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部分阅读
若不带一丝感情的开口道:“罢了!起来吧!……”
随后,少女皇太后上官婕也就马上对应声答了一句‘谢太后’就站起身的纪啸、声音还恍若真是带有着许多皇太后的威严的说到:“哀家知道虎贲副尉侍奉皇家精心、勤勉。故而,哀家现在有一项要务要委托卿家去办!现在,江南给皇庭送来的御用瓷器已经运抵了南阳。可是,以往江南给皇家进贡的瓷器,由于运途路遥、再加上监管得不小心,大多会出现破败、损坏的现象。故而,哀家现在要委卿家马上前往南阳去一趟,把江南送来的瓷器押运来京城。卿家路上千万要小心从事!切勿再像以往一样给哀家弄了一些残破的器物来。那么远运来的!哀家看着就心疼!好了!卿家拿着哀家写好的手谕,随后就马上动身前往南阳吧!愿卿家能够均是完好无缺的给哀家押运回来!”
少女皇太后上官婕根本就没有给纪啸任何的说话机会,就这样自说自话的交代完了?说完后的上官婕,如水的目光包含着意义难明的无限情意深深的望了一眼站在下面的纪啸,竟然马上就站起了娇躯、又恍若有些不舍的望了一眼纪啸之后,转身就向屏风之后袅袅的行去。她竟然说完就马上走了?
张了两下嘴还没想好怎样开口说出推脱之词的纪啸,望着上官婕离开的美好背影、恍若还隐约看见上官婕的娇躯还有些轻颤、一时之间有些发懵的愣在了那里!
在纪啸以前曾经见过几次的那名宫女的出言提醒下,纪啸才恍如猛醒一样的反应过来。此时,上官婕的美好的背影早已经消失在了屏风之后。无奈的摇了摇头、仿佛十分苦闷的讪笑了一下的纪啸,只好伸手结过了宫女递给他的上官婕的手谕,一肚子郁闷加疑惑的离开了长乐宫、神思有些迷茫的步出了皇城……。
出了皇城之后,伸手接过等候在皇城之外的赵睿递过来的马缰绳,憋了许久的纪啸不由自主的向赵睿问出了一句连他自己随后都感到十分白痴的问题:“你说,这个时候太后让我去南阳押运贡品瓷器是什么意思哪?”
望着被自己问得直发愣、不知从何答起的赵睿一副迷惑的表情,纪啸不禁自嘲似的无奈一笑:“呵呵!不说了!走吧!让我在路上好好想想!”说完,纪啸就牵着马、身后根着同样也牵着马的赵睿,就恍若大白天闲极难忍逛起了长安街景似的、漫步向苏府的方向走去……。
两汉时期,皇家御用的瓷器(也就是所谓的‘官窑’)大多来自于余杭的上虞所烧制。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越窑’。想想,在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的古代,从江南的余杭渡过长江、几乎是要兜大半圈、行程千里开外的运抵京城长安,可能没有一部分的破损吗?现在,少女皇太后上官婕也不知道是‘哪根筋错了位’?竟然让纪啸马上就去南阳接运江南送来的贡品瓷器。
京城长安距南阳也要有五百里开外,押运这种易损的器物还不能走得过快。这一来一往的!没有月余的时间又怎么能够押运回来呀?上官婕摆出这么一个要多么正式、有多么正式的场面来召见自己交代这件事肯定是大有深意!她不是在有意的给我找点儿事把我特意的打发出京城长安吧?她的头脑机敏到这种程度?竟然能够估计到了我同老苏武商量的事?纪啸不禁心里有些惊骇的暗想。……
第一百九十五章 灵光一现 (三更 求收藏!)
现在的纪啸可是彻底的开始犯了愁!
主张让汉宣帝御驾亲征的前往大漠,即使是老苏武把一切工作做得十分的到位,在朝堂上得到通过估计也要等到明天的下一次朝会。
今天的朝会老苏武所能做的,也就仅仅是先同与他关系莫逆的魏相、丙吉、张安世等重臣商议、沟通好并在朝会上适时的提出来。当然,提出来之后,肯定就要惹来大部分不明内情的朝臣们的强烈反对。涉及到一朝帝王的生命安危,即使是为了博取帝王的欢心,也会有朝臣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加以强烈的反对。随后,经过一场各执己见的激烈争论之后,今天的朝会也就肯定会毫无结果的草草收场了。
散朝后老苏武等需要做的乃是:私下里秘密的觐见汉宣帝,向汉宣帝说明之所以坚持要御驾亲征的原委。随后请求汉宣帝,让汉宣帝以帝王的至高无上身份在明日的朝会上强行决定御驾亲征。
想来由大部分汉宣帝的嫡系、重臣出面的情况下,私下里说服汉宣帝应该并不难。这样,很可能汉宣帝在老苏武等觐见之后、就会马上的先行召见纪啸?同纪啸敲定下来一切的具体事宜,为明日的朝会作出最后的决定做好前期的准备。
这样一算,即使是最后作出汉宣帝御驾亲征的决定,也要等到明日的朝会之后。而这期间,纪啸就必须随时的等待汉宣帝的召见。当然,即使是明日的朝会上决定了汉宣帝的御驾亲征,前期的其他准备工作、以及最为重要的调军工作,也要经过几天、乃至近十天的准备。大致算一算,以匈奴现任大单于壶衍鞮为首的群胡给汉宣帝限定的时间是一个月,长安城距大漠深处的汉、胡两军的开战之地约有千里,按正常情况下的行军速度,急赶一些时间上还是来得及的。
而纪啸,现在所犯愁的也并不是自己要在长安城等侯一天、或是两天的等待汉宣帝的召见。凭他同少女皇太后上官婕的这种恍若存在着浓重亲情的‘兄妹’关系,纪啸即使是再往后拖上几天南阳之行,估计上官婕也并不会因此而怪罪纪啸。
纪啸现在所发愁的是:自己只要是南阳之行成行了,以恍若‘老牛拉破车’一样押送瓷器的行进速度,可能一个月也未必能够赶回长安城?这样一来,即使是给纪啸插上一双翅膀?他也追不上汉宣帝大漠御驾亲征的汉军了!那么,纪啸同老苏武熬了半宿的夜才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御驾亲征、李代桃僵’的办法因失去了纪啸这最为关键的一环,可能也就等于流产了?
现在,因圣命难违的必须遵从少女皇太后的懿旨,纪啸已经没有办法和理由来推脱南阳之行这件事了。又因纪啸并不具备立身朝堂的资格,他也没有办法去阻止老苏武等在朝堂上提出‘御驾亲征’的建议。现在,倒不是说纪啸没有主动去求见汉宣帝的条件。而是,即使是纪啸主动去求见并见到汉宣帝,那他又怎么能张得开嘴去让汉宣帝来决定他是听皇太后的、还是他听汉宣帝的?那他岂不就相当于把两件事都恍若当成了儿戏?
故而,纪啸在暗自的埋怨自己有些作茧自缚的同时,现在也确实愁得一时有些抓耳挠腮、却又茫然无计!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两条路摆在纪啸的面前,走那条、又不走那条?纪啸确实也就是根本的无法取舍。
纪啸身后跟着赵睿,一路脚步踯躅的回到苏府。进入府门后,纪啸迎面就望见了从里面走出来的浅笑嫣嫣的、衣着艳丽、已经多日没见到的霍成君。望着显得十分兴奋、俏脸高兴得像盛开的鲜花一样走过来的霍成君,纪啸有气没处撒的在心里暗自怨怼着:你还笑?我都让你那个大外甥女皇太后给逼到死胡同里了!
现在的霍成君,早已经因仿佛几乎把苏府当成了半个家一样经常的流连于此,再加上其在个性上本就偏于大胆、开朗,因而霍成君现在在苏府说话、行事已经恍若女主人一样的甚少忌讳;虽然现在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风姿绰约的霍成君笑颜如花的迎上来,已经娇脆的开口说到:“回来了!成君过府来就听说你被皇太后给召进宫去了!今日咋没直接去城外的军营哪?愁眉苦脸的干嘛?不是因也听说出征大漠的汉军受困而有些着急吧?听到了又能怎样?这事儿自然会由圣上和朝臣们去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担忧你也帮不上什么忙呀?何必又白白的自寻烦恼?”
见到纪啸的霍成君,因兴奋而显得话语很多的娇脆的说了一大套半含着宽慰的话语的同时,也因比较了解纪啸的个性、显得女性永远比男性心细的早就看出来了纪啸显现出一副‘苦瓜脸’的心事重重的样子。
“成君今日来得好早啊!一下子就看出纪啸心里有事了?不是因为大漠汉军受困的事,是因为今日皇太后所托付的事而一时踌躇难决、不知……。”边回答着笑语入珠的霍成君、边把马缰绳扔给身后的赵睿的纪啸,见扬着俏脸紧盯着他看、一副欲张口追问缘由的着急模样,就忙挥了挥手接着说到:“入府再细说吧!别站在外面说个没完了!”
以往一贯张扬、好胜的霍成君,现在见到纪啸却就恍若‘小猫’一样乖顺的轻轻地点了点臻首,乖巧的随着纪啸迈进正宅、穿过回廊向苏府的正堂走去……。
其实,对于在京都长安城‘名声显赫’、有着胭脂虎之称的霍成君,苏府的一众下人、仆妇早已经对她有了私下里的颇多议论。苏府的下人和仆妇议论自然也不免感叹霍成君见到纪啸的表现: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迈进苏府正堂的纪啸,一抬头就看到正堂迎面的几案上正用一个瓷罐生着一大篷盛开着的鲜艳的鲜花,隐约还仿佛有缕缕的花香传入纪啸的鼻端。
“嗯,成君路过街市,看到有卖鲜花的,就买来了一大篷拿过来用水给生上了!不好看吗?”旁在纪啸身侧的霍成君侧目瞥见纪啸一进正堂就盯上了几案上的鲜花,就轻声的开口解释道。
“对呀!太好了!成君真是纪啸的福星啊!……”紧盯着几案上的鲜花、脑海灵光一闪的纪啸,不禁惊喜的赞许出口的同时,也有些兴奋过度的侧身一把搂过身旁的霍成君的香腻娇躯,在霍成君娇臊的‘哎呀’一声娇呼、躲闪间,重重的在霍成君滑腻的脸颊上亲吻了一口……。
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身有术
清晨就早早起身的纪啸,胡乱的洗漱了一下、进了些食,就带着同样也早早的赶到苏府来会合他的赵睿,迎着朝阳、踏着晨露赶往了长安城外的军营。
赶到了军营,纪啸紧急的把自己的助手兼结拜兄长张、甘二位延寿和陈汤召集到一起,马上就一刻不停的认真布置了一番之后,就又带着赵睿翻身上马冲出了军营。重新离开军营的纪啸和赵睿并没有再次的返回长安城,而是抄近路直接就东下、马不停蹄的赶往了南阳……。
昨日因娇娇女霍成君用清水生鲜花的提醒,纪啸猛然的就想起了一个可以把南阳的御用瓷器快速的运抵京城长安、却不用担心瓷器易损的特点而有所损坏的绝妙办法。因而,惊喜之余不免就在行为有些过激亲热的爱怜了恍若自己‘未婚妻’一样的霍成君一番……。
在同袖云罩面、花容欲滴、欲拒还迎的霍成君无尽缠绵、亲昵的过程,纪啸也把自己同老苏武所商量出来的拯救大漠深处受困汉军的办法、以及少女皇太后上官婕交代给自己的任务毫无保留的告诉给了霍成君。
经过了化解‘许皇后被下毒谋杀’事件的惊险历程之后,现在的纪啸也对霍成君十分的信任。纪啸也从内心里赞许表面上个性张扬、好胜、活泼好动的霍成君,实际上还有着一颗机敏、聪慧、深通大义的七巧玲珑之心。
同样,霍成君也估计少女皇太后就这样没头没脑的把纪啸给打发离开了京城长安,也是在默默无言估计到了、并担心纪啸会去实施他同老苏武商量出来的解救被困大漠汉军的办法。
因而,霍成君在发自内心的赞叹‘太后真是聪明啊!’的同时,也玉容惨淡的显现出来了对纪啸的担忧。当然,性情上十分刚强的霍成君也并没有小女儿态的太在言语上过多的阻止纪啸,只是银牙紧咬、眼含着情泪、深情无限的娇羞的说:“此去可要千万保重啊!要知道成君在京城昼思夜想的遥遥期盼着你这个坏人快些回来!成君还等着你这个坏人早些的迎娶……!”一时之间,霍成君把一位花季少女宛若七彩梦幻般的无限柔情与不舍情郎前去孤身犯险的矛盾心态展露无遗。
耳鬓厮磨的窃窃私语、浅尝则止的无限依恋,在纪啸同霍成君沉浸在无尽的缠绵之的时候,时光也过得飞快。从朝堂上返回来的老苏武蹒跚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一对儿沉浸在缠绵、依恋之的少男少女的旖旎场景……。
一切均是在按照着纪啸的估计方向发展着,回府的老苏武同还在有些娇臊不堪的霍成君略略打了声招呼,马上也就告诉纪啸:赶快进宫!汉宣帝要紧急的召见啸儿。
因老苏武的意外出现、也同样给弄得一脸讪然的纪啸,随即也就恢复了脸上的庄重神色,并没有避讳老苏武在场的告诫了霍成君一句:适才所言的事切勿对人随意的言说。在羞涩的霍成君乖巧的点了点头、柔情似水的殷殷目光注视之下,纪啸转身马上快步走出了正堂,呼唤还留在府内的赵睿牵马、出府、一路急赶的就前往了皇城……。
之前,老苏武协同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车骑将军张安世等,已经在朝会上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随后有私下里联袂觐见了汉宣帝。几位朝廷重臣共同把老苏武父子彻夜商议出的、后又经过几个人朝会前后认真推敲、进一步完善的解救大漠深处受困汉军的办法向汉宣帝进行了禀报和详细的解说。
在汉宣帝满怀着歉疚之情的对老苏武说‘尔父子均乃是我大汉的栋梁啊!’、老苏武也毫不迟疑的回答‘微臣父子为大汉的江山肝脑涂地亦无任何怨言!’的相互唏嘘感慨之后,一切也就基本上确定下来。至于最后作出‘御驾亲征’的决定、朝廷的诸多具体事宜的安排、紧急调集各路汉军等等,还要有待于明日的朝会同一众朝臣公议后再做出进一步的确定。
在这个时候,几天来一直忙得昏天黑地、彻夜难眠的汉宣帝还不知道他的名义‘老娘’少女皇太后上官婕已经传下了懿旨、下决心要把他同老苏武等所确定的解救大漠被困汉军的办法的主角纪啸给打发出京城了!因而,汉宣帝也就让老苏武代他传口谕给纪啸,让纪啸马上进宫前来面见于他。
其实,纪啸和老苏武父子经过彻夜筹思、商议出来的解救大漠被困汉军的办法归纳总结简洁一点也就八个字:御驾亲征,李代桃僵。
既然以匈奴现任大单于壶衍鞮为首的一众胡人已经给大汉下了最后的通牒:非大汉的现任帝王汉宣帝亲赴大漠进行洽谈不可。那么,就莫不如遂了胡人的心愿的、并借以迷惑胡人视听的恍若大汉朝真的有些屈服于了一众胡人的巨大压力的、调集各路汉军随同汉宣帝来个‘御驾亲征’。
所谓‘兵者、诡道也’,待汉宣帝御驾亲征的汉军开到大漠与现任匈奴大单于壶衍鞮等一众胡人首脑约期相见之后,就由与汉宣帝外貌极其相像的纪啸行‘李代桃僵’之计扮作汉宣帝的摸样前去赴约。
由于汉宣帝的亲自赴约,一众胡人首脑也必然会如临大敌的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由纪啸假扮的汉宣帝这方面。这样,由汉宣帝御驾亲征、前往大漠增援的汉军就可寻机适当的调动、对围困原有汉军的各路胡人铁骑采取突然袭击,争取在由纪啸假扮的汉宣帝与群胡会晤期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救出原来被困的汉军。
至于孤身犯险的深入到胡人重重围困的势力范围之内的纪啸的安危,那就只有靠纪啸自己去随机应变了!反正纪啸也早就想好了:自己即使是在根本无法脱身的情况下,也不会去学现在他还无法完全的确认、不知道真假的祖先纪信那样等着被活活的烧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也许在同壶衍鞮等胡人首脑会晤期间、抽冷子把壶衍鞮给摁倒坐在屁股底下,自己还能化险为夷也说不定哪?
因而,在进入皇城面见到汉宣帝、汉宣帝一再的对纪啸恍若情深意重的言说‘爱卿一门皆是我大汉的忠良。爱卿也要千万的保重!朕还要等着爱卿凯旋而归后帮扶着朕一同治理好大汉的江山哪!’之后,纪啸却仿佛无所谓似的宽慰着汉宣帝笑道:“万岁放心!岂不闻‘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也许微臣还会给万岁带来个意外的惊喜也说不定哪?
当然,纪啸随后也把少女皇太后上官婕急三火四的派自己前去接押御用瓷器的事禀报给了汉宣帝。在汉宣帝沉吟着以一副迷惑的表情望着他的时候,纪啸又赶忙信誓旦旦的保证:
自己明日就起程赶往南阳,保证十几日之内就把御用的瓷器给押运回长安城、自己有一种可以保证瓷器加快运送的速度却不用担心瓷器有所损坏的办法。待瓷器运抵长安之后,自己就会快马加鞭的去追赶御驾亲征的大军。凭借自己坐下宝马绝地的优良脚程,可能汉宣帝等尚未到达大漠自己也就可以追赶上了?
最后,纪啸也显得十分无奈的说到:“微臣这样有些手忙脚乱的奔忙,实是不忍心让圣上与太后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隔阂。微臣也有些奇怪了!太后怎么就恰巧在此时选了微臣前去押接御用器物哪?也许是前次的事(化解许皇后被下毒谋杀)让微臣在太后心里留下了可以信托的印象吧?但圣上放心!微臣还知道何事为重、何事为轻!如果前去南阳之事出现耽搁?微臣也会马上的就委托他人予以押送,微臣会及时的前往追赶圣上亲统的大军!
其实,汉宣帝也同样拿本就与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皇太后上官婕没有任何办法。何况,舍身历险必然会死一生、假扮汉宣帝前去同胡人会晤的这个人选,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担当得了的。因而,汉宣帝也就只能是一脸无奈之色的默默点了点头,接受并认可了纪啸的安排。
随后,纪啸又适时的向汉宣帝推荐:自己所编练的新军在能力上现在肯定要高出普通的御林军一筹。因而,此次御驾亲征,可由自己所编练的新军出任汉宣帝的亲军。自己的几位义兄兼助手,张延寿沉稳敬业、甘延寿忠勇刚毅、陈汤多谋机智,建议汉宣帝也可以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能力加以适当的任用。得到了汉宣帝的点头默许之后,纪啸也就马上提出了告退。当然,纪啸离开时,汉宣帝也显得十分情深意重的甚至站起了‘龙躯’,对纪啸来个殷殷相送。
临别之际,本就相较于以往大汉的其他帝王显得十分‘念旧’的汉宣帝,也在叮咛间十分‘开事儿’的进行了‘封官儿许愿’:“爱卿南阳之行快去速回!朕已准备敕封爱卿为‘虎贲郎将’。只是现在还需尽量的守密,待爱卿返回时朕再对爱卿予以敕封。”话外之意不言自明,汉宣帝隐含的意思乃是在说:待你纪啸假扮成我汉宣帝前去同群胡会晤之时,才会对你进行正式的敕封。
踏着夜色走在京都长安的寂静大街上,纪啸内心里不免也对年龄上还要小自己一岁、却已经身为帝王的汉宣帝产生了无限的同情之心:自己白日里还曾有空闲同霍成君恩爱一番哪!可是,从汉宣帝苍白的面容、疲惫的状态就可看出:可能汉宣帝忙得都要有几天没有一刻的空闲、没睡一宿的囫囵觉了?想成为一位有所作为的贤明帝王,也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呀!
第一百九十七章 背道而驰 (二更)
带着赵睿快马疾驰赶往南阳的纪啸,为了尽快的到达南阳,尽可能的采取抄近路、走直线的方式,从长安城外的军营出发后,直奔东下拱卫关的两大名关之一‘武关’,穿过武关也就可以进入‘荆楚’之地、再绕过伏牛山脉、距离南阳也就不远了。
前朝的大秦,当年在战火纷飞的七国争霸,就是以雄踞关作为大本营,以潼关来挡住来自于‘关东’(潼关之东)诸国的觊觎、以武关来挡住来自于强楚的窥视,而主要的争夺则是同崇尚‘胡服骑射’的赵国在‘河西走廊’进行强力的拼争。同样,时势造英雄。在秦、赵两强的铁血绞杀,也相继诞生了战国的‘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对于汉宣帝能否十分决断的御驾亲征?纪啸认为几乎有成以上的可能。年少、睿智、能力绝佳的汉宣帝,同样也难免具有着少年人争强好胜的秉性。在大漠的蛮夷狂妄的叫嚣和十几万汉军受困于大漠的刺激下,其实已经没有了别的退路的汉宣帝,很大程度上会毅然决然的下决心、坚持御驾亲征。
就是从着眼于未来的角度去考虑,希冀自己以后会大有作为的汉宣帝,也会毫不迟疑的选择御驾亲征这条路。因大漠群胡已经嚣张的下了最后的通牒,汉宣帝如果畏首畏尾的退缩不前,必然会对汉宣帝的人望有所损伤。反之,如果汉宣帝以一种御驾亲征的强势姿态出现、并能力挽狂澜的凯旋而还?那么,也就可以使汉宣帝在朝野之间的声望提高到令人难以企及、会受到万民敬仰的高度。何去何从?少年出身贫贱、并不糊涂的汉宣帝自然会想得十分的明白!
何况,还有一项不会让汉宣帝落入险境的基本保证。那就是恍若他大汉皇室‘替死鬼儿’的纪氏这一代又出现了一位能力、才干均有不俗表现的纪啸,而且还毛遂自荐的又一次可以代替他大汉皇室的这一代帝王汉宣帝去‘慷慨赴死’!汉宣帝又安能不为?……
在汉宣帝御驾亲征之前,其实纪啸即使是等在京城长安暂时也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现在在臣属还属于低位的纪啸,现在也根本就没有资格参与到汉宣帝御驾亲征事宜的具体安排去。他也就只能是乖乖的等侯在京城,等待着御驾亲征起兵后跟随着大军出征。因而,据实说来,汉宣帝御驾亲征的大军临近大漠之前,多一个纪啸也不多出些什么、少一个纪啸也并不缺少些什么!
在纪啸带着赵睿从长安赶往南阳所走的路线上,其实在原历史的后世三国时期曾经发生了一件家喻户晓、人所共知的事件。而这个事件,所欲采取的进军路线基本上就是现在纪啸带着赵睿所走的这条路线……。
在后世的三国时期,蜀汉的名相、权相诸葛亮以一檄名传千古的‘出师表’开始了首次的出川北伐……。
在北伐之初,蜀汉以十分强劲的势头,连下陇西的天水、安定、南安数郡,诸葛亮也就在此时收下了他平生最得意的弟子姜维。而蜀汉的进军迅速、强势,也一下子就震动了北方的曹魏朝廷,令整个曹魏的朝野上下出现了手忙脚乱、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
在曹魏派军抵御连连的惨败、蜀汉大军凯歌频奏强势推进的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曹魏无奈的重新启用了当时正处于仕途的低谷期、被贬官为民寓居于宛城的一代枭雄司马懿(宛城在南阳以南、隶属于南阳郡)。
而接旨后动身赶往洛阳前去接受敕封的司马懿,在途却接到了探子的密报:蜀汉的诸葛亮策反了屯军于上庸、新城等地的原蜀汉的降将孟达,孟达正紧急的调兵准备偷袭曹魏的大后方京畿之地(在三国演义,此处交代得极其的不清楚。孟达是想叩武关偷袭长安、还是绕过伏牛山脉直接偷袭曹魏的京城洛阳?书并没有说清。)。
接到密报的司马懿,由于感到情况已经万分的危急,就极其决断的马上来了个‘先斩后奏’。司马懿随即就立刻放弃了前往洛阳的接受敕封,快马轻骑抄近路紧急的突袭上庸、新城等地,立斩了孟达,首先消除了孟达这个隐藏在曹魏心腹地的最大隐患。而在此次的突袭,曹魏开国的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年老的徐晃也不幸殒命疆场,实现了大将军马革裹尸的夙愿。
随后,出任了曹魏大军主帅的司马懿在同蜀汉的主帅诸葛亮的强力对抗,也就相继上演了马谡的‘失街亭’、诸葛亮的‘大唱空城计’等精彩的戏码……。
而后世三国时期司马懿先斩后奏突袭上庸、新城等地所采取的快捷进军路线,就是现在纪啸带着赵睿马不停蹄的赶往南阳的大致上的同一条路线,只是方向正好相反而已。……
南阳,后世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之后的一镇诸侯强藩袁术的最初起家、割据之地。在十八路诸侯讨董攻下洛阳之后、陡起内讧之时,一代枭雄曹孟德因此而发‘邪火儿’所言的:……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就是设想的袁术(字公路)出南阳直叩武关。
无论是现在的西汉以长安为都、还是以后的东汉以洛阳为都,南阳都是从京城开始直达江南的最为捷径的路途上的必经之地;基本上是属于那种十分重要的交通重镇范畴。
西汉时期,从武帝始开始把原大地划分为十三个州、并设置刺史这个官职来管辖各个州。所划分的十三州由北及南的分别是:幽、并、冀、青、司、兖、徐、荆、杨、雍、凉、益、交。而南阳,则隶属于荆州的管辖范围之内。
这其,出于朝廷央集权的需要,无论是州的主官刺史、还是州下属的郡的主官太守,均是要由朝廷来直接的任命。因而,虽然刺史的官阶要高于太守,但刺史却对太守只有管理权、而没有任免权。
这种显得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主官设置方式,也为以后的乱世之年经常出现的‘属大于主’、刺史要仰太守的鼻息而存、刺史和太守打得不可开交等怪异现象埋下了伏笔。人所共知的的例子:东汉末年冀州刺史韩馥要仰渤海太守袁绍的鼻息而存后还被袁绍所逐、北平太守公孙瓒同幽州刺史刘虞打得不可开交、南阳太守袁术也根本就不听荆州刺史刘表的号令等等……。
第一百九十八章 烫手山芋
昼夜兼程、风餐露宿的一路快马加鞭的急赶,仅仅用了三天多的时间,纪啸协同赵睿就已经赶到了南阳。这日过午时分,满身、满脸的旅程尘土、坐骑也在不断地蒸腾着汗水的纪啸和赵睿,进入了南阳城门,沿路随走随问的就来到了南阳府衙门前。
通过府衙值守的衙役向内通禀。很快,一名身着着大汉官员的官服、三十几岁的官员在几名属员的跟随下就从府衙内快步的走了出来。还没等来到等候在府衙门外的纪啸和赵睿的近前,官员就已经嗓音清越的抢先开口抱拳招呼道:“来的可是京师羽林的虎贲副尉纪大人?下官南阳太守杨恽迎候来迟,望乞恕罪!”
在任何朝代的和平时期,职官员相对来说都要较武职的将领品级稍高。虽然现在还没有规范明确的品官员等级划分,但大致比较一下:一郡的太守乃是一方的重吏,相比于武职的杂号将军是只高不低。当然,也就更要高于纪啸所拥有的副尉武职数级之多。
但有些事也并不完全是绝对的。就纪啸目前所处于的状态来说:一方面是纪啸身负着当朝皇太后的懿旨,就纯纪啸现在本身所担负的职责方面就恍若具有着见官大一级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纪啸本身还是御林军的武官。这个时代还没有太多的、准确的皇家内务的职司划分,因而御林军所承担的职责也是多方面的,既兼有着皇家亲军的职责,又兼有着皇家打手、帝王利器的职责。因而,恍若帝王绝对嫡系的御林军武官自然在地方官员眼要高上一筹。
故而,身为一方重吏的南阳太守杨恽,才极尽热情、恍若下官面见到上官一样的抢先开口、施礼。
“太守大人何必太过客气?末将也是因身受太后千岁的委派来得过急,故而打扰了太守大人的公务。末将也请太守大人海涵!”来而不往非礼也,纪啸自然是也连忙客套着同南阳太守杨恽搭上了话。
边客气的搭话间,纪啸抱拳还礼后也定睛仔细的打量了对面的南阳太守杨恽几眼。杨恽?怎么好像这个名字还挺熟悉?他可能就是几年后那个举报霍氏擅权枉法的廷尉属吏吧?暗想着的纪啸,自五路出击的汉军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变故以后,他现在对自己头脑存有的这些不明来路的记忆也疑虑重重了!
见到纪啸微皱起了浓眉紧盯着自己在看,舒眉朗目的南阳太守杨恽就含笑有些诧异的问到:“纪大人可是旅途过于的劳顿、身体有些不适?”
“啊,是呀!是呀!……”反应过来自己有点儿走神儿的纪啸,连忙换成了一副笑脸儿打着哈哈、顺着杨恽的话说到:“从京城赶到南阳,末将也就仅仅用了三日多的时光,每日里赶路几乎要达到百五十里。确实已经乏累至极了!”
“纪大人真是勤于王事呀!下官佩服之至!快请入府、快请入府!下官即刻就吩咐备好酒菜来给纪大人接风洗尘。纪大人且请入内略为洗漱、稍作歇息……。”杨恽急忙顺势奉承了纪啸一番的同时,也连忙束手延请纪啸赶快进入府衙。
也不再过分客气的纪啸含笑点了点头,转身把马缰绳递给赵睿后顺势说到:“那末将就叨扰大人了!末将的坐骑性情暴烈,陌生之人难以接近。太守大人派衙役引领着牵往马厩即可……。”
在南阳太守杨恽赶忙抬手示意一旁的衙役领着牵着两匹马的赵睿前往府衙后宅的马厩之后,在杨恽含笑束手一声‘纪大人请!’,纪啸也就在杨恽与其身后的几名属官的相陪下步入了府衙。
边行间,纪啸也有意识的示意了一下牵着两匹马而去的赵睿的背影、压低了嗓音悄声说到:“大人也切勿慢待了末将的亲兵!此子可是当朝元老后将军赵公充国的嫡亲爱孙呀!”
“哦,世人皆言‘羽林之藏龙卧虎’果然不虚也!以豪门公子如此尊贵的身份竟然只给纪大人做了一名亲随?”一副恍然的摸样感叹了一句的南阳太守杨恽,也连忙转身示意跟在身后的两名属官前去接待一下已经牵着两匹马消失在了府衙东侧的赵睿。……
草草的洗漱了一下,纪啸就在杨恽所指派的衙役的引领下来到了后宅的前堂。此时,赵睿也早已经把马匹安置好、稍稍的洗漱了一下后来到了纪啸的身侧。
步入前堂纪啸马上就对含笑迎上来的南阳太守杨恽说到:“末将尚有其余的要务在身,必须要在十日之内就赶回京城。太守大人还是先带末将去看看江南运来的御用器物吧!”
“十日?这么急吗?纪大人不知这些器物均乃是易碎、易损的瓷器吗?押运之时必须要谨而慎之!就是从江南运到南阳,尚需月余的时日。纪大人安能在十日之内就赶回到京城?”杨恽满脸疑惑之色的说到。
听到杨恽的一大堆疑问,纪啸顺嘴答道:“事有轻重缓急,末将自会尽量的想想办法。如确实无法寻到加快押送速度、缩短押运时日的办法?那末将也就只好把押运这些御用器物的事宜托付予太守大人……。”
“别、别、别!……”杨恽一着急声音已经没有之前沉稳的高了许多的连忙推脱着。因担心纪啸把押运事宜推给他,惶急得脸袖脖子粗的连连摇手、显得十分无奈的说到:
“啊,咳、咳!其实、其实下官并非是推脱这等千载难逢的为圣上、太后效命的大好时机。只是、只是纪大人不知,这些御用的器物,本应由出产之地余杭令直接押送京城、呈送给圣上和太后。
可是,以往的押送,由于路途遥远,几乎是次次都要历经数月。这期间,由于器物易损,途也难免有所损坏、甚至有一次还因遇到盗贼而全部毁损。因而,以往的余杭令也多次的受到了朝廷的怪罪和责罚。
后来,前任余杭令脑子活泛,就上奏朝廷说:由于江南前往京城路途过遥,押送一次往返要经历数月,难免会因返回过迟而耽搁了下一批的监造、烧制。而委托属官押运,却又有违圣上委其监制御用器物的洪恩。故而,其就借此恳请朝廷允其从江南只是押运到南阳、后再由朝廷派人前来南阳接运。
这样一来,其得到了圣上的允诺后,实际上也就借此躲过了因押运途出现毁损而受到责罚的可能。
可是,纪大人要把此务托付给下官,下官、下官并不是推脱给朝廷效命的机会。而是,下官从未押运过此物。如余杭令经常押运者尚常常出现无意毁损之事,下官安能确保无虞而不受到圣上的责罚?故而、故而……。”
“原来是这样啊!那太守大人就先领末将去看看器物,随后再言如何的行之吧!”还没等杨恽语音惶急兼碍难的叙述完,纪啸就打断了他的述说,并只好暂时先放弃了‘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及时的追赶上御驾亲征的汉军、委托南阳太守来押运’的想法。同(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
随后,少女皇太后上官婕也就马上对应声答了一句‘谢太后’就站起身的纪啸、声音还恍若真是带有着许多皇太后的威严的说到:“哀家知道虎贲副尉侍奉皇家精心、勤勉。故而,哀家现在有一项要务要委托卿家去办!现在,江南给皇庭送来的御用瓷器已经运抵了南阳。可是,以往江南给皇家进贡的瓷器,由于运途路遥、再加上监管得不小心,大多会出现破败、损坏的现象。故而,哀家现在要委卿家马上前往南阳去一趟,把江南送来的瓷器押运来京城。卿家路上千万要小心从事!切勿再像以往一样给哀家弄了一些残破的器物来。那么远运来的!哀家看着就心疼!好了!卿家拿着哀家写好的手谕,随后就马上动身前往南阳吧!愿卿家能够均是完好无缺的给哀家押运回来!”
少女皇太后上官婕根本就没有给纪啸任何的说话机会,就这样自说自话的交代完了?说完后的上官婕,如水的目光包含着意义难明的无限情意深深的望了一眼站在下面的纪啸,竟然马上就站起了娇躯、又恍若有些不舍的望了一眼纪啸之后,转身就向屏风之后袅袅的行去。她竟然说完就马上走了?
张了两下嘴还没想好怎样开口说出推脱之词的纪啸,望着上官婕离开的美好背影、恍若还隐约看见上官婕的娇躯还有些轻颤、一时之间有些发懵的愣在了那里!
在纪啸以前曾经见过几次的那名宫女的出言提醒下,纪啸才恍如猛醒一样的反应过来。此时,上官婕的美好的背影早已经消失在了屏风之后。无奈的摇了摇头、仿佛十分苦闷的讪笑了一下的纪啸,只好伸手结过了宫女递给他的上官婕的手谕,一肚子郁闷加疑惑的离开了长乐宫、神思有些迷茫的步出了皇城……。
出了皇城之后,伸手接过等候在皇城之外的赵睿递过来的马缰绳,憋了许久的纪啸不由自主的向赵睿问出了一句连他自己随后都感到十分白痴的问题:“你说,这个时候太后让我去南阳押运贡品瓷器是什么意思哪?”
望着被自己问得直发愣、不知从何答起的赵睿一副迷惑的表情,纪啸不禁自嘲似的无奈一笑:“呵呵!不说了!走吧!让我在路上好好想想!”说完,纪啸就牵着马、身后根着同样也牵着马的赵睿,就恍若大白天闲极难忍逛起了长安街景似的、漫步向苏府的方向走去……。
两汉时期,皇家御用的瓷器(也就是所谓的‘官窑’)大多来自于余杭的上虞所烧制。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越窑’。想想,在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的古代,从江南的余杭渡过长江、几乎是要兜大半圈、行程千里开外的运抵京城长安,可能没有一部分的破损吗?现在,少女皇太后上官婕也不知道是‘哪根筋错了位’?竟然让纪啸马上就去南阳接运江南送来的贡品瓷器。
京城长安距南阳也要有五百里开外,押运这种易损的器物还不能走得过快。这一来一往的!没有月余的时间又怎么能够押运回来呀?上官婕摆出这么一个要多么正式、有多么正式的场面来召见自己交代这件事肯定是大有深意!她不是在有意的给我找点儿事把我特意的打发出京城长安吧?她的头脑机敏到这种程度?竟然能够估计到了我同老苏武商量的事?纪啸不禁心里有些惊骇的暗想。……
第一百九十五章 灵光一现 (三更 求收藏!)
现在的纪啸可是彻底的开始犯了愁!
主张让汉宣帝御驾亲征的前往大漠,即使是老苏武把一切工作做得十分的到位,在朝堂上得到通过估计也要等到明天的下一次朝会。
今天的朝会老苏武所能做的,也就仅仅是先同与他关系莫逆的魏相、丙吉、张安世等重臣商议、沟通好并在朝会上适时的提出来。当然,提出来之后,肯定就要惹来大部分不明内情的朝臣们的强烈反对。涉及到一朝帝王的生命安危,即使是为了博取帝王的欢心,也会有朝臣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加以强烈的反对。随后,经过一场各执己见的激烈争论之后,今天的朝会也就肯定会毫无结果的草草收场了。
散朝后老苏武等需要做的乃是:私下里秘密的觐见汉宣帝,向汉宣帝说明之所以坚持要御驾亲征的原委。随后请求汉宣帝,让汉宣帝以帝王的至高无上身份在明日的朝会上强行决定御驾亲征。
想来由大部分汉宣帝的嫡系、重臣出面的情况下,私下里说服汉宣帝应该并不难。这样,很可能汉宣帝在老苏武等觐见之后、就会马上的先行召见纪啸?同纪啸敲定下来一切的具体事宜,为明日的朝会作出最后的决定做好前期的准备。
这样一算,即使是最后作出汉宣帝御驾亲征的决定,也要等到明日的朝会之后。而这期间,纪啸就必须随时的等待汉宣帝的召见。当然,即使是明日的朝会上决定了汉宣帝的御驾亲征,前期的其他准备工作、以及最为重要的调军工作,也要经过几天、乃至近十天的准备。大致算一算,以匈奴现任大单于壶衍鞮为首的群胡给汉宣帝限定的时间是一个月,长安城距大漠深处的汉、胡两军的开战之地约有千里,按正常情况下的行军速度,急赶一些时间上还是来得及的。
而纪啸,现在所犯愁的也并不是自己要在长安城等侯一天、或是两天的等待汉宣帝的召见。凭他同少女皇太后上官婕的这种恍若存在着浓重亲情的‘兄妹’关系,纪啸即使是再往后拖上几天南阳之行,估计上官婕也并不会因此而怪罪纪啸。
纪啸现在所发愁的是:自己只要是南阳之行成行了,以恍若‘老牛拉破车’一样押送瓷器的行进速度,可能一个月也未必能够赶回长安城?这样一来,即使是给纪啸插上一双翅膀?他也追不上汉宣帝大漠御驾亲征的汉军了!那么,纪啸同老苏武熬了半宿的夜才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御驾亲征、李代桃僵’的办法因失去了纪啸这最为关键的一环,可能也就等于流产了?
现在,因圣命难违的必须遵从少女皇太后的懿旨,纪啸已经没有办法和理由来推脱南阳之行这件事了。又因纪啸并不具备立身朝堂的资格,他也没有办法去阻止老苏武等在朝堂上提出‘御驾亲征’的建议。现在,倒不是说纪啸没有主动去求见汉宣帝的条件。而是,即使是纪啸主动去求见并见到汉宣帝,那他又怎么能张得开嘴去让汉宣帝来决定他是听皇太后的、还是他听汉宣帝的?那他岂不就相当于把两件事都恍若当成了儿戏?
故而,纪啸在暗自的埋怨自己有些作茧自缚的同时,现在也确实愁得一时有些抓耳挠腮、却又茫然无计!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两条路摆在纪啸的面前,走那条、又不走那条?纪啸确实也就是根本的无法取舍。
纪啸身后跟着赵睿,一路脚步踯躅的回到苏府。进入府门后,纪啸迎面就望见了从里面走出来的浅笑嫣嫣的、衣着艳丽、已经多日没见到的霍成君。望着显得十分兴奋、俏脸高兴得像盛开的鲜花一样走过来的霍成君,纪啸有气没处撒的在心里暗自怨怼着:你还笑?我都让你那个大外甥女皇太后给逼到死胡同里了!
现在的霍成君,早已经因仿佛几乎把苏府当成了半个家一样经常的流连于此,再加上其在个性上本就偏于大胆、开朗,因而霍成君现在在苏府说话、行事已经恍若女主人一样的甚少忌讳;虽然现在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风姿绰约的霍成君笑颜如花的迎上来,已经娇脆的开口说到:“回来了!成君过府来就听说你被皇太后给召进宫去了!今日咋没直接去城外的军营哪?愁眉苦脸的干嘛?不是因也听说出征大漠的汉军受困而有些着急吧?听到了又能怎样?这事儿自然会由圣上和朝臣们去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担忧你也帮不上什么忙呀?何必又白白的自寻烦恼?”
见到纪啸的霍成君,因兴奋而显得话语很多的娇脆的说了一大套半含着宽慰的话语的同时,也因比较了解纪啸的个性、显得女性永远比男性心细的早就看出来了纪啸显现出一副‘苦瓜脸’的心事重重的样子。
“成君今日来得好早啊!一下子就看出纪啸心里有事了?不是因为大漠汉军受困的事,是因为今日皇太后所托付的事而一时踌躇难决、不知……。”边回答着笑语入珠的霍成君、边把马缰绳扔给身后的赵睿的纪啸,见扬着俏脸紧盯着他看、一副欲张口追问缘由的着急模样,就忙挥了挥手接着说到:“入府再细说吧!别站在外面说个没完了!”
以往一贯张扬、好胜的霍成君,现在见到纪啸却就恍若‘小猫’一样乖顺的轻轻地点了点臻首,乖巧的随着纪啸迈进正宅、穿过回廊向苏府的正堂走去……。
其实,对于在京都长安城‘名声显赫’、有着胭脂虎之称的霍成君,苏府的一众下人、仆妇早已经对她有了私下里的颇多议论。苏府的下人和仆妇议论自然也不免感叹霍成君见到纪啸的表现: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迈进苏府正堂的纪啸,一抬头就看到正堂迎面的几案上正用一个瓷罐生着一大篷盛开着的鲜艳的鲜花,隐约还仿佛有缕缕的花香传入纪啸的鼻端。
“嗯,成君路过街市,看到有卖鲜花的,就买来了一大篷拿过来用水给生上了!不好看吗?”旁在纪啸身侧的霍成君侧目瞥见纪啸一进正堂就盯上了几案上的鲜花,就轻声的开口解释道。
“对呀!太好了!成君真是纪啸的福星啊!……”紧盯着几案上的鲜花、脑海灵光一闪的纪啸,不禁惊喜的赞许出口的同时,也有些兴奋过度的侧身一把搂过身旁的霍成君的香腻娇躯,在霍成君娇臊的‘哎呀’一声娇呼、躲闪间,重重的在霍成君滑腻的脸颊上亲吻了一口……。
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身有术
清晨就早早起身的纪啸,胡乱的洗漱了一下、进了些食,就带着同样也早早的赶到苏府来会合他的赵睿,迎着朝阳、踏着晨露赶往了长安城外的军营。
赶到了军营,纪啸紧急的把自己的助手兼结拜兄长张、甘二位延寿和陈汤召集到一起,马上就一刻不停的认真布置了一番之后,就又带着赵睿翻身上马冲出了军营。重新离开军营的纪啸和赵睿并没有再次的返回长安城,而是抄近路直接就东下、马不停蹄的赶往了南阳……。
昨日因娇娇女霍成君用清水生鲜花的提醒,纪啸猛然的就想起了一个可以把南阳的御用瓷器快速的运抵京城长安、却不用担心瓷器易损的特点而有所损坏的绝妙办法。因而,惊喜之余不免就在行为有些过激亲热的爱怜了恍若自己‘未婚妻’一样的霍成君一番……。
在同袖云罩面、花容欲滴、欲拒还迎的霍成君无尽缠绵、亲昵的过程,纪啸也把自己同老苏武所商量出来的拯救大漠深处受困汉军的办法、以及少女皇太后上官婕交代给自己的任务毫无保留的告诉给了霍成君。
经过了化解‘许皇后被下毒谋杀’事件的惊险历程之后,现在的纪啸也对霍成君十分的信任。纪啸也从内心里赞许表面上个性张扬、好胜、活泼好动的霍成君,实际上还有着一颗机敏、聪慧、深通大义的七巧玲珑之心。
同样,霍成君也估计少女皇太后就这样没头没脑的把纪啸给打发离开了京城长安,也是在默默无言估计到了、并担心纪啸会去实施他同老苏武商量出来的解救被困大漠汉军的办法。
因而,霍成君在发自内心的赞叹‘太后真是聪明啊!’的同时,也玉容惨淡的显现出来了对纪啸的担忧。当然,性情上十分刚强的霍成君也并没有小女儿态的太在言语上过多的阻止纪啸,只是银牙紧咬、眼含着情泪、深情无限的娇羞的说:“此去可要千万保重啊!要知道成君在京城昼思夜想的遥遥期盼着你这个坏人快些回来!成君还等着你这个坏人早些的迎娶……!”一时之间,霍成君把一位花季少女宛若七彩梦幻般的无限柔情与不舍情郎前去孤身犯险的矛盾心态展露无遗。
耳鬓厮磨的窃窃私语、浅尝则止的无限依恋,在纪啸同霍成君沉浸在无尽的缠绵之的时候,时光也过得飞快。从朝堂上返回来的老苏武蹒跚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一对儿沉浸在缠绵、依恋之的少男少女的旖旎场景……。
一切均是在按照着纪啸的估计方向发展着,回府的老苏武同还在有些娇臊不堪的霍成君略略打了声招呼,马上也就告诉纪啸:赶快进宫!汉宣帝要紧急的召见啸儿。
因老苏武的意外出现、也同样给弄得一脸讪然的纪啸,随即也就恢复了脸上的庄重神色,并没有避讳老苏武在场的告诫了霍成君一句:适才所言的事切勿对人随意的言说。在羞涩的霍成君乖巧的点了点头、柔情似水的殷殷目光注视之下,纪啸转身马上快步走出了正堂,呼唤还留在府内的赵睿牵马、出府、一路急赶的就前往了皇城……。
之前,老苏武协同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车骑将军张安世等,已经在朝会上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随后有私下里联袂觐见了汉宣帝。几位朝廷重臣共同把老苏武父子彻夜商议出的、后又经过几个人朝会前后认真推敲、进一步完善的解救大漠深处受困汉军的办法向汉宣帝进行了禀报和详细的解说。
在汉宣帝满怀着歉疚之情的对老苏武说‘尔父子均乃是我大汉的栋梁啊!’、老苏武也毫不迟疑的回答‘微臣父子为大汉的江山肝脑涂地亦无任何怨言!’的相互唏嘘感慨之后,一切也就基本上确定下来。至于最后作出‘御驾亲征’的决定、朝廷的诸多具体事宜的安排、紧急调集各路汉军等等,还要有待于明日的朝会同一众朝臣公议后再做出进一步的确定。
在这个时候,几天来一直忙得昏天黑地、彻夜难眠的汉宣帝还不知道他的名义‘老娘’少女皇太后上官婕已经传下了懿旨、下决心要把他同老苏武等所确定的解救大漠被困汉军的办法的主角纪啸给打发出京城了!因而,汉宣帝也就让老苏武代他传口谕给纪啸,让纪啸马上进宫前来面见于他。
其实,纪啸和老苏武父子经过彻夜筹思、商议出来的解救大漠被困汉军的办法归纳总结简洁一点也就八个字:御驾亲征,李代桃僵。
既然以匈奴现任大单于壶衍鞮为首的一众胡人已经给大汉下了最后的通牒:非大汉的现任帝王汉宣帝亲赴大漠进行洽谈不可。那么,就莫不如遂了胡人的心愿的、并借以迷惑胡人视听的恍若大汉朝真的有些屈服于了一众胡人的巨大压力的、调集各路汉军随同汉宣帝来个‘御驾亲征’。
所谓‘兵者、诡道也’,待汉宣帝御驾亲征的汉军开到大漠与现任匈奴大单于壶衍鞮等一众胡人首脑约期相见之后,就由与汉宣帝外貌极其相像的纪啸行‘李代桃僵’之计扮作汉宣帝的摸样前去赴约。
由于汉宣帝的亲自赴约,一众胡人首脑也必然会如临大敌的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由纪啸假扮的汉宣帝这方面。这样,由汉宣帝御驾亲征、前往大漠增援的汉军就可寻机适当的调动、对围困原有汉军的各路胡人铁骑采取突然袭击,争取在由纪啸假扮的汉宣帝与群胡会晤期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救出原来被困的汉军。
至于孤身犯险的深入到胡人重重围困的势力范围之内的纪啸的安危,那就只有靠纪啸自己去随机应变了!反正纪啸也早就想好了:自己即使是在根本无法脱身的情况下,也不会去学现在他还无法完全的确认、不知道真假的祖先纪信那样等着被活活的烧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也许在同壶衍鞮等胡人首脑会晤期间、抽冷子把壶衍鞮给摁倒坐在屁股底下,自己还能化险为夷也说不定哪?
因而,在进入皇城面见到汉宣帝、汉宣帝一再的对纪啸恍若情深意重的言说‘爱卿一门皆是我大汉的忠良。爱卿也要千万的保重!朕还要等着爱卿凯旋而归后帮扶着朕一同治理好大汉的江山哪!’之后,纪啸却仿佛无所谓似的宽慰着汉宣帝笑道:“万岁放心!岂不闻‘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也许微臣还会给万岁带来个意外的惊喜也说不定哪?
当然,纪啸随后也把少女皇太后上官婕急三火四的派自己前去接押御用瓷器的事禀报给了汉宣帝。在汉宣帝沉吟着以一副迷惑的表情望着他的时候,纪啸又赶忙信誓旦旦的保证:
自己明日就起程赶往南阳,保证十几日之内就把御用的瓷器给押运回长安城、自己有一种可以保证瓷器加快运送的速度却不用担心瓷器有所损坏的办法。待瓷器运抵长安之后,自己就会快马加鞭的去追赶御驾亲征的大军。凭借自己坐下宝马绝地的优良脚程,可能汉宣帝等尚未到达大漠自己也就可以追赶上了?
最后,纪啸也显得十分无奈的说到:“微臣这样有些手忙脚乱的奔忙,实是不忍心让圣上与太后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隔阂。微臣也有些奇怪了!太后怎么就恰巧在此时选了微臣前去押接御用器物哪?也许是前次的事(化解许皇后被下毒谋杀)让微臣在太后心里留下了可以信托的印象吧?但圣上放心!微臣还知道何事为重、何事为轻!如果前去南阳之事出现耽搁?微臣也会马上的就委托他人予以押送,微臣会及时的前往追赶圣上亲统的大军!
其实,汉宣帝也同样拿本就与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皇太后上官婕没有任何办法。何况,舍身历险必然会死一生、假扮汉宣帝前去同胡人会晤的这个人选,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担当得了的。因而,汉宣帝也就只能是一脸无奈之色的默默点了点头,接受并认可了纪啸的安排。
随后,纪啸又适时的向汉宣帝推荐:自己所编练的新军在能力上现在肯定要高出普通的御林军一筹。因而,此次御驾亲征,可由自己所编练的新军出任汉宣帝的亲军。自己的几位义兄兼助手,张延寿沉稳敬业、甘延寿忠勇刚毅、陈汤多谋机智,建议汉宣帝也可以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能力加以适当的任用。得到了汉宣帝的点头默许之后,纪啸也就马上提出了告退。当然,纪啸离开时,汉宣帝也显得十分情深意重的甚至站起了‘龙躯’,对纪啸来个殷殷相送。
临别之际,本就相较于以往大汉的其他帝王显得十分‘念旧’的汉宣帝,也在叮咛间十分‘开事儿’的进行了‘封官儿许愿’:“爱卿南阳之行快去速回!朕已准备敕封爱卿为‘虎贲郎将’。只是现在还需尽量的守密,待爱卿返回时朕再对爱卿予以敕封。”话外之意不言自明,汉宣帝隐含的意思乃是在说:待你纪啸假扮成我汉宣帝前去同群胡会晤之时,才会对你进行正式的敕封。
踏着夜色走在京都长安的寂静大街上,纪啸内心里不免也对年龄上还要小自己一岁、却已经身为帝王的汉宣帝产生了无限的同情之心:自己白日里还曾有空闲同霍成君恩爱一番哪!可是,从汉宣帝苍白的面容、疲惫的状态就可看出:可能汉宣帝忙得都要有几天没有一刻的空闲、没睡一宿的囫囵觉了?想成为一位有所作为的贤明帝王,也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呀!
第一百九十七章 背道而驰 (二更)
带着赵睿快马疾驰赶往南阳的纪啸,为了尽快的到达南阳,尽可能的采取抄近路、走直线的方式,从长安城外的军营出发后,直奔东下拱卫关的两大名关之一‘武关’,穿过武关也就可以进入‘荆楚’之地、再绕过伏牛山脉、距离南阳也就不远了。
前朝的大秦,当年在战火纷飞的七国争霸,就是以雄踞关作为大本营,以潼关来挡住来自于‘关东’(潼关之东)诸国的觊觎、以武关来挡住来自于强楚的窥视,而主要的争夺则是同崇尚‘胡服骑射’的赵国在‘河西走廊’进行强力的拼争。同样,时势造英雄。在秦、赵两强的铁血绞杀,也相继诞生了战国的‘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对于汉宣帝能否十分决断的御驾亲征?纪啸认为几乎有成以上的可能。年少、睿智、能力绝佳的汉宣帝,同样也难免具有着少年人争强好胜的秉性。在大漠的蛮夷狂妄的叫嚣和十几万汉军受困于大漠的刺激下,其实已经没有了别的退路的汉宣帝,很大程度上会毅然决然的下决心、坚持御驾亲征。
就是从着眼于未来的角度去考虑,希冀自己以后会大有作为的汉宣帝,也会毫不迟疑的选择御驾亲征这条路。因大漠群胡已经嚣张的下了最后的通牒,汉宣帝如果畏首畏尾的退缩不前,必然会对汉宣帝的人望有所损伤。反之,如果汉宣帝以一种御驾亲征的强势姿态出现、并能力挽狂澜的凯旋而还?那么,也就可以使汉宣帝在朝野之间的声望提高到令人难以企及、会受到万民敬仰的高度。何去何从?少年出身贫贱、并不糊涂的汉宣帝自然会想得十分的明白!
何况,还有一项不会让汉宣帝落入险境的基本保证。那就是恍若他大汉皇室‘替死鬼儿’的纪氏这一代又出现了一位能力、才干均有不俗表现的纪啸,而且还毛遂自荐的又一次可以代替他大汉皇室的这一代帝王汉宣帝去‘慷慨赴死’!汉宣帝又安能不为?……
在汉宣帝御驾亲征之前,其实纪啸即使是等在京城长安暂时也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现在在臣属还属于低位的纪啸,现在也根本就没有资格参与到汉宣帝御驾亲征事宜的具体安排去。他也就只能是乖乖的等侯在京城,等待着御驾亲征起兵后跟随着大军出征。因而,据实说来,汉宣帝御驾亲征的大军临近大漠之前,多一个纪啸也不多出些什么、少一个纪啸也并不缺少些什么!
在纪啸带着赵睿从长安赶往南阳所走的路线上,其实在原历史的后世三国时期曾经发生了一件家喻户晓、人所共知的事件。而这个事件,所欲采取的进军路线基本上就是现在纪啸带着赵睿所走的这条路线……。
在后世的三国时期,蜀汉的名相、权相诸葛亮以一檄名传千古的‘出师表’开始了首次的出川北伐……。
在北伐之初,蜀汉以十分强劲的势头,连下陇西的天水、安定、南安数郡,诸葛亮也就在此时收下了他平生最得意的弟子姜维。而蜀汉的进军迅速、强势,也一下子就震动了北方的曹魏朝廷,令整个曹魏的朝野上下出现了手忙脚乱、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
在曹魏派军抵御连连的惨败、蜀汉大军凯歌频奏强势推进的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曹魏无奈的重新启用了当时正处于仕途的低谷期、被贬官为民寓居于宛城的一代枭雄司马懿(宛城在南阳以南、隶属于南阳郡)。
而接旨后动身赶往洛阳前去接受敕封的司马懿,在途却接到了探子的密报:蜀汉的诸葛亮策反了屯军于上庸、新城等地的原蜀汉的降将孟达,孟达正紧急的调兵准备偷袭曹魏的大后方京畿之地(在三国演义,此处交代得极其的不清楚。孟达是想叩武关偷袭长安、还是绕过伏牛山脉直接偷袭曹魏的京城洛阳?书并没有说清。)。
接到密报的司马懿,由于感到情况已经万分的危急,就极其决断的马上来了个‘先斩后奏’。司马懿随即就立刻放弃了前往洛阳的接受敕封,快马轻骑抄近路紧急的突袭上庸、新城等地,立斩了孟达,首先消除了孟达这个隐藏在曹魏心腹地的最大隐患。而在此次的突袭,曹魏开国的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年老的徐晃也不幸殒命疆场,实现了大将军马革裹尸的夙愿。
随后,出任了曹魏大军主帅的司马懿在同蜀汉的主帅诸葛亮的强力对抗,也就相继上演了马谡的‘失街亭’、诸葛亮的‘大唱空城计’等精彩的戏码……。
而后世三国时期司马懿先斩后奏突袭上庸、新城等地所采取的快捷进军路线,就是现在纪啸带着赵睿马不停蹄的赶往南阳的大致上的同一条路线,只是方向正好相反而已。……
南阳,后世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之后的一镇诸侯强藩袁术的最初起家、割据之地。在十八路诸侯讨董攻下洛阳之后、陡起内讧之时,一代枭雄曹孟德因此而发‘邪火儿’所言的:……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就是设想的袁术(字公路)出南阳直叩武关。
无论是现在的西汉以长安为都、还是以后的东汉以洛阳为都,南阳都是从京城开始直达江南的最为捷径的路途上的必经之地;基本上是属于那种十分重要的交通重镇范畴。
西汉时期,从武帝始开始把原大地划分为十三个州、并设置刺史这个官职来管辖各个州。所划分的十三州由北及南的分别是:幽、并、冀、青、司、兖、徐、荆、杨、雍、凉、益、交。而南阳,则隶属于荆州的管辖范围之内。
这其,出于朝廷央集权的需要,无论是州的主官刺史、还是州下属的郡的主官太守,均是要由朝廷来直接的任命。因而,虽然刺史的官阶要高于太守,但刺史却对太守只有管理权、而没有任免权。
这种显得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主官设置方式,也为以后的乱世之年经常出现的‘属大于主’、刺史要仰太守的鼻息而存、刺史和太守打得不可开交等怪异现象埋下了伏笔。人所共知的的例子:东汉末年冀州刺史韩馥要仰渤海太守袁绍的鼻息而存后还被袁绍所逐、北平太守公孙瓒同幽州刺史刘虞打得不可开交、南阳太守袁术也根本就不听荆州刺史刘表的号令等等……。
第一百九十八章 烫手山芋
昼夜兼程、风餐露宿的一路快马加鞭的急赶,仅仅用了三天多的时间,纪啸协同赵睿就已经赶到了南阳。这日过午时分,满身、满脸的旅程尘土、坐骑也在不断地蒸腾着汗水的纪啸和赵睿,进入了南阳城门,沿路随走随问的就来到了南阳府衙门前。
通过府衙值守的衙役向内通禀。很快,一名身着着大汉官员的官服、三十几岁的官员在几名属员的跟随下就从府衙内快步的走了出来。还没等来到等候在府衙门外的纪啸和赵睿的近前,官员就已经嗓音清越的抢先开口抱拳招呼道:“来的可是京师羽林的虎贲副尉纪大人?下官南阳太守杨恽迎候来迟,望乞恕罪!”
在任何朝代的和平时期,职官员相对来说都要较武职的将领品级稍高。虽然现在还没有规范明确的品官员等级划分,但大致比较一下:一郡的太守乃是一方的重吏,相比于武职的杂号将军是只高不低。当然,也就更要高于纪啸所拥有的副尉武职数级之多。
但有些事也并不完全是绝对的。就纪啸目前所处于的状态来说:一方面是纪啸身负着当朝皇太后的懿旨,就纯纪啸现在本身所担负的职责方面就恍若具有着见官大一级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纪啸本身还是御林军的武官。这个时代还没有太多的、准确的皇家内务的职司划分,因而御林军所承担的职责也是多方面的,既兼有着皇家亲军的职责,又兼有着皇家打手、帝王利器的职责。因而,恍若帝王绝对嫡系的御林军武官自然在地方官员眼要高上一筹。
故而,身为一方重吏的南阳太守杨恽,才极尽热情、恍若下官面见到上官一样的抢先开口、施礼。
“太守大人何必太过客气?末将也是因身受太后千岁的委派来得过急,故而打扰了太守大人的公务。末将也请太守大人海涵!”来而不往非礼也,纪啸自然是也连忙客套着同南阳太守杨恽搭上了话。
边客气的搭话间,纪啸抱拳还礼后也定睛仔细的打量了对面的南阳太守杨恽几眼。杨恽?怎么好像这个名字还挺熟悉?他可能就是几年后那个举报霍氏擅权枉法的廷尉属吏吧?暗想着的纪啸,自五路出击的汉军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变故以后,他现在对自己头脑存有的这些不明来路的记忆也疑虑重重了!
见到纪啸微皱起了浓眉紧盯着自己在看,舒眉朗目的南阳太守杨恽就含笑有些诧异的问到:“纪大人可是旅途过于的劳顿、身体有些不适?”
“啊,是呀!是呀!……”反应过来自己有点儿走神儿的纪啸,连忙换成了一副笑脸儿打着哈哈、顺着杨恽的话说到:“从京城赶到南阳,末将也就仅仅用了三日多的时光,每日里赶路几乎要达到百五十里。确实已经乏累至极了!”
“纪大人真是勤于王事呀!下官佩服之至!快请入府、快请入府!下官即刻就吩咐备好酒菜来给纪大人接风洗尘。纪大人且请入内略为洗漱、稍作歇息……。”杨恽急忙顺势奉承了纪啸一番的同时,也连忙束手延请纪啸赶快进入府衙。
也不再过分客气的纪啸含笑点了点头,转身把马缰绳递给赵睿后顺势说到:“那末将就叨扰大人了!末将的坐骑性情暴烈,陌生之人难以接近。太守大人派衙役引领着牵往马厩即可……。”
在南阳太守杨恽赶忙抬手示意一旁的衙役领着牵着两匹马的赵睿前往府衙后宅的马厩之后,在杨恽含笑束手一声‘纪大人请!’,纪啸也就在杨恽与其身后的几名属官的相陪下步入了府衙。
边行间,纪啸也有意识的示意了一下牵着两匹马而去的赵睿的背影、压低了嗓音悄声说到:“大人也切勿慢待了末将的亲兵!此子可是当朝元老后将军赵公充国的嫡亲爱孙呀!”
“哦,世人皆言‘羽林之藏龙卧虎’果然不虚也!以豪门公子如此尊贵的身份竟然只给纪大人做了一名亲随?”一副恍然的摸样感叹了一句的南阳太守杨恽,也连忙转身示意跟在身后的两名属官前去接待一下已经牵着两匹马消失在了府衙东侧的赵睿。……
草草的洗漱了一下,纪啸就在杨恽所指派的衙役的引领下来到了后宅的前堂。此时,赵睿也早已经把马匹安置好、稍稍的洗漱了一下后来到了纪啸的身侧。
步入前堂纪啸马上就对含笑迎上来的南阳太守杨恽说到:“末将尚有其余的要务在身,必须要在十日之内就赶回京城。太守大人还是先带末将去看看江南运来的御用器物吧!”
“十日?这么急吗?纪大人不知这些器物均乃是易碎、易损的瓷器吗?押运之时必须要谨而慎之!就是从江南运到南阳,尚需月余的时日。纪大人安能在十日之内就赶回到京城?”杨恽满脸疑惑之色的说到。
听到杨恽的一大堆疑问,纪啸顺嘴答道:“事有轻重缓急,末将自会尽量的想想办法。如确实无法寻到加快押送速度、缩短押运时日的办法?那末将也就只好把押运这些御用器物的事宜托付予太守大人……。”
“别、别、别!……”杨恽一着急声音已经没有之前沉稳的高了许多的连忙推脱着。因担心纪啸把押运事宜推给他,惶急得脸袖脖子粗的连连摇手、显得十分无奈的说到:
“啊,咳、咳!其实、其实下官并非是推脱这等千载难逢的为圣上、太后效命的大好时机。只是、只是纪大人不知,这些御用的器物,本应由出产之地余杭令直接押送京城、呈送给圣上和太后。
可是,以往的押送,由于路途遥远,几乎是次次都要历经数月。这期间,由于器物易损,途也难免有所损坏、甚至有一次还因遇到盗贼而全部毁损。因而,以往的余杭令也多次的受到了朝廷的怪罪和责罚。
后来,前任余杭令脑子活泛,就上奏朝廷说:由于江南前往京城路途过遥,押送一次往返要经历数月,难免会因返回过迟而耽搁了下一批的监造、烧制。而委托属官押运,却又有违圣上委其监制御用器物的洪恩。故而,其就借此恳请朝廷允其从江南只是押运到南阳、后再由朝廷派人前来南阳接运。
这样一来,其得到了圣上的允诺后,实际上也就借此躲过了因押运途出现毁损而受到责罚的可能。
可是,纪大人要把此务托付给下官,下官、下官并不是推脱给朝廷效命的机会。而是,下官从未押运过此物。如余杭令经常押运者尚常常出现无意毁损之事,下官安能确保无虞而不受到圣上的责罚?故而、故而……。”
“原来是这样啊!那太守大人就先领末将去看看器物,随后再言如何的行之吧!”还没等杨恽语音惶急兼碍难的叙述完,纪啸就打断了他的述说,并只好暂时先放弃了‘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及时的追赶上御驾亲征的汉军、委托南阳太守来押运’的想法。同(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