心理状态下,又安能轻易的说服苏武去做理应是由男方主动提出的‘请媒人上门去求亲’?
霍成君虽然因其天性的活泼、跳脱而不太爱用脑子,但由于遗传基因的优良(大汉朝一代军魂霍去病的侄女儿、一代权臣霍光的女儿),也赋予了霍成君十分聪颖、灵慧的头脑。涉及到自身情感的寄托,霍成君女性心思细腻、考虑周全的特点当然要优于纪啸;并虑及到了二人未来可能需要面对的很多困难。
不仅‘霍、苏’两家的积怨是一个十分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且纪啸还有一个根本就无法同霍成君宣诸于口的最大隐秘障碍:那就是纪啸曾经同霍显发生过不正当的关系。同人家‘老娘’曾经‘胡天胡帝’的发生过说不清楚的关系,如果还必须面对人家‘老娘’的去求娶女儿,这不成了滑天下大稽的笑柄吗?这个障碍,在双方的心理上就存在着连自己都很难接受的一道‘坎儿’!
车到山前必有路。同霍成君感情归属所存在的障碍,特别是因同霍显发生过的不正当关系而必然以后要面临到的霍显的从阻挠,纪啸也并非不是没有想到,而是在其内心里总还是坚定着一个信念:不管千难万险,有情人终会成为眷属。如果连倾心爱恋自己、自己也无限牵挂的女子都无法保全,自己还何言‘大丈夫要有所作为’?
听到霍成君对二人未来结局的忧虑和担心的絮语,对纪啸震动最大的其实还是因此而又使纪啸联想到了在绝对的权力争夺上的残酷和无情。其的残酷和无情,令纪啸这个旁观者都感到了一阵阵心悸的周身直冒寒气!……
想想十几年前,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署理大汉朝的财政、一生竭尽禅智的为汉武帝的北征大计呕心沥血的原‘三公之一’御史大夫桑弘羊。由于为了保证北征的军需筹措,桑弘羊不得不对举国采取了竭泽而渔的财政政策,因而也就造成了桑弘羊自己在朝野上下的诋毁、谩骂声不断。
在汉武帝刘彻死后,知道自己声誉不好的桑弘羊,只能是采取了‘夹着尾巴做人’的低姿态。然而,就是这样,桑弘羊也仍然没有逃脱走向断头台的命运。究其原因,霍光也并不是因桑弘羊与自己争夺权力而下的狠手,而是因十分的忌惮桑弘羊的才智。把话说白了:你桑弘羊活着一天,霍光就寝食难安的担心你桑弘羊会给自己‘使绊子’!
其实,从客观角度来说,纪啸和霍成君在忧虑方向上的差异,其实也就是体现在性别上的差异。往往有一句话:多情女子负心汉。女性对情感的倾注,甚至几乎可以达到了倾注生命的全部。而男性,则因其要所承担的责任过多,而自然而然的也就形成了‘好男儿志在四方’这种仿佛是在自圆其说的心理状态。
第九十一章 情寄深宫 (二更)
“坏人!别想了!以后、以后如果真的双亲等不允?成君、成君可以跟着你这个‘坏人’私奔哪!怕啥?成君才不怕吃苦哪!只要成君能与你这个坏人在一处,做个寻常百姓又有何妨?……”紧紧的蜷伏在纪啸怀里的霍成君,听纪啸半晌没有说话,活泼好动的她不由得轻轻的仰起了臻首,看向了眉头紧蹙陷入沉思的纪啸……。
霍成君见纪啸仿佛是陷入了深深地思虑当,就有些母性泛滥的伸出了一支白嫩、温软的玉手,轻轻的抚摸着纪啸的脸颊,轻柔的絮语着。霍成君的娇腻痴语虽然因少女的纯真而显得十分的稚嫩,但以她这样一位备受宠溺的豪门贵女能说出这样信誓旦旦的誓言,可见其对纪啸的情根深种。
轻轻的伸玉手抚摸着纪啸的脸颊的霍成君,见纪啸只是抬起了大手抓住了自己温软的小手,仿佛无意识的在自己的脸颊摩挲着,并没有接自己的话茬儿,好像还沉浸在无边的思绪;就在纪啸的怀里轻轻蠕动着娇躯上挺,把自己的细滑、温热的俏脸贴在了纪啸的脸颊上摩挲着絮语:“坏人!还想?都快到‘成衣铺’了!也不知这一去要多少时日?成君会惦念你这个‘偷去了成君心的坏人’的!......”
马车的车厢内因只坐着紧紧的相依相偎在一起的纪啸和霍成君两个人,虽然显得十分的宽敞。但因霍成君几乎是腻在了纪啸的身上不断的说出的娇颜细语,纪啸自然是听得清清楚楚。但由于纪啸脑海里不断的涌现出因霍成君之前的娇语所勾起的纪啸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过、但却仿佛血光飞迸的不断在眼前出现的残酷场景,使纪啸的神思一直沉浸在震撼和惊骇之。因而,纪啸才有些漠视了霍成君的娇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被霍成君一而再的亲昵举动、深情款款的娇语把思绪给拉回现实的纪啸,不免也被霍成君少女的无限痴情所深深的感动,心潮滚滚的热流涌动间,不由得显得有些粗鲁的双臂紧紧的环搂住了霍成君凸凹有致的美好娇躯;脸颊同霍成君细滑、温热的俏脸摩挲间,大嘴也在忘情的在霍成君的嫩颊、樱唇间不停的亲吻着:“成君放心!纪啸就是舍弃性命,此生也不会让成君受一丁点儿委屈的!纪啸……。”
娇羞的臊得俏脸殷袖、滚烫的霍成君,下意识的仿佛欲拒还迎的闪躲着,也不由得伸出温软的玉手轻轻的掩住了纪啸的大嘴:“嗯、嗯,坏人、坏人!不许你这样说!成君、成君此生不能没有你这个坏人的!......”
“咯、咯!你这个坏人今天咋这么笨哪!……”同样有些意乱情迷的霍成君,在纪啸的怀里娇躯扭动间,无意眼角瞥到了纪啸跳上马车后随手放到身旁的‘凌风断刃’,就仿佛又恢复了其固有的活泼、跳脱性情的‘咯咯’娇笑出声,娇痴的挪揄起纪啸来。
情感有些迷茫的纪啸,被霍成君的娇笑挪揄弄得一愣,随即顺着霍成君的目光也看到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凌风断刃’,也就反应过来霍成君是在嘲弄自己什么,讪笑着解释到:“呵、呵!成君不要笑话纪啸!一来,此刀纪啸总是带在身边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因而就不免随手又带上了。二来,纪啸交代别院要离开些时日时,说的是要回家乡;不带上防身的兵刃也有些说不过去。纪啸知道去内宫不能携带利器,现今也只好让成君再代为保管了!”
嘴里向霍成君解释着的纪啸,心里也不由得暗自的自嘲着:都说‘贤内助、贤内助’,看来霍成君现在还真成了自己的‘内掌柜’的了!自己仅有的两件物品,现在都要归她了!
“知道了、知道了!成君会代你好好保管、每天替你擦拭的!成君还以为你傻得要把刀也带进皇宫内院哪!嘻、嘻……!”娇俏的嬉笑着的霍成君,此时翘臀早已经坐到了纪啸的膝盖上,微微的调整着坐姿、娇躯侧扭间,因提到了纪啸的‘凌风断刃’的联想,霍成君也不免玉手轻抚着自己高耸的酥胸娇羞的絮语:“你、你那方玉牌,成君放在那里都、都不放心!早、早就贴身挂在衣内了!一动就、就凉凉的!好像你这个坏人轻薄成君似的。成君、成君好害羞的!……”
霍成君少女的春情洋溢间,不免又让纪啸情潮泛滥的紧紧的搂住了霍成君的娇躯,无言的深吻着霍成君滚烫的玉面,表达着自己同样也对霍成君的无限依恋和感动之情。……
女为悦己者容!已经有些适应了纪啸显得有些霸道的怜爱、亲昵肆虐的霍成君,仍不免羞涩的承受着纪啸的猖狂骚扰的同时,也仿佛是在推波助澜的娇臊的絮语着:“成君、成君昨夜想到不知那天才能再见到你这个坏人,好久、好久都睡不着。晨起、晨起成君想到要来送你这个坏、嗯、坏人,成君就、就擦了些脂粉。可是、可是,成君以前也不愿意用啊!反而觉得不舒服、也好像太假了!成君、成君就又洗去了。反正你这个坏人喜欢的是成君原来的样子,成君也就这样的出门了......。”
霍成君的娇言絮语,也使大嘴忙不过来的纪啸,暂停了‘忙碌’,脱口赞叹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成君这样纪啸才喜欢至极呀!……”
“嗯,你这个坏人!没想到你还这样的会讨成君喜欢?也这样的看重成君!成君好高兴啊!还有啊!皇宫里不比别处,你这个人不愿意对人低眉顺目的,可千万要藏点儿拙呀!不要总是用一种毫不畏惧的眼神看人!万一惹怒了皇后、冲撞到圣驾?成君会为你担心的!还有,成君带了些银钱,你拿着,也许也会用上的!嗯……。”仿佛妻子送丈夫远行一样的霍成君,甚至已经像‘开门延盗’似的、任由纪啸在自己神圣的酥胸、翘臀上抚摸、轻揉,娇腻的瘫软在纪啸的怀里,樱唇微张娇慵的喘息、翕合间,殷袖着俏面还在不厌其烦的不停嘱咐、告诫着纪啸……。
浑厚、高耸、肃穆的混袖色宫墙,彰显着深宫内院凛然不可侵犯、不可亵渎的威严;厚重、宽大的宫门,宫门前两行排列整齐、盔明甲亮的雄赳赳的守门御林军,也无不彰显着泱泱天朝上国至尊掌控天下之处生杀予夺的权威……。
已经改变了身份的由霍府别院总管变成了‘裁缝’兼‘挑夫’的纪啸,担着两大箱子霍成君昨日赶工准备好的服饰,跟在前面领路的宫女的身后,逐渐的走近了庄严的皇城宫门,即将进入世人敬仰、亿万人朝拜的皇宫内院……。
挑着担子、也是有些听进去了霍成君的嘱咐、刻意的低着些头的纪啸,亦步亦趋的跟在领路的宫女身后,时而回头侧目望一下身后远处遥送自己、因离别而大大的杏眼已经忍不住满含了雾水凝望着自己背影的霍成君,一咬牙,坚定的迈开步子走向了人生旅程的另一个结局难测的开端……。
第九十二章 一步登天 (三更 求收藏!!)
虽然有皇太后上官婕贴身宫女的引路,但担着两大箱子服饰、现在的身份是‘裁缝’兼‘挑夫’的纪啸,还是受到了守卫皇城宫门的御林军的严格盘查和询问;甚至连纪啸身穿的这个时代的流行下衣‘灯笼裤’、也要解开畔腰的丝带检查一下(检查是否怀有利刃),让纪啸男性本身所具有的‘零部件’也接受了一番习风的洗礼!
接受过了十分严格的盘查和询问,纪啸才在皇太后所派宫女的引领下进入皇城。进入皇城后,令纪啸犹然升起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基本上是以混袖、明黄为主基调的皇宫内院,放眼望不到头儿的高耸的亭台楼阁、气势恢弘的各处深宫、大殿,无不彰显着一种令人犹然起敬、必须小心翼翼的威严。
当然,皇太后上官婕派来的贴身宫女领纪啸走的并非是皇宫内院的正面大道,而是走的宫内寻常侍候之人(宫女、太监)所走的便道。即使这样,也同样让纪啸对皇城的雄伟、壮观而惊叹不已......。
在西汉时期,皇宫内院虽然宫殿节比鳞次的冠盖如云,但有几个固定用途或是由固定级别人物使用、居住的宫殿一直就是固定专用的。其:未央宫至始至终都是作为朝会、帝王同大臣们议政的宫殿。长乐宫自高祖以后(高祖刘邦无皇太后),从吕太后(吕雉)始,则一直就是皇太后寝居之所。而掓房殿,则也一直就是当朝皇后、一朝国母的寝居之处。
纪啸既然已经开始了涉足皇宫内院的历程,当然也应该首先对大汉帝国权力枢的主人、大汉帝国名义上的掌控者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的出身来历作以大致的说明。之所以说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是大汉帝国名义上的掌控者,而不是实际的掌控者;自然是因为有大权独揽的‘大汉朝第一人’老霍光的存在。
前已经提到,现在大汉帝国的至尊帝王汉宣帝刘询、刘病已,乃是在汉昭帝刘弗陵因病早逝、群臣公议推举的昌邑王刘贺登基前因行为极其的不检点被霍光强横的拉下马之后,才意外的由一介庶民一步登天的荣登帝位。而现在则是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继位登基后的第三个年头儿。十八岁登基的汉宣帝刘询、刘病已,也确实如纪啸凭借脑海存有的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来龙去脉的记忆推断的那样,现在的年龄是二十一岁、要小应该是二十三岁的纪啸两岁。
当年,因汉昭帝十岁就英年早逝又无任何的子嗣继承人,群臣公议推举的昌邑王刘贺被接来京城长安后尚未举行登基大典,入宫后就已经开始荒Yin无道的行为极其的不知检点;因而,闻报的辅政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事实上是基本上出于公心的、强硬的坚持要废除推举昌邑王为帝的群臣共议,推迟新帝的登基大典。
由于当时的霍光本就权势熏天的几乎是一手遮天,再加上因汉昭帝的去世而荣升为皇太后的皇后上官婕才十五岁、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主见和号召力。因而,把尚未举行登基大典、才忘乎所以的高兴了半截儿的昌邑王刘贺拉下马也就成为了定局。随后,掌管御林军的车骑将军张安世就率羽林把昌邑王刘贺及其跟随而来的王府亲随一同驱逐出了京城长安;同时,还因劝谏不利、放任昌邑王刘贺的荒Yin等罪名,牵扯到了内廷卫尉龚遂、王吉等被下狱治罪。
昌邑王刘贺虽然被驱逐出了京城长安、失去了继承帝位的资格,但大汉帝国毕竟还是需要一位至尊的帝王,大汉朝廷也不能长期的无主。在这种情况下,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后将军赵充国、以及御史大夫蔡义等朝廷枢的重臣经过连日通宵达旦的商议、遴选,最后,由以后麒麟阁功勋名录排位第的、当时的光禄大夫(属于帝王的近臣、无固定的职司、按帝王的随时旨意承担职责,几乎就相当于现在的央办公厅主任。)丙吉提出:由于大汉朝立国已经数代,皇室子弟因享受尊崇而大多德行有亏。目前,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寄养在民间,现已年有十八、岁。据从民间了解得知:其颇通经书、且是一位良材美质的少年。莫不如禀明皇太后首肯,推举刘病已为帝。
其他的且不言,就仅刘询、刘病已本身是成长在民间、且还是一位少年人极易掌控这一项,就十分的符合手握有大汉帝国大部分的权利、也并不想让出半分的老霍光的心意。因而,霍光等就禀明了还是少女、才十五岁的皇太后上官婕以后,就把刘询、刘病已接入了皇城,稍作考察,也就被拥立为帝。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即位之前,其实本名就是刘病已、字次卿;即位以后才改名为刘询。也可能是为了念旧?同时也就把原名‘病已’改为了表字。
其实,世上大多的事追根朔源,都有着其必然的因果关系。
说到刘询、刘病已的出身,他原本是汉武帝刘彻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当年,因‘巫蛊之祸’(与本书无任何关联、就不详细解说了。)尚在襁褓的刘询、刘病已随同其爷爷戾太子刘据一同被下狱,并同时被判为了死罪。在这个时代,讲究的就是‘一人获罪、株连亲族’。
当时,汉武帝已近垂暮之年,在养病期间,却意外的听术士预测(也许是丙吉所指使)天牢有天子之气。而这时,也正是汉武帝下旨要全部处斩戾太子刘据亲族之时。也不知道此时已经因年老有些昏聩的汉武的是怎么突然的就来了个良心发现?就又重新下旨把戾太子极其亲族改为了监禁。其实,也就等于是‘终身监禁到死’而已。
而当时之前身为廷尉监的丙吉(天牢监狱长),巡视天牢时无意就看到了还在襁褓呱呱叫的婴儿刘询、刘病已。心存怜悯之心的丙吉就特别的交待狱卒:要好好的善待这个婴儿。并还给刘询、刘病已挑选了两名分别姓赵、胡的女犯轮流对婴儿的刘询、刘病已进行哺||乳|。因天牢条件极差、且刘询、刘病已还是个婴儿,刘询、刘病已不免经常的得病,丙吉又多次的延请郎给其诊病。
因刘询、刘病已年龄毕竟太小还是个婴儿,感觉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的丙吉,就又偷偷的把刘询、刘病已抱出了天牢,交给了刘询、刘病已的外祖母史贞君。史贞君见到外孙自然是也关爱、怜悯兼而有之,也就偷偷的把刘询、刘病已送到了民间寄养。
而在汉武帝临终之前,此时的戾太子刘据等也早已经死在了天牢。也不知汉武帝此时又是因何而良心发现?竟然在病榻前传旨让把自己的曾孙刘病已放出天牢、收养到掖庭(内宫)。而此时的刘询、刘病已其实早已经被丙吉偷出后寄养在长安城外的民间。接到旨意的丙吉,就又忙不迭的又把刘询、刘病已接回了长安,送交给了掖庭令(相当也内宫日常事务总管)张贺。而本就是车骑将军张安世同宗的张贺,也就顺势奏请了已经病入膏肓的汉武帝刘彻,主动请缨的要求奉养刘询、刘病已,并得到了汉武帝的首肯。
自此之后,直到被推举为继任皇帝,刘询、刘病已其实一直都是在车骑将军张安世和后来的光禄大夫丙吉的教养、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当时丙吉趁机推举刘询、刘病已为帝,其也可能有他与车骑将军张安世早就串通好了的原因?老霍光虽然是在大汉朝一手遮天,但阴影遮盖下的某些东西他反而是更难被人看到和感知!
第九十三章 皇宫内院
世上有许多出乎于意料之外的巧合,也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相悖。以往曾经居住过两位强横霸道、甚至可以说是威慑着大汉帝国天下的皇太后‘吕太后和窦太后’的长乐宫,现在却居住着一位毫无任何威信、几乎是任人摆布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
与以往的吕太后和窦太后相比,根本与在位的帝王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甚至还要比刘询、刘病已小上几岁的上官婕,事实上几乎也就是等同于摆在那里供人瞻仰的一尊木雕泥塑。说来也确实令人惊奇!如果历史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大约二十年之后,才刚刚年近四十岁的上官婕还会成为太皇太后哪!
然而,即使是供奉着的木雕泥塑,也同样会被粉饰上一层金碧辉煌的外壳;也会有无数的善男信女去焚香叩头、顶礼膜拜。被领到皇太后上官婕居住的长乐宫的纪啸,在领路宫女的示意下,等候在宽敞、空旷、考究的大殿外厢,等候着前去通报的宫女请得皇太后上官婕的懿旨后,自己才可以入内前去觐见。
入乡随俗、羁旅随缘。本性有些孤傲、倔强、等侯在长乐宫大殿外厢的纪啸,其实也并没有因入宫后繁琐的规矩颇多而感到有太大的不适,也只是感觉有些厌烦而已。
逆旅磨练意志!也许是与纪啸原有的、自己寻不出脉络的固有意识所形成的理念有关?也许是纪啸来到京城长安之前和初到京城长安之后的窘迫际遇所致?现在的纪啸,对一些可以顺其自然、没必要刻意的去抵触的东西,也并不太在意。万事随缘,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其实,这就是做大事者所必须拥有的品质。用简单的两个字概括就是‘适应’!由此看来,现在的纪啸,已经初具了一位成就大业者的潜质。
其实也并没让纪啸等待过久,原来给纪啸领路的那名宫女,就已经身后跟着四、五名身着罗衫、彩衣的宫女出来了:“太后陛下传懿旨要在偏殿召见你。你把这些服饰交给这些人来拿吧!”轻言慢语,出宫去接纪啸的宫女可能是在长乐宫的身份也不算低?她向纪啸说着的同时,也示意跟她而来的那几名宫女去抬那两大箱子服饰。
由于程序繁琐,规范颇多。事实上,从上午出门到现在,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时辰,现在按纪啸的估计已经是过午时分。纪啸望着个个身材苗条、婀娜多姿的宫娥彩女,不由得无声的脸上露出了浅笑:“诸位纤纤弱质的,还是由在下来担着吧!时光已经不早了!再不快一些,可能待皇太后陛下试完服饰,皇城就要关宫门了!在下今天也就出不去皇城了!”
纪啸边推脱着,已经毫不迟疑的重新又担起了两大箱子的服饰。至于纪啸话说的是真话是假话?可想而知!其实,这就是以一件事来遮掩另一件事实施过程所应遵循的技巧。把本就是虚应故事的遮掩之事做得细致入微、仿佛一切都是在为遮掩之事服务一样,自然也就能让真正要去做的事保持在高度的隐秘之。
今天还能出皇城?那纪啸不就等于一事无成的白跑内宫一趟了吗?纪啸之前的所有谋划也不就几乎等于‘泡汤了’吗?如果再拖些时日,许皇后的肚子‘瘪了’!那也等于到了许皇后的大限之期了!然而,事实上是心急如焚的纪啸,为了达到目的,此时却又不得不故作轻松的先装扮好自己这个‘裁缝’的职业。欲速则不达,世事就是这样的弄人!
“好吧!这样也免得太后等得着急了!”那名之前给纪啸领路的宫女略微迟疑了一下,还扫了纪啸肩头那根其实仅有三、四尺长单薄的竹扁担一眼,就同意了纪啸的意见。从这名宫女的言行上来看,其实也同样显现出了她的心思缜密和她是在长乐宫具有一定身份的人。
要知道,帝王的话金口玉言的那叫‘圣旨’!帝王他‘老娘’太后、帝王他‘老婆’皇后的话那叫‘懿旨’!都同样是不允许有一丝一毫违背、篡改的!反之就是死罪难饶!而这名宫女可以适当的加以通融,可见其并不担心会受到皇太后上官婕的责备。
同时,她又有意识的扫了一眼纪啸所使用的扁担,其实则是在看这条扁担具不具有可能的攻击力。怀不怀疑纪啸会对皇太后上官婕具有什么企图且不去说,但却必须要有所防范。万金之躯的皇太后即使是汗毛倒了一根,也可能会掀起轩然大波的?如果因服侍之人的不小心让皇太后出现了差池,同样也会造成无数颗人头落地的惨剧发生。
重新担起两大箱子服饰的纪啸,边走间,边望着婷婷娜娜的行走在自己身前左右的这一小群花季年龄的宫女,内心里有些好笑的想起了入宫之前霍成君含有着少许醋味儿的对自己的娇腻叮嘱:“进入皇宫以后可不要乱瞅乱看哪!皇宫里妖娆好看的女子多了去了!可别把你这个坏人给看花了眼哪!”
也确实如此!婷婷娜娜、彩衣飘飘间,这一小群宫女不仅都具有着花一样的年华,而且个个也生得堪称标致。窈窕多姿的高挑纤细的身材、新剥蛋清一样嫩白的肌肤、柔和圆润的脸颊、搭配得极其合理的五官.......。如果放到民间,个个都会成为慕美者趋之若鹜的对象。
也勿怪当初已经年过知命(五十)之年、而且还一直生活在花团锦簇之的昌邑王刘贺,一入皇宫就忘乎所以的忘记了自己尚未完全的高枕无忧,难以抑制的就开始了“乱砍乱伐’!最后,生生的把一个几乎到手了的皇位又给弄丢了!色不迷人人字迷嘛!
其实,一个时代对女性的审美角度和观念也各有不同。而在两汉时期,对女性的审美则是偏重于汉民族传统的古典式审美观念。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当古代四大美女貂蝉出场时,有一首这样的诗句描写: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花好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把貂蝉比喻成为了有‘掌飞燕’之称的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见当时是如何的崇尚女子体态的窈窕多姿!其实,这也同现今对女性的大众审美观念差不多。
然而,历史发展到另一个历史阶段,也曾出现过有悖汉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那就是与纪啸所处的时代还要向后推延近千年的隋唐时期。环肥燕瘦,说的就是两个时期不同体态的女性代表人物:赵飞燕和杨玉环。‘燕瘦’就不说了,但‘环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可能也是由于隋唐时期因民族大融合才造成的审美观念有所改变。说得粗俗一些,当时由于各个夷族的融入原(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