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阅读
地说完,脚步轻快地跑了出去。
仪凤不自在地低下头梳理衣角的流苏,埋在心底的秘密措手不及地被揭了起来,唯有无言才能掩饰心中的凌乱,提起那个在选秀时见过一面的尊贵男人,她仍然心生隐痛。
那是她今生初次对男人动情,也是最后。
“有件事我想拜托姐姐帮忙。”仪凤毅然扬起睫,避开令她不安的话题,回到现实来。
“妹妹只管说。”瑜皇贵妃抽出丝绢,轻拭眼角的泪珠。
“我想让朵儿跟随姐姐进京。”她平静地说。“一来是为了朵儿将来的婚配,二来是因为近几年在蒙古各部落间不断发生激烈的争斗,荣茂的原野牧草渐渐干枯殆尽,牲畜也日渐减少,科尔沁部正面临了空前的危机,我想先把朵儿送走,免得将来一旦发生了战事,会耽误朵儿的终生。”
“我明白。”瑜皇贵妃点点头。“不过现在我不好先答应你,依目前的情况看来,皇上没法子在春天以前回京,看看接下来情势如何发展再说吧。”她已暗地里决心要替朵儿寻一个高门贵族的显赫婆家,好弥补她心中对妹妹的亏欠。
“会好的,一定会好的……”仪凤抿着唇,轻轻低语。
瑜皇贵妃懂她的意思,怔忡呆望着面容平静的妹妹。
“班格济待你如何?”她小心翼翼地问。
“他待我很好,只是草原的生活太苦了,这么多年来总是习惯不了,我也实在忘不了京城,忘不了……忘不了很多、很多。”仪凤怅然地笑了笑。
瑜皇贵妃紧握着她的手,试图安慰她,也想藉着亲情的力量来分担自己内心的苦楚。
一直保持镇定和冷静的仪凤,眼泪再也不能自抑地滚了下来。
身材高大、俊雅修长的少年,正驻足在寺内的宝相阁中,若有所思地欣赏着文殊菩萨骑狮像。
或许是过分专注,所以并没有留意到身校传来的细碎脚步声。
“你在看什么?”
少年的凝思冷不防被身后清脆的嗓音打断。
他回头,接住一双乌溜溜的大眼,那双眼睛恍若草原夜空闪烁的亮星,他怔了怔,仔细再看清楚,发现说话的人是个小姑娘,身上穿着鲜丽的蒙古服饰,两条乌黑的辫子拖到腰间,唇边挂着爽朗率真的微笑,俏生生地朝他望。
“你没看见我在看什么吗?”少年淡漠地回望着她。在这宝相阁内只有一尊文殊菩萨木雕,她那么大的眼睛难道就没瞧见他在看什么?
“我看见了呀。”桑朵那双手背在身后,冲着他甜甜地一笑。“不过这是汉人拜的菩萨,我在大漠从没见过,哥哥若知道这菩萨的名字,告诉我可好?”
哥哥?!少年微眯双眸,审视着眼前这个稚气娇憨的蒙古小姑娘。
到底是蒙古人,说起话来率直大方、天真热情,明亮的眼睛直视着他,丝毫没有汉族姑娘那种羞怯和扭捏作态。
不过由于身分尊贵,从来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胡乱开口,更不用说随口喊他“哥哥”了,所以他有些不舒服,觉得被这个蒙古小姑娘占了便宜。
“谁是你哥哥,别见了人就乱认亲戚。”他沉下脸。
“咱们是亲戚没错呀!”桑朵那瞠大双眼,热情地凝视他。“我叫桑朵那,是你的表妹,你是我的表哥,叫霁威对吗?”
这少年正是皇七子霁威。
“怎么,你是仪凤姨母的女儿?”霁威怔了一怔,凝视着眼前这位素未谋面的小表妹。
“是啊,我们都说了好一会儿话了,你怎么不过去见见我额娘?一个人在这儿瞧这个什么菩萨?”桑朵那走到他身边,仰起小脸笑望着他。
霁威面无表情地瞥她一眼,懒得作答。
若不是额娘好言好语地劝邀他一同前来,他根本没有半点想见姨母和表妹的意思,不过这是他的心事,自然不便告诉她。
“这是文殊菩萨,别老是这个什么菩萨的乱叫一通。”他轻描淡写地说道。
“喔——”桑朵那拖长了尾音,认真地点点头,视线敷衍地瞥了眼菩萨,依然回到他的脸上直直地盯着瞧,显然真正令她感兴趣的并不是那尊菩萨,而是他的那张脸。
桑朵那目不转晴的凝视令霁威十分不快,他差点要怀疑自己的脸上是不是沾了可笑的饭粒。
“你看什么?”他不悦地斜睨着她,忍住摸索脸颊的冲动。
“我?”她呆了呆。“看表哥你呀!”回答得理所当然。
霁威皱了皱眉。
“你知不知道,用那种眼光盯着人看是非常无礼的。”活像个乡巴佬似的。
“是吗?”桑朵那又呆了呆,一脸崇敬地看着他。“皇宫里长大的人就是不一样,做什么都讲究,连说个话都有这么大的规矩。”
霁威哑然失笑。
“难道你额娘不教你规矩的吗?”
“也教,不过没有教不许盯着人看的规矩。”她认真地回答,满目天真的疑惑。“表哥,在皇宫里跟人说话眼睛不许看着人,那得看着什么呀?”
“身分不同,规矩也就不同。”霁威耐着性子对她说。“下人对主子说话得看着地面,你我是同辈,可以直视对方说话没有错,只不过为何要用那种眼光盯着我看?”
“什么‘那种’眼光?”桑朵那困惑地眨了眨眼。
“像看到什么奇珍异兽的眼光。”他说得更清楚。
桑朵那恍然大悟,耸肩轻笑了起来。
“表哥虽不是什么奇珍异兽,不过在朵儿眼里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唷!”
“还不就是蒙古和满人的不同罢了,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他觉得她夸张得好笑。
“可不同了。”桑朵那的表情无比认真。“我在大漠从没有见过生得比表哥还干净好看的男人,我们那儿的蒙古男人个个皮肤黝黑祖糙,健壮得像牛似的,我以为天下男人都长那个样,所以一看到表哥吓了一大跳,从没想过男人也有长得像女人那般白净秀气的,才会忍不住看傻了眼,呵呵——”
听见如此坦白率直的回答,让霁威有点生气又有点想笑,不过被比成女人总不是件光彩的事,他正想板下脸表达不悦时,桑朵那忽然倾过身,鼻尖靠向他的胸膛处深深嗅了几口气。
“哗,好香——”她杏眼大睁,红唇绽出一抹惊讶的灿笑。“表哥身上闻不到一丝牛羊的腥膻气呢!”
霁威被桑朵那的话逗得啼笑皆非,这个笑起来爽朗如朝阳的表妹,脸庞有着宫中少女所没有的白里透出的红润,还有一种他未曾见过的天然素朴的气质,天真无邪得令人无法动气。
“你没到过京城吗?”他多此一问,明明从她的言谈中也知道她肯定没离开过大漠。
“没有,父汗说京城是个会使人性沦落的地方,所以不许我去,也不许我额娘去。”她无奈地低声埋怨着。
“喔?”霁威不以为然地挑了挑眉,他没想到班格济竟有这等心思。
桑朵那不懂自己说的话隐含了什么样的利害关系,迳自兴味盎然地追问着她想知道的事。
“表哥,京城好玩吗?皇宫有多大呀?”
“你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霁威懒懒地回答,对一个只住过帐篷的小丫头而言,皇宫的华美除非由她亲眼目睹,否则说再多都是浪费力气而已。
“你肯带我去吗?表哥……”她神态自然地挽住他的手轻轻摇着,仰望他的双眸中充满了殷殷期盼。
霁威怔愕地看着她,就连与他最要好的六妹霁媛,也甚少如此亲密地挽抱他的手臂,他的心莫名一动,低下眼光,怔然地盯着她看。
“我额娘也曾在宫中住过一阵子哟!”桑朵那率直地说着,满脸天真又带着些乡野的傻气。“我想皇宫必定是又大又漂亮又雄伟,而且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宝,因为我额娘常常对着皇宫的方向出神,想着想着就哀声叹气的,我猜她是想再回皇宫去住一住,皇宫肯定是美极了,要不我额娘也不会那般朝思暮想的。”她其实不明白,她的额娘朝思暮想的并不是那座宏伟的皇宫,而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九五之尊。
自幼生长在皇宫的霁威,可不觉得皇宫有什么值得朝思暮想的地方,他反倒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到四处闯荡游历,而不是像只娇贵的金丝雀,整日被关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笼子里。
“皇宫里其实很闷,一点也不好玩。”这是他切身的感受。
“真的吗?”桑朵那侧头一想,摇头笑道:“表哥若是住在大漠,肯定相信皇宫比大漠要好玩多了。”
“你又没住过皇宫,怎么知道皇宫一定比大漠好玩?”他淡笑了笑。
“大漠只有草原、牛、马、羊,除了这些便没有新鲜好玩的东西了,整日望着一成不变的风景,实在是无趣得很。”她边说边甩着辫梢玩。
“你所说的草原、牛、马、羊,对我来说反而是新鲜有趣的东西,人多半是喜新厌旧的,在同一个地方住久了难免烦腻,即使是皇宫也一样。”
桑朵那眼珠儿转了转。
“不,我还是相信皇宫更好玩些。”她自信地摇晃着可爱的脑袋。
“何以见得?”他缓缓垂眸,注视着她灵活生动的眼神。
“因为表哥就住在皇宫里呀!”桑朵那热切合掌笑道。“有表哥在,日子肯定就不会烦腻了。”
霁威冷呿。这丫头该不会以为他会负责哄她开心吧?
“你可别指望我会哄你玩,我没那么大的闲工夫。”他自小就不爱玩乐,六妹也常抱怨他不懂情趣也不解风情。
“只要能和表哥一起住在皇宫里,我就已经觉得很开心了,就算表哥不能陪我玩也不要紧,因为我喜欢表哥。”她满不在乎地说。
霁威讶异地怔住,盯着她灵动活泼的神态,那些诚心挚意的话,令他心中没来由的一热。
娇生惯养、谨守礼教的公主格格们他见得多了,就从未遇见过像她这样爽朗率直的女孩子,对这个初次见面的表妹,竟然生出一种奇异莫名的好感来。
“你们蒙古姑娘说起话来都这么口无遮拦的吗?”霁威暗暗一咳,掩饰心中些许的不自在。
“我说话听起来像口无遮拦吗?”桑朵那困惑不解。
“我的公主妹妹们就从来不会随口说出她们喜欢我这样的话。”
“怎么,你让她们讨厌吗?”她错愕地睁圆了眼。
霁威淡淡勾起唇角。
“不是,她们喜欢我,只不过不乱说话,是她们打从一出生就受的教养。”
桑朵那听得更糊涂了,说喜欢自己的亲哥哥是件没有教养的事吗?皇室的教养还真令她不能苟同。
“我不明白,喜欢一个人如果不对他说,那个人怎么会知道呢?我们族里若有小伙子喜欢上姑娘,就会对她唱情歌好让她知道的呀,不说,怎么会知道呢?”她不解地低喃着。
“有时候即使不说,对方也能明白你的心意。”霁威微扬起脸,凝望着宝相阁外正朝铜鼎里添香的喇嘛,接着说道:“会说话的不是只有嘴巴,眼睛也会说话啊,你没听过眉目传情吗?有时候话说得太明白了反而不美,最深的感情是尽在不言中的。”
“尽在不言中……”她似懂非懂,努力体会。
霁威微微耸肩,若有所思地说:“你该庆幸自己不是生在皇宫里,不是那些倒楣的公主格格们。”
“倒楣?这是怎么说?”桑朵那眨了眨惊疑的大眼,心中对皇宫内苑、公主贝勒的原始认知全都被混淆了。
“你不用知道那么多,反正你也当不成公主格格。”他垂眸睨她一眼。
“嗳,这话真伤人。”桑朵那抗议,有些负气地说。“我当不成公主格格,说不定当得成皇后呢!”
霁威微愕,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丫头不只率真爽直,还聪敏机伶得很。
“你想当皇后啊,没问题,我向父皇保举你当皇后如何?”他开始对这个傻不隆咚的表妹胡扯起来。
“真的可以吗?”桑朵那眨了眨眼睛。
“我是七皇子,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过你的年纪还太小,等父皇召幸还要两、三年才行,就算父皇真的召幸了你,想当上皇后的路也还很漫长,没那么简单。”他本想随口唬她几句就算了,结果愈掰愈离谱。
桑朵那把他的话当了真,一听见当的是他父皇的皇后,吓得不知所措。
“表哥,我说着玩的,我没想过要当皇后,真的,你千万别向皇上提起我。”她紧张兮兮地低喊。论辈分,皇上是她的姨丈哩!要她等皇上召幸,怎么听都有那种乱Lun的感觉。
霁威又笑了,忍不住还想继续掰。“你想住进皇宫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她眼眸骤亮。
“嫁给我其中一个兄弟就行了,我有五个兄弟,将来总会有一个当上皇帝,你要是押对了宝,准能当上皇后。”他扯上了瘾。
“喔。”她的眸光黯了黯,有股不明所以的失望,为了什么失望?小小的一颗心也不甚明白。
“嫁对了人,还是能有机会成为皇后,用不着烦恼。”云淡风情的一句话,其实隐藏着可怕的暗潮。
“我只是想进宫住住玩玩而已,并不是非要当什么皇后不可的,表哥千万别把我刚才的玩笑话当真了,你的兄弟我一个也没见过,我……谁也不想嫁。”桑朵那脸色微红,秀眉烦恼地轻轻蹙聚着。
霁威轻笑出声。
“是你自己说很想住进皇宫的,我只是告诉你一条捷径罢了。”他存着几分逗弄之心。
桑朵那慌忙摇手。
“表哥,一会儿见到我额娘时,千万别提起刚刚说的话,她要是知道我们在谈嫁不嫁人、当不当皇后这档事,肯定会吓晕过去的。”
霁威见她一脸谨慎小心的叮嘱,忍不住又笑起来。这丫头心思单纯,无瑕得像张白纸,尔虞我诈的黑暗皇宫并不适合她,她应该属于辽阔无垠的草原大地。
“走吧,表哥,别瞧这个什么菩萨了,去见见我额娘嘛,她一直很想见见你哩!”她很自然地牵住他的手往外拉。
霁威被动地由她牵着,当她温暖的小手牵住他的那一刻,有一种无限温馨的柔暖感觉,仿佛比他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感觉还要至亲。
“我说过了,那是文殊菩萨,不是这个什么菩萨,你怎么就记不住。”他故意板下脸,把手自她掌心抽回,试图挥开那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她甜甜地娇笑着,像只快乐的小乌在他身边转圈圈,鲜艳亮丽的圆裙飞扬得恍若一朵盛开的花瓣。“表哥,咱们一起求菩萨保佑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成不成?”
霁威清亮的黑眸侵染着笑意,追随着她轻灵舞动的身影,但笑不语。
坐在厢房内的瑜皇贵妃,视线不经意地瞥见他们,当她看见霁威眉目、唇角间难掩的笑意时,不自禁地怔呆住。
个性孤冷傲岸的霁威,就像一道冬日的阳光,和熙、宁静,永远让人感觉不够温暖,脸上鲜少有笑容,在她面前更是冰冷淡漠,吝惜对她这个亲生母亲释出一丝暖意。
然而现在,她却看见眸光灼灼、嘴角噙着笑的霁威,用一种亲切温柔的眼神,追逐着轻盈跳跃的桑朵那。
如此散发出柔和温度的霁威是她不曾见过的。
是桑朵那的缘故吗?
如果是,也许……她可以……
瑜皇贵妃心一动,各种复杂的情绪一拥而上,与霁威母子感情修好的希望强烈地震荡着她的心。
也许是个机会,她知道自己必须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才行。
第三章
莽莽苍苍的群山。
层层叠叠的宫殿。
亭台楼阁错落在山间林内,看上去别有一番清俊之美,这里便是皇家的避暑山庄——承德。
每年,皇帝都会率领王公大臣、后妃、皇子和八旗部队来到避暑山庄,与蒙古王公进行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狩”,并接见前来朝觐的藩臣使节。
这一年也与往年一样,随驾的人和出京的日子都没有太大的不同,唯一不同的是,皇帝一到了避暑山庄就意外染上了肺炎,而且一病不起,使得原本热闹的秋狩活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随着皇帝的病情日益加剧,诡谲、死寂的气氛也逐渐弥漫了整个避暑山庄。
重病的皇帝将立谁为嗣?
大家都在关注着社稷的前途,也关注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荣辱盛衰,因为每一代王位的更迭,都将是一次历史命运的抉择,顺之风平浪静,逆之则狂风暴雨。
如一局棋,胜者只有一个。
每个人都在冷眼观望,“谁”会是胜出的那一个?
严酷的冬天过早地笼罩了北国旷野。
凛冽的北风狂啸肆虐着热河行宫,一场意外早来的寒冬犹如雪上加霜,使得染上肺炎的皇帝,病情更添加重,随着天子渐渐沉重的病势,宫内弥漫的神秘和紧张气氛也随之慢慢升高了。
身为一国之君,皇帝深知自己已经病入膏盲,将不久于人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关系皇朝未来命运的继嗣问题,他不能有片刻犹豫,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当这个抉择在他的脑海中闪现的片刻,眼前立即浮出一张眉目俊朗的少年容颜,他的唇角微微泛起了一抹安心宽慰的微笑。
望着坐在榻前,衣不解带照料他的瑜皇贵妃,面容渐渐凝肃起来,他挥手摒退太监,把她轻轻拉上榻。
“瑜妃,明日一早,你立刻带着霁威先回皇宫去。”他捏紧她的手,用只有她听得见的音量说。
“可是皇上病着,臣妾想留下来服侍皇上,皇后已经带着霁善回去了,我和霁威若也走,留下皇上一个人在这儿怎么成。”她心乱如麻地紧握他的手。
“傻子,你怎么就这么实心眼。”皇上微叹了口气。“你可知道皇后为何急着带霁善回宫,却不把霁威、霁礼、霁华、霁瑞也一起带走?为什么?就只带霁善一个人?你仔细想过吗?”
瑜皇贵妃的心口急跳了一下,怔愕地望着那张青灰色的病容,一种不祥之兆在她心底浮起。
“那是他们已料定朕大限将至,急忙为自己铺路去了。”他黯然闭上了眼睛。
瑜皇贵妃顿时惊悟,一颗心慌乱、茫然了起来,虽然她从未曾想过谁坐上皇位对她有什么影响,但是坐上皇位的人若是嫡子霁善,那么有一点是肯定的——
嘉惠皇后绝不会放过她。
“听朕的话,明日一早,你立刻带霁威回宫,接下来的事自有朕安排。”
“其他的皇子们是不是也要带回去?”她的思绪呆凝,愣愣地轻问。
“不用,带霁威一个人回去就行了,把霁华、霁礼、霁瑞留下来陪朕,朕希望在临终之前,还有几个儿子能陪在身边。”说到这里,他心中陡起一阵凄凉,缓缓合上了眼。
瑜皇贵妃内心一酸,眼眶含泪,强忍着不掉下来。
皇上的话中已明白指定了霁威是与霁善争夺皇位的唯一人选,她内心忐忑不安极了,一时间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皇上,能不能让霁威一个人回宫,让臣妾……留在皇上身边……”她哽咽得说不下去,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他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世上有几个皇帝能得到妃子情意真挚的眼泪,朕能拥有你真情流露的泪水也值了,你要跟着霁威走,他坐上了皇位,你才能保住性命,也保住后半生的富贵,明白吗?”
“臣妾……明白……”她拥紧了她的皇帝丈夫,哭得肝肠寸断。
过了今夜,是生离,也是死别了。
匆促整装,随着瑜皇贵妃离开热河行宫的霁威,虽然年仅十八岁,但心中却似雪般明白,父皇要他在风雪天中赶回皇宫,其中代表着什么样的涵义。
其实,他对当皇帝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看在自幼抚育教养他的嫡母皇后分上,他似乎也不应该和大哥霁善争夺皇位。
“皇额娘是父皇的宠妃,此刻父皇病势沉重,皇额娘是否应该随侍榻前亲自照料父皇,尽一尽宠妃的义务才是。”他盘腿坐在马车内,语气轻慢地对坐在身侧的瑜皇贵妃说。
瑜皇贵妃浑身一震,如泥塑般动也不动。
“皇上要我跟着你走。”她两眼出神地望着前方,喃喃地像是自言自语。“皇上说,只有我的亲生儿子才能保我活命,皇上要我跟着你……”
霁威咬了咬牙,分不清是什么样的情绪强烈敲击着他的心,他蓦地掀开车旁的窗帘,望向雪幕中的远方夜空。
他任由车外呼啸的风声吹荡耳鼓,丝毫不想去分析辨明他亲生额娘语调中深藏着的是惆怅或哀伤。
烟波致爽斋后殿。
皇帝在病榻上强撑起瘦弱的病体,摒退身边的太监、随从,与急召而来的御前四品带刀侍卫罗烈以及军机处大臣肃格中堂,翁应龙商议传位大事。
“你们……都跪近榻前……仔细听清了……”皇帝用微弱、缓慢,却极清晰的声音说着。“朕有九子,除去四位早殇的阿哥……只剩下大阿哥霁善,三阿哥霁礼、六阿哥霁瑞……七阿哥霁威和九阿哥霁华,你们就从这五位阿哥当中……择贤继嗣吧。”说完,皇帝混浊的眼珠缓缓从跪在榻前,满脸怔愣的大臣们脸上一一扫过去。
“皇上。”肃格叩了头,率先开口说道。“臣以为霁善是皇长子,又是皇后嫡出,以皇族直亲血脉这点来说,正是其他庶出的皇子比不上的,再从年龄来看,大阿哥已经二十四岁,比起二十岁的三阿哥、十九岁的六阿哥、十八岁的七阿哥和十六岁的九阿哥都成熟太多,也是唯一受封为郡王的皇子,因此臣认为大阿哥是继嗣的最合适人选。”
肃格的话说来合情合理,皇帝沉默了半晌,把目光转向了翁应龙。
“应龙,朕想听听你怎么说?”
“回皇上,微臣不敢妄议。”翁应龙神色紧张,满脸忧戚地望着天子龙颜。
“朕知道你不敢评论皇子们的品行……”皇帝勉强苦笑了笑,竭力凝聚体内的精力,费力地说道。“其实,朕难道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吗?谁堪坐大位,朕比任何人都清楚,就由朕自己来说吧。”
他缓了口气,徐徐说道:“霁善虽是皇后嫡出,但是心高气傲,以储君自命,从不与弟妹们亲近,性格上显得刻薄寡情,加上脾气又急躁,并不是帝王的理想人选;另外,霁礼秉性过于敦厚木讷,与世无争,生性淡泊;而霁瑞却又过于精明干练,心眼太多,暗地里时常对朕阳奉阴违,他们两个也都不适合。”
说到这里,立嗣人选已经呼之欲出了。
翁应龙不动声色地倾听着,但肃格的眼中却闪动着鬼火般的幽光。
皇帝冷瞅了肃格一眼,继续说:“霁威……虽然只有十八岁,但性情稳重,学养兼优,皇子当中就属他最为聪颖慧黠,尤其对待皇后嫡母至为孝敬,霁华的聪明才智虽然也不输给霁威,但毕竟他年纪还小,孩子气重了点,加上已破了帝王之相,因此……大位唯有传给霁威最适合。”
翁应龙和罗烈一听说要把皇位传给皇七子霁威,默契地交换了一个放心的眼神,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论仪表、风度、气质和修养,霁威确实是众皇子中最优秀突出的一个,能立他为储君,让他们两人大大松了口气。
“皇上圣明,这乃是天下苍生之福。”翁应龙和罗烈重重叩了个响头,肃格却是面色灰败,丧魂失魄地也随着磕了头。
皇帝仿佛用尽了最后一分力气,缓缓合上了眼睛。
“事关国家社稷,朕将霁威交给你们了,要好生辅佐他,应龙,你将朕所说的话拟写三份传位诏书来,你们三人各藏一份……”说到此,皇帝已气微神弱,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了。
翁应龙连忙起身走到书案前,铺纸蘸墨,振笔疾书,直到写完三份遗诏的最后一个字,搁下笔,捧起案上的玉玺,郑重盖在诏书上。
就在这时,皇帝突然睁开了眼睛,定定望着罗烈。
“罗烈,你跟在朕的身边十多年了,念在君臣一场的情分上,你得帮朕好好保护霁威……”
“皇上……”罗烈浑身震栗,望着皇帝恳求的目光,听着越来越弱的声音,禁不住一阵激动,汩汩落下泪来。
“朕知道……九门提督扎克图是霁善的人,一旦知道朕将皇位传给霁威时,必然会兴风作乱,朕现在命你带着传位诏书速速回京……调派兵马护卫霁威……”皇帝勉强伸出瘦削的手,微微发颤地搭在罗烈的肩上。“霁威若能坐上龙廷,你必能加官进爵,若是不能……只怕你也难逃一死了……”
“臣领旨……臣领旨……”罗烈颤栗不已,额上的冷汗直淌下面颊。
“为天下苍生……勿兴干戈……勿起……兵变……”
皇帝嘶声力竭地说完,扶在罗烈肩上的手慢慢往下滑,软软地垂落在榻边,一双眼瞳失了神,渐渐黯淡无光了。
“皇上!”
倏地一阵冷风卷了进来,将御案上的烛火吹得忽明忽灭。
“皇上——”罗烈与翁应龙扑倒在御榻前,带着哭声大喊。
摇曳的烛影中,有双眼睛鬼火似的灼然生光。
月色朦胧。
从热河行宫通往京城的驿道上,前后奔驰着两匹快马。
一骑朝紫禁城疾驰而去。
另一匹则奔向了善郡王府。
带着传位诏书的罗烈,不眠不休、不停挥鞭催马地赶到紫禁城东华门前,用力猛敲早已下钥的宫门。
“开门、快点开门来!我是御前侍卫罗烈,奉圣旨来见皇后、瑜皇贵妃和七阿哥!”
巨大的宫门“咋啦咋啦”地开启,打破了深夜岑寂的皇宫。
几盏灯笼晃动的光影下,罗烈见到了几张熟面孔,登时放下心来,知道皇宫内安然无恙,还没有出事。
“罗大人,您不是跟皇上在热河行宫吗?怎么突然回来了?”大内善扑营的侍卫穆里愕然地问道。
“穆里,速点二十名干练的善扑营士兵跟我上东五所去。”罗烈低声下令,脚下的步伐片刻未停。
“上东五所?”穆里更叫错愕了。“是皇子们出了什么事吗?”
“别问那么多,现在情况紧急,把人带上就是了。”
“是。”穆里转身便去亲点身手矫捷的侍卫。
就在此时,东华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跑步声,罗烈打了个寒颤,回头一看,微弱的火光照出一列列马队和步兵。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没见过?”驻守东华门的士兵面面相觑。
“我们是步军统领衙门的人,奉命接管东华门,戒严京城九门。”马队中一人开口说道。
罗烈煞白了脸,惊出一身冷汗,拔腿就往乾清宫方向飞奔,隐约还听得见东华门方向传来喧嚷的对话声——
“奉谁的命令?”
“自然是九门提督……”
善郡王府。
刘管家疾步走到皇长子霁善的寝室外,轻轻敲了敲门。
“王爷,扎克图大人求见。”
正要入睡的霁善听了大吃一惊,直觉是热河行宫那边出了事。
“快请他进来。”
霁善匆匆披衣起身,看见穿着青衣便袍的扎克图疾步走了进来,面色如土地直趋近身,在他耳畔低语了几句。
“什么?!”霁善惊瞪着双眼,不敢相信地大喊出声。“皇阿玛当真要立霁威当他的继位人?”
“王爷,这是肃格大人从热河行宫快马传来的消息,不会有错。”扎克图压低着声音说。
“这怎么会?!”霁善激愤地气血上涌,怒不可遏地大吼。“皇阿玛居然将皇位传给霁威!我可是嫡长子,论理皇位该传给我才对,凭什么传给庶出的霁威,更何况霁威才十八岁,而且还是贱婢所生的……”
“王爷,冷静些,您得冷静些,别这么大声嚷嚷,这事千万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弄不好咱们可就全都玩完了。”扎克图连声提醒,暗示霁善小心隔墙有耳。
“扎克图,我的四个弟弟年纪都还小,原以为自己是稳坐皇位了,想不到会发生这种变局,教我该如何冷静?”霁善气郁得满室乱走。
“肃格大人请王爷要沉着应变,前些日子瑜皇贵妃带着七贝勒突然返回皇宫时,皇后娘娘和肃格大人就已经怀疑皇上的用心了,现在遗诏颁下,确定猜想的没有错,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先商议如何布局策反……”
“策反?”霁善大震。虽然觊觎皇位已久,也暗地里笼络着朝野人心,但他万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快。
“不错。”扎克图微眯着眼,沉声说道。“李世民策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兄弟,逼退父皇而当上了皇帝,千秋万代之后,这场宫变并没有让李世民背上骂名,王爷,要成大业便不能心软。”
见霁善不发一语,扎克图冷冷笑说:“王爷不必担心,我已下令戒严内城九门,要杀七贝勒是易如反掌了。”
霁善狠狠抽口冷气,咬牙凝思了半晌,眸中渐渐放出凶冷的光来。
乾清宫东五所内走出一个身材高大颀长的少年,朝坤宁宫快步行去,在他身后紧紧跟随着罗烈、穆里以及二十名扑善营侍卫严密护卫着。
“父皇当真把皇位传给了我?”嗓音低沉的少年正是皇七子霁威。
“是,奴才奉了皇上旨意进京保护贝勒爷,护卫贝勒爷登基。”罗烈随在他身后,忧急如焚地说。“可是……九门提督扎克图下令戒严了京城九门,看样子有人想谋夺皇位,想……”
霁威头也不回地往坤宁宫方向走,淡淡地低问:“戒严九门是何目的?莫非想杀我?”
“这……不无这个可能。”罗烈见霁威笔直地走向嘉惠皇后的寝宫,惊得大汗淋漓。“贝勒爷,您先与瑜皇贵妃找个隐密的处所避一避,皇后那儿……您能不能别去了……”
霁威蓦然停下脚步,眸中闪过一道冷光。
“是谁想杀我?”他厉声问。
“善郡王爷。”
果然没错。霁威不动声色地继续往前走,他从不想当皇帝,也不想跟兄弟们争夺皇位,但霁善若为了坐上皇位而不惜发动血腥宫变,狠心残杀手足,他怎么能坐视这样一个凶狠残暴的人当上皇帝!
“七爷,奴才求您别上坤宁宫,那儿现在是危险的地方,皇后的心必然是向着善王爷的,说不定正埋伏着善王爷的人……”
霁威的心口狠狠抽痛,罗烈的话直接点破他的心病,母亲向着亲生儿子是天性,怎会向着养子呢?
他脑中一片混乱,脚步一刻未停地走向坤宁宫,远远看见坤宁宫宫门未上钥,灯火大亮。
往常这个时辰,皇后早该安歇了,今日却反常……
明知道走进那里很可能失去性命,但他迫切想弄清楚养育他十多年的皇后嫡母,是否真会帮霁善谋夺皇位而置他于死地?
“你在坤宁宫外等着。”霁威对罗烈低声下令。“别担心,生死有命,我若是真命天子就不会有事。”
罗烈呆住,与二十名侍卫骇然互望,无所适从地怔在当场。
霁威迳自走进坤宁宫,宫女、太监们没有接获通报就看见霁威擅闯入宫,一个个慌张失措地跪了一地,根本没有时间向皇后通报。
正躺在床榻上辗转难眠的嘉惠皇后,看见霁威突然毫无预警地闯进来,不禁一惊,脸色大变。
“霁威,这么晚了,你还来这里做什么?”她惊愕地起身,犹疑地看着面容平静,眼神坚定沉稳的霁威。
“儿臣是来告诉皇额娘,宫里出事了。”他语调轻淡,阴鸷地望着朝夕相处多年的嫡母皇后,竟忽然感到陌生起来。
嘉惠皇后凛然一颤,抚养霁威那么多年来,她从不曾看过他此刻眼神中透出来的陌生和冷冽,从他不信任的目光中,她已看得出来,霁威什么都知道了,再也瞒他不住了。
虽然当初抚养霁威纯粹是出于对瑜妃的嫉妒之心,但是霁威天资聪颖、素质不凡,很快地受到她的喜爱,加上这么多年来的相处,她对霁威并不是全然没有慈爱之心的,她对霁威愈来愈喜欢,也就愈来愈不愿瑜妃夺走他,因此私下不断制造他和生母瑜妃之间的矛盾与隔阂。
但是如今关系到皇位的争夺战,从现实的角度考量,她只有站在霁善这边才对自己最有利,毕竟霁威不是她的亲生,难保他不会倾向自己的亲生母亲而牺牲掉她这个养母,她当然必须为自己的将来着想。
“孩子,什么话都别再多说,你还是快走吧,走得愈远愈好。”尽管不希望霁威夺走亲儿子的皇位,但她也不忍心见他因宫变而被杀。( 皇上如意 http://www.xlawen.org/kan/5112/ )
仪凤不自在地低下头梳理衣角的流苏,埋在心底的秘密措手不及地被揭了起来,唯有无言才能掩饰心中的凌乱,提起那个在选秀时见过一面的尊贵男人,她仍然心生隐痛。
那是她今生初次对男人动情,也是最后。
“有件事我想拜托姐姐帮忙。”仪凤毅然扬起睫,避开令她不安的话题,回到现实来。
“妹妹只管说。”瑜皇贵妃抽出丝绢,轻拭眼角的泪珠。
“我想让朵儿跟随姐姐进京。”她平静地说。“一来是为了朵儿将来的婚配,二来是因为近几年在蒙古各部落间不断发生激烈的争斗,荣茂的原野牧草渐渐干枯殆尽,牲畜也日渐减少,科尔沁部正面临了空前的危机,我想先把朵儿送走,免得将来一旦发生了战事,会耽误朵儿的终生。”
“我明白。”瑜皇贵妃点点头。“不过现在我不好先答应你,依目前的情况看来,皇上没法子在春天以前回京,看看接下来情势如何发展再说吧。”她已暗地里决心要替朵儿寻一个高门贵族的显赫婆家,好弥补她心中对妹妹的亏欠。
“会好的,一定会好的……”仪凤抿着唇,轻轻低语。
瑜皇贵妃懂她的意思,怔忡呆望着面容平静的妹妹。
“班格济待你如何?”她小心翼翼地问。
“他待我很好,只是草原的生活太苦了,这么多年来总是习惯不了,我也实在忘不了京城,忘不了……忘不了很多、很多。”仪凤怅然地笑了笑。
瑜皇贵妃紧握着她的手,试图安慰她,也想藉着亲情的力量来分担自己内心的苦楚。
一直保持镇定和冷静的仪凤,眼泪再也不能自抑地滚了下来。
身材高大、俊雅修长的少年,正驻足在寺内的宝相阁中,若有所思地欣赏着文殊菩萨骑狮像。
或许是过分专注,所以并没有留意到身校传来的细碎脚步声。
“你在看什么?”
少年的凝思冷不防被身后清脆的嗓音打断。
他回头,接住一双乌溜溜的大眼,那双眼睛恍若草原夜空闪烁的亮星,他怔了怔,仔细再看清楚,发现说话的人是个小姑娘,身上穿着鲜丽的蒙古服饰,两条乌黑的辫子拖到腰间,唇边挂着爽朗率真的微笑,俏生生地朝他望。
“你没看见我在看什么吗?”少年淡漠地回望着她。在这宝相阁内只有一尊文殊菩萨木雕,她那么大的眼睛难道就没瞧见他在看什么?
“我看见了呀。”桑朵那双手背在身后,冲着他甜甜地一笑。“不过这是汉人拜的菩萨,我在大漠从没见过,哥哥若知道这菩萨的名字,告诉我可好?”
哥哥?!少年微眯双眸,审视着眼前这个稚气娇憨的蒙古小姑娘。
到底是蒙古人,说起话来率直大方、天真热情,明亮的眼睛直视着他,丝毫没有汉族姑娘那种羞怯和扭捏作态。
不过由于身分尊贵,从来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胡乱开口,更不用说随口喊他“哥哥”了,所以他有些不舒服,觉得被这个蒙古小姑娘占了便宜。
“谁是你哥哥,别见了人就乱认亲戚。”他沉下脸。
“咱们是亲戚没错呀!”桑朵那瞠大双眼,热情地凝视他。“我叫桑朵那,是你的表妹,你是我的表哥,叫霁威对吗?”
这少年正是皇七子霁威。
“怎么,你是仪凤姨母的女儿?”霁威怔了一怔,凝视着眼前这位素未谋面的小表妹。
“是啊,我们都说了好一会儿话了,你怎么不过去见见我额娘?一个人在这儿瞧这个什么菩萨?”桑朵那走到他身边,仰起小脸笑望着他。
霁威面无表情地瞥她一眼,懒得作答。
若不是额娘好言好语地劝邀他一同前来,他根本没有半点想见姨母和表妹的意思,不过这是他的心事,自然不便告诉她。
“这是文殊菩萨,别老是这个什么菩萨的乱叫一通。”他轻描淡写地说道。
“喔——”桑朵那拖长了尾音,认真地点点头,视线敷衍地瞥了眼菩萨,依然回到他的脸上直直地盯着瞧,显然真正令她感兴趣的并不是那尊菩萨,而是他的那张脸。
桑朵那目不转晴的凝视令霁威十分不快,他差点要怀疑自己的脸上是不是沾了可笑的饭粒。
“你看什么?”他不悦地斜睨着她,忍住摸索脸颊的冲动。
“我?”她呆了呆。“看表哥你呀!”回答得理所当然。
霁威皱了皱眉。
“你知不知道,用那种眼光盯着人看是非常无礼的。”活像个乡巴佬似的。
“是吗?”桑朵那又呆了呆,一脸崇敬地看着他。“皇宫里长大的人就是不一样,做什么都讲究,连说个话都有这么大的规矩。”
霁威哑然失笑。
“难道你额娘不教你规矩的吗?”
“也教,不过没有教不许盯着人看的规矩。”她认真地回答,满目天真的疑惑。“表哥,在皇宫里跟人说话眼睛不许看着人,那得看着什么呀?”
“身分不同,规矩也就不同。”霁威耐着性子对她说。“下人对主子说话得看着地面,你我是同辈,可以直视对方说话没有错,只不过为何要用那种眼光盯着我看?”
“什么‘那种’眼光?”桑朵那困惑地眨了眨眼。
“像看到什么奇珍异兽的眼光。”他说得更清楚。
桑朵那恍然大悟,耸肩轻笑了起来。
“表哥虽不是什么奇珍异兽,不过在朵儿眼里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唷!”
“还不就是蒙古和满人的不同罢了,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他觉得她夸张得好笑。
“可不同了。”桑朵那的表情无比认真。“我在大漠从没有见过生得比表哥还干净好看的男人,我们那儿的蒙古男人个个皮肤黝黑祖糙,健壮得像牛似的,我以为天下男人都长那个样,所以一看到表哥吓了一大跳,从没想过男人也有长得像女人那般白净秀气的,才会忍不住看傻了眼,呵呵——”
听见如此坦白率直的回答,让霁威有点生气又有点想笑,不过被比成女人总不是件光彩的事,他正想板下脸表达不悦时,桑朵那忽然倾过身,鼻尖靠向他的胸膛处深深嗅了几口气。
“哗,好香——”她杏眼大睁,红唇绽出一抹惊讶的灿笑。“表哥身上闻不到一丝牛羊的腥膻气呢!”
霁威被桑朵那的话逗得啼笑皆非,这个笑起来爽朗如朝阳的表妹,脸庞有着宫中少女所没有的白里透出的红润,还有一种他未曾见过的天然素朴的气质,天真无邪得令人无法动气。
“你没到过京城吗?”他多此一问,明明从她的言谈中也知道她肯定没离开过大漠。
“没有,父汗说京城是个会使人性沦落的地方,所以不许我去,也不许我额娘去。”她无奈地低声埋怨着。
“喔?”霁威不以为然地挑了挑眉,他没想到班格济竟有这等心思。
桑朵那不懂自己说的话隐含了什么样的利害关系,迳自兴味盎然地追问着她想知道的事。
“表哥,京城好玩吗?皇宫有多大呀?”
“你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霁威懒懒地回答,对一个只住过帐篷的小丫头而言,皇宫的华美除非由她亲眼目睹,否则说再多都是浪费力气而已。
“你肯带我去吗?表哥……”她神态自然地挽住他的手轻轻摇着,仰望他的双眸中充满了殷殷期盼。
霁威怔愕地看着她,就连与他最要好的六妹霁媛,也甚少如此亲密地挽抱他的手臂,他的心莫名一动,低下眼光,怔然地盯着她看。
“我额娘也曾在宫中住过一阵子哟!”桑朵那率直地说着,满脸天真又带着些乡野的傻气。“我想皇宫必定是又大又漂亮又雄伟,而且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宝,因为我额娘常常对着皇宫的方向出神,想着想着就哀声叹气的,我猜她是想再回皇宫去住一住,皇宫肯定是美极了,要不我额娘也不会那般朝思暮想的。”她其实不明白,她的额娘朝思暮想的并不是那座宏伟的皇宫,而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九五之尊。
自幼生长在皇宫的霁威,可不觉得皇宫有什么值得朝思暮想的地方,他反倒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到四处闯荡游历,而不是像只娇贵的金丝雀,整日被关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笼子里。
“皇宫里其实很闷,一点也不好玩。”这是他切身的感受。
“真的吗?”桑朵那侧头一想,摇头笑道:“表哥若是住在大漠,肯定相信皇宫比大漠要好玩多了。”
“你又没住过皇宫,怎么知道皇宫一定比大漠好玩?”他淡笑了笑。
“大漠只有草原、牛、马、羊,除了这些便没有新鲜好玩的东西了,整日望着一成不变的风景,实在是无趣得很。”她边说边甩着辫梢玩。
“你所说的草原、牛、马、羊,对我来说反而是新鲜有趣的东西,人多半是喜新厌旧的,在同一个地方住久了难免烦腻,即使是皇宫也一样。”
桑朵那眼珠儿转了转。
“不,我还是相信皇宫更好玩些。”她自信地摇晃着可爱的脑袋。
“何以见得?”他缓缓垂眸,注视着她灵活生动的眼神。
“因为表哥就住在皇宫里呀!”桑朵那热切合掌笑道。“有表哥在,日子肯定就不会烦腻了。”
霁威冷呿。这丫头该不会以为他会负责哄她开心吧?
“你可别指望我会哄你玩,我没那么大的闲工夫。”他自小就不爱玩乐,六妹也常抱怨他不懂情趣也不解风情。
“只要能和表哥一起住在皇宫里,我就已经觉得很开心了,就算表哥不能陪我玩也不要紧,因为我喜欢表哥。”她满不在乎地说。
霁威讶异地怔住,盯着她灵动活泼的神态,那些诚心挚意的话,令他心中没来由的一热。
娇生惯养、谨守礼教的公主格格们他见得多了,就从未遇见过像她这样爽朗率直的女孩子,对这个初次见面的表妹,竟然生出一种奇异莫名的好感来。
“你们蒙古姑娘说起话来都这么口无遮拦的吗?”霁威暗暗一咳,掩饰心中些许的不自在。
“我说话听起来像口无遮拦吗?”桑朵那困惑不解。
“我的公主妹妹们就从来不会随口说出她们喜欢我这样的话。”
“怎么,你让她们讨厌吗?”她错愕地睁圆了眼。
霁威淡淡勾起唇角。
“不是,她们喜欢我,只不过不乱说话,是她们打从一出生就受的教养。”
桑朵那听得更糊涂了,说喜欢自己的亲哥哥是件没有教养的事吗?皇室的教养还真令她不能苟同。
“我不明白,喜欢一个人如果不对他说,那个人怎么会知道呢?我们族里若有小伙子喜欢上姑娘,就会对她唱情歌好让她知道的呀,不说,怎么会知道呢?”她不解地低喃着。
“有时候即使不说,对方也能明白你的心意。”霁威微扬起脸,凝望着宝相阁外正朝铜鼎里添香的喇嘛,接着说道:“会说话的不是只有嘴巴,眼睛也会说话啊,你没听过眉目传情吗?有时候话说得太明白了反而不美,最深的感情是尽在不言中的。”
“尽在不言中……”她似懂非懂,努力体会。
霁威微微耸肩,若有所思地说:“你该庆幸自己不是生在皇宫里,不是那些倒楣的公主格格们。”
“倒楣?这是怎么说?”桑朵那眨了眨惊疑的大眼,心中对皇宫内苑、公主贝勒的原始认知全都被混淆了。
“你不用知道那么多,反正你也当不成公主格格。”他垂眸睨她一眼。
“嗳,这话真伤人。”桑朵那抗议,有些负气地说。“我当不成公主格格,说不定当得成皇后呢!”
霁威微愕,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丫头不只率真爽直,还聪敏机伶得很。
“你想当皇后啊,没问题,我向父皇保举你当皇后如何?”他开始对这个傻不隆咚的表妹胡扯起来。
“真的可以吗?”桑朵那眨了眨眼睛。
“我是七皇子,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过你的年纪还太小,等父皇召幸还要两、三年才行,就算父皇真的召幸了你,想当上皇后的路也还很漫长,没那么简单。”他本想随口唬她几句就算了,结果愈掰愈离谱。
桑朵那把他的话当了真,一听见当的是他父皇的皇后,吓得不知所措。
“表哥,我说着玩的,我没想过要当皇后,真的,你千万别向皇上提起我。”她紧张兮兮地低喊。论辈分,皇上是她的姨丈哩!要她等皇上召幸,怎么听都有那种乱Lun的感觉。
霁威又笑了,忍不住还想继续掰。“你想住进皇宫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她眼眸骤亮。
“嫁给我其中一个兄弟就行了,我有五个兄弟,将来总会有一个当上皇帝,你要是押对了宝,准能当上皇后。”他扯上了瘾。
“喔。”她的眸光黯了黯,有股不明所以的失望,为了什么失望?小小的一颗心也不甚明白。
“嫁对了人,还是能有机会成为皇后,用不着烦恼。”云淡风情的一句话,其实隐藏着可怕的暗潮。
“我只是想进宫住住玩玩而已,并不是非要当什么皇后不可的,表哥千万别把我刚才的玩笑话当真了,你的兄弟我一个也没见过,我……谁也不想嫁。”桑朵那脸色微红,秀眉烦恼地轻轻蹙聚着。
霁威轻笑出声。
“是你自己说很想住进皇宫的,我只是告诉你一条捷径罢了。”他存着几分逗弄之心。
桑朵那慌忙摇手。
“表哥,一会儿见到我额娘时,千万别提起刚刚说的话,她要是知道我们在谈嫁不嫁人、当不当皇后这档事,肯定会吓晕过去的。”
霁威见她一脸谨慎小心的叮嘱,忍不住又笑起来。这丫头心思单纯,无瑕得像张白纸,尔虞我诈的黑暗皇宫并不适合她,她应该属于辽阔无垠的草原大地。
“走吧,表哥,别瞧这个什么菩萨了,去见见我额娘嘛,她一直很想见见你哩!”她很自然地牵住他的手往外拉。
霁威被动地由她牵着,当她温暖的小手牵住他的那一刻,有一种无限温馨的柔暖感觉,仿佛比他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感觉还要至亲。
“我说过了,那是文殊菩萨,不是这个什么菩萨,你怎么就记不住。”他故意板下脸,把手自她掌心抽回,试图挥开那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她甜甜地娇笑着,像只快乐的小乌在他身边转圈圈,鲜艳亮丽的圆裙飞扬得恍若一朵盛开的花瓣。“表哥,咱们一起求菩萨保佑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成不成?”
霁威清亮的黑眸侵染着笑意,追随着她轻灵舞动的身影,但笑不语。
坐在厢房内的瑜皇贵妃,视线不经意地瞥见他们,当她看见霁威眉目、唇角间难掩的笑意时,不自禁地怔呆住。
个性孤冷傲岸的霁威,就像一道冬日的阳光,和熙、宁静,永远让人感觉不够温暖,脸上鲜少有笑容,在她面前更是冰冷淡漠,吝惜对她这个亲生母亲释出一丝暖意。
然而现在,她却看见眸光灼灼、嘴角噙着笑的霁威,用一种亲切温柔的眼神,追逐着轻盈跳跃的桑朵那。
如此散发出柔和温度的霁威是她不曾见过的。
是桑朵那的缘故吗?
如果是,也许……她可以……
瑜皇贵妃心一动,各种复杂的情绪一拥而上,与霁威母子感情修好的希望强烈地震荡着她的心。
也许是个机会,她知道自己必须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才行。
第三章
莽莽苍苍的群山。
层层叠叠的宫殿。
亭台楼阁错落在山间林内,看上去别有一番清俊之美,这里便是皇家的避暑山庄——承德。
每年,皇帝都会率领王公大臣、后妃、皇子和八旗部队来到避暑山庄,与蒙古王公进行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狩”,并接见前来朝觐的藩臣使节。
这一年也与往年一样,随驾的人和出京的日子都没有太大的不同,唯一不同的是,皇帝一到了避暑山庄就意外染上了肺炎,而且一病不起,使得原本热闹的秋狩活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随着皇帝的病情日益加剧,诡谲、死寂的气氛也逐渐弥漫了整个避暑山庄。
重病的皇帝将立谁为嗣?
大家都在关注着社稷的前途,也关注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荣辱盛衰,因为每一代王位的更迭,都将是一次历史命运的抉择,顺之风平浪静,逆之则狂风暴雨。
如一局棋,胜者只有一个。
每个人都在冷眼观望,“谁”会是胜出的那一个?
严酷的冬天过早地笼罩了北国旷野。
凛冽的北风狂啸肆虐着热河行宫,一场意外早来的寒冬犹如雪上加霜,使得染上肺炎的皇帝,病情更添加重,随着天子渐渐沉重的病势,宫内弥漫的神秘和紧张气氛也随之慢慢升高了。
身为一国之君,皇帝深知自己已经病入膏盲,将不久于人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关系皇朝未来命运的继嗣问题,他不能有片刻犹豫,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当这个抉择在他的脑海中闪现的片刻,眼前立即浮出一张眉目俊朗的少年容颜,他的唇角微微泛起了一抹安心宽慰的微笑。
望着坐在榻前,衣不解带照料他的瑜皇贵妃,面容渐渐凝肃起来,他挥手摒退太监,把她轻轻拉上榻。
“瑜妃,明日一早,你立刻带着霁威先回皇宫去。”他捏紧她的手,用只有她听得见的音量说。
“可是皇上病着,臣妾想留下来服侍皇上,皇后已经带着霁善回去了,我和霁威若也走,留下皇上一个人在这儿怎么成。”她心乱如麻地紧握他的手。
“傻子,你怎么就这么实心眼。”皇上微叹了口气。“你可知道皇后为何急着带霁善回宫,却不把霁威、霁礼、霁华、霁瑞也一起带走?为什么?就只带霁善一个人?你仔细想过吗?”
瑜皇贵妃的心口急跳了一下,怔愕地望着那张青灰色的病容,一种不祥之兆在她心底浮起。
“那是他们已料定朕大限将至,急忙为自己铺路去了。”他黯然闭上了眼睛。
瑜皇贵妃顿时惊悟,一颗心慌乱、茫然了起来,虽然她从未曾想过谁坐上皇位对她有什么影响,但是坐上皇位的人若是嫡子霁善,那么有一点是肯定的——
嘉惠皇后绝不会放过她。
“听朕的话,明日一早,你立刻带霁威回宫,接下来的事自有朕安排。”
“其他的皇子们是不是也要带回去?”她的思绪呆凝,愣愣地轻问。
“不用,带霁威一个人回去就行了,把霁华、霁礼、霁瑞留下来陪朕,朕希望在临终之前,还有几个儿子能陪在身边。”说到这里,他心中陡起一阵凄凉,缓缓合上了眼。
瑜皇贵妃内心一酸,眼眶含泪,强忍着不掉下来。
皇上的话中已明白指定了霁威是与霁善争夺皇位的唯一人选,她内心忐忑不安极了,一时间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皇上,能不能让霁威一个人回宫,让臣妾……留在皇上身边……”她哽咽得说不下去,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他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世上有几个皇帝能得到妃子情意真挚的眼泪,朕能拥有你真情流露的泪水也值了,你要跟着霁威走,他坐上了皇位,你才能保住性命,也保住后半生的富贵,明白吗?”
“臣妾……明白……”她拥紧了她的皇帝丈夫,哭得肝肠寸断。
过了今夜,是生离,也是死别了。
匆促整装,随着瑜皇贵妃离开热河行宫的霁威,虽然年仅十八岁,但心中却似雪般明白,父皇要他在风雪天中赶回皇宫,其中代表着什么样的涵义。
其实,他对当皇帝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看在自幼抚育教养他的嫡母皇后分上,他似乎也不应该和大哥霁善争夺皇位。
“皇额娘是父皇的宠妃,此刻父皇病势沉重,皇额娘是否应该随侍榻前亲自照料父皇,尽一尽宠妃的义务才是。”他盘腿坐在马车内,语气轻慢地对坐在身侧的瑜皇贵妃说。
瑜皇贵妃浑身一震,如泥塑般动也不动。
“皇上要我跟着你走。”她两眼出神地望着前方,喃喃地像是自言自语。“皇上说,只有我的亲生儿子才能保我活命,皇上要我跟着你……”
霁威咬了咬牙,分不清是什么样的情绪强烈敲击着他的心,他蓦地掀开车旁的窗帘,望向雪幕中的远方夜空。
他任由车外呼啸的风声吹荡耳鼓,丝毫不想去分析辨明他亲生额娘语调中深藏着的是惆怅或哀伤。
烟波致爽斋后殿。
皇帝在病榻上强撑起瘦弱的病体,摒退身边的太监、随从,与急召而来的御前四品带刀侍卫罗烈以及军机处大臣肃格中堂,翁应龙商议传位大事。
“你们……都跪近榻前……仔细听清了……”皇帝用微弱、缓慢,却极清晰的声音说着。“朕有九子,除去四位早殇的阿哥……只剩下大阿哥霁善,三阿哥霁礼、六阿哥霁瑞……七阿哥霁威和九阿哥霁华,你们就从这五位阿哥当中……择贤继嗣吧。”说完,皇帝混浊的眼珠缓缓从跪在榻前,满脸怔愣的大臣们脸上一一扫过去。
“皇上。”肃格叩了头,率先开口说道。“臣以为霁善是皇长子,又是皇后嫡出,以皇族直亲血脉这点来说,正是其他庶出的皇子比不上的,再从年龄来看,大阿哥已经二十四岁,比起二十岁的三阿哥、十九岁的六阿哥、十八岁的七阿哥和十六岁的九阿哥都成熟太多,也是唯一受封为郡王的皇子,因此臣认为大阿哥是继嗣的最合适人选。”
肃格的话说来合情合理,皇帝沉默了半晌,把目光转向了翁应龙。
“应龙,朕想听听你怎么说?”
“回皇上,微臣不敢妄议。”翁应龙神色紧张,满脸忧戚地望着天子龙颜。
“朕知道你不敢评论皇子们的品行……”皇帝勉强苦笑了笑,竭力凝聚体内的精力,费力地说道。“其实,朕难道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吗?谁堪坐大位,朕比任何人都清楚,就由朕自己来说吧。”
他缓了口气,徐徐说道:“霁善虽是皇后嫡出,但是心高气傲,以储君自命,从不与弟妹们亲近,性格上显得刻薄寡情,加上脾气又急躁,并不是帝王的理想人选;另外,霁礼秉性过于敦厚木讷,与世无争,生性淡泊;而霁瑞却又过于精明干练,心眼太多,暗地里时常对朕阳奉阴违,他们两个也都不适合。”
说到这里,立嗣人选已经呼之欲出了。
翁应龙不动声色地倾听着,但肃格的眼中却闪动着鬼火般的幽光。
皇帝冷瞅了肃格一眼,继续说:“霁威……虽然只有十八岁,但性情稳重,学养兼优,皇子当中就属他最为聪颖慧黠,尤其对待皇后嫡母至为孝敬,霁华的聪明才智虽然也不输给霁威,但毕竟他年纪还小,孩子气重了点,加上已破了帝王之相,因此……大位唯有传给霁威最适合。”
翁应龙和罗烈一听说要把皇位传给皇七子霁威,默契地交换了一个放心的眼神,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论仪表、风度、气质和修养,霁威确实是众皇子中最优秀突出的一个,能立他为储君,让他们两人大大松了口气。
“皇上圣明,这乃是天下苍生之福。”翁应龙和罗烈重重叩了个响头,肃格却是面色灰败,丧魂失魄地也随着磕了头。
皇帝仿佛用尽了最后一分力气,缓缓合上了眼睛。
“事关国家社稷,朕将霁威交给你们了,要好生辅佐他,应龙,你将朕所说的话拟写三份传位诏书来,你们三人各藏一份……”说到此,皇帝已气微神弱,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了。
翁应龙连忙起身走到书案前,铺纸蘸墨,振笔疾书,直到写完三份遗诏的最后一个字,搁下笔,捧起案上的玉玺,郑重盖在诏书上。
就在这时,皇帝突然睁开了眼睛,定定望着罗烈。
“罗烈,你跟在朕的身边十多年了,念在君臣一场的情分上,你得帮朕好好保护霁威……”
“皇上……”罗烈浑身震栗,望着皇帝恳求的目光,听着越来越弱的声音,禁不住一阵激动,汩汩落下泪来。
“朕知道……九门提督扎克图是霁善的人,一旦知道朕将皇位传给霁威时,必然会兴风作乱,朕现在命你带着传位诏书速速回京……调派兵马护卫霁威……”皇帝勉强伸出瘦削的手,微微发颤地搭在罗烈的肩上。“霁威若能坐上龙廷,你必能加官进爵,若是不能……只怕你也难逃一死了……”
“臣领旨……臣领旨……”罗烈颤栗不已,额上的冷汗直淌下面颊。
“为天下苍生……勿兴干戈……勿起……兵变……”
皇帝嘶声力竭地说完,扶在罗烈肩上的手慢慢往下滑,软软地垂落在榻边,一双眼瞳失了神,渐渐黯淡无光了。
“皇上!”
倏地一阵冷风卷了进来,将御案上的烛火吹得忽明忽灭。
“皇上——”罗烈与翁应龙扑倒在御榻前,带着哭声大喊。
摇曳的烛影中,有双眼睛鬼火似的灼然生光。
月色朦胧。
从热河行宫通往京城的驿道上,前后奔驰着两匹快马。
一骑朝紫禁城疾驰而去。
另一匹则奔向了善郡王府。
带着传位诏书的罗烈,不眠不休、不停挥鞭催马地赶到紫禁城东华门前,用力猛敲早已下钥的宫门。
“开门、快点开门来!我是御前侍卫罗烈,奉圣旨来见皇后、瑜皇贵妃和七阿哥!”
巨大的宫门“咋啦咋啦”地开启,打破了深夜岑寂的皇宫。
几盏灯笼晃动的光影下,罗烈见到了几张熟面孔,登时放下心来,知道皇宫内安然无恙,还没有出事。
“罗大人,您不是跟皇上在热河行宫吗?怎么突然回来了?”大内善扑营的侍卫穆里愕然地问道。
“穆里,速点二十名干练的善扑营士兵跟我上东五所去。”罗烈低声下令,脚下的步伐片刻未停。
“上东五所?”穆里更叫错愕了。“是皇子们出了什么事吗?”
“别问那么多,现在情况紧急,把人带上就是了。”
“是。”穆里转身便去亲点身手矫捷的侍卫。
就在此时,东华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跑步声,罗烈打了个寒颤,回头一看,微弱的火光照出一列列马队和步兵。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没见过?”驻守东华门的士兵面面相觑。
“我们是步军统领衙门的人,奉命接管东华门,戒严京城九门。”马队中一人开口说道。
罗烈煞白了脸,惊出一身冷汗,拔腿就往乾清宫方向飞奔,隐约还听得见东华门方向传来喧嚷的对话声——
“奉谁的命令?”
“自然是九门提督……”
善郡王府。
刘管家疾步走到皇长子霁善的寝室外,轻轻敲了敲门。
“王爷,扎克图大人求见。”
正要入睡的霁善听了大吃一惊,直觉是热河行宫那边出了事。
“快请他进来。”
霁善匆匆披衣起身,看见穿着青衣便袍的扎克图疾步走了进来,面色如土地直趋近身,在他耳畔低语了几句。
“什么?!”霁善惊瞪着双眼,不敢相信地大喊出声。“皇阿玛当真要立霁威当他的继位人?”
“王爷,这是肃格大人从热河行宫快马传来的消息,不会有错。”扎克图压低着声音说。
“这怎么会?!”霁善激愤地气血上涌,怒不可遏地大吼。“皇阿玛居然将皇位传给霁威!我可是嫡长子,论理皇位该传给我才对,凭什么传给庶出的霁威,更何况霁威才十八岁,而且还是贱婢所生的……”
“王爷,冷静些,您得冷静些,别这么大声嚷嚷,这事千万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弄不好咱们可就全都玩完了。”扎克图连声提醒,暗示霁善小心隔墙有耳。
“扎克图,我的四个弟弟年纪都还小,原以为自己是稳坐皇位了,想不到会发生这种变局,教我该如何冷静?”霁善气郁得满室乱走。
“肃格大人请王爷要沉着应变,前些日子瑜皇贵妃带着七贝勒突然返回皇宫时,皇后娘娘和肃格大人就已经怀疑皇上的用心了,现在遗诏颁下,确定猜想的没有错,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先商议如何布局策反……”
“策反?”霁善大震。虽然觊觎皇位已久,也暗地里笼络着朝野人心,但他万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快。
“不错。”扎克图微眯着眼,沉声说道。“李世民策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兄弟,逼退父皇而当上了皇帝,千秋万代之后,这场宫变并没有让李世民背上骂名,王爷,要成大业便不能心软。”
见霁善不发一语,扎克图冷冷笑说:“王爷不必担心,我已下令戒严内城九门,要杀七贝勒是易如反掌了。”
霁善狠狠抽口冷气,咬牙凝思了半晌,眸中渐渐放出凶冷的光来。
乾清宫东五所内走出一个身材高大颀长的少年,朝坤宁宫快步行去,在他身后紧紧跟随着罗烈、穆里以及二十名扑善营侍卫严密护卫着。
“父皇当真把皇位传给了我?”嗓音低沉的少年正是皇七子霁威。
“是,奴才奉了皇上旨意进京保护贝勒爷,护卫贝勒爷登基。”罗烈随在他身后,忧急如焚地说。“可是……九门提督扎克图下令戒严了京城九门,看样子有人想谋夺皇位,想……”
霁威头也不回地往坤宁宫方向走,淡淡地低问:“戒严九门是何目的?莫非想杀我?”
“这……不无这个可能。”罗烈见霁威笔直地走向嘉惠皇后的寝宫,惊得大汗淋漓。“贝勒爷,您先与瑜皇贵妃找个隐密的处所避一避,皇后那儿……您能不能别去了……”
霁威蓦然停下脚步,眸中闪过一道冷光。
“是谁想杀我?”他厉声问。
“善郡王爷。”
果然没错。霁威不动声色地继续往前走,他从不想当皇帝,也不想跟兄弟们争夺皇位,但霁善若为了坐上皇位而不惜发动血腥宫变,狠心残杀手足,他怎么能坐视这样一个凶狠残暴的人当上皇帝!
“七爷,奴才求您别上坤宁宫,那儿现在是危险的地方,皇后的心必然是向着善王爷的,说不定正埋伏着善王爷的人……”
霁威的心口狠狠抽痛,罗烈的话直接点破他的心病,母亲向着亲生儿子是天性,怎会向着养子呢?
他脑中一片混乱,脚步一刻未停地走向坤宁宫,远远看见坤宁宫宫门未上钥,灯火大亮。
往常这个时辰,皇后早该安歇了,今日却反常……
明知道走进那里很可能失去性命,但他迫切想弄清楚养育他十多年的皇后嫡母,是否真会帮霁善谋夺皇位而置他于死地?
“你在坤宁宫外等着。”霁威对罗烈低声下令。“别担心,生死有命,我若是真命天子就不会有事。”
罗烈呆住,与二十名侍卫骇然互望,无所适从地怔在当场。
霁威迳自走进坤宁宫,宫女、太监们没有接获通报就看见霁威擅闯入宫,一个个慌张失措地跪了一地,根本没有时间向皇后通报。
正躺在床榻上辗转难眠的嘉惠皇后,看见霁威突然毫无预警地闯进来,不禁一惊,脸色大变。
“霁威,这么晚了,你还来这里做什么?”她惊愕地起身,犹疑地看着面容平静,眼神坚定沉稳的霁威。
“儿臣是来告诉皇额娘,宫里出事了。”他语调轻淡,阴鸷地望着朝夕相处多年的嫡母皇后,竟忽然感到陌生起来。
嘉惠皇后凛然一颤,抚养霁威那么多年来,她从不曾看过他此刻眼神中透出来的陌生和冷冽,从他不信任的目光中,她已看得出来,霁威什么都知道了,再也瞒他不住了。
虽然当初抚养霁威纯粹是出于对瑜妃的嫉妒之心,但是霁威天资聪颖、素质不凡,很快地受到她的喜爱,加上这么多年来的相处,她对霁威并不是全然没有慈爱之心的,她对霁威愈来愈喜欢,也就愈来愈不愿瑜妃夺走他,因此私下不断制造他和生母瑜妃之间的矛盾与隔阂。
但是如今关系到皇位的争夺战,从现实的角度考量,她只有站在霁善这边才对自己最有利,毕竟霁威不是她的亲生,难保他不会倾向自己的亲生母亲而牺牲掉她这个养母,她当然必须为自己的将来着想。
“孩子,什么话都别再多说,你还是快走吧,走得愈远愈好。”尽管不希望霁威夺走亲儿子的皇位,但她也不忍心见他因宫变而被杀。( 皇上如意 http://www.xlawen.org/kan/5112/ )