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隐龙啸 > 隐龙啸 第 47 部分阅读

第 47 部分阅读

    有数十里。

    据实说来,如果胡人想一举擒住或斩杀由微臣假扮的万岁,就必然会调集精锐主力来对我汉军进行阻击和绞杀。其实,如果微臣登上了旧匈奴单于台,面对已经做了全面准备的胡人,再想从正面在大将军所率汉军的接应下突出重围事实上已经根本就难以做到。何况,大将军所率的汉军也仅仅是我大汉北征的大军一部分而已,实力还大大的不足。

    故而,如果万般无奈之下微臣必须要行‘单独约会胡酋壶衍鞮’的法子。那么,微臣在不辱没我大汉国威的情况下,可以出乎胡人意料之外的最后直奔西北方向的银雪山脉杀去。只要微臣钻进了郁郁苍苍的银雪山脉,就会有五成以上的把握甩掉追赶的胡人、绕路返回大汉境内。说不定微臣返回的我大汉境内的地点就在朔方附近哪?那时,也许微臣还可以刚好赶上恭贺万岁大胜群胡哪?呵、呵!”

    “崇尚迷信武力、欺软怕硬乃是胡人的天性。纪爱卿行此以身噬虎之策,确实会进一步的激起群胡的不忿、甚至会生出一较高低之心,会更加保险的可以把胡人的注意力完全的吸引到纪爱卿身上、自然也就可以驱使胡人把主力调集到一处。然朕却更加的不放心纪爱卿的安危了!赌五五之数?纪爱卿说得太轻松了!纪爱卿孤身陷于群胡虎视眈眈的环视之,又能有几分脱身的把握呀?何来的五五之数?……”已经稍稍的恢复了平静的汉宣帝,单拳支着脸腮半带着喃喃自语、沉思着心情十分沉重的说到。

    “江山社稷重于一切、我大汉的国威更不允许夷狄来亵渎!只要保证能够拯救出我大汉被困的十万大军、痛击群胡,微臣还何吝这区区之身也!万岁还是下决心允诺微臣吧!”该说的也说差不多了,也该到纪啸表表决心的时候了!因而,汉宣帝的话音未落,纪啸就已经慷慨激昂的高声说到。

    在汉宣帝陷入沉思的不断思忖着、间或还眼角的余光扫视两眼在坐的另外两位大汉朝的军方巨擘老霍光和张安世的暂时沉寂间,为人处事极其谨慎的张安世则也在低首仿佛十分认真的凝眉沉思着。

    这个时候,又该轮到老霍光来‘冒炮’了!当然,这也是遇到重大事件时,大汉朝的朝廷枢决策层早已经形成了的惯性:最后很可能都是会由老霍光来一言而决。其实,这也是精明、睿智的年轻汉宣帝暂时能够维持住朝廷表面上的平静、能与逾渐强势的老霍光和平共处的一大‘法门’!

    果然,暂瞬的沉寂过后,老霍光已经宏声的开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万岁就应允此子的所求吧!以老夫观之,此子处事缜密、极擅谋定而动。其所言之策,实是现今情况下的最佳之策也!唉……!当然,这也是万分困扰下的无奈之举。老夫亦不想颇有当年家兄风范的此子过于的去冒险哪!”

    还行!这几句话说得还颇为顺耳!纪啸不免有些好笑的在心里暗想。

    第二百一十九章 无奈先行 (二更)

    “谁说我大汉缺少忠良、谁又敢言我大汉不会更加的昌盛?朕现在也就只好应允纪爱卿的所请了!那个,小星子!……”情绪有些亢奋的汉宣帝高声的说着的同时,已经侧首摆手示意了一下站在身后的可能也是有些站得累了、困了、低着头耷拉着眼皮的大太监刘行丙。

    “啊,遵旨!”一愣之下的刘行丙马上也就反应过来,忙不迭的回身从行囊拿出了一个可能是预先备好的、不一个太长的卷轴:“虎贲副尉纪啸接旨!”

    已经见过圣旨的纪啸,在大太监刘行丙拿出卷轴的时候就已经认出来是圣旨。随着刘行丙尖细的呼喊,也赶忙上前内心里有些抵触的跪倒:“臣纪啸接旨!”。接着,大太监刘行丙也就嗓音尖细带有着些许嘶哑的高声开始宣读汉宣帝话附前言的敕封纪啸为‘虎贲郎将’的旨意。

    待纪啸谢恩、退回原来的座位之后,汉宣帝又接着开口说到:“朕虽不太懂军旅之事,但观之纪爱卿所练之新军军容整肃、军卒各个雄武赳赳的大有虎狼之师的气势,此皆是纪爱卿及尔所提到的数人之功也!朕看这样,纪爱卿原来属下的张延寿、甘延寿、陈汤以及尔的亲卫赵老将军之孙朕一并暂时都敕封为骑都尉;纪爱卿所编练的新军以后就由张延寿来统带,其余之人待班师回朝之后再另行委任其他的具体职司。而纪爱卿此次欲孤身历险,也不妨把跟随朕离京的尔所编练的新军军卒都带上随身护卫。想来这些军卒是由尔所编练,尔指挥、使用起来也能顺手一些。纪爱卿你看可好?”

    到现在为止,纪啸才算真正的明白‘骑都尉’这个恍若军方特定的职衔其实乃是一种相当于荣誉、级别一样的职衔。更确切一些的说:其实,不分武又都均可以被御赐加挂此职衔。

    还是朝有人好做官哪!不由得在心里暗叹着的纪啸不无郁闷的暗想。可想而知,张延寿和年还不及弱冠的小赵睿则是占了出身名门的优势。而甘延寿和陈汤,则恍若是占了是他纪啸的结拜弟兄的便宜。

    “微臣在这里代为谢过万岁的圣恩!……”再次打躬作揖的替属下张延寿等谢过汉宣帝的敕封之后,纪啸才又接着说到:

    “万岁提起此事,微臣也刚好还有一事要禀明圣上。以微臣只见,让微臣从新军选取二、三十名军卒就可,其余的军卒还是护卫在万岁的身侧比较妥帖。不过,微臣想先带这二、三十名军卒以及甘、陈、赵三位骑都尉快马先行赶赴五原。

    其一,微臣可以恍若像是在给圣驾打前站似的、要把沿途的声势造大。其二则是,因时间已太过紧迫,深陷于大漠的我大汉十万军旅的处境必然是每况愈下。微臣想先期赶到后可以全面的熟悉一下敌我双方的态势,了解清楚具体的地理、地貌,为尽快的单独在旧匈奴单于台约见壶衍鞮等胡酋做些准备。

    至于一路上假扮圣驾之事,有大将军经常的张扬一些的出现,只要在御撵里随便坐一个人身着万岁的服饰、尽量的少露面也就可以了。微臣呈请万岁恩准!”

    纪啸这是要拿自己的性命去调动群胡的大军,他当然也不想就这样的把命留在茫茫的大漠之上。因而,先一步的赶去予以勘察、了解,也可以为尽量的能够逃得性命创造些条件。另外,纪啸也实在是不愿意整日的跟在汉宣帝的身边没完没了、弯腰撅腚的打躬作揖。能少行一部分这些仿佛奴颜卑膝的烦臃礼节的,也只有老霍光一个人而已。连恍若汉宣帝养父、坐师的车骑将军张安世都不能得免一点,更何况是纪啸了!故而,纪啸是能够早一点离开汉宣帝的身边他才能让自己心情舒畅。……

    此时,夜幕已经深沉。君臣四人、外加一个‘配当’大太监刘行丙不知不觉间已经议论、商议了半宿。纪啸最后的要求也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何况说的也乃是实情,自然是马上就得到了汉宣帝的首肯。

    至于下一步的如何行军北上、到达上郡后又如何的分兵、以及路途之上又暂时先由何人来扮成汉宣帝等?这已经不是纪啸所能管得了的事了。何况,即使是让他去管,他也未必能够管得明白?经验、阅历,同样也是想要做成一件事的基本保证。有宦海沉浮、戎马崆峒一生的老霍光和张安世在,一切也自然会十分合理的予以调度、分派清楚。

    虽然北地郡的宋太守也早已经让汉宣帝给打发走了。但因由圣驾驻足在他管辖范围内的‘一亩三分地’里,他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的、还是侍候在官衙大堂的外面受着‘穷风儿’!随着大太监刘行丙的传唤,北地郡的宋太守也就半小跑着马上进来亲自引领着当朝的帝王汉宣帝的圣驾直接转入后宅前去就寝。

    由于御林军、也包括跟随在汉宣帝身边出京的大内侍卫现在统归车骑将军张安世统辖,再加上大军是宿营在前往征战战场的途、军的事物同样也极其的繁琐。因而,需要重新过问一下护驾的安排以及大军的情况的车骑将军张安世、现在还不能马上就去睡觉,而是大步流星的走出大堂、还要前去设在城内的军大帐处理军务。

    据实说来,虽然大军的名义上的主帅是老霍光,而张安世则是大军的副帅。但在对行伍的精擅程度上来说,实际上张安世要较老霍光熟悉、通晓得多。故而,正常的一些日常军务实际上还是要由车骑将军张安世来处理。这张安世也够郁闷的!上面一个当朝帝王、一个大军主帅,平常还都当起了‘甩手掌柜’的?一切的总体军务还要他这个副帅来鸠占鹊巢的去处理!

    这样一来,也就把老霍光和纪啸给甩在了后面。老霍光迈着四方步不着急,已经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的纪啸也就只好低着头亦步亦趋的跟在他的后面向大堂外行去。张安世有军务在身、且本来名义上的地位也并不比老霍光差多少,抢先离开并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纪啸即使现在已经高升为了郎将,但还是要与老霍光的几乎是无人可及的高位相差得不可道计!他也只能是遵循着礼节让身为长者、位尊者的老霍光走在前面。

    走在纪啸前面的老霍光,今天也不知道‘那根筋错了位’?边迈着四方步边走间又开始‘大放厥词’了:“你小子不错!老夫也挺满意!不过,此行你可要多多保重自身啊!你小子要是没了?不就等于是对老夫的小女始乱终弃了吗?……”

    这都是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呀?老子也没对你女儿‘始乱’,又那里来的‘终弃’呀?十句话里,你老家伙就不能多说两句人话?心里暗自咒骂着的纪啸被气得就差没有马上就大骂出口了!……

    第二百二十章 边城五原 (三更)

    世界上没有具有着思维意识的生铁铸就的人,吃、喝、拉、撒、睡乃是人本身的正常生理需求。之、乎、者、也的连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的纪啸把恍若还有些兴致盎然的老霍光应付过去之后,出了北地太守官衙在执勤的御林军军卒引领下寻到了赵睿、二人一同被送到了一处官衙附近的官产宅邸落脚。

    周身困乏、上下眼皮直打架的纪啸也只是向赵睿甩了一句:“张、甘、陈三位同你一起都一并被圣上封为了骑都尉。快些去睡吧!明日带些军卒还要赶往五原哪!”说完,甚至连衣服都没脱就一头扎到床榻上去同周公幽会去了!……

    当朝皇帝汉宣帝的圣驾驻足北地,北地的太守官衙自然也就被汉宣帝独占的变成了临时的御帐;即使是在行军途的野外宿营,汉宣帝也会有自己单独的御帐、是绝不允许其他的臣属等与之相混杂的。

    至于北地太守官衙的原主人宋太守,那也只能是‘挪挪窝儿’的先临时找个地方暂住,等汉宣帝走了之后北地太守官衙才能重新的回归于他。像纪啸这样临时还能给他找间屋子住,也已经是优待的了!数万大军同时途径北地,一般的将领和军卒自然是只能住在营帐之。

    清晨,髻歪发散的纪啸和赵睿刚刚起身,就被一声‘圣上旨意到、后将军赵充国之孙赵睿速速接旨’的尖细叫喊声给呼唤到了宅邸的堂屋。无他,是汉宣帝敕封才十岁的赵睿为骑都尉的圣旨到了。当朝帝王汉宣帝远征出京,自然是不能仅仅带着一名太监,大太监刘行丙身后自然是还要跟随着几个‘子辈’和‘孙辈’的小太监;前来给赵睿传旨的乃是一名跟随来的小太监。

    干那行也不容易呀!昨夜已经来不及了。这一大清早起来,大太监刘行丙就要经管着忙忙叨叨的赶快把昨夜汉宣帝颁布的旨意形成书的形式传达下来。也确实够他忙的!可想而知,甘延寿、陈汤、乃至张延寿的旨意也是会一并给传达到。由于张延寿不在军,可能也就要他老爹车骑将军张安世来代接了?

    圣旨的到来,令纪啸和赵睿不得不赶快手忙脚乱的进行了一番的洗漱;净手、洗面、整理衣冠乃是接旨前的必备程序。这也就是在大军临时宿营的途,否则还必须要在正堂坐北朝南的设桌、焚香、接完旨后还要供奉起来的。

    由于汉宣帝的圣旨是属于明旨。所以,作为赵睿上官的纪啸由于在场也要同时陪伴着赵睿一起接旨。当然,圣旨还是要交到赵睿手的。在打点差官这方面,其实出身豪门的小赵睿即使是以前没有接到过圣旨、但听到过的和见到过的也要比纪啸多得多,根本不用纪啸多嘴的赵睿比纪啸还要懂行。故而,传旨的太监传完旨临走时赵睿已经主动上前热络的塞给了他一些的‘跑腿儿钱’。

    接完圣旨后草草的整理了一下、吃了一口已经有人给备好的食物,纪啸带着赵睿就又打听着前往了驻扎在城内御林军的驻地。帝王的亲军,自然是要驻扎在帝王落脚的附近。

    来到新军驻地后,见到了刚刚晋升为骑都尉的甘延寿和陈汤,自然又是一番弟兄之间久别重逢后真挚的热络寒暄。接着,纪啸就马上交代甘延寿赶快去选取二十名新军的骨干随自己和甘延寿、陈汤一起先期赶往五原。至于剩余的新军,纪啸考虑到本就是后将军赵充国爱孙、又年龄过小的赵睿这段时间跟随自己拼命的赶路也已经十分的疲惫,就硬性的把不情不愿的赵睿留下来先暂时统带。

    带上技艺超群的甘延寿是为了在遇到搏杀之时多出一个帮手已经是毋庸置疑。但带上陈汤,纪啸是考虑到陈汤机智、多谋的特点,在自己被逼无奈的必须要孤身约见胡酋壶衍鞮等时,可以帮助自己筹划、设计得更严密、更有把握一些。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涉及到自身性命攸关的大事,纪啸自然是不敢掉以轻心。

    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在撅着嘴的小赵睿眼泪在眼圈直打转的殷殷相送下,纪啸带着甘延寿、陈汤和选好的二十名军卒上马还要去向汉宣帝、以及老霍光和张安世辞行。……

    坐在马上回头望了一眼后面远处还站在那里挥手的赵睿,甘延寿不由得瓮声的笑出声来:“这孩子还同贤弟生出浓重的感情了!呵、呵……!”坐在马上回头回头瞥了一眼的纪啸,心有感触的叹道:“谁说豪门子弟就都是纨绔?真正说起来,这孩子还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才!假以时日加上其家族的提携,这孩子的前途肯定是不可限量啊!”

    纪啸自己和甘延寿本来就都才二十几岁,却显得有些老气横秋的称呼起赵睿为‘孩子’,惹得纵马旁边本就特别热衷于名利、刚刚升官后心情舒畅的陈汤一时焉尔不已。……

    第二百二十一章 群魔乱舞

    人生的旅程既短暂也漫长,人生的际遇也是变幻莫测的令人难以想象。几个月前,纪啸还是一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戍边军卒;几个月后,纪啸却已经步入了大汉朝军、高级将领的行列。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人生就发生了这样反差性极大的变化,回想起来就连纪啸他自己也感到有些震惊……。

    几个月以来,一步步接踵而来的、仿佛像是在‘走钢丝’一样的际遇,令纪啸也不免感叹自己的运气不错!现在,纪啸也不禁在内心里暗自的祈祷:青天大老爷你多多照应吧!马上就又要迎来拿生命去赌博人生的历程了!……

    几个月前,纪啸仿佛像是在冥冥自有指引似的、几乎是沿着现在北上的同一条路线在狼狈的南下入京。今天,一路风尘的纪啸又协同着自己的两位结拜兄长甘延寿、陈汤率领着二十名御林军新军的健卒一路北上。

    现在,纪啸协同甘延寿和陈汤早已经超过了预定大军的分兵之地上郡,前面再赶一程也就将到达了大汉帝国北部的边城五原郡。这里的居民已经是汉胡混杂,越过五原再往北行程百十里,也就是名传千古、沿袭几千年、恍若是华帝国的边境线象征一样的长城了!

    也许提起‘五原郡’知道的人并不太多?但提起历史上曾经在五原诞生的一位历史名人,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那就是史上有数的几位悍勇无敌、霸气冲天的无敌战将之一温侯吕布、吕奉先!距纪啸所处的这个时代几百年以后(大约不到三百年左右),温侯吕布就将出生在五原郡治下的原这个地方。

    现在,距离塞外群胡所要挟的一个月的时间,算算也就剩下、七天了。而后续汉宣帝御驾亲征的大军,亦会在接近一个月期满的这个时限赶到五原郡。

    当然,按照在北地制定的战略计划,汉宣帝御驾亲征的大军会在到达上郡之时就悄悄的分兵。堂而皇之的以汉宣帝的圣驾所统率赶往五原的大军,实际上则仅是由大汉朝的第一权臣大司马、大将军老霍光所统率;而汉宣帝则已经在上郡就同车骑将军张安世统率着大军主力潜行蹑踪、昼夜兼程的直插朔方了!

    只有在一路上声势隆重的由老霍光统率的汉军赶到五原之后,纪啸才能转换角色的出任假扮汉宣帝这个角色、并随军北出长城。同时,也就会视具体的态势发展而再既定如何的派出使臣与以匈奴现任大单于壶衍鞮为首的群胡首脑相约进行会晤。

    在这、七天里,纪啸必须要作出最坏打算的为自己可能的孤身赴约预先作好准备。最为重要的则是:纪啸必须在这、七天里,尽可能的在细节上了解清楚群胡现在所摆出的总体战略态势,估计准确可能与群胡首脑会晤的地点,并要对会晤地点的地理、地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会晤之后自己能够安然的脱身、最低限度也要为保证能够做到自己不会束手就擒的杀出重围做好准备。

    其实,同群胡首脑会晤也就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可想而知,因有大汉的十几万大军被群胡所困,仿佛得了便宜卖乖的群胡在会晤的时候必然极其贪婪的提出一些即使是汉宣帝亲往也不可能答应的苛刻条件。

    因而,各揣心腹事的两族,群胡肯定是想利用会晤这个机会能够再进一步的捕获汉宣帝,以便再作进一步的要挟、达到他们贪得无厌的攫取更大利益的目的。而最为大汉一方来说,则就如在北地制定的初步战略计划一样,乃是想利用群胡觊觎汉宣帝圣驾这个机会,转移群胡注意力的尽最大的可能调动群胡的军力,争取拯救出被困的十几万汉军。

    纪啸在途经上郡的时候,也曾刻意的前去拜访了已经接到军令暂时统军驻扎在上郡、等候军和后军到来的前军主将田千秋。纪啸在见到在形貌上与张延寿迥异、内外均透着无比的精明、一副儒将风范的车骑将军张安世这个二儿子后,也详细的向张千秋通报了临时在北地所制定的战略计划,并同张千秋一起商议了一番如何的造势、借以吸引可能存在的深入到大汉境内的胡人探子的注意力的一些办法。

    既然想要通过在大汉边境附近可能存在的胡人的探子给群胡的首脑传回去汉宣帝的御驾将要驾临五原、然后再从五原越过长城出塞的假象,那就要从初始阶段把一切都要像模像样的做足!特别是从上郡开始,还要尽量的、也是必须的掩饰已经分兵潜往朔方,那就更要把架势摆足、摆全的不能露出一丝一毫的破绽。

    因而,纪啸同田千秋商议:不仅要在上郡马上开始大张旗鼓的搭建圣驾的临时行辕,而且还要一切都按照朝廷御驾莅临的标准、进行什么净水泼街、黄土铺路、号炮齐鸣、十三声鸣锣开道等等这些繁琐的礼节。

    至于从上郡开始分兵亦后,真实存在着汉宣帝圣驾直插朔方的大军主力要掩藏形迹的夜行昼伏、假扮北上五原的汉军计算好了不能减灶、而且还要旗幡招展、大将军老霍光要经常的出没等等,有人老成精的老霍光和张安世在,也一定会做得更加严谨、逼真。自然就不用纪啸去多操心了!其实,纪啸也不可能傻到还会再去对位尊权重的老霍光和张安世不停的叮嘱、指手画脚。事实上他也没有那个资格!

    每个人时常都会有着几个自己解不开、还总是萦绕在脑海的心结,纪啸也一样。此次的北上,纪啸就一直在内心里存在着一个想要完全的确定‘自己到底儿是谁’、‘自己的往昔身世到底儿是怎样’的索根寻源的想法。毕竟现在纪啸对自己本身的记忆,就是从大致的大汉边境附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时候开始的。寻根探源,纪啸自然也是要从起点去往前追寻。……

    大汉帝国的君臣们在竭尽心智的筹划着想要解开十几万大军被困在茫茫大漠上的这个死结,紧锣密鼓的调集着各路援军、昼夜兼程的匆匆北上驰援。而运筹了这个惊天大的阴谋、把大汉帝国逼上了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运转起国家机器全力应招的群胡首脑们,此时则在窃喜欢庆阴谋的第一步实施基本上得逞之余,也恍若啸聚山林的强盗们一样的聚集到一处,筹划着下一步的更大阴谋、龌龊贪婪的进行着恍若强盗分赃一样的讨价还价……。

    此时,在落日大草原的深处、银雪山脉的一处山脚下,战马嘶鸣、旗幡招展、狼狐啸聚,一座座牛皮帐篷宛如雨后的‘狗尿苔’一样的星罗棋布、密密麻麻。这里,现在就是塞外群胡首脑此次联合对付大汉的大本营、匈奴大单于壶衍鞮的军大帐驻扎地所在……。

    匈奴现任大单于壶衍鞮宽大、豪奢的牛皮大帐,恍若‘蛤蟆吵湾’一样的呼喝声、高喊声、尖叫声等等此起彼伏,乱糟糟的闹翻了天!胡人仿佛未开化干净、茹毛饮血一样的欢宴正在匈奴现任大单于壶衍鞮的金顶牛皮大帐举行……。这里,现在聚集了几乎所有的参与到此次联合对付大汉帝国的群胡首脑。

    牛皮大帐外,高高飘扬的匈奴大单于的大纛之下,一群群的胡人往来穿梭着支起了一个个烧烤架子,烟熏火燎、半生不熟的牛羊肢体在烧烤架子上被不断的翻转着、滋滋的乱响,浓重的烟尘和腥臊气味混杂在一起弥漫在洁净的晴空。

    大帐内,乌烟瘴气、腥臊的气味漫空弥漫的牛皮大帐,年近五旬、身材高壮、须发乱糟糟的纠结在一起、身着着名贵胡裘的匈奴现任大单于壶衍鞮在大帐的里侧正高坐……。此时的群胡的首脑们,均在壶衍鞮的牛皮大帐不断的呼喝、叫喊着,手握把攥着半生不熟、直渗血水的牛羊肉又是啃、又是灌的狼吞虎咽着。

    这个时代,汉人尚‘右’、而胡人尚‘左’。因而,在壶衍鞮正高坐下面两侧的左面一排主位上坐着的、身份显赫的胡人均是匈奴各个部落的首领和匈奴最高层的主要胡酋。这其包括匈奴的:左贤王虚闾权渠,右贤王握衍朐提,左谷蠡王乌籍,左、右大都尉虚闾权渠的两个儿子郅支和呼韩邪,以及匈奴各个大、小部落的首领等。这其,可能也就仅仅缺少了现在正统领着匈奴铁骑配合乌孙国围困范明友所部的匈奴右谷蠡王伯叔?

    而在壶衍鞮下面两侧右面一排客位上坐着的胡人显贵则是匈奴的属国、同盟国等的首脑。这里面分别有:乌孙国的国王、外号‘肥王’的翁归靡,车师国的国王莎克基,以及乌揭、坚昆、丁零等国的国王以及匈奴各个附属国、同盟国的高级将领。……

    第二百二十二章 蛇鼠一窝(二更 求收藏!)

    客位首座、恍若一大滩直颤动的肥肉堆砌在那里的乌孙国国王翁归靡,此时正从仿佛镶嵌在肉堆里的、牛山濯濯的枣核脑袋上发出了恍若枭(夜猫子)鸣一样的笑声:“嘎、嘎……!长生天之下的我等各族,以往都没少受南蛮子的窝囊气!当年,本王为了得到汉庭的支持、顺利的接位,还他妈不得不喝别人剩下的‘刷锅水’!想想本王就气不打一处来!现在好了!我等这一群大漠的雄鹰,不久之后也许就会去原的花花世界恣意的享乐一番了?还是大单于英明啊!这一次我等就要好好的收拾一下南蛮子的儿皇帝,也要让南蛮子的儿皇帝也尝尝‘刷锅水’是啥滋味!嘎、嘎、嘎……!”

    兽性一族、秉性善变,故而才有了先贤所总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实,乌孙国国王翁归靡仿佛怨气冲天的所说的‘喝刷锅水’,事实上本就是事出有因。而且,其亦不乏当时翁归靡权欲、色欲之心膨胀之下才做下了这等令人唾弃的龌龊之事的原因。……

    当年,在翁归靡的兄长、上任乌孙国国王军须靡去世以后,由于乌孙国与大汉通好、乌孙国的王妃乃是‘和亲’的楚公主刘解忧。翁归靡为了能够在乌孙国王族内部的权力争夺抢占先机、得到身为王妃的楚公主刘解忧的支持继任王位,就买好楚公主刘解忧的许诺:如果他能继任乌孙国国王,就续娶刘解忧为他的大王妃并参与国政。

    最后,翁归靡在前任王妃楚公主刘解忧的全力支持下顺利的继承了乌孙国国王的王位,楚公主刘解忧也再嫁翁归靡成为了新任大王妃。虽然‘和亲’而来的楚公主刘解忧乃是当年‘七国之乱’的罪王‘楚王’之孙女,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大汉公主、背靠着强大的大汉帝国。因而,继承了王位之后的翁归靡也不得不最后捏着鼻子的话附前言的娶了他的‘嫂子’、并还要允许楚公主刘解忧与他一起共同的参与国政。

    翁归靡再娶楚公主刘解忧是为了窃据乌孙国国王这个高位已经是毋庸置疑!至于翁归靡是否当时还怀有着垂涎其嫂子楚公主刘解忧美色的龌龊之心?那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得到了楚公主刘解忧的大力支持才继承了乌孙国王位的翁归靡,现在却又仿佛怨气冲天的大谈其当年喝了什么‘刷锅水’?可见其是如何的恬不知耻、又是如何的为给自己遮羞而颠倒黑白!

    “翁归靡大王说得太对了!以往,我等大漠各族倍受南蛮子的欺压!甚至,南蛮子就连我等大漠各族祖先的繁衍生息之地都要予以侵袭、驱逐。可见南蛮子是对我大漠各族均欲除之而后快!我等大漠各族,以往虽亦予以了强力的抗击,但终因受实力所限和我大漠各族之间的相互掣肘而屡败于南蛮子之手。此次,多亏了翁归靡大王利用南蛮子贪欲之心而联合我等大漠各族一举困住了十万余的南蛮子大军,才使我等大漠各族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今日我大漠各族取得了如此的先机、且后续的益处已经达到了难以估测之大。翁归靡大王实是功不可没也!我等大漠各族亦万分的感激翁归靡大王的一片同根互助之心哪!哈、哈、哈……!”正位高坐的匈奴现任大单于壶衍鞮嚣张的大笑着,对肥硕如猪的翁归靡进行了一番不吝言辞的吹捧。

    此番塞外群胡困住十几万汉军的阴谋得以实现,最关键之处就是得益于乌孙国的初期诱敌和临阵反水。同时,现在匈奴也需要乌孙国这个同盟国的协助来增强己方的实力。因而,还没到‘卸磨杀驴’时候的壶衍鞮,自然是对翁归靡极尽吹捧、拉拢之能事。

    “不敢、不敢!我等塞外各族本属同根,相互扶助共抗南蛮子乃是本王的本分。还是大单于英明神武的目光远大,才能够想到此等令南蛮子的儿皇帝累死都意想不到的妙计。本王同其他各族,实是受到了大单于的莫大恩惠也!我等塞外各族才应该衷心的感谢大单于给我等塞外各族创造出来的这等可以痛宰南蛮子的绝佳的机会也!嘎、嘎、嘎……!”连连的摇摆着根根手指恍若胡萝卜的肥手的翁归靡,表面上谦虚、实际上是洋洋得意、投桃报李的对壶衍鞮也同样进行着刻意的吹捧。

    “咳、咳!南蛮子的儿皇帝已经答应了我等的要求前来大漠一会。听探马的禀报,据说南蛮子的儿皇帝调集了十几万的大军正在北上。算算我等给南蛮子所限定的时日,现在也快要临近了。不知大单于可曾想好我等所要向南蛮子的儿皇帝提出的要求?……”坐在翁归靡下首紧挨着翁归靡、与翁归靡堪称‘绝配’的、瘦小枯干的车师国国王莎克基眨动着一双狡诈的老鼠眼干咳了两声借以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后,一双小眼睛里闪烁着诡密、贪婪的目光向壶衍鞮问到。

    “嘿、嘿、嘿……!”壶衍鞮发出了一串恍若莫测高深的冷笑之后,须髯纠结、密布的老脸上露出了表情十分鬼祟的笑容说到:“莎克基大王何其急也!难道我等就仅仅为了些许的蝇头小利、就浪费了这等一个天赐的大好机会吗?汉人有一句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轻易的就把这等一个大好的机会浪费掉,我等又安能对得起以往倍受南蛮子欺辱的我等的祖先们哪!”

    “那大单于的意思是……?”莎克基干瘦的枯脸上露出了十分疑惑的表情、迟疑的向壶衍鞮问到。

    “哈、哈、哈……!”壶衍鞮发出了一阵狂妄的大笑之后,才接着说到:“本大单于同众位大王、首领说句实话吧!今日我等运筹的这个绝佳的妙计,非是本大单于一人之所思也。此策,乃是本族的一位后起少年英才为本大单于所献。郅支贤侄!站起来让众位大王、首领见见你这位我大匈奴百年难遇的奇才!也替本大单于说说我等各族下一步该如何的对付南蛮子!”

    随着壶衍鞮恍若兽吼一样的叫喊,左侧主位上的一众交头接耳、乱哄哄的窃窃私语着的匈奴显贵昂然的站起了一名身着名贵的胡裘、等身材、生着一双恍若闪烁着鹰一样犀利的目光的三角眼的年轻匈奴显贵。

    “众位大王、首领先见见,此乃是我大匈奴后辈崛起的英才、我大匈奴的左贤王的长子、左大都尉郅支是也!最初设计这个把南蛮子逼到如此的窘境、可想而知亦将会令我等大漠各族因此而大大获益的妙策之人,就是本大单于的侄儿郅支、这位我大匈奴的后起神驹!……”壶衍鞮洋洋得意的向在坐的同盟国、附属国首脑们十分隆重的、炫耀似的介绍着年轻的匈奴左大都尉郅支。

    第二百二十三章 猖獗叫嚣

    在牛皮大帐内的一众群胡显贵们或是羡慕、或是嫉妒、或是渴望、或是惊奇等等的目光注视下,站在起来后恍若十分倨傲的微俯身浅尝则止的四面行了一下的礼、仿佛从下生那一刻起就不知道‘笑’是什么意思的郅支那张阴沉的脸上痉挛也似的抽搐了几下、声音仿佛都带有着‘冰碴子’似的阴冷得恕⑶楦衅斗Φ目谒档剑?br />

    “末学后辈郅支见过大单于和众位王爷、首领!大单于是过于的抬举郅支了!无有大单于的英明决断和缜密布置,无有众位王爷、首领戮力同心的相助,我等大漠各族安能取得如今对付那蛮子这样辉煌的战绩?此举,当会为我大漠各族在未来与南蛮子的纠缠过程开创出一个里程碑似的经典战例!之前,郅支也就仅仅是向我大匈奴英明的大单于略进了一些浅薄之见而已。真正说起来,大单于与各位王爷、首领才确是功莫大焉!……”

    表面上桀骜的郅支的开场白说得还算谦虚,但却又从骨子里透出着一股桀骜不驯的意味。他的话里话外无外乎是在说:就是由于他给壶衍鞮献上了这个‘诱敌深入、临阵反水’的妙计,最后才开创出如今的大好局面。

    “好了、好了!郅支大都尉呀!你就不要学大单于一样的话说三分、留七分的只是恭维我等各族了!我等各族也都知道此次的联合对付南蛮子,大单于是居功至伟!至于郅支大都尉?既然你如此的得到大单于的推崇,想来也并非是寻常之辈。既然大单于委你来给我等解说,你就拣我等各族想听的说吧!”郅支语音阴森森的吹捧隐含着自我标榜的开场白刚说完,就被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接过去了。

    开口挤兑郅支的,自然是急于想知道下的车师国的国王莎克基。同样,莎克基的话,自然是也代表了大部分匈奴的附属国、同盟国的意见。除在坐的匈奴大单于壶衍鞮、以及其他的匈奴首脑、显贵以外,其余各族的国王、首领也有不少随声附和着莎克基:王爷说的对!快些说正题吧!年轻轻的、说话一点也不爽快!……等等。一时之间,牛皮大帐内恍若炸了群的蜂巢一样‘嗡、嗡、嗡’的响成一片。

    叛逆性强、野性十足、且贪得无厌的群胡首脑们,可以暂时的恭敬一些实力强劲的匈奴大单于壶衍鞮。但对于虽然在匈奴内部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但毕竟还只是一名将领身份的郅支,却就并不那么的买账了!虽然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但就胡人野蛮、冷酷、贪婪的天性上来说,其实群胡暂时组成的联合体也根本就不会维持太久的、早晚也会因彼此之间私欲膨胀的作祟而分崩离析!

    伴随着站在那里的郅支的眉峰皱起、一双三角眼放(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