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沧溟步光 > 沧溟步光 第 9 部分阅读

第 9 部分阅读

    呆下去,总有一天会憋疯的。我生来就是草根命,北京这种大城市不适合我。再说,我相貌这么丑,也影响市容么。娘个腿儿,戈壁的风沙厉害,也没有当年战场上的枪子儿手榴弹厉害吧。”他大笑起来,笑声先是沧桑,然后,变得傲气。

    李双想,一个人敢于直面自己的身体缺陷并毫不自卑地谈论它,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超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姚大炮在她的心目中变得有高度了。她半开玩笑说:“有的时候我觉得你象条狼,不象是个人。”

    姚大炮洋洋得意的说:“你这话严重正确!我从小没爹没娘,野性惯了,闲不住,我愿意做条狼,在荒凉的地方闯荡,反倒无拘无束。而不愿做一条狗,在树荫下趴着,对着过路的人摇头摆尾。”

    “去那边有什么打算?准备呆多久?”

    “要说有什么打算,也没有。或许在大西北十年八年不动,或许四处漂泊,反正战场就是我的家,哪里有事做,哪里有仗打,我就去哪里。”

    李双喃喃的问:“中原,那我们还会再见面吗?”

    姚大炮怪笑道:“我是狼,你是人,不是一路的,若说要照面,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呢。”

    李双注视着他:“要是咱们照面了,你这条狼会不会不认识我,把我撕来吃了?”

    姚大炮想了想,沉静地摇头说:“不会,我会静静的望你两眼,然后悄悄的走开。”

    李双低下了头,眼里噙满了泪水。

    姚大炮大步流星的去了。他高大挺拔的身躯一路向前,没有再回头。

    这是李双和姚中原见的最后一面。

    第三章 京西密地(10)

    (10)

    李双见天已快黑了,平复了一下心绪,连忙解开车,快速向香山骑去。一边骑,一边想起和姚大炮的往事和刚才的会面,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骑到香山公园门口的时候,天黑得已经看不见路了。来的时候没想到会回去这么晚,也没带个手电。她对香山路又不熟,不敢骑得太快,再往西骑一会就是人迹罕至之地了,深山荒野中不时传来野兽的怪叫声,李双硬着头皮一点点往前蹭。正在这时,突然发现前面路上有一团白乎乎的东西,她吓了一跳,定睛一瞧,却是一只硕大的白布口袋,前面路上不是江津是谁。李双不知他是专门在这儿等他,还是胎扎了。快到跟前了,问:“怎么了?没事儿吧?”

    陆江津不等她走到近前,骑上车便走,只是和李双刻意保持着固定的距离。李双心想,倒还想着在这儿等我。叫了他两声,他也不应。李双苦笑着摇了摇头,心想这家伙醋劲儿也太大了。她骑半天也累了,便也不说话了。正骑着,忽然车轧上了一块大石头,车轮一偏就滑了出去,她“啊”地低呼了一声,一通手忙脚乱才把车撑住没有摔倒。而捆在后座上的白布口袋却从车上摔掉了下来,打了几个滚,一直滚到江津那儿去了,捆绑的绳被颠断了。

    陆江津来个急刹车,从车上跳了下来,似乎要扔下车冲过来,但见李双并没有摔倒,便没理她。他把车支住,解开自己的口袋系绳,将李双驮的袋子一并捆上,骑车又走。李双又好气又好笑。车上没东西了,便轻了许多,骑得快极了。她赶上来,道:“我差点摔了,你也不知道关心一下!”

    陆江津鼻孔里哼了一声,“用得着我关心么?我看自然有别人关心你。怎么就缠绵这么会儿啊?”

    李双有点不快:“你这人怎么说话的?”

    陆江津道:“你们做都做了,怎么就不能让人说?咦,姚大炮怎么不送你到香山来?缠绵完了就把你扔了?太可怜了。”

    李双见他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心头本就有气,一听这话再也忍不住了,心想这陆江津简直太不可理喻了!她决定索性再刺激刺激他,道:“姚大炮怎么了?人家有男人味儿,有血性。还记得我在长城上说过的吧,真的长城就是男人,就是象姚大炮这样的男人。”李双这话一半无意一半真心,是的,在她的心目中,姚大炮已经在大西北幻化为一座沧桑的长城。她仿佛看见,一座高大身躯傲然挺立在戈壁上,透过他那鲜血淋淋的肌肤,青筋和血脉在突突地跳跃。

    陆江津露骨地讥刺说:“恭喜呀,多么英俊的绝世好男人!以后别来找我打发寂寞,找你的绝世好男人去!原来你说你的心不能完全交给我,是指这个呀!赶紧的,您全收回去吧,我可不敢有这个福气,谁知道这是花的心,还是黄鼠狼的心?”

    李双原想找个机会跟他解释姚大炮的事的。但陆江津这一席话噎得她眼泪都快下来了。今天她终于认清了陆江津的另一面,那就是他的刻薄!她强忍着愤怒,说:“陆江津,请记住你是从中国第一高等学府出来的人,不要这么没口德。我问你,究竟是谁先提起他的呀?你怎么无缘无故的朝我发泄呢?你太过分了吧!”

    陆江津哼了一声,带着一种解气的口吻道:“是,怪我,怪我不识大体,怪我自找没趣。我不应该把真相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弄得大家都尴尬。哼,有些东西是见不得阳光的。”

    李双说:“我问你陆江津,你是不是真的希望我和姚大炮好?你回答我,我今天只听你一句话!”

    陆江津顾左右而言他的说:“你爱跟谁好不跟谁好,那是你的权利,为什么要问我。”口气却已经发虚了。

    李双流下泪来,说:“你太自私了!”她猛地几脚,头也不回地骑走了。

    “你不无情,我能自私?”陆江津内心说,望着她的背影,心说,赶紧走远点,眼不见心不烦!不过,没过多久,陆江津就后悔起来,心想刚才自己说话太过分了,她毕竟是一个女孩子,又后悔、又伤感、又害怕,心中极不是滋味,连忙快骑去追。追上后,却不知该如何解释。到了李双宿舍,陆江津正想给她搬东西,李双却不让,李双和赵栖梧把东西抬了进去,然后,李双把门摔得“啪”的一声关上了,没和陆江津再说半句话。

    第三章 京西密地(11)

    (11)

    当天晚上,陆江津大半宿没睡好。到了快天亮的时候,才迷迷糊糊的睡了一觉。起床洗漱完毕后,他找了个由头,来敲李双的门。此时此刻,他才觉得昨晚自己太伤她了,应该向她道个歉。敲开门后,只有赵栖梧一个人在。他有点失望,道:“赵姐,李双去哪了?”赵栖梧白了他一眼,埋怨道:“你昨晚怎么欺侮李双了?她回来后哭了好半天。江津你怎么搞的?懂不懂怜香惜玉呀?只顾自己痛快,却不想多伤人!”陆江津羞愧得不敢正视赵姐。赵栖梧叹了口气,语气已软了下来,“快想想办法哄哄她吧,她去单位了,一会回来。”

    陆江津骑车一溜烟出了宿舍,来到香山菜场准备买只西瓜。因为大旱,今年瓜收成少,再加上快过季了,买的人又太多,因此排除买瓜的人着实不老少。陆江津排了半天队,等轮到他的时候,瓜已被抢购一空,瓜主收摊了。一个中年人买了最后一只瓜,正要走,陆江津一把拽住他,说:“大哥,你把这只瓜卖给我吧,我愿多付钱。”那人道,好不容易买到了,我凭什么卖给你?给多少钱都不卖。陆江津只得撒谎,说家里老母亲前些日子病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今天终于苏醒了,就想吃口西瓜。中年人看了看他,叹了口气,道:“孝心难得,拿去吧。”

    陆江津兴冲冲的再来到李双宿舍,她回来了,和赵栖梧两人正在收拾行装,陆江津问:“李双,你要出差?”

    李双不答,也不拿正眼看他。

    陆江津抱着个西瓜站在当场十分尴尬,望了望李双,又望望赵栖梧。赵栖梧冲他很有内容地笑,故意气愤的说:“你把人家气成这样,倒还敢厚脸厚皮的来找。就冲这种愣头青性格儿,我看入党的事就得受影响!呃,你去写封思想汇报来吧,思想汇报上就说:亲爱的李双姐姐,我错啦,我不该惹你生气,请瞧在我可怜的份上,原谅这一次,我保证下不为例,以实际行动积极向李双姐姐靠拢,今天,特地买了大西瓜来请罪,请姐姐吃了消消火……”

    赵栖梧说到这里,自己就忍不住了,哈哈哈笑了起来。陆江津也嘻嘻的笑了,趁势将西瓜放到桌子上,说:“赵姐你把刀给我,我给你们切。”

    然而李双没笑,看也不看他的说:“姓陆的,把你的臭西瓜抱走,谁稀罕!”

    陆江津又尴尬起来,手足无措,小心翼翼的说:“李双你还生气呀?没想到你这么没气量……”他本想取悦于她,却词不达意,不知不觉话又变成了指责于她。

    李双停下手里的活,抬头向他怒目而视,嘴里呼呼喘气。

    赵栖梧知趣的说:“我有点事先出去一下,江津,你快点帮李双收拾一下。”

    李双一把拉住赵栖梧,说:“赵姐你别走,该走的不是你,我不需要一个外人帮我!”她瞪着陆江津:“你这人怎么赖皮赖脸的不走?我要换衣服了!”

    陆江津讷讷的说:“李双,那我先出去,一会儿我送你。”

    李双厉声道:“用不着!赶快滚!抱着你的臭西瓜一起滚!我不想再见到你!”

    陆江津吓得抱上西瓜要走,赵栖梧一把把瓜夺下来,叹息说:“你呀真是个书呆子,榆木脑袋,真话假话都听不出来,你还真把瓜抱走啊?赶紧滚吧,西瓜就不必滚了。走吧走吧,再不走我都烦了。”

    陆江津没趣地溜了。

    赵栖梧把门关上,低笑道:“李双你看把陆江津吓的一愣一愣的。这个季节了,人家专门去给你买这西瓜来,可见是诚心诚意的讨好你来了。你别看他人愣头青,但心却挺细,知道要哄你开心来,便买个西瓜,象征着甜蜜呀。呵呵,你做做样子就得了,可看你这劲儿拿的!马上要出差了也不给人家留个好脸色。陆江津是个心重的人,你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呢,你要让他一直耿耿于怀呀?你真忍心?”

    李双弯腰揉了揉胸口,道:“赵姐你不知道他昨天说那些刻薄的话,气得我胸口到现在还疼。我刚才的确有点借题发挥的意思,他这个人太自鸣得意了,哼,有什么了不起,我还真不待见他!”

    赵栖梧说:“李双我看得出来,你是真心喜欢上这臭小子了,嘿嘿,陆江津啊陆江津,以后的日子有你好受的。哎,又一个苦命的男人从世界上诞生了!”

    李双微笑着给赵栖梧一拳。

    赵栖梧嘭嘭的拍着西瓜说:“咱俩赶紧歼灭了吧?看他这瓜成色怎么样!”

    李双笑着点头,说:“我去拿刀。”

    第三章 京西密地(12-13)

    (12)

    陆江津回到自己屋,把门虚掩上,支着耳朵,躲在门缝里观瞧着外面的动静。李双出门的时候要从他门口经过。过了一会,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他通过虚掩的门缝,见赵栖梧和李双两人过来了。只见两人都紧绷着脸,看都没看他的房间一眼,就目不斜视地过去了。陆江津拿不定主意,不知该不该出去和她道别。见她的神色,似乎气还没有消,担心出去再惹她生气,要在院子里吵吵起来,他脸往哪儿放?她注视着李双和赵栖梧越走越远,出了院子。陆江津心中好一阵惆怅。

    傍晚的时候,赵栖梧来敲门,将剩下的半个瓜还给江津,她带着谴责的语气说:李双一口没吃,人家气都气饱了。我尝了几口,算给你点面子。嗯,你这西瓜不错,脑瓜却差点劲!

    陆江津接在手中,茫然的问:“赵姐,她去哪出差你知道么?”

    赵栖梧摇头说:“她怎么能对我说?她们九室的人做事最神秘,恨不得放个屁都得标上‘机密’。我只知道她是去配合总参执行紧急任务。”她又递给他一封信,“她留给你的。”

    陆江津惴惴地接了过来。

    赵栖梧见他样子,忍不住笑道:“看你把自己弄得魂不守舍的!算了算了,我也不好意思再咋唬你了,姐姐不能不疼她,又不能不疼你,哎,算我自己倒霉。她走的时候气已经消差不多了。不过你小子记住,待她好点,否则我和她一起收拾你,我可不象她那样有委屈只往自己肚子里咽,在撒气这一点上,我可是外向型的!记住没?”

    赵栖梧走后,陆江津惴惴不安地打开信封。信没封,可能李双走得太匆忙了。他抽出里面仅有的一页纸,只见第一行写着“我给你留下了一封信”,再换行起便是一首唐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山下土;

    谁之盘中餐,粒粒街辛苦;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陆江津一阵失望,又感到莫名其妙,这不就是昨天他们在面馆讨论的那首诗吗?心想,难道她忙乱之中把信纸装错了?这倒有可能,信都没来得及封装不说,字也写得那叫一个潦草,他一眼就看出了诗中的两个错别字:“知”错写成了“之”,“皆”错写成了“街”。倒象是别人信手涂鸦的东西。可仔细端详,信又的确出自李双的亲笔。陆江津一头雾水。突然,他一拍脑门,才恍然大悟,自己被李双耍了!李双留下的这首诗是地地道道的“藏头诗”,她真正要给自己看的不是这首诗的内容,而是这首诗的标题,这首诗的名字叫《悯农》――她在讥讽我象个农民呢!悯农――可怜的农民!

    陆江津哭笑不得地把信扔到了一边。

    (13)

    当晚回到宿舍,陆江津很晚睡不着。李双去了哪里呢?不知为什么,他特别地想念李双,后悔昨天对她说的那些刻薄的话。陆江津又漫无目的的拿过李双的信,翻来覆去的看,仿佛信里隐含着什么秘密。这封平平无奇的信,此时在他的眼里突然变得有些奇特起来。陆江津忍不住想,李双留下这封信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他的直觉告诉他,似乎并不是存心讥笑他,李双的动机一向不是这么简单。

    陆江津越是这么想,越是觉得这不是封普通的信。他越是猜不透,一种奇异的力量越是吸引着他,甚至熄了灯还躺在床上绞尽脑汁地想。想了一会,忽然想起昨天李双最后说,这首诗里隐藏着一个地址!

    地址?

    陆江津从床上一跃而起,由于拉灯时过于用力,把拉线盒的线都扯断了,成了长明灯。陆江津想,当时以为李双是逗他玩的呢……对,诗里一定有个隐藏着的地址!

    陆江津迫不及待地取过信,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这次,除了最后两句的“之”“街”两个错别字,他还发现第二句有一个错别字:禾!原诗里的这句应该是“汗滴禾下土”,李双改成“汗滴山下土”了。昨天他们还为这个“禾”字究竟是不是指稻子争论了半天。这和昨天他们的争论有关系么?江津瞪着这首诗,眼睛都快瞪出血来。李双故意把“禾”字写成“山”字,绝对是故意写错的,如果真有什么秘密的话,那这种东西很有可能就是线索。

    就在这时,陆江津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他发现,第一句“锄禾日当午”中,“禾”和“日”两个字紧挨在一起,和左右两边都有较大的间距,挨在一起?是有意的么?对了,如果把“日”放到“禾”的下面组合起来,就是“香”,与第二句的错别字“山”正好组成了一个地名“香山”!

    陆江津心里一阵狂跳,继续看下去。第三句的错别字是“之”,他翻来覆去地念着“谁之盘中餐,谁之盘中餐……”念了几遍,知道了,这句里藏着“之畔”,连起来就是“香山之畔”。

    陆江津激动得咕咚咕咚地牛饮了一大杯凉水,将目光投向后面一句,以期挖掘出深藏的线索。

    不料,这一句却犯了难。他盯着那个错别字“街”字,知道应该是一条什么街,可什么街呢?香山之畔都有什么街呢?他站起身来靠近墙上的北京市政图。那可多了:莲石街,上庄街,八宝山街,玉泉街,鲁谷街,闵庄街,杏石口街,西二旗街……要说数个一二十条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找不到任何一条叫“粒粒街”或与之谐音或近音的街。陆江津的眉头紧锁。但越是困难,他越是不肯罢休,这是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是他骨子里的性格,为此大学同学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犟筋”――正好和他的名字“江津”谐音。

    陆江津突然又想起,李双说这首诗隐藏着一个地址,但必须承认“粒粒”是指大米。这句话当时自己没往心里去,还以为她不过要争个面子罢了。难道,这句话竟暗藏玄机?“粒粒”是大米又会怎么样呢?粒粒是大米的话……大米……陆江津苦苦思索起来。大米?田?稻谷?对,应该是稻谷,米,就是露出谷,就是露谷,谐音是鲁谷――不错,正是鲁谷街!

    陆江津兴奋得一宿没睡,第二天一早就找了本《唐诗选编》,骑车直奔石景山鲁谷街。李双信里的线索到“香山之畔鲁谷街”就终止了,他知道,剩下的线索必定从诗里的其它部分找寻。所以,《悯农》一诗,江津早已烂熟于心:

    悯农

    唐·李绅

    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陆江津不肯放过这首诗里的任何一个细节,连该诗的作者也进行了一番查询。唐朝诗人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人,元和进士,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与诗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那句著名的话“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评价李绅的。

    鲁谷街虽是一条小街,但历史源远流长。李双曾给陆江津介绍过,鲁谷街的原名叫“鲁郭里”又叫“鲁郭”,始称于辽代,附近多古迹,现存有清代崇兴庵、刚毅墓、隆科多墓等遗址。

    第一个线索陆江津推断是鲁谷街25号,找到25号,却失望了,25号是鲁谷邮政局。陆江津还来给老家大哥寄过钱,也从这里收取过包裹。

    陆江津又将2、5两个数字颠倒过来,成了52号,便直奔52号去。一看却傻眼了:52号这个地址根本就不存在,鲁谷街到51号就结束了。这个位置是一条马路,通往石景山教导大队。陆江津茫然地站在街头,向远处的教导大队眺望。和李双在保密室一起工作的记忆浮上了他的心头,想起来竟倍觉甜蜜温馨。想着想着,陆江津的心一动,这个地方理应是“52号”,可这儿是条马路,但这不是条普通的马路,是通往教导大队的马路!陆江津的心一跳,没错,一定是教导大队!

    教导大队尽管已经解散,但仍由国防部五院管理。陆江津出示了出入证后得以顺利通行。他根据诗里的“医得眼前疮”、“绮罗筵”、“逃亡屋”、“光明烛”分别推断出了医务室、食堂、保密室、舞厅四个地方,这也是他们俩曾经共同经常出入的地方,他知道,必定会是其中的一个。李双会指引他去做什么呢?陆江津心头忽然一阵狂跳,难道李双根本没有出远门,而是有特殊任务又秘密回到了教导大队吗?她是指引他来这里相会吗?越到了谜底快要揭开的时候,他却越是紧张起来!

    然而,陆江津失望了。医务室、食堂、保密室和舞厅四处地方均大门紧锁,已经撤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个人影。门锁上已经积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教导大队的那场往事,似乎已经离得好远,好远。

    陆江津又看诗的前面部分,甚至把李绅的其它诗看了一遍,却一点线索也找不到了,毫无头绪。返回到大门处,他索要了出入登记簿来看,他发现最近十天内只有自己一个人来过,而李双从没来过!

    陆江津知道,线索彻底中断了。要么,自己找寻的是一条错误线索;要么,的确是正确的线索,李双只是想引领他回到这里,重走一遍过去他们走过的路,回忆他们一起共度的那短短的两个月的难忘时光。她将他引领去的,是一次浪漫多情的记忆之旅,心灵之旅。

    如此而已。但,又不仅如此。

    陆江津的心中虽然惆怅,但并不失望,经过此行,他完全明白了李双的用心。那是种看似简单诙谐,实则饱含深情的用心,于他们俩之间才能懂。她所考验的,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们之间的默契。对于一对青年男女来说,还有什么比心有灵犀的默契更令人怦然心动呢?他突然觉得李双这一次走了好久,好久。他从未如此急切地盼望着她回来。他希望她立马出现在他的身边,那时,他一定不再矜持,不再犹疑,他会勇敢地乞求她的原谅,如果她不强烈反对的话,他一定会紧紧拥抱她,亲吻她,对她说:“李双,我爱你!”

    第三章 京西密地(14-15)

    (14)

    当晚,陆江津做了一个梦。他梦见李双站在岸边浅浅的海水中,背景是蔚蓝的大海。她向他注目凝视,陆江津正要叫她,她却头也不回,转身奔向了茫茫大海。江津大声叫道:李双,你别走,回来,我们不要再分开,我要娶你!李双停了下来,转过身,看着他,说,你收到我的信啦?陆江津说,我收到了。李双忽然飞快地向他奔来,溅起了一朵朵飞扬的浪花,浪花向她同样飞扬的面庞上扑打。然而,就在这时,海面上万炮齐鸣,炮弹呼啸着飞了过来,不断落在李双的身边,激起了冲天的巨浪,几乎要将她的身躯吞没。陆江津急得大叫:李双,快跑,快跑呀……然而,李双越跑越慢,一发炮弹落在她身边,她的身影随着一大团爆起的海水消失了,然后,只剩下一片空荡荡的海。什么也不再有。什么也不曾有过。

    陆江津惊醒了,望着投进屋来的那一抹淡淡的光辉,再也无法入眠。他想着那个梦境,想着李双甜蜜地笑着说“你收到我的信啦?”

    他忍不住又取过信。这一次,大脑不知受了什么启示,他的目光一下子定定地落在了第一行上。他突然大骂自己该死!因为,李双的信上第一行明明摆摆写着:

    我给你留下了一封信

    起初,陆江津的一门心思都在这首唐诗上,没把这句话当回事,这时才有如醍醐灌顶。这第一行不起眼的话,恰恰正是破解李双诗谜的最后一把钥匙!不错,李双给他留下了一封信,但不是这封,而是另外一封。在哪里?在香山之畔鲁谷街25号:鲁谷邮政局!

    陆江津再次来到鲁谷邮政局,他第一次就找对的地方,兜了一个大圈子,又转回来才确定找对了。这就像生活中的走路,本来走得挺顺利,在岔路口的时候走错了,结果走了很多冤枉路,才又回归正途。不知这是否意味着,通往幸福殿堂的路,往往是曲折而坎坷的。

    陆江津跑到柜台前,急促的问有没有一封陆江津的挂号信?

    邮政局工作人员仔细查看了他的工作证,果然找出一封挂号信来,说:“你要是晚来一天,我们就原件退回了。收信地址有误,鲁谷街125号,根本就没有这个地址。”

    陆江津颤声说:“的确是我的,对方寄信的时候写错了。”

    陆江津签收了信,带着亢奋不已的心情深一脚浅一脚地出了邮局,便迫不及待地拆开来:

    江津:

    我寄了一封不是你就只能是我才会收到的信。如果你没有机会收到它,拆开它,那就只能遗憾地退还给我了。其实爱情也是这样,一旦错过,就只能留下遗憾。你真的愿意陪伴我一生不离我左右吗?你真的愿意和我同甘共苦一辈子吗?你真的愿意为我担当起一个丈夫的责任吗?如果你愿意,就娶我吧!

    李双

    1958年9月xx日

    (15)

    陆江津回到香山,黄汉生正到处找他,见他回来了,急促的道:“给你二十分钟的时间收拾一下,立即出差执行紧急任务。”

    陆江津疑惑:“这么急?”

    黄汉生显得不太耐烦,说:“没时间跟你解释了,飞机已经等着了,随便带点洗漱用品,马上出发!”

    陆江津温馨幸福的心情荡然无存,他急急忙忙回到宿舍,将李双的信郑重地封好,锁进了箱子。然后随便拿了些日常用品,就匆匆下了楼,回到办公楼。办公楼下,一辆吉普车已经等着了。陆江津一上车,吉普车的引擎就有力地轰鸣起来,然后,一溜烟驶出了导弹设计院,向市区驶去。陆江津环顾左右,车上的四个人倒都面熟,大家纷纷点头示意,但没有说话。吉普车到了南苑空军机场后,陆江津几人从车上刚下来,一名少校就迎了过来。少校领着他们顺畅地通过了军检处,来到跑道上,登上了一架飞机。在飞机上坐了片刻,蹬蹬蹬地响起一阵脚步声,又有几人登上了飞机,陆江津抬头一看,其中居然有顾廷。

    机舱的门关上了。顾廷站在前方,向众人扫视了一眼,沉静地说:“昨天,在金门空战中,敌人发射的一枚‘响尾蛇’导弹落地后没有爆炸,这枚导弹已经被我军寻获并控制,导弹完好无损,上级命令五院去进行解剖和测绘。这次任务由我带队。我宣布,本次行动的方向:金门;目标:解剖和测绘响尾蛇导弹;任务密级:绝密!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次任务特殊,对于苏联顾问团,要同样严格保密,不得有任何泄露!”

    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越滑越快,震耳欲聋,忽然头一昂,在巨大的轰鸣中向天空冲去。陆江津头一回坐飞机,飞上天的感觉相当刺激,也相当美妙。

    三个多小时后,飞机以一种战战惊惊的姿态下落。陆江津透过舷舱向下瞭望。远处,在微薄的夜色中,一些若隐若现的小岛被深锁在一片辽阔的海水中。陆江津头一回见到大海。他一直挺向往大海,但此时此刻,他丁点儿也没有感觉到大海的美。他也不知道这里离金门前线有多远,他并没有望见硝烟,但却似乎闻见了浓烈的硝烟味道。飞机终于安全地降落在13号空军基地。众人都舒了一口气。一路上,飞行员小心翼翼地收听着前线的空情报告和飞行指示,担心遭遇上空战。要知道,这可是一架毫无空战能力的运输机。

    13号空军基地倚山而建,多数建筑毫不起眼地隐匿在高大的亚热带植物群下。在夜色中,飞机朝一条笔直的跑道投了下去,离跑道不远,是个机场,停着黑麻麻的战斗机群。;

    第三章 京西密地(16)

    (16)

    在一个山洞里,众人见到了“响尾蛇”。一枚白色的导弹醒目地静卧于地,外表被擦拭得十分干净,在灯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幽冷的光泽。响尾蛇导弹和s-2导弹比起来,反差十分强烈。从形体上看,“响尾蛇”弹身细长,有四个很小的矩形尾翼和两对三角形舵面,两者呈“x-x”形。长只有3米左右,仅为s-2导弹的六分之一,弹径更是只有s-2的十分之一。一个是庞然大物,一个是小家碧玉。

    基地的一位大校来了,详细介绍了情况。大校说,之所以请你们来这儿,是为了保密。苏联真是神通广大,空战中有一枚空空导弹没有爆炸的事他们竟然也知道了,大使馆正和我方交涉,要我们立即把导弹送到莫斯科去研究。大家应该知道的吧,苏联的空空导弹叫“碱”,没有美国的“响尾蛇”先进。苏联想搞去研究没问题,问题是我们自己还没研究嘛!怎么办?只能让老大哥先等等喽,谁叫咱近水楼台呢?大校说到这里略带调侃地笑了起来,说上面会给你们尽量争取研究时间,不过你们动作要快,而且,先从关键的地方开始。大校顿了顿,又说:“这种导弹十分歹毒,一旦发射后便紧咬我机不放,一副死缠烂打、玉石俱焚的劲头,让我们十分头疼。这是世界上头一回使用空空导弹武器,我们手上的情报十分稀缺。希望通过你们的解剖研究,能尽快帮我们弄清楚它的飞行弹道、毁伤性能、极限速度、极限射程这些参数。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它的七寸在哪!”

    陆江津暗想,这枚完好无损的“响尾蛇”导弹的确是绝好的研究样品。但要让这十来个人在山洞里憋几天就搞清楚它的关键参数,却也太高估他们,也太低估导弹这东西了。导弹不像别的武器,花点儿功夫鼓捣几下总能整个八九不离十。对于他们来说,s-2导弹还没整透彻呢,何况面对的是一个作战原理与s-2迥然不同的新家伙?

    在顾廷的指挥下,众人有条不紊地拆解导弹。这导弹小,两天后,就被彻底化整为零。有之前反复拆装s-2导弹的基础,这倒不是难事,两种导弹基本架构是相似的。然后,开始一一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测绘,这就比较难了。s-2导弹的测绘还有不少瓶颈呢,况且这里工具,人员都奇缺,因此进展缓慢。十多天后,能进行测量的部件都拿出了测绘初样儿,但仍有一部分器件无法测绘。而空军关心的各种作战指标,却几无收获。只是得到了一些初步的分析结果,比如,根据导弹发动机的容量,可大致推算出导弹射程在30公里内;根据战斗部的炸药量,可以确定其毁伤半径。

    导弹测绘及分析就此停滞,无法再有突破。大校理解了他们的困难,说让他们回宿舍稍事休息,他紧急向上面报告。说实在不行,就将这枚导弹运回北京。那儿条件好,专业人员多,也不象前线这么危险,你们可以坐下来慢慢研究。

    第三章 京西密地(17)

    (17)

    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东南风从海洋上为闽浙一带带来了充沛的水气,此时虽已是初秋,山中仍然湿润宜人。若不是依稀地闻见远处传来的炮弹的闷响,以及天边那时隐时现的一抹抹猩红色的闪光,实在无法将眼前这美不胜收的景致与战争联系起来。

    陆江津站在宿舍窗前,常常能看见一架架战机咆哮着起飞或降落。从13号空军基地起飞的战机,有时回来得完好无损,有时却遍体鳞伤,拖着焦黑的烟。在与国民党空军的较量中,我军并没占到任何便宜。战争爆发后,美国从部署中东的第6舰队调出两艘航母加入第7舰队开赴到了台海,但仅作壁上观,距金门都在3英里外。不直接参战并不意味着不在背后搞鬼,他们使出比直接参战还恶毒的招数,就是把“响尾蛇”这种先进武器卖给中国人,让中国人打中国人。

    陆江津想起了李双那封浪漫的信,他在心头默默地反复读着,不知不觉,眼里竟满含泪水。但他的脸上却露出甜蜜的微笑。不知李双回京没有?她去了哪里呢?这一切只有等到回香山才知道了--或许,他永远都不会知道。在他们之间,即便亲密如爱人,他们的一部分工作,一部分事情,一部分生命,对方是永远不可能知道的。在出发执行任务之前,说不定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去哪里,去干什么。自己这次在坐上飞机前,怎么能想到竟然来了前线呢?来五院两年,对这些他已经习惯了,理解了,见怪不怪了。

    正在他浮想联翩之际,有人来通知他。说上级同意将导弹起运回京了,让他去参与组装。在洞库里,很快,导弹完整地重新组装起来了。然后,装进了一个特制的木箱,被运走了。大校说,这枚导弹很珍贵,是我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而且对它的研究,对我们前线制定作战方案有着重大意义。目前方方面面都盯着它。美蒋特务正四处寻找希望破坏掉,苏联也四下打听它的下落希望弄到莫斯科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将在合适的时机,通过特殊渠道和特殊方式运回北京,就不让你们运回去了。

    众人吃完晚饭后就回到宿舍,开始收拾行装。按照计划,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将返京。翌日一早,陆江津却连续接到了两项通知,第一个通知是,上午的空情不适宜飞行,让大家原地待命。紧接着,又接到另一个通知,让他秘密地去一个地方。陆江津立即随通知他的空军少尉前往。那少尉带他到了一个空旷的停车场。江津心中诧异地想,带我到这里干什么?这时,一辆军用吉普车发动了。少尉说请上车吧。陆江津疑惑地上了车,原来车上还有两人,一人是顾廷,另一人也是导弹设计院的同事。

    汽车一溜烟开走了。顾廷对着他耳语说,有个临时紧急任务,具体他也不知道,上级只是要求派两个最懂拆装导弹的去。汽车开得很快,道路并不平坦,一路颠( 沧溟步光 http://www.xlawen.org/kan/510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